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发育学

合集下载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成 立了中国康复医学会儿童康复专业委员会。
第一节三、发展简史
四、基本理论
基本理论
❖ (一)达尔文的多基因表达理论 ❖ (二)以格塞尔为代表的成熟理论 ❖ (三)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 ❖ (四)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育理论 ❖ (五)学习的理论 ❖ (六)认知发育的理论 ❖ (七)对文化生态系统适应的理论
第一节一、概 念
(三)生长发育的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
❖ 1.生物学因素 ❖ 2.社会学因素 如父母及其他家庭成员的影响等。 ❖ 3.生物学与社会学因素的交互作用 二者是双向的
第一节一、概 念
二、研究范围
人体发育学的重点是研究人体发生、 发育、成熟直至衰亡过程中从量变到质变的 现象、规律、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的发育评定, 为正确理解各类异常和疾病,制定正确的预 防、保健、治疗及康复措施奠定理论基础。
(一)胎儿期
❖ 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娩出前为胎儿期,共40周,胎 儿的周龄即胎龄。此期是个体出生前身体结构和机 能在母体子宫内发育的重要时期,其影响是长期的, 对整个一生有着重要意义。
第二节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
(二)新生儿期
❖ 自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生后28天为新生儿期,此期 实际包含在婴儿期内。主要特征是: ①适应子宫外生活的生理学特征 ②适应独立生活的行为学特征及觉醒状态的调节 ③与外界环境和人相互作用的特征。
伤害的发生率较高。
第二节一、生长发育的分期及特征
(五)学龄前期
❖ 自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为学龄前期。主要特征 是: ①体格发育处于稳步增长状态; ②各类感觉功能已渐趋完善; ③智能发育更加迅速; ④可用语言表达自己的思维和感情,思维活动主 要是直观形象活动; ⑤神经系统兴奋过程占优势; ⑥与同龄儿童和社会事物有了广泛的接触; ⑦对自己的性别初步有所认识。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一、胎儿期人类的生命从胚胎开始,而胚胎发育是人体发育的起点。

胎儿期是胚胎发育的阶段之一,它是胚胎在子宫内发育壮大的过程。

胎儿期一般从受精卵着床开始到出生的这段时间。

1. 胚胎期在受精卵着床后,经过胚胎分裂发育,胚胎期在受精后约2周到第8周进行,这个时期内,受精卵经历了细胞分裂、生长和器官形成等过程,最终形成胚胎。

在这个阶段,胚胎的细胞逐渐分化成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器官原基。

2. 胎儿期胚胎期结束后,进入胚胎转变为胎儿,胎儿期从第9周开始,一直持续到出生前。

这个阶段,胎儿的器官继续发育完善,身体各部位的比例逐渐调整,成为一个完整的胎儿。

此时,胎儿的发育速度明显加快,生长快速,各系统器官逐渐成熟。

二、青春期青春期是人类生命周期中一个重要的阶段,它是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引起,体现为生长发育、性成熟和心理变化等。

青春期一般在10岁到19岁之间,是一个人从童年到成年的过渡时期。

1. 生理变化青春期是生长发育最为迅速的时期之一,男女青少年在这个时期会经历身高体重的快速增长,骨骺的愈合,次生性征的发育,生殖器官的成熟等过程。

男性青春期的性腺激素分泌增加,女性青春期的卵巢开始释放卵子,这标志着性成熟的开始。

2. 心理变化青春期的心理变化也是十分显著的,青少年在这个阶段会出现情感波动、自我意识增强、个性特征明显等现象。

他们开始建立自我认同,追求独立,并且涉足社会交往、人际关系等方面,经历着心智发展的重要阶段。

三、成年期成年期是指从青春期进入到老年期前这段时间,这个时期的人处于成年状态,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都达到了相对成熟状态。

成年期根据具体标准可以分为早、中、晚三个时期。

1. 早成年期早成年期一般从青春期的结束到35岁左右,这个阶段是生活的一个重要阶段,许多重要的事情会在这个时间发生。

人们一般在这个时期完成学业,开始工作,建立家庭,开始承担责任。

2. 中成年期中成年期一般从35岁到60岁,这个时期是最为稳定、能力最强的时期,人们在事业、家庭上都有了一定的建树。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是生物学里的一个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生长发育过程。

我们都知道,人类从一个单细胞的受精卵开始发育,经过多个发育阶段,最终变成一个成人,这个过程可以分为胚胎早期发育、新生儿期发育以及儿童期发育三大部分。

人类从胚胎早期开始发育,大约在出生之前的9个月内完成,这一过程又称为“胚胎发育”。

胚胎发育之初是在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单细胞受精卵后开始的,接下来,单细胞受精卵会继续形成复分裂和肠激素作用等发育过程,最后形成胎儿体表观视图。

胎儿体表观视图包括胎儿头部,四肢,胸腹部等,以及各种器官、脏器等,并在这过程中发展出心脏、肝脏、肺、脑、血管、消化系统等,形成完整的胎儿体系。

出生后,开始新生儿期的发育,这一阶段的发育特点是体形发育有计划性,而且在孩子出生后1~6月内,每个月体重增量都很大。

在新生儿期,孩子的肌、肌肉、骨骼系统进入了青春期,所有的器官系统也完成了基本的初始发育,生长发育过程也是此时此刻正在发生的。

最后是儿童期发育期,从7~22岁左右,小孩身高、体重会逐渐增长,肌肉发色、细胞再生等生理机能不断改善,智力也会不断发展。

此时孩子的身高、体重开始追赶成人的水准,与此同时,器官系统也不断成熟,开始发挥本职功能,生长发育走向最终阶段。

人体发育是一个完整的过程,在不同年龄段,孩子都会有不同
的发育特点。

在这个过程中,每个器官发育都逐渐趋于完善,至于这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则要依赖基因、营养、环境等多种因素。

