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后血糖的临床意义

合集下载

血糖正常值

血糖正常值

一般空腹全血血糖为3.9~6.1毫摩尔/升(70~11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为3.9~6.9毫摩尔/升(70~125毫克/分升)。

饭后1小时,血糖可上升到10毫摩尔/升(180毫克/分升,于餐后2小时恢复至7.8~8.9毫摩尔/升(140~160毫克/分升)。

所以人们每天三顿饭后,各有2小时血糖升高(共6小时),其余18小时都在空腹血糖水平。

其临床意义如下:
1)空腹全血血糖≥6.7毫摩尔/升(12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2次重复测定可诊断为糖尿病。

2)当空腹全血血糖超过11.1毫摩尔/升(200毫克/分升)时,表示胰岛素分泌极少或缺乏。

因此,空腹血糖显著增高时,不必进行其它检查,即可诊断为糖尿病。

3)当空腹全血血糖在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以上,血浆血糖在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以上,应做糖耐量试验。

倘若有明显的糖尿病症状,应先做餐后2小时血糖测定。

4)正常人在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不超过5.6毫摩尔/升(10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不超过6.4毫摩尔/升(115毫克/分升)。

若餐后2小时的全血血糖≥7.8毫摩尔/升(140毫克/分升),血浆血糖≥8.9毫摩尔/升(160毫克/分升)时,可诊断为糖尿病。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1.血糖参考范围:空腹血糖正常范围为3.9-6.1mmol/L,餐后血糖正常范围为小于7.8mmol/L。

临床意义:血糖水平是评估糖尿病的重要指标,高血糖可能暗示糖尿病或糖尿病前期。

低血糖则可能是胰岛功能异常或器官功能障碍的表现。

2.肝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谷丙转氨酶(ALT)男性参考范围为7-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7-35U/L;血清谷草转氨酶(AST)男性参考范围为10-40U/L,女性参考范围为10-35U/L;总胆红素参考范围为5-21μmol/L。

临床意义:肝功能的异常可能暗示肝脏疾病或其他器官疾病引起的肝损伤。

ALT和AST升高通常与肝细胞破坏有关,而总胆红素升高可能提示肝胆系统疾病。

3.肾功能参考范围:血清肌酐参考范围为60-110μmol/L;尿素氮参考范围为2.5-8.0mmol/L。

临床意义:肾功能异常可能是肾脏疾病、循环系统疾病或药物毒性引起的。

肌酐升高可能暗示肾小球滤过率下降,而尿素氮升高可能是肾小管的重吸收功能受损。

4.血脂参考范围:总胆固醇参考范围为3.8-6.2mmol/L;甘油三酯参考范围为0.56-1.7mmol/L;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参考范围为1.8-3.4mmol/L;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男性参考范围为0.9-1.8mmol/L,女性参考范围为1.0-2.2mmol/L。

临床意义:血脂异常可能是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升高可能增加心血管事件的风险。

高LDL-C水平提示动脉壁沉积物形成的风险增加,而高HDL-C水平具有保护心血管健康的作用。

除了上述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外,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指标需要进行检测,如血清蛋白、尿酸、尿常规等。

这些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与相关疾病和机体功能有关。

总之,常规生化检验项目的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和临床意义对于评估人体健康状况和早期发现潜在疾病非常重要。

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

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血糖监测,就是指对血糖值的定期检查,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血糖监测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掌握血糖变化,无论是临床治疗方式的选择,还是对糖尿病患者的规律生活、运动饮食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总之,临床上的血糖监测有着非常重要的应用价值。

血糖监测的基本意义临床上所说的血糖,通常指的是血液中的葡萄糖,一般来说体内各组织细胞活动所需要的能量大部分都来自于葡萄糖,因此,身体中的血糖必须要保持在一定的水平,才能满足身体各器官和组织的需要。

在临床的血糖监测上,血糖的正常值主要包括空腹血糖和餐后两小时的血糖。

其中空腹血糖指的是隔夜空腹,并且至少8小时内未进任何糖类,而饮水除外,空腹血糖的正常值是3.89-6.11mmol/L。

这种情况下所检定的血糖值能够反映胰岛B细胞功能,有着重要的临床价值。

至于餐后两小时血糖,它反映的则是胰岛B细胞的储备功能,就是进餐后食物对胰岛B细胞产生刺激,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

通过血糖监测,可以为确诊糖尿病提供出关键指标。

一般来说如果空腹血糖≥7.0 mmol/l或者是餐后血糖≥11.1 mmol/l,而且糖耐量实验两小时血糖≥11.1mmol/l,这种基本就可以确诊为糖尿病。

总之,身体内的血糖无论过高还是过低,都会对身体造成比较大的损伤。

当身体内血糖过低的时候,会出现头昏、四肢无力以及心慌等症状,严重的时候甚至有导致死亡的风险。

而如果血糖含量过高的话,葡萄糖就会从肾脏排出,最终形成糖尿,导致体内的营养物质流失,并且会有一系列的感染并发症。

所以通过血糖监测及时的对这些症状采取措施,对于身体健康有着很积极的意义。

不同时间段血糖监测的临床意义除了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这两种临床重要指标外,还有着餐前血糖、睡前血糖、凌晨3点血糖以及随机血糖等指标。

毫无疑问这些不同时间段的血糖监测指标都有着各自的临床意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首先空腹血糖监测主要有着3个方面的意义。

