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大柏地》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菩萨蛮大帕蒂的译文和写作背景
![菩萨蛮大帕蒂的译文和写作背景](https://img.taocdn.com/s3/m/74a4c96d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9e.png)
菩萨蛮大帕蒂的译文和写作背景亲,您给的这个“菩萨蛮大帕蒂”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呀,是不是想说“菩萨蛮·大柏地”呀?如果是这个,那我就给您好好翻译翻译,讲讲它的背景哈。
《菩萨蛮·大柏地》的原文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词儿的意思咱一句句来掰扯掰扯。
“赤橙黄绿青蓝紫”,就是说呀,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各种颜色都有。
“谁持彩练当空舞?” 这就是在问,是谁拿着那彩色的带子在天空中挥舞呢?“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刚下完雨,太阳又出来啦,那关隘和山峦一层层的显得越发苍翠。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 想当年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前面村子的墙壁上还留着子弹打的洞呢。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这些弹洞啊,反而把这关隘和山峦装点得更加好看啦。
要说这写作背景呀,那得回到 1929 年。
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和江西国民党军队打了一仗,就在大柏地这个地方。
一开始红军打得挺艰苦,后来反败为胜啦。
1933 年夏天,毛主席重新经过大柏地,看到当年战场的痕迹,回想起那场激烈的战斗,心里感慨万千,就写下了这首词。
您瞧,这词写得多生动!把大自然的美景和当年的战斗结合起来,既展现了景色的美丽,又让人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毛主席就是厉害,用这么简单的词句,把那么复杂的感情都给表达出来啦。
如今咱们再读这首词,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热血呢。
而且呀,也能从词里看出毛主席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信心。
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可都是靠当年那些英勇的战士们拼命换来的。
所以呀,咱们得好好珍惜,努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流血流汗的前辈们!怎么样,我这翻译和背景介绍,是不是像咱平时唠嗑那样,让您一听就明白啦?。
菩萨蛮 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 大柏地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aaf9712a24c52cc58bd63186bceb19e8b8f6ec99.png)
《菩萨蛮·大柏地》是毛泽东在 1933 年夏创作的一首词,其诗意如下:
这首词通过描绘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根据地的赞美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上阕描写了雨后的大柏地,彩虹高悬,关山阵阵苍,展现了一幅色彩斑斓、雄伟壮丽的画面。
作者用生动的笔触,将大自然的美丽与革命的胜利相结合,表达了对革命事业的信心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下阕则回顾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斗争的感慨和对人民的深情。
作者用“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来描述当年战斗的激烈,用“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来表达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
整首词意境开阔,气势磅礴,表达了作者对革命事业的热爱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https://img.taocdn.com/s3/m/62d24107376baf1ffc4fad5b.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子弹打出的墙洞关山成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因而更加好看了。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鉴赏《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上阕写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
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
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https://img.taocdn.com/s3/m/6a0cc783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7b.png)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
原文:
菩萨蛮·大柏地
(近现代)毛泽东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白话译文: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是谁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蛮菩萨大柏地毛泽东诗词拼音版
![蛮菩萨大柏地毛泽东诗词拼音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72591c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83.png)
蛮菩萨大柏地毛泽东诗词拼音版1、菩萨蛮大柏地古诗带拼音版pú sà mán ·dà bǎi dì菩萨蛮大柏地zuò zhě:máo zé dōng作者:毛泽东chì chéng huáng lǜ qīng lán zǐ ,shuí chí cǎi liàn dāng kōng wǔ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yǔ hòu fù xié yáng ,guān shān zhèn zhèn cāng 。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dāng nián áo zhàn jí ,dàn dòng qián cūn bì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zhuāng diǎn cǐ guān shān ,jīn zhāo gèng hǎo kàn 。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2、菩萨蛮大柏地翻译译文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装扮得更加美丽。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840f9a16f7ec4afe05a1df20.png)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
