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合集下载

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研究综述_崔海浪(综型4星述)

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研究综述_崔海浪(综型4星述)

作者简介:崔海浪(1983),男,山西稷山人,云南财经大学讲师,管理学硕士。

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研究生论文专刊第42卷2015年9月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研究综述崔海浪摘要:本文收集整理了近年来国内公开发表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高校书院制研究进行了梳理概括,从高校书院制的内涵、书院制实施原因和发展现状、中外书院制对比研究、我国高校书院制建设现存主要问题及优化对策建议等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评述,以期为我国高校书院制理论研究和优化改进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校;书院制;住宿学院制;研究综述书院制是一种新型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融合了西方传统博雅教育和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精神。

自2005年起,我国内地不少高校借鉴欧美住宿学院制,以中国古代书院精神为指导,在所在学校实行书院制学生管理制度,并以此为契机推行高校传统管理模式的革新。

一、书院制界定及内涵自2005年起,关于高校书院制建设的研究论文陆续见诸各大报刊和学术研究刊物。

李翠芳、朱迎玲从历史传承和发展角度出发,认为书院制是在继承中国古代传统书院制度的基础上,仿效国外住宿学院,实施的一种新型学生管理体制,书院制是以学生宿舍为管理的空间和平台,以学生公寓为生活社区,对学生实施通识教育、思想品德教育和行为养成等教育任务,本质是一种学生社区生活管理模式;和飞从教育管理学视角出发,认为书院制是高校的一种教育管理制度,是与学院制相匹配的基于学生生活社区建设和学生自主发展的制度,非形式教育、多元文化交流、社会实践活动、全方位育人是书院制的重要特征;以西安交通大学为代表的学者从书院功能着手分析,认为书院是现代大学以学生住宿舍区为依托,开展通识教育和践行学生自我管理的专门机构,书院通过通识教育课程和非形式教育,配合完全学分制,通过开展学术和文化活动,实现学生文理渗透、专业互补和个性拓展,致力于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通识教育和个性化的辅导咨询服务。

综上所述,目前学界关于书院制的定义和内涵主要是从历史传承、规范制度、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等方面进行界定,主要观点可以分为两大流派:其一,书院制是一种文化和制度,应注重历史文化传承和规范制度的建设;其二,书院制是一种新型高校学生管理模式和组织机构。

中国古代书院研究综论

中国古代书院研究综论

中国古代书院研究综论中国古代书院研究综论摘要:书院是唐宋以来的重要教育机构,是古代私学在新的文化和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其独具特色的教学方式对当今中学语文教育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书院在中国封建教育史上扮演了一个举足轻重的角色,它的诞生和发展,与宋以后形成的各学派的学术活动紧密相连,更为重要的是书院所特有的教育理念、教学模式和组织管理形式在现代社会仍具有现实意义,对我国当今中学语文教育的改革有着一定的启示作用。

一、古代书院的历史沿革(一)书院的产生书院产生于唐代,一类是官方所设机构名主要功能在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另一类是私人设立供隐居读书或聚徒教学之所,作为教育机构的书院,主要是私人所创的书院。

唐代书院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1.书籍的积累和传播唐朝时,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展促进了书籍的大量复制、积累和流通。

书院产生的条件之一就是拥有大量图书。

2.私人讲学的传统唐代私人创设的书院中有聚书讲学授徒的活动,正是历史上私学传统的继承与发展。

宋初的一些著名书院,基本上是由唐末五代私人聚书讲学之地发展而成,可见,书院是我国私学教育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

3.佛教禅林的影响自东汉初年佛教传入中国之后,佛教禅宗派教徒通常在山林名胜之处建置禅林精舍,作为坐禅修道和聚徒讲学之所。

书院的建置模式和讲学路径与佛教禅林关系密切。

(二)宋朝的书院书院产生于唐,兴盛在宋。

宋代结束了唐末分裂割据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统一,生产逐渐恢复发展,社会趋于安定,讲学论文之风渐起。

但当时统治者仅注重科举选拔人才,尚无暇顾及设教办学,使得宋初官方学校教育处于衰疲状态。

因此,在这种形势下,书院得以长足发展,发挥了教育的重要功能,并形成相应的书院教育制度。

这既有利于培养当时社会所需要的人才,又解决了士林渴望学习的社会问题,所以也得到了统治阶层在物质上的支持。

随着书院的发展和兴盛,陆续出现白鹿洞、岳麓、睢阳(应天府)、嵩阳书院等著名书院。

白鹿洞书院至南宋朱熹重修,并由其亲自拟定《白鹿洞书院揭示》之后,更是名声大振。

2021年书院研究综述

2021年书院研究综述

01
哈佛学院
位于美国马萨诸塞州剑桥市,是世界上最早的私立研究型大学之一。
哈佛学院以培养学者和研究人才为主要任务,拥有世界上最著名的图
书馆和最优秀的教师队伍,是全球最顶尖的学府之一。
02
牛津学院
位于英国牛津市,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学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12
世纪,是英国贵族和精英阶层的教育基地,也是欧洲最古老的大学之
3
清代以后,书院逐渐走向衰落,但在近代以来 逐渐被重新认识和研究。
书院的定义与特点
01
书院是指一种以私人讲学为核心的教育组织形式,具有教学、 研究、藏书、出版等多项功能。
02
书院的特点包括:独立的办学理念、自主的学术研究和教学组
织、重视学生品德和人格培养、注重文化传承和创新等。
书院的教学方式以个别指导为主,注重学生的自学和思考能力
机遇
随着国家对中华文化的重视和支持,以及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同和需求,书 院研究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通过加强跨学科合作、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加强人才培养等措施,可以进一步推动书院研究的深入发展。
05
书院案例分析
国内知名书院介绍
岳麓书院
位于湖南省长沙市,是中国最古老的书院之一,也是中国文化和学术的重要发源地之一。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北宋,以讲学、研究、培养人才为宗旨,对中国教育、文化、思想等方 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03
书院建筑与文化遗产
书院建筑及其所蕴含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保
护和利用书院建筑,挖掘其历史文化价值,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书院研究的挑战与机遇
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多元化,传统书院的生存和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 如何应对这些挑战,推动书院事业的持续发展,是当前研究的重点之一。

