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规则。行有规范
心有规则 行守规则演讲稿三篇
心有规则行守规则演讲稿康德曾经说过:“有两种东西,我们对它们的思考越是深沉和持久,它们所唤起的那种越来越大的惊奇和敬畏就会充溢我们的心灵。
这就是繁星密布的苍穹和我心中的道德律。
”人性本恶,规则是用以限制人格恶化的条框,让野蛮进化为文明,把纵容改造成约束。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规则的存在,让社会变得井然有序。
规则是一种约束,但更是一种保护。
既保护别人,也保护我们自己。
试想,如果人们都无视规则存在,我们可能在一时、一事上会享受到所谓的“自由”,感受到不遵守规则的“快感”,但我们很快就会发现,在其他地方或事情上,我们就可能沦为了不讲规则的受害者和牺牲品。
假冒伪劣产品的泛滥,“易毒相食”的尴尬境地,“提拔亲属”的时有发生或许就是一种有力的佐证,因而只有都提升规则意识,都讲规则,我们的合法权益才能得到保障。
心有规则,行守规则。
完成从规范向个人内在素质的转变,对个人来说,意味着规则不再仅仅是一种外在强制,而在某种意义上使人获得真正的自由,孔子有言“吾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孔子的随心所欲不同于其他人的肆意纵容,他的随心所欲合乎礼法,不损害他人利益,不打破社会秩序,而这正是我们追求的境界。
作为一名学生,我们应该遵守怎样的规则?在学习上,按时完成作业,考试诚实不舞弊,在生活上,崇尚朴实自然之美,不盲目追求新潮,在为人上,以相互理解作为差异的融剂,而不是用拳脚解决问题,在安全上,留意于危险因素,不携带管制刀具进校园,在遵守规则中保护他人,也完善自己。
的确,当今社会需要个性的发展,严苛的规则可能导致千人一面。
面对规则,我们可以质疑但必须质疑有据,可以废除某个人为的规则,但必须找到更好的替代工具,制定规则的本意在于使人辨清善恶,三思后行,没有了规则的限制,人们会更多地不择手段以牟利,人人都可走捷径而招致更多的不公平,因此,让我们将规则意识铭记心中,讲规则,守规则,创造更为和谐的生存环境。
心有敬畏行有所止的学生优秀演讲稿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今天是国庆节之后的第1次升旗仪式。
行为规范手抄报图片--心有规矩行中有范
行为规范手抄报图片--心有规矩行中有范
学规范讲文明的口号
1、讲文明、树新风,改陋习、促和谐。
2、讲究卫生,保护环境,传播文明,共创和谐
3、文明从脚下开始,礼貌从言语体现。
4、小家大家是一家,文明城市靠大家。
5、社区是我家,温馨你我他。
6、人人遵守社会公德,个个爱护公共环境。
7、文明创建我参与,文明成果我受益。
8、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创文明城。
9、公德常记心中,文明贵在行动。
10、文明连着你和我,共创美好新生活。
11、加强道德修养,提高文明素质。
12、让我们把温馨带走,把真爱留下。
13、赠人玫瑰,手留余香,多点爱心,尽份善举。
14、忠心献给祖国,孝心献给父母,爱心献给社会,诚心献给他人,信心留给自己。
15、创建连着你我他,文明城市靠大家。
16、少一丝烟尘,多一片蓝天,添一处新绿,增一份温馨。
17、增强文明意识,养成卫生习惯,保护生态环境。
18、我支持,我参与,我奉献,我快乐。
19、规范服务讲文明,礼貌待人树新风。
20、告别不良行为,争当文明市民。
《道德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
《道德经》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道德经》是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所著,被誉为中国古代经典之一。
其中,“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被视作一种行为准则,对于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处事方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从道德经的角度探讨“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的内涵和实践意义。
首先,我们来谈谈“心有敬畏”。
道德经认为,人们的内心应该怀有敬畏之心,敬畏天地之道,敬畏自然万物。
这种敬畏之心使人明白自己在大自然中的微小和渺小,从而更加谦虚谨慎,不敢妄为。
敬畏之心也使人尊重他人,不自私自利,以和谐的方式与他人相处。
当人们具备敬畏之心时,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不轻易伤害或侵害他人利益,而是以和平、友善、宽容的态度面对他人。
其次,我们来探讨“行有所止”。
《道德经》强调人们在行为上应当保持适度和克制。
行有所止就是指人们要明白自己的局限和界限,不过分追求物质享受或权力,不贪图私利而伤害他人,不盲目追逐名利而失去自我。
行有所止要求人们具备自律和节制的能力,能够自觉地控制自己的欲望和情绪,遵循道德规范,按照自己所处的角色和身份去行事。
只有行为有所节制,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坚定,才能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再次,我们来思考“为人处世立身敦厚”。
道德经也强调了为人处世的重要性,认为人们应该以敦厚为立身之本。
敦厚是指人们应该真诚、善良、宽厚、有情有义。
为人处世立身敦厚要求人们待人以诚信,不欺骗他人,与人和睦相处,不与人争斗。
