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西北地区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

高中地理《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精品学案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科目:地理课型:新授教学时间:课时:2序号:10学习目标:1.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及河流;2.掌握西北地区重要的自然地理特征;1.西北地区自然地理特征、农业区位因素分析与环境问题学法指导:1.通过课前预习,了解西北地区所处的位置、重要的地形区;【预习卡片】图一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季节河、湖沼泽河流山脉长城运河地区分界线湖泊沙漠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参考《区域地理》124-128页和地图册)1.描绘西北地区的界限2.在图中的纬线上填注北纬40°、45°;经线上填注东经80°、90°、100°、110°、120°;3.在图中填出内蒙古高原(呼伦贝尔高原、锡林郭勒高原、鄂尔多斯高原、阿拉善高原)、“三山夹两盆”之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阿尔金山、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4.在图中填上阴山-河套平原;贺兰山-宁夏平原;祁连山-河西走廊;塔克拉玛干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5.在图上找出塔里木河、伊犁河、黑河(弱水)6.参考地图册,找出准噶尔盆地、塔里木盆地、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所处温度带和干湿高二地理组导学案姓名班级地区;【教学过程】一、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合作探究一:1.读“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完成(1)-(2)题:图二我国西北地区多年平均年降水量分布等值线图400(单位:mm)50大(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800兴400安400丁哈尔滨岭50800乌鲁木齐400托克逊乙50敦煌甲5040呼和浩特丙800银川北京A4001208090100110青岛五十八中地理组制作兰州800(1)读图分析,从北京、呼和浩特、银川到敦煌,降水量的分布有何特点?原因是什么?(2)图中A处降水量较(多、少),试分析其原因。

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演示文稿

高中地理必修三荒漠化的防治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演示文稿
第四十五页,共96页。
当井的数目不很多,而且间隔很远的时候,在以井为 中心的裸地之间还有大片正常的牧场以维持牲畜的生存。
第四十六页,共96页。
当人口和牲畜的数量增加时,不得不打更多的井以 满足人畜用水需要,而这样做的结果最终导致整个牧场 的毁灭。
第四十七页,共96页。
在荒漠地区作物生长必须依靠水源 灌溉。水源的多少决定了绿洲的人口和 农田规模。
荒漠
荒漠草原
第二十五页,共96页。
草原
5、西北地区的土壤类型
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物理风化和风
力作用明显 平地多疏松沙质土壤
第二十六页,共96页。
6、西北地区的水文情况
多内流河,气候干旱河流短促,欠发育
第二十七页,共96页。
二 、


为 主 的 自 然 特 征
第二十八页,共96页。
1、地理 位置
荒漠化
人为因素
第四十三页,共96页。
过度樵采
过度放牧 过度开垦
水资源利用 不当
破坏防风沙的植被
加速草原退化和沙化的进程
使沙化土 地连片发展
使植被生长衰退,导致荒 漠化
图2.4 西北地区土地荒漠化的人为因素
人 过度樵采 能源缺乏,樵采天然植被
为 过度放牧 超载、掘井,破坏草场,影响牧草
因 素
过度农垦 开垦草场,加快风蚀
2、地形
3、气候
4、植被
5、土壤 6、水文
①经纬度位置(大致位于75°E-120°E,37°N-50°N) ②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水汽难以进入)
③范围(大致边界、行政分区、气候区)
大致以贺兰山为界①东部是辽阔的内蒙古高原②西部是山脉和盆 地相间分布(“三山夹两盆”)阻挡水汽进入

《自然特征与农业》西北地区PPT课件

《自然特征与农业》西北地区PPT课件

形成干旱的自然特征
高山阻隔
河流稀少
多季节河
想一想:
西北地区干旱气候下的农业有什么特点? 分析西北地区农业特点的形成有哪些条件? (气候、水源)
因地制宜 谋求发展
牧区分布
西北地区草场广布,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贺兰 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分布有呼伦 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大型优质温带草场。贺兰山以 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 分布有高山草场。
A地形因素 B气候因素
C植被因素 D土壤因素
5.西北独特的水利工程是( B )
A都江堰水利工程 B坎儿井水利工程 C葛洲坝水利工程 D小浪底水利工程
6.西北地区的人口和城市的主要分布特点是( B )
A沿铁路公路分布 B沿河流及有水源的地方分布 C沿山脉两侧分布 D分布在盆地中部
7.小明乘火车从呼和浩特出发到乌鲁木齐去旅游, 他在旅途中有可能见到的自然景观依次是( B )
西北地区气候特征—— 干旱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冬季严寒而干燥,有时有暴风雪天气。夏 季高温,降水较少。(夏季全国最热—— 吐鲁番盆地)
由于气候干旱,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 很大。(“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 西瓜”)
河流
由于气候干旱,这里的河流稀少,多 为内流河、湖,且多为季节性河流。
塔里木河、艾丁湖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位 置:贺兰山以东
内蒙古牧区 代表草原:呼伦贝尔草原
(温带草原牧场)
锡林郭勒草原
以贺兰山为界
位 置:贺兰山以西
新疆牧区
(山地牧场)
代表牧场:天山、阿尔泰山、祁 连山的山麓和山坡
新 疆: 山地牧场 内蒙古:温带草原牧场

