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反阿是穴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
![反阿是穴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959f249e2bd960591c6771f.png)
法,具有疗效迅速、方便等优点,是目 前治疗软组织损伤的主要疗法。杨晓鸿 根据选择穴位不同将之分为传统取穴组 及反阿是穴组[7],针刺治疗关节侧副韧带 损伤反阿是穴组经过治疗后,总分、疼 痛积分、活动范围积分、步行能力积 分、日常动作积分都有明显改善,差异 有统计学意义(P<0.01)。徐群以反阿是 穴为主 , [8] 配合阿是穴治疗 61 例下肢软 组织损伤患者,痊愈 28 例(46%),显效 22 例 (36% ), 好 转 11 例 (18% ), 无 效 0, 痊愈、显效率达 82%。魏胜敏等根据针 刺反阿是穴前后填写疼痛评分量表,治 疗运动损伤 110 例 , [9] 总有效率达 94%;
CHINESE COMMUNITY DOCTO
金籽杉 102401 北京中医药大学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8.33.004 摘 要 软组织损伤是近年来占据比重较大的一类创伤综合征。组织受创后出现局部肿胀疼痛等现象。症属中医痹症 和经筋病范畴。近年来应用反阿是穴治疗软组织损伤频率明显提高,且疗效较为显著。本文选取近年来对反阿是穴临 床应用治疗软组织损伤的案例进行综述。 关键词 反阿是穴;软组织损伤;临床应用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Fan A Shi Xue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Jin Zishan 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 102401 Abstract Soft tissue injury is a kind of trauma syndrome which occupies a relatively large proportion in recent years.Tissue suffers from local swelling and pain after trauma.These symptoms belong to the category of Bi Zheng and Jing Jin Bing of TCM.In recent years,the frequency of using Fan A Shi Xue to treat soft tissue injuries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more significant.This article reviews recent cases of Fan A Shi Xue in the treatment of soft tissue injury. Key words Fan A Shi Xue;soft tissue injury;Clinical application
后溪透合谷配合阿是穴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
![后溪透合谷配合阿是穴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https://img.taocdn.com/s3/m/26b5752b5022aaea998f0ff9.png)
后溪透合谷配合阿是穴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李霞丽王永丽张爱萍【摘要】目的观察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阿是穴点刺拔罐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的疗效及护理。
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50例。
对照组选用参照《针灸学》教材中急性腰扭伤的针刺方法取穴。
主穴是阿是穴、大肠腧、委中。
治疗组选用针刺后溪穴透刺合谷穴,然后腰部阿是穴点刺拔罐放血。
结果对照组50例,治愈38例,好转2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80%;治疗组50例,治愈44例,好转6例,总有效率100%。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5)。
结论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阿是穴点刺拔罐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简单易行,疗效明显。
【关键词】后溪穴;合谷穴;阿是穴;点刺急性腰扭伤属中医“腰痛”范畴,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多是由于剧烈的运动、用力不当、姿势不良、持重不当或是跌扑损伤引起腰背部的肌肉和软组织过度的扭转牵拉而引发疼痛,本病多见于青壮年和体力劳动者,发病年龄可见于各个年龄段[1]。
本文应用后溪透合谷配合腰部阿是穴点刺拔罐放血治疗急性腰扭伤50例效果明显,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共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各50例。
其中治疗组男42例,女8例,年龄19~58岁,平均年龄(37.42±10.19)岁。
对照组男41例,女9例,年龄16~55岁,平均年龄(35.80±10.04)岁。
两组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05)。
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诊断标准按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于1994年颁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
腰部有一侧或者两侧剧烈的疼痛,并伴有活动受限,强迫体位有腰部扭伤的病史;腰部肌肉和臀部肌肉痉挛,可触及条索状的硬块,局部的压痛非常明显。
1.3排除标准腰部有椎间盘突出或有器质性的病变引起的急性腰痛;有内科心、脑、肝、肾及血液病史;有晕针和晕血的病史;有精神异常的疾病;孕期和哺乳期的妇女。
针刺“止痛穴”,“后溪穴”,“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
![针刺“止痛穴”,“后溪穴”,“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https://img.taocdn.com/s3/m/1087edce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0d23d96.png)
针刺“止痛穴”,“后溪穴”,“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张广立
【期刊名称】《湖南中医药导报》
【年(卷),期】1996(002)005
【摘要】针刺“止痛穴”、“后溪穴”、“阿是穴”治疗急性腰扭伤长沙市中医院(410002)张广立主题词腰扭伤/针灸疗法,止痛穴,后溪穴,阿是穴急性腰肌扭伤是指平时无腰部疾病或其他病症,在搬重物或在弯腰动作不慎时,发生的腰肌扭伤疼痛,中医称为“闪腰”。
此病症多见...
