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合集下载

解决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方法一个案例报告

解决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方法一个案例报告

解决青少年抑郁症的心理咨询方法一个案例报告概述:青少年抑郁症是一个日益严重的心理健康问题,对他们的生活和学习造成了极大的困扰。

本案例报告旨在介绍一种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帮助解决青少年抑郁症问题,并提供一个真实案例以说明该方法的有效性。

案例介绍:小明,一名15岁的中学生,最近在学业和人际关系方面遇到了很多困难。

他常感到心情低落,对任何事情都失去了兴趣,且经常躲避与人交往。

他的家长觉得这不仅影响了他的学习成绩,而且对他的身心健康产生了负面影响。

因此,他们决定寻求一种合适的心理咨询方法,帮助小明克服抑郁症状。

心理咨询方法:认知行为疗法(Cognitive Behavioral Therapy,CBT)是解决青少年抑郁症问题的一种常见而有效的心理咨询方法。

CBT的核心理念是,个体的感受和行为是由他们对事物的认知所驱动的。

通过改变消极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CBT能够帮助患者改善情绪和解决问题。

阶段一:建立信任和理解在与小明的咨询过程中,心理咨询师采取了开放、非评判性的态度,以建立和谐的咨询关系。

他们用心倾听小明的问题和困惑,并通过提问来深入了解他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家庭背景。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让小明感受到理解和支持。

阶段二:认知重构通过反思小明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心理咨询师指导他意识到自己消极思维的习惯,并帮助他找到证据证明这些思维方式的不准确性。

他们一起制定了一些积极而现实的替代思维,并鼓励小明在实际生活中应用。

这个阶段的目标是帮助小明重塑积极健康的思维模式。

阶段三:行为改变心理咨询师与小明一起探讨了他的行为习惯,发现他过度依赖电子设备,缺乏身体运动和社交活动。

他们制定了一个行动计划,鼓励小明逐渐减少电子设备的使用时间,增加身体活动和参与社交活动的机会。

心理咨询师还为小明提供了一些应对挫折和压力的技巧,以帮助他应对未来的困难。

案例结果:经过几个月的心理咨询,小明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他对学习和与人交往的兴趣都有所恢复。

一例抑郁情绪困扰学生的认知行为取向咨询案例报告分析

一例抑郁情绪困扰学生的认知行为取向咨询案例报告分析

一例抑郁情绪困扰同砚的认知行为取向咨询案例报告分析摘要:本文报告分析了一位高中生抑郁情绪困扰的案例,接受认知行为取向咨询进行干预。

通过案例分析揭示了同砚的抑郁情绪形成的原因和心理机制,并通过认知行为取向的干预措施援助同砚恢复了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

关键词:抑郁情绪;同砚;认知行为取向;干预一、引言抑郁情绪在现代社会中已经成为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

尤其是在同砚群体中,由于学业压力、人际干系问题等因素带来的负面情绪不息累积,更容易导致抑郁情绪的出现。

认知行为取向作为心理学中一种常用的干预方法,专注于个体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的改变,被广泛应用于抑郁情绪的干预。

本文报告分析了一位高中生抑郁情绪困扰的案例,并通过认知行为取向咨询进行干预,最终援助同砚重建了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

二、案例描述李明(化名)是一名高中生,年龄为17岁。

他在进修上一直表现卓越,连续几年保持班级前列的效果。

然而,在最近几个月里,他的进修效果下滑明显,也变得越来越消极低落。

他感到自己的付出得不到应有的回报,觉得自己的努力毫无意义。

他屡屡感到疲乏无力,每天的进修任务令他感到沉重。

他开始疏遥友人和家人,变得不爱说话,甚至有时候出现了自我贬低和自杀的想法。

三、认知分析通过深度咨询,了解到李明存在以下负性认知和情绪:1. 低自尊:李明认为自己的努力毫无意义,对自己的能力和价值持负面评判。

2. 自动思维:李明倾向于过度把事情往坏的方面想,对事情进行消极诠释。

他认为即使自己再努力也无法取得好效果,这种思维方式使得他陷入了负面情绪的循环。

3. 过度一般化:李明总是用一次失败来概括自己的整个人格,将个别不如意的经历扩大化,认为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4. 心理滤镜:李明只看到事情的消极面,而轻忽了其中的乐观因素,他对自己的成功不予重视。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李明的抑郁情绪产生的原因主要是他消极的认知方式和情绪反应。

因此,通过针对这些认知方式和情绪反应的干预可以援助他重建乐观的心态和健康的情绪。

1例抑郁情绪学生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报告

1例抑郁情绪学生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报告

1例抑郁情绪学生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报告1例抑郁情绪学生应用认知行为疗法的咨询报告【摘要】本次咨询报告针对一名高中生的抑郁情绪问题进行了认知行为疗法的应用。

通过咨询过程,发现该学生存在消极思维、自我责备和社交障碍等问题。

通过认知重建、问题解决和行为实验等技术的运用,该学生逐渐意识到并改变了自己的负面思维模式,增强了自我调节能力,提高了社交技巧和情绪应对能力。

【关键词】抑郁情绪;学生;认知行为疗法;负面思维;社交障碍【引言】抑郁情绪是当今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尤其是在学生群体中更为突出。

学生时期是个人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存在的抑郁情绪会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交造成重大影响。

因此,本次咨询旨在通过应用认知行为疗法,帮助一名抑郁情绪学生改善心理状态,提升其生活质量。

【咨询过程】1. 初诊学生小明(化名)是一名高中二年级学生,主要就读于某市中学。

他的父母发现他的学业成绩下降明显、喜欢独自呆在房间里,且经常表现出情绪低落和消极思维。

进一步了解后,我们发现小明在班级中交流较少,对面对他人的要求和批评过于敏感,容易自责。

2. 评估通过面谈和量表评估,我们发现小明的抑郁情绪较为严重,并存在明显的消极思维和自我责备行为。

他对自己的评价往往过于苛刻,对他人的看法过于在意,社交时常感到紧张和焦虑。

3. 分析经过对小明的访谈和评估,我们得出结论:小明的抑郁情绪是由于他的消极思维和自我责备行为导致的,同时也存在着社交障碍的问题。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决定采取认知行为疗法来帮助小明改善心理状态。

