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心性论_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_周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心性论:从心性本净到心性本觉

周荃,刘佳明

(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江西南昌330022)

摘要:心性论是指对人的先天本性的认识。在印度佛教中,心性是“本净”的。人人生而具有成佛的潜能和内在动力,只是因为“客尘所染”,所以不能自见其心。而中国佛教认为“心性本觉”,人心就是道德和精神的圆满状态,只要自认其心,当下便能成佛。因此,中国佛教心性论是对印度心性论的继承和发展,是中国文化心理学思想的重要组成。

关键词:佛教;心性;本觉;本净

中图分类号:B84-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80X(2013)07-0027-04

所谓心性,就是指人的自然本性,本来面目,非后天社会化和经验学习的结果[1]。人的本来心性是怎样的?是善还是恶?这是所有哲学、宗教、心理学流派所关注的最根本的问题。一个理论或流派的基石是其对人性的假设和认识,正是由于对人心性的本来面目的理解不同,才有对人的心理现象的不同的说明。孟子主张性善,所以有“仁政”和“民为贵”的思想;荀子主张性恶,所以主张法制和后天的“伪”(伦理道德);弗洛伊德认为人的本性是动物性的,所以有“自我”“超我”等理论;马斯洛认为人是积极向上的,所以主张“自我实现”“发挥潜能”等等。总之,理论建立于假设之上,而关于人的心性的假设,就是一个理论最根本的基石。

佛教历来很重视心性问题,原始佛教以心性论为本体,有“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的观点,以此来说明人的本来面目,指引出众生成佛的信心[2]。但是,部派佛教关于心性的看法分歧很大,涌现出很多各自为阵的理论,比如“一性皆成”与“五性各别”的争论。但是他们关于心性的根本看法是一致的,在整个印度佛教时期,佛教对心性问题的看法可以概括为“心性本净”,即人的本来面目是清净的、善良的、具足佛性的。佛教传到中国后,大乘佛教占据了主导地位,并与中国固有文化结合成禅宗、天台宗等中国化的宗派。心性问题成了中国佛教关注和争论的核心问题,“心性本净”被阐发出“本觉”的含义,奠定了中国佛学的思想基础。因而,中国佛教在“心性本净”的基础上创造出了“心性本觉”,是对佛教的一种转折式的发展。所谓“心性本觉”,意味着人的本来面目不仅是清净的、具备佛性的,还是本来就是觉悟的、超越的。只是由于后天的污染与迷妄,才失去了心性的本来面目,成佛就是找回自己的本来面目。

一、印度佛教心性论:心性本净

心性本净观点的完整表述是“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异部宗轮论)。所谓客尘,就是指烦恼,也作“客尘烦恼”。烦恼不是心性固有的,是非主体的,外来的,故称为“客”;烦恼对心性的遮蔽犹如尘垢遮蔽璞玉,能污染心性,故称之为“尘”。人的心性本来是清净的,因为有了烦恼遮蔽,所以显现出来的状态是不净[3]。总的来说,“心性本净,客尘所染”包含如下含义:其一,从时间上言,众生从“无始以来性体自净”,人天生下来心性是清净无为的,食、色、暖、欲等本能都是无所谓善无所谓恶的,心理意识等现象其本身没有污染。但是由于后天欲望的泛化,贪欲滋生,那些本来清净的心性变得有烦恼、有污染,人便执着于欲望的满足。因而烦恼是后天的,心性是先天的。其二,尽管心性本净,但众生仍不是“圣”,

·

72

·

第35卷第7期2013年7月

宜春学院学报

Journal of Yichun College

Vol.35,No.7

July.2013

①收稿日期:2013-04-12

基金项目:江西省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号:YC2012-S043);江西师范大学研究生创新基金(项目号:YJS2012038)。

作者简介:周荃(1989—),女,江西德安人,江西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认知心理学。

因为众生之心仍天然地含有“染”的可能性。穿衣吃饭虽是本性,但也有变化成无尽的贪欲,如希望穿最奢华的衣服、吃最精美的饭菜等。其三,染、净在性质上是不相同的。染是暂时的、可断除的,即修道时“染乃离灭”;而“净”是恒久的、不可断灭的,即“唯性净在”。《阿含经》最初是用炼金、浣衣、磨镜等来譬喻心性与后尘的关系,指明金、衣、镜与尘垢是不同类的物质。心与烦恼的关系就如同金与尘垢,心性本是清净的,与烦恼不同类,烦恼去除后,心性还在。