正直、宽容和谦虚是立身敦厚的重要品质,只有坚持这些品质,人们才能走得更远,得到更多他人的认可和善意。
在现实生活中,这种“心有敬畏行有所止为人处世立身敦厚”的行为准则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职场中,我们应当以敬畏之心对待领导和同事,以适度和克制的行为方式,更好地处理工作中的人际关系,保持积极向上的工作态度。
在家庭中,我们应当以敦厚的品质对待家人,以平和的心态处理家庭矛盾,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
国旗下讲话:遵从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国旗下讲话:遵从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早上好!今天,我国旗下讲话的题目是“遵从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自觉遵从规则,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一个有教养的文明人。
这不仅对于我们个人,而且对于我们这个国家、这个民族,都是非常重要的。
我们每天有高达90%的行为是出自习惯的支配。
比如:我们早晨几点种起床,怎样叠被子、刷牙、洗脸、穿衣、吃饭、听课、作业等等。
可以说几乎在每一天、每一个时刻所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习惯使然。
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感叹:“习惯了”,这足以说明习惯它是如此的普遍而又简单,然而它又是如此长久的、坚固地作用于每个人。
那么,我们江苏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的学生应该养成哪些良好的行为习惯呢?我认为:一是要养成文明习惯。
文明习惯主要是指人的仪表、用语、待人接物、卫生等习惯。
这几个方面都是人外在美的表现。
我们应该注意自己的外部形象,做到仪表整洁,举止端庄,有博雅品质。
二是要养成遵守纪律的习惯。
纪律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是公共生活中具有强制性的行为规则,严守纪律是现代人应有的素质,遵规守纪是同学形成良好品德的需要,也是同学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要条件。
三是要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有节奏、有规律的生活,会提高人们的学习效率和劳动效率,不会休息就不会学习。
有人计算过,一个人一生按80年计算,学龄前6年,退休后20年,睡眠约18年,剩下的只有36年时间。
在这36年里,学习约占去七分之一,工作约占七分之二,剩下的七分之四,由自己支配。
因此同学们要学会安排自己的时间,努力培养“今日事情,今日毕”的习惯,学会善于利用点滴时间,合理安排学习、娱乐、休息。
对于在校寄宿的同学,还应该还应学会处理宿舍的内务,听从生活老师的管理;对于在校就餐的同学,还应该遵守食堂就餐的纪律,文明就餐,不浪费粮食。
四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学习是长期艰苦的脑力劳动,是青少年的主要任务。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良好学习成绩的先导。
心中有规则,行为有规范三年级作文
心中有规则,行为有规范英文作文:Rules in the Heart, Norms in ActionIn the intricate dance of life, where every step counts and every move matters, we are often reminded of the importance of rules and norms. These guidelines, whether they be societal expectations, personal beliefs, or ethical standards, play a pivotal role in shaping our behavior and dictating our actions.Having rules in our hearts is not merely about adhering to external regulat ions; it’s about cultivating an internal compass that guides us through life’s challenges and decisions. These rules are the principles we hold dear, the values we cherish, and the moral standards we strive to uphold. They are the foundation of our character, the backbone of our decisions, and the compass that guides us through life’s journey.When we have rules in our hearts, we are less likely to be swayed by external pressures or influenced by unhealthy influences. We are able to make decisions with clarity and conscience, knowing that our actions align with our principles