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肾与膀胱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肾与膀胱病辩证

《中医诊断学》学习笔记:肾与膀胱病辩证膀胱湿热证:膀胱湿热证,是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感受湿热,或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注膀胱所致。
【临床表现】尿频尿急,排尿艰涩,尿道灼痛,尿黄赤浑浊或尿血,或有砂石,小腹痛胀迫急,或伴见发热,腰酸胀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尿频尿急,尿痛,尿黄为辩证要点。
湿热蕴结膀胱,热迫尿道,故尿频尿急,排尿艰涩,尿道灼痛。
湿热内蕴,膀胱气化失司,故尿液黄赤混浊,小腹痛胀迫急。
湿热伤及阴络则尿血。
湿热久郁不解,煎熬尿中杂质而成砂石,则尿中可见砂石。
湿蕴郁蒸,热淫肌表,可见发热,波及肾脏,则见腰痛。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为湿热内蕴之象。
肺与大肠病辨证痰湿阻肺证:痰湿阻肺证,是指痰湿阻滞肺系所表现的证候。
多由脾气亏虚,或久咳伤肺,或感受寒湿等病邪引起。
【临床表现】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胸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证候分析】本证以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为辨证要点。
脾气亏虚,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渍于肺;或寒湿外袭肺脏使宣降失常,肺不布津,水液停聚而为痰湿,阻于肺间,肺气上逆,故咳嗽多痰,痰液粘腻色白易于咯出。
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则为胸痛,甚则气喘痰鸣。
舌淡苔白腻,脉滑,是为痰湿内阻之征。
小结风寒犯肺症、痰湿阻肺证的鉴别:风寒犯肺症:①性质:实证。
②主症:咳嗽痰液稀白。
③兼症:鼻塞流清涕,恶寒发热无汗。
④舌苔:白苔。
⑤脉象:浮紧。
痰湿阻肺证:①性质:外感急性发作属实,慢性发作为本虚表实证。
②主症:咳嗽痰多,质粘,色白,易咯。
③兼症:胸闷,甚则气喘痰鸣。
④舌苔:舌淡苔白腻。
⑤脉象:滑。
大肠湿热证:大肠湿热证,是指湿热侵袭大肠所表现的证候。
多因感受湿热外邪,或饮食不节等因素引起。
【临床表现】腹痛,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色黄而臭,伴见肛门灼热,小便短赤,身热口渴。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或濡数。
【证候分析】本证以腹痛,排便次数增多,或下痢脓血,或下黄色稀水为辨证要点。
中医养生肾与膀胱

一、中医肾藏精的相关研究
(一)肾藏精起亟
《素问*生气通天论》云:“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 也.”王冰注:“言在人之用也.亟,数也.”肾藏先后天诸精,藏精而 起亟,能天之精和 后天之精。
先天之精又称生殖之精,亦即男女媾精的精气,这是生育繁 殖的最基本物质。它和人的生殖、生长、发育和衰老有关。 禀受于父母,与人的生育繁殖有关。这一部份精的生成、储 藏和排泄,均由肾主管。 肾是先天的根本,接受其它脏腑的 精气而储藏起来,五脏的精气充旺,肾精的生成、储藏和排 泄才能保持正常。
后天之精又称脏腑之精,由脏腑化生水谷精微而成,是维持 生命、滋养人体各部组织器官并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的基本物 质,主人体生长发育。
1、藏精起亟的涵义
肾藏先后天诸精,藏精而起亟,是肾藏一身之精的重 要功能,为肾主外之机理。
