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同在一片蓝天下 》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学分:1学时:21适用专业:中职院系各专业。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中职学生的必备公共课。
本课程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技能成长,技能报国的理想,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从此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二、基本要求1.认识劳动的历史美。
2.尊重自己和他人,平等待人、真诚礼貌;以讲礼仪为荣,以不讲礼仪为耻;追求高尚人格,维护自己的文明形象。
3.树立一种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校园各类劳动者的敬意。
三、教学条件1.以教师主讲的方式,适当结合多媒体辅助教学。
2.教学时,每班必须配备一名主讲教师。
3.学生在课前须自备作业本。
六、考核方法1.期末笔试重点考核知识、理论和部分专业能力占总成绩的50%。
2.每个人单独通过的论文占总成绩的40%。
3.出勤、作业与课堂答问占总成绩的10%。
七、教学说明1.启发式教学方法启发式教学是指能指导、引导、启示、激发学生自觉地、积极地学习和思考及主动实践的教学方法,它重在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的结合。
在本课程的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通过探讨研究,进行自我教育。
它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把教学引向深入,锻炼了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促使学生触类旁通、融会贯通,实现了理论知识向实践的迁移。
2.课堂讨论法教师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思想,引导学生对所关注的理论问题和社会热点问题作更深层的思考,通过共同讨论,开拓思维、提高认识。
课堂讨论的优点是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师生之间感情交流,促进教与学双方的了解和合作。
3.案例教学法案例教学法又称情境教学法,它是指在教师引导下,围绕教师所提供的案例进行阅读分析、评判和讨论,进而得出结论或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深化对相关问题的认识,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
该方法要求教师根据教学内容,精选案例,在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讨论,由教师分析、解剖,最后引出需要学生掌握的理论观点,从而使教学更加贴近社会、贴近实际、贴近学生。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案《同在一片蓝天下》精
课题名称:第一课同在一片蓝天下基本说明:1、教学时间:45分钟2、授课人数:60人3、课时:1课时4、课型:新授课5、授课班级:中职生6、课题出处:教材分析: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设计理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践行技能成长,技能报国的理想,培养学生担当民族复兴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从此创造幸福美好生活。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对劳动形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理解每一个职业都是有价值的劳动岗位这句话,对校园劳动进行观察和了解情感目标:树立一种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校园各类劳动者的敬意。
教学重点:学习并实践校园劳动教学难点:学习并实践校园劳动教学策略: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学习方法——合作学习法。
教学过程:一【讲授新课】展出清洁工、宿管阿姨、老师、车间老师,行政领导几幅图片,说明劳动创造物质,创造文明,创造富足,推动历史的发展,劳动最光荣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最光荣通过图片,指出在我国,劳动者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分工的,都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二活动实施过程:1、现场观察。
(校园)2、实证调查。
(观察各类劳动者的评价)3、总结交流(大家一起交流)4、劳动写真5、公开展示。
三劳动意义老师:“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根源。
1、劳动使人快乐(1).让我们听听劳动者是怎样看待劳动中的快乐的。
(2).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表达劳动者快乐心情的名言警句或故事。
如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在寻找野生水稻原株时付出辛苦以及成功后的快乐等。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论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授课单位:深德技工学校学分:学时:16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杨净净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劳动创造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创造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又要求劳动教育与技术、家政、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终身进行技术劳动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
