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

合集下载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区域地理学习方法在学习、工作乃至生活中,学习时刻伴随着我们每一个人,不过,学习不是死读书,而要讲究方法的。

为了帮助大家正确高效的学习,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区域地理学习方法,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临近高考,地理复习更应该讲究方法,突出主干,面向基础,夯实最主要、最关键、参加高考必须具备的地理基础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知识。

注重对学科知识的整体把握和相互间的联系。

这是提高综合分析能力和应试能力,取得地理好成绩的决定因素。

如复习世界各分区地理时可采用以下方法:首先设计自学模板,如位置、自然、地理特征(地形、气候、水文、土壤)经济地理特(工业、农业分布成因,重要城市、港口、交通)有较全面的复习;其次,思考三点:一是本区在全球的绝对位置(经纬度)与相邻区域的位置关系。

二是本区域地形、气候的特点及分布,并以此为成因,推断水文、土壤、自然带、工业特点。

三是进行跨区专题比较。

如,中亚的干旱与西亚、大洋洲、北非、南美、安第斯山东段东侧等地干旱的成因、特点、比较分析等。

通过这一复习过程,使考生不仅形成全球空间概念,还对地理学区域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从思路上,更为开阔;从认识上,更加宏观;从方法上,更符合地理科学的要求。

地理学习方法有效才能事半功倍高考以能力立意,不可能对知识点直接考查。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淡化知识的学习。

因为基础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足够的知识积累才可能形成能力。

对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不是要死记硬背,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和具体应用。

如对空间概念和物体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可以作如下设计:第一,选取十条重要经纬线(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本初子午线、180°经线、20°W、160°W、120°E)在脑海中形成网状经纬仪,并想象其自转起来线与线之间相互位置关系及晨昏线的动态关系。

第二,在复习大洲、大洋基础上,十条线穿过的大洲大洋,地形、气候区等。

高二地理: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高二地理: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

高二地理: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在高二地理的学习中,区域地理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同学们来说,掌握有效的复习方法至关重要。

区域地理涉及到对世界各地不同区域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特征的理解、分析和记忆。

下面,我将为大家分享一些实用的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一、构建知识框架首先,要对区域地理的知识体系有一个清晰的框架。

可以从全球的大洲、大洋开始,逐步细化到各个国家和地区。

了解每个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类型、河流湖泊、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人口、城市、农业、工业、交通、文化等人文地理要素。

例如,对于亚洲这个大洲,可以先记住它的大致轮廓和在地球上的位置。

然后,深入了解其内部的分区,如东亚、东南亚、南亚、西亚等。

对于东亚,又可以进一步研究中国、日本、韩国等国家的具体地理情况。

通过这样层层递进的方式,构建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能够让我们在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地理图像,便于后续的复习和记忆。

二、结合地图进行复习地图是学习区域地理的重要工具。

在复习过程中,要多看图、读图、析图。

可以准备一本地理图册,里面包含世界地图、中国地图以及各种专题地图,如气候图、地形图、水系图等。

当复习一个区域时,对照相应的地图,直观地了解其地理位置、地形特点、气候分布等。

比如,复习欧洲西部时,看着地图分析其海岸线曲折、平原广阔、温带海洋性气候显著等特点。

同时,还可以通过填图练习来加深对地图的理解和记忆。

自己动手填写山脉、河流、城市等重要地理事物的名称,这样能够更好地记住它们的位置和相关信息。

三、归纳总结区域特征每个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理特征,我们要学会归纳总结。

比如,非洲的气候以热带气候为主,且气候类型呈南北对称分布;澳大利亚是世界上唯一一个独占一块大陆的国家,其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气候干旱面积较大。

对于人文地理方面,也可以进行类似的总结。

例如,欧洲西部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工业和服务业发达,农业以畜牧业为主;美国是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农业实现了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

高考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

高考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

浅谈高考区域地理的有效复习【摘要】区域地理鲜明地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特点,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

因此,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是高考地理复习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

结合多年教学经验提出高考区域地理有效复习的几点建议,以供同行共同探讨。

【关键词】高考区域地理有效复习区域地理是地理学科的基础和重要内容,区域地理知识为高考试题提供了背景材料,它有机地联系了有关的社会热点和焦点问题,体现了高考考察能力的主旨。

因此,加大区域地理复习力度是高考地理复习中的重要一环,也是考生获得高分的重要途径。

一、高考命题方向1.区域空间定位考查。

空间定位应注意四种命题形式:(1)经纬线结合特殊地理事物进行定位;(2)经纬线结合等高线进行定位;(3)经纬线结合等深线进行定位;(4)试题中没有经纬线,要求考生根据题目所给信息进行推理定位。