and values. This internal guidance system helps us navigate through life’s complexities, ensuring that we remain true to ourselves and our beliefs.Having norms in our behavior is about exhibiting a sense of responsibility and accountability towards ourselves and others. Norms are the social contract we have with society, the expectations we meet, and the standards we uphold. They are the invisible threads that bind us together, creating a sense of community and unity.When we behave according to norms, we contribute to the overall well-being of society. Our actions become aligned with the collective good, promoting harmony and cooperation. We become role models for others, inspiring them to uphold similar standards of behavior. This, in turn, creates a positive cycle of behavior that benefits everyone involved.However, it’s important to note that rules and norms are not static; they evolve and adapt over time. As society progresses and values shift, our internal compasses and behavioral norms must also evolve. We must be willing to question, challenge, and update our rules and norms to ensure they remain relevant and in alignment with our values and beliefs.In conclusion, having rules in our hearts and norms in our behavior is crucial for living a meaningful and fulfilling life. It’s about cultivating an internal compass that guides us through life’s challenges, upholding ethical standards that align with our principles, and exhibiti ng responsible and accountable behavior towards ourselves and others. As we navigate through life’s journey, let us remember to keep our hearts ruled by principles and our actions governed by norms.中文作文:心中有规则,行为有规范在人生的纷繁复杂中,每一步都至关重要,每一个行动都意义深远。
法在我心规范言行心得体会
法在我心规范言行心得体会法在我心规范言行心得体会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们时刻都要遵守常规的社会准则和行为规范。
而这些规范的存在,不仅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更是为了促进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相处和公共利益的最大化。
而在这些规范中,法律作为最基本的行为规范,对我们的言行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在我心中,法律扎根于社会道德的土壤,是我行为的准则和方向。
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对法律规范的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法律规范使我更加合理地规划和控制自己的言行。
法律的存在和运行,使我明白了我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并规定了我在具体行为中应该遵守的准则。
比如,法律规定了我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不得侵犯他人的人格尊严;法律规定了我应该遵守交通规则,不得在道路上乱扔垃圾或者闯红灯等等。
遵守法律规范,不仅可以使我自己的言行更加合乎道义和伦理,也可以保护他人的权益,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
其次,法律规范使我更加谨慎地选择言辞和行为。
在言行中遵守法律,就必须注意言辞的选择和行为的规范。
言行失当可能会导致不必要的纠纷和争议,更有可能触犯法律规定,承担法律责任。
例如,在言辞中要避免侮辱他人、散布谣言等言辞上的过失,也要避免进行盗窃、诈骗等行动上的犯罪。
