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人求真-从己做起
求真知 做真人 从小事做起

求真知做真人如果你要问我,什么是求真?我会大声地告诉你:求真,就是求真知,做真人。
所谓真知,就是有真才实学。
所谓做真人,就是要做一个真诚可靠的人。
在追求真知的大道上,我们也许会碰到许多事物和问题,但我们不能责怪老师没教过,埋怨书本上没见过。
以前,我只要一遇到有点难度的作业,就打退堂鼓,给自己找理由。
要么空着等老师讲解;要么找学霸徐同学要答案。
课外阅读时,更是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记得在很久以前的一次作业中,一道“补充词语:()然成章”的练习题难住了我。
我苦思冥想,可怎么也想不出来,心里不由得埋怨起来:出题人真是吃饱撑着了!这个成语从来没学过,老师也没教过,我怎么知道嘛!我越起越气,摔笔就走人。
过了一会儿,我突然想起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想到这儿,我连忙回到座位,取出我的“小老师”——《新华汉语词典》。
通过仔细查寻,我终于查到了“斐然成章”这个成语。
我刚填上答案,合上词典,疑问又来了:“斐”怎么念啊?这个词什么意思呀?我的小脑袋里装满了问号。
记得老师曾多次告诉我们:不但要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
于是,我又重新打开词典,找到了那个成语,认认真真地看了一遍,并批注在书上。
虽然这个成语花了我一点时间,但是我很快乐!因为我求得了真知。
昨天,语文老师为同学们出了一些练习题,恰巧里面有“斐然成章”这个成语。
我填上了答案,环视一下四周,只见同学们都愁眉苦脸,抓耳挠腮。
我暗喜:幸好我当时查了词典,还作了批注。
老师请我把答案写出来,我来到黑板前,格外认真地写出这个成语。
老师见了,微笑着说:你真棒!顿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
“你是怎么知道这个成语的呢?”老师不解地问道。
我如实地把那次查词典的经历讲了出来,老师为我竖起了大拇指,夸奖道:“同学们,涂辰莹同学在学习时,遇到了不懂的问题,想办法觖决,这就是求真知,做真人!”又一阵热烈的掌声为我响了起来。
成才先成人: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37[2013.9]【育才方略】【才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现在的孩子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个性强,难相处,虚荣,爱攀比。
孔子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作为老师,我们要真诚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要让学生感受到我们的人格魅力,其次才是教育的力量。
一、令人忧虑之事事件一:一起发生在复旦大学的毒杀案,引起了社会的极大关注。
而就在此案爆出后的第二天,又一起类似悲剧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演,学生袁某拿水果刀捅向了舍友蒋某的胸部,致其身亡。
本是同窗同寝的好友,最后竟要致对方于死地,这不禁让人在心中惊呼:这得有多大的恨!而上海警方的通报则让人大跌眼镜:嫌疑人只是因为生活琐事而致关系不合,导致心怀不满而预谋投毒。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血案,原因也仅是小小口角。
事件二:大连有个5岁女孩,因饭菜不合口味,在老师劝其吃饭时,以“专业”的姿势打了老师两巴掌,还称让其父赔点钱就可以了……一个5岁女,本该天真烂漫,可在此事件中,出手可谓“专业”,言语堪称“老道”。
让我“生畏”之余,更添几多忧虑。
这些事件,仿佛让我看到一面镜子。
透此镜子,无疑我们的家长、学校乃至社会,都该照一照,瞧一瞧。
教育的终极目标是要塑造学生健全、独立的人格,使之具备适应社会的发展的能力。
班主任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首要的任务是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二、做诚实之人诚实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我们做人的第一要素。
诚实就是有一说一,不说谎话。
做人就要诚实,要对得起自己,对得起别人,对得起天地良心,这就是诚实的价值。
要想一个人具有这样的品德,就要从小抓起,从学习生活中每件点点滴滴的小事做起。
处处做到诚信,为将来的人生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因此,作为一名教师,尤其是作为班主任,对不诚实学生的教育,我有所反思。
案例一:记得有天大课间的时候,教室里空无一人。
我在去办公室的路上,经过一台饮水机,看见有个小朋友正在接水。
我走进一看,饮水机的水槽里漂浮着一些白色的液体。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这是一句非常有启示性的名言,它的意思是:我们需要学习各种知识和教义,以寻求真理和智慧;同时,我们也需要通过实践和经验,成为真正的人。
在现代社会,文化和教育的重要性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
我们生活在一个信息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我们可以轻易地接触到各种知识和文化,这也为我们实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目标提供了便利。
然而,我们也需要明确一个问题,就是,我们应该注重的不仅是学习知识,更要把它们转化为实际行动。
因此,“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也非常重要。
我们必须在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探索来改进和提升自己。
