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佛教“空”的认识

合集下载

佛教的基本教义-新版.pdf

佛教的基本教义-新版.pdf

佛教的基本教义主要内容:?一、世界的本质——“空”1.世界的本质是空?佛教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永恒地存在,都是依照一定的条件生存和毁灭的,都要经历一个“成、住、坏、空”的过程。

在人生上就表现为生老病死,这种状态就是空。

、?空是事物不断变化的状态或本性,人们对事物的观念在本质上不具备完全的真理性,这种认识也是空。

2.世界并非神所创造?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之处,在于“无神”的主张。

这里的神主要指的是西方认定的造物主,上帝。

佛教认为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因为缘起而产生的,所以是缘起产生了世界,世界产生了神。

?梵文中的神,是指从情感和内心的扭曲中净化和解脱出来,并获得无上智慧的人,因此,佛可以说是所有获得证悟的人的统称。

?佛教的无神与唯物主义的无神并不一致。

佛教认为鬼神也和人类一样,只是有情众生中的一类,并不具有永恒主宰的意义,而是在缘起的支配下,不断不常,相继延续?二、缘起产生世界——十二因缘缘起论是佛教的核心理论。

“缘”是指事物存在的原因或条件,“缘起”: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中依照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是指世界上所有事物都处在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之中,世界就是在这种关系之中依据一定的条件而生灭变化的。

佛教为了说明人生现象,又在缘起的基础上提出了十二因缘论。

十二因缘说,涉历过去、现在、未来三世因果链条:往世今世来世无明(因) —————(果)识、色、名、六入、能、受爱、取、有(因)——————(果)生、老、死?三、世界存在的形式——三法印? 1.诸行无常——一切事物生灭不定“无常”一词出自《杂阿含经》,就是每一个事物都会经历成、住、坏、空四个阶段。

“无常”是指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不会一成不变,都会经历从生到灭的过程,联系到人生现象就是说生、老、病、死。

? 2.诸法无我——一切事物皆无主宰“无我”是指一切事物不仅形体不会永存,而且精神也会随之消灭,即不存在一个常恒的精神主体。

既然世间的一切是变幻莫测的,那它就不值得人们去追求。

色与空的关系

色与空的关系

色与空是佛教中用来描述世界的两个基本概念,它们之间的关系非常微妙和复杂。

简单来说,“色”指的是物质世界中的一切存在,包括我们的身体和所有可以感知的事物。

“空”则是一种哲学观念,指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存在的本质。

在佛教中,“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这句话表达了一个深刻的哲学思想。

它意味着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虚幻的,只有通过理解事物的本质,才能认识到真正的存在。

“色即是空”强调物质世界的虚幻性。

佛教认为,我们所看到的世界并不是真实存在的,而是由我们的感知和认知所形成的幻象。

因此,一切物质的存在都是暂时的、不真实的,它们最终归属于空无的本质。

“空即是色”则强调了空性并非脱离物质世界的抽象观念,而是与物质世界密切相关。

佛教认为,事物的本质是空无的,但这种空无性并不是绝对的虚无,而是指事物之间的相互依存和相互转化。

因此,空性是万物存在的本质,也是万物之间的相互关系。

综上所述,“色与空”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关系。

通过理解这种关系,人们可以超越物质的束缚,领悟到真正的存在,达到内心的平静和超脱。

佛教的空

佛教的空

佛教的“空”是什么意思?(一)有人说:‘佛教讲四大皆空,是虚无主义。

’这话有道理吗?这完全是误解,是望文生义,没有深入经、论的结果。

很多人只从字面上了解佛教,甚至许多学术界的人士,都认为佛教是‘虚无主义’,这种看法,由来已久。

‘空’的意义深奥难解,没有相当高的慧根悟性的人,对‘空’的意义容易产生误解,堕入顽空,导致否定因果业报、善恶和三宝的作用等,反而造恶业。

故对慧根低下、思想不成熟的人,说空也是违犯菩萨戒的。

为了消除对佛教教义误解,对‘空’作一简明介绍。

佛教的大智慧将一切事物,即万法,分为性相两个方面:‘性’是事物的自性,‘相’是事物的现象,现象就是世俗智慧认识到把握到的事物的表面现象。

‘自性’是经过理性思辨才能认识的东西。

佛教中世俗智所认识到的事物,称做俗谛,圣智和思辨所认识到的事物的自性称作理谛或胜义谛。

事物的现象或现象事物,按世俗智的标准,全部承认其有,世俗谛如三界六道,苦集灭道,生死轮回,业力受生,因果报应,世间法与出世法等等,不能说它不存在,包括‘自性’、‘自我’在内,在世俗谛中无法否定它的实际存在。

若不承认世俗谛事物的存在,就会堕入否定一切的顽空,这是佛家最反对的。

事物的‘自性’有两种,一种是世俗习惯上称谓的‘自性’,如人、动物、山、水、树木、房子等等,都有它各自的‘自性’,因为有这种物自性,才不至于相互混淆,才名具不同的形象和作用。

