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陈汤传》原文及译文

合集下载

《名言录》全文及译文

《名言录》全文及译文

《名言录》全文及译文【原文】古君子之为学也,不在乎禄位而在乎道义而已,用之则从政而惠民,舍之则修身而垂教。

宋·王禹称《送谭尧叟序》【译文】古代君子治学读书,不在乎当官而在乎道义罢了,被任用求管理国家让人民得到好处,不被任用就修养身心而留教后人。

【原文】居上位而不骄,在下位而不忧。

《易·乾》【译文】身居高位、担负要职而不骄矜自傲,未被重用而地位低下也不悲观失望。

【原文】治人不治,反其智。

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其身正而天下归之。

《孟子·离娄章句上》【译文】管理和领导别人,别人却不服从,便应该反躬自问:是否自己智慧不够。

……凡是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都要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原文】善以不伐为大。

三国·魏·刘劭《人物志》【译文】不夸耀自己的优点是最大的优点。

【原文】记人之功,忘人之过。

《汉书·陈汤传》【译文】对待别人应当记住他的功劳,而忘掉他的过失。

【原文】德不广不能使人来,量不宏不能使人安。

明·刘基《郁离子·德量》【译文】恩德不广博,则不能招揽人才;气量不宏大,则不能安定人才。

【原文】大智似愚而内明。

《人物志·八观》【译文】有很高智慧的人,表面上好像愚笨,实际内心对一切都清清楚楚。

【原文】尽己而不以尤人,求身而不以责下。

唐·吴兢《贞观政要·公平》【译文】事情做不好要尽量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要埋怨他人和下属。

【原文】君子以细行律身,不以细行取人。

清·魏源《默炀下·治篇》【译文】君子在小事上严格要求自己,但不以小事来苛求别人。

【原文】众力并,则万钧不足举也;群智用,则庶绩不足康也。

晋·葛洪《抱朴子·务正》【译文】众多的力量合并在一起,再重的东西也不难举起;充分发挥众多人才的智慧,各项事业的兴办,都不在话下。

【原文】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陈平传文言文

陈平传文言文

陈平传文言文【篇一:陈平传文言文】陈平传《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眜、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眜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①,举进。

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②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

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节)【注】①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宰:治理b.久之,汉王患之患:担忧c.至于行功爵邑,重之爵:封爵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献【解析】捐:古代汉语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答案】 d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纷纷,何时定乎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c.恣所为,不问其出入d.宣言诸将钟离眜等为项王将【解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均为“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的意思。

汉书·陈汤传原文

汉书·陈汤传原文

汉书·陈汤传原文《陈汤传》原文及汉书原文:陈汤字子公,阳瑕丘[注]人也。

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

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

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才,勃举汤。

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

会薨,因赐谥曰缪侯。

汤下狱论。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

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

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

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

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

即日引军分行,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

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

由是具知郅支情。

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

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

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

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

土城外有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外人发薪烧木城。

夜,数百骑欲出外,迎射杀之。

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

汉兵纵火,吏士争入,郅支单于被创死。

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

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

《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

《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

《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翻译是在准确(信)、通顺(达)、优美(雅)的基础上,把一种语言信息转变成另一种语言信息的行为。

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注]人也。

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

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

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才,勃举汤。

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

会薨,因赐谥曰缪侯。

汤下狱论。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

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

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

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

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

即日引军分行,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

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

由是具知郅支情。

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

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

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

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

土城外有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后汉书·陈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陈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陈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1、《后汉书·陈忠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陈忠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陈忠字伯始,永初中辟司徒府,三迁廷尉正,以才能有声称。

