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合集下载

佛教的婚姻观

佛教的婚姻观

佛教的婚姻观魏德东一提起佛教,在许多人脑海里出现的,就是出家人形象。

实际上,出家只是佛教生活方式的一种,佛教徒中,大多数为在家居士。

居士通过婚姻,建立家庭,既维系种族的繁衍,也护持出家人的修行,为出家人提供物质生活保障。

因此,佛教重视婚姻问题,对婚姻的条件、婚姻道德、离婚等问题都有许多论述。

近代以来,我国佛教高举人间佛教的理念旗帜,尤其重视婚姻建设,并特别发展出佛化婚礼这一前所未有的形式,使佛教思想对婚姻的影响更为具体和有效。

婚姻的条件在婚姻的条件上,佛教强调尊重当事人的意志,明确反对将自己的信仰强加于婚姻,主张可以与不信仰佛教的人士通婚。

佛教主张众生平等,反对种族和阶级歧视。

在佛教看来,婚姻的基础应当是当事者的感情,而不是宗教信仰。

在早期佛典中,曾经多次记载佛教徒与非佛教徒结婚的故事。

《根本目得伽》卷七、八记载,一位佛教徒的妹妹嫁给了一位激烈反佛的裸体外道,并最终感化了他。

《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二《须陀品》之三记载,优婆姨须摩提嫁给了外道,后来这个外道皈依了佛教。

婚姻道德佛教核心的婚姻道德规范是不邪淫,在这一基础上强调夫妻之间互相忠诚和尊敬。

不邪淫是佛教最基本的戒律“五戒”之一,是直接针对在家佛教徒制定的,是佛教徒的道德底线。

对于出家人而言,第一大戒是不淫,即断绝任何性关系,否则即被逐出僧团。

对在家居士来说,在尊重个人意志,合乎国家法律或社会公共习俗的前提下结成夫妇关系,是人口生产、人类繁衍的健康基础,也是有史以来人类最重要的生活形式,因此,正当的夫妻生活是必要的。

可以说,佛教对出家人的要求是禁欲,对在家居士的要求是节欲。

不邪淫的内容是禁止一切不正当的性爱关系。

什么是不正当的性爱关系?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在夫妻之外,与其他男女、畜生等发生的性关系;二是在夫妻之间,贪恋性爱,不注意地点和时间的反常性行为,比如妻子怀孕期间可能伤及胎儿的性生活等。

根据这一精神,佛教对于婚外情、同性恋、兽交等都是反对的,同时在夫妻之间,则尊重夫妇间的性意愿,提倡文明健康有节制的性生活,反对过分沉溺于性欲,无限制地放纵自然本能。

佛家夫妻之间相处之道

佛家夫妻之间相处之道

佛家夫妻之间相处之道:
佛家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1.相互尊重:佛家强调人与人之间应该互相尊重,包括在婚姻关系中。

夫妻双方应该彼此平等对待,尊重对方的个性和信仰,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对方。

2.包容和接纳:在婚姻关系中,难免会遇到各种问题和矛盾。

佛家认为,夫妻之间应该学会包容和接纳彼此的不足之处,不要过于苛求对方。

同时,也要接受彼此的缺点和错误,并给予适当的帮助和支持。

3.沟通和理解:沟通是建立和维护良好夫妻关系的重要因素之一。

夫妻之间应该保持开放、诚实和坦率的沟通方式,分享彼此的想法、感受和需求,避免不必要的误解和冲突。

4.爱与关怀:佛家认为,爱是一种无私的情感,可以使人超越自我和世俗的束缚。

夫妻之间应该彼此关心、爱护和支持,为对方提供必要的情感支持和安全感。

5.修行与成长:佛家认为,夫妻之间的关系也是一种修行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双方需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能力,以更好地适应和处理婚姻中的问题。

总之,佛家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是以平等、尊重、包容、理解和关爱为基础,通过良好的沟通和修行来实现双方的共同成长和发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

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

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

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

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

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

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

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从佛家的角度,父母对儿女不好,儿女应该如何对待。

从佛家的角度,父母对儿女不好,儿女应该如何对待。

从佛家的角度,父母对儿女不好,儿女应该如何对待。

从佛家的角度,父母对儿女不好,儿女应该如何对待。

家人缘分我们到人间来投胎找这个父母,这都是缘分,你为什么找这一对夫妻做父母?你为什么不找别人?佛在经上给我们解释,父母跟子女有缘,如果没有缘,当面也看不见、也找不到。

什么缘?佛给我们讲有四种缘,第一个报恩,过去生中你跟他有缘,这父母对你有恩惠,你遇到了狠欢喜,你来报恩的。

来报恩的小孩好,狠省心,孝子贤孙,他就那么聪明、就那么乖、就那么听话。

你要是懂这个道理,我们对人要广结善缘,要广结恩惠,报恩的人才多。

如果是第二种报怨的,过去生中你们是冤家对头,他到你家来,来报怨的、来报仇的,这个麻烦大了,这个小孩将来是败家子,会搞得你家破人亡,来报怨的。

所以现在这个社会,好的小孩少,坏的小孩多,什么原因?你父母对人是布施恩德多,还是自私自利想占别人便宜念头多?道理就在此地。

第三种是讨债的,你欠他的钱,但是不欠他的命,他也不会要你命,你所赚的钱就得还给他,讨债鬼。

欠得少的,小孩养了三、四岁死了,为什么?你花了那么多钱,就那么多,他讨完就走了,他跟你没什么感情,不管你怎么喜欢他,他对你没感情。

如果是欠得多的,他可能要讨个一、二十岁,供到大学毕业,拿到博士学位走了,这是讨得多的。

第四种就是还债的,是他欠父母的,所以他对父母物质生活会照顾很好。

也要看欠多少,欠得多的,那他多还,对父母物质照顾狠优厚;如果欠得少的,对父母生活勉强供你够吃就可以了,不会给你多余的,不会给你日子过得狠好的。

这我们都亲眼看见的,把父母当作什么?佣人差不多一样,年岁大了也有一个佣人去照顾他,但是看得跟佣人一样,每个月生活费用扣得紧紧的。

没学佛不知道,一学佛知道这还债的,过去父母欠他的不多,所以他还他的狠少。

佛说,没有这四种缘不会到一家来。

父母该如何对待儿女的离婚,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不应该过多参与子女的婚姻,适当的建议是必不可少的,但最好不要过多参与儿女该如何对待渐渐老去的父母?这个嘛,做很多,但最主要的一个就是,做一个让父母省心,让父母高兴,让父母感觉你长大,父母不希望你能帮他们做多少事,只要我们当孩子的能安安全全的生活,快乐的过日子,努力工作,能独立成家立业,能自己一个人顶一片天,这才是父母最希望的。

