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用电终端概要
智能电网知识汇总概要
智能电网基础知识1、智能电网的定义和特征是什么?中国国家电网公司2009 年5 月21 日首次公布的智能电网内容:以坚强智能电网以坚强网架为基础,以通信信息平台为支撑,以智能控制为手段,包含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变电、配电、用电和调度各个环节,覆盖所有电压等级,实现“电力流、信息流、业务流”的高度一体化融合,是坚强可靠、经济高效、清洁环保、透明开放、友好互动的现代电网。
2、智能电网架构层次是什么?“智能电网”从其架构层次上包括数据采集、数据传输、信息集成、分析优化和信息展现五大方面。
3、智能电网的目标是什么?是实现电网运行的可靠、安全、经济、高效、环境友好和使用安全,降低用户的电费支出,幵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实现节能减排。
4、智能电网性能特征是什么?1自愈——稳定可靠;2安全——抵御攻击;3兼容——发电资源;4交互——电力用户乊间;5协调——电力市场资源;6高效——资产优化;7优质——电能质量;8集成——信息系统。
5、研制智能变压器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1实现自我保护,提高可靠性。
实时掌控设备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快速诊断和消除故障隐患;在尽量少的人工干预下,快速隔离故障、自我恢复,避免大面积停电的发生;2优化运行状态,提高经济性。
优化配置资源,提高设备传输容量和利用率, 有效控制成本, 实现经济运行。
6、智能电网与传统电网相比的优势是什么?1对变压器主要状态信息化,实现变压器实时状态可知,实时运行可控;2可对区域电网内变压器信息迚行收集整理;3实现对变压器及相关设备信息的整合分析,以此来降低成本,提高有效率,提高整个设备及电网的可靠性,优化运行和管理。
7、智能电网预计的投资情况如何?国网和南网两大电网公司未来在智能电网方面的总投资将不低于2000 亿,2015 年乊前将完成主要框架建设。
投资构成上,结合中国式电网的几大部分目前的状态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预计,智能电网的投资构成上,不考虑大规模储能装置,配网自动化和用户侧系统将占40%,智能变电站占20%、智能调度占15%、柔性输电系统(含清洁能源接入侧设备占10%,其他投资占15%。
医院弱电智能化系统介绍
医院智能化系统介绍1.综合布线系统:医院区内信息通信网络的基础传输通道和平台,能支持语音、数据、图像和多媒体等各种业务信息的传输,是各个弱电系统的基础。
2.计算机网络系统:满足各类网络业务信息传输与交换的高速、稳定、实用和安全为规划与设计的原则,稳定是重要条件,采用以太网交换技术和树型网络结构方式,按业务需求规划三层的网络结构,一般会分为内网、外网、专网。
3.无线网络覆盖系统:在医疗行业各种无线终端迅速普及的基本无线网络系统支撑,满足比如PDA移动医护终端、Wifi无线电话、无线平板电脑、无线条码扫描枪、Wifi RFID标签的使用,医护人员通过移动终端便捷地在病区进行移动查房、移动护理、输液管理、病区订餐、心电数据回传等服务。
医疗人员可以大大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准确度,还可以改进工作流程、完善管理考核。
4.公共广播及背景音乐系统:包括背景音乐、业务广播和紧急广播,正常情况下作为背景音乐的传播媒介,美化医院的公共环境;广播系统是信息传播最快的方式之一,对医院的各项工作信息的快速传递有很高的实用性;平时可播放背景音乐,火灾时能联动切换为消防广播。
5.安防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模拟或数字摄像机在医院的各个重要位置进行全方位24小时监控及存储,保证医院的安全环境,可以与市公安局进行对接,为预防偷窃、打架、纷争等提供有力依据。
6.门禁、梯控、报警系统:在特殊通道、房间、区域、楼层设置门禁、梯控、报警点位,有效防止病人或家属随意进入。
7.停车系统:一般采用车牌识别停车系统、蓝牙识别停车系统等对医院车辆进行管理、收费,地下室可应用车位引导和反向寻车技术,方便病人、家属停车。
8.餐厅消费系统:通过IC卡等刷卡进行购买餐饮,后台设置主机服务器,统计消费信息、充值等。
9.一卡通系统:门禁、停车、餐厅消费等可通用一张IC卡,实现一卡全医院通用。
10.程控电话交换系统:实现内部免费电话,医院集团内部、异地通话,也可与外部电话相通。
配电侧智能电能表Modbus通信规约一致性研究
配电侧智能电能表Modbus通信规约一致性研究
陈东亚;邱煜捷;魏春娟;杨强强
【期刊名称】《仪表技术》
【年(卷),期】2024()1
【摘要】由于配电侧智能电能表的制造厂家不同、型号繁杂,所用Modbus通信格式各异,增加了配电系统的集成难度。
通过分析各类电能表的功能,对比各种电参量在各类电能表中的表示格式,以及研究各类电能表Modbus-RTU通信协议的报文格式,阐明了电能表通信规约的制定过程。
提出了规约检测装置的设计方案,包括硬件设计和软件设计,并设计了一套规约检测装置。
测试结果表明,该规约能够满足预期的要求。
【总页数】4页(P36-38)
【作者】陈东亚;邱煜捷;魏春娟;杨强强
【作者单位】国网上海长兴供电公司;上海电力大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TM933
【相关文献】
1.智能电能表通信协议及功能一致性检测方法的设计
2.智能电能表及智能终端通信规约测试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3.智能电能表及智能终端通信规约测试平台的研究与应用
4.电能表通信规约一致性自动检测系统
5.基与Modbus规约的智能仪表与PC机通信技术实现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智能家居论文概要
智能家居论⽂概要基于单⽚机的智能家居系统设计专业:电⼦信息⼯程班级:姓名:指导教师:摘要本⽂利⽤单⽚机结合传感器技术和GSM移动通信技术设计了⼀套智能家居系统。
本设计详细地讲述了基于STC12C5A60S2单⽚机、DS18B20温度传感器、DHT11湿度传感器、MQ-2烟雾监测传感器、HC-05蓝⽛模块和GSM通信模块实现智能家居系统的设计⽅案与软硬件设计开发。
系统数字温度传感器DS18B20采集环境温度,DHT11实现湿度的采集,MQ-2实现易燃⽓体及烟雾的采集,当温度或者易燃⽓体及烟雾浓度监测到超限时,系统可以⾃动发送报警短信给制定的⼿机号码,以便及时处理解决居住环境的安全隐患;系统具备⼿机蓝⽛遥控控制家电开关的功能,蓝⽛传输采⽤HC-05蓝⽛模块实现系统与⼿机蓝⽛之间的数据通信,通过⼿机蓝⽛发送相应的指令控制家电的开启和关闭,系统设计4路继电器开关,分别控制空调、冰箱、⼤门和电视。
