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懂家谱,你需要了解这16点
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总结
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总结家谱编辑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记录了家族的历史、传承和血脉。
在家谱编辑过程中,需要了解一些重要的知识点,才能做出完整、准确的家谱。
以下是家谱编辑入门知识点的总结:一、家谱的定义家谱,即家族谱系,是对一个家族的成员进行世系追溯和记载的文书或图表。
它包括家族成员的姓名、世系关系、出生日期、婚姻状况、教育背景等信息,用来记录家族的继承、血脉和历史。
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演变和发展。
二、家谱的分类家谱可以根据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以下几种:1. 世系家谱:按照家族成员的世系关系进行编撰,记录了家族成员的祖先、后代及其世系关系。
2. 大事记谱:主要记录家族成员的重大事件和成就,如博学多才、官拜高位、立下大功等。
3. 遗训谱:记录了家族成员的言传身教、道德规范和家族传统,是一种重要的家族教化工具。
三、家谱编辑的步骤家谱编辑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确保家谱的完整和准确。
一般来说,家谱编辑的步骤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调查收集:了解家族成员的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职业等,可以通过走访亲戚、查阅历史文献和档案等途径进行调查收集。
2. 整理归纳:整理和归纳家族成员的信息,建立家谱档案,包括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状况、职业等,并按照世系关系进行编排。
3. 核对审定:对家谱档案进行核对审定,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完整性,排除重复、遗漏等错误。
4. 制作编辑:根据核对审定的家谱档案,进行制作编辑,包括排版、印刷、装订等环节,制作成家谱册或图表。
5. 宣传普及:将编制好的家谱宣传普及,让更多的家族成员知晓、传承和发扬家族的传统和血脉。
四、家谱编辑的注意事项家谱编辑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事项,以确保家谱的准确和完整:1. 信息真实:建立家谱档案时,需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对不确定的信息,需要进行进一步核实和确认。
2. 严谨科学:家谱编辑需要严格按照世系关系进行排列,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
家谱怎么看,学会这16点就可以了
家谱怎么看,学会这16点就可以了家谱是记载了一整个家族从古至今的繁衍以及人事物,在古代更是有名的权贵家族才拥有记载的权利,平民大多没有这样的记载,你家是否有本家谱呢?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1、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
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用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通常是五代为一表。
10、传记: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高一生物遗传家谱图知识点
高一生物遗传家谱图知识点遗传家谱图是遗传学中一种用来记载和分析家族遗传信息的重要工具。
通过分析家族成员之间的遗传关系,可以了解某种性状或疾病在家族中的传播方式和频率。
了解遗传家谱图的知识对于我们理解遗传规律、预测患病风险以及做出合理的生活和疾病预防决策都非常重要。
家族遗传关系的基本概念是核心内容之一。
在遗传家谱图中,我们通常使用符号来代表不同的家族成员。
父亲和母亲分别用一个正方形和一个圆圈表示,代表他们分别的性别。
他们的子女则以连线表示,儿子是一条竖线,女儿是一条横线。
在连线的底部注明子女的出生顺序。
通过这样的符号系统,我们可以清晰地表示家族成员之间的亲缘关系。
遗传家谱图中还包含了一些特殊的符号和用法,以表示某些特定的遗传信息。
比如,一个被填满的正方形表示一个患有特定疾病或表现出某种遗传性状的男性。
一个被填满的圆圈则表示一个患有特定疾病或表现出某种遗传性状的女性。
而一个空心正方形或圆圈则表示一个没有患病或表现出特定遗传性状的家族成员。
理解这些符号和用法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遗传家谱图来分析和推测遗传疾病在家族中的传播方式。
比如,如果一个疾病在家族中表现出明显的男性传递性,即只有男性成员患病而女性成员没有患病或表现出较轻的症状,那么这可能是一种具有显性遗传方式的疾病,由一个显性突变基因引起,至少需要一个突变基因。
如果一个疾病在家族中表现出显著的儿子普遍患病,而女儿从父亲那一边没有得到病,那么这可能是一种由X连锁显性遗传引起的疾病。
遗传家谱图还可以用于预测患病风险。
通过分析家族成员之间的遗传关系,我们可以了解到某种疾病在家族中的传染率和患病风险。
如果一个疾病在家族中的传播非常普遍,那么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就会相应增加。