【总页数】2页(P18-19)
【作者】张广立
【作者单位】长沙市中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4
【相关文献】
1.针刺后溪穴配合脊柱微调治疗急性腰扭伤 [J], 吴毅明;杨云涛;乔敏;许前磊
2.针刺腰痛穴、后溪穴加运动治疗急性腰扭伤(附218例报告) [J], 拓有亮;李杨;李华
3.针刺后溪穴配合腰部功能锻炼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研究 [J], 张君;杨丽;龙瑶;葛召方;彭毅;刘绍海;杨艳红
4.针刺印堂、后溪穴配合运动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临床观察 [J], 刘启;李梦醒;李东
霞;唐巍
5.针刺后溪穴、水沟穴治疗急性腰扭伤32例 [J], 张沛崧;杨进;马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a2a6ff1c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62d9e1d.png)
《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一、引言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慢性肩关节疾病,表现为肩关节疼痛、僵硬及活动受限。
传统中医针灸治疗对肩周炎有良好的疗效,本文针对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进行观察,旨在探讨其临床效果及安全性。
二、方法1. 研究对象本研究选取了XX名肩周炎患者,年龄在XX-XX岁之间,均符合肩周炎的诊断标准。
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XX名患者。
2. 治疗方法实验组采用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
具体操作为:首先在阿是穴(即疼痛最明显的部位)进行苍龟探穴针法,寻找敏感点并进行针刺;随后在针刺部位进行温针灸治疗。
对照组则采用常规针刺治疗。
3. 观察指标观察指标包括治疗前后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肌肉力量等指标,并记录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结果1. 疼痛程度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 关节活动度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且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
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肌肉力量实验组患者的肌肉力量在治疗后有显著提高,与对照组相比,提高程度更为明显。
4.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四、讨论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
通过在阿是穴进行苍龟探穴针法,可以寻找敏感点并进行针刺,有效缓解患者疼痛。
温针灸治疗则能进一步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改善关节活动度。
此外,该治疗方法还能提高患者的肌肉力量,从而达到治疗肩周炎的目的。
从临床观察结果来看,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及肌肉力量均有显著改善,且优于对照组。
这表明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同时,两组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说明该治疗方法安全性较高。
腰部阿是穴温和灸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心得
![腰部阿是穴温和灸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心得](https://img.taocdn.com/s3/m/5cfbcd470c22590103029d85.png)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2019 年第 6 卷第 5 期2019 Vol.6 No.560腰部阿是穴温和灸联合针刺腰痛点治疗急性腰扭伤心得王廷梅,冯玲媚(贵阳中医学院,贵州贵阳 550002)【摘要】急性腰扭伤为临床常见病,在临床治疗中,治疗急性腰扭伤常运用单穴疗法,远道取穴,且疗效确切,笔者在跟随导师冯玲媚教的临床中,治疗急性腰扭伤,常采用远端取穴针刺腰痛点针刺得气后,配合腰部的活动,予以行针,不留针,出针后予以腰部阿是穴1~2个点进行温和灸。
【关键词】温和灸;腰痛点;急性腰扭伤【中图分类号】R24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19.5.60.01急性腰扭伤是指因突然的、意外的动作不当,导致腰部肌肉、韧带、筋膜等软组织突然受到过度牵拉和扭转引起的急性局部损伤,损伤以致气血瘀滞局部而成。
俗称“闪腰、岔气”。
临床多以发病时腰部疼痛难忍,活动、转侧不利,多发生于青壮年、体壮者,属中医学“伤筋、腰痛病”范畴。
临床治疗方法多样,中医多采用针灸疗法治疗本病,因针灸简便易行,善于治疗痛症,因此能较好地缓解急性腰扭伤的症状,减轻疼痛。
1 病因病机急性腰扭伤属中医腰痛病,基本病机为腰部经络不通,气血痹阻,或肾经亏虚,腰部失于濡养、温煦。
腰部的活动及承载能力是由诸多经脉共同维系的,本病病位外在经络、内在脏腑,相关的经络有督脉、肾经、膀胱经,涉及脏腑有肾脏,经气闭实是标,肾气内伤是本,病机是经脉闭阻,气血运行不畅,腰府失养,病因为跌仆闪挫、内伤劳损或受风寒暑湿邪。
中医的辨证分型可分为:寒湿腰痛、淤血腰痛、肾虚腰痛。
中医认为,急性腰扭伤多以局部筋脉受损,气滞血瘀,血脉凝涩,经络壅滞,不通则痛,痛则不通的原则,采用针刺治疗可疏通经脉,畅通气血,从而达到“通则不痛”的目的;配合艾条灸之温和灸,因为艾灸具有温通经络、活血消瘀散结功效,可促进局部的血液循环,促进扭伤组织的修复和功能恢复,从而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急刺后溪穴配合针刺阿是穴治疗颈肩腰痛40例临床观察
![急刺后溪穴配合针刺阿是穴治疗颈肩腰痛40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7cd3cbc7b52acfc789ebc9d9.png)
急刺后溪穴配合针刺阿是穴治疗颈肩腰痛40例临床观察摘要】采用急刺后溪穴配合针刺阿是穴治疗颈肩腰痛见效快,疗效好,方法简便快捷,副反应小。
【关键词】急刺后溪阿是穴颈肩腰痛颈肩腰痛是针灸科室常见病,主要有落枕、颈椎病、颈肌劳损、腰扭伤等。
针刺是一种疏通经脉,调和气血的治病方法,急刺后溪穴可以短时间内缓解病人的痛苦,然后结合针刺局部阿是穴可以很好的治疗患者的颈肩腰痛。
笔者自2011年9月至2012年12月,急刺后溪穴配合针刺阿是穴治疗急性颈肩腰痛患者40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本组40例均是门诊患者,其中男性18例,女性22例;年龄最小12岁,最大68岁,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一周;落枕12例、颈椎病急性期8例、颈肌劳损10例、腰扭伤10例。