肾主外是《内经》肾藏象理论的重要命题,强调肾能 应激、应变,方能主外,即肾具有调节机体与外界适 应平衡,维护机体健康的功能。
亟,即紧急、急切之义,起亟即起而应付紧 急或急切的需要,相当于应变、应激功能。 人体是一个高度复杂、具有自我调节能力 的巨系统,对内外环境的变动有对应变化、 不断调整适应的能力。这种随内外环境变 化而进行调整、适应过程称之为“应变”。 这是人类和其它生命体所具有的基本特征 之一,也是生命得以繁衍生存的基本能力。
藏精是五藏的共同特性,肾藏蓄一身之精,肾中精气为一身精 气的总根,在“其他脏腑精气不足时,肾中精气又可以作为后 备力量,补充代偿诸脏腑精气的不足” 。人的生命活动,存在 着不平衡倾向:五藏之中阴阳属性有偏倾,功能有盛衰,有时间 性差异,地域性区别;人的整体活力,在不同的时间,有不同的水 平。如果没有一定的调节机制,这种不平衡倾向就会造成脏腑 功能的失调和机体的衰弱。但在一定限度内,人体并不发生精 气的失调,而是保持着相对的动态平衡。其原因,即在于肾对 五藏之精存在着藏蓄调节能力。唐·王冰对此解释说:“五藏六 腑,精气淫溢,而渗灌于肾,肾藏乃受而藏之……由是则五藏各 有精,随用而灌注于肾,此乃肾为都会关司之所。”肾不仅藏 蓄五脏之精,而且调节脏腑的不平衡倾向,随时补充脏腑的不 足。故肾精充足之人,他脏之精虽虚亦易复。另一方面,肾精 内蓄,可应时而动,以调节不同时间的失衡。正是肾为一身之 精“都会关司”之处,及时调节,才能使精从藏的状态开启出 来,充分发挥其内在的生命潜能,以发挥其起亟之用,机体才能 起亟应变。
肾与膀胱辨证

肾的生理功能:
肾 与 膀
藏精
主生长、发育和生殖
在体合骨,其华在发,开窍 于耳和二阴
胱
在志为恐,在液为唾
辨
与膀胱相表里
证 膀胱的生理功能:主贮尿
和排尿
肾与膀胱辨证内容
▪ 肾阳虚 ▪ 肾阴虚 ▪ 膀胱湿热
概念:是指肾脏阳气虚衰所表现的证候。 病因: ✓ 先天不足,素体阳虚
肾 ✓ 年老肾气衰弱 阳 ✓ 房室产育过多 虚 证候:腰膝酸软,形寒肢冷,下肢为甚,
湿热蕴结
不尽
湿热下迫尿道——尿频,尿急,尿赤混浊
湿
煎熬津液—— 渣滓沉结成结石
热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
中医
证候:眩晕,耳鸣耳聋,失眠多梦,咽干 舌燥,腰膝酸软,形体消瘦,五心 烦热,盗汗,男子遗精,女子经 闭,不孕,或见崩漏,舌红苔少而 干,脉细数。
病机分析:
脑髓失充养——头晕耳鸣,发
肾精不足
落齿摇,腰膝酸软
肾 肾阴虚
男子不育,女子经闭,不孕
阴
虚热内生—— 五心烦热,失眠多梦,口干
虚
咽燥,舌红苔少,脉细数
头晕耳鸣,神疲乏力,阳痿,不 孕,尿少,浮肿,或五更泄,面色 晄白,舌淡胖,脉沉弱。
病机分析:
温煦无力——腰膝酸软,形寒肢冷,
阳痿,不孕
肾
肾阳虚 气化不及——五更泄,尿少,浮肿阳精髓不足 脑失所养——神疲,头晕
虚 治法:温壮肾阳
耳鸣
方药:右归丸
概念:是指阴液亏虚,虚热内扰所表现 的证候。
病因:
肾 ✓久病伤肾 阴 ✓房室过度 虚 ✓热病伤阴
治法:滋阴补肾
方药:六味地黄丸
概念:是指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的证候。
肾与膀胱病辨证

尿血
湿热伤及血络。
尿有砂石
湿热煎熬津液,渣滓沉结而 砂石。 发热,腰痛 湿热郁蒸,阻滞肾府。 舌红苔黄腻,脉数 湿热之象。 治法: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八正散加减。
木通、瞿麦、车前子、扁蓄、滑石 通淋利水。
山栀子 清泻三焦湿热。 大黄 泄热降火。 灯芯草 导热下行。 甘草 调和诸药。 ▲常用治膀胱炎、尿道炎、急性前列 腺炎、泌尿系结石及急性肾炎、急 性肾盂肾炎等属下焦湿热实证者。
病例分析1:
张××,男,33岁。经常腰酸痛, 头晕,耳鸣,面部或下肢浮肿,怯寒肢 冷神倦,近半年来,上述症状加剧,小 便短少不利,24小时尿量仅200至300 毫升,纳呆,间有恶心,面色灰暗(恍 白),舌质淡胖,苔白润,脉沉细缓。 请写出辨证、证候分析、治法及方药。
3、+杞子、菊花 杞菊地黄丸 补肾明目。