司徒刘恺举忠明习法律,宜备机密,于是擢拜尚书,使居三公曹。

忠自以世典刑法,用心务在宽详。

初父宠在廷尉上除汉法溢于《甫刑》者未施行及宠免后遂寝而苛法稍繁人不堪之忠略依宠意奏上二十三条,为《决事比》,以省请谳之敝。

又上除蚕室刑;解臧吏三世禁锢;狂易杀人,得减重论;母子兄弟相代死,听,赦所代者。

事皆施行。

及邓太后崩,安帝始亲朝事。

忠以为临政之初,宜征聘贤才,以宣助风化。

常侍江京、李闰等皆为列侯,共秉权任。

帝又爱信阿母王圣,封为野王君。

忠内怀惧懑而未敢陈谏,乃作《搢绅先生论》以讽,文多故不载。

自帝即位以后,频遭元二之厄,百姓流亡,盗贼并起,郡县更相饰匿,莫肯纠发。

忠独以为忧,上疏。

元初三年有诏,大臣得行三年丧,服阕还职。

忠因此上言:“孝宣皇帝旧令,人从军屯及给事县官者,大父母死未满三月,皆勿徭,令得葬送。

请依此制。

”太后从之。

忠以久次,转为仆射。

时帝数遣黄门常侍及中使伯荣往来甘陵,而伯荣负宠骄蹇,所经郡国莫不迎为礼谒。

又霖雨积时,河水涌溢,百姓骚动。

忠上疏,书奏不省。

时三府任轻,机事专委尚书,而灾眚变咎,辄切免公台。

忠以为非国旧体,上疏谏。

忠意常在褒崇大臣,待下以礼。

其九卿有疾,使者临问,加赐钱布,皆忠所建奏。

顷之,迁尚书令。

延光三年,拜司隶校尉。

纠正中官外戚宾客,近幸惮之,不欲忠在内。

明年,出为江夏太守,复留拜尚书令,会疾卒。

(节选自《后汉书·陈忠传》,有删改)译文:陈忠字伯始,永初年间被召入司徒府任职,三次升迁后担任廷尉正,凭借才能获得声誉。

司徒刘恺荐举陈忠明了熟习法律,应该担任机密职官,于是提升他担任尚书,让他官居三公曹。

陈忠自认为世代主管刑法,专心追求法律的宽大审慎。

当初,陈忠的父亲陈宠担任廷尉,上奏废除汉朝法律中超出《甫刑》的条款,没有施行,到陈宠被免官以后就搁置了。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七节文言文翻译三

2021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文言文阅读第七节文言文翻译三

3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人也。少好书,博达善属文。富 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 勃举汤,汤待迁,父死不奔丧,(1)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 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汤下狱论。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即日引军分行, 未至城三十里,止营。郅支单于遣使问汉兵何以来,汤因让 之:“我为单于远来,而至今无名王大人见将军受事者, 何单于失客主之礼也!(2)兵来道远,人畜罢极,食度且尽, 恐无以自还,愿与大臣审计策。”郅支单于怒,引兵攻,战 不利,遁入城。汉兵围之。
【参考译文】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从小喜欢 读书,博学通达,擅长写文章。富平侯张勃与陈汤交好,认 为他才能高超。初元二年,汉元帝下诏让列侯举荐茂材, 张勃举荐了陈汤,陈汤等待升迁,父亲死了也不奔丧,司隶 上奏弹劾陈汤没有遵守礼法的品行,张勃不按照真实情况 举荐人才,(张勃)获罪被削夺二百户食邑,恰好这时(张勃) 死了,因而皇帝赐他“缪侯”的谥号。陈汤下狱论罪。很 久以后,(陈汤)被任命为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一同出兵 西域。当天就带领军队分道前进,离城不到三十里,停下扎 营。郅支单于派使者责问汉军为何而来,陈汤于是责备单 于道:“我们为了单于远道而来,而到现在还没有有名的王 侯大臣来见将军接受命令,为什么单于失去主人对待客人 的礼仪呢!(我们的)军队远道而来,人马极其疲劳,粮草估 计也将用完,恐怕不能自行还军了,希望(单于)同大臣审 慎考虑策划。”郅支单于大怒,率领军队攻打汉军,作战不 利,退入城中。汉兵包围了他们。
州事。太宗即位,迁将作监、知泰州。坐擅借官库银造器,
又妄以贡奉为名,贱市狨毛虎皮为马饰,为通判王廷范所
发。淳化三年,卒,年七十三。
(节选自《宋史·段思恭传》,有删改) (1)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保留词语: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词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关键句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陈汤传翻译高考题

陈汤传翻译高考题

陈汤传翻译(高考题)【原文】陈汤字子公,山阳瑕兵人也。

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

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

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材,勃举汤。

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会薨,因赐谥曰缪侯。

汤下狱论。

后复以荐为郎。

……初,汤与将作大匠解万年相善。

自元帝时,渭陵不复徙民起邑。

成帝起初陵,数年后,乐霸陵曲亭南,更营之。

万年与汤议,以为:“武帝时工杨光以所作数可意,自致将作大匠,及大司农、中丞耿寿昌造杜陵,赐爵关内侯,将作大匠乘马延年以劳苦秩中二千石;今作初陵而营起邑居,成大功,万年亦当蒙重赏。

