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空气充满各处,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空间科学探究目标:1、探究活动中,通过猜测、实验、观察、讨论发现事实,发展思维2、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用语言描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具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科学态度目标:1、多角度、多方式探究科学,解释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养成尊重事实,重视证据的态度。

2、学生形成认真观察,勤于思考,善于总结的良好习惯。

科学责任目标:了解人类的需求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二、教学重点:空气充满各处,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空间教学难点: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用语言描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能够利用简单的工具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各种教具学具等等。

四、教学过程:(一)课前活动:师生互动:一段快闪和一段魔术表演(二)导入:(教师出示空的烧杯)这里面可以装什么?(水,沙子石头等等)空的烧杯里面可以装水,沙子石头等物质,通常我们把烧杯里面的这一部分叫做空间。

比如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见过的教室的空间,桌洞的空间,房子的空间等等(把烧杯到满水)提出问题:烧杯里的空间被谁填满了?(水)用科学上的话怎么说?(水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教师用线拴住橡皮往装满水的烧杯里放)(橡皮占据空间)(出示一个空的烧杯)大家看一看这个烧杯里有什么?(空气)刚才我们说水占据空间、橡皮占据空间,那关于空气你想知道什么?(空气占据空间吗?)引出课题并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三)探究实验:活动一:快速倒水为了帮助同学们尽快的解决空气占据空间吗这个问题,本节课给大家安排了2个实验和一个小游戏。

实验名称:快速倒水。

认识一下实验仪器:(PPT图片展示,并简单介绍)教师边说边组织材料:接下来如果我先将漏斗穿过带孔的橡胶塞,再用橡胶塞紧紧的塞住锥形瓶口,接下来向漏斗快速倒水。

大家猜测一下:水容易流进锥形瓶内吗?学生大胆猜测,并进行活动(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发现(课件出示思维导航)1、水难以流进瓶内,是谁阻碍了水的流动?2、要使水很快的流进瓶内,应该怎么做?3、上述现象说明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展示教师总结并擦掉空气占据空间其中一个?活动二:听话的乒乓球接下来,我们在通过一组有趣的实验:听话的乒乓球再进一步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简单介绍实验器材:(教师边操作边提问)学生大胆猜测教师:到底实际情况会怎么样呢?我们还需要动手实验一番,实验之前我们要明确实验过程:1、小组长分好工:统一组内猜测,一人实验(上台展示,边说边做实验),一人填写记录单,其余做好观察2、从1号瓶或2号瓶中选择一个进行实验(瓶子竖直压下去)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不要将水洒到桌面2.仪器要轻拿轻放,注意安全3.实验完成后整理实验桌,仪器摆放整齐(学生实验,教师贴好白色磁力贴,然后巡视指导)汇报过程:我们是第( )小组我们选择的是()号瓶我们的猜测是:()我们的实验过程:我们观察的实验现象:①号瓶内的乒乓球在矿泉水()②号瓶内的乒乓球在矿泉水()那为什么会出现了这两种情况呢?(学生思考,试着回答)具体说一说这个实验的名称是什么?(听话的乒乓球),组内讨论怎么利用3号瓶让乒乓球变得听话呢?(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学生汇报:实验过程通过听话的乒乓球的这个实验又进一步的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活动三:吹气球大赛做完实验,我们来个游戏放松一下吧!学生分组吹气球,(开始比赛,鼓励同学喊加油)教师提出问题:现在请大家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套在矿泉水瓶内的气球很难被吹大?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第二个问题:在不解开气球口的情况下,你们能帮忙想个办法解决这个问题吗?教师给与学生提出的方法予以鼓励(学生动手操作验证方法)通过这个愉快轻松的游戏,我们又一次验证了结论,空气充满各处,空气总会占据一定的空间(四)魔术揭秘时刻:同学们还记得课前老师的魔术表演吗?(记得),通过一系列的实验证明了空气占据空间,那这个魔术里面是怎样利用这个科学知识的呢,现在让我们一起进入到魔术揭秘时刻(教师播放视频)同学们,看懂了吗?(看懂了)有兴趣的同学可以回家试一试!其实,生活中我们见过的神奇魔术一般都是用到了某种科学原理,所以生活中处处是科学,处处有科学,希望同学们好好学习科学知识,将来解决更多的未解之谜。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

