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新课标版高考语文 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考向、考题、方法突破清单(共46张PPT)
2020-2021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
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梳理(一)文中重要概念含义的理解1.“文中”指的是阅读环境。
命题者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重要概念”不是来自于生活或我们的经验积累,而是来自于文本,对“概念”的属性、内涵的理解必然来自于文本。
阅读环境(即语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语境指对语意影响最直接的现实语境,如上下词、上下句、上下段等。
广义的语境指除现实语境外,还包括一定时代、社会条件下语言交际的时间、场合、对象以及由作者或读者的文化修养、生活经验、语言风格及方言基础等构成的个人语境。
2.“重要概念”是就这个概念在文中的作用而言的,指的是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词语,包括与文章的核心内容密切相关的词语、表达功能特别强烈的词语、理解上容易发生偏差的词语等。
重要概念在文章中常常表现为以下形式:(1)指代型词语词语指代分指示代词的指代和非指示代词的指代,运用指代词可使行文简洁,对指代词的把握重在对语境的分析。
文章中的代词运用非常灵活,指代的范围极为广泛,它既能替代实词、短语、句子、语段,又能替代任何事物,还能替代复杂的概念。
要辨析代词的意义,应该从代词的上下句入手,由近及远地从上句或下句中找到它指代的具体对象,从而理解它的指代意义。
(2)概念术语型词语概念术语型词语多指在文本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概念或术语,常常是文章所写的主要对象。
此类概念的考查以理解为重点,要求正确把握概念的内涵。
①对概念含义的考查,命题人往往通过转换表述角度、改变陈述对象等方式设置陷阱。
对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看命题人是否偷换概念,抓住概念的本质特点进行判断。
②对概念理解还要抓住概念含义的外延,不能过于宽泛,也不能太狭窄。
③联系语境理解。
词语在特定语境中才有特定的内涵,对概念的理解,要看其所在句子,看与其相关的、搭配的词语组成的是什么结构,从而判定概念的内涵。
(二)文中重要句子含意的理解1.“文中重要句子”是指那些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等内容或形式有着决定性影响的句子。
高考语文复习:论述类文阅读及答题技巧
论述类文阅读及答题技巧一、考情分析(一)选材范围1.社会科学类常常指研究社会科学的文章,如政治经济学、教育学、语言学、文化学、文艺学、历史学等方面的文章2.自然科学类主要指研究自然科学的文章,如天文学、医学、生命科学等方面的文章。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节课考点对应能力:论述文的分析综合能力(二)考点分布: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2、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3、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4、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二、做论述类文章阅读的三个意识(一)文体意识——把握论述文的文体特点1、论证的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2、结构: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叫“引论、本论、结论”)其结构可以是总分式结构和破立式结构(破是驳斥对方观点,立是摆明自己的观点)。
3、本论部分逻辑结构:并列、递进、对照(二)文本意识——把握答案来自文中的原则1、考纲对论述文的能力要求是基本阅读,不需鉴赏,所以一般答案都能在文中找到相关信息。
2、做题时可采用“逐段阅读梳理法”,一画观点,二标材料,三圈出线索词和关键词。
(三)规范意识——即规范作答1、如果是归纳要点的题要分点作答,不同点体现不同角度,另外要注意根据问题角度来作答,不要答非所问,做到答案清晰简洁。
2、答题的语言可以直接取自阅读文本,可以对语言进行加工重组,或用自己的语言准确表达。
(跟压缩概括的知识点相通)3、从文本到答卷语言的转换,往往包括三个方面:①具体的要加以概括②抽象的要加以阐发③含蓄的要加以解说。
三、解题方法探究(客观题)(二)答题步骤科技文阅读的解题方法很多,一般来说我们常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干扰项)、排4步法来进行解题。
第一步:读(圈点勾画)——读原文,读题干。
采用逐句快读的方法,迅速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力争基本把握整体文意。
阅读前可提出设问:文章对论述的问题有什么见解和主张?运用了那些材料?阅读时要边读边划出关键词句。
2021届新课标高考语文文学类文本阅读考点、考向、考题、方法突破清单(共162张PPT)
相衬、虚实结合、景情理合一、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烘托、欲扬先 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以动写静、正侧面描写相结合等。 (4)结构特色:先抑后扬、过渡、承上启下、起承转合、悬念、照应、铺 垫、衔接、伏笔、首尾照应、开门见山、层层深入、先总后分、卒章显 志等。 (5)材料安排:主次、详略、繁简。
清单二 考点