对这类‘物自性’,佛教从来不否定,那么‘空’是指什么呢?是指一种‘特殊自性’的‘空’(无自性)。

‘特殊自性’是指一种不依赖任何事物的单一、独立、自在的物我自性。

这种‘特殊自性’观念是一种无明形成的虚妄观念,实际上并不存在这样的自性。

实际情况是,包括物质和精神意识在内的一切事物都是众缘和合形成的现象——即‘缘起’。

既然一切事物都是缘起之物,怎么会有不依赖众缘的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呢?既然没有单一独立自在的自性,这‘自性’不就是‘空’吗?——这就是从思辨的方法认识的‘缘起性空’之理,但从思辨的角度认识的空,不是理谛‘真空’,而理谛的真空是开悟后的圣智的直觉经验,不是空有的对立,而是‘空’就是‘缘起’、‘缘起’就是‘空’的空有统一境界,这是思辨智慧无法解决的一个难题,性空的难悟也正在这里。

中国文化关键词——空

中国文化关键词——空

佛教“空”义学说的评价佛教“空”义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内部不同教派对“空”理念的看法也很不一致,然就大乘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来说,一切缘起事物空无自性,即“诸法皆空”的观点是对世界万物、人的构成和人生现象的本质的根本看法,并奉为最高的普遍真理。

佛教“空”义是对人生和宇宙的事实判断,但主要是价值判断;是理性思辨,但主要是悟性直觉;是解脱论的理论需要,但主要是众生解脱的修持实践要求。

“空”义关涉人生和宇宙的有无、真假、虚实等根本理论问题和实践问题,在人类认识史上既留下了理论误区,也留下了辩证思维,在人类社会史上既带来了消极的作用,也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1理论思辨的价值从哲学思维的角度来说,佛教尤其是大乘空宗的“空”义,论及了事物的形成、变化、现象、本质等诸方面的关系:空与缘起。

空宗认为宇宙间纷然杂陈、形形色色的事物,都是由因缘生起,由此也是空的。

这是承认世界上的事物存在着普遍联系,是矛盾的对立统一,同时又由此推论出事物无实体、无自性,即空的结论。

空与无常。

佛教认为缘起事物是“刹那不住”的运动,“念念生灭”的变化,由此无恒常不变的自性,是空的。

这里对一切事物不断变化的论断,是辩证思维的突出表现,但又由事物的无常变化片面地推导出事物是空的论断。

空与自性。

空宗强调自性是自有、不变、恒常的,而世间不存在这样的自性。

否定自性即是空,无自性即是空。

一定意义上可以说,所谓诸法无自性,就是说事物的本质是空的。

这种论说在哲学思维上具有一定的启迪意义。

空与假名。

空宗认为因缘所生法,既是空,又是假名。

假名指现象假有,空指现象的本性,假有与空是统一的,事物的本质与现象在空性的基础上得到统一。

假名说揭示了名言与对象、名与实的差别。

空与诸法。

《中论》卷四云:“以有空义故,一切法得成。

”自性空而缘起有。

强调空对成就一切法的作用,即为一切法的形成提供可能。

这也逻辑地包含了空与诸法互不分离、互不排斥的思想。

联系大乘佛教反对“顽空”(偏空)、“断灭空”的观点,也是在于肯定空与有的对立统一。

佛教对休息的看法

佛教对休息的看法

佛教对休息的看法
佛教的基本思想是“空”,不是教人们没有思想,而是不要产生那些不良的欲望,不切合实际的非分之想。

睡觉在佛教中有多种意义,感悟,在静中思考,专心于要解决的主题,目的是为了打开心中的疑惑和迷蒙的思想,进一步见识真理的本相。

修养,是一种佛教根本的“爱”的体现,遵循自然规律,减少对人体的损伤,延长生灵的生命。

忏悔,相对于自尊心较强的人或个人的影响小的问题或错误及时发现并予以改进,促进个人思想和人格的进步。

交流,人的梦的现象引发的一种寄托,在梦中见到一些特定的佛像或表示吉祥的现象后,会被认为与个人的修行与思想有一定的关系,产生心理作用,督促个人进步。

依据佛教教义佛法修行的最终目的是涅槃涅槃是一种烦恼灭尽,从生死轮回中彻底解脱出来的理想境界,分为有余涅槃和无余涅槃前者指虽已断尽烦恼解脱诸苦但尚有作为过去业果之残余的身体存在==仍不免肉身病痛之苦后者则指摆脱了包括身体在内的一切业果束缚的永恒寂静,最上安乐的不可思议境界涅槃代表着佛教对自由彼岸的向往与追求从追求自由的角度来看佛教修行的目的与休闲有共通之处尽管国内外学者对休闲的定
义千差万别。

佛教中的色与空

佛教中的色与空

佛教中的色与空佛教中的色与空佛教中谈论到色与空二个字比较多,特别是《心经》里面讲到“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受想行识,亦复如是。