高中地理识图训练——10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高中地理识图训练——10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

(1)印度 尼泊尔 不丹 (2)横断 祁连 柴达木 (3)G 水量大,落差大 (4)拉萨 羊八井 亚欧 (5)钾盐 察尔汗 石油
缅甸 青藏
冷湖
印度洋
(6)东 西 草原 草原、荒漠 荒漠
2、读“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图,回答问题
(1)填出下列矿产地的名称(按所在省区、矿产
类型、矿产地名称顺序填写):






、;Leabharlann ③、、;








(2)填写铁路的名称:⑥ 线,⑦ 线。
(3)填出下列地形、河流名称:
k 河,属于 (内、外)流河,该河位于n 盆
(4)填出下列字母代表的铁路线的名称:
a__线,b__线,c__线,d__线,e__线,f__线,g__线。
(5)西北地区地广人稀,干旱少雨,农业以___农业和__ 农业为主,辽阔的草原是我国最大的__和__基地。宁 夏平原和__平原自古被誉为“塞外江南”,__和浩瀚 沙漠中的绿洲是西北粮棉瓜果之乡。 (6)西北地区年降水量自___向___递减,故植被也由___ 向___、___演变。
地,该盆地介于b 山脉与c
山脉
之间;e
盆地,最低海拔仅
米,
位于非季风区,唐诗“羌笛何须怨杨
柳,
”是该区
气候的真实写照;
d 平原,位于
高原,农业引用
水灌溉。
(1)①内蒙古 煤 伊敏河 ②陕西-内蒙古边 境 煤 神府-东胜 ③新疆 石油 克拉玛依 ④甘肃 镍 金昌 ⑤内蒙古 稀土 白云鄂博 (2)包兰 兰新 (3)塔里木 内 塔里木 天山 昆仑山 吐鲁 番 -154 春风不度玉门关 干旱 河套 内蒙 古 黄河

PPT课件 高中地理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

PPT课件 高中地理 2.1 荒漠化的危害与治理-以西北地区为例

合作探究 从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与植被等方 面,分析我国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地形与河流分布
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地理位置 深居内陆,离海洋远
思考
地形
气候 河流 植被
西北地 区的自 高原 盆地 然地理 温带大陆性气候 ,降水少 环境与 荒漠化 多是内流河、水量小 以草原,荒漠为主,植被 与有什 么关系? 呈东西差异
胡杨林
干枯的胡杨林
4月2日,甘肃省瓜州县遭受了近3年以 来最大的强沙尘暴袭击,最低能见度 不足50米,整个县城笼罩在漫漫的 “黄雾”之中。
2、荒漠化为沙尘暴提供充足的沙源
沙尘暴袭击北京
特 大 沙 尘 暴
时间
次数
20 5 8
世 13
纪 14 23
50Y’S 60Y’S 70Y’S 80Y’S 90Y’S
化发展最为严重。
我国西北地区的荒漠化涉及陕、甘、宁、青、 新等省区。其中三江源、甘肃中部等地荒漠 化现象尤其严重。
阅读教材
什么是荒漠化?
荒漠化是指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 活动等因素所造成的土地退化。
所谓土地退化,是指由于使用土地 不当或其他因素,所导致的耕地、 草原和森林等资源的生产能力下降。 严重的土地退化,可使土地完全丧 失生产力。
讲讲图示我国各地荒漠化的具体表现
黑土退化
土地沙漠化
G
A
草原退化
B
水土流失 土壤盐碱化
C
D
石漠化
红色荒漠化
F
E
我国的荒漠化最为严重的地区在哪里呢?
阅读 P37 材料“我国西北地区 的荒漠化因素”, 结合 P38 活动“新疆荒漠化面积扩 大”“楼兰消失之谜”为案例, 分析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产生 的原因。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北方地区知识点中国北方地区是指中国国土范围内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5度以北的地域,其包括东北地区、华北地区、西北地区和青藏高原等地。

这些地区各自具有独特的地理特点和重要的地理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貌、气候、水资源和经济发展等角度,介绍中国北方地区的主要知识点。

