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代表人物

合集下载

五祖与六祖的著名的偈语

五祖与六祖的著名的偈语

五祖与六祖的著名的偈语佛教是一个源远流长的宗教,不仅对中国文化有着深远的影响,同时也对全世界的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佛教中,禅宗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流派,其代表人物包括五祖和六祖等。

在禅宗中,五祖和六祖的著名偈语常常被人们引用,这些偈语不仅具有哲理性,而且更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的指导和启示。

本文将介绍五祖和六祖的著名偈语,并探讨其意义和价值。

五祖的著名偈语五祖是中国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名偈语包括以下几句: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偈语表达了五祖对于菩提的理解,他认为菩提是一种本质上不存在的东西,就像树木和明镜一样,并不是实在的存在。

五祖进一步指出,本来就没有任何的物品存在,所以也就没有尘埃可以惹起。

这句偈语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超越物质的世界,认识到真正的本质,从而不被表象所迷惑。

2. “一花开五叶,果成实不空,虚名实不得,名实两空中。

”这句偈语表达了五祖对于花的理解,他认为花开时,不仅有五片花瓣,而且还会结出果实,这个果实是实实在在的存在。

但是,五祖也指出,名和实都是虚无的,它们都是不存在的东西。

这句偈语告诉我们,我们应该超越表象,认识到真正的实相,从而不被虚妄所迷惑。

3.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句偈语表达了五祖对于菩提和心的理解,他认为我们的身体就像一棵菩提树,而我们的心就像一面明镜。

我们应该时刻保持内心的清明,勤于打扫自己的心灵,不让尘埃沉淀在内心。

这句偈语告诉我们,我们应该保持内心的纯净和清明,从而能够更好地领悟菩提的真谛。

六祖的著名偈语六祖是中国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著名偈语包括以下几句: 1.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句偈语与五祖的偈语相同,表达了对菩提本质的理解。

六祖认为菩提是一种本质上不存在的东西,就像树木和明镜一样,并不是实在的存在。

他进一步指出,本来就没有任何的物品存在,所以也就没有尘埃可以惹起。

响堂山 释圆通的故事

响堂山 释圆通的故事

响堂山释圆通的故事
【响堂山简介】
响堂山位于中国河北省邯郸市,是一座具有丰富历史文化底蕴的名山。

自古以来,这里便是佛教圣地,多名高僧在此修行弘法,其中最为著名的便是释圆通。

【释圆通生平事迹】
1.出家背景
释圆通,俗名张某某,生于公元527年,祖籍辽东。

他从小聪明过人,博览群书,成年后因家庭变故,顿悟人生无常,遂决定出家修行。

2.修行经历
释圆通出家后,云游四方,遍访名师。

在某次游历过程中,他来到了响堂山,被这里的山水美景所吸引,便在此地结庐修行。

他在这里刻苦钻研佛法,修行境界不断提高,逐渐成为一代高僧。

3.弘扬佛法
释圆通在响堂山期间,广收弟子,传授佛法,使响堂山成为当时佛教文化传播的重要基地。

他还多次主持译经工作,将大量佛教经典翻译成中文,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

【释圆通与响堂山的关系】
释圆通在响堂山修行、弘扬佛法,使响堂山的名声远扬。

他与响堂山的关系密切,可称为响堂山佛教文化的代表人物。

【释圆通的影响和贡献】
释圆通在响堂山的修行过程中,对佛教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培养了一大批佛教人才,传播了佛教教义,使佛教在中国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

此外,他还为响堂山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为后世研究佛教历史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总结】
释圆通是响堂山佛教文化的杰出代表,他的生平事迹和修行历程为人们传颂。

他在此地弘扬佛法,培养弟子,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慧能

慧能

关于六祖的法号,历来志为“慧能”或“惠能”的均有。据说六祖本人不识字,但据六祖门人法海曾记载“……专为安名,可上惠下能也。父曰,何名惠能?僧曰,惠者。以法惠施众生;能者,能作佛事”,此外,六祖法体真身的安放地南华禅寺亦以“惠能”为准,可知“慧能”当是讹误。
在英国伦敦大不列颠国家图书馆广场,矗立着世界十大思想家的塑像,其中就有代表东方思想的先哲孔子、老子和慧能,并列为“东方三圣人”。慧能作为在我国历史上有重大影响的思想家之一,其思想包含着的哲理和智慧,至今仍给人以有益的启迪,并越来越受到广泛的关注。
早年
惠能父亲名卢行瑫,早逝,母李氏,自幼以卖柴为生。《六祖坛经》中,惠能自述其籍贯为范阳(今北京大兴),其父为范阳卢氏,后贬于岭南,故惠能为范阳卢氏后裔。但是五祖弘忍曾称他为“獦獠”(未开化的蛮人),惠能也自称“语音不正”。
皈依佛门
惠能父亲早亡,家境贫穷以卖柴为生。一次,惠能卖柴回家的路上听到有人读诵《金刚经》,便蒙生学习佛法之念。他去黄梅山拜谒五祖弘忍,由此开始了学佛生涯。
惠能到曹溪宝林寺(今广东韶关南华寺),弘扬禅宗,主张“顿悟”,影响华南诸宗派,人称“南宗”,在此传法长达37年之久。当时,六祖惠能的同门师兄神秀,主张“渐悟”,在华北势力颇盛,号称“北宗”。神龙元年(705年),武则天和唐中宗即遣内侍薛简往曹溪召其入京。惠能以久处山林,年迈风疾,辞却不去。薛简恳请说法,将记录带回报命。中宗因赠摩纳袈裟一领及绢五百匹以为供养。并命改称宝林寺为中兴寺,由韶州刺史重修,又给予法泉寺额,并以惠能新州故宅为国恩寺。
惠能
属地:广东
中国禅宗南派的创始人,伟大的宗教改革家,是禅宗中国化和平民化的主要代表人物,对佛教文化的传播,起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被西方尊为“东方三圣人”和“世界千年十大思想家”之一。现今世界流行的汉传禅宗,均为其后派。

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有哪些

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有哪些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有不少著名的僧人。

他们或者通过佛法教化,或者通过修行成就,或者通过文化传承,都在一定的历史时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以下是一些中国历史有名的僧人。

一、道元禅师道元禅师(1103年-1169年),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的禅宗大师。

他最为著名的作品是《正法眼藏》。

作为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不仅在佛教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还成为了道教和儒家的研究对象。