研究人体发育,有助于帮助我们了解生物学中基础知识,也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婴儿的健康状况以及如何帮助他们更好地发展长大成人。

人体发育学重点

人体发育学重点

人体发育学重点人体发育学是生物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研究人体从胚胎阶段到成人期间的发育过程及其规律。

本文将围绕人体发育学的几个重点进行论述。

一、胚胎发育胚胎发育是人体发育学中最为重要的一环,通常分为受精、卵裂、胚胎分化和器官形成四个阶段。

在受精过程中,雌雄两性的生殖细胞相结合,形成受精卵。

接着是卵裂阶段,受精卵经过连续的细胞分裂,逐渐形成囊胚。

随后,囊胚中的细胞开始分化,逐步形成各种组织和器官。

最终,在器官形成阶段,经过神经系统、循环系统、呼吸系统、消化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协同作用,形成一个完整的胚胎。

二、生长发育生长发育是人体发育的一个重要阶段,通常从出生一直延续到青春期。

在这个阶段,人体会经历身高、体重、器官体积等方面的快速增长,同时伴随着各种生理和心理的变化。

通过合理的饮食、运动、生活规律等方式,可以促进生长发育,使人体更加健康、强壮。

三、青春期发育青春期是人体发育的关键时期,通常在10到19岁之间。

在这个阶段,人体会经历身体素质的逐渐成熟、性征的逐渐显现、生理周期的建立等一系列变化。

此时,性腺激素的分泌增加,促使生殖系统的发育,同时身体也会经历次生性征的出现,如声音变粗、胸部发育等。

四、成人期发育成人期是人体发育的最后一个阶段,通常从20岁开始。

在这个阶段,身体各器官和系统基本处于稳定状态,生理功能逐渐成熟。

同时,人体的各种能量代谢、生殖等功能也达到顶峰。

在这个阶段,人们需要通过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适当的锻炼来维持身体的健康,延缓衰老进程。

总结而言,人体发育学的重点包括胚胎发育、生长发育、青春期发育和成人期发育四个方面。

通过对这些重点的研究,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发育规律,指导人们科学地护理自己和他人的身体,促进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一、人体发育学的定义和目的:人体发育学是一门综合性学科,它主要研究人体从受精卵到成熟个体的生长发育过程。

人体发育学的目的是了解人体发育的规律,探究人体各个器官、组织的发育过程以及其相互关系,为医学、生物学和教育学等相关学科提供基础理论。

二、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方法:人体发育学采用多种研究方法来探究人体发育的规律。

其中,观察法是最常用的研究方法之一、通过观察和记录人体各个阶段的发育变化,可以揭示人体发育的规律性。

实验法是另一种常用的研究方法,它可以通过实验操作来验证一些假设,并进一步深入研究人体发育的机制。

访谈法是一种通过与个体进行面对面交流来获取信息的方法,可以了解人体发育过程中的心理和社会因素对发育的影响。

同样,人体发育学还可以借助各种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如生物化学、医学影像学等来研究发育过程中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变化。

三、正常发育规律:人体发育的正常规律涉及多个方面,包括生理发育、生态发育、心理发育和社会发育等。

以下是对这些方面的简要介绍:1.生理发育:生理发育是指人体各个器官和系统的生长发育过程。

它涉及到身高、体重、头围、牙齿的生长等一系列指标。

在不同的阶段,人体各个部位的发育都有其固定的规律和周期。

2.生态发育:生态发育是指个体在特定环境条件下的发育过程。

环境因素包括营养、气候、社会文化等。

研究发现,不同的环境条件对人体发育具有一定的影响,如环境污染对胎儿发育的不良影响等。

3.心理发育:心理发育是指人的心理能力的发展过程。

它涉及到认知、情感、社交等方面的变化。

心理发育的规律性研究对于教育学等学科具有重要意义。

4.社会发育:社会发育是指个体在特定社会背景下的发育过程。

社会因素包括家庭、教育、就业等。

社会发育的规律受到社会文化的影响,研究社会发育有助于了解人口组成、社会结构等问题。

总之,人体发育学的研究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通过研究人体发育的正常规律,可以为医学、生物学等学科提供重要理论基础,并为改善人类的健康和促进社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人体发育学》是一门涉及人类生长发育过程的学科,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人体发育的基本原理和过程。

本课程将介绍人类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从胚胎时期到成年阶段的生理变化和发育规律,帮助学生全面掌握人体发育的知识。

二、课程目标1. 掌握人类生长发育的基本概念和定义;2. 了解人体各器官在不同发育阶段的特点和功能;3. 理解遗传、环境等因素对人体发育的影响;4. 掌握人体发育研究的方法和技术;5. 培养学生对人体发育的兴趣和研究能力。

