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苏轼的“象外”绘画观

合集下载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摘要】苏轼作为宋代著名文人,不仅在文学领域有着卓越的成就,同时也在绘画领域展现出独特的艺术才华。

本文从苏轼的绘画艺术意义和作为文人画家的身份入手,探讨了苏轼在绘画中的特征表现、影响因素、艺术思想的形成过程,以及他的绘画主题、表现手法和作品的价值。

通过对苏轼绘画艺术的分析,可以看出他作品的深厚文化底蕴和艺术内涵,同时也体现了他对自然、人生和历史的独特见解。

苏轼的绘画艺术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对后世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展现出他绘画风格的独特性和艺术思想的时代意义。

苏轼的绘画作品至今仍被广泛研究和收藏,是中国绘画史上的重要篇章。

【关键词】苏轼、绘画特征、艺术思想、文人画家、主题、表现手法、价值、影响因素、独特性、时代意义、影响、形成过程。

1. 引言1.1 苏轼的绘画艺术意义苏轼作为宋代文学大家,其绘画艺术也是备受瞩目的。

苏轼的绘画艺术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和独到的艺术见解。

苏轼的绘画作品在形式、内容和意境上都具有独特的魅力,反映了他对自然、生活和人文的深刻理解。

苏轼的绘画作品不仅在当时备受推崇,而且对后世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绘画史上的经典之一。

苏轼的绘画艺术意义在于展示了他卓越的艺术才华和对艺术的独特见解,为中国绘画史增添了一笔璀璨的色彩。

通过深入研究苏轼的绘画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他作为文人画家的身份,并体会到他对艺术的热爱和执着追求。

苏轼的绘画艺术不仅是他个人的表现方式,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在当代依然具有重要的历史和艺术意义。

1.2 苏轼作为文人画家的身份苏轼作为文人画家,不仅是一位文学家,更是一位懂得绘画的文人。

他以诗文著称于世,同时也擅长书法和绘画,展现出了多才多艺的一面。

苏轼在绘画领域展现出了独特的艺术才华和审美观念,他的画作不仅仅是简单的艺术创作,更蕴含着他对生活、自然和人文的深刻理解和感悟。

作为文人画家,苏轼对绘画的追求并非只在于技巧的表现,更注重作品的内涵与意境的表达。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引言苏轼(1037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文学家、书画家。

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书画家。

苏轼的绘画作品流传至今,具有独特的风格和艺术特征。

本文将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以及这些特征背后的艺术思想的形成。

一、苏轼绘画特征1.山水画的独特风格苏轼的山水画以其独特的风格而闻名。

他善于运用墨色和水墨技法,以简洁、凝练的笔墨表现出山水风景的气势和神韵。

苏轼的山水画注重画面的布局和构图,常常通过借景增幅来增强画面的空间感。

此外,苏轼的山水画多用意象化的手法表现情感,使观者能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和自然之美。

2.人物画的生动表现除了山水画外,苏轼还擅长绘制人物画。

他对人物的描绘非常有生命力,通过细腻的线条和饱满的笔墨,表现出人物的情感和内心世界。

苏轼的人物画常常注重人物形态的自然流畅,给人以亲切、自然的感觉。

他注重描绘人物的面部表情和动作姿态,使人物形象真实而栩栩如生。

3.草书的独特风格苏轼的绘画作品中,草书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他以一种独特的方式书写草书,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草书风格。

苏轼的草书字形奔放、洒脱,富有灵动的生命力。

他注重在草书中体现情感的表达和自我情绪的宣泄,使草书不仅是一种文字的书写形式,更成为一种传递心灵感悟和情感表达的艺术表现。

二、苏轼艺术思想的形成1.对古人艺术的继承与发展苏轼对古人艺术情有独钟,他积极学习古代文人的绘画作品,吸取他们的精髓,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

他深入研究古代绘画理论,尤其对大家谢赫心仪,这对于他形成自己的艺术思想起到了关键作用。

2.文学与绘画的结合苏轼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巨擘,他的文学才华对他的绘画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将自己的文学才华与绘画相结合,通过绘画表达文学情感,通过文字补充绘画的意境。

他善于通过诗词来解读自己的绘画作品,使绘画和文学相得益彰。

3.追求心灵自由与审美追求的统一苏轼的艺术思想强调个人内心的自由和审美追求的统一。

论苏轼绘画审美观

论苏轼绘画审美观

论苏轼绘画审美观作者:冯帆来源:《今传媒》2017年第09期摘要:在中国绘画发展历程上,文人画家占着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

从苏轼开始,文人画正式树立旗帜,文人画家们尚意轻形的审美倾向和注重气韵修养的审美实践为中国绘画注入了鲜明活力。

苏轼明确地提出绘画的审美观不追求形似,提倡神似,并在绘画中表现一种超脱世俗、富有诗味的情怀思绪。

本文将从以下几点浅析“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苏轼绘画审美观:1.北宋画坛与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出现2.“论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的阐释3.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理论的历史地位及对后世绘画的影响4.总结关键词:文人画;形似;绘画中图分类号:G2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22(2017)09-0162-02一、北宋画坛与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出现(一)北宋绘画及文人画状况概述北宋开国伊始,画院中人物画尚为重要地位,是因为要求绘画要起到一定的政治和宗教的“宣教”作用,出现了一批工笔画人物的画家,如王拙、武宗元、高益、高文进等人。

北宋初年,帝皇们除了对上述具有“宣教”功能的绘画乃继续加以扶持之外,宫廷内用作“赏悦”的绘画亦颇为流行也就是从五代沿袭而来的“黄派”花鸟画的“富贵”体貌,占据了画院中的主流地位。