佛弟子对待夫妻感情

佛弟子对待夫妻感情

佛弟子对待夫妻感情做丈夫的人不可把妻当作寄生虫看待,以为她不能独立生活,是依靠我吃饭的。

要知道治理家政,是一件繁重的工作,如果没有妻治家,那丈夫就有内顾之忧了。

假使男子要兼顾家务,那么,他在社会服务方面就难得到满意的成效。

所以治家也就是服务社会。

直接为丈夫,间接为社会为国家而服务哩,做丈夫的应该明白家庭服务要比社会服务痛苦得多。

做妻的在家庭做事,琐屑而又费力,日日为着饮食衣服操心,孩子们还要啼哭叫号,搅得她神经发胀,这是何等辛苦的工作啊。

做丈夫的要时时想到对方的苦处,对方的好处,时时想到自己有什么对不起她的地方,这样想念,自然夫妻间的一切纠纷就可以减少了。

妻倘没有信佛,必须劝她信佛。

妻信了佛可以使她的贪瞋嫉妒的脾气,化为宽宏柔和慈淑,能够使你的家成为幸福的家庭。

佛训诲女弟子:“一心向夫,不得邪淫”、“不得轻慢夫婿”、“夫婿远行,整理家中,无有二心”、“甘心苦乐,无有二心,慕修妇道,不择衣食。

”女人能够遵从佛教,真是做丈夫的福气啊!有一类的丈夫,或是鄙弃妻的出身贫贱,或是嫌妻的容貌丑陋,或是憎妻的性情愚笨。

于是她稍不如他的意,他就同她不和,他既不以和待她,她也自然不以和待他了。

他们并不曾想到:许多富贵人家出身的妇女,习惯了娇与傲的性情,常会欺负丈夫,看不起丈夫,反不如贫贱人家的女子,肯代丈夫辛勤劳苦呢。

至于容貌的丑陋,实在不该加以厌嫌,要晓得美有体态的美,和品性的美;而品性美更为重要。

往往有美貌的妇人,不能得夫婿的欢心。

为什么呢?因为她的体态虽美而性情并不使人可爱,而且美色日久看惯了,也不过如此。

时日久了,所引起的美的观念也越久越淡。

譬如美食,天天吃,吃惯了,并不觉得这是美味了。

只有情是最重要的。

情是愈久愈深的。

佛所称许的女人的端正美丽是着重在“心行”的,换句话说,就是着重情爱的,而不是色爱的。

妇女倘只有美好的容貌,而“心行”不端正的,那是不足取的。

如果嫌她愚笨呢,我就得请问他,究竟要怎样聪敏的女人啊,因为聪明是没有止境的。

佛化家庭小孩教育问答

佛化家庭小孩教育问答
问:一般世俗不了解佛教的人,大都认为佛教是排斥家庭生活的,请问佛教对于家庭的观念,究竟是采取什么样的一个态度?
答:其实佛教的教化对象就是以出家人及在家人为主的,在家人则一定有家庭,夫妇结合,生养儿女,这就是家庭的基本结构,所以佛教不可能是排斥家庭生活的。而家庭的责任和义务,当然是属于夫妻双方面的,但以佛法的角度而言,我们重视的是自己是否尽责任、尽义务,而不是去要求对方,计较谁该尽更大的责任。其实,只要夫妇两人都能真诚的照顾对方、关怀对方,对方一定也会有所回应的。如果夫妇两人都是佛教徒,并且都能以佛法相互扶持,这当然是最理想的家庭。此外,夫妇两人在小孩来临前,应该要有相当的心理准备,要为即将到来的儿女,准备好最和谐的环境,这是一个佛化家庭的基础,也是一个重要的开始。
凡是怀孕的女信徒来见我,我都会劝她们持念观音菩萨圣号,能使心里常生欢喜而法喜充满。我也告诉她们,绝对不能生气,否则对不起胎里小菩萨。
此外,父母对于子女的观念,千万不可以把孩子当作是自己的财产看待,不要把他们当成是自己身体的一部分看待,更不要把他们当作是自己荣誉得失的一部分看待。孩子是一个独立体,一定要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把他们当作是一个远道来访的亲人,也是一位菩萨。他们来到这世界,参与家庭,是这个家庭的一员,虽然他现在还小,但他们也有他们的世界和他们的人格尊严。以后,更有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福报和业报。用这种想法来看待孩子,就不会寄望孩子一定要成龙成凤、恨铁不成钢等等的情形了。所谓“儿孙自有儿孙福”,父母应该要了解。不过,父母的照顾教养,是孩子一生之中最重要的一个转折点。
关于佛化家庭和子女教育答问
以佛教而言,家庭即是弘法利生的基础,家庭成员关系的和乐、家庭教育的成功,便能提升个人品质,进而达到净化社会的目的。
不过,这几年社会转型快速,每个人在日常的食衣住行中,时时都要面对多元、混乱的社会价值观,而在这些大变动的社会环境下,家庭制度、子女的教育问题、亲子关系,也一直都在变迁中。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

从佛教的角度来处理婆媳关系社会是由一个个的家庭组成的,而夫妻关系可以说是家庭生活中最重要的关系,但是由于这种关系是两个毫无血缘关系的人构成的,所以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和麻烦,比如由此衍生出来的婆媳关系,成了自古以来最难相处,也最令人头疼的关系。

很多学佛的居士也都有此方面的困惑,因此今天我们从佛教的角度来谈一谈如何处理好婆媳关系。

作为一个佛弟子,我们看待任何问题都应该用因果的思维。

六亲眷属,都是宿世业力缠绕而成,绝没有偶然的,婆媳关系也不例外。

本没有利益关系的两个女人,因为疼爱同一个男人而生活在一起,这本身就是一种业力牵引。

俗话说世界上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同样都是婆媳关系,为什么有的人相处的就非常愉悦,有的人就水火不容呢?其实说到底还是跟过去的因有关。

如果往昔结了恶缘,此生又不懂得化解和忍让,那么看对方就是怎么看都觉得不顺眼,对方做什么看着都来气,对方说什么都觉得刺耳。

反之,如果过去世曾经是结的善缘,那么此生相处的就会非常融洽,相互关心,互敬互爱,我对你好,你对我更好。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都希望有美满的家庭,融洽的氛围,虽然宿世因缘注定了一些东西,但是通过学佛修行还是可以很大程度上改善的。