2 治疗方法2.1 取穴标准后溪穴,位于第5掌指关节后远侧横纹头赤白肉际。
单侧颈肩腰痛取患侧穴,若双侧颈肩腰痛或痛在脊柱中间取双穴。
阿是穴,颈肩腰部疼痛点。
2.2 操作方法针刺时患者半握拳,从后溪穴进针向合谷穴方向透刺,针尖应稍向肢体方向斜刺一些,使针感传向上肢及腰部。
用提插捻转强刺激手法行针,并嘱患者不断做前屈、后伸、侧俯、旋转等活动,由慢渐快,由小范围逐渐至大范围,直至颈肩腰部疼痛或牵掣感减轻或消失,一般针刺5到10分钟。
然后患者取俯卧位寻找压痛点即阿是穴,针刺阿是穴30分钟,每8分钟行针一次,行针三次起针。
3 疗效分析3.1疗效标准痊愈:疼痛消失,功能恢复正常;显效:疼痛缓解,活动明显好转,功能基本恢复;好转:疼痛减轻,活动及功能较前进步;无效:治疗后疼痛无改善。
3.2治疗结果40例中,痊愈24例,显效12例,好转4例, 总有效率100%。
4 病例介绍王某,男, 48岁。
1天前因弯腰拿物时不慎扭伤腰部,当即感到左侧腰部剧痛,行动困难,能扶物缓慢行走,自服止痛药无效,遂就诊于我科。
查:腰部不能前屈,左右侧弯,挺直站立,活动时疼痛加剧,左腰部L3~5明显压痛,摄X片未见异常。
针刺阿是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158例临床观察
![针刺阿是穴治疗慢性软组织损伤158例临床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d1cdb1da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17.png)
针灸配合新医正骨治疗软组织损伤39例临床体会
王文生;高永喜
【期刊名称】《中华综合医学》
【年(卷),期】2002(003)007
【总页数】1页(P639)
【作者】王文生;高永喜
【作者单位】河北省承德市93575部队卫生队067000;河北省承德市93575部队卫生队067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74.305
【相关文献】
1.靳三针配合新医正骨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50例 [J], 唐昌席
2.新医正骨疗法配合民族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54例临床观察 [J], 王俊;龙启顺
3.维吾尔医配合针灸治疗面神经麻痹94例临床体会 [J], 艾尼玩·热合曼
4.针刀配合新医正骨脊柱(定点)旋转复位手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讨 [J], 张宝燕
5.新医正骨配合外敷龙血竭粉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J], 闫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针刺阿是穴治疗运动性损伤48 例
![针刺阿是穴治疗运动性损伤48 例](https://img.taocdn.com/s3/m/50a893d452d380eb63946d8c.png)
针刺阿是穴治疗运动性损伤48 例运动性损伤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以四肢关节或躯体的软组织损伤而无骨折,脱臼,破损,韧带断裂等情况为主症。
临床表现为腰部,踝部,腕部,膝部,肘部,肩部,颈部等部位的软组织肿胀,疼痛,或关节活动受限。
笔者就2009 年至2010 年采用针刺阿是穴治疗运动性软组织损伤48 例,取得较好疗效,现汇报如下:1.临床资料共48 例,年龄为18-60 岁,病程一般3-20 天,最长着8 个月。
临床表现为关节疼痛,软组织压痛,肿胀,关节活动受限。
2.纳入标准1. 闭合性软组织损伤。
2. 排除骨折,脱臼韧带断裂等情况。
3. 无其他针灸禁忌症。
3.治疗方法查找压痛点,根据不同部位,选择规格不等的毫针,常规消毒后,于阿是穴中心刺入,泻法。
压痛面积大的可以根据情况再刺入2-4 针。
得气后,留针20 分钟,期间每5 分钟行针一次。
起针时若有少许出血,无需按压。
待自行停止出血后,用干棉球擦拭干净即可。
每日一次,上述方法每5 次为一疗程。
4.疗效观察治愈:疼痛肿胀消失,关节功能恢复正常,35例。
显效: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消退,关节活动基本恢复。
9 例。
有效:疼痛略有减轻,肿胀明显消退。
关节活动有所改善。
3 例。
无效:治疗前后症状无改变。
1 例。
总有效率:97.9%。
5.典型病例李某,男,37 岁,2010 年6 月22 日因左脚踝关节扭伤1 日,伴肿胀。
患者于篮球比赛中,不慎扭伤踝关节。
左踝外侧处明显有压痛点,外踝肿胀,有瘀斑。
X 片显示无骨折,脱臼。
踝关节尚可活动,排除跟腱断裂。
取1.5 寸针灸针,于阿是穴消毒后,刺入1 寸,泻法。
得气后,留针20分钟,期间每五分钟行针一次。
出针后,有少许血液溢出,自行停止后,干棉球擦拭干净。
每日一次,连续3 次,疼痛基本消失,又治疗一个疗程。
痊愈。
6.讨论运动过程中,由于缺乏保护,或者缺乏预备活动的动作,或不慎扑跌闪挫,均可导致运动性损伤。
《针灸聚英• 肘后歌》言:打仆伤损破伤风,先于痛处下针攻。
针刺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
![针刺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https://img.taocdn.com/s3/m/91c6166332687e21af45b307e87101f69e31fbff.png)
针刺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
秦文
【期刊名称】《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年(卷),期】2010(26)6
【摘要】目的观察针刺配合中药贴敷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法分治疗组(针刺加中药贴敷法)、对照组(针刺法)各40例,每日治疗1次,7次1疗程,2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5%,对照组总有效率7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中药贴敷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克服针刺力单效低的缺点,又避免药物口服的毒副作用,更好地促进韧带修复.【总页数】2页(P904-905)
【作者】秦文
【作者单位】南平市人民医院,针灸科,福建,南平,353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5.32
【相关文献】
1.针刺配合推拿治疗腰骶棘间韧带损伤64例 [J], 廖善军
2.穴位注射加中药外敷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疗效观察 [J], 陈庆华
3.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腰棘间韧带损伤78例 [J], 马向明
4.齐刺法治疗急性腰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临床观察 [J], 吴美倩;万全庆
