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课堂发言是学生学习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知识、提高表达能力、激发思维和交流能力。
很多高年级学生在课堂上缺乏主动发言的积极性,导致课堂氛围单调,学习效果也难以达到最佳状态。
在教师们的教学实践中,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成为了一项重要的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几种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
良好的课堂氛围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自如,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和互动。
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富有启发性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来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同时还可以适时的用一些幽默的语言和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课堂是一个轻松、活跃、有趣的学习环境。
二、激发学生兴趣,提高信心在树立学生信心的教师可以适时承认学生的优点和成就,给予肯定和鼓励。
激发学生的兴趣也可以通过组织一些小组活动,或者是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进行发言。
这样能够让学生更加主动,从而提高发言的积极性和自信心。
三、鼓励多样的表达方式学生的表达方式多种多样,有些学生可能不善于口头表达,但擅长书面表达。
而有些学生可能善于肢体语言和表情来表达自己。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表达习惯和方式,鼓励他们进行多样化的表达。
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加自如的表达自己,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制定鼓励机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制定一些鼓励机制来激励学生进行发言。
比如可以设立一个发言积分制度,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
在掌握一定的积分之后,可以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或者是其他形式的奖励。
这样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发言的重要性,同时也激发了他们的积极性和活跃性。
五、及时反馈和指导当学生勇敢的进行发言和表达的时候,教师要给予及时的反馈和指导。
可以适时的对学生的发言进行点评和肯定,同时也可以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改进意见。
这样可以让学生感到对自己的表达和发言得到了认可和肯定,更加愿意参与到课堂的发言当中。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随着学生年级的升高,课堂发言主动性越来越弱,这是因为他们已经开始意识到自己与同龄人的不同,开始过度在意外部评价,缺乏积极性和主动性。
这种现象是非常普遍的,但是学生们需要尽快意识到这种问题,并尝试促进其课堂发言的主动性。
在这里,我将介绍一些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的策略。
1.孔雀开屏首先,让我们从一个简单的方法开始。
孔雀开屏技巧适用于初学者和有经验的学生。
要采取这种方法,教师首先要向学生解释课堂讨论的重要性和价值。
鼓励学生提出成为关键评论者的标准。
然后,教师询问学生是否能够发表高质量的评论或建议的想法。
这个过程类似于孔雀开屏的过程,社区依次打开自己的羽毛,向另一个群体展示他们的美丽。
通过这种方式表达你的想法或建议,学生们可以自信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增强他们的课堂表现和自信心。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一种增加学生参与和互动的有效方法。
在讨论课上,教师可以要求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讨论的主题,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让他们的表现更加生动有趣。
例如,在探讨历史事件时,让其中一部分学生扮演某些角色,例如发明家,商人或政府官员,以模拟讨论的情境,这样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历史事件。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必须发表自己的意见,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言主动性和自信心。
3.小组讨论有些学生可能因为怕犯错而不敢在整个班级面前大声说出自己的想法。
替代的方法是将学生分成小组,以更加舒适和自然的环境下讨论问题。
当学生感到被听取的需要和重要性时,更可能产生课堂活动的更积极的投入。
这种方法可以为每个人提供机会,展示其独特的贡献力,并在小组中与他人交流合作。
4.教师支持教师在促进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发言,并提供反馈和引导,从而增强学生的发言主动性和表现。
在支持学生时,教师需要平衡促进变化和提供安全支持的需求。
5.建立学生信任学生们站起来发表自己的看法,是很勇敢的行为。
为了让学生们感到支持和安全,建立信任关系以及对学生意见的重视促进了学生发表自己观点的主动性。
如何做到主动发言在课上
如何做到主动发言在课上
在课堂上,主动发言是一种非常重要的能力。
它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
课程内容,还可以提高我们的表达能力和自信心。
但是,很多同学在课堂上并不善于主动发言。
那么,如何做到主动发言在课上呢?
