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4.1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
4.1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下册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教材第五章第四节中的“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
学生需要掌握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计算方法。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并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学生对于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的理解和运用。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掌握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
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如何计算总价。
2. 知识讲解:讲解乘法和加法、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示例说明计算方法。
3. 例题讲解: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运算顺序。
4. 随堂练习:学生在课堂上完成练习题,教师即时批改并进行讲解。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1. 运算顺序:先乘后加(或减)2. 计算方法:(1)先计算乘法部分(2)再进行加法或减法运算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计算下列各题:(1)25 × 4 + 6(2)36 ÷ 4 7(3)21 + 3 × 5答案:(1)106(2)25(3)36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现实生活中还有哪些场景会用到乘法和加法、减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实践情景引入实践情景引入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它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帮助他们将抽象的数学概念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在引入环节,我选择了购物场景作为实践情景。
这是因为购物是学生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境,他们能够轻易地理解和接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决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并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计算。
2、知道混合运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书写格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教学重点] 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含有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及递等式书写格式。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师:同学们,你们到文具店买过文具用品吗?(出示教科书第30页主题图)今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去文具店买文具,我们跟他们一起去逛逛吧,店里的商品可真不少!请同学们认真看一看,商店里有哪些商品?它们的价各是多少?小军买了哪些文具呢,我们来看看。
(出示问题)小军说:“我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你能根据这两个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生1:3本笔记本一共多少钱?生2: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设计意图:中年级的学生开始对“有用”的数学感兴趣。
呈现学生熟悉的购买学习用品的情境,能使学生感觉到数学就在自己身边,数学是有用的,必要的,是有意思的,从而愿意并且想学数学。
二、解决“小军一共用了多少钱?”这个问题。
1、师:大家愿意帮忙吗?在练习本上列式算一算吧。
(绝大部分学生会分步列式解答,也可能出现个别学生列出综合算式解答的情况)2、学生板演5×3=15(元) 15+20=35(元)师:大家看这位同学做的对吗?谁来说说是怎么想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认识综合算式。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像同学们这样,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分别列了两个算式,一步一步地去解答,我们把这种方法叫“分步解答”,这两个算式叫“分步算式”。
(板书:分步算式)师:同学们,你能把这两道分步算式合在一起,列成一道算式吗?在练习纸上试一试。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教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三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主要包括教材第47页至第49页的第5题。
这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让学生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演示和练习,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克服困难的勇气。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以及如何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教学设备学具:练习本、笔、计算器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购物场景为例,顾客购买了3个西瓜,每个西瓜5千克,请计算一共购买了多少千克的西瓜。
2. 讲解乘法运算:讲解乘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以3个西瓜每个5千克为例,引导学生理解乘法运算。
3. 讲解加减法运算:讲解加法和减法的意义和运算规则,以购买西瓜的场景为例,引导学生理解加减法运算。
4. 混合运算:讲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法则,以实例进行演示,引导学生理解混合运算。
5. 例题讲解:以教材第47页的第3题为例,讲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解题步骤和思路。
6. 随堂练习: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47页的第5题,并进行讲解和点评。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包括教材第48页的第3题和第4题,要求学生在课后进行练习。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1. 乘法运算:a × b = c2. 加法运算:a + b = c3. 减法运算:a b = c4. 混合运算:a × b + c = d 或a × (b + c) = d七、作业设计(1) 4 × 5 + 3 =(2) 7 × (2 + 3) =(3) 6 × 4 2 =答案:(1) 23(2) 28(3) 22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对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掌握情况总体较好。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三年级下册(苏教版)
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34~35页例1、想想做做1~6题。
[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解决两步计算实际问题认识综合算式,理解并掌握不含括号的两步混合运算的顺序,了解递等式的书写格式,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进行计算混合运算的得数。
2.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3.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养成勤思考,乐于交流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课前准备]课件练习纸学生课前完成预习任务[教学过程]数学小讲师:谈话: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数学课堂,有请今天的数学小讲师。
出示题目;黄瓜有5行,每行12棵。
番茄有30棵,黄瓜和番茄一共有多少棵?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课前,老师布置了预习任务,你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预习任务:1.预习数学书第34页例1,尝试列综合算式解决两个问题。
