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A+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采用的脂微球技术和普通脂肪乳的区别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

! 临床应用 [# $ %] 用于缓解术后痛和癌痛。 !"# 适应证
[9] 对氟比洛芬酯注射 !"! 安全有效性 日本 45%678# 液进行了随机双盲双模拟试验, 以肌内注射的酮洛芬
为对照。结果显示: 在开腹手术后疼痛的 203 例患者中 有 9:’ 例 (’9;3/ ) 疼痛得到了改善或显著改善; 20: 例 癌症引起的中重度持续疼痛患者中有 9:+ 例 (:<;</ ) 症状改善或显著改善; 效果与酮洛芬相当。术后镇痛 起效时间约为用药后 9+ %#=, 持续时间超过 05; 癌症止 痛起效时间多在用药后 0,%#= 内, 持续时间可达 <5 以 上。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在所有使用氟比洛芬酯的 只有 2; </ 出现不良反应, 主要为胃肠 9 ,><例患者中, 道反应如恶心、 呕吐、 腹泻和神经精神症状如发热、 嗜 睡、 畏寒, 个别患者出现注射局部的反应如皮下出血和 注射部位疼痛。有 9/ 的患者出现 ?@A, ?BA 或 C)D 值 异常, 还不能确定与用药是否有关。 我国也于 2,,0 年对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 疼痛进行了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临床试验, 结果显 示, 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 总有效率达 对照药安慰剂为 30; </ 。注射氟比洛芬酯后 <>/ , 在 9 1 +5 达 9+%#= 出现镇痛作用, 0,%#= 镇痛效果明显, 到最佳镇痛效果, 作用持续时间可达 :5 以上。不良反 应发生率低, << 例使用氟比洛芬酯的患者中可能与用 [+] 药有关的不良反应仅 2 例 (2/ ) , 分别为恶心和心悸 。 !"% 特殊人群中的应用 孕妇和哺乳期妇女用药的 安全性尚不明确。动物实验未发现明显的生殖毒性, 但由于氟比洛芬酯可分布于胎鼠和乳汁中, 因此应尽
脂微球化氟比洛芬酯的镇痛效应

芬太尼 0 ngD组 : . a: 5 静脉预 充凯 纷 5 m 。 0 g 继而凯纷 5 n+ 0I 芬太尼 05 a; g .n g
1 n l 卸 .3 n Hg J 1 3Kp a
l s i 7 . 2 5 C 2 .5 9 R s N 6 3 8 2 N 1 1 3 /
CODE ZL N: KHAH
术后 2 h 4
1 .0 l O 80 ± _ 6 1 .5 17 93 4 . - 4 1.0427 93 - ,9 2 .8± 1 2 05 . 6
术后 4 h 8
1 .0 l1 90 ± _l 1 ,5 13 98 4 .3 - 2 .0 11 03 ± ,8 2 .3±11 02 .5
9 .3423 52 - . 4 9 .3426 65 - . 3 9 .6 25 73 4 .8 - 9 .2422 74 - . 4
蜘 呈l l
呼吸频率( I n 次, i) n 术后 6 h 术后 1 h 2
l 0 29 &l 4 .6 - l 422 g - .1 1.0426 98 - .7 2 .3 .2 04 ±21
术后 鸫 h
9 .4 1 .9 05 ± 28 8 .5 1 .6 63 4 05 - 8 .0475 73 - . 9 8 .9 69 43 4 .5 -
A组 B组 C组 D组
8 .241 .4 83 - 68 8 .541 .3 63 - 49 8 .04 1.8 73 - 26 8 .841 .4 22 - 29
张 秦 等 微 化 比芬 的痛 嘘 康 . 球 氟 洛 醅 镇 效 瞻
2 . 术后 患者镇 痛 不 良反 应比较 6 见表5 。
表 5 术后 4组患者镇痛不 良反应 比较
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14 •结核病与胸部肿瘤2021年第1期Tuber & Thor Tumor,Mar 2021,No.l18. Qin P, Park M, Alfson KJ, et al. Rapid and Fully MicrofluidicEbola Virus Detection with CRISPR-Cas 13a. ACS Sens ,2019, 4(4): 1048-1054.2019, 65(4):591-592.a Casl3-based assay for the detection of SARS-CoV-2 RNA [J/OL]. Nat Biomed Eng, 2020[2020-08-30]. 00603-x.0nline ahead of print.19. Patchsung M, Jantarug K, Pattama A, et al. Clinical validation of(收稿日期:2021-02-01)(本文编辑:焦媚)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在胸腔镜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刘涛高广阔罗太君陈玢翟文廷曹晓曼刘伟【摘要】目的探讨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后疼痛、炎症反应和体温的影响。
方法选取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 医院自2018年4月至2019年4月行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91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氟比洛芬酯组46例和对照组45例。
氟比洛 芬酯组患者麻醉诱导前15 m in 经静脉给予氟比洛芬酯1 mg/kg ,对照组患者围术期均未使用氟比洛芬酯。
术后2组患者采用静脉镇痛泵镇痛, 舒芬太尼100 P g 加生理盐水至100 mL, 2m L /h 恒速泵注。
