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合集下载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提高空间想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科学素养,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兴趣。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 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难点:如何准确地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量筒、尺子等。

2. 学生准备:分组合作,每组准备一个不规则物体。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不规则物体,提问:“你们知道如何测量这个物体的体积吗?”引导学生思考。

2. 探究:学生分组讨论,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给予建议。

3. 演示:教师进行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演示,讲解测量方法和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测量,记录数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和步骤。

6. 拓展:教师提出拓展问题,如:“还可以用其他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引导学生思考。

五、作业布置1. 学生回家后,尝试用所学的方法测量其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如:学生参与度、教学方法等。

2. 针对不足之处,思考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总结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亮点,如:学生的表现、教学内容的适切性等。

4.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计划,为下一节课做好准备。

后续章节待您提供要求后,我将为您编写。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和步骤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准确性和合作交流能力。

3. 评价学生对拓展问题的思考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七、教学建议1. 对于初学者,教师应提供详细的操作指导和示范,以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在实践操作中,教师应鼓励学生互相交流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3. 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以提供额外的辅导和帮助,以确保他们能够跟上课程的进度。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2. 学会合作交流,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欲望。

2. 培养学生勇于实验、敢于创新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1. 理解并掌握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

2. 精确地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不规则固体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量筒、水、直尺、细线等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1. 预习排水法测量体积的相关知识。

2. 记录实验数据和结果。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规则固体物体,引发学生对测量体积的好奇心,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探究与实验:(1)教师讲解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和方法。

(2)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观察和分析实验结果。

3.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排水法测量体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问题,讨论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3)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和指导。

五、教学反思:1. 部分学生在实验中未能精确地测量和计算体积,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训练。

2. 部分学生对排水法测量体积的原理理解不够深入,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讲解和引导。

3. 实验时间安排不够充分,导致部分学生未能完成实验。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适当延长实验时间,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完成实验。

4. 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应给予不同的指导和帮助,使他们在实验中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更好地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是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

2.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 理解体积的概念。

2. 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难点1. 理解并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如何在实际操作中准确地测量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准备测量工具,如量筒、水位计等。

3.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数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它们的体积。

2. 讲解:讲解体积的概念,解释为什么需要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介绍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如排水法、注入法等。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步骤包括:将物体放入水中,记录初始水位;将物体取出,记录升高水位;计算体积差。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使用排水法或注入法测量其体积。

学生记录测量数据,并填写记录表格。

5. 讨论: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结果,讨论在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教师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强调测量过程中要保持准确性和可靠性。

8. 作业:学生完成一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评价:教师对学生的实践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进行评价,给予鼓励和建议。

10. 拓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测量体积的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延伸1. 邀请专业人士进行讲座,介绍在实际工作中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了解测量体积在工程、科研等领域的应用。

2. 组织学生参观实验室或工厂,观看测量体积的操作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经验。

3. 开展课外活动,如制作一个不规则物体模型,并测量其体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以及小组合作时的表现。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知道体积的单位;学会使用不同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运用排水法、注入法等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能够进行数据处理。

1.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操作能力以及问题解决能力;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团队精神。

1.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身边的物体和现象。

第二章:教学重难点2.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能够运用排水法、注入法等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地进行排水法、注入法的操作;如何处理实验数据,得出准确的体积值。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具准备:不规则物体;量筒、水、容器等;电子秤、尺子等。

3.2 学具准备: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个不规则物体;每组准备量筒、水、容器等;每组准备电子秤、尺子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体积的概念,复习体积的单位;提问:我们平时是如何测量物体的体积的?有不规则形状的物体,我们该如何测量它的体积呢?4.2 探究活动:分组进行实验,每组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尝试用排水法、注入法等方法测量其体积;学生在实验过程中记录数据,观察实验现象;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4.3 总结与交流:各组汇报实验结果,分享测量方法及心得体会;教师点评实验过程,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第五章:教学反思5.1 教学效果:学生能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学生能够运用排水法、注入法等方法进行实验操作,并能够处理实验数据;学生对科学产生了兴趣,积极参与实验活动。

