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肩手综合征是脑血管病偏瘫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发生于脑血管意外发病后1-3个月内。
患者主要表现为肩关节及手部肿痛、活动受限或伴有皮肤色彩改变。
如果没有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治疗,肩手综合征会很快转入II期、III期,进入III期后病情将无法控制,可能导致终身残疾。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主要包括患侧肘、肩、手指疼痛,手指僵硬、多汗、皮肤颜色以及温度受到影响而改变,患者的关节活动也受到阻碍。
根据不同的阶段,肩手综合征可分为I 期、II期和III期,每个阶段的症状表现不同。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十分重要,早期诊断和治疗是卒中患者治疗过程中的关键。
诊断肩手综合征主要根据肩部静止或活动时出现疼痛、手和腕部水肿、手部血管舒缩功能改变、腕、掌指关节、指间关节触痛等症状。
加强对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和护理,促进患者上肢功能、手功能、手指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的康复至关重要。
体位摆放是康复治疗的重要环节,应注意良肢的正确摆放,避免长时间手下垂,避免腕部屈曲,减轻及消除患者手部的肿胀。
保证患者每天24小时腕关节背屈,手指伸直并外展。
如果患者患手肿胀明显,可采用上翘夹板使腕关节保持背屈位,以利于静脉回流。
在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桌子上,并保持腕关节背屈。
对于坐轮椅的患者,应该在轮椅上放置一张桌板,或者保证患者的手不悬垂在一侧。
在仰卧位时,患者的患侧肩胛骨下方和下肢都应该垫上枕头,并保持掌心向上,呈伸展状;患者的患侧上肢也应该伸直有支撑,保持掌心向前伸位;在患侧卧位时,患者的患侧上肢应该伸直,掌心向健侧,肩胛骨要前伸。
在早期治疗时,应适当使用肩吊带来防止肩关节脱位,并防止肩关节过度牵拉。
对于肿胀的手指,可以采用向心性压迫缠绕法,即用直径为1-2mm的线从远端向近端缠绕手指,并在指甲处作一小环,然后快速有力地缠绕至指跟部不能缠绕为止,缠完后治疗师立即从指端绳环处迅速拉开缠绕的线绳。
该方法简单安全。
物理治疗包括冰疗、冷水-温水交替浸泡法和物理因子疗法。
脑卒中后肩_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
・专题・脑卒中后肩2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赵长龙[摘要]目的探讨康复综合干预对脑卒中后肩2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对181例脑卒中后并发肩2手综合征患者分为综合康复治疗组(观察组)96例和对照组85例,两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还另外采用良肢位摆放、空气波压力治疗、冷水热水交并浸泡、运动想像等综合康复措施。
治疗4周后评定疗效。
结果观察组偏瘫侧肩痛、关节活动度、水肿等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105)。
结论综合治疗能提高脑卒中后肩2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效果,有助于肩关节功能的恢复。
[关键词]肩2手综合征;脑卒中;康复E ffect of Comprehensive R ehabilitation on Shoulder H 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Z HA O Chang2long.Department of Rehabilitation Medicine,B eichen T 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 pital,Tianj in300400,China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Methods181patients with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 were divided into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group(observed group,96cases)and control group(85cases).All the patients were treated with routine rehabilitation training,while those of the observed group accepted normal limbs in good position,air pressure,cold/warm water alternate dip in,motor imagery,etc.in addi2 tion.R esults The shoulder pain,range of motor,dropsy of the observed group obviously improved to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 0105).Conclusion The comprehensive rehabilitation is more effective on shoulder hand syndrome after stroke.K ey w ords:shoulder hand syndrome;stroke;rehabilitation[中图分类号] R743.3[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629771(2008)0320224202[本文著录格式] 赵长龙.脑卒中后肩2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8,14(3):224—225.肩2手综合征(shoulder 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偏瘫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有患侧上肢水肿、肩手疼痛、肩关节脱位及关节活动受限等,常发生在发病后1~3个月,发生率1215%~70%[1],是严重影响瘫痪上肢功能恢复的原因之一。
脑卒中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临床研究
3 讨 论
[ 2 ] 陈志平 , 肖永 庆 , 左 朝江. 胸腰段 爆裂 型脊柱 骨折 前路 手术 治
疗策略 . 中国社 区医师 , 2 0 1 2 , 1 2 ( 2 9 ): 1 1 4 ・ 1 1 5 .
[ 3 ] 邹 文. 两种手术术式治 疗 5 7例胸腰 段脊柱 骨折 的临床观 察. 生物骨科 材料 与l l 缶 床研究 , 2 0 1 2 , 9 ( 5 ) : 6 3 — 6 4 .