5.中药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疗效 [J], 张儒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
![《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https://img.taocdn.com/s3/m/c3dc1ca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cb.png)
《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一、引言肩周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症状。
其中,风寒湿型肩周炎是肩周炎的一种常见类型,由于风寒湿邪侵袭,导致肩部经络阻滞,气血运行不畅,引起肩部疼痛和僵硬。
针对这一病症,本文将介绍一种治疗方法——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旨在探讨其治疗效果及优势。
二、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原理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是一种综合性的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达到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的目的。
阿是穴齐刺是通过针刺穴位,刺激经络,调和气血,缓解疼痛。
而温和灸则是通过艾灸的温热作用,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风寒湿邪,缓解肌肉紧张和疼痛。
三、治疗方法及操作步骤1. 诊断与定位:首先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诊断,确定为风寒湿型肩周炎。
然后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确定阿是穴的位置。
2. 阿是穴齐刺:选用适当的针具,进行消毒处理后,对阿是穴进行针刺。
针刺时需注意刺激的强度和深度,以患者能够承受为宜。
3. 温和灸治疗:在针刺后,使用艾灸进行温和灸治疗。
将艾条点燃,对准患处进行温热熏烤,以患者感到舒适为宜。
4. 治疗周期与次数:根据患者的病情和体质,制定合适的治疗周期和次数。
一般建议每周治疗2-3次,连续治疗4-6周。
四、治疗效果及优势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风寒湿型肩周炎具有以下优势:1. 治疗效果显著:通过刺激穴位、疏通经络、调和气血,有效缓解肩部疼痛和僵硬,改善肩部活动功能。
2. 安全性高:治疗方法安全、无副作用,对患者身体无损伤。
3. 操作简便:治疗方法简单易行,患者易于接受。
4. 综合治疗优势:结合了针刺和艾灸的优点,既能刺激穴位,又能温热熏烤,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五、案例分析以一位50岁的女性患者为例,患者因长期劳累导致风寒湿型肩周炎,肩部疼痛、活动受限。
经过阿是穴齐刺配合温和灸治疗一个疗程(4周)后,患者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功能得到改善。
治疗后随访3个月,患者病情稳定,未出现复发。
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
![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f890c0d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89.png)
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发布时间:2022-11-24T02:04:30.514Z 来源:《医师在线》2022年7月13期作者:袁志刚[导读]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研究袁志刚(无锡市惠山区中医医院 针灸科;江苏无锡214100)【摘要】目的:研究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对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疗效。
方法:2021年01月~2022年03月,选择我科接诊的肩周炎患者,共68例。
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A组(针刺循经筋阿是穴)、B组(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各34例。
连续治疗2周,进行疼痛评价(VAS评分)及肩关节总体评价(CMS评分)。
结果:①治疗后A、B两组VA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②治疗后A、B两组CMS评分分别较治疗前升高,且B组高于A组(P<0.05)。
结论:针刺循经筋阿是穴与抗阻力拉伸疗法联合治疗肩周炎效果更佳,值得推广。
【关键字】肩周炎;针刺;阿是穴;抗阻力拉伸疗法肩周炎即“肩关节周围炎”,在中医理论中根据其病因病机或症候特点具有“五十肩、冻结肩、漏肩风”等不同病名,属于痹证、骨痹等范畴。
有学者认为该病主要由肩峰下滑囊、肱二头肌长头肌腱、肩袖等肩周结构产生炎症、变性及粘连而引起肩关节疼痛和功能活动受限,并根据肩周炎疾病发展规律概括为急性期(2-3周)、慢性期(数月-一年以上)、功能恢复期(1-3年)三个阶段。
西医治疗主要包括镇静、止痛、肌肉松弛等药物结合物理治疗、功能锻炼,效果不明显时可采取局部封闭以及手术等。
中医治疗肩周炎具有很多自身特色,对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可避免长期用药引起的副作用,且疗效确切。
笔者采用针刺循经筋阿是穴联用抗阻力拉伸疗法对肩周炎进行干预,疗效满意,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2021年01月~2022年03月,选择我科接诊的肩周炎患者,共68例。
阿是穴的临床应用及体会
![阿是穴的临床应用及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3dd0fe694a35eefdc8d376eeaeaad1f34693111c.png)
阿是穴的临床应用及体会【摘要】阿是穴是针灸中的一个重要穴位,在临床应用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位于阳明胃经,有着疏通气机、通络活血、散寒化痰的作用。
通过针灸作用于阿是穴,可以有效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在临床实践中,结合阿是穴的应用能够取得更好的疗效,针灸师应加强对阿是穴的理解和运用。
配合其他穴位进行治疗也可以增强疗效。
阿是穴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价值,对于提高治疗效果、缓解患者症状有着积极作用。
在使用阿是穴时,需要注意身体的反应和患者的舒适度,保证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阿是穴在针灸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对于针灸师来说,加强对其理解和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关键词】阿是穴、针灸治疗、临床应用、体会、注意事项、配合穴位、疗效、重要价值、疗效、理解、运用、针灸师1. 引言1.1 阿是穴的临床应用及体会在使用阿是穴时,针灸师需要注意穴位的准确性和力度的把握,以避免可能的副作用。