(4)小说情节一波三折,请概括出情节发展的跌宕之处。 [解题思路] 思路一:根据结构来梳理。按照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和结局来划分文 章层次,进而梳理情节。 思路二:根据场景来梳理。一般一个场景可以梳理为一个情节。小说中的 场景就是不同时间人物活动的场所。 思路三:根据线索来梳理。抓住线索是把握小说故事发展的关键。线索有 单线和双线两种。双线一般分明线和暗线。高考考查的小说往往较简单, 线索也一般是单线式。 [答题模板] 模板一:完整叙述的答题模板。按照“何时+何地+何人+何事”的格式加 以概括,应有的要素不能缺失,尤其是“何人”“何事”不能少。“何事”
专题十 文学类文本阅读
小说考点清单
考点清单
清单一 小说阅读常识
一、小说的概念
小说是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深刻的环境 描写来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文学体裁。
二、小说的三要素
小说的三要素指生动的人物形象、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
1.人物形象 人物的核心是思想性格,人物描写的角度有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 写包括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侧面描写通常以他人或他物来衬托该 人物。 (1)叙述人称 包括第一人称、第二人称和第三人称。
(2)人物描写的角度 ①正面描写:外貌描写、语言描写、动作描写、心理描写、细节描写等。 ②侧面描写:借助其他人物对比、衬托,借助物象衬托,借助环境衬托。 (3)人物描写的作用 ①外貌、动作描写:能更好地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②语言描写:a.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b.描 摹人物的语态,使形象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③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矛盾、焦虑、担心、喜悦、 兴奋等),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④细节描写:更细腻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 2.故事情节 故事情节是指作品所描写的事件发展、演变的全过程。故事情节来源于
高中语文新高考阅读题答题指导(论述类文本阅读+文言文阅读)
新高考语文阅读题答题指导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论述文本选择题①先看题目明确选择正确还是错误的一项②仔细看选项,画出其中的一些关键词(比如:关联词、陈述主体、受体等)③仔细和原文对比④注意如下词语和说法:A表示范围、程度的词语:全部、都、一些、部分、相关、所有、人人、每个、必须、一定、严重、非常、可能、似乎……B表示时间、空间的词语:已经、将要、正在、完成、结束、成功……C表示指代的词语:之、其、这、那、这些、那些、此、哪……D表示肯定、否定的词语:没有、无、无非、拒绝、妨碍、防止、肯定……E表示各种逻辑关系的词语:因果关系、转折关系、条件关系、假设关系、并列关系、递进关系。
错误选项错误类型识记:A答非所问(不需要回到原文)B张冠李戴,表述A的内容说到B头上。
C无中生有(缺乏根据),选项内容在原文中无依据。
需注意选项中出现了文本外的材料时,要看这个材料与文本的关系,看它在文中有无依据,这涉及到推断和论证逻辑。
D偷换概念,和张冠李戴类似,但这里更多指向结果。
E以偏概全,局部、部分代替了整体。
F混淆时态(时空穿越或将然变已然),将要发生的说成已经发生。
G或然变必然,可能发生说成必定发生。
H因果错乱,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因果关系。
I混淆是非(否定不当),故意对原文信息反说,正确的说错,错误的说对。
J指代有误,对文中某处的代词的指代表述错误。
H观点与论据不搭,论证结构判断错误或者论证逻辑错误。
注意第4题以下常见题类型:1)某材料有怎样的论证特点?答题角度:①明确中心论点②简要概括材料主要内容③论证方法④论证结构⑤论证语言特点2)某材料的行文脉络/行文思路/论证思路?答题角度:①概括每段段落大意②合并同类项3)某材料用了哪些论证方法?答题角度:①点出论证方法②结合具体分析③指出效果2.论证方法汇总(1)举例论证(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观点(中心论点或分论点),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
2021年全国高中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阅读考点讲解及规律总结【考点讲解】一、《课标》要求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
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
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考查材料为论述类文章,理解文中重要概念和句子、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等为考查热点。
客观选择题为重要考查形式。
二、考查形式选择题、简答题兼有,课标卷一直采用客观选择题的形式,一般设3个题目,以单选为主,部分自主命题卷采用“选择题+简答题”的题型。
三、考点讲解(一)理解,能力层级为B级。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重要概念”是指那些含义丰富、深刻,能够蕴含文章重要思想、体现作者观点态度的概念。
通常指:①体现全文主旨的关键概念;②体现作者意图或感情倾向的概念;③重点代词的指代内容;④有深层含义的词语;⑤有具体语境义的词语;⑥内涵上容易混淆的词语。