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
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6、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平声。
诗意: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参考范文: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参考范文: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https://img.taocdn.com/s3/m/6138dc9bb14e852459fb573f.png)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
作者:毛泽东
原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
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
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
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意思解释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意思解释](https://img.taocdn.com/s3/m/d214c5a3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2e.png)
菩萨蛮大柏地古诗意思解释引言《菩萨蛮·大柏地》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古诗,通过描绘大自然景色,表达了作者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本文将对《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的意思进行解释,并探讨其中所蕴含的哲理和感悟。
诗歌解析菩萨蛮·大柏地水光接天,山寒带雨,欲将轻鬆笔,引入画图。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首先,诗中通过描绘水、山、草、星、月等自然元素来打造出一幅具有诗意的画面。
水光接天,意味着水面的广阔和深邃;山寒带雨,描述了寒冷的山脉和下雨的景象。
作者提到画图,表达了自己希望用轻鬆的笔墨来描绘这美景的愿望。
接下来,诗中出现了细草微风岸和危樯独夜舟这两句描述。
细草微风岸描绘了岸边的微风和草地,给人以宁静的感觉;危樯独夜舟则呈现出一种孤独的氛围。
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作者把人类的生命和自然环境融为一体,传达了对时间流逝和生命脆弱的思考。
紧接着,诗中出现了星垂平野阔和月涌大江流这两句表述。
星垂平野阔描绘了星星璀璨的夜空,月涌大江流则意味着月亮的倒映在江水之中。
作者通过描绘广阔的视野和流动的江河,强调了时光流转、万物变化的无常性。
这也让人联想到人的一生短暂,有限的时间和无常的世界。
最后,诗中提到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这是诗人杜牧自谦和对官场生活的疲惫之声。
无论文名是否传世,官位是否高升,最终都必须老去病患,不可避免地面临死亡。
通过这样的描写,诗人呼唤人们在繁华喧嚣的舞台上看清生命的终极命运,抛弃功名利禄的追逐,追求心灵的自由和宁静。
最后一句“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表达了人的微不足道与天地的辽阔相比,一只沙鸥在天地间飘飘而过,给人一种渺小而无力的感慨。
这种对人生和世界的思考也体现了唐代诗人常常关注的哲学与宗教问题。
总结综上所述,《菩萨蛮·大柏地》这首古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转和人生短暂的思考。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https://img.taocdn.com/s3/m/62d24107376baf1ffc4fad5b.png)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必背古诗词鉴赏——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子弹打出的墙洞关山成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因而更加好看了。
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鉴赏《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谰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上阕写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
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
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d45d2d5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9b.png)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原文注释翻译赏析原文: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 1. 菩萨蛮:词牌名,双调,四十四字,前后阕均两仄韵转两平韵。
2.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是著名的革命旧址。
3.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4. 彩练:彩色的丝绸,这里比喻美丽的彩虹。
5. 当空舞:在天空中舞动。
6. 斜阳:傍晚的太阳。
7. 关山:泛指附近的山。
8. 阵阵苍:形容山的颜色不断变化,由青转绿,又由绿转青。
9. 鏖战:激烈的战斗。
10. 弹洞:枪眼。
这里指当年激战中留下的痕迹。
11. 装点:装饰点缀。
12. 此关山:指大柏地的关山。
13. 今朝:如今,现在。
14. 更好看:更加美丽、壮观。
翻译:彩虹在空中飞舞,绚丽多彩,是谁手持彩带在空中翩翩起舞?雨后初晴,夕阳映照在大地上,关山笼罩在一片苍茫之中。
想当年,这里曾经进行过激烈的战斗,如今弹孔仍留在村庄的墙壁上。
这些弹孔装点了关山,使它在今天看起来更加美丽。
赏析:这首词描绘了大柏地的壮丽景色,同时通过对过去战斗的回忆,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战争的胜利信心和乐观豪迈的革命情怀。
上阕描绘了大柏地雨后的美丽景色。
“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画面,展现了大自然的神奇和美妙。
“谁持彩练当空舞”,将彩虹比作彩练,形象地描绘了彩虹的美丽和动态。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描写了雨后的夕阳和关山的景色,给人一种清新、宁静的感觉。
下阕回忆了当年大柏地的战斗。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描绘了战斗的激烈和残酷,如今弹孔仍留在村庄的墙壁上,见证了历史的沧桑。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表达了作者对如今关山美景的赞美和对革命胜利的信心。
