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高中化学 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教案、学案

第一节原电池1.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并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原电池的基础知识1.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形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装置示意图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极Zn电极Cu电极电极名称负极正极得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电子流向流出流入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Cu2++2e-===Cu总反应式Zn+Cu2+===Zn2++Cu3.盐桥及其作用(1)成分: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负极区,K+移向正极区。

(3)作用①通过离子在盐桥中的定向移动,使两个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可使电流持续传导。

②将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使副反应减至最低程度,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回路中,电子从原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流向负极(2)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3)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4)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5)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2)×不一定,如Mg、Al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导电非金属也可做正极(3)×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4)√(5)√2.锌片和铁片紧贴在一起,放置于稀硫酸溶液中,能否形成原电池?答案:能。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人教版选修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一、探究目标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二、探究重点初步认识原电池概念、原理、组成及应用。

三、探究难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四、教学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板书】§4.1 原电池× 一、原电池实验探究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 实 验 步 骤现 象 1、锌片插入稀硫酸2、铜片插入稀硫酸3、锌片和铜片上端连接在一起插入稀硫酸【问题探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 +)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学生: Zn+2H+=Zn2++H2↑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

显然从理论上讲,一个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若能设法使氧化与还原分开进行,让电子的不规则转移变成定向移动,便能形成电流。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全册教案导学案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学案

高中化学选修4人教版全册教案导学案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学案

第四章 电化学基础第一节 原电池课前预习学案一、预习目标预习预习醛的结构以及物理和化学性质初步学会书写相关反应方程式。

二、预习内容温故而知新1:如右图回答问题:1、定义:把 转换为 的装置。

2、写出Zn 片和Cu 片上发生的电极反应和电池总反应负极:正极:总反应:3、图上注明外电路中的电子流向。

内电路:阳离子向_______极移动,阴离子向_______极移动。

4、原电池反应本质: 反应。

温故而知新2:形成原电池的条件: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课内探究学案H 2SO4 CuSO 4ZnSO 4 CuSO 4 酒精CuSO 4一、学习目标1. 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2. 理解原电池的原理3. 学会原电池的正负极及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方法学习重难点:原电池的原理二、学习过程一、原电池1、原电池的构成条件实验顺序金属实验现象解释能量的转化关系①Zn、Cu单独插入稀H2SO4溶液Zn片Cu片②Zn、Cu导线连接并连接灵敏电流表后插入稀H2SO4Zn片Cu片电流表(1)原电池的概念:将能转化为能的装置。

(2)写出上面原电池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总反应。

负极(Zn):正极(Cu):总反应(离子方程式)探究:以下装置哪些能构成原电池,哪些不能构成原电池,并说明理由。

(3)构成原电池的条件①。

电极名称:极电子流向,发生反应,材料活泼性极电子流向,发生反应,材料活泼性②。

外电路:电子从极流向极,电流从极流向极。

内电路:阴离子移向极,阳离子移向极,电流从极流向极。

③。

电解质溶液作用:。

④。

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反应过程中,极失电子,发生反应,电子经导线流向极,电解质溶液电离出的离子在该极得电子,发生反应。

第一节《原电池》教案(新人教选修4)

第一节《原电池》教案(新人教选修4)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了解设计原电池、选用正负极的原则,以及电极反应的概念。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实验、观察和思维能力。

情感目标:使学生进一步从能量的角度理解化学科学对人类生活的重要贡献。

二、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引入] 同学们在化学必修2关于《化学能与电能》章节中,学习了原电池的基本原理和形成条件,那如果有下列两个装置能形成原电池吗?那为何⑵不能形成原电池?是⑵不能形成闭合回路。

有关盐桥的知识。

依据学生的方案,肯定切实可行的方案,如在两烧杯间搭建盐桥。

[实验探究]在⑵装置中使用盐桥。

装置⑶的实验内容,并告诉学生注意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通过观察,记录并讲述实验现象。

[教师]归纳并板书实验现象:①电流计指针偏转,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②锌片溶解质量减少;③铜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

(1)[结论]Cu-Zn-CuSO 4溶液构成了原电池,发生了原电池反应,并且锌为原电池的负极,铜为正极。

如何设法阻止溶液中的..........Cu ..2+..在负极锌表面还原以及能使⑶装置原电池得到持续、稳定.........................的电流呢?.....若把装置⑶中左烧杯中的CuSO 4溶液换成ZnSO 4溶液可以吗?教材P 70“实验4-1”通过观察,记录并讲述实验现象。