首先,我们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紧张。
很多同学不愿意在课堂上发言,是因
为他们害怕被别人批评或者觉得自己的发言不够好。
但是,我们要知道,每个人都有发言的权利,而且没有人会因为你的发言而嘲笑你或者看不起你。
所以,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紧张,相信自己的能力,勇敢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其次,我们需要积极准备和思考。
在课前,我们可以提前预习,了解课程内容,积累一些相关知识和观点。
这样,当老师提出问题或者进行讨论时,我们就可以更有把握地进行发言。
同时,我们还可以在课上积极思考,主动提出问题或者与老师和同学进行交流,这样可以更好地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另外,我们也可以多参与课堂互动。
在课堂上,老师通常会提出一些问题或者
进行一些讨论,我们可以积极参与其中,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同时,我们还可以与同学们进行互动,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通过多参与课堂互动,我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还可以更好地理解课程内容。
总之,要做到主动发言在课上,我们需要克服内心的恐惧和紧张,积极准备和
思考,多参与课堂互动。
相信只要我们努力去做,我们就一定可以做到主动发言,在课堂上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途径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积极性的途径内容摘要:小学生随着年级的升高,课堂上发言的人数明显减少。
这一现象具有很大的普遍性,对学生的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直接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间情感交流合作的过程,在良好的合作中,实现情感的互动,情操的和谐陶冶,进而成为学生在课堂中主动思考、乐于发言的不竭动力。
主题词:高年级课堂发言积极性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教师观念的不断更新,“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彻底打破了传统的灌输式学习,“接受性学习”已经被“探究性学习”所取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切行为受到更多的、更加广泛的关注,培养学生积极主动乐于学习的学习态度在当前的素质教育中致关重要。
然而在这几年的教学研修活动中,发现一个很令人费解的现象:在五六年级教室里,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后,教室里往往出现一片安静,但过了一会儿会发现举手回答问题者廖廖无几,偌大的教室变得严肃庄重。
老师若再重复提示,学生们有的会偷偷地你看我,我瞧你,偶尔会有胆大的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大胆举手回答。
很多时候只有少数优秀的学生频繁举手回答问题,他们思想活跃,论证有序,口齿伶俐,表述流畅,在众学生中表现突出。
相反,多数学生则在一旁或观望,或听从,或沉默无语,甚至是即便一个很简单的众所周知的问题也不肯举手发言,出现所谓的“冷场”现象,课堂气氛相当低沉,教师对此无可奈何,只好顺其自然。
相反在听低段课的时候,孩子们举手发言争先恐后,有的生怕老师看不见、不叫自己,还站起来,甚至跑到讲台前面,嘴里不住地喊着“老师!老师!”“我!我!”有的还没等老师把问题说完,就早已迫不及待地把手举了起来,甚至人都半个站了起来,随时做好了被老师叫到的准备。
那是什么原因竟然会使学生在升入高年级后在发言上有如此大的转变呢?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大,年级的增长,大部分的学生会陷入沉默不语的境地呢?如何也能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去呢?通过与学生的交流、课堂的观察、教师之间的相互探讨,对此现象的成因有了深刻的认识。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于他们的学习成绩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很多学生缺乏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本文将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因素等角度分析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
学校教育是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的重要环节。
首先,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环境。
例如,图书馆应加强书籍采购,提供各类与课程相关的参考书籍,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此外,学校还应设立不同的学习小组,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相互竞争和合作中提高自己。
其次,学校应注重创新的教学方法和形式。
传统的课堂教学往往呈现单一、枯燥的情况,容易使学生失去学习的兴趣。
因此,教师应借助现代教学技术,如多媒体、互动教学等方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加主动参与其中。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各类课外活动,如实地考察、科技创新大赛等,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家庭教育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家长应注重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
首先,家长应充分关心孩子的学习。
他们可以通过与孩子共同制定学习目标,并定期检查、评估孩子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此外,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每天规划好学习时间,保持专注等。
此外,家庭教育还应鼓励孩子参与课外活动。
通过参与兴趣小组、社团等活动,孩子可以在与同龄人的交流中培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除了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个人因素也对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有重要影响。
首先,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学习是一项长期的、不断积累的过程,学生应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时刻保持学习的热情和主动性。
其次,学生应自我管理学习。
通过制定学习计划、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学生能够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学习,提高学习效率。
另外,学生还可以采用主动的学习方法。
例如,学生可以积极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学习问题,通过交流合作开拓自己的学习思路,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
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策略摘要:高年级的小学生在与他人实施交流时,时常会产生怯场状况,这主要是由于学生口语交际的能力较弱,导致其自信心不足,从而无法与他们进行良好的交流,这对助力学生提高自身的口语交际能力是十分不利的。
