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点检表(DOC 95页)
DVA6.1__质量管理体系要求__点检表
![DVA6.1__质量管理体系要求__点检表](https://img.taocdn.com/s3/m/1db9e7a7ad51f01dc381f15b.png)
DVA6.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点检表VDA 1、了解VDA (5)第一章VDA6.1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5)第一节、管理职责(U部分企业领导) (5)一、质量方针(01.1) (5)二、质量目标(01.2) (6)三、持续改进(01.3) (7)四、资源提供(01.4) (8)五、管理者代表(01.5) (8)六、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01.6) (9)第二节、质量体系(U部分企业领导) (9)一、质量体系的描述(02.1) (9)二、质量体系范围(02.2) (10)三、任务、职责和权限(02.3) (10)第三节、内部质量审核(U部分企业领导) (13)一、内部审核说明(03.0) (13)二、审核员要求(03.1) (14)三、依审核计划进行审核(03.2) (14)四、不符合项的纠正(03.3) (15)五、产品和过程审核(03.4) (16)第四节、培训,人员(U部分企业领导) (16)一、培训需求及计划(04.1) (16)二、质量技术方面的培训(04.2) (17)三、对管理人员的培训(04.3) (17)四、对员工的培训(04.4) (18)四、员工的资格(04.5) (18)五、员工的积极性及质量意识(04.6) (19)第五节质量体系的财务考虑(U部门企业领导) (20)一、财务报告的编制(05.1) (20)二、财务报告的分析(05.2) (21)三、内部损失(05.3) (21)四、外部损失(05.4) (21)第六节产品安全性(06)(U部门企业领导) (22)一、产品责任的原则(06.1) (22)二、质量特别证明特性的管理(06.2) (23)三、产品风险的识别(06.3) (23)四、限制不合格品(影响)的应急方案和程序(06.4) (24)第七节企业战略(Z1)(U部门企业领导) (24)一、战略经营计划(Z1.1) (24)二、战略结果管理(Z1.2) (25)三、行业水平比较(Z1.3) (26)四、员工满意度(Z1.4) (26)第八节、合同评审、营销质量(P部分产品与过程) (27)一、营销功能(07.1) (27)二、合同及订单评审(07.2) (28)三、标书的成本(07.3) (28)四、确定顾客对产品和质量体系的要求(07.4) (29)五、对规范的理解(07.5) (29)第九节、设计控制(产品开发)(P部分产品与过程) (30)一、产品开发计划(08.1) (30)二、确保产品所有要求都实现(08.2) (31)三、产品试验要求(08.3) (31)四、质量审查(08.4) (32)五、产品设计及其可行性认可(08.5) (32)六、开发结果形成文件(08.6) (33)七、产品开发经验(08.7) (33)第十节、过程策划(过程开发)(P部分产品与过程) (34)一、过程开发计划(10.1) (34)二、过程质量策划和过程控制规定(10.2) (34)三、确定通过过程是否满足了产品的所有要求(10.3) (35)第十一节、文件和资料的控制(P部分产品与过程) (38)一、对文件资料管理的职责(11.1) (38)二、重要的质量文件具有带更改服务的分发和保管制度(11.2) (39)三、规定质量文件在何处保存、如何保存以及保存期限(11.3) (39)四、确保顾客的文件被及时采用(11.4) (40)五、确保无效的文件不被使用(11.5) (40)第十二节、采购(P部分产品与过程) (40)一、采购文件中,规定了对产品和业绩方面的质量要求(12.1) (40)二、对分供方的评价和选择作了规定(12.2) (41)三、外购件的样品检验(12.3) (41)四、规定了定期对其分供方进行评价的程序(12.4) (42)五、与分供方有质量检验方法和职责方面的协议(12.5) (43)六、外购产品的质量和业绩的质量必须得到保证(12.6) (43)七、分供方所供产品的可追溯性得到保证(12.7) (43)第十三节、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P部分产品与过程) (44)一、对于顾客提供产品的质量措施,顾客和供方之间具有协议(13.1) (44)二、对于顾客提供的产品的控制、验证、储存和维护,具有规定(13.2) (44)三、顾客提供产品异常时,与顾客之间的信息传递有相应的程序(13.3) (45)四、有关顾客提供产品的质量是否具有存档文件(13.4) (45)第十四节、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P部分产品与过程) (45)一、在内部流程规定了产品标识要求(14.1) (45)二、确保通过过程控制措施来满足对产品的质量要求(14.2) (46)三、记录过程(工艺)参数,以及记录偏差和采取的措施(14.3) (46)四、生产和检测器在使用闲置期应合理存放和保护(14.4) (47)五、只有满足要求的产品才流到下一个过程/工序,及才进行交付(14.5) (47)六、产品的特征数据能从交付追溯到进货(14.6) (48)七、对于批量生产的重新认可,具有相应的程序?