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九年级上册导学案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各科全册导学案大全
小学初中高中数学语文英语物理化学生物政治信息技术音乐体育美术等等各科全册导学案大全小学数学[精品]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精品]苏教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全册导学案[第12册][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导学案及全册教学.[精品]青岛版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高效课堂导学案[第五册.[精品]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全册教学反思[更多资源]:H小学数学精选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全册教案.导读单[精品]八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198页][精品]苏科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导学案[精品]青岛版七年级上学期数学导学案[154页][精品]初一七年级数学(上册)导学案[含答案][131页[更多资源]:G初中数学精选F高中数学精选小学语文[精品]人教课标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下册全册导学案[更多资源]:I小学语文试卷I小学整册教案初中语文[精品]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册导学案[精品]语文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114页][精品]新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全册)导学案[更多资源]:I语文教学精选I高考满分作文初中英语[精品]译林牛津英语七年级A全册导学案[精品]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全册学案[154页][精品]牛津英语8B全册导学案[名校教师版][精品]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八年级上册英语全册学案.[精品]鲁教版七年级下册英语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精品]湘教版仁爱英语七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外研版初中英语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33.[更多资源]:J英语精品文档高中英语【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1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2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3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4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5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6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人教版高中英语选修7全冊导学案[高考一轮复习]【精品】高中英语北师大版必修5unit13-15复习学案(共4套)高中英语】Unit13导学案(共8套) 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英语】Unit14导学案(共11套) 北师大版必修5北师大版必修5高中英语unit15导学案(共10套)[更多资源]:J英语精品文档政史地理化生信息技术音体美等K政史地等精品L理化生等精品M音体美等精品[精品]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学案[精品]新课标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思想品德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学期地理自学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2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导学案[175页][精品]鲁教版七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鲁教版八年级下册思想品德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历史导学案(全册47页)[精品]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全册精品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九年级政治全册导学案[精品]初三九年级物理全册导学案[精品]湘教版八年级上册地理全册学案[精品]鲁科版初中化学反应原理全册学案[精品]岳麓版七年级下册历史全册导学案[精品]苏科版2011年初中物理一轮复习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导学案[精品][生物]分子与细胞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学期全册导学案[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全册导学案[精品]人教版7年级下册生物全册导学案[118页][精品]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包含每日学生.[精品]八年级物理上册全部导学案及单元测试题人教新课.[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导学案及单元测试题[精品]新课标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册学案[精品]人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册教学计划及全册教案[精品]人教版八年级上册音乐全册教案集[精品]初中七八九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332页][精品]初一七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130页][精品]初二八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104页][精品]初三九年级体育课教案全集[104页][精品]大学体育足球选修课教案【精品】中小学各科说课教案大全[整册说课,精心整理][更多资源]:N小学全册教案N各科教学文档N教师工作文档 E教育教管精品E热卖试题题库E精品教程教案E高考真题解析【精品】全册说课教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A管理培训精品B论文方案报告C营销策划精品D房产物业物流E求职面试礼仪F教育管理精品F精品教程教案G小学数学精选G初中数学精选G高中数学精选H热卖试题题库H电子课本答案H高三数学一轮H高考真题解析I小学整册教案I小学语文试卷I语文教学精选I高考满分作文J英语精品文档K政史地等精品L理化生信息等M音体美等精品N教学教辅文档N教师工作文档O各类资格考试PPT技巧及模板Q心理学等相关R休闲娱乐健身S百科知识大全T各种表格大全U未分类的文档Z不分类的文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全套精品】小学到高中数学整册教案、试卷【精品】全册说课教案。
中考地理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人教版初中九年级全册地理学案
中国地理概况考点探究导学案考点整合考点一中国的疆域、行政区划、人口和民族1.我国的疆域和行政区划(1)优越的位置①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少部分位于热带。
②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背靠亚欧大陆。
(2)辽阔的疆域①领土:约960万平方千米。
在上图中填出四至点。
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自北向南包括a渤海,b黄海,c东海,d南海。
(3)众多的邻国①陆上14个:A朝鲜,B俄罗斯,C蒙古,D哈萨克斯坦,E吉尔吉斯斯坦,F塔吉克斯坦,G阿富汗,H巴基斯坦,I尼泊尔,J不丹,K印度,L缅甸,M老挝,N越南。
②隔海相望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4)行政区划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其中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2.我国的人口和民族(1)众多的人口——13.7亿(第六次人口普查)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政策计划生育是基本国策分布分布不均,以某某—腾冲一线为界,东南多、西北少(2)①人口数量:汉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国的91.5%,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
②民族分布特点:汉族和少数民族大杂居、小聚居。
考点二我国的自然环境与自然资源1.地形、地势(1)特征⎩⎪⎨⎪⎧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2)主要山脉东西走向a 天山—阴山、昆仑山—b 秦岭、南岭东北—西南走向 c 大兴安岭—太行山—d 巫山—雪峰山、长白山—e 武夷山、f 某某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g 祁连山、阿尔泰山 南北走向 h 贺兰山、横断山脉 弧形山脉 i 喜马拉雅山(1)气候特征:季风气候显著;雨热同期;气候复杂多样。
(2)气温①气温 特征⎩⎪⎨⎪⎧冬季:南北温差大,主要是受纬度位置、地形以及 冬季风的影响夏季:除青藏高原外,南北普遍高温,最热的地方 是吐鲁番②温度带——根据积温的多少划分成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
(3)降水①降水 特征⎩⎪⎨⎪⎧空间:从东南向西北递减,主要受东南和西南季风 影响时间:降水集中在夏秋季节,季节和年际变化大②干湿地区——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划分成四类干湿地区。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用用2023年秋修订)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全册导学案(学生
用用2023年秋修订)