在中国文化中,他被誉为“禅宗开宗祖师”。

二、慧思和尚慧思和尚,原名李天福,现代著名的知识分子、佛教僧侣和社会活动家。

慧思和尚在中国佛教界和社会界广受尊重。

他长期致力于传承中国佛教文化、弘扬慈善事业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他曾先后担任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中国南山禅寺副主持、中国象山寺住持等职务。

三、法相宗法相宗,原名孙佛,山东省即墨人。

他是东晋时期的一位著名的佛教大师,曾在佛教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上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他创立了法相宗,强调本质观念和所有东西的共同体性。

他的学说深受广大信徒的欢迎,被誉为佛教的一个大流派。

四、玄奘大师玄奘大师,唐代著名的佛教僧人和学者。

他的名字源于他的尼师,这位福建人叫“随”,于是“因随”阿育王寺僧人便把他叫做“玄奘”。

他的名字也因此在佛教历史上流传下来,并广泛被人们传颂。

玄奘大师曾多次出国考取佛经,行程数万里,克服了无数困难。

他所经历的困难并没有气馁他的决心,相反他在困境中坚定自己的信仰。

玄奘大师为佛教的传播和丰富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五、慧能大师慧能大师是中国禅宗中最著名的祖师之一。

他出生在安徽省,但他的具体出生年份并不确定。

慧能大师在成为禅宗祖师之前,曾受过多次的重大的考验和斗争。

他曾逐步学会临听禅(或临济宗),由此开创出了禅宗的新领域。

慧能大师的学说对后世禅宗大师史学论坛思想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是祖师们所信奉的“毗尼三藏”里所列的顶级圣者之一。

魏晋时期佛家七道人之一 支遁为人处世和思想之道

魏晋时期佛家七道人之一 支遁为人处世和思想之道

魏晋时期佛家七道人之一支遁为人处世和思想之道本文导读:他初隐余杭山,25岁出家,曾居支硎山,后于剡县(今浙江省绍兴市新昌嵊州一带)沃洲(新昌县)小岭立寺行道,僧众百余。

晋哀帝时应诏进京,居东安寺讲道,三年后回剡而卒。

他精通佛理,有诗文传世。

据文献记载,《神骏图》画的是支遁爱马的故事。

支道林是一位佛教徒。

在魏晋时期,玄学盛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自然也影响到佛教。

支道林虽出家为僧,但却颇具名士风采,擅长草隶,游山乐水,好吟诗文。

别人送给他几匹马,他精心饲养,有人因此笑话他,他回答说:“我是爱它的神骏,随便养着罢了。

”后来又有人送他两只鹤,他倍加爱惜,不久便对鹤说:“你本是冲天之物,怎能作耳目玩物呢?”于是将鹤放飞了。

所有这些,都与当时玄学名士的行为吻合,所以当世名士也特别喜欢与他交往,尤其喜欢将他与玄谈名流相比较。

孙绰曾著《道贤论》,将佛家七道人(支道林、法护、帛法祖、法乘、竺道潜、于法兰、于道邃)比为“竹林七贤”,认为之遁与向秀(七贤之一)都酷爱《庄》、《老》,二人虽不同时,但是文采、爱好相似。

所以支道林身为名僧,实则名士,当时人评他是“身披袈裟的名士”。

又说他“理趣符老庄,风神类谈客”。

在此之前,玄学家不谈佛,甚至不与佛教徒交往,支道林开创了玄、佛结合的先河。

哀帝准他回山时,一代名流前来为他送行,可见名士对支道林的倾慕。

玄谈名士对支道林的敬重,当然不仅因为他的名士风度,更重要的是他的思想和才华。

支道林除了作诗写文之外,还写了很多重要的学术著作,如《即色游玄论》、《圣不辨知论》、《道行旨归》、《学道诫》、《大小品对比要妙》、《逍遥论》,等等。

其著作今天虽然大部分已亡佚,但从仍存的部分文章及残篇看,支道林在佛学、老庄学方面确实有很高的造诣。

在佛学方面,支道林的主要成就在般若学。

在东晋“六家七宗”的佛教般若学派中,他代表的即色宗。

色宗的基本观点是“色不自有,虽色而空,故曰色即为空,色复异空”。

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比较

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比较

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比较在《西游记》中,佛教和道教是两个重要的宗教教派,它们分别代表了佛教和道教的思想和信仰体系。

虽然它们有一些共同点,但也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比较《西游记》中佛教和道教的教义、修行方式和人物形象。

一、教义比较佛教注重解脱、智慧和慈悲。

佛教的核心教义是四圣谛,即苦、集、灭、道。

佛教强调通过禅修和修行来超越生死轮回,最终达到涅槃的境地。

在《西游记》中,佛教的代表人物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

他们代表着智慧和慈悲,通过帮助唐僧、孙悟空等主要角色克服各种困难,成就他们的修行目标。

道教强调自然、自由和无为而治。

道教主张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注重修炼内丹和道德修养。

道教的核心教义是道,也被称为无为而治的原则。

在《西游记》中,道教的代表人物是太上老君和二郎真君。

他们的修行方式是通过炼丹和炼器,以达到长生不老和超凡脱俗的目的。

二、修行方式比较佛教修行强调正定心、静坐禅修和舍己为人。

在《西游记》中,唐僧作为佛教的代表人物,通过修炼正心诚意、发大悲心和修行六度,最终获得真经。

孙悟空作为他的弟子,通过修炼紧箍咒和保护唐僧的安全,逐渐修成正果。

道教修行注重气功、炼丹和炼器。

在《西游记》中,太上老君是道教的代表人物,他通过修炼炼丹术和炼器术,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

二郎真君也是道教的修行者,他通过修炼武艺和持有法宝,帮助唐僧等人克服各种妖魔鬼怪的阻挠。

三、人物形象比较在《西游记》中,佛教和道教的人物形象也有明显的差异。

佛教的代表人物如来佛祖是智慧和慈悲的象征,他以佛印手势和菩萨形象出现,给人以庄严和神圣的感觉。

道教的代表人物太上老君和二郎真君则展现出不同的形象。

太上老君以老者形态出现,头戴金冠,手持金钺,给人以神秘和尊贵的感觉。

而二郎真君则以英俊勇武的形象示人,手持如意金箍棒,展现出英雄和勇猛的一面。

总结起来,《西游记》中的佛教和道教在教义、修行方式和人物形象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佛教注重智慧、慈悲和修炼正心诚意,代表人物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

