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基础学习知识原理在线课后复习3-100分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是一种科学的社会学说,它以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代表,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

作为马克思主义学习者,我们需要对其基本原理进行深入的复习,以进一步加深对这一理论的理解和掌握。

一、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唯物史观。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生活是社会存在的基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根本动力。

因此,经济基础的变革必然会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

二、阶级斗争阶级斗争是马克思主义的另一个重要原理。

马克思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而社会存在是由各种不同的阶级矛盾构成的。

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不可避免地会引发阶级斗争。

这种斗争最终会导致社会形态的变革。

三、剩余价值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创造的价值远远大于他们所得到的工资。

这部分价值被资本家占有,形成了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的产生是剥削的根源,也是资本主义社会不可避免的矛盾之一。

四、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是马克思主义的目标之一。

马克思认为,只有通过革命推翻资本主义制度,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才能最终实现社会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的特点是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

在社会主义社会中,劳动者将不再受到剥削,社会财富将更加公平地分配。

五、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基础。

马克思主义认为,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研究社会现象,才能揭示社会发展的规律,为革命实践提供科学的指导。

科学社会主义的核心是对社会历史的科学分析和对未来社会的科学设计。

六、国际主义国际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原则之一。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的解放是全人类的解放。

因此,国际主义要求各国无产阶级联合起来,共同进行革命斗争,推翻国际资本主义体系。

国际主义强调全球范围内的无产阶级团结和合作,以实现共同的目标。

七、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马克思主义理论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其思想对于解决当代社会问题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复习必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前三章复习必考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它的阶级属性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师傅安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狭义: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广义: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时间想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黑格尔、费尔巴哈)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圣西门、傅立叶、欧文)第一章3.世界观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

4.方法论方法论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所准讯的根本方法的学说和理论体系5.哲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6.哲学基本问题1.意识和物质、精神和自然界,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

2.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7.马克思物质观的理论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重要的思想理论课程,它是培养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和思维方式的基础性课程。

本文将通过复习资料的方式,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进行全面回顾,以加深对该课程的理解和掌握。

下面,我们将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基本原理以及当代价值三个方面进行概括性介绍。

一、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起源于19世纪的德国,其思想家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批判。

他们认为,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了上层建筑,而剥削和阶级斗争是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特征。

基于对这一现实的认识,马克思主义提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和建立社会主义社会的理论,成为国际无产阶级运动的指导思想。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1. 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之一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一种关于世界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哲学观点。

它认为世界是物质的、运动的、发展的,并且这种发展是矛盾的、曲折的。

辩证唯物主义还指出,人类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要不断地对客观世界进行实践和认识,以逐步接近真理。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历史发展规律的理论。

它认为社会发展是有规律的,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推动的。

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中,阶级矛盾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要动力。

历史唯物主义强调了阶级斗争的重要性,认为无产阶级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根本途径。

3. 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对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化和系统化总结。

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是继资本主义之后的更高阶段,是消除私有制和剥削,实现人类全面发展的社会制度。

科学社会主义既包括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也包括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积累。

它提出了无产阶级专政、计划经济等重要原则,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指导。

4. 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对于宇宙观、方法论、价值观方面的原则和观点。

其中,唯物论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体论基础,辩证法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思维方法,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目标。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复习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复习哎呀,说起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这可是个让人头疼的事儿啊!不过,既然咱们要复习,那就不能偷懒,得好好儿学一学。

今天,我就来给大家讲讲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个伟大的思想体系。

咱们得明确一个概念,那就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简单来说,这些原理就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观点和理论依据。

它们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我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指南针。

咱们可不能小看了这些原理,得认真学习才行。

咱们从哪儿开始学起呢?其实,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下面,我先来讲讲哲学部分。

哲学部分主要包括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础,它认为世界是一个物质的、客观的存在,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

而历史唯物主义则是辩证唯物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的具体运用,它认为社会历史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人们的观念、制度等都是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上产生的。