为了能够有效化解此问题,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应用适宜的策略,对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实施培养,以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指出了小学高年级学生在语文口语交际中普遍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提出了对应的解决策略,希望可以对广大的小学语文老师能够有所启发。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交际;问题;语言表达能力伴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推进,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早已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桎梏,应用各种方式提升学生对语文学习的能力。
而语文阅读教学在小学高年级的应用能促使低效率的语文课堂教学越来越自由生动,学生在阅读环节中能够发现语文具有的魅力,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主动性,促使学生形成好的读书习惯,这会对学生将来在语文领域的进步有很大的影响。
一、小学高年级段语文口语交际存在的问题1、学生口语交际基础有差异学生在进入高年级段学习时,由于受到家庭、教育、性格等各方面的影响,造成学生与他人的沟通、交流能力有较大差异。
有的学生能够实施简短的演讲,但有些学生即使是自我介绍都会觉得胆怯。
尤其小学生的心理素质相对较弱,学生在面对提问时,存在“怕出错”的心态,造成不敢开口说,对课堂上老师安排的讨论、汇报、讲解或者表演活动等的参与性不高。
2、部分老师教学法陈旧受到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再加上部分老师自身素质的局限,一些老师尽管在主观上想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能力地培养,然而却没有能力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从而无法将口语交际能力练习有效渗透到语文课堂教学的各个层面中。
如有的老师依然只在专题课程的教学中实施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而在别的教学内容比如阅读、理解、习作等中,并未将口语交际能力训练有效渗入其中。
因此,口语交际能力练习不仅无法和日常生活有效结合,而且也不能和语文课中的相关内容产生有机的关联,更难以建立起健全、高效的语文学习体系。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如何提高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高中阶段是学生人生中重要的转折点,也是学习压力最大的阶段之一。
但枯燥乏味的课堂、沉重的课业负担、缺乏学习目标等因素,会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下降,主动性不足,学习效率不够高。
如何增强高中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他们的学习主动性,是教育工作者关注的重点。
一、构建多元、趣味的学习环境现代教学模式注重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学习兴趣。
因此,构建多元、趣味的学习环境十分重要。
1. 课程内容更新:将时事热点、生活经验、社会实践等元素融入教学内容,使知识与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教学方法革新:将传统的讲授式教学转化为探究式、合作式、项目式等多种教学模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自主学习,亲身体验学习的乐趣。
3. 利用现代教育技术: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堂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4. 营造主动积极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互相帮助、共同学习,营造温馨充满活力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二、制定明确、可实现的学习目标目标是行动的指南,明确的学习目标可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动力。
1. 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结合学生自身兴趣和特长,帮助他们树立远大志向,将学习与未来发展联系起来,提高学习目标的指向性。
2. 设定短期、可实现的目标:将长期目标分解成一个个短期、可实现的小目标,并定期评估学习进度,使学生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信心。
3. 鼓励学生参与目标设定:鼓励和引导学生参与目标制定,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的责任感和主动性。
三、重视培养元认知能力,提高学习策略元认知能力是指对自身认知过程的监控和调节能力,是提升学习主动性的关键。
1. 重视培养学生反思学习习惯:引导学生反思学习过程,总结学习经验,分析学习问题,优化学习策略,提升学习效率。
2. 帮助学生自我监控:鼓励学生自我监控学习进度,及时调整学习方法,克服学习困难,加强学习的自主性和主动性。
3. 教授学生有效的学习方法:教授学生有效学习方法,如时间管理、笔记技巧、预习复习等,增强学生学习的针对性和效率。
小学高年级心理课堂“沉默”现象探讨
小学高年级心理课堂“沉默”现象探讨一、引言心理课堂是培养学生自我调节能力、增强自尊自信、提高学业成绩、改善师生关系的有效途径,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或多或少地碰到一个困扰:学生沉默的现象。
二、小学高年级学生沉默的原因1、心理障碍存在感焦虑、学习焦虑等心理问题,导致不敢开口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看法。
2、自信心不足怯场、自卑、害怕被嘲笑,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
3、语言能力不足有些学生在表达思想时会受到语言表达的限制,不敢付出自己的观点。
4、家庭环境家庭教育不够,缺乏家长的支持和鼓励,导致学生缺乏自信,不愿意表达自己的观点。
5、心理认知缺乏主动表达的意识,对自己的言语表达缺乏信心。
1、课堂上“沉默”是指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没有发言或发言较少的情况。
2、与同学相处时很少主动发言,对人际交往约束过于保守。
3、在班级活动中表现得形单影只、孤立。
4、对课堂教师的提问回答都不积极。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老师要注重改善和维护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关系,营造温馨的课堂氛围。
老师需要以身作则,亲和力强的态度来引导学生,并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2、鼓励学生多与同学交流老师可以借助小组合作学习和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课堂的热情,让学生相互交流,增加自信。
3、创设良好的课堂氛围老师在教学中要重视鼓励学生参与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和自信心。
4、给予学生进行有效表达的机会教师可通过提问、小组活动、角色扮演等形式,让学生多接触各种故事文学作品,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增强言语表达的信心。
五、心理课堂影响学生的表达和思维心理课堂应该是一个能够自由展示个性、交流与碰撞思维的平台,拓展学生的思维,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造力和批判性思维等。