三、教学内容1. 人类生长发育的概念和定义;2. 胚胎发育过程及胚胎层的形成;3. 胎儿生长发育的特点和规律;4. 婴幼儿期的生长发育研究;5. 青春期的生理变化和特点;6. 成年期的生理发育和维持;7. 老年期的生理变化和衰老规律。

四、教学方法1. 授课通过讲授方式,向学生传授人体发育学的基本知识和理论;2. 实验进行相关实验操作,让学生亲自实践并掌握实验技巧;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促进思想碰撞和知识共享;4. 课外阅读推荐相关文献,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

五、教学评估1. 平时表现评估,包括课堂参与、作业完成情况等;2. 实验报告评估,考察学生对实验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 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全面检测学生对人体发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要求1. 学生应认真听课、认真完成作业,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实验操作;2. 学生需要具备基本生物学和解剖学知识,能够理解和应用相关内容;3.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热情;4. 教师应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及时进行课程调整和指导。

七、教材和参考书目主教材:《人体发育学导论》参考书目:1. 《人体发育与解剖学》2. 《人类发育学概论》3. 《人体生长发育指南》八、教学安排本课程每周一次,每次2小时,共计16周。

九、总结通过《人体发育学》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将对人类生长发育的过程和规律有更深入的了解,为将来从事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1.人体发育学: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2.生长: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3.格赛尔成熟理论:①适应性行为②大肌群运动行为③小集群运动行为④言语行为⑤个体和社会行为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①本我②自我③超我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①口唇期②肛门期③性器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6.学习理论代表人物:①华生——行为主义②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③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7.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阶段8.正常小儿囟门闭合时间: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2岁。

9.囟门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也偶见于生长过速的婴儿。

10.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11.婴儿出生时的平均头围:32~34cm。

12.较小的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13.判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图谱法和计分法14.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

15.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

16.生殖系统发育主要特征:①Y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期性分化的基因性别②从出生到青春期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③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器官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17.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18.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易于受环20.脑性瘫痪: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原始反射的生理意义:胎儿最早出现的运动形式,婴儿出生后在 一定时期内仍持续存在,是一种避开有害刺激或保持生存状态 本 能反应。
原始反射的出现标志了运动发育的开始,由于反射的出现提示了 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而运动的发育决定了中枢神经系统发育的 成熟度。
原始反射的消失则标志着中枢神经系统发育分化的完成,标志着 获得新的运动技能的成熟度。
人体发育学
概述
重点介绍了人生发展各个阶段的人体结构和功能变化的规律,着 重强调康复治疗 专业技术人员如何掌握这些发育规律,并应用到 康复实践中去。
一、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个体生命过程的科学 定义
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developmental science)的分支领 域,是一门新的科学,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 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 能等发面的研究。
神经反射的发育

种类:无条件反射:吸吮、吞咽、呕吐、呼吸、咳嗽、持握、瞳 孔对光、排尿、排便等反射活动
条件反射:在无条件反射的基础上,通过大脑皮层的神经联系逐 渐形成的反射,也可在已形成的条件反射基础上再形成二级条件 反射。
小儿神经反射的发育
终身存在:角膜反射、吞咽反射、对光反射(以上反射或减弱 表示神经系统病变)
生长发育—受精卵到成人的成熟过程
生长发育包括:生长、发育、成熟
生长——量变和质变的过程(量的变化) 身高、体重
发育——细胞器官的分化与成熟(质的变化)机能、功能
成熟——生理角度→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有机结合成长的过程 中成为完全发育状态 (质的变化) 人格、性格
心理角度: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质的变化) 成熟与遗传基因有密切联系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适用康复治疗学专业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适用康复治疗学专业

《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适用康复治疗学专业一、课程简介1.1 课程名称:人体发育学1.2 适用专业:康复治疗学1.3 学时分配:总学时50学时(理论课30学时,实践课20学时)1.4 授课目的: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人体发育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年龄段的生长发育规律,为今后从事康复治疗相关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二、教学内容2.1 人体发育的基本概念及意义2.2 人体器官的发育过程2.3 新生儿、婴幼儿、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各阶段的生长发育特点2.4 青春期生理和心理发育变化2.5 受环境因素影响的人体发育2.6 常见生长发育异常及处理方法三、教学目标3.1 理论知识掌握:学生应具备对人体发育相关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够理解人的生长发育规律。

3.2 实践技能培养:学生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康复治疗中遇到的各类问题。

3.3 知识应用能力:学生应能将人体发育学理论知识灵活运用于康复治疗实践中,取得良好效果。

四、教学方法4.1 理论课程:采用讲授、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体发育学知识。

4.2 实践课程: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等方式,让学生亲自感受和掌握人体生长发育的实际过程。

五、教学评估5.1 平时表现:包括课堂参与度、作业完成情况等。

5.2 期中考核:考察学生对人体发育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

5.3 期末考试:综合考核学生对整个课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6.1 主要教材:《人体发育学导论》6.2 参考书目:《发育心理学概论》、《人类发育学》七、其他要求7.1 学生应穿着符合实验室安全要求的服装,遵守实验室纪律。