4、+知母、黄柏 知柏八味丸 滋阴降火。 5、+麦冬、五味子 麦味地黄丸 滋补肺肾,主治阴虚喘咳带 血,潮热盗汗,梦遗滑精。
6、膀胱湿热:湿热蕴结膀胱所表现 的证候。
病理分析 外感湿热之邪,蕴结膀胱 饮食不节,湿热内生,下 注膀胱。
证候分析: 尿频、尿急、尿涩少 湿热蕴结,下 而痛,尿黄赤混浊 迫尿道,膀胱 气化失常。
垂体所属的靶腺。中医采用补肾疗法,可 以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对神经、内分泌、 免疫系统的功能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2、肾气不固:肾气亏虚,固摄无权 所表现的证候。
年高肾气衰弱 年幼肾气不充 肾气不固 久病、劳损伤肾 证候分析: 腰膝酸软 肾虚腰失濡养。 小便频数清长或遗尿 肾气不固,膀胱 小便失禁或余沥不尽 失约,津液不藏。 病理分析
治法:温肾纳气。 方药:人参核桃汤加减。 本方常用来治疗哮喘与慢支喘息型。
日积月累话中医--肾与膀胱的关系

日积月累话中医--肾与膀胱的关系
肾为水脏,膀胱为水腑,足少阴经属肾络膀胱,足太阳经属膀胱络肾,两者构成表里相合关系。
肾与膀胱的关系,主要表现在共主小便方面。
肾为主水之脏,开窍于二阴;膀胱贮尿排尿,是为水腑。
膀胱的贮尿排尿功能,取决于肾气的盛衰。
肾气充足,蒸化及固摄功能正常发挥,则尿液能够正常生成,贮于膀胱并有度地排泄。
膀胱贮尿排尿有度,也有利于肾气的主水功能。
因此,肾与膀胱相互协作,共同完成小便的生成、贮存与排泄。
病理上,两者亦常相互影响。
若肾气虚弱,蒸化无力,或固摄无权,可影响膀胱的贮尿排尿,而见尿少、癃闭或尿失禁。
膀胱湿热,或膀胱失约,也可影响到肾气的蒸化和固摄,以致出现小便色质或排出的异常。
古中医基础理论(肾与膀胱)

古中医基础理论第一节:肾与膀胱肾位于北,属水,主蛰藏,其气寒,其志恐,其音羽,其液唾,其声呻,其色黑,其臭腐,其味咸。
肾气司藏,其时应冬,其性为凛,其化为肃,其政为静,其令闭塞,其变凝烈,其合骨,其荣发。
肾主五液,五脏之液,皆肾气之所入也,自入为唾,入肝为泪,入心为汗,入脾胃涎,入肺为涕。
肾主骨,髓骨者,肾水之所生也。
肾气盛则髓骨坚凝而轻利。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肾合膀胱,膀胱者,津液之腑,水也。
肾藏精,精舍志。
五脏皆有精而藏之于肾,五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
肾开窍于耳,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
肾之气寒,其志为恐,故其声呻,呻者,气之沉陷而幽郁也。
水曰润下,润下者,水气之不浮也,润下作咸。
坎离交媾,龙虎回环,水上润而不咸。
肺气清降,降而不已,清化为寒,则生肾水,水之寒者,五脏之悉凝也,阴极则阳生,故纯阴之中,又含阳气。
阴中有阳,则水温而精盈。
精藏于肾,方其在肺,精未盈也,而先结其阴魄。
阴气方降,未能生精,先生其魄,阴气全降,则魄变而为精。
魄者,精之始基,故并精而出入也。
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
肾为阴水,膀胱为阳水。
癸水温而壬水寒则治。
癸水寒而壬水热则病。
癸水病则必寒,壬水病则多热。
精藏于肾,水藏于膀胱。
膀胱之藏泄,司于三焦。
三焦者,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窿,虚则遗尿。
然水道之通塞,虽在三焦,而其疏泄之权,实在乙木,以相火秘藏,肾水温暖,则肝气升达,膀胱清利,疏泄适中,而小便常调。
相火不秘,泄于膀胱,肾寒不能生木,郁陷而欲疏泄,火旺则膀胱热涩,泄而不通;火衰则膀胱寒滑,泄而不藏。
肾水生克肾属水,先天真水也。
水生于金,故肺金为肾母,然肺不能竟生肾水也,必得脾土之气熏蒸,肺始有生化之源。
土克水也,何以生水?土贪生金,全忘克水矣。
金生水,而水养于金何也?肾水非肺金不生,肺金非肾水不润。
盖肺居上焦,诸脏腑之火咸来相逼,苟非肾水灌注,则肺金立化矣!所以二经子母最为关切,无时不交相生,亦无时不交相养也。
肾与膀胱

