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
佛学思想感悟心得体会(3篇)
第1篇自古以来,佛教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丰富的哲理和智慧。
近年来,我对佛学思想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以下是我对佛学思想的感悟心得体会。
一、佛学思想的起源与传承佛教起源于古印度,由释迦牟尼创立。
佛教传入我国后,与我国传统文化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文化。
佛学思想传承至今,已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
二、佛学思想的核心内容1. 四圣谛:苦、集、灭、道。
这是佛教的基本教义,揭示了人生的本质和解脱之道。
2. 八正道:正见、正思维、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八正道是修行者遵循的准则,旨在引导人们断除烦恼,实现心灵的净化。
3. 无常:世间万物皆处于不断变化之中,没有永恒不变的事物。
无常是佛教看待世界的一种态度,教导人们珍惜当下,放下执着。
4. 因果报应:善恶有报,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因果报应是佛教的核心观点之一,提醒人们要行善积德,以免遭受恶果。
5. 空性:世间万物皆无自性,一切皆为因缘和合而成。
空性是佛教对世界本质的认识,教导人们超越自我,消除烦恼。
三、佛学思想的感悟1. 珍惜当下:佛教教导我们要珍惜当下,放下过去的烦恼和未来的忧虑。
只有活在当下,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
2. 放下执着:世间万物皆无常,我们应学会放下执着,不再为名利、地位、感情而烦恼。
放下执着,才能获得内心的平静。
3. 慈悲为怀:佛教强调慈悲为怀,关爱众生。
我们应该学会关爱他人,以慈悲之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
4. 自我反省:佛教教导我们要时常反省自己,认识自己的不足,努力修正错误。
通过自我反省,我们才能不断进步,实现心灵的净化。
5. 修行实践:佛学思想不仅仅是理论,更是一种修行实践。
我们要将佛学思想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通过修行实践,实现心灵的解脱。
四、佛学思想在当代的价值1.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佛学思想强调道德修养,有助于培养人们的道德品质,促进社会和谐。
2. 缓解心理压力:佛学思想教导人们放下烦恼,关注内心,有助于缓解心理压力,提高生活质量。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意思
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1. 介绍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它包含了佛教对于现象和唯心的见解,同时也揭示了唯识的理论。
2. 一切法唯心所现一切法,即一切现象、事物,在佛教中都是由心所显现的。
这里的“心”指的是无明、贪、瞋、痴等心识,它们构成了我们对于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一切法的存在和显现都是由心所决定的,而非外部世界的独立存在。
3. 唯识所变唯识,是佛教中关于心识的理论,它强调了心识的作用和变化。
唯识认为,一切法的变现取决于心识的运作,心识决定了我们对于世界的看法和态度。
正因如此,唯识所变的理论再次强调了一切现象的相对性和依存性。
4. 意义和启示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意义在于提醒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和相对性。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显现的,因此不应轻信和盲从。
唯识所变的理论也提醒我们要控制好自己的心识,从而减少对于世界的执著和贪念。
5. 总结一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它指出了一切法的依存性和相对性,提醒人们对于世界的认知要有一定的警惕性和相对性。
这一思想对于我们的日常生活和修行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6.如何理解一切法唯心所现一切法唯心所现这一概念,在佛教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它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是由我们的心所显现出来的。
这里的“心”包括了我们的感知、认知、情绪等心理活动,它是我们对世界进行认知和体验的基础。
一切法的存在和显现都是由心所决定的。
这一概念的提出,首先是为了让人们认识到世界的相对性和依存性。
我们所看到的一切并非绝对存在,而是受到我们心识的影响而显现出来的。
不能轻信和盲从,需要通过修行和思考来认知世界的真实面貌。
那么,如何理解一切法唯心所现呢?我们要明白一切法并非自有之法,而是依赖于心识的显现。
没有心识的参与和感知,世界上的一切现象都将失去其存在的意义。
正是因为心识的介入,我们才能感知和认知到世界上的一切。
一切法的显现具有相对性和依存性。
解读宗教之一心识即客观规律
解读佛教中的心识和因果定律心识的别称——客观规律心识有狭义和广义之说,狭义的心识是指在人们头脑中存在的想法。
广义的心识是指唯物哲学中所指的客观规律,在佛教界称之为心识。
我们所理解的心识就是一种狭义的心识,就是唯物哲学中的意识,由物质决定,并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而佛教里所说的意识(心识)也是指万物存在的客观规律,不仅仅是指人们头脑中的意识。
所谓真心永恒,就是这个意思。
客观规律是不生不灭的。
记得佛家六祖慧能大师所说的,“不是幡动,也不是风动,而是心动”的故事吗?客观规律决定了幡、风的特性,既可以说是风动,也可以说是幡动,这一切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所以六祖慧能大师说是心在动。
而我们(包括头脑中的意识)当然也是客观规律的产物。