关键词单⽚机智能家居蓝⽛遥控GSMWireless temperature detecting system design Based on MCUProfession: Electronic and Information Engineering Class:Name : Instructor :Abstract This article exploits and designs a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through the technology of combined with sensor. It describes the design & achieving scheme of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basing on AT89S52, wireless transmission module NRF24L01 and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device takes use of digital temperature sensor DS18B20, and transmit to the main from by NRF24L01. The main from shows the figure through LCD1602,and change the set value of temperature by 1℃ via key to set the bound. When the actual temperature value is lower than the lower limit or higher than the upper limit, buzzer sounds with LED flashes. The essay gives a general fame work of the system, circuit diagram and procedure, and after debugging it achieves all designed functions on hardware platform.Keywords MCU, temperature monitoring system, temperature sensor, wireless temperature detection⽬录第⼀章引⾔ (4)第⼆章智能家居的概念及组成 (5)2.1 智能家居的概念 (5)2.2 智能家居的组成及框图 (5)2.2.1系统主要组成 (5)2.2.2系统组成框图 (5)第三章智能家居系统硬件设计 (7)3.1电源管理系统设计 (7)3.1.1电源管理系统⽅案选择 (7)3.1.2电源管理系统电路设计 (8)3.2 GSM移动通信系统设计 (9)3.2.1 GSM移动通信⽅案选择及论证 (9)3.2.2 GSM移动通信电路设计 (9)3.2.3 GSM移动通信电路功能测试 (10)3.3 HC-05蓝⽛通信系统设计 (12)3.3.1蓝⽛型号的选取及论证 (12)3.3.2 蓝⽛通信电路设计 (12)3.3.3蓝⽛模块功能测试 (13)3.3.4蓝⽛模块与⼿机蓝⽛之间的设置与匹配 (14)3.4 单⽚机最⼩系统设计 (16)3.4.1系统单⽚机型号的选择与论证 (16)3.4.2系统单⽚机最⼩系统电路设计 (16)3.4.3系统单⽚机最⼩系统电路测试 (18)3.5数字传感器监测系统设计 (18)3.5.1 温度传感器的选型及硬件电路设计 (18)3.5.2湿度传感器的选型及硬件电路设计 (19)3.5.3 CO等有害⽓体检测电路设计 (20)第四章智能家居系统软件设计 (22)4.1系统软件编程环境介绍 (22)参考⽂献 (30)致谢 (29)第⼀章引⾔微电⼦技术、⾃动控制技术与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将⼈类社会带⼊了⼀个电⼦信息世界,各种电⼦控制系统应⽤于⽣活的每⼀个⾓落。
产品概要设计说明
产品概要设计说明产品概要设计说明书类似于京东商城,基于BTB\BTC,买卖方都有ERP后台管理系统,有支付端口,物流管理系统、手机移动系统。
1. 引言1) 编写目的该概要设计书从整体上把握平台功能设计,包括产品功能、模块划分、处理流程,详细描述用户需求与应用系统之间的关系,在产品设计和研发过程中起到了指导作用。
2) 定义定义在本文档中出现的重要术语,为读者在阅读本文档时提供必要的参考信息术语说明App 运?行在移动智能手机上的软件安卓App 运行在安卓手机操作系统上的软件,三星、HTC、华为、中兴等出品的智能?手机均为运行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移动终端设备iPhone App 运行在iPhone 设备上的软件PC 管理端运行于PC 浏览器上的管理系统,只有甲方管理员可以看到服务器后台运行在服务器上的后台程序,没有?用户界?面,平台所有的数据都保存在这?里,为PC 管理端、安卓APP、iPhone App 的运?行提供?支撑人月软件工程上的?个用户计算?工作量的单位,1?月表示单个人?个月,如一项内容1.5?月完成,则表示该内容需要1个人1.5个月完成2. 范围1) 系统目标构建市场的垂直交易平台,提供云库ERP,降低供应商、采购商的管理成本。
2) 主要需求商品交易平台移动端和PC 端的信息统一平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产品展?示和管理已云库概念建设ERP、管理、物流管理包含交易现?金的产品展?示和管理3. 系统结构设计4. 功能结构设计系统按照用户群体分为供货商、采购方、物流方、管理中心。
1) 供货商供货商为商品、相关服务的提供者,系统主要为其提供云库ERP (下称ERP)。
账户管理供货商提交相关资质资料可以注册ERP,平台审核通过后即可开通供货商的ERP 系统供货商可以在个人设置?里设置企业的相关信息,包括位置、联系电话、登录密码等商品管理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更改已有商品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增加新商品,包括商品的价格、规格、参数等商品相关信息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对已上架的商品进行下架处理服务管理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添加服务类?色,,服务可以由采购方选择被添加进平台的服务类?色都分配到系统账号,设计师可以使用该账号在平台上加?个人产品、专栏等内容服务类?色拥有位置信息,采购方可以通过系统检索、按照热门检索、按照附近位置检索等方式找到相关服务类?色订单管理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所有的订单记录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每条订单的详细信息,可以查看该订单的购买方的信息供货商登录系统后,可以查看订单状态,包括未发货、未收货、已收货当商品已收货后,供货商会得到相应地提醒物流管理对于未发货的订单,供货商可以呼叫物流,物流分两类:主动和被动;主动方式即供应商根据条件寻找相关物流并呼叫该物流,被动方式即直接将该要求发出,由所有的物流方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抢单对于已发货的订单,供货商可以查看物流的实时运行轨报表管理根据订单数据,ERP 可以实时生成报表根据时间、商品可以实时生成该商品在该段时间内的销售报表,报表已折线图等形式展现,?目了然的展现商品销售情况支付管理平台提供?支付账户,供货商可以查看账户余额信息,可以将账户余额转至其他银行账户采购方购买的商品在确认收货后,会将金额打入该账户2) 采购方采购方可以在线购买商品,系统为其提供云库ERP,可以实时分析相关商品数据。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和智能终端调试.概要