近三十来书院分析研究综述

近三十来书院分析研究综述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摘要:中国书院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青睐,总结近三十年中国的书院研究,呈现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范围全面等特点。

本文分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书院发展史、各地区书院发展史、书院发展中的杰出人物、书院制度、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去尽力回顾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的简况。

关键词:书院;书院研究;三十年最早对书院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

他在其文集《船山遗书》卷三《宋论》中有一篇名曰《书院》,专门论述了书院兴起的历史原因和作用。

1923年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对古代书院的历史功绩做出了积极中肯的评价。

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对古代书院的深刻而独到的论述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教育实践,对今天的书院史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论文超过70篇1。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书院教育的研究再一次进入井喷期。

表1《2003—2018年书院研究论文统计表》仅仅从最近几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上看,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总结来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中国书院史资料》2共上、中、下三册,分为书院的兴起、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制度的再度辉煌、书院的普及、书院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书院制度的影响等七章,另有附录的《<四库全书·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和《<四部丛刊·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

《中国历代书院志》3共16册,共收录历代书院志115篇,657卷,是研究历代书院发展的重要资料。

《中国书院辞典》4共收词条3683条。

其中书院类1565条,人物类1083条,文献类598条,制度及其它类437条。

其中极具价值的是附录的书院名录,收集了从唐代到清代千余年间全国各地有史料可查考的7300余所书院的名录,依据今天的地名,按省、市、县分别列举,一目了然。

2.关于书院发展及制度的研究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史》5以时间为线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书院的发展脉络,着重分析了每个时期书院发展的特色与成就,还特别提到了书院制度的移植,即对东洋的日本、南阳的新加坡、西洋诸国以及在华教会学校的影响,观点新颖,引人深思。

调研书院文化发展情况汇报

调研书院文化发展情况汇报

调研书院文化发展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根据您的要求,我对书院文化发展情况进行了调研,并就此向您做一份汇报。

首先,我对书院文化的定义进行了梳理和界定。

书院文化是指在书院这一特定环境中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现象,它包括了书院的历史渊源、办学理念、师生关系、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的内容。

书院文化是书院的软实力,是书院的精神灵魂,对于书院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次,我对书院文化发展的现状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

在书院文化建设方面,大部分书院都有自己的传统和特色,但也存在一些共性问题,比如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之间的平衡、师生关系的处理、学风建设的引导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

同时,书院文化建设也取得了一些成绩,比如一些书院在学风建设、校园文化活动等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和实践。

最后,我对书院文化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要注重书院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既要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又要积极推动书院文化的创新发展,使之与时俱进。

其次,要加强师生关系的建设,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为书院文化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

再次,要加强学风建设,培养良好的学风氛围,激发师生学习的热情和动力。

最后,要丰富校园文化活动,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也可以增强学校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总的来说,书院文化的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需要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

希望领导能够重视书院文化的建设,为书院文化的发展提供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以上就是我对书院文化发展情况的调研汇报,希望能够对领导的决策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感谢领导的关注和支持!此致。

敬礼。

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标题

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标题

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标题我校书院历史总结——凝聚智慧,培育人才一、书院的起源与发展自古以来,书院在中国教育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

我校书院的历史可以追溯到50年代初,当时由一群教师发起的自发学习小组逐渐发展成书院。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校书院如今已成为一个有着丰富历史和深厚底蕴的知识学府。

二、书院的定位与理念我校书院始终坚守“培养创新、博学多才、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袖”的教育理念,致力于为学生提供一个多元化、自由开放的学术交流平台。

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崇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思考和创新精神。

三、书院的学术成果1. 学术研究:书院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学研究活动,举办多次学术研讨会,学生发表了大量优秀的研究论文,获得了多项国内外学术奖励。

2. 公共演讲:书院每年都举办公共演讲比赛,通过培养学生的演讲技巧和表达能力,引导学生自信、自立、自律。

3. 学术竞赛:书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屡获佳绩,如数学、物理、化学、语言等。

他们的优异成绩证明了书院教学模式的有效性。

四、书院文化的传承与创新1. 文化传承:书院注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举办了多次中国书院文化展览,培养了学生的艺术修养、审美能力,激发了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

2. 文化创新:书院鼓励学生创新思维,开设了生涯规划课程、领导力培训、创业课程等,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了广阔的舞台。

五、书院的社会影响力1. 学术交流:书院每年邀请国内外知名学者来校讲学,举办了多次国际学术研讨会,加强了学校与国际接轨,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声誉。

2. 社会服务:书院组织学生走出校园,参与社区服务、公益活动等,积极促进校与社会的互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六、书院未来的发展规划1. 学术拓展:书院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交流,拓宽学术领域,提供更多学术资源。

