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课件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优质教学课件
6.地球的形状
一、聚焦:
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球 形
船模、地球仪、泡沫块分别代表什么?
二、探索:
月球本身不发光,但会反射太阳的光。
二、探索:
月食
手电筒,正方体,乒乓球 ,泡沫板分别模拟什么?
二、探索:实地测试 麦哲伦环球航海旅行
二、探索:更多的证据
三、研讨
1.通过模拟实验,观察到哪些信息说明地 球是球形的? 2.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形的?
地球真的是“正球体”吗?
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 你有什么收获?
名言分享
时间对每个人来说是平 均数,而机遇对勤奋者来说 是一个众数。
下课 了!
•你的收获感有多大,我的满足感就 有多强烈!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课件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使用过微信吗?
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 地球站在那里,这就是微信的启动画面,许多人对此非常 熟悉。
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 著名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运行至距离地球45000千米 (28000英里)之处。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2)古希腊人的地球观。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体这一概
念,但是他的这种概念仅是因为他认为球是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的, 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
毕达哥拉斯在宇宙论方面,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 理论。他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他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后来,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月球
被地球的影子遮住部分的边缘是圆弧形的,给出了地球是球体或
近似球体的第一个科学证据。
亚里土多德还总结出三个科学方法来证明地球品球体或近似
球体,越在北走,北极星越高,越往南走,北极星越低,且可以
着到一些在北方看不到的新的星星。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 是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 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代中国人则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早在2000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意思是说,蓝天像一 个半圆形的盖子 ,大地像块四方的棋盘。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2: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影子。 实验材料:光屏(纸板)、手电筒、球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实验过程:(1)将正方体和球体分别放在手电筒和纸板之间。
教科版(2017)科学三年下册3.6《地球的形状》说课(附反思、板书)课件(共48张PPT).ppt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麦哲伦 2、行星 3、圆 (二)、判断题 1 、 x 2、x 3、 √
方 4、船身 船帆 5、平面 4、 √ 5、 √ 6、 √
(三)、选择题 1 、 A 2 、 A 3 、 B 4、C 5、 A 6 、 A 7 、 B 8、 A (四)、排序题 ③④②①
七、说板书设计
2.出示月食动图,教师讲解月食的形成原理。是谁的影子挡住了太阳的光 线?(预设:地球的影子)。 3.引导:到底是什么样形状的地球能产生圆弧形的影子?(预设:球形) 教师演示实验,手电筒模拟太阳光,乒乓球模拟地球,白色平板模拟月 球表面。
(四)实践证据:麦哲伦环球航海 导语:人们根据生活现象找到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但是还是有很多人 不接受这个观点。只有不断寻求证据,才能得到大家的认可。
A. 俯视 B.平时 仰视
4 、古代( )认为高高的大山支撑着天空,而星星则从天上垂悬着。
A. 印度人
B. 中国人 C.埃及人
5 、用正方体模拟地球时,投影(月食)是( )形的。
A. 正方形
B. 球形 C.长方形
6、在模拟月食的实验中,小球模拟的是( )
A. 地球 B.太阳 C、月球
7、古人认识地球形状的漫长历程可概括为(
)
A. 观察猜测——实践证明——现象推断
B 观察猜测——现象推断——实践证明
C. 现象推测——观察猜测——实践证明
8、很久很久以前,多数人认为地球的形状是(
)
A. 方形
B. 圆形
C.球形
(四)、排序题 :按时间顺序将下列关于人类认识地球是球体的证据排序。 ①人类进入太空,从太空观察地球。 ②1519-1522 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③在海边眺望驶近的帆船,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④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表面的影子是圆形。 按时间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
最新教科版三下科学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地球的形状》是《教科版三下科学》中的一篇教学内容,通过本篇教材,我们让学生了解了地球的形状是椭球体,并通过一些实验和图片等方式进行了解释。
这篇教材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我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在教学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在本篇教材中,虽然提到了通过实验探究地球形状的知识点,但是教材中的实验只是简单地使用了一个西瓜和一根绳子来进行探究。
这样的探究方式相对比较简单,对于学生来说缺乏足够的挑战性。
我们可以在实验中加入更多的元素和因素,例如使用地球仪或者模型等工具,来真实地展示地球的形状。
其次,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材中,地球的形状仅仅被说明为椭球体,并没有深入探讨为什么地球是这样的形状。
这样的内容对于学生来说可能比较枯燥,缺乏足够的吸引力。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和探索,让他们自己发现地球形状的原因。
例如,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去了解地球的自转和引力等知识,然后让他们自己思考为什么地球会是椭球体。
这样的探索过程会更加有趣和引人入胜。
另外,在教学中,我们也应该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拓展。
教材中只是简单地介绍了地球的形状,并没有展示出地球形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我们可以通过引导学生去思考,地球椭球体的形状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产生了影响。
例如,地球的这种形状导致了赤道和极地的温度分布不同,从而产生了季节变化,也影响了动植物的分布。
通过这样的拓展,能够帮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地球形状的意义。
总结起来,教学反思《地球的形状》在教学中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对知识进行延伸和拓展。
通过这样的改进,我们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地球的形状,并将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部编版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全单元优质课件
太阳的位置与影子的变化有什么关系?