直到北宗中期,催白在画院中的“变法”而崭露头角,才使两宋宫廷花鸟画开始具有了自己的时代特色和风貌。

其代表作《双喜图》。

《双喜图》中表现出对木坡草为微风吹扬起来的动势,对应着神态极为生动真实的禽兽形貌“写实”性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时期宋代士人面临着转型期复杂的矛盾,他们的心灵在艺术中渐渐地浮现出来,于是有文人书画的出现。

文人画家的异军突起,以北宗后期的苏轼、文同、米芾、李公麟等人,到南宋的米友仁、杨补之、赵孟頫、郑思肖等,把某些较特殊的题材如文同画竹,苏轼画怪石,李公麟画人,宋迪画松,米点山水…妙处在意之所到而不可模拟,超越形式,法无定法,一切皆从胸中流出,不求形似,笔墨的个性化和画的简化赋予一些新的涵义和形式,造成了一种绰号“墨戏”的“前卫”艺术。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探析苏轼绘画美学思想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探析苏轼绘画美学思想

【美术理论研究】从古至今,中国人对诗的崇拜有增无减,认为诗是一种高雅的艺术表现方式,是文人墨客表达思想情感、理想抱负、人格品性的一种方法。

在苏轼之前,汉代王充、西晋陆机、唐代张彦远都曾将诗和绘画联系在一起,或是为了达到教化功能,或是为了提升绘画作品地位,从而批判诗歌的地位,然而这都没有站在一个辩证的角度去看待诗与画的正确关系。

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诗曰: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他认为王维诗歌的创作悄无声息地渗透了王维的绘画美学思想,我们在读“蓝溪白石出,玉山红叶稀”时,身临其境般处在一个萧瑟清冷的情景中。

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王维自然清新的文人画风,达到了“诗中有画”的境界,而“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却能使我们从画中感受到画家内心孤傲的心境以及超凡脱俗的禅学思想,诗人用诗将画中的美学意境表达出来。

王维独创的山水画“禅境”的艺术美学风格,使欣赏者能够感受到“画中有诗”。

这才是一幅真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探析苏轼绘画美学思想殷盛凤姝摘要:苏轼曾这样评述王维的《蓝田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从美学角度极大地肯定了王维的艺术美学。

诗人将所观景物富于情感,转化为表达情境的诗歌,而欣赏者又能够从绘画作品中感受他的美学思想。

正所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古往今来,人们大多从王维的诗和画的角度来分析该理论。

文章尝试以“诗画本一律”的原则入手,从苏轼的诗画艺术作品出发,分析苏轼作品中所包含的艺术美学理论及思想,感受他的绘画美学造诣。

关键词:绘画;诗画一律;美学思想;苏轼的好画,能够暗示或启发欣赏者写出这种绝美的诗句。

苏轼在《书鄢陵王主薄所画折柳二首》中说:“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他认为绘画作品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自然之美,无需多少技巧与表现方式雕琢成一幅“画工画”,是一种浑然天成、平淡自然中夹杂含蓄的光,有着内在精神或是气节,追求清新自然之美,如同“玉”的美一样。

浅析以苏轼为代表人物的宋代文人画

浅析以苏轼为代表人物的宋代文人画

文人山水画的笔墨基础,致使后世文人画家 意义深刻。苏轼是站在绘画创作的观念上为
着重强调画是“写”出来的。
宋代绘画提出了美学指导,进而体现出特
殊性。苏轼提出的不求形似和自我性情的表
三、 苏轼的文人画理论
达,致使文人山水画的新风吹遍中国画坛,
不仅使绘画产生了多样性发展,而且有力地
苏轼在文人画创作上有独到的见解,在 推动了中国绘画史的发展以及绘画风貌的变
浅析以苏轼为代表人物的宋代文人画
内容提要:宋代是新旧绘画美学思想交替、融合的时代,是中国绘画史上非常关键 的时期。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宋代逐渐形成了一个由文人士大夫所组成的新兴绘 画群体,这个群体以独到的视角解析绘画美学思想。宋代文人画的出现一改往日院 体画多年来形成的审美思想、审美概念和标准,从而使文人画成为时代的主流,在 增加绘画形式多样性的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绘画理论的丰富和完善。 关键词:宋代;文人画;苏轼
生动形象。
人注目的地方是在创作过程中的连贯性和整
苏轼倡导以书入画、以书论画的理论, 体性。苏轼正是注意到这种创作过程中的不
是革命性的艺术表现形式,有不拘于传统的 可逆性,进而认为书法创作的主观性对于情
创新精神。我国自古便有书画同源的说法, 感的抒发具有独特的作用:“此身何物不堪
较早的书法和绘画都是以象形的方式呈现。 随着时代的变革,文字也在不断发展,直到
绘画一旦摆脱形的束缚,思想上将会 从不同的角度参悟书画意境,将他们带入不
消除内忧外患,统治者在政治、经济、文化 更加自由,绘画表现上将更为彻底,风格题 同的境界。苏轼将诗境引入绘画追求意境的
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但是收效甚微。 材将会更为多样。宋代文人画的关注点逐渐 创造,从而冲破了“形似”观念的束缚,强

《王维吴道子画·苏轼》原文与赏析

《王维吴道子画·苏轼》原文与赏析

《王维吴道子画·苏轼》原文与赏析苏轼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这是一首吟赞王维和吴道子壁画的诗。

王维,字摩诘,不仅是唐代著名山水诗人,亦是著名山水画家。

据王文诰注苏诗引赵尧卿说:“摩诘画两丛竹于开元寺。

”吴道子,又名道玄,唐代著名画家,善画佛象和山水。

《邵氏闻见后录》说:“凤翔府开元寺大殿九间,后壁吴道玄画,自佛始生、修行、说法至灭度,山林、宫室、人物、禽兽千万种,极古今天下之妙。

”开头六句,总赞二人壁画。

在凤翔府普门、开元二寺中,有吴道子的壁画;在开元寺东塔,有王维的手迹。

先不动声色地平平叙来,然后总赞一笔:“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接着用十句,先极意形容吴道子的壁画艺术。