4. 指导针对小明的问题,我们制定了以下指导方案:- 认知重建:帮助小明认识到他的消极思维对其情绪带来的负面影响,并指导他如何将负面思维转变为积极的思维模式。

通过积极的自我对话和情绪管理,帮助他恢复自信。

- 问题解决:教导小明运用问题解决技巧来解决遭遇的困难,减少他对困境的焦虑和消极情绪。

帮助他明确目标、制定计划,并认识到问题的可能解决方案,以提升他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中学生心理咨询案例
某中学的学生小明,在家长的离异影响下,情绪变得越来越低落,学习成绩也
一落千丈。

他的老师注意到了这一情况,并建议他去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寻求帮助。

在心理咨询室,小明向心理咨询师倾诉了自己的困扰。

心理咨询师首先给予了
小明充分的倾听和理解,让他感受到了被关心和被重视的情感支持。

随后,心理咨询师通过与小明的交流,发现他内心深处存在着对家庭问题的焦虑和恐惧,导致了情绪和学业上的问题。

心理咨询师在与小明的沟通中,采用了认知行为疗法和情绪调节技巧,帮助他重新建立了积极的情绪和学习态度。

在心理咨询师的指导下,小明开始学会了如何正确面对和处理家庭问题,学会
了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逐渐重拾了对学习的热情和信心。

他的成绩也慢慢有了起色,整个人焕发出了新的活力和自信。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对于中学生的心理咨询,首先要给予他们足够的关爱和支持,让他们感受到自己被重视和被关心。

其次,心理咨询师需要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深入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找到问题的根源。

最后,通过科学的心理咨询方法和技巧,帮助学生重新建立积极的情绪和态度,引导他们走出困境,重拾自信,实现个人成长和发展。

心理咨询对于中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它不仅可以帮助学生解决
心理问题,提升心理素质,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业进步和全面发展。

因此,学校和家庭都应该重视中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服务和支持,让他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学生抑郁案例总结范文

学生抑郁案例总结范文

一、案例背景某中学一名16岁的高中生,名叫小明(化名),因长期学业压力、家庭矛盾、人际关系问题等原因,导致心理负担过重,出现抑郁症状。

经心理辅导老师初步评估,小明患有轻度抑郁症。

二、案例分析1. 学业压力:小明所在班级成绩排名靠前,学习任务繁重,他为了追求更好的成绩,经常熬夜复习,导致身心疲惫。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使小明对学习产生抵触情绪,进而影响心理健康。

2. 家庭矛盾:小明的家庭关系紧张,父母经常争吵,小明夹在中间,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家庭环境的不和谐,使小明缺乏安全感,难以形成健康的心理状态。

3. 人际关系问题:小明在学校中,与同学关系较为紧张,时常感到孤独、无助。

他在班级中缺乏朋友,导致心理压力无法得到有效释放。

4. 抑郁症状:小明出现以下抑郁症状:(1)情绪低落:小明经常感到心情沉重,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兴趣。

(2)失眠:小明晚上难以入睡,白天精神不振。

(3)食欲减退:小明食欲下降,体重有所减轻。

(4)注意力不集中:小明在学习、生活中难以集中注意力,记忆力减退。

(5)自卑心理:小明对自己缺乏信心,认为自己的存在没有价值。

三、干预措施1. 心理辅导:针对小明的心理问题,心理辅导老师为他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帮助他缓解心理压力,调整心态。

2. 家庭教育:心理辅导老师与小明父母沟通,引导他们改善家庭氛围,为小明创造一个温馨的家庭环境。

3. 人际关系改善:心理辅导老师鼓励小明积极参与班级活动,帮助他结识新朋友,改善人际关系。

4. 生活方式调整:心理辅导老师指导小明合理安排作息时间,保证充足的睡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四、干预效果经过一段时间的心理辅导和生活调整,小明的抑郁症状得到明显改善。

他逐渐恢复了对学习的兴趣,与同学的关系也变得融洽。

家庭氛围也变得更加和谐,小明在心理和生理上都得到了良好的恢复。

五、总结本案例充分说明了学生抑郁问题的严重性。

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干预心理问题,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

一例焦虑抑郁状态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抑郁状态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

一例焦虑抑郁状态的心理咨询个案报告摘要:本文个案通过对一个焦虑抑郁状态的来访者的成长史和心理社会环境的描述和分析,探讨了认知因素、行为因素及不良的应对机制在导致来访者的焦虑状态中的作用。

结合个案,从合理情绪行为理论和认知行为理论的角度探讨了焦虑抑郁状态的病理心理机制,提出了以认知行为治疗方法为主的整合式心理干预方案。

1案例简述:来访者一般情况:来访者女,16岁,身高1.6米,体重50公斤。

高中一年级学生,未婚。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状况良好。

成长发育情况:出生在成都市一个知识分子家庭。

独女,出生及发育均正常,随父母生活。

性格温顺,平时不爱说话,比较内向、敏感,做事追求完美,认为上学期间就是成绩最重要,必须让自己的成绩达到班级前列的位置。

在学校与老师、同学关系不错,成绩很好,喜欢画画、舞蹈、看书。

幼年时期活泼开朗,能与同龄朋友相处。

父母均是大学生,家庭经济条件好。

6岁入学,从小父母对子女要求较高,对来访者的学习成绩、行为习惯训练特别严格,家庭教育非常严厉,父亲不善言辞,平时话语很少,说话也比较生硬,与子女情感交流很少,除了工作很少对子女关心。

家庭气氛尚可,母亲关系亲近,情感交流比较多,主要关心生活和学习,但是母亲是个急性子,追求完美,教育来访者如果想要成为成功的人,就必须事事严格,注意细节,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从小对其要求苛刻,必须要按照母亲说的办,小时候还能够照着做,自从上了中学之后,经常因达不到母亲的要求而遭受训斥,母女俩时常因此吵架。

来访者总是力图把学习成绩考到最好的名次,并且在小学、初中阶段,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几名,并且在文艺方面发展不错,同时还是学校的文艺尖子生,受到老师的喜爱,同学的关注。

这段时间家庭对其要求就是学习成绩要好,要考上重点高中,重点大学,做事、功课力求精益求精,并且在生活习惯方面要求也很严格,经常因为生活用品、学习用具没有摆放整齐而遭到母亲的训斥。

2 来访者的主述及主要问题:焦虑,烦躁,睡眠减少,情绪低落3+月。

阳光总在风雨后——关于高中生抑郁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阳光总在风雨后——关于高中生抑郁神经症性心理问题的案例报告