我们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解释哲学界争论已久的“是物质决定意识,还是意识决定物质”的话题:既不是物质决定意识,也不是意识决定物质,而是客观规律决定一切。
理解了这一点,就可以看到,不论是唯物哲学,还是佛教学说,所解释的关于物质和意识的观点都是正确的。
唯物哲学所说的物质决定一切,即指万物之间存在的必然联系形成了客观规律,这种客观规律形成了对万物的决定作用;佛教所说的唯识论,即指客观规律是一切的主宰!所以释迦牟尼佛和马克思似乎“英雄所见略同”,他们的观点竟然不谋而合。
禅语中所说的“心由境转是凡夫,境由心转是圣人”。
不管处于什么样的环境中,都不能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一切都应该由心转境,而不能由境转心。
一切事情都是由客观规律决定的,要看到事物的阳光面,只有这样,才能增强自己的信心,勇敢地面对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困难!这里的“心”狭义指人们的心态,即一位现代名人说的“态度决定一切”。
竟也和佛教中“唯识论”不谋而合。
可见,一种积极的、阳光的心态对于一个人是多么地重要!不能简简单单地将佛教中的“唯识论”看作是迷信的。
人类社会的发展就是探索和掌握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个人的成长也是逐渐探索和掌握运用客观规律的过程。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一)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一)资料来源:莲海书斋作者:星云大师我们平时重视身体,却不重视这个心。
为了身体需要营养,我们要吃得饱,要穿得暖,知道调理饮食,知道避开寒暑的侵袭,甚至知道化妆、健美,却很少知道要美化心灵。
除了爱惜身体以外,其次爱惜的就是金钱,早晚想尽方法,时时刻刻都在想如何发财,而很少想到如何发掘心里的财富。
我们又喜爱自己的亲戚、朋友,一有时间,便与他嘘寒问暖,亲密交往,却也很少想到跟自己的心建立关系,诚信相待。
我们为什么知道爱惜身体、金钱和亲友,却不知道亲近自己的心呢?要知道:人生百年以后,身体不是我们的,金钱也不是我们的,亲朋好友、妻儿眷属都不是我们的,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还是我们的心。
所谓“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业和心,才是我们自己的宝。
佛经中有这样一个譬喻:有一天,自己的心教训了身体一顿,心对身体说:“每天从早上起,我这颗心就帮你穿衣服,帮你洗脸、刷牙,教你吃饭、走路,你的进退坐卧,哪一样不是我在帮忙?现在,你这个身体要修行求道,你一会儿到这个寺庙朝拜,一会儿又到那个寺庙顶礼,每天拖着个躯壳东奔西跑,四处问道,真是缘木求鱼,你怎么不向我这颗心问道呢?”心又说:“你这个身体,难道没有听说四句偈吗?所谓“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放着我这个现成的灵山不求,却向身外觅佛。
身体,你也太糊涂了!”这个譬喻,指出了人们舍近求远的个性。
我们平常没有注意这个心,呼吸而不知,日用而不觉,实际上,心是最重要的,心是诸法的根本。
《五苦章句经》上说:“心取地狱,心取饿鬼,心取畜生,心取天人”,就是指出:三涂六道,都在一念取舍上。
最近流行一句广告词:“我找到了!我找到了!”,真的找到什么吗?在这个世界上,你找到什么都是假的,要找到自己的本心,找到自己永恒的心灵,那才算是真正找到了。
佛经中还有一个故事,也是说明修行贵在修心:有一位国王信仰三宝,发心行大布施,就把宫里所有的黄金打碎,然后宣布:凡是修道的人到他这个国家来,个个都可以拿一把黄金!消息传出之后,远近交誉,释迦牟尼佛知道了,一方面欢喜国王有这样大的发心,行大布施,一方面又惋惜国王只知形相上的金钱布施,而不知根本解决自性真如,所以就化身为一个修道者,也来化缘。
成唯识论文档
成唯识论1. 引言成唯识论是佛教众多宗派中的一个重要学说,它由中国唐代高僧成唯识所创立,为解释佛陀的教义提供了深刻的理论基础。
成唯识论的核心思想是“唯心唯识”,强调一切现象都是由意识构成的,而不是独立存在的实体。
本文将介绍成唯识论的基本概念、起源和发展,并探讨其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
2. 成唯识论的基本概念成唯识论源于佛教的心识学说,其核心概念包括以下几点:2.1 唯心成唯识论认为,我们对外界的感知和认知都是通过心识进行的。
心识是佛教中的重要概念,指的是一切意识活动的总称。
成唯识论认为,一切外部现象都是由心识产生的影像,而不是真实存在的实体。
2.2 唯识成唯识论进一步强调,心识是唯一存在的。
一切外部现象都是心识的产物,包括感知、思考、情绪等等。
因此,一切现象都是相对的、依赖于心识的。
唯识的观念挑战了传统的宗教哲学观念,强调了人类意识活动的重要性。
2.3 因果律成唯识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由因果关系决定的。
成唯识论通过解释因果律,试图揭示人类的思维和行为模式。
因果律成为了佛教徒实践解脱的重要方法和道路。
3. 成唯识论的起源和发展成唯识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中国。
唐朝时期,佛教逐渐成为中国社会的主要宗教之一,众多僧侣对佛陀的教诲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思考。
成唯识就是在这个背景下被创建的。
成唯识论在唐代以后的中国传统文化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它对中国哲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了中国佛教和佛学研究的重要方向之一。
成唯识论在中国学术界的影响力持续至今,并在其他东亚国家也发挥了一定的影响。
4. 成唯识论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影响成唯识论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传统哲学观念的思维模式,它对人类思维和行为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以下是成唯识论对人类思维和行为的几个主要影响:4.1 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成唯识论认为,一切现象都是心识的显现,没有独立的实体存在。
这一观念可以帮助人们超越对外界事物的執著,从而达到解脱和安宁的境界。
