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之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高中政治人教版必修四生活与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复习
特别提示:
➢任何具体的联系,无不依赖于一定的条件。联系 的多样性,实际上是联系条件的多样性。
➢怎样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P57
➢“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与“一切从 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关系?
区别:知识角度不同,前者属于辩证法观点,后者 属于唯物论观点。
联系:都属于方法论;都强调要使主观符合客观, 做到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2)联系的客观性:
①联系是客观的。联系是事物本身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 转移。事物的联系就其与实践的关系来看,可分为自在事物 的联系和人为事物的联系。人为事物的联系虽然是人类实践 活动的产物,具有人化的特点,但仍然是客观的,不以人的 意志为转移。 ②方法论要求:A.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 随意性。 B.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 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考点2】整体和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意义 【重点掌握】 (c)
(1)区别: ①含义不同:整体是事物的全局或发展的全过程,从数量上看它是一;部 分是事物的局部或发展的各个阶段,从数量上看它是多。 ②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整体居于主导地位,整体统率着部分,具有部 分所不具备的功能;部分在事 物的存在和发展过程中处于被支配的地位, 部分服从和服务于整体。
特别提示:
➢联系具有普遍性,即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但并非“任何(两个)事 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因为具体事物的联系是有条 件的、相对的。
➢事物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联系 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事物本身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构成事物运动变化发展的规律。
▲【考点4】系统优化的方法及其方法论要求(b)【重点掌握】
哲学高三一轮复习第七课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2014· 新课标全国卷Ⅰ]
1968年,斯班瑟发明 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 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明。几 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 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 功”的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 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 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 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 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 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考点2: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 提示:最容易出差错的有两点:
一是认为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着联系。 联系具有普遍性,但并不是说任何两个事物之 间都存在着联系,因为联系是有条件的,只有条件 存在,才会产生某种联系; 二是把联系的客观性等同于联系不可改变。 尽管联系是客观的,但并不意味着联系不可改变, 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 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以下观点体现什么样的联系? A.鱼儿离不开水,瓜儿离不开秧。 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 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
C.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 内在联系
D.时势造英雄。 外在联系 E.无风不起浪。 因果联系 F.牵一发而动全身。 整体与部分的联系
★ 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总)联系的多样性要求我们注意分析 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 (具体):既要注重客观条件,又要恰当运用 自身的主观条件;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 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 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总之,要一切以时间、 地点、条件为转移。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三章世界的联系、发展及其规律(一)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1)联系及其特点联系的含义:联系是指一切事物、现象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相互作用。
联系具有以下特征:客观性、普遍性、条件性和多样性。
第一,联系具有客观性。
联系是客观事物固有的本性,是独立于人的意识之外的客观存在,它不依人的意识和主观认识而转移。
第二,联系具有普遍性。
任何事物内部和外部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都是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复杂的系统。
系统就是由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着的各个要素、部分组成的有机整体。
系统的存在是一种普遍现象。
第三,联系具有多样性。
由于事物和现象之间的联系是具体的,因而事物的普遍联系必然是复杂多样的。
不同的物质与运动形式之间,不同的事物和现象之间存在不同的联系。
事物之间的联系也随时间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
联系的多样性表现形式主要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等。
(2)掌握唯物辩证法关于普遍联系的原理对于指导我们实际工作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及系统性能帮助我们正确地观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由于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都是作为系统而存在,在工作中我们要把整体性原则作为基本的出发点,从普遍联系的总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和功能。
作为整体,系统是由部分组成的,但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的功能也不是部分功能的机械相加。