子公妻家在长安,儿子生长长安,不乐东方,宜求徙,可得赐田宅,俱善。

”汤心利之,即上封事言:“初陵,京师之地,最为肥美,可立一县。

天下民不徙诸陵三十余岁矣,关东富人益众,多规良田,役使贫民,可徙初陵,以强京师,衰弱诸侯,又使中家以下得均贫富,汤愿与妻子家属徙初陵,为天下先。

”于是天子从其计,果起昌陵邑,后徙内郡国民。

万年自诡三年可成,后卒不就,群臣多言其不便者。

下有司议,皆曰:“昌陵因卑为高,积土为山,度便房犹在平地上,客土之中不保幽冥之灵,浅外不固,卒徒工庸以巨万数,至然脂火夜作,取土东山,且与谷同贾。

作治数年,天下遍被其劳,国家罢敝,府臧空虚,下至众庶,熬熬苦之。

故陵因天性,据真土,处势高敞,旁近祖考,前又已有十年功绪,宜还复故陵,勿徙民。

”上乃下诏罢昌陵。

丞相、御史请废昌陵邑中室,奏未下,人以问汤:“第宅不彻,得毋复发徙?”汤曰:“县官且顺听群臣言,犹且复发徙之也。

”时成都侯商新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素不善汤。

商闻此语,白汤惑众,下狱治,按验诸所犯。

……于是汤与万年俱徙敦煌。

(节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译文】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兵人。

从小喜欢读书,博学通达,善写文章。

家里很穷,总是向人求乞告贷,毫无节制,州里人都不称赏他。

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译文

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译文

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译文1、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译文陈亮《陈性之》原文及翻译陈亮陈性之陈亮原文:往尝论乡之富人,以陈性之为第一。

吾友徐居厚亦知此翁可人意,而乐妻其少女焉。

居厚以对策切直,得从事浙东观察府,竟以不能曲折上官罢去,独敬惮性之,盖相处数年如一日。

余尝款性之门,阒然如无人声。

顷之,一僮出,问客姓氏,已而肃客入,主人相与为礼,已而杯盘罗至,终不见喧嘈之声。

性之面目严冷,与人寡合,虽大会集,率不过三数客。

遇有所往,虽百里夜半,亦疾驰竟归。

一日,与乡士大夫过予,自命行庖具饭。

食毕,从容言曰:“某素不解饮,一饱之外,虽留何用?”予亦不强也。

衣食取足,不为分外经营。

不交涉邑官吏,谒入县庭,则不问可以知其令之贤矣。

盖其自为过多,为人过少,若有取于杨朱之道者。

然予闻性之官剑浦,乡人陈公质且老,而羁置在焉。

性之曲意抚存之,使之自忘其为罪戾也。

居亡何,公质死。

性之还自旁郡,道逢兵马都监者往验其死,性之嘱以徐行:“有檄止君矣。

”性之亟趋郡白事,得追还其都监者,又为治其后事颇悉。

盖古之义侠所谓不以存亡为解者,大率亦此类。

繇此言之,士之素守里闾,曾不得少自概见于世者,岂必曰乡称善人而已乎!性之以赀补迪功郎,尝主南剑之剑浦簿,以忧去官,而不复调矣。

性之家故多竹,不以与人;多美器用,不轻以假人,居厚每笑于余无所不可。

墓上之铭,宜颐之有请也。

颐①尝从予游,郡以其名上礼部,而性之死矣,盖癸卯十有二月七日也。

得年凡七十岁。

【注】①颐:陈性之的儿子。

(选自《陈亮集》卷二十七,有删节)译文:以前曾经谈论乡里的富人,认为陈性之是首富。

我的朋友徐居厚也知道这位老人家称人心意,因而也很乐意娶他的小女儿为妻。

居厚因考试时陈述自己的见解恳切率直,得以在浙东观察府做官,终究因不能奉承讨好上级官员而辞官离去,唯独敬畏陈性之,就这样和他相处多年如一日。

我曾经敲性之的门,静悄悄地,好像没有人回应。

过了一会儿,一个奴仆走出来,问我姓什么,不久就恭敬地把我带进去,主人以礼接待了我,没过多久,杯盘都摆出来了,始终听不到喧闹嘈杂的声音。

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答案(精选2篇)

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答案(精选2篇)

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答案(精选2篇)篇1: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答案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阅读答案(甲)陶渊明,少有高趣,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群,任真自得。

