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10月阶段考试物理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10月阶段性检测物理试题 Word版缺答案
济南一中高一物理阶段性检测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8题为单项选择题,9~12题为多项选择题,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如图是体育摄影中“平行追拍法”的成功之作,摄影师眼中清晰的滑板运动员是静止的,而模糊的背景是运动的,摄影师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了运动的美。
请问摄影师选择的参考系是A.大地B.太阳C.自己D.步行的人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打点计时器是一种测量位移的仪器B.运动员在某次比赛中用15 s跑完100 m,“15 s”是时间,“100 m”是位移大小C.位移为矢量,位移的方向即质点运动的方向D.物体通过的路程不相等,但位移可能相同3.下列关于女排比赛中的研究对象,可以视为质点的是A.研究女排比赛中选手扣球的动作时B.确定运动员在球场上的位置时C.研究运动员比赛中发出的旋转球时D.确定落在边线处排球是否为界内时4.小明坐出租车到车站接人后返回出发地,司机打出全程的发票如图所示,由发票中的信息可知A.11:26指时间间隔B.出租车的位移为23.0 kmC.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0D.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46 km/h5.某物体运动的v-t图像是一条直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始终向同一方向运动B.物体在第2 s内和第3 s内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C.物体在0~2 s内速度方向与加速度方向相同D.物体在前4 s内的加速度不变,均为1 m/s26.如图所示,一小球从A点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做匀变速直线运动,若到达B点时速度为v,到达C点时速度为2v,则AB∶BC等于A.1∶1B.1∶2C.1∶3 D.1∶47.汽车以20m/s的速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急刹车时的加速度大小为5m/s2,则自驾驶员急踩刹车开始,2s与5s时汽车的位移之比为A.5:4 B.3:4C.4:5 D.4:38.一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依次经过O、A、B、C四点,A、B间的距离为10 m,B、C间的距离为14 m,已知物体通过OA段、AB段、BC段所用的时间相等。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doc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南市高三10月阶段性考试物理试卷(解析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判断题计算题附加题总分得分1. (知识点:匀变速直线运动基本公式应用)汽车从甲地由静止出发,沿平直公路驶向乙地.0~10 s内,汽车先以加速度a1=2 m/s2做匀加速运动,2 s后汽车做匀速直线运动,6 s时制动做匀减速直线运动,10 s时恰好停止.求:(1)汽车做匀减速运动的加速度大小.(2)10 s内汽车运行的位移.(3)在满足(1)、(2)问的加速度和位移的条件下、汽车从甲地到乙地的最短时间及运动过程中的最大速度.【答案】(1)1 m/s2 (2)28 m (3)s, m/s【解析】试题分析:(1)在2 s末由v1=a1t1,解得v1=4 m/s,由v1=a2t3,解得a2=1 m/s2.(2)由x1=t1,解得x1=4 m,由x2=v1t2,解得x2=16 m,由x3=t3,解得x3=8 m,所以x=x1+x2+x3=28 m.(3)汽车先做匀加速运动,紧接着做匀减速运动,时间最短,速度最大,由a1t4=a2t5,x=+解得t=t4+t5= s,vm=m/s考点:考查了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如图所示,在水平面上行驶的小车上,有一小球A和一木块B。
当小车向左减速时,系着小球的细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0,小球和木块都相对小车静止。
已知小球的质量m=2kg,木块的质量M=4kg,g=10m/s2,sin370=0.6,cos370=0.8;求:(1)小车的加速度以及细线对A的拉力;评卷人得分(2)木块对车厢底面的作用力(大小和方向);【答案】(1)a=7.5m/s2 ,T=25N(2)F=50N 与水平方向成53度【解析】试题分析:(1)对小球研究,小球受到重力和绳子的拉力作用,故根据力的分解可得在竖直方向上:在水平方向上有:,故解得:,(2)车厢对B的支持力为:,车厢对B的摩擦力为:,故车厢对B的作用力为,根据牛顿第三定律木块对车厢的作用力为:,,故与水平方向成53度考点:考查了牛顿第二定律,力的合成与分解如图所示,一滑块以的速度从A点开始进入轨道ABC.已知AB段斜面倾角为53°,BC段斜面倾角为37°,滑块与AB斜面的动摩擦因数为,滑块与BC段动摩擦因数为,A点离B点所在水平面的高度,滑块运动中始终未脱离轨道,不计在B点的机械能损失,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取,°=0.6,°=0.8)求:(1)求滑块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2)从滑块到达B点时起,1秒内发生的位移【答案】(1)(2)【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动能定理可得:,解得:(2)在BC上的加速度为,滑块停下来的时间为,即1s末滑块停下来了,2所以滑块在1s内的位移为:故根据公式考点:考查了动能定理,牛顿第二定律,运动学公式如图,质量kg的物体静止于水平地面的A处,A、B间距L=20m。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物理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二物理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考试时间:70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本题有16 个小题,共64 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10 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4 分;第11~16 题有多个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全部选对的得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 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 分),最后答案要涂在答题纸上对应位置,试卷上答题无效。
1.关于万有引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万有引力定律是卡文迪许提出的 B.万有引力常量是牛顿通过实验测出的 C.万有引力定律是伽利略提出的D.万有引力常量是卡文迪许通过实验测出的2.关于物体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受到合外力方向变化,一定做曲线运动B. 物体做曲线运动,其加速度一定变化C. 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其速度一定变化D. 物体做圆周运动时,向心力就是物体受到的合外力3.如图所示,a 点在b 点的正上方,现从a、b 两点分别以速度v1、v2 水平抛出两个相同的小球,可视为质点,它们在水平地面上方的P 点相遇。
假设在相遇过程中两球的运动没有受到影响,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个小球从a、b 两点同时抛出B. 两小球抛出的初速度v1>v2C. 从a 点抛出的小球着地时水平射程较大D. 两个小球的速度变化率相同4.当船头垂直于河岸渡河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船渡河时间最短B.船渡河路程最短 C.船实际运动方向垂直对岸D.若河水流速增大,则渡河时间变长5. 如图所示,a、b、c 是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三颗人造卫星,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b 的线速度大于a 的线速度地球B.b 运行周期小于a 的运行周期C.b 向心加速度小于a 的向心加速度D.b、c 受地球的引力一定大小相等6. 如图所示,一个内壁光滑的圆锥筒的轴线垂直于水平面,圆锥筒固定不动,有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球A 和B 紧贴圆锥筒的内壁分别在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A 的线速度必定大于小球B 的线速度B.小球A 的角速度必定大于小球B 的角速度C.小球A 的运动周期必定小于小球B 的运动周期D.小球A 对筒壁的压力必定大于小球B 对筒壁的压力7.明代出版的《天工开物》一书中就有牛力齿轮翻车的图画,记A录了我们祖先的劳动智慧。