1、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感知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1. 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2. 观察和实验的方法。

三、教学难点:1. 空气的无形和无色无味。

2. 实验的设计和操作。

四、教学准备:1. 实验材料:气球、塑料袋、水杯等。

2. 教学工具:PPT、黑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魔术实验,让学生感知到空气的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空气的组成和特性,引导学生思考空气是否占据空间。

3. 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和操作,发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4.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理解空气的无形和无色无味的特性,总结空气占据空间的原因。

5. 练习巩固:让学生通过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6.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的练习题,让学生课后巩固。

8.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实验观察:气球、塑料袋、水杯等实验材料的操作。

实验结论:空气无无形,但占据空间。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理解空气的存在和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科学家或专家进行讲座,介绍空气的重要性和保护空气的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空气污染调查,了解空气污染的原因和危害。

3. 让学生思考如何减少空气污染,提出具体的建议和措施。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实验操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技能和观察能力。

八、教学改进: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评价结果,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2. 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

3. 提供更多的实验机会和材料,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 1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 1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第16课《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

2.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科学探究1.在教师指导下,能够用语言描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2.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与实验表现出探究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科学态度1.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2.愿意合作交流,乐于分享自己的观点,知道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猜想也是科学研究的一部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将空气占据空间与日常生活联系,了解其对人类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影响。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引导学生知道空气同其它物体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难点:在科学观察的基础上,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法验证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对实验结果做出合理的解释。

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揭示课题1、初步形象感知什么是“空间”。

教师出示粉笔盒、杯子。

引导学生观察,粉笔盒里面是空的,杯子的里面也是空的,中间空着的地方,一般称为“空间”。

板书“空间”认识周围还有哪些空间?学生回答:铅笔盒、教室、操场等2、初步形象感知认识“占据”的意思。

老师出示装满粉笔的粉笔盒指导学生观察,粉笔盒里装满了什么?(粉笔)。

我们一般就说粉笔占据了粉笔盒的空间。

老师出示杯子,往杯子里倒水,引导学生说出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

板书“占据”3、初步形象的感知动态的“挤占”教师出示装满粉笔的粉笔盒、盛满水的杯子提出问题: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水占据杯子的空间,能再放进去多余的粉笔和水吗?教师演示,把石头放进盛满水的杯子里引导学生认识石头挤占水的空间。

固体、液体都能占据空间,空气能占据空间吗?学生猜想板书课题:空气占据空间吗【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身边常见的事例认识“空间”、“占据”的概念,结合粉笔占据粉笔盒的空间,水占据杯子的空间,让学生通过已有的知识和视觉上的直观体验了解固体、液体都能占据空间,认识静态的占据,同时通过石头放进盛满水的杯子,水会一出来这一实验现象,让学生了解动态的挤占,并借此渗透推理的过程,使学生初步体验推理过程,为后面学生认识的空气占据空间提供基础,也激发了学生探索空气是否占据空间的好奇心。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6. 空气占据空间》 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16. 空气占据空间》 青岛版

16.《空气占据空间》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学生知道空气也像水和固体一样能占据一定的空间。

2.科学探究目标:学生能用语言描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能用多种感觉器官和简单的工具,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能利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实验现象。

3.科学态度目标:学生乐于探究合作,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和求知欲。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初步了解所学的空气占据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难点:1.理解无色、透明、无固定形状的空气占据空间;三、教学准备三个矿泉水瓶、沙子、水、漏斗、烧杯、气球、蜡烛、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两个烧杯,大家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回答,理解“空间”这个概念。

老师把水倒进小杯子里,让学生理解,杯子的空间被水占据了,也就是水把杯子的空间占据了。

【设计意图】本环节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学习兴趣,让同学们初步了解“空间”、“占据”的含义。

(二)活动推进,实验探究。

1、活动一:吹气球教师: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三个矿泉水瓶,大家观察一下它们有什么不同?学生:一个瓶子的空间被沙子占据,一个瓶子的空间被水占据,一个瓶子有空气。

老师:第一个和第二个瓶子我们能知道什么?(固体和液体都会占据空间)老师追问:那么第三个瓶子里有空气,是不是空气也能占据空间呢?老师今天请来了气球给大家帮忙。

老师:老师有三个矿泉水瓶,大家猜测一下哪一个气球能吹起来?(学生应该大多数都猜测第三个矿泉水瓶能吹起来)教师:只有亲自试一试才能出真知,现在请同学们吹一下矿泉水瓶,看看气球是不是可以变大?(组长吹气球,发现吹不起来)教师:谁来说一下你的实验结果?气球能吹起来吗?学生回答实验结果。