一、地貌特征中国北方地区的地貌主要包括平原、高原和山地三种类型。

其中,华北平原是最典型的平原地貌,位于华北地区,地势平坦,土地肥沃,适合农业发展。

西北地区则以高原和山地为主,包括青藏高原、阿尔金山脉等。

在西北地区的阿尔金山脉中,有我国主要河流长江的发源地,对于我国的水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二、气候特点中国北方地区的气候主要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两种类型。

其中,东北地区和西北地区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干燥,夏季炎热多雨。

东北地区的哈尔滨是中国最寒冷的城市之一,而西北地区的西宁则是中国高原上气候最为宜人的城市之一。

华北地区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冬季干冷,夏季炎热多雨,春季大风频繁。

这些气候特点对于农田的耕作、人们的生活和经济发展都有一定的影响。

三、水资源中国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为匮乏。

由于地势高度和气候条件的限制,北方地区的河流水量较少且不稳定。

其中,黄河是我国第二长的河流,也是我国北方地区最主要的水资源来源之一。

黄河流域有着丰富的农田资源和文化遗产,但也面临着水资源短缺和黄河治理等问题。

另外,东北地区的松花江、黑龙江等河流也是北方地区的重要水源。

四、经济发展中国北方地区的经济发展较为不均衡,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

华北地区是我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拥有丰富的农田资源、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和能源基地。

而东北地区具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是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

西北地区则以资源型经济为主,拥有丰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气和稀土等资源。

青藏高原则具有丰富的水资源和宝贵的高原草场资源。

综上所述,中国北方地区拥有多样的地貌特征、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资源,对于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都有重要的影响。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高中地理 最基础系列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考点3 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1.自然原因: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1)干旱的气候(基本条件):西北地区深居内陆,降水稀少,有利于荒漠的发展。

(2)疏松的沙质沉积物(物质基础):由于气候干旱,植被稀少,土壤发育差,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为荒漠化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来源。

(3)多大风天气(动力因素):接近亚洲高压中心,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冬春干旱的季节,从而为风沙活动创造了有利条件。

(4)气候异常(重要影响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和荒漠化进程;持续干旱则促进荒漠化进程.2.荒漠化形成的人为因素人为原因大大加剧了荒漠化的发展,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原因。

形成荒漠化的人为原因,一方面来自人口激增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另一方面则是由于人类活动不当,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的过度使用和不合理利用。

具体如下表所示:人为因素主要分布地区主要危害过度樵采干旱区的能源缺乏地区草场遭破坏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加速草场退化和沙化过度开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特别是沙区边缘沙质土壤肥力下降,废弃耕地变沙地,使土地沙化连片发展水资源利用不当内陆河流和山麓冲积扇地区生态用水紧张,植被退化,次生盐碱化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意环保邻近城镇或者工矿开发区建设用地周围草场退化、沙化一般说来,沙暴是就地起沙(扬沙),它携带的沙物质搬运的距离不远,而尘暴(浮尘)却能在高空中飘移几千千米,甚至更远。

一位法国的地质学家曾在欧洲阿尔卑斯山的积雪中发现了来自中国的这些“不速之客".我国北方沙尘暴发生的特点是西北多于东北,平原(或盆地)多于山区,沙漠多于其他地区。

为何我国北方地区近年来沙尘暴增多?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1)西北部地区生产力水平较低,人口增长过快过多,人口素质较低,是根本原因.(2)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开垦,滥挖药材,草场遭到破坏,荒漠化不断加重和扩大是造成沙尘暴的地表原因.(3)气候异常,北方持续干旱,气温又普遍偏高,是造成沙尘暴的天气原因。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33张ppt)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第二章第1节《荒漠化的防止——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优质课件(共33张ppt)
• (2)①该地区气候干 旱,垦荒和过度放 牧,导致土地沙漠 化(荒漠化、土地退 化);②不合理的引 水灌溉,导致土壤 盐碱化;③湿地面 积缩小等。
(3)为使民勤不致变成第二个“罗布泊”, 你认为当地政府应采取哪些措施?( 10
分)
①节约用水,合理用水; ②培育和推广耐旱作 物;③调整产业结构; ④科学规划农、林、 牧用地,退耕还林、 还牧;⑤防止过度垦 殖、过度放牧;⑥有 计划地控制人口增长 等。
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开垦、水 资源利用不当、工矿交通建设中不注 意环保
欠发育 稀少
放牧
漠分 化析 原我 因国
典 型 地 区 荒
注意:分析荒漠化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原因时, 要从两方面分析,且一般以人为原因为主。Βιβλιοθήκη 土地沙漠化盐 渍 化
石质荒漠化
红色荒漠化
例:云南、贵州、广西三省区石质荒漠化成因
自然原因: ①地形:地形崎岖或地势起伏大。
最严重的( D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2.限制丙地区农业生产
的A.主光要照因素B是.(水分B)
C. 坡度 D. 温度 3.如果乙地区大规模 引水灌溉进行农业开发,
将会导致( C )
A.甲地区植被退化 B. 乙地区沙化 C. 丙地区荒漠化 D. 丁地区植被改善
荒漠化防治的对策和措施
②土壤:喀斯特地貌,土壤发育差,土质疏松, 土层瘠薄。
③气候:降水多或降水集中,多暴雨。
④植被:植被覆盖率低。 人为原因:
① 破坏植被(陡坡开垦、伐林取薪、工程建设、 开矿等)
②人多地少,对土地的过度利用,造成水土流失严重。
例1
下图示意我国39°N附近某区域。读图完成1~3题。
1.图示区域土壤盐渍化

