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一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案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 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重要性;2. 理解豌豆的遗传规律以及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和结论;3. 探讨豌豆杂交实验对现代遗传学的影响。
教学准备:1. PPT演示;2. 能够展示豌豆的遗传特征的实物或照片;3. 豌豆杂交实验的实验报告。
教学过程:导入部分1. 引入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背景和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被认为是遗传学研究的里程碑,它为我们揭示了生物的遗传规律,对于现代遗传学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那么,你们知道为什么孟德尔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吗?请思考一下。
2. 学生思考并回答问题。
可能的回答包括:豌豆生命周期短,易于观察,具有清晰的遗传特征等。
这些回答都是正确的。
豌豆生命周期短,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多代的观察和实验;豌豆的遗传特征非常明确,可以清楚地观察到各种性状的变化。
实验过程1. 展示豌豆的遗传特征实物或照片,并解释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
通过展示实物或照片,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豌豆的遗传特征,例如花色、种子形状和种子颜色等。
同时,解释不同性状的表现形式,例如紫色和白色的花朵。
2. 解释孟德尔的实验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实验设计的合理性。
孟德尔选取了具有明显对立性状的豌豆进行杂交实验,以探究性状的遗传规律。
他设计了两代豌豆的交叉杂交实验,以及自交实验,通过跟踪记录后代的性状变化,得出了一系列重要的结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孟德尔实验中的关键问题,并组织小组讨论。
关键问题可能包括:为什么跨第一代的纯合子不能直接产生第三代的纯合子?为什么自交第一代的杂合子会产生纯合子和杂合子的后代?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究这些问题的原因,并提出自己的解释。
学生实践部分1. 布置实验任务:分组设计豌豆杂交实验。
将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设计一个豌豆杂交实验,并将实验过程和预期结果写在实验报告中。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 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2.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3.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4. 标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大家知道红墨水与蓝墨水混合后的颜色是什么吗?品红色混合后能否再将这两种墨水分开?不能因此,人们曾认为生物的遗传也是这样,双亲的遗传物质混合后,子代的性状介于双亲之间;这种观点称为融合遗传。
红牡丹和白牡丹杂交后,子代的牡丹花会是什么颜色?孟德尔大胆质疑:生物的遗传真是这样的吗?然后介绍孟德尔的生平简介(二)孟德尔为什么选择了豌豆作为遗传试验材料1.豌豆适于杂交实验的生物学特征(1)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受粉的植物,自然状态下是纯种。
(2)豌豆还有易于区分的性状,实验结果很容易观察和分析﹔豌豆的花大,便于人工授粉。
因此,豌豆是理想的遗传实验材料。
2、基本概念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性等特征。
比如:肤色,血型,高度,脸型等。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注意:不同种的生物性状是不可以比较相对性状的(举例)同种生物的不同性状也不能做比较(举例)。
两性花:一朵花中既有雌蕊又有雄蕊的花。
单性花:一朵花中只有雌蕊或雄蕊的花。
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父本(♂):指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母本(♀):指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遗传图谱中的符号:(三)杂交实验的过程:介绍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过程孟德尔开展实验,选择了豌豆作为实验材料。
豌豆有很多相对性状,如,茎的高度有高茎和矮茎,(呈现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图)。
高中生物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示范教案 新人教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从容说课本节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即孟德尔的单因子遗传实验过程及实验结果。
2.F2为什么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呢?孟德尔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进行解释。
3.对分离现象解释正确吗?孟德尔设计了巧妙的对分离现象解释的实验——测交实验进行验证。
同时教材安排了“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使学生能更好地来体会孟德尔的假说。
4.分离定律。
这是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结果及其解释进行分析而得出的结论。
本节内容有何内在联系呢?教材伊始,通过“问题探讨”栏目,既让学生了解“融合遗传”的内涵,为理解孟德尔的“颗粒遗传”埋下伏笔。
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在介绍实验前,教材首先介绍了孟德尔及孟德尔所选用的豌豆适于作为实验材料的生物学特征。
这为讲述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并获得成功作了必要的铺垫。
本节教学内容逻辑结构严密,层层深入地展开。
其依次展开的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设)→总结出分离定律。
这种内容的内在逻辑性与学生的认识规律是相一致的。
教材的主导思想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本教材对原教材有新的突破,具体表现在:对杂交实验的解释和对遗传规律的总结完全是根据孟德尔的推理得出的;对实验过程采用问题的形式,层层深入地引发问题和解决问题,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构建知识结构;为了加深学生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配子的随机结合与性状之间关系的理解,体验孟德尔的假说,教材穿插了模拟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