5.2 教学改进: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实验操作的正确性;在数据处理方面,引导学生学会运用数学方法,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增加类似的实践性教学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_六年级数学教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P37教学目标:1、在立体图形的体积和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深化。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小组合作精神和问题解决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从多角度思考并解决问题教学难点:测量较大和较小物体的体积教学步骤:一、情景导入,提出问题1、出示一堆物体,其中有规则物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圆锥),也有不规则物体[乒乓球(凹陷的)、苹果、木块、泡沫塑料;橡皮泥、鸡蛋、石块、铁块、玻璃球;足球(瘪气的)、螺丝帽等],提问:(1)这些物体哪些会计算体积?怎样计算?(2)哪些不会计算体积?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能够直接计算出来吗?怎样计算呢?师板书课题: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分组实验,探索方案(1)引导学生进行归类(按照物体在水里是沉还是浮),说明:在水里上浮的先不研究,本节课研究在水里是下沉的物体。

(2)组织讨论测量的方法。

怎样利用学过的知识来测量不规则的物体体积?怎样来转化?实际操作时,应注意什么?3、教师提出活动要求:(1)小组在土豆、橡皮泥、石块、铁块、玻璃球中选择一个,先估计物体的体积,再讨论测量方案,最后动手实验。

(2)活动过程中,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

(3)每项数据都要测量三次,然后取平均值。

(4)把实验的结果填在表格中。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第组年月日物体名称物体的体积测量方法估测值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平均值(5)观测数据时要注意科学准确。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发展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学会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提升数学应用意识。
3.增强学生的数据观念,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分析,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4.促进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分组实验中,学会倾听、表达、讨论和协作。
5.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鼓励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提出新思路、新方法,培养创新思维。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核心内容:本节课的重点是使学生掌握使用排水转化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并理解其背后的数学原理。
-细节举例:
-理解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概念,并将其与规则物体体积的计算方法相联系。
-学会使用水位上升法、置换法等具体方法进行体积测量。
-掌握如何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如通过切割、拼接等方式,以便计算体积。
-能够运用数学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长方体和圆柱体组合体的体积。
2.教学难点
-难点内容:本节课的难点在于学生对不规则物体体积测量方法的理解和应用,以及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解决。
-举例解释:
-难点一:理解排水转化法的原理,即物体浸入水中后水位上升的体积等于物体的体积。
-解释:学生需要通过实验观察和数学推理来理解这一原理,并能够将其应用于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
-难点四: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具体问题。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概念,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空间想象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体积的概念及其度量单位。

2.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排水法、切割法、填充法等。

3. 实际操作:用不同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各种方法及其操作步骤。

2. 教学难点:理解并运用排水法、切割法、填充法等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四、教学准备1. 教具: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水、容器、量筒、刀具、沙子等。

2. 学具:每个学生准备一个不规则物体,以及测量工具(如量筒、尺子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其体积。

2. 讲解:介绍体积的概念、度量单位,以及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各种方法。

3. 演示:教师用排水法、切割法、填充法等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讲解操作步骤。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运用所学方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 讨论:学生分享测量结果,讨论不同方法的优缺点。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7. 拓展:鼓励学生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应用测量体积的方法。

8. 作业:布置一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践作业。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了解他们对于测量方法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学生的测量数据,分析其准确性及方法的合理性。

3. 通过讨论环节,评估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能力和对不同方法的评估能力。

七、教学反馈1. 根据学生的实践表现和测量数据,给予及时的反馈,指出其优点和需要改进的地方。

2. 鼓励学生在下次实验中改进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

3. 针对学生的讨论,给予肯定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优化测量方法。

八、教学调整1. 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进度和难度,确保学生能够扎实掌握测量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青岛版五年级下册数学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体积知识,如:体积的含义、单位等。

(2)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 探究新知(1)小组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小组代表分享讨论成果,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3)教师点评并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切片法。

3. 案例分析(1)教师展示一个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水果等。

(2)学生分组讨论,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并设计实验方案。

(3)学生根据实验方案进行实验,记录数据,计算体积。

(4)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4. 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每组选定一个不规则物体,如土豆、橙子等。

