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合集下载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一、常规和技术规范1.危重病人的观察与监测:对于危重病人,护理人员需要密切观察和监测其生命体征,如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

同时,还需要关注病人的神志状态、疼痛程度以及其他异常情况。

2.心肺复苏技术:掌握心肺复苏技术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基本要求。

护士需要熟练掌握心肺复苏的各项技术操作,包括胸外按压、人工呼吸、自动体外除颤等。

3.药物管理与监测:危重病人药物管理必须严格遵循规范,确保用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护士需要掌握药物的剂量、途径、频率、禁忌症等相关知识,并严格按照医嘱执行。

4.理疗技术:部分危重病人需要进行理疗,如床位翻身、被动运动、物理治疗等,护士应根据病人情况进行适当的理疗操作,确保病人的舒适度和安全性。

5.导管护理:危重病人常常需要留置各种导管,包括静脉导管、气管插管、胃肠道引流管等。

护士需要具备导管护理的技术能力,确保导管的畅通性和安全性,并注意相关的感染预防措施。

1.接诊和评估:危重病人护理的第一步是接诊和评估。

护士需要了解病人的病史、主诉和病情,进行初步的评估和观察,以便制定后续的护理计划。

2.制定护理计划:根据评估结果,护士需要制定相应的护理计划。

这包括药物管理、监测频次、饮食安排、导管管理等。

护士还需要根据病人的特殊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如心理支持、家属沟通等。

3.实施护理计划:根据制定的护理计划,护士需要准确执行各项护理措施,保证病人的安全和舒适。

同时,护士需要时刻监测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4.与医疗团队的沟通与协作:危重病人护理需要护士与医疗团队密切合作,包括医生、药师、物理治疗师等。

护士需要及时向医生报告病情变化,并根据医生的指示进行相应的处置。

5.家属教育与支持:危重病人的家属往往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护士需要给予家属充分的关心和支持,并向他们提供相关的疾病知识和护理技能,以提高他们对病人的陪护质量。

综上所述,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是确保危重病人安全和护理效果的重要保障。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护理效果
根据危重病人的病情和护理目标,评估护理措施的有效性,如感染控 制、压疮预防、疼痛管理等。
护理操作规范
检查护理人员是否遵循操作规程,确保护理行为的科学性和安全性。
护理记录
评估护理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确保能够真实反映病人的病情和护 理过程。
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数据分析与反馈
定期收集护理质量评估数据,进行深入分析,找 出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人获得足够的营养。
特殊护理常规
特殊护理常规概述
针对不同病情和特殊需求的病 人,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以
促进病人的康复。
疼痛护理
评估病人的疼痛程度,采取相 应的疼痛管理措施,如药物治 疗、非药物治疗等。
心理护理
关注病人的心理状态,提供心 理支持和疏导,帮助病人缓解 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康复护理
根据病人的康复需求,制定相 应的康复计划,协助病人进行
危重病人护理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危重病人护理起源于古代,随着医学 科技的发展,护理技术和理念也不断 更新和完善。
发展趋势
面临的挑战
随着医疗技术的进步,危重病人护理 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如医护人员工作 压力增大、人力资源不足等问题需要 解决。
未来危重病人护理将更加注重个体化 、精细化、智能化,如远程监控、机 器人护理等技术的应用将更加广泛。
详细描述
总结词:严密监测、呼吸道 护理、预防并发症
01
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特 别是呼吸、心率和血氧饱和
02
03
度。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痰 ,必要时使用呼吸机辅助通
气。
04
05
预防并发症,如肺部感染、 心脏疾病等,及时处理。
案例二:心脏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一、将病人安置于抢救室或监护室,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安静、整洁,温、湿度适宜。

二、卧位与安全:根据病情酌性给予卧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采用保护性措施,给予床档、约束带、压疮防治垫等。

三、严密观察病情:做好生命体征监测,心电监护和神智、瞳孔等的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报告医师,给予及时处置。

四、保持静脉通道通畅,遵医嘱给药,保证治疗。

五、加强基础护理,做到病人卫生三短九洁,即头发、胡须、指甲短;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身洁。

六、视病情给予饮食指导,摄入高蛋白、低脂肪、含维生素高的易消化食物。

七、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储留者,行诱导排尿无效可行导尿术,需保留尿管,按保留尿管护理,大便干燥便秘给予灌肠。