2. 教学改革:书院将继续深化教学改革,推进项目式学习、跨学科融合,培养具有全球胜任力的人才。

我国书院发展现状

我国书院发展现状

我国书院发展现状我国的书院发展现状可以说是充满了活力和希望。

中国的书院起源于古代,经历了数千年的发展,扮演着中国文化繁荣的一个重要角色。

而近年来,随着对传统文化的回归和重视,书院再次兴起,在各地蓬勃发展。

首先,书院作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其中。

许多高校、中小学都设立了书院,开展传统文化教育和研究活动。

学生们通过参与书院的学习和实践,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和体会传统文化的魅力,培养起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

其次,书院也成为了优秀传统文化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

许多著名书院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丰富的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通过在书院的学习,学生们能够接触到更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人才和学术思想,提高自身的修养和素养,成为传统文化的传承者和弘扬者。

此外,书院也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许多书院通过举办论坛、讲座、展览等活动,吸引了众多专家学者和广大民众的参与。

这些活动既让人们更好地了解传统文化的内涵和价值,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书院发展中的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由于传统文化教育存在一定的难度和复杂性,很多书院在教学模式和方法上亟待创新和改进。

其次,一些地方的书院建设和发展还相对滞后,需要更多的投入和支持。

同时,一些人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和理解还存在一定的误区和偏见,需要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总的来说,我国书院的发展现状是积极向好的。

书院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之地,正在吸引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其中。

同时,书院也在推动传统文化的创新和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然而,在书院建设和发展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和关注。

相信通过不断的努力和改进,我国书院的发展前景会越来越美好。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院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院研究的梳理与反思

新中国成立以来书院研究的梳理与反思作者:肖永明,刘艳伟来源:《大学教育科学》 2020年第3期肖永明,刘艳伟摘要: 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

自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学界出于对新式教育形式的反思,开始探讨书院这一传统教育形式。

此后,书院研究连绵不断。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书院研究走过了七十年,其间虽经曲折,但学者们在书院文献整理、书院史、书院制度研究、书院与文化研究等方面,依然取得了较多成果。

尤其是近二十年来,受社会学、人类学等社会科学理论的影响,书院研究推陈出新,在学术观点、研究方法方面取得了不少进展。

但从整体上来看,书院研究依然面临一些问题,需要引入社会科学理论,拓展研究视野,增强问题意识,以推进书院研究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书院;书院研究;书院史;书院制度;书院文化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20)03-0088-08书院是中国历史上独具特色的文化教育组织。

它萌芽、肇始于唐代,定型、兴盛于宋代,普及于明清,最终在清末因改制而退出历史舞台。

在一千多年的历史进程中,书院虽历经曲折,但就总体趋势而言,则一直呈不断发展、壮大之势。

到清代书院发展的鼎盛时期,书院总数达4?300余所,遍及全国城乡。

从通都大邑到穷乡僻壤、荒陬边陲,都有书院。

在中国文化史、教育史上,书院占有重要地位。

不仅如此,书院还越出国界,传入日本、朝鲜、越南、马来西亚等周边国家,成为中国文化的重要象征与文化传播的窗口。

1901年,光绪帝颁布废书院诏令。

此后,虽然书院精神的某些侧面仍然存续于近现代教育体制之中,①甚至还出现了以书院命名的一些文化、教育、学术机构,②但书院作为整体已经在制度层面退出了历史舞台。

早在20世纪20年代,伴随着对书院改制的反思及对书院制度的借鉴,学者们对书院的研究也渐次展开。

1923年12月,胡适发表《书院的历史与精神》一文,1924年2月,又发表《书院制史略》一文,感慨“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1](p449)。

学校书院调研报告

学校书院调研报告

学校书院调研报告学校书院调研报告一、引言书院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特殊学院制度,在当时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地位。

如今,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书院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被引入到现代教育体系中。

为了进一步了解学校书院的发展现状和效果,本次调研对我校的书院进行了实地调研。

二、背景和目的书院是一种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团体互动的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本次调研旨在了解学校书院的建设情况,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索学生对书院的看法和反馈,同时评估学校书院对学生综合素质发展方面的贡献。

三、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的研究方法。

首先,我们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了学生的反馈。

然后,我们又进一步采访了几位学生,了解他们对书院的深层次看法和体验。

四、调研结果通过对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整理与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几个关键性的调研结果:1. 学生对书院的认同度较高。

大多数学生认为书院能够提供更加自由和开放的学习环境,同时能够培养他们的领导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2. 学生普遍对书院的教学质量较为满意。

他们认为书院的教师团队素质高,教学内容实用,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个人特长和兴趣爱好。

3. 学生对于书院学习氛围的评价较为积极。

学生普遍认为书院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在学习上更多的自由与选择权。

4. 学生认为书院对于个人成长的影响较大。

通过书院的学习经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全面提升,尤其在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

五、结论与建议综合以上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与建议:1. 学校书院模式值得肯定,应进一步扩大其在教育体系中的影响力。

学校可以加大对书院的投入,提供更好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资源,以进一步提升书院的教学质量。

2. 学校应更加注重学生的参与度和学习体验。

学校可以在书院课程设置、学习方式和课外活动等方面进行创新,以满足学生的多元化需求。

近十年书院改制研究述评

近十年书院改制研究述评

近十年书院改制研究述评作者:蒋紫云邓洪波来源:《大学教育科学》2012年第02期书院是中国古代一种特殊的教育组织形式,始自唐代,历经千年发展,至清末内忧外患的时局之下,被一纸诏令改制为学堂,嘎然亡于盛势。