本节教材的特色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为主线,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的过程,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因而教材内在的逻辑性很强。
这就是本节内容的思路脉络。
执教者能否把握本节教材的这一结构特点,是在教学中能否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关键。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 教案
第一节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重庆市万州龙驹中学:王中华课解析设问: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获得成功?介绍遗传实验中的一些常用名词和实验方法。
1、两性花和单性花(课件中用图片介绍)2、自花传粉(自交)和异花传粉自花传粉(自交):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状上的过程。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3、父本和母本父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供应花粉的植株叫做父本(♂)。
母本: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接受花粉的植株叫做母本(♀)。
4、去雄:去除未成熟花中的全部雄蕊的过程5、杂交操作:做杂交实验时,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然后套上纸袋,待雌蕊成熟时,采集另一植株的花粉,撒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状上,再套上纸袋。
6、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材料的优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植物……(2)豌豆有易于区分的性状。
性状:……。
实例(略)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叫做相对性状。
如:图1—3.学生观察后得出:不同品种的豌豆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小结:特点优点自花传粉和闭花传粉,自然状态下,一般是纯种。
用其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且能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这是孟德尔成功的一个重要原因)孟德尔首先对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进行了研究。
一.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教师出示图片:高茎豌豆和矮茎豌豆的杂交试验。
讲述:用纯种的高茎豌豆和纯种的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
无论正交还是反交,杂交后的第一代(简称子一代,用F1表示)总是高茎的。
提问:子一代为什么全是高茎;矮茎性状哪里去了?学生回答:(略)讲述:带着这个疑问,我们看看孟德尔是怎样做的。
他让子一代高茎豌豆自交,得到的子二代植株中既有高茎也有矮茎。
人教版教学教案高一生物下学期教学案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姓名【学习目标】一、知识目标1、知道用豌豆做杂交实验的优点。
2、知道几个遗传学的概念:①自花传粉、异花传粉、去雄②性状、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性状分离比③亲本(父本、母本)、子一代、子二代④杂交⑤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⑥纯合子、杂合子⑦配子3、知道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设计过程,明确实验结果。
4、能清楚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方法,明确假说的几个重要内容。
5、学会书写遗传图解,会分析遗传图解,会利用遗传图解解决具体问题。
二、能力目标1、培养自学能力。
2、培养利用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参与讨论与交流,学会合作学习。
2、体验科学实验的过程,培养质疑、求实、创新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预习导学】问题探究一、孟德尔选用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容易取得成功的原因(一)自主探究:阅读图1—1解释,什么是自花传粉?阅读图1—2解释,什么是异花传粉?什么叫父本?什么叫母本?阅读P3第1 自然段,识记什么叫相对性状?。
(二)结论(1)豌豆是严格的、植物,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
所以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2)豌豆具有的相对性状(如高茎与;圆粒与;黄色与),结果容易观察和分析。
(3)豌豆花大,也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1)去雄:除去花的全部雄蕊(2)套袋(3)(4)。
问题探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P3,填写1、F1表现为。
2、显性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隐性性状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性状分离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案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能力方面:学会并运用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并能准确应用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二、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等途径收集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关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1课时五、教学过程1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2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1)介绍遗传规律的例子(2)介绍遗传现象与孟德尔3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1)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答:豌豆自花传粉、豌豆花大易于进行人工杂交、具有稳定遗传的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2)名词:自花传粉:两性花的花粉,落到同一朵花的雌蕊柱头上的过程叫做自花传粉,也叫自交。
