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冈翠竹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a7c7256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7a26118.png)
《井冈翠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理解《井冈翠竹》这篇课文;(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了解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翠竹的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2)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学会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2)感受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3)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珍惜资源,保护生态。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和理解课文《井冈翠竹》;2. 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3. 了解井冈山的自然风光和翠竹的特点。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所表达的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和赞美之情;2. 培养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的能力;3. 学会通过朗读和表演等方式,表达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四、教学准备:1. 课文《井冈翠竹》的文本;2. 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3. 教学多媒体设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井冈山的图片或视频资料,引导学生关注井冈山的自然风光;(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井冈山的了解和印象。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井冈翠竹》,理解课文内容;(2)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与同桌交流分享。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井冈翠竹的特点和作者对井冈翠竹的喜爱赞美之情;(2)每组选代表进行汇报,分享讨论成果。
4. 探究学习:(1)教师引导学生发挥想象,联想自己曾经见过的翠竹或竹林景象;(2)学生分享自己的想象和感受,进行互动交流。
5. 朗读与表演:(1)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表情和动作的配合;(2)学生自选片段进行表演,展示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提出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建议。
《井冈翠竹》PPT公开课课件
![《井冈翠竹》PPT公开课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350a4baf7fd5360cbb1adb8f.png)
预习检查
1、熟练读出课后的词语。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字词乐园
梭镖 坚韧 赣江
老表 茨坪 呼啸 凯歌 业绩 陡峭 深坳 稠密 功勋
字词乐园
郁郁苍苍 鬼哭狼嚎 悬崖绝壁 亭亭玉立 千里迢迢 坚贞不屈
重重叠叠 血雨腥风 幽谷荒滩 成年累月 攀山过岭 密密麻麻
魂飞魄散 绞尽脑汁 穿云钻雾 风吹雨打 一望无际
课文详解
1.井冈的毛竹象征着什么? 2.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 说说中心是用什么手法表达 的?
本文大量运用了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
拟人: 排比: 反问: 顶针: 设问:
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 领到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革 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开展得 如火如荼,并不断走向胜利。文章 歌颂井冈毛竹,其实是歌颂井冈山 的军民。
图解结构
井冈翠竹
外形 作用
亭亭玉立 挺拔修长 功绩
概括主题
我们了解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 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课 文通过记叙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所做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 对井冈翠竹的无限赞美和敬佩之情,歌颂了 井冈山人及中华儿女的战斗精神。
写法点拨
•
5.分小组讨论是合作,表演课本剧更 是合作 的高级 形式, 在短短 的时间 内,同 学们要 把课文 内容以 课本剧 的形式 表演出 来,没 有合作 的精神 是不可 能完成 的。演 课本剧 不是一 件简单 的事情 ,这里 有导演 、演员 的分工 ,道具 的使用 ,等等 。
•
6.因为文中说,白兔原本是快乐的, 自从拥 有了月 亮以后 ,她便 产生了 无穷的 得失之 患,所 以她放 弃了, 求诸神 之王撤 销那个 慷慨的 决定。
《井冈翠竹》完整版课件.
![《井冈翠竹》完整版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98582a00a76e58fafab003bb.png)
井冈山市位于江西省,是毛泽东 同志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 中国旅游胜地、爱国主义教育基 地和国家园林城。
井冈山,山高林密,沟壑纵横,层峦迭峰,地势险峻。 其中部为崇山峻岭,两侧为低山丘陵,从山下往上望, 巍巍井冈就如一座巨大的城堡,五大哨口是进入"城堡" 必经的"城关"把守此地,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
这个句子是在描写翠竹的什么特点?从那些词语感受到? 这个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读文章5——12自然段,勾 画井冈翠竹让人难忘的地方。
二、井冈翠竹在中国革命的各个时期发挥的重要作用,做出
的不朽功绩让人难忘。
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30里竹钉阵,使多少 白匪魂飞破散,鬼哭狼嚎。 魂飞破散,鬼哭狼嚎是什么意思?赞扬了什么?