校 。父母为医生 ,经详 细询问 、调查 ,父母无人格 交往状态 ① 精神状态 障碍 和其它神经症 性障碍 ,家族无精神疾病历史。
注意 力不集 中 ,感觉 变迟 钝 了 ,情 绪 时常低
1 . 2个人成长史资料
落 ,经常忧郁 ,伤心 ,独 自落泪 。精神 紧张 ,好像
第一胎 ,足月顺产 ,母亲身体健康 ,孕 ,产及 有一个箍在脑子里 ,全身紧绷绷 的 ,很不松 弛。意 哺乳期未服 用任何 特殊药物 。1 岁左右会说 话 ,会 志坚强 ,虽然很痛苦 ,还是坚持学 习 ,尽我最 大努 走 路 ,三岁 上幼 儿 园。从 小 听话 ,安静 ,身体 健 力把学习搞好 。人格基本完整。 ② 身体状 态 康 ,让父母省心。性格 内向害羞 ,胆小敏感 ,幼儿
习 ,担心再 这样下 去考大学都成 问题 。
22个人陈述 .
么需要也从来不和父母 说。
33求助者同学反映 .
自从 进入高 中 以来 ,学习成绩 不 如 以前好 了 ,
求助 者 比较 内向 ,不 怎么说话 ,从不主动找他
以前在 年级里都是前几名 ,现在 班里面再怎么努力 们 ,经 常一个人呆在教 室里看 书。觉得求助者很像 也 是 中等偏 上 一点 ,感 觉 总使不 上 劲 ,心情 很沮 林黛 玉 ,多愁善感 ,总是 闷闷不乐。平时不怎么爱 丧 。本来我就很 自卑 ,觉得 自己不 讨人喜欢 ,周 围 参加集体 活动 ,比如一起参加 体育 活动 ,一起参加 人唯一可 以认可 自己的就 只有成绩 了,但是现在成 聚会 等 ,大 家 一起 的时 候 ,很 放 不开 ,挺 不 自然 绩 也不好 了 ,什么都 没有 了。平 时没 有什么爱 好 , 的,有什么事情,或需要什么, 从来不说,像个闷
心的案例报告 。通过收 集求助者个人 资料 以及进行 原因分析 ,发现认知 因素是 求助者心理 问题

马娇娇的案例报告

马娇娇的案例报告

(二)、马娇娇同学心理咨询分析报告i摘要:抑郁心境是高中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面原因背后可能存在深层次的原因。

心理辅导既应调整其表面原因,更应对背后深层原因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解决。

本案例马娇娇家庭情感生活不完整,这种心理需求在新环境适应过程中显露出来,倾向于从周围人际环境中得到补偿,但由于采取了被动接受的方式,又因未能得到满足而形成了周期性的抑郁心境。

在咨询中,除了要为马娇娇提供强有力的人际支持外,使其认识到问题的深层的内在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方法引导和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案例咨询主要采用了“认知疗法”,辅以“人际关系疗法”,并借鉴了“行为疗法”中的某些技术如放松训练使其得到较好解决。

关键字:抑郁心理咨询高中生来访者一般资料:马娇娇,女,18岁,高二文科Y班学生,性格内倾,独生子女。

身高1.65米,体重60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近一年来情绪低落、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

症状常以半个月左右为一周期。

暑假结束后学校开学,自感问题加重,痛苦不堪,主动前来咨询。

成长经历:因为父母在外打工,来访者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学初中阶段成绩一直很不错,成绩中游。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精力减退,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思维迟滞,精神活动减少;敏感多疑,自我评价过低;食欲不振、失眠,自感痛苦。

来访者主诉:“我最近感觉很失落、压抑、空虚,总之很郁闷。

我的情绪一直起伏不定,凡事不感兴趣,上课老是分神,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今天就有好几分钟,想小说里面的情节,自己迷失在文字的舞台里。

晚上睡眠质量很差,睡不着,头痛,白天又很疲劳,食欲也很差。

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神经衰弱,以前我还住学校集体宿舍,后来就由我爷爷奶奶陪着住在学校外面。

其实我郁闷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家庭关系不太好:我跟我爸不是很经常沟通,他很专制,和我没有共同语言,有时候想主动与他交流,但是每次一到那个时候就说不出口,每次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后来就不大和他交流了;我妈就更不用说了,我跟她都不说话,我尽量不和她见面,吃饭也回自己房间,还锁上门的。

一例抑郁情绪者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者的心理咨询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者的心理咨询报告本案例通过对求助者的具体情况的全面了解,诊断为学习压力引起的一般心理问题,根据来访者心理问题的性质,对其采用合理情绪疗法进行咨询,取得明显的效果。

1 一般资料求助者:小敏,女,19岁,高二学生,身体健康,性格偏内向,人际关系正常。

主诉:学习成绩下降,出现食欲减退、对前途悲观近一个月。

求助者陈述:因成绩优异分到重点班,进重点班后,感觉压力大,主要原因是成绩下降,有睡眠不好、对学习感到力不从心。

2 评估与诊断收集多方面资料后,诊断属于一般心理问题,在种类上是属于抑郁情绪。

3 咨询目标及方法近期目标:分析成绩下降的原因,正确面对各种考试,减轻压力,逐步缓解抑郁情绪。

最终目标:改变对事件的认知方式,促进心理健康。

主要采用合理情绪疗法。

4 咨询过程: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通过收集资料,做出心理评估,建立良好的咨询关系。

第二:分析求助者困扰产生的原因是由于她现在所持有的不合理信念造成的;第三:采用辩论技术反驳求助者的不合理信念,并布置家庭作业强化其建立合理信念,重塑自我;第四:强化求助者的新的信念并鼓励其用新的思维模式处理现实中的问题。

整个咨询过程要求求助者积极思考,提出问题,配合咨询工作,包括家庭,学校两个方面的配合与协调。

1 第一阶段咨询过程:1.1 介绍咨询中的有关事项与规则;1.2 SCL-90与SDS的测定,询问生活事件,尤其是重大事件;1.3 与小敏交谈,收集资料,探索其心理矛盾及改变意愿;1.4 作出初步问题分析,让其理解“为什么会这样”谈话过程:咨询师:有什么需要我幫助吗?小敏:我无法集中精力学习,常开小差,看到身边的同学都用全部地精力投入学习,我感到非常着急,但越着急越易开小差,原来是班里前十名,现在降至二十名,但这样下去我担心考不上大学。

