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四月,学校按惯例给每一位教师购买了专业书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供选择的有两本书,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是因为“窦桂梅”这个名字,二是因为想了解“主题教学”。
窦桂梅,小语界的专家和领军人物,代表着激情课堂和艺术性的教学,有着自己对语文教学独到的思考和实践。
一拿到书,我就利用课间翻看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越看越薄,渐渐地,我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尤其是读到《我的课堂主题——温度••广度•深度》一章时,更是达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
心里暗暗后悔,如此好的书,为啥就没好好读呢?还没将书中的内容看透彻,这读书体会怎么能深刻呢?因此,我只将此章节读了一遍,将自己的一些点滴体会写了下来。
这一章节主要写了窦桂梅老师六次规格很高的公开课,六次主题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反思、点评。
六篇课文《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游园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怀念》《珍珠鸟》,内容不同、主题不同、课型不同,但在窦老师的课堂里,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是学生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是生命课堂的具体展现!这一章节中虽然没有具体去阐述“温度、广度、深度”,但从课堂实录中,从反思和点评中,可以体会出窦老师的课堂主题的“温度、广度、深度”。
我的理解是:“温度”指的是窦老师每一节课都认真寻找出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感情投入、激情朗读,营造课堂的温度。
“广度”指的是窦老师在主题教学中,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将横向比较和纵向延伸引入课堂中,学生的知识点巩固、视野得到扩展。
“深度”更是窦老师主题教学课堂的精髓所在,她的六节课都能利用文本和拓展资料,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和自省,不管是情感的、人生的、社会的、历史的,她在尽自己的所能,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语文文本中的人文性的凸显。
例如,在设计《游园不值》时,窦老师设计了三个步骤:1、与文字相遇,理解“不遇”;2、与文学相遇,品味“不遇”;3,、与文化相遇,升华“不遇”。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作文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作文语文教师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仅要在日复一日的课堂行走中,有意识地自我修炼、积累经验,更要注意为自己的专业发展积淀来自根部的力量——文学素养的提升。
读书是每一个语文教师专业成长必须的生命方式。
从这样的意义和高度上讲,教师就必须读书。
名家说得对:一个不读书的学校就是一所没有希望的学校。
读书就是最高级的精神美容,读书最长远的备课、最好的教学准备。
因此根据名师工作室的要求,我读了很多书目,对教学最有感触的还是《窦桂梅教学实录》。
读后感受就是窦老师的课堂就是绿意浓浓的语文课堂。
你们看窦老师的课堂上师生之间的互动、生生之间的互动,闪现着智慧的光芒。
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有兴趣,从而形成了敢思、敢说、敢辩的创新精神和探索品格。
互动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被唤醒,身心潜能被引出,新的思想在交流中产生,学生创新的火苗在碰撞中点燃;互动中,教师和学生不是简单地复制文化,而是共同去创造文化。
多数学生的发言,不是简单重复,而是相互补充。
学生在讨论中同中求异,是中求非,鼓励学生发表不同看法,倡导争鸣精神,发展个性创造。
再看窦老师的课堂更是言与意的融合,演绎语文的精彩。
她的课堂不满足于匆匆忙忙得出问题答案,而是把提出的问题当作诱饵,去深入感悟文字背后的形象、感情、气韵,还语言以画面、声音、旋律。
赋予语言文字呼唤、心跳、体温。
让语言充分撞击学生的心灵,“悟”得语言内在的真意,然后通过朗读、口述、写作等方式表达出来。
教师不仅追求的是“瞬间的震撼”,更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各种方式,不断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形成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持续动态发展的言意融合的过程,使教学不断地荡溢出浓浓的意蕴,演绎语文的精彩。
总之,看了窦老师的教学实录,让我感受到这才是真正的绿意浓浓的语文课堂。
是心与心的呼唤,情与情的相牵,思与思的碰撞,神与神的交融。
是一首韵味无穷的诗,一幅五彩斑斓的画,一曲动人心弦的歌。
读书心得—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为有源头活水来——《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学习笔记这些日子,闲暇之余一直在拜读窦桂梅老师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她在书中所展现出的刻苦学习的精神,执著奋进的追求,勇敢积极的探索令我折服。