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

时人谓之实录。

亲老家贫,起为州祭酒,不堪吏职,少日,自解归。

州召主簿,不就。

躬耕自资,遂抱羸疾。

江州刺史檀道济往候之,偃卧瘠馁有日矣。

道济馈以梁肉,麾而去之。

后为彭泽令,遂有公田。

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五十亩种粳。

岁终,会郡遣督邮至县,吏请曰:“应束带见之。

”渊明叹曰:“我岂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解绶去职,赋《归去来》。

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在浔阳与渊明情款,日造渊明饮焉。

每往必酣饮致醉。

延之临去,留二万钱与渊明,渊明悉遣送酒家,稍就取酒。

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而蓄无弦琴一张,每酒适,辄抚弄以寄其意。

若先醉,便语客:“我醉欲眠,卿可去。

”其真率如此。

元嘉四年,会卒,时年六十三。

(乙)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给。

幼稚盈室,瓶无储粟,生生所资,未见其术。

亲故多劝余为长吏,脱然有怀,求之靡途。

会有四方之事,诸侯以惠爱为德,家叔以余贫苦,遂见用于小邑。

于时某某未静,心惮远役,彭泽去家百里,公田之利,足以为酒。

故便求之。

及少日,眷然有归欤之情。

何则?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

饥冻虽切,违己交病。

尝从人事,皆口腹自役。

于是怅然慷慨,深愧平生之志。

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

寻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自免去职。

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

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

乙巳岁十一月也。

秫,黏高粱,常用于酿酒。

9.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颖脱不群不群,不平凡。

B.脱然有怀有怀,有所思念。

C.会郡遣督邮至县会,恰逢。

D.犹望一稔稔,丰年。

10.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尝著《五柳先生传》以自况家叔以余贫苦B.乃使二顷五十亩种秫乃瞻衡宇C.先是颜延之为刘柳后军功曹故多劝余为长吏D.时人谓之实录深愧平生之志11.甲段选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是A.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B.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C.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D.尝九月九日出/宅边菊丛中坐/久之满/手把菊/忽值人送酒至/即便就酌/醉而归/渊明不解音律/12.下列甲段选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陶潜博学多识。

古书的注解

古书的注解
1、再度注释的出现:孔颖达《五经正义》、 皇侃《礼记义疏》和《论语义疏》。
2、训诂范围的扩大:裴骃《史记集解》、 司马贞《史记索引》、张守节《史记正义》。 称为“史记三家注”。
3、集注、集解的出现与字书、韵书、义书 的分立:何晏的《论语集解》 、顾野王《玉 篇》、李登的《声类》 、张揖《广雅》。
古书的注解
壹、古注的产生
清朝陈澧说:“诂者,古也。古今异言, 通之使人知也。盖时有古今,犹地有南北, 有南北,相隔远则言语不通矣。地远则有 翻译,时远则有训诂。有翻译则能使邻国 如乡邻,有训诂则能使古今如旦暮。所谓 通之也,训诂之功大矣哉!”(陈澧《东 塾读书记》卷十一“小学”条。)
贰、古书注解的重要性
伍、 古注的方法
传统的训诂学是对古书书面语的意义进行 解释。汉字形、音、义三要素中,义是核 心,形是书面形式,音是口头形式。训诂 学的研究是以义为核心,兼顾形、音并对 三者作综合的研究。解释词义可以从字形、 字音、字义三方面入手,这就是传统所谓 形训、音训和义训。
一、形训
形训,是通过分析汉字形体来探求它所表示的词义。 这是基于汉字的表意特征而形成的一种训诂方法。
潜行水中也。” (二)说明引申义 《左传·襄公十一年》:“围郑,观兵于南
门。”杜注:“观,示也。” 《国语·周语》:“先王耀德不观兵。”韦昭
注:“观,示也。” 《尔雅·释言》:“观,示也。”
(三)说明假借义
《汉书·陈汤传》:“明日,前至郅支城都 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阵。”
颜师古注:“傅,读曰敷,布也。”
(三)说明特殊词序
《诗经·邶风·谷风 》:“不我能慉,反以我 为雠。”孔颖达疏:“当倒之,云‘不能 慉我。’”
二、说明修辞手法
(一)代称

陈汤传原文及其翻译

陈汤传原文及其翻译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足智多谋,好立奇功。每次经过城镇山川,总要登高远望勘探地形。担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后和甘延寿商议说:“夷狄之人畏惧臣服强大者,这是他们的本性。西域原本属于匈奴人,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略欺凌乌孙、大宛国,并常常打康居的主意,想要降服它。几年后,西域诸国就都危险了。况且匈奴人剽悍,好勇善战,多次获得胜利。如果长期纵容他,一定会成为西域的祸患。郅支单于虽然远在绝域,但蛮夷之人没有坚固的城池和强劲的弓弩守卫,如果我们征发屯田官吏戍卒,驱使乌孙士兵,直捣他们的城下。他如果逃跑却没有合适的去处,死守也不能够保全自己,千年功业可以在今日建立了。”甘延寿也认为他说的对,想向朝廷奏报请示这件事。陈汤说:“朝廷和公卿商议,这么大的决策不是普通人能够见识到的,事情一定不被允许。”
即日引军分行,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由是具知郅支情。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土城外有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外人发薪烧木城。夜,数百骑欲出外,迎射杀之。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汉兵纵火,吏士争入,郅支单于被创死。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稽首来宾,愿守北籓,累世称臣。
【参考译文】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年少时好读书,博学多识,写得一手好文章,但因家贫时常四处向人借贷,有时欠账不还,乡里人都因此鄙视他。西行到首都长安求官,任太官献食丞。富平侯张勃与他交往,十分赏识他的才能。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张勃举荐他为茂才。在等待安排职位期间,陈汤之父突然去世。做官心切的他没有按惯例奔丧回家,被人检举不守孝道,为司隶所究。张勃也因为举荐失察受到株连,削夺二百户。恰巧死去,于是被赐谥号缪侯。陈汤论罪下狱。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被任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赴西域。