1、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心理课堂教学,让学生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学习主动性,主观能动性,增强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2、拓展学生的思维心理课堂应该扩大思维的空间,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自由发挥,虽然有可能提出一些对老师哪里有疑问,提出各种自己的疑问,学会解决问题。
让学生积极发言 活跃课堂气氛doc
让学生积极举手发言,活跃课堂气氛【现状分析】《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现在农村小学生年级越高,学生发言的积极性越低。
现在许多高年级学生课堂沉默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且,情况还是相对严重的。
课堂沉默的学生被“边缘化”。
课堂上活跃的学生备受教师的宠爱,对话交流的机会多,知识掌握得好,促使这些学生更加喜爱发言,于是形成良性循环;而那些课堂沉默的学生,越是不发言,越是成绩落后;越是成绩落后,也就越是不发言,形成恶性循环。
课堂沉默的学生成长受限。
课堂沉默的学生因为不发言,不参与,久而久之,对学习环境产生漠视的态度,习惯一旦形成,问题也就接踵而至,学生语言能力退化,语言习惯恶化,思维能力下降,朗读水平下滑,不擅交际,个性无法得到张扬,丧失勇敢表达自我的勇气;这些将严重限制学生的成长。
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对学生的语言、思维发展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找到正确的补救或发展措施。
让阳光普照所有的学生。
【实施策略】我执教的是小学五年级语文课,在课堂上我本着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但是,在教学中,我感到学生在发言时害羞、胆怯,课下唧唧喳喳,课堂上却闭口不言。
当需要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时候,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寥寥无几,师生互动少,这让我觉得我是在“唱独角戏”。
课堂发言表面只是一个说,实际上是听、思维、表达等方面的反映。
鉴于这种情况,通过自己的实践,我采取了以下实施策略:1、创造轻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的紧张感我们要努力营造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孩子敢说,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一个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在发言中,不让学生感到忐忑不安,而是感到发言快乐,促进学生积极思维、驰聘想象。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语文是小学生学习中的重要科目,也是学生综合素质发展的关键。
对于小学中高年级学生而言,培养他们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尤为重要。
只有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才能在日常学习中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探讨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策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念,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一、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小学中高年级,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至关重要。
老师应该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和激发学生的自学兴趣,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自主学习。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学的方法和技巧,比如如何整理课堂笔记,如何进行课外阅读,如何利用工具书查找资料等。
还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意识和技能。
学校还可以设置一些自主学习的课外活动,比如语文角活动、课外读书会等,鼓励学生自愿参加,培养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和学习主动性。
通过这些自学能力的培养,学生可以在学习中更加自主地去探索、发现和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的水平。
二、引导学生合理利用学习资源在现代社会,学生接触到的学习资源越来越丰富,包括了各种纸质书籍、电子图书、网络资源等。
学校应该在教育教学中引导学生如何合理利用这些学习资源,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课堂上,老师要经常告诉学生一些寻找学习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查找资料的能力。
学校图书馆也应该提供丰富多样的书籍资源,让学生可以在课下自愿去图书馆阅读。
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电子资源课程,教会学生如何利用互联网资源、多媒体资源,提高学生的信息获取、筛选和利用的能力。
学校还可以组织一些写作比赛、朗诵比赛,让学生有机会锻炼自己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这样的比赛可以让学生主动参与,并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参加,培养学生的自主选择和自主决策能力。
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自主学习能力,除了要有一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资源外,还需要有一颗对语文学习的热爱心。
论文-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发言能力的
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水平的培养策略鱼河峁心小学肖娟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水平的培养策略摘要:语文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水平。
课堂发言是培养学生口头表达水平的重要途径。
课堂发言,因是在大庭广众之下,围绕一个主题,发表自己的看法。
有课堂发言习惯,且有水平实行较好发言的学生,其口头语言水平是比较强的,而且也有良好的心理品质。
我认为培养学生的课堂发言水平能够从以下方面展开:第一、激发兴趣,调动学生发言的热情;第二、课堂提问要具有层次性、开放性、趣味性;第三、注意发言的形式要讲求多样化;第四、探索合作学习提升发言水平;最后,要重视对学生口语表达的指导。
关键词:语文课堂发言水平策略方法合作学习一、语文课堂发言现状:每个学期我们学校会对各位教师实行不定期听课,我发现在当前的课堂教学中,小学生在低年级时,语文课堂上发言很积极,有的甚至于站起来喊“老师,老师……”“我来……我……我……”,假如没回答上问题,有的还会唉声叹气,失望地小声抱怨。
而到了中、高年级,尤其到了高年级后,就普遍变得沉默寡言了,绝大部分学生不习惯做课堂上的“焦点”,而选择当一个聆听者。
就拿五年级学生来说,一堂语文课上课伊始,在精心设计的导入部分,大家学习的兴致都有了,遇到回顾复习的内容,同学们齐声回答,声音整齐而宏亮。