我们平时诵经、打坐、放生、吃素这些并不难做到,难的是如何战胜束缚自己的心魔。

修行不是表面功夫,而是通过这些来调伏习气、调节心性,让我们不再执著,不再斤斤计较,不再怨天尤人。

遇到事情多换位思考,如果婆婆想「这不仅是我的儿子,还是别人的丈夫和父亲」,儿媳妇想「这不仅是我的丈夫,还是别人的儿子和兄弟」,那矛盾就会减少很多。

我们学佛修行,学的就是佛菩萨的六度精神,时时刻刻把自己当做菩萨,遇事多宽容、体谅、迁就、忍让。

哪怕对方真的是怨家债主,那么也要用我们的慈悲心去感化唤醒,让她也能够学佛修行,觉而不迷,共证菩提。

不要怕恶缘就度不了,不论善缘恶缘,只要有缘就能度化。

每个人由于生活习惯,受教育程度的不同,做事的方式方法难免不同,这个时候媳妇对婆婆就要体现顺,而婆婆对媳妇要体现爱。

圣严法师:解决信仰与家庭关系的四字真言

圣严法师:解决信仰与家庭关系的四字真言

圣严法师:解决信仰与家庭关系的四字真言编者按:在现实生活中往往出现一种现象,家里有一个人“学佛”,结果弄得鸡飞狗跳,最终夫妻反目,或者家庭关系一塌糊涂,这种现象又加深了一般人对佛法及佛教文化的误解。

其实,一个真正的佛教徒,若真正领会佛陀教给世人的法门,必然会妥善处理家庭生活。

学佛后必须以正法来解决与家庭和工作的问题(图片来源:资料图片)佛教讲修行的道路,离不开信解行证,什么是信解行证呢?一、信在佛教四众弟子里边,在家信众是多数,约占百分之九十,出家僧众是少数,约占百分之十。

出家僧众专门讲修学佛法,就等于专业,这种专业比较单纯化,没有一切累赘,所以僧众是住持正法,居士是护持正法。

作为僧众,应该住持正法;居士作为广大的群众,具有各种水平,很多事情僧众不能做,居士能够做,所以居士作为护法是很恰当,而且很实际、很有力量。

希望我们在座的各位都作为护法,来护持正法。

正法是人天眼目,你们护持正法,也就是使众生的法身慧命得到保护,这个功德是很大的。

那么作为这个群力量,比较特殊,是在家修行者。

从信仰方面来讲,信仰三宝、信仰因果、信仰业报,有因必有果,有功就有德,要坚定这个信仰。

这个信是正信,不是迷信,也不是邪信,而是智慧的信仰、理智的信仰。

这样的话,太虚大师讲过,梁启超讲过,欧洲的科学家爱因斯坦也讲过,所以首先要确立这个观点,建立这个信仰,养成正信,巩固正信。

二、解从解上来讲,有信必须要有解,从解之中了解基本教理,从而就能够理解到为什么要信,理解到为什么要学,巩固正信,这是解的重要。

我以《维摩诘经》来讲,对于处在家庭来说,应该有个准确的理解。

《维摩诘经》上讲:“虽处居家,不著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

”“虽处居家,不著三界”,虽然住在家里面,但是在内心来讲,不要有所贪恋,要理解到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是并不安乐的,三界如是,家也如是,所以不著三界。

“示有妻子,常修梵行”,有妻子有儿女,但是要晓得与家人的聚合都是缘分,缘聚则合,缘尽则散。

关于佛教的婚姻观

关于佛教的婚姻观

关于佛教的婚姻观在很多的人的眼中,婚姻是很可怕的东西,你一旦结婚了,就会被束缚住,佛教的婚姻观是怎么样的呢?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佛教的婚姻观,欢迎大家阅读。

佛教的婚姻观篇一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依佛法的观点,对婚姻的基本看法则是——婚姻是由于人们内在的爱欲需求,累世的会聚因缘,以及业力的牵引,导致今生男女两人遇合,组成家庭,乃至生儿育女。

这中间,有其必然的因果关联。

一对美满的家庭如此,一段痛苦的婚姻也有其必然性。

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婚姻的美满与痛苦,来自各人前世与今生的行为和造作,非是上天安排,也非他人强加。

故每个人都要为自己过去、现在、将来的行为负责。

同时,佛教也教导人们要遵从所在国家的法律、道德,保持和维护家庭的稳定和幸福,从这个观点出发,也可以说佛教是反对离婚的。

问:常听佛教中讲业力,请问什么是业?什么是业力?答:业,即行为或造作之义,它包罗了思想、语言和行为的方方面面。

我们的一切善恶思想行为,都叫做业,如好的思想、好的行为叫做善业,坏的思想、坏的行为就叫做恶业;业力:善恶之业有生起苦乐果之力用,称为业力。

善业有生乐果的力量,恶业有生恶果的力量。

佛经说:“不思议业力,虽远必相牵。

果报成熟时,求避终难脱。

”斯里兰卡那兰陀长老在《觉悟之路》中指出:“在这个世界上,发生在任何一人身上的任何事,都是其本人应得的。

……我们对自己的幸福快乐和痛苦忧恼负责,自己创造自己的天堂,自己挖掘自己的地狱,自己是自己命运的设计师。

”又如在生活中,当一位母亲对自己的孩子说:“做一个好孩子,你将得到快乐,我们就会喜欢你。

但是,如果你不听话,你将得不到快乐,我们也不会喜欢你了。

”这时,她教育孩子的也正是业的思想。

我们常说的“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就是业力因果最通俗的说法。

婚姻是业力、因果的产物,它固然是今生的努力所为,但也包含了前世的因果。

佛教与现代生活如何将佛教智慧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内心平静与人生意义的平衡

佛教与现代生活如何将佛教智慧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内心平静与人生意义的平衡

佛教与现代生活如何将佛教智慧融入现代社会实现内心平静与人生意义的平衡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有着丰富的智慧和教导。

如今,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中,人们面临着种种挑战和压力,渴望寻找一种方法来实现内心的平静与人生意义的平衡。

本文将探讨佛教与现代生活之间的关系,探索如何将佛教智慧融入现代社会,以实现内心平静和人生意义的平衡。

第一部分:佛教智慧的核心理念1.1 无常与痛苦佛教教导我们生活在一个无常的世界中。

一切都是变化的,无法永恒存在。

同时,佛教强调人类的痛苦和苦难,认为这是由于我们对于世界的欲望和贪心所导致。

只有通过超越欲望的修行,才能摆脱痛苦。

1.2 中道与中庸佛教倡导中道与中庸的生活方式。

不偏不倚,追求平衡,避免走向极端。

这种温和的生活态度能够帮助我们保持内心的平静,并避免陷入痛苦的深渊。

1.3 慈悲与善良慈悲是佛教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佛教鼓励我们培养慈悲心和善良心,关注他人的痛苦,并尽力帮助他们。

