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绪障碍、多动案例:坐不住的初中生

合集下载

忧郁症孩子的案例教育(2篇)

忧郁症孩子的案例教育(2篇)

第1篇小明是一个14岁的中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很好,性格开朗,是老师和同学们眼中的优秀学生。

然而,在进入初中二年级后,小明突然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开始下滑。

起初,老师和家长都以为小明是遇到了什么困难,或者是学习压力太大。

随着时间的推移,小明的状况并没有改善,反而越来越严重。

他经常一个人躲在房间里,不愿意与家人和同学交流。

在学校,他不再积极参加课堂活动,甚至有时会突然哭起来。

家长发现,小明晚上会做噩梦,睡眠质量也很差。

经过家长和老师的关注,小明最终被诊断为患有忧郁症。

以下是小明接受治疗和康复的过程:1. 家庭支持- 家长意识到小明可能患有忧郁症后,立刻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

- 家长给予小明更多的关爱和理解,不再对他的沉默寡言和情绪低落感到焦虑和压力。

- 家长鼓励小明表达自己的感受,通过绘画、写作等方式释放情绪。

2. 医疗治疗- 小明接受了心理医生的专业咨询,通过谈话了解他的内心世界,寻找忧郁症的原因。

- 医生为小明制定了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 药物治疗帮助小明调整了情绪,减少了忧郁症状。

3. 学校支持- 学校为小明提供了特殊的教育资源,包括心理辅导老师。

- 老师们注意到小明的变化,并给予他更多的关注和支持,避免对他进行批评或压力。

- 学校组织了小组活动,帮助小明融入集体,增强他的社交能力。

4. 社会支持- 社区组织了一些针对忧郁症患者的活动,小明在活动中结识了其他有类似经历的朋友。

- 社区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小明的家庭进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忧郁症。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康复,小明的情况逐渐好转。

他开始愿意与家人和同学交流,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小明通过这个案例,让我们了解到忧郁症并不是不可战胜的,通过家庭、学校、社会和专业的医疗支持,忧郁症孩子是可以得到康复的。

这个案例教育我们:- 忧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需要得到足够的重视。

- 家庭和学校应该为学生提供良好的支持环境,帮助他们应对压力。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在每个学校都会遇到一些孩子特别好动,不能安静地坐在座位上上课,不停地在教室里走动,或者在座位上东倒西歪,手舞足蹈,甚至还打闹捣乱。

这样的学生常常会给老师带来很大的困扰,也给班级带来了一定的负面影响。

这不仅仅是一种行为问题,更多的是对孩子发展的潜在影响。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是一位热爱学习的小学生—明明(化名)。

明明是一位十岁的小学五年级学生,他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但是在课堂上却经常坐不住,动来动去,影响了整个班级的教学秩序。

在家里,明明也是一个调皮捣蛋的孩子,经常无法专心做作业,父母非常头疼。

通过和明明的老师和家长沟通了解,我们发现他的行为问题并非出自不良习惯或者故意捣乱,而是有着一定的原因。

经过专业评估,我们认为明明可能患有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

ADHD是一种儿童常见的神经行为障碍,主要特点是注意力不集中、多动和冲动。

这种病症严重影响了患儿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能力。

如果没有及时干预,会给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针对明明的状况,学校和家长都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积极寻求专业帮助。

在专家的指导下,制定了相应的干预方案。

通过心理测评和医生的临床诊断,确诊了明明患有ADHD的情况,派专业老师进行个别教育和心理辅导,帮助明明认识病情,鼓励他树立信心战胜疾病。

改变教学方式,关注明明的特殊需求,提供适合他的教学方法和资源,降低他在学习中的焦虑感,提高学习效果。

家长也积极配合,引导明明规律作息,鼓励他多参与运动锻炼,帮助他释放能量,减轻多动症状的表现。

在学校教师和家长的共同努力下,明明的状况得到了明显改善。

他能够更加专注地听课,认真完成作业,也能够在课外活动中保持一定的自控能力,融入集体。

他的成绩也有了长足提高,心情愉悦,家庭关系也更加融洽。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行为问题的儿童,我们不能只是简单地归咎于他们的不良行为,更要关注他们背后的原因,尊重他们的个体差异,提供适合他们特殊需求的教育和管理方式。

孩子抑郁的情境案例

孩子抑郁的情境案例

孩子抑郁的情境案例
小李是一个15岁的中学生,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比较内向的孩子。

最近,他的父母发现他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不愿意与他们交流,而且常常独自一人在房间里呆着。