理解重要概念的含义,往往是指理解其深层内涵、隐含义和语境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重要句子”是指对语段、意义层次、篇章结构等的内容或形式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句子。
主要包括:①从内容上说,指那些内涵较为丰富而且具有提示性或引导性的语句,能揭示文章题旨或主旨(文眼)、概括段意的句子。
②从结构上说,指能领起后文或收束前文的句子,能承前启后的过渡句。
③从表达方式上说,指那些比较含蓄的、有深层含意的语句。
④从修辞上说,指运用了比喻、对比、象征等手法的句子。
⑤从位置上说,指段首的观点性、提示性或引导性的句子,段末的总结性、论断性的句子。
(二)分析综合,能力层级为C级。
1.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文中的信息”是指文中的文句及其所表达的内容,多是作者在文中所传达或阐述的事实、知识、理论、观点或设想等。
所谓“筛选”,就是根据题目要求,经过辨别,把相关的信息提取出来;所谓“整合”,就是在提取信息的基础上,根据题目要求分类,再用准确的语言条理化、清晰化、概括化和简洁化。
2021高考“五大绝招”解决论述类文本阅读,技巧3-5(共97张ppt)
“魔鬼训练”走起来
注意“陷阱词”
【例4】 下列选项中,不能作为本文观点的论据的一项是(3分)
A. 汉族作家迟子建创作的《额尔古纳河右岸》,描述了东北少数民族鄂温克族人的生存现 状及百年沧桑,其文学主题具有史诗品格与世界意义,被媒体称为“最值得期待的书”之一。
B. 白族女作家景宜创作的《茶马古道》描绘了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茶马古道上的各族儿女 在民族存亡生死关头,化解民族恩怨,共同团结抗战的壮丽画卷,在社会上产生很大反响。
对比“合理概括”与“以偏概全”
【选项】魏晋士人能将诗意落实在平凡的生活中,而不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这是值得肯 定的,陶渊明就是将诗意生活化的典型。
【原文】可贵的是魏晋士人对人生艺术化的追求并不只是士大夫式的吟咏清谈,他们的诗意能落 实在平凡的日常生活中。陶渊明笔下的草屋、桃李、鸡鸣、狗吠等日常事物融注了冲淡的诗意, 即使是艰苦的农耕生活,也有“带月荷锄归”的诗意蕴涵其中,他在晚年衣食堪虞的时候,诗、 酒也是不可或缺的。
“三个选项与另外一个不一致”技能施展
【例2】 下列各项中,言行不属于本文所论述的“廉德”思想的一项是(3分) A.孔子主张把俭朴的生活与远大的理想相统一,如他称赞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 B.墨子认为“原浊者流不清,行不信者名必耗”,要想赢得好的名声,就必须加强自身修养, 做到“志强智达,言信行果”。 C.诸葛亮强调,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 德的,即“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诫子书》)。 D.清朝陕西蒲城知县蔡信芳离任时,作《罢郡》一诗来抒发情感:“罢郡轻舟回江南,不带 关中一点棉。回看群黎终有愧,长亭一别心黯然。”
D
【解析】: D项论证的是少数民族文学的生存困境,籍籍无名的作家即使创作出很好的作 品,想要进入读者的视线也不容易。本文并未论述这一观点。
2021版新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10-2 论述类文本阅读 基础突破
论点在文中出现的位置较为灵活。有的标题就是全文的论点,直观 醒目;有的直接出现在文章开头,开门见山;有的放在文章结尾,大多 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词语为标 志,收束全篇;还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大多数情况下,中 心论点出现在文章的开头或结尾,段落分论点出现在段首或段尾。当开 头与结尾出现类似的语句时,开头的为论点,结尾处的是呼应论点。
第三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十 论述类文本阅读
第二讲 基础突破
基础一 论述类文本阅读基础知识 一、论点
论点(证明什么)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是一篇 论述类文本的灵魂、统率。论点应该正确、鲜明,应该是一个完整的判 断句,论点一般应具备以下特点:
1.正确。论点正确是议论文最基本的要求,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 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 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 服人。
【即时小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 艺术实践证明,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就必须深
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 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 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总 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 仍然没有血色,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除了优点和 缺点以外,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不是用 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 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 特征,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将产生积极的影 响。