因此,我们必须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原则,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从而成为真正的人,创造出更多的价值和贡献。
此外,我们身为一名学习者,也需要明确认识到学习的意义。
学习不仅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更是一个自我发现和提高的过程。
只有不断地追求真理和智慧,我们的人生才能更充实、更有意义,我们才能创造出更多贡献。
最后,需要强调的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其深层次的意义绝不仅仅是让我们获取知识和经验,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人生态度。
只有不断地拓展、深化自己的认知和格局,才能更好地明确自己的价值和作用,也才能更好地为社会创造出更大的价值。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解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理解1. 引言:追寻真理的旅程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那就是“求真”和“做人”。
这两个看似简单的词,背后却藏着无数的哲学和智慧。
求真,就像在大海里捞珍珠,得经过一番波折才能找到那颗闪闪发光的真理。
而学做真人,更像是在人生这条长河中,扬帆起航,努力让自己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说到这儿,大家是不是觉得很激动呢?毕竟,谁不想当个好人呢,对吧?2. 求真:追寻内心的声音2.1 什么是真理?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什么是真理。
真理可不是书本上那几条冷冰冰的公式,真理更像是一种感受,或者说是一种“心灵的鸡汤”。
比如,你心里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这就是一种真理。
而当我们把这份内心的真实感受发掘出来,才能走上真正的求真之路。
有人说,真理就像个调皮的小孩儿,总是在你眼前晃来晃去,想抓住它可不容易。
就像那句老话:“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为了追求真理,我们得不断攀登,不断探索。
2.2 求真之路:艰辛与乐趣并存求真的过程其实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很多时候,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挑战。
就好比,咱们吃了几年的泡面,突然发现营养不良,才意识到健康的重要性。
可这也正是求真旅程的魅力所在,经历过风雨,才能见彩虹。
想想那些名人,他们的成功,背后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艰辛。
比如爱因斯坦,谁知道他年轻时被老师认为是“差生”呢?所以啊,求真就是在不断挑战自己,突破自我的过程。
3. 学做真人:真诚与责任3.1 做人的基本要素接下来咱们聊聊“学做真人”。
说到做人,真诚是必不可少的。
想想,你跟朋友聊天时,假如你总是撒谎,最终只会被孤立。
所以,做一个真诚的人,首先得学会诚实待人,待己。
有时候,这就像是给自己的人生打个补丁,别让那些小谎言把你整个人都给缝合得七零八落的。
还有责任心,这也是做人不可或缺的。
你不能只顾自己,得对家人、朋友和社会都有一份责任感。
咱们常说“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在提醒我们,做人得有底线。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含义:老师千教万教都是教人追求真理,学生千学万学是学做品行端正的人。
出处:陶知行的名言、教育观。
2、教育根本的目的是让人成为一个真正的人,当一个人通过教育尽管知识渊博,但是连一个最基本的人的品质都缺乏,那么他的整个教育都是失败的;我们每天去学习很多的知识,但只有我们学会了做人,才能真正的掌握其他知识,才能使知识对社会有所用。
3、陶行知先生曾讲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科学以探究真理、发现新知为使命,坚持聚焦真实、捕捉真相、探求真知、追求真理。
4、从哥白尼创立日心说到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一部科学技术发展史,就是一部坚持科学精神、探求科学真谛的求真史。
只有秉承科学,崇尚理性,追求真理,才能理性面对夫知,思考人生社会。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出自唐代文学家韩愈的《原道》一文,这句话的意思是要通过教育来引导人们追求真实,通过学习来提高自己的品德和修养。
下面我将用1000字来展开谈谈这句话的内涵。
我们来看看“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意思。
这句话中的“千教万教”可以理解为数不尽的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教育内容。
无论是宗教的信仰教育、学校的知识传授教育,还是家庭的价值观传递教育,它们都是用来教育人们的。
在这些千教万教中,韩愈强调要教人们追求真实,这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
一方面,真实可能指的是追求事实真相,不被虚假和谎言所欺骗;真实也可以理解为追求真理、追求深层次的意义和价值。
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解读,都需要通过教育引导人们去思考和追求。
接下来,我们再来看看“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含义。
这里的“千学万学”可以理解为各种各样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