八、保持各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同时注意无菌技术操作,防逆行感染。

九、心理护理:勤巡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医院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医院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1、按内科护理常规及一级护理常规护理,及时送书面病重(危)通知书。

2、严密观察病情,每4小时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并注意神志和瞳孔变化,如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并报告医师。

3、注意保护病人,适当采用约束带或床栏。

4、注意保持病人呼吸道通畅,将头转向一侧,有活动假牙者应取下,有舌头后坠时,可用舌钳将舌头固定,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术。

5、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如静脉输液管、给氧管、胃管、吸痰管、尿管以及各种引流管等。

6、加强全身营养,定时喂食、喂水,必要时可用鼻饲,并记录每次饮食量,喂食后及早晚均要进行口腔护理,口唇干裂时应经常涂上石蜡油。

7、预防褥疮和坠积性肺炎的发生,每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部位,并设翻身卡,做好登记。

保持病床清洁平整,及时清理病人排泄物,每日清洗会阴1~2次。

8、眼睑不能闭合者,涂上眼膏并盖上湿纱布。

9、保持大小便通畅,有尿潴留者用物理方法诱导排尿,无效者可停留尿管;三天无大便者可给予通便处理。

腹泻病人保
持肛周清洁干燥,并按医嘱记录出入量。

10、多巡视病人,做好护理记录,严格执行床边交接班制度。

11、注意保暖,防止病人受凉,如使用热水袋时,要避免烫伤。

12、备齐各种急救物品及药品。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师,随时准备配合抢救,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拍背,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导管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各种引流管,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澹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要注意安全,合理使用防护用具。

牙关紧闭、抽搐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 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治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睛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者或闭合不全应注意眼睛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性纱布以保护角膜。

(2) 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直、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管者,应保存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存大便通畅,养成良好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XXX医院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到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监测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道,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准确执行医嘱。

4.密切工作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15-30分钟巡视病房,备齐各种加强物品及药品,发生备齐变化立即通知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痛畅,应主要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牙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障碍、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加,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凃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闭合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清洁,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日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尿管着,应保持留置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光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护理常规:1.心理护理:危重病人往往会陷入焦虑、恐惧和悲观的心理状态,护理人员需要积极与他们沟通,提供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慰。

2.观察病情: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病人的体征和症状,包括心率、血压、呼吸、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并向医生报告。

3.保持通气道畅通:危重病人可能会发生呼吸困难,护理人员需要及时清除病人口腔和呼吸道的分泌物,保持通气道畅通。

4.防止感染:危重病人的免疫力通常较弱,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护理人员需要保持手卫生、佩戴口罩和手套,定期更换寝具和消毒环境。

5.预防压疮:危重病人往往需要长时间的卧床休息,容易形成压力溃疡,护理人员需要定期翻身,保持皮肤清洁和保湿。

6.使用监护设备:护理人员需要熟练掌握各种监护设备的使用方法,包括心电监护仪、呼吸机、输液泵等,及时记录监护数据,并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抢救流程:1.呼叫急救:发现危重病人需要抢救时,护理人员首先应该呼叫急救车,并向医生报告病情。

2.评估病情:护理人员需要进行快速的初步评估,查明病因和病情严重程度,然后采取适当的措施。

3.维持生命体征:护理人员需要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等,及时处理异常情况。

4.知情告知:护理人员需要向家属或病人本人详细说明病情和抢救方案,帮助他们理解并做出合理的决策。

5.心肺复苏:如果病人出现心脏骤停,护理人员需要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CPR(心肺复苏)和电除颤等措施。

6.抢救药物使用:护理人员需要了解各种抢救药物的作用和使用方法,包括抗生素、抗心律失常药物、血浆和输液等。

7.协助医生操作:护理人员需要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措施,包括手术、插管、置管等,保证操作的顺利进行。

8.病情观察和记录: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及时记录监护数据和护理措施,并向医生及时报告。

9.家属支持:护理人员需要给予病人家属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让他们参与到抢救过程中,并及时向他们汇报病人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检查和监测:定期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