太阳:东—偏南—西
太阳最高时影子最短, 太阳位置最低时,影子 最长。
影子:西—偏北—东
观察云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谢再谢大见家 第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太阳 (光源)
阳光下的物体 (遮挡物)
让影子发生变化
影子的长度与光照射的角度有关,斜射的程度大,影子就 长。
影子方向与光源的位置相反
让影子发生变化
影子的形状和光源照射物体的侧面形状有关
手影游戏
影子是怎样产生的?
光源、遮挡物、屏是影子产生的条件(遮挡物要在 光源和屏之间)。
屏
遮挡物
光源
影子可以发生哪些变化?
全册精品课件
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月球——地球的卫星
你知道哪些关于月的诗词歌赋呢?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月球还有 什么秘密呢?
1969年7月,美国“阿波罗11号”载人飞 船第一次将人类送上了月球。宇航员阿姆斯 特朗第一个踏上月球,人类首次登月成功。
月相是变化的,变化是有规律性的。上半月,人们看到的 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大,直到满月,亮面在右侧;下半月, 人们看到的月相亮面面积逐渐变小,直到朔月,亮面在左侧 。
观察月球的运动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谢再谢大见家 第第第三三三课课课 发发发现现现自自自己己己 第第第一一一框框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全册精品课件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下册
再见 第第第第三三三三单课元课课 太发阳发发、现地现现球自和自自月己己球己 1.仰望天空 第第第一一一框框框 认认认识识识自自自己己己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
关于地球形状的认识,人类经历了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从“天圆地方”假说,到麦哲伦航海旅行,再到人类登上太空看到地球,当地球的形状第一次呈现在人们面前,才最终确认了地球的形状是球体的事实。
本课学生将重历人类认知地球形状的过程。
很久以前,人们根据观察到的现象,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但有一些现象,如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到远方驶来的船,总是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这些现象并不支持古人“天圆地方”的猜测。
于是人们猜测地球可能是球形的,而后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为“地圆学”提供了直接证据,人们开始接受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聚焦环节,教师要将学生代入古代的观测条件,让学生从古人的角度去思考地球是什么形状的,这个情境营造很重要,也是本课探究的前提。
“天圆地方”的观点,是人们根据生活现象观察总结的一个经验性的猜想。
但是有一些特殊的生活现象,例如海边的船用望远镜总是先看到帆顶;月食时,地球投射到月球的影子总是圆形的,人们开始认为地球可能是球形的。
探索环节让学生通过模拟实验来理解和推测,如果地球是方的,就不能出现“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的现象;如果地球是方形的,那么在月球上的影子也应该是方形的,这与我们的生活现象不符合,所以地球可能是球体。
如果地球是球体,那么围绕地球走一周,是可以回到起点的。
麦哲伦的航海旅行让更多的人接受了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学生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图片、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所以教师在教学前要让学生站在历史的角度,去思考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的形状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 能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信息证据,推理、解释和描述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科学】【新教材】(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6课时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
三年级下册科学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学情分析】:使学生了解人类对地球探索的艰辛过程以及我们居住的地球形状,增强学生对于自己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地球的形状。
2、过程与方法:(1)能够收集有关地球的资料并提出关于地球形状的一些问题。
(2)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和表达交流的学习能力。
3、情感目标:知道人类探索地球形状经历了漫长而曲折的过程,增强学生对于自己赖以生存家园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知道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曲折过程。
2、教学难点:知道合理质疑是科学探究不可缺少的推动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图片,地球仪、火柴棍、纸船。
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
【教学课时】:共计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话题导入,揭示课题同学们,我们在四年级语文课本里学过一篇文章《只有一个地球》,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今天的科学课就让我们一起来探讨学习——《地球的形状》。