在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患者也需要保持心情舒畅,放松身心,以增强治疗效果。
要特别注意对于孕妇、婴幼儿等特殊人群,使用阿是穴时需要慎重考虑,避免不必要的风险。
阿是穴在临床应用中具有重要的作用,结合其他相应的穴位进行配合使用,能够增强疗效,为患者带来更好的治疗效果。
针灸师需要深入了解阿是穴的特点和应用方法,加强对其的理解和运用,以更好地帮助患者恢复健康。
2. 正文2.1 阿是穴的位置与特点阿是穴位于人体的后脊柱部位,是一种特殊的穴位。
其具体位置在脊椎棘突的交叉点上,即脊柱背侧的棘突上。
阿是穴的特点是比较深层,需要经过一定的技巧才能准确找到。
在脊柱的解剖学位置来说,阿是穴位于上背部的第三胸椎到第四胸椎之间,正好位于背部肋骨的下缘。
由于其位置相对隐蔽,对于针灸师而言,需要具备一定的解剖学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才能准确地刺激这个穴位。
阿是穴的特点还包括它的生理功能,主要是调养脾胃、消食化湿、扶正固脱等。
在中医理论中,阿是穴是治疗脾胃疾病的主要穴位之一。
中药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疗效
![中药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腰椎棘间韧带炎的临床疗效](https://img.taocdn.com/s3/m/4ffc97b5dd3383c4bb4cd2bf.png)
结果
( 1 ) 治疗后 1 周, 两组都没有痊 愈患者 , 治疗 组 的总有效率 ( 9 0 . 1 5 %) 高 于对 照组 ( 6 9 . 7 1 %) ,
两组之间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 2 ) 治 疗后 2周 , 两 组都没 有痊愈 患者 , 治 疗组 的总有 效率 ( 9 5 . 4 5 %) 高于对照组( 7 7 . 2 7 %) , 两组 之 间比较差 异有统计 学意义 ( P<0 . 0 5 ) 。( 3 ) 治疗 组治
疗后 1 周的 N P Q评分 [ ( 3 7 . 6 4±9 . 2 7 ) 分] 低 于对照 组 [ ( 4 6 . 1 3. 4 - 1 1 . 1 4 ) 分] , 治疗组 治疗后 2周 的
N P Q评分 [ ( 2 4 . 7 2±1 2 . 5 4 ) 分] 低 于对照组 [ ( 3 6 . 2 1 ±1 4 . 0 5 ) 分] , 两组 之 间 比较差 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 0 . 0 5 ) ; 两组 治疗后 2周 的 N P Q评分低 于治疗后 1 周, 治疗后 2周与治疗后 1周之间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意义 ( P< 0 . 0 5 ) 。结论 中药贴敷配合针刺治疗腰椎棘 间韧 带炎 的临床 效果优 于单独针刺治
.
・
临床 研 究 ・
中药 贴 敷 配
【 摘要 】 目的
分析 中药贴敷 配合 针刺治疗腰椎棘 间韧带炎 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取 2 0 1 4年
7月 一 2 0 1 6年 7月期间在我 院骨伤科就诊 的患者 2 6 4例 , 随机分 为治疗组 ( 中药贴 敷联合针 刺治疗 )
2 0 1 6, 2 6 4 p a t i e n t s t r e a t e d i n t h e d e p a r t me n t o f Or t h o p e d i c s a n d T r a u ma t o l o g y we r e r a n d o mi z e d i n t o a t r e a t —
《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
![《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https://img.taocdn.com/s3/m/27eaa2750a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a.png)
《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观察》一、引言肩周炎,又称为肩关节周围炎,是一种常见的关节疾病,主要症状包括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等。
该病病程长,恢复慢,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目前,针刺治疗作为非药物治疗的一种重要手段,被广泛应用于肩周炎的治疗。
本文旨在探讨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临床疗效,以期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二、方法本研究采用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的方法治疗肩周炎。
具体操作如下:首先确定阿是穴,即患者自觉疼痛最明显的部位。
然后采用苍龟探穴针法进行针刺,该针法以探查、疏通经络为目的。
接着,在针刺的基础上,结合温针灸治疗,通过温热的针身促进经络气血的流通,以达到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度的效果。
三、疗效观察1. 观察指标:本研究主要观察患者的肩部疼痛程度、关节活动度、生活质量等指标。
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估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关节活动度测量法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
2. 疗效评定: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上述指标的评估,并记录治疗过程中的反应及不良反应。
根据患者的自我感觉和客观指标的变化,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三个等级。
3. 结果分析:经过一个疗程的治疗,大部分患者肩部疼痛程度明显减轻,关节活动度改善。
其中,显效患者占XX%,有效患者占XX%,无效患者占XX%。
在不良反应方面,仅有少数患者出现轻微针刺感,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
四、讨论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的疗效显著。
该治疗方法通过针刺阿是穴,疏通经络,缓解疼痛。
同时,温针灸的运用进一步促进了气血的流通,改善了关节功能。
此外,该方法操作简便,安全性高,患者痛苦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然而,本研究仍存在一定局限性。
首先,样本量较小,可能影响结果的普遍性。
其次,疗程及随访时间较短,无法完全评估长期疗效。
因此,今后研究可加大样本量,延长随访时间,以更全面地评估该治疗方法的效果。