咱们说说政治经济学部分。

政治经济学主要研究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规律,包括生产资料的所有制、生产关系、分配关系等方面。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认为,资本主义社会存在着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的矛盾,这种矛盾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和动荡。

因此,为了实现社会的公平和正义,我们需要消灭剥削阶级,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咱们来看看科学社会主义部分。

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理论体系,它提出了一系列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原则和政策。

科学社会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应该通过科学的方法来实现社会主义的目标。

现在我已经给大家讲完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希望大家能够牢记这些原理,将它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

光说不练假把式,咱们还得通过实践来检验这些原理的正确性。

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题和复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后题和复习知识点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答: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反映客观世界特别是人类社会的本质和规律的科学真理,是工人阶级及其政党的思想武器和行为指南,是彻底,完整,科学的思想理论体系。

从狭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的学说体系,主要包括密切相关的三个部分: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

从广义上来说,马克思主义还包括了后人对它的发展。

第一章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观及其特点和基本形式?答:马克思主义哲学人文,所谓实践,就是指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实践的基本特点:基本客观性,能动性,社会历史性。

基本形式:生产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科学实验。

2.如何理解普遍联系?掌握这一原理有何意义?答: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周围的其他事物联系着,每个事物的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同其他事物联系着;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整体,是由无限多样的具体事物构成的联系之网,每一个事物就是这个网上的一个纽结。

意义:普遍联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用联系的观点、整体性的观点来观察和处理问题。

防止只见局部,不见整体,之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形而上学观点。

3、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宇宙的根本规律?答:矛盾揭示了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即一切联系都是对立统一的;矛盾揭示变化发展的源泉、动力和方向,事物的发展是向自己对立面的转化;矛盾是贯穿于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规畴的中心线索,辩证法的其他规律和范畴都是从不同侧面揭示事物的矛盾关系即对立统一的。

把握了对立统一的规律,也就把握住了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4.如何理解意识的本质和能动作用?答: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技能和属性;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