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的六大理由
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六大理由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万法唯心所现,唯识所变的这种思想在佛学中被广泛讨论和探究,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道理和哲学思考。
下面将分六大理由详细阐述这一思想的重要性和意义。
第一,观念决定现实。
在唯心主义的理论中,认为人们的认知、观念和意识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感知和理解。
人的主观意识在塑造现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客观的现实则是在主观观念的基础上产生和呈现的。
对于世界的认知和观念的改变,会直接影响到现实的表现和发展。
唯心所现,就是通过对观念和意识的转变,改变和塑造现实。
第二,心境决定体验。
在唯心主义的观点中,认为人们的心境和情感状态决定了他们对世界的感受和体验。
如果心境纯净、平和,那么所看到的世界也会呈现出美好和和谐的景象;相反,如果心境浊杂、恶劣,那么所感知的世界也会显现出阴暗和混沌的一面。
修炼心境、提升心灵境界是唯心所现的重要途径之一。
万法唯心所现。
在佛学思想中,万法即诸般事物和现象,它们都是由心识而生的,是心灵的映射和表达。
唯心所现,就是认为万法的存在和变化都是由心识而生的,它们只是心灵的表现和投射,而不是独立于心识之外的客观实体。
深入理解万法唯心所现,有助于我们认识和理解世界的本质和真相。
第四,唯识所变。
在佛学思想中,唯识所变是一种反映心识意识的变化和转化的理念。
认为一切现象的变化和发展都是由心识而生的,是心识的塑造和表现。
唯识所变,强调我们应该从心识的角度去理解世界的变化和发展,通过观照自心,了解心识的起源和本质,从而明了万法的虚妄和永恒。
第五,修行唯心所现。
在佛学修行中,唯心所现的理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通过深入体悟心灵的微妙和奥秘,理解万法唯心所现的真谛,可以帮助我们实现内心的平和与解脱。
唯心所现,是一种深刻的修行方式和方法,它可以引导我们摆脱烦恼,开启心灵的智慧之门,实现心的净化和升华。
第六,认识唯心所现。
在认知的过程中,了解和认识唯心所现的理念对于我们开阔视野、拓展思维至关重要。
佛家关于心的论述
佛家关于心的论述
1.真心与妄心:在佛教中,“心”被分为“真心”和“妄心”两种。
真心是指人的本性之心,是纯善无恶的;而妄心则是人后天形成的各种思虑、情感等心理活动,是杂染不净的。
2.八识心:佛教中的“心”包括八种识,即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末那识和阿赖耶识。
这八种识分别对应不同的感觉器官和感知功能,如眼识对应视觉、耳识对应听觉等等。
3.唯心与唯物:佛教中的唯心主义认为“心”是宇宙万物的本体,一切现象都是由“心”所生发出来的;而唯物主义则认为物质才是宇宙万物的本体,精神只是物质的反映。
4.心性与修行:在佛教中,“心性”是一个重要的概念,指的是每个人内在的本质和精神状态。
修行则是通过修炼身心来达到超脱生死、超越轮回的目的。
5.慈悲与智慧:佛教中的慈悲和智慧也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慈悲是指对他人的关爱和同情,智慧则是指对事物的深刻理解和智慧运用。
这两者都是修行的重要方面,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修行和悟道。
总之,佛家关于心的论述是非常丰富的,这些论述对于我们理解人类的精神世界和修行方法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心的世界:佛学·心理学·禅3·意识-第二章
第二章(二)一念三千和圆融三谛--天台宗的意识万花筒佛教修行的目的,是“断烦恼,了生死”,这需要“转烦恼成菩提,转生死成涅槃”这一艰巨的修行过程。
众生们沉溺于烦恼生死苦海的原因在于对“人我”、“法我”的执著,而“人我”、“法我”的根子在于八识中的末那识,修行的最大障碍也在于这个末那识。
在唯识学的论述中,要断除或转变烦恼是极为艰巨的,时间也是漫长的,因为末那识在人们的精神中根深蒂固,是那么的难以动摇,不仅有“见所断”的烦恼,还有“修所断”的烦恼。
这都是因为无始以来的烦恼,以“种子”的形态被“藏”在阿赖耶识之中,生生世世难以除尽。
何况修行成功与否,关键也在“种子”上,有善“种子”就可以修得善果,没有善的“种子”是谈不上修得善果的。
以此类推,要修成罗汉,得先有罗汉的“种子”;要修成菩萨,得先有菩萨的“种子”;要成佛,当然也得先有成佛的“种子”。
有因方有果,天经地义,所以唯识学认为“一阐提”人--不信佛法之人--不能成佛,因为他们不具备成佛的“种子”。
“种子”学说精细严密,逻辑理性极强,论证也似乎无懈可击,但无意中却在佛与众生间划出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也与佛教广泛宣扬的--“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可成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理论相矛盾。
玄奘大师在印度时就提出过这样的疑问,认为会影响在中国的传教活动。
但玄奘的老师戒贤法师却呵斥他,说这是根本义,你们支那人懂什么!玄奘大师回国后囿守师说,因而使这套唯识学难以普及推广--中国人信就信一切众生皆可成佛,既然那一套学问不能使我们成佛,又何必去学呢!相比之下,《起信论》就荣幸得多,它那个“一心二门”把佛菩萨真如心和众生的生灭心统一在一起,中间没有那条不可逾越的鸿沟。
人们只要如法修行,自然会有所成就的。
你看,生灭心与真如心是相通的、一体的。
有念心动,真如门就成了生灭门;无念心息,生灭门就成了真如门,多么方便。
虽然如此,生灭心和真如心之间的关系究竟如何?特别是真如心的内涵到底是什么?《起信论》因其结构简略未能明说、细说。
新佛证悟——心的真相
新佛证悟——心的真相天地唯灵,灵化道心。
心即是神,道化成物。
心为根本,物为表象。
心无分别,物相差异。
是故,执物迷心,沉沦欲望。
明心见性,四大皆空。
注释:天地是灵的幻变,灵幻化道和心(心物二性)。
心就是神,道化作物。
心是根本,物是表象。
心是没有分别的,物相千差万别。
因此,执着外物就会迷失本心,从而沉沦欲望不能自拔。
明见真心找回本性就能看破外象,发现一切本是空无(没有分别)。
自然万物多种多样,然而生命特征毫无差别(生命具有同样的特点)。