他也失去了对学习和生活的兴趣,成绩开始下滑,也不再参加他以前喜欢的课外活动。

他常常表现出消极的情绪,对未来感到绝望和无助。

小李的父母带他去看心理医生,经过诊断,发现他患有抑郁症。

心理医生与他进行了一系列的谈话,发现他的抑郁可能是由于多重因素导致的。

在学校里,他面临着来自老师和同学的压力,他的内向性格使他很难融入集体中,常常感到孤独和无助。

在家里,他的父母经常吵架,对他的关注也很少,这让他感到自己没有归属感和价值感。

针对小李的情况,心理医生为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治疗方案。

首先,他们帮助他建立了一个支持系统,包括一些可以与他分享心情的朋友和家人。

其次,他们帮助他学习应对压力的技巧,例如深呼吸、放松训练等。

最后,他们也帮助他寻找一些适合他的兴趣和能力的活动,以增强他的自信心和自我价值感。

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关注,小李的情况开始有所改善。

他逐渐恢复了自信和兴趣,重新找回了快乐和希望。

这个案例说明了抑郁并不是成年人的专利,孩子也可能面临抑郁的风险。

如果孩子出现了类似的症状,家长应该及时关注并寻求专业的帮助。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小明是一名非常活泼好动的孩子,他总是无法坐定,经常跑来跑去,难以静下心来做任何事情。

这让他的父母很是头疼,因为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应对小明的这种行为。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咨询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够找到合适的方法帮助小明。

在和心理咨询师的交流中,小明的父母向咨询师详细描述了小明的行为特点。

他们说,小明从小就非常活泼好动,无论是在家里还是在学校里,他总是没有办法安静地坐下来。

在课堂上,他经常会走来走去,难以集中注意力;在家里,他也常常在房间里来回踱步,甚至连吃饭的时候也不安分,经常会离开餐桌。

这样的行为让他的父母非常担心,他们担心小明无法专心学习,也无法在日常生活中做好自己的事情。

经过详细的了解和观察,心理咨询师发现小明的这种行为可能是一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ADHD)。

这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心理疾病,患者通常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冲动和多动等症状。

心理咨询师建议小明的父母,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帮助小明管理他的注意力和行为,让他更好地适应学校和家庭生活。

心理咨询师建议小明的父母,可以通过规律的生活和学习时间表来帮助小明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定时的作息时间、学习时间和休息时间,可以帮助小明逐渐养成规律生活的习惯,减少他的行为冲动和活动过度。

心理咨询师建议小明的父母,可以通过一些特定的活动来帮助小明释放多余的精力。

安排小明进行一些户外运动,比如游泳、篮球等,让他在活动中释放精力,让他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发泄他的过剩精力,以减少他日常生活中的不安分行为。

心理咨询师也建议小明的父母,可以通过耐心的引导和教育,让小明逐渐学会集中注意力和管理自己的行为。

给他制定一些简单的任务,并设定明确的目标和时间,让他逐渐学会坚持和专注,减少他的冲动和不安分行为。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的父母开始尝试这些方法来帮助小明管理他的注意力和行为。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行为逐渐得到了改善,他能够在课堂上更加专注,也更加能够控制自己的冲动和活动过度。

焦虑厌学,情绪失控典型案例及分析

焦虑厌学,情绪失控典型案例及分析

典型案例二:焦虑厌学,情绪失控李女士走进咨询中心的时候,咨询师明显可以感觉到她那种心急如焚的状态,虽然在电话中已经有过沟通,但当面对这一对母女的时候,咨询师还是感受到了两个人十分强烈的焦虑,而从表面上看,母亲的焦虑远在女儿之上。

女儿马莉(化名)也是一位初三女生,父母亲都是国家干部,她自幼受到比较严格的教育,也养成了对自己高要求的习惯。

由于一直严于律己,学习上刻苦努力,所以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进入初中以来综合成绩排名总是稳定在全年级前十位,学校和家长也对她寄予了很高的期望。

可临近中考的一个多月前开始出现紧张不安、心烦意乱,并且晚上经常整晚地失眠,学习效率明显下降,考试成绩也一次不如一次。

老师和家长一开始还是给予了她关心和安慰,但这种焦虑的状况并没有改善,反而愈演愈烈,并且严重影响了她的情绪,以至她经常会啼哭和发脾气,常为一些小事和父母大声争吵,有时候早上不愿意起床,开始有意地逃避上学,甚至演变到拒绝参加中考。

父母亲做了大量的教育和说服工作,但收效甚微。

当马莉情绪平静的时候,会对自己的这种现状深深自责,并会因对父母乱发脾气而对父母认错,但当情绪失控时,就会变得十分暴躁,甚至有几次已经有自残的行为。

妈妈看到自己心爱的女儿变成这样,由起初的关心变成埋怨,转而又变成了害怕和担心,害怕女儿这样下去不但中考完了,女儿的身心也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为此,妈妈带女儿跑遍了市里的几个主要医院,也服用了不少药物,虽然焦虑有所缓解,但情绪仍旧变化不定,对读书依然抗拒。