脑 卒 中肩 手 综 合 征 的 康 复 治 疗 临 床 研 究
王 绪明 卞 志远
【 摘要 】 目的 探讨康 复治疗对脑卒 中后偏 瘫患者肩一 手综 合征 的临床疗效 。方法 观察 5 6例因
脑 卒中导致 肩. 手综合征 患者 , 经过早期心理干预 、 及早、 及时 、 按摩 、 正确训练和肢位摆放 等康 复治疗 , 并 进行系统回顾性 分析。结 果 治疗 组 : 痊愈 2 9例 , 占5 1 . 7 8 % 。有 效 l 9例 , 占3 3 . 9 2 %; 无 效 8例 , 占 1 4 . 2 8 % 。满意度评测 , 以R i d i t 分析 , 均较治疗前改善 。对照组 : 痊愈 1 9例 ,占 3 3 . 9 2 %; 有效 l 5例 ,占 2 6 . 7 8 %; 无效 2 2例 ,占 3 9 . 2 8 % 。经统计学处理两 组效果 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P<0 . 0 5 ) 。结论 康复治疗对脑卒 中后偏瘫患者肩一 手综合征 的康复具有 良好 的临床疗效 。 早期
2 结 果
前路 治疗的 2 9例患 者全部 治愈 , 未见 明显 的脊 椎 弯 曲
现象 , 手术前伴有 神经 功能 障碍 者均 得到 了 良好 的恢 复 , 治 愈率为 1 0 0 % 。后路手 术 1 8例者 , 有l 6例得 到 了 良好 的恢 复, 2例存在一定 的脊椎 弯曲 , 手术 前存 在神 经功能 障碍 者 ,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病因
三、长期患侧肢体输液时液体渗漏至
皮下组织,引起水肿;
四、患侧“忽略症”,致意外损伤导致水
肿。
康复护理干预
康复护理组在康复治疗的同时注重康复护 理包括良肢位的摆放、理疗、按摩、患肢 护理、皮肤护理、心理疏导等。
一、患侧屈肌痉挛模式,肘、腕关节被迫 处于屈曲位,由于手上的大部分静脉及淋
的运动,以利于患肢的静脉回流。
主动运动
让患者上肢保持上举,并结合有主动功
能的肌冲治疗
低频电治疗
心理干预
由于上肢功能对日常牛活能力有着重要意义,对 肩手综合征患者应及时进行心理干预,在与患者 的交流中,根据不同患者心理,进行个性化的护 理,尊重、关心体贴患者,以赢得患者信任;其 次,应积极向患者及家属讲解肩手综合征的发生 原理、预后情况,尽可能讲清各种正确肢体摆放 的原理及重要性,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与主动训练 的作用等知识;使患者明白,只要积极配合护理 和训练,绝大多数可恢复。
3.为避免病人翻回平躺,可于背后垫一毛巾 卷或垫三角垫。
正确轮椅摆位:
股摆 可 双 着正 户 脚 力, 握 平 相头 于 放 同看 大 于 。前 腿 踏 方中板 ,间上 两,, 边身双 屁体手
侧 观 面 : 注 意 身 体 坐 直
二、对患侧各关节的过度牵拉,如肩、肘、 腕关节不适当的关节活动度训练等,致使 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引起无菌性炎 症,出现水肿和疼痛; 护理:告知患者家属及陪护切勿过度牵拉 患侧关节。如出现水肿或疼痛时及时用冷 敷法处理。
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Ⅰ期:
☆ 肩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痛,出现发红、皮温升高等血管 运动性反应。
zf肩手综合征
药物治疗
• 消炎镇痛:非甾体类药。
• 活血化瘀:三七片、血竭胶囊、独圣活血 片。 • 激素治疗。 • 痛点封闭:曲安奈德或醋酸强的松龙2mg、 利多卡因2mg、维生素B12100ug。 • 星状神经节照射或阻滞,必要时可行交感 神经节切断术等。
•
谢
谢 !
一期
• 这时被动屈曲该关节,患者有痛感,而远 端指间关节可伸展,但屈曲困难。当该关 节僵硬时被动屈曲即可产生疼痛及活动受 限。
• 本期尽早治疗预后好,如不及时治疗将转 入二期。
二期
• 手肩痛及活动受限加重,手及手指难以耐 受压痛,但水肿减轻,皮肤湿度增高、发 红。 • 患手皮肤及肌肉明显萎缩,掌筋膜可挛缩 增厚,手掌呈爪形,手指挛缩。 • X线患手呈骨质疏松样变。见腕骨间区背侧 中央和掌骨与腕骨结合处坚硬隆起。 • 本期预后较差,但仍应积极治疗。
康复评定
• ADL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定。采用Barthel指 数:正常100分;0-20分为极严重功能缺陷; 25-45分为严重功能缺陷;50-70分为中度 功能缺损;75-95分为轻度功能缺陷。
• 诊断标准:患者有神经系统疾病;单侧肩 手痛,皮肤潮红,皮温上升;手指屈曲受 限;局部无外伤及感染证据,也无周围血 管病证据
被动运动
• 早期即可进行。帮助活动患肢,顺应肩、 肘、腕各关节的活动,以不产生疼痛为度, 腕掌部症状伴随前臂旋后功能的丧失,也 应在无痛范围内做前臂旋后运动。
• 可防治肩痛、消水肿、维持各关节的ROM。
良肢体位摆放
• 仰卧位,患肢适当外展外旋,避免上肢受压。 • 患侧卧,使患肢前伸,掌心向上腕关节轻度背 伸。 • 健侧卧,胸前放一软枕,将患肢放在上面,注 意垫起手腕部,保持腕关节的背伸。 • 坐位时,始终保持患肢置于前方桌面上,健手 辅助患手保持中立位,也可在臂下放一软枕, 使患肢舒适并防止腕关节屈曲。严禁患肢悬垂 于椅边。 • 长时站立或行走时,要使用肩吊带保护。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方式对98例脑卒中患者归并肩手综合征38例的缘故进行回忆性分析。
结果本组患者通过初期心理干与、及早、及时、正确训练和肢位摆放等康复护理,对改善微循环、松解粘连,对肩痛的病症减缓,患肢的消肿、取得明显成效。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康复护理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常见并发症,表现为手浮肿和皮温转变。
较典型的表现是肩部疼痛,手浮肿和疼痛,皮温上升,消肿后手部肌肉萎缩,直至挛缩畸形。
最先多发生在中风后2~3个月内显现。
阻碍患者生活质量并有不同程度焦虑、抑郁、失望等心理障碍[1]。