比较2组患者术前及术后第1天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C -反应蛋白 水平,术后疼痛评分(N R S )及术后第1天体温。
记录2组患者给药前(T 。
)及切皮时(T ,)的心率(H R )和平均动脉压(MAP )。
氟比洛芬酯用于骨外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氟比洛芬酯用于骨外科手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摘要】目的:研究氟比洛芬酯用于骨外科手术术后静脉自控镇痛(PCIA)的疗效和不良反应。
方法:80例ASAⅠ~Ⅲ级择期行骨科手术的患者,均采用静吸复合麻醉,术后PCIA镇痛,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观察术后24小时内(2、8、24h)的镇痛评分(V AS),PCA使用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术后2、8、24hV AS评分Ⅰ、Ⅱ组相近(P>0.05)。
24小时内PCA按压次数Ⅰ与Ⅱ组无明显差别(P>0.05)。
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见表1。
术后2、8、24h V AS评分Ⅰ、Ⅱ组相近(P>0.05),见表2。
不良反应恶心呕吐的发生率,Ⅱ组明显低于Ⅰ组(P<0.05),见表3。
3 讨论术后PCIA多采用阿片类药物芬太尼,其镇痛作用虽强但有恶心、呕吐、皮肤瘙痒、过度镇静甚至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因而芬太尼单独用于术后镇痛并不妥当。
非甾体类抗炎药(NSAIDs)是另一大类镇痛药物,其镇痛机制是抑制中枢和外周环氧化酶,阻断花生四烯酸转化为前列腺素和白三烯,从而减少这些炎症介质引起的疼痛刺激向中枢传递,达到镇痛效果。
该类药物常作为合并用药用于中至重度疼痛,增强阿片类药物作用,减少阿片类药物用量[2],从而降低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的前体,脂微球(LM)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系统,是以脂肪油为软基质并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平均直径为200 nm,外膜为卵磷脂,内层为软基质,其中包裹脂溶性药物[3]。
LM在组织分布上与脂质体相似,可以选择性地蓄积在炎症组织及血管损伤部位,改变了药物的体内分布,使药物具有了靶向性,可以靶向聚集在手术切口及炎症部位,并且易于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同时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更长[4]。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静脉脂微球注射剂,其体内代谢物是没有依赖性以及抗原性的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且可以减轻注射时对血管内皮的刺激[5]。
脂微球与脂质体的比较分析 - 哈药集团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曼新妥--前列地尔注射液脂微球与脂质体的比较分析曼新妥-前列地尔注射液脂微球脂质体概念是一种以脂肪油为软基质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指将药物包封于类脂质双分子层内而形成的微型泡囊体组成大豆油、磷脂、水磷脂、水、胆固醇膜结构单层单室膜单层/多层多室膜可包裹的药物脂溶性强的药物水溶性或脂溶性药物粒径可控制在0.2um 可根据工艺不同将粒径控制在0.02~5um之间安全性大豆油和大豆磷脂,来源安全由某些类脂制备的脂质体毒性大,辅料多为有机溶剂,多数对人体有害稳定性1.采用高温稳定性技术,可保持脂微球理化性质稳定,不产生聚集、破损等现象,更好的保护了前列地尔不因高温而降解。
2.大豆磷脂与大豆油来源相同,亲和系数高,相容性强,因此脂微球理化性质更加协调稳定,有稳定的电位电势,防止乳粒聚合,有利于乳粒的稳定性。
制备时不易制成注射液,只能制成冻干粉,因此对高温耐受性通常较差,遇热易破坏,不能进行高温灭菌,只能采用无菌生产工艺灭菌方法经终端灭菌验证,符合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并保证SAL≤10-12无菌生产工艺,无法保证灭菌效果,也无法保证产品的稳定性生产工艺临床使用静脉脂肪乳剂已达40多年,安全性好,生产工艺成熟,已形成大规模生产。
脂质体工艺复杂,生产条件要求高,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困难临床已上市药物1.前列地尔注射液(6家)2.冻干乳(1家)3.凯纷(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脂质体阿霉素:作为乳腺癌、淋巴癌等一线化疗药上海复旦张江生物医药股份有限公司2.注射用紫杉醇脂质体山东青岛百灵医药有限公司。
1例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

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櫜好手术相关人员职业防护知识的培训。