原因分析:考试焦虑的产生通常是内因和外因相互作用的结果。

外因来自于学校、家庭和社会;内因与个体的个性、抱负、早年经历、认知水平和心理承受能力等有关。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导致马莉考试焦虑的心理原因主要是以下几方面:1.对自我的期望水平:马莉周围的人对她的期望水平很高,她也接受这种期望,这样她对自己的要求就很高,所以一旦自己有少许松懈怠慢,她就会紧张自责内疚焦虑,导致学习效率更差,于是更加紧张自责内疚焦虑……如此就陷入到恶性循环中了。

一例双向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案例分析

一例双向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案例分析

一例双向情感障碍中学生的案例分析近几年,接待了多例孩子,深受精神类药物副作用的毒害,深入咨询了解情况后,很是吃惊。

这是我2017年做的一个案例。

涵涵(化名)被妈妈带着走入心理咨询室的。

当时的她身体虚胖,两眼呆滞,动作僵硬。

和她打招呼,她反应迟缓。

明显这是吃精神类药物的副作用。

询问妈妈孩子是不是正在服用精神类药物,妈妈讲孩子已经吃药一年多了。

刚开始被诊断为抑郁症,吃舍曲林和阿立哌唑,后来又被诊断为双相情感障碍,服用舍曲林和硅硫平。

咨询中因孩子反应迟缓、记忆力下降,主要由妈妈讲述孩子问题发生发展的过程,孩子做补充性描述。

妈妈讲述孩子情绪不稳定好长时间了,小升初时候感觉她脾气暴躁,注意力不集中,有时候遇事爱逃避,情绪有焦虑,害怕做有压力的事情,担心自己考不上重点初中。

小升初成绩出来前的那段时间,我们家长能明显感觉她心神不宁,我们都不敢问她考的怎么样,担心增加她的心理负担,并安慰她读什么样的中学并不重要,但对她没什么作用。

直到知道自己被重点中学录取,她才变得开心起来。

进入中学后,她做题稍微不会就急躁,容易放弃。

从初二开始有一年多情绪都不好,不爱和家人沟通,父母和她沟通,特别不耐烦。

学习上也特别急躁,有时候会和同学争吵。

我们父母都觉得她是学习压力大,对学习有畏惧感。

我们父母想和她好好沟通,她又很烦躁,显得比较叛逆。

初三一次化学考试没考好,可能自己本来就挺难过的,又受到老师的批评,突然失眠,晚上做噩梦,感觉心情特别低落痛苦,要求我们带她去医院看病,在医院做了量表测量,还做了脑部检查,被诊断为抑郁症。

医生开了舍曲林和阿立哌唑,即便吃药也会出现做噩梦的情况,还一度出现过幻觉,她说听见老师在全班同学面前说她坏话,同学们对她很鄙视,看不起她。

有一次,独自一个人坐在窗户外面,有跳楼自杀的念头。

给她请假一个月,在家休息调养,慢慢的情绪平和了,不知道是药物的作用,还是不用学习了,没有学习压力的缘故。

可能两个原因都有,她的情绪平和了。

中学生负面情绪教育案例(2篇)

中学生负面情绪教育案例(2篇)

第1篇一、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学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压力和挑战,负面情绪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帮助中学生正确认识、处理负面情绪,提高心理素质,本文以一位名叫小明的中学生为例,探讨如何进行负面情绪教育。

二、案例介绍小明,男,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近期,小明在学习和生活中表现出明显的负面情绪,如焦虑、烦躁、易怒等。

具体表现为:1. 学习成绩下降:小明在数学、英语等科目上成绩下滑,导致他对自己失去信心,焦虑情绪加重。

2. 人际关系紧张:小明与同学、老师关系紧张,经常发生争执,导致人际关系恶化。

3. 生活习惯紊乱:小明晚上熬夜、饮食不规律,作息时间混乱,身体健康状况堪忧。

三、负面情绪教育实施过程1. 了解学生情况首先,教师通过与小明谈心、观察等方式,了解他的心理状况、家庭背景、学习环境等,全面掌握小明的负面情绪产生的原因。

2. 引导学生认识负面情绪教师通过开展心理健康讲座、心理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负面情绪,让他们明白负面情绪是正常的心理反应,关键在于如何应对。