描述的方法是先虚后实,先赞颂他的画风,后描绘他的画境。

吴道子画风雄放,变化如海浪翻腾。

当他下手绘画时,象狂风骤雨一样快速。

据唐朝朱景玄《唐朝名画录》载:“明皇天宝中忽思蜀道嘉陵江水,遂假吴生驿驷,令往写貌。

及回日,帝问其状,奏曰:‘臣无粉本,并记在心。

’后宣令于大同殿图之,嘉陵江三百余里山水,一日而毕。

时有李思训将军,山水擅名,帝亦宣于大同殿图,累月方毕。

明皇云:‘李思训数月之功,吴道子一日之迹,皆极其妙也。

”同书又载,吴道子画佛象时,“其圆光立笔挥扫,势若风旋,人皆谓之神助。

”苏轼又称赞他笔所未到,气势已压倒一切。

赞完画风,便具体叙述吴道子在开元寺的壁画内容:在耸立的娑罗双树间,佛的圆光就象从扶桑升起的朝阳那样明亮。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摘要】苏轼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文学大家,同时也是一位多才多艺的艺术家。

他的绘画作品在中国艺术史上也有着重要的地位。

本文从苏轼的艺术家生涯和绘画背景入手,探讨了苏轼绘画的技艺特征、题材取向、风格特点以及艺术思想的形成过程。

苏轼的绘画作品富有诗意和情感,展现了他对自然和生活的独特理解。

他追求表现简洁而自由的艺术风格,注重意境和情感表达。

苏轼的艺术思想深受儒家和道家哲学的影响,强调审美情感与生活体验的融合。

在绘画史上,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艺术思想,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对中国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苏轼的绘画作品展现出独特的魅力,他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成为后人学习和借鉴的对象。

【关键词】关键词: 苏轼, 绘画, 艺术家, 生涯, 背景, 技艺特征, 题材取向, 风格特点, 艺术思想, 艺术追求, 独特魅力, 影响, 地位, 绘画史1. 引言1.1 苏轼的艺术家生涯苏轼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文学巨匠,他的诗词散文被传颂至今,苏轼还是一位出色的绘画家。

苏轼的艺术家生涯可以追溯到北宋时期,他的绘画才华使他在当时的艺术圈内声名远播。

苏轼在文学和绘画两个领域都有着非凡的造诣,他通过绘画表现出对自然、人生和人性的独特见解,展现了他丰富的艺术情感和对世界的独特理解。

苏轼的绘画作品虽然在数量上不及其文学作品,但在质量和影响力上却同样引人注目。

苏轼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厚的艺术修养,成为中国绘画史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之一。

苏轼的艺术家生涯不仅令人钦佩,也启发后人对绘画艺术的探索和追求。

1.2 苏轼绘画的背景苏轼作为北宋时期的文学家、文艺评论家和政治家,其绘画才华也备受世人瞩目。

苏轼在文学方面颇有造诣,而他的绘画才华同样值得一提。

苏轼的绘画背景可以追溯到他在青年时期就开始涉足绘画领域。

苏轼学习绘画的起因可以追溯到他对文学与绘画之间的联系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文人雅士的文学与绘画双修的追求。

苏轼画画的评论

苏轼画画的评论

苏轼画画的评论苏东坡在两首折枝花鸟画的题赞当中写到:“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澹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在诗中,苏轼十分精辟地表达了他的审美理想。

苏轼认为,绘画和诗歌在创作上有着共同地规律,诗歌和绘画都是遵循似与不似之间的审美原则,都重视写意和精神理念的传达,强调认识、把握和表现客观世界,但是不会拘泥于客观世界,不即不离,从而做到对外在形象和内在理念的完美统一。

诗歌和绘画从观察外物到表现物象都要求艺术家全身心地投入,它们所追求的最后境界都是“天工与清新”,“天工”是指自然而然,也就是说要符合大自然的造化,与外在物象有会通之处,那“清新”就是要摆脱人为的繁琐和刻意,要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审美境界。

“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这句话被一些人解读为苏东坡不推崇形似,甚至反对形似、遗弃形似,实则非也。