尤其是在阅读之初,窦老师对教学的认真态度、对教育的深刻思考让我大为震撼,在她的描述中,我看到了自己课堂上、教学中的短板。
例如,窦老师提出要实现语文课堂教学的三情共振,使学生课始激情情始生,课中悟情情更浓,课终暗情情未了。
提出追求教学艺术的三种审美,老师要有语言美,或抑扬顿挫、或慷慨激昂,或娓娓而谈,做到润物无声;老师要有视觉美,教师恰当的体态语言会使师生交流更轻松直接,但既不能张牙舞爪,也不能泥胎木偶,就像我们的板书,注意书写的一笔一划,注意内容的色彩、图案的搭配,都会将学生带入情景;教师要有空灵美,学会在“整”和“敛”中吸引学生,以主题为契机,引导学生感受空间、想象空间、创造空间。
这些,貌似在课堂上我都有涉猎,但是展开却不理想,有时会存在着感情引导不够深入、语言引领不够细腻、内容环节不够精致或是头重脚轻草草收场等问题。
通过阅读窦老师的书,我深知这样的课堂,其实考验的是老师内心世界的丰富度、经验世界的积累量,我还需要在生活中去努力的充实自己,真正成为一个内心丰富的人,因为只有自己真正丰富了,内心的活水涌动,才能带给学生一个丰富的多彩的课堂。
当然,收获不仅只是课堂开展中的,还有在教学设计上的。
我们在教学中,其实可以尝试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即“尊重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如何尊重教材、超越教材,是我现阶段正在学习的内容。
按照窦老师的方法,我们需要立足教材,同时也要积极审视传统教材,多元的选择教材。
这就需要我们帮助孩子扩大篇章的阅读量,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推荐不同的阅读内容,提倡孩子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去阅读。
这其实与我们现阶段书香校园、书香班级、书香家庭的思路不谋而合。
但是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成效、增强学生的阅读体验,成了现在最困扰我的问题,因为很多孩子都是任务式阅读,雁过无痕,水过无声。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在老师的带领下我拜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让我学到了很多。
何谓主题教学?带着这个疑惑,我走进了窦老师的书。
窦老师这样解释“主题”:“‘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如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
风土人情等有关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在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感悟,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
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不仅仅要找到“这片树叶,还要找到这片树叶所在的枝条及大树,这还不够,还得去寻找这棵大树所在的森林”,这样的教学才会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才会使教与学有效。
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温度——基本性。
窦老师说:“没有情感的课堂就像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
”激情的温度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热闹上。
“文以载道”,有了对文字的触摸与体味,情感自然和谐的引发,整个课堂充满着暖暖的温度,智慧之树才会生长。
广度——开放性。
教师必须博览群书,扩展视野,深入思考,方可驰骋于课堂间。
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量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习者自己从反复阅读中生长出来的。
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的时候,我们更不能丢弃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围绕自己所讲的课文,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文章和书目。
深度——发展性。
窦老师说:“只有建立在“深度”之上的`课堂,才可能持久,才可能给生命以底气。
”让下一代人用双手接过并承担起人类弥足珍贵的真、善、美,成为人类精神文化的建设者。
饮水思源,说中国话,做有根的中国人。
而我们教师,必须以勤勉作桨,用书籍作舟,在温度和广度中向着语文课堂的深度漫溯——最终让课堂、让师生共同拥有“一定的高度”。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的读后感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的读后感《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1假期阅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使我对窦桂梅老师的人生之路和教育之路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读后感触颇深。
怀着一个朴素的愿望——站在孩子们的笑脸中间,当一名真正的老师,窦桂梅老师奋斗、争取。