慧能六祖的故事

慧能六祖的故事

慧能六祖的故事【最新版3篇】目录(篇1)1.慧能六祖的故事概述2.慧能的生平经历和思想体系3.慧能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和贡献4.慧能的思想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5.慧能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正文(篇1)一、概述慧能六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人物,他是禅宗思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出生于唐代,是禅宗的第三代传人,也是禅宗思想的集大成者。

二、生平经历和思想体系慧能六祖生于唐玄宗时代,他的家庭贫困,父母早逝,但他却具有极高的智慧和才华。

他年轻时曾在佛寺中修行,后来因受到一位禅师的点化,开始深入研究禅宗思想。

他主张“顿悟”,认为人的本性是清净的,可以通过修行和悟道达到解脱。

他认为,佛法并不是高深莫测的,而是每个人都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领悟和实践的。

三、对中国佛教的影响和贡献慧能六祖的思想对中国佛教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顿悟”思想打破了传统的修行方式,提倡以个人的修行为主,强调个体的自我修养。

他的思想还影响了后来的禅宗大师,如马祖道一、百丈怀海等。

四、思想对中国文化和艺术的影响慧能六祖的思想不仅影响了佛教,还对中国文化和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顿悟”思想影响了后来的文人墨客,如苏轼、黄庭坚等。

他的思想还影响了中国的绘画、音乐等艺术领域。

五、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慧能六祖在中国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创始人之一,他的思想对中国佛教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目录(篇2)1.慧能六祖的故事概述2.慧能的生平经历和佛教思想3.慧能对中国佛教的影响4.慧能的思想对中国文化的影响正文(篇2)一、概述慧能六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他的生平经历和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介绍慧能六祖的故事,以及他对于中国佛教和中国文化的重要贡献。

二、生平经历和佛教思想慧能六祖,原名慧,出生于唐代中期,是中国佛教禅宗的代表人物之一。

他主张“明心见性”,认为每个人都有佛性,只要通过修行,就可以达到解脱的境界。

有哪些名人或故事与苦思冥想有关?

有哪些名人或故事与苦思冥想有关?

有哪些名人或故事与苦思冥想有关?一、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苦思冥想在佛教中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也曾经历过漫长的苦思冥想过程。

他于公元前6世纪生于印度尼泊尔一位贵族家庭,而后离开尘世,开始了对人生的苦思冥想。

他坚信人生的苦难源于欲望,为了解脱众生,他开始了长达六年的苦思冥想修行。

他在尼泊尔菩提树下静坐并冥想,最终顿悟了无生无灭的真理,获得了佛教教义的成就,也就是我国的国宝禅宗。

二、宗教领袖毛伊卡塔著名的宗教领袖毛·伊卡塔也是一位与苦思冥想紧密相关的名人。

毛·伊卡塔是印度教背离分子,于1952年建立了国际禅宗协会。

他一生都致力于真理与智慧的追求,并通过苦思冥想来实现心灵的超脱。

磨砺了多年,毛·伊卡塔最终体悟到人生的真谛,他提倡要回到本源,返璞归真,实现心灵的解脱,不再受世俗所累。

三、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古希腊哲人苏格拉底也是苦思冥想的代表人物之一。

苏格拉底是古希腊的伟大哲学家、思想家,他主张通过思考和沉思来寻求真理。

他认为人类生活在错误与谬误中,真理只有通过苦思冥想才能被抽离出来。

苦思冥想是他的哲学之源,也是他思维的动力,苦思冥想成为了他思考并传授智慧的核心。

四、佛教故事《禅和德恶集》中的故事《禅和德恶集》是一部佛教经典著作,其中的一些故事与苦思冥想密不可分。

故事《竹林七贤》通过七位身世痛苦的贤者的苦思冥想与思考,表达了他们对人生苦难的思索和对智慧真理的追求。

这些贤者不断磨砺自己的心灵,通过苦思冥想逐渐认识到了人生的本质和快乐的来源,最终获得了内心的平静与智慧。

五、古印度的苦行者古印度的苦行者也与苦思冥想紧密相连。

这些苦行者放弃了尘世的名利,通过苦行和冥想来锻炼自己的意志力和顽强不屈的精神。

他们选择了与世隔绝的生活,并在贫瘠的山谷中安静地坐着,进行数年甚至更长时间的苦思冥想修行。

通过苦行与冥想,他们希望能够超脱生死轮回,实现心灵的解脱。

以上便是与苦思冥想相关的名人和故事。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

儒道佛三家文化的本质与区别三教文化属于中国传统文化,涉及儒、佛、道三家。

三家的学术内涵构成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历史。

三教合一,即儒、佛、道三教相互包容和相互融合,儒家最高称圣,佛家最高称佛,道家最高称仙。

圣、佛、仙皆由人成。

成者,非天生,而是修学的成果。

儒、佛、道文化是人类智慧的精神财富,是人类对主客体认识的知识结晶。

人类文明的历史发展,以及现代、未来的文明人类的前途,都与儒、佛、道传统文化密切相关。

继承、研究、融合、发展儒、佛、道的传统文化,是对人类文明的承前启后。

所谓“三教”,指的是儒、道、佛三家。

三教概念的发展,可以分几个阶段,魏晋南北朝是一个阶段,唐宋是一个阶段,元明清是一个阶段。

最初的阶段里,虽然有三教的连称,不过彼此是独立的,当然相互间都有影响,儒、道、佛三者之所以相提并论,则是偏重于它们社会功能的互补。

中间的阶段是一个过渡的阶段,主要在于彼此内在意识上的流通融合,逐步变成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但就其主流而言,依然各树一帜。

只有最后的阶段才出现真正宗教形态上的三教合一。

其中,第二阶段是在继续第一阶段三教功能互补的基础上更添新内容,第三阶段亦是在前二个阶段的底子上再演化出来“三教合一”的新成份,这也反映了三教合流的趋势越来越大。

1、儒家创始人:孔子代表人物:孟子、荀子。

作品:《论语》、《孟子》、《荀子》。

主要思想:仁政,民贵君轻;性善论;义利观,先义后利。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和礼。

①仁:对于缓和阶级矛盾,调整人际关系,稳定社会秩序具有积极的作用,对现代所提倡的人本理念也具有借鉴作用,其改良政治的主张,也体现了与时代同步的精神。

②礼:带有承认等级和阶级剥削、压制人民斗争的消极性,以后的历代统治者都把它作为进行阶级压迫的思想工具。

2、道家创始人:老子,代表人物:庄子道家学说形成于先秦时期,与儒家文化互相激荡,相辅相成一起成为中国古代文化的思想脊柱,道家学说是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世界的最高实体,道既是宇宙万物的本原,也是宇宙万物赖以生存的依据。