3. 培养学生应对负面情绪的方法(1)情绪宣泄:鼓励小明通过写日记、绘画、运动等方式宣泄情绪,减轻心理压力。

(2)自我暗示:教会小明运用积极的自我暗示,如“我能行”、“我可以克服困难”等,提高自信心。

(3)寻求支持:引导小明与家人、朋友、老师沟通,寻求心理支持,缓解负面情绪。

4. 调整生活习惯(1)规律作息:要求小明按时作息,保证充足的睡眠,提高学习效率。

(2)合理饮食:引导小明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保持身体健康。

(3)锻炼身体:鼓励小明参加体育锻炼,增强体质,缓解压力。

5. 家庭教育指导教师与小明的家长沟通,了解家庭教育方式,指导家长如何正确引导孩子,营造和谐的家庭氛围。

四、效果评估经过一段时间的负面情绪教育,小明在以下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1. 学习成绩逐渐回升,自信心增强。

2. 人际关系得到改善,与同学、老师关系融洽。

3. 生活习惯良好,身体健康状况良好。

多动症中学生的教学案例

多动症中学生的教学案例

多动症中学生的教学案例概要本文档描述了一个多动症中学生的教学案例。

多动症是一种神经发育障碍,影响了学生的注意力、自控能力和研究表现。

针对这样的学生,我们需要采用特定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学生背景- 姓名:张小明- 年龄:15岁- 诊断:多动症研究特点张小明在研究中面临以下困难:1. 注意力不集中:张小明很难保持长时间的注意力,容易分散注意力并轻易受到干扰。

2. 行为问题:他经常表现出冲动、坐立不安和难以控制的行为,这会干扰课堂秩序和与他人的合作。

3. 研究困难:由于注意力问题,他在研究时很难集中并理解、记忆和应用知识。

教学策略为了帮助张小明克服研究困难,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教学策略:1. 创设有序和结构化的环境:提供一个有序、清晰的研究环境,减少干扰和分散张小明的注意力。

例如,确保教室布置整洁,减少视觉刺激物,提供明确的时间表和日程安排。

2. 使用多种感官刺激:多动症学生对感官刺激更敏感,可以通过使用多种感官刺激来提高他的研究效果。

例如,采用视觉和听觉教学材料,利用多媒体技术、图片和视频等来呈现课程内容。

3. 小组合作研究:在小组合作研究中,多动症学生可以通过与他人的合作来提高自己的研究表现。

他们可以通过交流、互相支持和分享思想来加强研究。

这可以促进他的社交技能和注意力集中能力。

4. 使用清晰简明的指示:给予张小明清晰、简明的指示,确保他理解任务的要求。

使用简短明了的语句、图示和示范来帮助他理解并完成任务。

5. 提供个性化支持:每个多动症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研究需求,需要根据个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支持。

与学生和家长建立良好的沟通,了解学生的需求和优势,制定个性化的研究计划和支持措施。

效果评估为了评估教学策略的有效性,我们将采取以下措施:1. 经常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行为和研究表现,以了解他的进展和困难。

2. 进行定期评估,包括课堂测试、作业和项目评价,以确定他在研究中的成绩和进步。

3. 与家长和相关专业人员进行沟通和合作,共同评估教学效果和制定进一步的计划。

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分析报告一、引言青少年时期是人生中一个充满变化和挑战的阶段,在这个阶段,青少年可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情绪问题。

这些情绪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可能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学习和生活产生负面影响。

本报告将通过对几个典型的青少年情绪问题案例进行分析,探讨其产生的原因、表现形式以及应对策略,以期为青少年情绪问题的干预和治疗提供参考。

二、案例介绍(一)案例一:抑郁的小明小明,15 岁,初中三年级学生。

近半年来,小明的情绪变得低落,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如打篮球、玩游戏等都失去了兴趣。

他经常感到疲劳,睡眠质量差,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成绩也明显下降。

小明的父母发现他经常一个人呆在房间里,不愿意与家人交流,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哭泣。

(二)案例二:焦虑的小红小红,14 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小红在每次考试前都会感到极度焦虑,出现心慌、手抖、出汗等症状。

她总是担心自己考不好,会被老师和家长批评,因此经常在考试前失眠。

此外,小红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也会感到紧张,害怕出错被同学嘲笑。

(三)案例三:易怒的小刚小刚,16 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小刚的脾气变得越来越暴躁,经常因为一点小事就与同学发生冲突,甚至动手打人。

他在家里也经常与父母争吵,对父母的管教表现出强烈的抵触情绪。

小刚的这种易怒情绪不仅影响了他的人际关系,也给他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三、原因分析(一)生理因素青少年正处于身体和大脑发育的关键时期,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可能会导致情绪的波动。

例如,青春期的激素变化可能会使青少年更容易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

(二)心理因素1、自我认知的发展青少年开始对自己进行思考和评价,但由于认知能力的有限,可能会产生一些不合理的自我认知,如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的期望等,从而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