2.描述区域地理特征、自然地理现象的形成过程、自然地理要素的分布规律。

以此考查考生对地理原理及规律的掌握程度。

3.比较区域特征差异。

两个区域比较的题型主要从整体或几个要素进行对比,寻找它们的相似点和差异性,以此来考查对区域特征的理解程度。

二、复习策略1.建立空间概念,细化区域定位,培养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

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空间思维、空间想象的出现。

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

例如:七大洲四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分析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本人还重点强调学生须进一步联系记忆其它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

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的分布——世界自然带的分布。

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的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等。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地理复习方法高三地理复习方法1.类比思维法类比思维是通过联想分析比较,综合归纳,把已经熟知的地理知识、地理规律、思维经验与所研究的地理现象、过程相联系,找出它们的相似性,并用类似方法分析、处理问题的思维方法。

如讲到等深线、等降水量线、等压线时,教师只要提示学生与等高线相对比,就可解决这些概念。

2.联想思维法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联想有“纵比”和&ldquo,高三;横比”两种发散形式。

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

横比是由此地理事物与彼地理事物进行比较,如马达加斯加岛的自然带与我国台湾自然带的比较。

3.假设思维法这种方法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科学假说。

由于受科学水平和技术条件的限制,人们在实践过程中,对某些现象不能确切了解其产生和发展规律,往往借助猜测,作出假定说明。

如魏格纳用这种方法提出了“大陆漂移说”。

科学家们对地中海未来的情形提出了“消亡说”、“干涸说”、“扩展说”三种假设。

4.选言排除法是指为了找到正确答案,根据现有材料作出一系列的假定,然后通过验证,逐一排除那些站不住脚的假定,余下的一种就是正确答案。

5.形象思维法这是人们利用自然形象进行思维的方法。

如在进行地图教学时,由于地图引起学生形象思维有三种因素:一是空间关系,如地图的范围,经纬度等;二是地理形象,如山脉、河流、岛屿等;三是图例符号,如地图上的颜色、等高线、表示城市的圆圈等。

通过对地图的观察,会从三方面引起学生的形象思维活动,有利于形成学生对各种地理事物的空间想象,有利于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6.联想思维法这是从巳知的地理概念出发,将有关其它地理概念彼此联系起来的思维过程。

联想有“纵比”和“横比”两种发散形式。

纵比是从地理事物的各个发展阶段进行比较,如地壳的演化史,可比较古生代、中生代、新生代生物的演化阶段的不同。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归纳整理

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三全套复习学案+经典试题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区域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空间单位,它是人们在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区域既是上一级区域的组成部分,又可进一步划分为下一级区域。

区域的特征:层次性;差异性;整体性;可变性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异同相同:都是平原地区,并都位于我国的东部季风区不同:①地理位置差异:长江三角洲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的入海口;松嫩平原在我国东北地区的中部②气候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在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松嫩平原在温带季风气候区,大陆性稍强,降水较少,温暖季节短,生长期较短,水热条件的组合不如长。

③土地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以水稻土为主,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人均耕地面积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松嫩平原黑土分布广泛,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④矿产资源条件差异:长江三角洲矿产资源贫乏,松嫩平原有较丰富的石油等矿产。

3、地理环境对农业和商业的影响:例题:读“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图,回答下列问题。

(1).比较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地理环境差异及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长江三角洲在良好的水热条件基础上,发展水田耕作业,一年两熟至三熟;松嫩平原受水热条件的限制,发展旱地耕作业,一年一熟。

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较广,水产业较为发达;松嫩平原西部降水较少,草原分布较广,适宜发展畜牧业。

(2).地理环境对区域工业发展影响显着:长江三角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位于我国沿海航线的中枢,长江入海的门户,对内外联系方便;依托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发展轻工业,从国内外运入矿产资源发展重工业,成为我国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松嫩平原成为我国的重化工业基地,其有利的地理环境是: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周围地区的煤、铁等资源。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地理信息技术: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应用---空间信息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技术(GIS)应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大众化应用一遥感(RS)-----获取信息1 概念:人们在航空器或航天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对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推出区域地理复习模式一、自然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二、人文地理特征。

备考的思路与内容依次就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强化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

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

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中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高中地理区域地理复习方法:操作时有侧重在备考区域地理时,特别注意每个区域往往存有一两个重点。

例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

东南亚边线,特别就是板块中的边线,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就是重点。

又例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等距原产及其成因等就是重点。

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就是区域地理重点。

顺利完成这一点,应当由教师主导操作方式。

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自学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详述备考辅以,国家地理知识重点。