笔者对2005年6月至2020年8月我科98例脑卒中患者归并肩手综合征的39例进行回忆性分析,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一样资料本组39例,男23例,女16例,年龄45~78岁,平均岁,病程1-4个月。
其中脑梗死25例,脑出血14例。
缘故分析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
多发生在中枢性损伤后1~3个月内显现,多突然发生,初期显现肩部疼痛,继而显现手、腕关节疼痛,手浮肿进行性加重,关节活动受限,被动运动引发肩部猛烈疼痛。
后期肩、手自发痛和手浮肿消失,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
3~6个月后进入后遗症期,皮肤、肌肉萎缩,手指挛缩,形成典型畸形,严峻阻碍患肢功能[2]。
2 康复护理康复护理评定一样情形:文化程度、生理状态、精神心理状态、皮肤检查、营养评估、排泄状况、环境等。
康复护理评估肩手综合征缘故、疼痛频率、阻碍因素、肩痛对生活的阻碍、肩关节的活动范围等。
及早心理干与①营造良好诊疗环境,成立残疾人通道,病房无障碍设计。
播放优美乐曲以排除因疼痛等因素造成愁闷和焦虑情绪;②成立良好护患关系。
入院时责任护士热情接待,做好环境、住院须知、脑卒中知识宣教。
对患者要爱心、细心、耐心、关切;③做好心理疏导,患者心理状态对医治的阻碍不容轻忽。
对焦虑、抑郁症患者,从病情、年龄、职业、经济状况、家庭等方面行全面分析,找出心理障碍的缘故,和患者及家眷一路制康复护理打算;④在ADL训练中,对微小进步都要给予确信;⑤重视社会化康复,做好患者单位、家眷工作,争取支持配合。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理疗护理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772020年 第28期解和引导民众心理,促进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1]卢黎歌,岳潇,李英豪.当前我国网络意识形态的博弈与引导[J].思想教育研究,2017,01(06):75-79.[2]赵玉枝,谢玉进.网络主流意识形态传播面临的挑战及对策研究[J].广西社会科学,2019,3(5):44-48.[3]侯天佐.网络空间中意识形态安全的现实境遇与应对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9,12(7):106-107.[4]唐金权.新媒体背景下高校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8,035(003):16-19,46.[5]孙洲.网络空间下意识形态功能发挥面临的挑战与进路[J].中共云南省委党校学报,2019,020(002):148-152.患者在发生脑卒中问题之后,肩手综合征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并发症,通常情况下,此类问题发生于患者脑卒中发病之后3个月之内,发病率约为30%,在患者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的情况之下,患者的疾病会进一步严重,除了肩关节畸形的问题之外,患者还会同时出现手关节肿胀、疼痛等一系列的问题。
导致进一步出现肢体运动功能缺失的情况,进而增加患者以及患者家属的负担。
一、脑卒中后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问题的原因导致患者出现肩手综合症问题的原因有很多,现阶段临床上对这一问题还没有给出明确的定论,很多学者都认为,患者之所以会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与他们患肢部位发生损伤的关节结构有关,同时也与患者自身存在的肌肉痉挛以及患者的肩关节半脱位不活动等因素有关。
而从患者的发病机制的角度来讲,大脑的传导束以及大脑的皮质在发生损伤之后,血管的运动神经会出现麻痹的情况,进而引发疼痛以及水肿的问题。
也有研究人员认为,患者出现肩手综合征的问题主要原因就在于手腕部位长期受到压迫,同时处于屈曲的状态之中,导致手关节长时间被过度牵拉,液体在进入到手背之后,肌肉泵的作用无法得到有效发挥,进而导致发生损伤,且这种损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传导至上肢以及交感神经,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加重。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引言:脑卒中是导致全球死亡和长期残疾的主要成因之一,约占所有死亡原因的1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合康复
疗法已被证明是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可行方法。
本研究旨在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
方法:本研究采用前后比较研究设计,选择了50名患有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都接受了综合康复疗法,包括肩关节牵引、肌肉强化、运动训练、
电疗及手法治疗,治疗时间为8周。
收集病史信息和对症状的身体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血脂,血液学检查,头颅CT或MRI,以及X-光或CT扫描等。
结果:治疗后,患者的肩功能,特别是主动动作的范围,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
患者的肩疼痛得到缓解,肩和手的功能受到明显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得到改善。
治疗后,患者的平均肩关节运动幅度提高了28.5±2.5°。
患者的手的感觉和手活动灵活
度也得到了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也得到了明显改善。
结论:综合康复疗法可有效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通过改善患者的肩和手的功能,提高其日常生活的质量。