参 考 文 献[1]薛亮.妙用头脑风暴法[J].企业研究(策划&财富),2005(5):61 62.[2]HcinHW.lndustialaccidentprevcntion:ascientificapproacb[M].NewYork:McGrawHillBookCompany,1941:1.[3]孙晶,马月仙,张志伟,等.分层次、分阶段的临床护理带教模式的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35(15):2298 2299.[4]陈玉兰.手术室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措施[J].浙江创伤外科,2013,18(6):942 943.[5]段闵,石磊.风险意识管理在手术室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35):165 167.[6]刘媛媛,王利,王红梅.医护人员血源性职业暴露分析与防控[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28):20 21.(本文编辑:曾丽琼)DOI:10.19791/j.cnki.1006 6411.2021.07.062工作单位:363000 漳州 福建省漳州市解放军第一七五医院普通外科李君洁:女,大专,主管护师收稿日期:2018-01-111例静脉注射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报道李君洁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严重不良反应 随着加速康复外科的不断发展,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的广泛应用,镇痛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镇痛效果相对于其他药物更好,被普遍应用于临床中。
但是,在本科室使用的过程中有1例患者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经过相关的救治与护理后,患者恢复健康,现报道如下。
1 病例介绍患者,女,81岁,于2017年6月21日入院,7d前患者突然站立时出现左下腹痛,呈绞痛,可忍受,片刻后可缓解,症状反复发作,自觉可触及左下腹“鸡蛋”大小肿物,肿物轻度压痛,活动度小,无明显变大或缩小,无腹胀,无黑便、血便,无里急后重,无胃寒、发热、反酸,无恶心、呕吐,无肛门停止排便、排气症状。
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根治术超前镇痛临床研究

氟比洛芬酯用于宫颈癌根治术超前镇痛临床研究【关键词】氟比洛芬酯;宫颈癌;镇痛氟比洛芬酯(英文名:凯纷)注射液是一种静脉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它经过脂微球(LM)包裹,具有靶向性,具有强力、速效镇痛作用。
本研究拟以前镇痛(pre-eruptive)概念为基础,在手术麻醉前使用不同剂量氟比洛芬酯进行超前镇痛,观察硬膜外阻滞下宫颈癌根治术后的镇痛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80例ASAI-Ⅱ女性宫颈癌患者,年龄24~64岁,体质量41~92 kg,接受宫颈癌根治术。
排除标准:有阿斯匹林类药物过敏史、有消化道疾病史、心功能Ⅱ级以上、有重度高血压病史、有血液系统疾病以及出血倾向、肝肾功能明显异常及智力、精神障碍的患者。
术前访视患者时,说明本研究目的,以获得知情同意,教会VSA评分方法。
1.2研究方法随即将患者分为4组,每组20例。
I组(对照组)硬膜外阻滞前静脉推注生理盐水10 ml,Ⅱ组硬膜外阻滞前静脉推注氟比洛芬酯0.75 mg/kg,Ⅲ组硬膜外阻滞前静脉推注氟?外阻滞下接受手术,术前30 min肌内注射安定10 mg,入室后常规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和建立静脉通路,取L1~2或L2~3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和置管,诱导用2%利多卡因5 ml,观察5 min后无局麻药中毒反应,用1%罗哌卡因和静脉辅助神经安定类药物。
观察并记录后24 h内镇痛效果、镇静效果及使用镇痛药初次时间和剂量。
镇痛效果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SA):0分为无痛状态;10分为剧烈疼痛状态;<3分为优良,3~5分为基本满意,>5分为不满意。
镇静评分法(SS):0分为镇静,患者清醒;1分为轻度镇静,偶尔嗜睡、易于唤醒;2分为中度镇静,经常嗜睡、仍能唤醒:3分为重度镇静,嗜睡、难于唤醒。
记录第1次使用镇痛药时间,术后24 h内使用镇痛药的次数及使用比例。
观察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心慌、多汗、皮肤瘙痒等不良反应。
1.3统计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术后镇痛作用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的术后镇痛作用【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术后镇痛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非甾体抗炎药氟比洛芬的脂微球制剂,临床研究表明其具有良好的抗炎、止痛及解热作用,能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和癌症疼痛,避免口服制剂对胃黏膜的刺激,也给术后疼痛或癌症疼痛无法口服药物的患者带来方便。
自1992年7月在日本上市以来,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已经广泛应用于骨科、普外科、神经外科、妇产科、胸外科患者的术后止疼及癌症患者,且其作用时间长,不良反应低。
我国对此剂的术后镇痛临床研究已有报道 [1] 。
现将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术后镇痛做一简要综述。
1.药理作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由脂微球(lipid microspheres,LM)与其包裹的氟比洛芬酯组成。
LM的平均直径为200nm,是一种新型药物载体系统 [2] 。
其对所包裹的药物主要有以下作用:①靶向性。
LM可使氟比洛芬酯聚集于手术切口、肿瘤部位及血管部位聚集发挥作用,使药效增强。
②控制药物释放,使药物有效时间延长;③促进药物在细胞膜的转运,催进药物在体内的吸收和转运,从而虽短起效时间。