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对比

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对比

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对比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佛道教义为主题的奇幻小说。

在这个故事中,佛教和道教经常出现,并且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佛教和道教这两个教派的不同之处。

一、信仰与理念的差异佛教始于古印度,强调放下尘世的欲望,通过修行达到解脱与超脱。

在西游记中,佛教代表着智慧与慈悲,如观音菩萨、如来佛祖等都是以救度众生为目的。

佛教的信仰核心是精神的修行,教导人们放下执念,追求内心的宁静与解脱。

而道教则源于中国,主张顺应自然,强调达到“无为而治”、“真人无敌”的境界。

道教修行者追求长生不老和超凡入圣,尝试通过炼丹、仙术等方法达到永生的目的。

二、教义的不同佛教注重“诸行无常”的观念,认为一切事物都是虚幻不实的,追求超脱世俗的境界。

佛教强调善良与慈悲,鼓励众生修行善行,积累功德,以期来世获得更好的境遇。

道教则追求长生不老,主张修炼自身的内功和仙术,以达到超凡入圣的境界。

道教讲究内丹和神仙,认为通过炼丹、修炼等方式可以延缓衰老并获得超自然的力量。

三、修行方法的差异佛教强调定、慧、戒三学的修行方法。

定指的是冥想与内心的宁静,慧指的是智慧与洞察力,戒指的是遵守戒律与修身养性。

佛教修行者通过坐禅、礼佛、诵经等方式培养内心的宁静与修养。

道教的修行方式较为多样,包括炼丹、炼器、炼身等方法。

道教追求长生不老,通过吸收天地之灵气和炼制丹药,达到超越凡人的目的。

还有一些著名的道士如张果老、吕洞宾等以道家修行方法成就了自己的仙道。

四、角色形象的差异在西游记中,佛教的代表人物是观音菩萨和如来佛祖。

观音菩萨是慈悲女神,以普度众生为己任,常常以救助苦难人群为主题。

如来佛祖是佛教的创始人,拥有无穷的智慧和慈悲心。

而道教的代表人物则是太上老君和张果老。

太上老君是道教中最高神祇之一,被称为“至真至幽元始天尊”,具有超凡入圣的境界。

张果老则以炼丹成仙的方式成功地登仙成圣。

综上所述,西游记中的佛道二教在信仰与理念、教义、修行方法和角色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中 国古代最著名的宗教领袖都有谁

中 国古代最著名的宗教领袖都有谁

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宗教领袖都有谁宗教在中国古代的历史长河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也涌现出了许多具有深远影响力的宗教领袖。

首先,不能不提的是佛教的玄奘大师。

玄奘,俗姓陈,名祎。

他自幼聪慧好学,对佛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为了探究佛教的真谛,他毅然踏上了西行取经之路。

这一去,便是漫长而艰辛的旅程。

穿越茫茫沙漠,翻过皑皑雪山,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玄奘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终于抵达印度。

在印度,他遍访名寺高僧,研习佛法,取得了极高的造诣。

回国后,玄奘致力于佛经的翻译工作,他的翻译准确而严谨,为佛教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他所翻译的佛经成为了中国佛教经典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后世佛教的研究和传承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道教方面,张道陵堪称一代宗师。

张道陵原名张陵,他创立了“正一道”,又称“天师道”。

张道陵认为,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长生不老、得道成仙的境界。

他制定了一系列的教义、教规和修炼方法,吸引了众多信徒。

张道陵的道教思想融合了道家的哲学理念和民间的信仰习俗,具有很强的包容性和适应性。

在他的影响下,道教逐渐发展壮大,成为中国本土宗教的重要流派之一。

另外,王重阳也是道教历史上的重要人物。

王重阳主张儒、释、道三教合一,他创立了全真道。

全真道强调修炼心性,主张通过内修和外修相结合的方式达到超凡脱俗的境界。

王重阳及其弟子们的传教活动,使得全真道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成为道教中的重要一支。

佛教中的慧能大师同样闻名遐迩。

慧能是禅宗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顿悟法门。

慧能认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佛性,只要通过瞬间的领悟,就能够实现成佛的目标。

这种思想打破了传统佛教繁琐的修行方式,使佛教更加贴近民众,易于被人们接受。

慧能的《六祖坛经》是中国佛教史上唯一一部被尊称为“经”的祖师著作,对禅宗的发展和传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还有一位值得一提的宗教领袖是鸠摩罗什。

鸠摩罗什是东晋时期的高僧,他精通梵文和汉文,翻译了大量的佛经。

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力在唐宋时期

佛教的传播和影响力在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佛教的代表人物和事件

唐宋时期佛教的代表人物
玄奘:唐代著名高僧,译经大师,《西游记》中的唐僧原型
神秀:唐代禅宗北宗创始人,主张“渐悟成佛”
宗密:唐代华严宗代表人物,著有《华严经疏钞》等重要著作
智圆:宋代天台宗代表人物,著有《天台四教仪集注》等重要著作
慧能:唐代禅宗六祖,主张“顿悟成佛”,对禅宗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华严经》:被誉为“经中之海”,是佛教经典中最长的一部
《法华经》:被誉为“经中之宝”,是佛教经典中最珍贵的一部
《楞严经》:被誉为“经中之秘”,是佛教经典中最神秘的一部
《维摩诘经》:被誉为“经中之奇”,是佛教经典中最奇特的一部
唐宋时期佛教的代表思想
天台宗:以止观双运的修行方法,强调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华严宗:以法界缘起的世界观,强调事事无碍、圆融无碍的境界
社会因素:唐宋时期社会风气开放,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增强,对佛教的接受度降低
思想因素:唐宋时期儒家思想占据主导地位,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受到冲击,逐渐转向儒家思想
唐宋时期佛教衰落的表现
寺庙数量减少
僧侣数量减少
佛教信仰淡化
佛教文化影响力减弱
唐宋时期佛教衰落的影响
社会影响:佛教衰落导致社会信仰缺失,道德观念淡化
禅宗:以禅修为主的修行方法,强调内心的觉悟和顿悟
净土宗:以念佛为主的修行方法,强调往生净土和信仰阿弥陀佛
唐宋时期佛教的衰落和影响