相反,如果家族成员中没有人患有某种疾病,那么其他家族成员患病的风险则会相对较低。
基于遗传家谱图的分析结果,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和生活方式,来降低患病风险。
遗传家谱图在医学实践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家谱修建必备知识
∙家谱修攥必备知识∙∙第1项:谱名∙家谱,一般均称为家谱、宗谱、族谱、家乘、世谱、统谱、支谱、祖谱、合谱、联宗谱、大成谱、房谱等,也有的称为谱传、真谱、渊源录、源流考、清芬录、世典、世牒、世恩录、故谱、族谱图、族系、族讲、石谱、世家、私谱、本书、大同谱、乡贤录、传芳集、家传簿、先德传、系谱、谱志略、家谱汇编、家模汇编等,可谓名目繁多。
∙第2项:谱序∙稍具规模的家谱,卷首一定会有一篇至几十篇不等的序文,它是每部家谱不可缺少的内容之一。
谱序包括新序、旧序、族外人的客序、跋语、目录和刻印人名以及其它关于本族的记述。
∙第3项:谱例谱例又称凡例,主要是阐述家谱的纂修原则和体例。
一般而言,一些家谱在每一次续修时都会订出若干条适合社会潮流与需要的规则,以作为修谱时所要遵循的原则。
例如:………………………………………………………………………………………………………………某氏族谱凡例一、本谱总分五卷,共列内容十六章。
历次谱序列于卷首,其一至四卷为世系图,第五卷为世系考、旌表诰命、官秩与名宦、族礼、祭礼、祠堂、义田、传记、艺文、史料等综合卷。
第一卷中列明本谱总目录,其余卷仅列本卷目录。
二、谱中世系图所载之世系支派,一律按世次排列,概不冠姓。
妻室有姓名者列入全名,无名者只称姓氏,列于夫男简历之内,不另记述。
三、旧谱记男不记女,本次续修子女均予入谱。
女子简历记入父辈简历中,已婚子女列明夫男姓名。
四、遵旧谱惯例,仍以竖排从右至左阅之,每页列五世,起始世次族人标明父辈名字,以便衔接。
为方便阅谱,原谱中的繁体字、异体字,此次续谱时均改为以《现代汉语词典》为准的通行简化汉字。
无简化字者,仍以原谱登之。
五、谱中文字凡出现族人姓名、名讳、字、号、官衔、封号者,皆加着重线,以便识别。
现代文章中多未标注。
外族人员与官衔等不在此例。
六、本族新增之传记、艺文、史料等,有出处的皆注明出处,明示作者,以期族人核对。
原实行、忠义、节烈贤孝被另外刊载的,亦予标明。
家谱一般包含哪些内容
家谱一般包含哪些内容一般家谱的内容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同宗共祖的男姓血亲集团,以特殊的形式记载本族世系和事迹的历史图籍。
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一,谱名: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堂号等。
如《浙江永康夏川胡氏族谱》。
二,谱序: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等,继修谱一般保持以前的谱序。
大多由本族人撰写,称自序。
也有请名人撰写,称为客序。
三,题辞:大多是历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或家谱所写的赞誉之词,放在显著位置,用以炫耀家世。
题词仅为显赫家族所具有,不是每部家谱都有的。
四,凡例: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
五,谱论:也称谱说、援古,主要是收录前代名人学者关于谱学理论的简要论述,对修谱的作用、功能、意义、历史、原理、方法等加以阐述,其中尤以欧阳修、苏洵、朱熹、程颐、曾巩等宋代文学家论述最为普遍。
也有将明、清皇帝关于修谱的谕民榜、谕民诏令等载人谱中的,作为另一种类型的谱论。
在安徽、江西等地的家谱中,谱论有修谱五法、作谱五难、谱有六不书、谱例七款、作谱九戒等内容。
遗像: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
六,恩荣录:也称诰敕、赐谕、宸章、封典、世恩、公文、褒颂、恩荣录、恩纶录等,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圣旨,诏命、赐字、御制碑文、祭文,或各种匾额等,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显祖德。
七,姓氏源流:也称族史,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八,族规家训:这是每部家谱的必载内容,是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和教化家族成员的家族法规。
其内容十分广泛,基本上为修身、齐家、忠君、敬祖、互助、守法,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方面。
其中一部分为规约,族人必须遵守,如有违犯,则以家法制裁。
另一部分为训语,主要为劝戒的内容,教人做人行事立世的道理,这部分通常称为家教。
九,庙规、祠约典制,也称家礼,为家族祭祀礼仪,如祖庙、祠堂组成,祭祀规矩、程序,冠礼、笄礼、婚丧仪式等等。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家谱文化及家谱知识一、家谱的概念家谱也称宗谱、族谱、家乘、祖谱、房谱等,系统记述某一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或其他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
家谱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华文明的特有现象。
