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研究
摘要:战略性新兴产业以重大技术突破和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对经济社会全局和长远发展具有重大引领带动作用,而增强自主技术创新能力是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中心环节。

在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的情况下对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为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建议。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
一、引言
当前,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正在加紧部署处于萌芽状态的新一轮科技创新,着力推动支撑未来经济发展的新兴支柱产业。

虽然对未来究竟哪个领域能够带来巨大的技术革命还无定论,但许多国家都在把握新技术革命的苗头,力求抓住未来支撑世界经济新一轮增长的支柱产业,获得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竞争优势。

这种以技术创新为基础和支撑的产业,其发展关键是核心技术的掌控。

目前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一些领域在规模上虽已跻身世界前列,但技术创新、集成能力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和装备主要依赖进口。

我国无论在宏观层面的体制机制、政策激励和知识产权保护,还是微观层面的企业创新能力和研发投入,均与发达国家有较大差距,因此,分析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存在的问题和阻碍,探讨提升其技术创新能力的路径,将有利于建立完善其技术创新机制,推进我国的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二、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问题
(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关键技术没有掌握,系统技术缺乏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战略性要求其必须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控制产业链中的关键环节,才能获得竞争优势,掌握产业结构调整、国际经济竞争的主动权。

从我国目前情况来看,虽然近年来我国几乎对所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投资大规模增加,但是真正掌握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并不多见,我国战略性前沿技术研究总体仍以跟踪发展为主,重大原始性创新成果少。

例如,自20世纪中后期涌现出人工合成胰岛素、杂交水稻等一批重大科技成果后,我国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很少产生具有重大科学价值并得到国内外公认
的重大成就。

(二)战略高技术开发的系统开发平台缺乏
随着科研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行业技术开发类科研院所大多已转为企业,在提高我国企业创新能力的同时,一些行业的前沿性基础研究、战略性高技术领域的技术开发活动的系统部署不足,尤其是从事应用基础研究和重大创新成果转化的创新基地建设相对缺乏。

近几年建设的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等创新基地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行业技术开发的缺失,但这些基地多数是围绕某一学科领域或创新链的某个环节展开布局,规模小、资源分散、综合性不足,不适应当前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所需的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的集成创新要求[1]。

此外,科技条件资源主要集中在高校和科研院所,面向企业和社会的开放共享不足,服务于企业技
术创新的公共研发服务平台尚待加强。

(三)重点产业技术的长期试验和产业化数据积累缺乏
对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来说,进行大规模生产之前的关键是大规模的试验、产业化的应用和相关数据的积累,只有通过不断的试验和改进才能提高产品的设计和生产水平,通过技术进步降低成本,提高产品的稳定性。

同时,旧的产业和产品已经不能完全满足消费者偏好的改变和”更新换代”的基本要求。

因此,在市场机制作用下,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企业必须通过长期的数据积累才能开发出满足市场有效需求的产品。

然而,与此要求不符合的是,我国重点战略型产业技术创新还缺乏长期试验和产业化数据积累。

例如,我国主要农作物的转基因技术还主要停留在试验阶段,与跨国公司大规模试验和产业化相比存在巨大差距。

(四)现有的科技成果转化和形成产业的速度慢
目前在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已有的科技成果在产业化过程中受到资金、知识产权管理、行政审批等多种因素的限制,专化速度慢。

比如我国生物医药的上游技术,拥有众多研究机构、大学作为支撑,但是它并不能承担产业化职能,而我国生物医药企业往往规模较小,不具备研发资金和人才,也导致市场转化率低等问题。

同时我国在技术创新中还存在注重实验室应用基础研究,忽视面向实际产业化研究的倾向。

在知识产权和技术方面,科研机构和高校对于专利的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专利的转让手续繁杂,进一步导致科技成果转化速度难以加快。

(五)技术创新的金融支持力度不足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要素市场特别是金融市场得到空前发展,但是适应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还相对不足,市场建设相对落后,尤其是创新性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等还存在许多不相适应的地方。

一些政府背景的投资基金,其主要目的是保值增值,同时决策链条长,影响了对技术创新关键阶段的金融支持。

而银行往往投资与规模生产,面对中小型创新企业的传统信贷产品是有形资产的抵押、质押或者保证担保贷款业务,但高科技中小企业的有限资金大多投入在了技术开发,抵押物往往较少,进一步限制了中小企业获得融资的可能性[2]。