咨询师:一节课45分钟,你有多少时间在开小差?小敏:大概十分钟吧。

咨询师:你希望能达到什么程度?小敏:当然一点不开最好。

咨询师:你认为有可能达到吧?小敏:当然,我看别人都在全部精力地投入学习,为什么他们不开小差呢?咨询师:你与每位同学都确认过,他们课堂上都不会开小差吗?小敏:没有。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抑郁症(Depression)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摘要】本文以笔者亲历的心理咨询案例为线索,进行心理咨询的相关理论与方法的研究。

文章中涉及资料收集、诊断技术、测验技术、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等同心理诊断与治疗相关的问题。

文章所涉及的案例,是个比较复杂也比较典型的心理咨询案例,本案例的咨询成功,关键在于正确的诊断与咨询技术的灵活运用,尤其是配套的综合技术的使用,对心理咨询工作者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心理疾病抑郁症(Depression)咨询治疗一、求助者一般资料:高三男生,汉族,父亲是企业经理,母亲是机关干部。

无家族病史。

二、求助者自述:感到自己对不起老师,对不起自己的父母,对不起那些曾经对他好的同学,感到自己没有脸面做人,更为自己现在的失落而感到沮丧。

认为自己今天这个样子,完全是脚上的泡——自己走的,还有那个拉他上网的同学也难辞其咎。

整日反思、自责,懊悔与仇恨相交织,终于引发心理问题。

还有3个多月就高考了,可以自己一进教室心理慌乱,坐不住,总想逃离教室,已经休学两周。

6个月前,由市精神病医院心理门诊部诊断为抑郁性神经症。

现在正在服用赛乐特和解忧冲剂。

为了提神,还经常喝浓咖啡,以克服嗜睡。

早晨一进教室就想起对某些同学的仇恨,认为是他们害了自己。

尤其是那个当初拉自己上网、玩游戏的同学,将自己搞成这个样子,他倒挺滋润,学习成绩还很好,竟然能在全校名列前一百名以内。

目前,自己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几次重要考试都是全校300多名接近400名,而且更重要的是现在根本就学不下去。

已经休学两周,今天是刚刚吃过药上学的,可是,一进教室心理慌乱,看谁都不顺眼,异常气愤,内心充满仇恨,还有自责。

自己心里清楚,不应该东想西想,一定要进入状态,可就是做不到。

因此,前来求助。

三、咨询师观察了解的情况求助者说:班主任老师对自己非常好,而那个男生却挑唆他专门做让老师伤心的事,说让老师伤心的话。

那个男生还写信给校长,攻击、诬陷老师,导致校长在全校大会上点名批评了班主任老师。

高中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高中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

高中生心理问题案例分析报告概述本报告旨在分析一位高中生的心理问题案例,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案例描述该高中生,名为张明,是一名17岁的男生。

他近期在学校表现出明显的情绪波动、研究压力过大以及行为问题。

他的老师和家长注意到了这些变化,并寻求了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问题分析情绪波动张明经常处于情绪低落的状态,情绪波动大。

他有时会突然变得沮丧和消极,并在课堂上呈现出较差的专注力和积极性。

这种情绪波动可能是由于学业压力、个人关系问题或心理健康问题引起的。

研究压力过大张明面临着来自学校和家庭的巨大研究压力。

他时常感到焦虑和忧虑,因为他希望能够在考试中表现出色,并达到他家长和老师设定的高标准。

这种研究压力过大可能会导致他的身心健康问题。

行为问题除了情绪问题和研究压力外,张明还表现出一些行为问题。

他常常与同学发生争吵、冲动行为较多,并且在个人时间管理方面存在困难。

这些行为问题可能与他的情绪问题和研究压力有关。

解决方案为了帮助张明解决这些心理问题,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解决方案:1. 心理支持和辅导为了缓解张明的情绪波动和研究压力,建议提供心理支持和辅导。

心理咨询师可以与张明进行定期的面谈,帮助他理解自己的情绪,提供情绪管理技巧,并教授应对研究压力的方法。

2. 学业适应性培训为了帮助张明更好地适应研究环境和应对学业压力,建议提供学业适应性培训。

这种培训可以包括研究技巧的指导、时间管理的训练以及应对考试压力的方法。

3. 个人发展计划张明可以与心理咨询师共同制定一个个人发展计划。

该计划可以包括制定可行的研究目标和计划,提供支持和反馈机制,鼓励他在研究和行为方面的积极改变。

4. 家庭和学校支持家庭和学校的支持对于张明的康复和进步至关重要。

家长和老师可以共同制定一个关怀计划,提供情感支持和监督,定期与心理咨询师交流,以确保张明获得全面的支持和关注。

结论通过心理支持和辅导、学业适应性培训、个人发展计划以及家庭和学校的支持,我们有信心可以帮助张明解决他的心理问题并促进他的整体发展。

一例抑郁情绪个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获奖科研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个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获奖科研报告

一例抑郁情绪个案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获奖科研报告关键词:抑郁情绪;来访者中心疗法;一般心理问题1.案例简述:1.1来访者一般情况:女,家庭主妇,30岁,身高1.60米,体重50公斤。

大专学历,已婚,女儿5岁,经济情况好。

1.2成长发育情况:出生及发育正常。

没有重大疾病史。

独生子女,家庭经济条件一般。

从小跟父母及外婆生活,外婆更多关注她的生活起居,情感需求的满足不够。

母亲脾气暴躁,每周末回家,父亲是司机,性格内向,不善表达,父母几乎没有时间来照顾来访者。

父母性格不合,常常争吵,对她关心不多,没有感受过父母爱的温暖。

来访者性格内向,从小比较自卑,不善交际。

现在的丈夫,曾经主动追求她,对她很体贴,毕业两年后结婚,婚后夫妻感情良好。

婚后一年生下一女,辞职在家带孩子,一切以孩子和丈夫为中心,在生活中总是迎合丈夫,担心自己的观点不被接纳,担心自己的行为引起丈夫的不快,所以在丈夫及其家人面前总是小心翼翼,在人际交往方面,她在小区有几个泛泛之交的朋友。