2019/6/26
2019/6/26
15
肾主水
水液代谢示意图
水饮
胃
脾
小肠
宣发 肺
清
浊肃 降
津液:濡养全身 多余水份:汗
蒸腾、升清
肾
膀胱
尿
降浊
2019/6/26
16
肾主水
生理:气化力强,肾关开合适度―― 贮尿、排尿正常。 开:利水———排尿 合:制水———贮尿
病理:肾气虚,气化力弱,开合失度。 制水不足——多尿、尿失禁、遗尿 利水不足——尿少、水肿
肾与膀胱
kidney being connected with bladder
中医学教研室
2019/6/26
1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 “腰者,肾之府。” 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 和二阴 。
2019/6/26
2
主要生理功能
major function of the kidney
④肾阳不足(肾虚有寒):畏寒、踡卧、形寒肢 冷,萎糜不振,口淡不渴、嗜睡、大便下利清 谷、小便清长。
共症:腰酸或痛
2019/6/26
13
肾主藏精
由于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在 肾的阴阳失调时,会因此导致其它各脏 的阴阳失调。
肾阴虚
心火亢盛、肝阴虚、
肺阴虚
中医诊断学肾与膀胱病辨证

发育迟缓
骨骼痿弱,囟门迟闭
男子精少不育
生殖机能低下
女子经闭不孕
腰膝酸软,足痿无力
发脱齿摇,神情呆钝
机体失养
健忘恍惚 ,动作迟钝
舌淡,脉细弱
辨证要点 :小儿生长发育迟缓,成人生殖机能低下 及早衰等症
肾气不固
指肾气亏虚,失于封藏、固摄,以腰膝 酸软,小便、精液、经带、胎气不固等为主 要表现的虚弱证候。
命门火衰,温煦失职, 性欲减退,火不暖土, 气化不行。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男子阳痿,早泻,精冷
生殖功能减退
女子宫寒不孕
肾病理
膀胱开合失度 小便频多,夜尿
现象 二便失司
肾阳虚 +
大肠传导失度 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 气化功能减弱 尿少浮肿
腰膝失于温养 腰膝酸冷
阳虚 表现
形体失煦
形寒肢冷,下肢发冷甚
阳虚阴盛 气血温运无力,面失所荣 面色晄白
辩证要点:腰膝酸软,精、经、胎、便不固与气虚 症状共见
肾虚水泛证
指肾的阳气亏虚,气化无权,水液泛溢, 以水肿下肢为甚、尿少、畏冷肢凉等为主要 表现的证候。
➢常见病因
久病损伤肾阳 素体阳气虚弱
气化无权,水湿泛溢
➢病机分析及临床表现
腰膝酸冷,畏寒肢冷
肾阳亏虚
肾虚水泛
舌淡胖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气化失权 温化失权 水肿(腰以下甚)
肾阳虚惫,浊阴弥散 肌肤皮肤黧黑
阳虚不能鼓舞精神
神疲乏力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辩证要点:腰膝酸冷,生殖、性功能减退,与虚寒症状 共见。
肾阴虚证
指肾阴亏损,失于滋养,虚热内扰,以腰酸 而痛、遗精、经少、头晕耳鸣等为主要表现的虚 热证候。又名真阴[肾水]亏虚证。
第五节 中医诊断学-肾与膀胱病辨证

中医诊断学
二)肾阳虚证
1.含义 肾阳虚衰,温煦失职,生殖、气化功能减退,表现以腰膝痠冷、生殖 机能减退、夜尿频多与阳虚症状的一类证候。 2.临床表现 腰膝痠软冷痛,形寒肢冷,尤以下肢为甚,头目眩晕,面色白光白或 黧黑,精神萎靡;或性欲减退,男子阳痿早泄、滑精精冷,女子宫寒不 孕,白带清稀量多;或大便稀溏,久泄不止,完谷不化,五更泄泻,或 尿频清长,夜尿多;或浮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甚则腹部胀 满,全身肿胀,心悸咳喘,舌淡胖苔白滑,脉沉弱,尺部尤甚。
精神呆钝
听力减退,小便频数而清长,余 舌淡苔白
沥不尽,遗尿失禁,滑精早泄,
或胎动易滑
脉象 沉弱 细数 沉细
沉弱
Page 19
中医诊断学
心气虚、肺气虚、脾气虚、肾气虚四证的鉴别
证候
相同症状
心气虚证