山东省济南市重点高中2021届高三10月月考 物理试题
10月试题高三物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在每小题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关于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高级照相机镜头在阳光下呈现淡紫色是光的干涉现象 B .全息照相的拍摄主要是利用了光的偏振原理C .通过手指间的缝观察日光灯,可以看到彩色条纹,这是光的衍射现象D .与紫外线相比,红外线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2.关于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当分子热运动变剧烈且分子平均间距变大时,气体压强一定变大B .在完全失重的情况下,气体对容器壁的压强为零C .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压强增大,其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增加D .气体在等压膨胀过程中温度内能一定变大3.一列火车沿直线轨道从静止出发由A 地驶向B 地,列车先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 ,接着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a ,到达B 地时恰好静止,若A 、B 两地距离为S ,则火车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t 为 A .34S aB .43S aC .3S aD .32S a4.如图所示,一束光沿半径方向射向一块半圆柱形玻璃砖,在玻璃砖底面上的入射角为θ,经折射后出a 、b 两束光线。
则( )A .在玻璃中,a 光的传播速度大于b 光的传播速度B .在真空中,a 光的波长小于b 光的波长C .分别用a 、b 光在同一个双缝干涉实验装置上做实验,a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大于b 光的干涉条纹间距D .若改变光束的入射方向使θ角逐渐变大,则折射光线b 首先消失5.如图所示,将小球以速度v 沿与水平方向成θ=37°角斜向上抛出,结果球刚好能垂直打在竖直墙面上,球反弹的瞬间速度方向水平,且速度大小为碰撞前瞬间速度的34,已知sin 37°=0.6,cos 37°=0.8,空气阻力不计,则当反弹后小球的速度大小再次为v 时,速度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 )A.34B.43C.35D.536.如图所示,孤立点电荷+Q 固定在正方体的一个顶点上,与+Q 相邻的三个顶点分别是A 、B 、C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 、B 、C 三点的场强相同B.A 、B 、C 三点的电势相等C.A 、B 、C 三点所在的平面为一等势面D.将一电荷量为+q 的检验电荷由A 点沿直线移动到B 点的过程中电势能始终保持不变7.弹跳能力是职业篮球运动员重要的身体素质指标之一,许多著名的篮球运动员因为具有惊人的弹跳能力而被球迷称为“弹簧人”,弹跳过程是身体肌肉、骨骼关节等部位一系列相关动作的过程,屈膝是其中一个关键动作,如图所示,人屈膝下蹲时,膝关节弯曲的角度为θ,设此时大、小腿部的肌群对膝关节的作用力F 的方向水平向后,且大腿骨、小腿骨对膝关节的作用力大致相等,那么脚掌所受地面竖直向上的弹力约为( ) A.F 2sinθ2B.F 2cosθ2C.F 2tanθ2D.12F tan θ2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三个线圈的匝数比n 1∶n 2∶n 3=10∶5∶1,其中匝数为n 1的原线圈接到220 V 的交流电源上,匝数为n 2和n 3的两个副线圈分别与电阻R 2、R 3组成闭合回路.已知通过电阻R 3的电流I 3=2 A ,电阻R 2=110 Ω,则通过电阻R 2的电流I 2和通过原线圈的电流I 1分别是( ) A.10 A,12 A B.10 A,20 A C.1 A,0.7 AD.1 A,3 A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一物理10月月考试题
济南一中高一年级第一学期10月检测物理试题说明: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
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综合题)两部分,第Ⅰ卷为第1页至第4页,第Ⅱ卷为第5页至第6页,请将答案按要求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
第Ⅰ卷(选择题,共16题,共56分)一、单项选择题(共12小题,36分,选对得3分,错选不选得0分)1、以下物理量不属于矢量的是( )A.时间 B.速度 C.加速度 D.位移2.刻舟求剑的故事家喻户晓,“舟已行矣,而剑不行”这句话所选用的参考系是( )A.舟 B.地面 C.舟上的人 D.流动的水3.以下关于质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体积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B.只有质量很小的物体才能被看成质点C.花样滑冰比赛中的运动员可以被看成质点D.研究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汽车的速度时,可将汽车看成质点4.某登山队成功登上珠峰的线路如图所示,根据此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起点到终点登山队所走线路的总长度等于位移B.线路总长度与登山队所走时间的比值等于登山队的平均速度C.在计算登山队的速度时不可以把登山队当作质点D.线路总长度比登山队所走位移的大小大5、关于时间和时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时刻是指极短的一段时间B.时间是指较长的一段时间C.第5s内可以简称为5s内D.第3s末与第4s初是相同时刻6.浙江在线10月3日讯:台风“鲇鱼”前脚刚走,“暹芭”紧跟而来。
据气象部门报告,今年第18号台风“暹芭”今天8时中心位于温州东南方向约1450公里的洋面上,中心最大风力16级(52米/秒),中心气压935百帕。
预计“暹芭”将以每小时25公里的速度向西北方向移动,强度继续加强……报道中的两个速度数值分别是指( )A.瞬时速度、平均速度 B.平均速度、瞬时速度C.平均速度、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瞬时速度7、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小明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可以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8、一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做匀速直线运动,速度大小为20m/s,突然看到前面有障碍物,开始刹车,汽车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大小为10 m/s2,从开始刹车时刻算起,3秒内汽车的位移是( )A. 105m B. 20m C. 15m D. 30m9、做直线运动的质点的位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式为x=4t-2t2,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物理答案
高三10月份学情检测物理试题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答案】C2. 答案 C 解析 x =v -t =v +02t =4 m ,所以符合规定。
3. 【答案】C【详解】A .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和人对踏板的作用力是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知,相互作用力大小相等,作用方向相反,故A 错误;B .当人开始向上弹起时,高跷对人向上的支持力大于人的重力,人处于超重状态;当人向上运动并减速时,高跷对人向上的支持力小于人的重力,人处于失重状态,故B 错误;C .当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人的速度已经为0,并要开始向上做加速运动,则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故C 正确;D .当人从最高点开始下落时,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人做自由落体运动;当弹簧触地时,弹簧会向上产生弹力,并且弹力随着压缩量的增加而增大,所以人会先做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后做加速度增加的减速运动,故D 错误。