改制后,书院虽成为历史,其精神却始终未曾被遗忘。

时隔不久,胡适在南京东南大学演讲时就感叹“书院之废,实在是吾中国一大不幸事”[1]。

而近年来,随着书院热的兴起,书院改制也成为了学界关注的热点之一。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关于书院改制的研究成果包括:专著1部:(刘少雪,《书院改制与中国高等教育近代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硕士论文2篇:(谢丰《晚清湖南书院改制研究》,湖南大学;曾带丽《张之洞与晚清书院的改革与改制》,湖南大学,相关期刊论文20余篇。

其中厦门大学刘海峰先生于2001年9月、2011年9月分别发表了《书院改制百年启示》(《光明日报》)、《书院在中国的命运》(《科学时报》),以纪念书院改制100周年、110周年。

下文笔者将依据相关资料,从书院改制的原因、书院改制的评价及官绅与书院改制的关系三方面,对近十年有关书院改制的研究进行梳理。

一、书院改制原因的研究书院改制发生在中国数千年未有之变局的大背景下,由多种复杂的因素促成,因而众多学者将改制的原因作为研究书院改制的基点。

李兵从科举与书院的关系入手,提出科举改革是推动书院改革深入和取得实际效果的前提,废除科举是书院改制完成的最重要的推动力,并得出书院改制的进程始终取决于科举制度改革进程的结论[2]。

谢丰通过考察湖南书院改制的情况发现,湖南书院大多数在废除科举前已完成改制,走在全国的前列;同时她非常重视书院与学堂名实关系的演变,指出伴随政治化斗争,两者关系经历了“名异实同”、“冲突破裂”、“名异实异”三个阶段,并认为书院、学堂的名实变化及传统的正名思想与传统教育的弊病、争夺有限的教育资源一起构成书院改制的主要原因[3]。

陈汉强、黄建如将书院改制的原因归纳为三个方面:社会变革是书院改制、学堂兴起的根本动因,清末书院自身积弊太深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是改制的内在依据,西方教育思想的传播和教会大学的建立促使并加快了书院改制和新学堂的兴起[4]。

“中国古代书院”资料汇编

“中国古代书院”资料汇编

“中国古代书院”资料汇编目录一、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研究二、中国古代书院的文化传播研究三、中国古代书院的场所精神及其当代价值四、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及其影响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研究中国古代书院作为独特的教育机构,在其千年发展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其中,个体德性培育作为书院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书院教育的人文精神和社会价值。

本研究旨在探讨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的内涵、方法、结果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启示。

以往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的制度、教育思想、文化传承等方面,对于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的研究尚显不足。

尽管已有研究提出书院注重德性培养的重要性,但缺乏对于具体实践和效果的深入探讨。

因此,本研究旨在弥补这一研究空白,全面深入地探讨中国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的问题。

本研究采用文献回顾、案例分析和访谈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首先通过文献回顾梳理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运用案例分析法,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书院进行深入剖析;通过访谈的方式,收集当代学者对古代书院个体德性培育的看法和建议。

古代书院非常注重个体德性培育,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立志养德:强调学生要有高尚的志向和道德修养,追求“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崇高境界。

(2)孝悌忠信:注重培养学生的孝顺、友爱、忠诚和信用等品质,认为这些是为人处世的基本原则。

(3)礼义廉耻: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社会规范,知耻辱、讲正义,做到“行己有耻”。

(4)慎独自省:要求学生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时常自我反省,克服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1)立志教育:通过讲座、训话等方式,引导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明确人生目标。

(2)修身课程:开设“修身”等课程,教导学生如何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3)实践锻炼:通过参与社会活动、义工等形式,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己的德性。

(4)自我修炼: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省、慎独慎微,通过内在的修养达到德性的提升。

三十年来书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三十年来书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书院文献整理,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影印,二 是点校、注释,三是专题资料汇编。影印、点校对象 主要是书院专书文献,汇编对象主要是书院单篇文 献。三十年来,学界对书院文献的整理取得了一些 研究成果,兹分类叙述如下。
1.1 书院文献的影印 目前为止,对学界影响最大的书院文献,当推赵
所生、薛正兴主编《中国历代书院志》[1]。全书共 16 册,收录书院文献共计 110余种,基本以省区和时间 先后为序,包括书院志、章程、课艺、学田志、书院记 等。第 1至 10册 共 收 集 明 代 至 民 国 书 院 志 书 84 种。第 11至 16册收集田志、课艺、语录等 27部。 单篇书院文献多散见于各种文集、地方志之中,该书 对其中一些较早、较为重要者,亦有收录。这些珍贵 书院文献的面世,对书院史与教育史的研究,具有重 要意义。但该书所影印书院文献,未将书前牌记一 并影印,且编纂者所作版本介绍,并非完全准确,是 为美中不足之处。
本辑论文以书院文献为主题,旨在反映近年来书院文献研究领域的最新动态和介绍一些传世书院文献的基 本洪波
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殮
三十年来书院文献的整理与研究
●刘艳伟 邓洪波 (湖南大学 长沙 410082)
湖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主持的国家社科 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于 2018 年 9月出版《中国书院文献丛刊》第一辑,是为该项 目的首批成果[4]。该书影印国家图书馆、天津图书 馆、首都师范大学图书馆等所藏明清书院文献 126 种,其中绝大多数为前述诸书未曾收录者,对于将来 的研究大有裨益。 1.2 书院文献的点校
余年发展历程,达到 7500所以上的规模,其留存下来的数以万计的文献资料,忠实记录了历代读书人有关思想、 学术、文化、教育、刻书、藏书,以及培植民俗风情,养成国民思维习惯、伦常观念等各项文化事业的理性思考与实 践成果,堪称充满书香的文化宝库。可惜这些资料,至今大多沉睡在各地图书馆中,尚待我们去发现与利用。湖 南大学岳麓书院邓洪波教授主持的《中国书院文献整理与研究》,2015年获批成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为我们 开启读书人自己的这座文献宝库提供了钥匙。从本期开始,《高校图书馆工作》将开辟“书院文献:图书馆的文 化宝藏”专栏,连续刊布书院文献的研究成果。

