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

合集下载

菩萨蛮大柏地注释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注释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注释诗意一、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二、注释1. 菩萨蛮- 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等。

2. 大柏地- 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60里。

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军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柏地战斗),大获全胜。

1933年夏天,毛泽东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3. 彩练- 彩色的丝绸,这里用来比喻彩虹。

4. 雨后复斜阳5. 关山- 泛指附近群山。

这里的关山实际是大柏地周围的群山。

阵阵苍,雨后的群山不断地呈现出苍翠的颜色。

6. 鏖(áo)战- 激烈地战斗。

7. 弹洞- 枪眼。

洞,作动词用,穿透的意思。

8. 前村- 前面的村庄,这里指战场附近的村庄。

9. 装点- 装饰点缀。

三、诗意1. 上阕-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诗人描绘了天空中出现的彩虹,那彩虹有着赤、橙、黄、绿、青、蓝、紫七种颜色,就像一条彩色的丝绸在空中舞动。

这里用一个问句“谁持彩练当空舞”,将彩虹的出现写得充满动感和奇幻色彩,仿佛有一个无形的仙人手持着这条彩练在天空中挥舞,实际上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造就了这一美景。

-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刚刚下过雨,现在夕阳又出来了。

在夕阳的映照下,大柏地周围的群山(关山),一阵阵地呈现出苍翠的颜色。

这两句诗描绘出一幅雨过天晴后的美丽景象,夕阳的余晖洒在群山之上,使得山色不断变幻,更显郁郁葱葱。

2. 下阕-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 这两句诗把思绪拉回到过去,回忆起当年在这里发生的激烈战斗。

战斗非常紧急、激烈,从前村墙壁上那些累累弹痕就可以想象得到当年战斗的残酷和激烈程度。

-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这些战争留下的弹痕,就像一种特殊的装饰,点缀着这里的关山。

如今,这些弹痕使得关山看起来更加美丽。

菩萨蛮 大伯地的意思

菩萨蛮 大伯地的意思

菩萨蛮大伯地的意思
《菩萨蛮·大柏地》是现代词人毛泽东的作品,意思是:
天上挂着一条七色的彩虹,像是有人拿着彩色的丝绸在空中翩翩起舞。

阵雨之后又升起了希望的太阳,苍翠的群山又时隐时现,如同重重叠叠的军队。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战斗,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

那前村墙壁上留下的累累弹痕,把这里的景色打扮得更加美丽。

而胜利之地就是大柏地。

此词描绘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场景,流露出一种胜利后的宽慰和乐观情绪。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

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

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6、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平声。

诗意: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参考范文: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参考范文: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
作者:毛泽东
原文: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
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
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

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阳、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

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的意思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的意思

《菩萨蛮·大柏地》是唐代著名诗人李清照的作品。

这首诗写的是诗人自己的心情,表达了她对故人的思念和对自己生命的思考。

具体的诗句和意思如下:
大漠戎马﹐何时返京。

(大漠中的戎马,何时才能回到京城?这句话写诗人想念离开自己的人)
忆君心似西江水,日夜东流无歇时。

(我对你的思念就像西江的流水,日夜不停地向东流去。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深深的思念之情)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诗人眼中含着泪水,向花儿倾诉,但是花儿并没有回应,只有飘舞的花瓣掉落。

这句话写出了诗人孤独的心情和对故人的思念)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曾经经历过的事情,已经让诗人变得豁达坚强,如同广阔的大海一样。

除了身处在云雾缭绕的巫山之外,任何事物都无法动摇诗人的内心。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的坚强和自信)
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

(诗人眼前的花丛和美景已经不再重要,她更加重视自己的修行和对故人的思念。

这句话表达了诗人不追求尘世名利的心境)
这首诗以婉约派的语言风格,表达了诗人对故人的思念,以及她对生命的思考和领悟。

这首诗既表达了诗人的感情,也反映了唐代女性的心灵世界和处境。

菩萨蛮·大柏地全文加拼音

菩萨蛮·大柏地全文加拼音

菩萨蛮·大柏地赤chì 橙chéng 黄huáng 绿lǜ 青qīng 蓝lán 紫zǐ,谁shuí 持chí 彩cǎi 练liàn 当dāng 空kōng 舞wǔ? 雨yǔ 后hòu 复fù 斜xi é 阳yáng ,关guān 山shān 阵zhèn 阵zhèn 苍cāng。