7.2 任课教师应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给予及时反馈。

7.3 学生应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习效果。

以上为《人体发育学》教学大纲的详细内容,希望学生能按照要求认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为未来从事康复治疗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祝学习顺利!。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正常发育规律)
是研究人类生长发育的科学知识。
2 正常发育的标准
有助于判断个体发育是否正常。
3 影响人体发育的因素
遗传、环境、营养和行为都会影响人体发育 的正常与否。
4 研究人体发育的意义
可以促进人类健康和发展,提高医学科技水 平。
挑战和未来
挑战
其复杂性和长期性使得人体发育的研究时间跨度非 常长。
观念和理论的不断更新也是人体发育研究难度的一 大挑战。
未来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将有更多的方法用于研究人 体发育的本质和机制。
无论是在医学上还是教育上,了解人体发育规律的 价值将以更多的方式展现。
生后0-4周,出生后体重下降, 器官逐渐适应外界环境,各系统 开始成熟。
人体发育受到的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
包括基因和染色体的遗传因素。
营养因素
胎儿发育过程需要一定的营养,缺乏必要的营养 会影响胚胎发育。
环境因素
包括母体内因素、母体外因素等影响胚胎发育的 因素。
行为因素
包括母亲吸烟、饮酒、应激等生活习惯影响了胚 胎发育。
正常发育的标准
人体发育的正常标准是指人类在正常条件下生长、发育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和程度。参考正常标准可以预测发育 情况和确定健康问题。
阶段 胎儿期 新生儿期 婴幼儿期 学龄期 青少年期
身高(cm)
体重(kg)
45
2.6
50
3.5
70-100
8-10
120-170(男)/115-165(女) 26-60(男)/20-50(女)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 论(正常发育规律)
本章介绍了人体发育学的宗旨、定义、标准和阶段,以及影响人体发育的因 素。了解人体发育的规律和研究意义可以更好地促进人类健康和发展。源自人体发育的阶段胚胎期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

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人体发育学是生物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主要研究人类的生理和解剖发育过程。

为了培养学生对人体发育学的全面认识,制定了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以确保学生学习的深度和广度。

以下是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的内容要点:一、课程目标1. 掌握人体器官的名称、位置和功能,了解器官间的相互关系。

2. 理解人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认识生理和解剖结构的变化。

3. 能够应用人体发育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二、课程内容1. 人体器官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等。

2. 人体生长发育阶段:从胚胎期到老年期,探究不同阶段的特点和变化。

3. 常见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关注青少年常见的健康问题,学习预防和控制疾病的方法。

三、学习方法1. 教师授课:通过讲解、示范和实验,引导学生建立基础知识框架。

2. 学生自主学习:鼓励学生查阅资料、参加讨论、做实验,培养创新思维。

3. 课堂互动:教师和学生之间积极互动,促进学习兴趣和能动性。

四、评价方式1. 考试评价:定期进行知识检测和能力评估,包括选择题、解答题等形式。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综合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3. 课堂表现:评价学生的听课态度、参与度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团队协作与沟通能力。

五、课程要求1. 教师要具备扎实的人体发育学知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创新精神。

2. 学生要勤于思考,积极参与讨论和实践,提高学习主动性和创造力。

3. 学校要提供优质的学习资源和实验条件,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成长发育。

通过对人体发育学课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可以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人体发育的过程和规律,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为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

希望通过这样的课程要求和评价体系,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健康成长成才。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

母体因素
孕期营养、妇女的健康状况等。
社会文化因素
文化和社会经济因素、城市化程度等。
环境因素
辐射、环境污染等。
经典实验
1
洛桑塔尔婴儿纵向研究
研究了从4个月到3岁的婴儿的身体和认知发育,发现环境的作用开始在早期表现。
2
哈洛洛维孤儿研究
研究了孤儿在早期、被领养和发育缓慢、发育不良的情况,发现缺乏正常的亲密关系 对儿童的发育产生长期影响。
3
工夫鼠研究
研究了轻微的婴儿刺激对其发育的影响,发现身体触摸和声音刺激可以促进高级神经 系统发育。
影响衡和适量的营养是儿 童身体发育的重要保障。
运动
能够促进骨骼生长和发育、增 强学习能力和自我控制力。
睡眠
健康、充足的睡眠有助于促进 儿童身体健康和学习。
儿童身体和智力发育
胎儿与新生儿期
从受精卵到出生的发育过程。 正常发育对环境和营养要求十 分关键。
儿童期
包括幼儿期、少儿期。在婴幼 儿时期,孩子的身体和意识有 了很大的发展,儿童期则更侧 重思维、社交和情感的发展。
青春期
从12-18岁的发育期。这是一 个身体和心理两方面的快速发 展阶段,对性健康和生育健康 关系重大。
老年期
1
3 -6岁
2
学会了大量的基本语言、阅读、写作
和社会交往技能。
3
12 -18岁
4
初步完成了身体和精神上的成熟,进 入激情张扬的青春期,面临性教育、
心理健康和性行为等挑战。
0-3岁
大脑发育的重要期间,通过感官和经 验学习,可以发展基本的十几项技能。
7-12 岁
了解和运用神经认知等高级思维技巧, 包括逻辑、想象、计划和问题解决等。

智力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

智力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

智力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
智力名词解释: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是研究人类从受精卵到成年的生理、心理和社会方面的发
展变化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人类在不同阶段的生长、发育和成熟过程,包括婴儿期、幼儿期、青春期、成年期等各个阶段。

人体发育学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
1. 生理方面:研究人类身体各器官系统的生长和发育规律,如身高、
体重、骨骼和肌肉等方面的变化。

