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分析共21页

合集下载

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

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的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

在新时代下,教育现代化成为了我国国家发展的关键任务之一。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国家整体实力的提升,教育现代化已成为我国走向世界舞台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宏观形势和政策要点两个方面来全面评估并撰写这一重要主题。

一、宏观形势1.1 教育地位的提升近年来,我国政府不断加大对教育事业的投入与支持力度,使得教育地位得到了提升。

教育被视为国家的战略性支撑,越来越多的资源被投入到教育领域,教育现代化的任务也因此变得更加紧迫。

1.2 社会需求的不断升级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要求教育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更加注重个性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

1.3 国际竞争的加剧在全球化的今天,各个国家之间的教育竞争也日益激烈。

为了在国际上取得更好的地位,我国必须加快教育的现代化步伐,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和国际竞争力。

二、政策要点2.1 政策引导与支持我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教育政策,旨在推动教育现代化进程。

通过政策引导和支持,促进教育资源的优化配置和教育投入的增加,为教育现代化提供政策保障和资源保障。

2.2 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教育现代化需要对课程进行改革和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引导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推动校本课程建设和素质教育,促进课程的多样化和个性化发展。

2.3 师资培训与教师队伍建设教育现代化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政府通过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待遇和激励机制等措施,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和发展条件,提高教师的素质和教学水平。

2.4 教育评价与监督机制教育现代化需要有科学合理的评价和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和教师业绩考核机制,促进教育教学质量和效能的提升,实现教育的内在发展动力。

三、个人观点教育现代化是我国国家的重要使命,也关系到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振兴。

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我深深地感受到教育现代化对我们的重要性。

在推动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自身的素质,注重思维的创新和教育的改革,努力为教育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高等教育宏观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高等教育宏观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及高等教育宏观发展趋势分析一、高等教育发展现状分析高等教育是在完成中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是培养高级专门人才和职业人员的主要社会活动。

高等教育是教育系统中互相关联的各个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它通常包括以高层次的学习与培养、教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为其主要任务和活动的各类教育机构。

20世纪后半叶是高等教育发展史上不寻常的扩展和质变的阶段,社会对高级专门人才需求的迅速增长以及个人对接受高等教育就学机会的迫切需要,使得高等教育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从精英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

2019年中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002万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51.6%。

全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688所(含独立学院257所),比上年增加25所,增长0.94%。

其中,本科院校1265所,比上年增加20所;高职(专科)院校1423所,比上年增加5所。

全国共有成人高等学校268所,比上年减少9所;研究生培养机构828个,其中,普通高等学校593个,科研机构235个。

普通高等学校校均规模11260人,其中,本科院校15179人,高职(专科)院校7776人。

201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教职工256.67万人,比上年增加7.92万人,增长3.18%;专任教师174.01万人,比上年增加6.74万人,增长4.03%。

普通高校生师比为17.95:1,其中,本科院校17.39:1,高职(专科)院校19.24:1。

成人高等学校教职工3.61万人,比上年减少1939人;专任教师2.06万人,比上年减少1267人。

2019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校舍建筑面积101248.41万平方米,比上年增加3534.8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6095.08亿元,比上年增加562.02亿元。

二、2020年高等教育宏观发展趋势分析:塑造未来高等教育教学教育部发布《关于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工作的意见》,决定自2020年起,在部分高校开展基础学科招生改革试点(强基计划)。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能力限度宏观分析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能力限度宏观分析

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能力限度的宏观分析【摘要】在国家对民办高等教育全面支持与看好的政策形势下,为何福建省的民办高等教育问题不断、矛盾频频被激发呢?本文章就以仰恩大学3·17事件为例,就教师待遇问题上,分析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有关教师待遇政策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目标的原因,从而提出减少该方面政策失真的对策。

【关键词】民办高等教育;政策能力限度;仰恩大学;3·17事件;教师197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9条第4款规定:“国家鼓励集体经济组织、国家企事业组织和其他社会力量依照法律规定举办各种教育事业”,明确了非公办高等教育的地位,1987年,爱国华侨吴庆星先生在福建省泉州市创办了仰恩大学,成为我国标志性、示范性、指导性的民办高校。