法律规范使我时刻保持谨慎和慎重,让我能够在各种复杂的情况下保持冷静和理智,从而做出更好的选择。
再次,法律规范使我更加珍惜并保护自己的权利。
法律给予我们很多权利和自由,比如言论自由、财产自由等等。
这些权利不仅是我们自身利益的体现,也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基础。
遵守法律规范,不仅是为了避免违法行为的惩罚,更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和权益。
在面对违法侵权行为时,我更加有信心和勇气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不容忍侵害和不公。
最后,法律规范使我意识到法律的权威和普遍性。
法律作为一种公正和公正的准则,不分贫富、不分高低、不分远近,对所有人都有约束力。
无论是国家领导人还是普通百姓,都必须遵守法律,接受法律的制约。
法律的力量超越个人的力量,通过法律规范来保障社会的秩序和公正。
规范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演讲稿范文(18篇)
规范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演讲稿范文(18篇)规范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演讲稿范文(通用18篇)规范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演讲稿范文篇1尊敬的:如果你失去了今天,你不算失败,因为明天会再来。
如果失去了金钱,你不算失败,因为人生的价值不在富贵。
如果你失去了文明,你就彻彻底底的失败了。
因为你已经失去了做人的真谛,其实文明礼仪是从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小事表现出来的。
很多时候,一个微笑,一声问候,一个动作都能体现出我们的修养。
记得有一次,我站在公交车上,人很多,每个座位上都有人了。
这时上来一位满头银发的老奶奶和一个年幼的小孙子,他们颤颤巍巍的站在车上,而车上的人都熟视无睹心安理得的坐着,连正眼瞧他们都不愿意。
车内飘荡的俗话说:“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请您……”这是多大的讽刺啊!即使这样的话播一百遍,一千遍,也不会有人让座。
现在的人们把自身的利益看得很重,谁也不愿意吃个亏。
正如让座这个简单的动作。
或许大家认为这些都是小事,更本不值得一提,但大家有没有想过,文明礼仪是自身的修养,它就如同一棵小树,需要你注意它,从点点滴滴的是去表现它,它就在你的心里扎根、成长。
虽微不足道,但却是我们每个人不能缺少的,更所谓细流汇成江河。
事在人为,我们首先要具备中华民族的美德,没有美德的人不算高尚,别让陋习沾染如花的青春,更别让陋习陪你度过最美好的人生。
让我们的社会迸发出文明的火花,让我们同文明的美德手拉手,结伴而行!规范在心中文明伴我行演讲稿范文篇2尊敬的:自古以来,我们中华民族就是一个重德修身的民族。
古人总是教育后代,讲究忠孝仁义智诚。
作为一个中国人,我一直为我们悠久的历史和文明感到骄傲。
随着时间的流逝,我们身边的一些人早就抛弃了祖先传授的这些优良传统,贪婪自私占据了他们的内心。
作为中华民族的未来,我们必须在新的时代成为一个强调文明、树立新作风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做一个文明礼仪人,必须从自己的小事做起,让讲文明礼仪成为自己的好习惯。
文明素质是一个人的形象。
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
遵守交通规则的宣传语1.安全在你我身边,遵守交通规则从现在开始。
2.行车不规范,亲人两行泪,遵守交通规则,平安才是福。
3.交通规则,保平安,诚心奉献,全心守护。
4.紧记交通法规,平安路上行走。
5.守规矩、守安全,文明交通你我同行。
6.遵守交通规则,平安出行,幸福相伴。
7.文明交通、礼让行人,和谐出行、享受快乐。
8.法纪无疆,守规为准。
尊人尊己,文明从行。
9.文明出行、安全第一,守规矩、平安出行。
10.停车不乱停,行人随法行。
共创和谐交通,共享平安路。
11.安全驾驶待人宽,文明出行有礼仪。
遵守交通规则是责任,保护生命更是义务。
12.路不是你一个人的,守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责任。
13.别等交通意外发生才后悔,保护自己从遵守交通规则开始。
14.小小规则,大大责任。
守规矩、出平安。
15.出行有序、道路安全,交通规则是每个人的守则。
16.法定红灯能停就停,惊险事故可避免。
17.驾车出行,责任在心,保护生命,从遵守交通规则开始。
18.共创平安出行,让交通规则成为我们的底线。
19.出行有序,责任有分,文明交通,你我共同守护。
20.一红一绿,一主一从,守交规,平安从此逢。
21.十指紧扣,遵守交规。
22.法守行路宽,守法出行长。
23.文明行车,行车有序,遵守交通规则尽在你我。
24.减速慢行,文明从容,守规矩行车安全保障。
25.交通规则是我们的“我”字路口,违章就是我们收获的“伤”字标记。
26.遵守交规,安心成行。
27.尊重红绿灯,守护生命线。
28.遵循规则行行好,文明出行健康行。
29.潜规则,有潜藏危机;交通规则,暗藏你我的平安!30.文明交通,人人有责,杜绝车祸,美丽家园。
31.红灯停,绿灯行,遵守交通规则人人平安。
32.文明出行,平安无忧,从遵守交通规则开始。
33.文明交通新风尚,人人遵守规则行。
34.遵守交通法规,当仁不让,平安无忧。
35.行车不规范,亲人泪两行,安全出行,幸福相伴。
36.遵守交通规则,为家人带来更多关怀。
文明礼仪润于心,行为规范践于行+发言稿国旗下演讲
【国旗下演讲】文明礼仪润于心,行为规范践于行
老师们,同学们:
早上好!