苏东坡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当中写道:“瘦竹如幽人,幽花如处女。

低昂枝上雀,摇荡花间雨。

双翎决将起,众叶纷自举。

可怜采花蜂,清蜜寄两股。

若人富天巧,春色入豪楮。

悬知君能诗,寄声求妙语。

”在这首诗当中,素数用优美的语言来描绘了画家所画的作品。

状如幽人之竹,貌若处女之花,鸟雀翻飞,花雨摇荡,这样美好的画面展示了一个个生动活泼的自然物象。

当然了,我们在这里看到的作品并不是标本式的,僵死的外形,而是形神的高度契合和统一,更能充分地表现出客观物象的本质特征和生命结构。

苏轼批判了当时很多人持有的庸俗幼稚的审美观念,尖锐地指出了如果以形似作为评价画作优劣地标准,那么这一见解和儿童涂鸦“像不像”的审美观念便别无二致。

他要求人们要突破“论画以形似”的审美藩篱,走出“赋诗必此诗”的牢笼,由形而神,形超理得,进入神韵妙生、天工清新的艺术境界。

苏轼在《净因院画记》当中认为,对于客观物象的认识应该知其“形”,更应该明其“理”,特别是对“无常形”者,更是不可不谨。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审美对文人画的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美学审美对文人画的影响
对 州
艺 术 论 丛
王天 智 陈 文国
“ 清古数笔而神致完备 ” 的边角之景 , 也体现 了南宋 山水 画的 审美特色 , 达到了人与 自然 和谐统一的艺术境界 。 中国山水 画由大山堂堂而至野水孤舟 ,由全景 山水而至 边角之景 皆追 求“ 诗 中有 画 , 画中有诗 ” 的境界 。崇 尚画外之 画,言外之言的中国画家皆以这大 片的空 白视为 自己的用心 所在 , “ 即其笔 墨所未到 , 亦有灵气空 中行” 。正是这无笔墨空 白之处 的“ 边角之景 ” , 使 画面达到 了“ 于无 声处 惊雷” 、 “ 于无 画处 皆成妙境 ” 的“ 道” 的境界 。 清代的石涛绘 画章法布局是形式 多变 ,他没有死板 的按 照古人的方法安排景物 , 而是灵活的运用传统的章法 , 根据不 同的特点 , 遵循“ 师法 自然” 的原则总结传统构 图的不足 , 注 重 表现事物的灵性和生命 的张力。传统的中国山水 画在构 图上 是需要考虑事物见的虚实 , 疏密 , 远近关系如何能够巧妙 的处 理 画面 , 如何能 表现画家心中的“ 第二 自然” 和“ 意境” 是 画家 所追求 的最高境界。 石涛能够扬 长避短 , 认识到古法的优点和 不足 , “ 贯通一气” 的将画面的整体感加强 , 用独特 方法来处 理 构图的不足 。 除了对古法的研习 ,石涛在观察和分析的基 础上对 自然 的景物进行提炼 、 选择和概括 , 经过他的加工将 自然之景物呈 现出来 。他在《 画语 录・ 姿任章第十八》 中提到 “ 吾人之任山水 也, 任不在广 , 则任其可制 ; 任不在多 , 则任其可易。非易不能 任多 , 非制不能任广。 ” 也就是说不能完全 照搬所有的山水 , 必 须提炼和加工 , 不能什么都想表现 , 一定要有所取舍 , 。 所以石 涛提出了“ 截断” 的构图方法 。 石涛的构 图善于运用虚实 的结合和 留白,是观画的感官 上有不紧不 闷的感觉 , 使得画面上的的景物更加 突出和明显 。 在他的小 幅作 品中大片的留自和集 中的景物形成 了非常强烈 的对 比, 给人一种新起点官 爵, 在空 白处点缀的小景物则是画 片平衡 , 在章法上加强了多样 的统一性。 而大幅的作 品之 中景 物较多 , 布置繁密 , 却都遵循 师法 自 然 的特点淋漓尽致的呈现 在石涛的山水 画构 图中。 石涛的画并没有一个统一的风格 ,而石涛绘画风格 的多 样性是一个独特 的特征 。 在整个画坛 , 几乎所有的绘 画大 师的 绘画都有其 自己固定的风格模式 ,石 涛则一直秉格并且形式 多变 的风格 。石涛 并不像八大山人那样用笔简练 , 他总是 自由豪放的用笔 , 正 因 如此才成就了石涛那淋漓尽致和 自然流淌 的魅力。 文人画是中国绘 画史上一个及其重要 的发 展阶段 ,它独 特 的审美取向和表现方法对我国后世 书画教育 中产 生了积极 的影 响。文人书画以不 同于 院体画的另一种典 范意义对 后世 绘 画艺术 的发展具有积极 的历史意义 ,对中国传统 文人 画教 育中的审美倾 向的发展 和改进产生了深远 的影响 。 参考文献 : 【 l 】 吴冠 中. 笔 墨等于零[ J ] . 明报, 1 9 9 2 , 3 ( 3 ) : 8 — 8 . [ 2 ] 葛路. 宋代 画论 中反 映的文人 审美观 [ J ] . 文化艺术 出版

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

苏轼的绘画美学思想研究作者:高雨洁来源:《美与时代·中》2022年第03期摘要:苏轼是一个知识渊博的人,他不仅在诗词、散文和书法上登峰造极,在绘画创作上也有很高的造诣。

从诗画相通、绘画创作以及绘画评论三方面对苏轼绘画的美学思想进行详细分析,论证苏轼在绘画方面的巨大成就。

关键词:苏轼;绘画;美学思想;诗画相通作为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轼是一个多才多艺的奇才,在仕途上,苏轼每到一处地方当官便兴修水利,造福当地的百姓;在散文上,苏轼与韩愈、柳宗元、欧阳修齐名,并称为“千古文章四大家”;在诗词上,苏轼开创了与婉约派并立的豪放派,丰富了词的意境,与辛弃疾并称为“苏辛”;在书法上,苏轼用笔丰腴跌宕,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为“宋四家”;在绘画上,苏轼画风超然,善画枯木、怪石和劲竹,代表作有《枯木怪石图》,其《苏东坡集》对后世的绘画理论产生了深远影响。

一、诗画相通的美学思想(一)诗画本一律魏晋南北朝时期,我国的绘画艺术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发展,在此之前,绘画的工作通常是专门交给工匠去完成,而在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创作进入了繁荣时期,绘画也在文人阶层流行起来,其中王微所作的《叙画》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绘画的地位。

到了唐朝之后,绘画迎来了繁荣时期,绘画大家张彦远顺势提出“书画同体”的论点,更进一步提升了绘画的地位。

在宋朝,苏轼在“书画同体”的基础上提出了“诗画一律”的美学思想,从根本上肯定了绘画的历史地位。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诗歌具有很高的地位,是文人骚客寄托心中抱负、抒发心中情感的一种高雅艺术,《诗经》也被列入“五经”之中。