陈谌设喻答客问翻译

陈谌设喻答客问翻译

陈谌设喻答客问翻译陈谌设喻答客问翻译 1《陈谌设喻答客问》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客有问陈季方:“足下家君太丘有何功德,而荷天下重名?”季方曰:“吾家君譬如桂树生泰山之阿,上有万仞之高,下有不测之深;上为甘露所沾,下为渊泉所润。

当斯之时,桂树焉知泰山之高、渊泉之深?不知有功德与无也!”译文:有位客人问陈季方:“令尊太丘长有哪些功勋和品德,因而在天下享有崇高的声望?“季方说:“我父亲好比生长在泰山一角的桂树。

上有万丈高峰,下有深不可测的深渊;上受雨露浇灌,下受深泉滋润。

在这种情况下,桂树怎么知道泰山有多高,深泉有多深呢?不知道有没有功德啊!“【注释】[1]陈季方:即陈谌,陈寔的第六个儿子。

[2]太丘:即陈寔,字仲弓,颍川许县(今河南许昌东)人。

曾任太丘长,故称陈太丘。

[3]家君:对他人称自己的父亲,这里在前面加上敬词则尊称别人的父亲。

[4]阿(ē):弯曲的地方,这里指山的角落。

[5]仞:长度单位,八尺为一仞。

2、《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译文《陈元方候袁公》原文及翻译世说新语原文:陈元方年十一岁时,候袁公。

袁公问曰:“贤家君在太丘,远近称之,何所履行?”元方曰:“老父在太丘,强者绥(suí)之以德,弱者抚之以仁,恣(zì)其所安,久而益敬。

”袁公曰:“孤往者尝为邺(yè)令,正行此事。

不知卿家君法孤,孤法卿父?”元方曰:“周公、孔子,异世而出,周旋动静,万里如一。

周公不师孔子,孔子亦不师周公。

”(选自《世说新语政事》)注释1、候:拜访,问候。

2、履行:实践,做。

3、绥:安,安抚。

4、孤:封建时代王侯对自己的谦称。

王侯皇后对自己的尊称,还有寡人等称呼.5、师:学习。

6、尝:曾经。

7、卿:客气,亲热的称呼8、法:效法,仿效。

9、称:称赞,赞不绝口10、周公:文中周武王的弟弟11、周旋动静:这里指思想和行动12、益敬:更加尊敬,益:更加方言证古老父:对父亲的敬称。

老,表示敬称的词头。

陈平传文言文

陈平传文言文

陈平传文言文【篇一:陈平传文言文】陈平传《史记陈丞相世家》陈丞相平者,阳武户牖乡人也。

少时家贫,好读书。

里中社,平为宰,分肉食甚均。

父老曰:“善,陈孺子之为宰!”平曰:“嗟乎,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

”陈涉起而王陈,立魏咎为魏王,陈平从少年往事魏王咎于临济。

说魏王不听,人或谗之,陈平亡去。

平遂至修武降汉。

其后,楚急攻,围汉王于荥阳城。

久之,汉王患之,谓陈平曰:“天下纷纷,何时定乎?”陈平曰:“项王为人,恭敬爱人,士之廉节好礼者多归之。

至于行功爵邑,重之,士亦以此不附。

顾楚有可乱者,彼项王骨鲠之臣亚父、钟离眜、龙且、周殷之属,不过数人耳。

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行反间,间其君臣,以疑其心,项王为人意忌信谗,必内相诛。

汉因举兵而攻之,破楚必矣。

”汉王以为然,乃出黄金四万斤,与陈平,恣所为,不问其出入。

陈平既多以金纵反间于楚军,宣言诸将钟离眜等为项王将,功多矣,然而终不得裂地而王,欲与汉为一,以灭项氏而分王其地。

项羽果意不信钟离眜等。

项王既疑之,使使至汉。

汉王为太牢具①,举进。

见楚使,即详惊曰:“吾以为亚父使,乃项王使!”复持去,更以恶草具②进楚使。

楚使归,具以报项王。

项王果大疑亚父。

亚父欲急攻下荥阳城,项王不信,不肯听。

亚父闻项王疑之,乃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请骸骨归!”归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

(选自《史记陈丞相世家》,有删节)【注】①太牢具:牛、羊、豕三牲皆备的饭食,待客的最高礼数。

②恶草具:粗劣的饭食。

10.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使平得宰天下,亦如是肉矣宰:治理b.久之,汉王患之患:担忧c.至于行功爵邑,重之爵:封爵d.大王诚能出捐数万斤金捐:捐献【解析】捐:古代汉语中意为“舍弃”,极少释作“捐献”,此处语境义为“拿出”。