然而,2005年吴庆星老先生逝世之后,学校管理陷入混乱之中,办学质量却没有实现一个质的飞跃,反而落后于后起的广东等省份的民办教育。

2011年3月17日,发生了一起大型的教师罢课、静坐事件。

本文章就以仰恩大学3·17事件为例,就教师待遇问题上,分析福建省民办高等教育政策有关教师待遇政策执行过程中偏离政策目标的原因,从而提出减少该方面政策失真的对策。

一、仰恩大学3·17事件的相关法律政策的规定(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办教育促进法》第二十二条规定:民办学校聘任的教师应当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和有关行政法规规定的教师资格和任职条件。

民办学校应当有一定数量的专职教师;其中,实施学历教育的民办学校聘任的专职教师数量应当不少于其教师总数的1/3。

第二十四条规定:民办学校自主聘任教师、职员。

民办学校聘任教师、职员,应当签订聘任合同,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如若招用其他工作人员应当订立劳动合同。

第二十五条规定:民办学校应当建立教师培训制度,为受聘教师接受相应的思想政治培训和业务培训提供条件。

第二十九条规定:民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受教育者申请国家设立的相关科研项目、课题等,享有与公办学校及其教师、职员、受教育者同等的权利。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内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内容分析

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内容分析政策文本表达及其解读三十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许多关于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政其中,一些是一般性的教育政策,一些是专门的有关高等教育政策策z的•还有一些是有关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政策的文本。

本文所指的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是:一部分综合性大学和师范类院校由国家教委直接负责.专门院校归相应的中央业务主管部委管理”地方高等院校由省一级管理。

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简称《决定》),这是拉开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序幕的一项重要政策。

《决定》首次承认我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弊端” 是“在教育事业管理权限的划分上,政府有关部门对学校特别是高等学校管的过死过严,使得学校缺乏应有的活力;而政府应该加以管理的事情,又没有很好地管起来。

”简单来说,就是不该管的管,该管的没有管好C《决定》指出:“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关键即是改变政府对高等学校统得过多的管理体制, 应该在国家统一的教育方针和计划的指导下,扩大高等学校的办学自主权”。

《决走》还指出“学校逐步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中的党组织要从过去那种包揽一切的状态中解脱出来,把自己的精力集中到加强党的建设和加强思想政治工作上来”。

次年3 月,国务院发布了《高等教育管理职责暂行规定》,规定了国家教育委员会和省级人民政府管理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责,提出了“扩大高等学校管理权该规定被看作是对1985年《决定》的具体化和补限”的八个主要方面z充。

1995年5月,国家教委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

用“深化”一词,显然是意识到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艰巨性和长期性,是“重点和难点”问题,因而指出“要方向明确、态度积极,努力探索、措施得力,步子稳妥、逐步到位”。

文件指出,“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争取到2021年或稍长一点时间,基本形成举办者、管理者和办学者职责分明,以财政拨款为主,多渠道经费投入,中央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体制框架”,并且“要通过深化改革和立法,划分、规范举辦者、管理者、办学者的权力和义务。

财务管理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财务管理第15章宏观经济政策

4
需求管理方法------“相机决策”方法
“相机决策” ——政府在进行需求管理时,可以根据市场
情况和各项调节措施的特点,机动地决定 和选择当前究竟采取哪一种措施。 需求管理通过“相机决策”的宏观财政政 策和宏观货币政策得以实施。
2024/7/17
5
第二节、凯恩斯主义的财政政策
一 财政政策与财政政策工具
LM1
IS曲
线的斜率
IS
LM2 越小,即
E1 2024/7/17
投资对利
r1 r2
率的反应
E2
越敏感,
货币政策
的效果就
越大。
0
Y1
Y2
Y 27
LM形状不变
• IS越陡峭,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 越小.即货币政策效果越不明显.
• IS越平坦,LM的移动导致的国民收入变化 越大.即货币政策效果越明显.
E2
政府支出增加→ 国 r2 民收入增加→实际货 r1
E1
币需求增加→利率上
升→私人投资和消费
减少。
2024/7/17
0
Y1
Y2 Y3 Y
挤出效应: Y3-Y2
13
财政政策的效果分析
财政政策的效果取决两个因素: 政府支出乘数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 挤出效应的大小取决三个因素: 投资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d。 货币需求对国民收入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k。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反应的敏感程度h。 所以,挤出效应的大小与IS曲线和LM曲线的斜率 相关。(即(1-b)/d 与 k/h相关)
2024/7/17
32
r
IS2 IS2
r
IS1 IS2
2024/7/17