要从整体与部分的有机联系中综合地、系统地把握事物,避免孤立地、片面地看事物,使工作取得最佳效果。
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
注意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条件性问题,联系的普遍性并不等于随便任何事物在任何条件下都能够联系起来。
第二,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普遍联系能使我们正确地开展科学研究和实践活动。
联系的客观性
• 1、联系的客观性:
•
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以
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
是对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 联系 •
自在事物的联系 人为事物的联系
2、联系的普遍性
• 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 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 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 的统一整体。
• 微观——宏观 • 自然界——人类社会
联系是一切物质的固有属性和 存在方式。
猫、田鼠、熊蜂和三色 堇看似毫不相干,但它们处 于相互联系之中。
联系的普遍性
现代科学的发展不断把人们原来没 有认识到的联系揭示出来
环境科学
化学 物理学
综合学科示意图
生物学
法学
地理学
经济学
医学
3、联系的多样性
• (1)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 (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
• (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 2、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的原因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表现的是本质联系;
相互联系
相互作用
运动
(1)新事物代表着事物发展的方向
(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
(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变化
发展
但恰好掉在某人的头上,则是苹果与人的偶然联系。
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中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联系的多样性
❖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城门失火啦!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
“火水鱼”
城门失火, 殃及池鱼呀
2020届高考政治哲学联系观知识点
哲学联系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拆解】整体原理:整体统率部分,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整体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到部分的功能,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部分原理:部分的功能影响整体的功能,关键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5、系统优化原理【原理内容】系统具有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方法论】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拆解】①注重事物的整体性;②注重系统的有序性;③注重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④坚持系统优化方法,统筹考虑,优化组合。
二、易混易错知识点1、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中,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前对后错。
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联系又是具体的、有条件的)2、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因而人们无法改变事物之间的联系。
(人们可以改变事物之间联系存在的条件,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3、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两种联系都是客观的)4、实践活动可以割断不利于人的联系。
哲学联系的特点
哲学联系的特点
哲学联系的特点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
客观性:联系是事物之间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例如,太阳东升西落、地月引力等都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我们不能主观臆造联系来代替客观、真实的联系。
普遍性:联系的普遍性指的是事物的联系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例如,蝴蝶效应、经济全球化、地球村、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体的五脏六腑等,都是存在联系的。
多样性:事物的联系是普遍的,但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的具体的联系又是复杂多样的。
例如,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唇亡齿寒是直接联系、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间接联系)、整体和部分的联系(国是整体、千千万万的小家是部分)等。
条件性: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一种联系总是在一定条件下的联系。
例如,中公老师和学员两者之间有联系,是需要中公教育这个平台作为条件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周瑜万事俱备,但如若没有诸葛亮借来的东风这个条件,赤壁之战的胜方就不可而知了。
希望以上信息可以帮到你。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哲学第七课唯物辩证法联系观
[2011•课标全国卷] 我国每年生成的8亿多吨秸秆的 综合利用率不高,绝大部分被废弃。某公司深入研究 秸秆的特性,另辟蹊径,利用秸秆制造生态环保、结 实耐用的板材,产品在国内外广受欢迎,取得巨大的 经济效益。该公司之所以能够捕捉到他人通常视而不 见的商机,是因为( ) ①善于突破事物表面的联系,把握其本质的联系 ②善于根据事物之间的固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③尊重联系的多样性,重视发挥偶然联系的作用 ④尊重客观联系,发挥创新观念改造世界的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5•全国II卷)22.“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 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 听?”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对苏轼的 《琴韵》理解正确的是:
①琴声是人的活动的产物,具有鲜明的“人化”特点 ②琴声来自于琴与指之间的相互作用,与人的主观世 界无关 ③琴、指、琴声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都具有客观实在 性 ④只要指与琴发生相互作用,就能产生美妙的音乐