首先,空腹血糖监测指标能够反映糖尿病患者在无糖符合刺激状态下的基础胰岛素分泌水平,并且对肝脏葡萄糖的输出情况进行反映。

血糖的检验与临床意义

血糖的检验与临床意义
二、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
糖尿病急性代谢合并症的实验室检查
二、糖尿病的实验室诊断
乳酸(LA)测定临床意义:
01
乳酸升高见于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肾衰竭,呼吸衰竭,循环衰竭等缺氧和低灌注状态。
02
当乳酸>5mmol/L时称为乳酸酸中毒。乳酸酸血症的严重程度常提示疾病的严重性。当血乳酸水平>10.5mmol/L时存活率仅有30%。对于血气分析无法解释的代谢性酸中毒,可用乳酸测定来检测其代谢基础。
分泌: 最主要生理刺激因子:高血糖 胰岛素的基础分泌量为每小时0.5~1.0单位,进食后分泌量可增加3~5倍,正常人呈脉冲式分泌。 作用机制 胰岛素与靶细胞表面的特殊蛋白受体结合。 胰岛素受体主要分布于脑细胞、性腺细胞、红细胞和血管内皮的表面。 血糖浓度↑,刺激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 胰岛素 + 受体α亚基→受体变构→激活β亚基蛋白激酶→生物效应
糖类消化吸收: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入血,这是血糖最主要的来源。
肝糖原分解:短期饥饿后,肝中储存的糖原分解成葡萄糖进入血液。
血糖来源
一、糖代谢简述
一、糖代谢简述
血糖浓度的调节 血糖的来源与去路能保持动态平衡受到三方面的调节作用 神经 激素 器官
糖代谢简述
1
2
激素的调节作用
一、糖代谢简述
血糖代谢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检验科
汇报人姓名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CONTENTS
一、糖代谢简述
糖酵解途径:(糖的无氧氧化) 概念:在无氧情况下,葡萄糖分解生成乳酸的过程。 1分子的葡萄糖通过无氧酵解可净生成2个分子三磷酸腺苷(ATP),这一过程全部在胞浆中完成。
糖代谢简述
1
2
糖的有氧氧化途径:

糖尿病如何监测血糖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如何监测血糖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如何监测血糖及临床意义一血糖监测的时间及意义1 空腹血糖指隔夜空腹(至少8-10小时未进任何食物,饮水除外)早餐前采血测定的血糖值。

反映在无糖负荷状态下基础胰岛素分泌情况。

反映前日晚间用药是否合适2 餐后2小时血糖值指吃饭第一口计时间,2小时后准时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

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储备功能。

注意:测餐后2小时血糖一定要像平时一样吃药,吃饭,否则无法体现服药后治疗效果。

3 餐前血糖三餐前采血所测的血糖。

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的持续性知道患者调整将要食入的食物的量和种类调整餐前胰岛素用量的依据4 睡前血糖反映机体胰岛β细胞对进食晚餐后高血糖的控制能力指导夜间加餐用药5 随机血糖是指一天当中任意时间采血所测定的血糖值,与进食无关。

6 凌晨3点血糖鉴别空腹高血糖的原因,避免夜间低血糖。

7 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指测定空腹血糖后,口服75克无水葡萄糖或食100克面粉(2两)做成的馒头,分别在30分钟,1小时,2小时,3小时采血测定血糖,胰岛素,C 肽,并评估其功能的试验。

注意: 1 试验前三天每日主食不少于3两2 患急性病,需病愈两周后检查。

3 检查前三天停用激素类药物,如避孕药4 检查前禁食8小时5 检查前8小时内要避免体力活动,饮咖啡,吸烟,精神紧张及各种刺激。

6 75克葡萄糖应溶于300毫升温水内,5分钟喝完,从第一口计时间。

二糖化血红蛋白1 糖化血红蛋白:它是由血液中的葡萄糖附着在红细胞的血红蛋白上形成的,其数值与血糖水平呈正比,血糖越高,附着葡萄糖的血红蛋白就越多,糖化血红蛋白的值也就越高。

葡萄糖一旦附着在红细胞内的血红蛋白上就不会与之分离,会在红细胞的整个生命过程中存在,并随着红细胞的衰老,死亡而消失。

红细胞的寿命是120天,所以糖化血红蛋白反应的是过去2-3个月的平均水平,它的正常值是4-6%2 检测意义(1)评价血糖的总体控制情况:不受偶尔一次血糖升高或降低的影响,可以比较前面的了解过去一段时间的血糖控制水平。

血糖检测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糖检测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糖检测各项指标临床意义1. 血糖检测指标的重要性血糖检测是评估糖尿病、葡萄糖代谢紊乱以及其他疾病的关键指标之一。

通过对血糖的检测,可以评估人体血糖水平的变化,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疾病。

2. 不同血糖检测指标的临床意义2.1 空腹血糖(FPG)空腹血糖指的是早餐后未进食的8小时内进行血糖检测。

临床上,空腹血糖是最常用的血糖检测指标之一。

正常情况下,空腹血糖应该在3.9-5.6 mmol/L之间。

超出这个范围可能表明存在糖尿病或糖代谢异常。

2.2 餐后血糖(PPG)餐后血糖指的是进食后2小时内进行血糖检测。

正常情况下,餐后血糖不应超过7.8 mmol/L。

超过这个范围可能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或胰岛素抵抗。

2.3 随机血糖(RPG)随机血糖是在任意时间进行血糖检测,无需空腹或进食后特定时间。

临床上,随机血糖常用于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

正常情况下,随机血糖应该在3.9-11.1 mmol/L之间。

2.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糖化血红蛋白是一种反映血糖控制情况的重要指标。

它能够反映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临床上,糖化血红蛋白常被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情况下,糖化血红蛋白应该在4.0-6.0%之间。