俗话说广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范,是做好一切事情的保障。
没有纪律的约束,是难以成就大事的。
大家知道,鲁迅先生书桌上的“早”字,是严格自律的表现,是自觉守纪的典范,正因为这样,鲁迅先生才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自开学以来,我们很高兴地看到大部分同学都能遵守《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做到文明守纪、礼貌待人;做到认真上课、自觉作业;做到有序活动、爱护公物等等。
但同时,我们也感受到在校园中存在着一些不和谐的现象,走在整洁美丽的校园,坐在宽敞明亮的教室,也许你并不在意自己偶然说出的一句脏话,也许你不留心随手扔掉的垃圾,也许你已经习惯自己旁若无人的喧叫,可是,你已经成为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破坏者。
作为新时代的学生,我们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是我们内心情感的外露,都是我们品德情操的体现。
同学们,遵守规范是一种教养、风度、文化也是一个现代新青年所必须具备的美好品格.你们的规则意识和执行规范的能力将会关系到个人生活的幸福和将来事业的成功。
同学们,昨日的习惯,已经造就了今日的我们;今日的习惯将决定明天的我们,从改变细小的不良习惯做起,从一点一滴的言行举止做起,从遵守日常行为规范做起,播种好习惯,收获好性格,享受好人生,成就来无限未来。
同学们,我祝愿站在国旗下的我们“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寄沧海以少年朝气,搏未来可期谢谢大家,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人生智慧的三重境界:心有所戒 言有所畏 行有所止
人生智慧的三重境界:心有所戒言有所畏行有所止《次第花开》里说:生老病死,悲欢离合,幸福的,悲惨的,成功的,潦倒的,人生的种种经历,无一不在启发我们觉悟。
人生,就是一个边走边悟的过程。
无论遇到什么事,不管活成什么样,都不要把责任推给别人,一切喜怒哀乐都是自己造成的。
生如逆旅,我们都在是一边感受,一边修行,慢慢磨练自己,完善自己。
法国作家雨果曾说:“懂得在适当的时机管住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聪明人。
”唯有知进知退,方能行稳致远。
一个人的顶级智慧是见好就收: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心有所畏。
一、心有所戒:坚守原则,坚守节操一切行为的出发点是心,心有所戒是人生的第一境界。
面对诱惑与困境时,在内心深处树起一道不可逾越的防线,坚守自己的原则与节操,就是心有所戒。
东汉名臣杨震到州郡任职,路过昌邑时,县令王密前来探望。
王密是杨震任荆州刺史时举"茂才"提拔起来的官员。
王密想感谢恩师,深夜送杨震黄金十斤。
杨震说:“我和你是故交,我了解你的为人,你为什么不了解我呢?”王密说:“现在是深夜,没有人会知道。
”杨震说:“天知、地知、神知、我知、你知,怎么说没有人知道呢?”王密惭愧地抱着黄金离开了。
举头三尺有神明,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心存戒尺,才能管好自己的“手”,守好自己的“心”,摆正自己的“位”。
人生的每一个十字路口,都需要做出选择。
心有所戒的人,在决策时会考虑长远的影响,而不仅仅是眼前的利益。
成大事者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坚守内心的信念,心有所戒。
孔子曰:“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人这一生,诱惑无处不在,只有心有所戒,才能保持清醒,避免一时冲动而偏离初心和正道。
心如止水,方能映照万物。
二、言有所畏:慎言慎行,以德服人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在言语上有所节制,避免轻率与冲动,言有所畏,是人生的第二境界。
一个人的修养和内涵能够从言语上就能看出个大概,一个言有所畏的人,会在言语中体现出谦逊、智慧和善良。
规则在心中议论文
规则在心中议论文规则在心中议论文范文800字(通用17篇)相信大家都写过作文吧,尤其是有严密的逻辑性的议论文,议论文的语言,要准确鲜明,生动形象。
那么议论文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规则在心中议论文,欢迎大家分享。
规则在心中议论文篇1生活在这世上,时时处处都有规则。
面对规则,有的人抱怨它让人放不开手脚,有的人对它不屑一顾,还有人遵守规则,并享受着规则带来的有序生活。
规则在人们心中的印象各不相同,我们要怎样对待规则呢?规则应该是张无形的网,它在无形之中限制人们的活动。
规则这张网,大到国家的政策方针,小到日常行为规范,时时刻刻在我们左右。
而我们,可能同时身处各种“网”之中,大大小小,随时随地。