当dāng 年nián 鏖áo 战zhàn 急j í,弹dàn 洞dòng 前qián 村cūn 壁bì。

装zhuāng 点diǎn 此cǐ 关guān 山shān ,今jīn 朝zhāo 更gèng 好hǎo 看kàn。

一、注释:大柏地:江西瑞金县北一小镇。

彩练:彩色的绸带,比喻彩虹。

当空:出现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复斜阳:又出现夕阳。

关山:指附近群山。

阵阵苍:一阵阵现出青翠的颜色。

鏖战:激烈的战斗。

弹洞前村壁:枪弹打穿了前村的墙壁。

洞:动词,打穿、洞穿。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二、题解:第五次反围剿失败,革命根据地受到破坏。

这一时期,毛泽东把精力集中于在土地改革和经济方面的调查研究上。

1933年夏,他调查研究时重到大柏地,看到墙壁上留有当年的累累弹痕而感慨万分,便写下了这首词。

三、简析:这首词通过对大柏地美丽景色的描绘和当年革命战争的回忆,揭示革命战争的重大意义,表现了作者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菩萨蛮大柏地是一首古代的诗歌或民间歌谣,取材于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角色和情节。

以下是对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和注释:
1. 菩萨:原是佛教的称呼,指大乘佛教的进入者。

在这里,菩萨代表一个女子的名字。

2. 蛮:指古代中国南方的少数民族,也指南方的地方风俗或南方人的外表举止。

3. 大柏地:在古代神话中,大柏地是菩萨的家乡,有着美丽的风景和富饶的土地。

4.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整首歌词表达了一个人对大乡的思念和对爱人的期盼。

菩萨蛮大柏地意味着温暖美好的故乡,也象征着某种纯洁美丽的神秘力量。

请注意,对于古代文学作品的解释可以因个人认识和不同的研究背景而有所差异。

这里提供的是一种常见的解释方式,但不一定是唯一或最准确的解释。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原文、写作背景、译文与赏析

毛泽东诗词《菩萨蛮大柏地》原文、写作背景、译文与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毛泽东1933年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时代背景】这首词作于1933年夏。

大柏地在江西省瑞金县城北30公里。

1929年1月,毛泽东同志和朱德同志率领红军从井冈山出发,2月10日,同追来的国民党反动派在大柏地打了一仗,大获全胜。

1933年夏天,毛泽东同志重新经过大柏地,触景生情,写了这首词。

【注释】1、大柏地:圩镇名,在江西瑞金以北约30公里处。

1929年1月初,湖南、江西两省国民党军按照蒋介石的指令,调集约三万人,准备对我井冈山根据地发动第三次“会剿”。

为了打破敌人的“会剿”并解决给养、冬服等问题,红四军主力三干六百余人在毛泽东、朱德、陈毅等同志率领下,于1月14日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出击。

由于致以重兵围追,红四军沿路五战皆失利。

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红四军在大柏地麻子勒布下口袋阵,伏击尾追不舍的敌赣军刘士毅部,自是日下午三时激战至次日正午,终将敌军击溃,俘敌八百余人,缴枪八百余支。

陈毅同志在当年9月1日向党中央所作《关于朱毛军的历史及其状况的报告》中称:“是役我军以屡败之余作最后一掷击破强敌,官兵在弹尽援绝之暗用树枝石块空枪与敌在血泊中挣扎始获最后胜利,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

”1933年夏,毛泽东同志重到大柏地,抚今追昔,因有此作。

本篇首次公开发表于《诗刊》1957年1月号。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

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4、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5、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苍:青黑色。

6、鏖战:苦战。

急:激烈。

7、弹洞:枪眼。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20字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20字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20字
摘要:
1.《菩萨蛮》大柏地的背景和意义
2.“大柏地”的意义解读
3.“大柏地”在《菩萨蛮》中的象征意义
4.总结
正文:
《菩萨蛮》是我国古代著名的词牌名,其背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而在这个词牌名下,有一首特别引人注目的作品,即《菩萨蛮》大柏地。

本文将对其进行详细的解读,探讨“大柏地”的意义以及在词中的象征意义。

首先,《菩萨蛮》大柏地的背景和意义。

大柏地,原指地名,位于今江苏省扬州市境内。

在古代,大柏地因为柏树茂盛而闻名,被誉为“柏乡”。

同时,大柏地也是古代扬州著名的风景名胜区,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前来游赏,留下了许多美丽的诗篇。

在《菩萨蛮》大柏地中,作者以大柏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江南水乡画卷。

其次,“大柏地”的意义解读。

从字面上来看,“大柏地”指的是生长着茂盛柏树的地方。

然而,在《菩萨蛮》大柏地中,这个词语的意义却远不止于此。

作者通过对大柏地的描绘,传达了自己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在这里,“大柏地”成为了一种象征,代表着美丽、富饶的家乡。