高中地理_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地理_中国区域地理—西北地区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课前学习】学生结合地图册P195和《西北地区》的导学案预习本节课内容,并会用第一人称的形式表达西北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课堂教学】〖导入〗教师活动:手中拿着西北地区的轮廓,师:看到我手中的轮廓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中国地理分区中的哪个地区呢?把西北地区的轮廓粘贴在黑板上。

多媒体播放视频“西北地区的景观图”并配有西北地区典型的诗句学生活动:学生回答,在欢快的音乐背景中,一学生有感情的朗诵诗句。

设计意图:古人的诗句引起学生无限的遐想,产生对西北地区一探究竟的欲望。

〖承转〗这是古人对西北地区的些许感受,有沙漠戈壁,有茫茫草原,有肥美牛羊。

你心目中的西北地区是什么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它的神秘面纱!〖学习目标〗教师活动:PPT展示学习目标1.理解西北地区的位置给西北自然环境带来的深刻影响及其之间的关系;2.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西北地区发展农业的优势及问题。

学生活动:学生齐读设计意图:齐读有声势,目确目标,做到心中有数〖承转〗点出本节课的活动主要有三个:环节一自主探究、环节二合作探究、环节三体验高考。

老师先带领大家一起来了解一下西北地区。

〖了解基础知识〗教师活动:展示西北地区的位置和范围。

师:从图中的经纬度我看可以看出,西北地区位于北温带,距海较远,东部、南部有一系列山脉,北部和西部是什么地形呢?展示西北地区在亚洲地形图中的位置。

师:从图中可看出西北地区北部、西部的地形是什么呢?(山地、高原)西北地区确实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呢!播放影片“西北地区缺水的真实写照”学生活动:学生自由回答,观看影片“西北地区缺水的真实写照”,体会水资源的重要性小结:西北地区有个别地方真的用这种洗脸方式,我们这里虽然缺水没有这么严重,但是平时也要节约用水,珍惜水资源!设计意图:帮助学生回忆起初中所学知识,学会用高中的分析思路,明确各要素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提高学生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环节一自主探究〗教师活动:把六个要素反扣在桌面上,PPT展示问题和要求(问题:结合地图册P195,用自己已学知识来简述西北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征,并指出该要素主要影响哪些要素?要求:6个组各派一名同学随机抽取本组代表的要素进行阐述)学生活动:6名学生一起登台阐述自己的地理要素,并说出主要影响哪些因素。

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区域地理西北地区

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一、位置、范围和自然地理概况西北地区位于我国西北部,包括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甘肃省和青海省。

该地区地处亚欧大陆腹地,与蒙古国和俄罗斯接壤,地广人稀,干旱少雨,多戈壁荒漠,是我国重要的牧业区。

二、气候条件西北地区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和高原山地气候。

由于地处内陆,降水较少,气候干旱,温差大,风力强。

西北地区的降水主要受夏季风的影响,年降水量自东向西逐渐减少。

三、地形地貌西北地区的地形以高原和山地为主,有我国著名的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和青藏高原。

同时,该地区也是我国河流较少、水量较少的地区之一。

四、自然资源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丰富,主要包括煤炭、石油、天然气等矿产资源,以及草原、森林等生物资源。

该地区还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

五、经济发展西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主要生产和出口羊绒、羊毛等畜产品。

该地区的工业也逐步发展起来,主要集中在能源和基础设施建设领域。

同时,旅游业也成为该地区的重要产业之一。

六、人口、城市和交通西北地区的人口分布较为稀疏,主要集中在一些城市和交通沿线地区。

近年来,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该地区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交通基础设施也在逐步完善。