无论是学校里的学科学习、专业学习,还是社会上的技能学习、经验学习,它们都是用来帮助人们成长和进步的。
在这些千学万学中,韩愈强调要学做真人,也就是要通过学习来完善自己的品德和修养,成为一个真实、真诚、有道德的人。
毕竟,学习不仅仅是关于知识的积累,更是关于个人素质和社会责任的培养。
从整句话来看,韩愈强调了教育和学习在人们追求真实和成为真人的过程中的重要性。
教育和学习是相辅相成的,正是通过教育的引导,人们可以在学习中追求真实,并通过学习来培养自己的真实。
教育和学习的目的都是要引导人们思考和认识,从而培养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并最终让人们成为一个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这句话虽然来自唐代,但它的内涵却是永恒的。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教育和学习都是人类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是人们成长和进步的动力和源泉。
只有通过教育引导人们追求真实,通过学习培养人们的真实,我们才能在追求个人成功的实现对社会和他人的回馈和贡献。
正如韩愈在这句话中所表达的,我们穷尽千教万教,学习千学万学,始终要保持初心,追求真实,做一个真正有价值和有意义的人。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看到学校走廊宣传板上陶行知先生的名言,我感受颇多。
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诚信”是社会公德的重要内容,也是《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提出的基本道德规范之一。
作为思想政治教师,我们首先要利用课堂教学担当起“诚信”教育的重任。
诚信要从教师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一言一行要规范,在学生面前要讲真话,处理每件事尽量符合实情,让自己的言行举止成为学生讲“诚信”的表率。
比如,学生做错事,老师可以批评学生。
同样,老师做错了事,也应该接受学生的监督。
学生指出来时,应该谦逊地承认并注意改进,不能因为学生指出自己的缺点而恼怒进而斥责学生,老师要为学生的明辨是非,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而高兴。
政治教师要用自己的诚信人格去影响学生。
这样,长期的潜移默化,学生就会以老师为“诚信”榜样,逐渐形成大胆认错。
敢于改错的忠诚老实的品德。
教育本身就意味着一个灵魂呼唤另一个灵魂,教师无言的诚信人格感化,效果会远远超过刻意的“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意思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的意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才能造就更多优秀的下一代。
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在学习、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主动帮助他人,诚实守信,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争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要时刻铭记着这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我们知道:教育是一个民族发展的根本,只有不断完善自身的修养才能造就更多优秀的下一代。
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我要从小事开始做起,在学习、生活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虚心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主动帮助他人,诚实守信,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活动,争当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少年!要时刻铭记着这句话——千教万教教人求真。
那么怎样来理解呢?千教万教,这里是指人类所创造出来的文化经典与知识等。
而“教”即包括传授的内容也包括受教者,它应该说明了两点:第一是受教者的重要性,因为人类的成功离不开对教育的掌握;第二,教书育人应该是贯穿整个社会进程,由古至今都必须把握的方针政策。
可见,我国古代的教育,无论是封建时期还是现代,都有它存在的价值。
随着时间的推移,许多文化经典被湮没,而知识却越来越多,但如果想使之精华永驻于世,必然得到相反的效果。
正如孔子所言,“行而不著,习矣而已”(《论语·述而》),也许正是因为时空变换后产生了某些负面影响吧。
不过我们今天学习知识并非单纯为了用以炫耀,而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水平,进而形成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当然任何东西都需要继承,这种发扬与创新便构成了未来发展的基础。
一个民族不具备科技实力,其结局必定遭遇失败或毁灭。
而科技落后不可怕,可怕的是落后的文化背景和传统文化导致的不堪设想的后果。
所以我们必须清楚地认识到,民族振兴是教育的责任,而教育的最终目标则是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现代公民。
关于求真知做真人的名言

关于求真知做真人的名言有:
1、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陶行知
2、凡事都要踏踏实实去做,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
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李大钊
