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教育史 框架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
中国教育史考试大纲一、中国教育史概述1. 中国教育的起源与发展2. 古代教育的特点与影响3. 近现代教育的变革与发展二、古代教育制度1. 夏商周时期的教育- 夏商周教育的特点- 礼乐教育的兴起2. 秦汉时期的教育- 法家思想对教育的影响- 太学与地方教育的建立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 士族教育的兴起- 佛教对教育的影响4. 隋唐时期的教育- 科举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教育与官僚体系的结合5. 宋元明清时期的教育- 理学与教育的结合- 书院教育的繁荣三、古代教育思想1. 儒家教育思想- 孔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教育思想2. 道家教育思想- 老子的教育思想- 庄子的教育思想3. 法家教育思想- 韩非子的教育思想4. 墨家教育思想- 墨子的教育思想四、近现代教育变革1. 晚清教育改革- 洋务运动与教育改革- 戊戌变法与教育改革2. 民国时期的教育- 教育制度的变革- 新文化运动与教育思想的更新3. 新中国成立后的教育- 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建立- 教育的普及与提高五、现代教育体系1. 基础教育- 小学教育- 初中教育2. 高等教育- 大学教育- 研究生教育3. 职业教育- 技能培训- 职业学校教育4. 成人教育与终身教育- 成人高等教育- 终身学习体系六、教育改革与发展1. 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改革- 教育制度的改革- 教育观念的更新2. 当代中国教育面临的挑战- 教育资源的不均衡- 教育公平问题3. 教育的未来发展趋势-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 - 国际化教育的发展七、中国教育与世界教育的交流1. 古代中国教育对世界的影响 - 儒家思想的传播- 科举制度的影响2. 近现代中国教育的国际交流 - 留学运动- 国际教育合作3. 当代中国教育的国际地位- 中国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教育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八、考试要求与评价方式1. 考试内容与形式- 笔试- 口试2. 评价标准与方法- 知识掌握程度-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3. 考试准备与复习策略- 教材学习- 历年真题分析九、结语1. 中国教育史的重要性2. 学习中国教育史的意义3. 对未来教育发展的展望注:本考试大纲仅为框架性指导,具体内容和要求需结合实际教学大纲和教材进行详细阐述。
教学相长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教学相长名词解释中国教育史
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文化史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社会演化与发展的重要见证。
早在先秦时期,中国人就建立起了一套完备的教育模式,以选拔人才,培养君臣的朋友,塑造社会的正直孝子。
中国的教育形式更是决定着中国人民思想文化的发展,是中国文化传承及传播的重要媒介。
从历史角度看,中国古代教育分为封建教育和现代教育。
封建教育发源于先秦,形成了历朝历代的框架,构建起教育传统文化的持久支撑。
在封建教育的鼎盛时期,通过家庭教育,私塾学习,市场教育,以及改革实施的考试等多种方式,中国形成了完备的教育体系,直到晚清的灭亡。
而现代教育的起源始于清末民初时期,具有特殊的历史意义。
清末民初,中国教育实施了改革,在重视科学教育的基础上,增设职业教育,学校图书室,政治保护,学习体系,兴办新学等,为中国社会经济转型做出了重要贡献。
进入20世纪以后,中国教育又开始了一次新的变革。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教育继续发展,以满足未来国家的需要,推进科技的发展,推进社会的进步,为追求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进程作出积极的贡献。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政府把教育作为社会经济的重点发展领域,实施多项结构性改革,以及投资于教育基础设施上的大量投入,推动教育发展取得了积极成果。
综上所述,中国教育史可以说是一部历史上沿着一条独特的轨迹
发展起来的历程,它是中国文化传承及传播的重要媒介,也是中国社会经济的重要发展因素。
透过教育史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加深刻地了解中国历史进程,从而更好地实现未来中国教育继续发展所追求的目标。
世界汉语教育史知识框架
世界汉语教育史知识框架一、古代汉语教育的起源与发展古代汉语教育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先秦时期。
这一时期,汉语教育主要以儒家经典为基础,通过传授经书来培养学生的文化修养。
古代汉语教育的发展经历了多个阶段,包括秦汉、魏晋、南北朝以及隋唐等时期。
在这些时期,汉语教育逐渐从贵族阶层扩展到普通民众,教育内容也逐渐丰富多样。
二、近代汉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近代汉语教育的变革与创新主要发生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的中国。
这一时期,中国面临西方列强的侵略和现代化的压力,汉语教育也面临着改革的需求。
中国的教育家们开始借鉴西方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推动汉语教育的现代化。
其中,背诵、默写和翻译等传统教学方法逐渐被弃用,取而代之的是注重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教学方式。
三、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育推广与普及20世纪后期以及21世纪初,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全球化的推动,汉语教育开始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
许多国家和地区都设立了汉语教育机构,提供汉语课程和培训。
同时,网络和在线教育的发展也为汉语学习提供了更多便利。
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开始学习汉语,汉语教育的影响力逐渐扩大。
四、汉语教育的挑战与前景展望尽管汉语教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汉语的语法和发音对非母语者来说较为复杂,学习难度较大。
其次,由于汉字的独特性,学习者需要投入较大的时间和精力来掌握汉字。
此外,随着中国的崛起,越来越多的人学习汉语,竞争也变得更加激烈。
然而,汉语教育的前景依然广阔。
随着中国的文化和经济影响力的增强,学习汉语的需求将继续增长。
同时,随着技术的发展,汉语教育也将朝着更加创新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
例如,虚拟现实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应用将为学习者提供更加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
此外,汉语教育也将与其他学科和领域进行深入的融合,为学生提供更广泛的学习机会。
总结起来,世界汉语教育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并经历了多个阶段的发展和变革。
近代汉语教育在改革创新的推动下实现了现代化,全球范围内的汉语教育也得到了推广和普及。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归纳一、古代教育史(一)古代的学制与书院1、学制:(1)太学:汉武帝时设立,我国最高学府。
(2)国子监:隋唐至明清时期国家的最高学府。
(3)乡学:如社学、书院、私塾等。
2、书院:(1)书院的产生和发展:始于唐代,兴盛于宋代。
(2)著名书院:江西庐山的白鹿洞书院、湖南长沙的岳麓书院、河南商丘的应天书院、湖南衡阳的石鼓书院、江苏苏州的东洞书院。
(3)特点:有教无类;重视教育;师生关系和谐;重视自学和讨论;重视藏书;重视培养封建伦理道德。
(二)科举制度1、科举制度的起源、形成与发展:(1)起源:隋唐时期创立科举制度。
(2)发展:唐朝时,增加考试科目,鼓励士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科目;宋朝时,改革考试内容,侧重考察经义和时务策,设明经、进士等科;明清时,实行八股取士。
2、科举制度的特点:(1)自由报考:只要读书人都可以自主决定是否参加科举考试,而不会受到出身、家世等因素的限制。
(2)分级考试: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逐级选拔,最终由皇帝亲自主持殿试。
(3)取士不问家世:科举考试中,不问考生出身,只注重其实际能力和学业水平。
(4)标准统一:科举考试的评判标准统一、明确,保证了公平公正的原则。