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意识是实践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意识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具有能动的创造性,使物质变精神;意识能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是精神变物质;意识活动对人体生理机能具有能动的调控作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小知识点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27(1)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1.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272.物质的客观实在性303.世界的物质统一性32(2)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1.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342.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37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40(1)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1.事物的普遍联系402.事物的永恒发展41(2)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根本规律1.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及其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432.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相互关系453.事物发展过程中的量变和质变及其互相转化464.事物发展过程中的肯定和否定及其相互转化47(3)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1.唯物辩证法是客观辩证法与主观辩证法的统一482.唯物辩证法是科学的认识方法483.辩证思维方法与现代科学思维方法50第三节,客观规律性与主观能动性54(1)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1.规律及其客观性542.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联系与区别55(2)意识的能动作用1.意识的作用562.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统一57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63(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和认识的主体与客体632.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64(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662.辩证唯物主义和旧唯物主义对认识的不同回答66(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682.从认识到实践693.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70第二节,真理与价值71(1)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1.真理的客观性722.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733.真理与谬误75(2)真理的检验标准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772.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定性78(3)真理与价值的辩证统一1.价值及其特征792.价值评价及其特点813.价值评价的功能与树立正确价值观的意义824.价值和真理在事件中的辩证统一83第三节,认识与实践的统一85(1)一切从实际出发85(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87(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89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第一节,社会基本矛盾及其运动规律94(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1.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942.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及其辩证关系95(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生产力与生产关系100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102(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052、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107(4)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极其特殊形式1.社会形态的内涵1092.社会形态更替的统一性和多样性1093.社会形态更替的必然性与人们的历史选择性1104.社会形态更替的前进行与曲折性111第二节,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112(1)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是社会基本矛盾1122.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113(2)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阶级和阶级斗争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出现的社会现象1152.阶级斗争是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1163.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是认识阶级社会的科学方法118(3)革命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社会革命的实质和根源1192.革命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作用120(4)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20(5)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1221.科学技术革命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1232.科学技术的社会作用具有两重性125第三节,人民群众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126(1)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历史观在历史创造者问题上的对立1272.显示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1283.从社会历史的整体联系和具体过程中认识和把握历史创造者及其活动1284.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1305.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132(2)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1.普通个人与历史人物1332.历史人物在历史的发展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1333.从必然与偶然的辩证统一中理解个人的历史作用1344.评价历史人物必须坚持科学方法134第四章资本主义的行程及其本质第一节,资本主义的形式一级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矛盾139 (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生产1392.资本的原始积累1403.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142(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商品经济生产的历史条件143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1443.价值量的决定1454.价值形式的发展与货币的产生146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1476.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149(3)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1.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和实践意义1512.深化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认识152第二节,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153(1)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基本条件153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与货币转化为资本154(2)资本主义所有制1.所有制和所有权1552.资本主义所有制及其本质156(3)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1.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和资本的不同部分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作用1572.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1593.资本积累1624.资本的循环周转与再生产1655.工资与剩余价值的分配1676.马克思剩余价值理论的意义168(4)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危机1.资本主义基本矛盾1692.资本主义经济危机170第三节,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1)资本主义的国家、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国家的只能和本质171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及其本质172(2)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形成1772.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177第五章资本狐疑发展的历史进程第一节,从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到垄断资本主义182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1.生产集中于垄断的形成1822.垄断条件下竞争的特点1833.金融资本与金融寡头1844.垄断利润和垄断价格185(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1.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作用1862.垄断资本在世界范围的扩展1903.垄断资本主义的实质193(3)经济全球化及其后果1.经济全球化表现1942.经济全球化的动因1963.经济全球化的后果196第二节,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198(1)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198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1993.社会阶级、阶级结构的变化200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2015.政治制度的变化201(二)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和实质1.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2.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实质第三节,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和发展趋势205 (1)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205(2)资本主义为社会主义所代替的历史必然性1.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决定了资本主义必然被社会主义所替代2072.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度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209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13(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2132.无产阶级革命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214(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1.列宁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2172.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220(3)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221(4)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231.无产阶级专政和社会主义民主2232.社会主义民主是新型的民主226第二节,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发展和完善227(1)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认识1.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2272.对社会主义本质和基本特征的认识在实践中深化和发展228(2)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性1.社会主义首先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的原因2312.必须充分认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艰巨性和长期性232 (3)社会主义发展道路的多样性1.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多样性的原因2352.努力探索适合本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发展道路237(4)社会主义在实践探索中曲折前进1.社会主义在曲折中前进的客观性2382.社会主义在自我反战和完善中走向辉煌239第三节,马克思主义政党在社会主义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新型的革命政党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科学社会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产物242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2433.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的党2444.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为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党2455.马克思主义政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原则组织起来的团结统一的党246 (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领导核心1.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革命的领导核心2472.马克思主义政党是社会主义建设的领导核心2473.坚持和改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248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展望253 (1)展望未来社会的科学立场和方法1.在揭示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基础上指明社会发展的方向2532.在剖析资本主义社会旧世界中阐发未来新世界的特点2543.立足于揭示未来社会的一般特征,而不作相近的细节描绘254(2)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1.物质财富极大丰富,消费资料按需分配2552.社会关系高度和谐,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2583.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人类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飞跃260第二节,共产主义社会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1)实现共产主义是历史发展规律的必然要求1.共产主义理想是能够实现的社会理想2632.共产主义理想的实现是历史规律的必然要求263(2)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最伟大的事业1.实现共产主义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标2642.实现共产主义是全人类解放的根本体现265(3)实现共产主义是一个长期的实践过程1.社会主义社会的充分发展和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需要很长的历史时期2652.当代资本主义的灭亡和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转变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2663.正确理解“两个必然”和“两个决不会”的关系267第三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中为实现共产主义而奋斗(1)社会主义是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1.实现共产主义不能超越社会主义发展阶段268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华民族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由之路269(2)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积极投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1.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共产主义必胜的信念271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272。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复习要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体系。