第一单元导学案
课文回顾
本单元我们研究了以下课文:
- 《阅读是一扇窗》
- 《咕噜咕噜旋转球》
- 《传说中的圣地赛》
-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
- 《琥珀》
-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
这些课文内容丰富多样,包括科普知识、传说故事、夏令营活动等。
我们通过阅读这些课文,提高了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课文重点
以下是本单元课文的重点内容:
1. 《阅读是一扇窗》:了解阅读的重要性,学会做读书笔记。
2. 《咕噜咕噜旋转球》:认识中国的古代传统玩具旋转球。
3. 《传说中的圣地赛》:了解中国的传说故事,学会运用描写
方法。
4. 《提高图像分辨能力》:学会观察和分析图像,提高图像分
辨能力。
5. 《琥珀》:了解琥珀的形成过程和特点,学会进行写作讨论。
6. 《下乡便民服务中心告示》:学会阅读公告和告示,了解农
村和城市的生活差异。
研究任务
1. 阅读课文并理解课文内容,尤其要注意重点内容。
2. 完成课后练,检验自己对课文的掌握程度。
3. 写好读书笔记和思考题,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
4. 参与课堂讨论和小组活动,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总结反思
通过本单元的研究,我们不仅扩展了知识面,还提高了阅读和表达能力。
希望大家能够在接下来的研究中继续努力,加强对语文知识的掌握。
第二单元导学案
(接下去的内容请根据实际情况填写)。
外研版地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
外研版地理九年级上册全册导学案含答案第一单元自然地理环境第一课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球科学知识点概述本课主要介绍了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球科学中的应用,包括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技术和全球定位系统。
通过研究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了解地球的特点和变化。
核心问题1. 地理信息技术的定义和作用是什么?2. 如何利用地理信息技术获取地球科学数据?3. 地理信息技术在哪些领域中有应用?答案示例1. 地理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和地理信息系统等手段,对地球表面和地球现象进行获取、存储、处理和分析的技术。
它的作用是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管理地理信息。
2. 地理信息技术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地球科学数据,例如利用卫星图像获取地球表面的影像数据,利用雷达测量获取地球表面的高程数据等。
3. 地理信息技术在地理学、环境科学、城市规划等领域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地理信息系统可以用于城市规划中的土地利用分析、环境监测中的污染源追踪等。
第二课中国的地貌知识点概述本课介绍了中国的地貌特征和形成原因。
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地貌类型。
通过研究本课内容,可以更好地认识中国的地理环境。
核心问题1. 中国的地貌类型有哪些?2. 这些地貌类型是如何形成的?3. 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示例1. 中国的地貌类型包括高原、平原、山地、丘陵、盆地等。
2. 这些地貌类型是由地质、地貌、气候等因素相互作用所形成的。
例如,高原是由地壳运动和地质作用造成的,山地是由地壳隆起或地壳运动构造形成的,平原则是由沉积作用形成的。
3. 中国的主要地貌类型分布在西南地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青藏高原等地区。
第三课中国的气候知识点概述本课主要介绍了中国的气候特点和气候区划。
包括气候要素、气候类型、气候分布等内容。
通过研究本课内容,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的气候变化和影响。
核心问题1. 中国的气候类型有哪些?2. 这些气候类型的特点是什么?3. 中国的主要气候分布在哪些地区?答案示例1. 中国的气候类型包括热带季风气候、中温带季风气候、寒温带气候和高原气候等。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近几年,数学被越来越多地视为一门基础性科学研究。
从数学课本内容来看,它主要体现出数学系统的程度、数学分析的深度和微积分的广度,体现出数学的复杂性和解决高等数学问题的能力。
人教版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为学习提供了一系列完善的数学知识结构,为学生提供了数学基本概念、定义、公式、解法和解,以及评价标准等完整的导学案。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以下列内容为主:一、数量1、实数的基本概念及四则运算;2、代数式的四则运算;3、整式的乘法及除法;4、无理数的基本概念及加减法;5、无理数的乘法除法及幂运算;6、统计的基本概念。
二、几何1、几何的基本概念;2、空间几何的基本概念;3、几何图形的分类和性质;4、直角坐标系的基本概念;5、根式的基本概念;6、勾股定理和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三、排列组合1、排列组合的基本概念;2、组合数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3、概率的基本概念及计算。
四、数列1、数列的基本概念;2、等差数列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3、等比数列的基本概念及其运算;4、数列极限的基本概念及运算。
五、不等式1、不等式的基本概念;2、不等式的解法;3、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六、函数1、函数的基本概念;2、函数的特征及分析;3、函数及图像的对应解法;4、倒数及指数函数的特征及定义;5、指数函数及对数函数的分析;6、根式及立体函数的函数特征。
以上就是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的主要内容,涉及数量几何、排列组合、数列、不等式和函数五大部分,涵盖了九年级数学的基础知识。
九年级数学导学案是对学生九年级数学学习的一次全面考察,它包括九年级数学的主要内容,从而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全面的学习环境。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全册导学案的学习有很多不同的技巧。
首先,学生要能够正确理解这些知识点,正确掌握相关概念,定义及公式,并灵活运用它们。
其次,学生应该多做练习,以充分熟悉这些基础的知识点,提高解题速度和解题能力。
4.2农业(第2课时)(导学案)-八年级地理上册同步备课系列(人教版)_1
4.2《农业》第二课时导学案姓名: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学习目标】1.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学习重难点】1.重点:理解我国农业在地区分布上产生差异的因素。
2.难点:通过案例分析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意义。
【自主学习——知识清单】1.我国各地_________存在很大的差异,每个地方发展农业都存在优势和不足,因此要把农业生产部门布局在最适合它发展的地区,这就是“_________”。
2.这里地形______,水土容易流失,发展林业可以_______,这叫“宜林则林”。
3.这里地形______,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这叫“_________”。
4.这里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______业,这叫“_________”。
5.这里河湖较多,适宜发展渔业,这叫“_________”。
【学习探究】1.活动:探究学习——自然条件和农业活动安排:小组合作讨论根据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要求,结合我国的自然条件,分析我国的农业部门分别适合哪些自然条件。
农业类型自然条件种植业渔业畜牧业林业2.活动:合作探究——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活动安排:在图4.15中图中,有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某区域的A、B、C、D四地。
其中,A为城市郊区,B为远离城市的平原地区,C为山地,D为海洋。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在A、B、C、D四地合理布局农业,并说明你的理由。
(2)家住A地的小雨,向村里建议减少水稻种植面积,改种蔬菜、花卉,发展鱼肉如禽蛋生产,你认为可行吗?请说明你的理由。
3.活动:重点突破——因地制宜的发展农业活动安排:如图是我国东南沿海某地等高线图。
从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的角度考虑,请给下列地区选择适合的农业部门。
甲地a种植花卉、蔬菜等乙地b种植果树丙地c发展海水养殖丁地d种植水稻、、、【课堂检测】1.人类的生产、生活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其表现在()A.干旱地区适宜种水稻B.兴建工业企业要考虑到原料、能源、水源、市场和运输等条件C.乳产品加工厂要靠近矿山D.服装厂要选择在农村边远地区2.下列做法符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是()A.山东丘陵地区大面积种植柑橘B.内蒙古高原地区退耕还林还草C.青藏高原地区增加放牧牲畜的数量D.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大力发展林业生产3.本着因地制宜的原则,下列地区农业发展方向正确的是()A.内蒙古高原发展畜牧业B.海南岛大力发展棉花生产C.东北平原发展冬小麦种植D.四川盆地发展热带经济作物4.图示意我国某区域东西向地形剖面及年降水量分布,根据因地制宜的原则,甲地、大兴安岭、东北平原最适宜发展的农业部门分别是()A.林业、畜牧业、种植业B.种植业、林业、畜牧业C.畜牧业、种植业、林业D.畜牧业、林业、种植业发展农业生产要因地制宜。
初中地理教案导学案
《世界气候》导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气候的两大分类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2、学会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导学流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展示世界各地的风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世界各地的景观差异如此之大?