(三)教学思想与教学方法1、教学思想:强调“教”与“学”的结合,“知”与“行”的统一。
古代教育家们既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也重视学生的主动性和独立思考能力。
2、教学方法:以讲授为主,注重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
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个性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教师也鼓励学生进行思考和提问,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二、近代教育史(一)教会学校与洋务学堂的兴办1、教会学校的兴办:鸦片战争后,外国传教士开始在中国创办教会学校,进行西方文化的传播和教育。
这些学校主要分布在沿海城市和通商口岸。
2、洋务学堂的兴办:19世纪60年代起,清政府开始创办洋务学堂,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和文化知识。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重点总结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 版)要点总结第 1 章原始期间的教育原始期间的教育经历两个阶段:一是原始人群阶段,人类的教育刚产生,仅是不行熟的雏形;二是氏族公社阶段,教育获取发展,它的特点较为明显,能体现原始社会教育的实质。
氏族公社末期,在教育上出现了阶级差异,将向阶级社会的教育过渡。
原始社会的教育以氏族公社阶段的教育为代表,其特点以下:第一,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益同样。
氏族公社是成立在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的,公社成员为了适应社会生活和集体生产劳动的需要,为了身心发展的需要,接受教育训练。
集体的社会性的教育活动是为了培育合格的氏族成员,人人都拥有同样受教育的权益。
第二,以生活经验为教育内容,包含多种方面。
原始社会所累积的经验知识固然有限,但所学习的知识经验是多方面的,不单要学习制造生产工具的经验,还要学习公共生活的规范,接受原始的艺术教育和原始的宗教教育。
这些是参加氏族社会生活所不行少的。
第三,教育活动在生产生活中进行。
教育活动与社会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为一体,过什么样的生活,就受什么样的生活教育。
教育是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进行的,直接为生产和生活服务。
第四,教育的手段限制于以身作则。
有声语言作为氏族成员之间沟通思想感情的工具,也成为进行教育的重要手段。
凡是生产、生活经验的教授,公共生活规范的培育,都是利用口耳相传,并联合实质动作的示范和模拟。
当时还没有比以身作则更加有效的教育手段。
第五,男女教育有差异,本源在于分工。
因为男女生理、体质的差异,故有男女分工。
男女所从事的社会劳动不一样,所接受的教育也有差异。
男的劳动重视于打猎、农耕、放牧;女的劳动重视于收集、栽种、家务、纺织。
男女分别劳动,为适应这类需要,也分别进行教育。
第六,教育还没有特意的场所和专职人员。
因为教育还没有从生产和生活中分化出来,多半的教育活动是分别进行的,随时随处睁开教育性活动。
负责教育的是有生产生活经验的长辈,长辈为师,对年轻人进行知识经验的教授,但他们还不是从事教育的专职人员。
中国教育史_5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1902年的“壬寅学制 壬寅学制”(最早颁布) 壬寅学制 1904年的 “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最早被实施) 癸卯学制 的颁布
1902年(农历壬寅年),管学大臣张百 熙上呈学堂章程,即《钦定学堂章程》 , 史称“壬寅学制”。第二年,张百熙、 张之洞、荣庆合作又对这一学制进行了 修改,于1904年 1月(农历癸卯年底) 由清政府正式颁布,即《奏定学堂章 癸卯学制”,这是中国开 程》 ,史称“癸卯学制 癸卯学制 这是中国开 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始实施的第一个近代学制。
壬子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8月,教育 部又陆续公布了《小学校令》,《中学 校令》、《大学校令》、《实业学校令》 等一系列法令规程,这些法令规程使壬 子学制更加充实和具体,二者综合起来 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 “壬子癸丑学制”。
三、国语和白话文教学的开展
新文化运动中一个影响最大的方面,就是以白 话文取代文言文。 白话文的推行大大减轻了学 习阅读和写作的负担, 为真正在民众中普及教 育创造了一个基本条件。 1920年,教育部正式规定从一二年级开始使用 白话文教材 ,到1922年止,除语文课本中的 文言文课文外,所有的文言文教科书停止使用。
中Hale Waihona Puke 教育史——清朝晚期、民国初期的 清朝晚期、 清朝晚期 教育
本章主要内容
1、京师同文馆(中国近代第一所新式学校) 、京师同文馆( 2、留学教育 、 3、《癸卯学制》(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 、 癸卯学制》 第一个被实施的学制) 4、 1922年的《壬戌学制》 年的《 、 年的 壬戌学制》 5、蔡元培 、 6、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观念的转变 、
二、改革学制
1912年《壬子学制》 年 壬子学制》 1912 (壬子)年民国政府教育部制定的新学制。 中华民国成立后, 1912年9月3日,教育部公 布新订学制(壬子学制),规定: 初等教育7年(初小四年为义务教育、高小三年), 初等教育 中学4年, 中学 大学预科3年,本科 本科3—4年, 大学预科 本科 共18年。 师范、实业教育年限另成系统。
中国教育史——张之洞的教育思想
中国教育史——张之洞的教育思想教育活动主要有三方面:一是整顿封建传统教育,二是兴办洋务教育,三是制定和推行新教育制度一、“中体西用”的教育思想这个思想集中反映在张之洞1898年发表的《劝学篇》中。
他说:“新旧兼学:《四书》、《五经》、中国史事、政书、地图为旧学,西政、西艺、西史为新学。
旧学为体,新学为用,不使偏废。
” [1] 这个思想,是洋务教育的中心,以后成为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教育制度的纲领。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基本思想,是说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
他认为,中学的作用在于“固其根柢,端其识趣” [2]。
学中学的具体要求。
“必先通经以明我中国先圣先师立教之旨,考史以识我中国历代之治乱,九州之风土;涉猎子集以通我中国之学术文章,然后择西学之可以补吾阅者用之,西政之可以起吾疾者取之,斯有其益而无其害” [3]。
他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
其中,尤其强调“明纲”,认为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是“五伦之要,百行之原,相传数千年,更无异义,圣人所以为圣人,中国所以为中国,实在于此” [4]。
这是针对维新派提倡民权,反对君权,主张男女平权等主张的。
张之洞指出:“知君臣之纲,则民权之说不可行也”,“知夫妇之纲,则男女平权之说不可行也” [5]。
张之洞认为,西学包括“西政、西艺、西史”三类,并着重分析了西政和西艺。
“学校、地理、度支、赋税、武备、律例、劝工、通商,西政也;算、绘、矿、医、声、光、化、电、西艺也。
” [6]学习顺序,小学堂应先学西艺,再学西政;大学堂则先西政后西艺。
西艺主要指西方近代科学技术,西政则涵盖了教育、政治、经济、军事、法律、文化等领域。
西史,则指西方各国历史。
他强调:“今欲强中国、存中学,则不得不讲西学。
” [7]即学习西学是为“强中国”、“存中学”服务的,实质是抵御外侮入侵,维护清王朝的封建专制统治。
中国教育学
中国教育学,从总体上讲是“舶来品”。
从最初学习日、德、美到全面仿苏,直到今天西方各种教育思潮源源不断地输入,都留有“舶来品”的烙印。
对中国教育学历史的分期,不同学者依据不同标准,有不同分法。
我们根据不同时期输入的占主导地位的教育思想不同,划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1900~1919)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德国教育思想开始引入中国。
这一工作,主要是通过日本作中介完成的。
日本明治维新以后,掀起向西方学习的热潮。
其中教育思想主要是引进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德国的教育思想。
中国与日本“一衣带水,文化接近”,交流相对方便。
中日甲午战争以后,中国被迫再次打开国门,向日本学习。
赫尔巴特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日本籍教师的来华讲学以及翻译日本的教育学著作,间接地源源不断地传入中国的。
这一时期,中国学者仿照外国的教育学著作,结合当时的国情开始自己编著教育学著作,如王国维的《教育学》,教育世界社1905年印行,[1]就是其中之一。
据有学者统计,这一时期中国学者自编的教育学教材达20多本。