接着,“大柏地”在《菩萨蛮》中的象征意义。

在词中,作者通过对大柏地的细腻描绘,将自己的情感寓于其中。

在这里,大柏地不仅仅是一个地名,更
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象征着作者对家乡的思念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同时,大柏地的柏树也象征着坚贞不屈的品质,传达了作者坚定的信念和意志。

综上所述,《菩萨蛮》大柏地以美丽的江南水乡为背景,通过对“大柏地”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鉴赏_《菩萨蛮·大柏地》译文及赏析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鉴赏_《菩萨蛮·大柏地》译文及赏析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鉴赏_《菩萨蛮·大柏地》译文及赏析《菩萨蛮·大柏地》是由毛泽东所创作的,此词以欢快的笔调,描绘了一幅色彩斑斓的大柏地雨后的壮丽景色。

今天小编在这给大家整理了一些关于《菩萨蛮·大柏地》的译文及鉴赏,我们一起来看看吧!▼▼目录▼▼●《菩萨蛮·大柏地》原文近现代:毛泽东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菩萨蛮·大柏地》译文天上挂着七色的彩虹,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苍翠的群山仿如层层军阵。

当年这里曾经进行了一次激烈的苦战,子弹穿透了前面村子的墙壁,子弹打出的墙洞关山成为了革命战争胜利的见证者,因而更加好看了。

●《菩萨蛮·大柏地》注释菩萨蛮:词牌名,本唐教坊曲,后用为词牌,也用作曲牌。

亦作《菩萨鬘》,又名《子夜歌》、《重叠金》、《花溪碧》、《晚云烘日》等。

另有《菩萨蛮引》、《菩萨蛮慢》。

《菩萨蛮》也是曲牌名,属北曲正宫,字句格律与词牌前半阕同,用在套曲中。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苍:青黑色。

鏖战:苦战。

急:激烈。

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装点:装饰点缀。

今朝:如今。

看:此处读平声。

●《菩萨蛮·大柏地》创作背景1929年,毛泽东和朱德、陈毅等率红军主力三千六百余人在这一年的早春离开了井冈山,向赣南进击。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20字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20字

《菩萨蛮》大柏地的意思20字
【原创实用版】
目录
1.《菩萨蛮》大柏地的概述
2.大柏地的意义解析
3.结论
正文
【1.《菩萨蛮》大柏地的概述】
《菩萨蛮》是中国古代文学中的一首著名词牌,其作者是南宋著名词人辛弃疾。

而“大柏地”则是辛弃疾所创作的《菩萨蛮》中的一句词句,全文为“何处望神山?满地都是大柏地。


【2.大柏地的意义解析】
从文学角度来看,“大柏地”这句词句的意义是多方面的。

一方面,“大柏地”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另一方面,“大柏地”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表达了词人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具体来说,“大柏地”所描绘的自然景观,是一种广袤、荒凉的大地,上面长满了高大的柏树。

这种景象,既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宏伟壮观,又让人感到一种孤独、寂寥的感觉。

而在社会现实的隐喻方面,“大柏地”则暗示着当时社会的黑暗和冷漠。

在这样一个社会里,人们往往无法获得公正和自由,而只能被束缚和压迫。

【结论】
“大柏地”这句词句,既是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也是对社会现实的隐喻。

它既表达了词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也表达了对社会黑暗的愤懑之情。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的意思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的意思

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的意思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廛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赏析:《菩萨蛮•大柏地》整句话也画诗,情景交融。

美丽的彩虹、雨后的斜阳、苍翠欲滴的关山、前村墙上的弹坑等,
高高低低、大小、远近、偏正、方位等构图适宜,层次感非常强。

颜色以彩虹红橙黄绿青蓝紫、斜阳红、村墙白,但以天宇
蓝群山苍翠为主色。

“舞”字中,可以感受到蓝天下彩虹的跃
动感。

“好几次都是蓝色的”,可以感
觉到群山的青绿色有浓淡的变化。

真的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总之,整个画面丰富和谐,生机盎然。

作者重访自己战斗过的地方,表达回忆往昔辉煌胜利的喜悦,表达对人民革命战争和经历战争洗礼的革命根据地的赞美之情。

这些欢乐赞美之情,从不留痕迹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描写中流露出来。

作者把主观情志美与客观自然美、社会美高度统一,溶于艺术美,情景交融,富有韵味。

菩萨蛮大帕蒂的译文和写作背景

菩萨蛮大帕蒂的译文和写作背景

菩萨蛮大帕蒂的译文和写作背景亲,您给的这个“菩萨蛮大帕蒂”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呀,是不是想说“菩萨蛮·大柏地”呀?如果是这个,那我就给您好好翻译翻译,讲讲它的背景哈。