加强劳动创造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课程设计思路:劳动创造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必修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劳动创造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
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
但劳动创造教育的主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除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
大班常识同在蓝天下教案
大班常识同在蓝天下教案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蓝天的形成与保护,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2、能力目标:通过课上的活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保护环境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课上的活动,让学生了解自己与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热爱环境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蓝天的形成与保护。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学生自主保护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过程
1、引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一张蓝天白云的图片,让学生谈谈自己对蓝天的印象。
2、讲解
教师向学生讲解蓝天的形成与保护,让学生了解大气的组成和结构,了解臭氧层的作用,了解大气污染对蓝天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蓝天。
3、活动
(1)制作环保标语
教师让学生自由发挥,制作环保标语,既可以用中文,也可以用
英文。
让学生表达自己对环保的态度和看法。
(2)环保小调查
教师让学生分组进行环保小调查,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环境污染情况、周围人的环保意识以及自己的环保行为等。
让学生了解环保的现状,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3)环保手抄报
教师让学生分组制作环保手抄报,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主保护环境的能力。
4、总结
教师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制作成果,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再次强化对环保的认识。
四、教学评价
通过本课的学习和活动,学生了解了蓝天的形成与保护,培养了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培养了学生自主保护环境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了学生对环保的情感认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班会教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主题班会教案【活动目标】1.了解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培养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2.培养学生对劳动的积极态度,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认识到劳动是实现美好生活的基础。
4.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践能力。
【活动过程】一、开场导入(引入)(5分钟)1.播放与劳动相关的视频片段,如工人在建筑工地上奋斗的场景,农民在农田里辛勤劳作的画面等。
2.教师出题:你们在生活中都见过哪些劳动?通过举例让学生回忆劳动的场景。
二、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意义(10分钟)1.引导学生回忆家人或他人的辛勤劳动,并谈谈对劳动的理解与认识。
2.提问:为什么劳动能创造美好生活?请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进行讨论。
3.教师总结: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是因为劳动能够解决我们的生活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三、讲述劳动的重要性(15分钟)1.通过举例讲述劳动的重要性,如医生治疗病人、教师教育学生等。
2.提问:如果没有劳动,我们的生活会怎样?请学生回答,并进行讨论。
3.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劳动不仅创造了物质财富,还培养了我们的勤劳精神、增强了自信心,提高了智慧和技术等。
四、探讨劳动与生活的关系(15分钟)1.提问:劳动与生活的关系是什么?请学生思考,并进行讨论。
2.教师引导学生回答:劳动是我们生活的基础,没有劳动就没有美好的生活。
劳动能够带给我们快乐、成就感和自豪感,劳动也是实现我们生活目标的关键。
五、劳动可以创造哪些美好生活(15分钟)1.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不同的劳动场景,引导学生讨论劳动创造了哪些美好生活。
2.教师总结: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提高了科技水平,提高了人们的幸福感和生活品质,促进了社会发展。
六、劳动实践活动(25分钟)1.根据班级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劳动实践活动,如清扫教室、整理桌椅、植树等。
2.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参与劳动并体验其中的苦乐。
3.引导学生在劳动实践中感受劳动的重要性和意义,以及劳动所创造的美好生活。
同在一片蓝天下教学设计
1第七课同在一片蓝天下教案陕人教版《思想品德》八年级上册第七课《同在一片蓝天下》第一课时:蓝天之下,我们和谐相处(上)教学设计旬阳县桂花乡中心学校王志艳一、《课程标准》原文:“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