[2]第二阶段(1919~1949)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学在中国广泛传播。
1919年五四前期,杜威应邀来华讲学。
在为期两年的访华过程中,杜威的行程涉及北京、上海在内的中国13个省市,其间做过无数次演讲和讲座。
杜威几乎所有的著作都被翻译成了中文,如《我的教育信条》、《学校与社会》、《明日之学校》等,其中《民主主义与教育》影响最大。
杜威的“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等一系列的教育观点深入人心,从大学的校长、教授,到中小学教师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杜威“民主主义”观念深受处于“军阀混战”、“民不聊生”的中国民众的欢迎。
杜威“儿童中心”、“从做中学”的观点给沉闷的中国教育犹如吹来一缕和煦的春风,让国人眼界大开。
在这一时期,在广泛学习和研究外国教育学的基础上,“我国学者涵泳、梳理,多少结合国情”,编撰了大量的教育学著作,如舒新城的《教育通论》(中华书局1927年版),庄泽宣的《教育概论》(中华书局1928年版)[3]已具有了自身的特色。
中国教育史框架
中国教育史框架●第一章夏商西周时期的教育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原始社会●学校的萌芽●成均、庠●产生条件●生产力、专管社会事务的人员、文字●夏商的教育●教育宗旨●夏代尚武,以射造势●商代敬鬼,以乐造士●教育机构●夏:序、校●商:学(大学、小学)、庠、序●教育内容●夏:军事训练、宗教教育●商:政治思想教育、军事教育、礼乐教育、书数教育●教育方法●体罚、灌溉●教育特点●学在官府,官师合一,教育机构与行政机构相结合●教育为政治服务●学校有了等级层次,按年龄分了教育阶段●西周的教育●教育宗旨:西周重文,以礼造士●文教政策●重要特征:学在官府●简介、原因、特征●教育内容:“六艺”为主●简介、内容、评价●育人制度(教育机构)●家庭教育(前)●性质、内容、特点●学校教育(后)●国学●大学:资格、类型、内容、考核、特点●小学:资格、内容、年龄、年限●乡学●对象、类型、内容、考核●第二章春秋战国时期的教育私人讲学的兴起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私学兴起●原因●生产力;官学衰落、学术下移;士阶级的出现●发展(表现)●养士之风盛行;私学发展;百家争鸣●意义●打破“学在官府”教育垄断;更新教育内容和方式;扩大教育对象范围;百家争鸣;自由原则,开辟教育史新纪元●稷下学宫●简介●临淄稷们附近;百家争鸣的中心和缩影,养士之风的集中体现●性质●官家操办私家主持;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兼有咨政议政●特点●学术自由;尊重师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管理规范●意义●思想和学术;知识分子的独立性和创造精神;教育典范●春秋时期的教育家●孔子●教育实践:办私学、编订六经●教育作用:个人、社会●庶、富、教(含义、总结)●性相近,习相远(含义、延申、评价)●教育目的:学而优则仕●简介、含义、意义●教育内容:六经●内容、特点、评价●教育方法:好学启因●道德教育:仁、礼为本●内容:地位、关系●原则和方法: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教师观:学诲以爱教知●教育对象:有教无类●简介、实践、意义●孟子●教育实践:思孟学派,继承发展孔子,强调仁政●教育作用:性善论●内涵:人类独有、平等性、人性本善●作用:个人、社会●教育目的:明人伦●含义、意义●“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简介●内涵:“富贵不能......”;高尚气节;浩然之气●途径: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教育方法●深造自得(内涵、要求)●盈科而进●因材施教(教亦多术)●专心致志●荀子●教育实践:口口相传,继承改造“六经”●教育作用:性恶论●对个人、对社会●培养目标:大儒●内涵、评价●教育内容:儒经●内涵、评价●学习过程与方法:闻见知行、积微见著、解僻救偏(兼陈中衡)●内涵、评价●论教师:最为提倡尊师●简介、教师观(教师作用和地位、师生关系、对教师的要求)、评价●墨子●教育实践:“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教育作用:“素丝说” 外铄论●个人、社会●培养目标:兼士/贤士●内涵、条件●教育内容:以科技知识和思维训练为特色●思想和道德教育、文史教育、科学与技术教育、思维训练教育●教育方法:主动、创造、实践、量力●道家●教育实践:老庄对文明社会的批判●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庄周将老子思想中关于人与自然对立的主张推向极致●教育作用:法自然●培养“圣人”●教育目的●圣人●人格理想:逍遥●教育内容:自然天道●学习方法:涤除玄览、虚而待物、其出弥远其知弥少、闻之疑始●法家●教育实践:“耕战”●教育作用:人性利己说、法治教育●教育目的:培养“耕战”之士,实现兵农合一●教育内容:禁诗书,“以法为教”●论教师:禁私学,"以吏为师”●四本书●《大学》:论述大学教育的论文●简介:思孟学派、年龄、内容●内容:三纲领、八条目●评价:逻辑性和可行性、伦理性和认为色彩、深远影响●《中庸》: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简介:思孟学派、人生哲理、修养●性与教:”天命谓之性,率性谓之道,修道谓之教“●中庸:最高的道德准则和标准●人自我完善的两条途径:自诚明,谓之性;自明诚,谓之教●学习过程: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评价:世界观方法论,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准则;为学顺序;中庸的基本精神、性与教;缺乏锐气,保守性●《学记》:世界上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论著●简介:教育学的雏形●教育作用与目的:教育与政治结合----对个人,对社会●教育制度与学校管理●教育制度:学制与学年●学校管理:视学与考试●教学原则:预防性、及时施教、循序渐进、学习观摩、长善救失、启发诱导、藏息相辅、教学相长●教学方法:讲解法、问答法、练习法●尊师重教与”教学相长“:尊师重教、为师要求、教学相长●评价:课程思想、教学思想、经验总结、奠定基础●《乐记》:论述乐教的著作●简介:公孙尼●内容●“乐”的含义●作用:个人、社会●评价:”仁政“、”德治“思想,标志儒家乐教思想的成熟●第三章秦汉时期的教育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模式的形成●秦朝的教育●统一文字●背景、措施、评价●严禁私学●背景、措施、评价●吏师制度●背景、措施、评价●汉朝的教育●文教政策: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简介、政策、措施、影响●育士制度●官学●中央●太学:简介、特点、评价●洪都门学:背景、特点、意义●宫邸学●地方●郡国--学:简介、创建、目的●县道邑--校●乡--庠●聚--序●私学●兴盛原因:官学缺乏,政策推动,古文经学●种类:书馆、经馆●弟子:及门弟子或授业弟子、著录弟子●教育方法:次第传授●影响:承担基础教育●选士制度●简介:察举制●内容:标志、科目、考试方式、对象●影响:积极、消极●经学教育●简介●表现:学校、选官制度、派别、发展●意义:中央集权、国家稳定和管理质量、排除异己,走向僵化●教育思想●董仲舒●教育实践:三大文教政策●教育作用(人性论):人性论、性三品●道德教育:作用/地位、内容、原则方法●王充●教育实践:对谶纬神学的批判、”极问“和”贵通“●教育作用(人性论):对个人、对社会●培养目标:人才的五个阶段●论学习(方法):学知与闻见、思考与求是、问难与距师●评价:批判精神、学术民主精神、破除传统、思想解放●第四章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的教育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教育●曹魏●中央官学:太学、律学(律学设置的开端)●九品中正制:简介、含义、性质、影响●西晋:国子学●简介、性质、影响●南朝宋●四馆:简介、性质、意义●总明观:简介、性质、意义●北魏●中央官学:太学、中书学、皇宗学(首创)、三学分建制●地方官学:州郡学●评价:维护入学,加速汉化,促进民族融合●教育思想●魏晋玄学教育思潮●简介、特点、评价●颜之推的教育思想●教育实践:《颜氏家训》,中国第一部系统完整的家庭教育教科书●论士大夫教育●必须重视:性三品、社会地位、谋生●教育目标培养治国人才●教育内容:德艺周厚●家庭教育●重视早教的原因●原则与方法:7条●隋唐时期的教育●文教政策:重振儒术,兼容佛道●内容、影响●教育管理机制●教育管理机构:国子监●简介、标志、改名●教育管理体制●中央和地方分级管理、统一管理与对口管理并举●育士制度●官学●中央官学:机构、管理制度完备、特点●地方官学:机构与内容、学生出路、特点●私学●兴盛原因:政治稳定、经济繁荣、科举、鼓励办学、私学灵活多样●类别:初级、高级、书院萌芽●评价和特点●选士制度●简介(性质)●发展●隋(产生):标志、原因●唐(发展):武则天、程序、考生、科目、方式●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根本因素是政治和经济●影响●教育交流●新罗、日本学生留唐●唐学校教育对新罗、日本的影响●教育思想:韩愈●教育实践●三运动:思想、文学、教育●著作●教育思想●文化观:重振儒学的卫道者(道统)---思想、道德规范●教育作用:性三品、教育的作用、评价●人才培养:学校教育与措施、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人才选拔●教师观:尊师原因(教师地位)、教师任务、择师标准、师生关系●评价●第五章宋辽金元时期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宋●文教政策:兴文教,抑武事 