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储量与“三量”管理biaoge

合集下载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三量管理办法

三量管理办法

1、煤矿三量是指: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回采煤量,就是我们常说的三量。

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

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开拓煤量,是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准备煤量,是指采区上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回采煤量,是准备煤量范围内,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对于大中型井工煤矿,开拓、准备、回采煤量分布不低于3年、1年、4个月;而针对于小型煤矿,则为不少于2年、8个月、3个月。

2、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绘制三量的分布范围、煤炭损失的分布范围。

分煤层绘制损失量图。

也可以以台账绘制成表格形式,把煤损进行反映。

3、损失量台账按照永久煤柱台账、地质及水文地质煤柱台账、护巷煤柱台账、三下压煤量台账分类。

4、煤炭损失分类。

按照损失形态分类分为落煤、面积、厚度损失。

按照引起煤炭损失的原因分为开采损失、非开采损失。

按照计算范围分为全矿损失、采区损失、工作面损失。

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实施细则第一章总则页脚内容1第1条加强矿井储量管理是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回采率的一项重要措施之一,正确地统计、计算和真实地反映生产矿井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情况,是煤炭生产中不可缺少的基础工作。

根据原煤炭工业部(83)煤生字第1275号文件精神和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新颁《矿井质量标准化标准》,结合集团公司目前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2条有关业务部门职责范围一、生产技术部门主要负责:积极贯彻煤炭工业技术政策,及时处理报损储量,制定提高回采率的有关技术措施,具体提供矿井生产各种作业规程,确定各种煤层计划采高,改进采煤作业方法,总结提高回采率的经验,研究分析存在的问题。

二、地质测量部门主要负责:1、合理圈定各级储量、采出量及损失量的范围,正确地测量、计算其数量,并分门别类地整理成台帐、图表、卡片等资料;2、对储量的变化、转出、转入、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按照规定进行测算,申请核减报批。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三量”管理制度

“三量”管理制度

“三量”管理制度**********二零一二年“三量”管理制度认真贯彻上级部门及国家有关政策规定,为确保矿井各类损失率、三量指标达到规定要求,合理开采资源,保证矿采面正常接替。

一、成立“三量”管理小组组长:****** ******副组长:****** ******成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地点设在地测科,负责处理日常三量考核及计算工作。

二、经常深入井下调查,观测和监督煤炭资源开采情况,加强“三量”原始资料收集,记录、积累与分析。

三、负责“三量”回采率,损失率计算与分析,研究“三量”可采期定额,“三量”表经矿总工程师审阅签字后于每月5日前报地质处。

四、负责“三量”专用图纸的绘制,图上煤炭开采与丢失情况。

每旬末对回采工作面观测一次,有地质构造应增加观测次数,描述剖面,弄清影响生产的地质因素,了解丢煤情况,监督合理回采。

五、确保井下原始资料、观测数据、“三量”各类报表与图纸一致。

不准修改原始数据,并对图表的正确性负责。

六、参与全矿采掘生产计划编制工作,参加采掘方案的审议,为生产提供“三量”数据,对提高煤炭资源回采率提出合理建议。

七、负责煤厚探测工作,掘进每进20-30米,回采工作面每推进15-20米,探测一次煤厚。

并对资料整理分析及时预报,坚持合理分层,不失时机地向有关领导和单位提出调正采高的意见。

八、不正确开采造成的丢煤时,应及时组织力量进行调查,找出丢煤原因,一次不合理损失工业储量达500-2000吨时,由总经理和总工程师负责组织追查处理;一次不合理损失工业储量达2000吨以上时,由局有关领导进行重点调查,找出丢煤原因,根据情节轻重,给有关人员处以批评通报、罚款和行政处分。

九、储量管理人员负责矿井储量管理和储量损失工作,按规程要求建立健全储量损失的图纸,资料帐卡,经常深入现场,调查收集工作面资源利用情况,发现不合理丢煤及时提出整改措施,并报告矿有关领导。