•精度测试
•SV报文检查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 合并单元最初是属于电子式互感器的附属品
• 目前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更多的是A/D转换及电 压并列、切换功能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智能变电站的互感器采用两种方式: •电子式互感器 二次输出为数字量,弱信号 二次输出规约 基于 IEC60044-8 的 FT3 •电磁式互感器(主要形式) 二次输出为模拟量电流为1A/5A,电压为 57V/100V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与智能终端 及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介绍及调试
送变电调试所 王天锷
提纲
• 合并单元介绍及调试
• 智能终端介绍及调试 • 检修问题
• 故障录波网络分析仪
一、合并单元的介绍及调试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合并单元的延时与同步介绍 •合并单元等间隔离散性(抖动)介绍 •合并单元延时及等间隔性(抖动)测试 •对时精度及守时功能测试
合并单元介绍
• 对于接入了两段及以上母线电压的母线电压合并单元, 母线电 压并列功能宜由合并单元完成,合并单元通过 GOOSE 网络获 取断路器、 刀闸位置信息, 实现电压并列功能。 • 合并单元应能提供输出 IEC 61850 — 9 协议的接口及输出 IEC 60044 — 7/8 的 FT3 协议的接口,能同时满足保护、 测控、 录波、 计量设备使用。 对于采样值组网传输的方式, 合并单 元应提供相应的以太网口;对于采样值点对点传输的方式,合 并单元应提供足够的输出接口分别对应保护、 测控、 录 波、 计量等不同的二次设备。 输出接口应模块化并可根据需 要增加输出模块。 • 合并单元应能接收 12 路电子式互感器的采样信号, 经同步和 合并之后对外提供采样值数据。
智能变电站合并单元介绍
RVC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概要
RVC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使用说明书沈阳理工大学目录第一部分:产品简介 (1)1.1 功能特点 (1)1.1.1可靠性高,确保安全 (1)1.1.2 自动化程度高,操作方便 (1)1.1.3 电容控制算法先进 (2)1.1.4 手动投切电容器功能 (2)1.1.5 显示功能 (2)1.2 主要技术参数 (2)第二部分:基本操作 (3)2.1 控制器说明 (3)2.1.1 装置主界面 (3)2.2 系统显示 (4)2.3 运行设置 (5)2.3.1进入运行设置 (5)2.3.2控制方式设置: (5)2.3.3设置可投电容 (6)2.4.1进入手动投切 (6)2.4.2 操作方法 (7)2.4.3 退出手动投切 (7)2.5 调试设置 (7)2.5.1 进入调试设置菜单 (7)2.5.2 进入“系统参数”设置子项 (7)2.5.3进入“保护参数”设置子项 (8)2.5.4进入“调容参数”设置子项 (9)2.5.5进入“电容容量”设置子项 (11)第三部分控制器接线 (12)第一部分:产品简介RVC智能型动态无功补偿控制器适用于电压等级为380V的补偿电容的自动投切控制。
可控制12组电容。
根据无功功率大小,功率因数和电压范围,自动控制电容器投切进行补偿。
有效减少无功损耗,提高电网的功率因数。
1.1 功能特点1.1.1可靠性高,确保安全可靠性极高是本装置最主要的优点之一。
可靠性的问题是由于计算机不同于一般的电子电路,在受到干扰时会引起程序混乱,所以计算机设备都有一个“复位”键,在出现“死机”时需要手动按一下“复位”键。
变电站控制装置若出现“死机”会产生输出误动作,造成事故。
传统的解决方案是加强计算机电路与外部电路的隔离,但这不能彻底解决可靠性问题。
本产品从理论和实践上解决了所有引起不可靠的原因。
●电路具有极高的抗干扰能力,最大限度地阻止干扰信号进入计算机,装置所有的对外接线端子均可承受上千伏的电压冲击而不影响正常工作。
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最新国标
目 次1范围 (1)2规范性引用文件 (1)3术语和定义 (1)4总则 (4)5系统架构 (6)6智能装置与智能设备 (7)7智能平台 (10)8智能应用 (13)9智能化建设与评价 (20)附录A(资料性附录) 智能火电厂系统示意图 (22)智能火电厂技术要求1范围本标准给出了智能火电厂的基本概念、关键属性、主要特征、体系结构,规定了智能装置和智能设备、智能平台、智能应用的技术要求,以及火电厂在智能化建设中可采用的技术路线和评价条件等。
本标准适用于智能火电厂规划、设计、建设、调试、验收、维护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1291(所有部分)机器人与机器人装备 工业机器人的安全要求GB/T 22239-2019 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40-2020信息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等级保护定级指南GB/T 26863 火电站监控系统术语GB/T 33905(所有部分) 智能传感器GB/T 34068物联网总体技术 智能传感器接口规范GB/T 34982 云计算数据中心基本要求GB/T 36293—2018 火力发电厂分散控制系统技术条件GB/T 36572—2018 电力监控系统网络安全防护导则GB 50660—2011 大中型火力发电厂设计规范GB/T 50115—2019工业电视系统工程设计标准DL/T 261—202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可靠性评估技术导则DL/T 283.1—2018 电力视频监控系统及接口 第1部分:技术要求DL/T 634.5104—2009 远动设备及系统 第5-104部分:传输规约 采用标准传输协议集的IEC 60870-5-101 网络访问DL/T 656—2016 火力发电厂汽轮机控制及保护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657—2015 火力发电厂模拟量控制系统验收测试规程DL/T 701—2022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术语DL/T 774—2015 火力发电厂热工自动化系统检修运行维护规程DL/T 1100.1 电力系统的时间同步系统 第1部分:技术规范3术语和定义GB/T 26863、DL/T 701、DL/T 774界定的和下列术语、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应用笔记概要