“青了又黄, 黄了又青” 寓意在岁月的变迁 中, 毛竹的顽强精神从未改变。
从它们滑下溪水, 转入大河, 流进赣江, 挤上火车, 走上迢迢的 征途。
这句话运用拟人的修辞方法, 通过 “滑” “转” “流” “挤” 四个字,表现出毛竹乐于奉献的革命 精神。
郁郁苍苍 鬼哭狼嚎
重重叠叠 血雨腥风
魂飞魄散 绞尽脑汁
青青翠竹
亭亭玉立 迢迢征途
笑呵呵 气哼哼 蹦跶跶 羞答答
哭咧咧
绿油油
白茫茫
1\ 漫天风雪(遍 满) 漫无边际(广泛;不 受约束) 水漫出来(水过满,向外流) 2\ 绞尽脑汁(完) 尽人皆知(全部;所有) 尽力而为(全部用出) 3\ 成年累月(积累) 果实累累(连接成串) 4\ 殷切期望(深厚) 殷实人家(丰富;富裕) 招待殷勤(殷切;热情) 连篇累牍(连续)
远
拟人 排比
近
井冈翠竹原文
![井冈翠竹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601647a4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b896981.png)
井冈翠竹原文井冈翠竹,又称井冈山翠竹,是中国江西省井冈山地区所生长的一种绿色植物。
它以其独特的形态和鲜艳的颜色而闻名于世。
井冈翠竹生长在海拔1600米至2000米的山区,常年被云雾缭绕,土壤肥沃,气候湿润,这些特殊的生态环境造就了它的壮丽和美丽。
井冈翠竹的叶子呈染绿色,叶片细长柔软,犹如柳叶般婀娜多姿。
每一片叶子都密密麻麻地生长在竹秆上,整齐地排列着,给人以视觉上的冲击。
这种翠竹自然生长,没有经过任何人为修剪和整理,却恰到好处地展示了它的独特之处。
井冈翠竹的竹节也是其独特之处。
每一个竹节上都有明显的纹路,看起来像是竹子的指纹,给人一种自然而又神秘的感觉。
这些竹节层层叠叠,相互交错,呈现出一种富有层次感的美丽。
有人说,井冈翠竹的竹节好像是山间风吹雨打的痕迹,历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成果。
井冈翠竹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它的颜色。
在阳光的照射下,井冈翠竹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绿色,从浅绿到深绿,从明亮的绿到深沉的墨绿,给人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
它的颜色仿佛是大自然的画笔所创造的,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想象空间。
井冈翠竹不仅仅是一种美丽的植物,它还具有许多独特的功效和价值。
井冈翠竹的叶子和竹节是中草药的重要组成部分,富含丰富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它具有清热解毒、清肺润燥、安神定志等功效,被广泛应用于中医药领域。
此外,井冈翠竹还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
其独特的形态和鲜艳的颜色,使其成为园林景观中的宝贵资源。
人们将井冈翠竹栽培在花坛中、庭院中、公园中,给人们带来一片翠绿的海洋,享受大自然的美丽。
在井冈山地区,每年还举办一系列井冈翠竹节庆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和参观,成为当地的旅游名片。
井冈翠竹不仅仅是一种植物,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
井冈山地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发源地之一,井冈翠竹正是井冈山的象征物之一。
井冈翠竹顽强地生长在崇山峻岭之间,象征着井冈山人民的坚韧和不屈不挠的精神。
正是这种精神支撑着他们在困境中奋发向前,取得了伟大的胜利。
井冈翠竹阅读答案
![井冈翠竹阅读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ece50c2ec3a87c24128c40e.png)
井冈翠竹阅读答案《井冈翠竹》这篇散文依次写了毛竹的样子,那大家怎么做这篇文章的阅读题呢?本文是为大家收集的井冈翠竹阅读答案,欢迎参考借鉴。
井冈翠竹阅读原文①六月,井冈的杜鹃已然谢了,再看不到山野间那一丛丛火焰般燃烧的热烈景象.但经过整整一个春天雨水的滋润,满山的草木却如墨染似的浓绿.此时最让人动心的当然还是瀑布.②井冈山瀑布最集中的地方是龙潭.一道长仅两公里的峡谷里,竟汇集了五潭十瀑.大小瀑布在悬崖峭壁之间,奔腾呼啸,引得峰鸣谷应,将大山的生命演绎得如此豪壮.③到龙潭看瀑布,既可以乘缆车,也可以步行,当然各有好处.缆车是从高空俯瞰,有一段几乎是贴着瀑布的水面缓缓下降,离开了缆车,无论是谁,也无法在这样近的距离、在这样的高度看着万斛(h*,容器)泉流最初跌落的景象.当然,要观赏瀑布最后的跌落,则须下了缆车,徒步走到瀑布近前.这最后的一刻,似乎不像起始那样有序,但却变化万千,极其壮观.瀑布的下方,是一面空潭.瀑布落到潭中,发出喧雷般的响声,溅起的水花,化作漫天大雨.风忽忽闪闪,挟着水花和雾气,在峡谷间游荡.其实,在瀑布的中段,瀑流的下落就起了瀑布里,景象万千,每一股大瀑布里都藏着无数小瀑布,水流纵横交错,穿梭来往,溅珠喷玉,展开了一幅幅纷纭变幻的生命景象.④井冈山落差最大的瀑布——飞龙瀑布则在五指峰下的水口.150米高的瀑布如同一幅巨大的壁挂高悬于天地之间.沿着石砌小道往下走,老远就能听到喧腾的水声,在山谷轰鸣.待走到瀑布近前,更觉得气势不凡.瀑布不是一泻直下,而是折成两叠,上一叠,似乎是斜刺里冲出的一支奇兵,急骤驰骋,势不可当;下一叠,则如千军万马,漫山遍野而下,但见戟戈耀目,烟尘滚滚,盈耳则是风萧马嘶,吼声如雷.⑤在瀑布的上方,所看到的情景却完全不同.透过稀疏的树丛,面前只是一条不起眼的小溪.水流十分平静,从叶隙筛下的点点阳光,在溪面上轻轻地跳跃着,溪水缓缓流过树丛,流过石滩,像一支德沃夏克极具抒情意味的交响曲,节奏欢欣而舒缓.可是它们哪里知道,仅仅是几步之外,它们的命运将要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它们没有任何选择,甚至不容许有一丝犹豫,它们平静的生涯已经走到尽头,于是就这样相互簇拥着向一道深渊一跃而下.也许它们谁也没有想到,这身不由己的一跃,竟使得生命的瞬间如此壮观又如此辉煌!⑥倘若没有面前的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那么,溪水将依然唱着平静而舒缓的歌,在丛林中穿行,与鹅卵石和水草嬉戏,像每一条平平常常的小溪,日子过得单调而轻松.其实,只要给它们机会,任何一条看似不起眼的小溪,都能将生命化作万丈飞瀑.