(2)学生运用所学的测量方法,测量选定物体的体积。

(3)学生记录实验数据,计算体积,并讨论实验结果。

5. 总结提升(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2)学生分享在实际操作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3)教师点评并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需要细心、耐心,要善于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测量其体积,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每一个学生,确保他们都能参与到实验中来,提高课堂实效。

同时,教师要善于总结和引导,帮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究新知”环节中的“小组讨论: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和“教师点评并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主要有排水法和切片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 )五年级下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年级:五年级下册科目:数学版本: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体积的含义,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重点:1. 掌握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1. 如何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进行体积测量。

2. 如何准确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石头、土豆、水果等。

2. 学生自备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玩具、文具等。

3. 量筒、水、计算器等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出示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石头、土豆、水果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物体的体积如何测量?2. 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的想法。

二、探究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不规则物体转化为规则物体进行体积测量?2. 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提出一种方法,并选代表进行分享。

3. 教师总结并讲解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和步骤。

三、实践1. 教师出示实验器材,讲解实验注意事项。

2.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四、展示与交流1.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展示本组的实验结果,并分享实验过程和心得。

2.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给予评价和反馈。

五、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梳理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六、作业布置1. 请学生回家后,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进行体积测量,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2. 家长签字确认,下次课上进行分享。

教学延伸: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进一步探究以下问题:1.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 如何提高体积测量的准确性?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探究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一、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二、教学对象:小学五年级三、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内容:1. 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体积。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不规则物体,引起学生兴趣,提问:“我们如何知道这些物体的体积呢?”2. 讲解:教师讲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如排水法、切割法等,并解释原理。

3.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践,使用排水法和切割法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体积。

5. 反思:教师引导学生反思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7. 作业:布置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作业,要求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方法。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实践操作的能力。

3. 学生反思自己在测量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七、教学资源:1. 不规则物体。

2. 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3. 实践操作记录表。

八、教学建议:1. 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 鼓励学生提问,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能力。

3. 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

4. 教师在课后要及时反思,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九、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探究其他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组织学生进行测量比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结合数学学科,让学生了解体积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十、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团队合作,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在课后,教师要及时反思,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质量。

六、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教案及反思七、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认识到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是通过测量容器充满前后的液体的差值来确定的。

2.学会使用毛细管原理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培养学生观察、测量和记录数据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学会使用毛细管原理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测量不规则物体的容器、毛细管、标尺、计算器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一个不规则物体(如一块石头)引起学生的兴趣,向学生提出测量该物体体积的问题。

2.学习任务向学生阐述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目标和方法:目标:通过测量容器中液体的差值来确定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方法:使用毛细管原理来测量容器中液体的差值。

3.毛细管原理的介绍通过示意图和简单的实验来向学生介绍毛细管原理:液体在毛细管中的上升高度与毛细管内外液体表面的接触角大小有关,当接触角为0度时,液体上升的高度最大。

4.实验操作演示分发实验材料给学生,要求学生观察容器、毛细管和标尺等工具,并讲解实验操作步骤:步骤一:将不规则物体放入容器中。

步骤二:测量容器中液体的初始高度,并记录下来。

步骤三:将毛细管插入容器中,使液体上升到毛细管中。

步骤四:观察液体在毛细管中的高度,记录下来。

步骤五:测量容器中液体的终止高度,并记录下来。

5.学生实际操作让学生按照演示的操作步骤进行实际操作,注意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记录数据。

6.数据分析和计算让学生归纳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公式:体积=初始高度-终止高度+毛细管中液体的高度。

7.实验结果讨论让学生讨论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引导学生思考实验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改进方法。

8.总结通过实验和结果讨论,学生总结出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和步骤,并强调要注意实验的准确性和数据的记录。

9.展示和评价让学生展示自己的实验结果并进行互评。

五、教学反思通过这堂实践课,我发现学生对于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存在较大的困惑。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加注重对毛细管原理的介绍和实验的操作示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测量体积的概念和意义。

2. 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3. 水位变化的观察和记录。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理解并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

2. 使用实验和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3. 采用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准备测量工具,如量筒、水位尺等。