二、简单交流,了解进程(一)了解学生对地球形状的认识1、请大家说说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的呢?2、你是怎么知道的?(请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到的相关知识)(二)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1、如今人类通过科技能从各种途径认识地球的形状,但古代人们是如何认为地球的形状的呢?请同学们阅读书中相关资料并汇报。
2、小组交流后全班汇报展示。
3、填空练习,教师小结。
(1)、最初,人们凭直觉来认识地球,提出“(天圆地方)”的猜想。
我国古代人认为,天像一个(锅);地像一个(方形棋盘),是(平)的。
(2)、我国东汉时期天文学家(张衡)认为地球是:(浑天如鸡卵,地如卵黄,居于内)。
(3)、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根据月食的景象分析,认为地球是(球体)或(近似球体)的形状。
(4)、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他的船队从(西班牙)出发,一直朝一个方向航行,1522年,船队又回到了(西班牙)。
结论:麦哲伦的航行是人类(第一次)成功的环球航行,他们验证了一个伟大的猜想——(地球是球形的)。
2020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五、月球——地球的卫星
1.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它的半径大约为地球半径的 ,它的引力是地球的 ;月球与地球之间的平均距离约38万千米,昼夜温差310 ℃。
2. 1969年7月,美国的“阿波罗11号”载人飞船成功地在月球上着陆。宇航员河姆斯特朗在月球上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足迹。面对这样的成就他说:“我迈出了一小步,但人类迈出了一大步。”
3.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看到船身。根据这种现象推测地球可能是圆形。
4.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5.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根据这个事实,人们接受了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七、地球——水的星球
(5)展示和交流。在交流时,介绍海报所表达的内容。
2.太阳表面温度达6千多摄氏度,内部则达2000多万摄氏度。
3.以太阳为中心,包括围绕它转的八大行星(包含围绕行星转的卫星)、矮行星、小天体(包括小行星彗星、流星等)组成的天体系统叫做太阳系。
4.太阳的直径是140万千米,按行星距离太阳由近到远的顺序排列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金星是离地球最近的行星,离太阳最近的是水星;木星是行星中体积最大的一个。
新教材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知识要点
一、仰望天空
1.我们生活在地球上,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不能用眼睛直视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
2.太阳是太阳系中唯一的一颗恒星,太阳的直径约是140万千米。
3.月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我们看到的月光是它反射太阳的光。
4.月球环形山形成原因的推测中,公认的观点是陨石撞击说。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教案 太阳、地球和月亮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亮1.仰望天空【教学目标】1.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知识。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3.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教学重难点】1.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经历模拟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
【教学准备】观察圆筒、大小不同的圆纸片、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聚焦问题。
教师导入:我们白天能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亮。
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知道什么?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究。
1.分享我们知道的关于太阳的知识。
(1)学生交流后汇报,教师板书。
(2)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太阳和月球的图片与相关资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得到太阳和月球的感性特征:①太阳、月球都很大,是球体。
②太阳和月球都离地球很远。
③太阳的温度很高。
④用涂黑的玻璃片观察太阳表面有黑斑。
⑤月球会发“光”。
⑥月球表面有明暗区域。
2.简单比较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1)教师提问:同学归纳了月球和太阳的特征,那么你们再来比较一下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学生汇报结果,教师引导学生用维恩图的形式记下我们观察比较的结果。
3.比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
(1)教师指导学生仿照课本P44展开模拟实验。
(2)实验中,教师明确实验需要注意的问题: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一样大?在什么情况下,太阳和月亮大小相差很大?(3)学生开展模拟实验,记录现象并汇报结论。