【名校精品】2021届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及技巧.doc
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答题思路及技巧规律规律一选文重视传统文化。
通过选传统文化,继承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规律二选择项综合性更强。
重视逻辑思维能力,重视全文主要内容的快速把握。
规律三阅读量增加。
从选文字数到选择项字数,逐年增加,注意效率。
规律四注意关联词与程度词的适用。
关联词与程度词与原文有差别,注意比较逻辑上的异同。
1、条件词:“一般情况下”、“特殊条件下”、“基本上”、“在一定程度上”、“相对来说”、“理论上说”、“从这个角度来说”2、极端词:“唯一”、“唯有”、“根本原因”、“直接导致”、“肯定”、“一定”、“绝没有”、“绝不可能”、“完全”、“只要,”,就”3、因果词:“因为”、“源于”、“导致”、“使得”4、程度词:“一点”、“几乎”、“绝大多数”、“一小部分”5、否定词:"不可能”、“非”、“勿”、“避免”等"否定动词”6、推测词:"可见”、“可以得出”、“由此看来”7、对象词:时间、地点、人物、概念8、假设词:“如果”、“可能”、“大概”、“也许”9、比较词:“比"、“对比”、“强大反差”、“难分伯仲”、“更倾向于, 抓住关键词要注意:1、尽量落实到词,集中注意焦点;2、可以用符号将有用信息作好标记;3、若有题目根据题目把握全文的中心,若没有题目找出现频率较高的词,尽快弄清文章的论题及观点;4、注意把握全文的顺序,边读边理清思路,读完全文要整理出全文的中心主旨。
对策1、读懂文章认真通读文章1-2遍,整体把握。
理清如下要点:文章的话题(或观点)是什么;文章各个段落讲什么,段落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2、科学答题(1)认真勾画题干关键词,如加引号引用原文中的词句和"原因”"结果”"具体表现” 等,还有否定词"不” o如果题干上有关于引用的原文词句的问题,如“关于’XX'的说明''“不能表明'XXXXXX'的原因”等,首先需要从四个选项中做"答非所问"的筛选和排除。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 论述类文章阅读 考题突破题组训练
2021年高考语文大一轮总复习论述类文章阅读考题突破题组训练考题突破题组训练一、对点题组比对下列选项与原句意思是否一致,如不一致,请说明理由。
1.选项:(xx·安徽卷第3题B项)古代思想家反对“文胜质”的倾向,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炫技”势必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关注。
原句:古代思想家认为,繁杂的技术具有炫目的迷惑性,目迷五色可能干扰人们对于“道”的持续注视。
他们众口一词地告诫“文胜质”可能导致的危险,这是古代思想家的人文情怀。
当然,这并非号召艺术拒绝技术,而是敦促文化生产审慎地考虑技术的意义:如果不存在震撼人心的主题,繁杂的技术只能沦为虚有其表的形式。
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选项把“众口一词地告诫”直接换成“反对”;原文是“可能”,到选项中变为“势必”,这是错误的。
2.选项:(xx·天津卷第7题B项)“微博粉丝”和传统“粉丝”都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在追星的过程中实现自我认同。
原句:换句话说,“粉丝”对偶像“评论”,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既能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也是另一种形式的自我实现。
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都”说法绝对。
原句说“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自我实现”。
选项中说的“获得一种投射在偶像身上的替代性满足”是有条件(为其争取人气,照亮星途)的,并不是所有的“粉丝”“都”能获得。
3.选项:在全球化大背景下,在所有产业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
原句:而在所有文化样式中,电影的跨国传播能力最丰富、最有效,在国家形象的塑造方面更缓和、更具柔性、更能融合视野上的对立,从而构造一种国家的文化“软形象”。
比对结果:不一致理由:选项把原句的“文化”换成了“产业”,扩大了范围。
4.选项:许多地方为发展经济,利用当地文化资源提高知名度,为经济发展带来效益。
文化本身成了产业,因此下海经商的文人中有些被称为“儒商”。
原句:改革开放后,许多文人下海经商,其中有人因此被冠以“儒商”的雅号。
2021年全国统一高考语文试卷(新课标ⅰ)(含解析版)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文研究的主体,在数字人文中实现了从具体的学者个人向计算机的转变。
B.远读不是要深化对文本内容的理解,而是要发掘文本集合的共同形式特征。
C.数字人文的价值,在于将历史上未被注意和阅读的文本都进行数据化并做研究。
6. 在促进粮食增产方面,临朐县山区与安义县江下村有哪些相同的经验,请概括说明。
【答案】4. B 5. D
6.(1)都立足自身实际,结合土地特点制定相应的增产措施;(2)重视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先行解决水电路等制约农业发展的问题;(3)都把建设高标准农田作为促进粮食增产的重要手段。
【解析】
【分析】
【4题详解】