2.思考:算式中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什么?3.完成数学书第35页想想做做1~6题。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交流预习的成果。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1.问题引导,明确目标出示例1主题图和问题(1)提问:这幅图说的是一件什么事?你从图中知道了些什么?要解决什么问题?请大家根据要求,在小组里交流。
出示活动要求,结合预习交流:①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要先算出什么?②你能把两道算式合并成一道综合算式吗?③把你的想法和小组成员交流一下。
2.交流与展示(1)小组汇报算法解答,教师板书:5×3=15(元) 15+20=35(元)指出:要求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元,要用3本笔记本的价钱加上1个书包的价钱,因为3本笔记本的价钱不知道,所以要先用5×3=15(元)算出买3本笔记本要用的钱,15+20=35(元)计算一共用去多少元。
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像这样,把解决问题时的两个分步计算的算式合并成的一道算式叫做综合算式。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6篇《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篇一新版的课本中例题的呈现就是一道带中括号的综合算式,这样的呈现简单明了,但似乎没什么能吸引学生去探索的东西,所以我学习优秀教师的一些经验,创设了一个情境:“红花有525朵,黄花朵数有81朵,蓝花有56朵,绿花朵数是黄蓝朵数之差的3倍,求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接着指导学生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问题理清解题思路。
同学们自主思考得出:要求出红花朵数是绿花的几倍,就应该先算出的绿化的朵数。
先让学生通过列分步算式,再把分步算式并成综合算式。
许多同学把算式列成525 ÷(81-56)某2后,发现计算顺序与解题思路产生矛盾。
这时我出示了中括号,并说明当小括号不够用时,就可以请中括号来帮忙,而且在一个算式中既有小括号又有中括号时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
从分布到综合突出运算顺序的一致性,因此学生自己尝试中发现错误,并在明确的错误原因基础上认识中括号,从而突出了中括号的作用,同时加强对比,不仅知道为什么用中括号,而且知道什么时候用中括号。
这样学生对混合运算的顺序清楚、扎实,用起来也就得心应手了。
我在教学设计上力求让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练习设计上,有层次、有坡度,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有对运算顺序得分析,有针对运算顺序得改错,还有判断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使学生在练习中巩固,在练习中提高。
但是在解决实际问题时,有些学生不习惯去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小括号与中括号不恰当的使用,我觉得本课还有一些提高空间:教学生明白综合算式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应更形象化!只是停留在让学生说还是远远不够的,要把抽象的、明理的东西搞得尽可能形象,从而更接近于小学生的实际,更容易接受。
如在教学中,可加入“画顺序线”,即可增加形象感,并多加入一些巩固练习,使学生熟能生巧。
《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篇二《混合运算》教学案例与反思教学片断:1、出示例题图,看图,你们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指名交流。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
三年级数学下册苏教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市级公开课)一、【课题】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P34~35例1、想想做做T1~6。
二、【教材简解】学生已经较好地掌握了加、减、乘、除四则计算,能进行连加、连减、加减混合,连乘、连除、乘除混合等同级的两步运算,还初步接触了乘加、乘减(乘法在前面)的计算。
本单元的混合运算,从同级运算扩展到不同级运算,要求学生体会并掌握运算顺序,学会使用递等式表示运算过程与步骤,初步运用混合运算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
混合运算是对四则计算的综合应用。
进行混合运算,要认真分析算式里有哪些运算,按一定的运算顺序逐步计算。
书上把“算式中有乘除法,也有加减法,要先算乘除法,后算加减法”这一条运算顺序,分解成“有乘法也有加减法”“有除法也有加减法”两段,降低了认知难度,方便教与学。
三、【目标预设】1.通过具体的情境,让学生理解并掌握不含小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
2.能正确计算不含小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能正确使用递等式,能准确表达计算过程。
3.在学习活动中增强类比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并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学会正确的递等式格式。
难点——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根据题意列出综合算式,并用递等式正确计算。
五、【设计理念】本课内容难度不是很高,所以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从学生角度出发,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独立探究和交流讨论中悟出乘加和乘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六、【设计思路】1.复习铺垫——学生在二年级已学过同级混合运算以及乘加、乘减(乘法都在前面)的相关内容,新课前让学生通过两道练习题,唤醒他们的已有知识经验,为新知做好铺垫。
2.关注算理——通过具体的情境,帮助理解运算顺序,让学生多表达,用数学的语言把计算过程描述出来,包括练习题,也可以让学生把混合运算放置到具体情境中,而不是单纯地计算核对答案,这样学生对算理的理解会更深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说数学”的能力。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 例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一等奖创新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例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等奖创新教案第一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人教版二年级下册P47例2教学分析:教学内容为小学数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5单元例2,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
人教版主题图的教学中,求酸奶的总盒数时,学生倾向于先乘后加,呈现另一个算式3+4×3,得出乘法与加法一起运算时都要先算乘法。
学生能“记住”先乘除后加减,但是并不清楚为什么要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因此,将这一课时(两级混合运算)拆分为乘法和加减法以及除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两个课时,让学生能够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体会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节课之前,已经理解了加、减、乘、除的实际意义,有了运用连加、连减、加减、乘加(仅限于先乘后加)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但把加、减法和乘除混合在一起解决实际问题,对学生来说还是第一次。
另外学生可能会受到原有知识(连加、连减、加减、乘加混合)的干扰,仍然按照从左到右依次计算的思维习惯,而加减乘除的两级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学生并不是很清楚,也不甚理解,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目标: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悟、理解并掌握含有乘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能正确进行计算。
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体会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在学习的活动中,增强迁移和抽象概括的能力,获得成功的体验,感受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法、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理解、体会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顺序的合理性。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复习同级混合运算师:老师这里有一组算式,熟悉吗?(电脑课件出示10+8-5 19+9-2 5×4÷2 15÷3×4)是呀,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你还记得是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算的吗?师小结:是呀,就像同学们所说,在没有括号的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都要从左往右按顺序计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优秀教案