(4)教师引导学生继续在维恩图中添加我们的比较。
三、深入研讨,建构认识。
1.总结太阳和月球的相同和不同。
(1)教师指名学生:通过我们的初步比较,你知道太阳和月球有哪些相同和不同?(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补充总结。
2.补充分享关于太阳和月球的更多知识。
(1)教师提问:关于太阳和月球,你们还想知道什么?(2)教师根据学生的意见,适当补充分享更多关于太阳和月球的知识。
教科版小学科学新版本三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第6课 《地球的形状》课件
新知讲解
3
麦哲伦船队环球旅行航海线路
新知讲解
麦哲伦
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从西班牙圣罗卡港浩浩荡荡地出发,向
巴西海岸驶去。他们]横渡大西洋来到巴西后,沿南美洲的东岸南下。并于1520年4月到
达圣胡利安港。1520 年8月,一艘船沉没,另一艘船逃跑,剩下的三艘船历尽千辛万苦,
38天后驶进了一片碧波浩瀚、风平浪静的汪洋大海,水手们给它起名叫“太平洋”。横渡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我们分别找材料做模拟实验。 实验1: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驾驶员驾驶帆 船的速度要一 致,不要太快!来自观察者眼睛 要平视观察!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目的:观察“进港和出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材料:橡皮泥、火柴、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猜想:帆船在球体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时看 见的情况则相反。帆船在平面上航行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步骤:(1)用橡皮泥做一只帆船,插一根火柴作为桅杆。 (2)用地球仪模拟地球,让帆船在地球议上移动模拟航行,观察帆船进港和出港的情况。 (3)让帆船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 (4)比较并解释帆船在地球仪和水平桌面上航行时所观察到的不同现象,同时据此猜测 地球的形状。
新知导入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
天文望远镜
卫星科技
航天科技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 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 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地球的形状》(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1
教材解读本课是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的第6课。
“地球的形状是球体”这个常识,学生都知道,所以本课一开始就给学生明确了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
这是在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中毋庸置疑的一个观点。
但是学生并不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学生生活阅历中的观察和实验,也比较难让学生发现地球是球体的这个认识。
就像古代人没有这种科技力量,他们也无法认为地球是一个球体。
因此本节课将学生带入古代生活,引导学生经历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概过程,让学生体会人类对地球形状的认识经历了一个不断修正认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体会人类探索未知的艰难,以及科技力量的发展对人们认识带来的影响。
在古时候科技力量薄弱时,古代人们对地球的形状有猜想。
可随着观察,古代人们发现原有的猜想或认知,无法现解释一些生活现象,产生了认识冲突,提出新的假设。
学生模仿古人,通过模拟实验去验证是否能得到生活现象一样的结果。
可是打破原有根深蒂固的认知,科普一个新的认知,是需要花费很长很长的时间。
直到麦哲伦环球旅行、人类通过卫星在外太空拍摄地球的形状,“地球是球体”才被所有的人们所认同。
同时,本节课也藏了一条暗线,随着科技的进步与发展,人们可以更方便地认识到地球是球体,更客观地认识自然现象,发现更多的自然规律。
本单元教学内容多数都是以“聚焦、探索、研讨、拓展”这4个板块开展的,并且每个探究实验一次科学建模。
因此每一节课都是从聚焦生活大问题开始,进行疑模、设模、建模、研模、拓模。
让学生亲身经历猜想、观察、分析、推理、发现的探究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科学概念。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通过科普读物、视频、地球仪等对地球形状已比较了解,知道地球是球体。
所以本节课开始时,教师引导学生去思考:没有目前科技的时候,古代人们是怎么认识地球的形状?教师引导学生去体会古代人们认识地球的形状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
根据课外读本,三年级的孩子已经对古人的猜想与神话故事有一定了解。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复习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太阳、地球和月球》单元复习【教材简析】太阳、地球和月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三个天体的正常运作是地球上一切物质正常运作的基础。
人类一直保持着对太阳、地球和月球的探索热情,3年级的学生也不例外。
在本单元,学生通过观察活动、模拟实验、制作海报等方式认识了三个天体的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本单元共8课,前3课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基本的光影关系。
第4到第7课,学生对月球和地球的基本特征有了认识,同时逐步探索三者关系。
第8课,学生通过制作主题海报的形式,对地球展开深入探索。