她向书本学习,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她向实践学习,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她向名师学习,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她还一次次争取上“公开课”。
在这样的执著中,机会开始垂青她这个有准备的人。
可以说,窦老师的每一次课堂教学都是和学生的一次心灵共振。
“课始激情情始生”,应该格外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及情感的调动。
我们都知道开课要有一个好的导入,这个好的导入就是对学生情感的调动,我们也在对学生进行情感的调动,可是我们的情感调动是否落到了实处,我们是否真的调动起了每个学生的情感?这真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那么思考之余,就让我们将对学生的兴趣及情感的调动作为一项重要任务来完成好,努力使每个学生的每一节课都能充满兴趣地进行下去。
“课中悟情情更浓”。
窦老师时时将自己置于课堂原野,用真情去催发课堂的生命,为课堂中的平凡而欢欣鼓动,让生命中的习以为常感动自己,再用自己的坦诚热情感染学生,打动学生……开课的激情不能褪去,我们应该将它延伸到课中的每一个环节中,时而舒缓有致,时而激情澎湃,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激情与热情。
“课终喑情情未了”。
教师对学生课后的教学启迪应是这座桥梁的基石,抓住课终时机,使学生的情感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小学生的注意力的持续时间是有限的,尤其到了课终之时,进一步调动学生的情感,才能真正打动学生的心灵,震撼学生的灵魂。
窦老师说——课堂,我的生活世界。
她一路走来的艰辛历程,她对生命状态的一执著热烈的追求,对生活的体察和生命的体验,让她与课堂达到了“人课一身”的相融境界。
我们应该向窦老师一样,做一个本份的教师,尽一个教师的本份,树立正确的信念,使生命的种子结出丰硕的果实。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前几天,在学校图书馆,我拜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和窦桂梅老师进行心灵的接触,收获很多。
从事语文教学以来,对于教育教学,我始终心怀敬畏,不断探索。
我坚信,想要在教学上得以发展,就要坚持提升自己的思想水平与实践能力,而提升自己最好的方法就是阅读,让名师、前辈为我们领航。
从窦老师一节节生动的课例中,我感受到了窦老师的循循善诱,感受到了一种老师对学生的深切关怀。
语文课堂教学不能一蹴而就,需要用最适宜的方式,帮助每一个学生慢慢抵达终点。
教文学,最重要的是教出文字背后的东西,教出没有老师帮助,学生很难自己读懂的东西。
学生的思考、一些关键的语言点,经过老师的稍加点拨,就会变得闪闪发光。
这就要求我们在备课时有充分的文本解读,对学生的问题有全面的预设;在教学中,有清晰的思路,有正确的引领,对学生的回答有智慧的补白。
每节课都是预设与生成的结合,都是需要经过精心的设计,才会带给孩子们不一样的学习体验。
引领孩子们走进文学殿堂,切身感受文学魅力,为今后的语文学习打好基础,是我的目标。
我将为此满怀热情,不断思考,终身学习。
一位什么样的老师才是真正的语文教师呢?窦桂梅老师认为:“作为语文教师,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藩篱,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生命奠基,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复兴奠基,是语文教师的历史使命。
”她认为:教学不是自我显示,而是彰显学生的个性。
教学中,她以主题引领教学思想,更注重对内容的品味,对知识的扩展,对学生是一种学习与思维上的养成与创造、体验,她注重学生用发展的真实的思想来学习。
窦桂梅在谈到自己是如何备课时是这样说的:“每个学期的寒暑假,我总是利用较长的时间来通读下学期用的教材,把参考书前面的说明和指导思想吃透,明确教材编排体系、研究各单元之间和各篇课文间的内在联系,以及每组课文、每篇课文在全册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一个单元、一个单元地花大力气,认真钻研每篇课文。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
品出浓浓语文味——《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感悟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颇有感触,现和大家分享一二。
这些感想主要是我看窦老师的几个教学案例生发出来的。
说来有些惭愧,,刚开始看这本书的理论部分,不是很投入,但看窦老师的几个教学实录,感触还是很深的。
作为课堂主题,必须具有大容量,高密度、层层深入、环环相扣,因为主题教学的实现关键在于此。
在这一部分多个文本同时引用,一起服务于主题,同时在课堂结束老师还要根据主题趁热打铁为学生推荐书目,这也是主题教学大容量的一个表现。
在对主题的层层深入过程中,我们会发现窦老师会运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启发引导,她的每一节课都散发着浓浓的语文味。
一、情境创设角色扮演,在《游园不值》中,窦老师都创设了情境,实施角色扮演,并且教师和学生都能很快融入情境,真实体验,感受,在体验感受中学生充分发挥其主动性,丰富想象,效果很好。
例如在《游园不值》中,创设了与红杏对话,与园主人对话的情境,孩子们的回答可谓可喜可叹,这对想象加创造力的培养无疑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在执教《自然之道》时,我让孩子化身被救的小乌龟,想想小乌龟会说什么?孩子有的说“谢谢你们救了我”,但也有孩子说到“我是侦察兵,你们救了我会引发更大的灾难的,你们这是违背了自然之道”,相信孩子们学了本课已经意识到遵循自然规律的重要性。
二、注重朗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不断朗诵中,深刻体验感受,加深理解。