4●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三次兴学:庆历兴学、熙宁兴学、崇宁兴学●教学方法改革苏湖教法、三舍法●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白鹿洞书院●选士制度:科举制度进一步发展●教育思想●王安石●教育实践●著作●主持熙宁兴学●改革科举●崇尚使用的教育思想:目的、内容●系统的人才理论:教、养、取、任●朱熹●教育实践:《四书章句集注》、白鹿洞书院、蒙学教材●人性论:性即理●教育作用:变化气质存天理,灭人欲●教育作用:明人伦●教育内容:四书五经●教育阶段:论大学和小学●朱子读书法:心志体力渐熟●道德教育●义利对立●任务●方法●原则:《白鹿洞书院揭示》●课程观:四书、分阶段●教学顺序:同《中庸》●学习途径●元●文教政策:遵用汉法 2●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教学方法改革:社学、积分法●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选士制度:科举制度中落●第六章明清时期的教育早期启蒙教育思想●明●文教政策:治国以教化为先,教化以学校为本 3●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教学方法改革:监生历事●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东林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选士制度:科举制度鼎盛并僵化●教育思想●王守仁●教育作用:良知的含义和特点、致良知●教学●内容●方法●教学原则(随人分限所及):简介、含义、评价●论儿童教育《训蒙大意示教读刘伯颂等》:内容、评价●清●文教政策:兴文教,崇经术,以开太平 3●育士制度●官学教育的发展●官学体制●教学方法改革:六等黜陟法●高级私学的发展----书院●诂经精舍与学海堂、漳南书院●低级私学的发展----私塾与蒙养教材●●选士制度:科举制度进一步僵化●教育思想●黄宗羲:公其是非于学校●简介●内含 3●实践●评价:职能创新、国家决策民主化(启蒙作用)●教育内容、思想●王夫之(性日生而日成)●简介●内涵●教育作用:继善成性,使之为善;改善为恶●评价●颜元●简介●对传统教育的批判:脱离实际、义利对立观●实学教育观:漳南书院●明末清初思潮:批判理学教育思想●代表人物●特点:两批评两教育一主张一方法●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教会学校的举办●发展过程:四阶段●课程:宗教、外语、西学、儒学经典●性质与影响●积极影响●消极影响(性质)●太平天国运动(农民阶级)●改革措施:批判儒学、文字文风、改革科举制、教育组织和教育内容●评价(针对措施逐条对应)●洋务运动(地主阶级)●措施●兴办学堂●目的、内容、类型、特点、意义●京师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留学教育起步●背景、幼童留美、派遣留欧、评价●教育思想:张之洞●简介●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内容:《劝学篇》●简评:洋务运动、新政、纲领性文件、被批●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早期改良派●代表人物●主要观点:学西学、改科举、建立近代学制、提倡女子教育●维新派●措施●百日维新前●措施●兴办学堂:自办学堂、对洋务观念有所突破的学堂●发行报刊:《万国公报》《强学报》《时务报》《国闻报》●兴办学会:背景强学会、上海强学会●评价:阵地、宣传工具、互相补充、宣传思想、政治团体●百日维新后●创办京师大学堂:简介、实践、特点、评价●改革科举制度,废八股取士,设经济特科●讲求西学,普遍建立新式学堂●教育思想●康有为●教育改革主张:教育作用、措施●《大同书》:理想社会、前后衔接的教育体系、评价●梁启超●教育作用●教育目的●论学制:简介、内容、评价●论师范(目的、评价)、女子(原因、实践、评价)、儿童教育(理论上、实践上)●其他教育思想:变科举,兴学校;教育经费●严复●对传统教育的批判:八股考试、传统学风●教育作用: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内容、评价●新政时期(地主阶级)●措施●颁布学制:壬寅学制、癸卯学制、评价●建立教育行政体制:从中央到地方的教育行政体系●指定教育宗旨: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实●废科举兴学堂:弊端、过程、意义●留学教育:留日、留美(退庚兴学)●评价●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民国政府时期的教育改革●民国初期的教育改革●制定教育方针:简介、内容、评价●颁布壬子癸丑学制(1912-1913年学制):简介、内容●颁布课程标准:1913年《普通教育暂行课程之标准》●评价(和清末学制相比有何进步)●民国后十年(新文化运动时期)●1922年新学制●简介/背景●产生过程:过程、问题●七项标准:国2 教3 地1 个1●学制体系:总论、横向、纵向、附则●”新学制“的课程标准:1923年《中小学课程标准纲要》●特点:总论、初等、中等、高等、职业、师范●评价:实用主义、适应情况、时代性和合理性、灵活性、里程碑、局限●20年代收回教育权运动和教会教育的扩张●收回教育权运动的原因:教会教育的扩张●过程:1922-1925●结果:《外人捐资设立学校请求认可办法》●意义:遏制教会教育、教会教育世俗化和本土化●蔡元培的教育思想●资产阶级革命教育实践:辛亥革命前、革命后、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简介、内容、评价●1917年改革北大的教育实践:背景、内容、简评●教育独立思想及对收回教育权运动的推进:简介、背景、内容、评价●大学院与大学区制:简介、内容、结果、评价●”尚自然、展个性“的教育思想●新文化运动●促进教育改革:观念(4个化)和实践●教育思潮:平民有职业,工读勤俭学,科学很实用,国家兴主义●学校教育改革与实践:过程、表现、评价●第十章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教育●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党化教育●三民主义的教育宗旨●”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简介、主旨、措施、意义●教育制度的改革●大学院、大学区制(蔡元培)●1928年圩戊辰学制:七项原则、学制体系、突出特点●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整饬学风,建立训育制度●中小学童子军训练和高中军训●颁布课程标准,实行教科书审查制度●中学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学校教育的发展●幼儿、初等、中等、高等、师范、职业●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新民主主义教育发端●教育实践●工农教育、干部学校、青年教育●工人教育:长辛店劳动补习学校●农民教育:日班、夜校●干部教育:湖南自修大学、上海大学、农民运动讲习所●青年教育:内容、实践●黄埔军校●简介●特色:新三民主义,政治+军事;课堂教学+现实斗争;军法管理●评价:完整的建军路线,军事政治人才●教育思想●李大钊●简介●观点:教育本质、工农大众的教育、青年教育●评价●恽代英●简介●观点:教育与社会改造、儿童教育、中等教育(目的、课程、教科书、教学方法)●评价●革命根据地的教育●教育方针:苏区、抗战时期、解放区●干部教育●在职干部教育:内容、形式、类别特点●干部学校教育:高级、中级、特色●抗大:简介、方针、校训、宗旨、学风、政治思想教育、教学方法●群众教育●成人教育为中心●冬学和民校●学校教育:苏区、抗战、解放区●基本经验:教育为政治服务、教育与政治和生产劳动结合、新型教育体民办公助、教学制度和方式改革●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践●杨贤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教育实践:《教育史ABC》、《新教育史大纲》●论教育本质:双重职能、本质的演变●论教育功能:有助于社会、受之于社会;三个批判●”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问题分析、含义、途径、内容●简评: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青年教育●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教育实践:职业教育的探索、提倡采用实用主义●教育理论●职业教育作用:理论、现实●职业教育地位:一贯的、整个的、正统的●职业教育目的:无业者有业,有业者乐业●职业教育方针:社会化(宗旨、目标、组织、方式)科学化(研究过程、管理方法)●职业教育原则:手脑并用、做学合一、理论与实际并行、知识与技能并重●职业道德教育:敬业乐群●晏阳初----乡村教育运动和平民教育运动●定县调查与分析中国问题(愚贫弱私)●四大教育:文艺、生计、卫生、公民●三大方式:家庭式教育、社会式教育、学校式教育●两化:化农民、农民化●评价●梁溯溟----乡村教育建设●立足于文化传统的乡村建设实验与分析中国问题●中国问题的症结:表面和根源●如何解决:乡村建设(目的)的原因、乡村教育(手段)的原因●山东菏泽和邹平-----乡农学校●学校机构:按照自然村落和行政级别形成,分乡学和村学●组织原则:两个合一●教学方式:《村学乡学须知》●教学内容:服务于乡村建设,密切联系实际需要,共有课程和各校课程●评价●陈鹤琴----”活教育“●教育实践:幼儿教育和儿童教育探索+”活教育“实验●”活教育“理论体系●目的论:做人,做中国人,做现代中国国人●课程论:大自然、大社会都是活教材●教学论:做中教,做中学,做中求进步●陶行知----”生活教育“●教育实践:小先生制●”生活教育“理论体系●生活即教育(核心)●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方法论。