异花传粉:雌花和雄花经过风力,水力,昆虫或人的活动把不同花的花粉通过不同途径传播到雌蕊的花柱上,进行受精的一系列过程叫异花传粉。
父本: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
在动植物中是雄性个体或产生雄性生殖细胞的个体。
母本:参与杂交的亲本之一。
也指不同植株的花进行异花传粉时,接收花粉的植株。
去雄:除去雄蕊的花,准备人工杂交授粉的技术措施。
性状: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
(3)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阅读教材了解孟德尔简要生平,知道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理解什么叫做相对性状。
了解孟德尔选用了哪几对相对性状做杂交试验。
选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P ♀高茎×♂矮茎 P ♂高茎×♀矮茎↓↓F1 高茎F1 高茎↓○×↓○×F2高茎矮茎高茎矮茎结果显示子一代都是高茎。
生物高中必修第一章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一、课标解读本章是《遗传和进化》(必修2)的开篇,集中描述了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规律的研究。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按照孟德尔对生物性状遗传的探索过程,从现象到本质,层层深入地展开的。
其顺序是:孟德尔的杂交实验方法和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发现问题)→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提出假说)→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验证假说)→归纳总结分离定律(总结规律)。
这就是新教材中本节内容的内在逻辑结构,便于学生沿着孟德尔的探索过程进行思考和领悟孟德尔的科学方法,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本节打破了以往教材的教学顺序,学生没有减数分裂的基础,而且没有引入基因的概念,对于教师教学来说也是一次新的尝试。
本节教材的特色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为主线,通过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过程,层层深入地展开。
因而教材内在地逻辑性很强,教师能否解读新课标,把握本节教材这一结构特点,是在教学中能否左右逢源、得心应手的关键。
二、教材分析本课时教学内容是:孟德尔生平介绍和实验材料——豌豆介绍;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发现问题);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出假说)。
分离定律是学生学习的三大遗传定律中第一个定律,也是学生接触的第一个微观数量化的定律,它既是学生在学习了《基因的表达》之后的后续内容,又是学习《家系分析》《生物的变异-基因重组》《人类遗传病与优生》及《生物的进化-基因和基因型频率》的基础。
所以,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遗传学中的相关概念,也能为学好其它相关内容作好理论和方法上的准备,是遗传学等知识中承上启下的关键内容。
本节蕴含了很多有关遗传的概念和科学术语,篇书者认为学生在初中学习过而一带而过,但是从教学实践中发现学生对这些关键概念遗忘率很高,所以教师在执教过程中适当补充关键概念对学生本节学习乃至遗传学的后续学习都是必不可少的。
此外,课本淡化了豌豆杂交实验过程的文字书写,笔者认为在逐层深入讲述中补充杂交实验过程的规范文字书写,扎实学生遗传学根基也是必要的。
第一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的教案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教学目标】1、了解预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把握材料的选择对实验成功的影响。
2、初步了解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3、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
(2)模拟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3)分离定律的内容。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数据的分析。
(2)测交实验的作用。
【新课导入】引言:“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自己长的像父母,这体现了一种什么现象?提问:1、生物体各种特征的遗传到底受什么控制呢?2、遗传因子是如何发现的呢?引入本章课题:第一章遗传因子的发现【新课讲解】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1.孟德尔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成功的原因:①豌豆属于两性花,自花传粉,所以在自然状态下,豌豆是纯种,结果可靠②豌豆有很多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例如书中P3的图1-2就清楚的展示出了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示意图③相对性状的概念: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种子形状、子叶颜色、花的颜色等)2.人工异花传粉的过程①把高茎豌豆的花先除去未成熟花的全部雄蕊,叫做去雄,然后套上纸袋等待成熟 ②采集矮茎豌豆花的花粉③将采集到的花粉涂在去雄花的雌蕊的柱头上,再套上纸袋。
提问:1.为什么要进行两次套袋呢?2.为什么选用的是未成熟的豌豆花呢?讨论并回答:1.进行两次套袋是为了防止豌豆花的雌蕊接受其他的花粉,影响实验结果2.选用未成熟的花,目的是避免自花传粉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观察实验,提出问题:为什么子一代全是高茎(无论正反交)?为什么子二代中矮茎性状又出现了?孟德尔把F 1中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显性性状,如高茎;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隐性性状,如矮茎。
在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叫做性状分离。
孟德尔通过对F 2中不同性状的个体进行数量统计,发现在所得的1064株F 2植株中,高茎787株,矮茎277株,高茎与矮茎的数量比接近3∶1。
高中生物-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2《遗传与进化》第一章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本节内容分为两个课时进行。