中国2024202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中国20242025宏观经济政策分析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分析一、2024—2024年我国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梳理(一)2024年1、经济背景1)2024年,在持续的宏观调控下,我国国民经济呈现出主动改变,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4.66万亿元,GDP年均增长11.9%.2)20007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5.13万亿元3)2024年,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取得主动进展,初步形成了三大需求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新格局。

4)2024年期间,世界经济由于美国次贷危机引发金融海啸,进而演化为全球性经济危机。

5)2024年中国经济发展从过快偏热快速下滑,GDP增速由第一季度的10.6%快速回落到第三季度的9.0%,为2024年其次季度以来的最低增幅。

2、经济目标2024年国民经济发展的目标是:1)国内生产总值增长8%左右一一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引导各方面把主要精力和工作重点放在转变发展方式、深化改革上,防止片面追求和盲目攀比经济增长速度。

2)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限制在4.8%左右一一去年价格上涨对今年价格的翘尾影响较大,推动价格上涨的因素较多,限制物价上涨的难度加大。

3)城镇新增就业100O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限制在4.5%左右。

4)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要把防止经济增长由偏快转为过热、防止价格由结构性上涨演化为明显通货膨胀。

5)年中,在世界经济增长放缓的状况下,把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调整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限制物价过快上涨”。

3、经济政策D政策名称与方向年初规划:稳健的财政政策,从紧的货币政策9月份后,国际经济形势急转直下,坚决实施主动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政策工具稳健的财政政策:A.变动政府支出:财政支出重点用于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

削减国家建设型支出,缓解投资的快速增长势头。

B.加大保隙措施,减轻居民的后顾之忧,促进消费结构升级。

C.建立了较为全面、系统的再就业政策体系,实施主动的就业政策。

D.实行措施,抑制物价持续上涨。

国务院先后出台了四个文件,概括起来有10个方面的措施解决这个问题。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思考一、概述随着新冠疫情的全球大流行,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变革。

后疫情时代,高等教育的发展态势、教育模式、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均发生了深刻变化。

本篇文章旨在从宏观角度出发,深入探讨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新趋势、新挑战及应对策略。

新冠疫情对我国高等教育造成了巨大冲击,线下教学转为线上,教育资源配置面临严峻考验。

在这场危机中,我国高等教育也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创新力。

线上教学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教育信息化进程,为未来教育模式变革奠定了基础。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国际交流与合作的新挑战。

疫情导致国际学生流动受限,跨国教育合作受阻,这对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进程提出了更高要求。

如何在保证国家安全的前提下,推进教育对外开放,提升国际竞争力,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疫情也使得社会对高等教育的需求发生变化。

就业市场的动荡,使得人才培养模式面临改革。

高校需要更加紧密地与产业界合作,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同时,高校在科研创新、社会服务等方面的作用也日益凸显,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同时也孕育着新的机遇。

本篇文章将从多个维度展开论述,以期对后疫情时代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有益思考和建议。

1. 简述疫情对全球及我国高等教育的影响。

自2019年底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爆发以来,全球高等教育领域经历了前所未有的挑战。

这场突如其来的疫情不仅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方式造成了巨大影响,也迫使教育机构、教育工作者和政策制定者重新审视和调整教育政策与实践。

对于我国的高等教育系统而言,这场疫情同样带来了深远的影响。

疫情导致全国范围内的学校关闭,迫使高等教育机构迅速转向在线教学。

这一转变对教师和学生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

一方面,教师需要迅速适应新的教学模式,掌握在线教学工具和技术另一方面,学生则需要适应在家学习的环境,这对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和学习习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

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伴随经济全球化发展,国家及地区间的合作与竞争不断呈现出新的变化。