”那么色与空究竟是什么概念?这和我们现代在讲的色与空字又有什么区别,这是需要我们搞清楚的问题。

色:梵语是ru^pa。

广义之色,为物质存在之总称。

狭义之色,专指眼根所取之境。

广义来说,可以用来表示宇宙大自然的物质与生命体,大至星体,小至细小之微尘,无不包含在内。

狭义来说指人的肉眼识别的对象,如颜色红、黄、蓝、白、黑等区别;物体的,长、短、方、圆、高、下等区别;人的行、住、坐、卧、取、舍、屈、伸等区别,指眼根所取之境,故称为色。

空:梵语是s/u^nya。

音译为舜若。

意译空无、空虚、空寂、空净、非有。

一切存在物体中,皆无自体、实体、我等,这一思想称为空。

也就是说任何事物都虚幻不实,理体空寂明净。

自佛陀时代开始就有空这个思想,尤其到了大乘佛教时代,空的思想成为佛教般若经系统的根本思想。

这里所说的色与空和我们现代意义上的理解是不同的,我们现代讲色一般是指物体的颜色,后来引申为女色,喜欢女人为好色、情色,而佛教中的色不是这个意思。

是指物质存在的总和,眼睛能够看到的物质叫色。

那么这个色是变化着的,按照佛教角度说,这个色是空的,就象《心经》里讲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佛教认为,人的心(即意识)之外的世界是一个不断变化的世界。

这个世界包括人的肉体和自然界。

这个不断变化的世界是有形的,可以看到和感觉到,这就被称为“色”。

那么这个世界是怎么来的呢,释迦牟尼佛回答说是由四大因素构成的。

四大因素为“地、水、火、风”。

四大因素是由于因缘和合构成万物,又因为因缘复归和还原于四大因素。

这种还原和复归被称为“空”。

空并不是完全空,是物质运动变化着叫空,比如水是我们肉眼能够看见的,这就是色,但是,水能够变成空气,我们的肉眼是看不见了,好象是空,其实没有真正空,冷热空气交流,从天上落下来的雨变成了水,又成为了色体,用这样的概念去解释佛教的色空观,应该是科学的。

佛教阿含类经典中的“空”观念

佛教阿含类经典中的“空”观念
及 。 这 兜 分 析 一 些 提 及 “ ” 时 这 一 词 的 主


阿含 经》 卷第 八 中说 : “ 复 有 三 法 ,谓 j i 昧 :
空 二 昧 、无 愿 j 昧 、 无 相 三 昧 。 ” 。 j ‘ 蛳眷 这 里 所 '
种 龠 义 是 指 空 问 、 天 或 尢 物 之 处 所 。
“ 空 ” 观 念 是 佛 教 理 论 中 的 基 本 内 容 ,但 这 一 观 念 在 佛 教 不 同 时 期 的 文 献 中 表 述 不 尽 相 同 。 一 般 来 说 ,大 乘 佛 教 文 献 中 论 述 “ ” 的
无 碍 ,游 空 如 鸟 ,履 水 如 地 。 ” 第 ’ ’《增 壹
思 ,若 有 比 作 是 说 :我 于 空 三 昧 未 有 所 得 ,
而 起 无 相 、尢 所 有 、离 慢 知 见 者 , 莫 作 是 说 。
《长阿 含 经 》 卷 第 一 i 中说 : “ 身 能 行 ,石
收稿 日期 :2 0 I 3— 0 2—1 6
作者简 介:姚 【 群,
词 的 主 要 含 义
阿 类 经 典 中 随接 论 及 “ ” 的 频 率 虽 然
第 二 种含 义 主 要 指 事 物 没有 实在 不 变 的本 性 或 本 体 ,或 指 无 任 何 可 执 著 的 东 西 。 如 《 长
不 高 ,f f f“ ” 一 嗣 在 这 义 献 r I l 还 是 有 所 捉
空 缺处 。 ” …第 巷 , 以 上 《长 阿 含 经 》 中 的 引 文
中m现 的 “ ” 字 主 要 指 天 空 或 空 问 。 而 《增
明显 。本文 拟对 佛教 阿 含 类 经 典 中的 “ 空 ” 观

佛教 _空_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 _空_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

佛教“空”观思想及其现实意义朱成实(上海电机学院,上海,200240)【摘 要】“空”观思想是佛教教理中的重要概念,尽管各派的理解与解释不尽相同,但都离不开“因缘和合”这个理论基础。

虽然本质上它是一种宗教唯心主义哲学,但是将佛教的“空”观思想运用于内心的修养在历史上早就得到重视,在新的时代背景下,以“空”养“性”也应该被赋予新的内涵和要求。

只要不带偏见并运用得当,这一思想是可以产生很好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的。

【关键词】“空”观思想;因缘和合;极微;小乘佛教;大乘佛教 “空”是佛教教理中是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不管是大乘佛教还是小乘佛教,都将“空”作为理解世界的一个基本概念。