3、大胆的假设,小心的求证;认真的做事,严肃的做人。
——胡
适
4、理必求真,事必求是,言必守信,行必踏实。
——黄炎培
5、人到无求,心必坦荡,言必真诚,志必磊落,行必光明。
——
毕淑敏
6、求真务实,以德养身。
——王芳
7、廉洁自律心无病,求真务实业有成。
——李晓燕
8、世间好看事尽有,好听话极多,惟求一真字难得。
——申居郧
9、求真、求善、求美,是教师永远的追求。
——袁利亚
10、作决策以人为本当戒急功近利,干工作求真务实应求有口皆碑。
——康谋深。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求真与做人的 教育在现实生 活中的意义
求真与做人的教育在 现实生活中具有深远 的意义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培养社会责任感
通过求真与做人的教育,我们可以培养学生对社会、对人生的责任感。他们将不仅仅满足 于获取知识,更会关心社会、关心他人,以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技能、培养品格
2
3
而在所有的教育中,教人求真和学做 真人是最为核心的两个目标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
求真,就是追求真理、探求真相、寻找真知 。在教育过程中,我们不仅要教授学生各种 学科知识,更要培养他们追求真理的精神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激发好奇心
好奇心是人们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内在动力。在教育中,我们应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让他们对世界充满好奇,愿意主动去探求真相 培养批判性思维 批判性思维是一种独立思考的能力,它能够帮助我们辨别真假、判断优劣。在教育中,我 们应该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让他们学会独立思考,不盲目跟从他人 鼓励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在教育中,我们应该鼓励学生通过实践来验证所学知识,让 他们在实践中发现真理、掌握真知
塑造健康人格 求真与做人的教育有助于塑造学生健康的人格。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学生将学会独立思 考、勇于探索,形成坚韧不拔的品质。同时,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将使学生更加懂得尊重 他人、关心他人,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
促进社会进步 具有求真精神与良好道德品质的学生将成为社会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他们将在各自的领 域中发挥积极作用,为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做出贡献
求真与做人 的关系
求真与做人之间有着 密切的关系。一个人 的求真精神不仅是他 学术成就的基础,更 是他为人处世的准则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
这句话是中国古代思想家、政治家、文化名人王阳明所说的一句名言。
它表达了一个
相当深刻的教育理念,即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在王阳明看来,真正的人不是物质的追求,而是内心的高尚品质。
这些品质包括品德、智慧、勇气、谦虚、忠诚和仁爱等方面。
只有这些品质才是塑造一个人的真正意义。
为了追求真正的人,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也必须做出改变。
教师不仅仅要传授知识和技能,更要培养学生的品格和能力。
学生也不仅仅是一个接受者,而是一个主动学习和探究
的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就是说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可以千差万别,但最终的目的都是
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人。
这种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成为教育界的共识。
“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就是说只有不断学习才能不断提升自己的品质。
学习不仅局
限于书本上的知识,还包括生活中的经验和感悟。
只有不断学习,才能有不断进步的可
能。
这句话虽然出自古代,但其意义非常深刻。
在现代社会,我们仍然可以从中获得很多
启示。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知识和技能,更要让其成为有高尚品质的真正的人。
只有精神上的丰富才是真正的进步。
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在知识爆炸的时代,不断
学习才是不下滑的关键。
所以,这句名言不仅仅是一个可歌可泣的口号,还是一个深刻的
教育信仰。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文档资料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文档资料“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终生学习的四个“学会”(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做人),其核心是学会做人,学会做一个真实的人,叶圣陶先生又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在这方面,作文教学是责无旁贷的。