2、情绪调节能力不足青少年的情绪调节能力还不够成熟,无法有效地应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挫折,容易出现情绪失控的情况。

(三)家庭因素1、家庭环境不和谐的家庭氛围、父母的争吵、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紧张等都可能会给青少年带来心理压力,导致情绪问题的产生。

初中生焦虑问题 案例

初中生焦虑问题 案例

初中生焦虑问题案例
初中生焦虑问题案例:
学生李某,女,14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她性格内向,自尊心强,成绩中等。

李某从小就被父母严格要求,经常拿她和优秀的表姐比较。

进入初中后,学习压力逐渐增大,她开始感到焦虑和不安。

她担心自己的成绩会下降,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担心自己在班上被同学嘲笑和排斥。

渐渐地,李某对学习产生了厌倦和恐惧感,上课无法集中注意力,经常出现失眠和头痛等症状。

对于李某的情况,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缓解她的焦虑问题:
1. 与她建立良好的信任关系,倾听她的内心感受,给予她情感上的支持和鼓励。

2. 与家长沟通,建议家长调整对她的期望值,不要过分苛求,尊重她的个性和兴趣爱好,多给予她一些肯定和鼓励。

3. 帮助她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提高学习效率,减轻学习压力。

4. 鼓励她参加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丰富自己的生活,增强自信心。

5. 建议她寻求专业的心理咨询或治疗,以更好地应对焦虑问题。

通过以上措施的干预和帮助,李某的情况逐渐好转。

她开始重新树立自信,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和动力。

同时,家长也意识到了自己的教育方式存在问题,开始调整对孩子的期望值和态度。

最终,李某成功克服了焦虑问题,学习成绩也有了明显的提高。

注意力问题案例

注意力问题案例

1、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孩子低自尊案例:五年级的何世杰常常表现出不自信,感到自卑。

之前,成绩在班上还能排上中上游,但最近上课脑子里总会想一些其他事情,不能集中注意力听课,容易错过课上老师讲的一些重点知识,导致课后作业有困难,不能跟上同班同学步伐。

升六年级之后,面临着升学的压力,学业过重,学习变得更加吃力。

久而久之,对学习失去兴趣,自暴自弃,性格孤僻,总觉得自己被孤立、看不起,感到自卑.........分析:何世杰是一个低自尊的孩子,起先是由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的,因为注意力品质低,无法正常集中注意力学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在学习上的天赋,对学习失去兴趣,因为学习上的受挫,自信心不强,常常引起各种问题和行为,被定性为问题少年,感到自卑。

注意力不集中导致孩子低自尊1、注意力不集中引发学业困难,经常表现出多动,无法维持注意力静下心来学习,很容易被家长和老师定性为问题少年。

2、同时本人因为低注意力品质不能自如的发挥自己的能力,长期以往,对学习失去兴趣。

3、因为学习上的困难,低自信,易产生各种行为障碍,被周围的同学和朋友鼓励,长期的不适应环境与经历挫折,久而久之,失去信心,时常感到无助和自卑注意力不集中的危害造成社交障碍案例:六年级的季思涵在学校经常受到同学的孤立和排除,季思涵妈妈非常奇怪:自己的孩子好端端为什么同学不跟他玩?到学校了解情况,同学反应:季思涵身上有很多缺点,他总喜欢插嘴,打断别人的谈话; 特别爱生气,还爱发脾气,有一次,同学在嬉闹中不小心碰到了他一下,他就和别人吵了起来,还打了别人。

上课总是摇头晃脑,左右前后看看,不能定下心来学习,自己学不进去,还喜欢打扰别人学习,没事喜欢揪揪同学的小辫子,老师批评他也不知道悔改,最近还逃学出去打游戏,和社会上一些不三不四的人混在一起......注意力不集产生社交障碍表现有哪些?●注意力不集中产生烦躁易怒情绪,在与同学或朋友相处时,容易因为一丁点大的小事与他人产生矛盾和冲突,出现打架斗殴等暴力倾向,难以正常接人待物;●出现逆反心,对老师和父母的话厌烦,行为极端性,很容易引家长愤怒;●不能专心的倾听别人讲话,喜欢插嘴,打断别人谈话,不加思索的响应;●人缘不佳,容易轻视、误解或忽视别人传递的真实信息,相处出现问题●自控力不佳,无法按照学校或学会的秩序或纪律约束自己,出现违规违纪行为●极易被一些新鲜、富有刺激感的事物所吸引,不能抵抗诱惑,排除干扰,不合群,很难适应集中生活●社交障碍、人际关系恶化之后,孩子的情绪和人格受到影响,不及时进行关注,容易引发严重的心理问题。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案例《坐不住的孩子》
小明是一名坐不住的孩子,他总是喜欢在教室里东张西望,四处走动。