五、结论综上所述,阿是穴苍龟探穴针法联合温针灸治疗肩周炎具有显著的疗效。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卢鼎厚教授)
![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卢鼎厚教授)](https://img.taocdn.com/s3/m/531e4a81680203d8cf2f2404.png)
人体运动功能障碍和肌肉损伤----阿是穴斜刺治疗肌肉损伤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卢鼎厚从某种意义看,人的一生是在不断地重复改变姿势和完成动作中度过的。
在重复肌肉工作的过程中,可能促使肌肉的结构增强、功能提高,也可能导致肌肉损伤。
本文所提到的肌肉损伤主要指肌肉拉伤,特别是慢性肌肉拉伤,在运动、劳动和日常生活等所有的肌肉活动中都是多发常见的。
我国优秀运动员的运动损伤中肌肉损伤超过50%。
很多运动员由于过度劳累导致肌肉损伤而影响提高甚至丧失运动能力。
在劳动(包括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和日常生活中,肌肉损伤也都是多发常见的。
老年人一旦发生由于肌肉损伤所引起的运动功能障碍而使活动困难,会加重了老人的心理负担和加速衰老过程。
肌肉损伤迄今仍是没有受到关注的医学问题。
肌肉损伤时会形成程度不同的僵硬条索、收缩和伸展功能下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运动功能障碍和酸疼感觉。
由于肌肉结构改变的程度和范围大小不同,对人体运动功能的影响和酸痛的程度也不一样。
轻度的改变在日常的生活和工作中几乎感觉不到有些甚么异常。
随着结构改变加重,肌束条索的僵硬程度提高,有时也仅在触压这些比较僵硬的肌肉条索时才有酸痛的感觉。
在这样的情况下,人们会逐渐感到完成同样的活动时有关的肌肉比较容易出现酸涨感觉,工作能力有下降的趋势。
由于受影响的肌肉对于维持姿势和完成工作的作用不同,有的对生活工作并无大碍,但情况严重的甚至生活不能自理。
即使如此,一般情况下肌肉损伤不会有致死的威胁。
因此,在没有显著影响到生活和工作的情况下,患者并不急于就医。
对于临床医学和医学教育界来说,很多危及生命的疾病显然会优先吸引人们的关注。
由于肌肉损伤迄今还没有受到医学界的关注,因此,时至今日关于肌肉损伤问题在医学院校也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在医院也没有专门治疗肌肉损伤的科室,很少有涉及肌肉损伤的研究。
因而影响肌肉损伤的诊断和治疗的进展。
表现在在诊断方面首先遇到的问题是明辨病征的主次。
究竟主要的病征是疼痛还是运动功能障碍?一旦出现运动功能障碍和疼痛时,医患双方都倾向关注疼痛、忽视运动功能障碍。
常规针灸治疗联合阿是穴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常规针灸治疗联合阿是穴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f9651c8f453610661ed9f4ec.png)
• 论 著 •13腰椎间盘突出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腰腿痛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生活方式的改变,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逐年增加[1]。
该病主要是椎间盘变形,纤维环破解,神经根表现的综合征。
长期得不到控制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作息。
治疗主要是非手术治疗,针灸治疗为其最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
中医认为该病属于“痹症”、“腰腿痛”等范畴,主要使用针灸治疗,笔者从2016年6月起对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采取常规针灸治疗联合阿是穴治疗,疗效显著,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朝阳市中医院针灸科就诊的100例腰椎间盘突出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50例其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5例,年龄26~51岁,平均年龄(37±2.37)岁,试验组50例其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4例,年龄26~52岁,平均年龄(36±2.01)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年龄、性别无统计学差异(P >0.05),可以比较。
1.2 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诊断均符合《腰椎间盘突出症》[2]的诊断标准;②患者自愿参加,可以坚持针灸治疗,签署知情同意书。
1.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诊断标准;②有严重肝、肾功能不全的患者;③不愿意参加,本能接受针灸治疗的患者。
1.4 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选穴,主要有:双肾俞、双大肠俞、腰阳关、委中、阳陵泉、承山。
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按诊,判断出痛点,进行阿是穴针刺。
操作方法:患者采取卧位,充分暴露腰部和腿部,使用75%的棉球进行消毒,使用1~1.5寸的,采取平补平泻的方法,留针30 min ,疗程15 d ,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
治愈:2个疗程后患者腰痛消失,活动无障碍,直腿抬高70°以上。
好转:腰痛减轻,活动稍有障碍,腰部功能得到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
总有效率=(治愈例数+好转例数)/总例数×100%。
“损伤性修复”在针刺阿是穴治疗肌腱病中的应用思考
![“损伤性修复”在针刺阿是穴治疗肌腱病中的应用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86501714524de518974b7d85.png)
·思路与方法·
“损伤性修复”在针刺阿是穴治疗 肌腱病中的应用思考
宋昀钦 佘军
【摘要】 肌腱病是运动系统损伤所致慢性疼痛的常见原因,目前针刺治疗慢性疼痛,通常是阿是穴加上常规 经穴,一般均可取得较好的疗效。如果阿是穴位于肌腱,效果常常不尽理想。通过查阅肌腱病相关近三十年来国 内外专业期刊,书籍等进行分析、归纳得出炎性反应很可能是肌腱病的病理组成部分,是肌腱损伤的结果,而非原 因。适度的、可控的炎性反应,很可能对肌腱病的修复是有利的;针刺治疗肌腱病很可能是通过“损伤性修复”的 机制实现的;针刺肌腱阿是穴周围的非肌腱组织,而非肌腱本身。
· 17 5 4·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 14卷第 12期 WorldJournalofIntegratedTraditionalandWesternMedicine 2019,Vol14,No12