东汉时期,思想家王充在其著作《论衡》中首次将诗和绘画放在一起论述,他认为在教化方面绘画要隐晦许多,并不像诗歌那样容易理解。

西晋时期,陆机将绘画与诗歌联系起来并产生了诗画相通的相关论述,他认为诗歌具有“宣物”的作用,能通过言语表达诗人的感情,而绘画则有“存形”的功能,能够通过形象的方式表露画家的思想,虽然两种艺术的表达方式不同,但是殊途同歸,最终都达到了至善至美的功用。

“神似”与“形似”--从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看其书画观

“神似”与“形似”--从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看其书画观

“神似”与“形似”--从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看其书画观“神似”与“形似”--从苏轼《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看其书画观苏轼为北宋著名诗人和画家,他在论诗、画的时候重在内在精神,轻外在形貌,他在《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其一中明确表达出了这种观点:“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

边鸾雀写生,赵昌花传神。

何如此两幅,疏淡含精匀。

谁言一点红,解寄无边春。

”1[1]现在已经不能见到王主簿所画的这幅作品了,但从该诗中可以看出,东坡认为“诗画本一律”,其主导思想是一致的,即不能囿于形,不能单纯追求“形似”,这样是达不到较高水平的。

只有抓住画中主导的一点,即“画眼”所在,哪怕只是“一点红”,也能透出无边的春色!而这点精神是最重要的,否则只是庸品而已,是不耐看的。

从该诗中可以看出苏轼论诗、画时强调“神似”,认为“形似”次之的观点。

一、对“神似”的重视“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

赋诗必此诗,定非知诗人。

”苏轼把“神”放在首位,认为“形”是次要的。

其实苏轼的做法,是符合艺术规律的。

对于书法与绘画,甚至包括诗歌在内,都应该有一定的艺术性,对细节的忽略有时候是为了更好地表现内在的精神。

对于苏轼的研究应注意其注重艺术的特质,王水照先生在《生活的真实与艺术的真实——从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谈起》(收在王水照著《苏轼研究》中,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一文中指出:“诗歌中的自然形象,不是诗人对客观事物一般属性的简单模拟,而是他心灵中对自然美的捕捉和再现,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

对于苏轼这首诗的意境来说,河豚究竟何时何地才是‘初上’的争论,没有什么重要性,即使它或许有悖于科学常识的真实,却真实地描绘出一幅春机勃发的图画,满足了艺术创造者和欣赏者的审美要求。

”可以说是深刻领悟到了苏轼论诗以“神似”为主的思想,领悟到了苏诗的真谛!为了更好地说明自己的观点,苏轼在《又跋汉杰画山二首》之一中说:“观士人画,如阅天下马,取其意气所到。

“诗中有画”辨析

“诗中有画”辨析

“诗中有画”辨析袁宪泼【摘要】“诗中有画”是中国古代诗学的经典批评术语,围绕着它,生发出了诗画转化说、诗画相异说和诗画一致说。

究其本意,苏轼所认为的“诗中有画”,是指诗歌要像绘画一样具有相似写意风格,并且这种艺术风格是由绘画主导产生。

围绕着“诗中有画”的争论,反映了不同时代对诗歌形与神关系的不同看法,是一种话语运作的结果。

%“Pictures in poetry” is the ancient Chinese poetics' classic critical terms, around it, formed inter-conversion theory, distinction theory and consistent theory between poetry and painting. The original intention of “pictures in poetry” by Sushi is poetry should be like painting with the same enjoyable style,and this style of art is produced by painting mainly. Debates around“pictures in poetry” reflects the different views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orm and spirit of poetry. It is the result of discourse operation.【期刊名称】《南昌航空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年(卷),期】2014(000)001【总页数】6页(P64-68,124)【关键词】“诗中有画”;形与神;天工;苏轼【作者】袁宪泼【作者单位】天津师范大学,天津 300387; 南开大学,天津 30007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I207.22一、“诗中有画”的争议自从苏轼在《书摩诘蓝田烟雨图》中评价王维画作云“诗中有画”和“画中有诗”后,“诗中有画”以它强劲的力量流播后世,几乎成为一种诗学批评的套语,使他带上了经典性。

苏东坡书画的象外人生

苏东坡书画的象外人生

苏东坡书画的象外人生作者:易雨晴来源:《青年文学家》2011年第24期摘要:苏东坡的文人画理论对中国宋代以后的绘画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文人画理论的实际奠基人。

苏东坡传世的画作不多,这幅《枯木竹石图》便是稀有珍品。

隐藏在这幅图中的,除了我们眼见的枯木丑石之象外,还有虽枯而不朽,虽丑而不陋的象外之意。

关键词:苏东坡;文人画;象外之意作者简介:易雨晴(1989- ),女,汉族,四川乐山人,河北大学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书法艺术理论研究。

[中图分类号]:J20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1)-24-0238-01苏东坡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为宋时四大家之首,词开豪放一派,更奠基了中国士人画理论,以不多的笔墨开启了中国美术的崭新篇章。

他一生屡遭流贬“历典八州”、“身行万里半中国”,但总能以妙到毫巅的笔墨来表现和抒发自己的“象外人生”、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为后世提供一种理想的人生范式。

一零八四年,东坡“诗不能尽,溢而为书,变而为画”为我们“变”出了枯木竹石图。

这年,东坡于朋友家乘酒兴作此图,取其惯画的枯木、丛竹、怪石为象。

图中一怪石蹲于左,圆润却不失嶙峋,极富质感与真实。

怪石本身的画法随兴自然,颇有行草书法之韵。

说其怪石,东坡却名之曰:石文而丑。

怪石左上方露着几丛嫩竹,竹为东坡所喜,“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古代文人以竹为图者甚多,而东坡一反节节而为的常法,他认为“节节而为之,叶叶而累之,岂复有竹乎?”一反常规,在图中以丛竹替之。