“作文即做人”,“文如其人”都说明这个道理。
它要求作文应当是真我的体现,它不允许存在着虚假。
作文的弄虚作假,是对学生人格的扭曲。
写出自己的生活,写出自己,作文才有生命力。
小学生作文就是练习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内容或亲身经历的事情,用恰当的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但小学生往往容易忽略身边的事情,不容易挖掘身边的题材。
这就需要教师加以恰当的引导,引导他们在写作文时要做到说真话、诉真情,能在大量的以表达自己真实思想和心理情感为中心的写作中发展和提高写作能力和思维水平,把作文变成让学生感兴趣的一样东西,让学生爱写,并能通过作文正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表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
一、教师要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叶圣陶先生说过:“生活如泉源,文章犹如溪流,泉源丰盈,溪流自然活泼地昼夜不息。
”这告诉我们“生活是作文之本。
”为了让学生能有一双慧眼和一颗慧心,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生活、思考生活的习惯,培养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主要是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观察习惯。
叶老说过:“阅读和写作都是人生的一种行为,凡是行为必须养成习惯才行。
”生活中有许多有意义的值得观察的事物,怎样使学生不错过这些宝贵的生活画面,及时捕捉住观察的对象呢?教师一要多引导,二要多提醒。
有很多观察体会,很多灵感往往是转瞬即逝的,一不留神就会溜走。
教师还应引导学生每天写一篇观察日记,写自己的新发现,写生活中的事物,写脑中偶尔蹦出来的灵感。
二、教师要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多接触社会由于“作文来源于生活”,所以作为教师还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尝试着跳出当堂完成或今天布置、明天完成的传统格局。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思想家王阳明的名言,是他在探寻人生真谛的过程中得出的精辟结论。
这句话揭示了一个深刻的哲学道理,即只有通过不断地探索和学习,才能够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而且这种真正的人并不是指外在的形象或者社会地位,而是指内心的品质和修养。
这句话深刻而真实地反映了人类在追求真理和完善自我方面所面临的共同困境和追求。
这句话传达了一个明确的信息,即人们在追求真理的过程中需要不断地学习各种不同的教导。
千教万教之中,我们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条道路,去向真理迈进。
这也意味着世界上存在着多种不同的见解和学问,而我们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去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途径。
只有通过多方位的学习和思考,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并把握真理,并最终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这句话也告诉我们,通过学习不断地完善自己,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千学万学,就是要告诉我们要学做真人,而不是假装成为一个真人。
这就要求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要注重内在的品质和修养的培养。
只有了解真理并将之落实于自己的行为中,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这也是王阳明在这句名言中想要表达的根本意义,即通过学习去强化个人的道德修养,成为一个有真实品质和内在力量的人。
那么,如何才能够实现“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呢?我们需要保持一颗谦逊的心,愿意倾听和接受来自不同领域和渠道的教导和知识。
无论是传统的经典教育,还是现代的科学知识,我们都应该不断地学习和积累。
我们需要不断地思考和探索,去理解和把握这些教导和知识的精髓。
只有通过自己的理解和领悟,我们才能真正地将其内化为自己的真知。
我们需要在自己的行为和实践中,将这些真知转化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和品质修养。
只有通过不断地实践和充实,我们才能将这些真知转化为自己内在品质和力量的展现。
事实上,“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并不单单是一个关于学习和修养的教导,更是王阳明对人生价值和人格力量的一种理解和诠释。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关于孩子的德育反思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关于孩子的德育反思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关于孩子的德育反思陶行知先生将“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他教学、做人的准则。
他对“求真、做真人”的要求一是要求知,学真本领,探求真理,为真理献身;二是要具有真善美的人格,做高尚的人;三是不做人上人,也不做人下人,应做人中人,以人民利益为至高。
而这些要求无论现在还是今后都不会过时。