马克思主义是由一系列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构成的科学体系,它是一个完整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不可分割的三个主要组成部分。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相统一学说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整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哲学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哲学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属于一元论。

二元论实质上是唯心主义。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是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

有唯物主义可知论和唯心主义的可知论。

唯物主义及其发展的历史形态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和黑格尔哲学的“合理内核”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是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马克思一生的两大发现:历史唯物主义和剩余价值学说。

物质定义,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反映。

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它存在于人的意识之外,可以为人的意识所反映。

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意义: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实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物质世界的主观映像。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_知识点

马克思主 义基本原理_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知识点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博大精深的理论体系,包含着众多基本原理,这些原理对于我们理解社会、历史和人类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这意味着物质是世界的本原,先有物质而后有意识。

意识是对物质的主观反映,但这种反映不是被动的、机械的,而是能动的。

意识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正确的意识能够促进事物的发展,错误的意识则会阻碍事物的发展。

例如,在社会生产中,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一种物质存在,它决定了人们的生产关系和社会意识。

当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原有的生产关系不再适应,就会引发社会变革,从而产生新的社会意识。

同时,科学的理论和先进的思想意识又能够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二、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多样的,但又是统一的。

世界的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这意味着无论是自然界还是人类社会,都是物质的表现形式,都遵循着物质的规律。

从宇宙的演化到生命的诞生,从微观粒子的运动到宏观物体的变化,无一不是物质的运动和变化。

人类社会的发展也是基于物质生产的基础之上,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各种社会现象和社会关系都是物质生产活动的产物。

三、联系与发展的观点世界是普遍联系和永恒发展的。

联系具有普遍性、客观性和多样性。

任何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周围的事物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这种联系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发展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新事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远大的前途,因为它符合事物发展的规律和趋势。

而旧事物则由于不符合发展的要求,最终会被淘汰。

比如,科技的发展带来了互联网的普及,这使得人们的交流、工作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与各个领域相互联系,推动了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发展。

同时,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新的互联网应用和商业模式不断涌现,取代了一些传统的模式。

四、矛盾的观点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和源泉。

矛盾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书后命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书后命题和答案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简答题1.简述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直接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的组成部分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19世纪英法空想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直接理论来源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以实践为基础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性和革命性都是以实践性为基础的。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来源于实践,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又反过来知道工人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为实践服务,并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发展。

离开了无产阶级和广阔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马克思主义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就丧失了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功能,就是去了存在的意义3.简述哲学的基本问题及其内容和掌握哲学基本问题的意义哲学的基本问题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个方面是物质和意识哪个是本源、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

第二个方面是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问题,主要指思维能否认识存在的问题,即世界可不可以被认识的问题。

这在哲学上属于认识论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答复区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如何答复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哪个是第一性的问题是划分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标准4.简述列宁的物质定义及其重要意义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他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又能被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列宁的物质定义有重要的意义,它指出物质是不依赖于意识的客观存在,同唯心主义划清了界限,它指出物质是可以被人们认识的,同不可知论划清了界限,它指出客观实在性是一切物质的共性,克服了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物质观的局限性5.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发展变化的内在动力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唯物主义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是理解他们的钥匙矛盾分析法是认识的根本方法承认不承认对立统一规律以及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是唯物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的焦点和根本分歧6.简述时间和空间的含义以及他们的绝对性和相对性的关系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和顺序性,空间是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点整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和灵魂,是指导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指导实践的根本原理和基本观点。

本文将围绕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展开,从哲学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社会主义原理等几个方面归纳总结相关知识点。