为了保护家谱文化承传,专家学者正在呼吁“中华家谱”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此,每个中华民族的子孙,不管你是否正在着手或打算编修家谱,了解一些家谱知识都是必要的。
二、家谱的起源中国家谱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国5000年文明的见证。
关于中国家谱的起源有几种说法:一说起源于周代,一说起源于战国秦汉时期,一说起源于宋代,更有一说起源于周以前的甲骨文、金文家谱甚至更以前的口头家谱和结绳家谱。
我们认为,根据历代文献记载和本世纪殷墟出土的甲骨文字考证,中国家谱起源于商、周时期比较可信。
三、家谱的功能和作用1、明辨世系,尊宗敬祖。
“参天之木,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
”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是每一个人在人生过程中都要遇到的问题。
孩童时代,疑问我是从哪里生出来的。
而成人懂事之后,关心的是我的祖先是谁,为何生活在这里?而能准确、清楚回答这个问题的,只有家谱。
通过家谱,可以查证自己的血统,知道同一家族中家庭之间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
“亲我者,我亲之。
”知道祖宗,才能尊敬祖宗,孝敬父母,尊敬长上。
春节、清明、端午、中秋、冬至等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相继恢复和长久存在,就是要提醒、培养人们不忘根本,使尊宗敬祖、尊老爱幼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得到发扬光大。
2、寻根留本,承前启后。
树高千尺,落叶归根。
万里江水,源起何处?一个人,无论他漂泊有多远,总是忘不了他的家乡,因为那里有曾经养育他的亲人,那里埋葬有他的祖先。
一个人在世界上生存近百年,如果连自己的根源都不了解,岂不是有负先人对自己的养育之恩?人一生最喜欢听到的、看到的是什么?自己的名字!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家谱的内容
家谱的内容家谱是一种以家族为单位,记载家族历史、传承家族文化、彰显家族荣誉的重要文献。
家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家族起源、传承、发展以及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社会地位、文化教育等多个方面。
以下是家谱的主要内容及其重要性。
1.家族起源和传承家谱的首要内容是记载家族的起源和传承。
这包括家族的先祖、发源地、迁徙历程、重要事件以及家族的族谱、世系表等基本资料。
了解家族的起源和传承,有助于家族成员深入了解自己的血脉根源和文化传统,增强家族凝聚力和认同感。
1.家族文化家族文化是家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家族的信仰、价值观、道德规范、家规家训等。
这些文化传统是家族成员行为处事的基本准则,对于规范家族秩序、维系家族和谐以及传承家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家族成员生平事迹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包括个人经历、学历、事业、成就、荣誉等方面。
这不仅是对家族成员个人成就的肯定,也是对家族整体实力和价值的体现。
通过了解家族成员的生平事迹,可以激励后代继承先祖的优良传统,积极向上、拼搏进取。
1.社会地位和影响家谱中还会记载家族在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包括家族成员在社会中的地位、作用和影响等方面。
这些信息反映了家族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和影响力,对于研究当时社会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价值。
1.家族地缘关系家谱中也会记载家族的地缘关系,包括家族的籍贯、住所、田产、房产等方面。
这些信息反映了家族在当时地域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助于深入了解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
1.家族仪式和习俗家谱中还会记载家族的仪式和习俗,包括祭祀祖先、婚丧嫁娶等传统仪式以及生活中的各种习俗和规矩。
这些信息反映了当时社会的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对于研究当时社会的文化传统具有重要意义。
1.家族文献资料家谱中还会收录家族的文献资料,包括族谱、家谱、传记、信札、诗词等文献资料。
这些文献资料是研究家族历史和文化的重要资料,具有极高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综上所述,家谱的内容非常丰富,涵盖了家族的各个方面。
认识家谱族谱中的29个专业术语
认识家谱族谱中的29个专业术语宋代的家谱主要功能在于德育、教育;明代,家谱进入完善期,家谱功能逐渐转化为教育、伦理功能,宣扬和实践“三纲五常”、忠孝节义等伦理思想;明清讲究孝治天下,家谱也是注重尊祖、敬宗等德化功能。
1、堂号:“堂号”是家族门户的代称,是家族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
它产生的宗旨大致有三:一是彰扬祖先的功业道德;二是显示家族宗亲的特点;三是训诫子弟继承发扬先祖之余烈。