教师:谁来说一下气球为什么不能吹起来?学生回答,初步猜测空气占据空间。

【设计意图】在前面了解的基础上,初步用实验的方法验证空气占据空间,解决和学生的认知冲突。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2.能力素质:三年级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正在逐步发展,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认识和理解事物。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实验活动来观察空气的存在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同时,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也在逐步形成,通过观察实验结果,学生将学会分析和解释现象,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
3.行为习惯:三年级学生正处于活泼好动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在本节课中,学生将通过实验活动来观察空气的存在和性质,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技能。同时,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也在逐步培养,通过小组合作实验,学生将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务。
5.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通过学习空气占据空间的意义,让学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学情分析主要从学生的知识层次、能力素质、行为习惯以及对课程学习的兴趣和影响等方面进行。
1.知识层次: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物体和空间的基本概念,如物体的形状、大小、重量等,对物体的基本属性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已有的关于物体的知识与空气这一特殊物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物质和空间的认识。
教学内容与学生已有知识的联系主要体现在学生已经具备了一些关于物体和空间的基本概念。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将已有的关于物体的知识与空气这一特殊物质相结合,进一步深化对物质和空间的认识。同时,本节课的实验活动也旨在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空是通过观察、实验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阅读材料:推荐阅读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的科普文章或书籍,如《空气的世界》、《空气的科学》等。
-视频资源:推荐观看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的科普视频,如“空气的奥秘”、“空气的力量”等。
2.拓展要求: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深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现象的原理和应用。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科学新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 空气占据空间吗  教案

16、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案背景《空气占据空间》这节课教材对于小学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既陌生又难于理解。

因为空气是一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气体,这比固体、液体占据空间来的更抽象二教材分析<空气占据空间吗>是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物体的形态>中的一课,谈话引出“占据”、“空间”这两个抽象陌生的词.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让学生通过具体形象的事物,自己动手实验。

去体会、去探索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再集体讨论、交流、开展探究活动,最后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质疑、探究、自主学习精神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彻底改变以往我们老师长期以来采取的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方法。

三、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明白任何物体都占据一定的空间,空气也不例外,同样地占据着空间,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叫体积。

2:通过学生自己动手实验、质疑、比较、迁移、延伸、讨论、交流等活动。

1、(1)通过小组互帮互学,学会倾听别人的意见,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集体的智慧大于个人的智慧。