第一课时完成“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以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第二课时完成“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以及“分离定律”。
本节课是进行第一课时的教学。
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遗传的细胞学基础之后,进一步探讨遗传规律的开篇,是本单元学习的基础。
通过本节的学习,可以使学生对遗传的分离规律有一个初步的认识,同时也为下一步学习伴性遗传和自由组合定律打下了基础。
本节内容以假说--演绎的科学方法为线索,逐步介绍了豌豆杂交试验过程、孟德尔的遗传假设、测交实验的验证,最终得出分离规律的实质二、学情分析高二年级多数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具备了独立思考和判断的能力,合作性学习能力也比较强,但是个体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三、设计理念1.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以教师的组织和辅导为辅。
2.自主思考与协作学习成为学生学习和探究的手段3.加强教材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培养学生对事物有正确的情感态度。
四、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能力目标: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五、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来解释一些遗传现象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六、教学手段多媒体教学、讨论教学七、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多媒体辅助教学)2、引导发现法3、讨论法4、习题巩固法。
新课程改革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学生在课堂上的地位发生了改变——由被动的接受者,变为主动的探究者;不再是“老师告诉了我什么”,而是“我发现了什么”。
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课件-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生物人教版必修2
则被鉴定的亲本为杂合子;如果花粉只有一种,则被鉴定的亲本为纯合子。
各种交配类型的作用
杂交 自交
测交 正交与
反交
作用 判断显隐性性状
①可用于植物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②可不断提高种群中纯合子的比例
可用于纯合子、杂合子的鉴定 检验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推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常染色体基因 还是性染色体基因。
学以致用三
1.采用以下哪一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 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 ④检验杂合子一代的遗传因子组成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C.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D.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学以致用二
2.在解释分离现象的原因时,下列哪项不属于孟
德尔假说的内容( B )
A.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B.基因在体细胞染色体上成对存在 C.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D.配子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疑惑点三:对分离现象的验证---测交
小组合作:假设F1代(Dd)与dd交配,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及其比例?
将F1代植株与矮茎豌豆杂交,预期后代中高茎植株与矮茎植株的比例为1:1
实验验证
实际结果:后代中高茎植抹与矮茎植抹的比例为1:1
得出结 论
预期结果与真实结果一致。假说正确,得出基因的分离定律。
2
点拨提升三
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检测
①自交法
有性状分离,杂合子; 无性状分离,纯合子。
甲
×
甲
乙
提醒: 当待测个体为动物时,常采用
分析问题 形成假说 演绎推理
⑴矮茎可能并没有消失。只是在F1代中未表现出来。因为F2代中出现了矮茎。(2)高茎相对于矮茎 来说是显性性状。(3)显性性状可能受遗传因子的控制,遗传因子成对存在,可能有显稳之分。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案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第二册[人教版]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学目标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二、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三、教学见议1.本节内容中概念较多,注意区别和归纳。
2.根据“观察实验、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设计实验、验证假说—归纳综合、总结规律”的科学研究一般过程引导学生分析,大胆提出问题、尝试解决问题,把孟德尔发现遗传规律的过程演变为学生的思维分析的过程。
3.将模拟实验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机结合,突破教学中的难点。
性状分离比模拟实验的目的是使学生在亲身活动中,探讨遗传因子分离、配子随机结合与遗传结果的关系,为进一步理解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打基础。
四、教学方法直观教学法、引导法等。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六、教学过程[导入]直接通过对遗传学家孟德尔的介绍导入本节内容。
[新课]一、杂交实验基础知识1.实验材料——豌豆提出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自花传粉、闭花传粉◇豌豆花大,易于去雄和人工授粉◇性状易于区分2.杂交实验方法课件演示豌豆进行人工传粉的方法,并强调以下两点:◇步骤:去雄——套袋——授粉——套袋——……◇开花前(花未成熟时)进行去雄,花成熟后进行人工授粉3.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提出相对性状的概念,并举例:双眼皮和单眼皮,姆指弯曲和不弯曲。
图示豌豆的7对相对性状,强调相对性状是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如种皮的灰色和豆荚的黄色不是一对相对性状)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1.实验现象课件演示,说明以下几点:◇亲本(用P表示)为高茎和矮茎,其中高茎作为母本(用♀表示),矮茎作为父本(用♂表示),杂交(用×表示)◇子一代(用F1表示)全为高茎,子二代(用F2表示)高茎与矮茎之比约为3:1。