简述国学书院现代发展

简述国学书院现代发展

简述国学书院现代发展
国学书院是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场所,近年来在现代社会发展中得到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国学书院的现代发展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教育模式创新:国学书院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采用一系列现代化的教育模式和工具,如互联网技术、多媒体教学、线上线下结合等,使传统学问能够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2. 学科拓展:传统的国学书院主要注重文学、经史哲学以及礼制等学科的研究和教育,现代发展中,国学书院开始向其他学科进行拓展,如艺术、经济、法律等,以适应现代社会的多元化需求。

3. 国际交流:国学书院积极开展与国际学术机构的交流与合作,邀请外国学者来华任教,同时也派遣国内学者去国外参加学术研讨会和交流活动,加强中外文化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社会服务:国学书院也开始担负起社会教育和公共文化服务的角色,为社会各界提供传统文化教育、培训和咨询等服务,推动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相互融合。

总体来说,国学书院在现代发展中保留了传统的教育理念和学问传承方式,同时也积极与现代社会接轨,并不断创新和拓展,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中国书院研究综述(1923-2000)

中国书院研究综述(1923-2000)

17) 《书院史略》 ,见《学风》1931年 1 卷 9 期。 18) 《之江期刊》 ,新 1 卷 7 期。 19)盛朗西《宋元书院讲学制》 ,见《民铎杂志》1925年 6 卷 1 期。 20) 《江苏国学图书馆年刊》 4 期,1931年 8 月。 21) 《民铎杂志》 ,1926年 7 卷12期。 22) 《学风》 ,1931年 1 卷 9 期。 23) 《学风》 ,1933年 3 卷 5 期。 24) 《贵善半月刊》 ,1941年 2 卷17期。 25) 《现代知识》 ,1947年 2 卷 2 、 3 期。 26) 《新民月刊》 ,1935年12月 1 卷 7 、 8 期。 27) 《东方杂志》 ,1940年 3 月37卷15期。 28) 《中山大学语言历史研究所周刊》 ,第10集111~114期,1929年12月~1930年 1 月。
3)1923~1986年见《岳麓书院通讯》1986年 1 期; 1923~1990年见《中国书院辞典》第977~1013页,浙江教 育出版社,1996 ; 1991~1997年见《中国书院》第二辑,第394~407页,湖南教育出版社,1998 ; 1999~ 2001年见《中国书院》第四辑,第389~396页。2002~2003年见《中国书院》第六辑,第414~434页。2004 ~2005年见《中国书院》第七辑,第413~432页,湖南大学出版社,2006。 4) 《岳麓书院通讯》1986年 1 期。 5) 《宜春师专学报》1987年 6 期。 6) 《江西教育科研》1990年 1 期。 7)台湾大学出版中心,2005年。又见《中国书院》第六辑,改名《八十年中国书院研究综述》 ,湖南教育出版 社,2004。 8)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7年 3 期。又见韩国·国民大学校《韩国学论丛》29辑,2007年 2 月。 9)日本《中国——社会与文化》1990年第 5 号。译文见《白鹿洞书院通讯》1991年 1 期。 10) 《湖南大学学报》社科版,2003年 4 期。 11) 《中国书院》第一辑,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

书院藏书的研究综述

书院藏书的研究综述

书院藏书的研究综述作者:常君慧来源:《卷宗》2020年第27期摘要:书院藏书不同于官府藏书、私人藏书,它主要是为了教学所需。

书院藏书是书院教育不可或缺的条件,藏书与教学的关系是息息相关的。

通过查阅文献,发现书院藏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书院藏书的整体研究、書院断代研究、书院藏书制度、书院藏书对于现代的启示等方面来研究。

文章梳理其中的脉络,总结这些专题特点,并力图发现新的研究方向。

关键词:书院;藏书史;研究综述DOI:10.12249/j.issn.1005-4669.2020.27.339书院兴起于唐代,在宋代达到高潮,元、明、清的时候书院官学化色彩浓厚,到近代以来,书院融合时代需要,出现新型书院。

历经数载,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特有的一种教育组织。

书院最开始是藏书的场所,之后演变成具有藏书、教学、祭祀三合一的功能。

书院的藏书为保存中华民族文化做出了贡献,我们应对其进行整理研究。

1 研究现状1.1 书院藏书整体研究关于对书院藏书的整体研究来说,《中国书院藏书事业考略》文章同样回顾了书院藏书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书院藏书来源及管理制度,肯定了书院藏书的文化意义以及留给世人的文化遗产。

《中国古代书院藏书概论》文章梳理了书院藏书发展历程,从书院的兴起到书院藏书的发展,叙述完整,分析了书院藏书独有的特点,书院藏书以供教学所用,藏书是不追求珍贵版本。

书院藏书的整体性研究,重点从宏观角度研究整个时间阶段书院藏书,呈现了书院藏书的历史发展脉络以及藏书管理、利用,分析了书院藏书的特点,从研究中肯定了书院藏书在书院发展过程的地位及作用。