促进合作意识的形成。

(2)培养勇于探索,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任何物体(包括空气)都占据空间。

2、难点:理解、体会空气占据空间。

五、课前准备1、教师:多媒体教学仪器、杯子、水槽、水、烧瓶、漏斗等。

2、学生:杯子、水槽、瓶子、漏斗、胶塞、石子、粉笔、纸团等。

3、分组:采用异质组每4-5人一组。

六、教学过程一观察实验,导入新知师:(出示空文具盒)问:文具盒里有文具吗?师讲述:文具盒里没有文具,这块空着的地方叫做空间。

师:将铅笔放满文具盒,现在这个文具盒的空间怎么样了?说得真好,“占了”、“装满”我们可以用一个更准确的词“占据”(板书:占据)谁用“占据、空间”把刚才的现象说一句话?师:像这样铅笔占据空间的情况,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你能举个例子吗?同学们真是生活的有心人,发现了这么多,真了不起二空气占据空间1(出示半瓶红墨水)师:瓶子里有什么?怎样用科学的语言来描述出来?用上我们刚才学的占据空间看谁学的最快?2出示空瓶师:有没有东西占据他的空间?(没有)真的什么也没有吗?板书(空气?)3你怎么知道的?4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就请四个人一个小组,先讨论一下怎样充分利用这些器材来,证明空气是否占据空间呢?5学生做实验6交流在刚才的实验中,老师发现每个小组做实验都很捧呢!现在那个小组愿意给派个代表向大家介绍一下你们的实验呢?三展开实验1 老师还给你们准备了一些其他的材料,你们能不能利用这些材料也证明空气占据空间呢?我们来比比看,哪个小组设计的实验又多又好。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课堂表现: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表现出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兴趣和好奇心。
2.小组讨论成果展示:学生在小组讨论中表现出较高的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够积极思考并提出自己的观点。
3.随堂测试: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较好,能够正确回答测试问题。
4.作业完成情况:学生对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良好,能够认真进行实验观察、思考探究,并写出详细的观察报告。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名称:《空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据空间吗》
2.教学年级和班级: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3.授课时间:2023年9月10日,星期二下午第2节课
4.教学时数:45分钟
核心素养目标
教学反思与改进
1.设计反思活动:
-课后,我会与学生进行简短的讨论,了解他们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理解程度,以及他们在课堂上的感受。
-我也会查看学生的实验报告和随堂测试答案,评估他们对空气占据空间概念的掌握情况。
-我会与同事分享我的教学经验,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以便更好地改进我的教学方法。
2.制定改进措施:
b.引导学生关注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如空调、抽油烟机等,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并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c.组织学生参观空气占据空间在其他领域的应用,如航空航天、气象学等,让学生了解空气占据空间在更广泛领域的作用,并培养学生的开阔视野;
d.引导学生学习空气占据空间的相关科学原理,如气体定律、分子运动理论等,让学生从更深层次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概念,并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青岛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六年制)

青岛版小学科学最新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六年制)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能阐明空气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大小(体积)是可以变化(被压缩或被扩张)的。

过程与方法: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

教学难点:能用实验的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空气占据空间的多少是可以改变的,并能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
1、教师:漏斗1个、小瓶子1个、小球等。

2、小组:小水槽1个、有颜色的水、小球1个、有盖去底胶瓶1个、注射器2支等。

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科学。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六年制)(20200109081250)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16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六年制)(20200109081250)

空气占据空间【教学目标】1.认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现象。

2.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3.初步具有归纳概括实验现象的能力。

4.体验积极动脑、合作研究的快乐。

【教学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这一现象。

会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

【教学难点】体会空气能占据空间这一现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1.复习谈话同学们,这个瓶子里有东西吗?(学生回答:没有;里面有空气;)是否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预设和教师引导的预设上节课你们学得真不错,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空气的性质是无色无味透明的气体并且我们周围充满了空气,这个瓶子里也装满了空气。

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空气的其它性质。

板书:空气2.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如果老师用这个装满了空气的瓶子扣水槽中的乒乓球,乒乓球会在杯子里的什么地方?(学生回答:乒乓球会在杯子的上面,有的说会在杯子的下面)你这样认为,你能和大家分享你的想法吗?(学生回答:瓶子里有空气,空气有压力,压着乒乓球,在下面;空气占着瓶子的地方,在上面)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还有什么想法?好,快睁大你善于观察的眼睛,一边仔细观察乒乓球的位置,一边认真思考是什么原因使乒乓球处于这个位置。

(老师演示)乒乓球在杯子里的什么地方?你能解释一下原因吗?(学生回答:杯子里有空气,把水挤出,空气重)你们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

3.提出探究问题:通过刚才的实验现象,我们推测出是因为空气占据着杯子的地方,一个房间的地方,一个杯子的地方……科学上我们叫它空间,这样我们就可以说空气占据空间。

二、引导学生设计并实施实验(一)引导学生用生活经验说明想法1.空气是不是占据空间?板书:?需要我们用事实说话。

我们用什么方法证明空气真的占据空间?(学生回答:实验)那么你有什么办法证明?(学生回答:把一个吹大的塑料袋放进水槽里,水位上升;气球吹大,鼓起来;用瓶子下压时,水位上升了;用手压水上升;小吃的袋子鼓起来;车胎打气,鼓起来;针管里充满空气,用手堵住压不动……)你们发现他们说这些证实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的方法有什么共同的现象?(学生回答:比如说吹气球大了,车胎鼓起来了等,都是说空气在里面占据了空间)(二)用实验验证我们的想法老师这里给你们准备了一些材料,可不可以帮你们用事实说话呢?(老师出示透明杯、废纸、抹布、水槽)下面请每小组先来讨论讨论你们怎么用这些材料设计一个实验,来证明空气占据空间。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青岛版三年级上册科学《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空气总会充满各处。

2.在教师指导下,能够用语言描述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能通过实验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

3.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与实验表现出探究兴趣,培养探究精神。

4.能尊重事实,培养用事实说话的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实验探究空气能占据空间。