每个人的经历千差万别,可是人的感受如出一辙(人的感知系统完全相同)。
由此可见,外在事物(表象)存在分别,内在本质完全相同。
下面通过现实现象揭开一个不为人知的心学真相!物相差异,心无分别。
纵观自然万物,事物具有不同的形态特性(外观特征),但支配事物的法则(内作用力)是相同的。
譬如,人拥有不同的身材和相貌(外相),但人的意识功能(心)完全一样。
人生活在不同的环境中,可是人所产生的感受如出一辙。
比如,每个人吃的食物不同,吃饱时的感受完全一样。
每个人经历的事情不同,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差别。
所以世上的人有高低贵贱之分生活有贫富差别,但是他们所获得的幸福或痛苦感觉是一样的。
换句话说,当穷人感到快乐的时候,他所感受到的快乐不会比富人感受的快乐少一点;当富人感到痛苦的时候,他所感受的痛苦也不会比穷人感受的痛苦少一点。
因此,物相(表象)存在差异,本心(本质)没有分别。
心为根本,物为表象。
佛说,一切唯心造!也就是说,外在世界是心变现的假象。
心是世界的本体,物为世界的表象。
心是没有分别的,物相存在差异。
它告诉我们这样一个道理:事物本自具足同样的心(本质),迷失真心继而分化成各式各样的事物(表象)。
若是找回真心就能消除分别归于统一(无分别)。
如果世人执着于外物(迷失真心)就会看见多姿多彩的世界(假象),沉沦欲望不能自拔。
比如,世人贪慕钱财追求奢华的生活。
唯有明见真心发现本性才能看破虚幻看见一切不过是空。
佛教五重唯识心理观的认识论辨析
佛教五重唯识心理观的认识论辨析作者:肖建原来源:《人文杂志》2015年第01期内容提要唯识学以其对心理活动的细致分析而构建成系统、庞大的独特理论体系。
从代表佛教思想的大乘唯识学理论方面进行剖析,以唯心之性相与诸心所流转变化的认识论切入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过程,依此显示唯识世界能成立之心理观。
心与心所相应,依据种子与诸转识流转还灭为缘起法门而摄持诸法,则以诸法缘起抉择为多重法界心理观的基础。
以认识论为基础,佛教唯识学依据诸法缘起逆转清净分的认识作用划分八种识,通过唯识一心观法证解和成立五重层次心理观。
通过对唯识变现之心的心理阐释显示佛教信仰能成立的“正理”,以五重心理观显示大乘唯识世界心理相的特征,引导当代佛教脱离偏失而归于中道,能够在适应时代的意义上趣入大乘的轨范。
关键词唯识五重心理观心心所流转还灭缘起〔中图分类号〕B946.3;B8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47-662X(2015)01-0016-07佛教唯识学以唯心的认识论为理论基础,依据唯心认识显示的性相与诸心所流转变化的认识理论说明心与心所相应的心理活动,这就是唯识世界能成立的心理观。
心与心所依种子及诸转识流转还灭法门而摄持诸法,即,依心与心所的认识作用体现佛教心性本净之体,建立唯识宗依认识之用显心性之体的心理观法门。
心理观法门是心理认识活动的方式,能够从认识的角度显示唯识真如世界之体相,从心理活动方面阐释唯识能成立的大乘佛法正理。
唯识学从诸法缘起的认识作用划分八种识,建立可以摄持一切法的多重层次心理观,这是佛法具有抉择作用的认识论基础,由此显示究竟的唯识世界之本质特征。
一、诸法缘起抉择之心理观《成唯识论》强调以阿赖耶识与诸转识认识活动的展转变化为因果,并以此说明阿赖耶识所藏的种子能够永恒兴起诸识潜在的认识能力而在现前产生作用,即,依据心与心所相应的认识作用论证唯识而抉择诸法。
《唯识三十论》颂说,异熟、一切种及能藏、所藏、执藏为初能变第八变阿赖耶识之所有自相;《成唯识论》认为,一心可随认识的功能作用称为阿陀那、所知依、种子识、阿赖耶、异熟识、无垢识等种种名,也就是依据心与心所相应的认识功能变* 基金项目:陕西师范大学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明末儒家对佛道思想的研究及其理论成果”(Supported by Fundamental Research Funds for the Central Universities)(10SZYB12);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攻关项目“儒释道三教关系史研究”(11JZD005);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三教合一’之心—王夫之佛道思想研究”(11FZX014)现种种法。
心的归属佛教对于信仰的解读语录
心的归属佛教对于信仰的解读语录心的归属:佛教对于信仰的解读语录佛教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宗教之一,以其独特的信仰体系和哲学思想引领着亿万信众的心灵追求。
在佛教中,心的归属是一个核心概念,意味着通过佛法的指导和实践,个体的心灵将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以下是一些佛教对于信仰的解读语录,用以启发我们对心的归属的思考。
1. “心是一切之主” –《中阿含经·楞严经》这句经文中的话语强调了心的重要性。
佛教认为,个体的心灵是引导行为和经历的主宰。
通过正念、觉知和修行,我们可以使心灵回归内心的平静与和谐。
2. “修心养性,顺应自然” –释迦牟尼佛佛陀告诫信众要修心养性,按照自然的节奏去生活。
他认为,心智的平和与内心的安宁是通过顺应自然法则、摆脱内心执念和欲望来实现的。
3. “以正念抚养心灵” –周易佛教强调通过正念的培养和实践来调养心灵。
正念是指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在当前的当下,以此摆脱过去和未来的困扰,从而净化心灵,达到内心的宁静与平衡。
4. “心如树林,静心修行” –《法华经》这句经文中所言表达了佛教中禅修的核心思想。
将内心比作一片树林,如同树林一般静静地修行,通过禅定与觉知,达到心灵的平静与觉醒。
5. “放下执着,得到解脱” –《金刚经》这句经文中的理念强调了放下执着对于心灵解脱的重要性。
佛陀教导我们要超越物质欲望和执念的束缚,去追求心灵的自由和解放。
6. “心如止水,平静安宁” –清净行论佛教启示我们要使内心如止水般平静安宁,不被外在的变化和波动所影响。
只有通过内心的平静与宁静,我们才能找到真正归属于自己的心灵之地。
7.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 –《心经》这句经文中蕴含的哲学思想告诉我们,菩提(即觉悟)并没有固定的形式和依托。
我们要摆脱对外在形式的执着,正确认识心的本质,以此来寻找心的真正归属。
8. “心无所依,唯修行” –《大般若波罗蜜经》佛教思想告诉我们,心灵的真正归属不在外物和现象中,而是通过修行来实现。
佛教认识论
佛教认识论佛教认为一切存在(包括人本身)都没有永恒的绝对的实体,因此佛教认识论的目的就是认识“万法皆空”,以便控制、减少和停止人的活动,从而达到涅槃状态,进入解脱境界。