丈夫经常抱怨经济压力大,在孩子满2岁时开始创业,创业期间经常整夜不归,后创业成功,但每天临晨1、2点才回家。

每天如此。

夫妻交流越来越少,总因为家庭琐事吵架。

二胎政策出来后,夫妻双方都想再生一个孩子,因为家产比较殷实,希望有个继承人。

2.来访者的主诉及主要问题:情绪低落、睡眠不好一个月。

一个月前,来访者怀孕60天时流产,总认为丈夫对她感情变淡,因此来访者心情非常抑郁,感觉自己活着没什么价值,做什么都失去了兴趣。

担心自己再也不可能有第二个孩子,担心丈夫是不是已经开始嫌弃自己。

情绪容易波动,容易哭泣。

最近一个月逐渐感到情绪低落,情绪低落在晚上表现的比较明显,睡眠不好,食欲也有下降,参与朋友聚会及每晚健身活动的兴趣有所下降。

3.心理咨询师的发现及家属反映的情况:3.1一般印象:年貌相符,身材微微发福,长相清秀,衣着朴素。

说话声音低沉,步伐沉重,眉头紧锁。

3.2精神状态:情绪抑郁,自卑,兴趣有所下降。

一名高三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一名高三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躯体性方面:出现睡眠问题,临近考试时心慌,手心冒汗,总想上厕所。
精神性方面:紧张,担心,害怕,焦虑。
(二)鉴别诊断
根据该求助者的症状,诊断为严重心理问题,主要依据:
1、根据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诊断标准三原则
(1)来访者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相统一,患者有自知力良好,希望得到帮助并且主动求助,无逻辑混乱,无知觉异常,无妄想。
一、一般资料
闫某,女,18岁,身高1.65米,该求助者身体健康,无精神病史,意识清晰,情绪低落,内心痛苦。身材稍胖、相貌端庄,较内向。家住咸阳,家境较好,在西安一所重点中学上学,寄宿学校,因自主招生考试失利严重影响高考复习备考,痛苦情绪状态已经持续了两个月,学习基础良好。在苦恼不堪的情形下,她找到了班主任老师,在老师的建议下,来到了心理咨询室。
五、咨询目标
根据以上的评估与诊断,同闫同学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
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改变不良认知,提高自我认知水平,接受曾经的失败经历,从认识上正确面对模拟考试和高考,学会放松训练,自如的进考场,参加考试。
最终目标:完善求助者的个性和自我认识,增强自信心。
国家职业资格全国统一鉴定
心理咨询பைடு நூலகம்文章
(国家职业资格二级)
文章类型:案例报告
文章题目:一名高三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姓名:
身份证号:
所在省市:
所在单位:陕西大康心理培训学校
一名高三学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
大康心理学校****
摘要:
本文针对一名高三学生因为自主招生考试失败而产生的焦虑问题进行了咨询,用认知领悟和行为疗法帮助求助者对自己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学习情绪好转,学习成绩明显提高,并于2008年考入某重点高校。
2、个人陈述

中学生忧郁心理咨询个案

中学生忧郁心理咨询个案

中学生忧郁心理咨询个案一、基本情况:女,18岁。

高二年级学生。

该女生曾就读于外地的一所重点中学,成绩在上中游,于去年转来我校生活和学习。

在原先的中学曾有许多朋友,但在这里时间短,同学们学习紧张,除了能与个别同学说些心里话外,没有特别交心的朋友。

而在去年,该女生父母感情出现了危机。

父亲与一位阿姨的亲密交往曾被该生和母亲看到,使得父亲在自己心目中的高大形象一下子化为污有。

父母亲之间的争吵不断,父母的离婚问题提到日程上来。

该生自此认为人世间没有可信的东西,自己夹在中间也倍受折磨。

去年年底父母离异。

高二年级,非常关键的一年,文、理分班后,同学们都加足马力投入学习,而她却精神恍惚,无法集中精力进行学习,学习开始走下坡路。

有谁能够了解她的心事?除了一、两位好友或许感受到了她的变化,其他的同学都因为她的忧郁和缄默惭惭与她疏远,老师与她谈话,她总说没什么,只说是感到学习压力大。

她感到自己出了什么问题,今年3月16日走进了学校咨询室。

二、问题分析家庭环境变迁,父母离婚,使得纯洁而善良的她无法接受这种现实,生活的美丽梦想被打得粉碎,陌生的人际和学习环境又使她独自承受这种苦闷,认识上的冲突使得她的情绪日渐消沉、低落。

诊断为:家庭变故、生活挫折引起的不良情绪反应。

三、咨询方法对该女生的咨询主要采用理性情绪疗法,兼以行为调整方法。

首先对其不良情绪表示积极关注,从关心体贴使其建立信任感,鼓励其倾诉心事并宣泄不良情绪;然后帮助其纠正认知上的偏差,学会客观地看待问题;最后建立自信,转移注意力,走出情绪的低谷。

四、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采用来询者中心疗法进行指导。

咨询过程中本着真诚、尊重和理解的原则,鼓励该女生积极的渲泄心中的不良情绪,因此在咨询过程中以该女生个人倾诉为主,让其言尽其意,直抒己见,创造一个充满温暖的信任的气氛,使来询者无忧无虑地开放自我,以便咨询者掌握材料,加深了解。

第二次咨询:采用理性情绪疗法进行指导。

让该女生认识到虽然她的处境让人同情,但是她的这种逃避现实,不敢面对现实中的挑战这种做法却是不可取的。

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精选5篇)

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精选5篇)

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精选5篇)第一篇: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一例高中生严重心理问题的咨询案例报告摘要:一个高中生张××,因其最好的朋友和最敬仰的老师发生了性关系,最后导致了老师被开除公职,最好的朋友被迫转校。

此事件后两个月以来,该学生出现了对男性的高度戒备,突然面对男性会出现瞬间的惊厥现象,神情紧张。

最严重的时候,对任何一个接触的人都有戒备心理。

咨询师采用了冲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通过治疗,目前状况基本稳定,学习效率明显提升,学习效果开始好转。

关键词:冲击疗法认知行为疗法严重心理问题一、一般资料张××,女,18岁,无精神病史。

8岁以前一直和奶奶生活在一起,10岁由父母接到身边。

13岁在大姨家居住,并在其地念完初中。

16岁以优异成绩考上所属地的省重点高中。

父母都系农村人,常年在外打工。

父母双方无精神病史。

张××,小时候,有点肥胖,外号“胖妹”。

家里有个弟弟,身体不是很好,父母对弟弟的关注多一些。

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和父母接触的机会很少。

从小学习勤奋,文化成绩一直很好,性格比较内向,很少参加体育锻炼,很少接触外人。

二、主诉和个人陈述主诉:我怕见男性,尤其是怕见男老师。

个人陈述:两个月前,我最好的朋友转校了,我最敬仰的老师也走了。

那个老师他对我很好,在生活上关心我,学习上不厌其烦的为我解答疑惑,我的爸爸都没有能这样待过我。

可现在我敬仰的老师却做出来这种事情,而且他还伤害了我最好的朋友,我恨他。

现在我的生活一片空白,我不知道我现在应该怎么办,我没有了最好的朋友,我现在不相信任何人,我觉得人都太虚伪了。

我最怕见我们班的男老师,我怕他们,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啦,虽然事后也在想,并不是所有的老师都是这样的,很多的老师还是那么的关心学生,那么的爱好学生,那么有责任心,但我见到男老师的一瞬间就是很惧怕。