故选C 。
4. 【答案】B 5.【答案】C【详解】A .由题图可知,初始时刻全红婵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A 错误;B .由题图可知,在3.65s 时,其速度减为零,到达水中最低点,此时并没有浮出水面,B 错误;C .由图可知,全红婵初始时刻全红婵具有向上的初速度,先做竖直上抛运动,到达最高点后做自由落体运动,在1.65s 时入水。
其初速度为2m/s ,有 0vv gt =−,解得落水时,14.5m/s v =− 即全红婵入水时的速度大小为14.5m/s ,C 正确;D .假设全红婵在1.65s 到3.65s 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其平均速度为 014.5m/s 7.25m/s 2v+= 由图像可知其做加速度逐渐减小的减速运动,所以其平均速度不是7.25m/s ,D 错误。
故选C 。
6. 【答案】C【详解】A .由于飞行中持续受到一恒定的水平风力的作用,故球的运动不是平抛运动,选项A 错误;B .球在竖直方向做的是自由落体运动,根据 h =12gt 2,可得 t =,选项B 错误;C .球在水平方向受恒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则有 L =02v t ,v 0=L ,选项C 正确; D .设水平加速度为a ,竖直方向根据 h =12gt 2,水平方向有 L =12at 2可得h g L a =,故 Lg a h =,设风力为F ,因F =ma ,得mgLF h=,选项D 错误。
2020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Word版含解析
2019届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物理注意事项: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用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题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第I 卷(选择题)一、单选题1.在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巢湖”舰、“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 13 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 4500 海里.若所 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4500 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 . 研究舰队平均速度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 . 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 . 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 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 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B . 利用 v-t 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 . 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 . 探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3.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1、5OTFS1、6OTFS (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 值)G 值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感,数字越大,加速越快。
G 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 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
如图为某型号的奥迪尾标,其值为60TFSI ,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 的时间约为( )A . 4.6sB . 6.2sC . 8.7sD . 9.5s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自某地 A 点启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 B 点时接着做 匀速直线运动到 C 点,整个过程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 t,总路程为 s ,B 是 AC 的中点, 则这辆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B .C .D .5.“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
山东省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
山东省2021届高三物理10月联考试题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一卷(选择题)和第二卷(非选择题)两局部,共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3.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必修1,必修2第五章至第七章第7节。
第一卷(选择题共40分)选择题:此题共10小题,每题4分,共40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7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第8~10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
1.青藏铁路起点为青海西宁,终点为西藏拉萨,全长1956km,被誉为天路。
小鹏打算和同学从西宁坐火车去拉萨,他通过网络查得Z6801次列车的信息如下图。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图中的“14:01〞是时间间隔B.列车行驶时,以坐在旁边的同学为参考系,小鹏是静止的C.测量列车驶出西宁站的时间时,可以把列车看做质点2.我国是少数几个掌握飞船对接技术的国家之一。
为了实现神舟飞船与天宫号空间站顺利对接,具体操作应为B.空间站在前、飞船在后且两者沿同一方向在同一轨道做圆周运动,在适宜的位置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后对接C.飞船在前、空间站在后且两者在同一轨道同向飞行,在适宜的位置飞船减速然后与空间站对接D.空间站在高轨道、飞船在低轨道且两者同向飞行,在适宜的位置飞船加速追上空间站后对接3.如下图,竖直轻弹簧下端固定,上端与一物体相连,系统处于静止状态。
现对物体施加一竖直向上的力,使得物体竖直向上缓慢移动(弹簧一直在弹性限度内),那么在下面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力的大小F随物体的位移x变化的关系的是4.如下图,某列车到达成都东站时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开始刹车后第5s 内的位移为50m ,第10s 内的位移为30m(10s 末列车未停止),那么列车开始减速时的速度大小为5.某小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为4.0m/s ,要渡过宽度为120m 、水流速度为5.0m/s 的河流。
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因为船速小于水速,所以船不能渡过此河B.假设船渡河过程中水流速度变小,那么渡河时间将变长C.假设船渡河所用的时间为30s ,那么渡河位移为120m6.绳索套马是内蒙古牧民的重要体育活动。
无锡新领航教育特供: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试题