教学难点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教学准备1.小组实验材料:锥形瓶、带漏斗的胶塞、烧杯(250ml)、水槽(有较满的水)、烧杯(100ml)、纸巾、抹布、实验记录单。

2.演示实验材料:装满沙、装满水和空的烧杯(250 ml)三个、、瓶口套有气球饮料瓶、锥子、小刀;课件。

教学过程一、引入出示装满沙、装满水和空的烧杯师:是谁占据了第一个杯子的空间,谁占据了第二个杯子的空间,我们知道沙和水都占据空间。

第三个杯子里有东西吗?师:空气看不见、摸不着,那么,空气占据空间吗?学生猜测。

师:空气究竟占据不占据空间呢,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

(板书课题)二、活动探究活动一:“不流的水”出示锥形瓶和带漏斗的胶塞师:瓶子里有什么?用胶塞塞紧瓶口,不要漏气。

如果将水快速倒入漏斗,会发生什么现象?师:想不想试一试?你认为做的时候要注意什么问题?生:要塞紧瓶口,要快速倒,但不要倒得太满让水流出来。

出示:温馨提示师:下面请同学们分组做一做,看一看有什么现象?想一想为什么?并把实验记录(一)中的第1个问题,填写完整。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看到的现象。

生:水不容易流进瓶内。

师:谁还能说一说?出示:思维导航师:水难以流进瓶内,你认为是谁阻碍了水的流动?师:要使水很快的流进瓶里,应该怎么做?请同学们分组想办法,做一做。

做完后把实验记录(一)填写完整。

学生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师:哪个小组说一说你们的实验方法?小组汇报谁还能说一说?师:为什么把胶塞松一松,水就流进了瓶里?师: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得出结论:空气占据空间。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三年级上册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活动三:气球能吹起来吗?
1.[PPT 出示] 气球能吹起来吗的实验特写图片。

2.教师出示问题: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小游戏。

请大家拿出准备好的矿泉水瓶和气球。

把气球在矿泉水瓶口处套紧,试一试:用力吹气球,气球会鼓起来吗?
师生共同分析气球吹不大的原因。

3.师生共同总结:因为空气占有一定的空间,所以气球吹不大;在饮料瓶壁上戳几个小洞,再吹气球可以将其吹大。

学生交流。

学生小组实验。

小组展示。

学生小组交流如何使瓶内气球吹大。

学生展示。

设计意图
在探究过程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主探究,探究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结果,不仅可以加深知识点的记忆,更能够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合作能力,
环节三:总结拓展
教师活动
1.课堂小结。

对本节课学生的探究活动进行小结和评价。

2.课后拓展。

找一找生活中还有哪些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学生活动
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点。

设计意图
学生和教师一起总结本节课的收获,既是对本节课知识点的回顾,也是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查,
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实现了知识点的再记忆。

6.板书设计
7.作业与拓展学习设计
(1)下列物品中,不是利用空气占据空间的是()。

A.篮球
B.书本
C.充气床垫
(2)《乌鸦喝水》的故事中,乌鸦将小石子放入瓶子里,水面就会升高一点,当水面没有上升到瓶口时,占据瓶子空间的物质是()。

A.空气和水
B.水和小石子
C.小石子、水和空气。

小学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小学科学精品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空气的概念,知道空气的存在。

2. 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初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3.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空气的概念及存在2. 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3. 实验观察:吹气球、吹纸片实验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了解空气的存在,知道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2. 难点: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深入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引导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2. 利用实验观察,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3. 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2. 新课:讲解空气的概念,介绍空气的存在。

3. 实验一:吹气球实验。

让学生观察吹气球过程中,空气如何占据空间。

4. 实验二:吹纸片实验。

让学生观察吹纸片时,空气如何影响纸片的运动。

5. 总结:引导学生归纳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

6. 练习:设计一些有关空气占据空间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7.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空气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如气球、呼吸等。

8. 课堂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空气占据空间特点的理解。

9. 作业布置:让学生回家后,观察生活中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并进行记录。

10. 板书设计: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空气的概念及存在实验一:吹气球实验实验二:吹纸片实验空气占据空间的特点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对空气概念的理解、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以及观察空气占据空间特点的深入程度。