堂号包括郡王总堂号和自立堂号。
由于历史文化习俗的影响,人们在谈到和自己同姓氏的历史名人时,往往流露出一种尊崇、自豪之情。
2、郡望:'郡望'一词,是'郡'与'望'的合称。
'郡'是行政区划,'望'是名门望族,'郡望'连用,即表示某一地域或范围内的名门大族。
所谓郡望,古称郡中为众人所仰望的贵显家族。
《钦定四库全书·重编琼台藁·卷十》收录的明代大学士丘浚公所作的《贵溪丘氏族谱序》说:'自唐人著郡望,而以河南望,丘良以襄公父子之显融故也。
'旧唐书说丘和、丘行恭父子二人死后均'谥曰襄',故'襄公父子'就是指丘和、丘行恭父子。
可见,唐朝时河南郡的名门望族有丘和家族。
再如彭城刘氏、弘农杨氏、清河张氏、太原王氏、陇西李氏、吴兴姚氏、高阳许氏等也是地望的代表性姓氏。
3、宗谱: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家族的世系繁衍及重要人物事迹的书。
皇帝的家谱称玉牒,如新朝玉牒、皇宋玉牒。
它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由正史中的帝王本纪及王侯列传、年表等演变而来。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是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家谱通谱经验介绍
家谱通谱经验介绍
家谱通谱是一种记录家族历史和血缘关系的重要文献,对于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研究族谱文化、维护家族团结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下面介绍一些家谱通谱的经验和注意事项。
1. 确定编写目的和范围。
编写家谱通谱的前提是要明确编写的目的和范围,例如是为了纪念祖先、研究族谱文化、维护家族团结等。
同时,也要明确编写的时间范围、人员范围和资料范围等。
2. 收集资料。
收集资料是编写家谱通谱的重要步骤,资料包括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籍贯、职业、婚姻情况等信息,还包括家族历史、家族传统、家族文化等方面的资料。
可以通过家族成员的口头传承、家谱、文献资料等途径进行收集。
3. 确定编写形式。
家谱通谱的形式可以是书籍、电子版、网站等形式。
在确定编写形式时,要考虑读者群体、内容呈现方式、传播渠道等方面,选择最适合自己家族的形式。
4. 编写规范化。
家谱通谱的编写需要符合规范化的要求,例如统一格式、统一字体、统一编号等。
同时要注意语言简练,具有可读性。
5. 质量可靠。
家谱通谱的质量可靠是编写的重要目标,资料要经过核实、比对、排错等多个环节,确保准确无误。
对于一些历史上存在争议的问题,可以进行多方面的考证和协商,确保最终结果的正确性和可信度。
总之,编写家谱通谱是一项需要认真对待的工作,需要付出大量
的时间和精力。
但是,通过家谱通谱的编写,不仅可以了解自己的家族历史,还可以维护家族团结,传承家族文化,具有深远的意义。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
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知识家谱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记录着家族成员世系关系和家族传承的宝贵文化遗产。
家谱学习是研究和学习家谱文化的一门学科,通过对家谱的研究,可以了解到家族历史、家族成员的文化传承和社会地位等信息,对于研究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
家谱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其历史源远流长。
早在古代,中国就开始有记载祖先世系的习俗。
《周礼》中就有规定,君王应当建立宗庙,并将祖先的姓名、生卒年月等记载在祭文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习俗逐渐演化成为家谱,成为记录家族成员世系关系的重要文化载体。
在明清两代封建社会中,家谱更是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和规范,成为地方长者和宗族领袖重视的对象。
此外,家谱还广泛应用于考取功名、通婚、继承财产等重大社会事务中。
家谱文化的学习涉及到多个方面的知识。
首先,要了解家谱的基本构成和编撰方法。
家谱通常由宗谱、支谱和族谱三部分组成,宗谱记录的是家族的整体情况,支谱记录的是各支家族成员的情况,族谱记录的是家族成员详细的个人情况。
在编撰家谱时,要注重准确性和完整性,需要从史料搜集、数据填写到纂修篇章等多个方面进行研究和学习。
其次,还需要学习家谱中的世系关系和宗族风俗。
家谱是记录家族世系的文化载体,其中包含着家族成员的出生、结婚、生子和去世等信息,同时也记录着家族成员间的血缘关系和亲戚关系。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世系关系和家族成员之间的社会地位。
同时,还可以了解家族的婚姻制度、丧葬礼仪和祭祀习俗等文化传统。
家谱学习还包括对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研究。
家谱作为家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家族对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通过研究家谱,可以了解到家族在历史变迁中的发展和变化,从而揭示出家族文化的特点和家族社会的发展趋势。
同时,家谱还可以作为社会历史的重要参考资料,有助于研究地方社会的变迁和民俗风情的演化。