中国教育史学习计划
中国教育史学习计划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教育历史的国家,教育在中国人民的生活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教育史是中国教育发展演变的历史文献,它包含了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教育制度、学校、教育思想等方方面面。
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我们可以了解中国教育的演变过程、教育思想的变迁和今日教育问题的根源。
因此,研究中国教育史对于理解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具有重要意义。
二、学习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对中国教育史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以下几个方面的知识:1.了解中国古代至现代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的演变过程;2.掌握中国古代教育家的思想和代表作品;3.了解中国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历程和现状;4.理解中国教育史对中国教育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本课程将分为以下几个部分进行教学:1.中国古代教育史(1)夏商周时期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2)儒家、道家、墨家等教育思想的特点和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3)唐宋明清时期的教育制度和教育思想。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文献阅读、资料查找等方式进行教学。
2.中国近现代教育史(1)中国近代教育制度的建立和演变;(2)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发展和变迁;(3)新中国成立后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历程。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进行教学。
3.中国教育史的影响与启示(1)中国教育史对中国教育的现状和未来发展的影响;(2)中国教育史的启示和意义。
教学方法:通过课堂讲授、讨论、研究论文等方式进行教学。
四、教学安排本课程将根据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合理安排教学进度。
每周安排2-3次教学时间,每次90分钟。
根据课程内容的需要,适当增减教学次数。
五、学习评价1.课程论文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选择中国教育史中感兴趣的一个方面进行研究,撰写一篇2000字以上的课程论文。
2.学习报告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做一次小组学习报告。
每组3-4人,选择一个具有代表性的课程内容进行讨论和汇报。
3.学习考核通过平时的作业、课堂表现和期末考试综合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中国教育史是一门重要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发展历程。
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是指在教授这门课程时所遵循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规定。
本文将探讨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以及应该包括的内容和教学方法。
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首先,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导教学的框架。
教育史的内容广泛而复杂,有时候教师可能会感到迷茫,不知道从何处着手。
教学大纲可以帮助教师明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使得教学更加有条理和系统。
其次,教学大纲可以保证教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教育史是一个历史性的学科,它的内容是有序的、连续的。
如果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每个教师可能会根据自己的理解和喜好来教授这门课程,导致教学内容的碎片化和不连贯性。
而有了教学大纲,每个教师都可以按照统一的标准来教授课程,保证了教学的一致性。
教学大纲应该包括哪些内容呢?首先,它应该包括中国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学生需要了解教育史的基本概念,如教育、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等,以及相关的理论,如儒家教育思想、道家教育思想等。
这些基本概念和理论是学生理解中国教育史的基础。
其次,教学大纲应该包括中国教育史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学生需要了解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教育发展历程,以及其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例如,他们应该了解中国古代的私塾教育、科举制度,以及近代的新式学堂、义务教育等。
他们还应该熟悉一些重要的教育家和思想家,如孔子、王阳明等。
此外,教学大纲还应该包括一些重要的教学方法。
由于教育史是一个历史性的学科,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例如,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就某个教育事件或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和讨论。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阅读相关的历史文献和研究成果,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和研究能力。
总之,中国教育史课程教学大纲对于教学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它为教师提供了一个指导教学的框架,保证了教学的连贯性和一致性。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12章 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
第12章民国成立初期的教育1.评述《壬子癸丑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答:1912教育部正式公布了民国学制系统的结构框架,因当年为阴历壬子年,故称该系统框架为“壬子学制”。
“壬子学制”公布后至1913年8月,教育部又陆续公布了一系列法令规程,综合起来形成了一个全面完整的学制系统,称为“壬子癸丑学制这套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主要表现在:(1)学制的基本内容学制规定整个教育期限为17〜18年,纵的方面分为三段四级:初等教育(包括初等小学4年、高等小学3年两级);中等教育4年(一级);高等教育(也只一级,但分预科3年、本科3~4年)。
此外,下设蒙养院,上有大学院。
横的方面有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两个系统,师范教育分师范学校和高级师范学校两级。
实业教育有甲种实业学校和乙种实业学校两种,分农业、工业、商业、商船等类。
(2)学制的性质“壬子癸丑学制”是民国的第一个学制,较全面地反映了资产阶级对教育的要求。
它也是民国初期的中心学制,到1922年新的学制出台前,虽有局部调整,但其整体结构框架基本保持不变。
(3)学制的特点壬子癸丑学制仍保持以小学一大学教育为骨干,兼重师范教育和实业教育的整体结构。
其明显特点是:○1缩短了学制年限。
主要表现在初、中等教育段,初等小学校、高等小学校、中学校各比癸卯学制减少了1年,有利于普通教育的普及和平民化发展,学制总年限缩短了3年。