智能电网涉及的关键技术及应用1智能电网的技术概况智能电网是为了实现能源替代和兼容利用,它需要在创建开放的系统和建立共享的信息模式的基础上,整合系统中的数据,优化电网的运行和管理。
它主要是通过终端传感器将用户之间、用户和电网公司之间形成即时连接的网络互动,从而实现数据读取的实时(real-time、高速(high-speed、双向(two-way的效果,整体性地提高电网的综合效率。
它可以利用传感器对发电、输电、配电、供电等关键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实时监控和数据整合,遇到电力供应的高峰期之时,能够在不同区域间进行及时调度,平衡电力供应缺口,从而达到对整个电力系统运行的优化管理;同时,智能电表也可以作为互联网路由器,推动电力部门以其终端用户为基础,进行通信、运行宽带业务或传播电视信号。
2009年6月27~28日,第一届智能电网研究论坛在天津大学召开。
论坛共安排了十四个学术报告,从智能电网的基本理念、技术组成、设备需求等多个角度对我国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发展进行了探讨。
天津大学余贻鑫院士的报告为―智能电网的原动力、技术组成和实施路线‖。
报告中提出,系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侧管理、分布式电源等是推进智能电网建设的原动力。
智能电网是综合应用通讯、高级传感器、分布式计算等技术,提高输配电网络的安全性、可靠性和效率。
华中科技大学程时杰院士在―储能技术及其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的报告中指出,在可再生能源发电所占比例较大的电力系统中,储能技术的应用是解决如何保证系统正常运行这个难题的一条可行的途径。
并提出了智能电网对储能系统的基本要求,即足够大的储能容量、足够快的功率响应速度、足够大的交换功率、足够高的储能效率、足够小的放电周期、足够长的使用寿命、足够小的运行费用。
天津大学电气与自动化工程学院院长王成山教授作了―分布式电源、微网、智能配电系统‖的报告,分别对分布式电源、微网和智能配电系统的关键技术、应用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介绍,并分析了三者之间的关系。
智能家电项目财务分析表
智能家电项目财务分析表
结构清楚,文字简洁易懂,逻辑正确,排版等格式美观,无语法错误。
项目名称:智能家电项目
项目概要:该项目主要是为家庭提供智能家电服务,主要以智能嵌入
式技术为家庭提供智能便捷的服务,让家庭实现智能化,开发和销售智能
电视、智能通讯设备、智能家居产品等。
一、年度财务收入
项目时间收入来源备注
营业收入(实体店)年度年度销售收入选择合适的价格政策和宣传推
广手段,实现高效的销售回报
营业收入(代理)年度年度代理收入与合作伙伴定期研究和修订价格,确保收入水平
二、年度财务支出
开发支出年度年度研发支出撰写新项目的技术文档,完善技术测试,
改善产品体验
宣传推广支出年度年度宣传支出有效提升曝光率,选择有效的宣传渠道,进行定向投放。
施耐德电气 Acti 9 终端配电产品 中文产品目录手册
●跃领巅峰Acti9引领第五代终端配电产业革命产品目录20231Acti9产品展示概要 (5)产品号规则 (17)字母索引 (19)产品号索引 (20)保护类产品小型断路器小型断路器概览 (30)iC65N (36)iC65N-S (40)iC65H (42)iC65H-S (46)iC65L (48)iC60N双端子 (51)iC60L MA (55)iC65L MA (58)C65N-DC (61)C65N-DC-S (63)C65H-DC (65)C65H-DC-S (68)C65L-DC (70)C65L-DC-S (73)iC65 DC (76)iC125 DC (82)C60 UL489 (89)C60N (93)C60H (95)iDPNa (97)iDPNa-S (99)iDPNN (101)iDPNN-S (103)iDPNH (105)iDPNK2 (107)C120H (109)C120H-S (111)C120L (113)C120L-S (115)导轨式熔断器座A9SFUSE (117)隔离开关iINT125 (118)iINT125-S (120)导轨插座PC导轨插座 (122)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的选择 (124)剩余电流动作保护装置概览 (126)Vigi iC65 (128)Vigi iC65-S (133)Vigi iDPN (136)2Vigi iDPN-S (139)iDPNa Vigi+/iDPNa-S Vigi+ (142)iDPNN Vigi+/iDPNN-S Vigi+ (144)iC65N Vigi+ (146)Vigi C120 (148)iID (150)电气和机械附件电气和机械附件概览 (158)电气附件 (159)iC NV自恢复过欠压保护器 (165)iC NV-S自恢复过欠压保护器 (168)电气和机械附件 (171)控制类产品iC T接触器 (185)iCT+ LED照明电子开关 (196)iTL 脉冲开关 (200)iTL 脉冲开关和iCT接触器选型表 (213)RC A远程控制附件 (217)ARA自动重合控制附件 (227)Reflex iC60集成控制断路器 (233)安装类产品梳状母排 (240)Distribloc配电模块 (243)上图标注指导选型表 (245)技术参考资料脱扣曲线 (254)限流 (260)剩余电流动作开关与断路器的配合 (268)小型断路器在400Hz 系统中的应用 (269)级联 (270)保护选择性 (275)降容系数表 (304)断路器的储存和运输注意事项 (309)34“使能源消耗得以优化”。
智能充电桩产品需求说明书-A1