”二、《课程标准解读》要求达到的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和相互帮助。
2、能力:提高交往能力,以尊重和宽容的方式与人交往。
3、知识:懂得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和宽容的道理。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和谐的人际关系需要相互尊重,相互宽容和相互帮助。
2、教学难点:交往中宽容的要求。
四、依据《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用题:1、P78:看图回答问题:(1)图片①中的情景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图片②中的情景给你什么样的感受?2、P79:请大家阅读教材上李平的事例,思考问题。
李平对尊重在团队合作中作用的有关观点,给你了哪些启发?3、P79: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李大爷的事例,思考下列问题.(1)尊重像李大爷这样的平凡人,你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了吗?(2)我们应怎样对待平凡人、普通人?4、P80:请大家阅读教材关于图书室的事例。
思考问题:如果你正好在里面看书,你会怎么做?5.P80请同学们阅读教材上关于吴浩的故事,思考问题:(1)吴浩是怎样处理的,不这样处理会怎么?(2)当别人伤害了你,你会怎么处理?6、P80宽容除了要善待他人的不足之外,还具体表现在哪些地方?7、P81请大家阅教材上关于李教授的故事,思考下面的问题:李教授的幽默给了我们什么样的启示?8、请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我们做人有什么启示?(2)、要做“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应该?五、依据教学用题特点和学生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方法与教学进程:(一)、导入新课:谈话导入:我们同处一个星球,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只有尊重、宽容、帮助,才能使人们心与心靠近,手与手相携;只有求同存异,友善相处,才能共创和谐的生活,让大地充满阳光,让世界充满爱。
同在一片蓝天下幼儿园教案
同在一片蓝天下幼儿园教案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识别蓝天的含义和作用2.能够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对蓝天的喜爱和感激之情3.能够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好,增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内容1.歌曲《蓝天白云》的演唱和教学2.感恩蓝天的绘画活动3.与蓝天亲密接触的户外活动教学过程歌曲《蓝天白云》的演唱和教学1.与幼儿分享蓝天的美好2.引导幼儿听歌曲《蓝天白云》3.创设情境,带着幼儿一起体验蓝天的美好4.教唱歌曲,让幼儿获得情感和认知的体验感恩蓝天的绘画活动1.引导幼儿了解画面反映的是对蓝天的感恩之情2.提供选定的素材并提醒孩子们自行发挥3.激发幼儿创造力和探索精神,让他们自由地表达感受,发挥他们的想象力4.带出结束时间并收集孩子们的作品与蓝天亲密接触的户外活动1.将幼儿们带到户外环境下去2.观察蓝天的面貌,尝试摸索蓝天的味道3.感受蓝天的温度,听取蓝天的声音4.提出问题启发幼儿的交流和思考能力5.在户外环境下,创造懂得爱护环境的动物和植物形象,加强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方法1.探索发现法:引导幼儿在班级和户外环境下去发现蓝天的特色2.体验感知法:在歌唱活动、绘画活动和户外活动等环节中,让幼儿通过人身体验和感知强化感性认识3.听讲思考法:在交流互动的过程中,让幼儿进一步了解蓝天,通过听讲思考法来强化理性认识和表达能力总结可以通过歌曲、绘画和户外活动等多种方式来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和感受蓝天的美好和价值。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但开拓了幼儿们的视野,还增强了幼儿的环保意识,使之明白保护环境责无旁贷,同时还培养了孩子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中山科技大学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优秀教案完整版
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2021 —2022学年第一学期课程名称:法律常识授课班级: 21民乐1班(高)任课教师:**审阅:2021年10月24日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共 4页审阅签名: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共 3页审阅签名: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共 3页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课前准备学习导入讲授新课总结(一)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
每天一个党史故事。
(二)导入劳动不仅创造幸福、成就梦想,还创造历史。
从古至今,不管时代如何变迁,社会如何进步,劳动始终是创造历史前进的根本动力。
劳动创造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文化,实现了久经磨难的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性飞跃。
劳动让“万丈高楼平地起”“高峡出平湖”“下五洋捉鳖”“上九天揽月”“天堑变通途”……这些昔日伟大的预言变为了现实。
劳动推动了“丈夫力耕长忍饥,老妇勤织长无衣。
”向公平正义的转变。
劳动人民真正成为时代的变革者、历史的创造者。
正是因为一代代劳动者的劳动创造,我们才拥有了历史的辉煌,拥有了今天的成就。
【思考】劳动有什么作用?(三)基本内容1、劳动创造价值P25-27讲解鲁班的发明与赵晶的探索【思考】什么是工匠精神?2.劳动铸就人生P27-30介绍“最美奋斗者的故事”【提问】还知道哪些在奋斗的人物?(四)总结1.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不会自动成真,美好生活靠劳动创造。
劳动创造一切,奋斗成就未来。