本品与氟比洛芬一样,是NSAIDs,通过外周及中枢作用,抑制环氧化酶而减少前列腺素生物合成,减轻手术创伤的炎症反应和组织水肿,有效减少末梢的伤害性感受及疼痛知觉,产生镇痛作用。
与其他NSAIDs不同,因其对创伤及肿瘤部位的靶向作用不会像口服药那样对胃黏膜产生直接的刺激作用,从而减轻胃黏膜的损害作用。
有研究表明,大鼠单次和连续7d给药结果显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胃黏膜的损伤作用比口服制剂弱,安全系数(UD50/ED50,引起50%动物胃黏膜损伤的剂量/5o%有效剂量)为口服制剂的3~20倍 [3] 。
用 14 C标记测定发现,氟比洛芬酯脂微球静脉给药后,LM与血浆蛋白结合,微球中的大部分药物从微球向血中移行,被血中酯酶迅速水解,成为其活性代谢物氟比洛芬。
在大鼠、猴和健康受试者中均发现,静脉注射本试剂后5min血中即不见原形药物,只剩下活性药物氟比洛芬,而LM则迅速从血中消失,消除半衰期约为12min [4] 。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术后镇痛研究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与术后镇痛研究发表时间:2016-10-26T14:24:22.903Z 来源:《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7月作者:何常佑刘炼波[导读]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麻醉科 644000 【摘要】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在手术前超前镇痛应用对腹部手术后镇痛的影响与安全评价。
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腹部外科手术患者80例,随机双盲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
实验组术前、术毕时分别应用氟比洛芬酯注射液1ml/kg缓慢静脉注射,术毕镇痛泵内应用芬太尼0.5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
对照组术毕镇痛泵内应用芬太尼1mg加生理盐水至100ml。
分别记录术后4、8、12、24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不良反应及芬太尼的用量。
结果:术后4、8、12h实验组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无显著性差异,芬太尼用量实验组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PCI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无显著性差异。
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超前镇痛对腹部手术后镇痛效果确切,减少了芬太尼的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少。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腹部手术;术后镇痛Flurbiprofen injection and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He Changyou Liu Lian Bo Second People's Hospital of Yibin City,Sichuan Province,Department of Anesthesiology(644000)Abstract:Objective:Observation of flurbiprofen injection application of preemptive analgesia before surgery analgesia after abdominal surgery on the impact and safety assessment.Methods:Select ASA Ⅰ-Ⅱ grade abdominal surgery in 80 patients whos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40 cases.Experimental group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 application flurbiprofen,respectively 1ml/kg slow intravenous injection,after surgery 0.5mg fentanyl analgesia pump plus saline to 100ml.Control group after surgery 1mg fentanyl analgesia pump plus saline to 100ml.4,8,12,24 h after surgery were recorded VAS and adverse reactions,and fentanyl amount.Results:4,8,12 h after surgery the experimental group VAS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after 24h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fentanyl consumption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e experimental control group (P<0.05),PCIA pressing frequency and side effect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Conclusion:Flurbiprofen