2. 心理方面:研究人类认知、情感和社会行为等方面的变化,如智力、语言能力、性格特点等。

3. 社会方面:研究人类在不同社会环境下的行为表现和适应能力,如
家庭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文化背景对行为习惯的塑造等。

在实践中,人体发育学常用于医学领域,帮助医生了解不同年龄段患
者身体和心理上出现问题时应该采取何种治疗方法。

此外,人体发育
学还对儿童教育和家庭教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帮助人们更好地了解儿童和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从而更好地指导他们的教育和成长。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概论概述什么是人体发育学?人体发育学是对人体从受精卵发育为胚胎到成为成年人的过程进行研究的学科。

它是人体生理学和人体形态学的交叉部分,涵盖了胚胎学、儿科学、青春期生理学、成年期生理学和老年期生理学等方面的内容。

人体发育的阶段人体发育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受精卵阶段:从受精卵形成到胚胎着床前的阶段。

2.胚胎阶段:从胚胎着床开始到出生前的阶段。

3.婴儿期:出生到一岁的阶段。

4.儿童期:一岁到十二岁的阶段。

5.青春期:十二岁到十八岁的阶段,是生殖系统开始发育的阶段。

6.成年期:青春期结束后到老年期开始之前的阶段。

7.老年期:六十岁及以上的年龄段。

每个阶段都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在不同阶段,人体的器官和系统也有着不同的发育和变化。

人体发育的调控人体发育受到多种因素的调控,其中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以及神经内分泌因素。

遗传因素是指生物遗传素材对发育的控制作用,环境因素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文化因素等,神经内分泌因素则是指内分泌系统,特别是垂体-下丘脑-性腺轴对生殖器官发育和性成熟的影响。

研究人体发育学的意义研究人体发育学对人类健康和人类生存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了解人体发育的各个阶段和过程可以帮助医生和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

其次,研究人体发育学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不同年龄段人体的特征和需要,选择更合适的医疗保健方式和生活方式以及科学地管理自己的健康。

最后,研究人体发育学还可以为生殖医学和干细胞研究提供有用的基础知识。

人体发育是一个复杂而又充满奥秘的过程,在不断地探索中,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体的发育规律和特征,为促进人类健康和幸福做出贡献。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

人体发育学一:名词解释1:原始反射:是指小儿出生后既有,随着年龄增大在一定年龄期消失的反射。

2:生长发育障碍:在个体生长发育时期,由于内在因素或环境因素,影响正常生长发育过程,称为生长发育障碍。

3:胎儿期:从受精卵形成至胎儿分娩前为胎儿期,共40周,胎儿的周龄即胎龄。

4:精细运动能力: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或小肌群的运动,在感觉、注意等心理活动的配合下完成特定任务的能力。

5:语言:是以语音或字形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基本单位,以语法为构造规则的符号系统。

6:同化:将自身行为或思考方法构成图式,并能理解和适应图式的过程称之为同化。

7:情绪:情绪是客观事物是符合人的需要而产生的态度体验,反映客观事物与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

8:愤怒:是愿望不能实现或为达到目的的行为受挫时一起的一种紧张而不愉快的情绪体验。

9:青春期:一般从10岁到20岁,女孩青春期开始和结束的年龄比男孩早2年左右。

10:人际关系:是指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交往主体对交往客体及其属性与满足交往主体需要的程度、重要性做出评价的观念系统,包括对人际交往的动机、目标、手段等的基本态度和看法。

11:脑性瘫痪:是临床最为多见的小儿运动障碍和肢体残疾。

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

12:incurvation reflex :又称躯干内弯反射,肌张力低下难以引出,脑瘫患儿或肌张力增高可持续存在,双侧不对称具有临床意义。

13:胎教:即胎儿教育的简称,就是通过调节孕妇身体的内外环境,消除不良刺激对胎儿的影响,根据胎儿各感觉功能发育的实际情况对胎儿有针对性地、积极主动地给予适当合理的训练和教育,旨在使胎儿身心发育更加健康,为其出生后奠定良好的物质基础。

14:触觉识别:人类单凭用手触及物体而无需用眼看就能识别物体的能力,是手指的精细感觉。

15:言语:是人们运用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所进行交际活动过程和产物,即人们说出的话和听到的话,又叫“话语”。

第一章 人体发育学概述

第一章 人体发育学概述

第二节 人体发育学的基本观点及意义
一、人体发育学的基本观点
1. 人生周期 一次生命的周期过程——从受精卵→胎内发育→出生后
发育→成长→成熟→衰老→死亡。只有一次。 2. 人体发育的整体观 人体发育是综合整体的,应协调地、综合地去看待和研
究人体发育的全过程。不能忽视身体、精神、社会发育 任何一个方面。 3. 渐进发育理论 人体发育的过程中,某一发育阶段从时间和空间上是在 前一阶段的基础上产生的。各阶段不是顺序的延续,而 是呈台阶样发展的,是个渐进的过程。
三、人体发育学的发展简史
时间
17世纪 18世纪
事件/著作 代表人物
影响
西方社会
《人类理解论》白板 学说
洛克
说明了环境对人的影响,但 否定了遗传作用。
《爱弥儿》
卢梭
提出儿童身心发展呈阶段性, 不同阶段发展速度快慢不一。
1877年 《一个婴儿的传略》 达尔文 发育和行为儿科学奠基人
19世纪后 半期
《儿童心理》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二)生长发育相关概念
能够区分三 者的差别
发育(development ):是身体、认识、情绪、社会等
各种功能有机地统合并伴随着时间而变化的过程。反映 质的变化,是一种固有的变化过程,涵盖成长和成熟两 个过程。
生长(growth):指体格的增大(身体大小的增加),
5. 社会功能发育——社会知觉、人际吸引、人际沟通、 人际相互作用的发育。
• 社会知觉:在社会交往中建立对自己、他人和群体的认识。
• 人际吸引: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情感联系而产生的一种特殊 的人际关系形式。
• 人际沟通:在信息交流过程中,通过言语及非言语等方式进 行观点和思想感情的表达。