○2女子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法定教育权。
突破了封建礼教对女性的限制,体现了资本主义文化的男女平等观念。
○3取消对毕业生奖励科举出身,废止清末高等教育中的所谓保人制度,大学不设经科,有利于消除教育中的封建等级性、科举名位思想和复古气息。
○4规定一学年度为三个学期,另外,壬子癸丑学制不采纳清末中学的文、实分科的做法,取消高等学堂,只设大学预科,这都是较大的改革。
2.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对清末教育进行了哪些重要改革?并分析改革的基本指导思想。
答: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民国临时政府大总统,1月3日,任命蔡元培为教育总长。
教育综合333重点知识梳理
教育学综合333一共由四本书组成。
中国教育史、外国教育史、教育心理学以与教育学原理。
其中考察分数分布依次为:30分、30分、30分、60分。
根据分数分布可推出每本书中重点的多寡,可知教育学原理重点是最多得,另外三本书重点势均力敌。
那么从整体上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呢?一条线[时间线索(适用中外教史的学习)、逻辑线索(适合于所有科目的学习。
宏观与微观、顺承关系。
适合于所有科目;如教学流程:教育总目的----课程标准—结合教学容确定教学目标----兼顾教学环境选用适宜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课堂在线检测学习效果,与时进行评价-------充分运用课后学习资源进一步巩固知识,提高能力。
)]一、两个统一[中外教史从时间上看具有一定程度上的统一;有些容同样具有一定程度的统一(中国古代官学与私学的统一;课程改革中国家课程与校本课程统一)]二、三个角度[适用于:中外教史。
教育家的思想史、国家教育制度史、教育实践史。
]三、四个哲学思维[适用于所有科目,但更适用于教育心理学与教育学原理。
1.外部(主客观)思维;2.宏伟与微观思维;3.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思维;4关系思维:相互独立,缺一不可。
相互联系,不容分割。
相互促进,交互发展。
相互制约,协同进步。
]我们先从整体上来看教育学综合333整体框架。
一、中教史(一条线时间线索;两个统一;三个角度;四个哲学思维)第一章:西周官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时间线索:西周官学制度:公元前900多年)第二章: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春秋战国时期:孔子逝世于公元前479年)第三章: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模式的形成(汉代)第四章: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备(晋南北朝到隋唐)第五章: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宋明)第六章:早期启蒙教育思想(明末清初)第七章:中国教育的近代转折(主要为清末洋务运动)第八章:近代教育体系的建立(主要为清末维新运动与清末教育改革)第九章: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民国初年)第十章:国民政府的教育建设(国民党统治下的教育)第十一章: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教育(我党领导的教育)第十二章:现代教育家的探索(主要是贯穿民国时期教育)二、外教史(将与中教史结合理解)第一章:古希腊的教育(格拉底:公元前469年出生。
中国教育史时间线索框架
中国教育史时间线索框架中国教育史时间线索框架:先秦时期(公元前770 - 221年):此时的教育初步形成,出现私立书院、书屋等,以父子传经遗习为主;秦汉时期(公元前221 - 220年):学校得以正式形成,大致分为三种:天子学、少府学、博士科;汉朝(公元前202 - 220年):此时的中国教育总体上建立了一套完整的学制框架,“九品中正制”得以完善,也是科举考试的开始;三国时期(公元220-280年):教育出现了两个著名的学校船派与蓬莱派,关注人才培养,并开设了许多书院;西晋时期(公元265-316年):教育加紧西化,实行“能文能武”的双元教育模式,推行科举制度,实行统一的学制;东晋时期(公元316 - 420年):学校数量增多,慕容延寿在洛阳建立了“洛阳书院”,传统教育体系进一步建立;南北朝(公元420-589年):此时的教育受到佛教的重要影响,书院的数量进一步增多,出现了思想形态各异的部分注重音律诗文和雅俗共赏的“小学”;隋朝(公元581-618年):学校内容以五经(诗、书、礼、易、春秋)和史、经、子、集为主,实行特色的“九级制度”,并创立了盐商书院;唐朝(公元618-907年):此时的中国教育形成了完整的四种学制:一种是文书制度,一种是孔子学院,一种是学校制度,一种是公学制度;宋朝(公元960-1279年):教育方法以及考试制度进一步完善,出现了新的测验制度“水笔判”,兴起私立学校;元朝(公元1271-1368年):此时中国形成了严格的学术体系,兴起了孔子学院,弘扬了兴学图书传道、教书育人的思想;明朝(公元1368-1644年):明朝出现了“四学”,开展了补课、宫廷学校和学堂制度等,教育经费有了充裕的投入,古代教育体系继续完善;清朝(公元1644-1911年):此时推行了“进士科举”考试制度,也出现了新的学校和书院,中国教育发展走向了较高水平;近代(公元1840-1949年):随着洋务运动的发动,教育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教育体系开始模仿西方的学制而进行改革;新中国(公元1949 - 今):新中国成立以来,改革开放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政策不断推动着中国教育发展,师资队伍不断壮大,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改进。
中国教育史教案课件
孟子认为教育的任务是教化民众,使人们能够明辨是非、善恶, 懂得礼仪廉耻。
学习方法
孟子提倡深造自得、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主张自反、内省、改 过迁善等修养方法。
荀子与儒家教育思想
性恶论
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教育的目的是化性起伪,通过教化来改变人 的恶性,使人能够成为一个有道德、有才能的人。
教育作用
孔子教育思想
孔子提出了“有教无类” 的教育思想,强调教育的 普遍性和平等性。
秦汉时期教育
秦朝教育
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实行“焚书坑儒”政策,对教育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规范 。
汉朝教育
汉武帝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确立了儒家思想在教育中的主导地 位。同时,汉朝还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官学体系,包括太学、郡县学等。
近现代教育思想
介绍近现代中国教育思想的演变和发展,包括蔡元培、陶行知等人的 教育思想和实践。同时分析中国现代教育思想的特点和优势。
02
古代教育
夏商周时期教育
夏朝教育
初步的教育形态,以传授生产和 生活技能为主,强调礼仪和道德
教育。
商朝教育
出现了专门的学校和教育机构, 以培养官吏和贵族子弟为主,教 学内容包括祭祀、卜辞、武艺等
从近代到现代,介绍中国近现代教育 制度的形成和发展,包括学制改革、 教育行政机构改革等。
秦汉至明清时期,分析不同历史时期 的教育制度变革及其原因和影响。
中国教育思想演变
儒家教育思想
介绍儒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包括孔子、孟子、荀子等人的教 育思想。
墨家、道家教育思想
探讨墨家、道家学派的教育思想和实践,分析其对中国古代教育的 影响。
中国教育史教案课件
汇报人: 2023-12-13
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反思精品文档4页
对《中国教育史》教材反思一、引言从这本教育学著作中,我们可以看到孔子的“为人师表”、“诲人不倦”,看到墨家的“兼爱非攻”,看到老子的“道法自然”,还有朱熹著名的“朱子读书法”,从古代走到现代,我们看到了陶行知、陈鹤琴、晏阳初等一大批中国现代教育家、改革家的身影。
二、内容概述本书以历史唯物主义作为编写教材的指导思想,按各个社会形态的发展阶段分章,把各时代各阶级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都放在一定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历史条件下进行考察,揭示其内在联系。
运用辩证方法对教育历史作实事求是的评价,区分精华与糟粕,以便古为今用,提供历史借鉴。
三、优点我借了图书馆的几本有关中国教育史的书,我们都应该知道历史是相通的,教育制度是自古传承下来的,所以这些书所介绍的大概内容是相似的。
但本书在表达方面,加入了一些图片、图表、框架的形式,利于学生整理思路,并会举一些例子和在书下标有注解,利于学生理解。
四、缺点这本书总体编写的很好,不过优点和缺点是并存的,下面我就发表一下的拙见,说说我认为这本书的缺点之处。
首先本书足有512页,很厚,作为教材或是考研书目,让同学很难认认真真从头读到尾,但是要是能在重点的需要背的地方如句子、考点、常识类的应该用粗体,或用下面画点儿的形式标注出来,让学生重点看。