智能充电桩产品需求说明书DL-HWCP-002版本A1编写编写时间2016-3-18 审核审核时间审批审批时间文档管理页码共13页修订次数共1次版本A1 编号60110008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版本修改描述作者2016-1-18 A1 初稿完成谢江目录1.文档介绍 (4)1.1.文档目的 (4)1.2.英文和缩语解释 (4)1.3.硬件需求描述 (4)2.产品介绍 (5)2.1.产品概要说明 (5)2.2.产品流程 (5)2.3.产品逻辑描述 (7)3.功能简介 (8)4.功能描述 (8)4.1.产品防盗描述 (8)4.2.鉴权功能 (9)4.3.车辆识别 (9)4.4.获取I B EACON信息 (9)4.5.地锁控制 (9)4.6.充电功能 (10)4.7.充电桩配置 (11)4.8.日志上传 (12)4.9.状态上报 (12)4.10.状态查询 (12)4.11.故障上报 (13)4.12.故障诊断 (13)智能充电桩硬件产品需求说明书-A1.pdf2. 产品介绍2.1.产品概要说明本文档由杭州的蓝科技有限公司提供,主要用于描述分时租赁业务中,电动汽车智能充电桩设备的需求与各个功能使用场景的描述。
供开发方了解分时租赁所涉及的充电桩功能模块业务,便于供应商对产品的设计开发。
2.2.产品流程流程一:外网无线特性Storage ServersData ServersAaministrator PcRouterCar 32G/3G/4GCharging Pile 1Charging Pile 2Charging Pile 3Car 2Car 1Charging line Ethernet line流程二:以太网特性Storage ServerData ServersAdministrator PcRouterCar 3Charging Pile 1Charging Pile 2Charging Pile 3Car 2Car 1SwitchCharging line Ethernet line2G/3G/4GWI-FIWI-FIWI-FIWI-FIBT4.0D.WI-FI上网:为了能够给用户充电带来更好的体验,用户在使用充电桩充电同时还可以使用充电桩上的WI-FI浏览网络和本地推送信息等。
国家电网基建〔2011〕539号--关于印发《智能变电站优化概要
— 4 —附件智能变电站优化集成设计建设指导意见本指导意见围绕“节约环保、功能集成、配置优化、工艺一流”的核心理念,在“两型一化”、通用设计的相关原则指导下,深入总结提炼已投运试点工程经验,提出进一步优化集成设计的要求,逐步提高智能变电站设备集成度、成熟度及经济合理性。
一、突出变电站功能定位,优化集成设计方案。
应严格执行通用设计原则,突出工业设施的功能定位,坚持在安全可靠、技术先进、经济适用的前提下,贯彻“两型一化”原则,优化集成设计方案,节材、节地、节能,减少运行维护工作量。
1.配电装置布置应严格遵守通用设计技术导则,控制尺寸不得突破导则中的具体要求。
2.配电室、二次设备间等布置应按照通用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建筑面积及层高。
3.GIS 设备应优先采用户外布置,当外部环境条件限制时,可采用全户内布置或者在GIS 设备四周设置围挡结构。
当GIS 设备采用户内布置时,应结合电气工艺布置,合理优化运输、检修通道和电缆沟道,减少建筑面积和体积。
— 5 —4.对于保护装置、测控装置、合并单元等,除检修压板外,其余压板均应采用软压板;智能终端应设置相应的断路器出口硬压板。
5.二次装置失电告警信号应通过硬接点方式发送测控装置,其余告警信号可通过网络报文方式上送,每面柜内各装置失电告警信号应并接后发送测控装置。
二、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信息共享。
通过整合系统功能、剥离多余功能,加强专业间融合,利用数据采集数字化和信息共享化,提高装置集成度。
随着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试点的深入及二次安全防护措施的完善,一体化信息平台应为变电站内统一的、唯一的信息平台。
逐步整合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一次设备状态监测系统及智能辅助系统的独立后台主机,将其功能融入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全景数据监测与高级应用功能。
三、加强功能整合,提高设备集成度。
在满足设备可靠性前提下,提高装置硬件集成度、取消冗余功能器件、减少装置配置数量。
1.当一个间隔同时配置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时,电流、电压宜采用组合型合并单元装置进行采样,减少合并单元装置数量。
弱电智能化竣工验收文件(大全)概要
弱电智能化竣工验收文件(大全)概要1. 引言本文档为弱电智能化竣工验收文件的概要,旨在对弱电智能化项目的验收过程进行概要性的描述和指导。
本文档根据弱电智能化项目的实际情况和验收要求,分为以下几个部分:项目概况、验收流程、验收标准和验收结果等。
2. 项目概况本部分主要介绍弱电智能化项目的基本情况,包括项目名称、建设单位、项目位置、建设规模、工程内容等。
同时,还应描述项目的背景和目的,明确项目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3. 验收流程验收流程是弱电智能化项目验收的核心步骤,本部分应详细阐述整个验收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具体操作。
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 验收准备:包括确定验收时间、组织验收人员、制定验收计划等。
2. 材料准备:包括验收所需资料的准备、整理和审核等。
3. 现场检查:对项目的现场设备、系统和工程进行检查和评估。
4. 功能测试:对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功能进行测试和验证,确保其正常运行。
5. 文件审核:对相关文件的完整性、规范性和合规性进行审核。
6. 报告编制:根据实际情况编制弱电智能化竣工验收报告。
4. 验收标准验收标准是对弱电智能化项目验收的依据和指导,本部分应明确弱电智能化项目的验收标准和要求。
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设计文件的符合性:验证项目设计文件的符合性,如布线、布管、配电箱等。
2. 材料设备的合规性:检查使用的材料和设备是否符合相关规范和标准。
3. 工程质量的评估:评估项目工程的质量和施工效果。
4. 系统功能的测试:测试弱电智能化系统的各项功能是否正常运行。
5. 安全可靠性的评估:评估项目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包括防火、防盗等方面。
5. 验收结果本部分是对弱电智能化项目验收结果的总结和评价。
根据实际情况,对项目的验收结果进行客观的描述和评估,包括达到的验收标准、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建议等。
6. 结论本文档是弱电智能化竣工验收文件的概要,旨在为弱电智能化项目的验收提供指导和参考。