肺气虚证
脾气虚证
肾 气 肾气不固证 虚 证 肾不纳气证
面唇淡白、气短 神疲、乏力、头 晕、自汗,动则 诸证加剧,舌淡 嫩、脉虚
Page 6
中医诊断学
3.病因病机 素体阳虚、年高肾亏、久病伤阳、房劳过度所致 肾阳虚衰,不能温养腰膝、筋脉--腰膝痠软冷痛 肾阳不足,失于温煦--畏寒肢冷,下肢尤甚 阳虚气血运行无力,不能上荣于面- 肾阳极度虚衰,浊阴弥漫肌肤 --面色黧黑 阳虚不能鼓舞精神--神疲乏力 生殖功能减退--性欲减退,甚男子阳痿、女子宫寒不孕 肾阳虚弱,固摄无权--滑精早泄,白带清稀量多,尿频清长,夜尿多 肾阳虚衰,火不生土,脾失健运--大便稀溏或五更泄泻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尺部尤甚为肾阳不足之象。 4.辨证要点 以腰膝痠冷、生殖机能减退、夜尿频多与阳虚症状为辨证要点。
Page 8
中医诊断学
2021中医学 肝与胆 肾与膀胱关系(修)

病理
固摄无权 肾气不足
气化失常
膀胱开合失度
遗尿、尿失禁 小便不利
膀胱湿热,上犯于肾——尿急、尿痛、尿血、腰痛等
肝与胆、肾与膀胱的关系
(一)肝与胆 1.同司疏泄
生理
肝主疏泄 分泌胆汁 胆附于肝 藏泄胆汁
病理
肝失疏泄,胆汁排泄不利 胆道受阻,影响肝之疏泄
疏泄胆汁 帮助消化
肝胆同病 影响消化
2.精神情志
生理肝主谋虑 胆主决断源自病理肝血不足 胆气虚怯
共主勇怯 谋虑不决——口苦,心烦失眠
(二)肾与膀胱
生理
肾为水脏——气化津液,司开合,控制膀胱开合 膀胱为水腑——开合有度,使尿液正常贮存排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与肾 的关系
1、生理上――“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心火 下温 上济 肾水
2、病理上——“心肾不交”、“水火失 济”。 心火亢盛:失眠、心悸、多梦 失 失 济 温 肾水寒凝:心悸、水肿
肺与肾的关系
• 水液代谢和呼吸运动两方面。 肺——主气(气之主) 水之上源 气的运动 水液代谢 肾——纳气(气之根) 水之下源
病理上: ①肾精气不足 摄纳无权,气浮于上, 呼吸表浅 肺气久虚 久病及肾 肾不纳气,动 则气喘 ②肺失宣降 通调水道失职 累及肾: 尿少或水肿。 肾气化不利 水肿 影响肺之宣降: 咳喘。
肝与肾的关系
• 1、“肝肾同源”、“精血同源” • 肝 —— 藏 血 互化 • 肾 —— 藏 精 • 2、病理上,肾精亏损 肝血不足
• 病理:肾精不足 1、精髓不足――骨软无力,牙松动、脱落。 幼儿囟门迟闭;思维迟钝、智力衰退 。 2、精血化生不足――毛发稀疏、毛发早白、 脱发。
(二)开窍于耳,司二阴。
生理:肾精气旺盛――听觉功能正常,生殖 及二便正常 病理:肾精气不足――听觉功能下降,耳鸣 耳聋;生殖功能下, 二便失常(排尿、排便异常)
• 降浊:肾的气化,使“浊中之浊”,下注膀胱 而排出体外 。
水液代谢示意图
宣发 水饮 浊 胃 小肠 肾 膀胱 尿 脾
肺
津液:濡养全身
清 肃 降 蒸腾、升清 多余水份:汗
降浊
• 生理:气化力强,开合适度――贮尿、排 尿正常。 开:利水———排尿 合:制水———贮尿 • 病理:肾气虚,气化力弱,开合失度。 制水不足——多尿、尿失禁、遗尿 利水不足——尿少、水肿
肾阴和肾阳是各脏阴阳之本,故肾的阴阳 失调时,会导致其它各脏的阴阳失调。 • 肾阴虚 心火亢盛、肝阴虚、 肺阴虚 • 肾阳虚 脾阳虚、心阳虚
• 反之,其它脏腑的功能失调,日久也会 累及肾,导致肾的阴阳失调。“久病及 肾”
(二)主水
• 肾在人体的水液代谢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靠 肾气的气化作用。主要方式是“升清降浊”。 • 升清:肾的蒸腾,使“浊中之清”上升到肺, 输布于全身,以滋养脏腑、组织器官。
藏精――肾具有贮藏(封藏)肾中精气的功能。
肾藏精
先天之精 后天之精
• 先天之精:禀受于父母之精,又称“生 殖之精”。 作用:形成胚胎,促进胚胎发育。 • 后天之精:由脾胃所化生,又称:“脏 腑之精”。 作用:促进生长、发育。
先天之精 充 资 分 助 培 推 育 动 后天之精