唐宋时期佛教衰落的原因
政治因素:唐宋时期政治稳定,统治者对佛教的控制加强,限制了佛教的发展
经济因素:唐宋时期经济繁荣,人们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增加,对佛教的信仰逐渐减弱
佛教在唐宋时期的发展特点:禅宗、净土宗等宗派的兴起

《西游记》中的佛教与道教观念融合分析

《西游记》中的佛教与道教观念融合分析

《西游记》中的佛教与道教观念融合分析介绍《西游记》是中国四大经典名著之一,由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创作。

本书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和唐僧师徒四人西行取经的故事,以及他们遇到的各种妖魔鬼怪的斗争和历险。

在这个故事中,佛教与道教的观念融合得十分巧妙,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佛道并重的特点。

佛教和道教在西游记中的代表性人物1. 佛教代表人物——唐僧唐僧是西游记中的主要人物之一,也是佛教的代表。

他被描述为一个至善至诚的人,一心向佛,出发取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弘扬佛法,救度众生。

他的修行过程中,展现了佛教中对于修行的追求和坚持。

2. 佛教代表人物——孙悟空孙悟空作为《西游记》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角色之一,也代表了佛教的观念。

他原本是个妖猴,后来受到佛祖的感化,皈依佛门,成为了一个佛教护法。

他的角色形象中体现了佛教中的修行意义和智慧。

3. 道教代表人物——观音菩萨观音菩萨是西游记中另一个重要的角色,也是道教的代表。

她化身成为了观音姐姐,指引唐僧师徒四人的前进方向并帮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

观音菩萨的形象展现了道教中的慈悲和智慧。

佛教和道教观念在西游记中的融合在《西游记》中,佛教和道教的观念并不是独立存在的,而是相互融合、相互渗透的。

以下是几个具体的例子:1. 佛教与道教的共同目标:成佛与长生在佛教中,修行的目标是成佛,即通过修行达到解脱、涅槃的境界;而在道教中,修行的目标是长生,即通过修炼获得长生不老之身。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的目标是取经,寻找真经,不仅是为了弘扬佛法,更是为了实现自己的成佛与长生的愿望。

这一点既体现了佛教中的解脱观念,又体现了道教中的长生观念。

2. 佛教与道教的修行方法:禅定与炼丹在佛教中,禅修是一种重要的修行方法,通过冥想和内观达到对自己内心和外部世界的认知和理解;而在道教中,炼丹是一种重要的修炼方法,通过炼制丹药和炼制内丹来达到长生的目的。

在《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四人在修行的过程中既有通过禅定修行增进智慧的佛教修行方法,也有通过炼丹修行追求长生的道教修行方法。

慧能六祖的著名的偈语

慧能六祖的著名的偈语

慧能六祖的著名偈语1. 引言慧能六祖(638年-713年),俗姓陳,福建南安人,唐代禅宗六祖,是中国佛教禅宗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

他以其深邃的智慧和卓越的教诲被后世尊称为“六祖慧能”或“南宗祖师”。

慧能六祖以其著名的偈语而闻名于世,这些偈语简洁明了、寓意深远,道出了佛法的精髓。

本文将对慧能六祖的著名偈语进行全面详细、完整深入地介绍和解读。

2. 慧能六祖的背景慧能六祖出生于唐太宗贞观元年(628年),他在少林寺出家修行,后来前往黄梅山拜访第五代禅宗祖师弘忍。

弘忍看出了慧能的修行资质和潜力,并将衣钵传给了他。

随后,慧能被派往广州开设一座寺庙。

在广州,慧能受到了当地僧众的敬重,但也引起了争议。

他的教诲和见解与传统禅宗有所不同,这引起了其他禅宗派别的反对。

最终,慧能被迫离开广州,并前往九华山隐居。

在九华山,慧能继续传授佛法,并有许多弟子。

他的教诲以简明扼要、直指人心而著称,吸引了众多学生前来求教。

3. 慧能六祖的著名偈语3.1 偈语一:“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这句偈语是慧能六祖最为著名的一句话,也是禅宗最重要的箴言之一。

它表达了一个重要的佛理观点:菩提(觉悟)并不存在于外在世界或物质之中,而是存在于每个人自己的内心。

菩提本无树,意味着觉悟不依赖于任何外部条件或外物。

明镜亦非台,则表示清晰明了的心灵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工具或媒介。

本来无一物,强调了一切现象都是虚幻的,没有实质性的存在。

何处惹尘埃?则提醒人们不要被外界的杂念和烦恼所困扰,应当保持内心的清净。

这句偈语告诉我们,真正的觉悟是通过超越物质世界、放下执著和迷恋来实现的。

只有在内心彻底明净的状态下,我们才能真正体验到菩提之境。

3.2 偈语二:“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这句偈语强调了个人修行中保持内心清净的重要性。

它通过比喻将身体比作菩提树,将心灵比作明镜台。

身是菩提树意味着我们自己就是觉悟的源泉和载体。

佛教代表人物.

佛教代表人物.

代表人物喜交加。

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国族形势的影响:在当时十六国争霸的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东方刹帝利)臣属于憍萨罗国(西方婆罗门势力),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

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面对国族暗淡前景,他有意为迦毗罗卫争取思想权威的地位,从而巩固刹帝利的统治。

沙门思潮的影响:当时的印度,在重解脱的宗教风气下,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相当普遍。

出现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

深居于森林茂密之处进行沉思,是印度的传统。

这渊源于稍早于《奥义书》的《森林书》时代,到佛陀时代已成为印度上层阶级的一种风气。

成长环境与个性:幼年丧母的他,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

传说他在随父外出农耕祭典时,独自在树下坐禅,达到初禅之境;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

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消除。

所谓“四门游观”事件: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出家动机的象征性说法。

觅道的经过苦行拉合尔博物馆(16张)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

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

[36-37]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

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

[38]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39]禅修: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

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

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修定并无法契合真理。

禅定虽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所以禅定自身是盲目的。

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而达到精神的解脱。

通过六年的深入体验,展开与苦行的正面对质,他把自己弄得形销骨立,最终确认苦行无益并终止苦行。

西游记中的佛教与道教的对抗

西游记中的佛教与道教的对抗

西游记中的佛教与道教的对抗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经典文学作品之一,讲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

在这部作品中,佛教和道教两大宗教互相对抗,展现了它们之间的复杂关系。

本文将探讨西游记中佛教与道教的对抗,并分析其背后的意义。

一、佛教与道教的背景介绍佛教和道教都是中国古代的重要宗教,它们在历史上有着广泛的影响力。

佛教源于印度,经过传入中国后,逐渐融合了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独特的中国佛教。