监测结果要及时记录,并及时报告医生。

2.患者安全:确保患者的安全,如床栏应随时上好,避免患者摔落;定期更换患者体位,防止压疮发生。

3.抗感染措施:加强手卫生,采取无菌操作,避免交叉感染的发生。

鼓励患者及家属坚持洗手和佩戴口罩,控制院内感染风险。

4.皮肤护理:定期给予患者皮肤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预防感染和压疮的发生。

5.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的情况,制定科学的营养方案,保证患者摄取足够的营养。

6.病史记录:详细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和医嘱执行情况,为医生提供准确的信息。

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气道管理:维持患者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分泌物,保证氧气供应的连续性。

可采用吸痰、导管等技术进行气道管理。

2.静脉穿刺和输液:使用无菌穿刺器具进行静脉穿刺,保持穿刺点的清洁,以避免感染。

并且根据医嘱,准确计算液体剂量并按时给予输液。

3.监测仪器使用:掌握各种监测仪器的使用方法,如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

并能熟练操作和维护这些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4.管道插管和维护:根据患者需要,熟练插入不同类型的管道,如胃管、导尿管等,并要及时检查和维护这些管道,以避免感染。

5.心肺复苏技术:在紧急情况下,熟练掌握心肺复苏技术,如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等,挽救患者生命。

6.疼痛管理:根据患者的疼痛程度和医嘱,合理给予镇痛药物,并定期进行评估,调整药物剂量,以提供最佳的疼痛管理。

以上是危重患者护理的常规及技术规范,护士在实际工作中应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此外,护士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护理服务。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危重患者护理常规(一)护理评估1、及时评估患者基本情况,主要症状、皮肤情况、阳性体征、辅助检查、各种管道、主要化疗和用药等。

2、检查各种管道固定是否妥当、引流是否通畅、标识是否清晰。

3、对于意识确切的患者评估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疼痛程度。

(二)护理措施1、严格观测病情:根据病情和护理级别严格观测患者生命体征、意识、瞳孔等,辨认出问题及时报告医生,给与及时处理,并搞好病情变化动态记录。

2、保持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头偏向一边,避免误吸,及时吸出呼吸道分泌物;必要时床边备好吸引器。

3、卧位与安全护理:根据病情实行最合适的卧位。

对意识丧失、谵妄、躁动的病人必须保证其安全,采用床栏、约束拎等维护具有以免坠床、伤势等;牙关紧闭呕吐者,用压舌板缠上数层纱布放与上下齿之间,防止咬舌头,同时室内光线宜轻盈,医护人员动作必须重,防止因外界提振而引发呕吐。

4、加强基础护理:根据护理级别和患者自理能力,做好晨晚间护理、患者眼部的保护、口腔护理和气管切开护理等;卧床患者,做好呼吸、咳嗽训练,每1~2小时协助翻身、拍背、指导作深呼吸,协助排痰,以防坠积性肺炎;加强皮肤护理,防止压疮发生;保持肢体功能位、加强肢体被动锻炼或指导进行肢体主动活动。

5、补足营养和水分,对无法排便者,可以经胃肠外给静脉低营养支持,对水分损失较多的病人(例如大量导流或额外体液失去),应当补足足够多的水分。

6、饮食指导:视病情指导患者摄入高蛋白、高维生素、营养丰富易消化食物。

鼻饲患者按需给予流质饮食或要素饮食,并做好记录。

7、保持排出功能:例如发生尿潴留,可取诱导排便,必要时行灌洗之术;南武线导尿管者,搞好南武线导尿管护理,确保导流畅通,维持会阴部洁净,避免泌尿道病毒感染;痛经者,给与饮食指导、手法理疗下腹部,必要时依从医嘱口服药物导泻或灌肠法协助进食;小、小便腹痛的患者加强会阴及肛周护理。