这表明,综合康复疗法应作为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有效方
法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但是,由于本研究没有设置对照组,所以需要进一步的研究确认综
合康复疗法的有效性。
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
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护理摘要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方法:随机将30例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病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进行综合康复护理。
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5.0%,治疗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
结论:脑卒中偏瘫并发肩手综合征患者应提倡综合康复护理,可明显缩短病程和提高病人的治愈率。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脑卒中综合康复护理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经ct和mri确诊的脑卒中患者,均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1]及肩手综合征的诊断标准[2],其中男13例,女17例,年龄46~85岁;肩手综合征于脑卒中发病后5~30天出现。
同时排除关节原有疾病及其他内分泌疾病。
临床表现:在脑卒中后出现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尤其在肩关节外展屈曲和外旋时疼痛明显并伴局限性压痛点,腕部、手掌部水肿,手指呈梭形水肿、屈曲掌指和指间关节剧烈疼痛,逐渐出现皮肤萎缩,手部肌肉萎缩加重,手指关节的活动明显受限,严重致手指完全挛缩,患手的运动功能永久丧失。
护理干预方法早期良肢位摆放:定时更换体位,预防患肢受压。
陈氏[3]等认为患侧卧位会影响静脉和淋巴回流,反而加重病情,因此,应该减少患侧卧位的时间。
如患侧卧位每次时间为1小时,而不是2小时。
患侧卧位时,避免患肩受压和后缩,使肩前伸,肘伸直,前臂旋后,手指伸开。
健侧卧位时患肢在上,肩胛肌处于前伸位,前臂微屈至胸前,胸前放枕头。
软垫支撑患肢使其垫高20°~30°,掌心向健侧,下肢屈曲呈行走摆动相。
仰卧位时,患肢呈敬礼位,患肢下垫软枕,其高度稍高于心脏位,以防水肿。
坐位时面前可置1个小桌,同理在轮椅上也置1个小桌,将患手放于上面。
翻身时禁止牵拉患肢。
正确体位的摆放,不仅能预防肩关节半脱位、肩胛骨回缩、防止肩痛,还能抑制偏瘫的异常运动模式,同时能促进患肢的静脉回流,减轻患肢水肿,这是护理干预训练的关键之处。
综合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并发肩—手综合征的疗效
高生 活治 疗提 供一 种新 的途 径 。
参 考 文 献
[ 1 ] 陈霞. 行 气 温 阳散 敷 神 阙 穴 用 于 改 善慢 性 心力 衰 竭 病 人 腹 胀 的 效 果观察 [ J ] . 护理研究 , 2 0 1 0, 2 4 ( 1 ) : 1 3 6 — 1 3 7 . [ 2 ] S a a d R J ,C h e y W D.R e v i e w a r t i c l e : c u r r e n t a n d e m e r g i n g t h e r a p i e s
[ 3 ] 黄1 3华 . 指压疗法 [ M] . 南京 :江 苏 科 学 技 术 出 版 社 , 1 9 9 9: 4 .
[ 4 ] 吴 旭 ,盛 灿 若.实 用 针 灸 学 [ M] .北 京 : 人民军 医出版社,
2 0 01 :1 0 8.
经》 “ 脐 中等 主 小 腹 臌气 痛 ” , 指 出脐 疗 能治 疗 腹 胀 等
“ 腹胀” 这 个 护 理 问题 时有 章 可 循 。也 为 心 衰 患 者 提
穴 位产 生 酸 、 麻、 胀、 热、 微痛 等经 气 反应 ,而 这些 反 应 则 通过 经络 传 导至脏 腑 ,改变 脏 腑 的病理 状 态 ,使 人
体 恢 复正 常 的生 理 功 能 。穴 位 按 摩 通 过 按 压 局 部 组
肠 功能恢 复 。 随着 中医技 能 的不 断 应用 , 特 别是 中 医 院临 床 护
士 对穴位 按摩 技术 操作 运用 较 为娴熟 , 在此 基础 上 , 着 重通 过操 作 流程 、 取穴 原则 、 科学 判 断疗效 等方 面进行 规 范化探 讨 , 以期达到技术规范 , 使 临 床 护 士 在 处 理
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肩手综合征的概念
肩手综合征是指在原发病恢复期间,患侧上肢的手突然浮 肿、疼痛及患侧肩部疼痛,使手的运动功能受到限制。严 重的时候可引起手及手指挛缩变形,导致手功能完全丧失。 因此,肩手综合征应尽早受到重视,并及时治疗。
致病因素
常见治病因素有: 长时间的腕关节强制性掌屈 过度腕关节伸展产生炎症样的浮肿及疼痛 长时间患侧手背静脉输液 患侧手外伤等
电动磁疗者,将电磁探头置于患侧关节处,以电磁头器:手指动力性夹板有助于防止发生畸形和恢复 肌力
传统中医疗法:配合针灸、封闭等疗法 促进淋巴回流:如使用弹力手套、绷带包扎、压力治疗等
等。 服用止痛消肿的药物
谢谢聆听
冰疗
讲患肢手浸在冰水混合液中,连续三次,中间可有短暂的 间歇,可以消肿止痛并解痉。
但是应注意避免冻伤和血压升高。
冷热交替疗法
先把患侧手浸泡在冷水中5-10分钟,然后浸泡在温热水中 5-10分钟,期间可以运用关节被动活动,每日一次。
主动运动
在可能的情况下,联系主动活动,如可以训练患者旋转患 侧肩部,屈伸肘腕关节,但是要适量适度,以患者自觉能 承受的情况下为宜,避免过度运动认为损伤肌肉及肌腱。 不应练习使伸展的患侧上肢的持重运动,如抓举重物,持 久握物等等。
被动运动
在医务人员的帮助下活动患肢,顺应肩、肘、腕关节的活 动,动作轻柔,以不产生疼痛为度。在脑卒中早期就开始 训练,脑卒中后24-48小时即可进行,越早越好,可以预 防肩部疼痛的发生,维持各个关节的活动度。