3. 准备实验器材,如水、容器等。

4.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数据。

5. 准备教案及反思表格,用于教师教学反思。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不规则物体,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解:讲解测量体积的概念和意义,介绍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方法。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讲解注意事项。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记录数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找一些不规则物体,尝试自己测量其体积。

八、评价方式:1. 过程评价:观察学生在实验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是否能够正确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结果评价:评价学生实验报告的质量,包括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实验结论是否合理。

3. 反思评价:评价学生在实验报告中的反思部分,看其是否能够认识到自己在实验中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九、教学拓展:1. 让学生思考:还有哪些方法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2. 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如何改进排水法,使其更加准确和便捷?十、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目标是否达成,学生是否掌握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习惯,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准确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采用分组讨论法,让学生在团队合作中解决问题。

3. 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动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准备量筒、水等测量工具。

3.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数据。

4. 准备幻灯片,用于讲解测量方法。

教案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的理解存在一定的困难。

我在课堂上通过举例、讲解和示范,尽量让学生们清楚明白测量方法。

我鼓励学生们动手操作,加强实践能力。

在学生们分组讨论和测量过程中,我发现他们能够积极思考、合作解决问题,表现出较强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我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

例如,部分学生在测量过程中对数据的记录不够准确,导致计算出的体积存在误差。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强调数据记录的准确性,并加强对学生的指导,以提高他们的测量精度。

我还需要加强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规则物体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好奇心。

2. 讲解测量方法:介绍排水法、注入法等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并通过幻灯片展示具体操作步骤。

3. 分组讨论: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进行测量。

让学生在讨论中思考如何选用合适的测量方法,并制定测量方案。

4. 实践操作:学生们按照讨论的方案,动手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反思1不规则的物体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发现、验证并运用排水法测量石块的体积是本节课教学的重点,并在理解上升的水的体积就是浸入水中物体的体积的基础上,感悟转化的数学思想,是本节课的难点。

我个人认为这节课的设计能够结合课本,依托学生的认知基础和已有知识,通过让学生经历独立思考、合作探究、实验操作等数学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方法解决实际问题,体验等积变形的转化思想,探究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培养了学生积极探索,小组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通过以解决问题为目的的实践活动,培养孩子实践能力和用数学方法分析、解决现实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本节课中我有一下几点体会:1、有情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数学问题的解决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被激发和调动起来了,是学习成败的决定性因素。

本节课的开始,我就开门见山地抛出问题你能测量出一张A4纸的体积吗?这个问题使学生感到一种挑战性,虽然A4纸是一个规则的长方体,也知道要去测量它的长、宽、高,但是这么薄,利用现有的测量工具是无法测量出来的。

怎么办呢?学生的求知欲、探索欲被激发起来了。

又如当学生会测量规则的A4纸的体积后,教师话锋一转,问:那桌面上这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你想测量吗?学生立刻进入到另一种兴奋的状态,因为桌面上摆放着芒果、大螺丝、奇形怪状的石头,这都是学生生活中随处可见的,但要说谁测量过它们的体积,还真没有人体验过,所以孩子们的热情和欲望愈发强烈。

在学生成功测量出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后,掌握了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后,我又提出一个难题,让学生测量灯泡的体积。

这下真是一波刚平,一波又起,学生的探究欲望再一次被点燃,灯泡会浮起来,怎么测量呢?围绕着这一问题小组内叽叽喳喳地小声交流起来,几个想出点子的同学迫不及待地介绍开来,我们可以将灯泡和刚才的重物缠在一起,然后放到水里,这样就能测量出灯泡的体积了。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测量问题。

2. 激发学生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引入不规则物体的概念,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一些不规则物体的特点。

2.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教学方法:1. 展示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2. 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教学资源:1. 不规则物体的图片或实物。

2. 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教学步骤:1. 展示不规则物体,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其特点。

2. 提出问题: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 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体积测量方法,如排水法、切割法等。

4. 提示学生可以使用的测量工具。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对不规则物体的观察和描述。

2. 记录学生的思考和讨论情况。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尝试测量学校教室中某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测量方法和结果。