1. 哲学唯物主义哲学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它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本实体,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其核心观点包括:a)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事物必须从对立统一的角度去看待,强调事物的发展是由内部矛盾推动的;b) 实践观点:实践是认识的源泉和标准,通过实践才能改变世界;c) 人的社会本质:人是社会实践的主体,社会关系对人类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2. 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它强调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人类社会发展是由物质生产力和社会生产关系的矛盾推动的。

相关知识点有:a)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生产关系则是人们在生产中形成的相互关系,二者之间的矛盾是社会变革的源动力;b) 阶级斗争的历史:历史是阶级斗争的历史,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推动着社会向前发展;c) 社会形态的更替:社会由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到共产主义社会的历史演进。

3. 社会主义基本原理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指导下的最高社会理想和发展阶段,其基本原理包括:a) 生产资料公有制: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是公有制,生产资料归全体人民所有;b) 社会主义国家的性质:社会主义国家是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c) 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建设必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注重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全面性。

4. 马克思主义的现实意义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真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作用。

相关知识点有:a) 长期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原则,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 马克思主义与人类命运共同体:马克思主义关注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弘扬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复习要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各章复习要点绪论一、简答题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答案要点】⑴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成果来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又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⑵从其阶级属性来说,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⑶从其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来说,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2.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渊源是什么?【答案要点】⑴德国古典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哲学成果;⑵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尤其是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的理论成果;⑶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尤其是圣西门、傅立叶和欧文的理论成果。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答案要点】见教材P15-18。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政治立场、理论品质和社会理想上得到了集中体现。

(共4 点)二、辨析题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的产物,现在是21世纪了,时代变了,马克思主义己经“过时”了。

【答案要点】这一观点是错误的。

马克思主义是在实践中产生的,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

它虽然诞生于19世纪,但没有停留于19世纪;它虽然产生于欧洲,却跨越欧洲影响了全世界。

马克思主义的不断发展,除了马克思恩格斯根据实践的发展对自己创立的理论不断充实和完善外,其后首先是由列宁等马克思主义者在领导俄国革命中实现的。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为自己的指导思想,并在长期奋斗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先后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这三大理论成果。

2.马克思主义是为全人类服务的。

【答案要点】这一说法不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重点复习资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概念和内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是一门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课程。

它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哲学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创立的一种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它包括唯物史观、辩证法和历史唯物主义等基本原理。

唯物史观认为物质是世界的根源,辩证法强调矛盾的普遍性和发展的规律,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2.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研究社会经济发展规律和阶级斗争的学科。

它包括剩余价值理论、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等基本原理。

剩余价值理论指出资本主义经济中剥削的本质,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强调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性,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揭示了资本主义制度的固有矛盾。

3. 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最高理论成果,旨在实现人类解放和社会公平。

它包括无产阶级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共产主义理想等基本原理。

无产阶级革命强调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是实现社会主义的前提,社会主义建设强调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共产主义理想则是最终目标。

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历史渊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和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的历史渊源密切相关。

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历史事件:1.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创立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合作撰写了《共产党宣言》和《资本论》等重要著作,奠定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体系。

2. 二十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发展二十世纪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重要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俄国的十月革命中取得了胜利,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此后,马克思主义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传播和应用。

3.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的形成是在对马克思主义理论进行系统总结和阐述的基础上完成的。

这一过程涉及到了许多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和学者的努力,如列宁、斯大林和毛泽东等。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知识点总结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核心内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基石。

它包括历史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对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核心知识点进行总结,以帮助大家复习和加深理解。

一、历史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基础,它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以及社会变革的动力。

以下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人们的思想反映了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

这意味着社会变革的首要任务是改变社会的经济基础。

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基础,包括生产资料和生产技术等。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社会关系,包括所有制关系和政治关系等。

3. 阶级斗争: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阶级斗争。

不同阶级之间的矛盾和斗争是社会变革的动力。

4. 社会形态的更替: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社会形态的更替是由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引起的。

资本主义的崛起和社会主义的建立都是社会形态更替的例子。

二、辩证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基础,它强调事物的内在矛盾和发展规律。

以下是辩证唯物主义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范畴包括矛盾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和质量互变规律等。