通过关心他人,我们能够开启心灵的喜悦和平静。

第二部分:佛教智慧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2.1 正念与冥想正念和冥想是佛教修行的核心实践之一,也是将佛教智慧融入现代生活的关键。

在忙碌的现代社会中,我们往往容易迷失自我,陷入焦虑和压力之中。

通过正念和冥想,我们可以让自己更加专注和平静,意识到当前的当下,减少杂念和烦恼。

2.2 修心养性佛教教导我们修心养性,培养内在的美德和善良。

在现代社会中,人们普遍面临着各种诱惑和挑战,往往会迷失自我,追求物质的满足。

通过佛教智慧,我们能够反思自己的欲望和贪心,培养深层次的内心平静和满足感。

2.3 帮助他人佛教强调慈悲和同情心,鼓励我们帮助他人。

现代社会往往忽视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爱和互助,导致冷漠和孤独感的增加。

通过将佛教智慧融入现代生活,我们能够培养出关怀他人的心态,并为他人带来温暖和喜悦,从而实现人生意义的平衡。

第三部分:佛教智慧促进内心平静和人生意义的案例研究3.1 佛教智慧在工作场所的应用现代工作场所充满了竞争和压力,很容易让人们感到沮丧和无助。

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

圣严法师《伦理是佛化家庭的要素》护眼色:绿橙棕黑字体:粗体大中小作者:圣严法师发布时间:2010-6-14 21:16:59繁體版结婚之后的男女居士,必须要对婚姻关系的维护负起责任;要尊重并体会到对方是另外的一个独立人格,不要以自己的兴趣、个性、尺寸来要求对方:无论在任何情境之下,不可怀疑、批评、指责对方;发现冲突和矛盾,暂时不要处理,等待双方心平气和时,再解释、沟通,以取得对方的信任和谅解。

同时,在任何时候,你又是配偶的一部分,所以没有权利单独处理家庭中共同的财产、物品、生活方式,尤其对于管教子女等的问题,必须取得配偶的同意:若出远门或已出远门,必须让自己的另一半知道你往何处,你在何处,是否平安、健康;要随时而适当的关心对方的身心状态和生活情况。

婚后至少要负起关怀三个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第一,是夫妇两人自己的家庭;第二,是公婆的家庭:第三,是岳父母的家庭。

不能因为自己娶妻或嫁人,就忽略了年长的父母及原来的老家。

同时也要关怀自己的兄弟姊妹亲属的家庭,和他们的婚丧喜庆,否则会让年老的父母不安,也让亲戚朋友批评。

不要期待父母亲友的援助,却要时时刻刻想到父母亲友是否需要关怀。

最忌讳的是让父母说:"娶了媳妇,丢了儿子。

"也不要让岳父母说:"嫁出去的女儿,等于泼出去的水"。

如果是那样的话,就变成忘恩负义的大不孝。

一旦生孩子,不论是男、是女,都应该感到欢喜,欢迎,悉心扶养,教育成人。

夫妻不是冤家,子女不是讨债鬼,他们来帮助你成长,来促成你履行父母的义务,所以是你的小菩萨,要对子女付出耐心和慈悲心,要因材施教,给予适当的关怀和照顾。

不可将子女当成自己的财产来支配;更不可将子女视为自己的替身来指望。

尤其不可有养儿防老,期求反哺及回馈的心。

虽然当教导儿女知道孝心,可是站在做父母的立场,则但尽责任,不存企图,那是最健康的心态。

现代的家庭,多半只有未成年的儿女跟父母生活在一起,一旦成年,不论是否结婚,求学或就业,绝大多数会离开父母而过他们独立的生活。

佛学里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佛学里如何处理家庭关系

国际健康通道网/佛学里如何处理家庭关系社会节奏变快,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容易变得紧张。

有一个朋友,她跟父母的关系处理得很不好。

她认为,父母对她的要求很多,这些要求主要是物质方面的,对她的要求比较苛刻,而且在她看来,父母很多地方不应该继续花钱。

而在她父母看来,他们的这些要求是“正当的”或“应该的”,因为父母在抚养子女的时候付出了很大的代价,比如把家里值钱的东西变卖了供她读书,那现在出来工作了就应该“回报”家里了,也应该负担弟弟妹妹。

但是我这个朋友的经济状况不是很好,经济能力有限,而且在与父母沟通方式上出现了问题,跟家里的关系逐渐恶化。

那应该怎么办?他曾经有段时间努力尝试过站在父母的立场考虑他们的需求,发现很累,效果并不理想。

就家庭关系,佛学是如何处理的呢?这个只能靠双方沟通理解,没有另外一条路走。

父母有父母的立场,子女有子女的立场。

问题的解决就在于双方能否理解并能够体验到对方。

有些子女能体验父母过去的付出,父母又能体验到子女现在的处境,毕竟现在的年轻人刚出来工作,负担家庭确实是不小的负担。

家庭问题依靠单方不容易解决,最好是通过双方,比较现实。

佛陀在《善生经》里面讲到六轮关系的时候他认为都要靠双方,就是父母对孩子尽什么责任,要怎么体谅孩子,同时孩子反过来要怎样体谅父母。

也就是说,体谅是双方的。

单方解决,那意味着对一方的要求非常高,也只有在他素质高超才能够,并且会导致一方的压力非常大。

因此,单向的不能维持长久。

佛陀在同一部经中阐述了师徒关系,也就是现在的师生关系中,老师应该怎么对学生,学生又应该怎么对老师,这也是双方的。

佛陀阐述的《善生经》中所谓的夫妻、父子、师生的六方关系中,都是双向的。

儒家最初也是双向的,如父慈子孝。

但是到了后来发展成为礼教的时候,就出现问题了。

因为礼教只强调子孝,不注重父慈,因此父子关系变成一种单向的、高压的关系。

这也就是为什么鲁迅会在《狂人日记》中说看到“仁义道德”背后有“吃人”两个字。

百善孝为先--佛是怎么说的

百善孝为先--佛是怎么说的

百善孝为先——看佛是怎么说的佛说:我以孝顺父母的功德,德高福盛,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三界独步,乃至成佛如果让父母生气,父母说一句恶话,子女会马上堕落三恶道(生活各种不顺,大家也可以试验一下,抵触顶撞父母,冲父母发脾气,24小时内就会有不顺的)以下根据佛经翻译佛说:我世世都奉持诸佛至孝之行,所以我德高福盛,然后成为成天中之天,三界独步。