学生回答:地理位置、气候等。
教师总结:今天我们将学习气候这一重要地理概念。
二、自主学习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了解气候的两大分类。
2、学生通过地图,掌握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3、学生思考并总结不同气候类型的特征。
三、合作探究
1、学生分组讨论,分析不同气候类型的特点及分布原因。
2、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补充。
四、课堂小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气候的分类及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和特征。
五、课后作业
1、绘制世界气候类型分布图。
2、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气候类型,查阅相关资料,了解其形成原因及特点,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学生是否掌握了气候的相关知识,并对下一步教学进行调整。
通过本节课的导学案,学生可以更好地了解气候的概念、分类、分布和特征,提高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认识。
同时,教师也可以通过导学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初三地理电子教案人教版
初三地理电子教案(人教版)教案概述:本教案是根据初三地理课程内容,利用电子教学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和资源整理,旨在提高学生的地理知识理解和应用能力。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掌握人口与资源、城市与乡村、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等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相关知识。
2.能力目标:学生能够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观察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和对地球家园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及安排1. 人口与资源•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增长的人口与有限的资源•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与保护2. 城市与乡村•城市与乡村的特点与区别•城市化进程与城市发展规律•垃圾处理与环境污染•农村环境问题与农业现代化3. 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气候与人类活动•地质与人类活动•河流与人类活动•湖泊与人类活动三、教学方法与教学资源1.教学方法:–探究式学习: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自主学习能力。
–案例分析:通过真实案例分析,激发学生对地理问题的兴趣,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多媒体演示:利用电子教学工具展示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提供直观的地理实例。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协作与交流能力。
2.教学资源:–人教版初中地理教材–互动白板或电子教室设备–多媒体教学资源:图片、视频、PPT等四、教学流程1. 人口与资源教学内容: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自主预习: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掌握人口增长与人口分布的基本概念。
•课堂探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分析人口分布的影响因素。
•多媒体演示: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地图,并引导学生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
•小组合作: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人口增长与有限资源之间的关系,并提出解决方案。
教学内容:人类活动对资源的影响与保护•知识讲解:教师讲解人类活动如何对资源造成影响,并介绍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教师给出具体案例,让学生分析其中的资源问题,并探究解决方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3.2世界的地形 导学案(含答案)
人教版(2024)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三章陆地和海洋3.2世界的地形导学案一、课前知识梳理知识点1 陆地地形1.地形:地表各种[1]______的形态。
2.两大山脉带(1)太平洋沿岸山脉带,如太平洋东岸自北向南纵贯南、北美洲西部的科迪勒拉山系,主要由北美的[2]______山脉和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组成。
(2)横贯亚欧大陆南部和非洲西北部的山脉带,大体呈东西方向延伸,主要有[3]______山脉、[4]______山脉和阿特拉斯山脉等。
3.世界陆地地形之最地形类型最大平原最大高原最高高原最高山脉最长山脉最大盆地地形区[5]___平原[6]___高原[7]___高原[8]___山脉[9]___山脉[10]__盆地所在大洲南美洲南美洲亚洲亚洲南美洲非洲知识点2 海底地形1.[1]______是大陆向海洋的自然延伸部分,坡度较缓,水深一般在200米以内。
2.[2]______是大陆架外缘的巨大坡度,水深急剧增至数千米。
3.[3]______是分布在大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4.[4]______是大洋底部最深的地方,最大水深可达到1万多米。
5.洋盆是大洋底部的低平地带,是大洋中[5]______的部分。
二、课后巩固练40°N被称为“地球的金项链”,这里环境多样、物产丰富。
下图为40°N 沿线部分地区地形剖面图及主要农产品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地形特征是()A.以山地为主,东高西低B.以平原为主,西高东低C.以高原为主,中部高东西低D.以盆地为主,中部低东西高2.图示地区自然环境多样,体现在()①人口分布不均,东西差异大②地表起伏大,植被类型不同③纬度跨度大,热量差异大④东西跨度大,降水差异大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读某地地形剖面示意,完成下面小题。
同步导学案系列丛书.地理必修一导学案(人教版)(上集):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含答案
第1课时地球运动的特点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的一般特点。
2. 掌握太阳直射点移动的一般规律。
3.运用地球运动的特点分析相关的自然现象。
【重点难点】1. 自转和公转的运动规律。
2。
地球公转过程中近日点、远日点的相关知识。
【学法指导】充分预习、互相探讨、答疑解惑、合作探究。
【预习·导引·梳理】一、地球的自转运动1.地轴:地轴的空间位置基本上是不变的,其北端始终指向①__________附近.2.方向:自西向东。
从北极上空看,呈②_______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③__________方向旋转。
3.周期:(1)恒星日:真正的周期,地球自转360°,用时④____________.(2)太阳日:昼夜交替的周期,地球自转360°59′,用时⑤__________。
4.速度:(1)角速度:除极点外,任何地点的角速度都相等,即约⑥__________。