三、提升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
(一)强化企业尤其是科技型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的主体地位科技型中小企业是新兴产业发展持续的技术来源,是建立完整的产业链的主要力量,是围绕新兴产业开拓增值业务的主力,是推动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市场的主角。

日本50%左右的专利来自企业,美国是30%左右,我国只有10%左右,说明中国企业的创新能力薄弱[3]。

即便大型公司最发达的美国,80%的技术创新也出自于中小企业。

因此,发展新兴产业应进一步确认科技型中小企业的不可替代的地位,解决政策歧视、市场准入难和融资难等发展瓶颈;引导企业成为研发投入、技术创新、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保护企业自主创新的原动力;支持企业承担国家研究开发任务,国家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向企业扩大开放;在采购中优先购买中小企
业创新产品,特别是首台套产品。

(二)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制度的激励保护功能,完善创新成果权利共享模式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周期长的特点并且技术集成复杂,涉及面广,各技术领域之间交叉融合度高。

因此,当今任何一个国家、地区及企业,都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关起门来独立解决产业发展中的所有技术(包括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问题,而是采取技术合作,联合攻关等方式。

当前,人们对知识产权的独享和分享方式有作价入股分红、知识产权出资、知识产权战略联盟等,但对知识产权的共享方式的探索、重视仍不够。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技术创新,是以国家目标为导向的系统集成创新,应积极探索和创新知识产权共享方式,包括由政府出资,对战略性新兴产业中的一些关键技术、共性技术进行技术攻关并取得知识产权,然后无偿提供有关企业和社会各方使用。

(三)加强人才、金融等创新要素培育
科技创新的实现,必须具备人才和资金两个基本要素。

美国硅谷的成功,不是美国政府强力推动的结果,而是因为它具备了科技创新的基本要素[4]:一是周边大量科研院校提供了众多人才;二是加州的移民文化具有良好的创新传统和企业家精神;三是硅谷的创投、风投、科技银行等新型金融为企业创新提供了市场资金。

因此,中国推动技术创新,一要建立多层次的人才培养体系,大专院校在专业设置方面应按照未来产业发展的需求进行调整,并鼓励市场化
资金支持学校科研项目,培养基础理论人才;二要培养为企业实现科技成果产业化的应用型人才,鼓励企业创建尖端研发机构;三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为创新科技产品产业化生产培养大批熟练合格的技术工人;四要重视外部人才引进,制定国际人才引进战略,对科技创新急需、学有专长的外籍人才一视同仁,大力引进。

(四)完善产业规制和政策支持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
加快在准入规定、审批流程等方面的政策修订,结合相关准入标准的规定,吸引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进行投资,给予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更大的便利,促使其加快进入市场。

在充分利用已有政策的基础上,相关部门沟通协调,加强政府采购、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政策的执行力度。

同时,积极创新支持方式,构建系统的政策体系,营造有利于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五)以政府资金为引导,加大全社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各级政府应积极承担在战略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中的作用,加大战略性新兴新产业重点领域的创新投入。

完善政府投入资金的管理模式,探索采取基金、股权、贷款贴息等多种方式引导全社会,特别是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投入。

政府资金要稳定支持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基础研究的支持力度,突破关键技术,获取自主知识产权。

(六)按照产业链组织技术创新联盟,产学研合作创新
以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及产品为根本导向,以重大技术开发和工程建设为依托,明确目标和边界,对重点产业和技术路线进行产业链和创新链的分解,联合产业链上下游组成创新联盟,推进工程化的科技活动组织实施模式。

对重大战略性新兴产品开发和产业化,可以组建新的项目法人,按照企业化的方式管理运营。

参考文献:
[1]赵刚.政府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政策机制和思考[j].中国科技财富.2010(19).
[2]朱瑞博,刘芸.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总体特征、制度障碍与机制创新[j].社会科学.2011.(05).
[3]史丹.国际金融危机之后美国等发达国家新兴产业发展态势及其启示[j].中国经贸导刊.2010(03).
[4]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国际经验与我国的对策[j].科技成果纵横.2010(01).
作者简介:何金梅(1989.12),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经济学院研究生,研究方向:产业结构和技术创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