道教则是中国本土宗教,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强调个体修炼和自然观察,注重追求长生不老和通天彻地的境界。

二、佛教与道教在西游记中的形象描绘在西游记中,佛教代表人物是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他们具有神圣的形象和无比的智慧。

道教则以如意真仙和三清道祖为代表,他们拥有神奇的法力和超凡的修为。

通过对这些角色的生动描绘,作者展示了佛教和道教的力量和影响。

三、佛教与道教的对抗在西游记的情节中,经常出现佛教和道教之间的对抗和争斗。

比如,如来佛祖和观音菩萨与如意真仙和三清道祖之间的斗法,表达了佛教和道教的敌对关系。

此外,佛教和道教的门派和弟子也经常发生争执和冲突。

四、佛教与道教的意义与象征佛教与道教在西游记中的对抗背后,有着深刻的意义和象征。

佛教代表了智慧和慈悲,强调解脱众生的苦难;道教则代表了神秘和超自然力量,追求长生不老的目标。

它们之间的对抗体现了不同信仰之间的冲突与辩证统一,也反映了人类自身对于生死、苦难和追求的思考与探索。

五、佛教与道教的内涵与价值西游记中佛教与道教的对抗,并非简单的敌对关系,而是各自追求真理的表现。

佛教强调智慧与慈悲,倡导众生解脱,帮助主角圆满取经;道教则以神奇的法术与仙丹相助,为主角提供力量和支持。

这体现了佛教与道教的共同目标,即帮助人们摆脱尘世的痛苦,寻求真理和解脱。

六、佛教与道教的思想对当代社会的启示西游记中佛教与道教的对抗,给我们带来了许多启示。

佛教的慈悲与道教的自然观察,都在当代社会中有重要的意义。

我们可以从佛教中学习慈悲和宽容,建立和谐社会;而道教的自然观察和修行方式,也对于我们的健康和生活有积极的影响。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探究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探究

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探究西游记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成书于明代的明代之初,作者是吴承恩。

这部小说以其丰富的故事情节和深刻的人物形象吸引了无数读者。

其中,佛教文化在故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着重探究西游记中所展现的佛教文化及其影响。

一、西游记中的佛教形象在西游记的故事中,有四位主要角色被塑造成了佛教的形象,分别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

首先,唐僧作为故事的主要角色,是佛教的代表人物。

他具有慈悲为怀、舍己为人的品质,尽管面对重重困难,依然坚持自己的信仰,并希望将佛法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其次,孙悟空被描绘成一个有趣而聪明的角色,他被称为“美猴王”,具有无限的力量。

不过,在佛教文化中,他也代表着一种修行的境界,通过遵循戒律、修炼心性,最终获得解脱和超凡的力量。

再次,猪八戒的形象与佛教中的“猪”,也就是贪念之兽有着紧密的联系。

他代表着人类中的贪欲和欲望,但也表达了佛教中的“悟性自性”,通过不断修行和努力,逐渐摆脱自己的贪念。

最后,沙僧是一个忠诚而勤劳的角色,他在西游的旅程中扮演着一个助手的角色。

在佛教文化中,沙僧象征着慈悲和顺从的品质,他对师傅的忠诚和信仰的坚定,使他成为西行路上不可或缺的一员。

二、佛教教义的体现在西游记的故事情节中,佛教的教义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现。

首先,西游记中的佛教教义强调了修行和救度众生。

唐僧及其三个徒弟是为了取回真经而西行,这个行为象征着佛教中追求解脱和救度众生的精神。

通过四位角色的努力,小说中表达了佛教信仰中的善行和修行的重要性。

其次,西游记中展现了佛教中的轮回和因果报应。

在故事中,有许多魔鬼和妖怪,他们都犯了错误,而最终都要遭受到因果报应。

这一情节体现了佛教中轮回和因果报应的观念,也强调了众生应该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再次,小说中经常提到取经之路的困难和人物的修行。

这反映了佛教中的“无上乐道”思想,即人们要经历各种艰难和考验,才能达到超越尘世的境界。

最后,西游记中对于佛教地位的描述也非常准确。

《章嘉若白多杰中观思想研究》范文

《章嘉若白多杰中观思想研究》范文

《章嘉若白多杰中观思想研究》篇一一、引言章嘉若白多杰,作为藏传佛教的重要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具有深厚的哲学内涵和独特的文化价值。

中观思想作为其核心思想之一,不仅在佛教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而且对现代哲学和思想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旨在通过对章嘉若白多杰的中观思想进行深入研究,揭示其思想内涵、特点及其在现代社会的价值。

二、章嘉若白多杰的生平与背景章嘉若白多杰生于藏地,自幼聪慧,后成为藏传佛教的杰出代表。

他的思想深受藏传佛教的熏陶,同时也吸收了印度佛教和其他文化传统的精华。

他的中观思想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渊源。

三、中观思想的内涵与特点1. 内涵:章嘉若白多杰的中观思想以“中道”为核心,强调对事物的客观认识和全面理解。

他认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应该避免走向极端,而应该采取一种既不偏激也不保守的态度。

这种态度既不是绝对主义也不是相对主义,而是寻求事物之间的平衡和和谐。

2. 特点:中观思想的特点在于其辩证性和包容性。

在辩证性方面,它强调事物的变化性和相对性,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和变化的。

在包容性方面,它尊重各种不同的观点和思想,认为不同观点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有助于人们更全面地认识事物。

四、中观思想在藏传佛教中的地位与作用在藏传佛教中,中观思想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首先,它为佛教哲学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佛教哲学更加完善和系统化。

其次,中观思想对于指导人们的修行和生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它强调人们应该以一种平和、宽容的态度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

此外,中观思想还对于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它倡导人们以一种包容、和谐的态度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问题。

五、中观思想在现代社会的价值中观思想在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价值。

首先,它对于现代哲学和思想界具有启示作用,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思考方式和方法。

其次,中观思想对于解决现代社会的问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例如,在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时,中观思想倡导一种宽容、和谐的态度,有助于缓解社会矛盾和冲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代表人物佛陀时代,印度北部有十六国,基本上都是君主制。