【答案】 d1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天下纷纷,何时定乎b.项王为人,恭敬爱人c.恣所为,不问其出入d.宣言诸将钟离眜等为项王将【解析】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均为“对尊长或宾客严肃有礼貌”的意思。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汉书-陈汤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汉书-陈汤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汉书·陈汤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陈汤字子公,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举茂材..。

父死不奔丧,下狱论。

后复荐为郎,数求使外国。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城。

时匈奴郅支单于背畔礼义,留杀汉使者吏士。

常与延寿谋“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延寿病,汤独矫制即日引军分行,发温宿国,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涉康居界,至闻池西,杀郅支单于。

于是上疏曰:“臣闻天下之大义,当混为一,昔有唐虞..,今有强汉。

臣将义兵,行天诛,赖陛下神灵,陷陈克敌,斩郅支首。

宜县头槁街①,以示万里,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

”既至,论功。

刘向曰:“论大功者不录小过,举大美者不疵细取。

”元帝乃封延寿为义成侯,赐汤关内侯...,为射声校尉。

汤上书言康居王侍子非王子也,按验,实王子也,汤下狱当死,太中大夫谷永上疏讼汤:“昔白起为秦将,南拔郢都,北坑赵括,以纤芥之过,赐死杜邮②。

今若庸臣遇汤,卒从吏议,使百姓介然有秦民之恨,非所以厉死难之臣也。

”成帝出汤,夺爵为士伍。

后数岁,西域都护段会宗为乌孙兵所围,驿骑上书,愿发城郭敦煌兵以自救。

丞相王商、大将军王凤及百僚议数日不决。

上召见宣室..。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居四日,军书到,言已解。

大将军凤奏以为从事中郎,莫府事壹决于汤。

(选自《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有删节)【注】①槁街:汉代长安街名。

少数民族聚居之处。

②杜邮:地名,在咸阳以西。

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B.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C.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D. 汤知乌孙瓦合/不能久攻故/事不过数日/诎指计其日/曰/不出五日/当有吉语闻/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茂材,即察举岁科之一的“秀才”,始于汉武帝时期,为避东汉光武帝刘秀之讳,改称“茂材”,也常作“茂才”。

《后汉书·陈俊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陈俊传》原文及翻译译文

《后汉书·陈俊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陈俊传》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后汉书·陈俊传》原文及翻译译文《后汉书·陈俊传》原文及翻译后汉书原文:陈俊,字子昭,南阳西鄂人也。

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

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

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

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

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

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

”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

视人堡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收取之。

贼至无所得,遂散败。

及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

”及即位,封俊为列侯。

建武二年春,攻国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

引击顿丘,降三城。

其秋,大司马吴汉承制拜俊为强弩大将军,别击金门白马贼于河内皆破之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泰山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

”于是拜俊泰山太守,行大将军事。

张步闻之,遣其将击俊,战于赢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泰山。

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介共破张步。

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

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

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

八年,张步畔,还琅邪,俊追讨,斩之。

帝美其功,诏俊专征青、徐。

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

百姓歌之。

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

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

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

”十三年,增邑,封祝阿侯。

明年,征奉朝请。

二十三年卒。

子浮嗣,徙封蕲春侯。

(节选自《后汉书·陈俊列传》,选入时略有删改)译文:陈俊,字子昭,是南阳郡西鄂县人。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陈汤事_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大全:陈汤事_课件模板
用典 杜牧 夏州崔常侍自少常亚列出领 麾幢十韵:
魏绛言堪采,陈汤事偶成。
全文: 帝命诗书将,坛登礼乐卿。 三边要高枕,万里得长城。 对客犹褒博,填门已旆旌。 腰间五绶贵,天下一家荣。 野水差新燕,芳郊哢夏莺。 别风嘶玉勒,残日望金茎。 榆塞孤烟媚,银川绿草明。 戈矛虓虎士,弓箭落雕兵。
国文·小学·典故: 陈汤事
课件模板
国文·小学·典故:陈汤事
相关人物: 陈汤。
国文·小学·典故:陈汤事
出处 《汉书》卷七十《陈汤传》:
今延寿、汤睹便宜,乘时利,结城郭诸国, 擅兴师矫制而征之,赖天地宗庙之灵,诛 讨郅支单于,斩获其首,及阏氏贵人名王 以下千数。虽踰义干法,内不烦一夫之役, 不开府库之臧,因敌之粮以赡军用,立功 万里之外,威震百蛮,名显四海。
谢谢您对 传统文化的关注!