虽为丛竹,其画法却以书法入之,“剔枝用行草法得参差生动”,鲜活地实践了他“书画同源”的艺术主张。

与西洋绘画严格的写实手法相比,这种画法对三维空间的要求更为灵活,容许省略、以虚代实、计白当黑,并以发挥线的功能为主要表现手段。

图右紧贴怪石为一株虬曲的枯木,虽为枯木,但枯而不朽,反倒给人以不屈的生命张力。

在构图上,枯木右倾弯曲而上,顶部枝桠似极力向右伸展的鹿角,既弥补了右边的空白,使其不显突兀,更使观者的想象力突破图的局限,大有“笔尽而意不止”之境。

浅论苏轼绘画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浅论苏轼绘画的审美观和创作观

名作欣赏 / 苏轼研究 >浅论苏轼绘画的审美观和创作观⊙崔广生[阳泉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山西 阳泉 045200]摘 要:苏轼作为宋代的文学大家,除了诗词文赋方面的巨大成就,在绘画特别是文人画的兴起与发展史上也有着重要地位。

苏轼在艺术上追求“不拘形似”“得之象外”“文以达心,画以适意”的创作原则,境界上则追求“天工清新”“萧散简远”、反对“雄放”而力求“平淡”的审美情趣,研究苏轼的绘画理论对宋代乃至以后各代的作品进行深入探讨大有裨益。

本文从创作思想与实践两个方面,从苏轼的画作和论画的诗文入手,对其绘画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关键词:苏轼绘画 诗画一律 画以适意 有道有艺苏轼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

在文学成就方面,苏轼可以说是北宋中期的文坛领袖,除了诗、词、散文等文学创作,苏轼在书法、绘画等方面也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苏轼善书,尤其擅长行书、楷书,与黄庭坚、米芾、蔡襄一起并称为“宋四家”。

现留存的作品有《赤壁赋》《洞庭春色赋》《黄州寒食诗》《中山松醪赋》《祭黄几道文》等。

苏轼工于画,尤其擅长墨竹、怪石、枯木等事物的描画,留下来的著名绘画作品有《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苏轼在绘画方面理论颇丰,自成一体,对后世影响深远。

例如重视神似、主张画外有情、画要有寄托、反对形似、提倡“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提出了“士人画”的概念,为“文人画”的形成与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

本文从创作思想与实践两个方面,从苏轼的画作和论画的诗文入手,对其绘画理论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

一、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是苏轼题画诗《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中的点睛之句,已经成为论画与论诗的名句。

天工意为自然形成,无须雕琢,形容技艺高超,清新则是作画或者作诗的审美追求。

苏轼认为作诗与作画的要求和规律在本质上其实是一样的,就是都需要有自然的工巧和清新的风格。

苏轼的这种“天工与清新”的审美追求,可追溯至庄子的美学思想。

浅析文人画的诗性审美特征

浅析文人画的诗性审美特征
期 的 演 变 后也 随之 产 生 了。

迹 。倪瓒评 说 :秋风兰 蕙化为茅 , “ 南国凄凉气 已消。 只有所 南心 不 改, 泪泉和 墨写离骚。 王冕 的梅花 热烈奔放 , ” 其诗 恣肆豪迈 , 二 者都体 现 了王 冕 的狂 狷不 羁和磊落钦 奇。郑板桥 有诗 云 :衙 斋 “

中国绘 画经历 了重形、 重神的发展 阶段 , 唐代诗人兼 画家王 维提 出了诗 画结合 、 创造诗 情画意境 界的主张 , 宋代苏轼 、 米芾
分别提 出画 中之“ 气” 意似” 此“ 即诗性 的审美境 界 。 意 和“ , 意” 苏轼在《 鄢陵王主簿所 画折枝》 书 中说 :诗 画本 一律 , “ 天工 与清 新。 又在 《 ” 欧阳少 师令赋 所蓄石屏》 中说 : 古来 画师非俗 士 , “ 摹 写物象略与诗人 同” 由此可见 , 画的创作 手法是相通的。苏 。 诗 轼在《 书摩诘< 田烟雨 图> 时又称王维 的作 品“ 中有画, 蓝 》 诗 画中
山水 , 悟诗 家 三 昧 , 而 日远 人 无 目, 水 无 波 , 山无 皴 。 此 三 昧 远 远 ”
画与诗的关 系则 比较 密切 , 所体 现 的诗 性审美特征 主要表现在
以下 几个 方 面 。

就是“ 略具笔墨、 不着 一字” 。所 以, 不论 学诗 、 学画, 工夫都在诗 画之 外。
竹 《
浅析文人画 的诗性审美特征
口尹 慧青

要: 文人画作 为具有一定范畴的画种具有极 其丰 富的文化 内涵,
有诗” 又称杜 甫诗为“ , 无形画”韩 干画为“ 、 不语诗” 。
甚 至 与诗 歌 在 文 学 中的地 位 相 同。 笔 者从 文人 画与 中国 古诗 相 通 的 创 作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苏轼(1037年-1101年)是中国宋代文学家、文学理论家、书法家、篆刻家、绘画家,被称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绘画作品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并且与他的文学作品密切相关。

苏轼在绘画方面主要从事山水画创作,他的绘画特征和艺术思想的形成与其人生经历、文学才华以及对古人艺术的研究都有关系。

首先,苏轼的绘画特征表现在他对于自然景物的写实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上。

他常常以真实的笔触和丰富的绘画技巧刻画山水形态和景物细节,使观者感受到画面的相对准确和真实。

他的细腻入微的笔触展示了他对自然景物的敏锐观察力和独特的艺术才能。

同时,他在绘画中也注重表达个人的情感和情绪。

苏轼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相融合,通过笔墨的运用,表达自己对自然的喜爱和对人生的思考。