最近学校组织对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相关事迹以及相关理论进行学习,在此次学习活动中,我学到了很多。
陶行知先生所提到“求真、做真人”这一思想知识,我深表认同。
在我认为知识固然是重要的,但是除去知识之外,对于学生来说是怎样做人,对于老师来说是怎样来教学生做人,是重中之中。
就像陶行知先生所说“以人民的利益为至高”,那么就必须拥有高尚的品德,优良的品德素质教育。
教授学生知识固然重要,但做人是更加重要的事情。
如果一个人拥有的渊博的学识,然而却将这些他所懂得的知识用来危害社会、国家,乃至世界。
那么这个人不管是拥有怎样多的学识,他也是不受欢迎的,不被人所接受的。
所以我非常重视孩子的品德教育。
班上有孩子做错事情而不愿承认以及主动站出来承担,我想老师们都遇到过这样的情况吧!在我的班级里也曾有着这种现象,但现在,几乎每个孩子对于自己所做错的事情都能主动站出来承认并且及时改正。
在我的思想中,我希望我的孩子们能够拥有主动承担错误的勇气,并且在承担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在以后的生活以及学习当中不再犯同样的错误。
春天到来了,校园里的花儿也开得艳丽,小树也开始抽出鲜嫩的枝芽。
在小朋友眼中春天带来的这一些景象是非常有趣与新鲜的。
于是有些孩子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将校园里的花朵摘下来玩赏,将小树枝折下来拿在手中甩动,在其中寻找他们的乐趣。
我想他们在那一刻是快乐的,但是随意攀折植物,这样的行为是不可取的。
于是在夕会课上,我就问我们班的学生,是否也有着这一现象的发生(注:学生科已有老师告知我,我班有攀折现象)。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出自中国古代哲学家王阳明的名言,表达了追求真理和成为真正的人的追求。
这句话简洁而深刻,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内涵。
它告诉我们,无论是什么样的教育体系,都是为了教人寻求真理,学做一个真正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教育的目的是为了教人寻求真理。
千教万教的教育体系都是为了让人们明白真理,明白事物的真相。
在古代,儒家、道家、佛家等各种思想流派都在探讨人生的意义和价值,以及真理究竟是什么。
不同的学派有不同的见解,但都在努力为求真理而努力。
在现代,教育也是如此,不同学科的教育都是为了让学生们理解科学的规律和真理。
只有找到真理,才能得到真正的智慧和力量。
这句话强调了学习的目的是为了成为真正的人。
千学万学是为了让人学做真正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在古代,人们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学习道家思想,学习佛家智慧,来努力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一个有智慧的人。
这种人格修养比知识学问更为重要。
在现代,教育也是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和综合素质,才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益于社会的人。
这句话深刻地反映了中国古代哲学家对教育和学习的理解,也对现代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目的是让人们明白真理,履行自己的社会责任,学习的目的是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只有真理和人格修养相结合,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在实际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这句话来反思自己的教育和学习方式。
我们应该关注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注重学习知识,更要注重学习真理,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和创造力。
我们也应该注重学习的目的,不仅完全追求成绩和知识,更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品德和人格,做一个有道德、有智慧的人。
这句话不仅仅是一句简单的名言,更是一种深刻的思想和哲学。
它告诉我们教育的真谛在于追求真理,学习的真谛在于成为真正的人。
这种追求真理、成为真人的理念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行,不断追求真理,成为高尚的人。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心得

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心得学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心得1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我认真地学习了他的教育思想,让我的思想进行了一次彻头彻尾的大洗礼。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从陶先生的作品中随处可见他对好教师的殷切期望。
作为一名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
”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
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
我们要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
我们要虚心地跟一切人学,跟大众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
人类发展永无止境,科学永无止境。