此外还有若干独立或半独立的小国,释迦族统治的迦毗罗卫就是其中之一。

它臣属于憍萨罗国,[15]位于今天尼泊尔境内,接近印度边界。

释迦族从事以稻作为主的农业。

[16]当时释迦族的政治体制,有学者认为是贵族共和制,即由少数统治者协商进行统治;另有学者认为释迦族实行的是专制的少数寡头政治。

释迦牟尼的父亲净饭王是释迦族的首长之一;母亲是摩耶夫人,她欲返回故乡天臂城待产,在蓝毗尼园产下佛陀。

相对晚期的佛典编者对此添加戏剧性描写:摩耶夫人怀孕前梦见白象入胎;[17]她在蓝毗尼园的无忧树下,是站着生下佛陀的;[18]阿含经更说佛是从摩耶右胁生出的;相士阿私陀听闻太子出生,进宫预言太子将会成佛,而他等不到这一天,所以悲喜交加。

摩耶夫人在他诞生七天后去世,他由净饭王的续妃波阇波提抚育[19-21](大乘佛教传此人是佛的姨母;[22-24]另说由乳母抚养[25-26])。

七岁开始接受学业培养,包括吠陀和五明学艺,以及兵法和武术等。

十六岁娶天臂城主之女耶输陀罗为妃(另说有三夫人[27-31]),生有一子名罗睺罗。

[32-33]在一部早期经典中,他自述青年时期生活奢侈,极尽声色娱乐,有暖、凉、雨三时宫殿轮换居住。

[34]这是当时贵族阶层无论武士或商人习以为常的奢侈情况。

但他因深深困扰于生死问题而出家。

[35]释迦牟尼出家的原因国族形势的影响:在当时十六国争霸的时代,释迦族的迦毗罗卫国(东方刹帝利)臣属于憍萨罗国(西方婆罗门势力),释迦族不断受到强邻的侵略威胁,地位十分脆弱。

作为没落部族的王子,面对国族暗淡前景,他有意为迦毗罗卫争取思想权威的地位,从而巩固刹帝利的统治。

沙门思潮的影响:当时的印度,在重解脱的宗教风气下,对哲学和思想的追求相当普遍。

出现以不同形式出家的沙门,这是婆罗门的对立面。

深居于森林茂密之处进行沉思,是印度的传统。

这渊源于稍早于《奥义书》的《森林书》时代,到佛陀时代已成为印度上层阶级的一种风气。

成长环境与个性:幼年丧母的他,在年少时便具有强烈的内省倾向和敏锐的感受力。

传说他在随父外出农耕祭典时,独自在树下坐禅,达到初禅之境;他见虫子被农夫掘起,又被飞鸟啄食,痛感众生相残。

这种对世间诸苦的深沉思考,即使在结婚生子后也没有消除。

所谓“四门游观”事件:他出城分别见到老人、病人、死人,当最后看到出家沙门时便决定出家,一般认为这是释迦牟尼出家动机的象征性说法。

觅道的经过苦行拉合尔博物馆(16张)出家到摩揭陀国:佛陀29岁出家(或19岁、25岁)。

他在某天中夜离城,行至阿那玛河畔,剃去须发并去除饰物。

[36-37]然后南行至当时印度新文化中心地摩竭陀国,这里群集众多新型思想家。

据载他在首都王舍城托钵时引起了频婆娑罗王的注意,国王劝他放弃出家并交给他一支军队,他拒绝了。

[38]剃发和托钵是当时出家沙门的风尚,表示与婆罗门的对立。

[39]禅修:他从学阿罗陀迦兰,达到“无所有处定”。

阿罗陀希望他留下,但他因为不满足于此而退出;[40]又从学郁陀兰弗,达到更深的“非想非非想处定”,即泯“想”和“非想”的差别,住于“平等寂静”的知见,感到心似乎与“不动的真理”合一。

但这仍然无法解决问题,他还是离开了。

瑜伽禅定是印度东方哲学的具体形式,到释迦时代则十分流行。

这里的“无所有处定”、“非想非非想处定”,包含在原始佛教教理的“四无色定”中。

佛教在禅定上安立智慧,表示只修定并无法契合真理。

禅定虽是心的锻炼,但出定后又回到动摇不停的心,所以禅定自身是盲目的。

苦行:释迦牟尼苦行处是尼连禅河畔[41]的优娄频罗聚落。

[42]苦行流行于各个时代,主张折磨不净的肉体而达到精神的解脱。

通过六年的深入体验,展开与苦行的正面对质,他把自己弄得形销骨立,最终确认苦行无益并终止苦行。

据载其他苦行者都感叹他的坚毅,以为他将死去;而他也表示自己所经历的苦行是空前绝后的,但仍无法达到觉悟与涅槃。

[43]终止苦行:他想起小时候在树下达到初禅之事,认为这或许能帮助自己通往觉悟,但极瘦瘠的身体难以实现初禅。

他在尼连禅河沐浴;接受了牧女苏耶妲的乳糜之供。

随从的憍陈如等五人以为他放逸堕落而厌恶离去,这说明苦行在当时出家修行者中受到普遍崇敬。

释迦牟尼放弃苦行的事实,成为他后来表达佛教立场的开端,即佛教的教义不强迫人们去做极端的苦行实践。

证觉成道印度佛传连环画(15张)他通过正常饮食恢复了体力,来到距苦行处不远的伽耶城,不久后开悟成为“佛陀”。

此时他35岁(或31岁)。

据上座部所说,成道前,当他努力调伏自心,七年来围困他的“魔”在此时“现形”。

其“十魔军”有:色欲;不乐梵行;饥渴;贪爱;懒惰昏沉;恐惧;疑惑;毁损执着;获取奉承、荣誉与非正名声;贡高我慢。

诸天无法战胜“魔军”,也曾有修行者投降。

他以“慧”战胜“魔军”。

[44]关于释迦牟尼觉悟的内容,《阿含经》中的说法竟有十五种之多,[45]较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或说由四谛而悟;或由十二因缘而悟;或四禅中得三明而悟。