小升初中高考高二会考艺考生文化课一对一辅导/wxxlhjy qq:157171096无锡新领航教育特供:山东省济南一中2013届高三10月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5分,共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全部选对得5分,选不全得3分。
)1.关于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伽利略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B.伽利略猜想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直接用实验进行了验证C.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D.伽利略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运动速度与位移成正比【答案】C【解析】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同一地点重的物体和轻的物体下落快慢不同,故A错误;伽利略猜想自由落体的运动速度与下落时间成正比,并未直接进行验证,而是在斜面实验的基础上的理想化推理,故B错误.伽利略通过数学推演并用小球在斜面上运动验证了位移与时间的平方成正比,速度的平方与位移成正比,C对D错。
2.如图所示,小球B放在真空容器A内,球B的直径恰好等于正方体A的边长,将它们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若不计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有向上的支持力B.若考虑空气阻力,上升过程中,A对B的压力向下C.若考虑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的压力向上D.若不计空气阻力,下落过程中,B对A没有压力【答案】BD【解析】将容器以初速度V0竖直向上抛出后,若不计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加速度为g,再以容器A为研究对象,上升和下落过程其合力等于其重力,则B对A没有压力,A对B也没有支持力.故A错误,D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上升过程加速度大于g,再以球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B受到的合力大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下的压力.A 对B的压力向下,故B正确.若考虑空气阻力,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得到:下落过程加速度小于g,再以B为研究对象,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分析:A受到的合力小于重力,B除受到重力外,还应受到向上的力,即A对B的支持力向上,B对A的压力向下,故C错误.3.受水平外力F作用的物体,在粗糙水平面上作直线运动,其v-t图线如图所示,则( )。
山东省济南一中高三物理10月阶段考试试题【会员独享】
济南市一中2011年高三10月阶段考试高三物理试题第Ⅰ卷(选择题 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4分,选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1.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事实的是( )A .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B .伽利略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C .亚里士多德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D .笛卡尔设计了理想斜面实验,论证了运动不需要力产生,也不需要力维持2.如图是一种测定风力的仪器的原理图,质量为m 的金属球,固定在一细长的轻金属丝下端,能绕悬挂点O 在竖直平面内转动。
无风时金属丝自然下垂,有风时金属丝将偏离竖直方向一定角度θ,角θ的大小与风力大小有关,下列关于风力F 与θ的关系式正确的是( )A .F=mg sin θB .F=mg tan θC .F=mg cos θD .F=mg/cos θ3.如图所示,A 、B 、C 三个物体质量相等,它们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
三个物体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物体受的摩擦力不是零,方向向右B .三个物体只有A 物体受的摩擦力是零C .B 、C 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B 、C 受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4.在越野赛车时,一辆赛车在水平公路上减速转弯,从俯视图中可以看到,赛车沿圆周由P 向Q 行驶。
下列图中画出了赛车转弯时所受合力的四种方式,你认为正确的是( )5.平抛一物体,当抛出1s 后它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45°角,落地时的速度方向与水平方向成60°角,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初速度为10 m /sB .落地速度15 m /sC .开始抛出时距地面的高度20 mD .水平射程103 m6.某物体以60 m/s 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不计空气阻力,g 取10 m/s 2。
精品解析: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月考物理试题-A4答案卷尾
2023年济南一中高一年级10月月考物理试题一、选选题(1-8题为单选题,8-12题为多选题,每题4分,漏选得2分)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是以“轻舟”为参考系的B.公交车经过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瞬时速度C.因为2>-3,所以2m/s>-3m/sD.物体运动的速度的方向与位移的方向一定相同2.如图所示,自行车的车轮半径为R,车轮沿直线无滑动地滚动,当气门芯由轮子的正上方第二次运动到轮子的正下方时,气门芯位移的大小为()A.πR B.2R C.D.3.如图所示的位移时间图像和速度时间图像中,给出四条曲线1、2、3、4代表四个不同物体的运动情况,关于它们的物理意义,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线1表示物体做曲线运动B.x-t图像中t1时刻v1=v2C.v-t图像中0至t3时间内3的平均速度比4的平均速度小D.两图像中,t2、t4时刻分别表示2、4开始反向运动4.一辆汽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从A到B速度增量为v∆,位移为x1,从B到C速度增量∆,运动的位移为x2,若从C到D(图中未标出)速度增量也为2v∆,则汽车从C点为2v运动到D点的位移为()A .212x x -B .21783x x - C .123x x + D .()1225x x +5.为检测某新能源动力车的刹车性能,现在平直公路上做刹车实验,如图所示是动力车在刹车过程中位移和时间的比值xt与t 之间的关系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动力车的初速度为10m/sB .刹车过程动力车的加速度大小为2.5m/s 2C .刹车过程持续的时间为8sD .从开始刹车时计时,经过8s ,动力车的位移为40m6.a 、b 两质点运动的位移—时间图像如图所示,b 质点的加速度大小始终为0.1m/s 2,a 图线是一条直线,两图线相切于坐标为(5s ,-2.7m )的点,则( )A .b 质点的初速度是1.1m/sB .图中x 0应为1.55mC .a 做直线运动,b 做曲线运动D .t =5s 时,a 、b 两质点的速度均为-0.54m/s7.如图所示,物体自O 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A 、B 、C 、D 为其运动轨迹上的四点,测得AB =2m ,BC =3m ,且物体通过AB 、BC 、CD 所用的时间相等,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可以求出物体加速度的大小B .可以求得CD =4.5mC .可以求得OA 之间的距离为1.5mD .可以求得OB 之间的距离为3.125m8.汽车以某一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21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