但对于三个天体整体联系的梳理还不够。
因此,本课作为单元整理课,先引导学生梳理重点内容,然后小组合作绘制思维导图,帮助三年级学生初步形成自主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学生已经对太阳、月球和地球有了初步的认识,他们认识了三个星球的基本特征,也了解了它们的异同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但是学生对三个星球还没有进行一个整体的梳理,知识点比较分散。
因此借助单元整理课,能让学生再次回忆整个单元的学习历程,通过小组合作绘制单元思维导图进一步巩固三个天体之间的联系,并产生继续探索宇宙的兴趣。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对所学内容的整体梳理,理解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特征,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影响。
[科学思维]回顾单元内容,通过交流、分析、比较等方法,构建太阳、地球和月球三者联系的思维导图。
[探究实践]围绕本单元有关太阳、地球和月球的重点问题进行讨论记录,能用文字、图画、语言等多种方式在全班进行展示交流。
[责任态度]愿意和同学合作,能与同学分享观点,能利用思维导图有说服力地、完整地表达自己对于三个天体的理解。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复习本单元内容,整体梳理、回顾本单元学习内容。
[难点]通过梳理本单元的知识框架,理解知识间的联系,为知识的熟练运用打下基础,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准备】[教师]课件等。
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3.6地球的形状教学设计(新教材)
3.6 地球的形状【教材简析】《地球的形状》是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的第六课。
通过前面5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太阳和月球的基本特征,知道两者的形状都是球形,同时也建立起地球的形状是球形的科学概念。
而本节课学生将经历古人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并通过两个模拟实验来推理出地球的形状。
聚焦板块,通过情景设置,重回古人探究时代,设问古人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
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引发思考。
探索板块,环节一从“天方地圆”说的猜测入手,了解古人是通过观察到的现象进行猜想。
环节二尝试用模拟实验证明“球形”说的猜想,通过实验来寻求证据。
通过模拟实验,观察船模在球面上和平面上移动进行观察,收集“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环节三通过麦哲伦的环球航海旅行实地测试,学生尝试“航海”一周,证明地球是球形的。
环节四,通过月食的形成,模拟实验,证明“地球的影子”,推理地球的形状。
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对本节课的模拟实验观察到的信息,进行推理论证,通过寻求能够验证猜想的证据,根据证据推理出地球是球形的。
【学情分析】学生已知太阳和月球都是球形,初步建立地球也是球形的前概念。
但是他们并不了解人类探究地球形状的过程,比较迷信书本,不善于提出质疑,缺少通过寻求证据支撑猜想的能力。
通过本课,让学生明白人类探索地球的形状经历了猜想、验证、实践漫长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不断修正,不断求真的过程。
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推理,尝试用证据来验证猜想。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理解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2.用图示符号整理记录实验结果。
3.在教师的引导下,了解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探索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感受古人在认识自然规律时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2.积极参加模拟实验,乐于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3.倾听不同的观点,收集证据,不断修正自己的认知。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 地球的形状》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6课地球的形状》教案一、教学分析:本节课是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第6课地球的形状》,主要介绍地球的形状以及模拟实验的方法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到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同时学会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来推理和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理解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一个球体。
2. 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
科学探究目标:1. 运用模拟实验的方法收集证据,推理、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观点。
2. 用图示符号整理记录实验结果。
科学态度目标:1. 感受古人在认识自然规律时孜孜不倦的努力,提高科学探究的兴趣。
2. 积极参加模拟实验,乐于分享自己的实验心得。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感受自然规律的发展需要经历人们的不断探究。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模拟实验探究月食的成因,理解“地球投射在月球的影子上总是圆形”。