概述实验现象:①盐桥存在时电流计指针偏转,且指针偏转角度随时间的延续几乎保持不变;②Zn 片溶解,无红色物质析出,Cu 片上有红色物质析出;③取出盐桥电流计指针回到零点。

[结论]Zn ..—.Cu ..—.ZnSO ....4.溶液..—.CuSO ....4.溶液..—.盐桥构成....了原电池,且能产生持续、稳定的电流.................;取出盐桥时没有电流产生,不能形成原电池。

高中化学 4.1原电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高中化学 4.1原电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新人教版高二选修4化学教案

《原电池》教学设计选修四《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一、教学设计思路【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一)课程标准:新课标要求学生能从根本上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发生转化的原因;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解释金属发生电化学腐蚀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本节内容是在《必修2》中学习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基础上,进一步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工作原理,通过对电池效率的探究,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从本质上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必修2》基础上的深化。

【教学设计基本思路】本节课在设计上,希望能通过对必修2相关知识的回顾复习,逐步深化了解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

因此,围绕“原电池的设计”展开思路,结合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必修2中相关知识的介绍,以实验探究、小组合作的模式,设计了问题,以问题的逐步解决推进教学进程。

采用问题探究、小组合作法贯穿全局,充分尊重学生的认知结构,以复习的形式引入新课,在对旧知识的归纳总结中引出问题:什么样的化学反应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再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不断引发新问题,问题的设计过渡自然、层层递进,在对问题的探讨过程中实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二、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1.深化原电池的概念、工作原理、构成条件。

2.了解盐桥引入对原电池工作效率的影响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化学实验引导学生形成以问题为中心的小组合作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原电池的实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态度。

2.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追求真理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有盐桥时双液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四、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形成条件五、教学方法利用导学案为载体的小组合作学习六、教学过程设计Ⅰ.课前知识链接1、原电池的概念:2、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负极:电子、化合价、发生反应正极:电子、化合价、发生反应电子流动方向:电流流动方向:3、原电池的构成条件:Ⅱ.新课教学【新课引入】同学们接触的干电池、铅蓄电池、以及摩托罗拉公司的一种以甲醇为原料,以KOH为电解质的用于手机的可持续使用一个月的可充电的高效燃料电池,放电都较稳定,它们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那我们在教材中学到的铜锌原电池也能这样稳定的放电吗?请同学们分组做学案中三个实验并完成相应的表格。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4

原电池一、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原电池是中学电化学基础知识,也是学生了解化学原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重要切入点之一。

在前期学习过程中,学生已初步掌握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途径,并已有原电池、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的概念。

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再次学习原电池的目的在于借助对单、双液原电池的对比,深化学生对原电池的认识,并介绍半电池、盐桥等新概念。

本节教学内容的难点在于如何深化学生对原电池构成条件的认识,及能够书写较复杂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

学生在对如何提供稳定持续电流问题的探究时,认识了双液原电池,在探究组装新的原电池的过程中,深化了对原电池构成条件的认识,并通过合作学习掌握复杂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在此过程中,学生发散思维、相互合作,同时体验探究的艰辛与快乐!通过多次总结发言、归纳概括,表达能力得到提高。

么?装一个与之前反应原理不同的解质溶液用心 爱心 专心3三、学案(含答案)【学习目标】1.了解双液原电池的结构与特点;2.深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会书写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学习重点】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学习难点】原电池原理、电极反应式、电池反应式的书写 【知识回顾】1.判断下列装置是否能构成原电池2.能否以反应Zn+CuSO 4=ZnSO 4+Cu 为原理设计原电池? 如何实现?【引入新知】【学生实验-1】利用老师提供的仪器和药品组装以反应:Zn+CuSO 4=ZnSO 4+Cu 为原理的原电池。

【实验探究】探究步骤-1:发现问题: 探究步骤-2:提出假设: 探究步骤-3:实验验证:【学生实验-2】在老师的引导下,利用给定的仪器和药品组装双液原电池。

【思维提示】用什么材料连通两个溶液?4探究步骤-4:得出结论:【新知介绍】负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正极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电池总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知到行】【学生实验-3】请同学们利用老师提供的药品及仪器,组装一个有别于之前的原电池,越特别越好,请同学们分工合作,画出原电池结构示意图,并标注特别之处。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原电池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原电池教学设计

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一、教学设计思路新课标对本节教材的教学要求是“学生能从根本上了解化学能与电能之间发生转化的原因;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基于此,我认为:本节内容是在《必修2:化学能与电能》的基础上,通过对电池效率的探究,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从本质上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是在必修2基础上的深化。