劳动光荣,创造最美!学生与老师一起做好课前准备本题为上节课内容,学生回答学生记忆老师提问,学生回答老师总结,学生记忆营造良好的上课环境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养成思考的好习惯培养学生的答题能力审阅签名: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案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共 3页审阅签名: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共 3页审阅签名:中山科技大学文化理论课教案中山科技大学版号:A/1共 3页六、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资源准备)课前准备学习导入讲授新课总结(一)清查人数,整顿上课纪律,为上课提供良好的上课秩序。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主题班会方案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主题班会方案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拥有着不一样的童话,为了彼此的梦,去描绘一幅美丽的人生。
用共同的心声,唱响一曲属于蓝天的歌谣。
“同在一片蓝天下,我们拥有着不一样的梦想,为了彼此的梦,我们怀着满腔的热情。
奔驰在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细雨在天空中飘洒,河流在大地里流淌,潺潺的小溪说着俏皮的话儿,幽雅的黄鹂唱着动听的山歌。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班队活动课教案一、活动名称: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二、活动形式:游戏活动、讨论讲述谈话、歌唱等。
三、活动要求:1. 通过活动,帮助学生了解认识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2. 懂得关心别人、将心比心的人际交往常识;3. 促进同学团结,促进学生身心发展。
四、指导老师:吴明军五、主持人:班长六、参加对象:全班同学七、场地:课室、操场八、活动准备:1. 桌子排成圆圈。
课室适当布置得轻松欢乐,黑板上写“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九个大字,并配些图画。
2. 录音机,《找朋友》音带。
3. 老师和班上一些同学一起根据本班实际编写同学们人际交往中的正反实例。
4. 记分牌,用于游戏记分。
九、活动过程:(一)放《找朋友》音乐开场,主持人讲开场白。
同学们,我们全班同学在一起生活学习几年了,有些成为了好朋友,有些却没说过几句话,你受同学欢迎吗你会和同学交往吗通过今天的活动,相信大家会对这些问题有一定的了解。
(二)进行“相互采访”活动。
1. 全班同学围成圆圈坐,两人一组,互相自我介绍,内容包括:(1)自己的姓名、年龄、家庭情况等;(2)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特点等;(3)其他有关的情况。
2. 访问活动结束后,每个同学介绍被他访问的同学,再由被介绍者补充。
教师告诉其他同学要注意听,记住班上每个同学的特征,然后进行认人比赛。
3. 把同学分成两组,然后要求每组同学一一上台说出对方相邻者的采访情况,答对得分,写在记分牌上,得分高的一组获胜,得分低的一组唱一首歌。
(三)带着你的朋友来聊一聊。
《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与评析
《同在蓝天下》教学设计与评析一、设计背景《同在蓝天下》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之心。
在现代社会,随着物质生活的丰富,人们往往容易忽视弱势群体的存在,而这一主题的教学设计旨在唤起学生的关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社会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学会关注和尊重他们。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访谈等方式收集有关弱势群体的信息,提高合作与交流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同情心和关爱之心,树立尊重他人、关注社会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之心。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关注转化为实际行动,如捐助、志愿服务等。
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1. 教学内容:本课主要围绕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成因及社会影响展开讨论,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弱势群体的困境,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2. 教学方法:采用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组有关弱势群体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思考他们的生活状况,引出本课主题。
2. 案例分析:展示几个典型的弱势群体案例,如贫困家庭、残疾人、孤寡老人等,引导学生分析他们的困境及成因。
3.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围绕“如何关注弱势群体”展开讨论,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教师可引导学生从尊重他人、关注社会、传递爱心等方面展开讨论。
4. 角色扮演:挑选一组学生,模拟弱势群体的生活场景,如街头卖艺、乞讨等,让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了解他们的艰辛和不易。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弱势群体的生活状况,激发他们的同情心和关爱之心。
5.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关注弱势群体的行动转化为实际行动,如捐助、志愿服务等。
鼓励学生制定自己的行动计划,并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
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