而当提出一个问题说“谁来回答”或者说“谁能把这个句子读一读”时,绝大部分同学不会给出积极反应,他们要么面面相觑,要么低头看书一声不出,要么环视教室徘徊观望,课堂气氛顿时变得凝重。
每当这个时候,教师会想尽办法,鼓励他们勇敢举手发言,可积极的小手通常是“千呼万唤始出来”,而且等待好一会才有寥寥几个同学。
到下次提问时仍然要一番苦口婆心的激发引导。
这样循环下去,激励的语言也变得枯燥乏味了起来,学生听多了也难以动容,课堂就会陷入僵局。
鉴于以上分析,我就“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课堂发言水平的培养策略”为研究课题,决定从我校五六年级学生“发言不积极”的现象入手,探究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上课发言的积极性越来越低的原因,并探索改进的措施,以协助和促使这些学生能积极地举起手来表现自己,发表自己的见解,使课堂气氛活跃起来,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健康自信地成长。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探究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教学过程的效益,取决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则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但是近几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却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
因此,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学生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上一学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绪进行的观察和调查,发现每班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平均不超过5人。
60%左右的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出一般甚至消极;30%的学生学习情绪表现出消极甚至厌烦,通过对上述调查的综合分析,我们学校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十分消极。
那么,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哪里呢一、应试教育——这是造成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应试教育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淘汰式教育,它的危害在于:教育对象面向少数学生,而遗忘多数学生;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等诸方面;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规律。
特别是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唯智育的评价标准,“满堂问”、“牵着走”的教学模式以及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巨大的升学压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智能的开拓与发展,制约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样一种毫无快乐可言的教育,面对的是永无止境的束缚、刻板、压抑和苦涩,难道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吗二、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智力气氛、文化修养等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1、有的家长由于长期在外忙碌,对学生采取放任态度,不管或没有时间管,导致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
2、有些家长采取粗暴、蛮不讲理的教育方式,家长对子女的不理解和专制的作风,不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都将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
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提升路径发布时间:2022-03-29T08:16:56.860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1年31期作者:李红[导读] 基于我国教育专家对现阶段教育行业现状的分析,发现课堂中出现无效教学的情况不计其数李红重庆市永川区星湖小学校摘要:基于我国教育专家对现阶段教育行业现状的分析,发现课堂中出现无效教学的情况不计其数,教师在备课阶段目标不明确,没有新颖的教学手段,造成学生学习时模式化,影响学生学习效率与创新思维的发展,因此教育专家呼吁教师群体,应改变教学策略提升课堂的有效性。
本文通过分析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中存在的问题,探讨提升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的有效方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年级课堂;提升路径教师讲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学生课堂效率。
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思维和理解能力方面有较大进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时刻关注学生的变化,改变教学策略,明确教学目标,使教学方式适应高年级学生的学习需求,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这不仅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要求,更是结合当下小学高年级语文综合发展的实际需求。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堂存在的问题(一)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部分教师的教学规划不充分,在课堂上只注重自身的知识输出,认为只有自己讲解了大量的知识,学生的学习效果方能凸显。
但却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是否有所收获,学生是否接受这样的授课方式。
教师关注的重点并非学生的学习效果,而是自身的教学。
此理念下的课堂环境教师无疑占据主体地位,尽管教师耗费大量精力,学生的效果也不理想。
学生主观能动性无法充分发挥不仅是小学高年级课堂存在的问题,也是整个小学阶段面临的问题,不仅对教学质量造成影响,更对学生的长期发展不利。
(二)教学思维和方法模式化教学思维方法是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
在我国教育事业不断发展和教育改革的背景下,新型教学思维与方法已逐渐引入小学课堂。
即便如此,传统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依然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部分教师深刻认识新的教学思维与方法对学生学习的重要性,但在潜意识中,不由自主遵循了传统讲课方式。
毕业论文——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特征及促进方案