磁疗
用磁贴场强约1000-2000高斯贴于患侧肩部、肘、腕关节, 可有一定的镇痛、消炎、消肿、镇静作用。
法,特别是发病三个月内是最佳治疗时期。
康复治疗方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
肩 一 综 合 征 ( h u d rh n y d o , HS) 手 s o le a d s n r me S 是 脑 卒 中 偏 瘫 患 者 常 见 的 并 发 症 , 要 表 现 有 患 侧 上 肢 主
M e iie d c n ,Bec e a to a h n s e i i e H o p t l ih n Tr dii n lC i e eM d c n s ia ,Ti n i 0 4 0,Ch n a jn3 0 0 ia
Ab ta t O e tv To nv s ia e t e fe t f he om pr h nsv r ha iia in n h src : c ie i e tg t h e f c o t c e e i e e b lt to o s oule h nd yn om e a t r toke d r a s dr fe s r .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效果观察
脑卒中是导致人类残疾和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其后遗症也很常见。
肩手综合征是脑卒中后遗症之一,其症状包括肩关节疼痛和僵硬、手部感觉和功能障碍。
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常规治疗包括药物治疗、物理疗法等,然而效果不尽如人意。
综合康复疗法是一种结合多种治疗方式的治疗方法,在不同层面促进康复。
本研究收集了3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为期3个月的综合康复疗法治疗,并比较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和功能变化。
结果显示,综合康复疗法显著改善了患者肩关节的疼痛和活动范围,手部的功能障碍得到明显缓解。
在治疗前,30例患者的VAS评分平均值为7.2±1.1,治疗后显著降低至3.1±0.8 (p<0.01)。
而肩关节的主动和被动活动范围也显著改善,治疗前平均主动外展角度为78.3±15.2度,治疗后提高至142.6±12.4度 (p<0.01);同时治疗前平均被动角度为54.8±13.2度,治疗后提高至112.3±17.5度 (p<0.01)。
综合康复疗法对于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症状和肩手功能障碍。
其长期效果和具体治疗机制还需进一步研究。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进展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中医康复治疗进展发表时间:2015-01-12T16:16:25.097Z 来源:《医药界》2014年10月第10期供稿作者:刘伟[导读] 采用上肢漩涡浴结合运动疗法可有效缓解患肢疼痛与痉挛、减轻肿胀,改善其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对促进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有重要意义。
刘伟(温州市中医院浙江温州325000)【中图分类号】R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syndrome,SHS)是脑卒中常见的合并症,发病率为12.5%-70%[1],国外多称为复杂性区域性疼痛综合征,本病多表现为患肢疼痛、水肿、感觉过敏、肩关节活动受限等症状。
肩手综合征西医目前机制未明,治疗效果欠佳;从中医角度看,属中医学的“痹证”、“水肿”范畴,本质为气、瘀、痰相互为病。
临床常用传统治疗方法,如体针、头针、耳针、推拿、拔罐,中药内服外用,激光、水浴,局部气压,蜡疗康复治疗等各种方法,取得一定疗效,今究其治疗进展作一综述。
一、中医药1.1针刺治疗运用赤凤迎源针法,郑盛慧等[2]在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发现:对比普通康复训练能够更好的缓解疼痛、水肿等症状。
从络病理论论治,彭炼等[3]通过循按患者肩部,找出肩关节各方向活动(如外展、屈曲、外旋、内旋等)时的最痛点,用三棱针点刺放血治疗效果明显。
另有程丽等[4]用常规针刺及特定穴点刺收效明显。
(常规穴:取患侧上肢肩/、肩0、曲池、外关、合谷、中渚、劳宫穴;特定穴:取少商、商阳、中冲、关冲、少冲、少泽穴。
操作方法:将上述穴位分为两组,一组商阳,关冲,少泽;一组少商、中冲、少冲。
每次治疗先取一组,次日再选择另一组穴位,交替用三棱针点刺)。
根据不同的情况,李娟娟等[5]发现电针治疗长于改善患侧上肢运动功能,温针治疗长于消除手部肿胀;临床上应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选用更适合的针刺方法进行针对性治疗。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综合康复
2 6例和对照组 2 , 6例 2组均行常规康复训练 , 综合康 复组还 另外采 用良肢位摆放 、 顺序循环 压力治疗 、 肢体 向心性按摩 、 蜡疗 等综合 康 复措施 。治 疗4周后评定疗效。结果 异有 统计 学意义( 0 0 ) P< .5 。结论 关键 词: 脑卒 中; 肩手综合征 ; 康复 中图分类 号: 4 3 R9 文献标识码 I B 文章编 号:0 6— 4 1 2 1 )2一o 1 0 10 6 1 (0 2 O 16— 2 综合 康复组偏 瘫侧 肩痛、 节活动度 、 关 水肿 等与治疗前相 比有明显改善 , 与对照组 比较 差
均应避免腕 屈关 节曲 , 禁止用力牵拉患肢。 12 2 手法按摩 .. 向心性按摩 、 揉滚 患侧上肢 , 远端 向近端 从
运动性 改变 , 晚期 皮肤 和肌 肉 明显萎缩 等表 现 的临床 综合 征。
常发生于 脑 卒 中后 l~3个 月 内, 生 率 约 为 1. % ~/ . 发 25 0
1 1 一般资料 .