这些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内在规律。

2.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矛盾是普遍存在的,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内部的矛盾。

同时,矛盾也有其特殊性,存在着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区别。

3. 发展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发展是事物内部矛盾的驱动力。

事物发展的过程包括量变到质变、螺旋上升和飞跃等。

4.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只有通过实践才能改变客观世界和认识客观世界。

三、科学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思想和目标,它追求人类社会的共同富裕和社会主义的实现。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完整版)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知识点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绪论第一节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1、资本主义内在矛盾尖锐化(客观条件)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这个矛盾表现为个别工厂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表现为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趋势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必然导致周期性的经济危机。

2、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尖锐化(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工人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矛盾的尖锐化。

具体表现为三大工人运动:1831年和1834年,法国里昂工人先后两次举行武装起义;1836年,在英国开始了“人民宪章”运动;1844年,德国西里西亚的工人发动了起义。

标志着无产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在内的统一整体。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及其内在矛盾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使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成为可能;使社会主义从空想变成了科学(科学社会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对马克思主义的形成产生最直接、最重大影响的,是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经济学和19世纪的英法两国的空想社会主义学说。

德国古典哲学:马克思、恩格斯吸取了黑格尔辩证法中的合理思想,彻底批判了它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对它进行了根本改造,创立了唯物辩证法,吸收了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基本思想,同时摒弃了他的抽象的人本主义和自然主义,清除了他的理论中的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杂质。

古希腊罗马哲学其他哲学对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影响相对说是间接来源。

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以前的哲学存在两个分离:一是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相分离,二是唯物主义自然观和唯物主义历史观相分离。

马克思主义哲学使两个分离得以统一。

英国古典经济学:英国古典经济学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经建立而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之间的斗争尚未发展时期的代表新兴资产阶级利益的经济理论。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复习资料-马克思主义复习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概述马克思主义是指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为理论基础的一种革命进步思想,是革命人民探索自由、平等、进步和共同富裕的理论体系。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这三个方面的基础原理和理论体系。

二、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1、唯物论基本原理唯物论认为世界本质是物质的。

物质是客观存在的、无限可变的物质形态,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物质基础。

人类认识论基础在于人类自身的活动和实践,认识从实践中产生,且始终服务于实践。

2、辩证法基本原理辩证法认为宇宙和事物发展的本质规律是矛盾运动。

在矛盾运动中,一面是事物既有的、稳定的方面,另一面是事物新出现、变化、发展的方面。

矛盾的双方互相依存、互相转化,推动事物发展。

认识对象的矛盾也是反映了客观世界的对立面。

3、唯心论反对原理唯心论把意识看作是世界的主导原因,否认物质的独立性和决定作用。

马克思主义唯物论反对唯心论思想,认为意识只是物质在大脑中反映出来的表现。

4、机械唯物论、形而上学和唯心辩证法的批判机械唯物论和形而上学是哲学上的敌对派别,机械唯物论用力学、统计和概率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武器,形而上学主张事物具有恒久不变的本质,形而上学与发展事物相对立。

唯心辩证法認为失去辩证法公式的唯心的极端变形,忘记了辩证法中物质和思想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哲学采取的是非机械唯物论、辩证唯物论的观点,强调物质是客观存在的,辩证规律表现在物质的发展和变化过程中,人类意识活动是物质活动的反映体现。

三、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基本原理1、剩余价值理论剩余价值是价值和劳动二者之间的差额。

它是劳动所创造出的价值,超出工人工资的部分。

剥削主要是通过雇佣劳动来实现。

2、社会必要劳动和不必要劳动的辩证关系社会必要劳动是指创造价值的劳动,不必要劳动是指不创造价值的劳动。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复习资料整理总结

第一章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也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

它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思维和存在何者为本原的问题。

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

二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同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方面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2、简述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观及其重要意义。

