古诗公莫舞歌翻译赏析

合集下载

汉乐府诗集卷五十四舞曲歌辞三

汉乐府诗集卷五十四舞曲歌辞三

卷五十四舞曲歌辞三杂舞二【齐鼙舞曲】【明君辞】《南齐书·乐志》曰:“汉章帝造。

《鼙舞歌》云:‘关东有贤女。

’魏明帝代汉曲云:‘明明魏皇帝。

’傅玄代魏曲作晋《洪业篇》云:‘宣文创洪业,盛德存泰始。

圣皇应灵符,受命君四海。

’今前四句错综其辞,从‘五帝’至‘不可阶’六句全玄辞。

后二句本云‘将复御龙氏,凤皇在庭栖’,又改易焉。

”明君创洪业,盛德在建元。

受命君四海,圣皇应灵乾。

五帝继三皇,三皇世所归。

圣德应期运,天地不能违。

仰之弥已高,犹天不可阶。

将复结绳化,静拱天下齐。

【圣主曲辞】圣主受天命,应期则虞、唐。

升旒综万机。

端扆驭八方。

盈虚自然数,揖让归圣明。

北化陵河塞,南威越沧溟。

广德齐七政,敷教腾三辰。

万宇必承庆,百福咸来臻。

圣皇应福始,昌德洞祐先。

【明君辞】明君御四海,总鉴尽人灵。

仰成恩已洽,竭忠身必荣。

圣泽洞三灵,德教被八乡。

草木变柯叶,川岳洞嘉祥。

愉乐盛明运,舞蹈升太时。

微霜永昌命,轨心长欢怡。

【梁鞞舞歌】沈约《隋书·乐志》曰:“梁三朝乐第十七设《鼙舞》。

”《唐书.乐志》曰:“《明君》,本汉世《鞞舞曲》。

梁武帝时改其辞以歌君德。

”大梁七百始,天监三元初。

圣功澄宇县,帝德总车书。

熙熙亿兆臣,其志皆欢愉。

刑措甫自今,隆平亦肇兹。

神武超楚、汉,安用道邠、岐。

百拜奄来宅,执玉咸在斯。

象天则地,体无为。

礼缉民用扰,乐谐风自移。

舜琴中已绝,尧衣今复垂。

象天则地,体无为。

治兵战六兽,为邦命九官。

灵蛇及瑞羽,分素复衔丹。

望就逾轩、顼,铿锵掩《咸》《濩》。

九尾扰成群,八象鸣相顾。

象天则地,化云布。

有为臣所执,司契君之道。

运行乃四时,无言信苍昊。

宸居体冲寂,忘怀定天保。

至德同自然,裁成侔玄造。

珍祥委天贶,灵物开地宝。

窈窕降青琴,参差秀硃草。

【右明之君】【梁鞞舞歌三首】周舍赫矣明之君,我皇迈前古。

机灵通日月,圣敬缔区宇。

淮海无横波,文轨同一土,乐哉太平世,当歌复当舞。

【右明之君】圣主应图箓,天下咸所归。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

《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辛弃疾宋词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是宋代大词人辛弃疾的作品。

此词是一首忧时感世之作。

上片描写抒情主人公对春光的无限留恋和珍惜之情;下片以比喻手法反映全词情调婉转凄恻,柔中寓刚。

词中表层写的是美女伤春、蛾眉遭妒,实际上是作者借此抒发自己壮志难酬的愤慨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之情。

全词托物起兴,借古伤今,融身世之悲和家国之痛于一炉,沉郁顿挫,寄托遥深。

作品原文:摸鱼儿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

更能消、几番风雨,匆匆春又归去。

惜春长怕花开早,何况落红无数。

春且住,见说道、天涯芳草无归路。

怨春不语。

算只有殷勤,画檐蛛网,尽日惹飞絮。

长门事,准拟佳期又误。

蛾眉曾有人妒。

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谁诉?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闲愁最苦!休去倚危栏,斜阳正在,烟柳断肠处。

⑴摸鱼儿:词牌名。

一名“摸鱼子”,又名“买陂塘”“迈陂塘”双蕖怨“等。

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

宋词以晁补之《琴趣外篇》所收为最早。

双片一百一十六字,前片六仄韵,后片七仄韵。

双结倒数第三句第一字皆领格,宜用去声。

⑵淳熙己亥:淳熙是宋孝宗的年号,己亥是干支之一。

淳熙己亥对应公元1179年。

⑶漕:漕司的简称,指转运使。

⑷同官王正之:作者调离湖北转运副使后,由王正之接任原来职务,故称“同官”。

王正之:名正己,是作者旧交。

⑸消:经受。

⑹怕:一作“恨”。

⑺落红:落花。

⑻无:一作“迷”。

⑼算只有殷勤:想来只有檐下蛛网还殷勤地沾惹飞絮,留住春色。

⑽画檐:有画饰的屋檐。

⑾飞絮:飘飞的柳絮。

⑿长门:汉代宫殿名,武帝皇后失宠后被幽闭于此,司马相如《长门赋序》:“孝武皇帝陈皇后,时得幸,颇妒。

别在长门宫,愁闷悲思,闻蜀郡成都司马相如天下工为文,奉黄金百万,为相如,文君取酒,因于解悲愁之辞,而相如为文以悟主上,陈皇后复得幸。

”⒀蛾眉:借指女子容貌的美丽。

⒁相如赋:即司马相如的《长门赋》。

李贺《公莫舞歌》译文及鉴赏

李贺《公莫舞歌》译文及鉴赏

李贺《公莫舞歌》译文及鉴赏《公莫舞歌》是由李贺所创作的,诗中笔触有厚度有力度,酷似以诗笔绘出的巨幅油画。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公莫舞歌》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公莫舞歌》唐代:李贺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

会中壮士,灼灼于人,故无复书;且南北乐府率有歌引。

贺陋诸家,今重作公莫舞歌云。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鞘栏前起。

材官小尘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端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公莫舞歌》译文方形刻花的古老石墩,矗立着大柱九根,刺杀斑豹流鲜血,注入银瓶痛饮。