七、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较为脆弱的地区之一,因此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是该地区的重要议题。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包括加强生态保护、推进荒漠化治理等。

企业和个人也应该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共同推动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在中国的广袤土地上,西北地区以其独特的地理风貌和丰富的文化历史,成为了中华民族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这个地区包括了陕西省、甘肃省、青海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让我们来看一下这个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

西北地区位于中国的西北部,横跨了几个不同的气候带,从温带、寒带一直到高山气候。

地形复杂多样,包括了广阔的沙漠、草原、高原和山地。

高中地理 西北地区

高中地理 西北地区

5.基础设施建设
喀什
阿拉 山口
吐鲁番
主要交通:古代丝绸之路,现代的公路和兰新、包 兰铁路干线,南疆铁路。
A
(4)图中发生在北部地区的地理事象有(仅有一个
正确)( )
A.地震活动强烈
B.泥石流多发
C.地热丰富
D.水土流失严重
例题4(06广东大综)(8分)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据报道,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两名越野赛车手在罗布
②内蒙古的牧区: 主要集中在贺兰山以东,这里降水较多,地
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草场质量较好,优良的畜种有 内蒙古的三河马、三河牛等。贺兰山以西气候渐趋 干旱,草原产草量减少,限制了畜牧业的发展。
③新疆山地牧场:
新疆主要形成山地牧场,集中在天山、阿尔泰 山,夏季牧场在林带以上,冬季牧场在山麓地带。 优良畜种有伊犁马、新疆细毛羊等。
例题2: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经河 西走廊,最终流入内蒙古自治 区境内。下图为“河西走廊弱 水流域简图”。读图,回答下 列问题。(16分)
(2)弱水年总径流量为43亿立方米, 在河西走廊绿洲农业灌溉中发挥了重要
作用。其径流量较为丰富的主要原因
有较_丰_富_的_冰_雪_融_水_补。给(2分) (3)请简要评价该流域所在自然区经
1200
800
900
1000
1100
500
400
一.位置 范围
1.位置: (1)经纬度位置: 73 ºE-123 ºE, 37 ºN-50 ºN (2)相对位置:大体上位于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 山--阿尔金山以北,
(3)邻国:有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
塔吉克斯坦接壤。
2.范围: (1)地形上:主要地形区包括内蒙古高原、塔里木盆地、准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区域地理中国地理西北地区
汇报人:
202X-01-06
• 西北地区概述 • 西北地区的地形地貌 • 西北地区的气候特点 • 西北地区的自然资源 • 西北地区的人文地理 • 西北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01
西北地区概述
地理位置
位于中国西北部,包括新疆、青海、 甘肃、宁夏和陕西五个省份。
西北地区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 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巴基斯坦 、蒙古等国接壤,具有重要战略地位 。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西北 地区成为东西方文化交流 的重要通道。
近代以来,西北地区经历 了多次政治、经济、文化 等方面的变革。
民族文化
西北地区是一个多民族聚 居的地区,包括汉族、回 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等。
西北地区的民族文化融合 了中原文化、草原文化、 西域文化等多种文化元素 。
ABCD
各民族在长期的历史发展 过程中形成了独特的民族 文化和传统。
民族文化在西北地区的经 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 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 用。
经济发展与产业布局
01
西北地区以能源、化工、农业等 为主导产业。
02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西部地区的 开发支持力度加大,西北地区的
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旅游业成为西北地区重要的经济 增长点,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 前来观光旅游。
03
协调发展模式,实现可持续发展。
THANKS
感谢观看
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包括农业用地、牧业用地、林业用地等。
土地质量
土地质量差异较大,部分地区土地贫瘠,而部分地区土地肥沃。
水资源
水量
西北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少,主要集中在黄河流域和 部分内陆河流域。
水质
部分地区的水质较好,但部分地区的水质较差,存在 污染问题。

高中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

高中区域地理西北地区知识点

西北地区范围:大兴安岭、贺兰山以西,昆仑山脉、祁连山脉以北的非季风区地形特征:主要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以高原和盆地为主。

内蒙古高原(包括河套平原、宁夏平原、河西走廊)平坦开阔,东部为典型温带草原,中西部多沙漠、戈壁;新疆地形“三山夹两盆”,昆仑山脉、天山山脉、阿尔泰山脉都是亚洲中部重要的山脉,山顶终年积雪,山麓草场广大。

其中天山山脉横亘中部,把新疆分为南北两部分,山间多陷落盆地和谷地(吐鲁番盆地、伊犁河谷等)艾丁湖海拔-156米,是我国陆地最低点。

南部是我国最大的塔里木盆地,地表景观呈环状分布,“绿洲”是当地主要的农业区,中部有我国最大的塔克拉玛干沙漠,我国最长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分布其间;天山以北是我国第二大盆地准噶尔盆地,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我国的第二大沙漠。