总之,家谱文化及其家谱学习是研究和学习家族文化和社会变迁的重要内容。
家谱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呢?
家谱基本知识,你知道多少呢?家谱基本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一、谱名是“明血统、防乱宗”的一种以表谱形式,记载一个以血缘关系为主体的家族世系繁衍和重要人物事迹的特殊图书体裁。
家谱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家谱是一种特殊的文献,就其内容而言,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具有平民特色的文献,记载的是同宗共祖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家谱属珍贵的人文资料,对于历史学、民俗学、人口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的深入研究,均有其不可替代的独特功能。
二、题辞大多是前代皇帝或名人为本家族的题辞,放在显著位置,目的是以此炫耀家世。
三、目录按次序编排以供查考的图书或篇章的名目。
目录是书籍的必备工具,可以方便人们对书籍内容的查找和了解。
四、谱序有自序和他序的区别,其内容为叙述修撰缘起,修谱目的,本谱的修撰历史、过程与内容大要,修谱的人员构成,修订年月,家族的渊源传承和迁徙经过,郡望,以往历次修谱情况以及对谱学理论的认识等,作用是宣扬本谱主旨,颂扬祖德,使子孙读后能敬祖向善。
如果本谱是续修之作,那么,除收载新写的序外,以往历次修谱的旧序也一并收入,对于续修次数多的家谱,有时新旧序能多达数十篇。
此外,为了增光族望,还会专请当代名人作序,并将以往名人为列谱所作的序也依时代先后排列收载。
五、凡例主要是介绍本谱的纂修原则与编写体例,收录范围,结构特点,各种著录规则,本谱中各类目的立类理由,适用范围,各种可入谱和不可入谱人物的标准,以及诸如如何避讳等行文要求,中心是强调家族血缘的重要性和谱书记述的真实性,内容较丰富。
六、恩荣也称告身、诏敕、赐谕、公文,集中记载历代皇帝和地方官员对本家族或某些成员的褒奖和封赠文字,包括各种敕书、诏命、御制碑文等,有的还包括皇帝或地方官员为本家族题写的各种匾额,目的是通过重君恩来彰明祖德。
中华家谱知识
中华家谱知识(1)家谱历史谱、族谱,是一个家族的生命史。
它不仅记录着该家族的来源、迁徙的轨迹,还包罗了该家族生息、繁衍、婚姻、文化、族规、家约等历史文化的全过程。
家谱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是由记载古代帝王诸侯世系、事迹而逐渐演变来的。
先秦时,社会上流传有《周官》、《世本》等谱学通书;秦汉以后,又出现了《帝王年谱》、《潜夫论.志氏姓》、《风俗通.姓氏篇》等谱学著作。
到魏晋南北朝时,门阀制度盛行,家谱成了世族间婚姻和仕宦的主要依据,于是便迅速发展起来。
隋唐五代后,修谱之风更从官方流行于民间,以至遍及各个家族,出现了家家有谱牒、户户有家乘,并且一修再修、无休无止。
因此每次修谱,也就成了同姓同族人之间的大事。
但第一部家谱是什么样子?修撰于何朝何代?是官修还是是私修?因为历史上缺乏记载,至今尚不得而知。
到了宋代,由于官方修谱的传统禁例被打破,民间编撰家谱风气开始兴盛。
于是家谱也日益多了起来。
在这一时期的家谱中内容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是世系图,若想知道谱中某人世系所承,属于何代、其父何人,一看此图便即了然;第二部分是家谱正文,是按世系图中所列各人的先后次序编定的,分别介绍各人的字号、父讳、行次、时代、职官、封爵、享年、卒日、谥号、姻配等。
这些介结性的文字,长者50余字,短者仅二三字,实际是人物小传。
使人知其本源,而世系表也因此更加完整;第三部分为附录。
对研究姓氏的源流、迁徙、分布、文化等都有较大价值。
家谱究竟有多大数量,至今还没有人作出确切统计。
因为家谱像其他所有私家家谱一样,还有秘不示人的家规。
每当家谱30年一小修,60年一大修后,旧的家谱除留下极少几套保存在宗祠或族长手中外,其余都要全部销切,而代之以新的家谱。
这种特殊的风俗习惯,当然为古老家谱的保存制造了人为障碍。
不过,尽管如此,家谱作为生活轨迹的记录,仍有不少被保存了下来。
至于散落在民间的家谱,无疑还有更大的数量。
(2)家谱的产生与发展家谱是人类以血缘为核心亲缘关系的投影,若从人与群体联系观念形成的角度考察,起源相当久远。
家谱知识含量
家谱知识含量
家谱是一种重要的家族文化形式,其中包含着丰富的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
1. 家族历史:家谱是家族历史的重要载体,通过家谱可以了解家族的起源、发展历程、迁徙情况等。
2. 家族文化:家谱中记载了家族的传统文化、习俗、礼节等,反映了家族文化的独特性和价值观。
3. 家族人物:家谱中记载了家族中的重要人物,如祖先、名人、名士等,以及他们的生卒年月、科第、官职、妻室、子女等信息。
4. 家族关系:家谱中详细记载了家族的亲戚关系,如父子、兄弟、夫妇等之间的关系,以及家族中的辈分和传承关系。
5. 家族财产:家谱中记载了家族的财产情况,包括土地、房屋、田产等,以及与财产相关的契约、文书等。
6. 家族传承:家谱中记载了家族的传承信息,如家族的遗传信息、族谱系表等,反映了家族的血缘关系和传承体系。
7. 修谱知识:家谱的修纂历史、原则和方法等也是家谱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修谱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总之,家谱是一种包含丰富知识的文化形式,通过学习和了解家谱,可以更好地了解家族的历史和文化,促进家族认同和文化传承。
中国家谱知识