第二章: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学内容:1. 介绍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和步骤。

2. 进行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

教学方法:1. 讲解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和步骤。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

教学资源:1. 不规则物体的图片或实物。

2. 测量工具(如尺子、量筒等)。

3. 实验材料(如水、容器等)。

教学步骤:1. 讲解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和步骤。

2. 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3. 让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和讨论。

评估方式:1. 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和观察。

2. 检查学生的实验记录和分析情况。

扩展活动:1. 让学生尝试使用排水法测量其他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方法和结果。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二、教学内容:1.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水的体积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教学难点:水的体积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四、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准备量筒、水、尺子等测量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2. 讲解:讲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如排水法、注入法等。

3. 示范:以石头为例,演示如何用排水法测量其体积。

4. 实践: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测量给定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 讨论: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注意事项。

6. 拓展:探讨水的体积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7.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测量方法的重要性。

8. 作业:布置一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践作业。

9. 反思: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总结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10. 改进:针对教学过程中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测量,并正确理解排水法、注入法等测量方法的原理。

2. 学生能够观察并理解水的体积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

七、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大部分学生能够顺利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但在实践操作中,部分学生对排水法、注入法的运用不够熟练,需要在课后进行巩固。

在探讨水的体积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时,部分学生对于一些概念理解不够深入,需要进一步的解释和引导。

八、教学改进:1. 在课后,针对排水法、注入法的运用,可以布置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知识点。

2. 在讲解水的体积变化与物体体积的关系时,可以结合具体的案例,以更直观的方式呈现给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小学数学_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小学数学_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2、能力目标: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准备:石块、带刻度的烧杯、实验记录单、课件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趣复习旧知同学们,在我们开始新课之前,先让我们看一幅图画,这描写的是哪个故事呢?(课件出示故事—乌鸦喝水)请生思考并说一说是乌鸦是怎么喝到水的。

体积对于我们来说,不算陌生,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物体的体积?(课件出示长方体和正方体图形),些物体都是规则的,所以我们叫它们规则物体请生回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文字表达式和字母表达式)。

(课件出示一个长方体和一个正方体),请生快速算出这两个物体的体积分别是多少?大家再来算一下这些物体的体积!(课件出示西红柿、梨、土豆和石块等不规则物体)大家能计算它们的体积吗?引入课题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同时板书。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1、怎样求这些物体的体积呢?既然它们都是不规则的物体,你能想办法求它们的体积吗?引导学生思考,可以用转化的方法,把不规则的物体转化为规则的物体,再求出它们的体积。

板书:转化成规则物体2、动手实验测一测动手操作前先明确实验要求,再操作:将石块放入提前装有水的烧杯中,分别记录放入前后的水面的高度,再算出高度差,提醒组长做好实验记录,取三次测量水面高度差的平均值。

小组汇报(请两个小组汇报三次结果及平均值,以及上升的水的体积与石块体积的关系)。

3、小结测量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测量不规则的物体的体积可以用排水法。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如何准确测量和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三、教学准备:1. 准备一些不规则物体,如石头、木块等。

2. 准备量筒、水、尺子等测量工具。

3. 准备记录表格。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不规则物体,引发学生对测量体积的兴趣。

2. 讲解:讲解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如排水法、切割法等。

3. 示范:教师演示如何使用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4. 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5. 讨论:学生交流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五、作业布置:1. 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测量家中的不规则物体体积,并记录下来。

2. 请学生总结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体会和收获。

六、教学评价:1. 通过实验操作,评价学生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的掌握程度。

2. 通过讨论,评价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通过作业,评价学生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际应用能力和总结反思的能力。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思考: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吗?2. 引导学生探索:如何改进测量方法,提高测量准确性?3. 引导学生进行相关领域的探究,如测量液体体积、计算物体密度等。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和操作能力等方面。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自己的观察,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九、教学建议:1. 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确保操作的正确性。

2. 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教师应给予适当的帮助和鼓励,提高学生的自信心。

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发现和解决问题。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掌握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能够运用排水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过程与方法:1. 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培养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运用排水法测量生活中常见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难点:1. 理解并掌握排水法的原理。