我们要时时更新自己的观念,及时获取相关的信息,不断进取,发展自己,完善自己。
陶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生会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学。
对于一个问题,不是要老师全现成的解决方法来传授学生,而是要把这个解决方法如何找来的过程,组织好,指导学生,使学生以最短的时间,经过类似的经验,自己将这个方法找出来,并且能够利用这种经验来找别的方法,解决别的问题。
有了这种经验,学生才能自己去探求知识,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的确,选择了教育,就选择了奉献。
有人将教师比作园丁,但是,“园丁的汗水,在绿叶上闪光,教师的汗水,在心灵中结果。
“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惟独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陶行知为了使大众掌握文化知识,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开展文化教育活动。
在我们前辈中间,也有许许多多平凡的教育工作者,无怨无悔地把自己的青春和一生精力挥洒在教书育人这块神圣的土地上。
他们都是我们教师的一面镜子。
作为一名教师,我将永远牢记陶先生的教诲,不断更新教育观念,以陶行知先生的理论为指导思想,引导学生手脑并用,学会过硬的技能,使学生的素质全面发展,成为新世纪的创新型人才。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出自清代学者邵雍的《原道》,意思是各种学说都是为了教导人们追求真理,千方百计地学习各种知识也是为了做一个真正的人。
这句话虽然简短,却蕴含着深邃的道理,对于我们的人生和学习都有着重要的启示。
首先从“千教万教教人求真”这句话来看,无论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学问、信仰的是什么宗教、追求的是哪种理念,都是为了寻求真理。
人类自古以来就一直在探索世界、思索人生的意义,不同的文化和学说都是人们在这条道路上的探索和总结。
佛家提倡“正见、正思、正语,正业、正命、正念、正定”,儒家追求“仁义礼智信”的人格修养,道家主张“无为而治”,基督教宣扬“仁爱、宽恕、忠诚、正直”,伊斯兰教弘扬“尊重、坚守、信仰、奉献”,这些不同的教义都是在引领人们追求一个更加真实、纯正和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学习这些教义的时候,不应该拘泥于形式,而是要从中领悟真理,换位思考,虚心学习,取长补短,使之成为我们生活和学习的指南。
从“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句话来看,不同的学问不仅让我们获取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们成为一个真正的人。
古人有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既需要广泛的知识,更需要强烈的思考。
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自身的完善、提高自身的修养、成为具有高尚品质和良好品德的人。
正如孔子所说:“巧言令色,鲜矣仁。
”一个人的学问再高,技能再强,若不具备良好的品德素养,那么仍旧是不完整的。
因此学习做一个真人,就是要在知识的基础上,用道德的标准来规范自己的行为,做到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积极向上,以诚实守信的态度对待人生。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句话不仅是一种理念,更是对我们人生和学习的指引。
在求真的道路上,我们需要虚心学习各种知识和文化,换位思考,用心领悟,找出其内在的价值和智慧;在做真人的道路上,我们需要注重道德修养,强化自身的品德,用诚实守信、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生活,用行动践行真理。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陶行知是我国近代卓越的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他创立了有名的“生活教育”理论,办了著名的晓庄学校、山海工学团、育才学校、社会大学等,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这些人才都是在陶行知“教人求真”、“学做真人”的人才观和一整套塑造“真人”的教育措施下成长的。
认真学习和发扬陶行知培养“真人”的理论和经验,对于我们今天培养跨世纪的优秀人才大有裨益。
陶行知提出道德教育的根本任务是“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他指出“教师的职务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学生的职务是“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①陶行知认为,培养人才不看形式而要看实际的真本领。
他称“教人求真”的教师,才是第一流的教育家,这需要具备两种要素:“一,有真知灼见;二,肯说真话,敢驳假话,不说谎话。
”②教师教人求真,首先就应当教人奋不顾身地追求真理,不做“伪君子”,伪君子为名利所动,会丢掉人生最宝贵的人格,“演出千百之伪状”,而真人则求真知识,说真话,实事求是地办事,就可做到贫贱不能移,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学生学习就是要追求真理做真人,不追求虚名,而要学习为国家为社会工作的真本领。
1940年底,陶行知之子陶晓光到成都一个无线电厂工作,厂方要资格证明书,陶晓光因没有正规学历,便向熟人要了一张晓庄学校的毕业证明书。
陶行知闻讯后,认为不妥,即电告晓光将证明书寄回,并写信对晓光说:“我们必须坚持‘宁为真白丁,不作假秀才’之主张进行。
倘使这样真实的证明不合用,宁可自己出钱,不拿薪水,帮助国家工作,……总之,‘追求真理做真人’,不可丝毫妥协。