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和要求,可以结合本文档进行详细的编写和完善。
智能充电桩系统设计
智能充电桩系统设计
陈国娟;符广全;于士程;张波;孙磊;王坤
【期刊名称】《中国高新科技》
【年(卷),期】2018(000)023
【摘要】文章设计了一款电动车智能充电系统,以智能充电桩为数据采集终端,将采集到的电压电流等信息上传给服务器,数据库接受到信息后进行分析并同时传输到客服端.该系统实现了安全高效充电、数据分析、公平计费、节能环保等功能,极大地提高了用户体验,能够有效管理和控制电动车的充电,对提升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总页数】2页(P95-96)
【作者】陈国娟;符广全;于士程;张波;孙磊;王坤
【作者单位】临沂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基于STM32的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J], 陈凯;王辉;张良钰
2.基于STM32F103C8T6单片机的电动车智能充电桩计费系统设计 [J], 李丽颖;张金花;佘勃;彭静;张礼睿
3.一种关于智能充电桩的系统设计 [J], 岑王洁;钱家鑫;李凯;杨嘉琦;倪嘉锋
4.基于ESP8266的智能充电桩及其控制系统设计 [J], 陈庭威;李亚飞;李亚军;赵冰飞
5.基于stm32的智能充电桩嵌入式控制系统设计 [J], 张尧;朱浩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电力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电力装备可靠性与智能化”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李奎;牛峰
【期刊名称】《电工技术学报》
【年(卷),期】2022(37)9
【摘要】各类电力装备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的“发输变配用”各个环节,为电力系统的安全高效运行起着关键支撑作用。
在国家“双碳战略”和高可靠智能电网的需求下,“高可靠”与“智能化”已经成为电力装备的主要发展趋势,在为传统电力装
备提供新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相关理论创新和技术突破提出了更高挑战。
为了展
示国内科研院所和相关企业在高可靠智能化电力装备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在《电
工技术学报》编辑部以及特约编委的共同努力下,推出本期“电力装备可靠性与智
能化”专题。
专题的征稿工作得到了高校科研学者和企业技术人员的积极响应与大力支持,经过严格评审,选取11篇优秀论文刊出。
研究学者们基于高低压开关电器、高压并联电抗器、电机系统和电力电子设备等不同类型电力装备开展了深入理论研究和技术创新,促进了电力装备的智能化和可靠性提升。
【总页数】2页(P2137-2138)
【作者】李奎;牛峰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
【相关文献】
1.大容量电力电子装置技术与应用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2.“电力装备智能感知与智能终端”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3.“高比例可再生能源电力系统规划与运行”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4.“电力系统低频振荡与次同步振荡”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5.“高效节能及智能化电机系统”专题特约主编寄语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电网资源数据采集方案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电网资源数据采集方案
魏永;周启平;杨彬彬;尚书
【期刊名称】《电声技术》
【年(卷),期】2018(42)12
【摘要】基于当前电网资源数据采集的迫切应用需求,研制了一款高精度、高性能,能够自动完成数据采录、处理和核查的一体化数据采集终端设备.该设备能够有效规范数据来源、数据采集过程、数据采集成果处理方法,消除电网资源数据内业处理环节,并降低了数据获取难度.依据国网安全操作规范评估准则,制订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安全保障机制,确保终端设备所存储关键电网基础设施地图数据以及现场采集坐标、照片、基础台账等数据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智能终端敏感数据外泄风险,保证电网资源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总页数】4页(P58-60,82)
【作者】魏永;周启平;杨彬彬;尚书
【作者单位】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国网信通产业集团安徽继远软件有限公司,安徽合肥23008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P39
【相关文献】
1.基于智能终端的配电网设备数据采集系统 [J], 宋挈军
2.基于广电网络的智能终端安全解决方案 [J], 孙庭;姚辉军;庄崟
3.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远程证明方案 [J], 丁勇;吕海峰;余小龙;桂丰;李新国
4.基于现场数据采集终端的配电网线损管理解决方案 [J], 鲍恩奇;姚腾飞
5.基于现场数据采集终端的配电网线损管理解决方案 [J], 季溢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系统设计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系统设计
蓝集明;符长友;周苗苗
【期刊名称】《计算机测量与控制》
【年(卷),期】2013(21)7
【摘要】针对传统的机械电表与普通的电子式电表根本无法满足现代智能电网的需求,提出了采用高效的电能计量、嵌入式微控制器、3G无线通信等多种技术,并结合数据库管理技术,研制出一款全新的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系统;文章详细阐述了系统构成、硬件与软件设计.实际测试结果表明,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系统精度高、误差小,实现了电力公司、电力用户、电表三者间的数据交互,能有效提高电力公司的管理水平.