3. 血糖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可以选择合适的血糖检测指标进行评估。

例如,在糖尿病的诊断与监测中,通常会综合应用多个血糖检测指标,如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

4. 结论血糖检测各项指标在临床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帮助医生评估糖尿病、葡萄糖代谢紊乱以及其他疾病的发展和控制情况。

根据不同的临床需求,适当选择合适的血糖检测指标进行评估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资料:1. XXXX2. XXXX3. XXXX。

餐后2小时血糖

餐后2小时血糖
3.检查前不可运动或喝酒,尽量保持情绪稳定,避免对检查结果的影响。
4.类固醇、利尿剂、兴奋剂等药物可能会影响检测结果,应事先告知医护人员。
谢谢观看
标本采集

早晨空腹时进餐一个约100克的馒头或进餐75克葡萄糖,然后于餐后2小时抽静脉血测血糖,并收集尿液做尿 糖测定。
临床意义
1.餐后2小时血糖7.78~11.1 mmol/L(140~200mg/dL)之间,为糖耐量减退。 2.餐后2小时血糖>11.1 mmol/L(>200mg/dL),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2小时血糖
进食2小时后检测的血糖值
目录
01 标本采集
03 正常值参考范围
02 临床意义 04 注意事项
餐后2小时血糖即进食2小时后检测的血糖值,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实际上是一种简化的葡萄糖耐量试验,由 于这种方法较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抽血次数少,简单易行,易为患者接受,所以临床上用餐后血糖可以在一定程 度上反映胰岛素分泌的情况和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程度,为临床上用于筛选和发现空腹血糖正常的糖尿病患者的 最常用方法。
正常值参考范围
正常餐后2小时血糖小于7.78mmol/L(140mg/dL)。
注意事项
1.测定餐后2小时血糖前一定和平时一样,吃饭的量与质要与平时保持一致。餐后2小时血糖必须从进餐第一 口开始计算时间。否则可能影响测试结果。
2.餐后2小时血糖检查的唯一的缺点是,有些糖尿病患者服糖后高峰不在2小时,而是在l小时后,到2小时的 时候血糖高峰已下降,这样的患者易被漏诊。所以,对餐后2小时血糖可疑升高的患者,宜在餐后1小时和2小时 各抽血一次为好。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

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分析作为世界上最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之一,糖尿病对全球卫生事业的挑战日益严峻。

在糖尿病的诊断和管理中,血糖检验和尿糖检验是两种常见的方法。

本文将分析这两种检验方法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探讨其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作用。

血糖检验是目前糖尿病诊断和管理不可或缺的手段之一。

通过测量血液中的葡萄糖浓度,可以了解患者的空腹血糖水平以及餐后血糖情况,从而做出相应的诊断和治疗决策。

空腹血糖测试通常是在患者至少8小时没有进食后进行的,可以准确反映患者的基线血糖水平。

餐后血糖测试则是在进食后1至2小时进行,可以评估胰岛素的分泌和胰岛素抵抗的情况。

这两种检验方法可以提供全面的血糖控制情况,帮助医生更好地判断病情和制定治疗方案。

血糖检验在糖尿病管理中的临床意义不仅仅局限于诊断,还涉及到疾病预防、治疗效果评估以及并发症风险评估等方面。

首先,对于糖尿病的早期筛查和诊断来说,血糖检验是不可或缺的。

糖尿病的早期症状通常不明显,但高血糖状态已经对身体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

通过定期的血糖检验,可以及早发现血糖异常,及时进行治疗,降低患糖尿病的风险。

其次,血糖检验还可以评估疾病管理的效果。

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内,以避免高血糖和低血糖的并发症。

通过定期的血糖检验,可以了解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调整治疗方案,达到更好的病情管理效果。

此外,血糖检验还可以作为糖尿病并发症风险评估的重要依据。

尽管血糖控制是防止并发症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并发症的风险除了血糖水平外,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通过监测血糖,可以评估患者患上并发症的风险,有助于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尿糖检验在糖尿病管理中也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尿糖检验是通过测试尿液中的葡萄糖含量来评估患者的血糖控制情况。

由于葡萄糖被肾脏完全滤过,正常情况下尿液中不应该有葡萄糖。

当血糖水平超过肾小球的阈值时(通常大约在10mmol/L以上),肾脏将无法完全重吸收葡萄糖,导致尿液中出现葡萄糖。

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临床意义
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为了准确诊断、及时干预和有效管理糖尿病患者,常规的糖尿病检测方法非常重要。

以下是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1. 空腹血糖(FPG)检测:患者于前一晚饭后8-10小时后空腹抽血,用于诊断糖尿病和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FPG值大于7.0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4.4-6.1 mmol/L为正常范围。

2. 餐后血糖(OGTT)检测:患者在空腹状态下饮用75g葡萄糖溶液后经过2小时抽血,用于评估胰岛功能和诊断糖尿病。

OGTT 2小时血糖值超过11.1 mmol/L可诊断为糖尿病。

3. 随机血糖检测:随机抽血检测,无需空腹,用于急诊情况下的糖尿病筛查。

4. 糖化血红蛋白(HbA1c)检测:通过血液检测HbA1c水平,反映近2-3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

HbA1c水平大于或等于6.5%可诊断为糖尿病。

5. 尿常规检测:用于检测尿中糖分、蛋白质含量等异常,帮助了解糖尿病的肾脏并发症风险。

6. 血脂检测:检测血液中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等指标,帮助评估糖尿病患者的心血管病风险。