比如东亚详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搞一两句了解。

蒙古就是以畜牧业居多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多样,……。

第二、季风气候明显。

面对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面对高考区域地理的复习策略

学 生 复 习地 理 ,最 常 见 的 弱 项 就 是 地 理 知识 的 空 间概念差 ,因此在指导学生进行每一个区域地理 知识复习后 , 可采用画图训练法。 具体来说分三个环 节: 首 先画轮廓 图。 对于重 要地 区 , 分析其轮廓特点 , 形状较简单地把 它默 画出来 ; 形状较复杂 的, 用纸覆 盖在区域地图上 , 描画出区域 轮廓 ; 然后添加一 条或 两条整数的经纬线 , 标 出经纬度 , 这对掌握区域位置 很重要 ; 其 次填 图。在轮廓图上 , 把一些需 要掌握的 地理事 物名称填注到相应位 置上 ,如 主要 国家 、 山 脉、 气候、 河流 、 城 市等 , 要求 默填 , 且填 写规 范 、 准 确; 第 三析 图。 即分析图中各地理事物 内在联系及相 互影响 。如分析城市 、 人 口分布与地形 、 气候等 自然 条件 的联系等。 经过一系列动手动脑的地图训练 , 使 学生清晰地建立起地 理事物空 间分布状况 ,在脑海 中形成 图文并茂 的区域地 理概貌 。 在高三后期复习中 ,可以发给学生相关的空 白 地图 , 指 导学 生填 图, 将重要知识点落 实在 图上 , 这 种复习方法不仅可 以及时巩固 、训练学生 的空 间分 布知识 和用 图、 填图 、 绘图 、 图文互换的能力 , 还培养 了学生利用 空白图进行单元知识总结的能力 。 总之 , 区 域 地 理 内容 多 , 范 围广 , 要 采 取 多 种 多 样的复习方法和手段 ,帮助学生掌握一 定的方法 与 技巧 , 运用多媒体 教学 手段 , 帮助学生理解记忆 , 形 成正确而直观的地理空 间观念 , 进 而提高复习效率。
1 . 区 域 范 围 和 地 理 位 置
对 区域特征进行分析是区域地理学 习和研究 的 重点 , 是解决区域问题 的关键 。 区域特征的描述 和区 域特征成因分析是地理学习的基本技 能 ,由于各个 区域的地理位置 、 地形 、 气候等地理 要素各不相 同 , 造成了区域 间的差异 ,因此如果应用 比较法把两个 或两个以上地 区 、国家的 自然要素或人文要素进行 对 比, 就 能 发 现 不 同 区域 的联 系和 区别 , 从 而更 好 地 把握每个区域 的特征 。 比如 , 中国西部和美国西部 的 地 理 差 异及 对 区域 发 展 的 影 响 ;美 国 与 巴 西地 理位 置、 地形 、 气候 、 自然资源 、 经济特点 、 工农业的 比较 ; 日本和英国从地理位置 、 气候 、 自然资源 、 农业 、 丁业 等的 比较 ; 非洲气候与南 美洲气候特点差异的 比较 ; 南北美洲地 形 、 气 候的 比较 ; 南美  ̄ + 1 4 0 o 以南大陆 东 西两岸气候和生物 的差异性 的比较 ; 南北纬3 0  ̄  ̄ 4 0 o 大陆东西两岸气候 的差异及原因 ;我国和美 国温带 大陆性气候的异 同;我 国东南沿海气候与纬度 相似 的撒哈拉沙漠气候成 因的比较 ;德国鲁尔工业 区等 传统工业区与硅谷新兴工业区区位因素的比较等 。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高三区域地理复习方法一、自然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是:位置特征地形特征气候特征水文特征植被特征土壤特征和矿产资源。

需要说明的是在复习世界区域地理时对土壤特征一般不作分析。

(引导学生认识一个区域的位置和地形往往决定这个区域的气候特征而区域气候和地形又往往决定区域的水文和植被水文和植被往往决定区域土壤的形成)二、人文地理特征。

复习的思路与内容依次是:农业特点、工业特点、人口与城市特点。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方法看似简单但复习时掌握复习方法理清复习思路显得尤为重要。

第二、加强区域地理与系统地理的联系。

例如用南亚季风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南亚西南季风进退对南亚农业的影响。

在复习东南亚地理位置时一定要结合板块知识巩固东南亚多火山、地震、滑坡、海啸多发的原因。

用风带、气压带的高中地理知识解释地中海气候在欧洲南部分布广泛的原因等等。

又如东亚季风气候显著要注意知识的联系与高考要求的连接----⑴季风气候的特点⑵为什么东亚地区季风气候显著⑶东亚季风气候南北差异和东西差异。

完成这一点在提前布置的情况下班内的优秀学生能完成这一点并在班内介绍、推广。

第三、每个区域考纲要求重点不一样操作时应有侧重。

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注意每个区域往往有一两个重点。

如东亚日本气候及风性及海洋性特点。

东南亚位置特别是板块中的位置和东南亚地形特点及其成因是重点。

又如非洲的气候在赤道南北两侧对称分布及其成因等是重点。

欧洲海洋性气候及其成因等都是区域地理重点。

完成这一点应由教师主导操作。

另外在以主要国家为主要学习内容的区域地理中区域的概述复习为辅国家地理知识重点。

例如东亚概述部分:第一对东亚每个国家做一两句介绍。

蒙古是以畜牧业为主的国家朝鲜矿产资源和森林资源丰富。

第二、季风气候显著。

但日本是东亚地理复习的重点。

第四、在区域地理总结时注意区域地理知识的类比和综合。

例如在区域地理的复习中有好几个区域都有三地形区北美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南美和它相似。