教案1.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学习目标导引】1、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2、阐明基因的分离规律和自由组合规律。
3、模拟植物或动物性状分离的杂交实验。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知识要点提炼】1、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不同品种的豌豆之间同时具有多对相对性状,为了便于分析,孟德尔首先对每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分别进行研究。
孟德尔用纯种高茎豌豆与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杂交后产生的第一代(F1)全部为高茎豌豆。
F1自交,结果在子二代(F2)植株中,不仅有高茎,还有矮茎,其比例为3∶1。
2、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了如下的假设:①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②遗传因子在体细胞中是成对存在的;③生物体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④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3、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孟德尔为了验证他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是否正确,设计了测交试验。
就是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这个方法可以用来测定F1的遗传因子组合类型。
孟德尔所做的测交实验结果验证了他的假说。
4、分离定律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及其解释,后人把它归纳为孟德尔第一定律,又称分离定律,即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5、基本概念自花传粉(自交)、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显性遗传因子、隐性遗传因子、纯合子、杂合子、测交。
【典型例题解析】例1两个杂合子黄色子粒的豌豆进行杂交,产生120粒种子,理论推算纯合子黄色豌豆种子的数目为()(A)30粒(B)60粒(C)90粒(D)120粒解析两亲本为杂合子黄色子粒,说明黄色为显性性状,其遗传因子组成都为Aa(设黄色由A控制),两亲本杂交后遗传因子的组合方式有AA、Aa、aa三种,比例为1∶2∶1,其中纯合子黄色豌豆(AA)占后代个体总数的1/4,1/4×120=30粒。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教学设计一、使用教材: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2《遗传与变异》二、教学内容: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的过程P2~7三、教材分析:本课介绍的是人类是怎样认识基因的存在,发现遗传因子的过程,重点在于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索方法的思维过程。
四、学情分析:本校高一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分析能力,喜欢参与教学活动,但动手能力和合作能力相对较弱,科学思维能力也相对较差,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提供明确的指示来指导学生学习。
五、设计理念:根据杜威的实验主义的教学方法论,教师应指导学生活动和帮助学生使用材料,来解决他探索的问题,把方法和教材统一起来,同时针对本课的教学内容,结合信息技术,让学生在模拟中体验科学探索的思维方法。
六、设计特色:1.以体验科学思维方法的过程为线索,将各种以信息技术为载体的有效活动穿插其中;2.合并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率。
七、教学目标(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1)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2.过程与方法:(1)尝试从学习和生活中发现生物问题,与他人合作,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2)尝试运用所学的生物知识和技能对生物信息进行整理、分析、推理和综合,并学会总结知识要点;(3)运用适当的方法和手段,表达、交流自己生物学习和探究的体会、见解和成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强调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思考和总结;(2)帮助学生确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精神。
八、教学重难点及解决策略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2)假说——演绎法。
3.解决策略:通过小组合作,结合信息技术,在问题导向下,让学生亲身体验模拟科学探索的过程。
九、教法选择:问题探究教学法十、教学准备:学生课前准备与本节课相关的图片、PPT课件、模拟实验软件十一、教学过程。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参考教学设计
第1章遗传因子的发现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一、教材分析本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性状分离比的模拟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总结“分离定律”五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其解释和验证。
(理解)(2)区别性状分离、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杂合子和纯合子等基本概念。
(理解)(3)阐明分离定律并能运用分离定律解释和预测一些遗传现象,并尝试杂交实验的设计。
(理解)2.能力目标(1)通过学习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过程,体验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
(2)通过课前的调查实验和课堂模拟实验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整理归纳能力,学会科学的思维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科学家的事迹,对学生进行热爱科学、献身科学的教育。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逐渐养成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假说—演绎法。