宴席上没有管弦乐声,只有军乐阵阵,直立的长刀,像要割断筝弦般寒光森森。

门额上的横幅粗锦焕发出鲜红的色彩,烈日烤得粗锦褪了色,项羽仍然没有醉。

范增把腰间的玉玦瞟看了三次,项庄拔剑出鞘,上前起舞。

你这徒有勇力的小臣别妄动,座上的汉王是赤帝之子寞看轻。

当年芒砀山上祥云瑞雾曾在天空萦回,咸阳王气盛,预兆已像清水一样分明。

铁枢铁键重重紧锁的雄关,汉军的五丈大旗已一举撞破门环。

汉王今天掌秦印理所当然,为保护他,我断膝挖肠也心甘。

《公莫舞歌》注释公莫舞,古舞名。

即后世之巾舞。

陋,认为简陋。

方花石础,刻花的方石础。

础,柱脚石。

古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之语。

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刺豹淋血,形容“有杀伐声”(周振甫、冀勤)。

银罂(yīng),银质或银饰的贮器。

用以盛流质。

华筵,丰盛的筵席。

桐竹,泛指管弦乐器。

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横楣,门窗上方的横框。

粗锦,粗丝织成的锦。

生,露出。

纬,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

炙,烤,此指晒。

嫣(niān),通蔫,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此指颜色不鲜艳。

宝玦(jué),珍贵的佩玉。

掉鞘,拨剑出鞘。

栏,泛指遮拦的东西。

材官,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级武职。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翻译赏析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翻译赏析

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翻译赏析导读:“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的词意:西风萧瑟,溪桥边树枝头的枯叶被吹得零落纷飞,菊花也垂首自哀,尽显秋的荒凉。

出自张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

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译文:西风萧瑟,溪桥边树枝头的枯叶被吹得零落纷飞,菊花也垂首自哀,尽显秋的荒凉。

风尘满身,前路漫漫,何处归程。

坐骑蹄踏寒露,远处晨鸡报晓,天际淡然月影,身处荒村陌路,满怀孤寂。

仕途坎坷,身心疲惫,十年后的故地重游竟有如此多的感慨,暂且饮尽杯中离别的酒,君莫窃喜,君不见六朝奢华也终付与一江流水,万千感慨尽因暮色天涯。

作者张榘是南宋词人。

约公元一二零八年前后在世字方叔,南徐(一作润州)人。

赏析词上片是,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荒村行旅图:在一个深秋的清晨,冷冷的.淡月还挂在天边,照着那板桥上凝结着的一层雪白的浓霜。

枯叶在萧飒的西风中漫天乱飞,然后堆积在山路边,或飘落在小溪里,而惟有金黄色的菊花还在桥边路旁羞答答地开放着,远处传来几声鸡啼,有人骑着马,形单影只地走过板桥,绕过小溪,沿着山路向僻静荒凉的山村走去。

词的上片就为我们勾画出来这么一个寥落、清冷的秋景。

其中最传神处乃是“秋在黄花羞涩处”。

用“羞涩”一语来状菊花,新颖独到而且巧妙。

“羞涩”既写出此菊花经过一夜的浓霜摧打,无力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同时又恰好表现出词人此时此地内心的羞愤苦涩之情。

作者何以在此时此地产生羞愤苦涩之情呢?了解一下张榘的生平即可知道,张榘是南宋人,在宋理宗淳祐年间当过句容县的县令,宝祐中又曾任江东制置使参议,掌管机密文字。

前后两次做官,均处于地位卑下的职位。

看来,词人对自己的仕途际遇甚为不满,以至失望。

标题中的“被檄出郊”四字,就透露出这种心理,一个“被”字,传达出不情愿和无奈何之情。

中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

中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

中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关于《中国最早的歌舞剧:《公莫舞》》,是我们特意为大家整理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汉代戏剧的主要形态是“百戏”。

所谓“百戏”,即竞技、杂耍、角抵、歌舞等各种表演技艺。

“以歌舞演故事”,是王国维对中国古典戏剧定义的核心内容。

按照这一定义来审视汉代“百戏”,大家自然认为戏剧在汉代尚未形成。

但实际上,汉代已经出现了以歌舞形式表演的世俗题材的戏剧,这就是西汉歌舞剧《公莫舞》。

下载论文网记录《公莫舞》的文辞保存在《宋书?乐志》的“舞曲歌辞”中,称为“《巾舞》歌诗”,又称为《公莫巾舞歌行》。

其全辞又见于《乐府诗集》,称为《巾舞歌》。

因为《公莫舞》的表演者是持巾而舞,所以古人又将《公莫舞》称为《巾舞》。

《公莫巾舞歌行》可以简称为《公莫舞辞》或《巾舞歌辞》。

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各本《宋书》及《乐府诗集》中所载的《巾舞歌辞》都没有断句。

其原文如下(采用姚小欧先生校正本):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茂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土转起吾何婴土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土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何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门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昔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度四州洛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牢髀硗废憷从の崧宓牢逦嵛逭啥燃乘?吾噫邪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钱健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交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这样的文辞是难以读通的,自东晋以来即不复可辨。

关于《巾舞歌辞》和《公莫舞》的由来,沈约在《宋书?乐志》中说:《公莫舞》,今之巾舞也。

相传云项庄剑舞,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汉高祖。

且语庄云:“公莫。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的意思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东海黄公,愁见夜行的意思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的意思“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出自唐朝诗人李贺的作品《猛虎行·长戈莫舂》,其古诗全文如下:长戈莫舂,强弩莫烹。