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学内容教科书58页主题图,59页例1及“试一试”。
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情境感受四则混合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及存在的价值,激发学习的兴趣。
2.引导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
3.理解并探索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教学重点1.初步学会列综合式解决含有两步计算的问题。
2.理解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
教学难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运算方法,并正确计算。
教学准备主题图、例1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谈话引入:“昨天老师家附近开了一家新超市,逛的人真多,我也去逛了一圈,给你们看看当时的图片。
”出示主题图。
2.交流:说说你们都看到了什么?发现(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1件成人衣服和3件儿童衣服要多少元?(2)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多少元?板书这两个问题,引导点拨:这两个问题现在能解决哪一个?为什么?3.揭示课题: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先解决第(2)个问题。
(板书例1)二、探索新知1.观察例1:文具盒7元一个,买了6个,书包买一个55元。
买文具盒和书包一共用多少元?分析:①一共多少元包括买哪些东西?②我们要先求出什么?再求什么?学生试着独立做一做,再小组内交流方法。
2.全班交流计算方法: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有没有不同解答方法?提出板书综合算式:7×6+55介绍:在我们解决问题时,除了用分步式,还可以用这样的将两个分步式综合成一个算式——综合式来解答。
(1)提问:这个算式与我们之前学过、见过的算式有什么不同?引导得出:这个算式有乘法和加法组成。
我们通常把加、减法称为一级运算,乘、除法称为二级运算,那这个算式就是含有一级和二级运算的算式,含有一级和二级运算的叫做四则混合运算,这个算式就是四则混合运算中的一种。
引出课题:四则混合运算——乘加、乘减的混合运算(2)思考:想想这个算式要算几步?为什么?(3)议一议: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小结:在这个乘加的混合运算中,我们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
【教学要求】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加法在前,乘法在后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⒈教学例题1。
师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这个文具店看看。
⑴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标价分别是多少?(生自由回答)⑵出示问题: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3)汇报:请两生板演学生可能这样列式:3 × 5 = 15 (元) 15 + 20 = 35(元)⑶分析: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谈话:同学们,像刚才你们用两个算式来解答,在数学上叫分步列式解答,你们能不能将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个综合算式解答呢?⑷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5)生汇报交流,请两生板演。
学生列式:3 × 5 + 20(6)分析:师谈话:这样含有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同学们会读吗?(带领学生读算式:3乘5 的积再加上20,和是多少?)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 又表示什么意思?生:第一步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
第二步再加上买书包的20元,表示一共用去多少钱。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混合运算
减法是从一个数中减去另一个 数,例如:5-3=2。
加减法具有交换律和结合律, 即a+b=b+a和 (a+b)+c=a+(b+c)。
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做乘法再做加减法,例如: (2+3)x4=20。
如果乘法在加减法的前面,那 么需要先做乘法再做加减法。
如果加减法在乘法的后面,那 么需要先做乘法再依次做加减
06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的练习和巩固
练习册
制定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练习册,包括各种类型的题目,如计算题、应用 题等。 确保练习册的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并逐渐增加难度。
在练习册中加入解题思路和技巧的提示,以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解题方法。
自测题
设计一些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 算的自测题,以便学生自我评估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是数学中的一个基本性 质,它允许我们将括号中的数相乘 ,然后将结果相乘。
在物理中的应用
力学
在物理学中,乘法和加减法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运动和受力情况。例如,牛 顿第二定律 F=ma 就涉及到乘法运算,用于计算物体所受的力。
电磁学
在电磁学中,乘法和加减法可以用于计算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磁场强度等 物理量。
保证计算的正确性。
整式的加减法
总结词
整式的加减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通过去 括号、合并同类项等方法进行整式的加减运算。
详细描述
整式的加减法是初中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涉及 到去括号、合并同类项等基本操作。在进行整式的加减 法运算时,我们需要根据去括号法则去掉括号,然后合 并同类项,最终得到结果。例如,在整式"2x+3x−4x"中 ,我们首先去掉括号,得到"2x+3x−4x=(2+3−4)x=x" ,即合并同类项得到结果"x"。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 第1课时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5单元第1课时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西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其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和逻辑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概念及运算顺序。
2. 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及运用。
3. 解决实际问题中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教学课件。
2. 学具:课本、练习本、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复习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乘法和加、减法的基本概念及运算顺序。
2. 新课:讲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概念、运算顺序及计算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演示。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引导学生运用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6.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概念、运算顺序、计算方法、例题、练习题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练习册上相关题目。
2. 提高题:解决实际问题中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3. 拓展题:研究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八、课后反思1. 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避免出现错误。
2. 课堂练习环节,要关注学生的掌握情况,及时进行辅导。
3.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课后作业要布置适量,既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总之,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练习、应用等环节,使学生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知识,培养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 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西师大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五单元第1课时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西师大版教学目标:1. 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