8、引流管护理:维持各种引流管畅通,给与得当紧固,避免开裂、歪曲和阻塞;观测导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搞好记录;严苛无菌技术操作方式,避免顺行病毒感染;南武线动静脉导管,按动静脉导管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宿疾人护理通例及技巧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然治理危宿疾人护理通例及技巧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刻将其安顿在挽救室并平移至床上,赐与舒适的卧位.2、立刻赐与氧气吸入,测量性命体征,须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3、敏捷树立静脉通路,严厉控制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插输液次序,精确履行医嘱.4、亲密不雅察意识.瞳孔.性命体征等病情变更,每15-30分钟巡查一次;备齐各类物品及药品,发明病情变更立刻陈述大夫.卖力做好护理记载,精确记载液体出入量.5、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叩背,实时消除呼吸道内排泄物,意识障碍者头倾向一侧,须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帮助呼吸.6、保持各类管道通行,应留意妥当固定,安然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亲密不雅察引流液的色彩.性质.量,并做好记载.7、确保病人安然: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留意安然,合理运用呵护性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小我,可运用牙垫,防止舌咬伤.8、填补养分和水分:危宿疾人机体分化代谢加强,消费大,对养分的需求加强,而其消化功效减退,为包管其有足够的养分和水分,应设法勉励进食,对不克不及进食者尽早赐与鼻饲或完整胃肠外养分.9、加强基本护理,防止各类护理并发症的产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克不及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笼罩油纱以呵护角膜.(2)口腔护理:天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产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干净及床摊平整.湿润.(4)保持肢体优越的功效位,恰当运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柔软,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产生.(5)预防泌尿系沾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行,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须要时赐与膀胱冲洗.10、保持大便通行,养成优越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赐与人工通便或缓泻剂,须要时赐与灌肠.11、做恶意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12、严厉履行交代班轨制,做到床头交代班.危宿疾人护理工作流程.应急计划: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刻将其安顿在挽救室并立刻赐与氧气吸入→测量性命体征,须要时心电监护→敏捷树立静脉通路,严厉控制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亲密不雅察意识.瞳孔.性命体征等病情变更,每15到30分钟巡查病房→保持呼吸道通行,准时翻身叩背→保持各类管道通行,应留意妥当固定,安然防止→确保危宿疾人安然治理危宿疾人风险评估.安然护理轨制和措施1、危宿疾人入院.转科由地点科室的护士,先德律风通知吸收科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吸收科室护士接到德律风后立刻通知大夫.预备好病床及挽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代.2、熟悉落实分级护理轨制.3、危宿疾人出科做任何检讨应由医护陪伴前去.4、遇急.危宿疾人病情产生平常,大夫假如不在场,护士除立刻通知大夫外,应敏捷依据患者的情形采纳各类挽救措施,如吸氧.吸痰.树立静脉通路等.5、合营大夫挽救时,护士应做到惊慌.惊慌.敏捷,并留意说话严谨,防止引起医疗胶葛.6、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运用防护器具,防止不测产生.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启齿器,防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防止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7、危宿疾人挽救时,尽量防止病人家眷在场,以免影响挽救工作的进行,须要时通知家眷,听取家眷看法.8、做好基本护理,谨防护理不当而消失的并发症.9、护士在工作中严厉履行三查七对轨制,精确履行医嘱,确保病人医疗安然,并保持工作的持续性,严厉交代班,同时做到谁履行,谁签字,谁负责.10、加强巡查病房,周密监测病人性命体征,实时精确地记载病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捏造.烧毁等.。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及抢救流程危重病人是指病情危急、生命体征不稳定的病人,需要及时抢救和紧急处理。

危重病人的护理常规主要包括监测生命体征、保持通畅呼吸道、维持循环功能、保持体温正常、保持饮食与休息、防治并发症等方面。

1.监测生命体征:包括监测呼吸、心率、血压、体温、氧饱和度等指标。

定期记录并及时报告异常,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处理。

2.保持通畅呼吸道:保持头部适当位置,保持口腔清洁,及时清理口鼻分泌物,必要时实施吸痰及气管插管等操作,确保呼吸道的通畅。

3.维持循环功能:确保心脏血液供应充足,保持血压稳定。

可通过补液、输血、升压药物等方式维持血容量和血压。

4.保持体温正常:保持室温适宜,使用弹性肤温贴或体温监测仪监测体温,及时采取措施维持体温在正常范围。

5.保持饮食与休息:对于无法口服的病人,可通过胃管或静脉营养途径提供营养支持,同时要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减少不必要的刺激。

6.防治并发症:注意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如压疮、肺部感染、尿路感染等。

定期翻身、护理皮肤,控制感染源,及时处理感染等。

抢救流程一般按照ABC方法进行,即保持呼吸道(Airway)通畅、维持呼吸(Breathing)功能、保证循环(Circulation)功能。

1.确保呼吸道通畅:迅速评估呼吸道情况,清除口腔分泌物、异物,保持头部适当位置。

紧急情况下可实施气管插管或创开呼吸道。

2.维持呼吸功能:进行胸腔急救,如按压胸骨,以恢复心脏的机械功能。

同时可以辅助呼吸,如给予氧气、使用呼吸机等。

3.保证循环功能:评估血压、心率和脉搏,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并开始输液、输血。