教学难点:理解模拟实验是如何支持人们对地球形状的解释的。
四、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过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对宇宙和天体有一定的认识。
他们对实验和观察有一定的兴趣,但对于科学概念和推理的能力还存在一定的限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
五、教学方法:1. 情景教学法:通过引入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2. 实验教学法:通过模拟实验的方式,让学生亲自参与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的意识。
3. 讨论交流法: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合作探究,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和思维碰撞。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工具:投影仪、实验材料(小球、灯、白纸等)。
2. 教学素材:教科书、图片、实验记录表等。
七、教学过程:1. 导入展示一张夜空中的月亮和星星的图片或播放相关视频,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引起他们对地球形状的思考。
提醒学生回顾前几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太阳、地球和月球的基本知识,帮助他们建立起与本课相关的背景知识。
三年级下册科学3、5地球的形状-实验报告单(教科版)
学校
厚川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地球是圆形的。
实验器材
模拟月球的半明半暗的球体,挂图,月相成圆示意图,电灯我的猜想:月相变化是有规律的。
实验过程
将小球模型贴着地球仪表面来回移动,从地球仪的另一侧观察小船。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船只消失在海平面,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3)移动大圆纸片观察大圆纸片移到多远距离时,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实验现象或实验结果
观察到的现象:大圆纸片距离观察纸筒较远时,才能看上去和小圆纸片大小差不多。
结论:太阳到地球的距离要比月球到地球的距离远得多,所以看上去大小差不多。
结论:船只消失在海平面,说明地球是球形的。
科学实验报告单
学校
厚川
班级
三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指导老师
实验目的
明确当我们仰望天空时,白天时常会看到耀眼的太阳,晚上可以看到明亮的月球。太阳和月球的大小差不多。
实验器材
观察纸筒、大小不同的两个圆纸片。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实验过程
(1)选择合适的观察位置,保持观察纸筒的位置不变。
(2)在观察纸筒能观察到的范围内,选择小圆纸片的位置,并保持不变。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地球的形状》PPT课件
科学探索
温馨提示:
1、注意观察球体和正方 体投射的影子形状
2、做完实验将材料整理 好放回原处
科学探索
虽然有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古代的大多数人还是不能接 受这个观点。
1519 年,航海家麦哲伦 带领船队开始朝着一个方 向航行,3 年后他的船队 回到了出发地。从此人们 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 观点。
科学探索
利用天文望远镜、卫星、航天 等现代科学技术已经证明地球 和太阳、月亮一样都是球体。
交流研讨
天圆地方
确证:地 球是球体
人们是怎样认识地球是球体的?
海边先看到远处船帆 看月食地球影子是弧形
推测:地 球是圆的
麦哲伦环球航 行,证实地球 是元
6.地球的形状
新课聚焦
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 的科技,古人们是如 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 又是怎么知道地球是 一个球体呢?
科学探索
科学探索
很久很久以前,大多数人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
天圆地方
这和人们观察到 的现象基本相同。 天好像一个穹顶, 盖在地上,大地 是方形的。
我认为地球不是方形的, 是球体。
科学探索
海洋上驶来的帆船,先看到船帆,再看到船身。
科学探索
温馨提示:
1、观察者的视线要与球体 或桌面最高点平行
2、小船贴近表面慢慢移动 3、做完实验将材料整理好 放回原处
交流汇报
√ √
科学探索
1、地球的影子是什么形状? 2、地球会是什么形状,影子才会使圆形的呢? 3、怎么验证,需要什么材料模拟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2:对比观察正方体和球体投影的影子。 实验材料:光屏(纸板)、手电筒、球体模型、正方体模型。 实验过程:(1)将正方体和球体分别放在手电筒和纸板之间。
(2)打开手电筒,观察两个模型在光屏(纸板)上成像的形状。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现象:正方体木块在光屏(纸板)上呈现的影子是正方形的,球体在光屏(纸板) 上呈现的影子是圆形的。 实验分析:月食就是地球的影子投在月球上的景象,其中地球是遮挡物,太阳是光源, 月球是光屏。从不同角度投射的影子都有弧度,在立体图形中能做到的只有球体。 实验结论:地球的投影是具有弧度的,所以地球是球体。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古代印度人对地球的认识, 是大地被四头大象驮着,站在一 只巨大的海龟身上。
古代中国人则有“天圆地方”的说法。早在2000 多年前的周代,就有“天圆地方说”,又名“盖天说”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意思是说,蓝天像一 个半圆形的盖子 ,大地像块四方的棋盘。
6 地球的形状
教科版科学 三年级下
新知导入
同学们,你们使用过微信吗?