其实这还是注重学生的自身体验,例如在《游园不值》中对平仄抑扬顿挫的讲究,窦老师的朗读能力和技巧可谓是一流的,在课堂教学中通过这种语感的熏染对于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是非常有好处的。
因此,我在执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注重对孩子朗诵的指导,引导孩子朗读时把握“巨大的悲痛、深切地缅怀”这一情感基调,与小作者一起倾诉、怀念,同悲、同恨。
悲痛时语调低沉、缓慢,“呼吁”时语调渐高,饱含真情。
收到了不错的效果。
三、在教学过程中善于运用多种方法分析文本,例如关键词分析法,比较分析法,在《游园不值》中就抓住了“怜”“扣”“满”“关”“一”等关键词,并用比较的方法引导学生推敲“敲、扣”“关、进”“一、十”等字的使用,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该诗。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的读后感范文
我读完《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后,受益匪浅。
这本书的主要内容是介绍了一位教育大家窦桂梅女士的教学理念和方法,重点讲解了她所提倡的主题教学方法。
本书的第一部分介绍了窦桂梅女士的教育经历和产生教育思想的背景。
在读完这部分内容后,我了解到在窦桂梅女士的年代,当时的教学环境和教学方式都非常的落后和陈旧。
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窦桂梅女士勇于创新,提出了主题教学这一先进的教学方法。
她认为,让学生在学习中产生主题意识和思考能力,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
在第二部分中,作者详细阐述了主题教学方法的具体实施方法和应用。
窦桂梅女士强调在主题教学中,学生应该是主动学习的主体,教师仅具有引导和辅助的作用。
主题教学的重点在于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探究精神。
这种学习方式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的培养,而不是简单的学习知识。
在第三部分中作者还介绍了主题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案例。
在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看到主题教学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实施,如主题四位数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来实现不同学科之间的协调和交叉,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学习热情。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主题教学的魅力。
传统的教学方法注重知识传授,学生沉溺于内容的背诵和简单的模拟题,这样的学习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对学习内容的畏惧心理。
而主题教学更注重学生的全面素质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更符合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的需要。
我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方法的不断改进,像主题教学这样的教育方法将会越来越多的被应用于学校的教学中。
作为一名未来的教育工作者,我也会在教育实践中充分利用主题教学这种方法,与学生一起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范文)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四月,学校按惯例给每一位教师购买了专业书籍,作为一名语文老师,可供选择的有两本书,我毫不迟疑地选择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是因为“窦桂梅”这个名字,二是因为想了解“主题教学”。
窦桂梅,小语界的专家和领军人物,代表着激情课堂和艺术性的教学,有着自己对语文教学独到的思考和实践。
一拿到书,我就利用课间翻看了起来。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本书越看越薄,渐渐地,我就被书中的内容吸引,尤其是读到《我的课堂主题——温度••广度•深度》一章时,更是达到了爱不释手的程度。
心里暗暗后悔,如此好的书,为啥就没好好读呢?还没将书中的内容看透彻,这读书体会怎么能深刻呢?因此,我只将此章节读了一遍,将自己的一些点滴体会写了下来。
这一章节主要写了窦桂梅老师六次规格很高的公开课,六次主题教学的课堂教学实录、反思、点评。
六篇课文《再见了,亲人》《圆明园的毁灭》《游园不值》《晏子使楚》《秋天的怀念》《珍珠鸟》,内容不同、主题不同、课型不同,但在窦老师的课堂里,都呈现出了不同的精彩,是学生主体地位充分地体现,是学生思维碰撞产生的火花,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高度统一,是生命课堂的具体展现!这一章节中虽然没有具体去阐述“温度、广度、深度”,但从课堂实录中,从反思和点评中,可以体会出窦老师的课堂主题的“温度、广度、深度”。
我的理解是:“温度”指的是窦老师每一节课都认真寻找出文本中的情感因素,创设情境、感情投入、激情朗读,营造课堂的温度。
“广度”指的是窦老师在主题教学中,将课外阅读引进课堂,将横向比较和纵向延伸引入课堂中,学生的知识点巩固、视野得到扩展。
“深度”更是窦老师主题教学课堂的精髓所在,她的六节课都能利用文本和拓展资料,引发学生深度的思考和自省,不管是情感的、人生的、社会的、历史的,她在尽自己的所能,关注学生生命的成长,关注语文文本中的人文性的凸显。