四、教学策略与手段为提高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始终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采用“问题渐进探究”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展开思考和讨论,尝试自己设计实验、自己提出假说,并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假说的正确性,在体验科学研究方法的同时也成功分析了孟德尔的科学研究方法(假说—演绎法)。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一章第一节教案: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
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理解相对性状、显隐性性状分离概念、说出假说演绎法内容步骤理解分离定律基本内容过程与方法:概括说出实验过程和内容,并且尝试自主设计实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孟德尔实验研究的学习,树立实践出真知的观念,使学生了解科学研究的方法、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懈努力的科学精神。
(2)树立创新的思想意识,追求新知。
重难点1.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分离定律的内容。
2.难点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教学过程[教师]指导学生看P2的问题探讨[学生]阅读后各抒己见,可能是红色也可能是白色;还有的认为是红白夹杂的花斑的……[教师]对学生的积极回答和参与给予肯定。
先了解孟德尔简历:[教师]出示孟德尔的照片,介绍生平。
孟德尔是奥国人,自小喜爱自然科学,曾经由于家境贫寒进修道院做修道士,1851年到维也纳大学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回到修道院后,他先后用豌豆、菜豆、玉米、草莓等作试验,其中最为著名和成功的就是豌豆杂交试验。
后来他运用统计学的知识以及他严谨的科学态度,大胆创新,创作了论文——《植物杂交试验》,成为遗传学的奠基人。
(一)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教师]大屏幕出示豌豆花剖面[学生]阅读、讨论后回答:采用杂交的研究方法,豌豆作为试验材料,它在自然条件下是自花传粉,而且是严格闭花传粉的植物,因此能避免外来花粉的干扰,同时它又在自然条件下一般都是纯种,作杂交试验比较可靠,又容易分析。
大屏幕现实问题①豌豆的特点②符号③概念。
学生自学归纳问题并回答问题。
阅读教材并讨论显隐性概念、相对性状概念性状分离概念,教师总结:理解相对性状要从三点出发:(1)同种生物;(2)同一性状;(3)不同表现类型。
[教师] 孟德尔选择具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的植株做杂交实验,结果容易观察分析。
这也是孟德尔选择豌豆做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之一。
提问:在人体上存在哪些相对性状?答:有耳垂和无耳垂,单眼皮和双眼皮,蓝眼和褐眼……再提问:孟德尔开始是否对图示中所有相对性状同时分析呢?学生回答:否。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
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学习目标】1.说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别离定律。
2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3运用别离定律解释遗传现象。
【教学重点】1.对别离现象的解释,说明别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教学难点】对别离现象的解释。
【教学方法】讨论法、演示法、实验法【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活动教学意图第1课时章引言。
“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仔会打洞〞这表达了一种什么现象大家请看章引言,有何感想生答:遗传现象。
联系日常生活激发生兴趣。
第一节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一〕的引言〖引入〗以“问题探讨〞引入。
〖提示〗1.粉色。
因为按照融合遗传的观点,双亲遗传物质在子代体内混合,子代呈现双亲的中介性状,即红色和白色的混合色──粉色。
2.此问题是开放性问题,目的是引导学生观察、分析身边的生物遗传现象,学生通过对遗传实例的分析,辨析融合遗传观点是否正确。
有些学生可能举出的实例是多个遗传因子控制生物性状的现象〔如人体的高度等〕,从而产生诸多疑惑,教师对此可以不做过多的解释。
只要引导学生能认真思索,积极探讨,投入学习状学生阅读“问题探讨〞,思考讨论答复。
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学习兴趣。
态即可。
孟德尔的初步介绍设疑:在140多年前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揭示了生物遗传的根本规律。
孟德尔为什么能揭示这一科学奥秘组织学生交流对孟德尔的初步了解。
讲述:结合学生的汇报,主要对孟德尔做以下简介。
①孟德尔自幼酷爱自然科学,通过对自然科学和数学的学习,孟德尔具有了杂交可使生物产生变异的进化思想,以及应用数学方法分析遗传学问题的意识。
②在实践中孟德尔选用豌豆、玉米、山柳菊等植物,连续进行了多年的杂交实验研究,其中最成功的是豌豆实验。
③当时科学界开展对多种动植物的杂交实验,孟德尔总结了前人的经验,创新研究方法,如从单一性状入手观察分析遗传结果;用前人从未在生物学研究领域用过的数学统计方法进行分析研究;敢于挑战传统的观点,提出了颗粒遗传的思想等。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1课时)教案设计
时性状 的概念 。
念。
养学生 的概
解能力。
结 合 板 图 , 察 分 析 一 述 : 板 图边 叙 述 一 对 相 对 性 状 能 力 和 理 观 讲 边 括 时 相 对 性 状 的 遗 传 实 的遗 传 实验 。
验 过程 。
3当时科学界开展对 多种动植物的 观念的精 . 有
对 自然科学和数 学的学 习. 孟德 尔
具 有 了 杂 交 可 使 生 物 产 生 变 异 的
1为什 么用豌 豆 做 实 粉 ; . ②豌 豆花 大 , 易于进 行人 工杂 验材料
,
结 果会 可 靠 ? 的 性 状
交; ③具 有稳 定遗传 的 、 易于 区分
,
进化 思想 , 以及应 用数 学方 法分析 步了解孟 初 遗传 学问题的意识。 德 尔在遗传
讲 述 : 合 学 生 的 汇 报 。 要 对 孟 结 主 德 尔做 以 下 简介 。 1孟 德 尔 自幼 酷 爱 自然 科 学 。 过 . 通
学 习 兴趣 。
讲 述 : 合 挂 图 或 幻 灯 片 、 件 讲 结 课
结合 图解 , 分析总结 : 述豌 豆的结构特点 : ①豌 豆 自花传
认识 。 括 :八 年 耕 耘 源 于 对 科 学 的痴 迷 。式 的 创 新 、 其 中最 成 功 的是 豌 豆 实验 。 敢 于 冲 破 原
概述自交、 杂交的概念。 讲述 : 结合 上述 内容 , 出相 时性 给 师生共 同解
通 过 实例 分析 , 析 相 、 交 、 交 、 茭 和 反 交 等 概 问 题 , 辨 状 自 杂 正 决 培
1 什 么子 一 代 表 现 的概 念 .为 离
培 养学生的 问题 意 识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件-高一生物人教版(2019)必修2
实验
因型一定是Dd以及产生配子的种类和比例?
