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利益相关者角度的财务治理分析
摘要:自从20世纪60年代以来,利益相关者理论逐步开始形成并发展起来。
20世纪90年代初,利益相关者理论向“股东至上”理论提出了挑战,股东利益最大化的传统财务管理目标逐渐被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目标所取代。
本文在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概念基础上,描述了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从而提出了加强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建议。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财务治理
中图分类号:f8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7355(2012)02—0114—02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概念
(一)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含义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是利益相关者(要素所有者)之间签订的一组契约的联结。
企业所有权的核心问题是各利益相关者的权利与义务的界定,即企业剩余索取权与控制权的安排问题。
从企业所有权安排的本质看,无论是企业的剩余索取权还是控制权,其核心都表
现在企业的财务权利上。
企业财务权利包括财务收益权与财务控制权,对企业财务权利分配的一套制度安排称为财务治理。
在一个企业中,谁拥有最终的收益要求权,谁拥有投资权,谁来行使筹资权,财务预测权和财务决策权归谁掌握,谁对财务运行实行监
督等,这些都是企业财务治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在企业财务收益权和
控制权的行使中,企业各利益相关者间虽然存在共同利益的一致性,但也不可避免存在利益上的冲突。
企业财务治理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利益相关者财务收益权的公正配置和财务控制权的适当行使,使企业合约得以顺利履行,并使相关者共同利益在合作博弈下达到最大。
(二)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财务治理的内容
1. 财务治理的主体
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收益权的分配和财务控制权的行使,实质上是通过企业内部财务机制及其制衡等一系列制度安排进行的。
这些制度安排包括利益相关者之间财权的配置和再配置、财务控制权的分配、财务激励与约束机制等。
这一过程离不开财务信息生成程序、财务信息质量及财务呈报机制等。
因此,各利益相关者必定会特别关注并试图影响企业的财务信息。
从对公司财务信息的生成和影响程度的角度来界定公司的利益相关者,可以将企业的利益相关者分为内部利益相关者和外部利益相关者。
内部利益相关者可以通过自己的行为影响财务信息的生成质量和呈报机制,包括行使控制权的大股东、董事会成员和经理层;而外部利益相关者只能基本上被动接受既已生成的财务信息,或借助一定手段检验财务信息质量,包括小股东、政府、债权人、供应商、企业竞争者和企业一般职员等。
2. 财务治理的客体
公司财务治理的对象是公司的财权。
企业财权可划分为“财务决策
权、财务执行权、财务监督权和财务收益权”。
财务收益权是其他
三项财权的基础,也是最终目的,其他三项财权是实现财务收益权的手段。
二、企业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的特征
企业财权安排应该体现利益相关者合作逻辑的思想,具有如下特征: 1.企业财权安排的分散对称性
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企业财权应由各利益相关者共同分享;
二是对每个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收益权和财务控制权都是对称分配的。
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共同治理。
若把企业财权集中地分配给某一类利益相关者,就意味着其他利益相关者的权益被剥夺。
2.企业财权安排的状态依存性
企业处于不同经营状况时,对应着不同的治理结构。
企业财权作为企业所有权的核心内容,其安排自然也具有状态依存性。
企业财权安排的这一特征揭示了企业财权安排与企业财务状况之间的关系,即不同财务状况对应着不同的财权安排。
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相机治理。
3.企业财权安排的动态性
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利益相关度是动态变化的,从而利益相关者在企业中的利益格局会发生变化的,影响利益格局变化的因素有:各
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各利益相关者的谈判能力以及外部环境等。
一旦这些因素发生变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格局就会发生
变化,而企业的财权安排也应该体现这种变化。
所以,企业财权安排的动态性这一特征意味着在企业财务方面要进行动态治理。
现阶段我国财务治理的现状分析
我国正处在经济转轨过程中,企业产权和财权配置模糊,财务治理机制错位。
具体表现为:
(一)企业内部财务治理失衡
控股股东控制董事会和经理层对企业进行财务操纵,或者由于国有股产权虚置造成企业财权主体缺位,形成经营者对财权的内部人控制,企业财权过度集中于经营者。
根据等量资本获得等量报酬的原则,利益相关者投入的专用性资本越多,其要求获得的收益也就越多,其分配的财务收益权也就应该越大,所以,财务收益权的大小应由利益相关者投入专用性资本的多少所决定。
财务控制权大小应该与财务收益权大小对称分配。
但是,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利益相关者谈判能力、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财务控制权不一定严格与收益权对称分配,即企业财权安排的分散对称分配并非一定是均衡的,有时可能倾斜于某一类利益相关者,有时又可能倾斜于另一类利益相关者。
(二)外部财务治理机制弱化