(14.7) (49)二、对新的和更改过产品/过程,规定了批量生产认可条件并与顾客商定(15.2)·· 50三、确保对重要的过程参数和产品特性值进行监视和控制(15.3) (51)四、对于设备和模具,具有模具管理和计划保养规定(15.4) (51)五、规定了对特殊过程的要求(15.5) (52)六、对产品和过程有影响的环境条件进行受控(15.6) (52)七、通过相应的方法评价生产过程的有效性(15.7) (53)第十六节、检验和试验(产品验证) (53)一、检验流程计划中的所有检验活动通过检验指导书加以说明(15.1) (53)二、在检验指导书中规定了过程中质量检验和相应的方法/技术(15.2) (54)三、对于外购的产品进行规定的质量证明(15.3) (55)四、在过程/工序中进行规定的质量证明(15.4) (55)五、对于最终产品进行规定的质量证明(15.5) (56)第十六节、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控制 (56)一、有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的鉴定/标识/监控/校准和保养的程序(16.1) (56)二、确保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与国家和国际标准的联系(溯源性)(16.2) (57)三、具有足够小的测量不确定度的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才使用(16.3) (58)四、具有证明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能力(检具能力)的程序(16.4) (58)五、在检验、测量和试验设备发生故障和损坏时,规定了纠正措施(16.5) (59)第十七节、不合格品的控制 (60)一、具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序(17.1) (60)二、偏离规范的产品,供货前取得顾客的同意(17.2) (60)三、返工根据计划实施,并且记录存档(17.3) (61)四、有程序识别重复发生的不合格(17.4) (61)第十八节、纠正和预防措施 (62)一、明确规定了落实和监督纠正措施和职责(18.1) (62)二、有程序对可能的不合格进行风险估计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18.2) (62)第十九节、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 (64)一、具有“产品处置”(搬运、储存、包装、保护和交付)的指导书(19.1) (64)二、对发货前的包装和标识过程作了规定,并加以监控(19.2) (65)三、是保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避免损坏或质量降低(19.3) (65)四、有程序在包装不合格和运输损坏时进行统计和消除,并采取纠正措施(19.4) 66第二十节、质量记录的控制 (66)一、对质量记录的标识、管理、审核和批准,规定了职责和程序(20.1) (66)二、对于质量记录的分析评定和分发,具有程序和职责(20.2) (67)三、规定了质量记录在何处保存、如何保存以及保存期限(20.3) (68)第二十一节、服务(售后服务,生产后的活动) (68)一、规定了编制产品的使用和安装说明书,并且说明书要清楚易懂(21.1) (68)二、具有进行产品监控的程序和产品使用阶段有关产品失效的早期报警系统(21.2) (69)三、具有对使用中的产品失效分析,以及采取纠正措施并进行监控的程序(21.3) 70第二十二节、统计技术 (71)VDA 1、了解VDA定义/说明/要求/目的:VDA是指:德国汽车工业联合会。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与检查表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与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4dbe45f831b765ce04081435.png)
1.管理者职责
1.1CFS企业目标是否已确定并向员工通报?
1.2CFS是否已在企业各级实施并坚持一项与其它各项政策紧密结合并体现精益
求精观念的全面质量政策?
1.3CFS企业是否已将其质量目标形成文件并予以通报?这些目标是否已为全体
员工所理解?
1.4CFS是否已确实为一项改进质量计划(涉及企业的全部职能)编制预算并持之
补充合同中原来的规定内容?
2.4CF是否从接受客户供货要求起就成立项目小组对客户的需求作系统的分析研
究?
3.5CF是否系统地利用双方问题征询表,以便补充上述信息?
3.6CFS是否已对价格/投资目标作明确的规定?是否已就成本、资源和数量的评估
制订了一份经济资料?
3.7CF当客户未提出产品的特定技术规范时,是否制订内控标准加以完善?
1.9CF为杜绝出现不合格产品(质量的预防性管理)和减少所有生产工序易变
性(技术和行政的),是否已对为达此目的而采取措施所必须投入的经费
作过评估?是否已投入必要的经费?
是否不适用备注
1.10CFS是否已对所有负责以下事务人员的职责、权限及相互关系作了明确规定?
── 开展预防性行动。
── 识别、记录任何质量问题并采取纠正措施。
4.5.设计输出
设计部门是否为项目负责人提供确切的、涉及以下方面的最终数据:
4.22C为了保证设计的所有特性均符合人们的愿望(输出数据符合输入数据),
能否满足设计的需要?
软件能否与客户的软件兼容?
4.6CF在分供方研究开发的情况下,采购部门是否正式的参与其中?