澳大利亚也有三大地形区也是自西向东纵列分布着三大地形区只是山地在东面。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与复习要点在地理的学习当中一定要对知识点熟悉,认真审题,联系相关知识点进行思考答题,小编在这整理了相关知识,希望能帮助到您。

高中地理必修三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地理环境与区域发展第一节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一、区域1、概念:地球表面的空间单元,具有一定的区位特征,以及一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2、特征:层次性、整体性、差异性、可变性、开放性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为例1、两地自然环境的异同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相同点都是平原;都位于季风区,雨热同期不同点地理位置位于30°N附近,东部沿海中部;位于43°N——48°N,地处东北地区的中部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较好温带季风气候,大陆性稍强土地条件水稻土、水田、人均耕地少黑土、旱地、人均耕地多矿产资源贫乏石油资源丰富2、地理环境差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耕作方式水田耕作业为主旱地耕作业为主主要粮食作物水稻为主春小麦、玉米为主主要经济作物油菜、棉花甜菜、大豆作物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一年一熟备注水产业较发达西部适宜发展畜牧业工业综合性工业基地重化工业基地商业商业贸易发达沿边商业贸易较为发达人口和城市人口稠密,城市众多相对地广人稀,城市较少三、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平原为例1、开发早期——水土条件限制区域农业发展。

2、农业社会——科技的发展使原来的制约性因素被克服,甚至成为有利条件,长江中下游平原成为主要粮食产地和桑蚕、棉花产地。

3、工业社会——长江中下游平原人均耕地少,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低,粮仓地位和棉花生产地位下降。

第二节地理信息技术在区域地理环境研究中的应用一、地理信息技术1、概念:获取、管理、分析和应用地理空间信息的现代技术的总称。

2、类型:遥感RS、全球定位系统GPS、地理信息系统GIS3、应用领域:(1)区域地理环境研究: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2)大众化应用:导航等二、遥感(RS)1、概念:人们在航空器上利用一定的技术装备怼地表物体进行远距离的感知2、组成:遥感平台、传感器、信息传输、处理设备3、应用: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测等三、全球定位系统(GPS)1、概念:利用卫星,在全球范围内实时进行定位、导航的系统。

总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总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总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总结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篇1】复习在整个学习活动中是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温故而知新,特别是同学们即将进入高三,如何在即将进入高三的暑假里进行有效的复习,显得尤其重要。

高三地理学习与复习的内容多而杂,而且很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分散覆盖在初高中的教材中。

往往是学了新的,忘了旧的。

如何搞好高三地理的学习与复习,是学生们要面临的重要问题。

第一、是要狠抓基础、提高能力。

所谓基础,指的是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

在紧密联系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使能力得到逐步提高。

第二、是要围绕一个中心打好基础。

中心就是主干。

从近几年文科综合试卷中的地理试题来看,高考考查的主干知识包括:时间的计算;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特别是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影响天气的天气系统:锋面、气旋与反气旋;气候的形成因子、气候类型的分布、气候特征和气候类型的判别;世界洋流的分布规律及其对地理环境影响、内外力作用与地壳的变动,地壳物质的循环,河流的补给与水文特征;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农业的区位因素;工业的区位因素;城镇的规划与布局、城市化及其问题;人口迁移;文化扩散;旅游资源的评价;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等等。

对于这些主干知识,学生们要准确的理解其内涵和外延。

搞清每个知识点的来龙去脉、适用范围和条件。

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疏通每一个知识点。

还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列整理,理清知识间的横向关系和纵向联系,逐步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框架,形成知识网络图。

第三、是要形成两个习惯。

一个是尽早训练,形成正确的答题习惯。

另一个是形成关注热点、拓宽视野的习惯。

第四、抓住三种图表,提高识别地理特征的能力。

图表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其突出特点是将“空间概念”或“可量化”的地理事物用直观形象的形式表现出来。