如果F1的基因型是Dd,且假说成立:
那么 高茎
矮茎 实验验证
× F1 Dd
dd 测交:
× 配子 D
d
d
F1 高茎
矮茎
测交 Dd dd 高茎
矮茎
后代 高茎1 : 矮茎1 30 : 34
看来F1是杂合子(Dd),产生D和d两种配子的比例为1:11;由此:说明孟德1尔
杂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F1高茎豌豆Dd
(3)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
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
Dddd
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4)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配配子子 Dd d
含遗传因子 D 的配子,既可以与含遗传因子 D 的
配子结合,又可以与含遗传因子 d 的配子结合。
后人将孟德尔的实验结果归纳总结并将其命名为孟德尔第一
定律,又称分离定律。 即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的一对
适用范围:
相对性状的细胞核遗传。
1、真核生物,有性生殖 2、细胞核遗传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二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
假说——演绎法 通过观察和分析 发现问题
经推理和想象 提出假说
隐性性状
277(矮) 1850(皱缩) 2001(绿色) 207(茎顶) 224(白色) 299(不饱满)
F2的比
2.84:1 对于这些实验
2.96:1 数据你能找出
3.01:1 3.14:1
其中的规律吗?
3.15:1 都接近于3:1
2.95:1
豆荚颜色 428(绿色) 152(黄色) 2.82:1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
1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教学设计教案教学准备1.教学目标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3.教学用具多媒体生物,教案教学过程导言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知道了什么是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及性状分离。
那么为什么子一代只出现显性性状,子二代出现性状分离且分离比都接近3∶1。
如何将这些在试验中得出的结果用一套理论来解释呢这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和研究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达成过程(三)对分离现象的解释提问: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回答:基因。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4。
教师讲述:在孟德尔当时的年代,生物学还没有建立基因概念,孟德尔认为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后改称为基因)控制的。
显性性状由显性基因控制,如高茎用大写字母D表示,隐性性状是由隐性基因控制,如矮茎用小写字母d表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性状的基因是成对的。
提问:DD或dd产生的配子是什么通过哪种分裂方式产生的学生回答:D或d,通过减数分裂。
教师讲述:由于基因D对d的显性作用,所以F1(Dd)只表现出高茎性状,而矮茎性状表现不出来。
提问:Fl(Dd)自交时,可产生哪几种配子学生回答:D和d两种数目相等的配子。
教师讲述:由于在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F2便可产生三种基因组合:DD、Dd、dd,且它们的数量比为1∶2∶1。
由于D对d的显性作用,F2的性状表现有两种类型,高茎和矮茎,且数量比为3∶1。
学生活动:阅读教材P6,思考什么是纯合子什么是杂交子它们在遗传中各有什么特点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讲述:由相同基因的配子结合成的合子发育成的个体,叫纯合子,可稳定遗传(真实遗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1节孟德尔的豌豆杂文实验(一)
第一课时
一、教材分析: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是人教版必修2《遗传和进化》的第一章遗传因子发现中的第一节内容,由“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对分离现象的解释的验证”和“分离定律”四部分内容构成。
本节的教学内容是以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的实验过程为主线,突出科学史和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
教材中以问题为线索,引导学生思考、分析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达到阐明分离定律,最终能够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的教学目标。
教材用科学方法教育统领了教学全过程,学生在分析实验的过程中,体验“假说—演绎法”这一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体验孟德尔敢于质疑、敢于创新、勇于实践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二、教学目标
⑴知识方面:阐明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及分离定律。
⑵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体验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和创新思维。
⑶能力方面: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三、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阐明分离定律。
(2)以孟德尔的遗传实验为素材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3)运用分离定律解释一些遗传现象。
2、教学难点(1)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2)对分离定律的理解。
(3)假说—演绎法。
四、学情分析: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了“基因控制生物性状”和“基因的显性和隐性”等知识,初步了解了基因与生物个体性状的关系、控制相对性状的成对基因之间的关系以及为什么具有相对性状差异的双亲,后代会有复杂的表现等问题,对本节课的学习有一定的帮助。
五、教学方法
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六、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在课前通过上网、查报纸杂志等途径收集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有关的资料。
七、课时安排:1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①介绍遗传规律的例子
②介绍遗传现象与孟德尔
(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
[思考]: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豌豆花的结构
(2)名词:自花传粉异花传粉父本母本去雄
1、性状与相对性状
(1)性状:
(2)相对性状:指____生物的____性状的____表现类型(即_____)。
思考:如何这一概念?