1.根、境、识:认识的对象与可能佛教以人的认识是一个复合现象,是人的认识器官攀缘、接触外境而产生的结果。
这就是“依根缘境生识”说。
佛教所谓“根”是指人体的器官、机能或能力,如:眼、耳、鼻、舌、身、意,被称为“六根”。
佛教所谓“境”即对象、现象,或外部的客观世界。
境作为感官和心所知觉所认识的对象,也称作“尘”,有时尘境连用。
尘有染、污的意思,指境犹如尘埃对人的情识有染污作用。
佛教一般以眼、耳、鼻、舌、身、意六根的对象为境,相应地称为“六境”或“六尘”。
六根和所缘的六境,分别相应地产生“六识”,此即眼、耳、鼻、舌、身、意六识。
以上六根、六境、六识合称“十八界”。
佛教认为,十八界包括了宇宙的一切现象,是对宇宙万有的总的分类。
佛教的宇宙观是缘起论,即它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因缘合和而起的。
就认识问题而言,佛教认为,认识的成立必须具备三个因素:认识的器官或机能(根)、客观的对象(境)和主观的认识(识)。
在这里,六根六识是内在因素,六境是外在因素,内在的即主观的,外在的即客观的。
但从根本上说,佛教讲“缘起性空”,无论人类个体或外界的其他事物都是空无自性的,因此,以上认识的三方面因素实际上都是相互攀缘的,哪一方离开了另一方都将不复存在,即任何一方都没有独立的自性。
比如大乘佛教就明确提出“万法为识”、“唯识所变”的思想,从主客一体的角度强调一切存在都是主体意义的变现。
质而言之,佛教完全是在主体意识上“假说为我”,其目的是控制人的自我意识,这里包含了否定内部和外部世界的区分,进而取消外部世界实在性的思想倾向。
2.冥想直观:认识的方法或途径佛教并不一般地反对世间知识,比如《华严经》就说过,欲入菩萨境地,必须学通百科技艺,智贯古今,成为世间全才。
但佛教毕竟以追求人生解脱为最终目的,所以它认为智慧比知识更重要。
从佛学“唯识”的视觉,解读汇报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所言“心与花同归于寂”的别裁
从佛学“唯识”的视觉,解读一代心学宗师王阳明所言“心与花同归于寂”的别裁二中. 青弘老师佛教讲,万法唯心,这个唯心,其实不是唯心主义的唯心。
而是指一切事物,如果不起心动念,那么就不会与此事物相应,换言之,这件事物与自己(心)无关。
王阳明的心学,阐述心乃是无善无恶,即没有私心物欲的遮蔽之心。
事实上,与佛教的“唯心”“唯识”,颇有相似之处。
王阳明被流放龙场而悟道,深刻明了指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
三十八岁在首倡“知行合一”,提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
知而不行等于不知,行而不知是为盲行。
五十岁以后专弘“致良知”。
五十六岁时将自己的思想归纳为四句,被称为“四句教”。
因此可以说四句教即是代表王阳明的哲学思想,乃是其“心学”之宗旨。
嘉靖六年(1527年)九月,王阳明由起征广西思恩、田州前夕,其弟子王畿和钱德洪因对“四句教”的理解产生分歧,双双来到王阳明跟前请求赐教。
先生曰: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此是彻上彻下语,自初学以至圣人,只此功夫。
初学用此,循循有入,虽至圣人,穷究无尽。
尧、舜精一功夫,亦只如此。
先生又重嘱咐曰:二君以后再不可更此四句宗旨。
但凡事物、事理都有其“因缘”,有一颗“因”的种子,在条件具足的情况之下,才能发芽扎根,长成茂盛的植株,再而得其“天时、地利、人和”之“缘”,方能结出良好的果实。
近段时日,小子在思索王阳明的心学究竟源于何?王阳明的知己湛若水在《阳明先生墓志铭》中,对先生评价有这样一句话:初溺于任侠之习,再溺于骑射之习,三溺于辞章之习,四溺于神仙之习,五溺于佛氏之习。
等博采众家之后,由博反约,回归儒家。
先生博学而笃志,从小便对“佛”、“道”之学,痴迷成疾。
这可能是他与生俱来的一种天性、本能。
佛学中有说,一切众生都会带着前世的习性和记忆转世投胎。
而王阳明充满传奇的一身,也有野史传说,先生乃是金山寺一个“老僧”转世。
寺中封闭了五十年的一个禅房,墙上题有一偈:五十年后王阳明,开门犹是闭门人;精灵闭后还归复,始信禅门不坏身。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人类能够如实认识生命轮回,揭破生死之迷的关键,就在于如实去认识自心。
所以,自身的这个“心”最为重要,正所谓“笑是它,哭是它;成是它,败是它;上天堂是它,下地狱也是它”!(一)生死唯心所造众生为什么会落入既定的生命形类?为什么各自有不同的形貌、寿命、习性、际遇?佛教十分明确地回答:这一切都既非上帝天神所造,亦非天地、山川、社会等外缘所定,更非偶然,而却是由众生的自心所造作形成的。
究竟这个心是怎样去造三界六道、种种世间呢?佛说:由心起业,由业感果,落入了业力因果律所编定的自然程序,由此而有五蕴、业果、三界六道。
我们人类的眼、耳、鼻、舌、身、意这六根(六识),虽为造业之本,但其本身并无善恶属性,非直接造业,真正的罪魁祸首,却是心所具有的东西。
(二)业从“惑”起心如何发挥其功能,去造出能招致生死苦果的有漏善恶之业?答:由惑起业,由业生苦,“惑、业、苦”这三者循环不休。
惑就是迷惑,能迷惑人使人不识真实的事理。
惑又为烦恼的总称,以贪、瞋、痴这三种根本烦恼为造杀、盗、淫等恶业,而引起生死流转的主要原因,被称之为“三毒”。
这贪、瞋、痴中的贪、瞋往往紧密相连的,有如阴阳,瞋恨终因贪爱而起,因为贪爱某种东西,才会去恨取得所爱的障碍。
如因贪爱某个异性,就必会妒恨情敌;若贪爱权位,就必会妒恨政敌等。
“痴”就是愚痴无智,不识宇宙人生的真实本面,它与“无明”为同义语。
它又与“执”紧密联系,即执着,紧紧找住某种东西而不放,认假为真。
由于贪爱而伴随它的便是瞋、痴、慢、疑、见,合称为“六贼”(痴为恶父,爱为恶母),造就恶业这六大烦恼就是由“痴”为根本而生起。
(三)生命的种子储藏室:阿赖耶识人体中除了眼、耳、鼻、舌、身、意这六识外,还有第七识叫“末那识”,第八识叫“阿赖耶识”(又叫藏识,即收藏之意)。
前六识的功能是吸入外境的作用,而末那识就是在前六识与第八识之间起着不间断的联络作用(好象仓库管理员一样,不管善恶好坏,都一律储存于仓库之中)。
佛教心理学
宗教是治心的,尤其是佛学本来就是“心智科学”,佛学中的心理学内容需要从佛法基本的起缘知识、五蕴知识开始了解,而后需要去理解唯识学方面的很多理论。
在唯识理论中和佛法的五蕴概念中,对心、思维的种种功能、过程,都有非常具体细致的说明。
分析心的自身各部分为分“识”,而分析心的活动的各种要素称为“心所法”。
在八十九心中最简单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和意识,只是一种纯粹的感觉,于对象上并无任何复杂的反应。