⑦六月,在井冈山旅行,听听瀑布的喧响,那似风似雨的轻吟抑或如雷如鼓的轰鸣,都能引发你内心的回应,因为,那是大自然的呼唤,是大地律动的脉搏.没有什么比这样的声音更让人沉醉了.井冈翠竹阅读题目(1)给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并结合上下文解释该词语.1俯|瞰|():2驰|骋|():3|瞬|间():(2)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描写龙潭瀑布的?请阅读文章第③自然段,作简要分析.(3)有人将文章第③自然段划波浪线的文字做了如下的改写,你认为改写得有没有道理,请作简要分析.原文:有急匆匆,一泻到底的;有从容优雅,款款而降的;也有寻找岩石作落脚点,悄然离队,但最终又不得不从岩石上漫流而下的;还有的……改文:有的,直流到底,有的慢慢落下,有的溅上岩石又流下去,还有的……(4)仿照文章第⑥自然段中“|倘若没有|面前的峭岩悬崖,|倘若没有|忘我的奋身一跃,自然,也便没有这样一道绚丽的生命华彩”这句话的形式,仿写一句话,要求用上例句中加粗的词语.井冈翠竹阅读答案(1)kanchenshun(2)按空间顺序来写的(3)原文比改文写得好,原文描写生动形象,让人有一种亲眼所见的感觉,而改文并没有原则上的错误,但是语句太过直板、单调,本文是写景的,如果用这样的句子只会是文章的败笔.(4)倘若没有野火的焚烧,倘若没有顽强的生命力,自然也便没有春风吹又生的活力.。
《井冈翠竹》教案设计启发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能力
![《井冈翠竹》教案设计启发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能力](https://img.taocdn.com/s3/m/56808d89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82.png)
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启发孩子的想象和思考能力则是教育的重要任务。
在这一方面,课本教材的设计尤为重要。
本文将着重阐述一份关于《井冈翠竹》的教案设计,以便帮助孩子们更好的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和思考能力。
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课教学,使学生能够:1. 了解《井冈翠竹》的内容和寓意;2. 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方法,认识到翠竹婆婆及其故事的深远影响;3. 增强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和鉴赏能力;4.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发掘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5.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一)预习环节引导学生预习《井冈翠竹》的故事情节,让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感受故事的情感价值和意义。
(二)观影环节引导学生观看《井冈翠竹》的影视作品,让学生深入感受故事中人物形象的特点、语言表达的技巧、场景氛围的营造等各个方面。
(三)阅读环节引导学生深入阅读《井冈翠竹》的原著,让学生实际操作,深刻理解故事的主题、寓意和价值;掌握作者的写作技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表演环节让学生分组,通过向导师请假,申请到校大礼堂或小剧场等场地,组织学生排演话剧《井冈翠竹》,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亲身体验故事中的情景和感受。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更具体地理解翠竹婆婆形象的描写和表达,而且可以表现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造力。
(五)作文环节让学生根据故事中的人物、情节和感悟,自由涂鸦,线条和颜色随意,画出自己心底所想的翠竹婆婆;要求学生在课上写一篇500字左右的作文,写出画中翠竹婆婆的形象、特点及内涵,引导学生发掘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方法(一)多媒体教学法采用多媒体教学法,引导学生通过观看影片,先行感受翠竹婆婆的形象和内涵,为后来阅读原著和表演话剧打下基本认识。
(二)互动教学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力,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学习进展的过程中,有机会互动交流,以利于深入理解故事的情节和文化内涵。
《井冈翠竹》PPT课件
![《井冈翠竹》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2208669ae87101f69e3195ee.png)
预习检查
1、熟练读出课后的词语。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字词乐园
梭镖 坚韧 赣江
老表 茨坪 呼啸 凯歌 业绩 陡峭 深坳 稠密 功勋
字词乐园
郁郁苍苍 鬼哭狼嚎 悬崖绝壁 亭亭玉立 千里迢迢 坚贞不屈
重重叠叠 血雨腥风 幽谷荒滩 成年累月 攀山过岭 密密麻麻
魂飞魄散 绞尽脑汁 穿云钻雾 风吹雨打 一望无际
图解结构
井冈翠竹
外形 作用
亭亭玉立 挺拔修长 功绩
概括主题
我们了解了革命根据地人民在过去和现在 所表现出来的崇高品质,歌颂革命精神。课 文通过记叙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和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所做的伟大贡献,表达了作者 对井冈翠竹的无限赞美和敬佩之情,歌颂了 井冈山人及中华儿女的战斗精神。
写法点拨
课文详解
1.井冈的毛竹象征着什么? 2.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 说说中心是用什么手法表达 的?