本文拟对佛教的“空”观思想做一番简要的梳理,并就“空”观思想的现实意义做一初步探讨,以期达到对佛教这一重要思想的较深认识。

一尽管大乘佛教和小乘佛教对“空”的解释并不完全相同,甚至大乘佛教内部各宗派对“空”的解释也有差异,但他们在解释“空”的时候都离不开一个共同的理论基础———“因缘和合”。

“因”是原因,“缘”是条件,“因缘合,诸法即生”。

[1]小乘佛教认为,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是“因缘和合”而成的,因而都是可以分解的,并且可以一直分解下去,直到“极微”。

构成世界的四大元素“地”、“水”、“风”、“火”都可以最终分解成“极微”,也就是说“极微”是构成宇宙最基本最细微的元素,它的本质是“空”,所以世界的本质是“空”。

饶有兴味的是,这种把物质世界分解为“极微”的做法与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的分解有着极大的相似与共通之处。

现代物理学对物质的分解不断向深层次发展,从分子到原子,再到原子核和电子,又到层子乃至云子、夸克等等,越往下深入,越让人觉得玄乎和不可捉摸。

所谓夸克已经几乎是不能用所谓质量和形状等概念来理解了,以致有人形象地说,“科学对物质结构穷原竟委的探究,使得物质越来越不像物质了”。

[2]这也从另一个方面映衬出佛教“空”观思想的杰出之处和生命力之所在。

关于空的哲理

关于空的哲理

关于空的哲理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遇到“空”这个概念,比如空气、空间、思想等等。

而在哲学中,对于“空”的探讨也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

空的概念在不同哲学体系中具有不同的涵义和解释,有时候甚至会引申到宇宙、人生、信仰等更加深刻的层面。

空究竟是什么?空能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启示和反思呢?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空在宇宙中是一种重要的存在形式。

宇宙中的大部分是由太空组成的,太空中充满了各种形式的能量和物质。

空间的无限延伸和无法触及的广袤性让人们不禁感到敬畏和渺小。

在物理学家的研究中,空间的扭曲和折叠更是展现了空在宇宙中的神秘和奇妙。

探索宇宙中的空间和空气,让人们对于自己的存在感到更加微不足道,同时也让人们对宇宙的宏伟和奥秘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空也是一种状态。

在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各种信息和压力不断涌入,让人们感到无处可躲。

疲惫和焦虑成为了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这时,人们需要一种空的状态,来让自己得以放松和反思。

在空静的状态下,人们可以重新审视自己的生活和内心,找到属于自己的平衡和内在的安宁。

空不仅是一种“缺失”,也是一种“存在”的方式,正是通过空的存在,人们才能找到人生的方向和意义。

从哲学的角度来看,空也是一种智慧。

在佛教哲学中,“空”被理解为一种真理和境界。

空并不是“虚无”的含义,而是指一种超越世俗的智慧和觉悟。

空在佛教中被认为是所有事物的本原和本质,是万法无常和无我的真理。

通过修炼空的境界,人们可以超脱生死轮回的束缚,实现心灵的解脱和觉醒。

空的理念贯穿了整个佛教思想,也启示了我们对于生命和宇宙的更加深刻的理解。

空在不同层面和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影响。

空的存在让人们对于现实世界和内心的探索更加深入和广阔。

空不仅是一种物质形式,更是一种心灵和灵性境界。

通过对“空”的认知和探索,人们可以意识到自己的渺小和无限,找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实现心灵的觉醒和解脱。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

中国佛教思想总结中国佛教思想源于印度佛教,经过本土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融合,产生了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佛教思想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思想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下面我将从佛教的根本观念、修行方法以及对人生、社会等方面的思考,对中国佛教思想进行总结。

中国佛教的根本观念是“三不邪”和“空、假、中、常”的思想。

其中,“三不邪”指无我、无人、无众生,即佛教主张追求超脱自我的境界,超越个体差异和众生分别;“空、假、中、常”则是佛教对于世界及现象的反思。

佛教认为一切现象皆为空性,即世界的本质是空无所有,没有实有的实体存在,只是幻影或假象。

佛教强调修行者要认识这一真理,通过觉悟和证悟,从而实现自由和解脱。

修行方法是中国佛教思想的核心。

佛教强调个体的修行和自我觉醒,通过冥想、念佛、戒律等方法,去除人生的痛苦、纷扰和执着,达到安定、平和和清明的境界。

比如,通过修持慈悲心和舍离心,可以减少贪欲、嫉妒和恨怒等负面情绪,提升人的品质和修行境界。

佛教还提倡智慧的修行,通过对世界的观察和思考,超越对表象的执着,认识到事物的相对性和无常性。

佛教重视禅修的方法,通过打坐、观察呼吸等方法,使心境平静和集中,进入深度冥想的境界,获得对自我和世界的超越性认识。

佛教对于人生的思考是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内容。

佛教认为生命是苦的,苦的根源在于欲望、贪婪和痴迷。

佛教提倡从内心根本上改变人的追求和生活方式,超越个体的渴望和执着,逐渐消融个体的边界,达到全人类的福祉和平等的境界。

佛教还关注众生的福报和业果,认为众生的积善可以转化为福报,通过修行可以获得快乐和幸福。

佛教对于社会的思考和批判是中国佛教思想的重要特点之一。

佛教强调离世修行,批判现实世界的诱惑和束缚。

佛教提倡世界上没有永恒的固定存在,一切事物都是无常和变化的,因此对于财富、地位、势力等社会名利都持有冷静和淡化的态度。

佛教也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主张以慈悲和智慧为基础的互帮互助,推动社会的和谐与进步。