肾中精气
主要生理功能 •促进机体的生长、发育、成熟。 •调节机体的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
脾与肾的关系
• 先天与后天相互滋生的关系 脾 —后天之本 — 化生精微 —脾 阳 肾 —先天之本 —藏 精 ——肾 阳
• 病理上: • 肾阳不足 不能温煦脾阳:腹部冷痛, 下利清谷或五更泄泻,水肿等。 • 脾阳久虚 损及肾阳 脾肾阳虚
肾与膀胱
中医学教研室
肾脏
• 肾位于腰部,脊柱两旁,左右各一 。 • “腰者,肾之府。” • 主要生理功能:主藏精,主水,主纳气。 • 在体合骨、生髓,其华在发,开窍于耳 和二阴 。
肾的生理功能
(一)主藏精
精—— 构成人体和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物质之一。 广义:人体各种机能活动所需的精微物质(水谷精微) 狭义: 促进人体生长、发育的精微物质(先生理: 肾气充足,膀胱气化正常――贮尿、排尿正 常。(开合有度) • 病理: 肾气不足,膀胱气化不利,开合失度 尿频、尿急、小便不利、甚至尿闭;遗尿、 小便失禁。
肾与膀胱 的关系
1、表里关系 足少阴肾经,属肾,络膀胱,阴,里 足太阳膀胱经,属膀胱,络肾,阳,表 2、生理相关 3、病理影响
• 肾藏精,是生命之源;肾的阴阳,又是 人体脏腑阴阳的根本。 • 病理: 肾中精气亏损是多种多样的,但主 要表现有以下四种情况。
共证:头晕、耳鸣,腰痛腿软。
①肾精不足(肾虚无热):五迟、月经初 潮迟,女子不能排卵,男子不能排精, 齿松、发白、发脱。 ②肾气不足(肾虚无寒):神疲倦怠、夜 尿多、尿失禁、水肿、白带清稀。 ③肾阴不足(肾虚有热):五心烦热、潮 热、盗汗、颧红、口燥咽干、失眠、多 梦、大便干结、小便短黄。 ④肾阳不足(肾虚有寒):畏寒、踡卧、 形寒肢冷,萎糜不振,口淡不渴、嗜睡、 大便下利清谷、小便清长。
• 《素问· 上古天真论》说:“女子七岁,肾气盛, 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 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 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 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 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 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 而无子也。丈夫八岁,肾气实,发长齿更;二 八,肾气盛,天癸至,精气溢泻,阴阳和,故 能有子;三八,肾气平均,筋骨劲强,故真牙 生而长极;四八,筋骨隆盛,肌肉满壮,五八, 肾气衰,发堕齿槁,六八,阳气衰竭于上,面 焦,发鬓颁白;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 癸竭,精少,肾脏衰,形体皆极;八八,则齿 发去”。
肾 精 气
年龄
• 病理:肾精不足 • 幼年:生长发育迟 ,智力低下、 “五迟” • 青春期:女子月经初潮迟、不能排 卵而不孕;男子不能排精而不育。 • 成年:腰痛、脱发、耳鸣、牙齿松 动、记忆力减退、性功能低下。 (未老先衰症状)
肾精 营养物质、属阴
肾气 生命原动力,属阳
肾阴(元阴、真阴) 肾阳(元阳,真阳) 滋润、濡养 温煦、促进 “一切阴液的根本” “一切阳气的根 本” “雨露” “阳光”
(三)主纳气
• 肾具有摄纳肺吸入的清气而调节呼吸的 功能。 • “肺为气主,肾为气之根” • 生理: 肾气旺盛 →呼吸平稳深沉。
• 病理: • 肾气虚,摄纳无力 呼吸表浅, 呼多吸少,动则 气 喘。(肾不纳气)
肾的系统联属
(一)在体合骨,生髓通脑,其华在发。 生理:肾中精气充足 1、髓旺:骨坚固有力,牙齿坚固 ; 精力充沛,智力发育良好。 2、精血足:毛发黑亮, “齿为骨之余”、 “发为血之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