考试也经常以图表为载体考察地理知识,联系政治、历史。

图表可分为三种:一是等值线图,如等高线、等温线、等压线(面)、等盐度线、等降水量、等震线、等潜水位线等;二是统计图表;三是区域地图。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起点、落脚点和存在的问题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的起点、落脚点和存在的问题
2 . 学 生 学 习方 法 不 3 -, ' 死记 硬 背 , 不 重 视 思 维过 程 。许 多 教
在今 后的教学过程中 , 要重视图表信息 的解读和图文信息相互 转化训练 。 不仅要 培养学生从题 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地理信息 的能力 , 更要培养学生从各种 图形 图表 中获取有 用信息 , 并灵 活进 行知识迁移和图文转换 以解决地理 问题 的能力。
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校 园
X j n X i a o Y u a n
复 习考 试
高中区域地理复 习的起点 、 落脚点和存在的问题
王 瑞琳
( 青岛市黄岛区第五 中学 , 山东
地 球 与 地 图 部分 是 高 中地 理必 要 的基 础 知 识 , 区 域地 理是
青岛
2 6 6 0 0 0 )
是 同学 们 考 虑 问题 的 思路 。
域分析与 比较 能力 ,引导学生形成 区域学习 的思路和方法 , 鼓 励学生尝试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 , 对各个尺度 的区域知识
就需要教师不断学 习, 不 仅要 有渊博的知识 , 还要训 练 自己精
炼的语言和敏捷的思维 , 在课堂上能够采用灵 活多变 的教学方 法, 建立和谐 民主 的师生关 系, 使学生处 于兴奋状态 , 从而活跃 思维 , 提高课 堂效率 。第二 , 要注意联 系生产 生活实际 , 增加形 象感知和实践锻炼 ,让学生随时随地感受 到生活 中的地理 , 认
国农业结构 的调整 ” 示 范课 , 以初 中地理 “ 中国农业结构调整 ”
1 . 学生基础 差, 缺乏常识 , 学习主动性不 高。( 1 ) 要让 学生 敢于质疑。 为了督促学生勤于思考 , 提高预习质量 , 我们在预习 学案中设 立了“ 学贵有疑 ” 专栏 , 要求学 生在 预习时认 真思考 , 提出疑 问或设 计问题 。学生要想提 出高质量的问题 , 就必须认 真预 习并积极思考 , 提高预 习效果和 自主学习能力。 ( 2 ) 要培养 学生 的学习兴趣 。 第一 , 教师要用 自己的人格魅力吸引学生 。 这

高一必修三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三区域地理知识点

高一必修三区域地理知识点在高一必修三区域地理知识点中,我们将探讨地球的形状与运动、自然地理环境、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等内容。

以下是对这些知识点的详细论述。

一、地球的形状与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椭球体,它的形状不是完全规则的球形,而是稍微扁平的。

地球的运动包括自转和公转:1. 自转:地球在自己轴线上的旋转运动,每天完成一次自转,使得白天与黑夜交替出现。

2. 公转:地球绕着太阳作椭圆形轨道运动,完成一次公转需要大约365.25天,形成了年份的概念。

二、自然地理环境1. 气候:地球表面存在多种气候类型,包括热带雨林气候、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寒带气候等。

气候受经纬度、海洋暖流、地形等因素影响。

2. 植被:不同气候条件下,地球表面的植被分布有所不同。

例如,热带地区主要是热带雨林和热带草原,温带地区多为落叶阔叶林,寒带地区以苔原和冻土为主。

3. 地形:地球表面存在着高山、平原、丘陵、盆地等各种地形类型。

这些地形不仅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分布,还对城市建设和农业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4. 河流与湖泊:地球表面有众多河流和湖泊,它们为人类提供了水源和运输通道。

大型河流包括长江、亚马逊河、尼罗河等,大型湖泊有五大湖等。

三、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1. 水资源:地球上水资源虽然充足,但分布极不均匀,一些地区存在着缺水问题。

人类需要合理管理和利用水资源,以确保可持续发展。

2. 矿产资源:地球上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包括金属矿产、能源矿产等。

人类应当合理开采和利用矿产资源,避免过度开发造成环境破坏。

3. 生物多样性:地球上存在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由于人类的活动,许多物种正面临灭绝的危险。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地球生态平衡具有重要意义。

4. 空气污染与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导致的大气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引发了空气污染和气候变化问题。

减少污染和降低温室气体排放是保护环境的关键。

以上就是高一必修三区域地理知识点的详细论述。

通过学习这些知识,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球的形状与运动、自然地理环境以及地球的资源与环境问题,从而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核心知识大整理分析区域差异要从分析区域组成要素特征的差异入手同时注意分析要素间的相互联系。

具体分析如下:04荒漠化的防治措施针对人为因素对荒漠化形成的影响,应采取以下的防治措施:1•合理利用水资源2•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3•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4•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的能源问题5•控制人口增长05水土流失1•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自然因素是水土流失的潜在因素。