于是我以下面的思路进行教学设计。

通过影视片段导入,引导学生提取情节涉及到的利用化学物质“造电”信息,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通过使学生置身情境,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探究继而解决问题。

1.情境线:影片主人公要想回到未来世界,必须与未来世界沟通,即利用通讯设备收到未来世界的讯号,可惜通讯设备没有电了。

本节课,同学们就是要为主人公设计出一个“电池”。

根据必修二的知识,设计“铜—锌—稀硫酸”原电池,发现电池输出电能不够大,引出探究一“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

选用“铜—锌—硫酸铜”原电池,电流是大了,但也出现缺陷:电流越来越小,不能产生稳定的电流,从而进行探究二“如何改进实验,提供持续稳定的电流”,引出加盐桥的原电池的学习。

通过参与思考实践,为主人公设计出一个既可以给通讯设备提供相应的电流,又能够持续稳定地供电的电池。

2.实验线:根据影片所给信息,设计“铜—锌—稀硫酸”原电池。

复习原电池构成条件后,根据Zn + Cu2+ = Zn2+ + Cu,设计“铜—锌—硫酸铜”原电池。

通过观察比较电流计指针偏转的角度,完成探究一“原电池输出电能的能力”影响因素。

对实验现象“锌片上也有铜附着”进行再分析,提出问题“能否设法阻止溶液中的Cu2+在负极表面还原”,让学生讨论进行改进,并完成教材实验4—1探究二“原电池(加盐桥)”。

了解盐桥的作用,并感受设置盐桥不是一个普通的技术改进,而是对旧的思维模式的一个质的突破。

二、教案的条件也是影响因素。

强。

【提问】刚刚大家在做实验的时候,有没有注意到电流大小的变化?是不是一直指示着最大值?【现象再分析】为什么负极的锌片也有红色物质析出?【解释原因】由于锌片与硫酸铜溶液直接接触,会有铜在锌片表面析出,锌表面也构成了原电池,进一步加速铜在锌表面析出,致使向外输出的电流强度减弱。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构造- 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电化学反应- 能够分析原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教学重点- 原电池的构造和工作原理- 原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教学难点- 掌握原电池的电化学反应机理- 分析原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教学准备- 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 多媒体教学设备- 实验器材和化学药品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与电池相关的实际应用,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构造,引导学生了解原电池的组成部分和工作原理。

2. 讲解原电池中的电化学反应,包括正极、负极和电解质之间的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过程。

3. 通过示意图和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原电池的工作过程。

实验演示(20分钟)1. 进行原电池的实验演示,展示原电池的组装和工作原理。

2. 引导学生观察电池的正负极变化以及电池的工作状态。

知识巩固(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原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优缺点。

2. 每个小组汇报讨论结果,进行全班讨论。

拓展应用(10分钟)1.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原电池的实际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原电池在生活和工业中的作用。

2. 鼓励学生思考原电池的未来发展方向和可能的改进措施。

课堂作业1. 思考并写下一篇关于原电池的应用文章。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总结反思- 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总结,强调原电池的重要性和实际应用。

- 确保学生对原电池的基本概念和工作原理有清晰的理解。

参考资料-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教材- 多媒体教学资料- 实验教材和实验指导书。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课程教学设计

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 课程教学设计

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原电池”,是人教版、选修4 《化学反应原理》中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的第一节内容。

在人教版教材必修2中以铜锌简单的单液电池模型为载体,简单介绍了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形成条件;这一节中主要以盐桥双液电池模型为载体,深化认识原电池原理和形成条件;并随之引入盐桥的概念,结合实验探究和理论探究,学习盐桥的作用,并从围观本质上学习掌握盐桥的工作原理。

随之,第二节《化学电源》则在此基础上介绍实用化学电池及其工作原理。

因此,本节课在教材内容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1、认知基础:学生对原电池的定义、工作原理、构成条件等内容有初步认识;具有一定的实验探究能力。

2、局限认识:认为氧化剂和还原剂只有接触才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往往容易固守原有的知识,在原有原电池的认识、发现简单原电池存在的缺点、引入盐桥的概念构建新的原电池装置等问题上可能存在一些学习的困难。

三、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进一步认识原电池,掌握原电池的概念,深入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完整的认识原电池的形成条件。