作者将过去的战斗与现在的美景相结合,体现了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词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和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抒发了作者的情感。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https://img.taocdn.com/s3/m/c0f6e286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3.png)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古代的诗歌或民间歌谣,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和情节。
以下是对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1. 菩萨:原是佛教的称呼,指大乘佛教的进入者。
在这里,菩萨代表一个女子的名字。
2. 蛮:指古代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也指南方的地方风俗或南方人的外表举止。
3. 大柏地:在古代神话中,大柏地是菩萨的家乡,有着美丽的风景和富饶的土地。
4.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整首歌词表达了一个人对大乡的思念和对爱人的期盼。
菩萨蛮大柏地意味着温暖美好的故乡,也象征着某种纯洁美丽的神秘力量。
请注意,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释可以因个人认识和不同的研究背景而有所差异。
这里提供的是一种常见的解释方式,但不一定是唯一或最准确的解释。
菩萨蛮·大柏地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0af7504da9114431b90d6c85ec3a87c241288a02.png)
菩萨蛮·大柏地赏析《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全词动态描写景物、巧妙运用联想,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统一,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作品原文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白话译文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翩翩起舞。
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
当年这里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作品鉴赏此词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上阕写景。
起首“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两句,想象奇特,气象宏伟。
作者首先巧妙地运用借代手法,连用七种颜色铺叙,写出了彩虹的绚丽夺目。
接着又以彩色绸带比喻色彩壮丽的彩虹,具体写出了彩虹美丽的形态,而且“当空舞”三字又使静止的彩虹具有动感,这样,彩虹的身姿就更加美丽动人了。
第二句以设问写出,更是发人深省,耐人寻味。
彩虹的出现是雨后的自然现象,所以作者随即点明“雨后复斜阳”,表明此时正是阳光西斜之时。
天空是如此美丽,大地上更甚,作者以“关山阵阵苍”一句告诉读者,经过雨水冲洗的关山,在斜阳的笼罩下,正流动着一阵阵苍翠之色。
作者笔下的关山充满了动态之感,显示出勃勃生机。
以上两句观察细致入微,描写细腻生动,意象惟妙惟肖。
下阕写抚今追昔的感慨。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两句追忆1929年2月在这里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形势是多么紧张,打得是多么激烈,仅用两天时间就消灭了尾随的敌人。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https://img.taocdn.com/s3/m/e04f554f14791711cc7917b2.png)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1、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6、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平声。
翻译: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词的上阕,诗人主要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物之中。
美妙的想象,引人无限的遐想。
下阙联想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过去写到现实,由叙述转到抒情。
全词语句跌宕优美,气势高远,意境深邃。
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才描绘,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读者即在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气氛中受到熏陶,又在革命史诗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赏析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2a03c445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91ba271.png)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赏析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一九三三年夏【原词】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1929年1月中旬,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四军由井冈山向赣南闽西进军。
2月10日(农历春节)到达大柏地,大败尾追的国民党赣军独立第七师刘士毅部,俘获团长肖致平、钟桓以下800余人,缴获大批武器,这就是有名的“大柏地战斗”。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这里用来比喻七色的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雨后复斜阳:下过了雨又出现斜阳。
五代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关山:本指关隘山岳,这里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苍:青黑色。
当年:指1929年2月。
鏖战:激烈而较持久的战斗。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今朝:如今,今日。
看:此处读平声。
【赏析】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在这一年的阴历的除夕之夜,红四军刚到瑞金,国民党江西军便尾随而至。
毛泽东见敌单薄,即决定再次迎敌。
战机已经抵达,好运即将降临。
红军沉着调兵,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
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
菩萨蛮·大柏地 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 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81def9985254b35eefdc8d376eeaeaad1f3160a.png)
菩萨蛮·大柏地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革命家、文学家毛泽东于1933 年夏创作的一首词。
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