中医的一些治疗技术可能是通过人为造成局 部组织小的损伤导致炎症反应,从而诱发机体的修 复作用,我们称这种修复作用为“损伤性修复”。拔 罐的“损伤性修复”可由于局部负压作用,导致毛细 血管破裂 血 液 溢 入 组 织 间 隙 发 生 瘀 血,红 细 胞 破 坏,大量血 红 蛋 白 释 出[8],导 致 炎 症 反 应 诱 发 机 体 修复,而针灸也可以由于微损伤诱导局部炎症而产 生类似的修复作用。 1.2 炎性反应与肌腱病的关系
1 炎性反应对肌腱近作用,远道作用和整体作用发
挥其治疗作用,而阿是穴主要通过其临近作用来治 疗疾病[2]。我 们 认 为 阿 是 穴 临 近 治 疗 作 用 主 要 是 通过“损 伤 性 修 复 ”的 机 制 来 实 现 的。 机 体 损 伤 后 出现急性炎症[4],而炎症是局部损伤引起的保护性 的组织反应[5]。在炎症阶段血管渗透增加,炎细胞 移行到损伤部位并产生各种细胞因子,生长因子等 从而诱导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的聚集和增殖[6], 进而促进组织修复,即炎症可诱导一个重要的有潜 在治疗作用的过程[7]。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黄芝会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黄芝会](https://img.taocdn.com/s3/m/9e7e9dd8c5da50e2524d7fea.png)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黄芝会摘要】目的:探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选取80 例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常规温针灸疗法,观察组采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疗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和临床疗效。
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1%,对照组为67.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 评分均比治疗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二组数据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具有疗效显著、起效快、镇痛效果明显的特点,其治疗效果比常规温针灸疗法明显,具有推广的价值。
【关键词】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温针灸;阿是穴;针刺后溪穴【中图分类号】R85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7-068-01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通常发生于长期弯腰工作、长期保持同一姿势者,棘上、棘间韧带通常由于脊柱的伤病而处于紧张状态,从而产生炎症、水肿、增生、钙化等病理变化[1]。
其炎症分布到韧带神经中产生刺激,导致腰痛。
该疾病多发于成年人,通常因用力不慎、姿势错误而迁延不愈,反复发作。
目前,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方法很多,如药物内服、药物外敷、拔罐等疗法。
本次研究中,对80 例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分组对照实验,探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细节如下文。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 年5 月~2015 年5 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80 例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 例。
所有患者均符合脊椎病的诊断标准,有明显外伤史或长期弯腰劳作史,腰背部胀痛、疼痛或放射痛,于损伤韧带处棘突或棘间存在压痛,X 线检查提示无明显异常,经B 超或MRI 证实为棘间韧带损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3-06-08T09:18:10.297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12期供稿作者:何洪洲1 邹小凤2 彭俊铭1 冯淑兰3(指
[导读] 督脉经气通,血行畅,阳气旺,则肌肉得于温煦,筋骨得于濡养,“通则不痛”。
何洪洲1 邹小凤2 彭俊铭1 冯淑兰3(指导)
(1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人民医院广东揭西 515400)
(2广东省揭阳市揭西县中医医院广东揭西 515400)
(3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东广州 510405)
【摘要】目的观察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临床疗效。
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试验的方法将120例患者分为2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法,对照组采用齐刺加推拿法,对比观察2组临床疗效。
结果 2组均能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治愈率90.0 %;对照组总有效率78.3%,治愈率60.0%,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齐刺加推拿组。
结论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能取得非常满意的临床疗效,且操作简单,痛苦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棘上棘间韧带损伤阿是穴温针灸针刺后溪穴
【中图分类号】R7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2-0120-02 棘上韧带是从枕骨隆突到第5腰椎棘突,附着在棘突的表面。
棘间韧带是连接两个棘突之间的腱性组织,棘间韧带位于棘上韧带的深层。
两种韧带主要是防止脊柱过度前屈,往往同时损伤。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
目前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主要有局部封闭疗法和齐刺加推拿疗法。
局部封闭疗法无菌技术要求较高,使用激素容易导致皮肤色素减退,肌肉萎缩,很多患者拒绝接受。
齐刺加推拿疗法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治疗过程中患者无明显痛苦,临床上较为广泛应用,但其治愈率不高,故有一定的限制性。
近年来,笔者采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参照《外科学》 [1]拟定。
临床表现:多无外伤史。
腰痛长期不愈,以弯腰时明显,但在过伸时因挤压病变的棘间韧带,也可以引起疼痛。
部分病人痛可向骶部或臀部放射。