注意:1、联系既包括事物与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包括事 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的联系。即我们所说的内 部联系和外部联系。 2、从内容上讲,联系包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 用,这种作用不是单向的,而是相互的。 3、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本条件。
判断:
1、任何事物都与周围事物相联系 2、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3、任何事物都处于普遍联系之中 答案:2错,1、3正确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014新课标21.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 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 成功的发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 了不于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 发明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 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
世界的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一)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作为一种哲学理论,是关于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学说,揭示的是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发展的一般规律。
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是辩证法的总特征,即辩证法用联系和发展的从而是全面的观点说明世界,而形而上学则用孤立和静止的从而是片面的观点解释世界。
这是两种根本对立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之间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承认事物内部存在矛盾,是否承认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
1联系是指一切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
2联系是客观的。
联系的客观性是指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客观现象,是不依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
世界上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每一种事物都是和其他事物相联系而存在的,这是一切事物的客观本性。
联系又是有条件的。
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联系都是事物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联系的事物彼此互为条件,有多少种联系也就有多少种条件。
“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为转移。
”这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根本观点。
这里说的地点和时间也是条件,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条件和时间条件。
所以,归根到底是一切以条件为转移。
这也是事物联系客观性的要求。
在一定意义上,认识事物,也就是要认识事物的条件;改造事物,也就是要改变事物存在的条件。
联系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包含着两方面的涵义:一是世界上任何一个事物内部的诸要素是相互联系的,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二是任何一个事物与其他事物都处于相互联系之中。
从自然界到人类社会,任何事物都处在普遍联系、交互作用中,不存在完全孤立的东西。
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之网上的一个网结,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联系是普遍的,又是多种多样的。
一方面,相互联系着的事物或现象不同,它们的联系方式也就不同,自然界的联系和人类社会的联系各具特点。
另一方面,同是两个事物之间的联系,也具有多方面的特点和形式。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联系观知识点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四生活与哲学复习:哲学联系观知识点一、主干知识(打★为必背知识,其余为理解)
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形而上学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
联系和发展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的特征,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联系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普遍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原理
【原理内容】联系是客观的。
【方法论】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原理
【原理内容】事物的联系是多种多样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原理
【原理内容】整体和部分是辩证统一的。
【方法论】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同时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拆解】
第1 页共4 页。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精品课件
晋献公还不放心地说:“虞国大夫宫之奇十分精明能干,只要宫之奇在,定能识破送礼借道的蹊 跷,必然劝虞公拒收礼物,事情就不好办了。”荀息说道:“大王不知,宫之奇的为人,聪明而不固 执,又自小和虞君在一起,他肯定不会强谏,强谏也无益。再说白璧宝马,人见人爱,玩好在耳目之 前,由此而招到的祸事则是以后才有的事,这是具有上等智力的人才能意识、预见得到的,那虞君是 中智以下的人,他是没有这个见识的,所以此事肯定能办成。”听后,晋献公这才放心,采纳了荀息 的计策。
太阳内部的氦原子相互作用
事物内部的各个部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
太阳影响地球
提供光、热资源 事物之间的联系
(一)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公元前661年,晋献公发动了大规模的军事扩张,先后吞灭了很多弱小的诸侯国。晋国的国土面 积和军事力量得到了迅速发展。此时,晋献公已把目光盯在了虞、虢二国上,以便扫除障碍,向中原 地区发展。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全面具体地分析各种条件的性质和作用,是我们正确 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前提和基础。我们要从客观现实条件出发,去做那些具备了一定 条件、经过努力可以成功的事情,同时要充分发挥自身的积极性、创造性,改变不利条 件,创造有利条件,促进事物的发展。
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四哲学与文化 3.1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精品课件【精 品】
条件是指同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的存在和发展发生影响和作用的诸要素的总和。认 识事物,要认识事物发生作用的条件;改造事物,要改变事物发生作用的条件。条件是 可变的,人们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同时,条件的变化也有 其自身的规律,人们改变条件、创造条件,必须遵循客观事物本身变化的规律,并依赖 于一定的条件。