我想摆脱这种恐惧,专心投入到学习中,可是我怎么也摆脱不了。

一例中学生情绪低落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中学生情绪低落的咨询案例报告

一例中学生情绪低落的咨询案例报告一、评估诊断,制定方案(一)一般资料:杨某,女,汉族,1993年出生于广东省中山某镇,身体健康状况良好,是某中学初三学生。

父母健在,家有三姐妹,她排第三,与姐姐关系一般。

自幼父母管教甚严,总认为自己不如人,希望别人了解自己却又怕别人伤害自己。

(二)来访原因:情绪低落,做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失眠,人际关系疏远,上课怕被提问。

(三)个人主诉:上初三一个多月以来,情绪低落,高兴不起来,忧伤、悲观。

夜里难以入睡,白天头昏,精神难以集中。

与同学关系越来越疏远。

上课怕被老师提问,甚至为此逃离课堂。

据了解,杨某初一初二学习成绩在班里居中上水平,各科均衡发展,尤喜物理。

初三重新编班时,她意外地当上了班长。

这是她万万没有想到的,觉得自己还不够资格,而平时比她优秀的同学却落选了,别人认为她得到了老师的偏爱。

她心里压力大,更加努力。

但被别人嘲笑的阴影挥之不去,特别是见到初一初二时的同学时,被嘲笑的感觉特别强烈,如影随形。

曾向老师要求不做班长,不成功。

晚上难以入睡,辗转反侧。

白天头脑昏昏沉沉,难以集中精神听课。

因担心成绩下降而经常自责,故常开夜车或早起学习来补回白天的损失,结果造成恶性循环,上课常发呆,多次被老师提问而不能顺利作答。

自认为作为班长应该懂更多东西,因此情绪更加低落。

到第三周时开始害怕老师提问,一听到老师要点名提问,心里总是说“死了死了”,结果什么也想不起,脑袋一片空白,接着脑海里就出现同学嘲笑的情景。

于是手心发汗,脸热,不知所措。

有时甚至不想去上课,曾试过一次以身体不舒服为由请假在宿舍。

虽不愿与新同学多接触,较多独来独往,但又很想别人了解自己。

笔者见到杨某,衣着整齐,走路缓慢,低头,表情忧伤,没有神采;谈话间经常叹气;说话时双手不知放在哪里合适;思路清晰,言语连贯。

笔者约其父母,反映的情况一致。

结合临床表现,我对其施测SAS 、SDS,其总粗分分别为48、51。

与其临床资料结合,可见其心境以抑郁为主,兼有焦虑。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

抑郁症学生心理辅导案例分析概述: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健康问题,在学生群体中尤为突出。

本文将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其中一个抑郁症学生的心理辅导过程,并探讨有效的干预方法,以帮助其他教育工作者更好地应对这一挑战。

背景介绍:抑郁症是一种严重影响个人情绪、行为和日常功能的疾病。

在高强度学习压力下,许多学生容易产生焦虑和抑郁情绪。

本文选取了一个中学生作为案例分析对象。

案例描述:小明(化名)是一个高中三年级学生,在期末考试前几天突然变得沉默寡言、自闭,并频繁表现出消极情绪。

他不再参与课堂活动,成绩也急剧下滑。

老师发现了他异常的变化后,请专业心理咨询师进行干预辅导。

1. 学术支持与个人关怀在进行心理辅导时,教育工作者应注重提供给学生的双重支持:学术上的支持和个人关怀。

学术支持是通过帮助学生解决他们面临的学业问题,缓解压力并恢复学习动力。

而个人关怀则是体现在对学生情感状态的关注与理解上。

2. 环境调整了解导致学生抑郁的根本原因非常重要。

在辅导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应尝试了解学生的日常环境及家庭背景,以便更好地提供有效的帮助和指导。

这意味着可能需要与学生进行多次交流,并建立信任与共鸣。

3. 情绪管理与认知疗法针对抑郁症患者,心理咨询师通常会使用情绪管理和认知疗法来帮助他们改变负面想法和行为模式。

例如,通过教授有效的应对技巧,激发积极情绪,提升自尊心,并培养正向思维方式。

4. 自我反思与目标设定在辅导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反思并设定合理可行的目标也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通过让学生审视自己过去的行为、性格特点和冲突来源,帮助他们认识到自我改变的必要性,并设定目标以实现个人成长。

5. 社会支持与社交技巧培养抑郁症患者常常感到孤独和被边缘化。

在心理辅导过程中,建立有益的社交关系并培养良好的社交技巧是重要方面。

教育工作者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加集体活动、促进人际互动,以增强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

6. 家庭治疗与家庭指导家庭因素是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

一例学生抑郁情绪咨询的案例报告

一例学生抑郁情绪咨询的案例报告

【摘要】本案例是一例典型的因环境改变而引起学业不良、抑郁情绪的心理咨询案例。

因转校后遭遇学习困难、地位失落,王某无法面对困境,及时调整自我。

儿时的遭遇,家人的期望,校内的竞争,与学习不适应的强烈冲突,造成王某过度紧张、焦虑和学习下降。

随自我评价下降,出现自责、自罚。

同时,抑郁情绪的压抑和被否认,又引发她的躯体不适症状。

咨询过程中,我采用合理情绪疗法,并辅以支持性心理疗法、自我及时强化法、心理调解法和环境调节等,通过调整王某的认知,建立理性思维方式,并激发其潜能,使其学会自我肯定和宣泄不良情绪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咨询,王某的抑郁状况得到改善,在多方配合下,其人格也得到一定程度的完善。