十、有权监督和制止一切不合理开采,对非法丢煤的设计和施工及时向总经理、总工程师反映情况,如制止无效,可越级上报。

资源储量与“三量”管理biaoge

资源储量与“三量”管理biaoge

第三节资源储量与“三量”管理一、地质资源储量管理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及煤炭资源管理,规范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矿井地质工作计划一、集团公司及矿地测部门必须认真制定矿井地质年度工作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

二、矿地测部门每年向集团公司上报年度工作总结的同时,上报下年度工作计划。

无年度工作计划的,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按检查标准降一级。

三、集团公司要定期经常检查矿地测部门的计划执行情况和工作效果,负责重点工作的协调平衡,确保重点工作的实现。

二)、生产矿井地质工作联系及预报制度第三条、地测部门与设计、开拓掘进、回采、安监等部门应互相协作、互相监督、互相配合。

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委托书)进行。

第四条、设计部门需要地质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提交委托书,并由总工程师签字。

地测部门应按以下规定时间提交:1、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等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半年内交付。

2、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三个月内提出。

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补充勘探者,可同有关部门具体商量提供资料时间。

3、采区地质说明书、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报集团公司批准后,作为采区设计、综采工作面回采的地质依据。

4、开拓、掘进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通知后十五天提出。

5、回采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贯通后5天内提出。

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门使用。

零星或局部地质资料,提交期限按矿总工程师签署意见执行。

第五条、地质部门应加强与掘进单位的业务联系1、地质部门提交采区或掘进地质说明书以后,应紧密配合施工单位及时进行调查编录,及时掌握地质变化,不断进行修改与补充,作出地质预报,与施工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2、巷道掘进前方遇有老巷、大断层、老空区时,或接近积水、高瓦斯煤层以及进入其他危险区前,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某某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某某煤矿“三量”管理制度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有限公司2018年10月**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有效管控矿井采掘接续紧张,防止采掘失调。

根据国家煤监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2018]23号文)的通知精神,结合我矿生产实际特制定《**煤矿“三量”管理制度》如下:一、“三量”管理组织机构组长:**副组长:**、**成员:地测科科科长及全体管理人员。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其地点设在地测科。

由地测副总工程师**牵头负责“三量”指导、检查督促和考核工作。

地测科其它成员全力配合完成“三量”资料收集、计算、上图和统计工作。

二、“三量”的定义1.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采(盘)区大巷、回风石门、回风大巷、主要硐室和煤仓等开拓掘进工程后,形成矿井通风、排水等系统所圈定的煤炭储量,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

(完成开拓巷道并形成矿井通风、排水等系统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

2.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的采(盘)区主要巷道掘进工程,形成完整的采(盘)区通风、排水、运输、供电、通讯等生产系统后,且煤与瓦斯突出煤层煤巷条带区域无突出危险的煤层中,各区段(或倾斜条带)可采储量与回采煤量之和。

3.回采煤量:准备煤量范围内,瓦斯抽采达标评判和水害防治效果验证均达标,并已有回采巷道及开切眼所圈定的可采储量。

三、矿井“三量”规定(一)根据国家煤监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精神,结合矿井实际(矿井属于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及水文地质灾害复杂型矿井),确定矿井“三量规定”如下:1.开拓煤量可采期≧5年;2.准备煤量可采期≧14个月;3.回采煤量≧5个月。

(二)有下列情况之一的,不得计算为回采煤量:1.所圈定的回采范围内瓦斯抽采不达标,或未按照规定进行抽采达标评判的煤量。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1)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1)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煤矿三量管理

煤矿三量管理

煤矿三量管理一、矿井三量管理的意义矿井生产的准备工作包括水平开拓、采区或工作面和开切工作面三个阶段。

在一个生产水平、采区或工作面采完之前,必须准备好下一个接替水平、采区或工作面,否则就不能保证矿井生产的正常进行,造成产量下降甚至生产停顿。

因此,在矿井生产中把握回采和掘进相对平衡十分重要。

在开拓、采区准备和回采工作面开切阶段掘进的巷道分别称为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和回采巷道,而由这三种巷道圈定和构成的可采储量分别称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简称三量。