乳孙哺子,教得生狞。

举头为城,掉尾为旌。

东海黄公,愁见夜行。

道逢驺虞,牛哀不平。

生何用尺刀,壁上雷鸣。

泰山之下,妇人哭声。

官家有程,吏不敢听。

【注释】⑴猛虎行:乐府旧题。

《乐府解题》云:“言君子苦志洁行,常困于险难而功业难就也。

”此诗非其意。

⑵“长戈”二句:《史记》载,鲁败狄于咸,获长狄侨如,富父终甥,舂其喉以戈杀之。

舂(chōn),冲也。

抨(pēn),弹也。

长弩:一作“强弩”。

抨:一作“烹”。

⑶生狞:凶猛;凶恶。

⑷“举头”二句:举其头,可为城,掉其尾,可为旌,言其猛也。

掉,举也。

⑸黄公:汉代术士。

《西京杂记》云:“东海黄公,能制蛟驭虎,及衰老,不能行其术。

”⑹驺虞:传说中的义兽名。

《山海经》云:“驺虞,如虎,五色。

”《毛诗》注曰:“驺虞,义兽,白质黑文,不履生草。

”牛哀:《淮南子》载,公牛哀,鲁人,疾七日,化为虎。

其兄启户而入,牛哀抟而杀之。

【翻译】虽有长戈,却不能把猛虎刺,虽有强弓,却不能把猛虎击。

猛虎哺育子子孙孙,要它们像自己一样凶残毒狠。

它把头举起,就像一座城池,它把尾翘起,就像一面旌旗。

曾经降伏猛虎的东海黄公,如今怕虎也不敢夜间出行。

猛虎途中遇到似虎的驺虞,因其不害人伤生而大怒不平。

宝刀利剑不能发挥作用,被挂在墙上,悲愤吼啸如雷敏。

泰山脚下,虎害复生,今日又传来了妇人的哭声。

官府虽然定有捕捉猛虎的限期,但衙吏们畏惧,不敢听从。

【赏析】此诗共十六句,分三部分。

前六句开门见山写虎的凶恶。

开始四句以赋的笔法说明戈也不能冲击它,弩也不能弹射它,乳孙哺子,相继为非。

五、六两句极言其作恶之甚。

当时藩镇拥兵自重,不听朝廷调度,不仅自署文武官吏,征收赋税,甚至以土地传之子孙,父死子握其兵权,企图夺取唐王朝的天下。

由于各镇时有叛乱,藩镇和朝廷的战争以及藩镇之间的混战,此起彼伏,严重地破坏了生产,给人民带来无限痛苦。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全文,翻译赏析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全文,翻译赏析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全文,翻译赏析唐·诗豪李白在744年离开长安,来到临淄。

他在太守李邕的陪同下游览了孟姜庙、杞梁墓和淳于意墓等胜迹,并听闻到了辖区内的一些民间侠女的事迹。

李白有感于“三妇”的英烈事迹,写了一首诗,名曰:“东海有勇妇”。

李白在诗中写道:“梁山感杞妻,恸哭为之倾。

金石忽暂开,都由激深情……”诗中提到的杞妻便是春秋时期齐国大将杞梁的妻子孟姜。

杞梁战死于莒,其妻在齐城下枕尸而哭,十天之后城墙被她哭倒。

李白力赞齐贤女孟姜对丈夫忠贞不渝的爱情。

在这首诗里,李白以高度的热情,讴歌了齐地勇妇不辞万死为夫报仇的义勇行为,流露出诗人除暴安良的侠义思想。

白纻辞三首唐·李白其一【原文】扬清歌,发皓齿。

北方佳人①东邻子②,旦吟《白纻》停《渌水》③。

长袖拂面为君起。

寒云夜卷霜海空,胡风吹天飘塞鸿。

玉颜满堂乐未终,馆娃④日落歌吹潆。

【注释】①北方佳人:指李延年的诗《北方有佳人》,诗中歌颂的女子貌美绝伦。

②东邻子:指貌美的女子。

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有:“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国,楚国之丽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东家之子。

”③渌水:舞曲名。

④馆娃:宫名。

春秋时期吴王夫差为西施所造,故址在今苏州西南灵岩山上。

【译文】女子貌美如花,真如李延年所歌的《北方有佳人》那样的倾国倾城之貌,如东邻子那样貌美无双,无人能与其相比。

女子轻启皓齿,便发出了曼妙的歌声。

今日逢君到来,她十分高兴,为君轻轻舞动长袖,显出她轻盈的舞姿。

外边夜卷寒云,秋霜浓浓,胡地之秋夜如此寒冷,唯有塞鸿飘飞到国中。

满堂的美女玉颜,乐曲没有终散,日落时分在馆娃宫中传来了阵阵哀妙的歌声。

其二【原文】月寒江清夜沉沉,美人一笑千黄金①。

垂罗舞縠②扬哀音,郢中《白雪》③且莫吟,《子夜》④吴歌动君心。

动君心,冀君赏。

愿作天池双鸳鸯,一朝飞去青云上。

【注释】①一笑千黄金:指女子笑容娇美。

一笑价值千金。

②縠(hú):轻纱。

③郢(yǐnɡ)中《白雪》:指美妙的音乐。

刘邦写过的最有名气的诗

刘邦写过的最有名气的诗

刘邦写过的最有名气的诗大全很荣幸同学们能来关注刘邦写过的最出名气的诗诗文内容,由为大家搜集整理发布,让我们赶快一起来学习一下吧!一.刘邦写过的最出名气的诗刘邦的诗唐朝有个叫章碣的,写过一首很出名的诗,叫《焚书坑》,诗日“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

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

就是由于这“刘项”原来不读书",成了不读书才能干大事,或是读书人干不成大事的有力论据。

刘邦与项羽究竟读没读过书,究竟是读了多少书,他们的文化程度如何,所学专业是什么,这些全得特地考证,但是有一点,这两个人的诗全写得不错。

项羽的《垓下歌》这是妇孺皆知的,这咱先不说它,这里单说一说汉高祖刘邦的诗。

目前能确认的,刘邦的诗也就是两首,一首是闻名的《大风歌》,这是大家很熟识的了;还有一首知道的人就不多了,那就是他的《鸿鹄歌》。

汉高祖十二年,刘邦攻打黥布,黥布败走,刘邦对手下人说:“你们去追吧。

到了老家了,我得回家看看。

”就回了老家沛。

这老刘家的老三,大伙是全知道的,当年鼻涕挺老长的,当个小亭长。

可是现在我刘老三回来了!我高祖还乡了。

排场自然是要讲了,吃,喝,玩,乐。

喝得兴奋时,高祖想0K一下。

于是,就在酒桌上即兴唱起来了,歌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家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现在能发现的就只是这么三句。