面对国内外发展环境,我国已围绕实现现代化建设的第三步发展目标,描绘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确立了“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以积极应对日益发展、变化的国内外环境,加速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在努力推进城市化、工业化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历史性进程中探索前行。

这一宏观形势,对我国教育事业发展提出新的要求,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与挑战。

一、风云激荡:我国和平发展面临新的国际环境(一)经济全球化加速演进中的国际竞争日益加剧1、国际产业转移与资金跨国流动正在呈现新的趋势亚太地区正成为国际资金的投资热点,尤其是对中国、印度和泰国的外国直接投资继续增长。

产业的跨国转移出现新的趋势,在制造业、技术资金跨区域流动的同时,服务业的跨国转移悄然兴起。

而新一轮国际产业转移和资金技术跨国流动的新趋势,必将引发全球产业布局以及国际分工模式出现新的变化,围绕国家经济利益展开的国际合作与竞争,必然给各国、尤其是给包括我国在内的发展中大国的综*本文是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十一五”规划重大研究课题《中国人力资源开发与教育发展战略》中的一部分“中国教育发展的宏观环境分析”,2004年完成。

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提升提出新的要求,带来新的压力。

2、围绕资源的激烈竞争正在深刻影响国家之间的关系在全球范围内,围绕重要资源、能源展开的国际竞争,正在深刻影响着国家之间的关系。

尤其是围绕石油、海洋能源、资源的国际争夺正愈益加剧,甚至成为未来、尤其是21世纪最初的10年间引发国家或地区冲突升级的主要因素。

从长远看,解决我国资源的潜在危机必须通过多种途径,例如:改变长期以来我国依赖陆上油田开发的格局,加强海上石油开发技术的研究,开采深海石油;大力发展新能源,即无论是现代海洋油气资源开发还是新能源开发,都是建立在新兴的和高技术基础之上的;逐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人力资源对经济发展的支持能力和水平,降低社会经济发展对物质资源的过分依赖。