2. 评价方法:观察、提问、小组讨论、作业完成情况。

3. 评价标准:空气概念:能正确描述空气的存在和作用。

实验操作:能准确进行吹气球和吹纸片实验,并观察记录实验现象。

空气占据空间特点:能通过实例说明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并理解其重要性。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过程中的得失,包括学生参与度、实验效果、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等。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空气占据空间吗?》青岛版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目标1.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纸、矿泉水瓶、气球、锥形瓶、带孔橡皮塞、烧杯、漏斗、水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实验演示等。

教学过程:一、教师谈话引入1.课前谈话师:同学们,你乘坐过公交车吗?刚上公交时,你做的第一件事是什么?生:找位子。

师:如果车上的座位有乘客坐下,你还能坐吗?生:不能师:对,别人坐好的位置,我们就不能坐了,也可以说这个位置已被乘客占据了。

刚才是公交车的位置被乘客占据了,在我们生活中你还知道其他占据空间的例子吗?生:举例。

2.演示并讲解“空间”、“占据”的概念。

师: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杯子,看,杯子里有什么?生:水师:此刻这个杯子的空间被谁给占据了?生:被水占据了师:是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既然水占据了杯子的空间,这个杯子还能装进别的东西吗?生:不能了师:大家看,我这里有一个石块,老师要是把这个石块放入水杯中,会发生什么现象?生:水会冒出一些。