材料一: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始终把解决人民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首要任务。70年来,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和不懈努力,中国在农业基础十分薄弱、人民生活极端贫困的基础上,依靠自己的力量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不仅成功解决了近14亿人口的吃饭问题,而且居民生活质量和营养水平显著提升,粮食安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远读是数字人文的基石。大规模的文本集合上的远读,基本上可以归为两类:一是对文本集合整体统计特征的描述,一是对文本集合内在结构特征的揭示。例如,数字人文学者米歇尔等人对数百万册数字化图书进行多种词汇和词频统计,以分析英语世界的语言演变,这属于前者;莫莱蒂用地图、树结构来分别展示文学作品的地理特征和侦探故事的类型结构,这属于后者。无论是宏观统计描述还是内在结构揭示,都是超越文本具体内容的抽象表示,所得结果都是需要解读的。正如米歇尔所说,在巨量文本集合上得到的统计分析结果,为人文材料的宏观研究提供了证据;但是要解读这些证据,就像分析古代生物化石一样,是有挑战性的。对远读结果的解读,仍然是依赖学者在细读文本的基础上所建立起来的对本领域的认知和理解。一句话,人的阅读不可替代。
北京2021年高考语文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考点清单(共24张PPT)
第一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一 论述类、实用类文本阅读
考点清单
清单 论述类文本考查设题八大陷阱
方法技巧
考点1 文中信息的获取与处理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2 文中重要词语的理解和解释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3 文中重要句子的理解和解释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4 文中信息的筛选题。
考点5 对多个信息的比较、辨析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6 文中信息的分析、运用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7 文本结构、作者思路的梳理和分析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8 作者思想感情、观点态度的理解、分析和概括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考点9 依据文本内容进行合理推断
例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论述类文本阅读题高考方向及解题策略附解析答案课件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技法 演示
试题 选项
对应 原文
(2016·山东卷)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 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 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 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 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
比对 结果
从原文可知,“格律限制并不严格”也是古体诗的特点,和“篇幅可 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是并列关系,不 是因果关系,所以选项中的“因而”属于强加因果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6.范围不清
概念释义 范围不清是指选项对原文论述内容的范围进行随意扩大或缩小
高考总复习 ·语文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策略二:越过设题陷阱
了解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的设题误区,有助于明确文本阅读的方向,提升阅读 效率,提高答题精度。
1.时序颠倒
时序颠倒,就是命题者在事物或现象产生、出现的时间上设置干扰, 概念释义 故意把先期说成后期,把已然说成未然,把或然说成必然
主要是把已然与未然、或然与必然混淆,把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 设错方式 想、推论说成是既成事实
返回导航
第二部分 古诗文阅读
4.无中生有
无中生有是指在解说原文或转述文意时,增添了原文中没有的信息, 概念释义 也就是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文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 设错方式 选项中的内容在原文中找不到根据;原文并无此意,凭空捏造
2021届全国新高考语文复习冲刺: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解题技巧
5、遗漏。有意漏掉了一方面的内容来迷惑。 6、拼凑。将意义有关胡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
杂糅凑合而造成错误。
怎样答?客观选择题的审题答题指导
解题基本思路: 读——审——找——比——排
坚持一种信念(原则):答案就在原文中
1 、审题:审清题干要求、审定阅读区间 2、培养两种心态:专注、仔细。 3、掌握一个前提:从整体上把握全文。 4、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比对词语、比对关系
例:[2015·全国卷Ⅰ第 3 题 D 项]D.宋代各种信用形式和 信用工具对当时的经济发展都起到非常积极的作用,同时也 为此后各个朝代提供了借鉴。
[对应原文] 可见,宋代新型信用工具的大量使用,是 社会经济发展史中最具标志性意义的新生事物,它缓解或解 决了交换过程中的诸多不便与矛盾,从而在很大程度上促进 了经济发展。
考 什 么 ?