佛教中的空性思想汇报

佛教中的空性思想汇报

佛教中的空性思想汇报佛教是一种源远流长的宗教体系,其特点之一是强调空性思想。

空性思想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它对于个人的修行和对世界的理解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深入探讨佛教中的空性思想并分析其在实践中的意义和价值。

一、空性的意义和概念空性思想是佛教中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源自佛陀在菩提树下的觉悟,即证悟了生命的真相和解脱的道路。

在佛教中,空性被视为一种智慧的境界,是对生命和现实的真实认识。

空性并不意味着虚无或空无一物,相反,它强调一切现象皆为无常、无我和无实性的。

佛教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由无数个因缘条件所构成的,没有永恒不变的实体存在。

因此,空性思想是对事物本质的洞察,超越了表象,看到了真实的本质。

二、空性思想在实践中的意义1. 解脱和涅槃佛教认为,追求解脱是每个人的目标。

而了悟空性,则是实现解脱的途径之一。

在实践中,通过洞察事物的空性,人们可以超越对事物的执念和執著,达到解脱的境界。

同时,空性也被视为涅槃之门,能够帮助人们实现灵魂的安宁与平静。

2. 放下执念和執著佛教告诫人们执着与執著是带来痛苦和困扰的原因。

通过空性思想,人们能够看透现象的虚妄性,超越对物质和人际关系的执着,以更平和的心态面对世界,减少痛苦和困扰。

3. 了悟世界真相佛教认为,人们对世界的认识常常被执著和偏见所阻碍,导致无法真正洞察事物的本质。

通过空性思想,人们能够超越表象,洞悉一切事物的真相,并以更智慧的态度去应对和理解世界。

三、空性思想的实践方法要实践空性思想,佛教倡导积极培养正念和定觉的修行。

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实践方法:1. 冥想与观察冥想是佛教修行中的重要环节。

通过冥想,人们可以专注于呼吸、身体感受或特定主题,培养对当下的觉知能力。

而观察则是通过对事物的观察而培养对空性的洞察力。

2. 学习佛经和禅宗教义佛经是佛教中的重要典籍,其中包含了大量关于空性思想的内容。

通过学习佛经,人们可以深入了解佛陀的智慧和对空性的教导。

禅宗也是强调空性思想的流派之一,通过禅修,人们能够更加直接地体验空性的本质。

“空”和“无”在佛教义理中的关系与地位

“空”和“无”在佛教义理中的关系与地位

中翻译 为“ 性空” 。谈 空的理论早在小乘佛教 中已经 出 多 的联 系道家或道教 。佛教又称为空 门, 这 是因为佛教 以观察诸 波罗蜜经》 法“ 空性” 为人道的法 门, 故称“ 空门” 。《 大智度论》 卷二 十称 , 进 入“ 涅粲( 不生不死 ) 城” 有三个 门: 空门、 无相门 、 无作 门。强调 我
空和无在佛教义理中的关系与地位佛教地位排名佛教在中国的地位弥勒佛在佛教中的地位空林佛教网认识佛教净空法师佛教网站净空法师空林人生佛教网佛教网净空法师近况净空法师讲认识佛教
文 . I : 艺 术
2 0 1 4年 4月
‘ ‘ 空" 和“ 无” 在 佛教 义理 中 的 关 系 与地 位
耿 纪 朋 ’ 郑 小 红
的地位 。 “ 空” 和“ 无” 的解 释 中 都 含 有 “ 没 有” 这个概 念 , “ 没 有” 是 相
“ 空” 和“ 无” 在佛教义理 中针对 “ 没 有” 和“ 虚无 ” 等概念 建构 词语 时 , 其 意义大致 相等 , 有时甚 至可 以互 换 , 但是 当其使 用各 自的其他含义 时则 不能互用 。这说明“ 空” 和“ 无” 在佛 教义理 中

以缘起法分析事物 , 强调万物 因缘 和合而生 的本来 原因 , 从而不
鞲 自有 其体 , 即无 有 自性 , 所 以不能单独存 在 , 进而 推论 出本来 是空无 的。支娄迦谶 翻译 为“ 本无 ” , 而鸠摩罗什则 在《 小品般若

“ 空” 和“ 无” 在佛教义理 中的关 系
概念 中的界定 , 更让人倾 向于把 “ 空” 归于佛教 , 而“ 无” 则更
关键词 : 空; 无; 佛教 ; 义理
“ 空” 和“ 无” 在佛教义理 中都是 非常重要 的概念 , “ 空” 在《 古 代汉 语词典》 中有一条解释为“ 佛 教用语 。佛教认 为万物各 有因 缘, 没有 固定 的本体 , 一切 皆空 。《 般若 波罗蜜多心 经》 : ‘ 照见五