2•水土流失的人为因素人为因素是目前水土流失的主要因素。

应重点分析导致地表植被破坏、土质疏松的人类活动。

(1)生活能源短缺,大量砍伐薪柴。

(2)山地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毁林开荒、耕作方式不当、管理粗放。

(3)开矿、开采石料、修路、建房屋、修水利等开发建设不当。

3•从人类活动的技术角度分析水土流失的治理措施调节气候,稳定大气破坏后1导致' 气像矢调成分净化空气, 破坏后 生态环境美化环境导致r恶化涵养水源丁保持水土, 破坏后 自然灾害吸烟除尘” 导致r频发1防风固沙繁衍物种,维护生物多样性破坏后 生物多样导致r性锐减(i )工程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土石方及混凝土工程等措施来将所发生的水土流失状况控制、固定,使其不再继续发生和发展。

(4)生物技术措施:主要是采取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植被绿化的方法进行治理。

(3)农业技术措施:主要是应用农业生产耕作中的农业技术手段,如土壤培肥、品种改良、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

06森林的作用及破坏后的影响rftS-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及其他林产品大自然的总调度室环境资源森林耙破坏席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1)深刻影响着地球上大气中的碳氧平衡热带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最突出的是“地球之肺”的功能。

需特别注意的是,近年来,全球大气中CO2增多,与热带雨林破坏有一定关系。

(2)具有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的作用(3)热带雨林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雨林是全球最古老的植物群落。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

高中区域地理复习方法高中区域地理涵盖了世界的各个地区的地域特征、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方面内容,从地理科学的角度探讨地球上不同地区的差异和联系。

为了更好地复习高中区域地理,下面将介绍几种复习方法。

一、整体复习法区域地理是一个整体,因此整体复习法是比较常见的方法。

复习时需要学习各地区的地形、气候、陆地利用、资源分布、产业等全貌,将整个地理概括为总体,并对其进行梳理。

这种方法有利于筛选信息、快速了解各地的差异和联系。

二、分类复习法分类复习法指的是梳理各地区的特征,并进行分类归纳。

复习时可以将各地区的气候、地形、水域、食品、能源、文化、经济等信息归类分拣,然后对各类别进行梳理和总结。

这种方法有利于加深对区域地理的理解,了解各地区的共性和差异。

三、区域对比法复习时也可以采用区域对比法,以更深入的角度了解各地的区别。

这种方法需要比较不同区域之间的气候、资源、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差异,以观察其产生的原因。

对比的对象是同一地貌区域内的不同地区,可以从地质构成、土地利用和人类活动等方面进行比较。

四、模拟考试法练习和试验复习方法时,可采用类似于中考和高考的模拟测试。

这可以更好地评估自己的掌握程度,找出掌握不足的信息,帮助提高复习的效果。

模拟考试除了能够锻炼考试技巧外,还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为正式考试做好准备。

五、案例分析法区域地理是一个现实世界的学科,并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考试时可以采用案例分析法,选择几个具代表性的案例,对其进行详细的分析,从这些案例中了解其生态环境、资源利用、文化传承以及经济发展,这个方法能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促进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总之,在复习区域地理时,我们可以选择不同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但学会选用适合自己的方法,才能更坚定地理解、理解,且加深对知识的记忆。

希望以上介绍的复习方法,能帮助大家更好的学习高中区域地理。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

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精选篇1)在高中的各门课程中,地理与其它学科相比,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文理交融。

它既有理科的严密性与逻辑性,又具有文科的形象生动与灵活。

一、文理交融,学法兼用高中地理中的自然地理,包括宇宙、大气、海洋、陆地等,主要属于理科内容。

特别是其中的地球运动及时间计算、太阳高度角、各种日照图以及气候、洋流、各种等值线图等内容,具有鲜明的理科特点,需要较多的逻辑思维。

学习时,应该采用偏重理科的学习方法,强调理解重于记忆,以会用为目的,侧重于对地理原理、地理规律的理解运用,联系实际分析解决问题。

平时还应多做练习,重视解题思路,特别要多画图,以加深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

高中地理中的人文地理和区域地理,主要属于文科内容,适合采用偏重文科的学习方法,在理解的基础上加强记忆非常重要。

学习时要多看书,熟悉和掌握知识要点;会看书,把握教材的脉络和主要思想、观点;还要多思多想,善于总结,形成自己的看法。

学习人文地理侧重于观点、方法的运用,结合实际进行评价与反思。

二、图文结合,易学好记地理学习离不开地图,必须重视地图,识图、用图也是地理学科最重要的基本技能。

高中地理教材中有着丰富多彩的各种类型的插图,与文字配合,使教材内容的呈现更加直观、形象、生动。

学习时,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都要重视图的学习和运用,采用图文结合的方法,才能更好地认识、理解和掌握各种地理事物和现象、地理规律和原理,使地理易懂易学、好记好用。