本文大量运用了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
拟人: 排比: 反问: 顶针: 设问:
1927年,毛泽东同志在井冈山 领到了秋收起义,建立了第一个革 命根据地。从此,中国革命开展得 如火如荼,并不断走向胜利。文章 歌颂井冈毛竹,其实是歌颂江西省的西南部, 是毛泽东同志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 据地。井冈山以其革命历史而名扬 天下,成为全国爱国主义,革命传 统教育的基地。1982年,这里被列 为 国 家 重 点 风 景 名 胜 区 , 1991 年 被 抨为"中国旅游胜地四十佳",1994年 又定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国 家园林城。
托物言志
指借助外界的某种事物来表明自己的好恶爱憎的情感, 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某种外物之上的一种写作方法。运 用这种方法作文,可达到举浅近事物表达深远的思想感情, 写寻常之物表达重大主题的目的。它的特点是通过状写事物, 感物而生情,托物而言志。它是先写物,但不就物论物,不 停留于物本身,而是将物清晰地展示在读者面前之后,再赋 予物更深一层含意。由物而生情,通过抒发情怀,表述事理, 来突出文章主题。
《井冈翠竹》PPT课件【精品推荐课件】
![《井冈翠竹》PPT课件【精品推荐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9956f95763231126edb11fd.png)
预习检查
1、熟练读出课后的词语。
2、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字词乐园
梭镖 坚韧 赣江
老表 茨坪 呼啸 凯歌 业绩 陡峭 深坳 稠密 功勋
字词乐园
郁郁苍苍 鬼哭狼嚎 悬崖绝壁 亭亭玉立 千里迢迢 坚贞不屈
重重叠叠 血雨腥风 幽谷荒滩 成年累月 攀山过岭 密密麻麻
魂飞魄散 绞尽脑汁 穿云钻雾 风吹雨打 一望无际
理解词语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修长或花木形体挺拔。 魂飞魄散:形容非常惊恐。 鬼哭狼嚎:形容大声哭叫声音凄厉(含贬义) 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昂扬。 坚韧:坚固有韧性。 坚贞不屈:节操坚定不变。 生机:生命力,活力。 一望无际:一眼望不到边,形容十分辽阔。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殷切:深厚而急切
拓展提升
课文通过记叙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 代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所做的伟大贡 献,表达了作者对井冈翠竹的无限赞 美和敬佩之情,歌颂了井冈山人及中 华儿女的战斗精神。
心灵感悟
井冈翠竹在革命战争年代 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做出了伟 大贡献,井冈翠竹的精神令我 们敬佩,井冈山人及中华儿女 的战斗精神需要我们传承。
随堂练习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 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 )溪 水,( )大河,( )赣江,( ) 火车,( )迢迢的征途。
随堂练习
这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 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滑下) 溪水,(转入)大河,(流进)赣江, (挤上)火车,(走上)迢迢的征途。
谢谢同学们的精彩表现 再见
课文详解
1.井冈的毛竹象征着什么? 2.请找出本文的中心句?并 说说中心是用什么手法表达 的?