1.2 书院藏书断代研究有关书院藏书的断代研究,从宋代开始的各个朝代都有研究,涉及范围广。

从特定时期可以看出不同时代书院藏书的特征以及变化。

邓洪波、肖新华的《宋代书院藏书研究》文章全面论述了宋代书院的藏书事业,指出官府、私家、寺观藏书区别在于公开性、公共性。

葛立辉的《浅谈元代书院藏书的特点》文章重点对元代书院藏书来源来说明,元代书院藏书来源有官府藏书,书院藏书,私人藏书、藏经目录,佛教的兴起,藏经目录丰富了书院藏书。

我国书院发展现状

我国书院发展现状

我国书院发展现状
中国的书院发展现状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

首先,书院作为传统的教育机构,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传统。

自古以来,书院一直扮演着培养人才、传承文化的重要角色。

然而,随着现代教育体制的建立和发展,书院逐渐衰落,其在教育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有所减弱。

其次,书院在当代已经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模式。

一方面,有些地方的书院得到了保护和修复,成为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书院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环境吸引着大量的游客和学者前来参观和研究。

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和教育机构开始重视书院的教育价值,致力于推动书院教育的复兴。

他们通过创办现代化的书院学校,结合当代教育理念和科技手段,为学生提供全面的教育和培养。

然而,书院发展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首先,一些书院的保护和修复工作并不完善,面临着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难题。

其次,由于缺乏现代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一些书院学校的教学质量和教育水平较低。

另外,由于社会对于学术成果和科学技术创新的重视,一些书院的研究和学术活动相对滞后。

因此,要推动我国书院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以上问题。

一方面,应加强对书院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修复工作,提升书院的文化价值和吸引力。

另一方面,应加强对书院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培养水平。

同时,还应重视书院的研究和
学术交流,加强与现代教育体制和科技发展的连接,使书院在当代教育和学术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传统书院年度总结报告(3篇)

传统书院年度总结报告(3篇)

第1篇一、前言在过去的一年里,我国传统书院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本报告旨在总结过去一年的工作成果,分析存在的问题,为今后的发展提供参考。

二、工作回顾1. 教育教学方面(1)课程设置:本年度,书院根据学生需求和社会发展趋势,优化了课程设置,增设了《传统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课程,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2)师资力量:书院引进了一批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教师,为学生提供了高质量的教育。

(3)教学成果:学生在各类比赛中取得了优异成绩,如全国大学生书法比赛、诗词比赛等。

2. 学术研究方面(1)课题研究:书院组织教师和学生开展了一系列学术课题研究,涉及传统文化、历史、哲学等领域。

(2)学术交流:书院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书院进行讲座和学术交流,拓宽了师生的学术视野。

(3)学术成果:本年度,书院教师和学生共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0篇。

3. 文化活动方面(1)文化节:书院成功举办了传统文化节,展示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了众多师生和社会人士参与。

(2)讲座:书院邀请专家学者举办了一系列讲座,如《儒家文化与现代人生》、《道家思想与养生》等,丰富了师生的文化生活。

(3)社会实践活动:书院组织学生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实践活动,如支教、志愿服务等,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实践能力。

三、存在问题1. 人才引进困难:书院在引进优秀师资方面存在一定困难,制约了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2. 学术氛围不够浓厚:书院的学术研究氛围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提高师生的学术素养。

3. 校园文化建设不足:书院在校园文化建设方面还有待加强,需要进一步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四、展望未来1. 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2.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引进和培养优秀人才。

3. 深化学术研究,提升学术水平。

4.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5. 拓展社会服务,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范文

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范文

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范文书院历史总结汇报材料尊敬的领导、亲爱的同事们: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我们书院的历史沿革和成就。

首先,请允许我简单地介绍一下书院的背景和历史。

我所在的书院创建于1980年,作为学校的下属单位,专门负责学生的管理和教育工作。

多年来,书院一直秉持着“培养品德高尚、智慧开放的优秀青年”的宗旨,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下面,我将根据大家的关注点,从五个方面对书院的历史进行总结。

首先,书院的创建和发展。

书院成立之初,是为了解决学生的管理和教育问题。

在最初的几年里,书院只负责学生的日常生活管理工作,并没有教学职责。

然而,随着学校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数量的增加,书院逐渐成为学校与学生之间的桥梁,扩大了自身的职责范围,开始涉足学生的学业指导和职业规划等工作。

其次,书院的教学理念和管理模式。

书院一直秉持着“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品德素质和综合能力。

在管理上,书院坚持“因材施教、分类辅导”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兴趣、特长和发展方向,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和发展指导。

此外,书院还注重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习和自我管理能力。

第三,书院的师资力量。

书院拥有一支优秀的师资力量,其中既有懂行学问的老师,也有有爱心有耐心的辅导员。

教师团队不仅有扎实的学科知识,还有丰富的管理经验。

他们通过多种途径和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协助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

第四,书院的学生活动。

书院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开展了各种丰富多彩的活动。

这些活动包括学术竞赛、文化艺术展示、社会实践等,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这些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课外生活,还提供了锻炼自身能力的机会。

最后,书院的成果和荣誉。

多年来,书院培养了大量优秀的学生,他们在学术、艺术、体育等领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他们有的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上发表论文,有的参加过国际比赛获奖,有的在各级艺术节上展示才华。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演变研究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演变研究

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演变研究下载温馨提示:该文档是我店铺精心编制而成,希望大家下载以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的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随意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相应的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各样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如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e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them, they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our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在中国古代,书院教育一直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综述摘要:中国书院研究历来受到学者的青睐,总结近三十年中国的书院研究,呈现出研究成果丰富、研究范围全面等特点。