如有需要,可使用升压药物提升血压。

在心脏停搏的情况下,进行心脏按压和电除颤操作。

4.持续监测检查:进行连续监测生命体征,调整抢救措施。

根据病情的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定期评估病人的疗效和临床表现。

5.给予相应治疗:根据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及时给予相应的药物治疗,如抗生素、抗凝剂、抗心律失常药物等。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准则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准则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护理操作准则简介危重病人护理是一项关键而复杂的任务,它旨在提供高质量的护理以促进病人的康复和生命体征的稳定。

本文档将介绍危重病人护理的常规和操作准则,以确保护理人员能够进行正确和有效的护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以下是危重病人护理的常规原则:1. 监测和记录:及时监测病人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并详细记录这些数据以便追踪病情的变化。

2. 疼痛管理:确保病人的疼痛得到有效控制,使用适当的疼痛评估工具,并及时给予合适的治疗和药物。

3. 呼吸支持:提供必要的呼吸支持,包括使用氧气、呼吸机等设备,以维持病人的氧合和呼吸功能。

4. 液体管理:监测病人的液体摄入和排出,确保平衡正常,并根据需要给予适当的液体治疗。

5. 感染控制:采取严格的感染控制措施,包括手卫生、消毒器械、使用隔离间等,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6. 营养支持:评估病人的营养需求,并提供适当的营养支持,包括口服、静脉注射或管饲。

护理操作准则以下是危重病人护理中常见的操作准则:1. 静脉置管:正确选择静脉置管的位置和尺寸,并注意消毒、穿刺和固定的正确操作。

2. 多导联心电监护:安全正确地安装多导联心电监护仪,定期检查导联的贴附情况,并快速处理异常情况。

3. 翻身护理:定期给卧床病人进行翻身护理,预防压疮的发生,并确保病人的身体舒适。

4. 安全用药:正确计算和给予药物剂量,遵循药物注射的原则,并密切观察药物的效果和不良反应。

5. 管路护理:定期检查各种管路的通畅情况,保持管路无漏气、无堵塞,并遵循正确的使用和更换规范。

6. 病人隐私:尊重病人的隐私权,保护其个人信息,避免不必要的公开和泄露。

请注意,本文档提供的是一般性的常规和操作准则,具体的护理步骤需要根据病人的状况和医生的指导进行调整和实施。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专科疾病参照专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

2.病室环境干净整洁,温湿度适宜,定时给予通风换气,注意保暖。

3.根据病情给予合适体位,使病人舒适,便于休息。

对昏迷、神志不清、烦燥不安的病人,应给予床档等保护性措施,必要时经家属知情同意后予以约束工具保护。

4.严密观察病情:对生命体征、意识、瞳孔、CVP、SPO2、尿量、末梢循环、疼痛、专科症状及体征情况进行动态观察,遵医嘱详细记录出入量,观察排泄物的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保持呼吸道通畅,避免误吸,及时清除口腔、气道分泌物,防止舌后坠;有活动假牙应及时取下,必要时根据病情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为病人勤翻身、勤叩背,防止坠积性肺炎。

6.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保护静脉通道通畅,严格执行医嘱,准确给药,有效治疗,保持水电解质平衡,观察药物的作用及不良反应。

7.根据管道专科要求进行管道护理,规范粘贴各导管标识。

保持管道通畅,妥善固定,防脱落、扭曲、堵塞,严格无菌技术操作,防止逆行感染。

8.做好危重患者的营养护理:给予饮食指导,视病情摄入高蛋白、低脂肪、高维生素易消化食物。

必要时予鼻饲,并记录每次饮食量,做好口腔护理。

9.安全护理:确保仪器设备安全,正常使用;评估使用中的仪器设备运行状态,监护仪、呼吸机等设备报警设置合理并处于打开状态,备好急救药品和物品,配合医生进行治疗和抢救。