(2)线速度:自赤道向两极减小(赤道处最大).极点处既无角速度也无线速度。
二、地球的公转运动1.方向: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⑦________;从南极上空看呈⑧____________。
2.周期:一个⑨________年,365日6时9分10秒。
3.轨道形状:近似正圆的⑩________。
4.运动规律:每年的⑪______初,太阳在近日点;⑫________初,在远日点。
5.速度:(1)角速度:平均1°/天,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2)线速度:平均⑬____________,近日点较快,远日点较慢。
三、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地球运动是自转与公转的叠加。
黄赤交角指赤道平面与黄道平面的交角,目前是⑭_____。
影响:使太阳直射点在⑮____________之间往返运动,并使地面获得太阳的辐射能量因时因地而变化。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探究一地球自转运动的一般特点探究材料教材P13图1。
5.3多样的文化(教案)-2024-2025学年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
人教版初中地理七年级上册《多样的文化》教学设计➢语言又是保存和传递人类文明的工具。
➢语言也是民族的重要特征之一。
教师:展示联合国的官网首页图片在上面可以看到六种工作语言。
分别是:汉语、英语、法语、俄语、西班牙语、阿拉伯语。
教师设问:①汉语使用人数最多的原因是?学生回答: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其国内大部分人使用汉语。
教师补充:还有部分华人华侨也讲汉语。
②英语使用为何是最广泛的?学生回答:英语最初是英国的民族语言,后来由于英国的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活动的扩展,再加上美国的崛起,使得英语的使用就越来越广,现在已成为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等活动中使用最为广泛的语言。
【设计意图】帮助学生了解语言的多样性,并知道汉语和英语在世界语言中的地位。
2.世界的三大宗教【过渡】图片展示唐僧西天取经。
并提问:西游记唐僧取经是什么经?是哪个宗教的?(佛经;佛教)教师讲解:➢宗教的产生:在古代,人们对许多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无法解释时,就说是“神的意志”,并创造了许多宗教,一直流传到现在。
➢介绍世界三大宗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
并播放图片:世界三大宗教建筑欣赏。
学生:自主阅读课本P104页,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通过图文展示和表格填空,便于记忆知识点。
3.不同的文化习俗【过渡】教师展示不同文化习俗的图片,“十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
”让学生感受文化习俗的多样性。
(1)饮食习惯差异情景创建:三个不同地区的儿童讨论:今天吃啥?➢欧洲:畜牧业分布广,粮食作物以小麦为主。
烤制的面包、牛肉是主要食物。
人们习惯用刀叉用餐。
➢亚洲东部和东南部: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
米饭是主要食物。
人们习惯用筷子用餐。
➢拉丁美洲:粮食作物以玉米为主。
人们习惯用玉米饼盛装食物食用。
玉米饼既是主要食物,又是“餐具”。
教师总结:不同地区的地理环境不同,生产的粮食作物不同,导致不同地区的饮食习惯差异明显。
【设计意图】情景创立有助于吸引学生注意力,更好地接受新知。
2022-2021学年人教版地理一师一优课必修三导学案:1.1《地理环境对区域发展的影响》4
《地理环境对区域进展的影响》导学案[学习目标定位]1.了解区域的概念及其基本特点.2.通过对不同区域的比较,学会区域的分析方法,树立因地制宜的区域进展观.3.以某区域为例,理解区域不同进展阶段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自主学习区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区域是地球表面的①空间单位,是人们在②地理差异的基础上,按肯定的指标和方法划分出来的. 2.特征(1)具有肯定的③区位特征,以及肯定的面积、外形和边界.(2)每一个区域都具有特定的④地理环境条件,并对⑤区域进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思维活动】1.区域之间的界线都是明确的吗?试举例说明.答案不肯定.区域之间的界线往往是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但其位置不肯定是明确的.诸如国家、行政区等人为划定的管理区域之间的界线是格外明确的,但诸如气候区、植被区等区域的界线是模糊的,具有过渡性的特点.二、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进展的影响1.区域差异产生的缘由2.区域地理环境的主要差异(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区域因素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位置经纬度30°N四周43°N~48°N海陆位置我国⑧东部沿海地区的中部,长江入海口地处我国⑨东北地区中部气候类型⑩亚热带季风气候⑪温带季风气候共性特征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⑫水热条件组合好差异热量⑬丰富,降水多,水热组合好热量⑭少,降水少,生长期短土地地形平原平原耕地比较分散,人均耕地面积⑮低于全国平均水平集中连片,人均耕地面积⑯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土壤肥沃的⑰水稻土,红壤酸性强、有机质少、黏重肥沃的黑土矿产贫乏丰富的石油等3.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进展的影响(以长江三角洲与松嫩平原的比较为例)区域经济长江三角洲松嫩平原农业类型⑱水田耕作业、水产养殖业⑲旱地耕作业、畜牧业作物经济作物⑳油菜、棉花○21大豆、甜菜粮食作物水稻○22玉米、春小麦耕作制度一年两熟至三熟一年一熟商业贸易沿海航线中枢,长江入海门户,交通位置优越,商业贸易发达深居内陆,对外联系不便,商业贸易落后工业依托农业进展○23轻工业,运入矿产资源进展重工业,形成综合性工业基地利用资源进展重化工业,形成○24重化工业基地【思维活动】2.与长江三角洲地区相比,松嫩平原作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其形成的有利条件有哪些?答案与长江三角洲相比较,松嫩平原虽然水热条件欠佳,但也属于季风气候,夏季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成熟;加之地广人稀,人均粮食占有量高,余粮多,商品率高,故成为我国商品粮基地之一.三、区域不同进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以长江中下游地区为例)早期人们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力量低下,受地理条件的限制,耕作业落后中期农业生产得到较快进展,成为鱼米之乡晚期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25削减,耕地被河网切割裂开,农业生产规模○26小,不利于○27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较○28低,粮棉生产在全国的地位下降【思维活动】3.哪些地理因素的变化促使了长江中下游平原的进展?答案劳动力(人口)增加、农业技术的进展、土壤改良等.互动探究题探究点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进展的影响【探究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____,产生这种差异的主要缘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现什么规律?形成这种分布规律的主要缘由分别是什么?(3)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网密度差异对农业生产会产生哪些影响?