物质观:列宁指出: “物质是标志着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这就是说作为哲学范畴的物质是指不依赖人们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们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物质的唯一特性是它的客观实在性。

意义:第一,它揭示了物质是第一性的,意识是第二性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根本原则,为马克思主义哲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第二,它揭示了物质的可知性,坚持了唯物主义的可知性,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第三,它强调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揭示了物质的唯一特性就是它的客观实在性,抓主了世界万物的共同本质。

坚持了物质与物质形态、哲学的物质范畴与具体科学的物质概念的共性和个性的辩证法*3、怎样理解意识的本质以及意识的能动性?从意识本质来看,意识是大脑这样一种特殊物质的机能和属性,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像。

意识在内容上是客观的,在形式上是主观的,意识是物质的产物,但又不是物质本身。

能动性:意识的能动性,即主观能动性。

主观能动性是一个哲学概念,亦称为“自觉能动性”,它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能动作用。

主观能动性有两方面的含义:人们能动地认识客观世界:在认识的指导下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在实践的基础上使二者统一起来,即表现出人区别于物的主观能动性。

4、简述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内容,并联系实际分析。

矛盾分析法是对立统一规律在方法论上的体现,在唯物辩证法的方法论体系中居于核心的地位,是我们认识事物的根本方法。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知识点归纳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本知识内容复习绪论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2-3页)⑴概括地说,马克思主义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为他们的后继者所发展的,以批判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和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的科学理论体系,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①马克思主义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和列宁等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也包括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②马克思主义包括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三个基本组成部分,他们是有机统一的。

⑵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是对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集中概括。

它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根本性质和整体特征,体现马克思主义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其基本立场、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的有机统一。

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立场,是马克思主义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根本立足点和出发点。

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是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认识,是对人类思想成果和社会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③马克思主义的基本方法,是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和方法论基础上的指导我们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2、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是什么?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是什么?(4-5)⑴马克思主义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创始人是马克思和恩格斯。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具有深刻的社会根源、阶级基础和思想渊源。

①马克思、恩格斯生活的时代,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西欧已经有了相当的发展。

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一方面带来了社会化大生产的迅猛发展,另一方面又造成了深重的社会灾难。

首先,社会两极分化,工人极端困苦。

社会一方面是财富积累,另一面是贫困的增加,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加剧。

其次,周期性经济危机频繁爆发,每一次经济危机的爆发,都对社会造成巨大的破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_在线作业_3
交卷时间:2017-01-13 18:08:43 一、单选题
1.
(5分)
• A. 社会意识 •
B. 地理条件

C. 人口因素

D. 生产方式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2.
(5分)

A. 人类进行生产活动、政治活动和科学实验能力的范畴

B. 人类改造旧的社会制度、创建新的社会制度能力的范畴
• C. 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从自然界获取物质资料能力的范畴 •
D. 人类认识和改造主观世界与外部物质世界能力的范畴
纠错
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决定力量是( )。

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生产力是标志( )。

知识点: 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3.
(5分)

A. 只有不断变革生产关系才能促进生产力发展
• B. 生产关系可以超越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C. 生产力的发展变化决定生产关系的改变

D. 生产关系是生产力的物质基础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2 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4.
(5分)

A. 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

B. 政权和政治法律制度
• C. 观念上层建筑和政治上层建筑 •
D. 政治法律制度与军队警察
纠错
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这对矛盾中,( )。

上层建筑由两部分组成,是指( )。

知识点:3.1.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展开解析
答案C
解析
5.
(5分)

A. 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

B. 生产力的不同水平

C. 人的发展的不同状况

D. 意识形态的不同性质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1.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展开解析
答案A
解析
6.
(5分)
• A. 落后的社会生产与人们日益增长的物
质文化需要之间的矛盾

B. 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之间的矛盾
• C. 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

D. 先进与落后、革新与守旧之间的矛盾
马克思主义把人类社会的发展划分为五种社会形态,这种划分法所依据的标准是()。

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1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解析 答案 C 解析
7.
(5分)