【关键词】抑郁情绪心理咨询理性情绪疗法一般资料王某,独生女,11岁,发育良好,身体健康,无慢性病史。

两三岁时,王某母亲因心情不好,曾多次把王某推出门外,使王某长时间哭闹,造成心理伤害。

小学里,王某在原来学校中成绩优秀,四年级转入新学校后,成绩下降,出现情绪低落、头疼、失眠、厌食、胸闷等不适症状。

她反复对父母说,不想上学,有自伤行为。

对王某进行EPQ、SDS、SAS三项检查,EPQ :E为8分,P为10分,N为14分,L为8分。

此测试反应王某内向,忧郁,L分为8分,表明测试结果可信。

SDS为68 分,SAS为55分,抑郁和焦虑分值高于正常。

主诉和个人陈述王某妈妈:王某学习勤奋,成绩很好,在原来学校一直成绩优秀。

父母对孩子的学业要求也较高,后因搬家进入一所新学校。

当时,王某的表姐考上了清华,王某说要像表姐一样优秀。

但王某进入新学校后,成绩大幅下滑,直落到班级的后十名。

王某多次和父母提出不要去上学了,她情绪非常低落,在家每隔2-3天就要哭一次,家人无法哄劝。

而且喜怒无常,对任何事物都没有兴趣,经常说身体不舒服,一天有时只吃一顿饭,还会在墙上乱涂乱画,有时用小纸片在桌上做小坟包。

晚上在家,不写作业也不睡觉,长时间呆坐。

有几次考试失利后,用小刀把自己的手背、皮肤划得满是伤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例抑郁心境高中生的心理咨询案例报告①摘要:抑郁心境是高中生常见的情绪障碍之一,其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表面原因背后可能存在深层次的原因。

心理辅导既应调整其表面原因,更应对背后深层原因予以关注并采取适当方法进行解决。

本案例李某家庭情感生活不完整,得到满足而形成了周期性的抑郁心境。

在咨询中,除了要为李某提供强有力的这种心理需求在新环境适应过程中显露出来,倾向于从周围人际环境中得到补偿,但由于采取了被动接受的方式,又因未能人际支持外,使其认识到问题的深层的内在原因,并对其进行必要的人际交往方法引导和支持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路。

本案例咨询主要采用了“认知疗法”,辅以“人际关系疗法”,并借鉴了“行为疗法”中的某些技术如放松训练使其得到较好解决。

关键字:抑郁心理咨询高中生一、来访者一般资料李丽,女,18岁,高二理科重点班学生,性格内倾,独生子女。

身高米,体重60公斤,无重大躯体疾病史,家族无精神疾病史。

近一年来情绪低落、失眠,对什么都没兴趣,难以集中注意力学习。

症状常以半个月左右为一周期。

暑假结束后学校开学,自感问题加重,痛苦不堪,主动前来咨询。

成长经历:因为父母工作关系,来访者从小和爷爷奶奶一起生活,小学初中阶段成绩一直很不错,后保送进入省一级重点中学重点班,仍由爷爷奶奶陪同住学校外面,成绩中游。

精神身体社会功能状态:对日常活动及周围的人群和事物,丧失兴趣;精力减退,出现无原因的持续性疲乏;思维迟滞,精神活动减少;敏感多疑,自我评价过低;食欲不振、失眠,自感痛苦。

二、来访者主诉“我最近感觉很失落、压抑、空虚,总之很郁闷。

我的情绪一直起伏不定,凡事不感兴趣,上课老是分神,经常沉浸在自己的幻想中,今天就有好几分钟,想小说里面的情节,自己迷失在文字的舞台里。

晚上睡眠质量很差,头痛,白天又睡不着,很疲劳,食欲也很差。

我曾经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神经衰弱,以前我还住学校集体宿舍,后来就由我爷爷奶奶陪着住在学校外面。

其实我郁闷的还有一个原因是家庭关系不太好:我跟我爸不是很经常沟通,他很专制,和我没有共同语言,有时候想主动与他交流,但是每次一到那个时候就说不出口,每次效果都不太理想,所以后来就不大和他交流了;我妈就更不用说了,我跟她都不说话,我尽量不和她见面,吃饭也回自己房间,还锁上门的。

这样的情况持续了快10个月了,因为她太多管闲事了,高一刚开始的时候,她偷看我日记,还把它复印下来,要拿去给心理医生看,幸好被我发现。

不过这个日记的内容,一般人看了也会感觉我心理不太健康,就是很郁闷的那种感觉。

后来我就不和她说话了,反正看她很不顺眼,很反感,我也不在家里写日记了。

如果人际关系的满分为10分,爸爸还可以打8、9分,妈妈就是0分。

高一的暑假过得很难受,很空虚。

我的成绩平平,大概在班级中游,这个学期班上的同学突然一下子都开始用功了,我昨天之前还挺用功,昨天之后就开始分神了,脑子里都是一些小说场景和内容。

我平时也不太喜欢运动什么的,就喜欢看刘墉的书,但是现在也不太看,因为老是因此导致上课走神。

我以前也经常这样,大概半个月一周期。

平时和同学关系也不太好,都上高二了,班级里还有十几个同学没说过话,平时也不怎么愿意主动跟人家打招呼,怕主动打招呼结果别人没反应,那不是很尴尬,所以也不太想和他们接近。

我平时就和三四个同学比较谈得来,但是最近老是感觉好朋友之间‘吃醋’,感觉他们对我还是对别人好,我很敏感、脆弱,关注细节,还很自卑。

昨天,我一个老同学说我‘脆弱得让人可怜’,还说我以后可能会走上自杀这条道路。

其实我以前倒是想过自杀,但现在没有。

我最担心的是:不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不知道还有什么要留恋的我对什么都没兴趣,我都不知道要干什么。

”三、咨询师观察和他人反映据咨询师观察发现:该来访者表情迷茫,说话处事节奏较缓慢,性格较内倾,内心较有思想,但说话时不太敢看别人眼睛,交流时显得很被动和矜持,如初次来访时希望咨询师问她问题,她再回答。

据与来访者关系较好的同学和老师介绍:“她(来访者)待人真诚,比较能够理解他人,比较能够得到他人信任;但生性敏感,容易受伤,情绪变化激烈,易怒,容易因为志趣不同等与人发生争执,并因此导致生活学习等其它关系上的破裂;希望通过与别人人际关系的维持,满足自己内心的需求,一旦不能满足或者感觉不一致或者关系减弱,则情绪反应强烈。

四、心理评估和诊断据对临床资料的收集和分析——1、智力水平:根据咨询师临床观察、周围人反映以及学业成就水平,该来访者智力正常。

2、心理健康状况:结果比较严重地偏离了正常水平,心理健康状况较差。

特别是在抑郁、焦虑、人际敏感属于中度抑郁状态。

存在的主要问题有:睡眠不好,无故疲劳,感到生活无意义,情绪起伏不定,长期感到心情低落等。

3、症状表现:对自身躯体、心理、社会功能等状况有充分的自知力,可排除有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心境低落,同时思维缓慢、语言动作减少和迟缓,并且伴有失眠、乏力、工作效率低、内感性不适,症状持续两周以上,有一定程度的社会功能受损。