【全国百强校】山东省济南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在中国海军护舰编队“巢湖”“千岛湖”舰护送下,“河北锦绣”“银河”等13艘货轮顺利抵达亚丁湾西部预定海域,此次护航总航程4500海里.若所有船只运动速度相同,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4500海里”指的是护航舰艇的位移B.用GPS定位系统研究“千岛湖”舰位置时,可将“千岛湖”舰看作质点C.以“千岛湖”舰为参考系,“巢湖”舰一定是运动的D.根据本题给出的条件可以求出护舰编队此次航行过程中的平均速度2.下列关于物理学史和物理研究方法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用质点来代替实际物体的研究方法叫微元法B.利用v-t 图象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方法是理想模型法C.伽利略借助实验研究和逻辑推理得出了自由落体运动规律D.探究力和加速度的关系时用到了等效替代的方法3.奥迪车有多种车型,如30TFSI、35TFSI、50TFSI,(每个车型字母前的数字称为G 值)G值用来表现车型的整体加速度,数字越大,加速越快.G值的大小为车辆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平均加速度数值(其单位为国际基本单位)再乘以10.如图为某一型号的奥迪尾标,其值为50TFSI,则该型号车从静止开始加速到100km/h的时间约为()A.5.6 sB.6.2 sC.8.7 sD.9.5 s4.如图所示,一辆汽车自某地A 点启动,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运动到B 点时接着做匀速直线运动到C 点,整个过程汽车运动的总时间为t ,总路程为s ,B 是AC 的中点,则这辆汽车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为( )A .23s tB .32s tC .2s tD .2s t 5.“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正堪宜。
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
”这是《红楼梦》中咏风筝的诗,风筝在风力 F 、线的拉力 F T 以及重力 G 的作用下,能 够高高地飞在蓝天上。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高三10月联考物理答案
山东新高考联合质量测评10月联考 高三物理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1. D2. C 无人机在空中沿水平直线向右做匀减速运动,在时间∆t 内水平方向位移变化量a∆t 2,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在时间∆t 内竖直方向位移变化量g∆t 2,说明水平方向位移变化量与竖直方向位移变化量比值一定,则连线的倾角就是一定的。
3. C 同一点,万有引力不变,飞船加速度不变,A 错误;由开普勒第二定律可知v1:v2=r2:r1;α=π−2πT Ⅲ·T Ⅱ2T ⅡT Ⅲ=(r 1+r 22r 2)32,C 正确;D 不确定。
4. D 由关联速度可得:v 船=v 人cosθ,角度增大,船速变大,A 、B 错误;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2fcosθ−f=ma,角度增大,船加速度先减小后增大,选D 。
5. BF y =mgsin53°=45mgF x −f −mgcos53°=ma F x =45mgF =√F x 2+F y2=45√2mg6.D摩擦力做功大小与F 方向有关,A 错误;运动情况变化相同,合外力做功情况相同,B 错误;W F =(mgsinθ+μmgcosθ)x +E k ,C 错误;当f=0时F 做功最小,D 正确。
7.【答案】C【解析】由题意知第3s 与第4s 内质点速度之比为4:5,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知,第2.5s 末与第 3.5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4:5,则有 2.503.50 2.543.55v v a v v a +==+,得0 1.5v a =;又6 5.501 5.57m x v v a =⨯=+=,联立得0 1.5m/s v =,21m/s a =,A 、B 错误;第4s 与第5s 的位移之比即3.5s 末与第4.5s 末的瞬时速度之比 3.504.50 3.554.56v v a v v a +==+,C 正确,根据 0v v at=+,得v =5.5m/s,D 错误。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和答案
本试卷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有关物理学概念说法正确的有A. 两个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一定是匀变速曲线运动B. 匀速圆周运动是速度大小不变的匀变速曲线运动C. 平抛运动是一种匀加速曲线运动D. 济南一中2022级高三10月份学情检测物理试题斜上抛运动是非匀变速运动2. 汽车进行刹车试验,若速度从8 m/s 匀减速到零所用的时间为1 s ,按规定速度为8 m/s 的汽车刹车后位移不得超过5.9 m ,那么上述刹车试验是否符合规定A.位移为8 m ,符合规定B.位移为8 m ,不符合规定C.位移为4 m ,符合规定D.位移为4 m ,不符合规定3. 图甲为一儿童玩具——弹簧高跷。
当人抓住扶手用力蹬踏板压缩弹簧后,人就向上弹起,进而带动高跷跳跃,如图乙。
不计空气阻力,则A.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踏板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对踏板的作用力B. 人向上弹起过程中,先处于失重状态后处于超重状态C. 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时,高跷对人的作用力大于人的重力D. 从最高点下落至最低点的过程,人先做匀加速运动后做匀减速运动4.如图所示,质量M 的木块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v 0沿水平方向射中木块,并最终留在木块中与木块一起以速度v 运动。
已知当子弹相对木块静止时,木块前进距离为L ,子弹进入木块的深度为x ,若木块对子弹的阻力f 恒定,则下列关系式中错误的是A .=-+fx mv M m v 2211022)( B .=fx mv 212 C .=fL Mv 212 D .+=-f L x mv mv 2211022)( 5. 2024年8月6日,全红婵在巴黎奥运会女子10米跳台跳水决赛中,以总分425.60分的成绩勇夺金牌,这一成绩不仅打破了伏明霞的纪录,而且以17岁131天的年龄,成为中国奥运历史上最年轻的三金王。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备考监测高三10月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
2024年山东省新高考备考监测高三10月联考物理高频考点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包含8小题,每小题4分,共32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共8题)第(1)题如图所示,质量为1 kg的物体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从t=0时刻开始以初速度v0沿水平地面向右滑行,同时受到一个水平向左的恒力F=1 N 的作用,取向右为正方向,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列图中的(g取10 m/s2)( )A.B.C.D.第(2)题甲、乙两车在平直公路上同向行驶,其图像如图所示。
已知两车在时相遇,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车的加速度大小为B.时甲车的速度为31.5m/sC.的时间内甲发生的位移为80mD.在时,乙车在甲车前40m第(3)题2023年2月27日,我国自主研制的空间站双光子显微镜首获航天员皮肤三维图像。
该种显微镜成像时,需要将介质分子从基态激发到激发态,双光子显微镜是通过让介质分子同时吸收两个光子a实现此激发过程,如图甲所示;单光子显微镜是让介质分子只吸收一个光子b实现此激发过程,如图乙所示。
则光子a和光子b的波长之比为()A.B.C.D.第(4)题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箱在大小为F的水平外力作用下,沿倾角为θ的斜面匀速向上运动。
不计空气阻力。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木箱所受合力大小为B.斜面对木箱的支持力大小为C.斜面对木箱的摩擦力大小为D.斜面对木箱作用力的合力大小为第(5)题下列单位中属于国际单位制基本单位的是()A.库仑B.安培C.伏特D.特斯拉第(6)题2023年8月24日,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开始排海,核污染水中含有铯、碘、氚、碲等60多种放射性元素,它们将对海洋生物产生危害,最终会给人类带来威胁。