我国的古诗极少有三句的,从《诗经》起诗就讲究双数,就这首出了单。

多数人对这诗没有怀疑,喝多了点,就忘了是单是双了,这也可能。

但是,我总是觉得,“安得猛士兮”前面,还应当有个,什么兮什么。

由于看这诗写得这么好,不像是醉得不行了,不至于乱来。

是不是当时用的竹简丢了一根,这只是猜想,没有证据。

只这三句,就已经足够好了。

唱得来劲时,高祖“令儿皆和习之。

高祖乃起舞,慷慨伤怀,泣数行下。

”(《史记,高祖本纪》)你看,作词、作曲、演唱、舞蹈全是一个人。

特投入,都哭了。

那个意气风发,那个踌躇满志,囊括四海、笑傲全球的襟怀表现得淋漓尽致。

汉《公莫舞》歌词试断

汉《公莫舞》歌词试断

汉《公莫舞》歌词试断我国汉代的《公莫舞》是一种“出自方俗”的民间歌舞。

汉、魏至唐,常被“陈于殿庭”,“用之宴享”。

由于《公莫舞》在表演时舞蹈者手持头巾,所以晋、宋以后又称为《巾舞》。

《巾舞》配有演唱的歌辞,在沈约修《宋书》时被正式著录,兹全录《宋书·乐志》所载的《巾舞》歌辞如下:巾舞歌诗一篇吾不见公莫时吾何婴公来婴姥时吾哺声何为茂时为来婴当思吾明月之上转起吾何婴土来婴转去吾哺声何为土转南来婴当去吾城上羊下食草吾何婴下来吾食草吾哺声汝何三年针缩何来婴吾亦老吾平平门淫涕下吾何婴何来婴涕下吾哺声昔结吾马客来婴吾当行吾度四州洛四海吾何婴海何来婴海何来婴四海吾哺声西马头香来婴吾洛道吾治五丈度汲水吾噫邪熇哺谁当求儿母何意零邪钱健步哺谁当吾求儿母何吾哺声三针一发交时还弩心意何零意弩心遥来婴弩心哺声复相头巾意何零何邪相哺头巾相吾来婴头巾母何何吾复来推排意何零相哺推相来婴推非母何吾复车轮意何零子以邪相哺转轮吾来婴转母何吾使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使君去时使来婴去时母何吾思君去时意何零子以邪思君去时思来婴吾去时母何何吾吾这篇古歌辞虽载录至今,却未能断句和得到解释。

智匠《古今乐录》云:“《巾舞》古有歌辞,讹异不可解。

”陆侃如《乐府古辞考》云:“《公莫舞》,古辞载《宋书》二十二,不可句读。

”这篇歌辞之所以难断难训,主要有以下三个原因:一、所谓“声、辞杂写”,难以分辨。

古代记录歌词时,一般是“辞”(唱词)用大字写,“声”(歌曲中的衬字)用小字写。

在辗转传抄中,用以区别“辞”和“声”的大小字体混淆,以致后人难以再恢复其原貌,句子也就不容易断开了。

《乐府诗集》卷五十四《铎舞歌》下引《古今乐录》云:“古《铎舞曲》有《圣人制礼乐》一篇,声辞杂写,不复可辨,相传如此。

”又卷十九《宋鼓吹铙歌三首》下引《古今乐录》云:“沈约云:‘乐人以音声相传,训诂不可复解。

’凡古乐录,皆大字是辞,细字是声,声、辞合写,故致然尔。

”《巾舞》歌词之所以难断难训,声、辞合写是其主要原因之一。

夜谈《公莫舞歌者》的主旨

夜谈《公莫舞歌者》的主旨

夜谈《公莫舞歌》的主旨沈先良《公莫舞歌》是李贺的一首气概高昂、淋漓跋扈的好诗,里面没有了他一贯的满腹心绪、低徊绞腹的不安。

诗中情趣高涨,诗意明朗。

其主旨应该说也很显明,或者根本没有什么可说的。

但是也许是最安全的地方就是最危险的地方吧,还真有人把它的主旨弄错,或者弄错的还很多。

这里有两种代表性的错误,一是认为诗是赞美刘邦的,一是认为赞美樊哙的。

其实它是赞美项伯的,没有比序言说得更直接明白且有说服力的:“公莫舞歌者,咏项伯翼蔽刘沛公也。

”也就是说,《公莫舞歌》是歌颂项伯蔽护刘邦的。

还有什么要说的吗?如果还是有点犹豫,或者不太乐意承认这个与众不同的答案,那么我们从这个舞蹈的源头上来说,可能更有说服力:公莫舞,古舞名,即后世之巾舞。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巾舞歌》:“《唐书·乐志》曰:‘《公莫舞》,晋、宋谓之《巾舞》。

其说云:汉高祖与项籍会鸿门,项庄舞剑,将杀高祖,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语庄云:“公莫。

”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

汉人德之,故舞用巾以像项伯衣袖之遗式。

’”引文中“汉人德之”,是这个舞蹈的创作原因,“德”在这里当感激讲。

汉朝人为了感激项伯救了刘邦,救了自己的皇帝,就创作了这个舞蹈来纪念他、表现他。

就是这个主题,没有什么可以好谈的,或者多谈的。

至于诗中写刘邦的真龙气象、直捣咸阳的内容的,那是从侧面赞美项伯的了。

项伯是跟项羽干的,而且头上都顶着一个“项”字,还是一家。

“鸿门宴”,又是测试刘邦的胆量和志向的,也是杀刘邦的一个大好机会。

项伯作为项羽阵营里的干部,理应和范增、项庄同步,一起除掉和项羽争夺天下的人。

不然“尔且皆为所虏”——“鸿门宴”失败后范增气急败坏的一句话,也是大实话,也是有远见的话。

但是此时的项伯已经是“身在曹营心在汉”,刘邦是他的儿女亲家了,这是《史记》所载。

李贺在诗中是为了表现项伯的守护正义之心、顺天而立之感以及顶天立地的豪杰之气概。

暗杀这种手段是不可以的,杀掉上天属意的真龙天子更不行,即使自己肝脑涂地,也要力保刘邦的。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的意思_全诗赏析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的意思_全诗赏析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出自唐代温庭筠的《拂舞词 / 公无渡河》黄河怒浪连天来,大响谹谹如殷雷。

龙伯驱风不敢上,百川喷雪高崔嵬。

二十三弦何太哀,请公勿渡立徘徊。

下有狂蛟锯为尾,裂帆截棹磨霜齿。

神椎凿石塞神潭,白马参覃赤尘起。

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

【译文及注释】⑴谹谹:一作“肱肱”。

⑵二十三:一作“二十五”⑶勿:一作“莫”。

⑷参覃:这两字原来的写法都是在左边再加“走”字旁,音zàntán。

因字库里没有这两字,这里以其右偏旁代替。

【赏析】《全唐诗》中,此诗题下注:一作“公无渡河”。

据《诗集》:“子高晨起刺船,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堕河而死。

于是援箜篌而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将奈公何?’声甚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