injection preemptive analgesia on the exact analgesia after abdominal surgery,reducing the amount of fentanyl,a small incidence of adverse reactions.Keywords:Flurbiprofen injection;Abdominal surgery;Postoperative analgesia 【中图分类号】R3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7-001-02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以脂微球为载体的具有靶向镇痛作用的非甾类抗炎镇痛药,其到达炎症部位后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并降低脊髓、中枢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发挥镇痛效应[1],在国外多作为手术后的单次镇痛和癌痛的治疗,本研究拟评价氟比洛芬酯超前镇痛对腹部全麻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1-06-24T08:55:58.983Z 来源:《中国健康月刊(学术版)》2011年第2期供稿作者:王春阳[导读]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镇痛药(NSAIDS),它是由脂微球和氟比洛芬酯组成【摘要】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静脉注射用脂微球非甾体类镇痛药(NSAIDS),它是由脂微球和氟比洛芬酯组成,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镇痛效应,目前针对围术期镇痛已进行了大量的临床治疗观察,本文综述其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非甾体类镇痛药;脂微球;静脉注射;临床【中图分类号】R77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5-0515(2011)02-0177-01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一种新型的非甾体类靶向抗炎镇痛药,进入血液后被血液中的酯酶迅速水解成活性的氟比洛芬,通过在脊髓和外周抑制环氧化酶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发挥镇痛作用;而脂微球作为一种新的药物载体系统,对氟比洛芬酯的药效产生如下影响:①靶向性:使药物有选择性的在炎症部位及肿瘤部位聚集,其机制可能是肿瘤及手术创口处血管内壁受损变粗糙,炎性物质大量合成并释放,而使其在炎症部位聚集;②控制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长,氟比洛芬酯的半衰期与镇痛时间可以分别达到5.8小时、8小时以上;③更容易跨越细胞膜,从而促进包裹药物的吸收,从而缩短起效时间[1~2]。
本文就其临床应用做一简要综述。
1用于超前镇痛超前镇痛是一种增强术后镇痛的新概念。
在疼痛刺激之前先给予小剂量镇痛药,超前使用镇痛药可以减轻手术刺激所致的中枢神经元兴奋。
从而消除术后的异常感受性,以达到术后镇痛的目的[3]。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用于超前镇痛的研究较多,这可能与其直接作用于脊髓、抑制中枢敏感化和阻止AMPA和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激活的某些机制有关[4],陈君等[5]研究了氟比洛芬酯对颅脑手术患者的超前镇痛效果以及对围术期血清炎性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结果证明在手术前预给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具有确切的超前镇痛作用,并能降低颅脑手术围术期应激炎性反应。
氟比洛芬酯考试题

氟比洛芬酯考试题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
1、氟比洛芬酯是()药物。
A.肌松药
B.抗菌素
C. 非甾体抗炎药
D.吸入麻醉药
2.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是溶于大豆油中制成的( )。
A.脂微球制剂
B.水容制剂
C.脂肪制剂
D.水脂制剂
3、氟比洛芬酯用药24小时后约()从尿中排出。
A.50%
B.70%
C.80%
D.90%
4、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
A.血浆
B.白细胞
C.红细胞
D.血小板
5、氟比洛芬酯注射抑制(),减少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
A.环氧乙烷
B.环氟菌胺
C.环氧化酶
D.环磷酸腺苷
二、是非题(对√错×)
1、氟比洛芬酯注射可以与洛美沙星、诺氟沙星、依诺沙星合用。
()
2、应用本品过程中可以哺乳()。
3、氟比洛芬酯注射适用于消化道溃疡患者。
()
4、不能用于发热患者的解热和腰痛症患者的镇痛。
()
5、氟比洛芬酯注射可以长期使用。
()
三、填空题
1、脂微球制剂具有、、的作用。
2、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可以选择性聚集在及部位。
3、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主要成分为,是的药物前体。
4
5、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阻断对的伤害性疼痛反应, 并降低、的敏感性,从而减少痛觉冲动,从而发挥镇痛作用。
四、简答题
1、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禁忌有哪些?