10.加强基础护理,确保病人卫生清洁,即眼、口、鼻、手、足、会阴、肛门、皮肤、头发等清洁,头发、胡须、指趾甲短。

按时翻身,注意保暖,及时进行压力性损伤、跌倒、坠床等相关危险因素评估,落实各项防范措施。

11.心理护理:关心病人,多与病人交流沟通,消除病人恐惧、焦虑等不良情绪,以树立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根据情况做好家属沟通,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12.肢体被动训练:若病情允许,应尽早进行肢体被动运动,如伸屈、内收、外展、内旋等活动,每天2-3次,并做好按摩,促进血液循环,预防肌肉萎缩,关节僵硬及足下垂。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

危重患者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及应急预案一、危重患者护理常规1. 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给予舒适的卧位。

2. 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 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 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种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 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吸机辅助呼吸。

6. 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受压、堵塞、脱落。

严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 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防止舌咬伤。

8. 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肠外营养。

9. 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眼部护理、口腔护理、会阴部护理、皮肤护理等。

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1. 评估患者病情:全面评估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

2. 监测生命体征:持续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血氧饱和度等。

3. 氧疗护理:根据医嘱给予患者氧疗,观察患者对氧疗的反应,及时调整氧流量。

4. 静脉输液护理:正确执行静脉输液操作,密切观察输液反应,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5. 呼吸道管理: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6. 导管护理:妥善固定各类导管,观察导管固定情况,防止导管脱落或堵塞。

7. 营养支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合理的营养支持,如经口进食、鼻饲、静脉营养等。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一、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当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赋予舒适的卧位。

二、当即赋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尿。

3、迅速成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转变,每 15--30 分钟巡视一次;备齐各类抢救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转变当即报告医生,随时准备配合抢救。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五、维持呼吸道通畅:按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者呼吸机辅助呼吸。

六、维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帖固定,安全放置,避免扭曲、受压、阻塞、脱落。

精密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谵妄、躁动或者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利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禁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避免舌咬伤。

八、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消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及早赋予鼻饲或者彻底胃肠外营养。

九、增强基础护理,避免各类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 )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者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者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 2 )口腔护理:天天2--3 次,以维持口腔卫生,避免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 3 )皮肤护理:每 1--2 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处皮肤,维持皮肤清洁及床摊平整、干燥。

(4)维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 2 小时按摩肢体 1 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 5 ) 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维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避免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 2 次,必要时赋予膀胱冲洗。

10、维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赋予人工通便或者缓泻剂,必要时赋予灌肠。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PPT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PPT

二、危重患者护理技术规范
1、评估:评估病人病情,随时准备抢救。 2、准备:(1)护士准备:着装整洁、态度严肃。有急救意识,戴口罩。反应 敏捷。 (2)用物准备:抢救车(急救药品、物品)、气管插管、深静脉导管包。吸痰 装置、除颤仪、简易呼吸气囊、按压板、喉镜等。 (3)病人准备:体位符合要求,清醒病人予以解释。 (4)环境准备:整洁、安静,适合抢救,清理无关人员。 3、操作要点: (1)抢救人员分配; ①主抢救:站立于病人床旁,配合医生进行气管插管、人工辅助呼吸、除颤、 深静脉穿刺、吸痰、各种抢救药物的应用,保持各种管道通畅,防止脱出,严 密监测生命体征。 ②辅助护士一:传递抢救物品,配制抢救药品,保持有序状态 ③辅助护士二: 负责一切抢救医嘱执行,抢救过程记录。
提高应急能力
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可能骤然恶化,需要争分夺秒地及时处理或抢救, 否则,就会失去抢救时机,付出难以弥补的代价。因此,保证危重病人得到 及时有效的救治,对危重病人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提高危重病人救治应 急能力,主要从以下几点抓落实。
1、建立和保持畅通的通信呼叫系统。 2、保持抢救物质、装备处于完好状态。
3、加强一线医护人员抢救技能培训,如心肺复苏技术、气管插管、静脉切 开术、吸痰、洗胃、心电监护等抢救技术,一线医护人员应熟练掌握,保证 病情突然恶化的危重病人,能在一线医护人员发现时,及时在现场得到救治 。
4、总值班加强夜间危重病人的管理、协调工作,及时解决值班护士在工作遇 到的困难。
二、严密观察和监护病情变化 对危重病人而言,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是一项极其细致而又重要的活 动,要求医护人员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仔细的工作态度,注意及时 捕捉病情变化情况,为挽救病人生命赢得宝贵时间。 1、加强护理观察和监护。 2、各科护士要加强对危重病人的巡视,及时掌握病情变化,并依据 病情及时调整护理措施。 三、提高应急能力 危重病人的病情变化可能骤然恶化,需要争分夺秒地及时处理或抢 救,否则,就会失去抢救时机,付出难以弥补的代价。因此,保证 危重病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对危重病人管理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提高危重病人救治应急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工作流程、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
危重病人护理常规及技术规范
1、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平移至床上,
给予舒适的卧位。