人体发育学相关概念

人体发育学相关概念

第一章人体发育学概论(一)名词解释1、发育学:发育学是研究事物发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研究对象是伴随时间而发生变化的物体。

2、成长与成熟:成长是指体格的增大,反应了量的变化。

成熟在生物学上市指生命体的结构和功能在有机结合成长过程中成为完全发育状态,即机体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功能状态;在心理学上是指内在自我调节机制的完成和完善状态。

3、生长与发育:生长是指成长过程中机体内在的增大。

发育是指包含成长在内的到达成熟的过程,是量变和质变的过程。

4、能力与智力:能力是指人顺利地完成某种活动所必备的心理特征。

智力属于一般能力,其核心是抽象逻辑思维能力。

5、社会知觉与人际吸引:社会知觉是指对人、对己和对群体的知觉,指的是交往过程中人们之间相互认识和理解。

人际吸引是指人际关系的一种特殊形式。

6、人格:人格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综合稳定的心理特征,包括需要、气质、性格、能力等。

(二)简答题1、人体发育学的研究范围包括哪5个方面?答:主要包括1、运动功能发育2、心理功能发育3、智力发育4、社会功能发育5、人格特征发育2、研究人体发育学有哪4个方面的意义?答:1、促进各相关学科从传统的非人体发育研究转到对人的行为的总体全面研究上.2、把与年龄相关的人生阶段和事件互相结合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更富有意义的整体。

3、形成人体发育科学的新观念。

4、促进康复治疗技术的发展。

第二章发育理论(一)名词解释1、互相渗透模式:人体的发育取决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个体离不开环境,于环境相互作用,两者同时发生变化。

2、成熟理论:格赛尔研究总结了不同的年龄阶段行为和动作发育德规律性,以此来判断儿童神经生理学发育的成熟度,提出发育成熟理论,以此作为评判儿童行为和动作发育德诊断依据。

3、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指人的原始本能和驱动力,在出生时与生俱来即主宰人类。

自我是指心理中有计划、有理性的一部分,使个人能与环境维持适应状态的一种心理功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体发育学第一章1.人体发育学:人体发育学属于发育科学的分支领域,是一门新的学科,是研究人体发生、发育全过程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包括对人生各个阶段的生理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等方面的研究。

2.生长:指儿童身体器官、系统和身体形态上的变化,以身高(身长)、体重、头围、胸围等体格测量表示,是量的增加。

发育:指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与功能成熟,主要指一系列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发育,重点涉及儿童感知发育、思维发育、语言发育、人格发育和学习能力的发育等,是质的改变3.格赛尔成熟理论:①适应性行为②大肌群运动行为③小集群运动行为④言语行为⑤个体和社会行为4.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将一个人的精神世界分为三个方面:①本我②自我③超我5.弗洛伊德提出人格的发展经历五个阶段:①口唇期②肛门期③性器期④潜伏期⑤生殖期6.学习理论代表人物:①华生——行为主义②斯金纳——操作条件学习理论③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7.儿童心理或思维发展分为四个主要阶段:①感知运动阶段②前运算阶段③具体运算阶段④形式运算阶段8.正常小儿囟门闭合时间:约半数在1~1.5岁闭合,最晚闭合时间不超过2岁。

9.囟门早闭多见于小头畸形,囟门晚闭见于脑积水、佝偻病、呆小病等,也偶见于生长过速的婴儿。

10.儿童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有简单到复杂的规律。

11.婴儿出生时的平均头围:32~34cm。

12.较小的头围常提示脑发育不良;头围增长过速往往提示脑积水。

13.判定骨龄的方法主要有图谱法和计分法14.大多数婴儿在6~7个月时开始出牙。

15.生殖系统发育分为:胚胎期性分化;青春期生殖器官、第二性征及生殖功能生长。

16.生殖系统发育主要特征:①Y染色体短臂决定胚胎期性分化的基因性别②从出生到青春期生殖系统处于静止状态③进入青春期后,伴随生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性器官迅速增长,出现第二性征17.中枢神经系统的发育规律:18.脑发育的关键期:这一时期,脑在结构和功能上都有很强的适应和重组能力,易于受环20.脑性瘫痪:自受孕开始至婴儿期非进行性脑损伤和发育缺陷所导致的综合征,主要表现为运动障碍及姿势异常。

21.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体重:3.20~3.30kg,一般男婴比女婴重100g。