答案(1)长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纬度较低,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多,年平均气温高;松嫩平原纬度较高,获得的太阳辐射量少,年平均气温低(2)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年降水量从南向北递减,主要是由于该地南部距夏季风的源地近,受夏季风的影响大,降水丰富,而北部有所削减;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从东向西递减,是由于该地从东向西距海越来越远,受海洋的影响越来越小,降水也越来越少.(3)长江三角洲河网密度大,耕地多为水田,较为分散,不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也较低;而松嫩平原耕地多为旱地,集中连片,利于机械化的推广,粮食商品率高.【名师点拨】区域差异的分析思路区域差异既包括自然环境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气候、地貌、水文、土壤、植被等方面的差异,也包括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各个区域在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差异.区域地理环境是区域进展的重要基础,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深刻影响着区域的进展,具体表现如下:探究点二区域不同进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活动】读下图,回答问题.(1)当时该地的地理环境有何特点?限制当时该地经济进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2)当时该地区农业经济远远落后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缘由是什么?(3)“苏湖熟,天下足”表明长江中下游地区曾经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区,主要缘由是什么?(4)在农业生产走向规范化、专业化、机械化的今日,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全国粮仓”地位已经下降.缘由是什么?答案(1)平原上河流、湖泊和沼泽分布较广;地势平坦,土质黏重,开垦困难. 稠密的水系成为人们交通的阻隔;黏重的土壤使人们开发困难,耕作农业进展缓慢.(2)①在开发早期,人们只能制造简洁的生产工具(木棒、石器等)从事农业活动.黄河中下游地区土质疏松,利于简洁工具的耕作;而长江中下游地区土质黏重,开垦困难.②黄河流域气候比较干燥,人们可以利用较早把握的浇灌技术进展农业;长江中下游地区河湖沼泽较多,排水难度大.③黄河流域平原宽敞,利于进展交通运输;长江中下游平原稠密的水网,成为交通的阻隔.(3)雨热条件好,粮食种植历史悠久,劳动力资源充分.(4)①稠密的水网使耕地裂开,因此农业生产规模小,机械化难推广;②建设用地增加,人均耕地削减;③农业结构的调整.【反思归纳】分析区域进展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思路分析区域进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需要从两个方向进行:横向和纵向.横向即是区域间不同地理环境对区域进展水平、进展方向的影响,主要是从静态的角度进行分析;纵向即动态的社会经济条件的进展变化对区域进展产生的重要影响.例如松嫩平原和长江三角洲两个地区,不同的地理环境使它们具有不同的进展水平和进展方向.思维模式如下图所示:自我检测区对应训练一地理环境差异对区域进展的影响读下图,回答1~3题. 1.甲、乙两图所示区域农业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缘由是 ( )A.土壤不同B.热量不同C.降水量不同 D.地形不同2.甲图中P平原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要充分发挥( )A.气候资源优势B.生物资源优势C.劳动力资源优势 D.土地资源优势3.下列能够正确体现乙图所示区域特征的是( )①有广泛分布的黑土②雨热同期,大陆性气候稍强③水稻土④水田⑤水稻种植业⑥综合性工业基地⑦重工业基地⑧旱地耕作业A.①②③④B.③④⑤⑥C.⑤⑥⑦⑧D.②⑦⑧答案 1.B 2.D 3.B解析第1题,由甲、乙两地的农作物熟制及两地经纬度位置,可推知造成两地耕作制度及作物品种不同的主要缘由是热量.第2题,由甲图推断出P平原是松嫩平原,从而确定该区域开发的一个重要方向是发挥土地资源优势.第3题,①②⑦⑧是甲图所示区域特征.对应训练二区域不同进展阶段地理环境的影响区域的进展一般可分为三个阶段:初期阶段、成长阶段和衰落阶段.初期阶段主要表现为以传统农业为主体,成长阶段可分为工业化阶段和高效益的综合进展阶段.结合下图,回答4~5题.4.在区域进展的初期阶段,下列关于区域内产业结构及产业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其次产业所占的比重快速上升,第三产业表现出加速进展的趋势B.传统农业占较大比重,工业化处于起步阶段C.工业化的起步源于本阶段科技的创新D.人地关系的不协调已表现得比较明显5.下图中A、B、C各点分别代表区域进展不同时期的产业结构特征.从区域进展的过程来看,其正确的挨次是( )A.A—B—C B.B—C—AC.C—A—B D.B—A—C答案 4.B 5.C解析第4题,在区域进展的初期阶段,区域经济进展刚刚开头,其次、三产业所占比重较小,人地关系基本上是协调的.第5题,A点其次产业比重最大,B点第三产业比重最大,C点第一产业比重最大,可得出正确挨次.综合提升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中国经济网2021年7月22日电:近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达到2 638亿斤,比2022年增加39亿斤,增幅1.5%.这已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夏粮连续增产9年之后的第10个增产年头.材料二我国部分优势商品粮基地分布示意图(1)比较甲、乙、丙三个商品粮基地,完成下表.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甲乙夏季阳光充分、昼夜温差大丙旱涝灾难频繁(2)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作为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下降,试分析其缘由.(3)简要说明“中粮西运”对西部地区的乐观意义.答案(1)见下表地区优势条件限制性因素甲人均耕地多热量不足乙水源不足丙光、热、水充分(2)自然缘由:地块小、土质黏重,河网密布.社会缘由:人口稠密,城市化占用土地,农业结构调整.(3)为西部地区退耕还林、还草供应粮食保证,减轻西部地区生态压力;缓解粮食紧急的压力,有利于西部地区调整农业结构,发挥地区优势.解析第(1)题,主要分析比较影响农业生产的土地资源、气候条件和水资源等状况.第(2)题,自然缘由主要有河流多、地块小、土质黏重;社会缘由主要有人多地少,城市和工业进展占用大量土地,进展经济作物占用大片耕地.第(3)题,西部地区生态环境脆弱,“中粮西运”有利于西部地区爱护生态环境,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生产结构.[基础过关]地理标志是指标志某商品来源于某地区,且该商品的特定质量、信誉或者其特性,主要由该地区的自然因素或者人文因素打算的.地理标志已成为区域形象名片.比如,浙江绍兴市——绍兴黄酒,吉林延边州——延边苹果梨,宁夏中宁县——中宁枸杞,安徽黄山市——黄山毛峰茶等.据此完成1~2题.1.黄山毛峰茶以其独特的色、香、味、形,被誉为茶中精品,定为国家礼品茶.黄山毛峰味道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等特有品质主要得益于黄山独特的( )A.市场优势B.历史悠久的文化优势C.科技优势D.地理环境优势2.关于黄山毛峰产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具有肯定的区位特征B.有肯定的面积和外形C.有肯定明确的界线D.地理环境对区域进展有深刻的影响答案 1.D 2.C解析第1题,黄山毛峰茶品质优良主要是由其优越的自然环境打算的.