中国家谱知识中国家谱知识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进一步开展对中国家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家谱基本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
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因此,谱学大盛。
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
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
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
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
”(《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中国家谱知识+相关补充
中国家谱知识+相关补充家谱是记载同宗共祖的血缘集团世系人物和事迹等方面情况的历史图籍。
它与方志、正史构成了中华民族历史大厦的三大支柱,是我国珍贵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家谱蕴藏着大量有关人口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民族学、教育学、人物传记以及地方史的资料。
在改革开放的今天,进一步开展对中国家谱资源的开发利用,对海内外华人寻根认祖,增强民族凝聚力,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服务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家谱基本知识家谱又称族谱、家乘、宗谱等,是以记载父系家族世系、人物为中心的历史图籍。
先秦重要史籍《世本》为我国家谱的开山之作,其内容系黄帝以来至春秋时帝王公侯卿大夫的记录,其作用在于尊世系、辨昭穆、别贵贱等。
魏晋时期,门阀势力盛行,家谱成为门阀豪族势力维持其政治经济特权的重要工具。
郑樵《通志》卷25:“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
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因此,谱学大盛。
降至明清,私家修谱盛行,成为宗族普遍关注的大事,一般是三四十年即重修一次,往往是一修再修甚至多次重修,依封建统治者的逻辑就是“笃宗族以昭雍睦”、“修族谱以联疏远”。
皇家也积极修谱,称为玉碟,由宗人府具体承办。
现存家谱主要是宋代以后尤其是清代的私修家谱,其体例主要是融合欧阳修、苏询二体而形成的规范化的谱式,即“首世系,次讳字,次婚姻、次子嗣,凡祖宗之德行,品望、功业、文章悉载于谱。
故族递衍而不乱,祖德常佳而不朽。
”(《兴化戎氏重修宗谱》序),其内容归纳起来,大致有:(1)谱名,有称家谱、家乘、族谱、宗谱、世谱、会谱、统谱、房谱、支谱等的不同;(2)谱序:包括达官贵人及儒学大师等撰修的序言,用以反映本族的历史、族望、修谱简况及修谱原则等;(3)谱论,即论述修谱的意义、原则、方法等;(4)恩荣录,包括皇帝对家族成员中官员及家属的敕书、诰命、赐字、赐匾、赐诗、御谥文、御制碑文及地方官府的增谕文字等;(5)遗像及像赞,载有祖先及祖中重要人物的遗像,并配诗示赞;(6)族规家训,包括祖训、家礼、家典、家范、家戒、家规、族规、族约,是约束族人的礼仪规定,它对于族长的特殊地位、族众的行为准则、祭祀的礼仪、族产的管理等都有具体而又细致的规定;(7)五服图,即明确族众的五服关系;(8)世系,系家谱内容的主体,族中所有成员依照图表格式,按辈分次序进行排列,借以明确族人的代系及血缘关系等;(9)谱系本纪,即记载族人的简单情况,如本人名字、父名、排行、字号、生卒年月日、科第、官职、妻室、葬地、子女等;(10)命名行派,为族人命名需依一定的顺序以区别辈分,如曲阜氏依照“兴额传继广,昭宪庆繁样,会德维垂邮,钦昭念显扬”二十字命名;(11)官迹,记载族中历代官宦名人事迹,有的还专门收集族中及第人员;(12)传记;即族中名贤的传记材料,有行状、行实、事状、志略、忠义、孝友、贞节、寿文、贺序、墓志、序文、祭文、年诺等;(13)先世考,考正本族的历史渊源和迁徒情况,如得姓始末、始祖、世派、迁徒地区等。
看懂族谱,你需要了解这18点
看懂族谱,你需要了解这18点一、族谱的起源和延续中华历史文化的三大支柱是:国史、方志、族谱。
关于族谱的起源,一般认为起源于宋。
由于唐末五代战乱等原因,使原来记载士族门第高下的谱牒都化为灰烬,宋代的时候,社会稳定,私谱盛行,朝廷不再反对,族谱政治功能的消退,族谱逐渐从官府、世家大族走向普通百姓。
宋人把族谱视为“管摄天下人心,收宗族,厚风俗,使人不忘本”的工具。
宋代士大夫对新修族谱有很高的积极性,如范仲淹、欧阳修、王安石、司马光、苏洵、黄庭坚、文天祥等都曾亲自主持族谱的纂修,欧阳修和苏洵还创立了新的谱例,提出了族谱的编修原则和具体方法,成为后世族谱的典范,对私修族谱的繁荣起了重要作用。
宋代都采用“小宗之法”,即以五世祖作为家族的始祖。
明清之后,统治者继续积极鼓励族谱的纂修,康熙、雍正皇帝都曾号召纂修族谱,地方官员更是热情无比,使纂修族谱成为家族生活的头等大事。
明清时期,都采用“大宗之法”,追溯世系动辄几十世,往往将历史上的本姓将相名人一网打尽,归入谱牒。
到20世90年代,与时代的发展相适应,新修的族谱比较注意男女平等,女儿也能入族谱,独生女可作为世系传人记录。
各姓氏族谱普遍认为族谱应当三十年一修为宜,“谱三十年一修,若不尊此,”即为不孝”。
“谱法当一世一修,故三十年为率,盖父子相继为世,三十年内所增益者必多,如此则世无失次,人无遗志,辑而继之无难也。