7. 肾功能检测:包括尿素氮(BUN)、肌酐(Cr)等指标,用于评估糖尿病患者的肾功能情况。

8. 甲状腺功能检测:糖尿病与甲状腺功能异常相关性较高,甲状腺功能检测可帮助发现并及时干预甲状腺相关疾病。

这些糖尿病八项的检测方法对于合理诊断糖尿病、评估疾病风险以及指导个体化治疗非常重要。

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检测方法,并结合临床症状和体征进行综合分析和诊断,以便更好地管理糖尿病患者。

血糖测定及临床意义

血糖测定及临床意义

血糖测定及临床意义发表时间:2019-10-24T14:20:18.747Z 来源:《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10期作者:师玉环[导读] 血糖主要是指血中葡萄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师玉环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齐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职工医院检验科 161000【摘要】血糖主要是指血中葡萄糖,它是糖在体内的运输形式。

全身各组织都从血液中摄取葡萄糖,尤其是脑、肾、红细胞、视网膜等组织几乎不合成糖原,也几乎没有糖原储存,因此必须由血液不断提供葡萄糖。

本文针对血糖的测定及临床意义进行简要的介绍分析,以期为相关疾病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关键词】血糖测定;临床意义糖类的营养价值主要是供给能量,此外糖也是人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之一。

正常人体内糖代谢的核心在于维持相对恒定的血糖浓度[1]。

糖代谢紊乱的重要临床特征是血糖浓度过高,即高血糖症;以及血糖浓度过低,即低血糖症。

1血糖测定1.1检验方法包括葡萄糖氧化酶法,邻甲苯胺法等。

1.2检验项目1.2.1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测定:FPG是指至少8h不摄入含热量食物后的血浆葡萄糖含量。

参考值:酶法3.3~5.6mmol/L;邻甲苯胺法:3.9~6.4mmol/L[2]。

1.2.2葡萄糖耐量试验(glucose tolerance test,GTT)葡萄糖耐量试验:包括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静脉葡萄糖耐量试验,以及标准馒头餐试验。

(1)空腹血糖偏高但尚在正常范围而疑为糖尿病者应作OGTT,方法是:空腹抽血后立即进食75g葡萄糖(或标准馒头2个),进食后0.5h、lh、2h、3h分别抽血检测血糖(或简化为餐后lh、2h抽血)。

OGTT法对诊断糖尿病极为重要,正常人服葡萄糖后几乎全被肠道吸收,使血糖迅速上升,服葡萄糖后30~60min血浆血糖浓度达到高峰,但血糖最高值一般不超过ll.1mmol/L,以后血糖迅速下降,在1.5~2h下降接近正常水平。

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2型糖尿病餐时胰岛素分泌不足
1.00
0.80
胰 岛 0.60 素 平 均 0.40 浓 度 0.20
正常人
2型糖尿病患者
FPG < 8 mmol/L FPG 8-12 mmol/L FPG 12–15 mmol/L FPG > 18 mmol/L
nmol/L
0 –30 0 30 60 90 120 150 180 210 240 时间 (分钟)
高葡萄糖钳夹实验试验原理
持续输注葡萄糖
葡萄糖 胰岛素
高糖平台
β细胞对葡萄糖的反应
(胰岛素分泌的时相、峰值、持续时间)
正常体重组NGT、IGT及DM的胰岛素浓度
INS(mU/L)
120 100
80 60 40 20
0 -30
0
30
1PH
NW-NGT NW-IGT NW-DM
60
90
Time(min)
600
**
400
* ##
200
** ##
0 NW-NGT OB/OW- OB/OW- OB/OW-
NGT
IGT
DM
IPH(mU/L)
200
150
**
100
50
*
0 NW-NGT OB/OW- OB/OW- OB/OW-
NGT
IGT
DM
2PH(mU/L)
200
*
150
100
*
50
0 NW-NGT OB/OW- OB/OW- OB/OW-
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及治疗
上海市糖尿病研究所 上海市糖尿病临床医学中心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正常人的胰岛素分泌 2型糖尿病人的胰岛素分泌 餐后高血糖的危害 改善早期(一相)分泌缺如的措施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要点

《中国2型糖尿病患者餐后高血糖管理专家共识》要点中国成人糖尿病患病率高达9.7%,患者人数居全球首位。

糖尿病防治的关键在于积极预防、早期诊断及尽早规范化干预。

糖尿病管理的最终目标是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包括微血管并发症和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病(ASVD),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延长寿命。

研究显示,我国门诊T2DM 患者血糖达标率仅32.6%;在心血管风险因素控制方面, 我国T2DM患者血糖、血压、血脂达标率分别为47.7%、28.4%和36.1%,仅56%的患者3项指标均达标。

目前,我国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现状及临床合理用药情况不容乐观。

大部分中国T2DM患者伴有餐后血糖(PPG)升高。

流行病学筛查诊断的糖尿病患者中,单纯PPG升高患者的比例达50%,糖尿病前期中约70%为单纯性IGT。

PPG增高是导致HbA1c高的主要原因之一,PPG升高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发生发展有相关性。

因此,控制PPG是促使HbA1c控制达标以防治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重要策略。

糖尿病的管理中,控制PPG的手段与控制FPG的策略和手段有明显不同。

一、餐后高血糖的定义和病理生理基础餐后高血糖的定义为摄食后1~2hPG〉7.8mmol/L。

餐后高血糖的主要病理生理基础与第一时相/早相胰岛素分泌缺陷、外周组织IS下降、胰升血糖素分泌在进餐后不受抑制及餐后肝糖输出持续增高相关。

二、餐后高血糖的临床意义1.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2. 餐后高血糖与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风险增高相关:3. 餐后高血糖与多项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相关:4. 餐后高血糖对机体的其他不良影响:5. PPG与HbA1c的关系:三、餐后高血糖的检测1. 检测对象:对于以下临床状态的患者,可通过监测PPG评价疗效、低血糖风险和指导药物剂量调整。