中国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分析

中国高等教育宏观政策分析

• 核心价值观和追求:
加强省级人民政府的统筹, 变条块分割为条 块有机结合等改革思路
• 1998 年8 月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 教育法》 • 1998 年教育部发布《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 行动计划》 • 1999 年6 月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 • 2004年2 月, 教育部的《2003- 体: 在各类相关政策的文本中, 几乎都没有明 确改革的主体,不明确应该由谁来发动和实 施这项改革, 也不明确应该由谁来负改革的 责任。
• • • •
制定程序: 制定----连贯性。 内容以体制改革为主。 推行以区域化为主, 以点带动全局。
• 取向是教育的法制化、经营化、大众化、 终身化。
• 重视人力资本作用,强调教育先行的战略(教 育与现代化的紧密关联) • 保障公民教育权利,追求有质量或高质量的教 育平等(全民教育、促进教育公平) • 注重培养和引进优秀人才,强化教育在国家创 新体系中的作用。(人才本土化、大学作用) • 信息通讯技术广泛应用于学习,打造终身学习 的制度平台。(只是革命与教育信息化) • 应对跨境教育服务贸易的挑战。(教育属性分 化与教育国际化)
政策的价值分析
• • • • 酝酿改革阶段( 1978-1984年) 引导阶段( 1985-1991年) 全面推进阶段( 1992-1997年) 深化突破阶段( 1998年至今)
• 1.1979 年9月, 中共中央转批教育部党组的关于建议 重新颁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决 定的报告, 确定我国再次沿用1963年的 中央统一领 导, 中央和省、市、自治区两级管理的体制。 • 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我国高等教育逐步进入加速 发展阶段。在经历10年人才流失和改革开放初期急 需大量人才的背景下, 全国产生了自下而上的强烈 的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愿望和要求。 • 3. 上海交通大学从1979年起, 率先实行部分改革带 动了各地方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的行动,高等教育 管理体制改革势在必行。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导向【精品ppt】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形势及政策导向【精品ppt】
第三,发达经济体的失业率居高不下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美国、欧元区和日本的失业率都明显上升,最高时分别达到10.2%、10.1%和5.7%,目前虽有所回落,但仍显著高于危机前平均水平。
第四,政府债务风险继续积聚 很多国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超常规财政刺激政策的负面影响开始显现,风险从私人部门向公共部门转移。美国联邦赤字连续3个财年超过1万亿美元,今年可能达到创纪录的1.65万亿美元,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10%。欧元区一些国家财政收支严重失衡,财政赤字高企,债务规模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仍在上升,欧债危机阴霾挥之不去。受美欧等国经济、社会等因素制约,主权债务问题在短期内很难缓解,这将明显拖累世界经济复苏进程。
2、金融危机后的“货币战争” 过去的20年里,美国是世界上唯一打过四场对外战争的国家,为什么? 绿纸换财富的游戏,是经济自由化的结果?还是少数美国人精心构织的金融战略的产物? 维护霸权地位——延续作为超级大国的国家生存方式(用金融手段从全球向美国转移财富)——金融殖民体系。 越南战争使美国损失8000亿美元。 强制力量使美元与石油挂钩。美元流到了产油国手里,也流到了需要购买石油的国家手里。防止其贬值——购买美国国债。 如何让全球对美国的投资环境保持信心呢?阿富汗战争——用战争把美国以外的地方打得更坏。
当前我国的宏观经济 形势及政策导向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二、“十二五”期间我国的经济政策导向 三、运用经济学方法把握好形势与政策
一、我国当前面临的国际国内经济形势 (一)国际经济形势 国际经济复苏进程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增多。 国际经济形势复杂性和经济复苏的艰巨性在增加。
2011年10月19日、20日,希腊议会 两度通过了新一轮的财政紧缩法案,为获得第一轮救援中第六笔总额为80亿欧元的援助贷款铺平了道路。 2011年7月21日,欧元区达成对希腊第二批救援资金,共1090亿欧元(1500亿美元)。 在7月达成的私营部门承担21%的损失也显然不足够,欧元区领导人正急于说服银行业者同意“自愿”将所持主权债务减计最多50%。 IMF近期的一份报告确认,减计主权债务会导致欧洲银行业资产负债表出现2000亿欧元的资金缺口。 拟通过EFSF(由欧元区各国按照GDP比例出资组成,目前提供的总额为4400亿欧元)在次级市场上买债、进行预防性贷款并对银行进行资本重组。 法国主要是倾向于由欧洲央行实行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而德国倾向于首先由国际投资者来认购的方式。

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

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

各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一、美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美国的高等教育系统是世界闻名的,其宏观管理制度也具有其独特的特点。

美国高等教育的管理权力分散,各州和联邦政府共同对高等教育负责。

联邦政府通过制定教育政策和提供教育资金来规范各州的高等教育制度。

同时,各州政府也通过立法和财政支持来管理和监督本州高等教育机构。

美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联邦政府的教育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

美国联邦政府通过教育部对高等教育进行政策制定和资金支持。

例如,根据《Higher Education Act of 1965》的规定,联邦政府为学生提供助学金和贷款,并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资助。

2. 各州政府的立法和财政支持。

美国各州政府通过制定高等教育法规和提供财政支持来管理本州的高等教育机构。

各州政府也会根据本州的经济和社会需求来制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

3. 高等教育机构的自治和自主管理。

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拥有较大的自治权,可以自主制定教育计划和决策。

这种自治的管理制度使得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更加灵活和创新。

2. 中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中国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在高等教育领域也有着独特的宏观管理制度。

中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负责,中央政府通过教育部对全国高等教育进行统一规划和管理,地方政府则通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本地区高等教育进行具体管理。

中国的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中央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统一规划和政策制定。

中国教育部负责制定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和政策,包括招生政策、学位制度、教学质量评估等。

2. 地方政府的教育管理和财政支持。

中国的地方政府通过省级教育主管部门对高等教育机构进行管理和监督,并提供财政支持。

3. 高等教育机构的党委领导和校务管理。

中国的高等教育机构都设有党委和校长,党委负责领导学校的思想政治工作,校长负责学校的行政管理和教学科研工作。

3. 英国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英国是世界上最早建立现代高等教育体系的国家之一,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制度方面也具有独特的特点。