【总页数】3页(P2018-2019,2026)
【作者】蓝集明;符长友;周苗苗
【作者单位】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计算机学院,四川自贡643000;四川理工学院自动化与电子信息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M764;TP393
【相关文献】
1.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电表采集系统设计 [J], 亢红波;许宏科
2.基于泛在电力物联网的普适性智能电表状态实时评估方法 [J], 薛斌; 张向东; 段立; 徐鸿宇; 王刚; 赵莉
3.基于NFC物联网的智能电表本地复电终端系统研究 [J], 马源;吴金莲;刘国锋;陆纬彤;马宇
4.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电表监控系统设计 [J], 张威振;刘勇
5.基于LoRa物联网技术智能电表集抄系统的实现 [J], 彭迪栎;蔡诚;董武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智能用电终端
一、产品简介
用电信息数据采集设备是智能用电环节数字化、自动化、互动化的有力支撑,是智能电网用电环节的重要基础。
按照国家电网公司用电信息采集系统标准技术规范、智能电能表标准技术规范,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完善的用电信息采集系统解决方案。
产品包含:专变采集终端(SEA3500、 FKWA83-ZTI01、 FKGA43-ZTIII02、SEA3600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集中器(SEA3700、 DJGZ23-ZT20103、 DJGZ23-JYPLC2J 、采集器 (SEA3800、 DCZL23-ZT20103、 DCZL23-JYPLC6C 、
SEA3900型电能量采集终端、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DDZY1339系列、 DDZY733系列、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DTZY1339系列、 DTZY733 系列、三相智能电能表(DTZ1339/DSZ1339、 DTZ733/DSZ733。
采集终端产品简介
专变采集终端采用工业级的 ATMEL 高性能 32位嵌入式 CPU , LINUX 操作系。
实现对专变用户的电能信息采集与处理(电能表数据采集、电能计量设备工况和电能质量监测 , 以及客户用电负荷和电能量的监控, 实现电力需求侧管理要求的所有功能。
产品功能
1 显示当前用电情况、控制信息、抄表数据、终端参数、维护等信息
2 交流采样 :三相电压、电流、功率、功率因数、有功无功电量等数据量
3 监测功能:自诊断报警、出厂设置和运行参数更改报警、计量回路运行状态报警、计量装置封印异常、终端停电报警
4 RS485、 RS232、红外、 GPRS/CDMA/PSTN/以太网 /光纤等模块 , 实现与电能表、抄表机和主站的数据通讯 ,支持国内外主流电表规约
5 GPRS 通信模块和 230M 通信模块可在线更换、现场组网, 保证远程通信信道升级至光纤通道后的无缝切换
6 保存 60天以上历史日数据和 12个月以上的历史月数据
7 功控、电控、限电控、遥控等多种负荷控制方式
SEA3600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
SEA3600型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是对配电变压器进行综合监测的终端, 实现公变侧电能信息采集,包括电能量数据采集, 配电变压器和开关运行状态监测 ,供电电能质量监测 , 并对采集的数据实现管理和远程传输。
同时还可以集成计量、台区电压考核、无功补偿等功能。
SEA3600型台区自动化管理终端
集中器
工业级高性能 32位嵌入式 CPU 和嵌入式 linux 操作系统一体化平台。
综合了 GPRS/CDMA移动网络通信、以太网络通信及交流采样、电力宽带和窄带载波通信技术。
各采集器或电能表收集的数据进行储存处理后 , 通过GPRS 或光纤网络将数据上传主站系统。
ZT20103型集中器 JYPLC2J型宽带集中器 SEA3700型集中器
主要功能
设置参数:可由后台系统远程或直接设置
抄读数据:在抄表时段内集中抄读台区电表数据
存储数据:将抄读的数据存储起来 , 最多可以存储 31次数据
中继功能:能够依据学习结果 ,自动启用中继 , 实现中继抄表
冻结功能:能够依据后台设置 , 对台区电表进行冻结抄表
校时功能:可实现系统校时
远程监控:支持后台系统远程实时监控电表, 对电表情况进行分析
自诊断功能:可自动进行系统检测 , 发现异常有记录和报警
数据保存 :终端采集的数据在断电情况下可保存 10年不丢失
终端维护 :支持主站对集中器、采集器进行远程在线软件下载升级
采集器
采集器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负责用户电表信息的采集、存储和转发 , 并与集中器交换数据和命令的设备。
采用单相电源供电, 分别支持宽带载波和窄带载波通信, 联接 32块电表。