例如,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内容,必须结合二分二至日全球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图像来学习,才能阐述清楚,理解透彻,遇到相关知识的试题时才能灵活运用,顺利解答,脱离了地图是难以弄懂和解答这类问题的。

又如,世界城市化的进程内容,结合世界城市人口比重的增长图和上海城市建设用地的扩展图学习,使我们比较容易地理解城市化的概念,记住城市化的三个主要标志。

地图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和学习地理最重要的工具,运用地图记忆地理知识是最准确、最牢固、最有效的记忆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前言:为了方便同学们复习,提高同学们的复习效率,下面由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同学们能有所帮助。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

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

近年来高考试卷申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

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

对区域地理的复习,并不是机械地重复一遍已学过的初中课本,而应该重视对旧知识的加工、整理、重组和联系,并巩固在图像或图表上,还要注意与高中系统地理知识的有机联系。

下面提出几点建议供大家复习时参考。

一、掌握图像要领熟悉判读技能地理图像是地理信息的重要载体,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

建立空间概念和发展形象思维都需要以图像作为主要媒介。

运用地理图像是地理学习的特色和优势,也是复习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学具。

地理图像类型很多,如各种地理事物分布图(可分综合图与专题图)、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景观图(单项或综合、自然或人文)、各种等值线图、各种统计图表、地形剖面图、模式图(成因、过程、分布)、系统联系框图等。

它们或展示了地理事物的分布位置,或说明了地理现象的形成原因、变化过程,或展现了地理事物的具体情况,或以数据图表的形式反映它们的数量特征,或从多个侧面显示它们的内部状况、成因剖析、阶段特征、分布规律、结构关系等,以直观形象的手段帮助我们理解、记忆、分析、比较,因此在复习过程中一定要掌握主要图像的组成要素、绘图要领,并进而熟悉判读技能。

在众多图像的判读技能中,尤其要注意等值线图的判读。

以等高线图的判读为例,先要阅读等高线图中的等高距数据,然后看高度递增或递减的方向,最关键的是观察线间点和线上点高度的差异,如线间点高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反之,如线间点低于线上点,则线间点的连线为集水线,地形为山谷。

由以上判读要领可迁移到其他等值线的判读上。

如等高线图中的分水线(地形为山脊),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脊线,因而可判断为高压脊;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高;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暖流经过。

同理,等高线图中的集水线(地形为山谷)可相当于等压线图中的槽线,因而可判断为低压槽;在等温线图上即表示气温比同纬度地区低;在等水温线图上则表示有寒流经过。

此外,两条等值线之间如有一闭合曲线,其数值的判定要领是: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低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低;反之,如闭合曲线上数值与高值相同,则表示其内部比周围数值高。

据此可以分析形成差异的原因,或说明该项等值线所显示的特征。

对于各种统计图表的判读,要掌握绘图的要领,知道纵横坐标的含义,了解不同形式的图表所表现的内容和意义(如柱状、折线、曲线、饼状、扇状、三角形、金字塔形等),经过判读,可说明特征、比较差异、分析原因、预测趋势、根据定量分析作出定性结论。

气温变化曲线和降水柱状图也是常用来分析气候特征或判断气候类型的图表。

要注意先根据气温曲线的走势来判断所在半球,波峰式为北半球(7月气温高),波谷式为南半球(1月气温高);再看月平均气温数值高低来判断所在温度带,同时计算年较差来分析气温变化;根据降水的月份分配看雨季的长短和迟早,还可大致计算一下年降水总量;最后把气温和降水二者结合起来分析,得出气候特征(如终年高温多雨、雨热同季、夏干冬雨、温凉湿润、降水均匀、炎热干早等),从而判断气候类型。

二、了解知识系统掌握内容结构区域地理的知识系统一般都是从总论到分论。

总论从宏观上了解自然条件,如位置、地形、气候、河湖、生物、资源等;还有人类活动如农业、工业、商业、旅游业、交通、人口、城市等。

分论按分区论述不同地区的自然特征、发展状况、人文景观、人地协调发展等,以及地域之间的差异。

掌握知识的层次、脉络及相互关系,绘出知识系统图或列出系统联系表,是复习的重要环节。

结构是局部知识的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概括。

复习时一般先要了解其组成要素,然后再考虑其相互关系,绘出结构式或关系式。

如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海陆位置、与其他地理事物的相对位置;地形包括地势、地形类型及分布、地形特征及成因、特殊地貌等;气候包括气候因素、气候要素、气候特征、气候类型、气候分布、气候资源、气象灾害等;河流包括源流概况、水文特征、各段划分、利用与改造等;湖泊包括类型、特征、演变、利用等;工业包括部门、布局、产品与市场、原料与能源、资金与技术等;农业包括类型、分布、作物或产品、耕作制度等;交通包括类型、路线、作用或意义、枢纽站或港口等;城市包括职能、规模、位置特点、发展方向等。