师:真的吗?我们来试试看!(师演示)师:水冒出来了,这是为什么呢?生:杯子的空间被水占据,要是这个石块非要占据杯子的空间,那就必须挤掉一部分水。

图片出示。

师:同学们说得非常好!现在,老师把杯中的水倒掉,杯子里有物质吗?生:没有了生:有空气师:对,有空气。

大家都知道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能流动的气体。

像刚才我们说的水能占据空间,石块能占据空间,你觉得空气会占据空间吗?(板书课题)学生猜测。

二、探究占据空间实验(一)进不去的水师:科学研究不能光凭猜想,要以事实为依据,怎样才能验证我们的猜想是否正确呢?生:实验师:对,做实验。

今天,带来了一些材料:老师展示实验装置并简要介绍,这里有这样的实验装置,下面有个瓶子,瓶口有个塞紧的瓶塞,瓶塞中间穿过一个漏斗。

16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16空气占据空间吗(说课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科学青岛版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 在实验过程中,培养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 学会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增强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增强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动力。
- 培养耐心、细致的科学态度,勇于面对和解决问题。
- 认识到空气占据空间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环保意识。
整个教学过程设计紧扣实际学情,注重师生互动和学生的实践操作,旨在凸显空气占据空间这一重难点,同时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创新思维。
学生学习效果
1. 知识与技能:
- 理解空气作为一种物质同样占据空间的概念。
- 学会设计简单的实验来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现象。
- 掌握实验观察和记录的方法,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内容逻辑关系
① 重点知识点:
- 空气是一种物质,具有占据空间的特点。
- 实验验证空气占据空间的方法和步骤。
- 空气占据空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② 关键词:
- 空气
- 占据空间
- 实验验证
- 生活应用
③ 板书设计:
- 核心概念:空气占据空间
- 定义:空气作为物质,占据一定空间。
- 实验方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验证空气占据空间。
- 生活实例:列举生活中应用空气占据空间原理的例子。
板书设计将采用清晰、简洁的图表和关键词,以直观的方式展现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构建知识框架,便于理解和记忆。
反思改进措施
(一)教学特色创新
1.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采用了探究式学习,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增强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团队协作和沟通交流能力。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5.小节:是空气阻碍了水快速流进瓶里,要想使水快速流进瓶里可以在橡皮塞上再弄一个孔,或者把漏斗的下端加粗等。这说明锥形瓶里原来有空气,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活动二: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小实验
实验一:不会湿的纸
1.出示透明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
2.实验方法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二、空气占据空间吗
活动一:快速倒水,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法法:
1.把锥形瓶平放在实验台上,把带孔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固定好后把漏斗下端插入橡皮塞的小孔内。
2.烧杯内盛满水,沿着漏斗壁一侧快速倒水。
3.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水很难流进瓶里。并猜测原因。
4.引导学生思考:
水很难流进瓶里,是谁阻碍了水的流动?要使水很快地流进瓶里,应该怎么做?这种现象说明了了什么?
(学生实验)
现在,请几个小组来讲一讲他们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吹不大?
有同学说是因为瓶子太小了,所以气球吹不大,那么现在老师手里有两个大号的瓶子,请两位力气大的同学上来尝试。
(学生实验)
气球能吹大吗?
气球吹不大跟瓶子的大小有关系吗?
那为什么气球吹不大?
现在每组再发一个气球,请各组尝试,这个瓶子里的气球能不能吹大?
重点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
纸、矿泉水瓶、气球、锥形瓶、带孔橡皮塞、烧杯、漏斗、水等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实验演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邻居的王奶奶碰到了一个难题,她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她解决一下,今天我把她的难题带的课堂上来了。(出示课件:王奶奶买了一大瓶酱油,想用漏斗将它倒入小瓶子里,漏斗的颈口是紧紧塞住瓶口的,这时她遇到一个难题:酱油倒不进去。)为什么流不进去呢?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16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科学三年级上册青岛版
(六)课堂小结(预计用时:2分钟)
简要回顾本节课学习的空气占据空间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
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他们继续努力。
布置作业:
根据本节课学习的内容,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学习效果。
提醒学生注意作业要求和时间安排,确保作业质量。
拓展与延伸
1.提供与本节课内容相关的拓展阅读材料,不要写网址网站。
设计课堂互动环节,提高学生学习空气占据空间的积极性。
(二)课堂导入(预计用时:3分钟)
激发兴趣:
提出问题或设置悬念,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回顾旧知:
简要回顾上节课学习的相关内容,帮助学生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
提出问题,检查学生对旧知的掌握情况,为新课学习打下基础。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2.鼓励学生进行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内容与知识点要与教材相符,知识点要全面,不要写教材无关的内容,实用性要强,生成1500字左右,内容要与课本有关联性,要符合教学实际,不要写无关内容,不要带任何的解释和说明;以固定字符“六、拓展与延伸”作为标题标识,再开篇直接输出。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七、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2.掌握空气被压缩和膨胀的原理
3.了解空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难点:
1.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不易直观感知
2.空气压缩和膨胀的原理较抽象
3.空气在自然界和生活中的作用不易全面理解
解决办法:
1.通过生动形象的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
2.利用模型、图示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空气压缩和膨胀的原理
2.实践目标:通过动手操作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的特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探究精神。

青岛版(六三制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4.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2023秋)科学 三年级上册 4.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

青岛版(六三制2023秋)科学三年级上册4.16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案)16.空气占据空间吗一、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空气占据空间2.过程与方法:用对比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空气占据空间。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空气占据空间。

2、难点:理解、体会空气占据空间。

四、教学准备:小组实验材料:透明杯、纸、水槽、水、气球、矿泉水瓶、实验记录单演示实验材料:气球、矿泉水瓶五、教学过程:一、魔术引入,激发兴趣老师吹气球,此时里面充满了什么(空气)一松手空气就跑了。

同学们喜欢看魔术吗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一个魔术。

吹大瓶子里的气球,给学生展示没有盖瓶盖,气球没有变小。

接下来老师对它施展魔法,让它听老师的话。

你们相信吗那就拭目以待吧!变小、变小、再变小,孩子们看完这个魔术,你有什么问题预设1:为什么不盖盖子,气球不漏气呢及时表扬:你是在思考,也是在质疑,真是一个爱思考的孩子。

预设2:为什么气球、空气这么听老师的话为什么气球、空气这么听老师的话,这很神奇是吗其实这里面蕴藏着科学道理,你们想知道其中的奥秘吗(想)心动不如行动,让我们一起开启科学之旅吧。