《宏观经济分析讲》课件

《宏观经济分析讲》课件
响全球经济的稳定和发展。
06
未来经济展望
技术进步与创新对经济的影响
总结词
技术进步与创新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能够提高生产 效率、促进产业升级和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详细描述
技术进步和创新在多个领域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如人工智能 、物联网、区块链等新兴技术正在改变传统产业模式,提高 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同时,创新技术还能够催生新的产业 和商业模式,为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通货膨胀与物价指数
总结词
反映货币购买力的变化和物价水平的变动。
详细描述
通货膨胀是指货币的一般购买力下降,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物价指数则是衡量 一篮子商品和服务价格水平变动的数值,如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物 价指数(PPI)。
失业率
总结词
反映劳动力市场的状况和经济活动的冷暖。
详细描述
失业率是指一定时期内,劳动力市场中失业人员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率的变化可以反映经济活 动的冷暖和劳动力市场的状况,过高或过低的失业率都可能对经济和社会稳定产生负面影响。
宏观经济的层次
包括总体经济活动和个体经济活动。总体经济活动是指整个国民经济总 体的活动,而个体经济活动是指单个企业、家庭或个人的经济活动。
03
宏观经济的度量
宏观经济分析中常用的度量指标包括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收入
、物价水平、就业率、国际收支等。这些指标可以反映一个国家经济活
动的规模、速度、结构和效益。
THANKS
感谢观看
国际收支平衡
总结词
反映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总体状况。
详细描述
国际收支平衡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与其他国家之间全部经济往来的系统记录。它包括了该国的出口、进口 、投资收入、对外援助等经济活动,是衡量国家对外经济往来的重要指标。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分析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分析◇马永胜摘要本文以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为分析对象,从我国高职教育政策的演进、实施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姐姐方案等方面进行论述。

在回顾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政策的演进基础之上,分析了我国我国高等教育现行政策实施现状:目前我国实行师资队伍建设的“双师型结构”,“三改一补”政策有利于高职院校发展。

本文也发现了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的主要问题,学制体系政策上比较混乱,有待进一步规范;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推进;招生考试政策不尽合理。

通过分析,指出:我国应顺应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国际趋势,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需要对现行学制体系进行调适,切实把高等职业教育作为一种类型来发展;还应出台校企合作的驱导性政策,明确校企合作中各主体的责、权、利关系,以保障校企合作的持续进行;进一步完善招生考试的政策,拓宽学生来源,不断完善单独招生和自主招生考试,探索多样化的入学考查方式,变选拔性考试为适应性考试,重在考查学生的长处与潜力,提高生源质量。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政策;现状;问题;对策目录1 引言 (1)2 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政策的演进 (1)3 我国高职教育现行政策实施现状 (1)3.1 师资队伍建设 (1)3.2 人才培养环境 (2)3.3 多元的资金投入机制 (3)4 现行高职教育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3)4.1 学制体系的政策有待规范 (3)4.2 校企合作有待进一步推进 (3)4.3 招生考试政策不合理 (4)4.4 高等职业学校教育政策支持力度不够 (4)5 解决现行高等职业教育政策问题的方法 (5)5.1 建立科学合理的学制体系 (5)5.2 进一步完善校企合作的机制 (5)5.3 招生考试的政策继续调整 (5)6 高职学校不同政策下的发展——以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6)7 结语 (6)参考文献 (7)1 引言在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时间里,我国从一个农业大国,迅速成长为制造业大国,近十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出现深刻变化,市场经济取代计划经济推动我国工业化道路越走越宽。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PPT课件]

宏观经济政策解读[PPT课件]







1月
3月
5月
7月
9月
11





,1 08





08
08
08
08
08
20
20
20
20
20
20
20
09
,1
1
16000 14000 12000 10000 8000 6000 4000 3256 2952 2000 0 2002 2003 2004 2005 2006 4382 4128 7620 5933 5612
要保持资本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稳定健 康发展。加强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和治理水平,加强资 本市场监管,增强投资者信心。 要把满足居民合理改善居住条件愿 望和发挥房地产业支柱产业作用结合起 来,增加保障性住房供给,减轻居民合 理购买自住普通商品住房负担,发挥房 地产在扩大内需中的积极作用。
推进投资体制改革,健全政府投资管理 体制。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国有经济 布局调整,加快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进 垄断行业分类改革。毫不动摇地鼓励、支 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
要扩大对外开放,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 式,走以质取胜、集约化、多元化的发展 路子,努力保持出口稳定增长,增加进口 先进技术、关键设备、重要能源原材料, 提高利用外资质量,更加积极稳妥地实施 “走出去”战略,在对外开放中不断提高 我国经济的国际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6600
14285.5 12180
11330.8
9691
7916
9558
2007
பைடு நூலகம்

