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阳史话之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庆阳史话之一:周懒王还是周赧王
甘肃人是这样说的:
周懒王坐镇庆阳时,庆阳城发大水,洪水围住了全城。周懒王带领百姓划着木船沿整个河道检查,最后发现下游板桥附近有一座小山横在河中间,挡住了水的去路。
周懒王发动民众把小山挖了一个豁口,让水能够流出去,可是白天挖了一天的山到了晚上又合在一起了。一直持续了好几天,一直到第六天时,人们越来越纳闷,白天挖开,晚上怎么又长住了,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天晚上,周懒王很郁闷,来到城墙头上,提着酒坛子,坐在一块大石头上喝闷酒。突然,听到有人说话,看了看周围没人,最后一听,在城头外边洪水中有两个蛟龙头若隐若现,原来是他们在说话呢,其中一个蛟龙说:“如果明天中午他们把我们杀不了的话,庆阳这块宝地就属于我们了,洪水永远就放不出去,我们就可以兴风作浪,要怎么样就怎么样。”另一个蛟龙问:“我们怎么做他们就杀不了我们呢?”,“只要他们找不到我们的龙脉,我们永远都是安全的”。
周懒王一听,原来是这家伙在作怪啊。可龙脉到底是个啥样的东西呢?周懒王又一筹莫展了,他苦思冥想着,想着想着,他感觉有一丝困意,不知不觉靠在城头上睡着了。忽然他看见天空中飞来一只飞鸟,口中衔着一根马莲草,猛然惊醒,原来是一场梦。
第二天天未亮,周懒王又带领民众去开山,忽然他看见在山的南边长着许多马莲草,且很茂盛,他猛然想起昨晚梦中的经历,于是让带来的民工专找马莲根挖。有几根比较粗的马莲根直直长到了山里面,他们顺着向下挖,有人不小心挖断了其中最粗的一根,突然,一声惊天动地的惨叫,一股殷红的鲜血从马莲根中冒出,整个一条河都被染成了红色,以后好久都是红的。
继而那座山自然崩塌,河水一泻而下。庆阳城恢复了往日的面貌,人们又可以安居乐业了。
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周懒王的功绩,将他当年开山的地方叫做斩山湾,将大水流经的这条河起名马莲河。如今马莲河水依旧流淌,在斩山湾河心中还可以看到有一块红色的圆石头,据说那是当年留下的龙心。
陕西人是这样说的:
民间传说,先周的时候,周人认为豳地龙气呈祥,气势非凡,把这里选为立国之处,名为豳国。到了周郝王的时候,有人报告说石龙窝到七星台一带,龙气积聚,就问左将:“这是怎么回事?”左将回答说:“恐怕有圣人要出世了。”周王听了这话,大吃一惊,豳地要是出了圣人,我这江山还坐得稳么?风水先生说,要保江山永固,就必须斩断龙脉。
周王于是让风水先生到处找龙脉,结果就到早饭头村到龙高南村一带的泾河河谷地带找着了。就派豳地人牛大人在龙门斩龙脉。牛大人到了牛王岭前,万民求告,“风水宝岭,是万万斩不得的。”面对乡里乡亲的求告,牛大人心想,不斩龙脉,违了周王的圣旨,是死罪;斩了龙脉,又会伤了豳地的人脉,对不起家乡人。在这万般无奈的两难选择之中,牛大人选择了吞金自杀。
周王听说后,又派了左将来斩龙脉。左将先在彬县城北的七星台上向上天祷告,并在七星台埋了个镇压石。本来彬县要出三斗六升芝麻数儿的官,结果经左将这一镇,彬县就很难出大官了。随后,泾水被斩断,成了“断泾”,程家川的山梁被斩断,成了“独堆”,山梁斩断的地方叫斩断山。
本来这龙脉就是周人自己的龙脉,结果斩龙脉后斩断了周人自己的龙脉,周朝的八百年王业随后也就完蛋了。豳地出的那些人才本来也是周人自己的人才,经周王这一斩,龙脉没有了,国家的人才基础也没有了,亡国就是不