上阕写景,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画面。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作者用七种颜色来描绘彩虹,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天空的美丽景象。
下阙叙事抒情,回忆了当年的革命战争。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这两句写出了当年战争的激烈和残酷,也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最后两句“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则表现出作者对革命事业的坚定信念和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整首词意境开阔,情感激昂,表现出作者的豪迈气概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同时,这首词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语言简练,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
菩萨蛮·大柏地(5篇)
![菩萨蛮·大柏地(5篇)](https://img.taocdn.com/s3/m/43b59c4b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61.png)
菩萨蛮·大柏地(5篇)第一篇:菩萨蛮·大柏地菩萨蛮·大柏地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念奴娇·鸟儿问答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
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
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
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菩萨蛮·黄鹤楼茫茫九派流中国,沉沉一线穿南北。
烟雨莽苍苍,龟蛇锁大江。
黄鹤知何去?剩有游人处。
把酒酹滔滔,心潮逐浪高!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
七律·长征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手迹】: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七律.到韶山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前。
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
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七律·登庐山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沁园春·雪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长沙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菩萨蛮大柏地诗歌鉴赏
![菩萨蛮大柏地诗歌鉴赏](https://img.taocdn.com/s3/m/030d2b0d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b.png)
菩萨蛮大柏地诗歌鉴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一、整体意境赏析1. 色彩之美与灵动画面- 你看这开头“赤橙黄绿青蓝紫”,一下子就像把彩虹这个大调色盘端到你面前了。
这彩虹啊,就像一条彩色的绸带(“谁持彩练当空舞”)在天上飞舞呢。
这种描写特别生动,感觉彩虹就像个调皮的仙女拿着绸带在天空中嬉戏。
- 然后呢,“雨后复斜阳”,刚下完雨,太阳又出来了。
这个时候啊,阳光洒在大地上,远处的山峦(“关山”)在阳光的映照下,一阵阵地呈现出苍翠的颜色。
整个画面就像一幅色彩斑斓又充满生机的油画。
2. 今昔对比的独特韵味- 下阕呢,就从眼前的美景一下子跳到了过去。
“当年鏖战急”,这里曾经打过一场激烈的仗呢。
“弹洞前村壁”,你看啊,村子墙壁上那些子弹留下的洞还在呢。
这就把过去的战争痕迹和现在的美景联系起来了。
- 最后说“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意思是这些战争留下的痕迹就像装饰品一样,让现在的关山更加好看了。
这想法很奇特,一般人看到战争的痕迹可能会觉得悲伤或者沉重,但是诗人却觉得这些痕迹让景色有了一种独特的美,是一种经过战火洗礼后的坚韧和壮丽之美。
二、词句解析1.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这两句特别妙。
诗人不按常理出牌,没有先描写景色的其他部分,上来就把彩虹的七种颜色全列出来了。
就像一个小孩兴奋地把自己心爱的彩色珠子一股脑儿地倒出来给你看一样。
“谁持彩练当空舞”这个问句更绝,把彩虹比作彩练,还想象是有人拿着它在天空跳舞,这就给彩虹赋予了生命,让整个画面动起来了。
2.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雨后复斜阳”简单几个字就把当时的天气状况交代清楚了。
刚下完雨,太阳又出来了,这种天气下的景色是很迷人的。
“关山阵阵苍”呢,“关山”就是那些山川,“阵阵苍”写出了山峦在阳光和阴影交替下,那种层次感和动态感。
就好像山峦是一个有生命的巨人,一会儿被阳光照亮,一会儿又被阴影笼罩,不断地变换着自己的颜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大柏地》原文、译文及赏析—小学必读
原文;
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近现代〕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译文:
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又是谁手持着彩虹在空中翩翩起舞?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装扮得更加美丽。
注释:
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创作背景:
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由于敌军重兵围追,又由于来到外地,人生地不熟,红四军沿途五战皆告失利。
后红军在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的大柏地麻子坳布下口袋阵。
自第二日下午3时一直激战到次日正午,终于击溃敌军,取得这次转战以来首次重大胜利。
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1933年夏天他因从事调研工作,领导中央苏区的查田运动重返大柏地,•面对昔日金戈铁马的战场,他触景生情,回忆往事,欣然命笔,写下了此诗。
赏析:
此词描绘大柏地雨后美丽诱人的景色,抚今追昔,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热情讴歌人民革命战争,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上阕写景。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起二句写天上的彩虹,措辞、构思都极为精彩,破空而来,突兀奇妙。
上句写彩虹的七色,一气连下七个颜色字,自有诗词以来,从未见人这样写过,的确是创新出“色”的神化之笔!下句愈出愈奇。
将彩虹比作“彩练”,一般诗人词人或也构想得出来,尚不足夸,妙的是作者烹炼了一个独具匠心的“舞”字,遂使本为静态的彩虹活了起来,何等的灵动!这样的语言,正是诗词的语言,非其他任何一种艺术样式所能达到。
试想,七彩缤纷,长虹如拱,这一幅景象,油画、版画、水彩画,哪一个画种不能摹绘?