编制:思政教研组ISBN:978-7-5167-4333-1编号:2020-09-01东莞市科创技工学校《劳动教育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教学大纲(试行)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技工院校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公共课基础课程。
本课程以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技能人才为导向,引导学生理解和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促进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信念,践行技能成才、技能报国的理想。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三、课程要求1.本课程列入学校劳动教育课教学计划,采用课堂教学为主编制:思政教研组ISBN:978-7-5167-4333-1编号:2020-09-01的教学方式。
建议用16学时完成基本教学内容及综合测评,使用20个课时进行劳动实践。
2.要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劳动的价值,通过课堂内外的劳动实践活动来体会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以及创造性劳动的真实意义,让学生懂得劳动才是成就自身技能梦想的有效途径。
3.劳动教育课时安排表序号教学内容学时分配备注讲课实操小计1历史的真相4592璀璨的星空4593幸福不会从天而降4594千里之行始于足下459合计162036四、课程内容本课程内容围绕劳动价值、劳动形态、劳动主体、劳动准备四个主题,按照价值性、建构性、审美性教育原则,通过问题探究方式,引导学生在发现问题、探究学习、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进行深层次思考,从内心深处感悟、认同劳动的价值和意义,从而在审美愉悦中主动完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的有效学习。
编制:思政教研组ISBN:978-7-5167-4333-1编号:2020-09-01(一)劳动价值:历史的真相1.劳动创造历史。
同在一片蓝天下
同在一片蓝天下作者:王丽云来源:《小学科学·教师版》2013年第09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大量的农民工涌进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学习生活也应受到与城市孩子同等的教育。
由于这些孩子所在小学教育教学水平不一,差异很大,总体水平和城市学校的水平相差较大,加上这些学生的父母接受教育的水平较低,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学习主动性不够,学习习惯和方法等都存在很多问题。
加之不少同学父母还要上晚班、夜班,疏于管理,多数学生在家十点才睡觉,早晨六点半起床,时间很紧张,学习节奏又快,学生很努力了,但学习成绩并不理想。
因此课余时间对他们来说显得非常重要了,能否用好课余时间,科学合理安排好学习与娱乐,成为决定成绩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
下面我就外来务工人员子女的课余生活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一、活动设计,培养良好习惯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就是培养习惯。
”以良好的教育养成良好的习惯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教育的核心任务。
学校在对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中要给予最基本的教育和人文关怀,从最细微处着手:头发、指甲等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做起,到回家完成作业,有疑问主动找老师或同学提问解决等正确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校组织学生在校园里开展“好习惯伴我行”的评优活动。
根据《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重点训练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以及待人接物的礼仪、态度,使他们懂得一些生活常识,掌握必要的交往规则,提高其交往能力。
并充分利用晨会课、思想品德课、黑板报、壁报等宣传手段,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学规范,守规范。
正视学习问题,逐步培养外来务工子女良好的学习习惯。
平时多留意学生的学习情况,针对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在困难面前停滞不前的现象,采用激励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在放学后给学生提供课桌,养成课后做作业的习惯。
对低年级学生进行学习习惯的纠正,如上课要举手发言、注意坐姿等等。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纠正习惯并非一次就能达到,仍然会有不断的反复,老师需要不断的纠正,坚持不懈才能最终达成效果。
创造美好生活课件 第一课同在一片蓝天下
任课教师:
目录
第一讲、历史的真相 第二讲、璀璨的星空 第三讲、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第四讲、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幸福不会从天而降
任课教师:杨净净
第一课 同在一片蓝天下
人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原始社会初期,人类以狩猎为 主。在与恶劣的自然环境以及豺狼虎豹的斗争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了 自然,掌握了生存与劳动的本领,不断有所发现,有所发明,有所创 造……人呢类用辛勤的劳动推动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12
万里长城 北京奥运会场馆
青藏铁路
“嫦娥一号”
13
日常生活中的劳动
想一想,平时我们可以做什么样的劳动?
14
。
15
同学们, 让我们从小做起,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相信通过辛勤的劳动,我们一定能体会到劳动 的快乐,品尝到劳动的果实!