2. 正确进行实验操作,解决实际问题。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不规则物体(如石块、木块等)。

2. 量筒、水、尺子等实验器材。

学生准备:1. 预习排水法测量体积的相关知识。

2. 准备好实验记录本。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不规则物体,提问:“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个物体的体积呢?”引导学生思考,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教师讲解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原理和方法,强调注意事项。

3. 实验演示:教师进行实验演示,测量一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要点。

4. 学生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5. 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讨论测量方法的优缺点。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排水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实验,让学生掌握了实际的测量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操作,避免水花四溅。

教师应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部分学生在实验操作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加强对学生的个别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掌握实验方法。

还可以通过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测量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拓展:1. 介绍其他测量体积的方法,如切割法、填充法等。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案及反思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体积。

3. 探讨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体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若干。

2. 准备测量工具(如量筒、水位计等)。

3.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数据。

4. 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测量过程和结果。

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学习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2. 实践操作,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体积。

3. 探讨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

难点: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2.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测量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体积。

3. 采用小组讨论法,让学生探讨如何提高测量精度。

五、教学准备:1. 准备不同形状的不规则物体若干。

2. 准备测量工具(如量筒、水位计等)。

3. 准备记录表格,用于记录测量数据。

4. 准备投影仪,用于展示测量过程和结果。

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生活中哪些物体是规则的,哪些是不规则的,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介绍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如排水法、注入法等。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每组选择一个不规则物体,用排水法或注入法测量其体积,并记录数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
数学实践活动课
《测量不规则物体体积》
教学实录
作者姓名:
学科:小学数学
职称:二级教师
单位:
联系方式:
地址:
邮编:
《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五年制青岛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P39相关链接《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教材分析:
体积对学生来说是一个新的概念,从认识平面图形到认识立体图形是学生空间观念的一次发展。

而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一内容是在学习了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后安排的,是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计算的拓展。

设计理念:
新课标强调,教学中的“做”比“知道”更重要。

数学活动课要把握好实践活动的时机,凡是能让学生自己设计的,就让自己亲自去发挥;凡是能让学生自己去做的,就让学生亲自去动手。

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把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在学生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基础上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让学生有较大的自主发展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发现问题,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目标:
1、在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容积的知识基础上,探索生活中一些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方
法,加深对已学知识的理解和灵活应用。

2、获得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活动经验和具体方法,培养学生合作的精
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知识间的相互联系,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树立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
题的信心。

教学重点:
探索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测量及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从多角度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思维。

教、学具准备:
魔方、量杯、长方体水槽、水果、课件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发现、练习等教学方法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魔方”引旧知,揭示新“课题”
教师拿出学生们常玩的“魔方”,学生的兴趣立即调动起来。

师:从数学中图形的方面来讲,“魔方”是一个——正方体(学生抢答)。

你能求出它的体积吗?
生:正方体的体积是棱长×棱长×棱长
(板书:V正 = ɑ3)
师:这个魔方的棱长是9厘米,它的体积是多少?(学生回答,729 )
师:你还会求哪些立体图形的体积?
(板书:V长=abh)
师:像我们刚才提到的长方体、正方体,还有以后会学到的圆柱、圆锥、球等能够通过公式直接求出体积的物体(课件出示:规则物体图),我们一般称为规则物体。

(板书:规则物体)
师:请大家观察我手中的魔方,发生了什么变化?(旋转魔方,使其变形。


生:它的样子变了!
生:刚才还是正方体,现在不知道它是什么形状?
师:像现在这样的形状,我们可以称为不规则物体。

生活中,你见过哪些不规则物体?
(补充板书:不)
生:…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图)
师:老师手中的这个不规则物体的体积是多少?(出示变形后的魔方)
生:还是729
师:你怎么想的?
生:因为这个魔方虽然变成了不规则物体,但是它的体积没有改变,还可以把它转化成标准的正方体来算它的体积。