佛告诉迦叶长老说:众生恼乱父母,让父母心忧恼,得多病报。

供养自己父母和病人,得少病报。

对父母没有爱敬心,得丑陋报;爱敬父母尊长,得端正报。

在自己父母和贤圣在的地方,无心奉侍,得少威势报;在自己父母和贤圣所在地,恭敬奉迎,得大威势报。

不知敬父,不知敬母,得出身卑微报;善知敬父,善知敬母,得出生贵族报。

不供养父母,得资财少报;供养父母,得多财富报佛说:凡人有两种方法得大功德,成大果报,得甘露味,至无为处,哪两种方法呢?——孝顺供养父母,孝顺供养菩萨。

佛对阿难说:不管是出家人还是在家人,慈心孝顺供养父母,这个功德殊胜难量。

我想起我过去世,我慈心孝顺,供养父母,甚至身肉济救父母危急苦厄。

我以这个孝顺供养父母的功德上为天帝,下为圣王,乃至成佛,三界特尊,都是因为孝顺父母的福报。

佛说:有福的人,请一百个持戒高僧大德,一百个仙人,一百个朋友到装满七宝的地方,供养百千种上妙珍膳,垂璎珞,以百宝庄严床卧具,以百药治疗病。

就这样做百千劫(亿亿万万年),这样得到的福德,还不如一念孝顺心,用一丁点东西,供养自己的父母,侍奉自己的父母,不如供养父母功德的百千万分之一。

想往生西方净土,要修三种福:第一种就是孝顺供养父母师长,不杀生,修十善业。

第二种是受三皈依戒,不犯戒,不犯威仪。

第三种是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经典,也劝别人读。

佛说:世间和出世间的恩德有四种:第一种就是父母恩,第二种是众生恩,第三种是国王恩,第四种是三宝恩,这四种恩,每个众生都承受等量。

佛说:妈妈对我的恩,我用一劫(百千万亿年)的时间来说也说不完。

全面讲解佛教所说的父母与子女的四种关系

全面讲解佛教所说的父母与子女的四种关系

全面讲解佛教所说的父母与子女的四种关系佛教所说的父母与子女的关系有四种情况:报恩、抱怨、还债、讨债。

其实在父子之道上,人可分为两种,善人与恶人。

善人为坚持养儿防老之道,恶人不坚持养儿防老之道。

因此,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就有下列几种。

1,善父母遇到善子女,二者都走正道,其关系为养儿防老之道。

他们互助互帮,父母教养子女,子女成人后孝养父母。

这种情形为人们希望的传统的父母子女的关系。

2,善父母遇到恶子女,父母走正道,而子女走邪道。

父母教养子女。

子女成人后,不孝养老人,且坑害老人。

就这种情况,可以说子女为不孝子女、或逆子、或败家子。

3,恶父母遇到善子女,父母走邪道,而子女走正道,父母不愿养育帮助子女,子女尽社会规范而孝养老人。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因为善恶之道不同,善人恶人在一起就会生矛盾且打斗不断,子女父母很难一起过日子,子女与父母常常得分开过。

4,恶父母遇到恶子女,父母子女均不走父子正道,互不帮助、互不供养教导,常常互相伤害,和仇人差不多。

当然,互相弃离是绝对的,也是避免互相伤害的最好办法。

其实这四种关系是人和人之间的普遍关系。

一般来说,人和人之间都以某种关系相处,如:父子、夫妻、上下级,同事、师生、朋友、陌生人等等。

如能坚持相应规范的关系准则,做自己该做的事,不做自己不该做的事,其人在相应的方面就是走正道,就是这方面的善人。

否则,就是这方面的恶人。

善人与善人能相处,能得最好的关系;善人与恶人,恶人与恶人都不可能长期地相处融洽,避免互相伤害的唯一办法是分开、避免互相接触。

善人帮助恶人,最好以对社会做慈善的心态、暗中无名地帮助恶人,否则,易得恩將仇報,更会让善人伤心。

其实,善人做到不报仇、不害恶人,亦可称得上圣贤。

佛教的家庭伦理观--慧澈

佛教的家庭伦理观--慧澈

佛教的家庭伦理观戒幢佛学研究所释慧澈内容摘要:家庭伦理是佛教伦理的一个组成部分,内容十分丰富,其核心思想包括:子女对父母的孝亲思想;夫妻之间的信任与尊重以及父辈对子辈的爱护与教育三个方面。

本文将从以上三个方面对佛教的家庭伦理思想作一个简要的考察,期望能为当今中国日益严峻的家庭问题提供一个参考。

关键词:佛教家庭伦理孝道尊重爱当代的中国家庭,从结构到性质、作用正在经历着巨大的变化。

社会日益城市化、工业化以及市场经济的渗透,使得家庭不再是封闭的、独立的经济单位,家庭被卷进了市场经济,甚至变成了其中的一部分。

人们的市场意识开始增强;紧随其后个体意识、独立意识、效益意识也不断增强。

旧的家庭模式受到冲击,新的家庭模式并未真正建立起来,一系列家庭问题随之产生:未婚同居、家庭离异、虐待老人、孩子无家可归……面对这些问题应该如何解决,除了必要的法制建设外,家庭伦理道德的重建是至关重要的。

社会学家说:“家庭伦理的丧失必将导致家庭的土崩瓦解,而这种瓦解也正把社会带到崩溃的边缘。

”佛教向来被人们看作是一种出世的宗教,它所包含的家庭伦理思想也一直为教界和学界所忽视。

近年来港台及大陆的相关研究有:陈美华的《佛教的婚姻观》1、古正美的《大乘佛教孝观的发展背景》2、王月清的《中国佛教孝亲观》3、张磊的《佛教孝亲思想研究》4、业露华的《从<佛说善生经>看佛教的家庭伦理观》5等,他们都从不同角度、不同层面触接到了佛教的家庭伦理,然而缺乏一种整体或者说全貌的把握,本文旨在通过对佛教家庭伦理的整体把握,对佛教思想中一些重要的又容易被忽视的精神进行挖掘,希望能为当今中国的现代文明建设作一点贡献。

一孝道佛教历来不乏孝的思想。

在佛教诞生以前,古印度就把出世引遁、净化身心作为人生最大的理想来追求。

这种思想认为人生最理想的生活方式应该经历四个时期:净行期、居家期、林栖期和遁世期。

出世修道、林栖引遁成为他们生活习俗的一部分,受到社会的尊重。

佛教对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

佛教对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

佛教对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汇报人:日期:•佛教背景及影响概述•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婚姻生活•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家庭生活•佛教对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分析•结论与展望目录CHAPTER佛教背景及影响概述01佛教发展背景晚唐五代宋时期教义与思想佛教对女性观念的影响030201佛教主张婚姻自由,这与中国传统的婚姻观念形成了冲突。