通常用三量来反映矿井采掘工程效果、生产准备情况和采掘关系。

所以搞好三量管理是保证矿井生产正常接续、稳产高产的重要环节。

二、三个煤量的划分及计算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如下:1、开拓煤量在矿井可采储量范围内已完成设计规定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开拓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设计损失量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回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开采量,即为开拓煤量。

计算公式:Q开=(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开——开拓煤量,t;L——煤层两翼已开拓的走向长度,m;h——采区平均倾斜长,m;M——开拓区煤层平均厚度,m;D——煤的视密度,t/m3;Q地损——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t;Q呆滞——呆滞煤量,包括永久煤柱的可回采部分和开拓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临时煤柱及其它煤量,t;K——采区采出率。

2、准备煤量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了设计规定所必须的采区运输巷、采区回风巷及采区上(下)山等掘进工程所构成的煤储量,并减去采区内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开采损失及准备煤量可采期内不能开采的煤量后,即为准备煤量。

计算公式:Q准=(LhMD-Q地损-Q呆滞)K式中Q准——准备煤量,t;L——采区走向长度,m;h——采区倾斜长度,m;M——采区煤层平均厚度,m。

三量管理制度

三量管理制度

犍为县塘坝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了准确的掌握煤炭资源储量的动态变化,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特制定《三量管理制度》如下:一、三量领导机构组长:(总工程师)副组长:(生技科长)、(生产矿长)、成员:(地测科长)、(采掘技术员)、(调度主任)。

二、三量管理制度1、根据《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做好三量的计算工作。

2、定期计算分析矿井“三量”,每季度形成期末“三量”动态报表,并根据采掘接续变化,定期(每年不得少于1次)对三量的动态变化进行统计和分析,形成分析报告。

3、确保矿井灾害治理和采掘平衡,通过绘制和填报相应的图、表、台帐及文字说明,及时掌握和分析生产准备程度与采掘关系。

4、生产技术科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应当及时报告总工程师,煤矿应主动降低产量并制定相应的灾害治理和采掘调整计划方案。

可根据采掘接续紧张的严重程度,相应调减计划产量,或减少同时作业的采煤工作面个数,并形成正式文件或纪要,报属地监管的煤矿安全监管部门。

工作面回采结束后无接续工作面的,应当确定停采期。

三、三量管理职责1、总工程师:根据三量动态报表,提出灾害治理和采掘调整计划方案。

2、生技科长:根据总工程师提出的灾害治理和采掘调整计划,编制采掘计划,制定采掘调整计划和灾害治理措施。

3、生产副矿长:协助总工程师及生技科长落实采掘计划和灾害治理措施。

4、地测科长:根据国家相关文件规定计算煤矿三量,形成季度三量动态报表,年末形成三量分析报告。

三量不符合规定时,及时向煤矿提出报告。

5、采掘技术技术员:协助生技科长编制采掘计划及灾害治理措施。

6、调度主任:协助地测科长统计矿井产量。

四、三量处罚规定1、总工程师未根据三量动态报表提出灾害治理和采掘计划方案,按500元每次处理。

2、生技科长未根据总工程师提出的灾害治理和采掘调整计划方案,编制采掘计划,制定采掘调整计划和灾害治理措施,按300元每次处理。

矿井地质管理

矿井地质管理

LOREM IPSUM DOLOR
(3)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 它所达到的勘查阶段,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 阶段及经济意义分类同预可采储量(122)所述, 其唯一差别在于本类型是用未扣除设计、采矿损失
的数量表述。
LOREM IPSUM DOLOR
(4)探明的(可研)边际经济基础储量(2M11)
LOREM IPSUM DOLOR
(二)勘探程度和储量级别 (1)勘探程度 对地质情况的了解和地质变化的控制程度 决定于勘探工程密度和构造复杂程度及煤层稳定程度 (2)储量级别 A B C D
LOREM IPSUM DOLOR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icing elit, sed do eiusmod tempor incididunt ut labore et dolore magna aliqua. Ut enim ad minim veniam, quis nostrud exercitation ullamco laboris nisi ut aliquip ex ea commodo consequat.
LOREM IPSUM DOLOR
(1)可采储量(111) (2)预可采储量(121) (3)预可采储量(122)
LOREM IPSUM DOLOR
2.基础储量