毕业设计(论文)题目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的特征及促进策略——以XX小学为例学院教师教育学院专业小学教育全科年级2015级姓名XXX学号201501116134指导教师XXX 职称讲师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时间2019 年 4 月目录1. 引言 (1)1.1 问题提出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1.4 文献综述 (1)1.4.1 国外研究现状 (1)1.4.2 国内研究现状 (2)1.4.3 对已有研究评价和反思 (2)1.5 概念界定 (2)1.5.1 主动性学习 (2)1.5.2 课堂主动性学习 (2)1.6 研究设计 (3)1.6.1 研究对象 (3)1.6.2 研究方法 (3)1.6.3 研究工具 (4)2. 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影响因素现状 (5)2.1 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总体情况 (5)2.2 影响因素现状 (5)2.2.1 学生 (6)2.2.2 环境 (6)2.2.3 教师 (7)2.2.4 教学内容 (7)3. 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存在问题及原因 (8)3.1 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意识差 (8)3.1.1 学科影响 (8)3.1.2 学生性格影响 (8)3.2 教师积极影响不足 (8)3.2.1 教师语言 (8)3.2.2 教师人格魅力 (8)3.2.3 教师观念 (8)3.2.4 教学方法 (8)3.3 学习环境不佳 (9)3.3.1 同学同伴 (9)3.3.2 家庭 (9)3.3.3 班级氛围 (9)4. 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的特征及促进策略 (10)4.1 课堂主动性学习特征 (10)4.1.1 自主性 (10)4.1.2 复杂性 (10)4.2 促进策略 (10)4.2.1 提升教师自身素养 (10)4.2.2 转变学生观念 (10)4.2.3 合理选择教学内容 (10)4.2.4 加强家校合作,利用组合合作型课堂教学模式 (11)参考文献 (12)致谢 (13)附录 (14)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的特征及促进策略——以云阳县实验小学为例XXXXXXXX 教师教育学院小学教育全科专业15级重庆 XX 404100摘要:论文关注高年级小学生课堂主动性学习的特征,并试图提出相应的促进方案。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研究报告英林镇凤山小学吴碧瑜一、课题的界定积极发言习惯:是指学生在课堂上能积极主动地举手发言,大胆发表自己的见解的良好习惯。
高年段学生:是指五、六年级的学生。
在本课题研究中所指的对象是研究者所任教的凤山小学五、六年级全体学生。
小学高年段语文课堂中培养学生积极发言习惯的策略研究:就是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小学高年段的学生进行调查研究,了解学生在语文课堂上的学习状况,特别是发言习惯。
针对问题,对学生的课堂发言习惯进行指导与多途径的培养,有效提高小学高年段学生发言积极性,从而使学生的学习成为真正自觉的行为,为全面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创造条件,为学生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1、新课程的指导思想。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教师应尊重学生个性,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2、主体教育理论。
把学生当成教育的主体,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主体性,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未来社会发展的要求。
主体性的特征有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新性。
这是教育工作者努力的方向,而主体性的培养首先要克服消极参与、胆怯、害羞、思维怠惰等课堂沉默的现象。
3、人本教育理论。
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步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使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工作者必须眼中有人、脑中有人、心中有人。
4、心理学中的学习动机理论。
所谓学习动机是指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是激励和指引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需要。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是评价其学习能力和表达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而高年级学生由于接受了更多的教育和训练,通常具备更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知识储备,在课堂上,一些高年级学生依然表现得缄默不语,不愿意发言。
这不利于他们的学习和成长,也使得课堂氛围不够活跃。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成为了教师们的一项重要任务。
本文将探讨一些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的策略。
一、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一个轻松、活泼的课堂氛围对于激发学生课堂发言的热情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通过一些轻松活泼的教学方式和课堂管理方式来营造这样的氛围。
可以通过一些幽默诙谐的语言来调动学生的笑声,使得课堂充满活力。
教师还可以利用小组活动和游戏来增强学生的互动与合作,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更愿意进行发言。
二、鼓励多样的发言方式高年级学生通常是经过多年教育和训练的,他们已经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和技能,因此在发言时可能有着更加丰富和多样的表达方式。
教师在鼓励学生发言时,应该允许学生使用不同的方式进行发言,比如可以采用口头发言、书面发言、图片展示、演讲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擅长的方式进行表达,这样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发言热情。
三、给予积极的反馧和鼓励在学生发言时,教师应该给予及时的积极反馧和鼓励。
无论学生的发言内容是正确还是错误,都应该给予肯定和鼓励,让学生感受到发言的积极价值,鼓励他们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也要善于引导学生,对他们的发言进行合理的引导和完善,让学生感受到自己的发言受到了重视和尊重。
四、提供话题引导和启发有时候学生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而不愿意发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适时地提供一些话题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话题进行发言。
这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所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能够有针对性地提供一些话题引导,让学生更容易进行发言,进而提升他们的发言主动性。