气候特征:深居内陆,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气温日较差和年较差都很大(吐鲁番盆地是我国的“热极”);降水稀少,年降水量少于400毫米,气候干燥(塔里木盆地年降水量少于50毫米,是我国的“干极”)。

水文特征:水量小,汛期短,河流含沙量大,多内流河,冰川融水是主要补给水源,有大片无流区。

黄河上游落差大,水力丰。

主要河流:黄河、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河流)、塔里木河、伊犁河。

主要湖泊:罗布泊植被:内蒙古高原东部是典型的温带草原,内蒙古高原中部以西地区为温带荒漠。

土壤:以漠钙土和灰钙土为主。

主导因素:降水量自东向西减少。

农业生产条件:有利条件:①夏季气温高,运量少,光照强,昼夜温差大。

②牧场广大,宜农荒地多。

③新疆、河西走廊有冰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原有黄河水灌溉。

不利条件: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需灌溉,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差,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牧业区。

种植业以旱作为主,灌溉农业突出(新疆为绿洲农业)。

一年一熟~两年三熟(南疆)。

农业在全国的地位:全国最重要的畜牧业基地(新疆、内蒙古),最大的长绒棉基地,重要的灌溉农业区(新疆、宁夏、河套),重要的温带水果产地(新疆),重要的糖料作物基地(内蒙古、新疆)主要农产品:种植业-小麦、甜菜、瓜果、棉花、胡麻(内蒙古)。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西北地区-区域特征
产业结构
以传统农牧业为主,工业和服务业发 展相对滞后。
产业结构特点
农业
西北地区农业资源丰富,主要种植小麦、玉米、 棉花等作物,畜牧业以牛羊养殖为主。
工业
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主要集中在能源、化工等领 域,近年来新能源产业发展迅速。
服务业
服务业发展水平较低,但潜力巨大,主要集中在 旅游、商贸等领域。
城市化进程
水资源
虽然西北地区的降水量较少,但是其 地处内陆,蒸发量较大,因此其地表 水和地下水资源都比较丰富,为农业 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旅游资源
自然景观
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非常壮丽,有高山、草原、沙漠、湖泊 等,其中青海的青海湖、甘肃的敦煌莫高窟等都是我国著名 的旅游景点之一。
人文景观
西北地区的历史文化非常悠久,有许多历史遗迹和人文景观 ,如西安的兵马俑、甘肃的敦煌石窟等,都是我国重要的文 化遗产之一。
03 人口与社会经济
人口分布与民族构成
人口分布
西北地区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 中在河谷平原和绿洲地区。
民族构成
西北地区是多民族聚居地区,包 括汉族、维吾尔族、回族、哈萨 克族等,各民族在语言、文化、 风俗等方面具有独特性。
经济发展水平
经济总量
西北地区经济总量相对较小,但近年 来经济增长速度较快。
国煤炭的重要产区。
石油和天然气资源
西北地区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也 非常丰富,主要集中在甘肃的玉 门油田、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等
地区。
水能资源
西北地区的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 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等大江大河 的上游,其中黄河上游的龙羊峡、 拉西瓦等水电站都是我国重要的
水电基地之一。
矿产资源
金属矿产
西北地区的金属矿产资源非常丰富, 主要有金、银、铜、铁、铝等,其中 新疆的哈密地区是我国著名的铁矿产 地之一。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西北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西北地区知识点

高中地理:中国地理之西北地区知识点位置和范围:75°E-120°E 40°N-50°N位置:大兴安岭以西、长城和昆仑山——阿尔金山以北。

范围:包括内蒙古、新、宁三个自治区,甘肃北部。

民族:汉族占绝大多数(2/3),少数民族有:蒙、维、回,北疆哈萨克族人数也较多。

西北人民生活:食:牛、羊肉和乳制品是最常见的食品,手抓羊肉。

住:毡房。

活动:蒙古族盅碗舞、那达慕盛会,新疆手鼓舞,素称“歌海”、“舞乡”气候、地形特征⑴自然环境特征:突出特征:干旱。

成因:深居内陆,距海遥远,山岭的层层阻挡,特别是青藏高原隆起对水汽的阻隔,海洋水汽难以到达(全球同纬度地区降水量最少、干旱程度最高的地带)。

⑵地貌特点及分布:地形以高原、盆地为主。

有内蒙古高原,新疆由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构成“三山夹两盆”。

“疆”字涵义。

⑶气候类型及耕作制度:绝大部分是干旱、半干旱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从东部的400毫米,往西减少到200毫米、50毫米以下。