2. 培养学生运用加减法和乘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内容:1. 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
2. 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PPT展示一些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实例,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
2. 讲解:讲解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通过教学视频和实例进行演示和解释。
3. 练习:让学生进行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练习,通过练习本进行练习和巩固。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回顾,通过PPT进行展示和讲解。
板书设计:1. 板书加减法与乘法的混合运算2. 板书内容: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应用。
作业设计:1. 练习题:设计一些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练习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和巩固。
2. 应用题: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进行解决。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PPT,教学视频和实例等方式进行教学,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与乘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法则,并能正确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练习和应用,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他们的应用能力。
在以上的教案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是教案中的核心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学生能否有效地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相关推荐《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分享。
《乘加减混合运算》的教案1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能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过程:一、复习:1、导语:同学们,在小学阶段计算能力对数学学习非常重要!看,老师带来两组算式。
(想一想:算式中有那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电脑演示】第一组:5+7-3 10-5+2学生回答后。
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加减法,我们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电脑出示:左右过渡,睁大你们的小眼睛,来看看这第二组算式该怎样算呢?第二组:1245 235出示,学生回答后。
小结:看来这两个算式中只有乘除法,我们也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2、总结:看来同学们对这种类型的计算掌握得真不错!在一个算式中如果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我们就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过渡:我们再来看这样一组算式。
3、出示:5+32 54 -15师问:这两个算式中还能从左往右依次计算呢?(生答)师结:看来同学们有截然不同的两种意见!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这种类型的混合运算。
板书,揭题:混合运算二、新授1、师语言描述:小军和小晴星期天到文具店购买文具。
期中小军买了两样东西(电脑出示:笔记本的单价和书包的单价)下面就请小朋友来帮他算一算:出示问题:小军买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多少钱?【齐读】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生做,师巡视)2、交流明理,明确顺序。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教案: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一、教学目标1.了解什么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2.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规则;3.能够灵活运用乘法和加减法进行混合运算。
二、教学准备1.教学用具:教师和学生用纸、铅笔、计算器等;2.教学素材: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例题和习题。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新知1.教师引入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概念并解释其应用场景;2.教师通过相似的情景,如超市促销活动、商品打折等,引导学生思考使用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的必要性。
步骤二: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规则1.教师给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规则,并与学生一起进行复习和巩固;2.通过给出的例题和实际情景,引导学生理解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步骤;3.让学生通过思考,总结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注意事项和规律。
步骤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1.教师出示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例题,引导学生理解题意;2.学生在纸上进行计算,并互相交流答案和计算步骤;3.教师给出答案并进行讲解,对学生的答案进行评价和指导。
步骤四:巩固练习1.学生进行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练习,教师给予适当的指导;2.学生互相交流答案和计算步骤,教师进行跟进并及时纠正错误;3.教师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解题思路和结果,并让其他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建议;4.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激励学生继续努力。
步骤五:拓展应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实际场景的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练习,如购物计算、旅行花费等;2.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巩固并应用所学的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3.教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或游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步骤六:总结反思1.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重要性;2.学生回答本节课的学习问题和困惑,并进行讨论和解答;3.教师对学生本节课的表现进行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际练习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混合运算相关的实际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这个操作将演示混合运算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混合运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运算顺序、解决复合运算题目等内容。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混合运算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灵活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举例:小明有3个苹果,小华比小明多2个苹果,小华有多少个苹果?(3 + 2 = 5,小华有5个苹果)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重点和难点内容进行讲解和强调,设计不同层次的练习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核心知识,突破难点,提高数学素养。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遇到过需要同时进行乘法和加减法运算的情况?”(如购物时计算总价)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混合运算的奥秘。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教学设计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教学设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不含括号)》教学设计执教者:文靓学习内容:教科书第34页例1及随后的“想想做做”。