(1)任何HbA1c不达标的T2DM患者,尤其是FPG达标,而HbA1c不达标,如FPG<6.0mmol/L,但HbA1c >7.0%;(2)低血糖风险较高的患者,如使用促泌剂或胰岛素治疗、进餐不规律或餐后剧烈运动者;(3)使用降糖药物,尤其是降低PPG的药物时。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

常规生化检验项目各项指标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常规生化检验项目是现代医学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用于评估患者的器官功能、代谢状态及营养状况。

本文将介绍几项常见的生化检验项目,包括血红蛋白、血糖、肝功能指标、肾功能指标和电解质水平,并对各项指标的参考范围及临床意义进行讨论。

1.血红蛋白(Hb):参考范围:男性:130-175g/L;女性:120-160g/L临床意义: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主要成分,用于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

低血红蛋白常见于贫血、营养不良等疾病,而高血红蛋白可能与脱水、骨髓增生异常等疾病相关。

2. 血糖(GLU):参考范围:空腹血糖:3.9-6.1mmol/L;餐后2小时血糖:≤7.8mmol/L临床意义:血糖是评估患者糖代谢状态的重要指标。

高血糖常见于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等疾病,而低血糖可能与胰岛素瘤、肝功能不全等疾病相关。

3.肝功能指标:(1)谷丙转氨酶(ALT):参考范围:男性:0-45U/L;女性:0-34U/L临床意义:谷丙转氨酶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2)谷草转氨酶(AST):参考范围:男性:0-40U/L;女性:0-33U/L临床意义:谷草转氨酶也是肝细胞损伤的敏感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肝炎、肝硬化、肝癌等疾病。

(3)碱性磷酸酶(ALP):参考范围:30-120U/L临床意义:碱性磷酸酶是肝细胞和骨细胞等组织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胆管梗阻、骨肿瘤等疾病。

4.肾功能指标:(1) 血尿素氮(BUN):参考范围:2.9-7.1mmol/L临床意义:血尿素氮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肾功能不全、脱水等疾病。

(2) 血肌酐(Cr):参考范围:男性:62-106umol/L;女性:53-82umol/L临床意义:血肌酐也是评估肾脏排泄功能的指标,高水平常见于肾脏疾病、肾功能不全等情况。

5.电解质水平:临床意义:钠离子是维持体液平衡的重要电解质,低水平可能与脱水、肾脏功能异常等疾病相关。

餐后血糖标准值

餐后血糖标准值

餐后血糖标准值餐后血糖是指进餐后2小时测得的血糖值,它是评估胰岛素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抵抗程度的重要指标。

正常的餐后血糖标准值有助于维持身体的健康状态,而异常的餐后血糖值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因此,了解餐后血糖标准值的重要性,对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等代谢性疾病至关重要。

对于成年人来说,正常的餐后血糖标准值应该在5.0mmol/L到7.8mmol/L之间。

当餐后血糖值超过7.8mmol/L时,就可能意味着胰岛素分泌不足或者胰岛素抵抗。

而当餐后血糖值低于5.0mmol/L时,则可能意味着胰岛素分泌过多或者胰岛素过敏。

因此,及时监测餐后血糖值对于调整饮食、锻炼和药物治疗非常重要。

餐后血糖标准值的异常可能会导致一系列的健康问题。

长期高血糖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导致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疾病的发生。

同时,高血糖还会损害肾脏、眼睛、神经系统等器官,严重时会引发糖尿病并发症,如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

因此,保持正常的餐后血糖标准值对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要维持正常的餐后血糖标准值,首先要注意饮食。

合理的饮食结构能够有效控制血糖值,建议饮食应以低脂肪、低糖、高纤维为主,避免食用高糖、高脂肪、高热量的食物。

其次是适量的运动。

适当的运动能够消耗多余的血糖,增加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助于维持正常的餐后血糖标准值。

最后是规律的监测。

定期检测餐后血糖值,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有助于预防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发生。

总之,了解和维持正常的餐后血糖标准值对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至关重要。

通过合理的饮食、适量的运动和规律的监测,我们可以有效控制餐后血糖值,保持身体的健康状态。

希望每个人都能够重视自己的餐后血糖标准值,从日常生活中做起,预防糖尿病,远离疾病的困扰。

血糖六项临床意义

血糖六项临床意义

血糖六项临床意义
空腹血糖是指进食8小时后的血糖水平,是评估胰岛素分泌功能的指标。

正常范围为3.9-6.1mmol/L,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意味着胰岛素分泌不足,提示胰岛功能异常。

餐后2小时血糖是指进食2小时后的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胰岛素的反应和糖代谢情况。

正常范围为≤7.8mmol/L,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胰岛素抵抗或糖尿病风险增加。

随机血糖是指任意时间测量的血糖水平,用于评估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范围为≤11.1mmol/L,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血糖波动较大或糖尿病的存在。

糖化血红蛋白是指红细胞内血红蛋白与葡萄糖结合
后形成的一种物质,反映近期血糖控制情况。

正常范围为4-6%,超出正常范围可能提示长期血糖控制不佳,糖尿病的存在或并发症的风险增加。

胰岛素是一种由胰腺分泌的激素,用于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水平异常可能提示胰岛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C肽是由胰岛细胞分泌的激素,在血糖代谢中起重
要作用。

C肽水平异常可能提示胰岛功能异常或胰岛素抵抗。

综上所述,血糖六项在临床上具有重要的诊断和评估血糖控制
的意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医生可以对患者的胰岛功
能、糖代谢情况以及糖尿病的风险进行初步的判断和筛查,从而制
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和预防措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