【高中文言文阅读】陈汤字子公 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陈汤字子公 阅读答案

【高中文言文阅读】陈汤字子公阅读答案【高中文言文阅读】陈汤字子公阅读答案陈堂,子公,山阳缺陷山[注]人们也是。

好书少,博达好文章多。

贫困家庭和乞丐没有信用,这不是国家的要求。

西边到达长安,请了一位官员,并请了一位太官提供食物。

几岁的时候,阜平侯章波和唐娇、高奇能。

元朝第一朝的第二天,元朝皇帝命令王子们举出酱菜和博居汤。

唐在等待被感动,他的父亲去世了,他没有急于哀悼,斯丽没有按照台词演奏唐。

因此,他不现实,坐下来削减了200户。

会洪被封为苗侯爵。

唐夏瑜的理论。

很长一段时间后,他搬到了西部地区,加入了甘延寿。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伊迪害怕吃大物种,它的本性也是如此。

西域原本属于匈奴。

如今,芝芝丹名声远扬,在陵园里入侵了五孙和大湾。

他经常计划住在康州,想征服它。

许多城市处于危险之中。

此外,他凶猛、好斗、好斗。

如果他赢了几次,他就会受到西部地区的困扰。

智之山于虽然相距遥远,但在金城里,蛮族却没有强大的弩。

如果他们派官员和士兵驻守田野,把军队从乌孙城下赶出去,如果他们死了,他们将无所作为。

代码不是自我保护,数千年的成就可以在一天内实现。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当国家与部长讨论时,伟大的政策是非同寻常的。

如果你看到它,你就不会跟随它。

"延寿犹与不听。

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

今天,尹军支部从北路进入赤谷,经过五孙,进入康城,住在东边,这样军队就不会成为敌人。

当贵族屠墨看到它时,他给了他权力,让他和饮酒联盟一起去。

你知道志志志清。

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

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

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书·陈汤传》原文及译文
《汉书·陈汤传》原文及翻译
原文: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注]人也。