4.7CF是否任命一位“受控项/安全项”负责人,以便处理所有与产品有关的司法
和技术方面的问题(因不合格产品引发的责任)?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包含审核记录)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包含审核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b6d63bd50508763231121279.png)
顾客要求,
法律、法规要求,
公司战略/目标,
对产品/过程性能数据的评估,
过去的经验教训,
识别的改进机会或体系的变更
输出:
形成文件的质量管理体系:
识别的质量管理体系过程(包括外包过程)及其应用、过程有效运行及控制的准则和方法,
质量方针、质量目标/经营计划,
组织机构设置和职责权限分配,
质量方针体现本公司宗旨、适宜、符合标准要求。
通过文件、标语和会议传达给公司全体员工,员工能在工作中努力贯彻。
1
质量目标
总经理
在相关职能和层次上建立质量目标,
达标情况
质量手册
KY/QM-2006
5.4.1
4.2.1
质量目标文件化:①成品一次交验合格率98%,后二年年递增0.5%;②交货后不合格品率<300PPM,后二年年递减50PPM;③顾客满意率90%,后二年年递增1%。并且分解建立了部门质量目标,考核结果显示基本达标。
1
纠正和预防措施
技质部
策划符合体系标准要求,
纠正和预防措施的实施率100%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KY/QP8.5.2/3-2006
1
职责、权限和沟通
总经理
有否规定职责权限,
沟通过程的建立和有效实施
质量手册
KY/QM-2006
5.5
质量手册规定了总经理、副总经理、各职能部门、检验员、内审员等职责权限,任命了管代和顾客代表且赋予职责权限。
建立了内部沟通过程,采取各种会议、交谈、布告栏、文件等方式,对全公司不同层次和职能部门之间就质量管理体系的全过程及实施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顾客满意率90%,后二年递增1%,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
![汽车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https://img.taocdn.com/s3/m/932e2cb76bec0975f465e28a.png)
依据IATF16949:2016标准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内审检查表(应用过程方法)企业名称:审核组长:审核组成员:审核日期:年月日——年月日1目次范围和总体评价 ............................................................................................................................................ 错误!未定义书签。
COP1销售合同评审和订单管理过程(包括报价和样品管理) . (3)COP2设计与开发过程(含工艺工装和项目管理) (8)COP3采购和外包过程 (18)COP4产品生产过程 (24)COP5产品交货及服务过程(包括抱怨处理) (26)S01文件化信息控制过程 (28)S02知识管理过程 (30)S03人力资源管理过程 (31)S04产品防护及供方和顾客财产控制过程 (34)S05设备设施及工装管理过程(含监视和测量设备) (35)S06产品标识和可追溯过程 (38)S07环境保护过程 (39)S08职业健康和安全管理过程 (40)S09监视和测量过程 (41)S10不合格控制过程 (47)M01管理体系策划与变更管理过程 (49)M02组织环境风险管控和经营计划过程 (56)M03内审和管理评审过程 (60)M04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价过程 (64)M05纠正/预防措施及持续改进过程 (65)2范围和总体评价34COP1销售合同评审和订单管理过程(包括报价和样品管理)8.2.2与产品和服务的要求的确定在确定向顾客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要求时,组织应确保:a)产品和服务的要求得到规定。
包括:1)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2)组织认为的必要要求;b)对其所提供产品和服务的要求,能够满足组织声称的要求。
16949补充:8.2.2.1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这些要求应包括已识别的回收利用、环境影响及特性,作为组织的产品及制造过程的知识要符合8.2.2,应包括但不限于以下与材料获取、存储、搬运、回收、销毁、处置有关的所有适用的政府、安全、环境规定。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点检表(DOC95页)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点检表(DOC95页)](https://img.taocdn.com/s3/m/6bbff73f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82.png)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点检表(DOC95页)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点检表(DOC 95页)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应用点检表目录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 (4)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 (4)二、过程方法的使用 (5)三、IATF16949:2016的目标 (6)第二节组织环境(4) (6)一、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1) (6)二、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8)三、组织环境(4)—经营计划 (9)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 (9)五、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 (11)六、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过程效率管理 (14) 第三节领导作用(5) (15)一、领导作用和承诺(5.1) (15)二、以顾客关注为焦点(5.2) (16)三、方针(5.2) (18)四、角色、职责和权限(5.3) (19)第四节策划(6) (21)一、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 (21)二、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 (23)三、变更的策划(6.3) (24)第五节支持(7) (25)一、资源管理总则(7.1.1) (25)二、人员(7.1.2) (25)三、基础设施(7.1.3) (26)四、过程运行环境(7.1.4) (28)五、监视和测量资源总则(7.1.5.1) (29)六、测量系统分析(7.1.5.1.1) (30)七、校准/验证记录(7.1.5.2.1) (31)八、内部实验室要求(7.1.5.3.1) (32)九、外部实验室要求(7.1.5.3.2) (33)十、组织的知识(7.1.6) (33)十一、能力(7.2) (34)十二、意识(7.3) (37)十三、员工激励与授权(7.3.2) (37)十四、沟通(7.4) (38)第六节、形成文件的信息(7.5) (39)一、总则(7.5.1) (39)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1.1) (42)三、创建与更新(7.5.2) (44)四、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3) (44)五、记录保存,工程规范(7.5.3.2.1,7.5.3..2.2) (45) 第七节、运行(8) (47)一、运行策划和控制(8.1) (47)二、顾客沟通(8.2.1) (48)三、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8.2.2) (48)四、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3) (49)五、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2.4) (51)第八节、设计和开发(8.3) (51)一、总则,设计和开发策划(8.3.1,8.3.2) (51)二、产品设计输入(8.3.3.1) (53)三、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2) (54)四、特殊特性(8.3.3.3) (54)五、设计和开发控制(8.3.4) (55)六、设计和开发控制(8.3.4)—评审 (56)七、设计和开发控制(8.3.4)—验证 (57)八、设计和开发控制(8.3.4)—确认 (58)九、设计和开发输出(8.3.5;8.3.5.1) (59)十、制造过程设计输出(8.3.5.2) (60)十一、设计和开发更改(8.3.6) (61)第九节、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 (62)一、总则(8.4.1) (62)二、控制类型和程度(8.4.2) (63)三、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8.4.3) (65)第十节、生产和服务提供(8.5) (66)一、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1) (66)二、控制计划(8.5.1.1) (67)三、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8.5.1.2) (69)四、作业准备的验证(8.5.1.3) (70)五、停工后的验证(8.5.1.4) (71)六、全面生产维护(8.5.1.5) (71)七、生产排程(8.5.1.7) (73)八、标识和可追溯性(8.5.2) (74)九、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3) (75)十、防护(8.5.4) (76)十一、交付后的活动(8.5.5) (77)十二、更改控制(8.5.6) (78)十三、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 (79)十四、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 (81)第十一节、绩效评价(9) (83)一、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 (83)二、顾客满意(9.1.2) (85)三、分析与评价(9.1.3) (86)四、内部审核(9.2) (86)五、管理评审(9.3) (89)六、管理评审(9.3)—质量成本分析 (92)第十二节、改进(10) (92)一、持续改进(10.1、10.3) (92)二、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94)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质量: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应用点检表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应用点检表](https://img.taocdn.com/s3/m/d26f6469be23482fb4da4cef.png)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应用点检表目录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 (4)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 (4)二、过程方法的使用 (5)三、IATF16949:2016的目标 (6)第二节组织环境(4) (6)一、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1) (6)二、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8)三、组织环境(4)—经营计划 (9)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 (9)五、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 (11)六、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过程效率管理 (14)第三节领导作用(5) (15)一、领导作用和承诺(5.1) (15)二、以顾客关注为焦点(5.2) (16)三、方针(5.2) (18)四、角色、职责和权限(5.3) (19)第四节策划(6) (21)一、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 (21)二、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 (23)三、变更的策划(6.3) (24)第五节支持(7) (25)一、资源管理总则(7.1.1) (25)二、人员(7.1.2) (25)三、基础设施(7.1.3) (26)四、过程运行环境(7.1.4) (28)五、监视和测量资源总则(7.1.5.1) (29)六、测量系统分析(7.1.5.1.1) (30)七、校准/验证记录(7.1.5.2.1) (31)八、内部实验室要求(7.1.5.3.1) (32)九、外部实验室要求(7.1.5.3.2) (33)十、组织的知识(7.1.6) (33)十一、能力(7.2) (34)十二、意识(7.3) (37)十三、员工激励与授权(7.3.2) (37)十四、沟通(7.4) (38)第六节、形成文件的信息(7.5) (39)一、总则(7.5.1) (39)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1.1) (43)三、创建与更新(7.5.2) (45)四、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3) (45)五、记录保存,工程规范(7.5.3.2.1,7.5.3..2.2) (46)第七节、运行(8) (48)一、运行策划和控制(8.1) (48)二、顾客沟通(8.2.1) (49)三、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8.2.2) (49)四、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3) (50)五、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2.4) (52)第八节、设计和开发(8.3) (52)一、总则,设计和开发策划(8.3.1,8.3.2) (52)二、产品设计输入(8.3.3.1) (54)三、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2) (55)四、特殊特性(8.3.3.3) (55)五、设计和开发控制(8.3.4) (56)六、设计和开发控制(8.3.4)—评审 (57)七、设计和开发控制(8.3.4)—验证 (58)八、设计和开发控制(8.3.4)—确认 (59)九、设计和开发输出(8.3.5;8.3.5.1) (60)十、制造过程设计输出(8.3.5.2) (61)十一、设计和开发更改(8.3.6) (62)第九节、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 (63)一、总则(8.4.1) (63)二、控制类型和程度(8.4.2) (64)三、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8.4.3) (66)第十节、生产和服务提供(8.5) (67)一、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1) (67)二、控制计划(8.5.1.1) (68)三、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8.5.1.2) (70)四、作业准备的验证(8.5.1.3) (71)五、停工后的验证(8.5.1.4) (72)六、全面生产维护(8.5.1.5) (72)七、生产排程(8.5.1.7) (74)八、标识和可追溯性(8.5.2) (75)九、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3) (76)十、防护(8.5.4) (77)十一、交付后的活动(8.5.5) (78)十二、更改控制(8.5.6) (79)十三、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 (80)十四、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 (82)第十一节、绩效评价(9) (84)一、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 (84)二、顾客满意(9.1.2) (86)三、分析与评价(9.1.3) (87)四、内部审核(9.2) (87)五、管理评审(9.3) (90)六、管理评审(9.3)—质量成本分析 (93)第十二节、改进(10) (93)一、持续改进(10.1、10.3) (93)二、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95)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质量: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汽车行业TS16949内审检查表全套资料
![汽车行业TS16949内审检查表全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ffdef624ba0d4a7303763a01.png)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页脚内容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页脚内容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页脚内容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页脚内容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页脚内容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页脚内容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页脚内容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是否已确定过程的所有人?做什么?是否已对过程加以定义?谁做?过程是否已文件化?用哪些指标衡量?是否已对过程的接口加以定义?在哪里做?过程是否监控?记录是否保存?页脚内容。
汽车行业IATF16949内审检查表全套资料(DOC 52页)(完美优质版)
![汽车行业IATF16949内审检查表全套资料(DOC 52页)(完美优质版)](https://img.taocdn.com/s3/m/03698e9c7c1cfad6195fa7ee.png)
IATF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汽车行业IATF16949内审检查表全套资料
![汽车行业IATF16949内审检查表全套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aace9939b52acfc789ebc947.png)
IATF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
IATF16949应用点检表
![IATF16949应用点检表](https://img.taocdn.com/s3/m/16484b38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2f.png)
IATF16949应用点检表目录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 (4)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 (4)二、过程方法的使用 (5)三、IATF16949:2016的目标 (6)第二节组织环境(4) (6)一、懂得组织及其环境(4.1) (6)二、懂得有关方的需求与期望(4.2) (7)三、组织环境(4)—经营计划 (9)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 (9)五、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 (11)六、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过程效率管理 (14)第三节领导作用(5) (15)一、领导作用与承诺(5.1) (15)二、以顾客关注为焦点(5.2) (16)三、方针(5.2) (18)四、角色、职责与权限(5.3) (19)第四节策划(6) (20)一、应对风险与机遇的措施(6.1) (20)二、质量目标及事实上现的策划(6.2) (23)三、变更的策划(6.3) (24)第五节支持(7) (25)一、资源管理总则(7.1.1) (25)二、人员(7.1.2) (25)三、基础设施(7.1.3) (26)四、过程运行环境(7.1.4) (28)五、监视与测量资源总则(7.1.5.1) (29)六、测量系统分析(7.1.5.1.1) (30)七、校准/验证记录(7.1.5.2.1) (31)八、内部实验室要求(7.1.5.3.1) (32)九、外部实验室要求(7.1.5.3.2) (33)十、组织的知识(7.1.6) (33)十一、能力(7.2) (34)十二、意识(7.3) (37)十三、员工激励与授权(7.3.2) (37)十四、沟通(7.4) (38)第六节、形成文件的信息(7.5) (39)一、总则(7.5.1) (39)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1.1) (42)三、创建与更新(7.5.2) (44)四、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操纵(7.5.3) (44)五、记录储存,工程规范(7.5.3.2.1,7.5.3..2.2) (45)第七节、运行(8) (47)一、运行策划与操纵(8.1) (47)二、顾客沟通(8.2.1) (48)三、产品与服务要求的确定(8.2.2) (48)四、产品与服务要求的评审(8.2.3) (49)五、产品与服务要求的更换(8.2.4) (51)第八节、设计与开发(8.3) (51)一、总则,设计与开发策划(8.3.1,8.3.2) (51)二、产品设计输入(8.3.3.1) (53)三、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2) (54)四、特殊特性(8.3.3.3) (54)五、设计与开发操纵(8.3.4) (55)六、设计与开发操纵(8.3.4)—评审 (56)七、设计与开发操纵(8.3.4)—验证 (57)八、设计与开发操纵(8.3.4)—确认 (58)九、设计与开发输出(8.3.5;8.3.5.1) (59)十、制造过程设计输出(8.3.5.2) (60)十一、设计与开发更换(8.3.6) (61)第九节、外部提供过程、产品与服务的操纵(8.4) (62)一、总则(8.4.1) (62)二、操纵类型与程度(8.4.2) (63)三、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8.4.3) (65)第十节、生产与服务提供(8.5) (66)一、生产与服务提供的操纵(8.5.1) (66)二、操纵计划(8.5.1.1) (67)三、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与目视标准(8.5.1.2) (69)四、作业准备的验证(8.5.1.3) (70)五、停工后的验证(8.5.1.4) (71)六、全面生产保护(8.5.1.5) (71)七、生产排程(8.5.1.7) (73)八、标识与可追溯性(8.5.2) (74)九、顾客或者外部供方的财产(8.5.3) (75)十、防护(8.5.4) (76)十一、交付后的活动(8.5.5) (77)十二、更换操纵(8.5.6) (78)十三、产品与服务的放行(8.6) (79)十四、不合格输出的操纵(8.7) (81)第十一节、绩效评价(9) (83)一、监视、测量、分析与评价(9.1) (83)二、顾客满意(9.1.2) (85)三、分析与评价(9.1.3) (86)四、内部审核(9.2) (86)五、管理评审(9.3) (89)六、管理评审(9.3)—质量成本分析 (91)第十二节、改进(10) (92)一、持续改进(10.1、10.3) (92)二、不合格与纠正措施(10.2) (94)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质量: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IAT16949应用点检表
![IAT16949应用点检表](https://img.taocdn.com/s3/m/c858d864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af.png)
IAT16949应用点检表1. 简介IAT16949是一种针对汽车行业的质量管理系统标准,它基于ISO 9001标准,并增加了汽车行业特定的要求。
为了确保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在汽车行业中广泛采用IAT16949标准进行认证。
本文档将介绍IAT16949应用点检表,以帮助企业评估和改进其质量管理系统。
2. IAT16949应用点检表2.1 质量政策和目标(Quality Policy and Objectives)•[ ] 公司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政策并向所有员工进行了宣传和培训?•[ ] 公司的质量政策是否符合IAT16949标准的要求?•[ ] 公司是否制定了明确的质量目标,并跟踪和评估其达成情况?•[ ] 公司的质量目标是否与顾客要求和法规相一致?2.2 组织(Organization)•[ ] 公司是否明确划分了组织结构和职责,并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 公司是否制定了适当的职责和权责清单,并向所有员工进行了培训和宣传?•[ ] 公司是否建立了充分的沟通机制,确保信息的传递和沟通顺畅?•[ ] 公司是否建立了并持续改进员工的技能和能力培训计划?2.3 过程管理(Process Management)•[ ] 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过程管理流程,并对其进行了记录和管理?•[ ] 公司是否明确了各个过程的输入、输出和相互关系?•[ ] 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监控和测量机制,以确保各个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 公司是否对各个过程进行了分析和优化,以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2.4 产品实施(Product Realization)•[ ] 公司是否根据客户要求和法规制定了适当的产品实施计划?•[ ] 公司是否对产品设计进行了评估和验证,并进行了适当的记录和管理?•[ ] 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供应链管理机制,以确保供应商的质量和可靠性?•[ ] 公司是否对生产过程进行了控制和监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一致性?2.5 测量、分析和改进(Measurement, Analysis, and Improvement)•[ ] 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测量和分析机制,以跟踪和评估产品质量和业绩?•[ ] 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对其进行了记录和管理?•[ ] 公司是否进行了适当的内部审核和管理评审,以发现和纠正质量问题?•[ ] 公司是否建立了适当的持续改进机制,以提高质量管理系统的效能和性能?3. 结论以上是基于IAT16949标准的应用点检表,请企业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和改进。
质量体系调查表(汽车厂)
![质量体系调查表(汽车厂)](https://img.taocdn.com/s3/m/73fa383c0640be1e650e52ea551810a6f424c868.png)
质量体系调查表(汽车厂) 1.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名称:
- 公司地址:
- 成立时间:
- 公司规模(员工人数):
2. 质量管理制度
- 公司是否实施了ISO质量管理体系?
- 是/否
- 如果是,请列举一些具体的质量管理制度措施:3. 质量控制流程
- 公司是否有明确的质量控制流程?
- 是/否
- 如果是,请简要描述质量控制流程的主要步骤:
4. 质量监测与检测
- 公司是否有质量监测与检测的设施和流程?
- 是/否
- 如果是,请列举一些常用的质量监测与检测方法:5. 不良品处理
- 公司对于发现的不良品是否有明确的处理流程?
- 是/否
- 如果是,请简要描述不良品处理的主要步骤:
6. 培训与质量意识
- 公司是否有培训计划以提高员工的质量意识和技能?- 是/否
- 如果是,请列举一些常见的培训内容:
7. 客户投诉处理
- 公司是否有客户投诉处理的流程?
- 是/否
- 如果是,请简要描述客户投诉处理的主要步骤:
8. 质量目标与改进
- 公司是否设置了质量目标并进行定期评估和改进?
- 是/否
- 如果是,请简要描述质量目标的设定和改进的主要方法:9. 质量记录与文档管理
- 公司是否有健全的质量记录与文档管理制度?
- 是/否
- 如果是,请简要描述质量记录与文档管理的主要措施:10. 其他备注
- 这里可以添加任何其他与质量体系相关的信息或备注:
以上是质量体系调查表,请根据你的公司情况填写相应的内容。
感谢合作!
