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隋到宋的山水画皴法发展概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隋到宋的山水画皴法发展概况作者:贾点墨
来源:《美与时代·中》2019年第09期
摘要:在绘画中,皴法是对自然山石纹理结构的总结,是用笔墨把意象表达出来的一种技法。
山水画的发展与皴法息息相关。
隋唐五代时期皴法从青绿山水的笔墨中逐渐显现,发展到两宋时期,皴法发生了多样的变化,此时的山水画也在皴法的演变中走向顶峰。
文章简要概述从隋唐五代到两宋时期山水画中皴法的产生与发展。
关键词:山水画;皴法;披麻皴;斧劈皴
皴法在我国历史悠久的山水画中,是一种举足轻重的笔墨语言。
有关皴法的记载最早出现在五代荆浩所作《山水节要》一文中:“丈山尺树,寸马豆人。
远山无皴,远水无痕,远林无叶,远树无枝,远人无目,远阁无基。
”皴法的成长由涓涓细流渐渐汇为江河,在巨然、范宽时,虽已经出现了披麻皴、雨点皴的用笔,但那是画家在描绘山石时注重对物象的自主表达,连郭熙都不曾给自己《早春图》中的皴法冠名,他虽第一次以画家身份提出了“皴”,但是仍和“擦”联用,其技法的区分,待后世艺术鉴赏家命名后才逐渐成立。
清代郑绩在《梦幻居画学简明·论皴》中列十六家皴法,也有人总结出三十六种,这些都是古代画家根据不同山石纹理构造的形态而创作出来的。
清代画家松小梦解释说:“皴法名目,皆以人两眼看出,似何形则名之曰何形,非人生造此名也。
”
谢赫所写的“六法论”中,“应物象形”是要求表现事物要根据物体本身,合理地再现自然物象。
而皴法便是在“应物象形”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可以营造立体空间,也能表现山石结构,引起观者共鸣。
有了理论的支撑,实践变得更为重要。
于是画家们在“骨法用笔”的基础上,对皴法进行了更多的研究和探讨。
一、初见倪端的隋唐五代
中国现存最早的卷轴山水画是隋代画家展子虔的《游春图》。
画中延绵不绝的山岗渐远渐淡,平远的河水消失在云雾之中,给人一种恬淡之美。
六朝山水画的稚拙形态得到了基本的解决。
王维所著的《山水论》说:“丈山尺树,寸马分人,远人无目,远树无枝,远山无石,隐隐如眉,远水无波,高与云齐。
”正是《游春图》中描绘的景象。
技法上,只用富有一定变化的线条勾出山石的轮廓和大的脉络,再以青绿颜色渲染充实,并没有出现较为明显的山石皴法。
展子虔开创了青绿山水的端绪,这种青绿勾填法山水画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
李思训继承了展子虔青绿山水的画法,把青绿山水画推到了一个高峰。
其《江帆楼阁图》虽然运用的是展子虔的青绿画法,但是在细节上已经与之前有了变化,用线更加灵活,虚实相生。
而且在表现山石的时候,除了大轮廓的勾勒,还增加了细节的描绘,用笔变化丰富,线条或繁密,或疏朗,或柔和,或挺拔,对山石的纹理刻画更加深入。
从李思训对山石的描绘中可见皴的迹象。
李昭道继承父法,皴法在李昭道笔下有了一定的发展,他用类似斧劈的小斧劈皴表现石块较多的山体。
同时期的王维主要以水墨的形式作画,其《长江积雪图》表现山石结构的一些线条,颇似自然披挂着的长麻皮,这可能是后来披麻皴的开始。
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说董源“水墨类王维”,披麻皴成熟于五代董源,可见董源受王维画法影响颇深。
唐代王维有“始用渲淡,一变勾斫之法”的说法,在他的《山水诀》也说:“夫画道之中,水墨最为上,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
”水墨画的出现,也是中国山水史的一大变革,受到道家影响的山水画家们纷纷都选择了水墨山水,挥洒淋漓的写意水墨山水的地位也逐渐超过青绿山水,居山水画坛之首。