师:非常好!(出示苹果)它也是一个——不规则物体,它的体积又该怎样求呢?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补充板书:体积)
【设计意图:利用生活中学生喜欢的魔方引入课堂,巧妙的渗透了“转化”的数学思想,为学生探究新知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同时,利用魔方的变形,引出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特点,从而自然引出本节课要研究的主题。


(二)实验操作探究“新知”
1、用量杯测量试验
请小组讨论:如何测量苹果的体积?需要什么测量工具?采用什么方法?组长分好工,开始试验。

(1)学生分工合作,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2)各小组汇报:
组1:我们小组用的工具是量杯,我们现在量杯里放了半杯水,再放进苹果,水面升高部分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

组2:我们小组是在量杯里放满水,再放入苹果,溢出来的水的体积就是苹果的体积。

……
师:大家想出来的方法都很好!这些方法在操作时要注意什么?
(课件演示)总结:苹果的体积=上升部分水的体积
2、用水槽测量实验
师:现在我们来测量一个“大美人”的体积,有请“黑美人”出场。

(抱出一个西瓜)
生大笑,恍然大悟。

师:如果要测量它的体积,该选用哪种工具?
生:长方体水槽。

师:那我直接把西瓜放里面,能测量出它的体积吗?怎么办呢?
生1:可以先计算出里面的水的体积。

生2:可以先量好长方体水槽的长、宽、高。

师:怎么测量呢?需要注意什么?
生:应该从里面量,因为从外面量会包括玻璃的体积,从里面量才是水的体积,这样比较准确。

师:(课件出示水槽里面的数据)长35厘米,宽24厘米,高18厘米。

师:(放进西瓜)现在我们只需要再得到哪个数据就可以?
生:水面上升了多少的数据。

请根据出示的数据,利用计算器计算出西瓜的体积。

生计算。

【设计意图:学生利用学具在小组内自主探索不规则物体的测量方法,在探索过程中,老师的激励和引导,激发了学生探究和学习的兴趣,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总结出多种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计算方法,打破了常规想法,学生的求异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三)巩固拓展促“应用”
师:我们一起研究出了测量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方法,我们可以来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愿意接受挑战吗?
(1)“拳王”评选
师:握住自己的拳头,伸进量杯,测量出自己拳头的体积。

评选出我们班的“拳王”。

(2)求“小鱼”的体积
(课件出示)我家的长方体鱼缸,从里面量的长12厘米,宽10厘米,高8厘米,拿出小鱼后,水面下降了0.4厘米,求出小鱼的体积。

(3)作业设计:测量一个弹珠的体积。

设计好实验方案,写清实验的步骤。

与热情,达到基本练习的目的;第二题是一道变式练习,旨在引导学生逆向思维,根据水面下降的体积来求小鱼的体积,使学生灵活的运用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小组内的实验作业,主要在小组内交流完成,学生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实验思路,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学生勇敢的说出自己的想法,暴露自己的思维,及时的得到互补或修正。


(四)反思总结,体验成功
师:这节课大家一定有不少的收获,谈谈你的感受吧。

生1:我们小组的收获是,生活中的不规则物体可以转化成规则物体来测量它的体积,我们在计算时要思考如何变通知识,应用已学的知识来研究新的内容。

生2:我们的收获是,我们可以把不规则的物体放入长方体的水槽中,利用水面的上升或下降来计算不规则物体的体积。

生3:我们认为数学中的“转化”对于我们的学习很有作用,这节课我们主要利用转化来进行研究的不规则物体的体积的。

……
『教后记』
本节课我力争让学生的思维得到最大的发展,学生的智慧在一次次的实验过程中呈现出来,而此时老师的引导亦相当的重要,在研究规则物体和不规则物体的特点时,仅用一个魔方就达到了极好的效果;实验操作的过程中,选用的教具和学具让学生的研究得到了很好的辅助,从而让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在实验中得到自然的解决;学生在“猜想——实验——验证”的过程中发展了自己的智慧,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解决问题的信心;同时,师生的感情在一次次的交流、讨论、鼓励、互助的过程中更加的凝聚。

教学中,积极为学生创设生动活泼、自由探索的“绿色求知课堂”,让学生各抒己见,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投入的进入课堂的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