第2题,有的区域界线是明确的,如行政区界;有的边界具有过渡性质,黄山毛峰茶产地没有明确界线.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都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但是地理环境存在显著的差异,区域进展方向也不同.据此完成3~4题.3.导致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气温存在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海陆分布B.地形C.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D.纬度位置和距冬季风源地的远近4.关于长江三角洲农业生产的叙述,正确的是( )A.耕地多为水田,适宜大规模机械化作业,集约化程度高B.温带季风气候,优越的水热条件,农作物能够一年两熟至三熟C.长江三角洲河湖水面广,水产业较发达D.长江三角洲主要种植水稻、玉米、甜菜和棉花答案 3.D 4.C解析第3题,松嫩平原比长江三角洲的纬度位置高,接受太阳辐射能量少,再加上距冬季风的源地近,故年平均气温较低.第4题,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耕地多水田,且较为分散;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条件好,种植水稻、棉花、油菜等作物.我国反映地理学问的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季节雨纷纷”、②“黄梅季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据此完成5~6题.5.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 )A.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东南沿海地区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江淮地区华北平原西北地区四川盆地6.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②河流众多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①②③ B.④⑤ C.①③④ D.②⑤答案 5.C 6.D解析第5题,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头得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第6题,秦岭以南地区以亚热带季风气候为主,河流众多,植被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地带性土壤为红壤,肥力较低,有我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沪宁杭工业基地;甜菜喜温凉,是我国北方的经济作物.人类社会不同的历史阶段,生产力水平不一样,因此地理环境对区域进展影响很大.据此回答7~8题. 7.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由开发早期的限制性因素转变为现在的有利因素的是( )A.稠密的水系 B.黏重的土壤C.便利的交通 D.平坦的地形8.下列关于地理环境对其他生产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长江三角洲的轻工业进展依托于当地发达的农业基础B.长江三角洲进展重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矿产资源C.松嫩平原进展重化工业依托于当地丰富的石油资源和四周地区的煤、铁等资源D.辽中南重工业基地充分利用了当地丰富的煤、铁资源答案7.A 8.B9.图甲、图乙为“世界两个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1)甲、乙两个地区面积较大的是__________,推断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2)比较甲、乙两地区自然条件.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河流(3)比较甲、乙两地区进展中有利的社会经济条件.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①________②________答案(1)乙乙所跨经纬度大(2)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理位置都濒临海洋濒临太平洋濒临大西洋地形均以平原为主地处长江三角洲西欧平原和中欧平原气候均为潮湿的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主要是温带海洋性气候河流河网稠密径流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径流平稳(3)相同点不同点甲地乙地地区开发的有利条件①交通便利②市场宽敞劳动力充分资源丰富、技术发达[力量提升]读图,甲、乙为我国两个盆地,回答10~12题. 10.甲、乙两盆地中的河流( )A.①河水源主要来自冰雪融水B.①河是我国含沙量最大的河流C.②河初春有凌汛现象消灭D.②河的汛期短于①河的汛期11.甲、乙两盆地进展工业的有利条件都是( )A.水运便利B.劳动力充分C.油气资源丰富D.气候适宜12.甲盆地的小麦品质好于乙盆地,主要是甲盆地( )A.地形平坦B.温差大,光照足C.土壤肥沃D.水源充分答案10.A 11.C 12.B解析第10题,结合经纬网知甲、乙两盆地分别为塔里木盆地和四川盆地.两盆地中的河流分别为塔里木河和长江,结合两河流水文特征即可推断出答案.第11题,两盆地都是我国油气资源丰富地区,为工业进展供应了有利条件.第12题,塔里木盆地深居内陆,气候干燥,温差大,光照足,小麦品质优良.下图反映了我国东部某区域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读图完成13~14题.13.有关图中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图中河流的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②图中城市人口比重增加,乡村人口比重削减③图示区域消灭了逆城市化现象④图中河流夏季流量减小,冬季流量增大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14.从阶段Ⅲ到阶段Ⅳ的进展过程中,影响图中农业生产空间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因素是( )A.政策B.交通运输C.劳动力 D.市场答案13.A 14.D解析第13题,从阶段Ⅰ到阶段Ⅲ,林地面积削减,森林涵养水源的力量变差,河流丰水期流量增大,枯水期流量减小;聚落由小城镇进展为中等城市,说明城市人口增加.第14题,从阶段Ⅲ到阶段Ⅳ,靠近城市的农业用地由耕地变为花卉、蔬菜用地,是城市人口增加、市场扩大的结果.15.读“我国东北某流域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1)造成流域内区域差异(分为A、B两区域)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________.(2)结合图示分析区域的特点是: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A、B两区域进展的优势及其进展方向分别是:A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区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地形地貌(2)①区域具有肯定的面积、外形、范围或界线②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全都,并有别于其他同等级的区域③区域具有明显的区位特征(3)处于山地丘陵,林业资源较丰富,可进展林果业等处于平原地区,耕地资源丰富,土地肥沃,有充分的水资源和便利的水运条件,适宜进展耕作业解析第(1)题,依据图例,A区域以山地为主,B区域以平原为主,两区域主要存在地形差异.第(2)题,结合图示两区域及区域的三个特点,得出结论.第(3)题,A地以山地为主,主要应以林业为主;B地以平原为主,主要以耕作业为主.。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