婚姻观念家庭地位子女教育佛教在婚姻家庭中的地位佛教认为夫妻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平等相待,这种观念对于当时家庭中男尊女卑的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冲击。

佛教注重子女教育,提倡慈悲为怀、敬老爱幼等道德观念,这些观念对于当时的家庭教育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CHAPTER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婚姻生活02婚姻观念的变化提倡婚姻自由佛教提倡婚姻自由,认为男女双方只要情投意合就可以结婚,不应对此设置障碍。

重视夫妻关系佛教强调夫妻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夫妻是家庭的核心,应该相互尊重、理解和支持。

反对纳妾制度佛教反对纳妾制度,认为这是对女性的不尊重和对家庭的不负责任。

010302婚龄的变化离婚现象的增多反对离婚离婚条件的变化离婚原因的变化CHAPTER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家庭生活03家庭角色的变化夫妻关系晚唐五代宋时期,佛教对夫妻关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佛教观念的影响下,夫妻关系更加平等,女性在家庭中的地位有所提高,夫妻共同承担家庭责任。

亲子关系在佛教的影响下,母亲在家庭中的地位更加重要。

佛教提倡孝道,重视母子亲情,晚唐五代宋时期的亲子关系更加注重母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互动。

男性参与家务劳动分工家务劳动的分配佛教提倡孝道,重视亲情。

在晚唐五代宋时期,亲子之间的感情交流和互动更加频繁,亲情成为家庭关系的重要纽带。

教育观念佛教注重教育,提倡知识普及。

在晚唐五代宋时期,女性的教育水平有所提高,亲子之间的教育交流和互动也更加频繁。

重视亲情亲子关系的变化VSCHAPTER佛教对女性婚姻家庭生活的影响分析04佛教思想与儒家思想的冲突与融合冲突融合佛教对女性地位的提升提升女性地位增强女性自我意识佛教教义强调家庭关系的重要性,认为家庭是修行的基础,也是一个人成就佛道的重要因素之一。

古代亲情文化的儒道佛三家思想解析

古代亲情文化的儒道佛三家思想解析

古代亲情文化的儒道佛三家思想解析在古代中国,亲情文化一直以来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种文化。

儒、道、佛三家思想中,都有对亲情的阐释和强调。

本文将围绕儒道佛三家思想,分析古代亲情文化的内涵和意义。

一、儒家思想中的亲情文化在儒家思想中,家庭是基本的社会单位,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

儒家思想中的亲情观念是非常复杂且全面的,主要包括“亲情、爱情、友情、师生关系、君臣父子等关系”。

儒家思想中的亲情文化,强调的是家庭中的关系和义务。

孔子曾说过:“君子有三戒,少年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衣毛怒起,戒之在斗;及其老也,入则安坐,戒之在言。

”这是对儒家家庭教育中亲情的强调,孔子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相互关心、相互尊重。

另外,儒家的亲情文化还强调家庭成员之间的传承和继承。

孟子说过:“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父母之道,不可废也。

”这是对父母爱子女的表达和肯定,同时也强调了子女要承担继承家族、延续家族文化的责任。

二、道家思想中的亲情文化在道家思想中,亲情与自然、天道、良知等等相互联系,形成了独特的亲情理念。

道家认为,天地自然乃至宇宙万物都是有灵的,人与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亲情,正是来自于这种灵性和自然引导。

道家的亲情文化主要体现在家庭中,强调相互关心和支持。

道家认为,家庭成员应该相互支持,互帮互助,共同维护家庭和谐。

庄子说过:“富有仁者家和,有不仁者家乱。

”这就告诉我们,如果一个家庭成员缺少同情心、仁慈心和爱心,那么整个家庭就会在不停的彼此争斗中沦陷。

此外,道家强调的亲情也是基于自由、平等的思想。

道家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自由意志和选择权,成为自己的主人。

在家庭中,夫妻双方应该平等相待,尊重对方的选择,有意识地去关照、关怀家人,让家庭成员之间建立起相互尊敬、相互信任的关系。

三、佛家思想中的亲情文化在佛家思想中,亲情文化主要体现在慈悲、慈爱和慈心的理念上。

佛家认为,古代的亲情文化应该与慈悲和同情心联系在一起,同时也要注意超越个人私欲,奉献爱心。

佛教的家庭观

佛教的家庭观

佛教的家庭观家庭是一个人一生成长的重要场所,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是生命的延续,是个人身心调和、价值观念养成的基础,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在世界各民族、宗教中,中国提倡「五伦」、「十义」,家庭关系即占半数以上;印度婆罗门一生的修行,以居家期最长,强调家庭责任,家庭祭礼从出生到老死;犹太教的「摩西十诫」,教导人民「要孝顺父母」、「不邪淫人妻、偷恋人夫」等。

佛教尤其重视家庭关系,因此在《善生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教导信众如何实践家庭伦理的记载。

现代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正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从自己家庭的人际关系、经济生活、家居生活等做起,健全家庭,建设人间净土。

兹略述如下:一、人际关系亲情是维系家庭的主要因素,包括亲子、婆媳、妯娌、夫妻、兄弟姊妹等关系。

佛陀教导弟子应感念父母亲的深恩厚德,除了应让父母衣食不缺,随时禀白行为、去处,不令父母担心,以及恭顺不违正令之外,引导父母向于正道,远离烦恼,现生安身立命,未来有信仰的依止,才是根本的孝顺之道。

佛陀也告诉优婆塞、优婆夷,世间的父子、兄弟、夫妇、家室、亲属等,应恭敬慈爱,和颜悦色,彼此沟通往来,不相憎嫉,或生气对立。

为人夫、为人妻者应当相互敬爱,真心坦诚,体贴赞美,赠送礼物等;父母教育子女时,应培养其感恩、接受、忍耐、礼貌、合群、勤劳等美德,以同事摄,尊重子女的人格发展,帮助他们建立正确的信仰及价值观。

至于婆媳、妯娌之间,若能认识因缘法,双方知进知退,自他互易立场,便能消弭不必要的隔阂与揣测。

以上都可以看出佛教对家庭关系的重视。

二、经济生活财物是物质生活的基本条件,人人希求安乐富有。

在经典中,佛陀固然以毒蛇比喻黄金,但也不反对以正当的方法赚取净财,所谓「有钱是福报,会用钱才是智慧」,只要用于正途,都是累积福德的资粮。

因此,佛教主张赚取正当的财富之外,更应进一步过合理的经济生活。

「合理的经济生活」包括拥有正当的职业,财富运用得当,以及懂得开源节流等。

佛家孝顺父母的哲理

佛家孝顺父母的哲理

佛家孝顺父母的哲理
佛家孝顺父母的哲理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1. 尊重父母:佛家强调尊重父母,认为他们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我们应该感恩父母给予我们的一切,包括生命和成长的机会。