核污染水中碘131的含量很高,碘131有多种方式产生,其中一种是由碲131发生衰变产生,已知碲131的衰变方程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是α粒子B.的比结合能比的要大C.上述衰变方程中的X粒子为原子核核外电子电离后的产物D.碲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碲,会导致碲元素的半衰期发生变化第(7)题一条轻长绳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俯视图如图甲所示,用手握住长绳的一端,从时刻开始用手带动点沿垂直绳的方向(图甲中轴方向)在水平面内做简谐运动,内点的振动图像如图乙所示。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带答案】
山东省济南市历城一中2020届高三物理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一、选择题(50分,共15小题,1-10单选,每题3分;11-15多选,每题4分,漏选得2分,错选得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亚里士多德发现了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B. 伽利略在对亚里士多德关于物体下落论断的怀疑下,做了著名的斜面实验,并应用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得出轻重物体自由下落一样快的结论.C. 伽利略在亚里士多德、笛卡尔等科学家关于力与运动关系研究的基础上,运用理想实验和归谬法得出了惯性定律.D. 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多次实验总结出来的一条实验定律.2.有一堆砂子在水平面上堆成圆锥形,稳定时底角为α,如图所示。
如果视每粒砂子完全相同,砂子与砂子之间,砂子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砂子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近似认为与滑动摩擦力相等,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砂堆稳定时,砂堆底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一定为零B. 砂堆稳定时,只有形成严格规则的圆锥,底面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才为零C. 砂堆稳定时形成的圆锥的底角最大值满足cotαmax=μD. 砂堆稳定时形成的圆锥的底角最大值满足cos αmax=μ3.如图所示,物块以初速度v0从粗糙斜面底端沿斜面上滑,达到最高点后沿斜面返回,下列v-t图像能正确反映物体运动规律的是()A. B.C. D.4.如图所示,物块A、B质量分别为3 kg、2 kg,P是弹簧秤,质量忽略不计。
滑轮光滑、质量不计,轻质细绳不可伸长,g取10 m/s2。
当弹簧秤示数稳定后,示数为()A. 30NB. 25 NC. 24ND. 10 N5.如图所示,左侧是倾角为60°的斜面、右侧是圆弧面的物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圆弧面底端切线水平,一根两端分别系有质量为小球的轻绳跨过其顶点上的小滑轮。
当它们处于平衡状态时,连结小球的轻绳与水平线的夹角为60°,不计一切摩擦,两小球可视为质点。
济南市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D卷
济南市高三10月月考物理试题D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8题;共16分)1. (2分) (2017高二下·金华期末) 如图所示,一固定倾斜放置的粗糙长直杆,其上套有一质量为m的环,现对环施加一斜向上的力F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若环处于静止状态,则环所受摩擦力方向沿杆向上B . 若环处于静止状态,则力F越大,环所受摩擦力也越大C . 若环向上加速运动,则力F越大,环所受摩擦力也越大D . 若环向上匀速运动,则环所受摩擦力不可能为零2. (2分) (2018高二上·阜新月考) 如图所示为电流天平,可以用来测量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它的右臂挂着矩形线圈,匝数为n,线圈的水平边长为l,处于虚线方框内的匀强磁场中,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方向与线圈平面垂直,当线圈中通有如图所示电流I时,调节砝码使天平达到平衡.然后使电流反向,大小不变,这时需要在左盘中拿走质量为m的砝码,才能使天平再达到新的平衡,由此可知()A . 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内,大小为B=B . 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内,大小为B=C . 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外,大小为B=D . 磁场方向垂直线圈平面向外,大小为B=3. (2分)(2020·武汉模拟) 如图(a)所示,在倾角的斜面上放置着一个金属圆环,圆环的上半部分处在垂直斜面向上的匀强磁场(未画出)中,磁感应强度的大小按如图(b)所示的规律变化。
释放圆环后,在和时刻,圆环均能恰好静止在斜面上。
假设圆环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则圆环和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B .C .D .4. (2分)几位同学为了探究电梯起动和制动时的加速度大小,他们将体重计放在电梯中.一位同学站在体重计上,然后乘坐电梯从1层直接到10层,之后又从10层直接回到1层.并用照相机依次进行了相关记录,如图所示.他们根据记录,进行了以下推断分析,其中正确的是()A . 根据图甲、图乙可知电梯在向上加速运动B . 根据图甲、图丙可知人处于超重状态C . 根据图甲、图丁可知电梯在向下减速运动D . 根据图甲、图戊可知人处于失重状态5. (2分) (2019高一上·哈尔滨月考) 一个箱子放在水平地面上,箱内有一固定的竖直杆,在杆上套着一个环,箱与杆的质量为M,环的质量为m,如图所示.已知环沿杆匀加速下滑时,环与杆间的摩擦力大小为Ff ,则此时箱子对地面的压力大小为()A . Mg+FfB . Mg-FfC . Mg+mgD . Mg-mg6. (2分) (2019高一下·临漳月考) 两个内壁光滑、半径不同的半球形碗,放在不同高度的水平面上,使两碗口处于同一水平面,如图所示.现将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分别从两个碗的边缘处由静止释放(小球半径远小于碗的半径),两个小球通过碗的最低点时()A . 两小球速度大小不等,对碗底的压力相等B . 两小球速度大小不等,对碗底的压力不等C . 两小球速度大小相等,对碗底的压力相等D . 两小球速度大小相等,对碗底的压力不等7. (2分) (2020高一下·烟台月考)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分别为m1和m2的小木块A和B 之间用轻弹簧相连,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以加速度a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某时刻突然撤去拉力F,此瞬时A和B 的加速度为a1和a2 ,则()A . a1=a2=0B . a1≠a2 , a2=0C . a1= ,a2=D . a1=a,a2=-8. (2分)小船横渡一条河,船本身提供的速度大小方向都不变,已知小船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则河水的流速()A . 越接近B岸水速越大B . 越接近B岸水速越小C . 由A到B水速先增后减D . 水流速度恒定二、多选题 (共4题;共12分)9. (3分)如图所示,轻弹簧下端固定在粗糙斜面的挡板上,上端连接一小滑块(视为质点),弹簧处于自然状态时滑块位于O点.先用外力缓慢地把滑块移至A点,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 ,然后撤去外力,滑块沿斜面向上最高能滑到B点,该过程中滑块的最大动能为Ekm ,滑块的动能最大时其所在位置距A点的距离为L.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滑块从A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其加速度大小先减小后增大B . 滑块从A点滑到O点的过程中,其动能一直增大C . 滑块经过距A点距离为的位置时,其动能大于D . 滑块从A点滑到B点的过程中,克服摩擦阻力和克服重力做功的代数和为Ep10. (3分) (2017高一下·济南期中) 如图所示,以v0=3m/s的速度水平抛出的小球,飞行一段时间垂直地撞在倾角θ=37°的斜面上,取g=10m/s2 ,以下结论中正确的是()A . 物体撞击斜面时的速度大小为5m/sB . 