若累世不修,其间不免遗漏失散,所谓谱之不修,子孙之不孝也。
”也有60年一修,即二世一修。
续修族谱的资料一般在旧谱基础上,参核考证,拾遗补缺,再加上新资料而修成。
族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族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族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二、族谱的格式1、谱名通常是在族谱之前冠以姓氏、地名,郡望、堂号、几修等内容,如《汾湖柳市第三次篡修家谱》,有地名、姓氏、几修;《六修严氏家谱》,只有几修和姓氏;《黄山王氏辅德堂支谱》,有地名、姓氏、堂号;《倪氏报本堂重修家乘》,有姓氏、堂号、几修;《陇西李氏总谱》,有郡望、姓氏。
查看家谱注意事项
查看家谱注意事项
查看家谱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
1. 确保所查看的家谱是可靠的:家谱是家族历史记录的重要文件,确保所查看的家谱来源可靠,并核实其准确性。
2. 了解家谱的结构和格式:家谱通常以族谱或图谱的形式呈现,了解家谱的结构和格式,可以更好地理解和解读家族关系。
3. 解读家谱的符号和约定:家谱中常使用特定符号和约定表示不同的关系,例如直系亲属、旁系亲属、婚姻关系等,需要了解这些符号和约定以正确解读家谱。
4. 研究家谱中的人物和事件:家谱中通常包含家族成员的姓名、出生日期、婚姻等重要信息,可以通过研究这些信息,了解家族历史和家族成员的生平。
5. 与家族成员交流:家谱是家族的宝贵资料,与家族成员交流可以获得更多关于家谱的信息和背后的故事,可以更加完整地了解家族历史。
6. 维护和更新家谱:如果发现家谱中存在错误或遗漏的信息,可以及时汇报给家族组织或负责人,以便对家谱进行维护和更新。
7. 尊重家族隐私和敏感信息:在查看和研究家谱时,应尊重家族成员的隐私和敏感信息,避免滥用或公开这些信息。
怎么读懂族谱的谱序、世系等专有词汇
怎么读懂族谱的谱序、世系等专有词汇族谱是家族中的一种表谱形式,是用来记载一个宗族,大家族世系繁衍的一种人文历史的书籍,阅读一本族谱首先要看懂族谱的谱序、世系图以及相关的图记等族谱书中的专有词汇,如果拿到一本族谱看不懂族谱世系,分不清主脉支脉,那就很难读懂这本谱了。
其实要搞清楚这些问题并不难,下面小谱就给大家详细介绍下,该如何一步一步读懂族谱。
读谱序族谱都有序,一般会介绍家族的变迁和发展历史以及编修族谱的时间、编修族谱的人员、为什么修谱以及介绍姓氏始祖。
读了谱序,大致就能了解族谱是记录什么的,什么时间记录的,为什么要记录,什么人记录等问题了。
看世系以自家父祖为起点,纵向追溯,厘清始祖一条线。
然后以本家一线为起点,横向并线,汇聚同宗成一支。
第三以一个宗支为基点,横向并支,综合各支为一族。
这样就能理清楚世系的关系,也能分得清主脉和支脉了。
阅读族谱的专有术语族谱中记载的词,一般都和平常的书面语不一样,比如,男子娶妻,在族谱中不说“娶”而说“适”。
还有族谱中女子“挂线”一词,就是指将女子列入世系表的意思。
可以查阅古籍或者族谱的书籍,如《谱牒文化》季刊,《修谱指南》《修谱百问》《中国家谱文化》《家谱与地方文化》《常州祠堂》等专著来了解更多族谱中的专有词。
怎么去看传记,读历史看各种人物传序,掌握宗族人物精英史。
读本家世系世表的过程中,可能会看到本家直系先祖之精英人物,他们有的有传,有的有序,有的传序兼有。
据此,可以至人物传序栏具体按房分按世次查找到。
若有较好的国学基础,尽管是文言文、繁体字、无标点,也能对内容了如指掌;若国学基础稍差,能多读多揣摩,也能了解大概。
有的家庭,其祖上精英人物还可能有多个。
读图记族谱中图像一般都是为了让大家辅助了解族谱的,所以可以多看看,可以帮助大家更好的读懂族谱。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
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家谱的内容主要包括哪些明代中后期是中国家谱体例演变与内容更新的一个重要分水岭,以下摘录了一套家谱的七大主要内容。
一、姓氏源流:姓氏源流就是同一族得姓的来源与变迁,中国人的姓氏渊源大多很为古老,假若没有古书或旧谱的记载,后人就很难考究得清楚。
从一姓到一国一家,不能不知晓自己根源来自何处,认清自己的姓氏来源,每套《家谱》都详细介绍了自己姓氏源流,这样才能世世代代承继,也能将族系根缘流传千百年。
中国姓氏在经过历史不断演变,如:战乱,迁移,改朝换代,以及避讳改姓、避难改姓、复姓改为单姓等,姓氏变得更为复杂,其真正的出处、源头就更需要详细考证了,《家谱》中有详细记载。
封建时代,许多姓氏为了抬高自己的门第和郡望,习惯于与名人扯上关系,或硬追溯到某皇帝作自己的祖先。
却不知道,这影响了血缘的纯正和确实性,后人不可不慎。
《家谱》中有“叙本系、述始封”的传统,它的目的也在于“明世次、别亲疏”以及考订姓氏源流。
《家谱》均有记载姓氏的一章,以叙述家族得姓的来源,或是家族因某种原因改姓的历史。
所以《家谱》中的姓氏源流就变得很重要,它是明辨您家族血统的证明文献。
二、堂号:堂号是一个姓氏的特殊标识,它能显示姓氏发源的地缘关系。
在家谱中,堂号具有联系姓氏与宗族关系的意义,也是后代寻根问祖的重要线索之一。
堂号名称一般取自于郡号名或为纪念家族史祖或名人而自创。
一般来说,堂号多取自于郡号名,郡是秦、汉时期对行政区域的建置, 郡号名又取自于郡名,或诸侯国名,地方府、州、县名。
随着姓氏家族的发展壮大,就出现了以各姓氏名门望族发祥地的郡名作为郡号的由来。
大家族日久人众,或是遇至天灾连年之时,族人就会因迁徙流离,而散布各地。
于是就有了在“总堂号”之下,再加入“分堂号”名称的方法。
“总堂号”代表家族(姓氏)的发祥地,寓后人以不忘本源,“分堂号”则是族人迁徙至新地,成为当地有名望家族后,以该地的郡号作为堂号,“总堂号”和“分堂号”统称为“郡望”。
中华家谱:一部完整的家谱都需要具备哪些要素?
