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初中物理八下《9.1二力平衡》word教案 (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1 二力平衡
一、【学习目标】:
1、知道平衡力的概念,理解二力平衡的条件。知道物体受平衡力作用时的运动情况。
2、通过自己动手做实验,培养自己的观察能力。会应用用二力平衡条件去分析解决、解决简单的问题。
3、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了解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二、【学习重点】:学生认知结构中建立二力平衡条件的过程;应用二力平衡条件解释实际问题。
【学习难点】: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三、【自主学习】:
1、物体在几个力的作用下我们就说该物体处于。当时,我们就说这两个力,简称。
2、当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时,两个力才能平衡,这就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3、静止在桌面上的物体,受到的力是和。
4、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的火车,受到的力是和。
四、【合作探究】:
1、平衡状态
A、观察课本图9-1思考
花瓶受到的力是:和。
火车受到的力是:、、和。
叠石受到的力是:和。
起重机受到的力是:和。
B、结论:称为二力平衡。
2、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A、根据生活经验谈一谈小明、小芳的说法。
B、介绍实验装置如图9-2所示,用细线系住木板上的任意两个孔,细线的两端跨过桌边的滑轮各悬挂一个相同质量的钩码。木板静止时受到的两个拉力的大小。方向。
C、把木板扭转一下,使两个力的作用线不在同一直线上,木板还能静止吗?重新平衡后,两个力的方向。
D、在细线的两端悬挂质量不相同的钩码,木板还能静止吗?。
得出结论:这是二力平衡的条件。
3.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
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二力平衡条件的应用,请画出图9-3-2中物体受力的示意图,并分析物体是否受到平衡力,哪一对力是二力平衡。
1)静止悬挂的电灯。、。
2)静止在桌面上的茶杯。、。
3)匀速运动的拖车。、。
五、【达标巩固】:
1、放在水平桌面上的书所受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书对桌面的压力与书所受的重力;B.书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C.书所受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D.书对桌面的压力加上书的重力与桌面对书的支持力.
2、起重机的钢丝绳吊着重物,比较在重物静止时,重物匀速上升时,重物匀速下降时钢丝绳对重物的拉力大小,则()
A.重物匀速上升时,拉力最大 B.重物静止时,拉力最大
C.重物匀速下降时,拉力最大 D.上述三种情况,拉力一样大
3、下列四种情况中,物体受到两个力作用而保持平衡的是()
A.草地上滚动的足球
B.自由下落的石块
C.双手握住竖直的竹竿匀速上爬的人
D.沿斜坡匀速向上行使的汽车
4、关于平衡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静止状态
B.作用在物体上的两个力的三要素完全相同,这两个力一定是平衡力
C.物体受到重力和拉力的作用,这两个力方向相反,它们一定是平衡力
D.运动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5、天花板上有根电线吊着一盏电灯,在下列各对力中,属于平衡力的是:()
A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电灯对电线的拉力;
B 电灯对电线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C 电线对电灯的拉力和地球对电灯的重力;
D 电线对天花板的拉力和电线对电灯的拉力.
7.1 《力》
【教材分析】
力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物理现象,力学是初中物理的重点知识。学好力的概念是今后学习力学知识的基础。
【学情分析】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对力已有许多感性认识,如何将感性认识转化为理性知识是本节教学的难点。先让学生列举一些有关力的实例,然后用不完全归纳法归纳出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再通过实验现象概括出力的作用效果是使物体发生形变或使物体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最后通过实验,让学生体验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本节教学设计的思路是“实例(实
验)——分析——概括”。教学中要注意联系生活实际,突出科学探究中的分析与论证这一环节。
二、
三、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和生活经验感受力的作用效果。
2.了解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能解释有关现象。
3.“实例——分析——概括”。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科学道理。
2.善于将自己的见解公开并与他人交流,认识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单位及其作用效果。
2.力的三要素,会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观察法、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分析归纳法
【教学用具】
气球,弹簧,磁铁,铁钉,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情景导入
通过吹气球的小游戏,引发学生思考“为什么气球会飞出去?”,同时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进行新课
一、什么是力
通过这几幅图“人推.车人拉.弹簧起重机提.重物压路机压.路面”归纳总结出力的概念1.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
(1)力不能离开物体而单独存在,施力物体与受力物体总是同时存在的。
(2)不直接接触的物体间也会产生力的作用。(让学生举事例说明)
2.在物理学中,力的符号为F.
3.(为了纪念伟大的科学家牛顿,我们把)力的单位规定为:牛顿,简称牛,符号为N。
4.小常识:手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
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是500N。
1.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①速度大小改变②运动方向改变
2.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
当物体发生形变或运动状态改变时,我们就可以判断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
不同的力作用效果不同,那么它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
二、力的三要素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1.用弹簧演示实验,用力越大,弹簧伸长的越长,再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
2.用弹簧演示实验,拉弹簧可使弹簧伸长,压弹簧可使弹簧缩短,同时结合生活中的例子。
归纳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3.推门实验,教师在门前,门边处推门,学生在门后靠近门轴处推门,都用全力,结果教师很容易就把门推开了。
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还与力的作用位置有关,这个力的作用位置在物理上叫做力的作用点。
老师总结: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有关,在物理学中,我们把它们称为力的三要素。
生活中,打台球、高尔夫球时,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都很重要。
四、力的示意图
力看不见摸不着,那么怎样去表示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