五、鼓励学生参与课外活动和实践除了课堂内的发言,教师还应该鼓励学生参与一些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实践和展示自己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教案设计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具备丰富的知识、良好的习惯和优秀的素质,而这些都需要建立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基础上。
然而,在现实教育中,很多学生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他们只是单纯地接受老师的灌输和指导,而不去自主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
因此教师需要在教案设计中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体现教学的实践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大的动力就是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因此,教师应该结合实际,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进行实践操作,实现知行合一。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或组织实验活动,让学生通过实践进行知识的检验和应用,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体现教学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不同,导致不同的学生在学习中的表现也不同。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重体现个性化教学,挖掘学生自身的兴趣和习惯,让学生在自己喜欢、适合的环境中进行学习。
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和学习方法,在教学中设置游戏化课堂或群组学习,让学生自由选择学习的方向和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要体现教学的互动性。
教学过程是学生和教师共同参与的过程,而互动是学习的关键点之一。
在进行教案设计时,教师应该注重互动式教学,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为出发点,增加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例如,可以采取small group teaching,小组合作或课堂讨论等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交流,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要体现教学的趣味性。
趣味是学习过程中最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积极性的因素之一。
教师应该充分利用教学中的趣味性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用诗歌、故事、音乐等方式来表现语言的美感性,让学生通过欣赏和感受,产生对语言学习的兴趣。
在教案设计中要全方位地考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提高教学的实践性、个性化、互动性和趣味性,从而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乐趣和收获。
这不仅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也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探究精神,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作者:崔树堂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4期摘要: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发言主动性不及低中年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分析学生不愿意发言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发言欲望,推动课堂交流的高效化。
关键词:课堂发言;高年级;心理暗示;开放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堂发言的主动性越来越少,愿意主动发言的学生比例越来越低。
这样的状况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制造了障碍,也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勃勃。
实际教学中,要针对这种状况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学生投入课堂的程度更高,让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用行动传递信号阻碍学生主动发言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在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内容的难度在递增,学生不再像低年级那样一眼可见问题的答案,而且学生的反应速度有差异,一些学生刚刚想到些什么,其余学生已经说出这个答案了。
当然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因素,制约学生主动发言的因素中,心理因素权重更大,高年级学生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在不是非常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情况下,他们宁愿当一个倾听者,因此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发言的学生的比重逐年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中要用行动来传递明确的信号,一是在抛出问题之后,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在时机成熟之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这样让学生有更明确的认知,而且随着等候时间的增加,周围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给学生的主动发言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二是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欣赏他们发言表现的信号,无论学生的发言是不是符合标准答案,教师要重点倾听学生发言中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肯定学生思路中的合理之处,鼓励学生的多样思考,即便是学生的答案不完全贴近正确的答案,教师还是要给他们一个中肯的评价,一句肯定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
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
探究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及应对策略教学过程的效益,取决师生双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能否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则又是教学成败的关键。
但是近几年来,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却呈现明显降低的趋势。
因此,分析其中的原因,探索科学的方法,采取切实可行措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无论对学校教育还是对学生发展来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上一学期对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态度、学习情绪进行的观察和调查,发现每班能够主动学习的学生平均不超过5人。