”这首《公无渡河》歌的主题,乃是疯狂与死亡。

在讲求中庸的中国文化里,如此明确的以疯狂与死亡为审美对像的,格外使人颤栗。

波涛在前,命运已定,前进就是死亡,却依然蹈死而不顾。

这种执著,缘自于强大到疯狂的人格力量,定要做无望之极的抗争。

渡河,正是一个凝固了抗争的极致和死亡的瞬间的意象。

不是每个人都会试图去探求和解读它,但是几乎每个读者都能直截感受到它的冲撞。

唐代诗人中,、王建、李贺、温庭筠和王睿,都有以此题歌咏本事的作品。

温庭筠此诗前四句描述水势之浩大汹涌,中四句写弹箜篌者以哀声劝阻之语,后四句以浪漫色彩的写法推陈出新,在神力辅助之下渡河人终于如愿以偿。

最可玩味者在后四句,个体力量到底渺小,弱势力量在强势力量面前应该相机而动,方可实现自身价值。

此诗在表达手法上可玩味的地方也多。

温庭筠所用的手法和李白《公无渡河》诗是一样的,也就是由远景摄入,拉近到渡河一刻,然后及渡河之后事。

温庭筠的描写不可谓不好,但是并不是高度个性化的。

“请公勿渡”已经大大折损了语势,最后“公乎跃马扬玉鞭,灭没高蹄日千里”把惨痛死亡,消解为高蹈成仙,似乎想另开一层境界和遐想,却几乎把悲剧色彩全数抹煞。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

全诗翻译赏析及作
者出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更衣曲》
博山炯炯吐香雾,红烛引至更衣处。

夜如何其夜漫漫,邻鸡未鸣寒雁度。

庭前雪压松桂丛,廊下点点悬纱笼。

满堂醉客争笑语,嘈囋琵琶青幕中。

1全文赏析这首乐府以汉平阳公主家歌者卫子夫侍武帝更衣得幸,于元朔
元年被立为皇后事为题材而作。

《汉武帝故事》曰:“武帝立卫子夫为皇后。

初,上行幸平阳公主家,主置酒作乐。

子夫为主讴者,善歌,能造曲,每歌挑上。

上意动,起更衣,子夫因侍得幸。

头解,上见其美发悦之。

主遂纳子夫于宫。


1全文翻译及注释全文翻译
博山炉飘出阵阵香雾,子夫秉红烛引武帝至尚衣轩。

长夜漫漫,天还未明,寒雁已过。

庭前雪花纷纷,松桂冒雪,与廊下的灯笼交相辉映。

堂上宾客们还在饮酒作乐,帘幕中乐声扰扰。

注释
①博山:即博山炉,又叫博山香薰,汉晋时期常见的焚香器具。

炉体呈青铜器中的豆形,上有盖,盖高而尖,镂空,呈山形,山形重叠,其间雕有飞。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翻译赏析及作者出处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全诗翻译赏析及作
者出处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这句话是什幺意思?出自哪首诗?作者是谁?下面小编为同学们整理出这首古诗词的全文全文翻译及全文赏析,提供给同学们。

希望能对同学的古诗词的学习与提高有所帮助。

1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出自宋代张榘的《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
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

满袖尘埃推不去。

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

身名多被儒冠误。

十载重来漫如许。

且尽清樽公莫舞。

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

1西风乱叶溪桥树。

秋在黄花羞涩处赏析词的上片是一幅荒村行路图,用的是温庭筠“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的意境:深秋,鸡声叫了,冷冷的月光还没有褪去,西风吹落了枝头的枯叶,路边羞答答开着的菊花透露出一丝秋意,时候尚早,却已有人骑着马,踏着晨露,行走在寂寥的荒村路上。

这行客便是张榘。

“秋在黄花羞涩处”,“羞涩”两字极妙。

古代的词人描写黄花的很多,或比作傲霜的勇士,或比作受欺的弱女,比作愁苦的象征,或当作悠闲的陪衬,惟独张榘用“羞涩”两字来形容,既写出此黄花经过一夜浓霜摧打,尚未抬起头来,似乎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神态,同时又恰好表现出词人此时的羞愤苦涩的心情。

另外一层含义是傲霜独开的菊花在一夜的摧打之后也不免“羞涩”,花犹如此,人何以堪!张榘的“秋在黄花羞涩处”,其高度的艺术性正在于语。

2023年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注释鉴赏及译文整理

2023年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注释鉴赏及译文整理

让知识带有温度。

2023年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注释鉴赏及译文整理听旧宫中乐人穆氏唱歌解释鉴赏及译文古诗原文曾随织女渡天河,记得云间第一歌。

休唱贞元供奉曲,当时朝士已无多。

译文翻译你曾经随从织女渡过天河,我记得天上云间最奇妙的歌。

不要再唱贞元年间供奉皇帝的旧曲,当日朝廷上的士大夫现在已经不多。

解释解释织女:即织女星。

此喻指郡主。

唐时,太子的女儿称郡主。

天河:银河。

云间:天上,喻宫廷。

第一歌:喻极奇妙的歌曲。

贞元:唐德宗年号。

供奉曲:宫廷内演奏的.歌曲。

当时:一作“如今”。

朝士:朝廷之士,泛称中心官员。

创作背景第1页/共3页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因革新运动失败。

柳、刘等八人,都被贬。

十年以后,他们才被提升。

刘禹锡因在召还长安后作了一篇玄都观看桃花的诗,讽刺当局,再度被贬。

又过了十四年,他才被再度召还,先后在长安及洛阳任职。

这首诗即作于刘禹锡飘落宦海、久经风波之后。

诗文赏析此诗反映了追念往日的政治活动,伤叹自己老而无成的感慨。

这不只是个人的遭受,而更主要的是国家的治乱问题。

因此,渗透于这首诗中的感情,主要是政治性的。

头两句写昔写盛。

天河、云间,喻帝王宫禁。

织女相传是天帝的孙女,诗中以喻郡主。

这位旧宫人,可能原系某郡主的侍女,在郡主出嫁之后,还曾跟着她多次出入宫禁,所以记得宫中一些最动人心弦的歌曲。

而这些歌曲,则是当时唱来供奉德宗的。

诗句并不直接欣赏穆氏唱得如何奇妙悦耳,而只说所唱之歌,来之不易,只有多次随郡主入宫,才有机会学到,而所学到的,又是“第一歌”,不是一般的,则其悦耳动听自然可知。

这和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诗说李龟年的歌,只有在崔九堂前、岐王宅里才能听到,则其人之身价,其歌之珍贵,无须再加形容,在艺术处理上,并无二致。