(2)了解简单原电池的缺点和改进方法;能根据化学反应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3)掌握盐桥的作用及其工作原理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简单原电池装置的优化过程,感悟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进一步理解科学探究的意义;(2)培养科学探究过程中的问题意识,敢于、善于发现问题并提出质疑,勤于思考;(3)学会运用观察、探究等多种手段获取信息,并运用比较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自主探究根据现象设疑,根据疑问求解的模式,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态度和科学创新精神;(2)培养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意识,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热点问题,培养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原电池工作原理、盐桥的作用及原理难点:盐桥的作用及原理五、教学方法:教法:讲授法、引导探究法、问题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法学法:自主学习探究法、对比学习法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设计意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图节【思考】思考必修二学环1原电池相关的内电广泛应用,钮扣电池普通干电池手机电池引入新课,体现化学与“神六”用摄像机笔记本电脑专用电池太阳能电池专用电池密活生【讲】生活中有许多电池,人类这分可不足着举智些慧的结晶在生活中起的意义。

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

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

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信息技术教案、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And,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sson plans,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高二化学《原电池》教案人教版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表现性评价方案设计:琼海市嘉积中学海桂学校高中部化学组周勇问题情景1: 必修2中把锌片和铜片及稀硫酸按照一定方式连接可以构成的原电池任务:利用Zn与CuSO4之间的所发生的氧化还原反应,根据你所复习过的知识设计实验,使其产生稳定而持久的电流问题情景2:日常生活电源都是产生持久稳定的电流任务:请你改进前面设计方案使你设计的原电池可以产生持久稳定的电流表现性评价表评价项目评价细目评分比例评分自评他评活动探究方案设计 1、自行设计活动探究的方案,方案简单可行;5%2、实验方案设计思路清晰、有条理,方案完整; 20%3、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

第 1 页 共 2 页 发生 反应 原电池 离子 离子负极正极 电解质溶液(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发生 反应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一、解读课标1、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根据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会判断电池的正负极。

2、利用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设计原电池。

二、教材分析由于原电池在必修二第二章已经详细介绍过,因此,在本节课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复习为主,由单液原电池向双液原电池过度,熟练掌握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

三、重点、难点1、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结构。

2、根据工作原理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

3、掌握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4、学会将一个氧化还原反应设计成原电池四、《导学案》自己填写,小组讨论,每组找代表展示。

对展示成员进行鼓励和表扬。

五、学习过程【导入新课】以生活中应用广泛的“暖宝宝”为例。

通过本节课学习,思考“暖宝宝”的工作原理。

【设计思路】以生活实际入手,引起学生注意,生活处处是化学,学以致用,激发学生的兴趣。

【观看视频】观看铜--锌原电池的实验视频。

【独立自学】回顾《氧化还原反应》和必修二《原电池》的内容并结合课本七十一至七十二页内容完成《导学案》上的【复习】部分。

【展评激学】学生展示成果,学生点评,教师补充。

【加强巩固】每组同学讨论完成《导学案》上的【练习】1,展示小组讨论结果。

【学生总结】如何判断电池的正负极?【总结升华】第 2 页 共 2 页 原电池 离子离子 负极 正极 电解质溶液 (标出电子转移情况) 发生 反应 (填“阴”或“阳” , 右同)【小组讨论】比较《导学案》上【练习】1中的图Ⅰ和图Ⅱ,完成《导学案》上的【思考】1、2、3、4部分【设计思路】通过旧知识的复习,向新知识过度。

由单液原电池引入双液原电池。

从而引出原电池的构成条件。

【学生总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

【学以致用】 讨论《导学案》上【思考】5.“暖宝宝”的工作原理:以还原铁粉为负极,石墨粉作为正极材料,氯化镁或氯化钙为吸水剂,氯化钠为电解质,空气中的氧气在石墨上得到电子,形成原电池。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教案

人教版选修四第四章《原电池》教案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复习原电池的构成,深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2.能理解盐桥的作用;3.能够按要求设计简单的原电池,会书写简单的电极反应式。

过程与方法:1.经历探究如何避免普通原电池内耗的过程,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2.经历尝试使带盐桥的原电池形成闭合回路的过程,提高思维的发散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体验追根究底、锲而不舍的探究精神并体验成功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盐桥的作用、探究能力的培养【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分析、讨论、总结应用等过程,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推理、探究。

【教学过程】【投影】第四章电化学基础【引入】图片引入【板书】第一节原电池【讲述】必修二已经学过原电池,现在又学原电池,区别在于现在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原电池的能量转化效率。

【探究实验一】把锌片和铜片与贺卡扬声器用导线连通,然后把锌片和铜片放入【归纳】复习原电池工作原理【思考】1、锌片上为什么有红色物质析出,贺卡扬声器为什么声音越来越弱?2、该原电池不使用时能否长期保存?为什么?【思考与交流】实验探究一是我们在必修2中学习过的原电池,如果用它做电源,不但效率低,而且时间稍长电流就很快减弱,又不能长期保存,因此不适合实际应用。