(3)举例:课本P3 图1-3
〖例题〗课后基础题1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实验过程 阅读教材了解孟德尔简要生平,知道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理解什么叫做相对性状。
了解孟德尔选用了哪几对相对性状做杂交试验。
观察图1—1和1-2,知道什么叫做自花传粉和异花传粉,以及自花传粉的植物如何完成异花传粉
阅读教材第4页,思考孟德尔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杂交实验的过程和实验结果是怎样的?理解什么叫做显性性状、隐性性状和性状分离。
如何判断一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
(2) 实验结果(见课本P4:表1-1)
1、为什么用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取得成功。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自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异花传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于自花传粉的植物完成异花传粉的重要步骤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特别提出:
①符号:P -___ ♀-___ ♂-___ ×-___
○×-___ F 1-___ F 2-___
②名词:
A .杂交:
B .自交:
C .显性性状:具有一对____的亲本杂交___中显现出来的性状;而___显现
出来的性状叫_____性状。
D .性状分离:在杂种后代中___出现显性性状和___性状的现象。
3、(1)根据概念: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F1所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F1未显现出来的性状叫做。
(2)具有相同性状的两个亲本杂交,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则亲本所具有的性状为。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观察分析图1-5,阅读教材,理解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原因提出的假说的要点。
1、概念:显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隐性基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纯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杂合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点:①生物的性状是由________________决定的。
②一般说来,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___________存在的。
亲本为纯合子的高茎(DD)和矮茎(dd),则F 1 遗传因子为___________,由于D 对d 具有______,F 1表现为 ___________。
③生殖细胞中的遗传因子__________存在。
F 1最终产生含_____和_____的两种雌雄配子,比例为_____ 。
(通过测交实验验证这个假说)
④F 1中各种雌雄配子受精机会均等,随机受精产生F 2;F 2中有三种基因型:
____________________,数量比接近,两种表现型且显性与隐性的比例为_________________。
(通过实验"性状分离比的模拟"验证这个假说。
)
3、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图解
(1)P DD (高茎) × dd (矮茎)
配子 D d
F 1 Dd (高茎)
F2:DD 高茎: 矮茎=_____
(2)名词:
① 遗传因子⎩⎨⎧表示)___性状,用___隐性遗传因子(决定_
表示)___性状,用___显性遗传因子(决定_ ② 纯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__的____,如___或___。
杂合子:指遗传因子组成___的___,如___。
(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
这节课要重点掌握孟德尔的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理解相对性状、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等概念,掌握子二代的性状分离4、阅读教材,理解“假说-演绎法”。
(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
九、板书设计:
1、豌豆做遗传实验容易成功的原因: a 豌豆,,在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
概念:自花传粉 异花传粉 父本 母本 去雄
b 豌豆明显。
性 状:是指生物体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
如:豌豆茎的高矮。
相对性状:是指一种______的______性状的_____表现类型。
如:_____________。
2、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高茎 ×♂ 矮茎 P ♂ 高茎 ×♀矮茎 ↓↓
F 1 F 1
↓自交 ↓自交
高茎 矮茎 高茎 矮茎
F 2 ( )∶( ) F 2 ( ) :( )
3、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a 遗传因子:显性遗传因子 隐性遗传因子
b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存在,有三种情况。
其中,纯合子是:杂合子是:
c 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
d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
根据假设,你能解释F 2中出现3∶1性状分离了吗?
一起来正确书写遗传图解:
(1)纯合亲本的杂交 (2)F 1的自交
十、教学反思
本课的设计采用了课前下发预习学案,学生预习本节内容,找出自己迷惑的地方。
课堂上师生主要解决重点、难点、疑点、考点、探究点以及学生学习过程中易忘、易混点等,最后进行当堂检测,课后进行延伸拓展,以达到提高课堂效率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