后两句写今写衰。

从德宗以后,已经换了顺宗、宪宗、穆宗、敬宗、文宗(或者还要加上武宗)等好几位皇帝,朝廷政局,变化很大。

当时参与那一场短命的政治革新运动的贞元朝士,仍旧还活着的,已经“无多”了。

胡旋女_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胡旋女_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

胡旋女_白居易的诗原文赏析及翻译胡旋女唐代白居易胡旋女,胡旋女。

心应弦,手应鼓。

弦鼓一声双袖举。

回雪飘飖转蓬舞。

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

人间物类无可比,奔车轮缓旋风迟。

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微启齿。

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

中原自有胡旋者,斗妙争能尔不如。

天宝季年时欲变,臣妾人人学圜转。

中有太真外禄山,二人最道能胡旋。

梨花园中册作妃,金鸡障下养为儿。

禄山胡旋迷君眼,兵过黄河疑未反。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从兹地轴天维转,五十年来制不禁。

胡旋女,莫空舞,数唱此歌悟明主。

译文跳胡旋舞的舞女,心随着曲调的旋律,手随着鼓点舞动。

鼓乐声中舞动双袖,象雪花空中飘摇,象蓬草迎风飞舞,连飞奔的车轮都觉得比她缓慢,连急速的旋风也逊色了。

左旋右转不知疲倦,千圈万周还在转个不停。

世上万物都无可比拟,她的旋转比飞转的车轮和疾风还要快。

一曲终了拜谢天子,天子开口褒奖。

胡旋女出自西域的康居国,千辛万苦从千万里外来到中原。

从此中原有了胡旋舞,中原舞者争奇斗艳甚至超过胡旋女。

天宝末年纲纪败坏大臣和女子都学这种飞快旋转的胡旋舞。

其中宫中的杨贵妃和外镇安禄山,两人的胡旋舞跳得最出色。

杨贵妃因善歌舞受宠,在宫中乐部梨园内册封为贵妃。

安禄山则在宫中画金鸡为饰的坐障前被杨贵妃收为义子。

安禄山用胡旋舞迷惑了玄宗的眼睛,让他分不清是非。

以至叛军度过了黄河他还不信安禄山已反叛。

杨玉环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玄宗无奈,只得下令38岁的杨贵妃自缢。

“念更深”,玄宗迫于无奈赐死杨贵妃后对她思念更深。

从这以后国家发生天翻地覆变化,五十年来胡旋舞却一直延续下去。

胡旋女,请不要一味地跳胡旋舞,把我这首歌唱给贤明的君主听让他领悟。

注释胡旋女:跳胡旋舞的舞女。

胡旋舞是由西域康居传来的民间舞。

胡旋舞的特点是旋律快、节奏快、转圈多而难分面背。

胡旋舞是因为在跳舞时须快速不停地旋转而得名的。

《新唐书·礼乐志》载:“胡旋舞者立毯上,旋转如风。

乐府古辞《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读

乐府古辞《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读

乐府古辞《公莫巾舞歌行》的解读
徐振贵
【期刊名称】《艺术百家》
【年(卷),期】2014(30)5
【摘要】《宋书·乐志》载录的《公莫巾舞歌行》,是长期以来未能真正圆满解读的奇文,几成“千古疑案”.笔者重新考索,认为此文乃女主人公乳母表演巾舞时歌唱的一首歌行体诗歌,淋漓尽致地抒发了为婴儿哺乳到母子分别的真挚深情.而并非歌舞剧或其雏型.之所以难以解读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中有少数通假字,而并非是因为文中声、意混杂所致.
【总页数】7页(P140-146)
【作者】徐振贵
【作者单位】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山东济宁273165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J80
【相关文献】
1.《公莫巾舞歌行》新解 [J], 徐振贵
2.谁是西汉歌舞剧巾舞《公莫舞》科仪本《巾舞歌辞》的破译者? [J], 姚小鸥
3.《公莫舞》与中国早期戏剧形态研究方法辨析——《公莫巾舞歌行》的文献解读与汉代戏剧形态 [J], 姚小鸥;王克家
4.晋初民间歌舞剧《公莫巾舞歌行》试解 [J], 李文衡
5.《公莫舞》古辞研究的历史回顾与前瞻 [J], 徐正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莫猺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

《莫猺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

《莫猺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莫猺歌》刘禹锡唐诗原文及注释【作品介绍】《莫瑶歌》的作者是刘禹锡,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54卷第4首。

【原文】莫猺歌作者:唐·刘禹锡莫猺自生长,名字无符籍。

市易杂鲛人,婚姻通木客。

星居占泉眼,火种开山脊。

夜渡千仞谿,含沙不能射。

【注释】①莫猺:少数民族名。

隋唐时居于武陵、巴陵、零陵、桂阳、澧阳、衡山、熙平。

即今之湖南、广东、广西一带。

疑居连州时作,作者有《连州腊月观莫猺猎西山》诗。

②符籍:户籍。

③鲛人:此以指水滨居民。

④木客:传说中的山精,形似人,手脚爪如钩。

此以指山林居民。

⑤星居:分散居住。

⑥含沙:相传蛾居水中,能含沙射人。

被射中者皮肤发疮。

中影者亦病。

【作者介绍】刘禹锡(772-842),字梦得,唐朝彭城人(今江苏徐州),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

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

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

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

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

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刘禹锡的诗现存800余首。

其学习民歌,反映民众生活和风土人情的诗,题材广阔,风格上汲取巴蜀民歌含蓄宛转、朴素优美的特色,清新自然,健康活泼,充满生活情趣。

其讽刺诗往往以寓言托物手法,抨击镇压永贞革新的权贵,涉及较广的社会现象。

晚年所作,风格渐趋含蓄,讽刺而不露痕迹。

词作亦存四十余首,具有民歌特色,刘禹锡在洛阳时,与白居易共创《忆江南》词牌。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出自唐诗人李贺的《舞曲歌辞·公莫舞歌》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箭拦前起。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诗言鸿门宴故事。