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
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本文将探讨联系与矛盾之间的关系,并阐述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4篇《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篇1一、联系的定义和特点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
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和可变性等特点。
1. 客观性: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是主观臆造的。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客观的,与人们的意识无关。
2. 普遍性:联系普遍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普遍存在的关系。
3. 多样性:联系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的事物之间和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联系也各具特点。
4. 条件性:联系的产生和存在是有条件的,当条件变化时,联系也会发生变化。
5. 可变性:联系是可变的,随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联系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二、矛盾的定义和特点矛盾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存在的对立和统一的关系。
矛盾具有普遍性、斗争性和相对性等特点。
1. 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是事物发展的普遍规律。
2. 斗争性:矛盾是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对立和统一的关系,存在着斗争和互相制约的关系。
3. 相对性:矛盾是相对的,同一事物在不同的条件下,矛盾的双方会相互转化。
三、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联系和矛盾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
矛盾的产生和发展离不开联系,而联系的存在和变化也离不开矛盾。
1. 联系是矛盾产生的基础。
矛盾的产生往往是由于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或事物之间联系的不平衡、不对称或不协调等因素造成的。
2. 矛盾是联系变化的动力。
矛盾的双方在斗争中相互制约、相互依存,推动着事物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改变了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联系。
《联系是矛盾的根本内容》篇2矛盾是联系的根本内容,这是哲学上的一个观点。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_毙考题
下载毙考题APP
免费领取考试干货资料,还有资料商城等你入驻
邀请码:8806 可获得更多福利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及方法论: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一定要搞清楚,吃透,这样面对各种形式的考察方式才能够顺利解题。
下面,小编重点分享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原理及方法论: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1)联系的客观性:联系是客观事物所固有的,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2)联系的普遍性表现在三个方面:
①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
②任何事物都同其它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之中。
③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每一事物和现象都是整个世界普遍联系网上的环节,每一事物通过自身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
世界上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中介是事物普遍联系的环节和媒介。
(3)联系的多样性:世界上的事物是多样的,因而事物的联系也是多样的。
方法论:(易考分析题)
应当善于分析事物的具体联系,确立整体性、开放性的观点,从动态中考察事物的普遍联系。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我国改革开放的方法论基础。
普遍联系的观点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观点全面、协调发展的哲学基础。
协调发展就是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这正是辩证法的普遍联系的观点的具体体现。
考试使用毙考题,不用再报培训班。
2013 哲学第二轮复习学案专题三
第三单元思想方法和创新意识专题三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和发展观一、【考点再现】联系观:联系的含义和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多样性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系统优化方法发展观:发展的实质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及其指导意义二、【网络构建】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和三、【重点整合】(一)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观:1、联系的普遍性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2、联系的客观性要从事物固有的联系中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
3、联系的多样性要注意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4、整体和部分辩证关系,要求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重视部分,搞好局部。
(1)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率着部分,具有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要求树立全局观念(2)部分影响整体,关键部分甚至对整体的功能起决定作用,要重视部分5、系统优化的方法,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发展观:1、发展的普遍性要求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2、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事物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在新质基础上开始新的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要求做好量的积累。
同时抓住时机,促成质变。
3、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既要对未来充满信心,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接受挫折与考验。