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没有进行财务治理的积极性,外部财务治理机制弱化,这样就给大股东操纵或内部人控制提供了可乘之机,进一步加剧了整体财务治理机制的失衡。
这种失衡最直接的结果是造成市场上财务信息失真,企业财富在各利益主体之间不公平分配。
从
长远看,它将影响资本市场对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利于整个社
会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三)债权人治理权缺失
公司的财权配置往往注重在股东和经营者之间进行,公司的财务目标也经常是股东利益最大化,而忽视了债权人也是企业价值的一部分。
不重视债权人的利益就会导致企业高额贷款无法偿还,使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增多,而当债权人利益受损后,不能行使有效的监督,会导致“一股独大现象”和“内部人控制现象”的严重存在。
反过来又会影响企业筹资,影响企业资本结构,从而影响其他相关者的利益,使得企业价值不能达到真正的最大化。
财务治理制度与机制的完善
(一)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共同治理
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共同治理,是指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各利益相关者都有平等的机会分享企业财权,即通过分享企业财务控制权来相互制衡,以保护其财务收益权免遭他人侵害,从而达到长期稳定合作的目的。
(1)与公司活动有着利害关系的不同群体—工人、顾客、当地社区等等—应该得到与此相称的准所有权(安德鲁。
彭德尔顿,2001)。
即,在公司作出决策的过程中,利益相关者应该有被考虑或商议的权利,应该具有参与公司财务决策和控制的权利。
(2)董事会和监事会结构多元化。
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权利的实现,需要借助于很多机制,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设计一个由相关者利
益代表共同组成的董事会和监事会,董事会是公司财务的重要决策机构,监事会是公司财务的重要监督机构。
此外,独立董事制度也应当包括在公司的共同治理体系之中。
(3)结构多元化的董事会的身份不是股东的代理人,而是公司资产的受托管理人,其基本职责就是保持公司资产,使在他们控制之下的公司资产保值和增值,并公正地平衡资产收益的不同权益。
(4)公司应当与其利益相关者建立长期稳定的财务合作关系,这种合作关系涉及到相关利益群体之间的互惠互利,这种合作关系的特点是,其关系形式并不能限制在法律意义上的强制性契约关系的范围内,它更多地是建立在隐含契约的基础之上。
长期的财务合作关系对于公司的发展特别是长期发展是至关重要的。
总之,要实现利益相关者的财务共同治理关键在于:企业要对各利益相关者进行分散对称的财权安排、财权配置,而董事会、监事会等权力机关只是利益相关者实现财权对财力支配作用的工具。
(二)建立企业内部财务治理平衡机制
(1)加快企业产权改革,对国有企业进行科学的国有股减持,以人格化的法人股东持股取代虚置的国家股,消除企业的内部人控制。
培育竞争性的独立投资主体,在企业所有者中形成能够相互制衡的力量,避免企业财权被控股股东操纵。
(2)在董事会中建立共同的财务决策机制以保障各利益相关者对企业重大财务决策进行充分的表达。
具体可在现行董事会制度的基
础上增加企业外部相关者董事:①员工董事。
可以在职工代表大会的基础上产生,建立了职工持股会的公司可在持股会中确定员工董事。
②债权人董事。
保证债权人参与企业重大财务决策。
这样既可以利用债权人在知识和信息上的优势为企业服务,又可以保证债权人的利益不至于被其他方侵害。
债权人董事数额应根据企业债务大小确定。
③政府公务员董事。
政府参与重大决策以确保政府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三)强化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机制
利益相关者的财务相机治理,是指在企业经营出现危机时,通过建立一套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受损失的利益相关者能够得到企业的财务控制权,以改变既定的利益分配格局。
外部利益相关者相机治理主要有:①债权人的相机治理。
企业无力清偿到期债务时,债权人可以依法申请企业破产,对企业进行清算或重组。
目前企业债务软约束比较严重,债权人在相机治理中处于较为不利的地公司财务控制权相机配置位,必须加强制度建设保护债权人的利益。
②政府的相机治理。
企业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众利益时,政府要依法予以处罚。
目前普遍存在的弊病是政府执法不严,对违法企业处罚不力。
强化政府相机治理必须加大政府的执法力度,给内部治理者提供动力与压力。
③中小股东的相机治理。
传统的中小股东“用脚投票”的治理方式十分有限,加强其对企业财务的相机治理可以从两方面入手,其一是完善中小股东民事诉讼赔偿制度,这样既可以有效保护中小股东的利益,又可以对其他利益
方违法治理行为起震慑作用;其二是实行中小股东投票权征集制度,使中小股东作为一个利益主体直接参加公司的财务治理。
强化相机治理除了要在方法上创新外,还必须在时间上创新,外部相关者应该对企业财务进行适时关注,变事后被动相机治理为事前主动择机治理。
(四)完善企业内外共同的财务监督机制
要在完善监事会对企业的例行财务监督机制的基础上,加强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日常监督。
如建立多元的监事会结构,各利益相关者都在监事会中设置监事成员,使监事会内部形成相互监督的制约机制。
参考文献
1.张兆国,刘晓霞,张庆.企业社会责任与财务管理变革——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会计研究》,2009年第3期
2.陈玮.论利益相关者利益最大化财务目标———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系统科学的视角.《会计研究》,2006年第4期
3.刘建秋.利益相关者财务治理分类特征与完善.《商业会计》,2005年第6期
4.油晓峰.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治理研究.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5.李心合.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