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有没有什么改进措施?溶液直接接触)(提示:刚才的实验中锌与CuSO4【回答】把锌与硫酸铜溶液分开【提问】分开后,锌的烧杯里加什么物质?【投影】加金属对应的盐溶液【探究实验二】把锌片和铜片与贺卡扬声器用导线连通,然后把锌片放入硫酸锌溶液中,把铜片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贺卡扬声器会发出声音吗?为什么?【回答】不会发出声音,因为构不成闭合回路。

(提示:从微观的角度)那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回答】搭桥【探究实验三】【思考】什么物质能作为离子通道,让Zn2+、SO42-沿着它移动呢?(提示:能吸水的物质就能让溶液沿着它移动,就能让离子沿其运动)用提供的材料把两烧杯连通,观察现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提问】通过实验,设想成立,但声音微弱,为什么?【回答】电流小,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电量小。

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 教学设计

高中化学选修4:第四章第一节原电池教学设计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本节内容以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所涉及的原电池常识为基础,通过进一步分析原电池的组成和探究其中的原理,引出半电池、盐桥、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全面体现本册教材的目标特点。

教师需掌握好教学深度,只要求学生能写出相关的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式,对化学的研究和应用只需有一个概貌性的认识即可。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进而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增长实验操作的技能。

2)通过讨论、探究与归纳,全面掌握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知道半电池、内电路、外电路等概念。

2.能力目标:通过动手操作锻炼实验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锻炼分析、抽象、概括、判断等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化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2)进一步领悟和掌握化学的基本原理与方法,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学情分析:通过必修2第二章第二节《化学能与电能》的研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原电池常识,具备了基本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分析能力,且探索与表现的欲望强烈,抽象和形象思维能力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模式,讨论法,实验探究法,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课前准备: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实物投影仪,小功率耳机,构成原电池所需各仪器、药品。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借助生活情境引入教学内容通过语言和图像引入生活情境,让学生思考电的重要性和电池的普遍应用。

举例说明电池在现代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如MP3、随身听、笔记本、计算器、数码相机、汽车发动机的点火装置等。

引导学生探究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

通过实验探究认识盐桥的作用,深入理解原电池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增强实验操作技能。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4.1 原电池教案

人教版高二化学选修四 4.1 原电池教案

Cu ×第四章电化学基础第一节原电池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体验化学能与电能相互转化的探究过程;(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构成原电池的条件;(3)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电池反应方程式.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能力与分析思维能力。

(2)实验引导学生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方法,学会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3)加深理解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辨证唯物主义的思维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过一些实验和科学探究过程,使学生增强探索化学反应原理的兴趣,树立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通过对原电池实验的研究,引导学生从电子转移角度理解化学能向电能转化的本质,以及这种转化的综合利用价值。

教学过程【引入】电能是现代社会中应用最广泛,使用最方便、污染最小的一种二次能源,又称电力。

例如,日常生活中使用的手提电脑、手机、相机、摄像机……这一切都依赖于电池的应用。

那么,电池是怎样把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呢?我们这节课来一起复习一下有关原电池的相关内容。

【板书】§4.1 原电池一、原电池实验探究讲:铜片、锌片、硫酸都是同学们很熟悉的物质,利用这三种物质我们再现了1799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伏打留给我们的历史闪光点!【实验探究】(铜锌原电池)实验步骤现象1、锌片插入稀硫酸【问题探究】1、锌片和铜片分别插入稀硫酸中有什么现象发生?2、锌片和铜片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现象又怎样?为什么?3、锌片的质量有无变化?溶液中c (H+)如何变化?4、锌片和铜片上变化的反应式怎样书写?5、电子流动的方向如何?讲:我们发现检流计指针偏转,说明产生了电流,这样的装置架起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桥梁,这就是生活中提供电能的所有电池的开山鼻祖----原电池。

【板书】(1)原电池概念: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叫做原电池。

问:在原电池装置中只能发生怎样的化学变化?学生:Zn+2H+=Zn2++H2↑讲:为什么会产生电流呢?答:其实锌和稀硫酸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但氧化剂和还原剂热运动相遇发生有效碰撞电子转移时,由于分子热运动无一定的方向,因此电子转移不会形成电流,而通常以热能的形式表现出来,激烈的时候还伴随有光、声等其他的形式的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41《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教案名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原电池》第一课时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原电池的概念、组成和分类。

2. 使学生掌握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其能量转化过程。

3. 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原电池的概念2. 原电池的组成和分类3. 原电池的工作原理4. 原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原电池的概念、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