例如,在设计《游园不值》时,窦老师设计了三个步骤:1、与文字相遇,理解“不遇”;2、与文学相遇,品味“不遇”;3,、与文化相遇,升华“不遇”。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精选3篇)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精选3篇)《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1在学校图书室浏览到一本图书《好课是这样炼成的》,摘录了许多名家的精彩语文课堂教学片断,从这本书中我了解到了窦桂梅老师。
假期,去泰达图书馆借阅图书,在琳琅满目的书架上,看到了很多语文名家的著作,随手翻阅,还是窦桂梅老师的文字和内容最为吸引人,所谓“读书不在多,而在于精。
”于是利用假期时间,认真拜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
何谓主题教学?带着这个疑惑,我走进了窦老师的书。
窦老师这样解释“主题”:“‘主题’不是思想主题,也不是写作主题,而是文化主题,如那些连接着孩子精神世界、现实生活或者与历史典故。
风土人情等有关的的‘触发点’、‘共振点’、‘兴奋点’”。
构建在主题思想上的主题教学就是在教一篇课文的时候,不仅仅要找到“这片树叶,还要找到这片树叶所在的枝条及大树,这还不够,还得去寻找这棵大树所在的森林”,这样的教学才会避免支离破碎的分析讲解,才会使教与学有效。
窦桂梅老师从走上小学语文教学之路开始,就孜孜不倦的去寻找、去追求那样一个梦想“让语文学习充满成长的动力,让语文学习绽放智慧的潜力”。
基于这一梦想,窦老师提出了自己语文教学的教育观“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立足于这三个超越,创造性地提出了主题教学这一概念,并时刻践行“三个超越”于自己的日常教学中。
一、超越教材。
窦老师从1994年新接的一年级起,致力为学生打好终生学习的底子。
窦老师六年小学教学中精讲180篇__,泛读84篇__;从阅读民间故事、童话故事到阅读儿童文学、杂文随笔、科幻漫画;从亚米契斯的《爱的教育》到“感动共和国的50本书”;她还带领学生在学好教材的诗词基础上,阅读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还让学生积累了1000多条成语,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条古今中外格言警句。
平心而论,我对窦老师这届带了六年的孩子充满了无比羡慕之情,在这样的文化熏陶之下,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的阅读能力、学生的习作能力,焉有不强之理?这才是超越教材的真谛吧。
为学生生命奠基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为学生生命奠基——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教育,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教育,是一颗心唤醒另一颗心。
怎样翻阅学生的生命,怎样关注学生生命的内容,从而更好地为学生生命奠基呢? 窦桂梅老师在《我的教育主题——为生命奠基》一文中做了很好的诠释,有幸读了这一部分,感受非常深刻。
窦老师在书中说“语文教育,尤其是小学语文教育,必须要体现一种人文的关爱”,“语文教育要关注人的发展”。
一、用爱照亮学生心灵读完此书,最让我感动的是窦桂梅老师的为人:她大胆、乐观、上进、勤奋和她的拼搏精神。
在她的日记本上,一直摘录着这样的一句话“得天下英才而教之,其乐无穷;得大道恩师而学之,乐在其中"正如陶行知先生说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这正是教师无私奉献爱心的典范。
心底无私天地宽!所有学生,无论是智商高的还是智商低的,无论是家庭条件好的还是家庭条件差的,无论是安静听话的还是调皮捣蛋的,都十分需要老师的关爱。
老师的爱与尊重是照亮学生心灵窗户的盏盏烛光。
读着窦桂梅老师的文字,感受着她的思想,体悟着语文教学的魅力,我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就要敢于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自我,关爱每一名学生,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学生,感化学生,促进他们健康快乐的成长!二、为学生生命奠基教师是教育事业和人类精神生命的重要创造者,这项工作所面对的是成长中的、充满生命活力的青少年,教师要把“人的培育”而不是把“知识的传递”看作是教育的终极目标;把学生生命中探索的欲望燃烧起来,创造的潜能开发出来,让他们拥有一个充满信心、勇于开拓发展的积极人生,树立为中华的伟大复兴而奋斗的高远志向,这才是当代中国教育特有的历史使命和社会价值。
生活处处是语文。
语文教学应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要触及学生的心灵。
只有这样的学习才是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才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才是真正的为学生生命奠基。
教师的生命在学生身上延续,教师的价值在学生身上体现。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10篇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10篇《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作者是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本书从自立、自觉、自省三个方面讲述窦桂梅对主题教学的认识及研究。