地理事物之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关系、主次关系、并列关系、包含关系等。

绘制图表时可把组成要素列在方框内,然后根据它们的关系分别用箭头、大括号、破折号等联系起来。

三、重视空间分布建立联系线索地理事物的存在,地理现象的发生、发展及变化,都需要依存于一定的空间位置,在此基础上才有空间联系、空间结构,以及空间思维、空间想像的出现。

这一切要密切结合有关图像,以具体的地理事物空间分布为凭借,展开想像,拓宽思路,建立联系线索,使知识多方联系,形成网络,便于提取应用。

例如:七大洲和曲大洋,要从名称、位置、轮廓进行读图记忆,再了解界线及相互关系,最后还要从图上掌握通过该大洲或大洋的重要经纬线,或通过其中部的经纬线,以作为参照。

在掌握某项地理事物空间位置的基础上,即可进一步联系记忆其他地理事物,形成联系线索。

如:七大洲四大洋——板块分布——全球火山地震带一年轻的褶皱山及其附近的高原——古老的高原——世界重要的平原——世界大河的分布。

又如:七大洲四大洋——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洋流的分布——气候类型分布——世界自然带分布。

并由此可联系植被类型的分布——农作物的分布——农业类型分布——土地利用类型等。

再如:把城市、交通线、区域三者联系起来,按点、线、面结合,点连线,线穿点,点线带面,来思考点的分布规律、线的延伸方向、面的区域特征。

这都需要以图像上的地理事物分布为基础,才能分析联系、总结规律、综合特征、类比差异、了解发展变化,使地理的学习变得生动有趣,便于记忆、理解和应用。

四、综合区域特征类比区域差异区域地理是多项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的有机组合。

复习区域地理,重要的就是要掌握区域特征,了解区域差异,并懂得因地制宜的道理。

对中国区域地理不要局限于教材中的四大分区,还要外延至: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秦岭一淮河以北与秦岭一淮河以南、外流区与内流区、中国地势的三级阶梯、经济发展的三个地带,以及工业区、农业区、旅游区、高新技术产业区、经济特区等。

世界地理也不要局限于教材中出现的13个分区和8个国家,也应外延至:大洲、大洋、重要海域、世界气候区、全球地形分布、自然带、工业区、农业区等。

区域特征就是自然和人文要素在区域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体现。

在一定空间范围内,由于所处的位置、所具备的条件、影响的因素有别于其他地区,因此形成该地区所独有的特征。

区域差异是不同地区因自然条件、历史沿革、经济发展、文化景观、生产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不同而形成的差异。

了解认识并综合区域特征。

分析比较区域差异,以便“因地制宜”地确定发展方向,制定国土开发整治或改造措施,并进而认识和理解我国地理国情、基本国策及有关政策法规。

这是复习中国地理应该注意的。

世界地理则应注意各大洲自然环境的差异性与整体性,并了解资源分布与全球经济发展的不均衡性。

对当前世界中的地缘政治敏感区、民族矛盾尖锐区、自然灾害多发区、经济持续增长区、高科技产业集中区、战略资源丰富区、海陆交通枢纽区、生态环境脆弱区等,应掌握一二案例进行分析。

目的在于学会方法,切忌堆砌大量所谓热点焦点,进行猜题押宝,那是与“以能力立意”的命题思想背道而驰的。

以上建议仅供参考,同学们要结合个人情况,通过实践,形成适合自己的、对路的学习方法。

并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会对知识的整理和加工,使区域地理复习得更灵活,便于应用;使图像掌握得更扎实熟练,有利于思维;对高考试卷中的区域地理内容要认真剖析,以便能体会命题意图和设计思想,使复习备考的思路更准确、方法更科学。

区域地理是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出发点和归宿”。

许多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案例都离不开区域地理的具体地理事物或地理现象,它们的分布、特征、成因、变化等,都是自然地理或人文地理的最好“注解”或“说明”;而系统地理的原理、规律、结构、联系等又需要在区域地理中去落实、验证。

因此,区域地理的内容是复习地理知识的基础,许多图像判读技能的训练、基本概念的理解、地理要素间的联系、地理事物的分布、空间概念的建立、地理基本观点的建立等,都应在区域地理学习中完成。

近年来高考试卷申明显反映出区域地理内容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特别是许多能力要求的体现,常反映在对基础知识的思考和运用上,其中有很多是以区域地理内容为载体。

这就提示我们:在复习备考过程中,一定要重视对区域地理的掌握。

结语:以上就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高中地理必修三区域地理的复习技巧,看完后如果还意犹未尽,请关注查字典地理网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