2.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原电池的相关知识。

2. 利用多媒体课件,形象直观地展示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

3. 结合实例分析,让学生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

五、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1.1 展示干电池、燃料电池等日常生活中的原电池实例,引导学生关注原电池的应用。

1.2 提问:什么是原电池?原电池是如何工作的?2. 讲解原电池的概念2.1 讲解原电池的定义:原电池是一种能够将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的装置。

2.2 强调原电池的特点: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两极性、闭合回路。

3. 介绍原电池的组成和分类3.1 讲解原电池的组成:负极、正极、电解质、导线。

3.2 介绍原电池的分类:酸性电池、碱性电池、中性电池、燃料电池等。

4. 讲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4.1 展示原电池工作原理的示意图,讲解负极和正极的反应过程。

4.2 强调电子转移和离子迁移在原电池工作中的重要性。

5. 分析原电池的能量转化过程5.1 讲解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氧化还原反应、电子转移、离子迁移。

5.2 举例说明原电池在实际应用中的能量转化过程。

6. 巩固知识,解决问题6.1 提问: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有哪些实际应用?6.2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例,分析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和能量转化过程。

7. 课堂小结7.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原电池的概念、组成、分类和工作原理。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高中化学 第四章第一节 原电池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4

第一节原电池(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及工作原理2 学会写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方程式教学重点:进一步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能够写出电极反应式和原电池反应方程式。

教学难点:原电池的工作原理教学用具:有关实验用品教学过程:第一节原电池一.课前复习:由练习引导学生复习必修2原电池的定义、组成条件等。

(学生回忆,回答,老师总结)【练习】下列哪些装置能组成原电池?()【板书】原电池1.含义:将化学能转换成电能的装置。

2.构成四要素:(1)电解质溶液(2)两极上有活泼性不同的物质(至少一种是金属)(3)组成闭合电路(4)能自发发生氧化还原反应3.实质:将氧化还原反应的电子转移变成电子的定向移动,即将化学能转化成电能。

二.导入新课【板书】二.探究原电池工作原理【设疑】如果你要出较远地方,交通工具是电动自行车,要到达目的地,行驶的自行车蓄电池如何放电才能如你所愿呢?【回答】那当然是放电越久越好!【导入】好,下面我们将结合高一有关原电池知识来探究怎样的原电池如何工作,如何持续放电!【演示实验】1.将锌片和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直接接触,然后浸入盛有CuSO4溶液的的烧杯中。

(指导学生演示实验并观察总结,回答问题)【板书】1.现象:铜片表面明显有铜析出,电流计显示无电流通过。

【分析】铜不与CuSO4溶液反应,铜片表面却有红色的铜析出,且锌片逐渐溶解,说明原电池发生了电极反应,用物理学的电学知识可判断电流计指针不动,可能是锌片直接接触,形成回路,而通过电流计极其微弱,无法使指针偏转。

【设疑】若要证明上述装置就是原电池,确实实现了化学能与电能之间的转换,就必须证明锌片与铜片之间确实有电流,如何证明?(老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演示实验】2.将锌片与铜片分别通过导线与电流计连接,并使锌片和铜片不直接接触,再同时浸入盛有CuSO4溶液的烧杯中。

(指导学生演示实验并观察总结,回答问题)【板书】2.现象: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并指示电子是由锌片流向铜片,在铜片表面有红色的铜析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节原电池1.以锌铜原电池为例,了解原电池的工作原理。

2.学会判断原电池的正、负极,并能正确书写电极反应式和总反应方程式。

3.认识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并能设计简单的原电池。

原电池的基础知识1.原电池(1)概念: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2)实质:利用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3)形成条件①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②电解质溶液或熔融电解质;③形成闭合回路;④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工作原理(以锌铜原电池为例)装置示意图现象锌片逐渐溶解,铜片上有红色物质生成,电流表指针发生偏转电极Zn电极Cu电极电极名称负极正极得失电子失电子得电子电子流向流出流入反应类型氧化反应还原反应电极反应式Zn-2e-===Zn2+Cu2++2e-===Cu总反应式Zn+Cu2+===Zn2++Cu3.盐桥及其作用(1)成分:含有琼胶的KCl饱和溶液。

(2)离子移动方向:Cl-移向负极区,K+移向正极区。

(3)作用①通过离子在盐桥中的定向移动,使两个隔离的电解质溶液连接起来,可使电流持续传导。

②将两个半电池完全隔开,使副反应减至最低程度,可以获得单纯的电极反应,有利于最大程度地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1.正误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