其次,苏轼的绘画特征还表现在他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上。

苏轼深受古代文人绘画的影响,如韩干、李公麟等,尤其推崇北宋以来的文人绘画传统,他对古代绘画的研究有很深的造诣。

他吸收传统艺术的精华,加以继承和发展,在传统中注入新的元素和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风格。

他将文人雅致的品味与绘画技巧相结合,形成了具有苏氏风格的作品。

苏轼的艺术思想的形成与他的人生经历、文学才华以及对古人艺术的研究密切相关。

首先,苏轼曾经历政治斗争和流放等不幸经历,这些经历使他对人生有了深刻的思考和对自然的向往。

他将自然景物视为逃避世俗疾苦的精神寄托,通过绘画表达了自己追求心灵自由和宁静的愿望。

其次,苏轼是中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文学家之一,他对文学的追求和对诗词的巧妙运用也影响了他的绘画创作。

苏轼在绘画中注重意境的表达和诗意的描绘,通过笔墨的运用来创造独特的艺术效果。

最后,苏轼是古代艺术的热衷研究者,他对古代绘画的研究和模仿使他对古人绘画的技法和艺术才华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把握。

他通过对古代绘画的学习和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使他的绘画作品更具有古人的神韵和艺术魅力。

总之,苏轼的绘画特征和艺术思想的形成与他对自然景物的写实描绘和个人情感的表达,对传统艺术的继承和创新,以及他的人生经历、文学才华和对古人艺术的研究密切相关。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

浅析苏轼的绘画特征及其艺术思想的形成在中国绘画史的历史长河中,宋代可以说是举足轻重,无可替代的一个时期。

这一时期的绘画形成了空前繁荣的景象。

在院体画派的基础上产生了文人画这一新兴画派。

以苏轼为代表的文人画追求“尚简”,“尚神”,“尚意”的审美意趣,对艺术要求是不拘于形似,而要得其“常理”、“得之象外”,抒发主观情思。

对后世的画家影响深远。

一、艺术特征苏轼从中年开始从事绘画,流传下来的作品较少,最具代表的作品是《古木怪石图》。

从这幅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苏轼绘画上的一些艺术特征。

《古木怪石图》画的是一块怪石于左,怪石左上露出一些碎小丛竹,怪石之右画一株虬曲的古木,倾斜而上。

古木有枝无叶,怪石与古木皆用清淡,空灵,松散之笔似勾似擦,草草而成。

土坡一笔带过,怪石似卷云皴,实则无皴法,信手写出,不求形似,不具皴法。

体现出一种“萧散简远”,“古雅淡泊”的意味。

米芾曾这样评价这幅画“子瞻作枯木,枝干虬屈无端,石皴硬亦怪怪奇奇无端,如其胸中盘郁也。

”认为苏轼所画的枯木,石头,枝干盘缠曲折,石纹奇怪皆无一定法度的画风,认作是苏轼胸中的郁闷盘结而发。

画家将自身的内在精神与外在的自然表现对应在一起,表现出极佳的意境。

苏轼想以大刀阔斧的写意笔法来改造宋代严谨精细的书画实践,要冲破创作对象外在形式的束缚。

由此看出,苏轼所推崇的艺术境界是“萧散简远”、“简古”和“澹泊”。

二、绘画思想绘画作品体现画家的绘画风格,绘画风格反映画家的主流思想。

苏轼的艺术思想主要体现在他所提出的几个理论观点上,如“常理”和“常形”、“象外”“身与竹化”等。

苏轼首次提出“常理”和“常形”两个概念是在熙宁三年(1070)《净因画院记》里: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

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常形之失,人皆知之。

常理之不当,虽晓画者有不知。

故凡可以欺世而取名者,必托于无常形者也。

虽然,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重提“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的绘画理念及其它

重提“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苏轼的绘画理念及其它

了 。其实不然 。中国画作为华夏 五千年文 明的衍生物,其 中
承 载着 深 厚 的 文 化 信 息 ,这 里 要涉 及文 化 品位 、审 美 内涵 等 多 方 因素 。 苏 轼 所 言 “ 画 以形 似 ,见与 儿童 邻 ” 而 论 ,乃 为 中 国 传统 绘 画 思 想 中最 有 代表 性 的审 美 命 题 之 一 。 因此 我 们 重 提 “ 画 以形 似 ,见 与儿 童 邻 ” 自然 显 得 很 有 必 要 。 论 , 苏轼 的这 段 言 辞 , 们 且 不论 他 是 在 何 种情 况 下所 作 的 , 我 单看 后 世 对 此 评 论 纷 纭 ,褒 贬 不 一 ,就 足 以窥 其 影 响 。
文/ 张友宪
【 内容 摘 要 】 对 于 苏 轼 所 言 “ 画 以 形 似 , 见 与 儿 童 论
定知非诗人。 ”夫所责 于画者 ,为其似耳:画而不似 ,则 如勿画。命题 而赋诗 ,不必此诗 ,果为何语 ! 然则,坡之 论非欤 ? 日:论 妙在形似之外 , 而非遣其形似;不窘于题 ,
【 键词 】 关 苏轼 论 画 以形 似 , 见 与 儿,未能正作一木一石 ,而 托云烟杳霭,谓之气 象;赋诗 者,茫昧僻远,按题 而索 之 ,不知所谓,乃 目格律高 尔。不求是 而求奇,真伪 未 知 , 而 先论 高 下 , 亦 自欺 已 矣 。 岂坡 公 之 本 意哉 !
而 要 不 失 其 题 。 如 是 而 已耳 。 世之 人 不 本 其 实 , 无得 于
邻” ,古往今来, 论者 多有述及。笔者以为,中国画发展至今 ,
重 “ 似 ” 已经 成 为 最 明 显 的发 展 趋 向 ,且 似 乎 “ 似 ” 的 形 形
问题也 已经解决得差不多 了,但其实不然。中国画作为华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苏轼的“象外”绘画观
发表时间:2017-02-22T14:06:16.633Z 来源:《文化研究》2016年11月作者:刘贤[导读] 境界上求“简远”“澹泊”“清丽”。