……你记得这七个字,终身受用无穷,望你必须努力朝这方面修养,方是真学问。
”“③陶行知认为“才”与“不才”,在于其知识、学识是否“真”。
真学问的标准在于是否真是经过自己刻苦学习和实践求得,而不是由什么“证书”之类所决定。
陶行知认为在学问上忠于真理,则在政治上必忠于革命。
他说:“学问与革命是一件事,不是两件事”,“学问不论新旧,只要是追求真理,便与革命之精神符合,若以学问作买卖,则无论新旧,都有作汉奸之可能,……一个人在学问上能追求真理,则在革命上能杀身成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人求真,从己做起
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这道出了教育的本质意义。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是教师的思想情操;“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是学生的人生追求。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其精髓在于一个“真”字。
“真”是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境界。
教师作为现代进步教育思想的实践者,应牢记陶行知先生的话,教学生求真知,学真本领,养真道德,说真话,识真才,办真事,追求真理,做真人。
以“真”字作为自己的立教之本,教好书育好人。
因此,教人求真,学做真人,还须从教师求真做起。
而在这一点上,我也曾经走入误区。
下面我就从自身求真意识的角度来谈一些心得体会。
课堂教学需要师生间的互动,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在这个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学生们千奇百怪的提问。
面对学生的提问,教师毕竟不是万能的,难免会有“卡壳”的时候,如何应对卡壳,最能反映教师的求真意识。
反思自身的教学生涯,深感自己在面对卡壳的时候,也是不知不觉地进入了误区。
总认为在学生面前承认自己“不知道”是很失面子的事。
记得刚走上工作岗位,在遇上回答不了的问题时,不免会有慌乱,有时候也会当着学生的面承认老师不太清楚。
但那是在经验缺少又迫不得已的情况下作出的无奈选择,为走出“困境”,我也费了一番心思琢磨出了一套应付的办法,并且越用越熟练。
每当学生们问到某个一时半刻答不上的问题,我就采用迂回战术:比如“这个问题提得好,只是这方面的知识要等到以后才学,以后才用
得到,到时候我再给你讲。
”比如“这个问题挺复杂,不是一句两句话能够解释清楚的,在适当的时候我再慢慢跟你讲。
”比如“能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这很好,不过这个问题价值不大,考的可能性更小,有时间的话我们再讨论。
”比如“某某同学提的问题很有意思,今天由于时间关系,我们不展开讨论了”,运用上述“教育的机智”来脱身,自己有时还感到很得意。
在自己的潜意识中被学生问倒是有损老师身份的事,要维护老师的尊严,就不能在学生面前暴露自身知识上的缺陷与不足。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我参阅了不少新课程方面的书籍,尤其是《陶行知教育名篇》,不看不知道,越看越为自己自己求真意识的失落而汗颜。
千百年来,教育者和被教育者一向界限严明、等级森严,天地君亲师的地位,传道、授业、解惑的作用,使教师被罩上了神圣的光环,也提高了对教师的角色期待,渐渐地教师似乎就不能也不应说“不知道”了。
而素质教育倡导的是民主、平等、科学,这也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
真正的教师绝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更是科学精神的倡导者、体现者,他不应只是学生步入科学殿堂的引路人,还应是能与学生坦诚相待的知心朋友。
要培养学生的求真精神,自身必先要有求真的意识与求真的行动。
如果我们一方面谆谆教诲学生“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并一方面又千方百计掩饰自身的缺陷与不足,把自己装扮成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圣贤,这不仅会使教师活得很累,而且有违科学精神与为师之道。
基于这样的认识,在课堂教学中,我就尝试着承认自己不知道。
由于放下了思想包袱,真诚地展示教师的不知道,觉着并没有想象中的那种难堪,反倒感到轻松与坦荡。
学生们发现老师有不懂的时候也并没有怎样的失望,
反而觉得老师也不是一堵难以逾越的高墙。
甚至有时在坦陈自己不知道的时候,我想是否也应该利用其中的教育契机,创设一种新的教育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热情,唤醒激活学生的创造力。
为此我也作过尝试。
一次,有位学生问到某个地区典型气候的具体成因时,我一时半刻确实回答不了,便作了如下处理:“你提的这个问题很有水平,我还真的回答不上来。
你看这样行不行,我们课后分头找资料,比一比看谁先找到答案。
”结果那位学生在第二天一早就拿着答案来找我,并告诉我他是通过上网查阅有关资料找到答案的,我对他说:“我是问别人后才搞清楚的,你比我强。
”那位学生受此激励,学习信心倍增。
在另一次课堂教学中,我也是因鼓励学生提问而回答不上来,我在承认自己不懂的前提下,发动更多学生在课外去探究这一问题,并与老师比一比,结果学生们通过各种途径求得了对这一问题的多个答案,并在课堂上进行解答、争辩,从中不断碰撞出新的思想火花。
师生之间在这种碰撞中都获得了自我超越,求真意识的唤醒,求真行为的强化,带来的是课堂教学的生机与活力,何乐而不为。
教人求真,这是教师的基本责任,正人者必先正己,要教人求真必定己先求真。
做为一名教师,不仅要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还要客观地对待自己工作中的失误,千万不能遮盖,更不能搪塞,有错必纠,进行言传身教,做学生行为的示范。
这不仅不会损害教师的形象,反而更会赢得学生的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