22.我国正常新生儿的平均身长:50cm。

23.影响生长发育的两个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

24.注意缺陷多动障碍:以注意力不集中、活动过度、情绪冲动、任性和学习困难为特征。

病因:(1)听力障碍(2)精神发育迟滞(3)家庭因素(4)发音器官的影响(5)脑性瘫痪及其他神经系统障碍(6)环境因素临床表现:(1)构音异常(2)嗓音问题(3)流利性问题(4)语言问题27.孤独症:起病于婴幼儿期,具有社会交往、语言沟通和认知功能特定性发育迟缓和偏离为特征的精神障碍。

28.孤独症临床表现:(1)社会交往障碍(2)语言发育障碍(3)兴趣范围狭窄及刻板、僵硬的行为方式(4)感觉障碍和动作异常(5)智力障碍和认知偏移(6)患儿早期较难抚养,睡眠少、尖叫、倔强和固执,或特别安静、有特殊兴趣等29.筛查性的测验包括哪些方法:(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2)绘人测验(3)图片词汇测验30.丹佛发育筛查测验适用对象:<4.5岁儿童。

31.丹佛发育筛查测验分为四个能区:个人-社会、细运动与适应性行为、语言、大运动。

32.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适用对象:4周至3岁的婴幼儿。

33.格塞尔发育诊断量表包括:大运动、细动作、个人-社会、语言、适应性行为。

34.发育商:用以表示婴幼儿神经心理发育水平的商数,以发育龄与实际年龄的百分比表示。

第二章1.胎儿宫内发育分期:胚芽期(0~2周)、胚胎期(3~8周)、胎儿期(9~40周)2.胚泡:受精卵进入子宫腔后,卵裂球增大至100个左右,细胞间隙融合成一个大腔,呈泡状,称胚泡。

3.胚胎期有哪三个附属结构?有哪些作用?胚胎期的三个附属结构:羊膜囊、胎盘、脐带。

羊膜囊:含羊水,羊水有缓冲作用。

胎盘:借脐带将营养成分运送给胚胎。

脐带:连接母体与胎儿,运输养分的通道。

4.5.极低、超低出生体重儿的标准极低:超低:6.早产儿:胎龄足28周不足37周的活产胎儿。

7.胎儿宫内神经系统发育可能出现的异常发育有哪些①发生畸形,出生后出现功能障碍和精神发育迟缓等②神经细胞数目减少,形成脑发育不良③导致脑白质发育不良④导致髓鞘发育不良和脑室周围白质软化8.中枢神经系统髓鞘化的发育顺序:(从脊髓向脑干的上位中枢进展的过程)延髓-脊髓→中脑-桥脑-脊髓→间脑-中脑-桥脑-脊髓9.胎儿在多大以后具备宫外存活能力?10.正常孕期范围:37~42周。

11.胎动:胎儿在母体内自发的身体活动或蠕动。

类型:①缓慢的蠕动或扭动②剧烈的踢脚或冲撞③剧烈的痉挛动作12.胎动异常:胎动若少于10次或逐日下降超过50%,表示胎儿有缺氧的可能,如果胎儿突然剧烈活动,接着胎动停止,往往提示胎儿宫内急性缺氧,危险性更大。

13.胎儿在八个月左右有哪些记忆?听觉记忆。

14.胎儿的听觉感受器在6个月时就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15.胎教的首选方法:音乐胎教16.胎儿生长发育的特征:(1)生长速度:胎儿体重每日增加的量,到38周为止,呈加速度的趋势。

(2)体重递增:若将某周中1天体重增加数化为上周体重的百分数称之为递增率,胎儿期递增率是逐渐降低。

(3)器官发育:在胎儿生长过程中,各器官系统的发育不平衡,其中肌较慢,神经系统最快。

17.胎儿最初的运动形式:胎动反射18.宫内Apgar评分:①胎儿心血管系统检查②胎儿呼吸系统检查③神经运动系统检查19.胎儿听觉的传导途径:声波穿透腹壁的肌层而进入羊水,再经此介质传经颅骨-鼓室-前庭窗-迷路外淋巴-内淋巴-基底膜- Corti器产生音的感觉。

20.对胎儿发育的研究主要有哪些途径?(1)因治疗需要而把胎儿从子宫中取出,放在特制的“育儿箱”里进行观察,记录其自然行为和其对某些电、机械刺激的反应。

(2)对早产儿进行研究,观察在子宫内的发育情况和行为。

(3)采用某些仪器设备对子宫内的正常胎儿进行测量研究。

21.胎儿发育的检测方法与内容:(1)胎动(2)胎儿神经系统超声检查(3)胎心率检查(4)羊水检查(5)胎儿宫内评分(6)超生多普勒监测(7)胎儿心电图(8)实验室检查22.胎儿心率正常范围:120~160次/分钟。

第三章原始反射:是新生儿与生俱来的非条件反射,也是婴儿特有的一过性反射,其中枢位于脊髓、延髓和脑桥,是人类初期各种生命活动现象的基础,也是后来分节运动和随意运动的基础。