《菩萨蛮·大柏地》的原文是:“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这词儿的意思咱一句句来掰扯掰扯。

“赤橙黄绿青蓝紫”,就是说呀,红色、橙色、黄色、绿色、青色、蓝色、紫色,各种颜色都有。

“谁持彩练当空舞?” 这就是在问,是谁拿着那彩色的带子在天空中挥舞呢?“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 刚下完雨,太阳又出来啦,那关隘和山峦一层层的显得越发苍翠。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 想当年战斗打得那叫一个激烈,前面村子的墙壁上还留着子弹打的洞呢。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 这些弹洞啊,反而把这关隘和山峦装点得更加好看啦。

要说这写作背景呀,那得回到 1929 年。

毛主席领导的红军和江西国民党军队打了一仗,就在大柏地这个地方。

一开始红军打得挺艰苦,后来反败为胜啦。

1933 年夏天,毛主席重新经过大柏地,看到当年战场的痕迹,回想起那场激烈的战斗,心里感慨万千,就写下了这首词。

您瞧,这词写得多生动!把大自然的美景和当年的战斗结合起来,既展现了景色的美丽,又让人想起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毛主席就是厉害,用这么简单的词句,把那么复杂的感情都给表达出来啦。

如今咱们再读这首词,还能感受到当年的硝烟和热血呢。

而且呀,也能从词里看出毛主席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信心。

咱们现在的好日子,可都是靠当年那些英勇的战士们拼命换来的。

所以呀,咱们得好好珍惜,努力让生活变得更美好,这样才对得起那些流血流汗的前辈们!怎么样,我这翻译和背景介绍,是不是像咱平时唠嗑那样,让您一听就明白啦?。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

毛泽东:菩萨蛮·大柏地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1、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阳: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阳。

”6、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阴。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枪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平声。

翻译: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而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阳,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词的上阕,诗人主要写大柏地雨过天晴、鲜丽如画的景色,寓情于景物之中。

美妙的想象,引人无限的遐想。

下阙联想回忆当年大柏地的激烈战斗,由过去写到现实,由叙述转到抒情。

全词语句跌宕优美,气势高远,意境深邃。

通过对大柏地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川风景才描绘,表达了诗人乐观豪迈的胸襟。

读者即在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气氛中受到熏陶,又在革命史诗中受到革命人生观教育。

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阳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菩萨蛮·大柏地》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 《菩萨蛮·大柏地》诗词原文、注解与赏析(一九三三年夏)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阳,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题解】大柏地,在江西瑞金城北近60里处。

大柏地战斗,发生于1929年2月10日,即这一年农历大年初一。

故地重游, *** 写下这首回忆之作。

大柏地战斗,是红军离开井冈山后所打的第一个胜仗,得来不易,影响巨大。

此前,1929年1月4日至7日, *** 在宁冈县柏路村召开前委、湘赣边界特委、红四军委、红五军委联席会议,决定除留两个团守卫井冈山外,由*** 、朱德率红四军主力第二十八团、三十一团及军直属队3600多人出击赣南。

1月14日由井冈山茨坪出发,在遂川消灭国民党守军一个营,突破封锁线。

南下大余县,再南入粤,经南雄东折,再入江西信丰、安远、寻乌诸县,又北折,过瑞金,至大柏地。

一路流动作战八九百公里,后面先有强敌李文彬部,复有强敌刘士毅部相追,情形十分被动。

大柏地有10余里长的峡谷, *** 选在此地设伏。

1929年2月10日(大年初一),刘士毅旅两个团进入“口袋”,红军利用简陋武器与敌拼杀,朱德带队冲于前,平时很少摸枪的*** 也提枪跟警卫排向敌阵冲锋。

鏖战至次日下午,全歼敌军,俘虏包括正副团长在内800余人,缴枪800余支,此乃红军下井冈山后第一次大胜仗。

从此,红军摆脱被动,取得战场主动权。

1933年夏他重过大柏地时,敌人正准备发动第五次“围剿”。

形势较当年大柏地战斗更其难也。

【注释】[大柏地]为江西瑞金北一小镇,地当瑞金、宁都、石城、于都四县之间。

[彩练]形容七色彩虹。

[雨后复斜阳]化用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雨后却斜阳”句,状雨过天晴景色。

[鏖战]激烈战斗。

【品评】本篇为故地重游之作。

景色是今天的,战斗是昨天的,用一份记忆,用一份观察,将今天与昨天交融于一。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