如果我们详细地审察,则它们最少还包括有七种心所法在内:一、触(近人译为感觉,即器官和对象的感触);二、受(由对象所激起的感情);三、想(构成意象作用,即于对象而造成概念);四、思(意旨,即欲取或避于对象);五、心一境性(近人译为精神集中);六、命(心理的寿命或内存的生力);七、作意(注意于所缘的对象)。
各派论师不但重视心法,而且都同样地很重视心所法的分析。
“心所”,是心所有法的略称,即是心的附属物。
佛经把身心所存在的现象分为色、受、想、行、识五蕴。
在阿毗达摩中通常用色法、心法及心所法三种来包括它们。
色法属于色蕴,心法属于识蕴,心所法则包括受、想、行三蕴。
根据上座部,行蕴有五十法,再加受想二法,共有五十二个心所法。
这里面有二十五个是善心所,十四个不善心所,十三个是通一切善恶心的心所。
它们的善恶或不善不恶是根据它们所相应的心来说的,即与善心相应的为善心所,与不善心相应的为不善心所,与无记心相应的无记心所。
八识和五十一心所,是佛法对于心理现象的说明,而且尚是提纲挈领的大要,假使仔细分析更是无量无尽。
专研究这方面的叫法相宗,也叫唯识宗,对人的认知原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人有两套心理认知系统,一是内外相关的觉知系统;二是内在自缘觉知系统。
唯识学把重心放在内在觉知系统上,它立“唯识无境”义,以区分两套认知系统,彰明自宗旨意。
唯识学认为,凡夫的认知定式泥于遍计所执之思维方法,并且分不清识与根的认知差别。
在凡夫心态上认知活动无法达到主体自身认知能力的转化,因而也就无法最终觉知意识的深层结构、功能原理。
佛法观心感悟心得体会(3篇)
一、引言佛法,即佛教教义,是一种古老的智慧,源远流长。
自古以来,佛教以其独特的思想体系、丰富的文化内涵和深邃的哲理,影响着无数人的心灵。
在繁忙的生活中,我通过学习佛法,感悟到了人生的真谛,下面我将从观心的角度,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二、观心的意义观心,是佛教修行的重要方法之一。
所谓观心,就是观察自己的内心世界,了解自己的思想、情感、欲望等。
通过观心,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烦恼、痛苦、无明等,从而找到解脱之道。
在现代社会,人们面临着各种压力和困扰,观心成为了缓解心灵压力、提升心灵品质的有效途径。
三、观心的实践1. 静坐静坐是观心的基础。
通过静坐,我们可以使内心平静,专注于观察自己的思绪。
在静坐过程中,我学会了如何将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从而排除杂念,让心灵回归平静。
以下是我静坐的几个步骤:(1)选择一个安静的环境,坐下,调整呼吸。
(2)观察自己的思绪,如行云流水般,不评判、不抗拒。
(3)当思绪纷飞时,将注意力重新集中在呼吸上。
(4)静坐一段时间后,缓缓睁开眼睛,感受内心的平静。
2. 反省反省是观心的关键。
通过反省,我们可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缺点,从而进行改正。
以下是我反省的几个方面:(1)回顾一天的生活,找出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2)针对不足之处,制定改进计划,努力改正。
(3)在日常生活中,时刻提醒自己,保持正念。
念佛是观心的辅助手段。
通过念佛,我们可以将注意力集中在佛号上,从而达到静心的目的。
以下是我念佛的几个要点:(1)选择一个舒适的位置,调整呼吸。
(2)口念佛号,如“南无阿弥陀佛”。
(3)心中默念佛号,感受佛号的加持。
四、观心的感悟1. 痛苦源于内心通过观心,我认识到,痛苦源于内心的烦恼、欲望和无明。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总是追求物质和名利,却忽略了内心的平静。
当我们学会观心,放下烦恼、欲望和无明,痛苦自然会减轻。
2. 感恩他人观心让我明白,人生离不开他人的关爱和帮助。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学会感恩他人,珍惜与他人的缘分。
佛教的心理学
佛教的心理学济群法师主讲杨景波笔记上次讲《佛教的世界观》,主要是围绕如何解脱人生的痛苦来讲。
人们因为不了解世界,所以才产生许多烦恼和痛苦,不能得到人生的解脱。
但是从解脱的意义上来说,还有比认识世界更为重要的,那就是认识我们的心灵。
解脱本身就是一种心灵的表现。
在佛法中,讲到从众生到成佛的种种心态,比如善与恶,迷与悟,染与净,这些都是心的表现。
所以,了解心灵对修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一、心是什么?古今中外的哲学和宗教对心的认识主要有两种,一种认为心体是单一的、固定不变的灵魂。
另一种认识与此正相反,认为心是物质的产物,除了物质以外,没有另外的东西存在。
也就是说人一旦死了,心也就不存在了。
所以,通常有这样的说法:“人死如灯灭。
”前一种认识是常见,认为心是永恒的、独立的;后一种认识是断见,否认心的独立意义,认为心只是物质发展到一定高度的产物。
用唯物论者的观点来说,就是意识是物质的产物,随着物质的变化,心也就消失了。
以佛教来看,这两种观点都是错误的。
因为实际上我们的心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念念生灭就像流水似的变化无常。
另外,心的产生确实需要物质的基础。
比如我们的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这些意识的产生确实都离不开物质。
但是物质本身仅仅是产生的外缘,心还有它自身的因。
比如说看见好的东西,有的人可能就会起贪心,有的人却不会,有的人贪心大一些,有的人贪心却很小。
就是说贪心的产生和外在的物质确实有关系,但却不是绝对的关系。
原因就是有的人本身贪欲心就重,有的人本身贪欲心就很小。
所以,物质并不能决定心的一切。
从佛经对心的解释来看,佛教对心的认识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心是缘起的心是缘起的,不具有固定不变的内涵。
在《佛教的世界观》里面,我们已经讲到世界上万事万物都是缘起的,也就是任何现象的产生都是因缘和合、条件具备的结果,作为物质现象,它们是缘起的;作为精神产物,同样也是缘起的。
比如说眼识的产生,佛教讲需要九种条件:光线、空间、距离、眼根(眼睛器官)、种子(能认识事物的内在因素)、作意、意识、末那识、阿赖耶识。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资料来源:莲海书斋作者:星云大师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我们的心在哪里?有人说:心不是在方寸之间吗?但是,这个“方寸之间”,并不是囿限在身体里面。