A. 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
• B.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
C. 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 •
D. 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1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8.
(5分)
• A. 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

B. 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

C. 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

D. 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
纠错
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 )。

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 )。

得分:5
知识点:3.2.2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9.
(5分)
• A. 争取民主自由问题
• B. 争取公平正义问题
• C. 争取人类解放问题
• D. 夺取国家政权问题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2.2 二、阶级斗争和社会革命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解析
答案D
解析
10.
(5分)
• A. 科技革命会导致社会政治革命

B. 科技革命对变革社会制度具有直接的决定作用

C. 科技革命是对统治阶级的极大威胁

D. 科技革命的成果会对人类造成“危险”
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

“蒸汽、电力和自动纺织机甚至是比巴尔贝斯、拉斯拜尔和布朗基诸位公民更危险万分的革命家。

“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4 四、科学技术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解析 答案 A 解析
11.
(5分)
• A. 宿命论和唯意志论

B. 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 C.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

D.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3.1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2.
(5分)

A. 把人的自然属性当作人的根本属性
• B. 不符合“人之初,性本善”的看法

C. 违背人有追求自由、平等、幸福的天性
两种根本对立的历史观是指( )。

“人性自私”观点的错误在于( )。


D. 违背了“人的本质在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的科学论断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3.1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展开解析 答案 D 解析
13.
(5分)
• A. 纯粹偶然的

B. 偶然与必然的统一
• C. 有的是偶然,有的是必然 •
D. 纯粹必然的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3.2 二、个人在社会历史中的作用 展开解析 答案 B 解析 二、多选题
1.
(5分
)
• A. 根本否认社会历史的客观规律

B. 把社会历史看成是精神发展史
历史上杰出人物的产生是( )。

历史唯心主义的主要缺陷是( )。

• C. 考察了思想动机背后的物质动因和经济根源

D. 根本否认人民群众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1 一、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展开解析 答案 B,A,D 解析
2.
(5分
)

A. 它要促进自己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和发展
• B. 它为自己的经济基础服务

C. 它决定自己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

D. 它要排除自己经济基础的对立物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3 三、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人类社会发展的另一个基本规律 展开解析 答案 B,A,D 解析
3.
(5分)

A. 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规律
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的能动作用在于( )。

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是( )。

• B. 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的矛盾规律
• C.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规律

D.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规律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展开解析 答案 C,A 解析
4.
(5分
)

A. 社会发展的客观必然性造成了一定历史阶段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为人们的历史选择提供了基础、范围和可能性空间
• B. 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也是一个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相统一的过程 •
C. 社会形态更替归根到底是社会基本矛盾运动的结果

D.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到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1.4 四、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及特殊形式 展开解析 答案 A,B,D 解析
5.
(5分)
社会形态更替有规律,但并不否认人们历史活动的能动性,并不排斥人们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对于某种社会形态的历史选择性。

人们的历史选择性是指( )。


A. 它决定着社会发展的必经阶段和客观趋势

B. 它决定着社会形态由低级到高级的演进 •
C. 它决定着社会生活的一切方面

D. 它决定着其他各种社会矛盾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1 一、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展开解析 答案 B,D,A 解析
6.
(5分
)

A. 改革可以为新社会制度的诞生作量变和部分质变的准备
• B. 改革可以巩固新生的社会制度
• C. 改革可以使原有的社会制度持续存在

D. 改革可以改变社会制度的根本性质
纠错
得分: 5
知识点: 3.2.3 三、改革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 展开解析 答案 B,C,A 解析
7.
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表现在( )。

下列各项属于改革的社会作用的有( )。

,. (5分)
• A. 从群众中来,下列各项属于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的有()。

到群众中去
• B. 一切按照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办
• C. 一切为了群众
纠错
得分:5
知识点:3.3.1 一、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