本文分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书院发展史、各地区书院发展史、书院发展中的杰出人物、书院制度、对当今教育的影响、与其他领域的关系等七个方面,去尽力回顾近三十年来中国书院研究的概况。

关键词:书院;书院研究;三十年最早对书院进行系统研究的是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王夫之。

他在其文集《船山遗书》卷三《宋论》中有一篇名曰《书院》,专门论述了书院兴起的历史原因和作用。

1923年胡适在《书院制史略》中对古代书院的历史功绩做出了积极中肯的评价。

毛泽东在《湖南自修大学创立宣言》中对古代书院的深刻而独到的论述以及湖南自修大学的教育实践,对今天的书院史研究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据不完全统计,新中国成立前发表的论文超过70篇1。

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关于书院教育的研究再一次进入井喷期。

表1《2003—2010年书院研究论文统计表》仅仅从最近几年的部分研究成果上看,可以说是成果显著。

总结来看,研究成果主要包括:1.资料与工具书的编辑整理《中国书院史资料》2共上、中、下三册,分为书院的兴起、书院制度的确立、书院的推广与官学化、书院制度的再度辉煌、书院的普及、书院制度的近代化进程、书院制度的影响等七章,另有附录的《<四库全书·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和《<四部丛刊·集部>书院文献篇目索引》。

《中国历代书院志》3共16册,共收录历代书院志115篇,657卷,是研究历代书院发展的重要资料。

《中国书院辞典》4共收词条3683条。

其中书院类1565条,人物类1083条,文献类598条,制度及其它类437条。

其中极具价值的是附录的书院名录,收集了从唐代到清代千余年间全国各地有史料可查考的7300余所书院的名录,依据今天的地名,按省、市、县分别列举,一目了然。

2.关于书院发展及制度的研究邓洪波的《中国书院史》5以时间为线索全面系统的介绍了中国书院的发展脉络,着重分析了每个时期书院发展的特色与成就,还特别提到了书院制度的移植,即对东洋的日本、南阳的新加坡、西洋诸国以及在华教会学校的影响,观点新颖,引人深思。

书中有图16幅,表45张,直观的介绍了中国书院的发展历程。

这是目前对中国书院发展史进行系统研究的代表性著作。

王炳照的《中国古代书院》6是任继愈先生主编的《中国文化史知识丛书》之一,深入浅出的介绍了书院发展以及各个时期的特色。

郭齐家的《中国古代的学校和书院》7介绍了中国古代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以及在教学管理、教学内容、人才选拔以及任用方面的特点和取得的成就。

各地区书院发展史是目前大家普遍关注的问题之一。

《山东书院史话》8、《泉州古代书院》9、《白鹿洞书院史略》10、《白鹭洲书院史话》11、《奉新古代书院》12、《广州越秀古书院概观》13、《江西古代书院研究》14、《河南书院教育史》15等专著分别介绍了上述各地书院发展的概况或影响。

陈业强的《广西书院研究》16、刘卫东的《论南阳书院教育及其独特的人才培养模式》17、张雷生的《书院教育对河南地区文化教育发展的影响》18、李庭辉的《思茅明清书院研究》19、蒋素芝的《康雍乾时期台湾书院教育探究》20等论文对上述各地区书院的发展也有涉及。

近些年来,不少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也涉及了这个问题(表2)。

对于书院的研究,离不开对人物的研究。

在书院发展的历史上,有很多重要的人物,他们的教育思想和对书院建设上的贡献,是对于书院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1976年,台湾学者苏云峰发表的《张之洞与湖北教育改革》一文,首次将历史人物的教育思想及办学实践相结合,开创了书院发展史上人物研究之先河。

《程颢与大程书院》21、《朱熹与白鹿洞书院》22、《张之洞与广雅书院》23等专著分别介绍了程颢、朱熹、张之洞等人与相关书院的关系以及所做出的贡献。

徐伟《朱熹与南宋闽北书院研究》24从朱熹在闽北地区书院的修复、创设谈起,写到朱熹在教学对象上实行“门户开放”、教学方法上采用“问难论辩”、师生关系上推崇“尊师爱生”,所以闽北书院在教书育人上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李劲松《北宋书院考》25一文中第三、四章,分别介绍了“宋初六先生”(戚同文、范仲淹、李觏、胡瑗、孙复、石介)、周敦颐、程颐、程颢等人对北宋书院发展做出的积极探索。

论文方面,杨布生的《陆九渊与书院教育》26、王改凌的《南宋乾淳时期张栻的书院教育思想特色》27、孙海林的《张栻与城南书院研究》28、蔡尚思的《朱熹的书院教育与礼教思想》29、高时良的《朱熹与南宋书院教育传统》30、丁钢的《论旧学重整与颜元、阮元的书院改革》31、李伟波的《浅议颜元的书院教育改革》32、李伟波的《颜元对书院教育的改革创新及其价值》33、陈汲、谢青的《王守仁书院教育思想浅谈》34、柳春蕊的《莲池书院与以吴汝伦为中心的古文圈子的形成》35、李赫亚的《论晚清书院教育的多元性征——以王闿运与同期其他山长书院教育之比较为例》36等文,分别对宋至清的陆九渊、张拭、朱熹、颜元、王守仁、吴汝伦、王闿运等在书院发展史上有突出作用人物的教育思想、贡献等作了较为详尽的论述。

关于书院制度方面的研究有陈谷嘉、邓洪波主编的《中国书院制度研究》37一书,分别从书院的类型、等级差异、执事类别、藏书、刻书、经费考试等方面进行了阐述,从整体上清理了书院千年发展的线索,“所论多属填补空白之作”38。