想象一下我们身处各种“网”中的情形,行动受阻,不禁有种窒息的感觉。
可是,我们要知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规则亦是如此,没有这么多规则参与我们的生活,我们现在可能早已处在一片荒蛮、混乱之中了。
可是,有时规则又不是“规则”了。
为什么有人面对规则会那么坦然?因为他们眼中的规则早已不是束缚人的网了,或许已经融入了他们的生活,成为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
遵守交通规则的人,从不会觉得等红灯是束缚他们的网;守时的人从不会认为每日按时出勤是一种负担;年仅十岁的孩童,早已明白上完厕所后冲水是一种规则。
因此,把规则当成一种习惯,心中常有规则意识的人不会为规则所累,不会抱怨规则。
或许,“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就是人人都有规则意识的社会之写照。
规则无论大小,它不会是完美的。
规则,不可能是面面俱到、无一纰漏的,因此,我们不能做规则的“钻空者”。
投机取巧不会得来所谓的“自由”,反而会给自己带来严重的后果。
规则,不可能是感性的,它不会考虑每个人的感受,我们不做规则的“篡改者”。
不要试图为自己找理由辩解,不要用“规则是死的,人是活的”来为自己开脱。
我们更不要做“犯规者”,明知规则却要违反。
但有时,规则并不是对人们行为的规范,或者已成了变了味儿的规则,这时,我们不能做规则的“盲从者”。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顶级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顶级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这句话简洁明了地概括了自律的重要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成为更优秀的自己。
在当今社会,自律已经成为一种稀缺品质,而顶级自律更是少之又少。
在这个竞争激烈、信息爆炸的时代,只有拥有顶级自律,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成为更好的自己。
心有所畏。
心有所畏,意味着心里有一种敬畏之心,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未来负责。
只有深深地明白自己的目标和责任,才能更加坚定地前行。
心有所畏,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认真对待生活,对待工作,对待他人。
当我们拥有了对生活的敬畏之心,我们就会更加努力地工作,更加珍惜与家人朋友的相处时光,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
只有深深地体会到生命的宝贵,才能更加珍惜眼前的一切,更加努力地追求自己的梦想。
言有所戒。
言有所戒,意味着我们要控制自己的口舌,言行要谨慎,不可以轻易说出伤害他人的话语,更不可以信口雌黄。
言有所戒,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用和善的态度对待身边的人,要多一点体谅与关爱,少一点尖酸和讽刺。
言有所戒,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要说出真诚的话语,不掺杂任何虚伪与做作。
只有控制好我们的言行,才能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和谐,让我们的社会更加美好。
行有所止。
行有所止,意味着我们要有一个明确的底线,不可以随波逐流,不可以无法无天。
行有所止,就是要时刻提醒自己所做所为要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不可以触犯底线,不可以做出过激的行为。
只有明确自己的底线,才能让自己在成长的道路上稳步前行,不至于走入歧途,不至于后悔莫及。
顶级自律,不是一蹴而就的。
它需要我们时刻坚持不懈地努力,需要我们不断地提醒自己要保持警惕,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内心进行对话和沟通。
只有坚持下去,才能让自己拥有真正的自律,成为更好的自己。
当我们拥有了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的自律品质,我们就能成为更好的自己,让生活更加充实,让自己更加进步。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党员干部只有把纪律规矩学明白,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违纪违规的后果看透彻,才能真正形成对党纪党规的敬畏,自觉把遵规守纪作为内心的朴素信仰和行为准则。
人有所畏,其家必和;官有所畏,其政必兴;事有所畏,其业必成。
明代吕坤在《呻吟语》中说:“畏则不敢肆而德以成,无畏则从其所欲而及于祸。