随机选取 20 0 9年 1 月 ~ 0 1年 4月 在本科 1 21
蜡盘制成蜡饼 , 厚约 2— m, 4e 待蜡温 冷却 至 4 5 % 时用纱布 5~ 0
包平 、 紧, 包 防止蜡 液外 流。敷于 包括 肩关节 及周 围 的整个 上 肢, 时间为 3 i , 日 1次,5次为 1 0r n 每 a 1 疗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2 4 顺 序循环压 力治疗 .. 用 N J7 2一型顺序循 环压力 治 .0 7
意 义 ( 0 0 ) P> .5 。
明显受限 , 手部小肌 肉无 萎缩 。有效 : 关节水 肿基本 消失 , 痛 疼 缓解 , 关节活动轻度受 限 , 手部 小肌 肉萎 缩不明显 。无 效 : 患者 症状 、 体征无 明显改善 , 关节活动功能 明显受限 , 肌肉萎缩加重 。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4 周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的消除水肿,对患者出现肌肉僵硬、挛缩、疼痛等并发症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号】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57-02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于1-3 个月内[1]。
目前,国内将肩手综合征分为Ⅰ-Ⅲ期。
其主要表现为患侧肩部、手部、腕关节疼痛,且相应关节活动受限,血液流动障碍并导致皮肤发红、发绀、温度增高;更甚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皮肤及肌肉萎缩或痉挛,同时,活动时会导致疼痛加剧,从而影响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
我院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成绩,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2 年5 月~2014 年5 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 例,均符合全国第4 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
其中,男43 例,女17 例;年龄38~75 岁,平均年龄(48.72±5.23)岁;均为肩手综合征Ⅰ期,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发红、温度升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时疼痛加剧。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性质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2.1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如:给予脑梗死患者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等;给予脑出血患者脱水、止血和神经营养等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以及其他对症处理。
康复疗法介入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肩手综合征
2组 患 者在性 别 、 年龄 、 病程 方 面差 异 无显 著 性 意 义( P> 0 . 0 5 ) , 具有 可 比性 。
1 . 2 诊 断 标 准
1 . 2 . 1 西 医诊断 标 准参 照 中华 医 学 会全 国第 四次脑 血 管病 学术 会 议 修 订 的 《 各 类脑 血 管疾 病 诊 断 要 点 》 中 的脑 梗塞 和脑 出血 诊 断标准 … 。 1 . 2 . 2 中医诊 断 标 准 参 照 《 脑 卒 中 的康 复 评 定 和 治
便 畅顺 。
自杀 倾 向 , 或是 烦 躁 、 易怒 、 骂人 毁 物 甚 至 出现 精 神 分 裂症 。基于 以上情 况 , 我 们 在 临床 上 用 中药治 疗 的 同 时, 配合 心理 疏导 , 通 过耐 心细 致 的 和 患 者沟 通 , 进 行
健康 教育 , 使 患 者 正 确认 识 便 秘 的 本 质 , 消 除心 理 障
肩 手 综 合 征又 名 反 射性 交 感 神 经 营 养 不 良综 合 征, 临床 上 一 般 表现 为 肩 关 节 活 动 时 出现 疼 痛 、 运 动
表 1 两组 临床 效 果 比较
( i± s )
受限 、 患 侧 手 部 肿胀 、 疼 痛 并 有 血 管 运 动 性 变 化 甚 至
社, 2 0 0 6 : 8 1 .
[ 4 ] 田振 国 , 韩宝. 中 国 肛 肠病 研 究 心 得 集 [ M] . 北京 : 中 医古 籍 出 版
社, 2 0 1 1 : 4 7 0 .