陈元晖、尹德新、王炳南等编著的《中国古代的书院制度》39在分时期介绍了书院的发展之后,从书院的组织、课程、学规、“讲会”制度、开讲和祭祀、经费收支等方面展开了叙述。

杨布生、彭定国的《中国书院与传统文化》40中对书院的制度也有较为新颖的论述。

表2:关于地区书院发展史的博士、硕士毕业论文统计表郭小曼的硕士论文《宋代书院经费制度研究》41、周郁的硕士论文《清代长沙府书院经费研究》42、赵连稳的《清代北京书院经费筹措途径及演变》43、刘晓钰的《白鹿洞书院经费报表分析》44、林枫、陈滨的《清代福建书院经费初探》45等,或以时期、或以地域、或以书院为线索,去探讨书院经费的来源、支出与管理等。

邓洪波的《宋代书院的藏书事业》46一文对北宋书院藏书发展的原因、特点以及代表性书院的藏书楼都做了详尽的论述。

3.关于书院对当今教育影响的研究这个问题是目前书院研究的重点,更是书院研究的现实意义和落脚点。

周景春、朱兴涛的《中国书院教育的理念及其现代启示》47、杨玉杰、刘明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对我国当代教育的启示》48、陈谷嘉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理念及人文精神再论》49、王娟的《中国古代书院教育活力探源》50、唐永红的《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现实启示》51、胡发贵的《蓄德为先——论书院教育的道德诉求及其历史影响》52、邱小云的《书院教育的校园文化特征及其历史地位》53、刘大军的《继承与超越——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启示》54、张辉的《复修懿范继美前贤——论我国古代书院教育的人文理念及现代启示》55、张宇的《古代书院教育特点及其现代启示》56等文对书院教育的影响进行了全面的论述。

而王凯的《浅谈宋朝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今教育的启示》57、张建江的《浅论中国宋代书院教育对现代教育发展的启示》58、邵文霞的《略论宋代书院教育及其借鉴作用》59则专门探讨了有宋一代书院教育的影响。

黎磊、赵观石的《“以生为本”的书院教育理念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启示》60、周劲松、蒋梅的《古代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61、江应中的《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和当代高等教育的改革摭探》62、萧倩娴的《书院教育对我国当代高等教育的启示》63、刘欣、王军的《师书院教育精华,促高等教育发展——论中国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高等教育的借鉴意义》64、张铭钟、廉武辉的《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精神的启示》65、郑慎德的《中国书院教育与大学精神》66、郭梅、李霞、张威的《从中国古代书院教育的特点看我国当代高等教育》67等文探讨了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与大学精神的影响与启示。

夏勤喜的《白鹿洞书院教育对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的启示》68、颜海珍、康丽贞的《古代书院教育对现代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69从书院的道德教育着手,为现代大学的道德教育提供些许借鉴及启示。

李金莲的《试析书院教育对当今高校管理的启示》70从教育对象和教育人员管理、教学组织形式、德育管理三个方面,分析了书院教育对当代高等教育管理的有益的启示。

穆晓莉、周伟的《古代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免费师范生教育培养的启示》71以华东师范大学为免费师范生培养而成立的“孟宪承书院”为例,分析了古代书院教育特色对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启示。

郭军在《南宋书院教育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启示》72一文中认为古代书院在管理制度、师资队伍、运作机制方面的经验,特别是其名师效应、开放性办学、会讲研讨授业解惑等办学成果,对今天发展民办高等教育具有创新思路的启示作用。

王景的《书院教育对现代继续教育教学的启示》73认为书院教育对我国现代继续教育教学尤其是自考教学点的兴办有重要借鉴作用。

于玉的《书院教育模式对研究生教育的启示》74、蒋春洋的《书院教育传统与当代研究生教育》75、于华梅的《书院教育特色及其对高校研究性学习的启示》76、周礼的《论书院教育特色及对研究生教育的借鉴意义》、魏军兰的《论书院的教学特点及对研究生培养的借鉴意义》77等文,分别从教育目的、师生关系、人格教育、学术研究、教学模式等方面展开论述,强调书院教育对现代研究生教育具有极大的启示,可为今天所借鉴。

台湾国立彰化师范大学官志隆的硕士论文《宋代书院教育与教材教法》78特别指出书院发展应起源于战国时期,并阐述了书院教育对教材教法的影响。

林凌的硕士论文《古代书院教育对于现今课改的启示》79中全面的论述了书院的特点对于现今课程改革的影响与启示。

徐梓的《元代书院研究》80中指出元代书院的官学化是书院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分析了书院官学化的表现形式。

车红霞的硕士论文《书院官学化研究》81对书院官学化的发展成因进行有益的探索,并指出了其利、弊两个方面的影响。

4.其他研究杨慎初的《中国建筑艺术全集——书院建筑》82中列举了大量的书院建筑图片、样式,资料翔实。

王镇华的《书院教育与建筑:台湾书院实例之研究》83通过分析大量的台湾书院资料后得出书院建筑设计在整体现实系统与教育系统中占据重要地位的结论。

《中国书院书斋》84中则分析了风格纷呈的书院建筑艺术。

《中国书院文化与建筑》85中指出书院的文化特色与建筑特征,并提出了对于现存书院的保护建议。

中国书院的对联情思精巧灵妙、意境新颖独到、手法别具风姿,历来为文人墨客所喜爱。

《中国书院对联》86罗列了全国33个省(市、区)的197所书院的对联以及其特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