基础储量是指查明矿产资源的一部分。
它能满足现行采矿和生产所需的指标要求(包 括品位、质量、厚度、开采技术条件等),是经详查、 勘探所获控制的、探明的,并通过可行性研究、预可行 性研究认为属于经济的、边际经济的部分,用未扣除设 计、采矿损失的数量表述。 根据地质可靠程度、可行性评价阶段的不同,基 础储量又可分为6种类型。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是矿山企业中非常重要的岗位之一,担
负着管理矿山储量和“三量”数据的任务。

下面将详细介绍储量及“三量”管理员的岗位职责。

1. 储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储量管理员是负责管理储量数据的专业人员,主要职责包括:
(1)进行储量调查和核算,制作储量报告,并定期向上级报告;
(2)负责储量监测、储量估算和储量评价工作,及时向企业部
门和领导层提供技术支持和信息咨询;
(3)研究储量计算方法、技术和工具软件等,提高储量计算精
度和效率;
(4)负责矿床的探矿开发和地质调查工作,掌握矿床开采信息
和储量状态;
(5)与企业其他部门协作,参与矿山规划和开发方案的制订与
实施,确保储量开采合理、经济。

2. “三量”管理员岗位职责
“三量”管理员是负责管理矿山“三量”数据的专业人员,主
要职责包括:
(1)负责矿山的生产数据统计、分析和报告工作,定期向管理
层汇报内部“三量”数据和相关产值、成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
(2)编制和维护矿山的“三量”指标体系和数据标准,确保各
项“三量”数据的准确性和权威性;
(3)监督和协调各部门完成矿山的“三量”数据收集和录入工作,确保数据的及时性、完整性和真实性;
(4)参与矿山的财务管理和成本控制工作,为领导层提供决策支持和数据分析服务;
(5)协调“三量”数据的各个环节,与企业其他部门协作,共同推进企业数字化管理的实施。

总之,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在矿山企业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他们的工作需要专业的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有效的保障矿山的储量管理和数据分析工作的顺利进行。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1)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1)

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全面学习贯彻落实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关于印发<防范煤矿采掘接续紧张暂行办法>的通知》(煤安监技装〔2018〕23号)文件精神,保证矿井采掘计划接续正常和煤矿的安全生产,实现矿山的可持续发展,特制订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一、三量管理领导机构设置组长:矿长副组长:总工程师成员:各安全生产副总、调度室、机械化科、生产技术科、规划科、总工办、地质测量科等部门负责人及相关专业技术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质测量科主任:科长二、三量管理职责的划分矿长是三量管理的第一责任人;总工程师具体负责三量管理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矿井三量管理的日常工作,同时负责矿井三量图纸、报表的审批工作。

地质测量科科长负责协助总工程师开展日常三量的技术管理工作,监督指导三量图纸、报表的编制工作。

地质测量科是矿井三量的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矿井三个煤量图纸、报表的计算和上报工作,对在矿井生产中发现“三量”可采期未达到规定要求的,及时向总工程师报告并协助相关生产科室调整采掘计划,确保矿井三量可采期符合国家规定。