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菩萨蛮大柏地的诗意【菩萨蛮·大柏地】作者:毛泽东原文: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雨后复斜陽,关山阵阵苍。

当年鏖战急,弹洞前村壁。

装点此关山,今朝更好看。

注释:1、全篇守谱押用四部韵,句句皆叶两句一换,两庆两平相问。

具体地说,“紫”、“舞”相叶;“陽”、“苍”相叶;“急”、“壁”相叶;“山”、“看”相叶。

其中“紫”、“舞”本不同部,盖用方音取叶。

大柏地:乡名,位于江西省瑞金市北部,距市区30公里,素有“瑞金北大门”之称,319国道横贯南北,与宁都县、石城县相邻,是毛泽东等革命家曾经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

2、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的七色。

3、彩练:彩色绢带,喻虹。

4、当空:在正前方的天空中央。

5、雨后复斜陽:唐温庭筠【菩萨蛮·南园满地堆轻絮】:“雨后却斜陽。

”6、关山:泛指附近群山。

7、阵阵:每一列战斗队形。

宋赵什【和韵前人初出锁头】诗:“淮木林林脱,霜鸿阵阵飞。

”是说大雁列队而飞;本词则谓群山如层层军阵。

北周皮信凋柱国大将军长孙俭神道碑:“风云积惨,山阵连陰。

”8、苍:青黑色。

9、鏖战:苦战。

10、急:激烈。

11、弹洞:槍眼。

洞,若视为动词、作“洞穿”解,亦通。

12、前村:前面的村庄,指战场附近的一个小村枣杏坑。

13、装点:装饰点缀。

宋华岳【登楼晚望】诗:“装点江山归画图。

”14、今朝:如今。

15、看:此处读平声。

诗意:空中有赤橙黄绿青蓝紫,绝谁又在手持这彩虹临空舞蹈?黄昏雨之后又见夕陽,延绵的群山正渐次变得葱茏。

想当年在此激战,昔日的弹洞仍留在村庄的壁头。

就让它来点缀面前的江山吧,如今看上去却更加鲜艳。

赏析:此词一开始就描绘了当日夏天傍晚雨后晴空的山水风景,先从目前夕陽西下的晚空入笔,一来就是七个颜色字,而且每字每顿,突兀奇瑰,有破空到来之感,同时又十分形象传神地给了我们一幅斑斓的夏日黄昏图。

接着第二句更加大胆灵妙。

究竟是谁手持彩虹临空而舞?仿佛诗人将自己溶入其间;•这如画的风景谁来描绘,谁来掌握?令人读起来就是诗人自己,他就是这样美景的绘图人,这美景的变幻者,这“红雨随心翻作浪”的真正主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菩萨蛮·大柏地》是唐代诗人王之涣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共有十四句,每句五个字,共计七十个字。

这首诗以大柏地为背景,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色和人们的生活画面,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首先,从字面上看,“菩萨蛮”是古代南方的一种乐曲名,后来被用来泛指各种曲调。

在这里,诗人用“菩萨蛮”作为诗的题目,可能是想借用这种乐曲的悠扬和动人来表达他对大柏地美景的赞美之情。

“大柏地”是诗的背景,也是诗人描绘的主要对象。

大柏地是指一片广阔的柏树林,这里的柏树高大挺拔,枝叶茂盛,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诗人通过对大柏地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也表达了他对自然的敬畏之情。

在诗的内容上,诗人通过描绘大柏地的景色,引出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中写道:“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这里的“葵”指的是向日葵,象征着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

诗人通过描绘向日葵在朝露中等待阳光的情景,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渴望和期待。

同时,诗人还通过对大柏地的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诗中写道:“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这里的“阳春”指的是春天,象征着生命的开始和希望的到来。

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生命的美好和希望的力量。

而“布德泽”则是指春天的阳光和雨露滋润着大地,使万物生长。

这里的“德泽”可以理解为恩惠、关爱和帮助,诗人通过这一比喻,表达了人与人之间应该相互关爱、互相帮助的道理。

此外,诗人还通过对大柏地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诗中写道:“忧心忡忡难平复。

”这里的“忧心忡忡”是指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之情。

诗人通过这一表达,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问题,也表达了他对国家和民族命运的关切。

总之,《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诗以大柏地为背景,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以及对国家和民族的忧虑。

这首诗语言优美,意境深远,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