2. 关爱父母:佛家认为关爱父母是每个子女应尽的责任。

我们应该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生活质量,尽可能地为他们提供帮助和支持。

3. 倾听和理解:佛家认为倾听和理解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认真听取父母的意见和建议,理解他们的感受和需求,并尽力满足他们的期望。

4. 传承美德:佛家认为传承美德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继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如尊老爱幼、敬老扶弱等,并将其发扬光大。

5. 修行自我:佛家认为修行自我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文化素质,以更好地为父母和社会做出贡献。

总之,佛家孝顺父母的哲理强调尊重、关爱、倾听和理解,以及传承美德和修行自我等方面。

这些理念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具有启示意义,让我们更加珍惜与父母之间的关系,并为他们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关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对家庭问题的看法家庭,是抚育我们成长的重要场所,更是我们人生观、道德观、价值观建立的启蒙学校。

从出生到婚嫁另组家庭,「家」延续着一个个生命,它是社会组成的基本单位,也是国家社稷安定的主要力量。

随着时代的演进,环境的变迁,家庭形态也一再跟着重组。

权力中心方面,五千多年以前,原始部落以女性为主轴,是为「母权社会」,后来,封建体制和儒家思想兴起,形成「父权社会」,现在则进展到「两性平等」的社会;组织结构方面,从早期三代同堂、四代同堂,甚至五代同堂的「大家庭」,到由一对夫妻与其子女组成的「小家庭」,近几年来,更有「同居不婚家庭」、「单亲家庭」、「隔代抚养家庭」……,看来随着e世代的快速、缤纷与流转、消逝,婚姻观念、家庭结构、家庭功能,也跟着颠覆和改变了。

由于整个大环境政治、经济的不安定,使得人心浮动,失业率节节升高。

以台湾为例,二○○四年,平均失业人数达四十五万四千人,高学历却找不到工作,或被裁员者比比皆是。

失去了经济能力,郁闷、悲愤的情绪,直接冲向家庭,造成夫妻离婚的主因之一。

离婚率不停攀升,美国是全球离婚率最高的国家,而根据台湾「主计处」的统计,台湾的离婚率也已居亚洲之冠,目前是每三?二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台北市更是每二?一对结婚,就有一对离婚。

破碎的家庭,带着家庭暴力的阴影,制造许多问题儿童、问题少年;对婚姻的恐惧、对前途的不确定,越来越多青年男女倾向晚婚、不婚及不生育;于是人口失衡,提早进入「高龄社会」,引发众多老人问题……。

如同环状的「骨牌效应」,社会影响家庭,家庭再制造一堆问题丢回社会;一个恶质的社会生态,就如此的纠结和运转!过去传统的农业社会里,家族及邻居的凝聚力强,有着守望相助的情义。

即使家庭不健全的孩子,也会在家族的伯伯、叔叔,或周围亲朋好友共同关照下,平安健康的成长。

美国前总统柯林顿的夫人希拉蕊,也反思到传统族群的功能和力量,她曾引用非洲古老谚语──「抚育一个孩子,需要整个部落的协助」,来呼吁大家为孩子打造一个安全、充满爱心与关怀的部落。

没有一个家庭不受社会的影响,现在社会环境恶劣,人心疏离,为了下一代,我们该如何营建一个优质的生长环境?佛教是重视家庭的,在《长阿含经》、《心地观经》、《大般泥洹经》、《大宝积经》、《优婆塞戒经》等诸经典中,均有佛陀对家庭伦理的教诲。

人间佛教所提倡的,也是以佛陀的人本精神,来建设美满的家庭。

二○○五年三月五日,星云大师在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时,针对学员提出的问题,如夫妻相处、婆媳之间、孩子教育、家庭暴力、老人安养、离婚再婚、家有残障儿等问题,提出他的看法及解决之道。

如何建设幸福和乐的家庭?请看下面星云大师精辟而实用的论说。

时间:二○○五年三月五日晚间七时三十分至九时地点:美国西来大学远距教学教室主持人:星云大师英文翻译:妙西法师对象:西来大学学生及加拿大满地可、温哥华、美国纽约、圣路易、奥斯汀、休士顿、旧金山、佛立门、圣地牙哥、台湾人间大学等十个地区之数百名学生透过网际网路同步上课--------------------------------------------------------------------------------一、家,有很多的意义;有人认为家是天堂、是安乐窝;有人认为家是地狱、是冰窖。

请问大师,每个人都要有「家」吗?「家」有什么功能?「家」的定义又是什么?答:这个问题,一开始就明确指出「家」所具有的酸甜苦辣、冷暖百味!俗话说:「家家有本难念的经。

」在世界上,不管哪个国家,哪个种族,家都是家人的共同目标;尽管怎么忙碌,到了晚上总要回家。

不过,往往在他乡的游子一直思念家、想要回家,但是在家里的兄弟却吵着要分家。

有的恩爱夫妻共同营筑可爱的家庭,但有的夫妻则吵着要离婚,要各自分家。

《法华经》形容「三界如火宅」,《涅槃经》言:「居家迫窄,犹如牢狱。

」即使有的家庭幸福快乐,但是「家」如「枷」,我们不也如囚犯般被牢牢束缚起来吗?我们每个人都来自「家庭」。

「家」字,在殷墟出土的甲骨文里即已出现。

《周礼》一书言:「有夫有妇,然后为家。

」《礼记》载:「昏礼,万世之始也。

」从这些记载可以明白,男女结合并建立婚姻关系,是家庭形成不可或缺的条件,也是整个社会制度的基础。

不过,最早的远古社会,人们过着杂婚、群婚的生活,根本不知何谓婚姻、何谓家庭。

婚姻、家庭,是人类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形式。

而随着历史演变,婚姻关系也从「多数配偶制」、「一夫多妻制」,到现在尊重人权与平等所建立的「一夫一妻制」。

现代家庭的定义应该是:「由婚姻、血缘或收养关系,而共同生活的社会组合单位。

」说到家庭的功能,《礼记》里认为婚姻的作用,是「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下以继后世」,所以,传统的婚姻为的是传宗接代,家庭则是养儿育女的场所。