语句描述正误阐释错因或列举反例(1)在原电池构成的闭合回路中,电子从原电池的正极通过导线流向负极(2)原电池的正极一定是化学性质较不活泼的金属(3)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氧化反应,负极上发生还原反应(4)只有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才能设计成原电池(5)反应Cu+2Ag+===2Ag+Cu2+能以原电池的形式来实现(2)×不一定,如Mg、Al和NaOH溶液构成原电池时,Al为负极,Mg为正极;导电非金属也可做正极(3)×原电池工作时,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4)√(5)√2.锌片和铁片紧贴在一起,放置于稀硫酸溶液中,能否形成原电池?答案:能。

锌片、铁片两个活泼性不同的金属做电极,稀硫酸做电解质溶液,紧贴在一起即能形成闭合回路,符合原电池形成的条件。

训练一原电池的构成1.(2019·聊城高二期末)如图装置中Cu和稀硫酸的作用分别是()A.电极材料电子导体B.电极反应物离子导体C.电极材料离子导体D.电极反应物电子导体解析:选C。

装置中Cu为电极材料,H+在Cu极上发生反应;电子不进入溶液,稀硫酸是离子导体。

2.(2019·唐山高二测试)下列装置中,能构成原电池的是()解析:选D。

A项中酒精为非电解质,不能构成原电池,A错误;B项中未使用盐桥,没有形成闭合回路,B错误;C项中两个电极材料相同,不能构成原电池,C错误;D项中符合构成原电池的条件,D正确。

训练二原电池的工作原理3.如图中两电极上发生的电极反应为a极:Cu2++2e-===Cu;b极:Fe-2e-===Fe2+。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该装置为原电池B.a极上发生还原反应C.电子由b极流向a极D.该过程中能量的转换一定是化学能全部转化为电能解析:选D。

该装置为原电池;a极发生还原反应,b极发生氧化反应;电子由负极(b)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a);该过程中能量由化学能转换为电能、热能等,不可能全部转化为电能。

4.如图为一原电池装置,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铜离子在铜片表面被还原B.盐桥中的K+移向ZnSO4溶液C.电流从锌片经导线流向铜片D.铜是正极,铜片上有气泡产生解析:选A。

该原电池中,较活泼的金属锌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的铜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电子由负极(锌)流出经导线流向正极(铜),电流的方向与之相反;负极和正极的电极反应分别为Zn-2e-===Zn2+和Cu2++2e-===Cu;盐桥中的阳离子向正极区(硫酸铜溶液)迁移,故A正确,B、C、D错误。

原电池正、负极的判断方法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原理原电池中,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分别在两极进行,使溶液中离子移动时相互的干扰减小,使反应速率增大实例实验室制H2时,粗锌与稀硫酸反应比纯锌快,或向溶液中滴入几滴CuSO4溶液,也能加快反应速率原理一般原电池中,活泼金属做负极,发生氧化反应,较不活泼金属做正极,发生还原反应实例两种金属a和b,用导线连接后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金属a溶解,金属b 上有气泡产生,根据电极现象判断出a是负极,b是正极,由原电池原理可知,金属活动性a>b3.用于金属的防护原理使被保护的金属做原电池的正极而得到保护实例要保护一个铁闸,可用导线将其与一锌块相连,使锌做原电池的负极,铁闸做正极4.设计原电池(1)理论上,任何一个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2)设计示例设计思路示例以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为基础2FeCl3+Cu===2FeCl2+CuCl2把氧化还原反应分为氧化反应和还原反应两个半反应,从而确定电极反应氧化反应(负极):Cu-2e-===Cu2+还原反应(正极):2Fe3++2e-===2Fe2+以两极反应为原理,确定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负极材料:Cu正极材料:石墨或铂电解质溶液:FeCl3溶液画出示意图1.在设计原电池装置时,由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如何确定原电池的正、负极?以反应Fe+2Fe3+===3Fe2+为例说明。

答案:根据氧化还原反应原理先确定负极。

例如:题给反应中Fe发生失电子的氧化反应,确定Fe为负极;正极应为活泼性弱于Fe的金属材料或能导电的非金属材料(如石墨)。

2.(1)依据反应Zn+2Fe3+===Zn2++2Fe2+,设计原电池。

①在方框中画出能形成稳定电流的半电池形式的装置图(标出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

②________为负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为正极,电极反应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锌粒和氯化铁溶液的反应中,撒入一些碳粒,反应速率________(填“加快”“不变”或“减慢”)。

解析:(1)分析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可知,Zn为负极,比Zn活泼性弱的金属或非金属(石墨等)做正极,选择与电极反应有关的溶液做电解质溶液,盐桥连接两个半电池。