(一)矿各级领导对合理开采煤炭资源,提高资源回采率和保证矿井各类回采率指标达到计划要求负责。

负责决策矿井各煤层开采的配比、支架选型,负责追究由个人或单位原因造成的重大的煤炭资源损失人员的责任。

(二)总工办必须对矿井、水平、采区、工作面开采设计的先进性和合理性负责,设计回采率必须达到国家规定标准,积极推进无煤柱开采等新技术,合理留设各种煤柱;编制或修订不少于24个月的采掘工作面接续;监督井巷工程按设计施工,若因设计不合理造成的损失,由设计部门负责。

(三)规划发展科人员应了解生产现场情况,按采煤工作面设计、地质说明书合理制定采、掘计划指标,确保采、掘计划的制定符合现场生产实际。

(四)机械化科人员要合理分析现场资源回收与安全的关系,督促区队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努力提高资源回采率,要加强工作面验收,合理分配煤量;配备与煤层厚度相匹配的架型,研究提高支架加大采高的可能性,为合理开采和多回收煤炭资源创造条件;对采煤工作面加强技术管理,尽可能提高资源回采率。

三量管理制度

三量管理制度

xxxx煤矿“三量”管理制度为进一步加强煤炭资源管理,合理开发利用监督,加强对矿井开拓、准备和回采煤量的管理,保证矿并采据的正常接替,延长矿井寿命。

结合我矿实际,特制定“三量”管理制度。

一、组织领导小组:组长:xx副组长:李明亮高乃春董茂忠董建国姚明岐靳江荣成员:路艳东王永刚李兔平薛奇峰等其他科室人员下设三量管理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地测科二、“三量”管理工作内容:三量平衡对于正常生产有现实的意义,为了及时掌握和检查各矿井的采掘关系,按开采准备程度,将可采储量中已经进行开拓准备的那部分储量分为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即所谓三量。

根据规定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分布不低于3年、1年、4个月。

1、查清矿井煤炭资源情况,定期进行“三量”统计分析,正确反映采掘关系现状,并上报储量的变化及开采情况,为矿井生产提供技术依据。

按资源回采率规定要求合理确定采区和工作面的设计方案。

对不符合国家规定和规程要求的工程设计、留设煤柱进行追查、处理。

2、根据煤炭工业技术改策的要求,对资源的合理开采实行业务监督,对违反技术政策,破坏和去失煤炭资源的行为,及时提出意见和建议,并向有关领导和部门反映。

3、积极寻找煤炭资源,扩大可采范围,增加可采储量,为矿井正常持续生产、扩大生产能力和延长矿井服务年限提供物质基础。

4、进行储量报损、注销、地质及水文地质损失、转出、转入的呈报和审批工作。

5、参与制定和检查、分析各种回采率设计指标及其执行情况,为合理开采和利用地下资源提供建设性意见。

6、定期进行“三量”统计分析,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绘制三量的分布范围、另外建立台账绘制成表格形式,把“三量”进行反映,做好三量转换、增减、注销变动:(1)开拓煤量管理及时在井田范围内已掘进开拓巷道所圈定的尚未采出的那部分可采储量,以采掘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及时建立填写台账绘、制成表格。

(2)准备煤量管理及时在井田范围内圈定的开拓煤量范围内,对做好采区上、下山及车场等准备巷道工程所圈定的可采储量,以采据工程平面图或者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为底图,及时建立填写台账、绘制成表格。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责任制

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责任制(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安全管理制度,如通用安全、交通运输、矿山安全、石油化工、建筑安全、机械安全、电力安全、其他安全等等制度,想了解不同制度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s, such as general safety, transportation, mine safety, petrochemical, construction safety, machinery safety, electrical safety, other safety, etc. systems, I want to know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different systems ,stay tuned!储量及“三量”管理员岗位责任制1、定期核算储量。

三量管理概念 2

三量管理概念 2

三量管理
1、三量的概念
三量是指在生产矿井中资源储量范围内的开拓煤量、准备煤量和回采煤量。

(1)开拓煤量
开拓煤量是指已完成开采所必须的主井、副井、风井、井底车场、主要石门(或中央石门)、采区石门、集中运输大巷、集中下山或采区下山、主要溜煤眼和必要的总回风大巷等开拓、掘进工程所圈定的煤量。