对于思考题部分,就设立了问题,后面却没设置答案。
并且在介绍人物部分,建议加一些能体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小趣事、或名言警句,学生往往会对这种小趣事、经典的话更感兴趣,印象更深,通过这些小趣事,或他们说过的话来记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或做法的缘由,会更能让学生印象深刻的。
五、引发的思考(一)孝顺我有一个外国朋友,在跟他吃饭的时候,他接了一个电话,打完电话回来告诉我说,他朋友的母亲去世了,要跟自己的父亲争夺母亲的遗产。
这一点作为中国当代的青少年,不知道有多少人能够接受,最起码我是接受不了,我们会觉得这样做很不孝顺,在中国,这样的人会遭到很多人的指责、唾弃。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
《中外教育史》课程标准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中外教育的发展历程,掌握不同时期教育制度、教育思想的特点及演变规律,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增强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
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1. 中外教育史概述:介绍中外教育的起源、发展、变革及现状,帮助学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2. 中国教育史:梳理中国教育的历史演变,包括古代、近代和现代的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让学生了解中国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3. 外国教育史:介绍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古代、近代和现代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实践,让学生了解世界教育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4. 教育制度比较:比较中外教育制度的异同,分析其形成原因和影响,帮助学生理解不同国家教育制度的优劣和适应性。
5. 教育思想研究:分析中外著名教育家的教育思想及其演变,探讨其对中国及世界教育发展的影响。
三、教学方法与手段1. 课堂讲授:通过系统讲解,使学生全面了解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和主要观点。
2. 案例分析: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中外教育制度、教育思想及其演变,提高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教育问题,培养其独立思考的能力。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教育博物馆、访问教育工作者等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感性认识和实践能力。
四、课程评估方式与标准1. 平时成绩:包括出勤率、作业完成情况、课堂表现等,占总评分的30%。
2. 考试成绩:采用闭卷考试方式,考察学生对中外教育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占总评分的50%。
3. 课题研究报告:要求学生选择一个与教育史相关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撰写研究报告,占总评分的20%。
五、课程教材与参考资料1. 中外教育史相关教材及参考书籍;2. 中外教育史相关论文及研究报告;3. 教育博物馆展览资料及教育视频资料;4. 互联网上有关中外教育史的相关资源。
六、课程学时安排本课程共计32学时,其中包括理论讲授16学时,案例分析4学时,小组讨论4学时,实践活动4学时。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重点整理
中国教育史期末复习重点整理中国教育史⼀、原始社会教育1.起源(1)勒图尔诺(⽣物学⾓度):⽣物竞争的本能是教育产⽣的基础(2)孟禄(⼼理学):⼉童对成⼈的模仿是教育产⽣的基础(3)苏联教育研究者:教育起源于劳动(4)本书观点:⼈类社会特有的教育活动,是起源于⼈类适应社会⽣活的需要和⼈类⾃⾝⾝⼼发展的需要,是⼈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条件。
2.构成(1)⽣产⽣活:⼯具、取⽕(燧⼈⽒)、渔猎、种植、原始⼿⼯业(2)宗教:⾃然崇拜、两性交往(3)体格训练与军事教育3.特征(1)教育⽬的单⼀(2)内容原始,局限于原始的⽣产的⽣产劳动(3)形态原始,未独⽴,⽆专门的教师与机构。
在⽣活中进⾏,没有独⽴于⽣活,以⼝⽿相传和⾏为模仿为主要⼿段。
(4)教育⽬的⼀致(5)教育权利平等4.⽅式⽅法(1)⾔传⾝教,⼝⽿相传(2)⾏为模仿⼆、夏商西周的教育1.奴⾪社会教育核⼼:奴⾪主贵族垄断政权,为培养⼦弟成为统治⼈才的需要⽽设置教育机构,形成学校制度。
2.奴⾪社会教育特征:(1)出现专门的教育机构和执教⼈员,学校制度开始形成。
(2)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和严格的等级性。
(3)⽂字的发展和典籍的出现丰富了教育内容,提⾼了教育职能。
⽂字、典籍使⼈类的⽣产和⽣活⽅式发⽣改变。
(4)教育与⽣产劳动相分离,学校开始轻视体⼒劳动,形成“劳⼼者治⼈,劳⼒者治于⼈”的对⽴。
(5)教育⽅式崇尚书本,强迫体罚,棍棒教育(6)官私并⾏的教育体制(7)个别施教或集体个别施教的教育组织形式。
(这⼀段书上和笔记都没有,百度到的)3.六艺教育构成(2)射御:“射”指的射箭的技术训练。
“御”指的驾驭马拉战车的技术训练。
“射御”合指军事训练项⽬(3)书数:“书”指的是⽂字读写。
“数”指的是算法。
“书数”合指⽂化基础知识技能。
4.六艺教育特点:学在官府5.西周的学校教育体系(1)官学:层次有别、主体不⼀、称谓不⼀、等级不⼀(2)私学6.学在官府、官师合⼀、政教合⼀的内涵及其原因(1)内涵:学在官府的具体表现是官师不分和政教合⼀。
外国教育演变史知识框架-总览
外国教育演变史知识框架-总览
一、古代教育时期
- 古代教育的起源:教育的初衷是培养人的能力和道德品质。
- 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等地出现了最早的教育制度。
- 古希腊和罗马时期,教育更注重培养优秀的公民和政治家。
二、中世纪教育时期
- 中世纪教育主要由教堂控制,宗教教育占主导地位。
- 学校主要用于培养神职人员。
- 教育机会有限,大部分人只接受基本的读写和宗教知识的教育。
三、启蒙运动时期
- 启蒙运动的兴起促进了教育的普及和改革。
- 学校教育开始关注普通人的权利和能力。
- 这一时期,普通教育逐渐取代了宗教教育的主导地位。
四、现代教育时期
-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现代教育体系在许多国家建立起来。
- 巴黎、柏林、伦敦等城市成为教育中心。
- 公立学校的普及,教育机会扩大。
五、当代教育发展
- 科技的不断进步给教育带来新的发展机遇。
- 在当代,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创新能力。
- 个性化教育和在线教育逐渐兴起。
以上是外国教育演变史的知识框架总览。
中国教育史框架图17219说课材料
干部教育
在职培训
学校教育
抗大
群众教育
普通教育
根据地小学教育
解放区中小学教育正规化
解放区高教的整顿与建设
根据地教育经验
现代教育家的教育理论与实
践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①早期马义者的教育思想
②论教育本质
③全人生指导
④青年教育
黄炎培的职业
教育实践
职业教育探索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蔡元培与资阶教育
①五育并举
②改革北大
③教育独立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s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
勤工俭学运动
科学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
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教会教育的扩张和收回教育权运动
1922新学制
七项标准
学制体系与特点
三、中国现代教育
南京国民
政府的教
育建设
中国教育史框架图17219
第一章中国古代教育
一中国古代教育
官学制度
的建立与
六艺教育
的形成
教育起源
学校萌芽的传说
原始社会教育特点
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
大学与小学
国学与乡学
家庭教育
“六艺”教育
私人讲学
的兴起与
传统教育
思想的
奠基
私人讲学的兴起
诸子百家私学发展
私学与官学比较
齐国稷下学宫
创设始末
性质
特点
历史意义
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党化主义教育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战时须作平时看方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墨家的教育思想