更不用说摄影、电影、电视之可以真实地将它记录下来了。
唯虹霓化“彩练”而“当空舞”,这样的意境,只能存在于诗人或词人的形象思维之中。
诗词是用文字符号砌成的艺术建筑,而文字符号无论如何也比不上视觉形象来得直观动人,因此,欲追求诗词写景之逼真如画,在某种意义上来说,是自取其败。
聪明的作家,往往注意扬诗词之长而避其短,于“画”之所不能表现处,别出趣味。
依照这一法则创作出来的诗词,方有诗词独特的艺术魅力,庶使其他任何一种艺术品类都无法替代。
毛泽东这两句词的妙处,正须向这方面去体认。
又者,“谁持”云云,是诘问的语气,却并不要人回答。
由于下文都是陈述句,这里用问句开篇,就显得非常吃重——有此一问,通篇句法便有起伏、变化,不至流于呆板、凝滞。
假若这句采用诸如“天仙彩练当空舞”之类的叙述语气,岂不逊色多多,何能像现在这样峭拔?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作者已署明词的写作日期是“一九三三年夏”,注重交代季节的特殊性——“夏”,这里更补出词篇切入的具体时间和气候状况。
由于这是夏天的某个傍晚,一场雷暴雨后,夕阳回光返照,于是才会有彩虹满天的绮丽景观。
又由于大雨洗尽了空气中悬浮的尘埃,斜晖的射线投注无碍,于是远处的群山才显得格外的苍翠。
可见那“雨后复斜阳”五字,虽只平平说来,并没有什么惊人之处,但却束上管下,使前面的“赤橙”二句、后面的“关山”一句,都显出了合理和有序,委实是少它不得的。
晚唐著名词人、“花间派”的鼻祖温庭筠,有《菩萨蛮》词曰:
南园满地堆轻絮,愁闻一霎清明雨。
雨后却斜阳,杏花零落香。
无言匀睡脸,枕上屏山掩。
时节欲黄昏,无聊独倚门。
毛泽东“雨后复斜阳”句,即用温词中成句,仅改动了一个字。
然而,温词是写闺情,风格绮怨而纤柔;毛词则是写战地,虽借用温词之句,但一经与下文“关山阵阵苍”云云搭配,便见得境界阔大、气象苍茫,风格与温词迥然不同。
毛泽东博览群书,熟读了大量的古诗词,故时将前人成句信手拈来,或稍加绳削,用入自己的创作。
值得称道的是,其所取用,大都与己作浑然化为一体,不见痕迹,决非食古不化者可比。
这里又是一个典型的例证。
下阕写抚今追昔的感慨。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两句追忆1929年2月在这里发生的激战,那次战斗形势是多么紧张,打得是多么激烈,仅用两天时间
就消灭了尾随的敌人。
村前墙壁上无数的弹洞,就是当年战斗留下的痕迹。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是说今天看来,那些弹洞,装饰和点缀着阵阵苍翠的关山,却别有一番风采,使得关山更加美丽了。
这既是作者对枪杆子打下的江山的赞美,也是对美的发现,在作的眼里,一切都是物随心意,作者的乐观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菩萨蛮·大柏地》整首词亦画亦诗,情景交融。
词描绘的画面是:绚丽的彩虹、雨后的斜阳、苍翠欲滴的关山、前村墙壁上的弹洞等,高下、大小、远近、偏正、方位等构图适宜,层次感极强。
色彩是:彩虹的赤橙黄绿青蓝紫,斜阳的红,村庄墙壁的白,但以天宇的湛蓝和群山的苍翠为主色。
“舞”字使人觉得彩虹在蓝天的映衬下有一种飘动感“阵阵苍”让人感到群山的苍翠之色有着深浅明暗的变化。
真正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总之,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作者在词中所抒发的是重游自己战斗过的地方,回忆往日辉煌胜利时的愉悦之情,和对人民革命战争以及经过战争洗礼的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
这些喜悦赞美的情思又是在不露痕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中流露出来的。
作者把主观的情志美与客观的自然美、社会美高度统一,熔炼成艺术美,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动态地描写景物与巧妙地运用联想也是《菩萨蛮·大柏地》的突出特点。
上阕从彩虹联想到彩色绸带“当空舞”,从关山联想到雨后斜阳时“阵阵苍”;下阕从弹洞联想到“装点此关山”,以至“今朝更好看”,这些动态描写充分体现了在“郁闷”心境下的作者乐观的情怀,坚信革命一定会取得成功的信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