60%左右的学生的学习态度表现出一般甚至消极;30%的学生学习情绪表现出消极甚至厌烦,通过对上述调查的综合分析,我们学校学生对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表现十分消极。
那么,造成学生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的原因在哪里呢?一、应试教育——这是造成主动性、积极性不高的根本原因应试教育是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淘汰式教育,它的危害在于:教育对象面向少数学生,而遗忘多数学生;教育内容偏重智育,轻视德、体、美、劳等诸方面;违背教育教学规律和青少年成长发育规律。
特别是应试教育“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唯智育的评价标准,“满堂问”、“牵着走”的教学模式以及那种“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巨大的升学压力,严重地阻碍了学生智能的开拓与发展,制约了学生良好素质的培养与提高,这样一种毫无快乐可言的教育,面对的是永无止境的束缚、刻板、压抑和苦涩,难道学生还会积极、主动地去探索知识吗?二、不良的家庭教育和环境家庭成员特别是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智力气氛、文化修养等都在不同程度影响着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1、有的家长由于长期在外忙碌,对学生采取放任态度,不管或没有时间管,导致学生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
2、有些家长采取粗暴、蛮不讲理的教育方式,家长对子女的不理解和专制的作风,不团结和谐的家庭氛围,都将降低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学生的个性,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3、有些家长由于文化程度低,对学生的期望值不高,影响学生学习目标的确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提升高年级学生课堂发言主动性策略
作者:崔树堂
来源:《教育·教学科研》2019年第04期
摘要:高年级学生的课堂发言主动性不及低中年级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这样的状况影响了学生学习的效率,在实际教学中通过分析学生不愿意发言的原因,从多方面入手,制定针对性的措施,提升学生的发言欲望,推动课堂交流的高效化。
关键词:课堂发言;高年级;心理暗示;开放
在课堂教学中经常出现一个有趣的现象:随着年级的升高,学生课堂发言的主动性越来越少,愿意主动发言的学生比例越来越低。
这样的状况给师生之间的交流和生生之间的交流制造了障碍,也让课堂失去了应有的生机勃勃。
实际教学中,要针对这种状况推出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让学生投入课堂的程度更高,让学生的发言更加积极主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用行动传递信号
阻碍学生主动发言的因素很多,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客观原因在于随着年级的增长,学习内容的难度在递增,学生不再像低年级那样一眼可见问题的答案,而且学生的反应速度有差异,一些学生刚刚想到些什么,其余学生已经说出这个答案了。
当然客观原因不是主要因素,制约学生主动发言的因素中,心理因素权重更大,高年级学生比较爱惜自己的“羽毛”,在不是非常确定自己的想法是不是正确的情况下,他们宁愿当一个倾听者,因此在课堂学习中,主动发言的学生的比重逐年下降。
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在组织课堂学习中要用行动来传递明确的信号,一是在抛出问题之后,让学生有充分的思考机会,在时机成熟之后再组织学生交流,这样让学生有更明确的认知,而且随着等候时间的增加,周围的环境也在发生变化,举手发言的学生越来越多,这也给学生的主动发言注入了更多的动力。
二是教师要给学生一个欣赏他们发言表现的信号,无论学生的发言是不是符合标准答案,教师要重点倾听学生发言中属于他们自己的真实想法,肯定学生思路中的合理之处,鼓励学生的多样思考,即便是学生的答案不完全贴近正确的答案,教师还是要给他们一个中肯的评价,一句肯定的表扬,一个鼓励的眼神。
在这些多样的评价手段中,学生必定会受到心理暗示,接受到教师对于主动发言学生的态度,从而增强学生主动发言的积极性。
营造开放情境
在高年级数学教学中,思维的开放性比外在形式上的丰富性更吸引学生,学生对那些有思维含量的问题更感兴趣,更容易被开放性的问题的多样可能吸引。
所以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
注重营造开放的情境,寻找开放性强的问题来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交流中有所收获,也让学生在发言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
例如,在“解决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教學中,笔者给学生出示一个题干:六年级参加学校运动会的学生共45人,其中男生占。
然后请学生思考根据这样两个条件可以求哪些问题,学生的情绪很快被激活,他们提出了“男生有多少人?女生有多少人?”等问题,在引导学生画图分析题意之后,学生很快找到了解决问题的思路,并用两种方法解决了女生有多少人这样的问题。
当然教学并非到此为止,在接下来的学习中,笔者继续引导学生提出与题干相关的问题,有学生提出了男生比女生少多少人的问题,还有学生提出男生比女生少几分之几的问题,后一个问题引发了学生的广泛交流,因为一些学生的答案不一致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阐述自己的想法,学生相互补充,而且找出理由质疑对方,课堂研讨气氛浓厚。
像案例中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发言欲望就被激发出来,在教学稍复杂的分数问题时,笔者不是直接出示问题,而是让学生由条件出发自己去探索可以解决哪些问题,这就给了学生开放的空间,而在学生提出的问题解决后,教师继续引导学生挖掘,学生提出的问题难度增加,矛盾的出现也加剧了学生的研讨,他们对于分数问题的挖掘也触及了本质。
用习惯推动学生
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是学生重要的学习方式,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除了教师与学生的对话之外,教师还要组织学生之间的交流,所以在集体交流的时候,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小组中形成约定,轮流代表小组发言,表达自己小组的意见。
这样形成了习惯之后,学生的发言就不再“怀抱琵琶”,而是落落大方。
例如,在“百分数的认识”教学中,笔者在出示课题之后引导学生说说在本节课的学习中想要认识哪些内容,学生提出了几个有价值的问题,比如,百分数与分数的异同,百分数在生活中的用途,以及为什么要使用百分数等等,然后将这些问题交给学生分组研讨。
在他们的小组交流之后,再组织小组间的交流,几个小组的学生争先恐后地走向讲台阐述自己小组的发现,在汇报之后,小组成员还面向全班提问:对于老师的想法,大家有什么疑问吗?引发了更大范围更深层次的交流。
在深度参与课堂之后,学生有了自己的想法,有了不同的发现,他们就会有主动发言的欲望,有与人交流的需求,这样的交流机制有效地强化了学生的课堂发言。
让学生主动发言是极其重要的,在交流中,教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有代表性的想法,并因此调整之后的教学,让听得学生受到更多的启发。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从多方面入手,提高学生主动发言的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海门港新区实验学校小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