2、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及留置导
尿管。

3、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合理安排
输液顺序,正确执行医嘱。

4、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巡
视一次;备齐各种物品及药品,发现病情变化立即报告医生。

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准确记录液体出入量。

5、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及时清除呼吸道内分泌物,
意识障碍者头偏向一侧,必要时行气管内插管、气管切开或呼
吸机辅助呼吸。

6、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放置,防止扭曲、
受压、堵塞、脱落。

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并做
好记录。

7、确保病人安全:对瞻望、躁动或意识障碍者应注意安全,合理
使用保护性用具;牙关紧闭、抽搐的个人,可使用牙垫,防止
舌咬伤。

8、补充营养和水分:危重病人机体分解代谢增强,消耗大,对营
养的需求增强,而其消化功能减退,为保证其有足够的营养和
水分,应设法鼓励进食,对不能进食者尽早给予鼻饲或完全胃
肠外营养。

9、加强基础护理,防止各种护理并发症的发生:
(1)眼部护理:对眼睑不能自行闭合或眼睑闭合不全者应做好眼部护理,可涂眼药膏或覆盖油纱以保护角膜。

(2)口腔护理:每天2-3次,以保持口腔卫生,防止发生口腔炎症、口腔溃疡等并发症。

(3)皮肤护理:每1-2小时翻身一次,按摩受压皮肤,保持皮肤清洁及床铺平整、干燥。

(4)保持肢体良好的功能位,适当应用体位垫,每2小时按摩肢体1次,预防肌腱、韧带退化,肌肉萎缩、关节僵硬,静脉
血栓及足下垂的发生。

(5)预防泌尿系感染:有留置导尿者,应保持留置导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尿道口擦洗每日2次,必要时给予膀胱冲洗。

10、保持大便通畅,养成良好的排便习惯,便秘者可给予人工通便
或缓泻剂,必要时给予灌肠。

11、做好心理护理,限制探视人员。

12、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做到床头交接班。

危重病人护理工作流程、应急方案:
危重患者入院后→护士应立即将其安置在抢救室并立即给予氧气吸入→测量生命体征,必要时心电监护→迅速建立静脉通路,严格掌握输液速度及配伍禁忌→密切观察意识、瞳孔、生命体征等病情变化,
每15到30分钟巡视病房→保持呼吸道通畅,定时翻身叩背→保持各类管道通畅,应注意妥善固定,安全防止→确保危重病人安全管理危重病人风险评估、安全护理制度和措施
1、危重病人入院、转科由所在科室的护士,先电话通知接收科
室,并护送病人至病房。

接收科室护士接到电话后立即通知
医生、准备好病床及抢救用物,并做好病人病情交接。

2、认识落实分级护理制度。

3、危重病人出科做任何检查应由医护陪同前往。

4、遇急、危重病人病情发生异常,医生如果不在场,护士除立
即通知医生外,应迅速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各种抢救措施,
如吸氧、吸痰、建立静脉通路等。

5、配合医生抢救时,护士应做到沉着、冷静、敏捷,并注意语
言严谨,避免引起医疗纠纷。

6、对谵妄、躁动和意识障碍的病人,合理使用防护用具,防止
意外发生。

牙关紧闭、抽搐的病人,可用牙垫、开口器,防
止舌咬伤,同时暗化病室,避免因外界刺激引起抽搐。

7、危重病人抢救时,尽量避免病人家属在场,以免影响抢救工
作的进行,必要时通知家属,听取家属意见。

8、做好基础护理,严防护理不当而出现的并发症。

9、护士在工作中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准确执行医嘱,确保
病人医疗安全,并保持工作的连续性,严格交接班,同时做
到谁执行,谁签字,谁负责。

10、加强巡视病房,严密监测病人生命体征,及时准确地记录病
情,严禁对病历进行涂改、隐匿、伪造、销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