不过,现代人际关系密切、紧绷,人我竞争激烈、复杂,不敢说是绝后,也是空前了!如此,家庭在生育、养护、教育、安全保障等功能之外,我们更得思考,如何培养子女良好的人格道德、传授文化知识、灌输正确价值观念,及加强未来进入社会的适应能力。

家庭的分子,每个人各有不同的性格,人心不同,各如其面;即使是双胞胎,面孔相同,心也不同。

从有形上而言,家不只是让我们居住,延续我们的生命,维持我们的健康,最重要的是家庭中每一分子,应该共同护持家庭的需要,共同为家庭制造欢乐,如买一盆花、挂一幅画,营造居家品质;有幽默感,带给家庭欢乐的气氛。

就无形上来说,家是由相互关爱、相互依赖所凝聚的。

若要家庭幸福美满,成员相亲相爱,彼此之间,要有互相体贴、扶持,互相尊重、包容等良好的互动关系。

曾经看过报导,近几年有自称国际公民、商业旅人的现代吉普赛人,他们打着「家即是心之所在」的口号,在不同国度、不同城市之间穿梭,或许是伦敦、纽约,或许是东京、雪梨,人一到,行李一放,心放在哪里,哪里就是「家」。

我觉得他们跟出家人倒有点相像,如顺治皇帝〈赞僧诗〉言:「天下丛林饭似山,?盂到处任君餐。

」也似布袋和尚说的:「一?千家饭,孤僧万里游。

」僧人出家无家,但处处都是家;虽然割爱辞亲,但一切众生皆视为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

因此,不管有形上,是固定的家或移动的家;结构上,是大家庭、小家庭或双亲家庭、单亲家庭,我们的「心」可以决定「家」的意义。

我们心里认为家是快乐的天堂、是人生的安乐窝、是安全的避风港,家就是很温馨且美丽的地方。

反之,心里认为家是束缚的牢狱、是寒冷的冰窖,那么,家就是一处痛苦且不自由的地方。

--------------------------------------------------------------------------------二、大师谈到随着时代变迁,家庭组织结构也有所不同。

不禁让我们联想到,由于文化差异,西方国家认为养儿是义务,儿女一旦可以独立,便搬离父母各自生活。

反观中国人向有「养儿防老」的观念,尤其过去农业社会,三代同堂、五代共住的大家庭比比皆是。

请问大师,您认为理想的家庭,是父母与儿女共住好?还是分开各组小家庭好?答:有人说:「美国是儿童的天堂、青年的战场、老人的坟场。

」中国的孔子对社会的期许是:「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由此可看出东西方对家庭界定与观念的不同。

怎样才是理想的家庭?大家庭好还是小家庭好?我想应是各有优缺点吧!家庭的结构,和社会背景、时代变迁有密切关系,而这一切又根源于民族性与文化性;西方是注重矛盾与独立的个体文化,中国则注重和谐与统一的整体文化。

所以,西方人的性格多为个人取向、自我取向,中国人的性格多为团体取向、他人取向;如此的社会性,从家庭观念可见一斑。

中国人一切以家为本位、为出发点,例如在称谓上,常将家里的人、事、物冠上「家」字,如自称家里的人为家父、家母、家兄、家弟、家姐、家嫂、家仆、家小等;对家中之物,称为家业、家产、家俱、家珍、家舍、家禽、家鸽、家狗等:对家中的事,称为家福、家祸、家喜、家丧、家信等。

这些人、事、物,原本都独立存在,冠上了「家」字,显示中国人把家里的一切,看成家庭整体的一部分。

家庭涵盖个人,个人属于家庭,家庭或家族的安危、成败、荣辱,也和个人息息相关,因此有所谓的「家声远播」、「家丑不可外扬」、「家和万事兴」的观念。

甚至过去法律上,也有「一人当灾,全家遭殃」、「一人犯罪,株连九族」的现象;在道义上,则存有「一人显赫,全族荣耀」、「一人有福,连及满屋」的心态。

在佛教里,出家修道的沙门虽然削发离家,不营世间功名利禄之事,但其成道度众的功德,亦被认为能庇佑亲人,《弘明集》卷十二即写道:「如令一夫全德,则道洽六亲,泽流天下。

」古德也有「一子出家,九族升天」、「亲族之荫胜余荫」的说法。

这种个人与亲属、家族的纽带关系,曾有人譬喻,中国人升迁后,前后左右尽是自家亲属,好比火车头后面拖着一大串车厢;西方人升迁,则前后左右无一私人,如同飞机起飞,是单独个体,周围没任何物体跟随。

此喻含嘲讽之味,但也贴切说明中国人的家族文化。

所谓「家为邦本,本固邦宁」,孟子也说:「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因此要修身、齐家,而后才能治国、平天下,这就是中国人由家庭而家族,由家族而国家的「天下一家」之观念。

中国人重视家庭,传统观念里,往往推崇多子多孙的大家庭,将之称为「义门」,而认为分家是可耻的行为。

历代法律也明令规定禁民分居,《唐律?户婚》记载:「诸祖父母、父母在,而子孙别籍异财者,徒三年。

」《明律》、《大清律》里也有同样的规定。

凡此,法律制度、舆论、习俗、伦理道德,和重视血缘关系、和谐、统一之性格,以及农业社会对劳动人口的需求、地理环境等等,都是中国传统大家庭形成的因素。

不过,从农业社会走向工商社会之后,随着现代化的生活和自由流动的工作形态,只有父母及其子女的核心小家庭,已成为现代家庭的主流。

但是,近年来似乎又有潮流逆转的趋势。

因为生活消费高,房价飙涨,许多年轻人结婚后,无力自行购屋,便继续赖在父母家。

小孩出生后,夫妻俩还可以照常上班,将孩子留给父母亲照顾。

如此可省下购屋费、孩子褓姆费、外出用餐费……,站在老一辈的立场,只要身体状况允许,帮忙自己的孩子来照顾孙儿,一则排遣退休后的空洞寂寞时间,再则含饴弄孙,延续天伦之乐,也是美事一桩!这种缘于现实客观因素,而形成的三代同堂家庭已日渐增多,据「BBC 中文网」的报导,截至二○○四年底,在英国,亲、子、孙共住的家庭,已有七万多个,他们还预测二十年内,三代同堂的家庭将增加三倍之多。

核心小家庭有自由、甜蜜的气氛,也有夫妻并肩携手建立家庭及抚育孩子的奋斗历程;个中酸甜苦辣,我想是每个当事人点滴在心头的。

至于大家庭,无论是三代同堂,或兄弟不分家的大家庭,其中家族的凝聚力,以及「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的情义,也是生命中不可缺少的营养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