(2)准备煤量
准备煤量是指在开拓煤量范围内已完成所必需的采区运输巷道、采区回风巷道及采区上山等掘进工程所圈定的煤量。

(3)回采煤量
回采煤量是指在准备煤量范围内为采区上山、中间巷道(回采工作面运输巷道、回风巷道)和回采工作面切眼所圈定的煤量。

2、三量的可采期与计算
(1)三量的可采期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限为3—5年以上。

准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1年以上。

回采煤量的可采期限为4—6个月以上。

(2)生产矿井三量可采期的计算
开拓煤量的可采期(年)=期末开拓煤量/当年计划产量。

准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准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产量。

回采煤量可采期(月)=期末回采煤量/当年平均月计划回采煤量。

3、回采率标准与计算
(1)我国回采率标准
①采区回采率
薄煤层不低于85%;中厚煤层不低于80%;或煤层不低于75%。

②工作面回采率
薄煤层不低于97%;中厚煤层不低于95%;或煤层不低于93%。

(2)回采率计算
采取回采率(%)=(采区采出的煤量/采区资源储量)×10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节资源储量与“三量”管理一、地质资源储量管理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及煤炭资源管理,规范集团公司矿井地质工作,根据《煤矿安全规程》、《矿井地质规程》、《生产矿井储量管理规程》等有关规定,结合集团公司实际,制定本管理规定。

第二条、矿井地质工作计划一、集团公司及矿地测部门必须认真制定矿井地质年度工作计划,并确保计划的实施。

二、矿地测部门每年向集团公司上报年度工作总结的同时,上报下年度工作计划。

无年度工作计划的,地测工作质量标准化按检查标准降一级。

三、集团公司要定期经常检查矿地测部门的计划执行情况和工作效果,负责重点工作的协调平衡,确保重点工作的实现。

二)、生产矿井地质工作联系及预报制度第三条、地测部门与设计、开拓掘进、回采、安监等部门应互相协作、互相监督、互相配合。

有关业务联系必须通过书面形式(委托书)进行。

第四条、设计部门需要地质资料时,必须事先联系,提交委托书,并由总工程师签字。

地测部门应按以下规定时间提交:1、矿井技术改造、扩建、水平延伸等设计所需地质资料,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半年内交付。

2、采区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设计部门委托后三个月内提出。

特殊情况或需要进行补充勘探者,可同有关部门具体商量提供资料时间。

3、采区地质说明书、综采工作面的回采地质说明书经矿总工程师组织审查,报集团公司批准后,作为采区设计、综采工作面回采的地质依据。

4、开拓、掘进地质说明书应在接到通知后十五天提出。

5、回采地质说明书在工作面贯通后5天内提出。

由矿总工程师批准后,交生产部门使用。

零星或局部地质资料,提交期限按矿总工程师签署意见执行。

第五条、地质部门应加强与掘进单位的业务联系1、地质部门提交采区或掘进地质说明书以后,应紧密配合施工单位及时进行调查编录,及时掌握地质变化,不断进行修改与补充,作出地质预报,与施工部门保持紧密联系。