当你打开微信的时候,一个孤独的小人,面对巨大的 地球站在那里,这就是微信的启动画面,许多人对此非常 熟悉。
1972年12月7日由阿波罗17号太空船船员所拍摄的 著名地球照片。当时太空船正运行至距离地球45000千米 (28000英里)之处。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分析:(1)通过让帆船在地球仪上模拟进港和出港,我们可以发现由于帆船沿着球体航 行,帆船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火柴) ,然后才是船身,出港时看见的情况则相反。 (2)把帆船放在水平桌面上模拟航行,则一直能够同时看见“桅杆"(火柴)和船身。 实验结论:这个模拟实验进一步论证了人们猜测地球是球体的假设的正确性。
新知导入
如果没有高科技,我们怎么知道地球的形状?
天文望远镜
卫星科技
航天科技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我们知道地球和太阳、月球一样都是球体。我们能够知道这个事实,得益于现代的 科学技术,例如天文望远镜、卫星科技、航天科技等,但是古时候并没有这么高的科技, 古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的呢?又是怎样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呢?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古巴比伦人则把大地想象成一个龟背般隆起的空心山;古埃及人更相信神灵,认为 大地是身披植物斜卧的男神,天空是一位由大气之神托着的女神,太阳神每天乘船在天 空中往来穿行;古希腊诗人荷马把大地想象成一个盾形的大盘子,河流和海洋从四周围 绕着大地,天穹就像扣在盘子上的铜碗……
巴西海岸驶去。他们]横渡大西洋来到巴西后,沿南美洲的东岸南下。并于1520年4月到
达圣胡利安港。1520 年8月,一艘船沉没,另一艘船逃跑,剩下的三艘船历尽千辛万苦,
38天后驶进了一片碧波浩瀚、风平浪静的汪洋大海,水手们给它起名叫“太平洋”。横渡
太平洋的航行足足花了3个多月的时间,没有新鲜的食物,没有清洁的饮用水,许多船员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行的天体是物质的实体,地球是球形的,
是宇宙的中心;地球和天体由不同的物质组成,地球上的物质是
由水气火土四种元素组成,天体由第五种元素“以太”构成。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有一些现象,让一部分人推测地球可能是球体。在海边,人们用望远镜观察远方 来的船,发现总是先看到帆顶,然后才看到船身。
新知讲解
3 麦哲伦船队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
虽然有的现象能表明地球是球体,但大多数人还是不能 接受这个观点。直到1519年,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朝着一 个方向航行,3年后,他的船队又回到了出发地。这样,人 们才开始接受地球是球体的观点。
新知讲解
3 麦哲伦船队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
真正用实践来证明地球是球体,是16世纪麦哲 伦船队的壮举。当时已有不少人相信地球是球体, 许多开辟新航路的探险家都怀着这样的信念,麦哲 伦便是其中的一个。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2)古希腊人的地球观。 公元前6世纪的古希腊哲学家毕达哥拉斯提出地球是球体这一概
念,但是他的这种概念仅是因为他认为球是所有几何形体中最完美的 ,而不是根据任何客观事实得出的。
毕达哥拉斯在宇宙论方面,结合了米利都学派以及自己有关数的 理论。他坚持大地是圆形的,不过他抛弃了米利都学派的地心说。
生产技术的发展,人类活动范围 的扩大和各种知识的积累,使人们逐 渐认识到,大地在大范围内不可能是 平坦的,而应该是弯曲呈弧形的。
新知讲解
2 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因为在海边看离岸的船,先是船身隐没, 然后才是帆顶。在陆地上旅行的人,如果向 北走去,那么一些星星就会在南方的地平线 上消失,另外一些星星却在北方的地平线上 出现;如果向南走去,那么情况就相反。
因患坏血病而死去。后来终于到达了菲律宾。麦哲伦率领武装人员登陆,在与当地居民的
次战斗中不幸死去。 幸存的船员继续在海上漂泊,这时又损坏了一艘船。最后只剩下一
艘“维多利亚”号船和18个人,在狄那诺的指挥下渡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于1522年
9月8日回到西班牙圣罗卡港。这次航行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它用事实证明了
新知讲解
3 麦哲伦船队用实践证明地球是球体。