(一)一性皆成

一性皆成,就是说一切有情众生均具佛性,人人皆有成佛的潜能,主要代表了大乘佛教的观点。无论贤愚、善恶、种族、阶级,只要一心向善、修行精进,都能得道成佛,获得人格境界的提升[4]。这是从人的终极本性上来说的,也就是生命萌芽的潜能,而不是后天的教化经验。人的经历、环境各异,所以有千差万别的面貌,但是不管性格、心理、面貌如何变化,他潜能中的佛性仍是不增不减、不变不异。这是对人的终极价值的肯定,对人性完满无缺、生命尊严高贵的肯定。

性的善恶问题,本来就是后天熏染判断的结果,人生来吃饭、睡觉,有什么善恶可言?虽然不所谓善恶,但是有性情之分。性就是如如不动、超越社会经验意义的心理本体,在这一点上,人人是平等的,是具足佛性的;有差别的是“情”,是个体的行为准则和其对他人的意义,这些是需要个体努力修行、学习的结果,因而具备社会意义上的善恶。“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就是对人的真实本性的判断,佛教中任何关于心性的描述纷争,都离不开这个基石。

需要指出的是,心性本净的思想在原始佛教也存在着诸多的争议,也有很多学者认为烦恼也是与天俱来的。这里的心性本净思想,来自于《阿含经》等根本经典,是原始佛教的主流。印度佛教特别大乘佛教对心性本净的论述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概念当中。

第一,菩提心。菩提,就是断绝世间烦恼成就涅盘的无上智慧。菩提心是指求无上菩提的心,是一切诸佛的种子。相传释迦牟尼就是在菩提树下觉悟成佛的,因而菩提叶成了佛教无上智慧的代名词。神秀大师颂云:“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说的就是人本性就如菩提般清净光明。大乘佛教认为,众生如果发菩提心,努力修持,就能速成无上菩提。由此大乘佛教十分强调发菩提心的重要性,认为发菩提心是信仰佛教、修持实践的始点,只有发菩提心,才能成就菩提,获得正果。菩提心就在人的本性当中,不假外求,所以发菩提心也就是看到自己的本性,发掘本性中所具有的无上智慧。《大方广如来秘密藏经》中说:“菩提实性是心实性,心之实性即是一切法之实性。谓如实觉知万有真实本面的大觉———菩提,即是众生心之实性,心性即是万有之实性。”这里可以看出,菩提就是自己心的原貌,就是心中所固有的关于一切法的智慧。

第二,佛性。佛性指众生皆能成佛的先天本性,是个体成佛的原动力。在印度佛教中佛性问题受到过长久的争议,包括佛性的有无、实质、表现等,这些都体现着对人的心性本质的看法。成佛需要各种条件的具备,修行为善是后天的业力,而佛性是先天的,也是成佛的内因。在这一点上,每个人都是平等的,并无差别。佛性和下文要将到的如来藏意思大体相近,但是佛性更强调的是人的全部本来面目,所有的天生行为都是佛性的体现。就像唯识学中的种子,能生起种种行为,是人活动的内因。

第三,如来藏。如来藏是“如来”和“藏”的复合词。“如来”是“如”实法而“来”,即由真理而来(如实而来)而成正觉的意思;“藏”是胎藏,是借用哺乳动物先在母胎里孕育之意[5]。如来藏的意思是说,如来之所以成为如来,是因为原来就在胎里孕育着,后来功德圆满,而成就为如来。也就是说,如来藏是指,于一切众生的烦恼身中,隐藏着的自性清净的如来法身,是成就如来人格的可能基础。《大乘密严经》中有:“心性本清净,不可得思议,是如来妙藏,如金处于矿。”谓我们的佛性、如来藏,就像金子在矿中一样,是我们心性中所固有的。

(二)五性各别

所谓五性各别,是指如来种性、独觉定性、声闻定性、不定种性和无性有情五种性五种根性的分别。种性是种子的性分,是唯识学上对种子的本性的划分,因而五性个别也就是唯识宗对心性的划分。

如来种性,是指能观照人、法二空,获得大圆镜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和成所作智这四种佛陀才具有智慧。因此,如来种性就是人成佛的潜能,是人人具有的无上潜能,也称无漏种子。

·

82

·

第7期宜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第35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