注:1:公莫舞歌:乐府旧题。

按,晋<<乐志>>云:“公莫舞,今之巾舞也。

相传云:项荘舞剑,项伯以袖隔之,使不得害髙祖,且语项庄云:公莫。

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

”2:灼灼:威武貌。

樊侩也。

3: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方花:雕花方石也。

础,柱下石也。

楹,柱也。

刺豹,军中屠虎豹也。

盛,宋蜀本作成。

罂,酒器。

4:华筵古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谓筵中无丝管,惟有刀刃声如筝鸣。

5:横眉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尔雅》云:“楣,门户上横梁。

”《释名》云:“近前各两,若面之有眉。

”粗锦,宋蜀本作麄锦。

粗锦,红帏,皆楣之餙耳。

生,添也。

锦嫣,艳美也。

陈本礼曰:红光四照,此句言杀机。

6:腰下三看寶玦光,项荘掉箾拦前起:三看寶玦光,《项羽本纪》云:“范増数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黙然不应。

” 箾,音朔。

《说文》云:“以竿撃人,曰箾。

”7: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材官,骑射之官,指项庄也。

真人,真命天子也。

赤龙子,髙帝母刘媪尝息大泽,梦与神遇,太公往视,见蛟龙于上,已而有身,遂产髙帝。

8:芒砀云瑞抱天迥,咸阳王气清如水:芒砀云瑞,史载:帝尝隐于芒砀,山上常有云气。

9:铁枢铁楗重束闗,大旗五丈撞双镮:枢,门转轴也。

楗,门栓也。

大旗五丈,《史记.始皇本纪》云:“作前殿阿房,上可坐万人, 下可建五丈旗.”镮,门上铁镮也。

此言髙帝破闗入咸阳。

10:汉王今日颁秦印,絶膑刳肠臣不论:膑,膝骨也。

杀身不避之意。

附:刘辰翁评曰:不必有其事,幽与鬼谋。

【乐府诗集】《乐府诗集》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

【乐府诗集】《乐府诗集》卷五十二 舞曲歌辞一

【关键字】乐府诗集《乐府诗集》卷五十二舞曲歌辞一《通典》曰:“乐之在耳者曰声,在目者曰容。

声应乎耳,可以听知,容藏於心,难以貌观。

故圣人假干戚羽旄以表其容,发扬蹈厉以见其意,声容选和而后大乐备矣。

《诗序》曰:‘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然乐心内发,感物而动,不觉手之自运,欢之至也。

此舞之所由起也。

”舞亦谓之万。

《礼记外传》曰:“武王以万人同灭商,故谓舞为万。

”《商颂》曰:“万舞有奕。

”则殷已谓之万矣。

《鲁颂》曰:“万舞洋洋。

”卫诗曰:“公庭万舞。

”然则万亦舞之名也。

《春秋》鲁隐公五年:“考仲子之宫,将万焉。

公问羽数於众仲,众仲对曰:‘天子用八,诸侯六,大夫四,士二。

夫舞所以节八音而行八风,故自八而下,於是初献六羽,始用六佾也。

’”杜预以为六六三十六人,而沈约非之,曰:“八音克谐,然后成乐,故必以八人为列。

自天子至士,降杀以两,两者减其二列尔。

预以为一列又减二人,至士止馀四人,岂复成乐。

服虔谓天子八八,诸侯六八,大夫四八,士二八,於义为允也。

”周有六舞:一曰帗舞,二曰羽舞,三曰皇舞,四曰旄舞,五曰干舞,六曰人舞。

帗舞者,析五彩纟曾,若汉灵星舞子所持是也。

羽舞者,析羽也。

皇舞者,杂五彩羽,如凤皇色,持之以舞也。

旄舞者,氂牛之尾也。

干舞者,兵舞持盾而舞也。

人舞者,无所执,以手袖为威仪也。

《周官·舞师》:“掌教兵舞,帅而舞山川之祭祀。

教帗舞,帅而舞社稷之祭祀。

教羽舞,帅而舞四方之祭祀。

教皇舞,帅而舞旱�街�事。

”乐师亦掌教国子小舞。

自汉以后,乐舞浸盛。

故有雅舞,有杂舞。

雅舞用之郊庙、朝飨,杂舞用之宴会。

晋傅玄又有十馀小曲,名为舞曲。

故《南齐书》载其辞云:“获罪於天,北徙朔方。

坟墓谁扫,超若流光。

”疑非宴乐之辞,未详其所用也。

前世乐饮酒酣,必自起舞。

诗云“屡舞仙仙”是也。

故知宴乐必舞,但不宜屡尔。

讥在屡舞,不讥舞也。

汉武帝乐饮,长沙定王起舞是也。

自是已后,尤重以舞相属,所属者代起舞,犹世饮酒以杯相属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诗公莫舞歌翻译赏析
《公莫舞歌》作者为唐朝诗人李贺。