有人以为过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知修道者成道后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虚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里。
《西游记》里,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斤斗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来佛代表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
不管虚妄的俗心怎样翻跳,当然跳不出真心之外。
我们的生命,今生张三,来生李四,甚至沦为地狱的恶鬼畜生,无论怎样轮回转世,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一个真心——就像用黄金做项链、戒指、手环……,不管造型如何改变,黄金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
佛经里有句形容心的话:“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就是说悟道的心,经过古今多少年代多少岁月,都不会改变,经历万劫千生也不会变。
这样,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虚空之中吗?元朝有个读书人,名叫许恒,因为生逢乱世,不得不跟着群众逃避战祸,在逃难途中,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忽然看到一个水果园,园中的果树上,累累的结着水果,群众们饥渴交迫,纷纷跑进果园,摘果子充饥,许恒却端坐在树下瞑目休息,动都不动。
吃了水果的人劝他:“为什么你不去摘果子吃呢?”许恒睁开疲倦的眼睛说:“不行啊!果园是别人种的,主人不在,怎么可以偷摘呢?”听的人笑他傻:“唉呀!这种乱世,果园主人早就逃难去了,这些水果哪有主人?”许恒脸色一正:“果园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就没有主人吗?”我们方寸之间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才能远离鄙恶。
今天社会风气败坏,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没有自己的方寸。
我们又如何认识自己如虚空的真心呢?佛经上有句话:“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就是说:假如你能以慧解开悟,修持禅行,你就能见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虚空一样放大,生死便能自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佛教对心识的看法(二)资料来源:莲海书斋作者:星云大师二、心的方寸及心的虚空我们的心在哪里?有人说:心不是在方寸之间吗?但是,这个“方寸之间”,并不是囿限在身体里面。
有人以为过去做宰相的人,心量很大,所谓“宰相肚里能撑船”,却不知修道者成道后的量更大,有多大呢?“心包太虚,量周沙界”,成道者的心,可以把虚空三千大千世界放在心里。
《西游记》里,孙悟空能腾云驾雾,一斤斗翻了十万八千里,最后还是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孙悟空就是形容人的心,而如来佛代表我们的真心、我们的自性。
不管虚妄的俗心怎样翻跳,当然跳不出真心之外。
我们的生命,今生张三,来生李四,甚至沦为地狱的恶鬼畜生,无论怎样轮回转世,变来变去,不变的就是一个真心——就像用黄金做项链、戒指、手环……,不管造型如何改变,黄金的本性是不会变化的。
佛经里有句形容心的话:“亘古今而不变,历万劫而常新”,就是说悟道的心,经过古今多少年代多少岁月,都不会改变,经历万劫千生也不会变。
这样,方寸之心不是就住在虚空之中吗?元朝有个读书人,名叫许恒,因为生逢乱世,不得不跟着群众逃避战祸,在逃难途中,好几天没有饭吃了,忽然看到一个水果园,园中的果树上,累累的结着水果,群众们饥渴交迫,纷纷跑进果园,摘果子充饥,许恒却端坐在树下瞑目休息,动都不动。
吃了水果的人劝他:“为什么你不去摘果子吃呢?”许恒睁开疲倦的眼睛说:“不行啊!果园是别人种的,主人不在,怎么可以偷摘呢?”听的人笑他傻:“唉呀!这种乱世,果园主人早就逃难去了,这些水果哪有主人?”许恒脸色一正:“果园没有主人,难道我们自己的心就没有主人吗?”我们方寸之间的心,要建立自己的主人翁,要有自主意识,这样才不会乱来,才能远离鄙恶。
今天社会风气败坏,犯罪案件层出不穷,就是因为很多人找不到自己的主人,也没有自己的方寸。
我们又如何认识自己如虚空的真心呢?佛经上有句话:“若人欲识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就是说:假如你能以慧解开悟,修持禅行,你就能见到佛境了;你把心像虚空一样放大,生死便能自如。
过去有一位镜清禅师,喜欢问人“门外什么声”,例如他问一僧人:“门外是什么声?”“雨滴声。
”那僧人答。
镜清禅师便叹息:“众生颠倒,迷己逐物!”又有一次他问人“门外什么声”,人家说是蛇咬蛤蟆声,镜清就说:“将谓众生苦,更有苦众生。
”雨滴声中,众生颠倒,只知注意关心人情世故,患得患失,全然不知生命的真谛;蛇咬蛤蟆声中,透出了人间的杀伐残酷,相争相食,全然不见宇宙的浩瀚。
无论是雨滴声、蛇咬声,都在凸显人间的迷离声,这个“门外什么声”,就是“心外什么声”,门,就是心。
宇宙坦坦荡荡,如果把心化成宇宙,用宇宙一样的心来听,听啊!人间处处是一片颠倒声、杀伐声、愚昧声、迷离声……,所以镜清禅师要感叹众生颠倒,感叹众生苦了。
我们把贪欲心放下,进入虚空无住的真心里,进入法身真理的慧命之中,至大无外,至小无内,“放之则弥六合,卷之则退藏于密”,众苦烦恼,又能奈我们何?三、心的地狱和心的天堂常有人问:有没有天堂?有没有地狱?天堂地狱究竟在哪里?事实上,天堂地狱不必向外寻找,天堂地狱就在我们的心里。
举个例子:我们吃一顿早饭,这颗心就时而天堂,时而地狱,甚至十法界中的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声闻、缘觉、菩萨、佛的境界,都会在一天之内周游很多次。