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供大家参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书心得感悟1近日,我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专著——《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收益颇多。
她有特殊的禀赋,有特殊的魅力,有特殊的机缘,所以有特殊的成就。
许多人都认同这个观点,我也不例外。
但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以后,我完完全全改变了这一看法。
这部教育专著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觉,没有过多的纯理论知识,有的只是实实在在的教学体会以及从教师角度阐发的具体教学方法。
读这本书,我还被作者崇高的师德、不懈的努力、勇于创新的精神和求证务实的思想深深地感染着,润泽着。
一、新时代的新教师。
窦桂梅老师当初的追求,“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窦老师的成长告诉我们,她是一个本份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本份,她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厚实,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
窦老师的成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就是稳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毅持恒的信念。
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硕的果实。
(一)激情不老,伸展个性。
马克思说,激情是人追求自己的对象世界的一种本质力量。
只要生命在,激情就在。
窦老师认为教师的激情就是要点燃学生的情绪,照亮学生的心灵。
对教育的激情,应该从现在的外在表象化为内在的精神气质。
的确,真正的激情不会因年龄的增长,化境的改变地位的升降而改变。
窦老师的这种不老的激情不仅体现在课堂上,她每天坚持一小时以上的阅读,几年来,阅读量达300多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读书笔记,500多万字的读书卡片。
联想自己,我的阅读量实在是太少了。
古典文学修养和哲学修养的不足,所以我必须读书学习进行自身知识的弥补和充实,要像干燥的海绵一样不断地吸收和纳取。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书有感
梅花香自苦寒来—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一书有感临潼华清小学胡王校区张俊前些日子,我拜读了著名特级教师窦桂梅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深受感动与教育。
她的刻苦学习的精神,她的执著的追求,她的卓绝的睿智,她的深刻的思索,她的勇敢的探索……令我折服。
她在小学语文教学领域中做出了伟大的贡献,她是小学教育阵地上的大师。
今天,特意向大家推荐这部值得体味、值得深读的书。
全书分为四章:《激情与思想:我的追求》、《为生命奠基:我的教育观》、《温度.广度.深度:我的课堂》与《激励与鞭策:社会反响》。
下面是我读书的一些摘录,我将永远珍藏,并作为自己工作与学习的动力源泉之一。
1、自省:教师的专业追求、专业探索,到专业提升要靠不断的反思。
我愿把自己一路走来的收获说出来,与广大老师共勉:①激情不老②读书一生③宁静致远④以写促思⑤慎独养身⑥伸展个性⑦爱在细节⑧海纳百川⑨合作同进⑩角色定位2、语文教学的“三个超越”:学好教材、超越教材;立足课堂、超越课堂;尊重教师、超越教师。
语文教学要冲破以教材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樊篱,去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语言的积累,生活的积累,情感的积累,为学生的生命奠基。
3、什么是主题教学?主题教学是要从生命的层次,用动态生成的观念,重新全面认识课堂教学,整体构建课堂教学。
在研究过程中,我注意两方面关系的整合:一是找出知识体系的内在的多重联系,以便整合;一是找到学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一求互相协调,促使学生整体发展。
4、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温度——基本性;广度——开放性;深度——发展性。
窦桂梅老师能在教育领域取得辉煌的成绩,与她自身的努力、奋斗是分不开的——梅花香自苦寒来。
从吉林市的一个普通教师,到吉林省的特级教师,从名扬全国的特级教师到清华附小的副校长,如果我们仅仅羡慕她的成功,而看不到她成功后面的努力以及她独特的求知、求实、探索的勇气和付出,就像我们如果只注意她的一节节课,希望能够模仿她的课,学个一招半式回去立马能用的话,那就是真正的“买椟还珠”了,她的成长除了所有特级教师都会经历的对于课堂艺术的揣摩以外,我觉得她还有这么几种特殊的“武器”:首先,开放自我、加强涵养。
窦桂梅主题教学教育感悟
窦桂梅主题教学教育感悟窦桂梅是一位我非常敬佩的教育家,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和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我从事教育工作的多年里,我不断寻找并探索着一种能够使学生真正受益的教学方法。
窦桂梅主题教学给了我很多启迪和帮助,让我对教育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也让我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和发展。