根据以上所有临床资料收集结果和评定,李某可以被诊断为抑郁情绪障碍!来访者当前问题主要表现在:1、主观感受痛苦,情绪低落;2、人际关系敏感、淡漠;3、学习活动兴趣、注意力减退;4、睡眠问题。

五、心理咨询目标的制定根据以上评估和诊断,同求助者和家长协商,确定如下咨询目标:1、具体目标与近期目标:来访者和咨询师之间建立平等良好的咨询关系,并应用到其他人际关系中;使来访者认识到内部的冲突,纠正错误观念;摆脱对自身问题的过分关注以及由此产生的逃避行为,直接面对客观环境;在学习生活中,做出新的有效的行动,以改善目前不良人际关系、学习状态;掌握一定的调控情绪的方法技巧,改善低落心境,缓解抑郁情绪。

2、最终目标与长期目标:增强来访者的自我认识,完善个性,习得自我成长技巧,增强其情绪调控和社会(人际)适应能力。

六、心理咨询方案的制定主要咨询方法与适用原理:认知心理学认为,认知是情绪和行为反映的中介,引起人们情绪和行为问题的原因,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解释;负性认知和情绪、行为互相加强,形成恶性循环,是情绪和行为障碍迁延不愈的重要原因。

认知疗法的创始人贝克认为,在人的意识和潜意识临界处,尚存在着模糊状态的意识层面,这种“模糊意识”对人的认知有巨大的影响,一些错误的认知模式,就是受其影响而形成的,以这种错误的认知模式去评价环境或者评价自我,便会出现偏离,从而产生异常的情绪,如抑郁情绪。

贝克关于情绪障碍的认知模型包含两个层次,即负性自动想法(浅层)和功能失调性假设(深层)。

贝克认为,人们从童年期开始通过生活经验建立起来的认知结构或图式,是一种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形成了人们对自己和世界的假设,用于对信息过滤、区分、评估编码,指导对新信息的知觉、对旧信息的回忆及借助图式进行判断与推理,支配和评佑行为。

图式形成之后相当稳固,通常不予表达,在其后的生活中继续得到修改和补充。

图式指引人对原始材料的收集、记忆和判断,关注和图式一致的信息,在大量的与图式一致、不一致或无关的信息中,图式决定了什么是信息加工的中心,决定着人们的信息选择和对新信息的理解。

由于多年的生活经验形成的认知图式,我们能根据图式指引新信息的加工,预测事件的发展,给客观现实赋予某种意义。

总之,以往经积积累概念和有组织的知识构成的图式,使人们倾向于选择与图式一致的信息,忽略无关的、不一致的信息,并依据图式理解现实、做出判断和预测事件的后果。

L .Festinger的认知协调理论认为,人的脑内存储着以往的抽象的经验图式,包含了我们的观点、信念、态度等。

如果一个新的情形在外部世界出现,感觉通路把新的信息传送到大脑,大脑按原先的图式进行加工,理解其意义,依本人的态度和期望进行评价。

假如我们以挣钱多少来判断成功与否,那么,当一项新工作的工资比目前的高,评价将是积极的;但如果新工作的工资很少,就和自我价值概念相冲突,接受这一工作意味着自我价值降低,于是,我们可能拒绝这一工作,继续去寻求高工资的和大脑储存的假设相一致的工作。

这告诉我们,我们评价事件、处理事件时,总是采用适合自己认知假设的方法。

本案例主要采用认知治疗,协助来访者找出这些负性想法和假设,以及其中的逻辑错误,使其明朗化、意识化,并同时辅以人际关系治疗以及行为治疗(音乐治疗和放松训练等可操作性强的方法)。

七、心理咨询过程第一次咨询:在与来访者的交谈中,咨询师发现由于来访者的生活经历和成长环境以及由此形成的人格特点,来访者追求完美但是缺乏面对现实的勇气,尽可能地回避困难并在潜意识里拒绝失败事实。

来访者对现在的学习和家庭状况显然是不满的,因此造成内心冲突。

贝克认为:“只有当认知中的不良成分被揭示出来,进行正确合理的再认知,并有效予以调整,不良情绪才随之改善。

”由此,确定了来访者的咨询方案。

方案确定后,我向来访者进行了认知治疗的常规解释,并简要分析了她的情况,要求来访者回去后想想自己在生活和学习中最不满意的事情是什么最感到挫败、最心烦和不安的是什么想好后写下来,下次咨询时带来。

第二次咨询:对于上次的问题来访者作了很认真地思考,她说,她最不满意的是自己的家庭现状,父母工作一向很忙,彼此交流很少,再加上从小由爷爷奶奶带大,现在也基本上跟爷爷奶奶同住,所以情感上非常空虚和寂寞。

她时常想自己各方面那么优秀,为什么情绪却总是起伏不定,她从来不对人说,一直憋在心里。

我表示理解,并要求她讲讲最感挫败的事情,她说,最感挫败的事情是进入高中后,因为一个班上同学都是最优秀的,所以成绩没有初中的名列前茅,也没有以前那么受老师和同学关注了。

理智上,她明白自己在整个年级并不差,可是情感上她无法接受这种失落和挫败,努力挽回自己在班上同学心目中的地位,处处显示自己的高贵气质,但事与愿违,反而因此人际关系变得疏远而且敏感。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在中游,人际关系也很淡漠、敏感。

为此一直心烦、不安。

听完,我肯定了她的积极配合,以及对问题的认识,并进一步向她解释了认知治疗的相关观点,提出在实际生活中,她的认知中是否存在一些“负性想法”,并要求她从生活或者个别事件中,找出哪些想法是合理或正性的,哪些想法是不太合理或负性的,这些不合理的想法或者信念怎样作用于她的情绪和行为,并要求她坚持写一周的“每日想法日记”,以检验其中的负性想法。

第三、四次咨询:通过前面两次的咨询和作业,来访者对自己的内心冲突和认知特点有了一些认识,但是仍不太明确。

为此,我们进行了归类和辨析,她的主要负性想法有:a.“我原来很优秀,所以做什么都应该完美。

”“我要显得很高贵,这样才能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赞赏。

”b. “我很优秀,所以我不该有那么多失败和不开心。

”c. “我对文学有很强的欣赏和理解能力,别人的理解应该和我一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