物体飞行时间是0.3sC . 物体飞行的水平距离是2mD . 物体下降的距离是0.8m11. (3分) (2016高一上·连云港期中) 近来,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出现了雾霾天气,给人们的正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雾霾天,某人驾驶一辆小汽车以30m/s的速度行驶在高速公路上,突然发现正前方30m处有一辆大卡车以10m/s的速度同方向匀速行驶,小汽车紧急刹车,但刹车过程中刹车失灵.如图a、b分别为小汽车和大卡车的v﹣t图象,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 因刹车失灵前小汽车已减速,不会追尾B . 在t=5s时追尾C . 在t=3s时追尾D . 如果刹车不失灵,不会追尾12. (3分) (2017高一上·九江期末)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物块,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块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取重力加速度g=10m/s2 .由此两图线可以求得物块的质量m和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 m=0.5kgB . m=1kgC . μ=0.4D . μ=0.2三、实验题 (共3题;共13分)13. (3分) (2016高三上·清流期中) 平抛运动任意时刻速度的方向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定义为速度的偏向角,某物体做平抛运动的时间与速度偏向角正切值之间函数关系如图所示,g取10m/s2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 1s末物体的速度大小为 m/sB . 平抛的初速度大小为20m/sC . 第1s内物体的位移大小为 mD . 第1s内物体位移的方向与水平方向夹角的正切值为114. (5分) (2015高一上·吉林期末) 图1为“验证牛顿第二定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砂和砂桶的总质量为m,小车和砝码的总质量为M.实验中用砂和砂桶总重力的大小作为细线对小车拉力的大小.(1)实验中,为了使细线对小车的拉力等于小车所受的合外力,先调节长木板一端滑轮的高度,使细线与长木板平行.接下来还需要进行的一项操作是.A . 将长木板水平放置,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调节m的大小,使小车在砂和砂桶的牵引下运动.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B .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让小车连着已经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撤去砂和砂桶,给打点计时器通电,轻推小车,从打出的纸带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C . 将长木板的一端垫起适当的高度,撤去纸带以及砂和砂桶,轻推小车,观察判断小车是否做匀速运动.(2)实验中要进行质量m和M的选取,以下最合理的一组是.A . M=200g,m=10g、15g、20g、25g、30g、40gB . M=200g,m=20g、40 g、60g、80g、100g、120gC . M=400g,m=10g、15g、20g、25g、30g、40gD . M=400g,m=20g、40g、60g、80g、100g、120g(3)图2是实验中得到的一条纸带,A、B、C、D、E、F、G为7个相邻的计数点,相邻的两个计数点之间还有四个点未画出.量出相邻的计数点之间的距离分别为:SAB=4.22cm、SBC=4.65cm、SCD=5.08cm、SDE=5.49cm、SEF=5.91cm,S FG=6.34cm.已知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Hz,则小车的加速度a=________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15. (5分)(2017·郑州模拟) 如图所示,气垫导轨上滑块的质量为M,钩码的质量为m,遮光条宽度为d,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L,气源开通后滑块在牵引力的作用下先后通过两个光电门的时间为△t1和△t2 .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g(1)若光电计时器还记录了滑块从光电门1到光电门2的时间△t,用上述装置测量滑块加速度,加速度的表达式为________(用所给的物理量表示).(2)用上述装置探究滑块加速度a与质量M及拉力F的关系时,要用钩码重力代替绳子的拉力,则m与M之间的关系应满足关系________;(3)若两光电门间的距离为k,用上述装置验证系统在运动中的机械能守恒.滑块从光电门1运动到光电门2的过程中,满足关系式________时(用所给的物理量表示),滑块和钩码系统机械能守恒.正常情况下,在测量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加量总是_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钩码重力势能的减少量.四、解答题 (共3题;共30分)16. (5分)人造树脂时常用的眼镜片材料,如图所示,光线射在一人造树脂立方体上,经折射后,射在桌面上的P点,已知光线的入射角为30°,OA=5cm,AB=20cm,BP=12cm,求该人造树脂材料的折射率n17. (10分) (2016高二上·临川期中) 如图所示,在竖直平面内,用长为L的绝缘轻绳将质量为m、带电量为+q、的小球悬于O点,整个装置处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中.初始时刻小球静止在P点.细绳与场强方向成θ角.今用绝缘锤子沿竖直平面、垂直于OP方向打击一下小球,之后迅速撤离锤子,当小球回到P处时,再次用锤子沿同一方向打击小球,两次打击后小球恰好到达Q点,且小球总沿圆弧运动,打击的时间极短,小球电荷量不损失.锤子第一次对小球做功为W1 ,第二次对球做功为W2 .(1)求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E;(2)若的值达到最大,分别求W1、W2.18. (15分) (2018高一上·沈阳期中) 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a、b质量均为m=0.80kg,在同一水平面上,以相同的初速度开始运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10月2008级阶段考试物理试题(理科)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l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60分)注意事项: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正确填涂在答题卡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能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一、选择题(本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每小题全选对的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1.下列有关质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只有质量和体积都极小的物体才能视为质点B.研究一列火车过铁路桥经历的时间时,可以把火车视为质点C.研究自行车的运动时,因为车轮在不停地转动,所以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把自行车作为质点D.虽然地球很大,还在不停地自转,但是在研究地球的公转时,仍然可以把它视为质点2.质点在x轴上运动,初速度v0>0,加速度a>0。
在加速度从a逐渐减小到零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速度一直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B.速度一直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C.位移先减小后增大,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D.位移先增大后减小,直到加速度等于零为止3.测得一做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1s内的位移是2m,第2s内的位移是6m,一同学对其做出以下一些判断,其中正确的是()A.物体一定做匀加速直线运动B.物体的加速度a = 4m/s2C.物体在第1s末的速度是4m/sD.物体在这2s内的平均速度是4m/s4.一个物体以初速度v0沿直线运动,t秒末的速度为v t,其v—t图象如图所示。