四、【易错易混】(一)理论1、联系的客观性体现:自在事物的联系与人为事物的联系2、发展的实质: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4、为什么事物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1)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发展前途的事物。
是对旧事物的“扬弃”和发展,具有旧事物所不具有的优越性。
(2)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哲学与文化》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知识清单
《哲学与文化》第三课把握世界的规律知识清单b.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离开部分,整体就不复存在。
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会影响整体的功能。
c.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离开了整体,部分就不成其为部分。
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也会影响部分。
⑶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①整体与部分的关系,在一定意义上就是系统与要素的关系。
②系统是由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诸要素构成的统一整体。
③系统的基本特征:整体性、有序性和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⑷方法论意义:①我们应当树立全局观念,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用综合的思维方法认识事物。
要立足整体,把各个要素联系起来考察,优化组合,选择最佳方案,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从而达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理想效果。
②必须重视部分的作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特别提醒】①整体具有部分根本没有的功能。
②部分优化组合形成整体时,才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③部分以无序的结构形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二、世界是永恒发展的1.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⑴发展的普遍性:物质世界处于永恒运动、变化、发展的过程中。
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认识都是不断发展的。
⑵发展的实质: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⑶新事物:①含义:新事物是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的事物②为什么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克服了旧事物中消极的、过时的、腐朽的东西,汲取了其中积极的、合理的因素;增添了为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③旧事物违背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最终会走向灭亡⑷为什么新事物必然战胜旧事物?①新事物符合客观规律、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发展前途;新事物具有旧事物不可比拟的优越性。
②在社会历史领域中,新事物符合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基本要求,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哲学专题四辩证法联系观
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
直接联系
事物之间直接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没有中间环节或中介。
间接联系
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和影响需要通过一定的中间环节或中介, 如中介物、媒介或中介过程。
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
内部联系
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联系。
外部联系
事物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相互作用,是事物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
哲学专题四:辩证法联系 观
• 辩证法联系观概述 • 联系的种类与形式 • 联系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 辩证法联系观的意义与价值 • 总结与展望
01
辩证法联系观概述
定义与特点
定义
辩证法联系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关于 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理论, 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 作用的,没有孤立存在的事物。
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
总结词
人与自然是辩证统一的关系,人类依赖于自然环境,同时也会对自然环境产生影响。
详细描述
人类生存和发展离不开自然环境提供的资源,如空气、水、食物等。同时,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也会对 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如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系要求我们在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 ,也要注重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更好地发挥辩证法联系观的指导 作用,需要加强其传播和普及工作。 未来将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学术 交流、教育培训、媒体宣传等,促进 辩证法联系观的传播和普及,提高人 们对辩证法联系观的认识和理解,增 强其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
THANKS
感谢观看
03
联系观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
总结词
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辩证法联系观的重要体 现,个体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第七课 联系的客观性,多样性和条件性
①自在事物的联系:人类产生前就存在的自然物本身固有的种种联系。
②人为事物的联系:通过人类实践建立起来的种种联系。
结论:【联系的客观性原理和方法论】
原理:联系具有客观性,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典型例题】
“蝴蝶效应”由气象学家洛伦兹于1963年提出,其大意是:南美洲亚马孙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煽动几下翅膀,可能在两周后引起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
1.“蝴蝶效应”不仅体现惊人的想象力和迷人的美学魅力,更蕴涵着深刻的哲学内涵。它揭示了()
①世界上万事万物无不处于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之中
②既要把握事物的内部条件,又要关注事物的外部条件;
③既要认识事物的有利条件,又要重视事物的不利条件。
★注意:一方面,条件是可以改变的,人们可以变不利条件为有利条件,或者创造所需要的条件。另一方面,改变条件也是有条件的,不能随心所欲地改变或创造条件。
三、联系的条件性原理