佛家思想一个字总结

佛家思想一个字总结

佛家思想一个字总结佛家思想"一个字"无法完全概括,但可以通过以下10个关键字来描述佛家思想的核心内容:无我,空,缘起,涅槃,慈悲,解脱,菩提,中道,禅定,戒律。

"无我"是佛家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

佛陀认为,所有存在都是无我的。

人们的个体存在只是一种错觉,我们没有永恒的自我实体。

相反,一切都是无常和无我的,皆有普遍的彼此依存性。

"空"是佛家思想的核心概念之一。

它涉及到万事万物的虚幻和空无。

佛陀认为,一切都是依赖于条件而存在的,没有恒久不变的实体。

因此,我们应该超越对物质和世俗事物的執著,以认识真实的本质。

"缘起"指的是一切现象的因果律。

佛家认为,世间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无数的因缘相互作用而产生的,并且没有单独的存在。

了解和接受缘起的真相,可以帮助我们超越執著和痛苦,获得智慧和解脱。

"涅槃"是佛家思想中的重要概念之一。

涅槃指的是解脱和超越苦难的境界。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和证悟,人们可以达到涅槃的彼岸,超越个体存在和苦难,获得永恒的和平和幸福。

"慈悲"是佛家思想中的核心价值观之一。

佛陀教导我们要对一切众生心生慈悲,并以慈悲为动力去帮助和救度众生。

通过慈悲心,我们可以超越自己的私利和執著,对世间众生充满爱和关怀。

"解脱"是佛家修行的终极目标之一。

佛陀认为,人们之所以痛苦和不满是因为无明和執著。

通过觉悟和修行,人们可以超越欲望、贪婪和痛苦,获得真正的自由和内在的平静。

"菩提"是佛家思想中的中心概念之一。

它指的是觉悟和智慧的境界。

佛陀认为,通过修行和证悟,我们可以开启菩提之路,实现对真理的领悟,获得智慧和解脱。

"中道"是佛家思想的重要原则之一。

它是佛家修行的核心方法。

佛陀教导我们要避免两个极端,即放纵和禁欲,而要走中道,寻找平衡,避免執著和痛苦。

非枯非荣,非假非空的意思

非枯非荣,非假非空的意思

非枯非荣,非假非空的意思
摘要:
一、非枯非荣,非假非空的含义
二、对佛教中“空”的理解
三、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佛教智慧
正文:
非枯非荣,非假非空是佛教中的一种境界,它表达了一种对生命、事物和现象的理解。

这个词汇来源于佛教经典《心经》,其中有一句“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它揭示了佛教中“空”的真谛。

在佛教中,“空”并不是指空无一物,而是指事物和现象的本质。

换句话说,“空”就是指事物和现象的本来面目,不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影响。

佛教认为,人们之所以会感到痛苦和困扰,是因为他们不能认识到事物的本质,而是被事物的表象所迷惑。

因此,要摆脱痛苦和困扰,就需要认识到事物的“空”性。

非枯非荣,非假非空这个境界,就是在认识事物的本质的基础上,对事物的表象保持一种超然的态度。

也就是说,既不陷入对事物的过分追求和执着,也不对事物抱有虚假的幻想。

在这个境界中,人们能够以一种平和、冷静的心态看待世界,从而摆脱痛苦和困扰。

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运用佛教智慧,达到非枯非荣,非假非空的境界呢?首先,我们要学会观察事物,认识到事物的本质。

这需要我们培养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从而看到事物的真实面貌。

其次,我们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欲
望,不过分追求物质和名利。

这需要我们培养自律和自制力,从而抵御住外界的诱惑。

最后,我们要学会放下,对过去和未来的担忧和期待,以及对事物的执着和困扰。

这需要我们培养智慧和慈悲心,从而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安宁。

总之,非枯非荣,非假非空是一种佛教智慧,它揭示了事物的本质和生命的真谛。

佛家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

佛家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

佛家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
佛家所讲的“空”是什么意思?
“空”,是佛教重要的教义,也是佛法不共其它宗教及世间学说的特质。

《般若心经》云“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空义;世间诸法皆因缘所生,无独立的自体,故曰是“空”,实际上,空是建设宇宙万有的意思。

空是什么?空是正见,能由现象的存有之中发觉本体真空的真谛;空是般若智慧,由此可以了悟宇宙人生各种现象;空是因缘,空是不二法门,空蕴含无限,所以虚空无相,无所不相。