①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
②素丝说与教育作用
③以兼士为培养目标
④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
⑤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道家的教育思想
①法自然与教育作用
②逍遥的人格理想
③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
①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
②禁诗书与以法为教
③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战国后期的
教育论著
《大学》
《中庸》
《学记》
《乐记》
儒学独尊与读书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
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
察举制度
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②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③论道德教育
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②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③论学习
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
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
③论家庭教育
韩愈的教育思想
①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
②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
③论尊师重道
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
科举制度的演变
学校沦为科举附庸
宋代兴文教政策
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
苏湖教法
积分法
五等黜陟法
监生历事
社学
书院的发展
书院的产生与发展
《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
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
②改革北京大学的教育实践
③教育独立思想
新文化运动时期和20年代的教育思潮与教育改革运动
平民教育思潮
工读主义教育思潮
职业教育思潮
实用主义教育思潮
勤工俭学运动
科学教育思潮
国家主义教育思潮
学校教学改革与实验
教会教育的扩张与收回教育权运动
1922年新学制
中国现代教育
南京国民
政府的教
育
教育宗旨与教育方针的变迁
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
书院教育的特点
私塾与蒙学教材
私塾的发展与种类
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
朱熹的教育思想
①朱熹与《四书章句集注》
②明天理,灭人欲与教育作用
③论大学和小学教育
④朱子读书法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①致良知与教育作用
②随人分限所及的教育原则
③论教学内容
④论儿童教育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与反思
理学教育思想的批判
黄宗羲的公其非是于学校
颜元的教育思想
①颜元与漳南书院
②实德实才的培养目标
③六斋与实学的教育内容
④习行的教学方法
中国近代教育
近代教育
的起步
教会学校在中国的举办
洋务学堂的兴办
洋务学堂的举办、类别和特点
京师同文馆
福建船政学堂
留学教育的起步
幼童留美
派遣留欧
中体西用思想与张之洞的《劝学篇》
中体西用思想的形成和发展
⑤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
⑥教学内容
⑦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并重
⑧道德教育
⑨教师
⑩历史影响
孟轲的教育思想
①思孟学派
②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③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④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⑤深造自得教学思想
荀况的教育思想
①荀况与六经的传授
②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③以大儒为培养目标
④以儒经为教学内容
⑤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
严复的教育思想
①鼓民力、开民智、新民德的三育论
②体用一致的文化教育观
清末新政时期的教育改革
壬寅学制和癸卯学制的颁布
废科举、兴学堂
建立教育行政体制
制定教育宗旨
清末的留学教育
留日教育
庚款兴学与留美教育
近代教育体制的变革
民国初年的教育改革
制定教育方针
颁布学制
颁布课程标准
蔡元培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五育并举的教育方针
中国古代教育
官学制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
教育起源与学校萌芽的传说
西周的教育制度
学在官府
大学与小学
国学与乡学
家庭教育
六艺教育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
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齐国的稷下学宫
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①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
②庶、富、教
③性相近,习相远与教育作用和地位
④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
张之洞与《劝学篇》
中体西用历史作用和局限
维新派的教育实践
①兴办学堂
②兴办学会与发行报刊
百日维新中的教育改革
创办京师大学堂
改革科举制度
康有为的教育思想
①维新运动中的教育改革主张
②《大同书》中的教育理想
梁启超的教育思想
①开民智、伸民权与教育作用
②培养新民的教育目的
③论学制
④论师范教育、女子教育和儿童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方针政策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教育方针
干部教育
干部在职培训
干部学校教育
抗大
群众教育
普通教育
根据地的小学教育
解放区中小学教育的正规化
解放区高等教育的整顿与建设
革命根据地教育的基本经验
现代教育
家的教育
理论与实践
杨贤江与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
论教育本质
全人生指导与青年教育
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与教育实践
职业教育的探索
职业教育思想体系
晏阳初的乡村教育实验
①四大教育与三大方式
②化农民、农民化
梁漱溟的乡村
教育建设
①乡村建设与乡村教育理论
②乡村教育的实施
陈鹤琴的活教育探索
①儿童教育和活教育实验
②活教育思想
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与实践
①生活教育实践
②晓庄学校
③山海工学团
④小先生制
⑤育才学校
⑥生活教育理论体系
党化教育
三民主义教育宗旨
战时须作平时看的教育方针
教育制度改
学校教育发展
初等教育
中等教育
高等教育
抗日战争时期的学校西迁
学校教育的管理措施
训育制度
中小学校的童子军训练
高中以上的学生的军训
中学毕业会考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根据地教育
新民主主义教育方针的形成
苏维埃文化教育总方针
西晋的国子学
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
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
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
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
私学发展
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科举制度的建立
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
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
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科举制度的影响
颜之推的教育思想
①颜之推与《颜氏家训》
②论士大夫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