2、巷道掘进前方遇有老巷、大断层、老空区时,或接近积水、高瓦斯煤层以及进入其他危险区前,必须按规定的安全距离,用书面形式通知施工单位。

涉及重大安全问题时必须立即向分管领导汇报。

其中岩巷揭煤安全距离如下:一般距煤层10米(垂距)前,发揭煤预报;地质构造复杂、岩石破碎的区域,在岩巷掘至煤层20米(垂距),发揭煤预报。

3、遇有重大地质变化或地质疑难问题,或者存在严重不安全因素,地质上判断根据又不足时,地质部门必须立即通知施工单位停止作业。

并提出巷探、钻探、物探等准备性意见。

第六条、加强与回采单位的业务联系1)、在回采期间,地质部门按规定及时进行工作面调查,及时填绘工作面图纸,标明工作面的进度。

工作面进度的原始资料地质部门应长期保存。

2)、工作面调查时,必须认真测定采高,浮煤厚、顶底煤厚以及其他煤量损失的数据。

发现不符合设计规定时或工作面严重丢煤时,应及时通知回采单位,指明回采中的问题,并向总工程师汇报后对回采单位进行罚款。

3)、工作面内部发生变化时如煤层突然变薄或增厚,出现隐伏断层等,应及时与回采部门联系,并向总工程师汇报。

四、工作面停采线位置由地质测量部门根据设计规定要求确定,并预先在现场标定出来。

停采线处如遇有地质变化或其他因素,不能达到预定位置时,回采部门应事先向地测部门提出,经共同鉴定认为需要变更时,由地质测量部门变更现场标记,其他人不得擅自更改。

第七条、地质预报1、包括临时性预报、月报、年报,并以年为单位装订成册。

2、各种预报必须有文字和图纸;预报内容应包括地点、范围、对生产的影响、应采取的措施等;预报结果应保证矿井正常、安全生产,无因预报错误造成工程事故。

三)、矿区勘探第八条、矿区勘探方案、设计由地测处根据矿区规划组织编制,经总工程师批准后由地测处根据要求组织实施;生产矿井补勘方案、设计由各生产矿井根据矿井接替计划编制,编制后报地测处汇总、平衡,经总工程师批准后列入当年维简。

第九条、凡是重大地质勘探工程,如资源勘探,补充勘探,防治水工程,供水工程等,其勘探方案、设计报集团公司批准后施工。

专门瓦斯勘探工程,井筒检查孔、冻结孔等专项工程,其勘探方案、设计报地测处审查后施工。

勘探公司施工工程结束后,必须按期提交竣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成果资料,并将原始资料完好保存;其他勘探单位施工工程结束后除按期提交竣工竣工报告、技术总结报告等成果资料外,还必须提交原始资料;各项勘探工程必须经过集团公司有关人员现场验收和成果资料验收,重大地质勘探工程必须由施工单位组织相关专家评审验收。

各项勘探工程验收合格后进行财务决算。

1、凡深部或外围井田范围的资源地质勘探的设计、施工与资料的编制内容和要求,一律按《煤、泥炭地质勘查规范》(DZ/T0215-2002)的规定执行,由资料编制单位向生产单位和集团公司档案管理部门移交全套资料。

2、矿区范围内除地质补勘孔外,其余单个水文孔、灭火孔、供水、专门瓦斯勘探等工程,其设计由集团公司、矿、勘探施工单位共同审定,勘探施工单位具体设计报地测处审查后,由勘探施工单位组织施工。

施工完毕后,由勘探施工单位编制竣工勘探报告。

3、井筒检查孔由设计单位或矿方提出井筒检查孔技术要求与方案,交勘探施工单位施工,钻孔竣工后,由集团公司、矿方(或设计单位)组织验收,验收合格后,由勘探施工单位按有关规定要求及时提交成果资料。

如果验收不合格则必须采取补救措施。

4、外委地质工程,无论维简、国补或自筹资金,建设单位必须将工程合同复印件报集团公司备案,建设单位对工程进度、质量负责,集团公司地测处随时进行抽查。

工程验收由建设单位提前1-2天通知集团公司地测处,由集团公司地测处按有关程序牵头组织或参加验收。

5、各项勘探工程报告资料内容的编制要求,参照有关规定与细则执行。

移交成果资料份数6份,其中建设单位2份、集团公司地测处4份(年终由地测处负责向集团公司档案室移交资料2份)。

第十条、年度维简计划是勘探单位施工的依据,列入年度维简计划的勘探单位必须保证完成计划,未列入年度维简计划的工程不允许施工,调整计划需经集团公司总工程师签字同意。

第十一条、资源勘探设计、报告,必须按有关规程规定程序审批。

四)、矿井资源/储量第十二、矿井地质资源量1、根据《生产勘探报告》),截止2011年10月31日,本次勘查共获得资源储量55.09Mt,其中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38.16Mt,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3.06M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3.87Mt。