其古诗全文如下:方花古础排九楹,刺豹淋血盛银罂。

华筵鼓吹无桐竹,长刀直立割鸣筝。

横楣粗锦生红纬,日炙锦嫣王未醉。

腰下三看宝玦光,项庄掉箾拦前起。

材官小臣公莫舞,座上真人赤龙子。

芒砀云瑞抱天回,咸阳王气清如水。

铁枢铁楗重束关,大旗五丈撞双环。

汉王今日须秦印,绝膑刳肠臣不论。

【前言】《公莫舞歌》是唐代诗人李贺的作品。

这是一首通过描写鸿门宴,歌颂刘邦的诗歌。

开头六句铺排鸿门宴杀机四伏的紧张气氛;随后以范增示玦,项庄舞剑继续渲染刘邦所处的困境;最后八句模拟樊哙口吻追述刘邦事迹,提出“汉王今日须秦印”的主张。

全诗语言雄健,场面壮丽,人物传神,情景逼真,酷似以诗笔绘出的巨幅油画。

【注释】⑴公莫舞,古舞名。

即后世之巾舞。

⑵陋,认为简陋。

⑶方花石础,刻花的方石础。

础,柱脚石。

古有“月晕而风,础润而雨”之语。

楹,堂屋前部的柱子。

⑷刺豹淋血,形容“有杀伐声”(周振甫、冀勤)。

银罂(yīn),银质或银饰的贮器。

用以盛流质。

唐杨巨源《石水词》之一:“银罂深锁贮清光,无限来人不得尝。

”⑸华筵,丰盛的筵席。

唐杜甫《刘九法曹郑瑕邱石门宴集》诗:“能吏逢联璧,华筵直一金。

”《敦煌曲子词·浣溪沙》:“喜睹(睹)华筵献大贤,歌(歌)欢共过百千年。

”鼓吹,演奏乐曲。

《东观汉记·段颎传》:“颎乘轻车,介士鼓吹。

”唐沈亚之《湘中怨解》:“有弹弦鼓吹
者,皆神仙娥眉。

”桐竹,泛指管弦乐器。

桐指琴瑟之类,竹指箫笛之属。

⑹横楣,门窗上方的横框。

粗锦,粗丝织成的锦。

生,露出。

纬,织布时用梭穿织的横纱,编织物的横线。

⑺炙,烤,此指晒。

嫣,通蔫,植物失去水分而萎缩,此指颜色不鲜艳。

⑻宝玦,珍贵的佩玉。

《史记·鸿门宴》:“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

亚父者,范增也。

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三国魏曹丕《又与钟繇书》:“邺骑既到,宝玦初至。

”南朝梁简文帝《金錞赋》:“岂宝玦之为贵,非瑚琏之可钦。

”唐杜甫《哀王孙》诗:“腰下宝玦青珊瑚,可怜王孙泣路隅。

”⑼掉鞘,拨剑出鞘。

栏,泛指遮拦的东西。

⑽材官,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级武职。

《史记·张丞相列传》:“申屠丞相嘉者,梁人,以材官蹶张从高帝击项籍,迁为队率。

”《汉书·晁错传》:“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

”颜师古注:“材官,有材力者。

”唐杜甫《诸将》诗之一:“多少材官守泾渭,将军且莫破愁颜。

”仇兆鳌注引《唐志》:“况材官不知其多少,大抵皆侍官辈耳。

”小尘,只能泛起小小的尘土。

⑾真人,指统一天下的所谓真命天子。

《史记·秦始皇本纪》:“始皇曰: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

”汉张衡《南都赋》:“方今天地之雎剌,帝乱其政,豺虎肆虐,真人革命之秋也。

”《梁书·韦叡传》:“天下真人,殆兴于吾州矣。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未有真人来统一,奈何七国又争雄。

”赤龙子,赤色的龙,此指汉高祖刘邦。

古代谶纬家附会为以火德王者(如炎帝神农氏、帝尧、汉刘邦)的祥瑞。

《淮南子·修务训》“尧眉八彩”汉高诱注:“尧母庆都,盖天帝之女,寄伊长孺家,年二十无夫,出观于河。

有赤龙负图而至……赤龙与庆都合而生尧。

”宋罗泌《路史·前纪六·柏皇氏》:“神农、唐尧,俱感赤龙……刘季断蛇而还感赤龙。

”⑿芒砀云瑞,芒砀,芒山、砀山的合称,在今安徽省砀山县东南,与河南省永城县接界。

《史记·高祖本纪》:“秦始皇常曰‘东南有天子气’,于是因东游以厌(压)之。

高祖即自疑,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

吕后与人俱求,常得之,高祖怪问之。

吕后曰:‘季所居上常有云气,故从往常得季。

’高祖心喜。

”抱天回,弥漫天空回旋。

⒀咸阳,指高祖先项籍入咸阳事。

清,清晰,明显。

⒁楗,门上关插的木条,横的叫“关”,竖的叫“楗”。

重束,双重控制。

⒂大旗五丈,指刘邦的军队。

撞双环,代指攻破关隘。

【翻译】方形刻花的古老石墩,矗立着大柱九根,刺杀斑豹流鲜血,注入银瓶痛饮。

宴席上没有管弦乐声,只有军乐阵阵,直立的长刀,像要割断筝弦般寒光森森。

门额上的横幅粗锦焕发出鲜红的色彩,烈日烤得粗锦褪了色,项羽仍然没有醉。

范增把腰间的玉玦瞟看了三次,项庄拔剑出鞘,上前起舞。

你这徒有勇力的小臣别妄动,座上的汉王是赤帝之子寞看轻。

当年芒砀山上祥云瑞雾曾在天空萦回,咸阳王气盛,预兆已像清水一样分明。

铁枢铁键重重紧锁的雄关,汉军的五丈大旗已一举撞破门环。

汉王今天掌秦印理所当然,为保护他,我断膝挖肠也心甘。

【赏析】这是一首通过描写鸿门宴,歌颂刘邦的诗歌。

公莫舞,即后世之巾舞。

《宋书·乐志一》:“又云晋初有杯槃舞、公莫舞……公莫舞,今之巾舞也。


《乐府诗集·舞曲歌辞三·巾舞歌》:“《唐书·乐志》曰:‘《公莫舞》,晋、宋谓之《巾舞》。

其说云:汉高祖与项籍会鸿门,项庄舞剑,将杀高祖,项伯亦舞,以袖隔之,且语庄云:“公莫。

”古人相呼曰公,言公莫害汉王也。

汉人德之,故舞用巾以像项伯衣袖之遗式。

’”此
舞蹈表演鸿门宴项伯保护刘邦的故事。

如诗序所言,《公莫舞歌》原为歌颂项伯保护刘邦在鸿门宴上。

诗人意在翻新,将一旧题改为赞颂刘邦的新内容。

此诗起笔不凡,一连六句铺排鸿门宴杀机四伏的紧张气氛,随后,以范增示玦,项庄舞剑继续渲染刘邦所处的困境。

最后八句不正面描写刘邦言行举动,而是模拟樊哙口吻追述刘邦事迹,理直气壮地提出“汉王今日须秦印”的主张,其语气之雄健、气势之雄壮都映衬着刘邦的英雄伟业。

《公莫舞歌》以《史记·项羽本纪》所描写的“鸿门宴”为题材,诗人充分发挥诗的想象并进行了独具匠心的艺术再创造。

诗中着力刻画樊哙“排闼闯宴”、怒斥项羽、
掩护刘邦脱险的英勇无畏行为,成功地塑造了这一赤胆忠心、生气虎虎的英雄形象。

前半篇描绘宴会厅的高大宽敞,宴饮的豪华粗犷,项羽的威武和优柔寡断,范增三次举玦的焦急神态,可谓有声有色,人物传神,情景逼真,场面壮丽,气氛紧张。

笔触有厚度有力度,酷似以诗笔绘出的巨幅油画。

---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