16
谢谢观看
7
无处不在的劳动
科学研究 医生看病
建筑工人工作
教师上课
清洁工人打扫
8
段视频观看:医生
时局图 点击图标播放视频
9
段视频观看:卖房子
时局图 点击图标播放视频
10
Hale Waihona Puke 段视频观看:小摊买螺蛳粉时局图 点击图标播放视频
11
劳模故事——“铁人”王进喜
王进喜是新中国第一批石油钻探工人,全国著名的劳 动模范。1938年,15岁的王进喜进入玉门石油公司当工人, 建国后历任玉门石油管理局钻井队长、大庆油田1205钻井 队队长、大庆油田钻井指挥部副指挥。他率领1205钻井队 艰苦创业,打出了大庆第一口油井,并创造了年进尺10万 米的世界钻井纪录,展现了大庆石油工人的气概,为中国石 油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成为中国工业战线上一面火红的旗 帜。王进喜以“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的顽 强意志和冲天干劲,被誉为油田铁人。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说课经典教案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说课经典教案审阅签名:教学过程时间分配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设计意图第一课同在一片蓝天下【导入新课】二、漫画欣赏、案例引入案例一、《清洁工》,引出2020年8月244分钟日上海一街道清洁工被关注事件。
案例教案例二、《染色馒头》,引出2011年4月学法初,《车间老师》节目指出,在上海市浦东(案例区的一些华联超市和联华超市的主食专柜一、二)都在销售同一个公司生产的三种馒头,直庄漫画激馒头、玉米馒头和黑米馒头。
这些染色馒头趣法、的生产日期随便更改,食用过多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1分钟一、组织教学1、教师口令,师生互礼。
2、检查学生出勤、课前准备情况等。
激励法用亲和的言行,拉近师生距离。
多媒体课件展示: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漫画,配以案例。
思考题:(1)上两幅漫画中,说明了一个什么社会现象?(2)劳动的成功,需要哪些因素?学生回答:(略)教师:清洁工、宿管阿姨、老师、车间老师, 行政领导几幅图片,说明劳动创造物质,创造文明,创造富足,推动历史的发展,劳动最光荣。
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最光荣通过图片,指出在我国,劳动者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分工的,都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教师:本节课教学内容:课件展示法设疑法讲授法课件展示法利用课件展示,使枯燥的理论更加形象、直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
布置本章节所学内容。
通过漫画欣赏与案例配合,激发学生对本知识的兴趣,启发学生思考。
6分钟一、职业道德二、加强职业道德的重要意义三、职业道德的基本规范四、养成良好职业道德的途径【新课教学】一、职业道德(一)职业道德的概念1、职业:人们由于社会分工而从事具有专业业务和特定职责并以此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
说一说:列举一下你所知道的职业有哪些?学生回答:(略)教师:由于社会分工的不同,产生了许多不同职业,种植农产品(农民),生产工业品(工人),商品交换(商人),教书育人(教师),治病救人(医生、护士),提供法律辩护(律师),打击破坏活动、维护社会秩序(警察)等。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 班队活动课教案
我们同在一片蓝天下——班队活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增强班级凝聚力,提升团队合作精神。
3.培养学生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2.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重要性。
三、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1)布置教室,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
(2)准备相关教学道具:地球仪、环保宣传册、团队合作游戏道具等。
2.导入(1)教师展示地球仪,引导学生观察地球的形状和颜色。
(2)提问:我们生活在这片美丽的地球上,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地球更加美好?3.主题活动(1)分组讨论:每个小组讨论如何保护环境,并提出具体的建议。
(2)分享讨论成果:每组代表分享本组的讨论成果,其他小组补充意见。
(4)团队合作游戏: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穿越毒液河”、“人体拼图”等,让学生在游戏中体会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4.情景体验(1)设置情景:模拟一个环保公益活动,如“清理校园垃圾”、“植树造林”等。
(2)分组行动: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负责一个活动环节。
5.爱心传递(1)讲述关爱他人、乐于助人的故事,引导学生感受关爱他人的快乐。
(2)组织学生进行爱心传递活动,如“送温暖”、“帮助贫困学生”等。