本文大量运用了修辞方法,请各举一例。
拟人: 排比: 反问: 顶针: 设问: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井冈翠竹》教案设计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井冈翠竹》教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af5f4d78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93.png)
长春版六年级下册语文《井冈翠竹》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掌握《井冈翠竹》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学习理解课文中的生词和短语。
3.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4.帮助学生理解并提高对作者想表达的主旨理解。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引入1.以问答形式向学生提出问题:“你们都知道竹子吧?竹子在中国有什么寓意和象征意义?”2.学生讨论后,引出今天的话题:《井冈翠竹》学习重点1.引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词语‘路途’‘筱箦竹’‘白茅地’等,掌握课文中的基本情节和主题。
2.帮助学生分析课文中人物的性格和情感,了解怀念故乡的情感。
3.加深学生对作者的理解和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第二课时引入视听欣赏两则短小精悍的文本,分别是:1.泰戈尔的《竹林七贤》临行贴士须眉削清狂草,花箬披肩翠黛。
吴山青似碧琉簪花时岂绝2.李清照《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学习重点1.学生进行思考和比较,并结合今天的课文《井冈翠竹》,思考翠竹与其他文本中的竹子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课文中的情感和人物性格,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第三课时引入1.询问学生对已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导入今天的课文,我们今天来学习阅读《井冈翠竹》的正文部分。
学习重点1.通过听读交织的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提高语音语调和阅读流畅度。
2.引导学生深入思考课文中的人物形象、情感和人生感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第四课时引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经学习过的内容,学生自由发言。
2.导入今天的课文《井冈翠竹》的结尾。
学习重点1.学习理解课文的结尾,掌握课文表达的情感和主旨。
2.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所理解的“竹”,并以此来总结和概括课文表达的主旨。
3.培养学生简洁表达能力和总结能力。
教学后记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对于《井冈翠竹》的主题已经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思考,同时也增强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辨能力。
接下来,可以逐步向学生推荐更多类似类型的文本来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考写出短小精悍的小故事或小文章,来加强学生的写作和思考能力。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84641764afe04a1b071dea0.png)
井冈翠竹课文_井冈翠竹教学设计课文《井冈翠竹》出自六年级下册语文课文,其原文如下:【课文】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翻神采。
“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井冈山人爱这么自豪地说。
有道是:天下竹子数不清,井冈山竹子头一名。
是的,当年用自己的血和汗保卫过第一个红色政权的战士们,谁不记得井冈山上的翠竹呢?用它搭过帐篷;用它做过梭镖;用它当罐盛过水,当碗蒸过饭;用它做过扁担和吹火筒;在黄洋界和八面山上,还用它摆过三十里竹钉阵,使多少白匪魂飞魄散,鬼哭狼嚎。
如今,早就不再用竹钉当武器了,然而谁又能把它们忘怀呢?你看,那边山路上走来了两位老表,一人提着一只竹筒。
这是什么?这不是红军的硝盐罐吗?要不,是给山头的红军送饭来了吧?这两只小小的竹筒,能引起老表们想起冲过白匪封锁线冒着生命危险送上山来的粮食,想起山上缺粮的年月。
那时,红军每天每顿只能用南瓜充饥,但是同志们仍然意气风发地唱:“天天吃南瓜,革命打天下!”你看那行毛竹做的扁担,多么坚韧,多么结实,再重的提子也能挑得起。
当年毛委员哪里只是粮食?挑的是中国的无产阶级革命!我们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正是用井冈山的毛竹做的扁担,把这关系全中国人民命运的重担,从井冈山出发,走过漫漫长途,一直挑到北京城。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山去了。
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的人民一样,坚贞不屈。
血雨腥风,毛竹青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地上的竹根。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际的翠竹。
毛竹年年长,为的是向敌人示威;井冈山是压不倒、烧不光的。
毛竹年年绿,为的是等待亲人,等待当年用竹筒盛水蒸饭、用竹钉竹枪打白匪的红军,等待自己的英雄子弟。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eb5085eb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d4.png)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井冈翠竹》的基本内容,了解文章的背景和意义。
能够分析文章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思考能力。
学会通过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和感受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培养学生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井冈翠竹》的阅读与理解:让学生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分析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理解人物的情感和思想。
2.2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理解其作用和效果。
分析课文中的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对话等,理解其对主题的展示和人物的塑造。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引入井冈翠竹的图片或视频,引起学生对课文主题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井冈翠竹的特点和意义。
3.2 阅读与理解: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和情节。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互相交流和补充。
3.3 分析与讨论:引导学生注意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进行分析和解说。
分组讨论,让学生探讨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展示。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情况,包括阅读、讨论和表达等,给予积极的反馈和鼓励。
4.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堂讨论和问题解答,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及时进行指导和帮助。
4.3 团队合作能力:观察学生在分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交流和分享等,给予评估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文中的描写和对话,编写一段小故事或短文,展示自己对人物的情感和思想的理解。
5.2 相关活动: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自然环境,增强对自然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井冈翠竹》课文文本6.2 辅助材料:井冈翠竹的相关图片、视频、背景资料等6.3 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白板等第七章:教学安排7.1 课时:本课文教学安排2课时完成7.2 教学步骤:第一课时:阅读与理解、分析与讨论第二课时:教学评价、教学延伸7.3 教学时间分配:第一课时:课文阅读与理解(20分钟)、分析与讨论(20分钟)、总结与导入(10分钟)第二课时:教学评价(15分钟)、教学延伸(15分钟)第八章:教学策略8.1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井 冈 翠 竹
![井 冈 翠 竹](https://img.taocdn.com/s3/m/8d2c54c5bb4cf7ec4afed024.png)
பைடு நூலகம்
袁 鹰
原名田钟洛,是当代著名的 作家、诗人、儿童文学家、 散文家。 参加工作以后改 名袁鹰。四十多年来,写了 大量散文、诗歌、报告文学 和儿童文学作等。 作品: 《新生代》《第一个火花》 《红河南北》《风帆》《第 十个春天》《江湖集》《花 环》《丁丁游历北京城》等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 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 重叠叠,望不到头。到近处看, 有的修直挺拔, 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 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 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 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 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 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 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 别有一番神采。 别有一番神采。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 毛委员和朱军长下山去了,红军下 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 山去了。井冈山的毛竹,同井冈山人 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 一样坚贞不屈。血雨腥风里,毛竹青 了又黄 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 了又黄,黄了又青,不向残暴低头, 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 不向敌人弯腰。竹叶烧了,还有竹枝; 竹枝断了 还有竹鞭, 断了, 竹枝断了,还有竹鞭,还有深埋在地 下的竹根。 野火烧不尽, 下的竹根。“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 一到春天,漫山遍野, 生。”一到春天,漫山遍野,向大地 显露着无限生机的, 显露着无限生机的,依然是那一望无 际的翠竹! 际的翠竹!