1、〖原理内容〗:事物之间都是有条件地联系着的,无条件的联系是不存在的。任何具体的联系都依赖于一定条件,随着条件的改变,事物之间及事物内部因素之间的联系的性质、方式也要发生变化。
2、〖方法论〗: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具体分析事物之间联系的条件性。
3、〖反对〗:反对忽视联系的条件性,认为任何事物之间都存在着相互联系是错误的。
四、事物联系的客观性与建立新的具体联系是不矛盾的。
1、联系都是客观的,并不意味着人对事物的联系无能为力。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改变事物的状态,调整原有的联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之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江西分校
江西事业单位:2015事业单位考试公共基础知识之哲学之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1)因果联系的客观性是指因果联系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人们的因果观念只不过是客观因果关系的反映。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坚持唯物主义的决定论原则。
唯心主义的非决定论否认因果联系、因果规律的客观性。
宿命论、神学目的论虽然承认因果联系,但他们却把某种客观精神、理性或神作为决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最终原因。
事物的“终极原因”在于物质世界本身,是物质世界所固有的永恒运动和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因果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世界上任何事物、现象无不处在一定的因果联系之中,既没有无因之果,也没有无果之因。
承认因果联系的客观性,必然承认因果联系的普遍性。
(3)客观普遍的因果联系,在现实中的表现是复杂多样的。
在不同的领域,事物的因果联系具有不同的性质和情况。
因果联系的复杂多样性主要有以下的类型:一因多果,同因异果;一果多因,同果异因;多因多果,复合因果。
因果联系的复杂情况要求我们对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进行全面的具体的分析。
马克思哲学联系的必然性
马克思哲学辩证联系的必然性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马克思哲学辩证联系的必然性。
文章首先分析了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
然后,探讨了联系与系统、整体与局部的辩证关系。
最后,梳理了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整体观。
关键词:马克思哲学;辩证联系;必然性1.联系的客观性、普遍性和多样性唯物辩证法是关于普遍联系的科学,联系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基本观点和总特征。
所谓联系是指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以及事物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辩证联系是以承认事物之间的区别为前提的,相互区别的事物又通过联系而相互过渡。
辩证法要求在区别中看到联系,在联系中看到区别。
联系是客观的,凡真实的联系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联系,而不是人们强加给事物的主观臆想的联系。
联系的客观性,要求人们从事物的固有联系中去把握事物,切忌主观随意性。
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事物本身的真实的联系是典型的唯心主义。
离开事物的真实联系,抓住事物的表面相似之处,主观任意的联系,是诡辩论的一个重要特征。
事物的联系是极其复杂而多样的。
按照联系的特点和性质可分为内部联系和外部联系、直接联系和间接联系、主要联系和次要联系、必然联系和偶然联系、本质联系和非本质联系,等等。
事物的不同联系对事物的存在和发展起着不同的作用,其中事物内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决定着事物的基本性质和发展趋势,事物外部的、非本质的、偶然的联系可以起加速或延缓事物发展的作用,有时甚至起着重要的关键作用。
联系既是客观的,又是普遍的。
联系的普遍性是指:(1)每一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2)每一事物都与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3)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每一事物都是世界普遍联系中的一个成分或环节,并通过它表现出联系的普遍性;(4)世界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来实现的,所谓中介就是事物相互联系的媒介、环节或桥梁。
世界的普遍联系是世界物质统一性的内在体现。
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证明,不论是物理领域、化学领域、生物领域,还是社会领域和人的思维领域,以及各个领域之间,联系都是普遍存在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长春市事业单位备考:哲学之联系的客观性、
普遍性和多样性
1.联系的含义:是指一切事物和现象之间以及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和互相依赖。
2.联系的客观性:是指事物本身的联系,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它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人们的联系概念不过是客观存在的联系的反映。
坚持联系的客观性是唯物主义的观点;否认联系的客观性,把虚幻的联系(如卜卦算命)强加于客观事物,则是唯心主义观点。
3.联系的普遍性:是指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每一个事物内部的各个要素、部分、方面及其发展的各个阶段、过程都是相互联系的,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而是与周围的其他事物相联系的,整个世界是一个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联系之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
坚持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辩证法观点,否认联系和联系的普遍性观点是形而上学观点。
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和其他进步,现代科学和实践的发展都证明和进一步证明世界的各个领域之内以及各领域之间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没有任何孤立存在和能够孤立存在的事物。
4.联系的多样性:(1)是指联系的内容和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如直接的间接的,偶然的必然的,本质的非本质的联系等等。
(2)各种不同的联系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作用是不一样的,所以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尽可能地把握事物各方面的联系,特别是本质的、内在的、必然的联系,才能真正认识和驾驭事物。
5.联系的条件性:条件是指同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的有关要素的总和;联系的条件性是指任何具体联系都依赖于一定的条件,条件改变了,联系的性质、方向也随之改变。
唯物辩
证法的条件论观点包括:(1)一切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2)条件是可以改变的;(3)改变条件也是要有条件的,只有有条件这点才是无条件的。
了解更多公告,请登录吉林事业单位招聘信息网。
网址里将定期发布吉林省事业单位招聘、吉林省教师招聘、吉林省医院招聘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