学习目标: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体会可以列综合算式解答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初步认识综合算式,初步掌握不含括号的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顺序正确进行计算。
2.在认识综合算式以及列综合算式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初步的分析与综合能力,发展思维的逻辑性。
学习重点:掌握乘法和加、减法两步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学习难点: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
学习准备:课件、教具。
一、复习导入1.口算。
35-4+27 6×3÷2让学生口算,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2.揭题:在混合运算里加减法是同一级,乘除法是同一级,当算式里只有加、减法或只有乘、除法时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那么,如果一道算式里既有加、减法又有乘法,该怎样计算呢?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混合运算。
(板书课题)二、互动新授1.教学例1。
(1)课件出示教材第34页例1货架图。
谈话:星期天,小军和小晴一起到文具店买文具,我们一起来看看商店里有什么文具,他们买了什么。
指名说出各文具的单价,并说出小军买了什么。
课件出示问题(1),并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元,先要算什么?(先要算3本笔记本多少元)指名列式解答,教师板书:5×3=15(元) 15+20=35(元)引导:你能根据上面的分步算式列出综合算式吗?指名列式,教师板书:5×3+20引导思考:观察这个算式,和以前学过的混合运算的算式有什么不同?(有乘又有加)(2)学习运算顺序。
提问:根据刚才的提示,你知道这道题应该先算什么吗?(先算乘法再算加法)教师边说边板演。
明确:用脱式计算两步式题时,要先在原题下面的左边写“=”,再在“=”后面写第一步运算的结果,没能参加运算的部分要照抄下来,接着对齐上面的“=”,在下一行写“=”,并在“=”后面写第二步运算的结果。
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
《乘法与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2.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适当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能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2.够通过运算顺序进行对混合运算进行运算,并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使学生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增强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2.经历对比、推理总结混合运算的特点,培养学生交流合作意识,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形成一定的学习技能。
教学重点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并进行正确的计算。
教学难点通过技能的生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方法讲述法、研究法、调查法.课前准备例题情景图、多媒体、课件.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同学们分享。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小学阶段,计算能力特别重要,今天老师带来了两组算式,来考考你们!出示算式1:(第一组:5+7—3 10—5+2 ).师:想一想,算式中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出示算式2:(第二组:12÷4×5 2×3×5)。
师小结:第一组算式只有加减法,这两道算式只有乘除法,所以都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混合运算。
(揭题)二、新课学习出示例题。
师:你们能用自己的方法算出来吗?试试看!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师:谁愿意说一说你的算法?法1:分步计算师:(指名)你来说,我来写!3×5=15(元)15+20=35(元)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追问:这一步算的是什么?(生答)。
师:××列了两个算式,解决了这个问题.在数学上,这叫“分步计算”.师:有没有同学能够用一道综合算式就能解决问题的呢?法2:综合算式3×5+20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师:你会读一读这个算式吗?一起师:同学们一起来看,这里面既有乘法又有加法该怎么算呢?( 师追问为什么这样算?)师总结:先算乘是因为先要求出3个笔记本的价钱,然后再算加,求出一共多少计算格式师:同学们,这道题有两个运算符号,是分两步计算的。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
三年级数学上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苏教版小学教案一. 教材分析《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是苏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掌握整数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内容包括:乘法概念、乘法口诀、乘法运算定律、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等。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二年级已经学习了加减法,对简单的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需要学生理解和掌握运算规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乘法的意义,掌握乘法口诀和运算定律。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正确进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的掌握。
2.理解和掌握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案例和问题,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
2.准备乘法口诀表和相关的练习题,用于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出本节课的主题——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遇到的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问题。
2.呈现(10分钟)讲解乘法的意义和乘法口诀,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理解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律。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练习,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运算规律,及时纠正错误。
4.巩固(10分钟)利用案例教学法,让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巩固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方法。
5.拓展(10分钟)让学生进行一些拓展练习,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6.小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规律。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后巩固所学内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教材第34~35页。
【教学要求】
⒈让学生初步理解综合算式的含义,掌握含有乘法和加、减法混合运算的顺序。
⒉通过适当的练习,使学生及时巩固新学的运算顺序,并让学生列综合算式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以进一步理解相应的运算顺序。
【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能正确计算,会把分步算式按顺序合并成综合算式。
【教学难点】:加法在前,乘法在后的混合运算的顺序。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⒈教学例题1。
师谈话:同学们都逛过文具店吗?今天老师带大家去这个文具店看看。
⑴示例题图:提问:这家文具店出售哪些商品?每件商品的标价分
别是多少?