表达方式: 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 表达方式: ①表达方式分为叙述、描写、说明、 抒情、 抒情、议论等 ②一篇文章可以以一种表达方式 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也可以几种结合。 为主,兼用其它表达方式;也可以几种结合。 关于表现手法: 关于表现手法: 托物言志 写景抒情 叙事抒情 直抒胸臆 顺叙 倒叙 插叙 对比 衬托 卒章显志 象征 衬托 想象 联想 照应 寓情于景 托物言志 反衬 烘托 托物起兴 美景衬哀情 渲染 虚实结合 间接抒情等, 侧面描写 正面描写 直接抒情 间接抒情等,数 量不限 关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拟人和拟物 拟人和拟物)、 关于修辞手法: 比喻、比拟 拟人和拟物 、夸 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反问、 张、对偶、排比、反复、借代、反问、设问等
井冈翠竹
![井冈翠竹](https://img.taocdn.com/s3/m/e73f11d6ad51f01dc281f16c.png)
课堂小结:
1.完整朗读第二部分。
2.“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
3.军民鱼水情,齐心抗敌顽。坚贞如翠竹,
人间换新颜。
课堂延伸:
井冈翠竹 冉长春 茨坪红土两丛竹, 群根破岩万竿出。 断头余身犹举火,
一炬燎原九州舒。
板书设计:
井冈翠竹 井冈翠竹 井冈山人 葱郁秀美 英勇顽强 坚贞不屈 不屈不挠 建立功勋 献出一切
课堂延伸:
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等待亲人解放军 的是竹子吗?作者表面上是赞美竹子,实际上是赞 美谁呢? 井冈山人民
整体感知:
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呢?
1、红军战士用竹子做器具当武器同敌人战斗。
2、井冈翠竹坚贞不屈。
课堂训练:
作者写了哪三类人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老乡:视红军战士为亲人
关于作者:
袁鹰,原名田钟洛,当代著名作 家、诗人、儿童文学家、散文家。 生于一个破败的地主家庭。1943 年考入之江大学教育系,在校期 间即参加《莘莘》、《新生代》、 袁鹰《联声》报刊的编辑1945年 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被分配在 学生运动、文艺和宣传部门工作, 长期在报社当记者、编辑。1954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历任《世 界晨报》、《联合晚报》副刊编 辑。
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
亭亭玉立:形容美女身材细长或花木
等形体挺拔。
这里指修直挺拔的毛竹。
层次分析:
(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井冈翠竹》另辟教案,让你不一样
![《井冈翠竹》另辟教案,让你不一样](https://img.taocdn.com/s3/m/db12925b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ab.png)
作为一位教师,教学是我一直以来最为关注的事情。
好的教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之一。
在教学过程中,我常常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内容不断修改和完善教案。
在这个过程中,我读到了一篇优秀的文学作品——《井冈翠竹》。
《井冈翠竹》是鲁迅先生所写。
在这篇文学作品中,鲁迅运用了丰富的语言技巧和形象描绘,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乡村民间所经历的苦难和磨难,表达了对社会的批判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作为一名教师,我认为将这一文学作品用在课堂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
一、教学目标通过学习《井冈翠竹》,学生能够了解鲁迅的思想以及文学作品中的语言技巧和形象描绘,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增强对人性的思考与关注。
二、教学内容1.鲁迅先生的思想及其文学成就通过了解鲁迅先生的思想、人生经历和文学成就,展示鲁迅成为民族英雄以及文化大师。
引导学生从鲁迅的思想、文学手法以及作品中去汲取营养,进一步拓展学生的思维和视野。
2.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井冈翠竹》通过阅读鲁迅的文学作品《井冈翠竹》来学习鲁迅的文学技巧、思想和风格。
还可以了解到作品中所包含的丰富的人文内涵,如对乡村生活和农民命运的描绘,对当时社会阶级和国家状况的批判等。
3.写作表达通过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和分析,让学生从中学习如何运用文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思想,学习如何用文学方法去表达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方法1.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通过布置一定的任务,让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来。
例如,可要求学生在阅读前提出问题,收集与文本相关的信息素材,在阅读中反复思考、做笔记和思维导图,以便进行以后的讨论和分析。
2.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从思考与自己相关的问题。
例如,让学生思考一下文学作品和自己的生活有什么联系?让学生思考一下文学作品中的人物与自己相关的人物有什么异同之处?如此来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3.团体讨论和个人写作相结合鼓励学生参加小组讨论和个人写作。
小组讨论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共同进步,个人写作则可以更好地锻炼学生自己的表达能力。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02d76931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332fabb.png)
《井冈翠竹》语文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文章的结构和写作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提高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学会通过朗读、默读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学生的信息筛选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井冈翠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2)培养学生对革命先烈的敬仰之情。
(3)培养学生珍惜美好生活,努力学习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1. 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 课文内容的理解与分析。
3. 朗读、默读等阅读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所涉及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的理解。
2. 文中隐喻和象征手法的把握。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课文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 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出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发表自己的看法。
(2)简介井冈翠竹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3)板书课题,引导学生朗读。
2. 学习课文(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教师辅导学生学习生字词,并进行互动练习。