近几年全国卷考情分析把握
1、客观选择题型,分值多年不变(9分) 2、考查的重点集中在理解文中重要概念 ,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以及归纳概括作者在文中 的观点态度,对文中重要语句的理解和 对文中结构思路的把握,考查较少。 3、加强对文本内容和观点态度的把握。
客观选择题:识破命题设置的陷阱
论述类文章阅读选择题设题陷阱
6.强加因果
故意将事物的因果关系颠倒,把因说成果,把果说成 因;或者将毫无因果关系的两个事物强拉到一起,强加因 果关系。
例:[2016·浙江高考第 8 题 A 项]A.对各种语言资源的 综合运用孕育了中国现代小说诗化、散文化等美学风格, 进而推动了写实性、抒情性、象征性等原则的确立。
例:[2016·全国卷Ⅲ第 1 题 C 项]C.王国维在《古史新 证》中认为,有些历史学家如果能充分利用史料,就不会 “疑古”,怀疑尧、舜、禹等人物的真实性。
2021高考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汇总,值得收藏!
2021高考备考:论述类文本阅读理解答题方法汇总,值得收藏!对论述类文本阅读的考查,高考采用选择题的形式(全国卷),面对颇有点文字游戏的选择题,不少考生心生畏惧,答案正确率不高;或者做对了,耗时却很长。
如何快速、准确地拿下三道选择题,是高考复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要解决这一难题,需要的是考生的良好心态和思维品质,以及整体把握全文的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学会使用比对法,从词语、逻辑关系、推断三方面仔细比对。
一、必备知识1.论点(证明什么)论点应该是作者看法的完整表述,在形式上是个完整的简洁明确的句子。
从全文看,它必能统摄全文。
表述形式往往是个表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句,是明确的表态性的句子。
A.把握文章的论点中心论点只有一个(统帅分论点)。
(1)明确:分论点可有N个(补充和证明中心论点)。
(2)方法:①从位置上找:如标题、开篇、中间、结尾;②分析文章的论据(可用于检验预想的论点是否恰当);③摘录法(只有分论点,而无中心论点)。
B.分析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①摆事实讲道理后归结论点;②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③针对生活中存在的现象,提出论题,通过分析论述,归结出中心论点;④叙述作者的一段经历后,归结出中心论点;⑤作者从故事中提出问题,然后一步步分析推论,最后得出结论,提出中心论点。
2.论据(用什么证明)(1)论据的类型:①事实论据(举例后要总结,概述论据要紧扣论点);②道理论据(引用名言要分析)。
(2)论据要真实、可靠,典型(学科、国别、古今等)。
(3)次序安排(照应论点)。
(4)判断论据能否证明论点。
(5)补充论据(要能证明论点)。
3.论证(怎样证明)(1)论证方法(须为四个字):①举例论证(例证法)事实论据记叙;②道理论证(引证法和说理)道理论据议论;③对比论证(其本身也可以是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④比喻论证(比喻--在说明文中为打比方,散文中为比喻)(2)分析论证过程:①论点是怎样提出的;②论点是怎样被证明的(用了哪些道理和事实,是否有正反两面的分析说理);③联系全文的结构,是否有总结。
2021高考语文(全国通用版)大一轮复习(课件)专题四 论述类文本阅读 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 提升
看面拉, 好好学习!
我的颜色不 够用了,怎 么办?