河流稀少,多为内流河,水源不足→耕作制度:一年一熟。

⑷地表植被:植被由东向西过渡:森林草原——典型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以贺兰山(200mm)为界,分为:内蒙古温带草原和西北温带及暖温带荒漠地区。

贺兰山以东牧草茂盛,地表水比较丰富,年降水350毫米以上;贺兰山以西的内蒙古西部、甘肃河西走廊,新疆两大盆地,降水渐少,过渡为荒漠。

荒漠中有芨岌草、骆驼刺及其河岸边的胡杨林等耐旱植物。

农、牧业生产特点⑴限制条件:水源不足(天然原因);优势条件:光照充足,日较差大,草原草场广阔,草质优良。

⑵灌溉农业:农业依靠水源才能发展,称为灌溉农业(沙漠叫绿洲农业)。

①依靠的水源有:河水、高山融水、地下水灌溉。

修有引水渠、灌渠、坎儿井等水利设施。

②农业基地有:内蒙古的河套平原和宁夏平原,它们被誉为“塞上江南”(黄河作水源)。

// 甘肃河西走廊(祁连山的冰川融水)。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与新疆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西北地区与新疆
1
【学习目标】 1.知道西北地区和新疆的位置、范围及其主要的气候与地形特 征,并会依据各种图表资料进行判断分析。 2.了解西北地区的资源、农业、人口与城市分布状况,并会分 析其与自然环境特征的关系。 3.理解并掌握西北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的成因、治理 的主要措施。 4.掌握新疆的绿洲农业、矿产资源及城市的发展。
的有色金属工业。
7
4.基础设施建设
8
(1)铁路线:①包兰线,②兰新线,③南疆线。 (2)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 ①西气东输:将新疆轮南油气田的天然气通过管道输送到长江 中下游地区。 ②西电东送:将内蒙古火电站和宁夏水电站的电能输送到华北 和东北地区。
9
5.农牧业 (1)畜牧业:半干旱地区以草原牧场为主,主要分布在贺兰山以 东,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干旱地区以高山牧场为主, 集中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 (2)灌溉农业 ①分布:被誉为“塞外江南”的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以及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②特色农产品:吐鲁番葡萄、哈密瓜、新疆长绒棉。 6.生态环境问题:土地荒漠化。
不同点 如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具 融水)可供灌溉的山麓地带,
有完善的灌溉设施
土壤肥沃,田野相连,或称
绿洲灌溉农业
16
3.天山北坡牧场的冬夏利用 天山北坡森林带以下的草场(山麓地区),冬季气温较上部气温 (山腰处草场)高,宜作冬季牧场,森林带以上的草场因冬季气温低, 宜作夏季牧场,选择轮流利用草场,可以因地制宜地合理利用草场 资源。
21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知,该区域是我国的西北地区,甲是 我国最大的盆地——塔里木盆地。第(2)题,该区域自东向西距海越 来越远,降水量逐渐减少。第(3)题,该区域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加上山脉对湿润气流的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 稀少,所以该区域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干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①夏季气温高,云量少,光照强, 昼夜温差大。 ②新疆山麓绿洲、河西走廊有冰 川融水灌溉,宁夏平原、河套平 原有黄河水灌溉。 ③干旱、半干旱的气候使本区草 原广阔 有利条件
温 带 大 陆 性 气 候
发展绿洲农业、 灌溉农业
发展畜牧业基 地
①冬长夏短,寒潮影响大,春季沙尘暴频发。 ②降水少,蒸发强,农业灌溉水源不足。 ③地表植被少,沙漠化严重,河套平原、宁 夏平原盐碱化严重。 不利条件
锡林郭勒草原
呼伦贝尔草原