( 本 文校 对 : 郭素芳 收稿 日期 : 2 0 1 2—1 1—2 8 )
老 年人 , 心 理障碍 发 生率更 高 。长期 以往 , 患 者会 产生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
脑卒中后对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摘要从中医中药、针灸,西医神经电生理学、物理因子、运动再学习、手术治疗等进行治疗,并提出需进一步研究的问题和思路。
关键词肩手综合征;中药疗法;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 SHS)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reflex sympathetic dystrophy RSD)。
是指患者患手突然浮肿疼痛及肩关节疼痛,并使手功能受限。
因疼痛较重并发孪缩,成为康复的阻碍因素。
该综合征常发生于脑卒中后1~3月内,发生率约为12.5%~70%,发生率的差异可能与诊断标准不同有关。
引起肩手综合征的疾病:脑卒中,心梗,颈椎病,上肢外伤,截瘫,肺疾病,肩关节疾病,还有原因不明者。
它可以是原发的,但也可由不同因素促发,如轻微的周围神经损伤及中枢神经障碍,急性中风和脊髓损伤,内分泌疾病和心肌梗塞都可引起RSD。
RSD是引起残疾的主要原因,它通常影响一个肢体,但也可影响多个肢体或身体的任何部分,仅有1/5的病人能够完全恢复以前的活动。
【发病原因】目前认为无论病因为何,均影响自律交感神经,造成末梢神经血管障碍。
潜在的其他因素:在压迫下腕关节被牵拉并掌屈、过度牵拉,输液时液体渗入手部组织内、手受到意外的小伤害等因素有关。
1腕关节异常屈曲在CV A后,上肢异常协同运动,曲腕屈指是典型的症状。
患者长时间卧床或坐在轮椅上,未注意到手臂长时间放在体侧,腕被迫处于屈曲位;许多患者早期出现对患肢的忽略症,不能注意到手何时已处于不利地位。
忽略症的患者可能有实际上的感觉丧失。
腕被迫屈曲影响手静脉回流。
手上的大部分静脉淋巴回流都在手背面。
RSD的早期,手的水肿也以手背为主。
腕关节屈曲阻碍静脉回流似乎是偏瘫后引起RSD最常见的原发因素。
2对手关节的过度牵拉治疗师可能在无意之中使患者的手做过度活动,以致造成关节及其周围结构的损伤。
如:鼓励患者用伸展的患臂负重(治疗师可帮助患者伸肘),然后让患者尽可能地向患侧转移重心,这样可使腕关节更加背伸,若活动过猛或以不受控制的方式进行,腕背伸就会超过正常范围。
急性脑卒中患者肩-手综合征的康复治疗与护理
2 康 复 护 理 2.1 冰 水 疗 法 冰 水 疗 法 是 应 用 物 理 性 能 ,使 组 织 温 度 降 低 后再 升 高 ,从 而 改善 局 部 组 织 代 谢 ,起 到 止 痛 解 痉 作 用 ,利 于 早 期 炎症 及 软 组 织 损 伤 的 治疗 ,冷 热 刺 激 还 可 使 血 管 收缩
中具 有 重 要 作 用 ,作 者 采 用 综 合 治 疗 方 法 ,对 1O例 肩一手 综 并 可 锻炼 血 管 平 滑 肌 收 缩 扩 张 功 能 。在 治 疗 护 士 的指 导 下 ,
合 征 患 者 进 行康 复 治 疗 与 护 理 ,肩 、手 功 能 恢 复 良好 ,现 总 结 可 由 患者 或 家 属 完 成 ,具 体 做 法 :用 长约 2 m 的 中粗 毛 线 ,逆
到 近端 ,缠满 一 个 手 指 后 快 速 脱 落 ,松 紧 度 以 略 紧 为 宜 ,每 日 可 重 复 多次 。 2.3 关 节活 动度 (ROM )扩 大 训 练 起 初 以 被 动 活 动 为 主 , 患侧 肩 、手 、腕 关 节 及 掌 指 、指 间 各 关 节 ,各 个 关 节 均 需 辅 以 各 个 方 面充 分 活 动 ,使 关 节 囊 、关 节 周 围 肌腱 充 分 伸 展 ,训练 时让 患 者 取 舒 适 卧 位 ,全 身 放 松 ,进 行 关 节 被 动 活 动 ,手 法 要 轻柔 、缓 慢 ,用 力 由 小 渐 大 ,避 免 暴 力 ,由近 端 大 关 节 到 远 端 小 关 节 ,循 序 渐 进 。若 活 动 时 引 起 疼 痛 ,可 用 温 热 等 物 理 疗 法缓 解 疼 痛 后 再 进 行 ,2~ 3次 /d,45 min/次 。被 动 活 动 应 在 正常 关 节 活 动 范 围 内 进行 ,以 不 引 起 疼 痛 为原 则 。 当功 能有 所 恢 复 时 需 要 进 行 主 动 训 练 ,多 给 予 鼓 励 ,以增 强 患 者 战胜 疾 病 的信 心 。 2.4 针 刺疗 法 针 刺 穴 位 :合 谷 、肩 井 、肩 鹃 、曲池 、外 关 、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
发表时间:2015-08-28T11:25:46.730Z 来源:《医师在线》2015年6月第11期供稿作者:刘巧云
[导读] 南通市第3 人民医院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于1-3 个月内[1]。
刘巧云
(南通市第3 人民医院 226000)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患者60 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给予康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于治疗4 周后的临床疗效。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的消除水肿,对患者出现肌肉僵硬、挛缩、疼痛等并发症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关键词】脑卒中;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1-0557-02 肩手综合征(shoulder-hand syndrome,SHS)是脑卒中后的一种常见并发症,一般发生于1-3 个月内[1]。
目前,国内将肩手综合征分为Ⅰ-Ⅲ期。
其主要表现为患侧肩部、手部、腕关节疼痛,且相应关节活动受限,血液流动障碍并导致皮肤发红、发绀、温度增高;更甚者可能会出现关节僵硬、皮肤及肌肉萎缩或痉挛,同时,活动时会导致疼痛加剧,从而影响患者瘫痪上肢的功能及独立生活能力。
我院将60例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取得良好成绩,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
2 年5 月~2014 年5 月期间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60 例,均符合全国第4 届脑血管病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及肩手综合征诊断标准。
其中,男4
3 例,女17 例;年龄38~75 岁,平均年龄(48.72±5.23)岁;均为肩手综合征Ⅰ期,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同侧手腕(手指)肿胀、发红、温度升高等血管运动性改变,手指多呈伸直位,屈曲时受限,被动屈曲时疼痛加剧。
将以上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 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脑卒中性质等方面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1.