检查时在损伤韧带处棘突或棘间有压痛,但无红肿。
有时可扪及棘上韧带在棘突上滑动。
棘间韧带损伤还可通过B型超声或MRI证实。
1.2 纳入标准①符合上述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诊断标准。
②年龄在19~68岁之间,性别不限。
③未用药物和其他方法治疗,或停止原治疗两天以上,临床表现仍符合诊断标准者。
④知情同意者。
1.3 排除标准①不符合棘上、棘间韧带损伤诊断和纳入标准者。
②腰椎骨折与脱位、骨质疏松、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结核或占位性病变等疾病引起的腰痛者。
③妊娠期妇女,并发心血管、脑血管、造血系统、肝、肾、内分泌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和精神病患者。
④过敏体质及对多种药物过敏者。
⑤治疗部位皮肤有感染或皮肤病者。
⑥因某种原因不能坚持或不能接受本方案者。
⑦就诊前用过镇痛药、膏药、局封、针灸等其他治疗方法可能影响结果判定者。
1.4 一般资料选择病例为2009年1月~2012年10月揭西县人民医院针灸科门诊部自愿参加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研究的患者,年龄19~68岁,纳入符合入组标准的棘上、棘间韧带损伤患者120例,按照随机单盲法分为2组。
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21~68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15天;齐刺加推拿组60例,男30例,女30例,年龄19~64岁,病程最长8个月,最短13天。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采用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法。
阿是穴温针灸法:
取穴:阿是穴。
操作方法:先用寻按法在督脉经上找到压痛明显的地方,即为阿是穴。
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35*40 mm或0.35*50 mm,根据阿是穴处肌肉厚薄选择)直刺入阿是穴10-30 mm深(依患者胖瘦而定),使针尖到达病所,得气后即可用一次性胶布固定针体,再用2cm长的纯艾条置于针柄上施灸,在皮肤与艾条之间放置纸皮隔热,使患者耐受即可,连灸两柱后除去艾条灰烬,出针。
针刺后溪穴法:
取穴:后溪。
操作方法:在阿是穴温针灸的同时,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30*25 mm)直刺两侧后溪穴约15 mm深,间断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次,留针30分钟后出针。
2.2 对照组采用齐刺加推拿法。
齐刺法:
取穴:阿是穴和阿是穴水平旁开0.3~0.5寸的痛点边缘处。
操作方法:用华佗牌一次性无菌针灸针(规格:0.35*40 mm)直刺入阿是穴和阿是穴水平旁开0.3~0.5寸的痛点边缘处,皆直刺入10-30 mm深(依患者胖瘦而定),以得气为度; 间断用捻转平补平泻法行针3次,留针30分钟后出针。
推拿法:起针后,医者用拇指、示指指腹沿阿是穴及两旁按揉3~5次,理顺棘上棘间韧带,并在压痛处紧压3次结束。
两组均是每天治疗1次,5次为1疗程。
治疗1疗程后观察疗效。
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1994年《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①治愈:腰痛消失,脊柱活动功能恢复正常; ②好转:
腰痛明显减轻,劳累或弯腰时仍有痛感; ③未愈:腰痛无减轻,活动无改善。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2组总有效率与治愈率有显著差异,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组疗效明显优于齐刺加推拿组。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n 治愈好转未愈治愈率(%) 总有效率(%)
治疗组 60 54 6 0 90.0 100.0①
对照组 60 36 11 13 60.0 78.3
与对照组比较,①P<0.01
5 讨论
颈段的棘上韧带宽而厚,胸段变得纤细,腰段又较为增宽,故中胸段棘上韧带损伤多见。
棘间韧带由三层纤维组成,其纤维之间交叉排列,易产生磨损。
由于腰5~骶1处无棘上韧带,且处于活动腰椎和固定的骶椎之间,受力最大,故此处棘间韧带损伤机会也最大。
棘上、棘间韧带损伤的病因及病理长期埋头弯腰工作者,不注意定时改变姿势;脊柱因伤病不稳定,使棘上、棘间韧带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即可产生小的撕裂、出血、渗出。
如伴有退行性变,则更易损伤。
这种损伤性炎症刺激分布到韧带的腰神经后支的分支,即可发生腰痛。
病程长者,韧带可因退变、坏死而钙化。
棘上韧带与棘突连接部可因退变、破裂而从棘突上滑脱。
此外,因暴力所致棘上、棘间韧带破裂,在伤后固定不良而形成较多瘢痕,也是慢性腰痛的原因。
[1]
祖国医学认为,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属于中医“痹证”范畴。
《素问-痹论》云:“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也”。
棘上、棘间韧带位于后正中线,在督脉之上,《难经?二十八难》记载:“督脉者,起于下极之俞,并于脊里……”,《灵枢?经脉》云“督脉为病,实则脊强,虚则头重。
”督脉是全身阳脉之海,居于阳位,易受风寒湿邪侵袭,使督脉经气不通,血液凝滞,肌肉失却温煦,筋骨失于濡养,加之长期慢性劳损,用力不当或努力负重导致筋脉裂伤、瘀血内停等均能导致腰背部经气不通,气滞血瘀,不通则痛。
使用毫针针刺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可疏通督脉经气,活血养筋。
针刺信号能抑制疼痛信号在神经系统的传输,激活脑内的内阿片肽系统,使内阿片肽增多,促进脑内5-HT合成、释放和利用,从而起到镇痛作用。
温灸能祛寒散瘀,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和组织代谢,促进炎症、瘀血的吸收。
阿是穴通常被认为是病变部位和病理变化的反应点,刺之常取得明显效果。
后溪为手太阳经俞穴,又为八脉交会穴,通督脉,具有疏筋活络、行气止痛、补阳之功,可以疏调督脉、太阳经气,壮腰健肾。
《拦江赋》特指“后溪专治督脉病”。
所以针刺后溪对本病能起到立竿见影之效。
两穴合用,疏通督脉之力尤甚,又可补阳。
督脉经气通,血行畅,阳气旺,则肌肉得于温煦,筋骨得于濡养,“通则不痛”。
本研究表明,阿是穴温针灸加针刺后溪穴治疗棘上、棘间韧带损伤具有操作简单,安全无不良反应,疗效好,痛苦少的特点,优于以往传统的治疗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吴在德主编.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外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931-932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ZY/T001.1~001.9-94 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