窄带和宽带系列采集器
主要功能
下行通信:实现与 RS485表数据抄读、对时、遥控等
上行通信:通信采用模块化方式, 载波接收集中器抄收数据和命令
通信规约 :国网采集终端通信协议、智能表通信规约 ,用户定制规约等
本地通信采用红外 , 38kHz 调制
数据采集方式:直抄、定时抄收、自动补抄
数据类型:日、月冻结、抄表日数据、曲线冻结
存储器管理:存储不少于 32只电能表数据, 存储容量 2M 字节
采集器通过集中器远程接收设置参数, 具有自检、自恢复和维护功能
SEA3900型电能量采集终端
SEA3900型电能量采集终端应用于网调、省调、发电侧等高端的市场需求 ,能够满足电表数量多、型号多样、采集要求高、远传通道复杂多样以及需要与多个主站通信的各种高等级关口电量采集要求。
SEA3900-B 型智能采集终端 SEA3900-J型电能量采集终端
主要业绩
SEA3500专变采集终端在吉林、江苏、新疆、蒙东、安徽、河北等公司投入运行 , SEA3700集中器、 SEA3800采集器在江苏、江西、吉林、安徽、新疆、重庆等公司投入运行。
SEA3900电能量采集终端在吉林、黑龙江、蒙东、江西、宁夏、河北等公司投入运行。
以上设备在微网、智能小区、电能汽车充放电设施、风光储等新能源示范项目中同时得到广泛的应用。
FKWA83-ZTI01型、 FKGA43-ZTIII02型专变采集终端在安徽市场占有率达 90%以上 ;
DJGZ23-ZT20103型、 DCZL23-ZT20103型、 DCZL13-ZT20103型采集器在2010年安徽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第一批项目招标,中标采集器 69072台、集中器 4126台。
2010年安徽省电力公司用电信息采集设备第二批项目招标,中标采集器 57465台、集中器 4579台。
DJGZ23-ZT20103型集中器在江西电力公司投入运行。
单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简介
智能电能表具有电能量计量、信息存储及处理、实时监测、自动控制、信息交互、通讯规约扩展等功能。
实现单个居民用户的用电计量和用电信息采集存储 , 实现电力线组网集中抄表、费控功能。
单相费控智能表
主要功能
1 正、反向及组合有功电能的计量功能, 组合有功电能可选择性组合
2 分时计费功能:4费率、 14个时段、 2个年时区,节假日费率设置
3 RS485通信接口和红外通信接口功能, 多种载波模块支持
4 结算功能: 3个结算点 /月 , 最大可记录最近 12次结算点的历史数据
5 冻结功能:定时冻结、瞬时冻结、约定冻结、日冻结和整点冻结功能
6费控方式:远程和本地方式
7 跳合闸、掉电、开表盖、编程、电表清零、校时记录等事件记录功能
8 具有停电按键唤醒功能, 远红外抄表, 故障信息提示、报警指示功能
三相智能电能表简介
三相智能系列表能精确地计量有功正反向总电能、各费率电能, 无功四象限电能, 具有有功正反向最大需量记录功能, 对有功无功功率、电压、电流、功率因素和频率等用电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和处理, 配合智能采集终端进行电能数据信息采集, 具有辅助电源 (AC/DC自适应优先供电功能, 满足关口、大型专变和工商用户对高精度电能计量和核算的需求。
0.5S 级三相智能电能表
三相费控智能电能表简介
三相费控智能系列表采用超大规模数字信号处理芯片、双路全隔离标准 RS485通讯接口和红外通讯和 ESAM 信息安全加密模块等先进技术, 可选配多种载波模块。
能精确地计量有功正反向总电能、各费率电能, 无功四相限电能, 对用电参数进行实时测量和处理, 适用公变以下三相用户电力数据测量和计量。
主要功能
宽温大视角 LCD 显示 , 参数自动轮显和按键显示功能
分时计量正反向有功和四象限无功最大需量及发生时间 ,数据保 12月
可编程 4种费率 , 14个时段 , 8个日时段表, 14个年时区, 254个公共假日
两路 RS485和红外通讯接口 , 物理通讯端口之间相互独立
有、无功测试脉冲输出 , 多功能输出功能和异常报警输出功能
可设置 6类数据记录负荷曲线 , 存储容量达到 2M 字节
全面的事件记录种类 , 具有防窃电开盖检测功能
远程费控功能可选 :远程或者本地 ; 按键唤醒、停电红外唤醒抄表
主要业绩
2009年 11月国网第一批智能电能表招标,中标浙江省三相四线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 1.05万只。
2010年 3月份国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第一批项目 (华东、华北区域招标,中标 13万只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表和单相远程载波费控智能电能表。
2010年 11月份国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第四批项目招标,中标上海 14万只单相远程费控智能电能。
安徽省各地市公司安装使用三相智能电能表 5000只 , 2011年国网公司智能电能表第三批项目 , 批量中标安徽、重庆、上海等电能表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