五代时期,董源画江南山水,荆浩画北方山水,一用披麻皴,一用小斧劈,分别开创了南北山水画派。
南方画派的董源创造出了披麻皴,开创了江南画风的披麻皴笔法。
其表达了一种与荆浩、关仝完全不同的高峻凝厚的艺术美学风格。
董源的皴法分两类,一是大披麻皴,二是
短条皴加雨点皴。
《潇湘图》(图1)是其使用披麻皴的代表作,笔法多变,有种清淡温润的江南情趣。
董源弟子巨然,将短披麻皴变长披麻皴。
其代表作《秋山问道图》(图2),长披麻皴浑圆质朴,浓淡相宜,加上苔点的结合,打破了墨的单一使用的风格,点线结合,骨法用笔,清丽秀润。
荆浩的代表作《匡庐图》中,皴法再一次有了新的突破,画家刻画山石时,用繁密的皴法,转折有力的用笔来表现结构,用笔苍劲有力,如篆书入画,再以淡墨渲染,使画面中的山石呈现出皴染兼备的形态。
五代的画家在前人山水画笔墨的基础上,将皴法加以整合归类,初步形成具有代表性的具体皴法。
在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中,处于一个衔接的位置,代表画家董源、巨然等既传承了前人的笔法,又有了创新,对后世的山水画皴法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二、皴法走向成熟的两宋
两宋时期画家云集,大家辈出,当时的山水画呈现出一种繁盛的状态。
画家们的皴法种类更是复杂多样,皴法程式也趋于规范化和符号化,皴法发展也达到了高峰。
北宋时期,画家范宽擅用雨点皴,并与披麻皴相结合,皴染兼备,结构清晰。
他的代表作《溪山行旅图》,运用了大量的雨点皴,画面墨色沉稳大气,给人峰峦雄厚的感觉。
北宋山水画家郭熙,在五代宋初画家李成的影响下有了自己的创新,他笔下的卷云皴又称云头皴。
线条圆中带方,有力又不失柔和,形如舒卷的云朵。
他的代表作品《窠石平远图》《早春图》,画面中的用笔中侧锋并用,以浓墨勾勒出山石的外形,线条流畅挺拔,用笔富有节奏,跌宕起伏,绵绵不绝。
郭熙的卷云皴与前人的对景写生、再现山水的风格不同,突破了对自然景物外貌的认知,在刻画上有了更多的见解,体现出画家独特的笔墨风格,使画中的山水在描繪自然之景的同时也呈现出笔墨的装饰之美。
北宋中期,画家们在原有皴法的基础上将点皴与线皴运用得更加娴熟、粗犷,皴擦融合,浑然一体。
到了南宋时期,斧劈皴的大量运用使山水的宏大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南宋马远的《踏歌图》中大斧劈皴气势宏大,笔锋苍劲有力,用笔潇洒又收放自如,整体与细节兼顾。
夏圭将笔墨的五分变化融入到斧劈皴中,他的拖泥带水皴,形成了水墨氤氲的效果。
李唐《万壑松风图》(图3)中的斧破皴用侧锋皴擦形成的山体,结构清晰,山石硬朗。
画面中的皴法疏密有序,分量十足,将山石的块面表现得非常生动。
同时,皴法用笔的速度和力度,对最终产生的画面效果起到关键的作用。
北宋末期到南宋的画家用笔更加灵活,使皴法在柔与刚之间随意切换,不仅具备了面的形态,突破了程式化的描摹,更丰富了整个画面。
参考文献:
[1]陈传席.中国山水画史[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88.
[2]潘天寿.中国绘画史[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3.
[3]方向军.浅析宋代山水画的特点[J].甘肃高师学报,2005(4).
[4]付中承.中国山水画成熟的标志:隋、唐时期[J].艺术教育,2007(8).
[5]席明亮.形与意[D].中国美术学院,2012.
[6]杨辰.山水画皴法的历程与笔墨语言[D].南京艺术学院,2014.
[7]魏昆.山水画皴法的程式研究[D].中国艺术研究院,2013.
作者单位:
华东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