为什么呢?我们早上起床,本来无忧无虑,无愁无恼,打打坐,念念佛,心境就像佛一样清凉;刷牙洗脸时,想想今天要替什么人解决困难,把什么事摆平……这时为人服务的心,就是菩萨的心;坐在餐桌上了,一看早饭还没端来,就“快点呀!快点呀!”的催,肚子饿,这饿鬼的心就生起来了;等到早饭端来了,一看只有两样菜,每天都是花生、豆腐这两样菜,简直不能入口!这样计较分别,阿修罗的心也生起来了;甚至筷子一摔,桌子一拍,大骂几句,怒从心上起,不在家吃饭了,地狱畜生的心就随着怒火炽烧而出现了;坐车上班的路上,听见身旁乘客说起非洲饥荒,看报纸大火凄惨报导,悲悯的心一生起,人天菩萨的种种心也随之出现了。
你们看:一顿饭里,时而佛菩萨,时而地狱、饿鬼、畜生交缠;半天工夫,时而人天交战,时而声闻缘觉交感。
我们天天在这样的心里活来死去,忽而欢喜,忽而愁苦,一时是痴迷贪恋,一时又淡泊自在,或升华于清凉法界,或辗转于名缰利场,这不就是天堂与地狱吗?《华严经》说:“心如工画师,能画种种物”,世间最好的艺术家,就是我们自己的心,这颗心想像什么东西,就成为什么东西。
过去有个人雕刻夜叉罗刹,他天天模拟夜叉罗刹的表情,想呀想的,想久了,不知不觉一脸横肉,变成很凶恶的样子;后来遇见一位法师,法师看到他一付恶鬼形相,觉得奇怪,就问他:“咦,您的脸怎么会变成这样?”这个雕刻家很苦恼的如实回答:“我也不知道呀!我本来不是这样子的,我刻夜叉罗刹,刻着刻着就变成这样了。
”法师想了想,微微一笑:“原来如此,阿弥陀佛!施主,我看您换个方式,改雕刻佛菩萨的像吧,说不定另有造化呢!”这个雕刻家别无他法,姑且一试,于是天天观想菩萨的庄严,模拟菩萨的容貌,说也奇怪,日子一久,他的面相慢慢变得慈祥了,端庄了,比本来的面目还要善良多了,他这才知道心能转相,心里种什么因,心外就结什么果。
我们有些人生得庄严美丽,就很矜持得意;长得难看,就怨怪父母把自己生得丑陋,这是不对的!假如你希望自己美貌,有尊贵的气质,那么,你应该先净化自己的心;如果能净化,天堂都能上去,何况区区的气质、美貌,要变善变美,何难之有?过去有一个将军向白隐禅师求法,他疑惑地问:“禅师,真的有天堂地狱吗?”“有啊!”“那么,天堂地狱又在哪里呢?”白隐禅师打量了他一番,问道:“你是什么人?”“在下是一员武将。
”白隐禅师大笑:“哈哈!笑死人了!就凭你这么一付乞丐模样,也配做镇国将军?哈哈!笑死人了!笑死人了!”这个将军勃然色变,心想:我谦虚诚恳的来问道,你怎么一开口就骂人呢?真是太无礼了。
于是怒气冲冲拔出腰间佩剑,向禅师一剑砍去,白隐禅师笑声一收,伸手向将军一指:“你看!地狱之门开启了!”这个将军一听,心念电转,立刻懂了,刹那间对自己的暴虐觉得惭愧,赶忙放下利剑,恭恭敬敬的向禅师道歉说:“末将愚痴,多有冒犯,尚望禅师鉴谅!”白隐禅师呵呵笑了起来,点点头:“你看,这不就是天堂之门开启了吗?”我们人生一世,究竟要上天堂,还是要下地狱,别人都不能替我们作主,能作主的,是自己的心!四、心的净化与心的解脱心一变,大地山河都会为我们的心而改变,《维摩经》云:“欲净其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则国土净”,这就是心的净化。
《维摩经》上又说:“何为病?所谓攀缘;云何断攀缘?谓心无所得”,心不攀缘,不起妄念,得大自在,就是心的解脱。
有时候常听人说:某人我不喜欢,某人真讨厌;这时不妨往好处想:某人对小孩子倒很慈爱,某人也有善良的一面。
这样,原本你不喜欢的人,换个角度来欣赏他,说不定反而顺眼多了。
佛教的教理,主要的就是将贪、嗔、痴三毒去除,转恶为善,化苦为乐,把地狱变成天堂,将怨仇变作亲谊,所以说“参禅何须山水地,灭却心头火自凉”。
梦窗国师也有一首偈云:“青山几度变黄山,世事纷飞总不干;眼内有尘三界窄,心头无事一床宽”,我们的眼里如果有尘沙,这世界就会变色、变小,就看不清真相;假如我们心中磊磊落落,清净无事,即使睡在一张床上,都会感觉到法界之宽广无边。
如何净化身心才能解脱呢?我现在举出较具体的四种心识来说明:(一)以平常心获得解脱平常心,是什么样的心呢?就是青菜豆腐常吃不厌,布衣粗服常穿不恶的心,是嗔恚惊怖常受不苦、世乐俗趣常有不迷的心。
平常心,就是当吃饭时,就吃饭;当睡觉时,就睡觉;当欢喜时,就随喜;应该说话时,就直言无讳;应该做的事,就圆满达成;应该听话时,就依教奉行。
也就是以真实的、平等的、平常的心来待人,应该怎样的心,就表现怎样的心。
我看现在有些人,应该听话时,他自命不凡说个不停;真正请他表示意见时,他又不说了。
平常心,既不虚矫作态,又不虚伪欺世,是一种真实自我的流露,在这种真我里,心自然能解脱自在了。
过去有一位出家人,在寺院里担任典座(即煮饭、烧菜),从二十岁的青年一直做到五十岁的老人,整整做了三十年之久。
有一次,道源禅师到寺里参访,问他:“您在寺里做什么工作?”“我是典座,煮饭炒菜呀!”“哦,做多久了?”“三十年了!”“啊,三十年都做典座,没有参禅打坐,没有看经念佛吗?”“是喽!”“怎么三十年只做典座,不做别的呢?这不是太浪费了吗?”“禅师!您有所不知,这典座也不容易,里面的道理很多的!”“哦?典座就典座,不过烧饭做菜罢了,这里面还能有多少道理?”“唉,说给您听吗?这就像太阳从东边升起,西边下去,这道理我说不完,您也听不懂啊!”道源禅师执意问到底:“为什么呢?”那位老师父只是笑着答:“三十年的心得,一粥一饭,一花一叶都在日用平常中领略,在升火洗菜间受用了。
您没有亲身体验,我怎么说都没有用呀!您怎么能说得出水的冷暖?您如何能了解火的寒炽呢?”这位出家人,烧饭煮菜三十年,真是“寒天饮冰水,点滴在心头”,他能在净水洗、烈火烧中安然自在度过了三十年,就是因为有一片平常心,不争名利,不贪有无,像慈航法师说的:“只要自觉心安,东西南北都好!”还有一个“财主送烦恼”的寓言,也可以借来说明“平常心是道”的境界:有一个大富翁,家财万贯,住在豪华高楼上,每天想这样想那样的,为成败得失烦恼不断。
楼下有间违章建筑的矮屋,住着一对年轻穷夫妇,每天出去上工,回来就弹琴、唱歌,倒是十分惬意快活。
富翁天天看他们在楼下弹弹唱唱,心里很奇怪,就叹道:“咳!这穷人家连饭都吃不好,有什么好快乐的呢?我天天山珍海味,富甲一方,却烦恼不断,真是说不通!”他的管家听到了,就对富翁说:“老爷呀,你要他们痛苦烦恼吗?很简单,只要送他们二十万元就可以了!”富翁还是想不通:“二十万送他们,他们不就享福了?怎么会烦恼痛苦呢?”管家答说:“哎呀!你送了就知道了!”二十万,对富翁来说只是小数目,不算什么,于是把这对穷夫妻叫来,送了二十万给他们。
这对穷苦夫妇忽然得了二十万元,一下子摆脱了苦难的生活,高兴得寝食不安,到了晚上,想把钱藏起来,藏到枕头下不安全,床铺下不放心,梁上怕被偷,柜里会被咬,两个人这样那样的放,放到哪里都不好,漫长一夜过去了,连觉都没能睡。
天亮时,夫妻俩个你看着我的倦容,我看着你的红眼,这才发现上了富翁的当,就把钱原封不动的退回,说:“把你的烦恼还给你,我们不要了!”所以说:平常心,是我们走向解脱之道的第一步。
(二)以惭愧心获得解脱惭愧心,就是时时生起对不起别人,对不起自己的心;做人常常觉得对不起人、对不起自己,他一定是个有道德的人。
曾经有个画家,想画一套罗刹像,想找一个面貌凶恶的人做模特儿,有人建议他,要找这种人,最好到监狱里面找,因为监狱中多的是江洋大盗和凶残歹徒,那些人的样子很残暴,做为画罗刹的模特儿最适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