中华家谱:一部完整的家谱都需要具备哪些要素?1 谱名:第一项里最重要是地名和姓氏,如宝鸡王家园张氏家谱。
还有称家乘,族谱,宗谱,清芬录,道理都一样。
2 像赞:对祖先遗像的赞美。
3 谱序:对家谱内容和编修情况作简要概括和总结。
这个比较重要,要介绍家族情况,编修目的,氏族源流,迁徙等。
4 谱论:论述家谱意义,用以昭示后人注重家谱文化。
5 谱例:编谱的原则,哪些写或者不写,比如说女的能不能入谱,犯罪无赖能不能入谱等情况。
6 目录:内容的介绍,便于检索。
7 家训:内容涵盖族规、族约、祠规、祠约、家规等。
8 世系:包括世系图和介绍家族历代人物简历的文字,要详细写清楚每个人的名、字、号、生卒时间、居住地点、婚姻情况、子女情况等。
这部分内容是家谱的核心。
9 事略:记叙本家族在发展历史中涌现的值得后代学习的优秀人物及其主要生平事迹。
10 谱跋:修谱的心得与感想,是修撰者的经验传承。
11 存谱字号:记录家谱印数及具体收存情况,以供日后再修谱及管理之用。
时代在变迁,现在也出现照片影音等电子记录性的东西。
具直观性,但不能与文本杂糅一起,另行存装,要保持文本型字谱的典雅和品味。
1 谱名谱名中最重要的是谱籍和姓氏,即是什么地方、什么家族的家谱,为什么这样要这样写?更准确的反映家谱作为“史书”来反映信息,不然,编修的人当时明白,经年累月之后,转之何人何地?便无从查考,给后人寻根带来巨大困难。
2 像赞人物像赞有各种表达,或始祖,如三皇五帝,也可以是近祖,或者迁祖,还可以是自古到今的家族内非凡的人物,特别杰出的人才。
以昭示后人发奋图强。
3 谱序谱序,主要要交代为什么修谱?第几次修,姓氏考源,家族繁衍情况,迁徙情况,分布情况,等等,比较重要。
4 目录全部家谱内容提要,以便检索。
5 谱论谱论,即谱学理论,从司马迁开始历代都有名家,如欧阳修,苏轼,王安石,朱熹,王阳明,比如章学诚的《文史通义》曰:“有谱、州有志、国有史,其义一也。
”,“且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谱是我国历史文化中值得整理、开发、研究的一份珍贵遗产。
明清以来家谱,内容丰富,尽管编纂形式有不同,收载内容有多寡,但完整的家谱,大致包含以下内容:
(1)谱名:
为明血统,防乱宗,谱名一般包含里籍,如《韶山毛氏族谱》、《镇海横河堰包氏宗谱》(包玉刚),有的还加编修时间、次数,如《同治九年进贤刘氏重修族谱》、《中湘陈氏六修族谱》等。
(2)谱序:
内容涉及修谱缘由、姓氏渊源、家族迁徙、修谱理论等,续修谱一般保存以前的谱序。
大多由本族人撰写,也有名人撰写,如朱熹、文天祥等。
(3)凡例:
阐明修谱的原则和体例,少则几条,多则几十条,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如民国时有些谱凡例规定女子也入谱。
(4)遗像:
刊载祖先及族中重要人物遗像及赞语,诸如“秉姓忠直”,“忠悬日月”等。
(5)恩荣录:
登载皇帝对家族中官员、亲属、烈女等的勅书、赐匾、赐碑等。
(6)姓氏源流:
考述本族姓氏来源、本姓历史、始祖、始迁祖、家族迁徙经过,各支派远近关系等。
(7)族规家法:
各家族自己制定的约束、教化族人的宗族法规,内容具体,包括忠君、孝亲、祭祖、禁赌、财产继承、约束妇女等。
(8)祠堂:
记载祠堂建筑图案,修建经过、规模、地理位置,祠堂内祖先牌位排列次序。
(9)世系、世传:
记载始祖至撰修该谱时本家族各世代成员的姓氏、生卒年月、科第、妻室、子女、葬地等,是家谱中最重要最本质的内容,往往占到一部家谱的四分之三的篇幅,是寻根的主要依据。
用图表形式反映家族成员的血缘关系,通常是五代为一表。
(10)传记:
又称行状、行述等,记载家族中重要人物,如忠臣、孝子、义夫、节妇的主要事迹。
(11)族产:
家族集体财产,如坟地、祀田、义庄、学田、山林、房屋等数量、位置以及管理办法。
(12)契约:
登载与族产有关的契据、文约,宗族内部关于承嗣、分家等契约,卖买田地、房屋、邻里纠纷等文据。
(13)坟墓:
包括墓图、坟向(如乾山坤向),祖坟、各支派坟的地理位置,便于后人祭祖扫墓,“不忘祖先”。
(14)艺文:
收录族人著述、诗词、奏疏等。
(15)字辈、排行、行第:
记载族人世系人名的排行用语。
(16)领谱字号:
家谱严禁公开,内部发行,印数按家族房数决定,多余一二部存放祠堂。
各房领家谱则按谱号领取,如“天地玄黄,宇宙洪荒……”,并有记录,到时检查。
从上述内容看出,家谱具有以下特点:记载范围的宗族性,系本族人的事迹,本族人撰写;记载内容的广泛性,实是本家族的一部百科全书;记载体例的多样性,史、图、表、志、传,兼容并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