他在课堂上完全无法专心听讲,老师常常不得不多次提醒他。

但是,即使老师提醒,小明还是无法控制自己的行动。

小明的母亲非常担心他的学习成绩会因此受到影响,于是带他去看了一个心理医生。

医生告诉小明的母亲,小明并没有身体或智力问题,只是他的注意力不够集中。

医生建议小明的母亲给孩子买一些玩具,而且这些玩具必须能够增强小明的注意力和集中力。

小明的母亲按医生的建议购买了一些拼图和解迷游戏。

小明玩了这些有助于提高集中能力的游戏后,他的注意力开始变得更加集中。

他可以在课堂上静坐听讲,不再四处走动。

这种改变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但是小明的母亲在教育孩子方面坚持不懈,通过对他的鼓励和帮助,小明渐渐地掌握了自我控制的技巧。

现在,小明可以在班上像其他学生一样静坐听讲、听懂老师所讲的内容。

他的学习成绩和自信心也得到了极大的提升。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对于那些坐不住的孩子,父母和老师可以通过激励他们的兴趣和帮助他们提高集中能力来帮助他们克服这个问题。

通过正确的方法和持久的努力,孩子们一定可以得到改善和提高,成为一个健康、快乐和真正有自我控制能力的人。

青少年抑郁案例

青少年抑郁案例

青少年抑郁案例
近年来,青少年抑郁症的患病率越来越高,不少青少年因为生活、学业、人际关系等压力,导致情绪低落、失眠、食欲不振等症状。

以下是一些青少年抑郁症的案例:
【案例一】小明,男,15岁,初中二年级学生。

由于学习压力大,家长对他的要求也很高,小明感到自己无法达到父母的期望,逐渐产生了自卑、无助的情绪。

他经常失眠,食欲不振,无法集中精力学习,成绩逐渐下滑。

在一次与同学之间的矛盾后,小明情绪失控,出现了自残的行为。

【案例二】小丽,女,16岁,高中一年级学生。

她常常感到自己孤独、无助,没有朋友可以倾诉。

家庭环境不太稳定,父母经常吵架,使得小丽情绪更加低落。

她经常独自一人呆在房间里,不愿与人交流。

最近,小丽开始有自杀的念头,但她不敢告诉任何人。

以上两个案例,都是青少年抑郁症的经典病例。

在这个时期,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生活中的压力、困难很容易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家长和老师应该密切关注青少年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抑郁症的症状,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困难,提高自我调节能力,避免情绪失控。

同时,社会也需要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营造一个积极健康的社会氛围,为青少年的成长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 1 -。

好动坐不住的孩子教育随笔

好动坐不住的孩子教育随笔

好动坐不住的孩子教育随笔在教育的旅程中,我们总会遇到各种各样性格的孩子。

其中,好动坐不住的孩子常常让老师和家长感到头疼。

他们仿佛有着用不完的精力,总是难以安静地坐在座位上,注意力也很难长时间集中。

但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这些好动的表现背后,或许隐藏着他们独特的天赋和需求。

我班上就有这样一个孩子,叫小明。

他几乎一刻也停不下来,课堂上不是摆弄文具,就是和旁边的同学说话,甚至会突然站起来走动。

起初,我感到十分无奈和困扰,多次批评他,但效果甚微。

后来,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是不是我没有真正了解他的内心世界?于是,我决定换一种方式与小明相处。

我找了一个课间,把他叫到身边,没有像以往那样批评他,而是心平气和地与他聊天。

我问他为什么总是坐不住,是不是觉得课堂很无聊。

小明一开始有些惊讶,可能没想到我会这样问他。

过了一会儿,他小声地说,他觉得上课的内容有时候太难懂了,所以就不想听。

这让我意识到,他的好动可能是一种逃避困难的表现。

为了帮助他,我在课堂上会更加关注他的反应,当发现他有不懂的地方,及时给予辅导。

同时,我也尝试将教学内容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孩子们能够积极参与。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小明的情况有了一些改善,但还是会时不时地出现坐不住的情况。

我明白,改变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更多的耐心和时间。

在与小明的家长沟通时,我了解到小明在家也是这样,很难安静地完成作业,总是一边玩一边写。

家长也为此感到很苦恼,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建议家长给小明创造一个安静、整洁的学习环境,减少干扰因素。

同时,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将作业分成几个小部分,每完成一部分就给与适当的奖励,让小明能够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除了学习上的问题,小明在与同学相处时也会因为好动而产生一些矛盾。