二、内容研讨。

活动一:吹气球活动1.老师给你们准备了一个套在瓶子里的气球,谁来试一试(指一名力气小的女生),生观察现象(没有吹起来),采访吹气球的感受。

2.换一名大力士吹,生观察现象(没有吹起来),再采访吹气球的感受。

哎大力士也没有吹起来啊,看来不是力气大小的问题。

3.那为什么瓶子里的气球吹不起来的预设:是不是跟瓶口的大小有关啊换一个瓶口大点的继续找学生吹,还是吹不起来。

看来和瓶口的大小也没有关系。

4.继续追问为什么呢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再说一说你们的看法。

(认为瓶子里有空气)。

为什么有空气就吹不起来呢(猜想空气可能占了瓶子里的空间,所以气球吹不起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不成功的小组反思:为什么纸湿了?(倾斜,有气泡)
6.小结:——因为空气占据了烧杯的空间,水流不进去,所以餐巾纸不会湿。
空气和固体一样也能占据空间。(板书:空气占据空间)
实验二:吹不大的气球
1.大家会吹气球吗?
2.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气球,你能把在瓶子里的气球吹起来吗?
现在请各组实验员,上台领取材料,给大家两分钟的时间,请你尝试将气球吹起来,实验开始。
5.小节:是空气阻碍了水快速流进瓶里,要想使水快速流进瓶里可以在橡皮塞上再弄一个孔,或者把漏斗的下端加粗等。这说明锥形瓶里原来有空气,空气总是占据一定的空间。
活动二:做空气占据空间的小实验
实验一:不会湿的纸
1.出示透明玻璃杯:它里面有什么?(空气)
2.实验方法
(1)将纸巾揉成团,塞到杯子底部,不能掉下来;
3.你知道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空气占据空间的科学原理吗?
如:气筒,沐浴液、篮球,气枪、气球、轮胎等
三、拓展活动
课后请同学们再去找找还有哪些地方也应用到了这个科学原理,说给爸爸妈妈听听,考考他们!
个性修改(二次备课)
(学生实验)
现在,请几个小组来讲一讲他们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吹不大?
有同学说是因为瓶子太小了,所以气球吹不大,那么现在老师手里有两个大号的瓶子,请两位力气大的同学上来尝试。
(学生实验)
气球能吹大吗?
气球吹不大跟瓶子的大小有关系吗?
那为什么气球吹不大?
现在每组再发一个气球,请各组尝试,这个瓶子里的气球能不能吹大?
《空气占据空间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道空气占据空间。
2.用实验方法证实空气确实占据空间;用对比实验控制条件的方法,进行观察;在科学事实的基础上进行预测和解释。
3.培养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形成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培养环保意识,关注大气污染。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上册《物体的形态》单元的第3课。所有的物质都占据空间,本课通过系列活动,在学生认识了空气确实存在的基础上,让学生认同空气和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由此逐步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
(2)将杯子轻轻地竖直倒扣下去一直压到底,不能松手,再轻轻地将杯子从水中拿出来,杯口朝下;
(3)用桌上的毛巾将杯子先擦干后,取出纸看看有没有湿。
学生猜测:杯中的纸巾会不会被水浸湿?
3.分组实验。
4.小组汇报:在刚才的活动中你们看到了什么?说明了什么?还有哪个小组想补充?同时老师公布刚才试验结果让大家共同见证。
重点难点
认识到空气是一种物质,与其他物质一样,能够占据空间。
教学准备
纸、矿泉水瓶、气球、锥形瓶、带孔橡皮塞、烧杯、漏斗、水等
教学方法
试验探究,实验演示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邻居的王奶奶碰到了一个难题,她想请我们班的同学帮她解决一下,今天我把她的难题带的课堂上来了。(出示课件:王奶奶买了一大瓶酱油,想用漏斗将它倒入小瓶子里,漏斗的颈口是紧紧塞住瓶口的,这时她遇到一个难题:酱油倒不进去。)为什么流不进去呢?你能想办法解决吗?
那又是为什么这个瓶子里的气球能够吹大,而在之前我们的尝试中气球没有被吹大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瓶子的不同,你发现了什么?
通过同学们的尝试,我们发现:瓶子有洞,气球就能被吹大。瓶子没有洞,气球就吹不大。为什么会这样?
(总结)非常好。正是因为瓶子里的空气占据了瓶子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所以最初气球吹不大。通过这一次的尝试,我们发现:空气能不能占据空间?
二、空气占据空间吗
活动一:快速倒水,你有什么发现?
实验法法:
1.把锥形瓶平放在实验台上,把带孔的橡皮塞塞到锥形瓶口,固定好后把漏斗下端插入橡皮塞的小孔内。
2.烧杯内盛满水,沿着漏斗壁一侧快速倒水。
3.观察实验现象。
学生观察现象,并汇报:水很难流进瓶里。并猜测原因。
4.引导学生思考:
水很难流进瓶里,是谁阻碍了水的流动?要使水很快地流进瓶里,应该怎么做?这种现象说明了了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