已动用消耗资源储量12.25Mt;其中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8.55Mt,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0.14M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3.56Mt。

保有资源储量42.84Mt,保有资源储量中探明的(预可研)经济基础储量(121b)29.61Mt,控制的经济基础储量(122b)2.92Mt,推断的内蕴经济资源量(333)10.31Mt。

2、经济意义划分生产勘探报告已经将资源/储量进行了划分,类别分别为121b、122b、333。

但存在以下情况:除3煤层外,各煤层+1350m标高以上已采空,仅剩余原部分遗留煤柱(采区边界、井筒或原小井井田境界煤柱),生产勘探报告将此部分煤柱统计在内,由于原小窑开采多年,存在积水、瓦斯积聚等危险因素,现已不便于开采利用,属于不经济资源量,应归类为2S11,共计0.43Mt。

矿井保有地质资源量汇总见表。

表保有地质资源量汇总表单位:万吨煤层121b 2S11 122b 333 小计2 317 28 62 170 5773 2228 202 678 31086 159 6 71 2367 230 9 28 96 363 合计2934 43 292 1015 4284 第十三条、矿井工业资源/储量各煤层的工业资源/储量按下式计算:矿井工业资源/储量=122b+122b+333k式中:k为可信度系数,本矿井地质构造简单、煤层赋存较稳定,k值取0.9。

则矿井工业资源/储量=2934+292+1015×0.9=4139t。

第十四条、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按下式计算: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工业资源/储量-井田境界等永久煤柱损失量计算结果为37.9884Mt 。

第十五条、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按下式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工业场地和主要井巷煤柱煤量)×采区回采率采区回采率:薄煤层取85%,中厚煤层取80%,厚煤层取75%,厚煤层分层开采时按分层厚度取采区回采率。

经计算,矿井设计可采储量为30.5226Mt 。

矿井工业资源/储量、矿井设计资源/储量、矿井设计可采储量见表。

表 可采储量计算表 单位:(万吨)注:采空区边界煤柱归为防水煤柱;煤柱计算中(333)已乘以0.9系数第十六条、安全煤柱1、根据《建筑物、水体、铁路及主要井巷煤柱留设与压煤开采规程》及《煤矿安全规程》经计算,井田境界一侧留20m ,采空区边界及煤层露头一侧各留50m ;地面建、构筑物按垂直剖面法留设。

其表土层移动角取45°,基岩移动角取75°。

围护带宽度:风井场地20m ,工业场地为15m 。

大巷之间的煤柱为30m ,巷道外侧煤柱为煤层 编号 资源 储量 编码 保有资 源储量 可信度 系数 工业资源 /储量 永久煤柱 矿井设计 资源/储量 井筒及 大巷煤柱 采区 回采率 (%) 矿井设计 可采储量 井田边界防水 煤柱 断层 煤柱 小计 2 121b 317 317 7.5754.05 61.62 255.38 80 204.30 122b62 62 4.19 4.19 57.81 80 46.25 333 170 0.9 153 12.269 21.26 131.74 80 105.39 3 121b 2228 2228 40.3452.2 92.54 2135.46 80 1708.37 122b 202 202 8.118.11 193.89 80 155.11 333 678 0.9 610 44.4235.1 79.52 530.48 14.4 80 412.86 6 121b 159 159 4.09 18.34 22.43 136.57 85 116.08 333 71 0.9 64 2.785.13 3.6 11.51 52.49 85 44.62 7 121b 230 230 5.0522.48 27.53 202.47 85 172.10 122b 28 280 28.00 85 23.80 333 96 0.9 86 7.853.6 11.45 74.55 85 63.37 合计 4241 4139 136.66 152.2 51.3 340.16 3798.84 14.4 3052.2630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