(注意:此表格仅作为参考,具体的质量体系要根据实际情况
进行具体设计和制定。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应用点检表(DOC 95页)汽车行业质量管理体系(IATF16949)应用点检表目录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 (4)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 (4)二、过程方法的使用 (5)三、IATF16949:2016的目标 (6)第二节组织环境(4) (6)一、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1) (6)二、理解相关方的需求和期望(4.2) (8)三、组织环境(4)—经营计划 (9)四、确定质量管理体系的范围(4.3) (9)五、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 (11)六、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4.4)—过程效率管理 (14)第三节领导作用(5) (15)一、领导作用和承诺(5.1) (15)二、以顾客关注为焦点(5.2) (16)三、方针(5.2) (18)四、角色、职责和权限(5.3) (19)第四节策划(6) (21)一、应对风险和机遇的措施(6.1) (21)二、质量目标及其实现的策划(6.2) (23)三、变更的策划(6.3) (24)第五节支持(7) (25)一、资源管理总则(7.1.1) (25)二、人员(7.1.2) (25)三、基础设施(7.1.3) (26)四、过程运行环境(7.1.4) (28)五、监视和测量资源总则(7.1.5.1) (29)六、测量系统分析(7.1.5.1.1) (30)七、校准/验证记录(7.1.5.2.1) (31)八、内部实验室要求(7.1.5.3.1) (32)九、外部实验室要求(7.1.5.3.2) (33)十、组织的知识(7.1.6) (33)十一、能力(7.2) (34)十二、意识(7.3) (37)十三、员工激励与授权(7.3.2) (37)十四、沟通(7.4) (38)第六节、形成文件的信息(7.5) (39)一、总则(7.5.1) (39)二、质量管理体系文件(7.5.1.1) (42)三、创建与更新(7.5.2) (44)四、形成文件的信息的控制(7.5.3) (44)五、记录保存,工程规范(7.5.3.2.1,7.5.3..2.2) (45)第七节、运行(8) (47)一、运行策划和控制(8.1) (47)二、顾客沟通(8.2.1) (48)三、产品和服务要求的确定(8.2.2) (48)四、产品和服务要求的评审(8.2.3) (49)五、产品和服务要求的更改(8.2.4) (51)第八节、设计和开发(8.3) (51)一、总则,设计和开发策划(8.3.1,8.3.2) (51)二、产品设计输入(8.3.3.1) (53)三、制造过程设计输入(8.3.3.2) (54)四、特殊特性(8.3.3.3) (54)五、设计和开发控制(8.3.4) (55)六、设计和开发控制(8.3.4)—评审 (56)七、设计和开发控制(8.3.4)—验证 (57)八、设计和开发控制(8.3.4)—确认 (58)九、设计和开发输出(8.3.5;8.3.5.1) (59)十、制造过程设计输出(8.3.5.2) (60)十一、设计和开发更改(8.3.6) (61)第九节、外部提供过程、产品和服务的控制(8.4) (62)一、总则(8.4.1) (62)二、控制类型和程度(8.4.2) (63)三、提供给外部供方的信息(8.4.3) (65)第十节、生产和服务提供(8.5) (66)一、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8.5.1) (66)二、控制计划(8.5.1.1) (67)三、标准化作业---操作指导书和目视标准(8.5.1.2) (69)四、作业准备的验证(8.5.1.3) (70)五、停工后的验证(8.5.1.4) (71)六、全面生产维护(8.5.1.5) (71)七、生产排程(8.5.1.7) (73)八、标识和可追溯性(8.5.2) (74)九、顾客或外部供方的财产(8.5.3) (75)十、防护(8.5.4) (76)十一、交付后的活动(8.5.5) (77)十二、更改控制(8.5.6) (78)十三、产品和服务的放行(8.6) (79)十四、不合格输出的控制(8.7) (81)第十一节、绩效评价(9) (83)一、监视、测量、分析和评价(9.1) (83)二、顾客满意(9.1.2) (85)三、分析与评价(9.1.3) (86)四、内部审核(9.2) (86)五、管理评审(9.3) (89)六、管理评审(9.3)—质量成本分析 (92)第十二节、改进(10) (92)一、持续改进(10.1、10.3) (92)二、不合格和纠正措施(10.2) (94)第一节质量管理体系引言一、IATF16949的应用范围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质量:一组固有的特性满足要求的程度。
“固有的”(其反义是“赋予的”)就是指在某事或某物中本来就有的,尤其是那种永久的特性。
质量管理:在质量方面指挥和控制组织的协调的活动。
设计责任:有权建立新的产品规范,或对现有的产品规范进行更改。
体系:相互关联或相互作用的一组要素。
管理体系是指:建立方针和目标并实现这些目标的体系。
一个组织的管理体系可包括若干个不同的管理体系,如:质量管理体系、财务管理体系或环境管理体系。
产品:过程的结果。
(产品:适用于产品实现过程产生的任何预期输出。
)产品责任:供应对应产品造成的与人员伤害、财产损坏或其他损坏有关的损失赔偿应承担的责任。
要求:明示的、通常隐含的或必须履行的需求或期望。
组织结构:人员的职责、权限和相互关系的安排。
服务件:按照OEM规范制造的,由OEM为服务件应用而采购或放行的替换件,包括再制造件。