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近年来,糖尿病这一慢性代谢性疾病的发病率呈现持续增长的趋势,给全球范围内的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重大负担。

糖尿病的诊断和治疗需要借助实验室检验指标来评估患者的代谢状况和疾病控制效果。

本文将重点介绍糖尿病常用的实验室检验指标和其临床意义。

1. 血糖指标糖尿病的诊断和疾病控制主要依赖于血糖指标,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随机血糖。

空腹血糖是指早上空腹状态下的血糖水平,一般判断标准是空腹血糖≥7.0mmol/L。

餐后血糖是指进食后2小时内的血糖水平,正常情况下应保持在7.8mmol/L以下。

随机血糖是指无论是否进食,随机抽取的血液样本进行测定的血糖指标,如果随机血糖≥11.1mmol/L,可能存在糖尿病风险。

2. 糖化血红蛋白(HbA1c)HbA1c是指红细胞中糖化血红蛋白的含量,它反映了过去2-3个月内血糖的平均水平。

HbA1c是糖尿病的重要评估指标,其水平越高,说明糖尿病的控制越差。

根据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的建议,糖尿病的治疗目标是将HbA1c降至≤7%,但对于某些个体,更严格的控制目标(如≤6.5%)可能更合适。

3. 尿常规检查糖尿病患者常伴有尿路感染和肾脏疾病,因此尿常规检查对于评估患者的肾脏功能和疾病控制情况至关重要。

常规尿常规检查项目包括尿糖、尿蛋白、尿酮体和尿微量白蛋白,其中尿微量白蛋白定量检测将有助于早期发现糖尿病肾病的趋势。

4. 血脂检测糖尿病患者常伴有脂代谢紊乱,包括高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升高等。

血脂检测项目包括甘油三酯、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和LDL-C等指标。

控制血脂水平对于预防和管理糖尿病相关的心血管并发症至关重要。

5. 肾功能检测指标肾脏病变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因此监测肾功能对于糖尿病患者非常重要。

常用的肾功能检测指标包括肌酐、尿素氮和尿酸。

6. 炎症指标长期处于高血糖状态下的糖尿病患者易发生慢性低度炎症反应,而炎症在糖尿病的发展中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餐后2h血糖监测对于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意义

餐后2h血糖监测对于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意义

龄、 平均腰臀 比 、 体重指 数 ( MI均无显著差 异( >O0 )具有 B ) P .5 ,
可 比性 。
平I, 因为 在糖 尿病 病 程早 期 , 细胞 代 偿 功 能还 未受 影 响 , 2 l B
虽然胰 岛素 分泌 已 出现缺 陷 , 但仅 表现 为胰 岛素 高峰期 延迟 ,
wa n lz d s a ay e .Re u t h s ig o i r t b h P wa n y 1 8 o h t b P s l s T e mid a n ss ae y 2 G s o l / f t a y F G.Co l i n T e rs l s o s h P i mo e nc us o h e ut h w 2 G s r
【 sr c 】Ob e t e T xmi h e t nh e en te F s Pam lcs n h otr da Pama Guoead a- Ab ta t j c i o ea n te rl i si bt e h at l a Gu oe ad te P s a il l l s ,n s v e ao p w s pn s c
2 1 年 1 月第 4 卷第 3 期 01 2 9 6


临床 探 讨 ・
餐后2 血 测对于 糖尿 重 h 糖监 诊断 病的 要意义
邹春霞 (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疾病 预防控制 中心 , 广东龙川 5 7 0 ) 13 0
【 摘要】目的 探讨餐后 2 血糖水平对于诊断糖尿病的意义 。 h 方法 选择 107例糖尿病疑似患者进行 口服糖耐量试验。结果 4 分别 以餐后 2 h血糖及空腹血糖水平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 , 进行 比较 。以餐后血糖为诊断标准仅为 以空腹为诊断标准漏诊 率的 1 。结论 2 G做为诊断标准更有利于患者及早 发现 、 , 8 hP 控制糖尿病 , 也更具有临床意义。

老年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老年人餐后2小时血糖水平检测的临床意义
检测结 果 对 受 试 者 进 行 分 组 , 成 糖 耐 量 受 损 组 分
口现在已超过 1%, 0 糖尿病( M 已有明显增高的趋 D ) 势[ 卜 。糖 耐量 受损 ( T 是 D 的前期 , 正 常 血 I ) M G 是
糖与 D M之 间 的一 种 糖 代 谢 异 常 , 是 D 也 M进 程 中 的重要 阶段 。它对 老年 性疾病 的发 生 以及一 些血 液
生化指标的影 响如何?笔者收集了 20 年 4月 一 06 20 年 1 月来本 院体检与疗养的非 D 06 2 M老年人 20 1 例 。对 其餐 后 2小 时血 糖 水平 、 患 疾 病情 况 以及 所

( T 与糖耐量正常组( G I 组) G N T组) 。并对两组 的资 料 分别 进 行 比较 和相 关 性 的分 析 。诊 断 标 准 :2h
( 江省人 民医院望 江山院区 检验科 , 浙 浙江 杭州 302 ) 104
目前 我 国 已进 入 老龄化社 会 , 国 6 以上人 全 o岁
进食 10 0 克馒头 2 小时后抽静脉血 2 l测定餐后 2 1 I l h 血糖( -G 。所有生化项 目都在 日 78 全 自 2 P) h 立 00 动生化分析仪完成测定 。④根据受试 者 2h G的 - P
本次调查结果 IT的发生率高达 3 .%, G 52 空腹
*通讯作者
维普资讯
・-
——