(2)形成原电池时可加快反应速率。

答案:(1)①如图(其他合理答案也可)②Zn Zn-2e-===Zn2+Pt(需与①对应)2Fe3++2e-===2Fe2+(2)加快训练一利用原电池原理比较金属活动性、加快反应速率1.X、Y、Z都是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X、Y和稀硫酸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

X、Y、Z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 B.X>Z>YC.Y>X>Z D.Y>Z>X解析:选C。

活泼性强的金属能置换出活泼性弱的金属,把X浸入Z的硝酸盐溶液中,X的表面有Z析出,即活泼性X>Z;在以稀硫酸为电解质溶液的原电池中,负极的活泼性大于正极,X和Y组成原电池时,Y为电池的负极,即活泼性Y>X,故C正确。

2.100 mL浓度为2 mol/L的盐酸与过量的锌片反应时,为加快反应速率,又不影响生成H2的总量,可采用的方法是()A.加入适量6 mol/L的盐酸B.加入几滴CuCl2溶液C.加入适量蒸馏水D.加入适量NaCl溶液解析:选B。

Zn置换出CuCl2中的Cu,Cu、Zn、稀盐酸构成原电池,加快了反应速率,同时也不影响产生H2的量。

训练二设计原电池3.一个原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Cu,该电池电极材料及电解质溶液可能是()选项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 Zn Cu CuCl2B Cu Zn H2SO4C Cu Zn CuSO4D Mg Zn CuSO4解析:选C。

原电池总反应为Zn+Cu2+===Zn2+Zn-2e-===Zn2+(氧化反应),正极反应为Cu2++2e-===Cu(还原反应)。

因此负极材料只能是Zn,正极材料为活泼性比Zn弱的Cu(或Fe、C、Pt等),电解质溶液应为可溶性铜盐。

4.已知电极材料:铁、铜、石墨、锌;电解质溶液:CuCl2溶液、Fe2(SO4)3溶液、稀硫酸。

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1)若电极材料选铜和石墨,电解质溶液选硫酸铁溶液,外加导线,能否构成原电池?________。

若能,请写出电极反应式:负极为____________,正极为____________。

(若不能,后两空不填)(2)设计一种以铁和稀硫酸反应为原理的原电池,要求画出装置图(需标明电极材料、电解质溶液及电池的正、负极)。

解析:(1)因为Fe2(SO4)3能与Cu发生反应Fe2(SO4)3+Cu===2FeSO4+CuSO4,因此根据给出的条件可以设计成原电池,其负极为Cu,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正极为石墨,电极反应式为2Fe3++2e-===2Fe2+。

(2)因为总反应式为Fe+H2SO4===FeSO4+H2↑,所以负极为Fe,正极可为Cu或石墨,电解质溶液为稀硫酸,据此即可画出装置图。

答案:(1)能Cu-2e-===Cu2+2Fe3++2e-===2Fe2+(2)学习小结1.原电池构成的条件(1)两个活泼性不同的电极;(2)电解质溶液;(3)形成闭合回路;(4)能自发进行的氧化还原反应。

2.原电池正、负极判断“四方法”(1)负极①活泼性较强的金属。

②电子流出的一极。

③发生氧化反应的一极。

④阴离子移向的一极。

(2)正极①活泼性较弱的金属或能导电的非金属(碳棒)。

②电子流入的一极。

③发生还原反应的一极。

④阳离子移向的一极。

课后达标检测一、选择题1.在如图所示的水果电池中,外电路上的电流从X电极流向Y电极。

若X为铁,则Y可能是()A.锌B.石墨C.银D.铜解析:选A。

电流的方向与电子的移动方向相反,由已知条件知电子由Y电极流向X 电极,因此Y电极的金属活动性强于铁,故A选项中的锌符合题意。

2.(2019·韶关高二测试)实验室用铁片、铜片和AgNO3溶液组成原电池,则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Fe-3e-===Fe3+B.Fe-2e-===Fe2+C.2H2O+O2+4e-===4OH-D.Ag++e-===Ag解析:选D。

在此原电池中,铁片、铜片分别为负极和正极,总反应式为Fe+2AgNO3===2Ag+Fe(NO3)2,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Ag++e-===Ag,D项正确。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构成原电池正极和负极的材料必须都是金属B.在原电池中,电子流出的一极是负极,该电极被还原C.实验室欲快速制取氢气,可利用粗锌与稀H2SO4反应D.原电池可以把物质内部的能量全部转化为电能解析:选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