7
夏天的一个周末,五岁的萨沙和哥哥托利 亚,跟父母一起到森林中去玩儿他们来到林中 的一片空地。那里盛开着美丽的铃兰花,还有 一丛野蔷薇。野蔷薇开了一朵粉红的花,在绿 叶的映衬下,显得那么娇艳。
1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2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因果 混乱
果关系的关键词,如 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
“ 之 所 以 …… 是 因 关系,三是选项与原文的结果
为”等。
一样,但选项把原因给换了。
假设关系
注意假设的前提及这个前提下产 生的结果。注意关键词,如“假 设、如果、若”等。
假设前提下产生的结果, 或变成了现实,或变换了 假设前提,或把假设关系 变成了其他关系。
3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4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5 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请输入文本
精品文档
最新文档
目录
contents
9
三、添加自定义颜色
依次单击”颜色|编辑颜色 单击”规定自定义颜色“
选择颜色 单击”添加到自定义颜色“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看上面拉, 好好学习!
我的颜色不
够用了,怎
么办?
10
选项句中和原文中 选项句对原文中的“指代
公开课完整版
简洁
通用
考点突破—掌握核心题型 提升专题素养
解题指津
运用比对法,寻高效解题之道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选择题,常常通过命题者对原文重要信息的重组、 变形、转述、概括、解说等来命制。从题干用语“正确”或“不正确” 来看,要求选出“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较大,一般综合运用比对法和 排除法;要求选出“不正确”的一项,题目难度相对较小,一般要用比对 法。 一、比对词语 因为命题者在命题时采用删词、添词、改词的手段来设置部分选项,所 以我们抓住选项跟原文中相应的词语比对,就能迅速地排除部分选 项。 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炼字的例子,阐述“你这”式、“你是”式、“你有”式三种不同句式的 不同意味;第3、4段举王若虚《史记辨惑》中改写《史记》李广射虎一段 的例子,论述换个说法则意味不同;第5段举贾岛“推敲”的故事,表明用字 不同导致意境也不同的观点。 2.道理论证 运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以及被人们公认的科 学原理、定理、公式等,通过讲道理的方式来论证论点。 如钱钟书的《谈中国诗》第4、5 段谈论中国诗富于暗示、“言有尽而意 无穷”的特点,就运用了道理论证的方法。作者指出,外国诗人论诗的观点 与中国诗人论诗的观点很接近。中国人说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状难 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与外国人所谓“空泛联接着确 切”,意思一样;“一般西洋读者所认为中国诗的特征:富于暗示”,作者将
其阐述为“这是一种怀孕的静默”“说出来的话比不上不说出来的话,只 影射着说不出来的话”,并引述中外诗句佐证这种观点;“中国诗用疑问语 气做结束的”比“西洋任何一诗来得多”,“西洋中世纪拉丁诗里有个 ‘何处是’的公式”,在中国诗里应用得最多。作者使用中外论诗的理论 来阐述中国诗的特点,这样就显得有高度,有深度,也有可信度。 3.对比论证 把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加以对比,达到否定错误论点、树立正确论点 的目的。 如马南邨的《不求甚解》,以普列汉诺夫为例,从反面论证读书一定要虚 心,不要只记字句,而须理解其精神实质;以诸葛亮为例,证明古代就有以 “不求甚解”的态度读书的人。这样,通过对比论证,证明了“不求甚解” 乃至“会意”的重要性。
高考语文
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 专题八 论述类文本阅读
清单一 论述类文本的文体知识
一、论述类文本的基本概念 论述类文本是以理性思维为主要思维方式,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具有理 论性强、逻辑性强、针对性强特点的一种文体。它往往涉及哲学、经济 学、历史学、文化学、文艺学、美学、伦理学、教育学等广泛的社会科 学领域。这类文章内容覆盖面广,信息量大,能力要求高,具有较强的综合 性。高考题选用的论述类文本材料新颖,往和成果,人们对社会热点的评价和看 法。这些材料一般淡化了文章背景,内容有积极意义,有一定的文化底蕴, 也有一定的理解难度。