92 。 7 _ — —
C i a am,uy,O 7, o l No 7 hnJL bDir Jl 2 O V l1 , .
表2 G I T与 N T两组 的血液生化指标的 比较 G
组与 N T组之间都存在明显差异( G P<00 ) L 7 8 , .5 。A T . 岁 为高龄人群 。也正 因为如此 , 各种疾 病的患

餐后2小时血糖在临床治疗上的意义

餐后2小时血糖在临床治疗上的意义

餐后2小时血糖在临床治疗上的意义
连董彪
【期刊名称】《中国社区医师》
【年(卷),期】2002(018)001
【摘要】@@ 以往大多数的医生和病人只把空腹血糖作为诊断和疗效监测的惟一指标.实际上,餐后2小时血糖是诊断的金标准,是评估疗效的真正尺度.回顾我院诊治的106例患者,研究分析如下.
【总页数】2页(P33-34)
【作者】连董彪
【作者单位】317507,浙江温岭箬横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8
【相关文献】
1.社区人群检测餐后2小时血糖早期发现隐性糖尿病的临床意义 [J], 樊永慧
2.澄清餐后血糖在血糖控制中的重要意义 [J], 杨丽辉
3.“餐后散步”对老年糖尿病餐后2小时血糖的影响 [J], 朱良争;顾一蕾;赵颖群
4.餐后即时和餐后30min运动对妊娠期糖尿病血糖应答的影响 [J], 李丽;王环宇;王磊;吕利
5.2型糖尿病患者空腹血糖和餐后2小时血糖的临床意义 [J], 王兰;王文莲;童成莲;高继东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饭后2.5小时血糖标准

饭后2.5小时血糖标准

餐后2.5小时血糖正常值是多少
餐后血糖一般是指早、中、晚三餐后两小时测定的血糖。

餐后血糖代表着葡萄糖负荷后的血糖水平,是早期诊断糖尿病的重要指标。

餐后2.5小时无临床意义。

餐后2小时血糖值小于7.8mmol/L就属于血糖的正常值。

餐后2小时血糖的正常值为哪些:
1、餐后2小时血糖值小于7.8mmol/L,则处于一个正常的范围内。

2、餐后2小时血糖值在7.8-11.1 mmol/L之间,可以判断为糖耐量减低或者是受损。

3、餐后2小时血糖值高于11.1mmol/L、并且有两次确诊,那么就可以诊断为糖尿病。

餐后血糖的临床意义有哪些:
1、餐后血糖有助于早期干预、降低糖尿病的发病率。

2、餐后血糖有助于糖尿病早期的诊断。

糖尿病早期空腹血糖通常比较正常,所以餐后血糖为二型糖尿病发病前最早表现出的临床表现。

3、餐后血糖可以更好地预测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和餐后血糖水平有关。

4、餐后血糖是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一个重要诱因。

糖尿病、心肌梗死和餐后血糖有着密切的关系。

综上所述,提高对餐后血糖的重视,能够有效的降低糖尿病发病的风险。

并且还可以预防其他疾病或者是慢性并发症。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需要管理好自己的饮食规律和作息习惯。