一、研究目标
1. 了解地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掌握地形的分类和特征。
3. 学会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
二、研究内容
1. 地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地形的定义及重要性
- 地形的表现形式: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等
2. 地形的分类和特征
- 根据形成原因的分类:构造地形、侵蚀地形、沉积地形- 根据地势高低的分类: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 各类地形的特征及分布
3. 地形图的使用
- 地形图的基本要素:等高线、河流、道路、建筑物等
- 如何使用地形图识别地形特征
三、研究方法
1. 阅读教材相关章节,理解地形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2. 观看教学视频或参观地理模型,加深对地形分类和特征的理解。
3. 练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掌握地形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四、研究建议
1. 积极参与课堂讨论,与同学们分享对地形的认识。
2. 多做实践活动,例如户外考察或使用在线地图工具进行地形观察。
3. 复时重点关注地形的分类和特征,备考时注意地形图的识别和分析。
五、研究评价
1. 完成课堂小组讨论及个人练。
2. 正确使用地形图进行地形分析,并能准确描述地形特征。
3. 参与课堂活动并积极回答问题。
以上是《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的内容,希望对你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
人教版初中地理第一章地形导学案
本导学案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本章地形内容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一、地形基本概念
地形是指地表地貌在物理地理学上的总称,包括各种地形因素和地形要素。
地形要素分为高程要素(山、岭、峰、山脉、丘陵、盆地等)和斜度要素(坡度等)。
地形是一个区域的自然特征,与人类活动和社会经济条件等密切相关。
二、地形的基本特征
地形的基本特征包括高程、地势、坡度等。
高程是所在位置距离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地势是指相邻地形高程的差别,坡度是一定距离内的高度差与水平距离之比。
地形的特征对区域的气候、水文、生物和人类活动产生重要影响,例如高山和低地的气温、降水分布、植被类型和农业种植方式等都不同。
三、研究任务
本章研究任务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理解地形基本概念,掌握高程和斜度要素的含义并通过实例加深印象。
2. 了解地形的基本特征,理解不同地形对气候、水文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3. 掌握地形分布的规律,了解我国地形分布和特征,认识中国自然环境的多样性和区域差异性。
学生可以通过课本、地图和认识实际等多种方式进行研究。
在研究中要注重观察和实践,通过识图、做题等方式深入理解地形知识,不断提高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理解。
四、总结
地形是自然环境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基础。
通过本导学案的学习,相信同学们能够掌握地形的基本概念和特征,并进一步理解中国的地理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认识地球教师寄语: 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的形状特征,能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掌握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特点。
【学习重难点】1、会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地球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2、掌握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及特点。
【课时安排】2课时 【知识链接】地球(英语:Earth )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按离太阳由近及远的次序排为第三颗。
第一课时预习案1、描述地球大小的常用数据赤道半径: 极半径: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地球表面积:2、地球形状: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球体。
探究案认识经纬线:项目 纬线经线含义 与地轴垂直并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连接南北两极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形状特征 指示方向 长度特征起点线的确立最长纬线,且距南北两极相等的纬线圈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第二课时预习案1、高、中、低纬划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纬度地区中纬度地区低纬度地区度数的划分 度数变化的规律相互关系 所有纬线相互平行所有经线交汇于两极半球的划分班级:小组:姓名:自评:组评:师评:特殊线训练案课堂练习:1、读图,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先后过程是()A、①→③→②B、③→②→①C、②→③→①D、③→①→②2、小光和小明同时从南极出发,分别沿东经40°和西经40°向北行进,那么()A、他们可能在北极相遇B、他们在赤道上相距最近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一致D、他们可能在南极相遇3、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北侧是温带,南侧有极昼、极夜现象,该地应位于()A、66.5°N,20°WB、66.5°N,0°C、66.5°S,20°WD、66.5°S,0°4、读下图回答(1)、(2)题。
(1)①②两地经度和纬度分别相差()A、81°、20°B、109°、40°C、40°、109°D、20°、81°(2)若甲乙两图阴影面积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乙阴影比甲阴影内容详尽B、②地在①地的西南方向C、甲图的比例尺比乙图大D、甲阴影表示的实地范围较乙阴影大课外练习:1、某地位于东经170°,南纬20°,有关该地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地位于东半球B、该地处于中纬度地带C、该地在南半球D、该地属于中国2、下列有关本初子午线的叙述,正确的是()A、东西两半球的分界线B、最长的经线C、划分经度的起始线D、180°经线3、纬度相差1°的经线长度是()A、在任何地方都相等B、在任何地方都不等C、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D、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长4、经度相差1°的纬线长度是()①在赤道上相等②在任何地方都相等③从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④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增长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5、两艘海轮,甲轮在北纬50°、东经130°,乙轮在北纬30°、西经160°,甲轮乙轮均位于()A、中纬度B、西半球C、北半球D、低纬度6、两人从南极同时出发,分别沿东经40°和西经20°向北行进,产生的情况是()A、他们不会相遇B、在赤道上他们之间相距最远C、他们之间的距离始终保持一致D、他们可在南极再相会7、读图,判断甲地与乙地的地理位置分别是()A、(0°,45°W)(30°N,135°W)B、(0°,45°W)(30°S,135°W)C、(0°,45°E)(30°N,135°W)D、(0°,45°E)(30°S,135°W)8、在图中的经纬网中,既位于北半球,又位于西半球的有()①A点②B点③C点④D点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9、在下面A、B、C、D四幅图中,哪一幅图中的P点位置同时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在我国境内等四个条件()根据下图“经纬网示意图”,回答第10—12题。