成果,一般有自己的中心议题,有自己的论证角度、论证体系和研究成果, 它具有专业性、学术性、原创性、真实性和科学性的文体特点。 学术论文是近代科学发展的产物,从表达方式上看,虽然以议论与说明为 主,但与传统的议论文不尽相同,又异于现代的说明文,因为它的说明、议 论、引用(包括图表、模型等)旨在进行科学的、严密的逻辑推导。 3.时评 时评是对当前发生的新闻及新闻中的事实发表见解的文章。 时评是评说最近发生的某一件事情或最新出现的某一个问题;也可以是针 对几件事情、几个问题进行评说。它具有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 理性、思想性的特点。 在表达方式上,时评以说理为主,或夹叙夹议,或先叙后议。
四、论述类文本的常见种类 1.政论文 政论文是政治性论文的简称,是指从政治角度阐述和评论当前重大事件和 社会问题的议论性文章。 它主要包括社论、政治评论、思想评论、国际时事评论、党和国家领导 人的重要文章和报告等;而广义上的政论文,也指一般人书写的关于重大事 件、社会问题的评论文章。 政论文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要用具有说服力的事例和事理以及逻辑推 理的方法来证明作者的观点或看法,辨明是非曲直,做到以理服人。 2.学术论文 学术论文是用系统的、专门的知识来讨论或研究某种问题或课题的学理 性文章。 学术论文是对科学领域中有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的问题进行探讨的书面
2.论据 论据是用来论证论点的材料,它包括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事实论据,指有代表性的事例、确凿的数据、可靠的史实等。道理论据,指 经过实践检验的格言、原理、定律及人们公认的道理等。运用事实论据 要详略得当,引用道理论据要准确恰当。当列举多个论据论证一个论点时, 论据的排列要有一定的顺序。 3.论证 论证是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和方法。 一般来说,论点解决“证明什么”的问题,论据解决“用什么来证明”的问 题,而论证(包括论证的过程和方法)解决“怎样证明”的问题。 论证要围绕论点进行,论据的运用要典型,新颖,有说服力。
4.比喻论证 用人们熟知的事物作比喻来论证论点,化抽象为具体,化陌生为熟悉,化深 奥为浅显。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用“大宅子”比喻我国固有文化,用“孱头”“昏 蛋”“废物”比喻对待文化持错误态度的人,用“鱼翅”“鸦片”“烟枪 和烟灯”“姨太太”比喻文化中的糟粕。这些比喻新颖别致,形象生动;比 喻论证法的运用使说理浅显易懂,妙趣横生。 5.因果论证 通过分析事理、揭示此事物与彼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来证明论点。因果 论证可以用因证果,可以以果证因,还可以因果互证。 如鲁迅的《拿来主义》中前6段指出:“闭关主义”导致被枪炮打破大门; “送去主义”导致子孙后代只剩点残羹冷炙;“送来主义”使清醒的青年
二、论述类文本的基本特点
三、论述类文本的三要素 1.论点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问题所持的见解或主张。论点有如下特点: (1)论点一般表述为一句话,所表达的意思准确,鲜明。 (2)论点出现的位置不定。①有的直接出现在开头,开门见山;②有的在文 章结尾,大多以“所以”“总而言之”“总之”“归根结底”等总结性的 词语为标志,收束全篇;③有的出现在文章中间,勾连首尾;④有的标题就是 全文的论点,直观醒目。当然,也有少数文章并没有明确表明论点的语句, 需要考生自己概括。 (3)一篇文章只能有一个中心论点。为了使论述更深刻,更有条理,中心论 点之下可以有若干分论点。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是统率和被统率的 关系,而各分论点之间不能互相矛盾、交叉或包含。
4.书评 书评是评论或介绍书籍、探求其创作的思想性、学术性、知识性和艺术 性的文章。 书评是以“书”为对象,对书籍的内容和形式进行价值判断的文章。书评 不同于读后感,它是应用写作的一种重要文体,一般包含介绍、评价、推荐 几部分。 书评采用记叙、说明、议论等表达方式,以传播书的内容,评论书的价值, 推介书的特色。 五、论述类文本常用的论证方法 1.举例论证 列举确凿、充分、典型的事例来证明论点,起到增强说服力的作用。 如朱光潜的《咬文嚼字》第1—5段,大量运用了举例论证的方法,论证文字 和思想感情的密切关系。第1、2段列举《屈原》《水浒》《红楼梦》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