(3)分段朗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课堂讨论(1)让学生谈谈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关键信息,进行小组讨论。
(3)分享讨论成果,教师进行点评。
4. 课堂小结(1)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强调生字词的学习和运用。
(3)布置课后作业。
5. 课后作业(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收集有关井冈翠竹的资料,进行探究学习。
六、教学策略1. 情境教学:通过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视频等资料,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课文所描述的场景,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情感教学: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对井冈翠竹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井冈翠竹》教案
![《井冈翠竹》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5ed0db8c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9ea2c75.png)
《井冈翠竹》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理解课文中的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2)激发学生对革命先辈的敬仰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理解课文中所描述的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井冈翠竹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美景。
(2)简介井冈翠竹的历史背景及其在革命战争中的重要作用。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词义。
(2)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了解井冈翠竹的特点及其象征意义。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
(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难点内容。
(2)分析课文结构,引导学生学会从关键词、中心句等方面入手,提炼文章的主旨大意。
5. 情感教育:(1)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对井冈翠竹的赞美之情,培养热爱大自然的意识。
(2)启发学生思考如何学习井冈翠竹的革命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课后作业:1. 熟读并背诵课文《井冈翠竹》。
2. 运用课文中的生字词,写一篇关于井冈翠竹的小练笔。
3. 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井冈翠竹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及学习态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关注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革命岁月 井冈翠竹∣长春版
![六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革命岁月 井冈翠竹∣长春版](https://img.taocdn.com/s3/m/c9b17c30a417866fb84a8ee4.png)
课文讲解
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呢?
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用竹子做器具当武器同 敌人战斗。
第8、9自然段:井冈翠竹坚贞不屈。(品格)
课文讲解
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等待亲人解放军的是竹 子吗?作者表面上是赞美竹子,实际上是赞美谁呢?
井冈山人民
课文讲解
作者写了哪三类人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中国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的赞颂。 为什么要借井冈翠竹而不借别的事物写人?
因为井冈山是革命的发源圣地,井冈山人民象竹 子那样在革命各个时期有着重要功绩,最具典型性。
课文讲解
(一)学习第三部分(13)自然段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井冈翠竹 都在无私地奉献着,所以作者由衷地赞美它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课文讲解
梳理课文结构
快速地浏览课文,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可分成四个逻辑段。 (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 。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如:“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 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这句话将修 直挺拔的竹子比喻成山头的岗哨和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井冈翠竹的 革命风采。
(4)作者多么喜欢井冈山上的毛竹啊,你能读一读吗?
课文讲解
(1)老乡:视红军战士为亲人 (2)战士:不怕困难,忠于革命 (3)革命家:身先士卒,高瞻远瞩
课文讲解
“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
井冈翠竹这篇课文
![井冈翠竹这篇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c2c766c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01.png)
《井冈翠竹》是1998年入选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二课的课文,作者是黄晔。
这篇课文讲的是井冈山的竹子。
全文共有四个自然段,第一段写大竹林的位置,第二、三自然段描述了井冈翠竹的美丽与坚韧,最后一段呼应开头。
以下是课文原文:
井冈山五百里林海里,最使人难忘的是毛竹。
从远处看,郁郁苍苍,重重叠叠,望不到头。
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
竹林里,地下厚厚的竹叶,它们用那黄黄的泥沙,把红米饭的香气,渗进阴暗的竹林地下。
你在这广泛的竹海里,会感到一种顽强的生命力。
隆冬要来,疾风猛吹,大雪纷飞,但是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
严寒损竹笋,可是井冈翠竹,却洋溢着青春的活力。
漫天飘游着竹绿花开的云雾。
井冈翠竹啊!你在我心中永远是那么青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在革命年代,井冈翠竹成为了战斗的武器,那么在 新中国成立后,它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呢?
(3)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请朗读第12自然段。 (4)在这部分,作者通过描写竹子又在赞美谁呢? 砍伐毛竹的人 (5)作者为什么称赞他们是英雄?指导朗读相应语句。
课文讲解
井冈翠竹为什么使人难忘,作者歌颂的只是翠竹吗? 赞颂竹子对革命贡献,实质上是对井冈山人民为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读读课文理解内容
思考:
课文共有几自然段?给文章划分层次,理清结构。 1.请同学们认真朗读课文,总结出每段的段意。 2.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竹之外形和竹之功能。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快速地浏览课文,全文共分为几部分?分别写了什么?