主题是教学的核心,一个好的主题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学习。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核心观点是:以主题为中心,把学科的内容组织起来,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形成一种系统的认识。
主题教学注重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通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窦桂梅主题教学的实施过程分为三个步骤:主题选择、主题展开和主题总结。
首先是主题选择,窦桂梅认为主题选择是设计教学活动的基础和关键,一个好的主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主题选择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选择一个能够引发学生思考的主题,例如“生态环境保护”、“人类的科技探索”等等。
主题需要具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能够涵盖一定的知识范围。
接下来是主题展开,窦桂梅主题教学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自主探究。
在主题展开的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问题引导、项目研究等形式,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去。
例如,在生态环境保护的主题下,教师可以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通过调查、观察等方式获取相关信息,再通过小组讨论、展示成果等形式,进一步促使学生深入思考和探究。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最后是主题总结,窦桂梅主题教学强调对学习过程的总结和归纳。
在主题总结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总结学习的经验和教训。
这个过程既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检查,也是对教学设计和实施的反思和改进。
通过总结,学生能够进一步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的成果。
窦桂梅主题教学给我带来的最大启迪是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两年前,窦桂梅来柳州讲学时,买到了她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虽然当时就已拜读完,最近响应读书年的号召,看着满书架的书,竟然最先挑中了它。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围绕一定的主题,充分重视个体经验,根据不同主题的特点,充分挖掘可以利用的教学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方法和策略,让学生“入境”,所谓“入境始与亲”,在通过对重点文本的敲打、感悟、反思,感受文本主题的内涵和语言的魅力,称之为“典范方为范”。
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走进广阔的语文天地,进行主题阅读的.拓展或者相关的语文实践,丰富学生的积累,扩大学生的视野,所谓“拓展求发展”。
我觉得这样做的好处是真正做到利用文本进行教学,效率高,而且在螺旋上升积累经验的过程中深化了主题,“在一粒沙里看到一个世界,在一朵花里领悟一座天堂”。
感悟她主题教学的三个“维度”:温度----基本性。
如果说教材是“泉眼”,课堂就是一条有待引发出来的生命之河。
既然是生命之河,喝水就应该是恒温的,而不是忽冷忽热。
在这种温度下的课堂——那种暖暖的感觉和文字带来的暖暖的触动,创造出的课堂,师生一路慰籍心灵的成长,——语文之流奔腾不息,蜿蜒伸向远方。
窦老师说:“没有情感的课堂就象一口枯井,没有激情的女教师就像没有光泽的旧瓷器。
”激情的温度不仅仅表现在表面的热闹上。
“文以载道”,有了对文字的触摸与体味,情感自然和谐的引发,整个课堂充满着暖暖的温度,智慧之树才会生长。
广度----开放性。
教师必须把语文当作“课程”来开发——博览群书,扩展视野,深入思考,方可纵横驰骋于课堂间。
我们都知道,一定的阅读量是语文学习的基石——也就是说,语文素养与能力不是老师教出来的,是学习者自己从反复阅读中生长出来的。
当今学生的课余充斥着泡沫信息、快餐文化。
当课外阅读的重要性日益成为共识的时候,我们更不能丢弃了课堂教学的主战场——围绕自己所讲的课文,趁热打铁给学生推荐文章和书目。
深度----发展性。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窦老师的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对学生的真心的爱让我感动,那成熟富有魅力的人格使我久久不能平静。
近段我无时无刻不被窦老师对教育事业那份赤诚所感动,对她自我超越那份认真所震撼,对她对读书的痴迷和狂热而思索。
所谓三个超越,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
以往我们的语文学习,我们教师只守着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
超越教材就是窦老师带领学生扩大篇章的积累。
选择了300多首古典现代诗词,200多条古今格言,100多个寓言故事,200多个典故,1000多条成语,等等,让学生背诵。
这样做,想抢救儿童记忆的黄金时期。
读她的文字,感受着她的思想,体悟着语文教学的魅力。
让我豁然开朗,我知道了以后我的教学方向,如这本书中展现的一段执教五年级《圆明园的毁灭》的课堂实录,我从中受到深刻启发。
我在执教六年级第三组课文时,也拓展了很多爱国志士的故事阅读,如江姐的故事,小萝卜头的故事,这也就是我们现在提倡的大语文方向,符合了我们课外阅读课内化建设,超越了教材,扩大了学生的阅读知识面,响应了我们“书香南山”活动主旨。