反对“剑拔弩张”,主张“绵里藏针”式的含蓄,力求“平淡”。

河北省文联
摘要: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散文、诗词、书法等方面都取得非凡成就,在绘画理论上影响也很深远。

苏轼的绘画观散见于他一生的诗词、散文中。

苏轼所宣扬的文人绘画,在功能上,是为了“自娱”“取乐于画”。

在艺术上要求得其“常理”“象外之意”,抒发主观情思。

境界上求“简远”“澹泊”“清丽”。

关键词:苏轼象外
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散文、诗词、书法等方面都取得非凡成就,在绘画理论上影响也很深远。

苏轼的绘画观散见于他一生的诗词、散文中。

对苏轼画论最著名的莫过于那句“作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

明清以来画坛上出现一股不求形似的所谓“写意”之风,对那些横涂竖抹、形象扭曲的作品,就被不少人怪罪于苏轼的这句话,其实这是曲解了苏轼的绘画观。

北宋画院既以黄筌、黄居寀的作品风格为标准样式,追求“形似”画风,并且成为一条重要的评画标准。

皇家画院的画风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品评倾向,很显然,如果整个社会都以像不像(“形似”)来作为评画的标准,只能说是艺术鉴赏能力的低下。

苏轼在这种“世风日下”的环境中,提出“作画以形似,见于儿童邻”,用意是积极的。

绘画是造型艺术,形象的表现是必须的,对这一点,苏轼并不否认,他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出世间万事万物,分“有固定形态”和“无固定形态”两大类:“余尝论画,以为人禽宫室器用,皆有常形;至于山石竹木,水波烟云,虽无常形,而有常理。

常形之失,止于所失而不能病其全;若常理之不当,则举废之矣。

以其形之无常,是以其理不可谨也。

”(出自《东坡集》)从造型要求上说,有一定形状的对象当然比没有固定形状的对象容易塑造,而无固定形态的对象也会有一种内在的合理的“律动关系”。

只要掌握了这个“理”,无形之物也可以很好的表现,在他们看来,所谓“理”,不仅包括“物以类聚”,还有对象之间的合理安排:“山之人物以标道路,山之楼观以标胜概,山之林木映蔽以分远近,山之溪谷断续以分浅深,水之津渡、桥梁以足人事,水之鱼艇、钓钩以足人意”(《林泉高致》)。

那种“桥不登岸,人大于山”的现象是“不合理”的,即不符合人在自然观察中的感受。

可见,苏轼并不反对“形似”,他只是把“形似”和“合理”作为品评绘画的前提,并非如北宋画院那样在客观上把绘画引入绝对准确的“形似”表现极端。

苏轼在“形”“理”之外,提出绘画贵在“象外”之“意”。

苏轼所说的“意”,是指画面上的一种意境,一种构思的完整体现。

苏轼在《凤翔·八观》中说道:“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从出可以看出,苏轼认为吴道子的画虽然“雄放”“妙绝”,但和王维的画比,就逊色。

因为王维的画“得之于象外”。

苏轼高度赞扬文同画,也是因为“时时出木石,荒怪轶象外”(《文与可画筼筜谷偃竹记》)。

苏轼在《欧阳少师令赋所蓄石屏》诗中又谓:“审机巧思无所发,化为烟霏沦石中。

古来画师非俗士,摹写物象略与诗人同。

”他要求作画和作诗一样,主要表现情思,也就是“象外”。

他还赞扬燕公山水画:“浑然天成,粲然日新,已离画工之度数,而得诗人之清丽也。

”(《东坡题跋》下卷《跋蒲传正燕公山水》)
如果要联系苏轼在书法、诗歌中的议论,更可看出他对艺术境界的最高要求。

他在《书黄子思诗集后》中谓:“予尝论书,以为锺、王之迹,萧散简远,妙在笔画之外,……至于诗亦然,……独韦应物、柳宗元发纤秾于简古,寄至味于澹泊,非余子所及也。

唐末司空图崎岖兵乱之间,而诗文高雅,犹有承父之遗风。

其论诗曰‘梅止于酸,盐止于咸,饮食不可无盐梅,而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他提出艺术的最高境界是“萧散简远”“简古”“澹泊”“其美常在咸酸之外”。

对于以狂放著称的怀素、张旭书法,苏轼极为反感,乃至大骂不休,在《题王逸少帖》诗中说道:“颠张醉素两秃翁,追逐世好称书工。

何曾梦见王与锺,妄自粉饰其盲聋。

有如市娼抹青红,妖歌嫚舞眩儿童。

”他大骂怀素、张旭浅薄,对“萧散简远”的锺、王书法,他反复称道,称为“谢家夫人”(即端庄淡雅),又说“谢家夫人淡丰容,萧然自有林下风”。

(《苏轼诗选注》)苏轼还称自己书法“如绵里裹针”,外柔而内刚。

在《历代诗话》中记载苏轼诗有:“大凡为文当使气象峥嵘,五色绚烂,渐老渐熟,乃造平淡。

” 苏轼所宣扬的文人绘画,在功能上,是为了“自娱”“取乐于画”。

在艺术上要求得其“常理”“象外之意”,抒发主观情思。

境界上求“简远”“澹泊”“清丽”。

反对“剑拔弩张”,主张“绵里藏针”式的含蓄,力求“平淡”。

参考目录:
1、《历代诗话:中国文学研究典籍丛刊》(清)何文焕/辑中华书局 1981年
2、《中国画论类编》俞剑华编著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0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