”凡是有所畏惧的人,就不敢放肆,心有约束,因此能修德养性;如果无所畏惧,“老子天下第一”,为所欲为,必定招致祸灾。
先知方能后畏。
党员干部只有把纪律规矩学明白,把做人做事的底线划出来,把违纪违规的后果看透彻,才能真正形成对党纪党规的敬畏,自觉把遵规守纪作为内心的朴素信仰和行为准则。
做到这一点,就要扎实学理论,自觉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头脑,突出抓好对习主席系列重要讲话的学习理解,切实把蕴含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转化为观察、分析和处理问题的强大思想武器。
就要深入学法规,特别是抓好对党章党规的学习,加深对《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严格军队党员领导干部纪律约束的若干规定》等法规制度的学习理解,把党纪党规始终牢记在心,始终用以约束规范言行。
就要认真学典型,学习先进典型身上所具有的理想信念坚定、党性原则坚强这些宝贵品质和优良作风,做到见贤思齐;也要分析反面典型,以之为反面教材,深入反思总结、反躬自省、汲取教训、引以为戒。
对待权力要有敬畏之心。
权力是把“双刃剑”,用好了利国利民,用不好害人害己。
明代于谦有诗云:“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清人在家书中曾表达这样的观点:“不要以为家里人做大官就敢欺负人;不要以为自己有点学问,就敢恃才傲物,在顺利之时,更不能忘乎所以,很多人身败名裂就是不知道顾忌。
”回望历史,封建官吏况且如此,今天的党员干部更应该做到清廉从政、谨慎用权,而且要标准更高、要求更严。
经常提醒自己把权力清单认真理一理,哪些是自己职权范围内的事,哪些是应该本级研究的事,哪些是自己该主抓的事,哪些是该配合履行的职责,都搞得明明白白。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心有畏,言有戒,行有止》
高考作文押题范文《心有畏,言有戒,行有止》作文模拟题“界”是一个常见字,定义可以是实在的内容,如边界、疆界、国界、界域等,也可以是抽象的事物,如底线、境界、眼界、视界等。
如何看待和认识“界”,对我们的人生有重大影响。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对此的感受和理解,写一篇800字以上的作文。
心有畏,言有戒,行有止孔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诚哉斯言!生活中,我们应该有边界感,恪守以礼法为代表的秩序,真正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心有所畏,就是心存敬畏,不敢逾矩。
孔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
”康德说:“位我上者,灿烂星空;道德律令,在我心中。
”这些话告诉我们,生而为人,不能天不怕,地不怕。
要不然,他在别人眼中就会变得很可怕,最终也必然会自食恶果。
只有心怀敬畏之心,谦虚谨慎,才能本本分分做事,踏踏实实做人,进而不踩红线,不越雷池,真正做到“从心所欲,不逾矩”。
言有所戒,就是宁愿寡语,绝不妄言。
《荀子》中说:“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
”很多时候,我们身在庐山中,经常被云雾遮蔽,并不一定能马上看清事实真相,此时,最明智的做法是宁愿寡语,绝不妄言。
因为,一旦妄言,可能会变成流言蜚语,既给当事人带来伤害,也给自己带来麻烦,可谓损人不利己。
老子曰:“多言数穷,不如守中。
”真正的智者,会认可这样的理念,与其言多必失,甚至以言伤人,不如暂时沉默,了解事实真相后再做评判。
如此,既守住了语言边界,也有利于看清事实真相,一举多得,利人利己。
行有所止,就是抵御诱惑,严于自律。
有人说:人的欲望就像气球,越吹越膨胀。
的确,一旦放纵,欲望很容易膨胀,随之而来的影响,就是行为变得疯狂。
对此,老子有过严厉的警告:“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如果一个人目盲、耳聋、心发狂,必然会像失控的马车一般,在暗夜悬崖边横冲直撞,最终可能坠入千丈深渊,万劫不复。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话题作文
心有所戒,行有所止话题作文《心有所戒,行有所止》一《少一点冲动》生活里总是会有那些让人头脑一热就想干的事儿,可往往这时候就需要心里有个小警钟,提醒自己得有所戒,这样行动上才能及时止住。
我记得有一次去商场逛街,看到一双特别酷炫的运动鞋,那颜色,那设计,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眼球。
我没怎么想就拿到脚边准备试穿,这时候心里突然就冒出个声音。
这声音就像是我住在身体里的理智小管家,它小声地跟我说:“你已经有好几双类似的鞋了,而且这个月的预算超支了。
”我一下子犹豫了,低头看着手里的鞋。
那鞋的皮面在商场灯光下闪耀着诱人的光泽,鞋带的小金属扣精致得很。