课文可分成四个逻辑段。 (1)1—2自然段,描写了竹子的样子。 (2)3—9自然段,描写了竹子在革命战争年代所起的作用。 (3)10—12自然段,描写竹子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贡献。 (4)13自然段,总结全文,赞美井冈山的竹子。
课文讲解
“井冈山终于换了人间”是什么意思?
军民鱼水情,齐心抗敌顽。坚贞如 翠竹,人间换新颜。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一)学习第三部分(10-12)自然段
(1)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井冈翠竹都有那些贡献? 一写开发竹林,二写修竹滑道,三写走上征途。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一)学习第一部分( 1、2 )自然段
1.指名朗读课文,思考: 井冈翠竹是什么样的?请同学们找出描写翠竹外形的句子。 2.交流学习收获。 (1)郁郁葱葱、重重叠叠是什么意思? (2)文章描写了什么,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主要写了竹之外形,按由远及近的观察顺序写。
课文讲解
中国革命作出的杰出贡献的赞颂。 为什么要借井冈翠竹而不借别的事物写人?
因为井冈山是革命的发源圣地,井冈山人民象竹 子那样在革命各个时期有着重要功绩,最具典型性。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一)学习第三部分(13)自然段
无论是战争时期,还是和平年代,井冈翠竹 都在无私地奉献着,所以作者由衷地赞美它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3)作者都运用了哪些修辞方法? 作者运用排比、比喻等多种修辞手法,描写了井冈翠竹的特点。
如:“到近处看,有的修直挺拔,好似当年山头的岗哨;有的密密麻麻,好似埋伏 在深坳里的奇兵;有的看来出世还不久,却也亭亭玉立,别有一番神采。”这句话将修 直挺拔的竹子比喻成山头的岗哨和埋伏在深坳里的奇兵,恰如其分的表现了井冈翠竹的 革命风采。
(4)作者多么喜欢井冈山上的毛竹啊,你能读一读吗?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一)学习第二部分(3-9)自然段
井冈山竹子的革命战争功绩表现在哪些方面?革 命战争年代三写竹子分别联想到什么?
一写竹,用“搭、做、盛、蒸、做、摆”等动词,排比、反问、设问、引用 等修辞手法,具体写出竹子对井冈山斗争的贡献;
谢谢观看!课堂小结ຫໍສະໝຸດ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全文通过诗一样的语言,围绕“井冈山的竹子 ,是革命的竹子”这一主线,写了井冈翠竹在革命 斗争时期与井冈山军民的关系,和井冈翠竹在社会 主义建设时期表现出的革命精神,继而讴歌井冈山 人民所表现出的革命主义精神。
布置作业
搜集颂竹的诗句背诵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请同学们齐读最后一段
课文讲解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作者通过赞美竹子,赞美了什么? 作者通过对井冈翠竹的描写与歌颂,表达了对 英雄井冈山人民崇敬之情。 本文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是借物喻人的写法。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堂练习
按原文填空 你看,你看,这不是又一批新砍的毛竹滑下山来了吗?这 些青翠的竹子,沿着细长的滑道,穿云钻雾,呼啸而来。它们 ( 滑下 )溪水,( 转入 )大河,( 流进 )赣江,( 挤上 )火车, ( 走上 )迢迢的征途。井冈山的翠竹啊!去吧,去吧,快快地 去吧!多少工地,多少工厂矿山,多少高楼大厦,多少城市和 农村,都在殷切地等待着 你们!
第8、9自然段:井冈翠竹坚贞不屈。(品格)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不向残暴低头,不向敌人弯腰,等待亲人解放军的是竹 子吗?作者表面上是赞美竹子,实际上是赞美谁呢?
井冈山人民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课文讲解
作者写了哪三类人呢?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1)老乡:视红军战士为亲人 (2)战士:不怕困难,忠于革命 (3)革命家:身先士卒,高瞻远瞩
作者简介
长春出版社 六年级 | 下册
作者袁鹰,原名田钟洛,1924年生,江 苏淮安县人。40年代中期开始文学创作,以散 文影响最大。出版散文集有《第一个火花》、 《红河南北》、《第十个春天》、《风帆》、 《悲欢》、《天涯》、《运行》、《京华小品 》以及《袁鹰散文选》等。袁鹰散文题材泛, 感情激越,思想深邃,作品中描述的一人一事 、一景一物,都反映了社会的人情风貌,跳动 着时代脉博。在艺术方面,他的散文深含着诗 的因子,具有诗的联想、诗的意境、诗的语言 ,充溢着诗情画意。
二写竹,用反问手法,写出井冈山人民对中国革命的无私的奉献精神; 三写竹,一语双关,用了排比 、顶真、拟人、比喻等手法从叶、枝、鞭 ,根角度展开联想,赞扬了竹子尤其井冈人民顽强的生命力和不屈的斗争精 神?追问写竹子不低头,不弯腰,暗写什么?
课文讲解
为什么说井冈山的竹子是革命的竹子呢?
第5自然段:红军战士用竹子做器具当武器同 敌人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