干旱区的山地牧场、半干旱区的草原牧场
山地牧场
草原牧场
贺兰山以东,降水较多,地表水较丰富,草场质量较好, 畜牧业发达。如呼伦贝尔草原,锡林郭勒草原等。贺兰 山以西降水逐渐减少,牧草减少,畜牧业发展受到一定 的限制;牧场主要分布在天山、阿尔泰山、祁连山等山 脉的山麓和山坡地带,形成山地牧场。
(3)畜牧业:
呼伦 贝尔 草原
锡林郭 勒草原
草原牧场-------内蒙古东部高原牧区 山地牧场-------新疆、甘肃等地山地牧场
转场放牧(转季牧场)
新疆的草场类型属于山 地草场.
山上、山下实行季 节性轮牧: 夏季在山地林带以上的 草场放牧(2000米以上) ————2000m——— 冬季在山麓地带的草场 放牧(2000米以下)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横断山脉
二.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青海省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横断山脉
地形特征: 青藏高原海拔高,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世界屋脊”) 以高原、山地、盆地为主。 高原起伏和缓,雪山连绵,冰川广布.
二.青藏地区的地形、地势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甘肃省
柴达木盆地 青海省
藏北高原 西藏自治区
四川省
横断山脉 山河相间
山高谷深 南北纵列 地势特征:北部和南部是呈东西走向的山脉, 西北部是较完整的藏北高原, 东南部地势较低,是南北走向的高山峡谷 注意:可以根据河流流向判断青藏高原地势特征
青藏高原板块位置
案例:分析横断山区山河相间、山高谷深地形特点成因 先板块(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碰撞挤压形成高大褶皱 山脉,再受流水下切侵蚀形成。
六.生态环境保护
草场退化、荒漠化、盐碱化、沙尘暴、水资源短缺等
当地气候干旱,修凿竖井是为了方便疏通暗渠; 暗渠可以使水在自流过程中避免大量蒸发。
新 疆 坎 儿 井
再见
青藏地区
一.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
青藏地区位置:位于中国的西南部,横断山以西、 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喜马拉雅山以北地区 青藏地区范围:西藏、青海、四川和甘肃小部分
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
内蒙古牧区和新疆牧区是全国重要的畜牧业基地。内 蒙古牧区、新疆牧区——防止沙漠化扩大和草场退化,治 沙和合理利用草场是本区的主要任务。
引水灌溉 (4)西北地区的灌溉农业: 引黄灌溉区 冰雪融水灌溉区 瓜果粮棉
主要粮食作物:小麦、玉米、高粱等 特色农产品:长绒棉、甜菜、多种瓜果等
西北地区的草原景观
内蒙古东部呼伦贝 尔草原漠草原景观
西北地区荒漠景观
3、植被:荒漠景观为主
沙拐枣
骆驼刺
贺兰山以西多石质戈 壁或沙丘荒漠,植物矮 小稀疏
猪毛菜
胡杨及胡杨林景观
芨芨草
梭梭林
3、 植被、地貌、土壤:
植被:分布自西向东(草原-荒漠草原—荒漠)
三.世界屋脊与高寒气候,气候垂直分异明显
青藏高原气候特征:冬寒夏凉,是我国夏季气温低温中心; 太阳辐射强烈;日照时间长; 气温年较差小,昼夜温差大 降水季节分配不均,干湿季分明; 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陆逐渐减少; 东南部温暖湿润西北部寒流干燥。


降水特点成因: 太阳辐射强原因: (1)纬度低,太阳高度 (1)青藏高原降水主要来自于 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暖湿气流, 角大; 故降水主要集中于夏半年; (2)海拔高,空气稀薄; (2)青藏高原地势东南低西北 ; (3)云量少,晴天多; 高,故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逐 (4)大气洁净,固体杂 渐减少,也导致了高原东南 温暖湿润,西北寒冷干燥 质少; (5)日照时间长;
年降水量50毫 米以下对应荒 漠地区
降水量逐渐 减少
年降水量50200毫米对应 荒漠草原
年降水量 200-400毫米 对应温带草 原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西北地区干旱的原因
海陆位置:深居内陆,距海遥远 地形:山脉阻隔湿润气流 来自海洋的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降水稀少 气候干旱 植被、地貌、 土壤、水文
人口、城市、 农业、交通
D
C
A B
西北地区主要灌溉农业区分布: 引黄灌溉区:“塞上江南”——内蒙古河套平原、宁夏平原 冰雪融水灌溉区:甘肃河西走廊、新疆高山山麓的绿洲
新疆绿洲农业
新疆:夏季高温,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 有稳定的灌溉水源,绿洲灌溉农业发达,特色农产品众多 (如小麦、玉米、高粱;棉花、甜菜、多种瓜果等)
地貌:内部多戈壁、沙丘,以风成地貌为主。
土壤:有机质含量少,较贫瘠。荒漠土,盐碱化
4、水文:
多为内流河、湖;河流以高山冰雪补给为主, 流量小;季节变化大;多为季节性河流,冬 季断流;有结冰期。
资源
煤、石油、天然气、铁等矿产 气象资源:风能(达坂城风力发电站)、太阳能
2、农业:
(1)农业生产条件:
一.位置、范围
1、位置特征 2、范围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相对位置
二、自然地理特征
1、地形:
80°E
90°E
100°E
110°E
120°E
2、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 气候特点:
温带大陆性气候
冬冷夏热,全年干旱少雨,气温年 较差和日较差大,日照强,多大风。
(夏季全国最热——吐鲁番盆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