例如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尤里·加加林搭 乘“东方1号”载人宇宙飞船进入太空,成为第一个在宇 宙中亲眼目睹地球外貌的人,他的观察成了证明地球形状 最直观、最有力的证据。
新知讲解
麦哲伦
1519年9月,葡萄牙的航海家麦哲伦带领船队从西班牙圣罗卡港浩浩荡荡地出发,向
板书设计
6 地球的形状
很久很久以前
16世纪
现代
猜想 天是圆的,地是 方的
地球可能是球体
地球是球体
先看到帆顶再看到 麦哲伦环球 外太空看到
证据
直接观察 船身和月食看到地 航海旅行 的地球
球的影子是圆形的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1)张衡的“浑天说”。 直到我国东汉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张衡提出了“浑天说":
“浑天如鸡子。 天体圆如弹丸,地如鸡子中黄,孤居于天内,天 大而地小。天表里有水,天之包地,犹壳之裹黄”。才使人们对这 个问题的认识前进了一大步。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选择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
A.在地球上看船行驶,始终能同时看到帆顶和船身
B.当船进港时,先看到船身,再看到帆顶
C.当船进港时,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
2.关于地球形状的描述,最准确的是( B )。
A.正方体
B.球体 C.圆柱体
课堂总结
地球的形状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重新经历了人们探索和了解地球形状的过程,从 古人认为地球是方形的,到对特殊现象——从海面上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和 月食看到地球的影子是圆形的模拟实验,再到了解麦哲伦的航海旅行,最后从 外太空看地球。我们体会到科技进步对推进认知的帮助,感受到人们不断求真 的科学态度。
月食时,人们观察到地球投射在月球上的影子总是圆形的。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我们分别找材料做模拟实验。 实验1:对比观察船模在球面和平面上的移动。
驾驶员驾驶帆 船的速度要一 致,不要太快!
观察者眼睛 要平视观察!
新知讲解
2 通过一些现象推测地球是球体。
实验目的:观察“进港和出港的帆船“,论证地球的形状。 实验材料:橡皮泥、火柴、小纸片、地球仪。 实验猜想:帆船在球体上航行,进港时总是先看见桅杆,再逐渐看见船身;出港时看 见的情况则相反。帆船在平面上航行则不会出现上述现象。
地球是球体。
新知讲解
1 通过模拟实验,你观察到哪些信息可以说明地球是球体?
模拟实验一:船进港时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身,出港时则相反。而在水平的桌面上模 拟时,一直能看到船身。这可以推断出地球是球体。 模拟实验二:月食发生时,月球上地球的投影是具有弧度的形状,这也说明地球是球的?
主要观点
图示
代表人物
依据
大象驮地
古代印度人
猜想
盖天说
古代中国人
猜想
古代
浑天说
张衡
观测分析
观测月食推断地球是球体
亚里士多德 观测月食分析
现代
地球是球体 地球是个不规则的球体
麦哲伦
科学家 宇航员
环球航行 实际观测
课堂练习
判断:
1.我们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无法验证地球的形状。( × ) 2.麦哲伦航海的方向是不断变化的。( × ) 3.关于地球的形状,”天圆地方说“是正确的。( × ) 4.太阳、月球和地球都是球体。( √ )
新知讲解
2 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这些现象,只有大地是弧形的才 好解释。
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更加证实了地 球是球体。
新知讲解
2 人们是怎样认识到地球是球体的?
只要是和太阳、月球有关的问题 即可。例如太阳系、天体结构、人类 对太阳和月球的探索等方面。
拓展提高
阶段
人们是如何发现地球的真实形状的
新知讲解
人们是如何认识地球形状并知道地球是一个球体的呢?
显然,古代人最初往往会凭借直觉想象,甚至创造出各种各样的神话传说,来表达 他们对于地球形状的揣测。那时人们的这些认识都是没有依据的猜想,是不科学的解释 。
新知讲解
1 古代人们对地球形状是圆形的猜想。
很久很久以前,绝大多数的人认为天是圆的 ,地是方的。这和人们观察到的现象基本相同。 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对宇宙越来越多的探 索,“天圆地方”的猜想被越来越多的天文观测 事实所否定。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它们从哪里来 ,又到哪里去了呢?日月在东升以前和西落以后 究竟停留在什么地方?这些问题一直使古人困惑 不解 ,也争论不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