2.1 医护人员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治疗,如:给予脑梗死患者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和神经营养等;给予脑出血患者脱水、止血和神经营养等治疗,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为其进行血压、血糖、血脂等控制以及其他对症处理。
1.2.2 医护人员在对照组患者的基础上给予观察组患者康复治疗,具体如下:1.2.2.1 正确的摆放体位帮助患者摆放正确的体位能有效的预防患者出现肩关节损伤现象。
患者取坐位时,应将上肢放在膝上或桌上,且可以再轮椅上放置一桌板,能很好的防止患者手悬垂,最大程度避免患者因手臂的机械性悬吊造成肩胛骨损伤及疼痛。
1.2.2.2 避免腕关节弯曲医护人员可以采用夹板、石膏以及弹力绷带等辅助器具将患者的腕关节固定在背伸位,能有效的改善静脉回流,避免腕关节的损伤。
1.2.2.3 关节注射对部分肩部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可以给予其7mg 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5mL 利多卡因和2mL 维生素B12 注射液进行肩关节腔内注射。
1.2.2.4 向心性缠绕手指、手腕选取直径为1~2mm 的线绳从远端向近端进行拇指缠绕,依次为其他手指。
首先再患者指甲部位绕一小环,向近端缠绕至指根部,力度要适中;缠绕完后从指端小环处迅速拉开线绳,将手指完全暴露;在掌指关节处缠一线环,从掌指关节向近端缠绕,在拇指根部部位时,令患者拇指内收,以便将拇、掌指关节一并缠绕,直至腕关节后,从掌指关节处迅速拉开线绳。
1.2.2.5 冰疗医护人员将患者的手浸入盛有碎冰和水的桶中,时间为1~2min,碎冰和水的比例为2:1,浸入冰水中的时间为1~2min,并间隔30s~1min 后再次浸泡,浸泡3 次。
1.2.2.6 电针治疗医护人员采用0.30mmX40.00mm 规格的不锈钢针,采用平补平泻法,选取穴位为阿是穴、肩耦、天宗、手三里、曲池、内关、外关以及合谷[2]。
针刺得气后,将其接通KWD-800H 型电针治疗仪,连续波刺激,频率通常为200HZ,可根据患者的实际耐受度进行调整,每日治疗1 次,每次20min。
1.3 疗效判定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后,症状和体征没有明显的变化,且有逐渐加重的趋势。
有效:患者的关节水肿明显消失,疼痛得到缓解。
显效:患者的关节水肿和疼痛感完全消失,且活动不受限制。
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1.4 统计学处理在SPSS17.0 统计学软件上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频数(n)或率(%)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P<0.05 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
具体数据见表1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效果比较[n(%)]
3 讨论肩手综合征又名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通常在脑卒中患者3 周~3 个月之内出现,病发的几率为20%~30%[3]。
专家认为,肩手综合征的发病原因主要和脑卒中患者在早期采取的不正确体位、运动等,从而导致肩、腕关节出现损伤、上肢体液回流受阻及中枢神经损伤后血管运动功能障碍等密切相关。
患者如果没有采取及时有效的治疗方式,会加重临床症状,对手或手指的压力不能忍受,且在后期会出现手畸形、关节活动功能丧失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通过选取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60 例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采用常规治疗联合康复治疗的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100.00%,明显高于采用常规治疗的对照组患者(P<0.05)。
同国内朱前超文献报道结果相似[4]。
综上所述,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进行康复治疗,能有效的消除水肿,对患者出现肌肉僵硬、挛缩、疼痛等并发症有显著的预防作用。
值得广泛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1] 张鸿萍.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1,03:380-381.[2] 冷晓辉,庄红仙,翟剑霜.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所致抑郁的护理干预研究[J]. 护士进修杂志,2011,06:528-530.[3] 朱慧,季淑凤.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康复
护理[A]. 中国康复研究中心.第六届北京国际康复论坛——康复护理分论坛论文集[C].中国康复研究中心:,2011:6.[4] 朱前超,王祥,钱旺,陈信明. 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康复治疗进展[J].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142-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