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 IATF16949的目的规定了汽车相关产品(包括装有嵌入式软件的产品)的设计和开发、生产,以及(相关时)装配、安装和服务的质量管理体系要求2 影响组织设计和实施质量体系的因素组织的环境、该环境的变化以及与该环境有关的风险。
说明:环境包含内外部环境3 组织利益相关及其期望4 组织现在和将来的顾客及其期望5 组织自身不断变化的需求6 组织的具体目标,包括战略方向、业务计划等7 组织所提供的产品8 组织所采用的过程9 组织的规模10 组织结构11 IATF16949:2016适用范围适用于制造顾客指定生产件、服务件和/或配件的组织的现场12 需要证实其具有稳定提供满足顾客要求及适用法律法规要求的产品和服务的能力的组织13 通过体系的有效应用,包括体系改进的过程,以及保证符合顾客要求和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旨在增强顾客满意14 IATF16949:2016的应用要求应当在整个汽车供应链中实施本标准二、过程方法的使用定义/说明/要求/目的:过程:通过使用资源和管理,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项或一组活动。
过程方法:为了产生期望的结果,由过程组成的系统在组织内的应用,连同这些过程的识别和相互作用,以及对这些过程的管理。
检查表:编号检查内容1 组织在建立、实施质量管理体系时必须采用过程方法2 组织在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时必须采用过程方法3 过程方法的目的是通过满足顾客要求,增强顾客满意4 通常情况下,一个过程的输出是下一个过程的输入5 需要系统的识别所应用的过程和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来进行管理过程6 过程方法的优点对过程系统中单个过程之间的联系的控制7 对过程的组合和相互作用进行连续的控制8 使用过程方法强调的重点必须理解和满足过程需要满足的要求9 需要从增值的角度去考虑过程10 必须获得过程绩效和有效性的结果11 必须在对过程进行客观测量的基础上,持续改进过程12 对顾客方面的在规定过程的输入时,顾客起着重要的作用13 要求对顾客满意度进行监视14 评价顾客关于组织是否已满足其要求的感受信息15“PDCA”法对过程的管理P—策划:明确要求和建立组织的方针,建立目标和必要的过程16 D—实施:实施相应的过程17 C—检查:根据方针、要求、目标等,对过程及过程的结果进行监视和测量,并得出结果18 A—处置:采取措施,以持续改进过程绩效19 评价质量体系的每一个过程的四个基本问题过程是否已经被识别并适当规定20 职责是否已被分配21 程序是否得到实施和保持22 在实现所要求的结果方面,过程是否有效23 实施过程方法的步骤步骤一:系统地识别组织所应用的过程24 步骤二:具体识别每一个过程25 步骤三:识别和确定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26 步骤四:管理过程及过程的相互作用三、IATF16949:2016的目标定义/说明/要求/目的:缺陷:未满足与预期或规定用途有关的要求。
IATF16949标准的目标是在供应链中建立持续改进,强调缺陷预防,减少变差和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
检查表:检查内容编号1 在供应链中建立持续改进的质量管理体系2 建立强调缺陷预防的质量管理体系3 建立减少变差和减少浪费的质量管理体系4 标准必须与适用的顾客特殊要求相结合5 旨在避免多重的认证审核6 为汽车生产件和相关维修零件组织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提供一个通用的方法7 统一质量管理体系的结构或文件不是本标准的目的第二节组织环境(4)一、理解组织及其环境(4.1)定义/说明/要求/目的:组织环境(organization environment):指所有直接、间接或潜在影响组织运行和组织绩效的因素和力量,包括可能影响组织提供产品和服务、获得投资以及相关方沟通途径的内部和外部因素与条件。
组织环境对盈利组织、非盈利组织或公共服务组织同样适用。
组织的环境一般分为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可以从如下三个方面进一步理解组织环境:(1)构成组织环境的社会是一个由各个要素有机联系、功能高度分化的系统。
(2)组织要在环境中存在和活动,就必须适应环境特定功能和要求。
组织和组织的环境是一个相互作用的关系。
(3)环境系统决定着不同类型组织的不同目标,组织与环境的关系状态还影响到目标的形成,因此组织环境具有综合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的特点。
组织的外部环境:是指组织所处的社会环境。
组织的内部环境:组织内部物质、文化环境的总和,包括组织资源、组织文化等因素,是组织内部的一种共享价值体系;包括组织文件、组织理念和价值观、物力资源、财力资源、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
战略(ISO9000:2014):为实现目标而计划的活动。
组织战略目标:是组织在一定时期内,为完成组织使命和愿景所要达到的结果,也是衡量组织经营活动成果的标准。
组织文化:组织成员共有的能够影响其行为方式的价值观、原则、传统和做事方式。
组织价值观:组织在追求经营成功过程中所推崇的基本信念和奉行的目标,是组织全体或多数员工一直赞成的关于组织意义的终极判断。
组织理念:反应组织经营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反映组织行为的基本取向,回答组织生产经营最重要、最基本的问题:组织为什么存在?组织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是组织价值观的具体化、现实化和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