(生自由回答)
⑵出示问题:小军买了3本笔记本和1个书包,一共用去了多少钱?请
同学们试着自己解答。
(生独立解答,师巡视指导)
(3)汇报:请两生板演
学生可能这样列式:3 × 5 = 15 (元) 15 + 20 = 35(元)
⑶分析:
提问:你们是怎样解答的?先算什么?再算什么的?
提问:15+20中的15表示什么?是怎样得出来的?20呢?
提问:要求“一共用去多少钱”,必须要知道什么?
师:观察上面的算式,在解决小军用去多少钱的问题时,用了几步计算?
生:两步。
师:也就是用了两个算式。
师谈话:同学们,像刚才你们用两个算式来解答,在数学上叫分步列式解答,你们能不能将这两个算式合在一起,列个综合算式解答呢?
⑷请同学们小组合作,试着将两道算式合在一起,列出一道综合算式。
(5)生汇报交流,请两生板演。
学生列式:3 × 5 + 20
(6)分析:
师谈话:这样含有两步计算的综合算式,同学们会读吗?
(带领学生读算式:3乘5 的积再加上20,和是多少?)
师:结合情境图谁能说一说5×3+20,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意思?第二步再算什么? 又表示什么意思?
生:第一步先算5×3,表示买3本笔记本用的钱。
第二步再加上买书包的2 0元,表示一共用去多少钱。
(7)尝试计算:
(师带领学生计算)
3 × 5 + 20
= 15 + 20
= 35(元)
答:一共应付35元。
(提醒学生注意书写的格式)
师:对比分步与综合算式,比较它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生讨论交流后,集体订正)板书课题:混合运算
⒉教学例2。
⑴出示问题:小晴买2盒水彩笔,付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⑵同学们列出综合算式,并想一想综合算式应按怎样的运算顺序计
算。
生:50-15×2
师:50表示什么?15×2表示什么?第一步先算什么?表示什么?第二步算什么?又表示什么?
生:第一步先算15×2,表示买2盒水彩笔的钱。
第二步再用50去减15×2的积,表示应找回的钱。
集体计算,师板书:50 - 15× 2
=50 - 30
=20(元)
答:应找回20元。
⒊总结运算顺序。
⑴比较算式。
提问:这几道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解答时,这几道算
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小组讨论)
(2)补充课题:含有乘法和加减法的混合运算
(3)提问:如果题目中同时出现了乘法和加、减法,你应先算什么?(同位交流)
(4)指导学生完成书上空,并齐读书上结论:算式中含有乘法和加减法,应先算乘法。
(5)小结:这节课我们通过解决问题,发现了一个什么规律?
三、组织练习
⒈完成“想想做做”第1题。
先让学生说说运算顺序,然后再让学生计算。
⒉完成“想想做做”第2题。
指名说。
提问:在计算这样的综合算式时要注意些什么?
⒊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⑴比较:每组中两题有什么是不同的?想一想,为什么计算结果会不同?
⑵提醒:在计算时,要看清运算符号,按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四、全课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你在计算混合运算时,想对你的同学有哪些提醒?
五、布置作业
“想想做做”第3题和第5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