1.握持反射:正常足月新生儿脸颊部接触到母亲乳房或其他部位时,即可出现“寻找乳头的动作。

检查方法:用手指触摸婴儿的口角或上下唇。

反应:婴儿将头转向刺激侧,出现张口寻找乳头动作。

存在时期:0~4个月。

2.放置反射:又称跨步反射。

检查方法:扶小儿呈立位,将一侧足背抵于桌面边缘。

反应:可见小儿将足背抵于桌面边缘侧下肢抬到桌面上。

存在时期:0~2个月3.踏步反射:又称步行反射。

检查方法:扶持小儿腋下呈直立位,使其一侧足踩在桌面上,并将重心移到此下肢。

反应:可见负重侧下肢屈曲后伸直、抬起,类似迈步动作。

存在时期:0~3个月。

4.侧弯反射:又称躯干内弯反射。

检查方法:婴儿处于俯卧位或俯悬卧位,用手指刺激一侧脊柱旁或腰部。

反应:婴儿出现躯干向刺激侧弯曲。

存在时期:0~6个月。

5.立直反射:矫正反射。

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置变化时,主动将身体恢复立直状态的反射。

6.平衡反应:当身体重心移动或支持面倾斜时,机体为了适应重心的变化,通过调节肌张力以及躯干与四肢的代偿性动作,保持正常姿势。

7.围巾征:将小儿手通过前胸拉向对侧肩部,使上臂围绕颈部,尽可能向后拉,观察肘关节是否过中线,新生儿不过中线,4~6个月小儿过中线。

肌张力低下时,手臂会像围巾一样紧紧围在脖子上,无间隙;肌张力增高时肘不过中线。

8.与粗大运动相关的反射:原始反射、直立反射、平衡反应。

9.紧张性迷路反射:也称前庭髓反射,头部在空间位置及重力方向发生变化时,产生躯干四肢肌张力的变化。

仰卧位时身体呈过度伸展,头后仰;俯卧位时身体以屈曲姿势为主,头部前屈,臀部凸起。

意义: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婴儿自主抬头的发育。

10.非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ATNR):当头部位置变化,颈部及关节的本体感受器受到刺激时,引起四肢肌紧张的变化。

小儿颜面侧上下肢因伸肌张力增高而伸展,头后侧上下肢因屈肌张力增高而屈曲。

意义:是评价脑瘫等脑损伤疾病的重要方法。

去大脑强直及锥体外系损伤时亢进,锥体系损伤也可见部分亢进;6个月后残存,是重症脑瘫的常见表现之一。

该反射持续存在将影响小儿头于正中位、对称性运动、手口眼协调等运动发育。

11.对称性紧张性颈反射(STNR):小儿呈俯悬卧位,使头前屈或背屈,头前屈时,上肢屈曲,下肢伸展;头背屈时,上肢伸展,下肢屈曲。

意义同ATNR12.直立反射中枢:中脑&间脑。

功能:维持头在空间的正常姿势、头颈和躯干间、躯干与四肢间的协调关系。

影响直立反射的原因:脑发育落后或脑损伤患儿直立反射出现延迟,肌张力异常、原始反射残存可严重影响智力反射的建立。

13.颈直立反射持续的时间:6~8个月。

14.迷路性立直反射:当头部位置发生变化时,从中耳发出的信号刺激支配颈肌的运动神经元,产生头部位置的调节反应。

检查方法:用布蒙住小儿双眼,检查者双手扶住小儿腰部,使小儿身体向前、后、左、右各方向倾斜,检查时注意不要过分倾斜。

反应:无论身体如何倾斜,小儿头部仍能保持直立位置。

15.降落伞反射:保护性伸展反射。

双手托住小儿胸腹部,呈俯悬卧位状态,然后将小儿头部向前下方俯冲一下,此时小儿迅速伸出双手,稍外展,手指张开,似防止下跌的保护性支持动作。

意义:如果一侧上肢没有出现支撑动作,提示臂丛神经损伤或偏瘫;如果此反射延迟出现或缺如,提示脑瘫或脑损伤。

16.平衡反应中枢:大脑皮层。

17.平衡的躯体感觉输入包括:18.前庭系统感受器包括:①前、后、外三个班规管内壶腹嵴的运动位置感受器②前庭迷路内的椭圆囊斑和球囊斑19.仰卧位的姿势运动发育: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从反射活动到随意运动发育③手、口、眼的协调发育。

20.俯卧位姿势运动发育:①由屈曲向伸展发育②抗重力伸展发育③由低爬向高爬的发育21.立式姿势运动发育阶段23.脑瘫患儿姿势运动发育的主要特征①运动发育延迟的同时伴有异常姿势和运动模式②四肢和躯干的非对称性③固定的运动模式④抗重力运动困难⑤做分离运动困难的整体运动模式⑥发育不均衡⑦肌张力不均衡⑧原始反射残存,立直反射及平衡反应出现延迟或不出现⑨感觉运动发育落后⑩联合反应和代偿性运动24.脑瘫患儿肌张力异常的表现25.如何检查肌张力26.如何针对平衡功能进行评定?①平衡反应评定②静态平衡功能评定③动态平衡功能评定④综合性平衡功能评定⑤对平衡障碍原因进行分析第四章1.手的基本动作包括哪些?[选择]非抓握动作:悬浮、约束、推、压、触、勾状抓握等抓握动作:力性抓握(球形抓握、柱状抓握、拉)、精细抓握(尖捏、指腹捏、侧捏、三指捏)2.抓握动作发育的规律:①掌握更加复杂、准确而灵巧的动作,使手开始成为使用工具的工具②动作的概括化,把某一动作推广到同一类的物体上【选择】3.无意识抓握出现的时间:3个月左右【选择】4.2~6岁是儿童握笔动作技能迅速发育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