2、氟比洛芬酯注射液一般的不良反应有哪些?。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分析目的分析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
方法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2例手术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6例,其中对照组术后不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观察组患儿于麻醉后,手术前10min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术后疼痛评分。
结果观察组患儿给予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后,术后疼痛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患儿,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对患儿进行手术时,采用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具有作用时间长、起效快等诸多优点,能够有效减轻患儿术后疼痛情况,同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因此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标签: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患儿;手术;镇痛效果患儿术后引发的疼痛会导致患儿心理以及生理发生不同程度的变化,同时对患儿以及家属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患儿术后镇痛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1]。
氟比洛芬属于典型的非甾体抗炎药,能够很好的对患儿起到解热、抗炎以及止痛的作用。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通过微球载体技术[2],从而使应用的药物具备靶向性,能够延长持续时间,同时起效时间相对较快,采用静脉注射能够防止患儿发生呼吸抑制或消化道刺激等不良反应。
本次研究将分析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用于小儿术后镇痛的疗效。
现将报到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将我院2010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112例手术患儿均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各56例,观察组患儿中男27例,女29例,年龄1~5岁,平均年龄(3.6±1.2)岁;对照组患儿中男29例,女27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1±1.3)岁。
排除标准:①研究前使用过其他相关镇痛药物患儿;②使用过皮质激素患儿;③具有支气管哮喘或呼吸抑制患儿;④阿司匹林药物过敏患儿。
两组患儿无论是年龄、性别以及手术类型均无显著差异(P>0.05)不具备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探讨多种麻醉方法在妇科门诊手术中的效果对比

158妇科门诊手术中的效果对比熊春燕目的:对比在妇科门诊手术中应用的多种麻醉方法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无痛清宫术、无痛诊刮术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90例患者,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3组,每组各30例。
A组采用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方法,B组采用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方法,C组采用氟比洛芬酯+丙泊酚麻醉方法。
结果:麻醉时间按照从短到长排列为C组、B组、A组,疼痛控制能力按照从强到弱排列为B组、C组、A组,麻醉苏醒时间按照从短到长排列为C组、B组、A组,麻醉效果按照从好到差排列为B组、C组、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按照从低到高排列为C组、B组、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妇科门诊手术中,氟比洛芬酯具有良好的麻醉镇痛效果,并且患者产生的不良反应较少,是一种有效且安全的麻醉方法,应在妇科手术中大力推广使用。
在妇科疾病治疗中,一般须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为了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需要给予患者麻醉。
妇科手术中常用的麻醉方法包括咪达唑仑+丙泊酚麻醉方法、芬太尼+丙泊酚麻醉方法、氟比洛芬酯+丙泊酚麻醉方法,不同麻醉方法所取得的麻醉效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本文将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无痛清宫术、无痛诊刮及无痛人工流产术手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妇科门诊手术中应用的多种麻醉方法所取得的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于2019年2月—2020年2月在我院妇科门诊接受无痛清宫术、无痛诊刮术及无痛人工流产术的9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其中,无痛清宫术12例,无痛诊刮术15例,无痛人工流产术63例。