空像数字中的“○”,放在“一”的后面,就是“一○”;放在“一○”的后面,就是“一○○”,可以无限的增加至天文数字。

空也像数学中的“X”,无所不可代表,无限广大。

空又像“阿弥陀佛”这句圣号,有无量的意义,可以代表一切感谢与祝福。

空是真理,是万有,就如同虚空孕育了万有,空气孕育了大地万物一样。

空并不是无,而是要我们大破大立,空去一切有无对待,空去一切差别观念,空去一切戏论,甚至连这个空都空去,然后才能享有一个大圆满、大自在的世界。

整理:中国佛教居士·文化网。

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

真空妙有就是说既然有佛性,就应该起妙用,妙用就是指所现的各种差别相;妙有真空就是说这些相都是由法身所显现的,本身并没有,本身就是空。所以体(佛性)、相(色相)、用(妙用)三者不可分割,有体必现相,有相必起用。比如,没有房子我们怎么遮蔽风雨呢?没有相,法性又在什么地方体现呢?所以理体(法性身)是成就万物的根本,也是成佛的根本。这就叫“事以理成(理体成功其事相),理以事显(理体由事相显现出来)”。所以,金刚经、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即是真空;而《弥陀经》讲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妙相,即是妙有。有人不懂就认为这不是矛盾吗?其实并不矛盾。真空者正是妙有,妙有者正是真空。镜子里总是有影子,没有影子就不称其为镜子。不能现相起用就不是佛性,所以,佛性有种种的妙用。双身、饮血、裸体、愤怒等形象都是我们的心所显现的,不是心外另有的。心外无法,法外无心。
识就是知识,积累的经验,对我们来说就是要转识成智,识和智其实是一个东西,就好比水起波浪,水就是波浪,波浪就是水。波浪就象识,水就象智。佛的智慧最圆满,知识最渊博,他识得各种众生的根基(这就是识)。佛正是利用色、受、想、行、识来度脱众生,这样五蕴反过来就成妙用了。初入门菩萨对空的理悟上还差这么一层,所以还不究竟。要到佛所证得的妙有真空,真空妙有,有就是空,空就是有,这才究竟。
初入门菩萨虽然知道色法与心法不二,但还不知道有妙用。如能知道色相妙用无边,利用色相就是真空妙有了,比如五蕴(色、受、想、行、识)是遮蔽我们本性光明的坏东西,所以要“照见五蕴皆空”。但反过来五蕴又是妙用。成所作智就是利用五蕴来成就一切事业。比如,释迦牟尼佛降生,投胎王子,现了一个妙相——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的色身(这就是色)。他为救度众生,不离开众生,不放手众生,就要摄受广大众生(这就是受)。众生的根基不同,要说不同的法,所以他要思考怎样说法能才对机(这就是想)。什么时候、在什么地方、用什么方法去度脱众生,就要具体去做。还有的众生与佛无缘,佛就让另外有缘的众生与他说法。有一个城东老母,佛给她说法(佛说法说的最好),她却不听。还把耳朵捂起来说:“不听,不听”。佛说:“那我现神通给你看”。她把眼睛闭起来说:“不看,不看”。佛知道倒接受了。所以佛为救度众生行持也有所不同(这就是行)。

朱熹对佛教“空”的解读

朱熹对佛教“空”的解读

Zhu Xi’s Interpretation of "Empty" in Buddhism 作者: 刘飞[1]
作者机构: [1]湖南大学岳麓书院
出版物刊名: 法音
页码: 36-39页
年卷期: 2019年 第5期
主题词: 佛教经典;朱熹;“空”;解读;儒释道三教;集大成者;佛教观;李承贵
摘要:宋代是儒释道三教互相碰撞与融合的时代,宋儒一方面对佛教经典有过广泛的涉猎,并从中汲取养分;另一方面,他们站在儒家的本位对佛教又多有微词。

李承贵在《儒士视域中的佛教--宋代儒士佛教观研究》一书中,认为宋儒对佛教的看法是繁复的,但同时也是失真的。

[1]朱熹是理学之集大成者,也是对佛教认识较为深刻的人之一。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佛教“空”的认识
见山是山,见水是水。

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

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

佛教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的基本思想是“空性是诸法(宇宙的一切事物和现象)实相,缘起法则起,缘散法则散”。

空,指空之自性,空之真理,有别于“无”,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对社会和谐也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一.“空性”之理解及哲学意蕴
空性,就是依空而显之实行,是宇宙一切事物和现象的真是本性。

自认为其说的是一种对人生的态度,是摒弃可感知现象,证悟世界的真相。

从人与自然之问的关系来讲,佛教的空性有“人空”与“法空”二义。

“人空”表示没有一个恒常主宰的自我本体存在,即自我的本体为空。

楞严经指出:“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但汝于心微细揣摩,若离前尘有分别性,即真汝心。

”由此可见,自我本身为空,就是拥有“性净明体的真心”。

“法空”则认为,宇宙的一切事物现象其实相为“空性”。

楞严经指出:“见身微尘与造世界所有微尘,等无差别。

”即微尘及由微尘构成的宇宙一切事物现象的根本实相皆为空性,由微尘构造得人,其根本实相,同样为空性。

佛教的“认识”分为“现量”和“比量”,现量就是现证现知,比如眼睛看到的,身心领受到的;比量是由推理而知道的,从未知到已知,从因到果,可以推察一切道理。

从现量、比量看一切现象,如人生现象、社会现象、自然现象等等,这一切一切的现象,没有不变的。

人有生、老、病、死,宇宙有成、住、坏、空,事物有兴、衰、成、败,即任何事物都是变化的,没有一个恒常的实体存在,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