与之相比,我做的与窦老师相差甚远。
从这一学期开始,我将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给学生推荐更多的阅读书目,让学生们博览群书,为他们的“终生学习”和“终生发展”做好积累。
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
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
这样的课堂有力地培养了学生阅读能力,我很欣赏,但我也有困惑。
困惑:比如窦老师在教《再见了,亲人》中有这样一句话:“大娘,停住你送别的脚步吧,难道您担心我们会把你这位朝鲜妈妈忘怀?不,永远不会!……”如果是高效课堂,我认为会这样教:对抗赛看哪组读得好,情味太淡了,学生很难进入情境,我们看窦老师的课堂,窦老师既引导也示范,“求——请求——恳求——哀求——无奈下的命令”,学生的领会逐步深入,情感渐趋投入,在反复地朗读中,“心入于境,情会于物”。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心得体会第1篇: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_心得体会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本文是关于心得体会的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感谢您的阅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读后感(一)文杨美秀每个星期天,我静下心来认认真真地读了《窦桂梅与主题教学》这本书,还没有读完就让我感慨颇深,让我学的东西很多很多。
窦老师当初的追求,"一个朴素的愿望"就是站在普通的讲台上,做一名真正的教师。
我被窦老师的追求久久的感动着,而我已经拥有这一份令当时的窦老师羡慕不已的人生坐标。
却没有感到这份荣耀,没有感到如此的神圣。
有时更多的则是累,更多的是为单调枯燥的循环往复而牢骚满腹,窦老师的对教育事业的挚诚,对学生的真心的爱让我感动。
从这本书里,从窦老师的身上我才真真切切地明白了什么是激情。
今年我所教的是一年级,经过半年的时间和孩子们接触,我明显地感觉到心有余而力不足。
孩子们上课毫无精神,无精打采,好像还累得要命,课堂上只有几个孩子在发言,其它的孩子吃的也有,玩的也有,就是没有学习的,趴着的,拐着的,迟到的……语文课上进行起来很困难,孩子们不愿意读书,读起书来声音也特别地小。
每节课我都用心准备,课堂上我大讲特讲,自己总觉得自己很有激情,可是孩子们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反差呢?我百思不得其解。
看了窦老师的书后,我才彻底地明白了什么才是真正的激情:那就是对语文教学的热爱,对孩子的爱。
超越教材、超越课堂、超越教师是窦老师富有创意的理念。
看了窦老师的课堂教学实录以及教学理念,原来窦老师特别注重孩子的阅读量,六年的时间窦老师带领学生积累了300多首古今诗词,精选了180篇文章,泛读了84篇文章,精讲了72篇文章,略读了24篇等等。
可见超越教材,就是让我们带领学生多角度、多渠道、全方位积累知识。
让我们引领学生走进阅读的空天阔海。
再来审视我的语文教学,我只顾着让孩子透过一本教材教学生阅读、学习,从而让孩子明白其中的道理。
超越课堂不仅仅把语文从课堂延伸到学生的生活中去,还要触及学生的心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资料】小学五年级语文:读《窦桂梅与主题教学》有感
社会是课堂,实践是砺石,他人是吾师,自身是关键。
教师成长固然有赖于好的环境,但更严重的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和作为。
她认为,只要你务实肯干,积极进取,开拓创新,就会在现实生存的土壤中找到生长点,并以自己的成长影响周围。
窦桂梅出生于吉林省蛟河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姐弟四人,她是老大。
从懂事起,就帮助父母带好弟妹,料理家务童年时代和少年时代的清贫生活练就她坚贞的个性,窦桂梅15岁考入吉林师范学校,毕业时清晰地意识到不能再回到那个小山村去,成绩优秀的她没有任何社会资本,只能抓住一切机会表现自己,创造条件。
先留在师范学校做教务干事,机会来了再有准备地转到吉林实验一小,当地的一所名校。
缺什么老师,教什么,在学校琐碎琐细的每一个环节,乐呵呵地跑龙套,她并不是没心的,两年后,一个老师病了,她抓住机会当上了梦以求的语文老师。
为了能从同辈人中脱颖而出,她主动请领导听课、评课。
大凡老师都不愿上公开课,不自信、怕麻烦,窦桂梅却主动争取上公开课,让大家对她一起评头论足。
直到今天,窦桂梅在她的示范课后,在网络空间,还是专注地接受来自例外人、例外角度的批评,并且心存感激。
更多的时候,她是清静的,甚至是寂寞的。
读书明理并非一朝一夕的功夫,讲台上的精巧,正是灯下的清静。
今天她所谓上下左右关系繁复,一天到晚事务重,但仍然在读书。
她说,读书是一个教师的
内功,是一个教师的本份。
几年来,她的阅读量达300万字,记下了20多万字的学习笔记,500多万字的文摘卡,写下了10万字的教后感,听了校内外1000多节课青灯如豆,书叠千山,那一个个日夜,给予她的是最为充实而喜悦的享受,她一点点营造着自己的理想,从一个山区的农家小姑娘最终成为一代名师。
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她并无卡里斯玛的鬼魅之力,她是一个本份的教师,也在尽一个教师的本份,她的起点并不高,基础也不雄厚,如同我们大多
数的语文教师。
她的快速成长,源于她的自立,自觉和自醒。
窦桂梅的成长告诉我们,正确的信念就是安定的动力,教师的自我专业追求如果内化为信念,就不会被消除,从而形成坚强持恒的信念。
追求就在自身的土壤中,一旦拥有它,生命的种子就会迸发无限潜能,生根、发芽、开发、结果,从而结出丰满的果实。
读完全书,除了由衷的敬仰之外,还平添了很多很多的惭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