应用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3组,A组中30例患者,年龄为22~47岁,平均年龄为(35.2±2.4)岁;B组中30例患者,年龄为21~45岁,平均年龄为(34.6±2.5)岁;C组中患者30例,年龄为23~46岁,平均年龄为(34.8±2.6)岁;三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氟比洛芬酯在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

氟比洛芬酯在围术期应用的研究进展发表时间:2012-04-13T09:12:19.12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2年第6期供稿作者:颜娅钱科刘宿[导读] 氟比洛芬酯强调结构和靶向性从而比其他NSAIDS更好聚集在伤口炎性部位,消炎镇痛作用可能更好。
颜娅钱科刘宿(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麻醉科 400042)【中图分类号】R9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6-0232-03【摘要】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是一种新型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由脂微球和其所包裹的氟比洛芬组成,是目前临床应用的具有靶向性的镇痛药。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已用于术后镇痛、癌性疼痛等,本文将总结其药理作用和围术期应用的新进展。
【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脂微球镇痛【Abstract】 Flurbiprofen axetil lipid microsphere injection is a new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which are composed by lipid microsphere and wrapped up flurbiprofen axetil,and it is the clinical targeted analgesic.The flurbiprofen axetil lipid microsphere injection has been used in postoperative analgesia and cancerous pain,and this article will conclude the pharmacologic action and its perioperative application progress.【Key words】Flurbiprofen axetil Lipid microsphere Analgesia非甾体类消炎镇痛药(NSAIDs)无恶心、呕吐、尿潴留、呼吸抑制、瘙痒等不良反应,围术期使用NSAIDs,可有效地抑制手术创伤引起的炎性反应,防止疼痛的中枢敏化和外周敏化,加速患者术后恢复。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犬静脉给药急性毒性试验研究

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犬静脉给药急性毒性试验研究唐晓荞;樊柏林;孙凡中;刘春霞;刘瑶;杨文祥;黄岭【摘要】目的:采用近似致死量法,考察氟比洛芬酯注射液对Beagle犬单次静脉给药可能产生的急性中毒症状和毒性靶器官,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按照50%递增法设计剂量序列,给药顺序为96、216、324和486 mg/kg,每个剂量1只动物,单次给药,观察14d.主要观察指标包括动物一般状况、体质量、摄食量、体温、心电图分析、眼科检查、血液细胞学、血液生化学和凝血功能,对死亡或濒死动物及实验结束时处死的动物进行尸检和病理组织学检查.结果:所有动物给药时均出现轻重不等的毒性症状.给药剂量为96和216 mg/kg的动物给药后逐渐恢复正常,病检仅显示消化道黏膜充血、出血.给药剂量为324 mg/kg的动物给药后第4天突然加重,出现柏油样大便,第9天死亡.给药剂量为486 mg/kg的动物给药后极度衰弱,并出现严重上消化道出血,于第9天死亡.结论:氟比洛芬酯注射液犬单次静脉给药近似致死量范围为216 ~ 324 mg/kg,按体表面积计算约为人拟临床用等效剂量的63.2~94.8倍.该药品主要的靶器官为胃、肠、肝、胆、肾.%OBJECTIVE: To evaluate the safety of flurbiprofen axetil lipid microspheres given as injection. METHODS: Acute toxicological test was conducted in dogs. Four dogs were given the tested drug at doses of 96, 216, 324 and 486 mg/kg intravenously and observed for 14 days. RESULTS: All animals suffered from various degrees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The animals given the dose of 96 and 216 mg/kg survived but the others died. CONCLUSION: The acute toxicity test showed that the approximate lethal dose of flurbiprofen axetil lipid microspheres for injection was 216-324 mg/kg in dogs.