全面的避免糖尿病的发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6,817)
心血管病死亡多变量风险率 3.5 3.0 2.5 2.0 1.5 1.0 0.5 0
<6.1 6.1–6.9 ≥7.0 <7.8 7.8–11.0 ≥11.1 p=0.006 p<0.001
空腹血糖(mmol/L)
2小时血糖(mmol/L)
Diabetologia 2004;47:385–94.
DECODE研究
欧洲13 家医学中心, 入选25,364 例
受试者(18048例男性,7316女性),平
均随访7.3年。评估空腹血糖与OGTT2h 血糖水平对死亡风险的预测性。
Lancet 1999;354:617–621.
餐后血糖对全因死亡的预测性优于空腹血糖
2.5 2.0 风险比 1.5 1.0 0.5 <7.8 0 11.1 7.8–11.0
回归分析显示: 只有平均血糖波动和 餐后血糖升幅与氧化 应激呈线性相关
平均血糖波动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mg/dL)
JAMA. 2006;295:1681
波动性高血糖更易激活PKC
L=5 mmol/L 600
PKC活性(%)
H=20 mmol/L
H/L=20/5 mmol/L
500 400 300 200 100 0
Whitehall,Paris 和Helsinki研究 19984
4 Balkau B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5 Hanefeld M et al. Diabetologia 1996 6 Barrett-Connor E et al. Diabetes Care 1998 7 Donahue R. Diabetes 1987
餐后血糖的临床意义
目录
• 糖尿病的认识历程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 从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看餐后血糖与心血 管病变
目录
• 糖尿病的认识历程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 从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看餐后血糖与心血 管病变
• 1815年,法国化学家Michael Eugene Chevreuil 首次证实,糖尿病患者血中过量的是葡萄糖
对糖尿病本身的认识虽然已有很长的历史, 但认识和记述其并发症的年代并不久远
• 第一次记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距今仅100年,视 网膜损害的发生及其特征与糖尿病间的关系还是 60年前热烈争论的主题; • 对糖尿病肾小球硬化的典型损害有了描述还不到 70年 ……
•《糖尿病、糖尿病前期和心血管疾病联合指南》
目录
• 糖尿病的认识历程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 从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看餐后血糖与心血 管病变
问题
血糖与心血管疾病的关系密切,能够更加准 确预测心血管风险的是?
餐后血糖 空腹血糖
餐后状态约占全天时间的2/3 ——意即人一生中2/3处于餐后状态
VCAM-1
ICAM-1
E-Selectin
IL-6
J Thromb Haemost 2004; 2: 1453
波动性高血糖更易导致内皮细胞凋亡
25% 20%
细胞凋亡率
15% 10% 5% 0% 5mM 20mM 5/20mM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1,281:924
Paris前瞻性研究1999
Whitehall研究1999
CHD死亡率随着餐后血糖水平的升高而增加
无糖尿病的餐后2h血糖异常升高大于10%者CHD死亡率增高
HOORN研究1999
Rancho Bernardo研究1999 糖尿病干预研究1996
餐后急性高血糖是所有原因和心血管 事件和CVD 死亡率 的危险因素
中餐
晚餐
Ceriello A. Diabetologia. 2003 Mar;46 Suppl 1:M9-16
餐后高血糖导致心血管疾病的病理机制
餐后状态
内皮功能紊乱
氧化应激 PKC活化 黏附分子表达增加
餐后血糖
FFA, 血脂
动脉粥样硬化
餐后高血糖增加氧化应激
(n=21)
肌酐中8-Iso-PGF2α 水平 (pg/mg)
45.0
40 30
P<0.001
20 10
18.8
20.2
DM & MI
3.5
MI n=1304
0.5
DM n=169
7.8
0
n=69
3.0
n=890
3.2
心血管事件每100病人年
Haffner SM et al. N Engl J Med. 1998;339:229-234.
欧洲心脏病调查: 冠心病合并高血糖患者高达2/3
中国77%冠心病患者合并高血糖
已知糖尿病 新诊断糖尿病(OGTT) 糖尿病前期
新诊断糖尿病(FPG)
正常血糖
Da-Yi Hu.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06) 27, 2573–2579.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关系 日益引起重视
Steven Haffner:
•象重视心肌梗死患者一样关注每一例高血糖患者 美国心脏学会(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糖尿病就是心血管疾病” 2007年欧洲心脏病协会与欧洲糖尿病研究组织联合制定:
正常糖浓度(5mM) 高糖(20mM) 24小时正常/高糖交替 (5/20mM)
0天
7天
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天数
14天
Diabetes 2003;52:2795
波动性高血糖增加黏附分子表达
L=5 mmol/L 800% H=20 mmol/L H/L=20/5 mmol/L
黏附分子表达
600% 400% 200% 0%
Geiss LS et al. In: Diabetes in America. 2nd ed. Bethesda: 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1995:233-257.
目录
• 糖尿病的认识历程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
– 糖尿病与心血管疾病——一枚硬币的正反面
• 从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看餐后血糖与心血 管病变
空腹时间:0~8点
早餐
午餐
晚餐
0:00 上午
4:00 上午
8:00 上午
11:00 上午
2:00 下午
5:00 下午
餐后状态 吸收后状态 空腹状态
21
ADA ,Postprandial Blood Glucose, Diabetes care, APRIL (4), 2001,775-778
Guideline for Management of Postmeal Glucose
关于糖尿病最早的记录
• 公元前1550年,埃及Ebers纸莎草纸上,描述了公元 前3000年Zosser法老时期一位名叫Imhotep高僧的多 尿症状。
最早关于糖尿病特征的描述
• 公元前400年,印度人 Susruta曾描述了糖尿病 的特征是“蜜糖味的尿”。
17~18世纪 现代医学认识到糖尿病的主要病变在与 “糖分”过多
IDF餐后血糖管理指南核心内容(二) 控制餐后血糖是否有益?
控制餐后血糖终点受益的证据之一 ——MeRIA7荟萃分析
•7项研究分别在下列国家进行: •USA, CDN, UK, G, IL, AU, CEZ, LIT, LET •纳入荟萃分析的研究均为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试验, 治疗时间最少为12个月 •2180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
单独餐后高血糖使老年妇女的致死性CVD风险增加2倍以上, 仅用空腹血糖筛查可遗漏很多CVD高危人群 餐后急性高血糖与CVD死亡率有关
餐后高血糖加重内皮功能失调促进动脉粥样硬化
餐后高血糖
粘附分子表达 Ⅶa 因子活化 抗氧化物减少
LDL氧化
甘油三酯升高
氧 化 应 激
内 皮 功 能 失 调
动脉粥样硬化
早餐
<6.1
6.1–6.9
7.0
空腹血糖 (mmol/L)
经年龄、医疗中心、性别、胆固醇、BMI、收缩压和吸烟校正
Lancet 1999;354:617–621.
心血管死亡危险随餐后血糖水平增加而增加
150 心 血 125 管 死 100 亡 危 75 险 的 50 增 加 25 0 <7.8mmol/L
2
1
0
Diabetes Care. 2003 Mar; 26 (3) : 688-96.
相对危险
DECODA研究
来自5个国家5项前瞻性研究中的6817例受试者纳入研究, 随访时间5-10年。比较空腹血糖和OGTT2h血糖水平在亚洲人群 中对心血管和全因死亡风险的预测。
餐后高血糖与心血管死亡的增加密切相关
DECODE研究 19991 檀香山心脏研究 19877 Rancho–Bernardo研究 餐后高血糖 19986 DECODA研究 20041 太平洋和印度洋研究 19992
心血管 死亡
Funagata研究 19993
糖尿病干预研究(DIS) 19965
1 DECODE Study Group. Lancet 1999 2 Shaw J et al. Diabetologia 1999 3 Tominaga M et al. Diabetes Care 1999
• 1674年,英国医生Thomas Willis首次在西 方文献中提到
– 糖尿病患者的尿是甜味的,并根据尿是否是 甜的区别糖尿病和尿崩症 – 尿的甜味来自血液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