(1)引导学生回顾本次班队活动的内容,思考自己在活动中的表现。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和收获。
四、教学反思1.本次班队活动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2.学生在活动中的参与度如何?有哪些亮点和不足?3.如何进一步优化班队活动的设计,提高学生的积极性?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保护环境的作文。
2.为家人或朋友做一件关爱他人的事情,并记录下来。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提升团队合作能力。
1.在导入环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生活的地球就像这个地球仪一样,是圆的,它给了我们美丽的自然和丰富的资源。
同一片蓝天下标准教案
五年级第一讲《同一片蓝天下》【教学内容】:《同一片蓝天下》【教学分析】:这次习作实际上就是书中第一单元的习作。
这次习作要求学生掌握书信的写法。
通过书信联系和远方小学生建立“手拉手”的活动,从而交上朋友。
【学习目标】:1.知识能力教学:①懂得写信的格式,写各部分应注意的事项。
②注意用语的得体。
2.过程和方法训练:①学会写信,格式正确。
②注意把要告诉对方的事情写得比较具体,叙事清楚。
3.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①了解开展“手拉手”活动的重要意义。
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②培养学生在小伙伴的交往中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习重点、难点】:1、学会书信的格式。
2. 能够运用书信与人进行思想、感情交流。
培养学生在小伙伴的交往中要学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学习方法】:多媒体教学或由图片进行感官刺激。
【教学准备】:关于基本句型的小故事、范文、图片。
【教学流程】【教学内容】:一、话题交流(开心辞海)子曰:“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自古以来“友情”一直是文人墨客的写作情怀。
下面两首都是朋友之间送别的诗,你能体会两首诗不同情感吗?《赠汪伦》是以歌送行,叙事体情,“不及汪伦送我情”的感激依恋全在诗句之中。
《别董大》以话送别以悲情写豪情。
其次,《赠汪伦》表达的是朋友之间的感情,《别董大》是对朋友的安慰。
二、学习写信的要求(开心阅读)1、李白、高适等古人之间的交流主要是书信的方式。
随着现代化通讯设备(比如:电话,QQ、微信、微博、陌陌等)的日益完善,人与人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密切,写信虽是比较传统却是比较实用的交流方式。
你给自己亲友写过信吗?请同学们阅读《和远方的朋友“手拉手”》,同时完成3个习题。
2、写信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写信格式:称呼:单独成行,顶格,以表示尊敬。
称呼后面用冒号。
正文:是信的主要部分。
可从以下几方面写:①向收信人问候;②写自己要谈的事(要求写一件有意思的事);③写你自己有什么希望或要求。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标准课程编码:课程类别:理论课适用专业:所有专业授课单位:深德技工学校学分:学时:16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杨净净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一、课程定位1、课程在专业培养中的定位及作用针对中技生开设“劳动创造美好生活”课程,目的是以树立正确的劳动价值观为核心目标。
通过对劳动自身的认知,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创造历史、创造美好生活、创造有价值的人生的道理;体察认识劳动不分贵贱,尊重普通劳动者;树牢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引导学生能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并能在劳动过程中具有劳动热情和创造情怀。
2、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表1 前导、后续课程一览表二、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课程设计理念:劳动创造教育是一门综合性强、操作性强的学科。
对于贯彻落实党的教育工作者方针,深入推进素质教育,重点增益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当代社会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和创新型劳动者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劳动创造教育中,劳动教育是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对增益学生的劳动观念、磨练意志品质、树立艰苦创业的精神以及促进学生多方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技术革新又要求劳动教育与技术、家政、职业教育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学生获得终身进行技术劳动和技术学习的能力,成为未来的合格劳动者。