所以自然界的任何事物都不是恒常实在的实体。

自然界的一切现象事物都随缘生灭。

从存在的实体来讲,也没有个实体的东西,即它的实相(或真相)为空性。

即将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内化
为自己的主体意识,使它在思想上占主导地位,指导自己的人生实践。

佛学的空性原理认为,诸法皆幻,一切事务的自性为空。

但并不是让人们脱离现实,消极避世,认为一切皆空,放弃生活。

比如,没有经历过挫折的人说怎么怎么正视挫折,怎么怎么勇敢坚强,和历经艰难坎坷后释然而笑相比,其境界天壤之别。

它悟的是精神上的一种不执著,甚至是不执着于空性,也就是“般若”,我在这里把它称为空慧。

那如何才能获得空慧?依佛教教义,修行的根本目的是了达佛法正见,证悟世界的实相,脱离生死轮回之苦,达到涅磐的境界。

具有了无上正等正觉,知一切真理的无上智慧,即成为佛。

成佛必须信仰佛教的教义,实践佛教的教义。

佛教教义中有个法宝,这个法宝就是“般若”。

“般若”相当于汉语中的“智慧”。

在佛家来讲,“智”就是能通达世俗谛,通达因果缘起;“慧”就是能观察一切空性,从现象透视本质,万法皆空,就是真如性及法性,这叫做“慧”。

也可以说,佛家的智慧是一种最高的理性,最高的认识。

在信仰和实践佛教教义的过程中,佛教的智慧可分为“闻、思、修三慧”,佛教修行的人必须要走“闻、思修”的道路。

也就是说要“读经典,研究经典,依之行持”。

读经典的根本目的,是了解佛教的“缘起论”和“诸法实相”的思想。

“缘起论”是佛教的基本教义和理论基础。

缘起即“依缘而起”。

“依缘”是指“凭借条件”,“起”是发生的意思,缘起就是“借着种种条件而产生现象的原理”。

缘起论认为,世问的一切事物,都是由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缘合则起,缘散则离”,这样众缘和合的诸法,其性本“空”,没有真实的自体存在,也不存在一个主宰者。

讲空就是空除一切执着,若有一点执着就达不到佛的境界。

佛的境界如虚空一样,一尘不染,无挂无碍。

若有尘垢就不能显出光辉。

故心如太虚,量周沙界是佛的境界,也就是“空”的意思。

按照前文提到空性的涵义,万物皆有空性,即没有独立的、不变的自性,我们每一个人也皆如此。

所以任何抱住狭隘的自我不放的想法和行为都是不可取的。

不仅在理论上要有正确的认识,而且要从实证中领悟空性,无论是一切世问法、出世问法,还是有漏法、无漏法、有为法、无为法,都不能执着,不执着才能空。

把自我空掉,达到无我的境界,即为无我相,便不会再为自己的
所谓“利益”考虑,自然而生慈悲之心,并且由于没有了自我的羁绊,这样的慈悲就不会因为有人是“我的”仇人等等,这样的慈悲,超越了一切恩怨情仇,超越了一切不同的信仰,这是一种最广大无垠的心境,这个境界,与空能摄含万物的道理也是相契合的。

在这里,佛学已经把世人所谓的爱心发挥到了极致—大慈大悲。

我们看到,慈悲和空性是密切相关的,对空性证悟越深,越能生出慈悲之心,如证悟了空性就有了无我的精神,就具有了能摄含万物的无我的慈悲之心,也就有了无我的智慧,即获得了“无我慧”或“空慧”。

证得了“空慧”即达到了佛的境界。

二.“空慧思想”对社会和谐的积极影响
空慧的人生观和宇宙观,就是把自己投入到救度众生的事业中去。

具有“无我慧或空慧”的人就是以大悲大愿,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整个众生世界中去,与每个众生息息关联。

用自己的言行影响众生,帮助众生,自己与众生同时解脱自在,那么对整个社会的效用就是安定和平。

修行者有了空慧的人生观,就有了无我的精神,奋发的精神,就可以不断前进,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因为这中问有“无我的心”,“无我的心”里面就有“无我慧”,“无我慧”里面具有“大慈大悲”的精神,这个精神是伟大的。

有了这个精神的指引,就有奋起的精神,无我的精神,就有大无畏的精神,对众生就只会有同情和悲悯,不会生起慎恨,也不会引起争斗。

心怀大愿,一切行持都是为了众生。

总之,“空慧”的精神是淡泊宁静的,“空慧”的精神是安详柔和的,“空慧”的精神是慈悲喜舍的,“空慧”的精神是大智无我的。

只有淡泊宁静,才可以度生死怖畏;只有安详柔和,才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问的欺诈;只有慈悲喜舍,才可以使人问充满仁爱;只有无我的智慧,才能做到大公无私。

所以“空慧”思想对社会和谐有很大的积极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