他会不小心碰到其他同学的东西,或者在游戏中过于兴奋而导致冲突。

我会利用班会的时间,和同学们一起讨论如何与像小明这样的同学相处,教导大家要互相理解和包容。

一例学习障碍儿童心理案例

一例学习障碍儿童心理案例

一例学习障碍儿童心理案例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小强是由上大学的表姐带来咨询的,他表姐的同学曾在我的咨询中心咨询过,听了同学的介绍,表姐把她也带来咨询了。

小强14岁了,上初中二年级,初一时学习还可以,只是感觉到有些吃力,初一下学期开始,经常在课堂上出怪声,接老师的话,做小动作,东张西望。

父母认为他是“多动症”,到医院检查后,服药4个月,没有效果后停药。

学习成绩却直线下降,现在是全年级的最后一名。

小强的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商人,有好几处生意,平时很少回家,但只要一回家,就给小强带来大量吃的、穿的、玩的,小强物质上的要求,父亲从来是毫不含糊地予以满足,而对于小强的学习和其他问题,父亲基本不过问。

小学毕业时,父亲回家听说小强成绩不好,一怒之下,把小强痛打一顿----“差点把腿打断”,打过后,父亲又生悔意,给小强很多零花钱作为补偿。

小强的母亲是家庭妇女,每天开车接送小强上下学,由于小强是二胎(有一个姐姐),家里一直希望把唯一的儿子培养出来,将来经营家族的大产业。

母亲几乎把全部精力和爱心都倾注到小强身上,上初中更是托关系进入当地最好的一所中学,但没想到,小强这么不争气,学习实在吃力,而且屡屡违反课堂纪律,老师多次请家长。

母亲觉得很没面子,回来就训斥小强,母子二人竟由争吵到动手厮打起来,从二楼打到一楼,小强妈妈的腰也摔伤了,母子二人从此形同路人,互不理睬。

小强表姐说,他们母子已经有三个多月互不说话了。

通过图画分析和与小强交流了解到:小强自己也想把学习搞上去,无奈自己的基础太差,怎么学也赶不上别的同学,这个学校又是全市重点,学生间的竞争很激烈,对学习差、纪律松散的学生,同学包括老师都排斥,老师找小强谈话时就曾建议小强转学。

有的同学背后说小强是“弱智”,还有的同学到老师处告状,认为小强上课影响了他们学习。

小强自己也认为,管住自己并且把学习搞好“比登天还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坐不住的初中生
迟雅
z: 男,初中二年级学生。

丹东人。

汉族。

2012年5月25日前来咨询。

聘请迟雅老师当成长顾问,为期一年。

一、求助者一般情况
父母都是大学生,孩子是剖腹产。

小时候比较听话,读了很课外多书。

自从上了初中之后,出现叛逆言行。

初中二年级开始,几乎无心学习,厌学,对父母、老师逆反,上网,迷恋电视。

因为非常叛逆,母亲对他束手无策,父亲经常不在家,一回来就非常恼火,埋怨母亲没有尽到对孩子的教育责任,而自己也没有什么好办法。

面对孩子的问题和丈夫的埋怨,母亲陷入抑郁状态,经常以泪洗面,甚至想到从楼上跳下去结束这一切。

母亲介绍说,这半年多来,孩子无心学习,上课不注意听讲,课后不完成作业,时常通宵上网,看电视也经常看到后半夜,以至于影响正常上学。

最近频繁逃学。

因此,成为班级和学校的老大难。

在德育校长的建议下,前来求助。

咨询师观察的情况:求助者安定不下来,一刻也坐不住,在同咨询师交谈的时候,一会儿躺下,一会儿坐起,说话忙乱,写字忙乱,注意力不集中,整体上给人的印象就是很“闹得慌”。

二、诊断
厌学,情绪障碍,青春期逆反,多动。

三、心理调适
每周一到两次接受咨询,主要运用认知疗法,中医疗法,沙盘疗法,行为矫正技术,家庭心理治疗。

心理调适主要分为三步:
第一步:解决他行为不能自控,情绪不能自控的状态。

采用“先跟后带”策略,同时身心同调以解决“坐不住”的问题。

这个问题的解决,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解决他身体的问题,求助者血燥血热,通过滋阴凉血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二是解决他意志品质不良问题,这事心理素质问题。

需要逐步实施。

第二步:解决理想缺失、目标缺失问题。

重新建立信念、目标、计划。

理想目标,是一个人的长久动力。

不甘于平庸才会努力。

有了目标才有努力的方向,有了计划,行动才不会盲目。

第三步:矫正不良行为习惯,建立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在此基础上,传授学习方法,补接知识链条。