少好书,博达善属文。

家贫丐贷无节,不为州里所称。

西至长安求官,得太官献食丞。

数岁,富平侯张勃与汤交,高其能。

初元二年,元帝诏列侯举茂才,勃举汤。

汤待迁,父死不奔丧,司隶奏汤无循行,勃选举故不以实,坐削户二百。

会薨,因赐谥曰缪侯。

汤下狱论。

久之,迁西域副校尉,与甘延寿俱出西域。

汤为人沉勇有大虑,多策谋,喜奇功。

每过城邑山川,常登望。

既领外国,与延寿谋曰:“夷狄畏服大种,其天性也。

西域本属匈奴,今郅支单于威名远闻,侵陵乌孙、大宛,常为康居画计,欲降服之。

数年之间,城郭诸国危矣。

且其人剽悍,好战伐,数取胜,久畜之,必为西域患。

郅支单于虽所在绝远,蛮夷无金城强弩之守,如发屯田吏士,驱从乌孙众兵,直指其城下,彼亡则无所之,守则不足自保,千载之功可一朝而成也。

”延寿亦以为然,欲奏请之。

汤曰:“国家与公卿议,大策非凡所见,事必不从。

”延寿犹与不听。

会其久病,汤独矫制发城郭诸国兵、车师戊己校尉屯田吏士。

延寿闻之惊起欲止焉汤怒按剑叱延寿曰大众已集会竖子欲沮众邪延寿遂从之,部勒行陈,益置扬威、白虎、合骑之校,汉兵、胡兵合四万余人,延寿、汤上疏自劾奏矫制,陈言兵状。

即日引军分行,从北道入赤谷,过乌孙,入康居东界,令军不得为寇。

间呼其贵人屠墨见之,谕以威信,与饮盟遣去。

由是具知郅支情。

前至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止营傅陈。

郅支百余骑驰赴营,营皆张弩持满指之,骑引却。

颇遣吏士射城门骑步兵,骑步兵皆入。

延寿、汤令军闻鼓音皆薄城下,四周围城,各有所守,穿堑,塞门户,卤楯为前,戟弩为后,昂射城中楼上人,楼上人下走。

土城外有木城,从木城中射,颇杀伤外人。

外人发薪烧木城。

夜,数百骑欲出外,迎射杀之。

平明,四面火起,吏士喜,大呼乘之,钲鼓声动地。

汉兵纵火,吏士争入,郅支单于被创死。

呼韩邪单于见郅支已诛,且喜且惧,稽首来宾,愿守北藩,累世称臣。

初,中书令石显尝欲以姊妻延寿,延寿不取。

及丞相、御史亦恶其矫制,皆不与汤。

汤素贪,所虏获财物入塞多不法。

司隶校尉移书道上,系吏士按验之。

汤上疏言:“臣与吏士共诛郅支单于,幸得禽灭,万里振旅,宜有使者迎劳道路。

今司隶反逆收系按验,是为郅支报仇也!”上立出吏士,令县道具酒食以过军。

既至,论功,拜延寿为长水校尉,汤为射声校尉。

(节选自《汉书?陈汤传》,有改动)
译文:
陈汤字子公,是山阳瑕丘人。

年少时好读书,博学多识,写得一手好文章。

因家贫时常四处向人借贷,没有节制,乡里人都因此鄙视他。

西行到首都长安求官,任太官献食丞。

几年中,富平侯张勃与他交往,十分赏识他的才能。

元帝初元二年(公元前47年),元帝下诏诸侯举荐茂才,张勃举荐了陈汤。

在等待安排职位期间,陈汤的父亲突然去世。

做官心切的他没有按惯例奔丧回家,被人检举不守孝道,为司隶所究。

张勃也因为举荐失察受到株连,削夺二百户。

恰巧张勃死去,于是被赐谥号缪侯。

陈汤论罪下狱。

过了很长一段时间,他被任命为西域都护府副校尉,与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赴西域。

陈汤为人沉着勇敢,足智多谋,好立奇功。

每次经过城镇山川,总要登高远望勘探地形。

担任西域都护府副校尉后和甘延寿商议说:“夷狄之人畏惧臣服强大者,这是他们的本性。

西域原本属于匈奴人,现在郅支单于威名远播,侵略欺凌乌孙、大宛国,并常常打康居的主意,想要降服他。

几年后,西域诸国就都危险了。

况且匈奴人剽悍,好勇善战,多次获得胜利,如果长期纵容他,一定会成为西域的祸患。

郅支单于虽然远在绝域,但蛮夷之人没有坚固的城池和强劲的弓弩守卫,如果我们征发屯田官吏戍卒,驱使乌孙士兵,直捣他们的城下,他如果逃跑却没有合适的去处,死守也不能够保全自己,千年功业可以在今日建立了。

”甘延寿也认为他说得对,想向朝廷奏报请示这件事。

陈汤说:“朝廷和公卿商议,这么大的决策不是普通人能够见识到的,事情一定不被允许。

”甘延寿仍然不听他的建议。

正巧赶上甘延寿长时间生病,陈汤独自假传圣旨征调城郭各国军队和车师戊己校尉屯田的士卒。

甘延寿听说了这件事十分吃惊,想要阻止他。

陈汤大怒,拔剑叱责甘延寿说:“大家(士卒们)已经集合了,你小子想阻挠(扰乱)军心吗?”甘延寿于是听从了他的建议,部署安排行军布阵的事宜,更增添了扬威、白虎、合骑的人马,汉军、胡兵共四万多人。

甘延寿、陈汤上奏章自我
弹劾假传圣旨之罪,并陈述发兵的情形。

两人立即带领军队分道进发,从北路进入赤谷,经过乌孙,进入康居的东部,下令军队不许抢掠。

并召见康居的贵族屠墨,以威信晓谕他,和他歃血为盟后让他离去。

因此完全了解了郅支单于的情况。

进军到郅支城都赖水上,离城三里安营布阵。

郅支一百多名骑兵冲击营寨。

各营寨都张弓搭箭指向他们,郅支骑兵退却。

继而又派士兵射击城门的骑兵、步兵,骑兵、步兵都退入城内。

甘延寿、陈汤命令军队听到鼓声都逼近城下,从四面包围城池。

各自把守自己的阵地,挖堑壕,堵塞门窗,盾牌在前、弓箭长戟在后,仰射城中及城楼上的人。

城楼上的人都向下逃跑。

土城的外面有木城,在木城中射箭,杀伤不少城外的人。

城外面的人用木材烧毁木城。

夜晚,几百骑兵想要突围,被正面射死。

天刚放亮,四面燃起大火,士卒们十分高兴,大声叫喊,铜钲战鼓声惊天动地。

汉兵趁机放起火来,士兵们争着攻进城池,郅支单于负伤死去。

呼韩邪单于看到郅支已经被杀,又喜又惊,磕头投降,愿意守卫北部边疆,世代臣服。

最初,中书令石显曾想把姐姐嫁给甘延寿,甘延寿没答应。

连丞相、御史也都厌恶他们假传圣旨的行为,都不赞同陈汤。

陈汤一向贪婪,所俘虏缴获的财物进入边塞大多被他据为己有。

司隶校尉发文,沿途让官吏查验。

陈汤上奏章说:“我与官兵们共同讨伐郅支单于。

侥幸消灭了他,在万里之外宣示了军威,应该有使者在道路上欢迎慰劳。

现在司隶反而在路上查验搜查,这是替郅支报仇啊!”皇上立刻斥退查验的官兵,命令沿途各县在道路上准备酒饭来招待班师的军队。

回到长安后,论功行赏,任命甘延寿为长水校尉,陈汤为射声校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