作为完整系统化的四谛和十二因缘,或不视为成道内观的原形;成道所悟之“法”,以及三明的内容,都是关于缘起和寂灭的学说。

佛陀开悟后享受于法乐中。

他感到其学说尚不能被接受和理解,有不愿说法的心理。

[46-48]据上座部说,梵天王得知佛不愿说法,感觉事态严重而下凡劝请,他保证世间将会有人能够理解佛法,佛最后同意说法。

此处以婆罗门教的上帝劝请佛陀,意将佛教地位抬高到神教之上。

初转法轮说法像犍陀罗(2张)佛静坐约一个月[49](期间有二商人供养麸蜜)后开始游行。

他欲寻找离开自己的五比丘。

途遇诡辩外道郁婆伽问他师从何人,他表明无所师从而成道,这位异学者只说“也许吧”,摇摇头往另一条路走了。

这里暗示为一条邪路,郁婆伽的反应象征有些人还不愿了解这种新的学说。

他来到位于波罗奈城郊外的鹿野苑,这里距伽耶城约210公里,[50]有野鹿自由活动,当时的宗教家聚集于此。

他找到五比丘,他们有意表示冷淡。

佛表明自己已经证悟,将示法教化。

五人持续了相当长时间的质疑,但最后认可了他并听闻教导。

他们在鹿野苑过着集体生活,五比丘一一领会了说法的内容,成为佛的首批弟子。

释迦牟尼在鹿野苑的首次说法,被称为“初转法轮”。

这段时期说法的内容,一般认为他首先阐明“中道”,[51]后说“四谛”或“八正道”。

对此也有很多分歧,也有人认为“八正道”或“四谛”的系统化此时并未完成。

上座部和说出世部的记载[52]都说后来佛向五比丘作了一番更深奥难懂的讲话,他将经验现象分析为“五蕴”并提出“无我”的学说。

前期的教化在波罗奈城的活动:最初说法之后,释迦牟尼暂时留在鹿野苑。

波罗奈城当时是水陆交通枢纽,经济贸易很活跃。

该国富商俱梨迦长者之子耶舍在听闻说法后决心出家;耶舍父母和妻子也皈依佛教;耶舍的朋友们也纷纷出家,据说有54人。

在波罗奈度完雨期后,佛嘱咐他们独自分头游历各地,而他自己独往摩揭陀的优娄频罗聚落。

摩揭陀国的初期教化:释迦牟尼返回优娄频罗,事火外道三迦叶及其门徒改宗佛教。

皈依佛教的摩揭陀人中,不少是受到三迦叶的影响。

佛成道次年到王舍城,频婆娑罗王成为护法居士并赠送竹林精舍。

成道第四年,本是诡辩派的舍利弗和目犍连带领同门皈依佛教,二人指导了教团在理论上的重大完善和发展。

摩诃迦叶也在此时期皈依,佛灭后他成为教团的实际统领者。

憍萨罗国富商须达多,在王舍城投宿期间皈依释迦,此人对后来佛在憍萨罗国的传教起着重要作用。

访问释迦国:结束摩揭陀国的教化,佛访问释迦国[53](不止一次)。

一般认为其独子罗睺罗和异母弟难陀(当时是订婚期)都在首次访问时出家。

净饭王表明,从前佛出家他很痛苦,难陀出家也一样,现在罗睺罗又要走,他非常伤心。

他要求别让父母不许之子出家,佛加入了这项新规定。

佛的堂弟阿难、阿那律、提婆达多等后来均出家;宫廷理发师优波离也出家了。

舍卫城教化舍卫城神变拉合尔中央博物馆巴基斯坦(56张)释迦牟尼前期以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为中心传教,较晚才涉足北方憍萨罗国的舍卫城。

皈依于王舍城的须达多长者,是舍卫城的首位佛徒;由于他的活动,佛教才在舍卫城奠定了基础。

他买下太子祇陀的一块地,修建祗园精舍赠送给教团,释迦牟尼后半生才得以在舍卫城传教。

佛教在舍卫城的传播,经历了敌对势力各种阻碍。

本土宗教以六师外道占支配地位;从国王起,传统婆罗门教形式上仍受重用。

据载,舍卫城一个祭火婆罗门见释迦牟尼正在托钵,对他破口辱骂。

佛教在当时环境不被轻易接受,佛陀也遭到他们的陷害。

和妓女有关的旃遮伪装怀孕事件、孙陀利被害事件,这两起婆罗门势力制造的阴谋都发生在舍卫城传教最初期。

尽管有过外界对佛教的种种阻碍,而佛教终究在舍卫城得到了广泛传播。

在这个过程中,憍萨罗国波斯匿王的皈依也发挥重要作用。

他因为看到释迦受到了民众的崇敬,自己势必也就深表敬意,成了佛教的热心保护者。

其他重要弟子如富楼那、须菩提、迦旃延,都是在舍卫城皈依佛教的。

其中须菩提是须达多长者的外甥,其他二人则是慕名而远道来访的。

[54-55]晚年境况晚年的释迦牟尼颇为不顺,各种不幸事件接踵而来。

僧团分裂(提婆达多叛逆):佛陀事业末期,还是碰到了严重的内部纠纷。

佛的堂弟提婆达多因意见不合而造成僧团分裂,这发生在成道后30年左右。

[56]据说提婆达多想获得僧团领导权。

他在戒律上提出倾向苦行的“五法”,[57-59]佛不同意,他遂带领支持者离开僧团。

[60]提婆达多与外道六师之一的晡刺拿是亲密好友,二人的思想都否认轮回和善恶业报。

[61-63]在当时沙门体系内,对苦行与轮回说的立场是较重大的问题。

这两方面,提婆达多都与释迦牟尼根本对立[64]。

[65-66]南北传佛典中提婆达多谋杀佛陀的种种暴行和卷入政治阴谋的记载,[67]被认为是佛陀派记录者的捏造和夸大。

提婆达多一度在僧团享有声望,受到如来大弟子称赞,[68]具有一定的徒众和力量。

[69]季羡林认为,提婆达多和释迦牟尼并非私人恩怨,而是当时僧伽内部两条思想路线的斗争。

但提婆达多作为斗争失败者,在后世佛徒笔下不会有好的形象。

有一种稍后的证据,提婆达多的团体存在了上千年(法显、玄奘、义净都在印度见到提婆达多派的僧人[70-72]),这证明了他的影响深远。

双贤入灭:被誉为“双贤弟子”的舍利弗与大目犍连,在佛陀晚年游化各方,使佛法得以有序开展。

在耆那教记录中,甚至认为佛教教团是由舍利弗统率而非释迦牟尼。

然而这两人先于佛陀相继去世。

舍利弗因病而死于故乡那罗陀村;目犍连在罗阅城遭婆罗门袭击,伤重而死。

不久后佛陀在一次说法时说:“舍利弗和目犍连入灭后,我觉得这样的集会,犹如虚空……”[73]释迦族被吞并:释迦牟尼晚年,释迦族被憍萨罗国吞并。

北传佛教说琉璃王攻入迦毗罗卫大举屠杀,释迦族人几近灭绝,佛曾两度试图阻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