在动力机制没有建立之前,一切方法都是无意义的。

2012年7月21日,咨询师与求助者母亲交流,母亲感觉孩子有些变化。

主要表现是不像以前那样忙乱,可以坐住的时间也延长了一些。

2012年8月11日,求助者正在学习游泳。

以前家长建议他暑假学习游泳,他坚决反对。

后来,在咨询师和家长共同努力下,同意去学习游泳。

但是,坚持不找教练。

因为他最烦有人管他。

今天下午再一次来到咨询室,接受了咨询师给安排的学习内容。

虽然学习上还不够主动,但是能够感受到他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情绪进一步稳定,
可以坐下来连续一个半小时的时间,学习咨询师为其安排的学习内容。

开学之前,咨询师为其做了一个沙盘。

从这个沙盘来看,他现在是抱定不想学习的态度,混一天算一天。

他的内心已经彻底向学习投降了。

原因是他的学习彻底跟不上了,因此,失去了继续跟班学习的信心。

返校的日子,他显得有些退缩,主要是因为作业没有完成,很晚才到学校去。

当他到校的时候,老师已经忙别的事情去了,他没有见到班主任老师。

索性与两个同学到国门湾新区去玩儿了,晚上很晚才回家。

开学的第一天没有去上学。

他的理由是学校这一天不上课,要打扫卫生,他不愿意劳动,只愿意玩儿。

母亲的解释是,他头天晚上看电视看到后半夜两三点钟,早晨自然起不来。

2012年9月1日,咨询师与之讨论了他的下一步打算问题。

他是从来没有打算的人。

这次,咨询师跟他一个问题一个问题地讨论。

首先是想不想读书的事情。

咨询师告诉他,如果不想读书,可以考虑参加劳动。

他的选择是想读书。

其次是读什么学校的问题。

在职高和普通高中之间,他选择普高。

在普高中,咨询师告诉他,想考上重点高中对于他来说,现在已经不是很有希望了。

但是,可以考虑自费读高中。

即使自费,也要得600分以上才可以上重点高中,否则没戏。

咨询师启发他为自己的每一科成绩打个目标分数。

他的目标是:语文、数学、外语,每科150分,自己争取得110分。

物理120分,争取得
100分。

化学80分,争取得60分。

政治、历史各50分,争取各得40分。

体育60分,争取得50分。

这样,总分可以得到620分。

看到这个分数目标,他似乎看到了一点希望,于是,跟咨询师饶有兴趣地谈论起来。

并且表示,既然现在已经开学,就好好学习。

在此基础上,咨询师建议他哪个成绩不好,可以请有关老师先行补课。

他以前是坚决反对老师给补课的,这次答应了,不知道最终能否去践行。

求助者母亲的焦虑指数很高,只要孩子没有按照她的意愿去做,她就会心乱如麻,经常发一些短信给咨询师,诸如“我的心都碎了”,“我死的心都有”……孩子的变化必须一点点来,因势利导,否则欲速则不达。

尤其是这样的孩子。

秋季开学后,求助者仍然出现几次逃学现象。

老师建议家长狠狠地揍他一顿。

家长问咨询师是否可行,咨询师不同意这样做。

建议家长要有耐心。

有一次因为孩子没有及时回家,家长将其拒之门外。

针对这种做法,咨询师与家长进行了一次长谈,改变了家长的一些认知和错误的教育方式。

求助者的厌学问题,与家长的教育方式方法不当有直接关系。

家长表现出来的突出问题是焦虑。

他们看不到孩子的进步,看不到孩子的长处,不懂得赏识教育,容易埋怨和指责。

比如,孩子有一点没有如家长的意,家长就会全盘否定他的一切,甚至否定咨询师所做的工作,否定孩子的进步,甚至对孩子采取放弃的态度。

针对家长焦虑指数偏高问题,咨询师进行了家庭心理治疗。

因为求助者与咨询师建立了很好的心理链接,所以,求助者比较听咨询师
的话。

这样一来,家长对咨询师也有一些心理依赖,一没有办法的时候,就来找咨询师。

这个求助者有很多优点,比如,他几乎不说谎,他纯真、正直,他热爱生活,具有青春活力。

在他的身上还保留着少年不该被扼杀的天性。

对此,咨询师予以高度肯定和接纳。

在咨询师的引导下,求助者开始发生变化,逐渐开始愿意学习。

同意家长为其找老师补课,同意家长为其亲自补课。

寒假前期末考试,他虽然学习成绩在班级还是倒数,但是他自己却很满意。

他对咨询师说:老师,我现在最大的变化,就是我开始爱学习了。

寒假期间,来英才心理咨询公司参加心理沙龙活动,在心理拓展活动中他表现很好。

家长对其学习上的变化,开始笑逐颜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