10、图中点A的经度、纬度分别是()A、40°E、40°NB、40°E、40°S班级:小组:姓名:自评:组评:师评:C、40°W、40°ND、40°W、40°S11、图中A、B、C、D、E五个点中,位于低纬度的点有()A、2个B、3个C、4个D、5个12、图中A、B、C、D四个点中,向东进入东半球,向西进入西半球,向南进入南半球,向北进入北半球,请问这个点是()A、点AB、点BC、点CD、点D13、下列地点中,位于“南半球,西半球,高纬度,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14、读图,完成下列要求()(1)写出A、B、C、D各点的经纬度: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C____________,D____________。
(2)A、B、C、D四点中位于北半球的是__________,位于西半球的是__________。
(3)从温度带来看,A点位于________带,B点位于________带,D点位于________带,有__________现象。
(4)A、B、C、D四点中位于低纬度的是_______,这里有_______现象,气候终年_______。
课后反思:地球的运动教师寄语:善于在生活中发现地理现象。
【学习目标】1、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2、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学习重难点】:掌握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以及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周期。
课时:1课时【知识链接】: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地自转,也围绕太阳自西向东地公转。
预习案1、地球的自转(1)自转:绕地轴旋转⎪⎪⎪⎩⎪⎪⎪⎨⎧⎩⎨⎧——————产生现象周期方向 (2)北极上空看:逆时针旋转南极上空看:顺时针旋转 2、地球的公转 (1)公转规律: ①公转中心: ②公转方向: ③公转轨道: ④公转周期:探究案时间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节气 3月21日前后 春分 6月22日前后 夏至 9月23日前后 秋分 12月22日前后冬至1、掌握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位置间的关系阳光直射点 昼夜长短2、地球上的五带春分 夏至 秋分 冬至 日期3月20或21日6月21或22日9月22或23日12月22或23日班级:小组:姓名:自评:组评:师评:训练案课堂练习:1、关于下面图中,P点地理坐标的叙述,正确的是()A、66.5°N 60°EB、66.5°S60°EC、66.5°N 60°WD、66.5°S 60°W2、下列现象,由地球自转产生的是()A、地球上有昼夜现象B、地球上有昼夜交替现象C、地球上有昼夜长短变化现象D、地球上有四季变化现象3、你的学校所在地那里,一年中白昼最短的一天是()A、夏至日B、春分日C、冬至日D、秋分日课外练习:1、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我国正处在()A、春分B、夏至C、秋分D、冬至2、关于重庆(29.5°N)的叙述正确的是()A、位于低纬度B、位于热带C、有太阳直射现象D、有极昼极夜现象3、我国某地有一口井,每年只有一天阳光直射井底的现象,该地的纬度和该天日期搭配正确的是()A、23.5°S——冬至日B、23.5°S——夏至日C、23.5°N——冬至日D、23.5°N——夏至日4、下列纬度中,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的是()A、80°SB、10°NC、30°SD、70°N5、若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平面的夹角变大,则()A、寒带的范围将扩大,热带面积缩小B、温带的范围将扩大,寒带、热带面积缩小C、温带范围将缩小,寒带、热带面积扩大D、五带的范围没有什么变化6、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当地球公转到①位置时,孝感市是秋分B、当地球公转到②位置时,阳光直射北回归线C、当地球公转到③位置时,全球各地昼夜等长D、当地球公转到④位置时,是每年的12月22日或23日7、留心观察一天内物影长度的变化,从早上→正午→下午变化规律是()A、短→长→短B、长→短→长C、长→再长→更长D、短→再短→更短8、当太阳的直射点正在向北移动,且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是北半球的()A、夏至日B、秋分日C、冬至日D、春分日读图,回答9—10题。
9、如图所示为山东某地春秋分和冬至日、夏至日正午时射入窗户的太阳光线,其中代表冬至日的光线是()A、1B、2C、3D、1或210、为了使楼房彩光好,我国北方的楼房间隔理论上应比南方楼房间隔()A、小些B、大些C、南北方楼房间隔一样D、以上三种设计不正确11、我国去南极进行科学考察的时间,最好选择在我国的什么季节()A、夏季B、春季C、冬季D、秋季12、早晚冷、中午热的主要原因是()A、早晨、晚上没有太阳辐射B、中午太阳高度角较大C、早晨、晚上太阳高度角大D、早晨、晚上离太阳近一些13、关于地球公转的一些叙述,错误的是()A、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叫做地球的公转B、地球公转的方向与地球自转的方向一致,都是自西向东C、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不变D、地球公转的周期是一个月14、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偏西的地点()A、先看到日出B、后看到日出C、时刻晚D、时刻相同下图表示某日太阳光照地球的情况(阴影表示夜晚)。
读图并回答15—16题。
15、此时最接近我国下列的哪个节日()A、端午B、元旦C、清明D、春节16、再过六个月,我们孝感的地理现象或事实正确的是()A、河流进入汛期B、昼短夜长C、日出时间逐渐变晚D、秋高气爽17、下列节日中,学校所在地昼夜长短差异最大的是()A、三月八日妇女节B、五月一际劳动节C、七月一日党的生日D、九月十日教师节18、江汉平原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用一根直杆在操场上测得一年内杆影的长度(如下图),结果发现杆影在地面的长度不同:L1<L2<L3。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班级:小组:姓名:自评:组评:师评:A、地球自转产生24小时昼夜更替B、地球球形造成中低纬凸出C、地球公转引起太阳直射点位移D、海拔高低造成影像方向变化19、读经纬网图,正确的叙述是()A、A点在C点的西北方向B、从D点到B点日期要加一天C、A点有极昼、极夜现象D、C点有太阳直射现象20、我们每天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是因为()A、太阳和星星绕着地球转B、地球自西向东不停地自转C、地球自西向东绕着太阳转D、地球自西向东绕着星星转21、当地球公转到图中乙位置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全球昼夜平分B、北半球昼短夜长C、南半球出现极昼现象D、太阳直射北回归线课后反思:地图教师寄语:善于利用手中的地图解决生活中的地理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