关于物体在时间t秒内的平均速度和加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平均速度等于(v0+ v t)/2B.平均速度小于(v0+ v t)/2C.加速度恒定D.加速度随时间逐渐减小5.甲、乙两物体在同一直线上运动的x-t图象如图所示,以甲的出发点为原点,出发时刻为计时起点则从图象可以看出()A.甲乙同时出发B.乙比甲先出发C.甲开始运动时,乙在甲前面x0处D.甲在中途停了一会儿,但最后还是追上了乙6.下列所给的图像中能反映作直线运动物体回到初始位置的是()7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斜面与水平面平滑连接。
图乙中fav,,和s分别表示物体速度大小、加速度大小、摩擦力大小和路程。
图乙中正确的是()8.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竖直下落的运动一定是自由落体运动B.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竖直下落的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的速度变化率是个恒量D.以上说法都不对9.在机场和海港,常用输送带运送行李、货物。
如图所示,a为水平输送带,b为倾斜输送带。
当行李箱随输送带一起匀速运动时,下列几种判断中正确的是()A.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两个力作用B.a、b两种情形中的行李箱都受到三个力作用C.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两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D.情形a中的行李箱受到三个力作用,情形b中的行李箱受到四个力作用10.如图所示,用两根细线把A、B两小球悬挂在天花板上的同一点O,并用第三根细线连接A、B两小球,然后用力F作用在小球A上,使三根细线均处于直线状态,且OB细线恰好沿竖直方向,两小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则该力可能为图中的( )A.F1B.F2C.F3D.F411.如图所示,是用来粉刷墙壁的涂料滚示意图。
使用时,用撑竿推着涂料滚沿墙壁上下滚动,把涂料均匀地粉刷到墙壁上。
若不考虑撑竿的重量和墙壁的摩擦,而且撑竿足够长。
粉刷工人站在离墙壁某一距离处缓缓上推涂料滚,使撑轩与墙壁间的夹角越来越小。
该过程中撑竿对涂料滚的推力为1F,涂料滚对墙壁的压力为2F,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 22s/mt/sAv/ms−1t/sBt/sCt/sDv/ms−1v/ms−11 2−2 −2222A .1F 、2F 均减小B .1F 、2F 均增大C .1F 减小,2F 增大D .1F 增大,2F 减小12.用轻弹簧竖直悬挂质量为m 的物体,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为L 。
现用该弹簧沿斜面方向拉住质量为2m 的物体,系统静止时弹簧伸长量也为L 。
斜面倾角为300,如图所示。
则物体所受摩擦力 ( )A.等于零B.大小为mg 21,方向沿斜面向下 C.大小为mg 23,方向沿斜面向上 D.大小为mg ,方向沿斜面向上13.如图所示,一根长为l 的细绳一端固定在O 点,另一端悬挂质量为m 的小球A ,为使细绳与竖直方向夹30°角且绷紧,小球A 处于静止状态,则对小球施加的最小力等于( )A.mg 3B.mg 23C.mg 21D.mg 3314. 如图所示,质量分虽为21,m m 的两个物体通过轻弹簧连接,在力F 的作用下一起沿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1m 在地面,2m 在空中),力F 与水平方向成θ角。
则1m 所受支持力N 和摩擦力f 正确的是A .θsin 21F g m g m N -+=B .θcos 21F g m g m N -+=C .cos f F θ=D .θsin F f =15. a 、b 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a 、b 加速时,物体a 的加速度大于物体b 的加速度B .20秒时,a 、b 两物体相距最远C .60秒时,物体a 在物体b 的前方D .40秒时,a 、b 两物体速度相等,相距200mAO ╯ 300第Ⅱ卷(非选择题共40分)注意事项:1.第Ⅱ卷,用钢笔或圆珠笔直接答在试题卷中.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各个项目正确填写清楚,并在指定位置上填写两位数的座号。
二、实验题(本题共2个小题,满分10分,把答案直接填在题中的横线上.)16.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一条纸带,纸带上标出的A、B、C、D、E都是选中的记数点,每两个记数点间都有四个自然点没有画出,利用纸带旁边的刻度尺读出数据,并计算出:(1)打D点时纸带(或小车)的运动速度大小为v= m/s;(2)小车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大小为a= m/s2。
A B C D6 7 8 9 10 11 12 13 cm17.某同学在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根据测量结果在白纸上画出如图所示的图,其中O为橡皮筋与细绳的结点。
(1)图中的是F1和F2的合力的理论值;是F1和F2的合力的实际测量值。
(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填字母代号)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三、计算题(本题共3个小题,满分30分。
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某校课外活动小组,自制一枚“火箭”,火箭在地面时的质量为3kg。
设火箭发射实验时,始终在垂直于地面的方向上运动。
火箭点火后可认为作匀加速运动,经过4s到达离地面40m 高处燃料恰好用完。
若空气阻力忽略不计,g取10m/s2。
求:(1)燃料恰好用完时火箭的速度为多大?(2)火箭上升离地面的最大高度是多大?19.A、B两辆汽车在笔直的公路上同向行驶。
当B车在A车前84 m处时,B车速度为4 m/s,且正以2 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运动;经过一段时间后,B车加速度突然变为零。
A车一直以20 m/s的速度做匀速运动。
经过12 s后两车相遇。
问B车加速行驶的时间是多少?20. 木板B 放在水平地面上,在木板B 上放一重1200N 的A 物体,物体A 与木板B 间,木板与地间的摩擦因数均为0.2,木板B 重力不计,当水平拉力F 将木板B 匀速拉出,绳与水平方向成30°时,问绳的拉力T 多大?水平拉力F 多大?(重力加速度g=10m/s 2)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0年10月2008级阶段考试物理参考答案1. D 2.B 3.D 4.D 5.ACD 6.ACD 7.C 8.C 9.C 10.B C 11.A 12. A 13. C 14. AC 15. C 16.(1)0.225;(2)0.50 17.(1)F F′ (2)B 18.(1)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s =20m/s(2)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时间: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s=2s 火箭能够继续上升的高度: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m =20m 火箭离地的最大高度: H=h+h 1=40+20=60m19.设A 车的速度为v A ,B 车加速行驶时间为t ,两车在t 0时相遇。
则有0t v s A A = ①))((2102t t at v at t v s B B B -+++= ② 式中,t 0 =12s ,s A 、s B 分别为 A 、B 两车相遇前行驶的路程。
依题意有 s s s B A += ③式中 s =84 m 。
由①②③式得[]0)(22002=--+-as t v v t t t A B ④代入题给数据v A =20m/s ,v B =4m/s ,a =2m/s 2, 有0108242=+-t t ⑤ 式中矿的单位为s 。
解得t 1=6 s ,t 2=18 s ⑥ t 2=18s 不合题意,舍去。
因此,B 车加速行驶的时间为 6 s 。
20.解析:对A 有f =Tcos30°Tsin30°+N =G A 解(1)(2)式得,μN =T×cos30° Tsin30°+Tcos30°/μ=G A T =248.7Nf =248.7×23=215N 对B 受F ,A 对B 的摩擦力,地对B 的摩擦力,地对B 的弹力,A 对B 的压力为N 处于动平衡状态F =f 地+f A =μN 地+μN A =430.4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