宏观第四章 ppt课件.ppt

宏观第四章 ppt课件.ppt

从公债发行的主体看,有中央政府公债和地方 各级政府公债,通常将中央政府发行的内债称 为国债。
发行公债,既能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筹措资 金,又能在金融市场上影响货币的供求,促使 利率发生变动,既具有财政政策的功能,也影 响着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
5、政府预算
三、财政政策工具的应用
(一)自动稳定的财政政策
本章用IS--LM模型分析宏观经济政策的作 用和效果。
IS和LM相交所决定的均衡收入不一定是充 分就业的收入,而且依靠市场的自发调节 无法实现充分就业均衡,需要依靠国家运 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进行调节。具体地 说,需要运用财政和货币政策来改变IS和 LM曲线的位置,使它们相交于充分就业的 国民收入。
第一节 宏观经济政策及其目标
一、宏观经济政策
宏观经济政策是指政府为使宏观经济运行达到一 定的效果,有意识地用来干预和影响经济运行的 指导原则和措施。
运用宏观经济政策,政府可以有意识、有目的 地改变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一些变量,进而影响 宏观经济的运行,而达到预期的目的。
宏观经济政策包括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产业 政策。
U3为成人失业率:失业人数指25周岁以上失去 工作的人;
U4为全职工作失业率:失业人数指没有并正在 寻找全职工作的人;
U5为通常的失业率:失业人数指符合联合国国 际劳工局三个条件的人; U6指包括一半部分工作者的失业率:失业人 数要包括二分之一目前从事部分时间工作的人;
U7指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的失业率:失业人数 中包括丧失信心的工人。
最近这些年来,美国将退休年龄从65岁延迟至67岁(美国国会 参议院财政委员会2005年建议将美国人的退休年龄延迟到69 岁),
老人、少年等不具备劳动能力的人口
不在劳动人口:不能劳动的残疾人、在监狱服刑的人、

教育政策学第七章 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学第七章 教育政策分析

教育政策学
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
2. 教育政策过程分析

教育政策过程分析就是对教育政策的过程进行 的分析。有研究者认为政策过程的研究包括程序上 的知识研究及程序内部知识的研究。

政策过程主要包括五个环节:政策问题确认、 政策规划、政策决定、政策执行和政策评价。

教育政策学
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
教育政策学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723教育政策的价值分析由于对事物的价值分析涉及作为主体的人的价值判断因此对教育政策进行价值分析就是要通过教育政策的内容及教育政策的过程分析确立教育政策内容的主体以及教育政策的决策主体以及教育政策的执行主体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教育政策学
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

教育政策学
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
7.1 .1教育政策分析的概念


首先,教育政策分析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第一,教育政策分析的范围有一定限制。 第二,在研究方法上,虽然教育政策分析的方法与教 育研究的方法从总体上说是相通的,但是教育政策分析有其 自身特殊的研究理论模式、方法和标准。


7.3.1 教育政策分析的取向
关于教育政策分析的取向,西方学者一般是从研究取 向、研究中的价值取向和时间取向上分析的。 教育政策分析实际上是一种价值分析,这不仅因为教 育政策分析要渗透教育分析者的价值判断,而且如前所述, 教育政策分析本身也要分析教育政策的价值、教育政策决 策主体和执行主体的价值。


教育政策学
21世纪教育经济与管理系列教材
7.1 .1教育政策分析的概念

教育政策分析应是教育政策分析者运用科学的 方法及技术对教育政策的内容、过程及结果,以及 教育政策的环境和价值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促使 教育政策达到预期目标的活动。 广义来说,教育政策分析可以当作教育政策研究。 狭义的教育政策分析与教育政策研究是有区别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