可避免的了。此后秦腔《斩断山》戏词中就有了:“周懒王坐庆阳龙脉斩断,闪上了十七国要夺江山”的戏文。
至于传说中的这个周懒王是周老王鞠陶还是东周最后一个皇帝周赧王,现在众说纷纭,因为周老王鞠陶确实兴修水利斩了龙脉,但老戏中说周懒王坐庆阳龙脉斩断,闪上了十七国要夺江山,意思是说周懒斩断了龙脉以后,天下大乱周朝江山就要完蛋了,这显然又是指周赧王,周赧王是没落时代的帝王,而周老王是开国之王,他们两者之间有很大区别,赧、懒读音十分相近,可能是民间传说搞混了。有人说周老王很懒,放羊的时候画地为牢,但是没有羊敢出他划的圈圈。羊儿自己吃草,他自己睡了,人们认为他很懒,所以叫他周懒王。有些学者考证,这个周懒王就是周老王鞠陶,是公刘之父。由这个传说我们可以看出,是周懒王派左将来祭的,以镇压彬县的人脉。
戏里面是这样唱的:
“周懒王坐庆阳龙脉斩断,后露出了一十八国大动刀鞙。十八国临潼会上数你好汉,哪一个不晓得子胥魁元。单手儿举千斤你色不改变,直吓得各国王爷都进宝单。”
庆阳当地的百姓之所以熟知周懒王而不知周赧王,主要是受了这部戏的影响,那么这部戏到底唱了一个怎样的故事,与伍子胥又有什么关系呢?
到过西安骊山西绣岭第三峰的人,都会记得山峰上有一座庙宇叫朝元客,在朝元客的南边有一个土台,叫“斗宝台”。据说这是春秋时期十八国诸侯斗宝的地方。就是在这里,伍子胥一鸣惊人。
原来,在春秋时候,天下大乱,周朝已经名存实亡。各诸侯国割据一方,你争我夺,都想扩大自己的势力范围。当时秦国经过数代君王的努力,到秦景公的时候,势力已经在各诸侯国中已经比较强大的了,依仗自己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势力强大,总想称霸诸侯。为达到这个目的,秦国想出一个坏主
意:邀集各国诸侯,各带宝物,来临潼山斗宝,斗赢了的,便拜为王;斗输了的,就要称臣,而且以后要年年进贡,岁岁来朝。当然秦的目的绝不仅仅是为了斗什么宝,他是想称霸。秦王还派大将领兵把守潼关,只放得各国诸侯和几个侍从进来,不许放带领的军队进来。
这消息传到楚国,楚平王一听,就慌了手脚。急忙召集群臣商议,但议来议去,却找不出一件令人心服的宝物来。楚王只好传令全国军民人等火速献宝。可是献来的盆盆罐罐,没有一件能称得上“国宝”的。怎么办呢?可楚平王给难坏了,不去赴会吧,怕有失国体,还会得罪秦王,再者说,楚国也早就想称霸诸侯,一直野心勃勃的,怎么能失去这个大好的机会呢?去吧,又没有什么国宝可带,比不过别的诸侯,岂不是很丢人,有失大国的威风。一天,楚平王又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臣们都为这件事搅尽脑汁,谁也想不出好的办法来。
正在此时,忽听得殿外有人禀报:“有人献宝!”楚平王一听,有点不耐烦了,一次又一次所谓献宝已经让他感到失望了,不过他还是让献宝人进来了。一看,呵,还以为是谁呢,原是大臣伍奢的二儿子伍员,字子胥。便问道:“你一个黄毛孩子,来凑什么热闹?有何宝献上?”伍员答道:“陛下,万物以人为贵,臣下我就是一个宝贝,请陛下把我献出去吧。”楚平王一听,很生气:“你小小年纪,有何本事,竟然口出狂言,来人,给我赶下去。”马上跑上来几个近卫,可是怎么拉也拉不动小伍员。国王一看,呵,这小子还有点本事。就听伍员说:“陛下,臣下自幼练得百般武艺,能力举千斤。臣若能随陛下前去,定保陛下平安无事。”楚平王见伍员说地有道理,又让伍员表演一番,确信伍员说话不假。最后,楚平王决定让伍员保驾,前往临潼斗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