【期刊名称】《癌变·畸变·突变》【年(卷),期】2012(024)005【总页数】4页(P365-368)【关键词】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急性毒性【作者】唐晓荞;樊柏林;孙凡中;刘春霞;刘瑶;杨文祥;黄岭【作者单位】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湖北武汉430079;武汉大安制药有限公司,湖北武汉430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95.4非甾体消炎药主要通过抑制环氧化酶 ( cyclooxygenase,COX)来减少前列腺素的合成,从而发挥消炎镇痛的作用。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制剂在止痛领域的研究概况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制剂在止痛领域的研究概况于国华;刘淑真;任海朋【期刊名称】《中华肿瘤防治杂志》【年(卷),期】2007(14)20【摘要】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商品名凯纷)是依据药物传递系统概念研究开发的以脂质微球为药物载体,包封氟比洛芬酯的新型非类固醇制剂,是目前惟一可静脉注射的非类固醇制剂。
氟比洛芬酯是氟比洛芬脂化制备的前体药物,具有亲脂性。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靶向性,使包裹的药物在病灶部位聚集增强药效;2)控制包裹药物的释放,使药效持续时间延长;3)易于跨膜转运,促进药物的吸收,进一步缩短起效时间;4)可静脉注射,避免了口服对消化道黏膜的损伤。
作用机制主要是抑制花生四烯酸级联瀑布中环氧合酶的活性,从而抑制引起疼痛和炎症反应的前列腺素的合成,起到止痛作用。
静脉注射后能迅速水解为活性物质氟比洛芬,其镇痛疗效强于阿司匹林,甚至超过了镇痛新;药物半衰期为5-8h,48h内排泄85%,主要以羟化合物和结合物的形式经肾脏排泄。
氟比洛芬酯脂微球注射液除可单独应用外,还可与阿片类药物合用,在不加重阿片类药物不良反应的情况下,能增强镇痛效果且无中枢抑制作用。
【总页数】4页(P1595-1598)【关键词】氟比洛芬;微球体;药物载体;综述文献【作者】于国华;刘淑真;任海朋【作者单位】山东省潍坊市人民医院肿瘤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30.5【相关文献】1.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制剂与注射用酮洛芬对照治疗术后及癌性疼痛 [J], 安峥;谭元菊2.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欧阳宇;闫彩霞;廖义芳;陈泽群3.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在老年患者肺部难治性癌痛止痛的应用 [J], 张依军;刘刚;王作斌;张洋;苏慧丰4.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在老年患者肺部难治性癌痛止痛的应用 [J], 张依军;刘刚;王作斌;张洋;苏慧丰5.氟比洛芬酯脂微球载体注射液对中重度术后疼痛患者的止痛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 赵茜茜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学/产品信息——问题及释疑
问题氟比洛芬酯注射液采用的脂微球技术和普通脂肪乳的区别?
一、脂肪乳的定义
脂肪乳(lipid emulsion or fat emulsion)是以植物油(主要成分为脂肪酸甘油三酯)、磷脂乳化剂、等渗剂和注射用水制成的稳定的水包油型(O/W)乳剂。
[1]
脂肪乳注射液在国内自1990 年开始应用于临床,是肠外营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肪乳注射液不仅可以提供生物膜和生物活性物质代谢所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
亚麻酸,而且可以提供同质量糖2 倍的能量。
[2]
脂肪乳注射液是以大豆油为基础组成的水包油型注射液,具有能量密度大、无利尿作用和在应激状态下代谢率不下降,并维持细胞结构与脂肪组织的恒定等优点。
[2]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的产品“脂肪乳注射液”可单独作为肠外营养剂应用。
脂肪乳剂已查到的文献中未见到粒径大小的界定。
[1]
二、凯纷和普通脂肪乳的区别:凯纷比普通脂肪乳剂粒径更小,大小均一,制剂稳定
Washinton 1997 年给出脂质乳剂、脂质微球和脂质毫微球的定义:“将药物溶于脂肪油中经乳磷脂乳化分散于水相后制成脂质乳剂(lipid emulsions,LE),是一种以脂
肪油为软基质而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其中平均粒径200 和50 nm 的乳粒分
别被称为脂质微球(lipid microspheres,LM)及脂质毫微球。
[3]
凯纷采用的是脂微球技术,脂微球是一种以脂肪油为软基质而被磷脂膜包封的微粒体分散系,其平均粒径200nm。
外膜为卵磷脂,内层为软基质油,其中包裹着氟比洛芬酯,
形成了0.2微米的水包油型的脂微球。
普通脂肪乳剂非匀相分散中空的泡状结构粒径差
异巨大,脂微球均匀分散具备完整的实体球形,立体构造粒径均一(见图1)。
普通脂肪乳脂微球
图1. 放大10万倍电镜下普通脂肪乳和脂微球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