加强劳动创造教育是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技术素养,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的有效举措。
课程设计思路:劳动创造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必修课,其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理念:劳动创造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操作性强。
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
但劳动创造教育的主旨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操作层面上,除了重视操作技能的训练,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技术意识的形成、技术思维的培养技术能力的发展,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一书,采取综合课程的
设计方式,以四个学习主题(劳动的价值、劳动的
形态、劳动的主体、劳动的准备)组织课程内容。
内容选择尊重学生学习主体,贯彻发现式学习、欣赏型德育的理念,以及价值性、建构性(研究性
学习)、综合性(生活性)、审美性教育原则,帮助
学习者在主动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正确劳动价值观
的有效学习。
通过这本书,不仅可以使我们深入理解劳动
对人类历史发展的决定性作用,体悟劳动造就精彩人生的重要价值;还可以了解劳动形态的变迁,探讨不同劳动形态及其价值,形成尊重劳动、平等对待不同劳动者的价值观;同时,在对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和创造性劳动的讨论中,明晰合格劳动者应该追寻的品格,并探究如何通过自己的劳动赢得尊严、借助相关法律维护合法权益;此外,还可以使我们认识学校学习、社会实践、家务劳动的重要性,并在不同的劳动实践中学以致用、得到全面锻炼,为成为新时代合格的劳动者做好准备。
11OCCUPATION 2020 02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现场观察。(校园)
2、实证调查。(观察各类劳动者的评价)
3、总结交流 (大家一起交流)
4、劳动写真
5、公开展示。
三 劳动意义
老师:“任何一个民族,如果停止劳动,不用说一年,就是几个星期,也要灭亡。”
劳动使人建立对自己的理智力量的信心。
劳动是一切知识的根源。
1、劳动使人快乐
(1).让我们听听劳动者是怎样看待劳动中的快乐的。
热爱劳动吧。没有一种力量能像劳动,即集体、友爱、自由的劳动的力量那样使人成为伟大和聪明的人。(高尔基)
四、反思自己
1.学生交流自己平时的劳动情况:我们现在主要的劳动有哪些?(如学习、学校的劳动、家务劳动、社会上的公益活动等)
2.学生交流这些日常劳动能够给自己带来的快乐。(可以从对自己未来的成长的好处、对自己独立自主品质的培养、对自己身心的锻炼等方面谈)
课堂教学安排(续表)
教学过程
主要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
(二)内容与步骤
(三)总结
一【讲授新课】
展出清洁工、宿管阿姨、老师、车间老师,行政领导几幅图片,说明劳动创造物质,创造文明,创造富足,推动历史的发展,劳动最光荣
劳动创造历史,劳动最光荣通过图片,指出在我国,劳动者从事不同的生产劳动,分工的,都受到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教学重点
和难点
重点: 学习并实践校园劳动
难点: 学习并实践校园劳动
教学方法
讲授法、举例法、讨论法
课外作业
更新、补充、删节、内容
教学后记
阅读教学突出朗读,能使课堂充满活力。在教学中采用品读、评读、诵读、角色读、表演读、竞赛读等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碰撞、相互触发、争先表现,能营造浓烈的阅读氛围,促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充分发展。
3.教师总结:没有劳动的付出,就不会体验劳动的快乐。没有劳动就不能有社会的发展,我们都是劳动者,都学习做一个快乐的劳动者。
反思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热爱劳动。
理论课教案(首页)
课程名称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授课章节与内容名称第二章 璀Βιβλιοθήκη 的星空第一课同在一片蓝天下
授课班级
烹饪20310
授课时数
1
授课时间
第10周
教 具
PPT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对劳动形态有一个总体的把握,并理解每一个职业都是有价值的劳动岗位这句话,对校园劳动进行观察和了解
情感目标:树立一种尊重劳动、尊重劳动者的意识:能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校园各类劳动者的敬意。
(2).学生交流课前查找到的表达劳动者快乐心情的名言警句或故事。如著名的杂交水稻专家袁隆平在寻找野生水稻原株时付出辛苦以及成功后的快乐等。下面几则名言可供参考。
我觉得人生求乐的方法,最好莫过于尊重劳动。一切乐境,都可由劳动得来,一切苦境,都可由劳动解脱。(李大钊)
在人的生活中最主要的是劳动训练。没有劳动就不可能有正常的人的生活。(卢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