可是再看看脚上那双还很新的同类型的鞋,我想着每次都是冲动消费,不少东西买回来就落灰了。
于是我心一横,把鞋放回了货架。
你看,如果当时我心里没有这么一个“戒”,看到喜欢的就买,最后可能卡都刷爆了,家里也堆满了用不上的东西。
这就是心里有个戒,行动才能止得住,让我们在消费这件事儿上少了些冲动,多了些理性。
二《不做流言的传播者》人这一辈子,八卦的事儿总是听了不少。
有的时候听着那些小道消息,就特别想跟别人分享。
不过呀,得心里有个戒,知道啥能说啥不能说才行。
就说我们小区里,有一回一个大妈神秘兮兮地跟另一个大妈说:“哎呀,你知道不,咱小区那老张家儿子,好像进局子里了。
”另一个大妈眼睛一下子就瞪大了,嘴巴张得大大的。
没一会儿这事儿就在几个大妈之间传开了。
我也听说了,当时心里也有点好奇,忍不住想去和朋友聊聊。
可是刚要张嘴,我就忍住了。
我想我又没亲眼看见,万一是假的呢,这么传播多不好。
后来才知道,人家老张家儿子是出差被隔离了,这乌龙闹得。
要是没有这个心戒,这谣言就像长了翅膀似的到处飞,不仅会伤害别人的名声,还让大家的关系变得紧张。
所以呀,对于流言蜚语,心里要有戒,嘴皮子可得紧着点儿,这样行动就不会给别人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了。
三《遵守规则才是真》在大城市里,交通规则可是来不得半点马虎。
有一次我急着去一个地方见朋友,过马路的时候,那个绿灯眼瞅着就要跳红了。
写材料用典: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写材料用典: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
这是一句古老的谚语,它告诉我们,只有通过自我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才能成为一个善良正直的人。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带来一些有关典故、故事、名人事迹等材料,来阐述这句谚语的深刻含义。
首先,让我们看一个著名的典故——《董永与七仙女》。
传说董永是一个善良正直的人,他遇到七位仙女,在仙女的帮助下取得了科举功名,成为一名官员。
然而,董永并没有因此而骄傲自大,他仍然保持了他的原则和道德准则。
他在官场上尽职尽责,为民众谋福利,不受贪污腐化的影响。
正是因为他有良好的品德和行为规范,他的名声传遍了整个国家,并且得到了人们的尊敬和敬仰。
接下来,让我们来看一个有关名人的事例——马云。
马云是中国著名的企业家,创办了阿里巴巴集团。
他以其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精神和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而被人们所称赞。
然而,马云的成功并没有让他丧失了对道德和正义的敏感。
在阿里巴巴集团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他始终坚持“诚信为本”的原则,并倡导员工要秉持“做有良心的事情”的态度。
马云用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成为了一位值得敬佩和学习的典范。
除了典故和名人事迹,我们还可以从经典的文学作品中找到一些例子来揭示这句谚语的意义。
例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中的主人公哈姆雷特就是一个有着强烈正义感和道德觉醒的人。
面对权力腐败和世俗的虚伪,哈姆雷特勇敢地批判和揭示这些问题,维护了自己的良知和信仰。
尽管最终他以牺牲自己为代价,但他的坚持和勇气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并成为了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形象之一。
此外,我们还可以从民间故事中找到一些反映凡善怕者,必身有所正,言有所规,行有所止的内容。
比如《盗跖之死》,盗跖是中国古代一个盗贼头子,横行乡里,为恶多端。
但是在王阳明的教化下,他深感内疚,决定洗心革面,重新做人。
他改正了错误,行善积德,最终得到了民众的宽恕和敬仰,最终成为了一位受人尊敬的人物。
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未发现违纪行为 -回复
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未发现违纪行为-回复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这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应当具备的品质。
遵守纪律和法律是社会的基本准则,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这个主题下,我将逐步回答关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
首先,心有所畏是指个人内心对违纪行为感到敬畏和警惕。
这是一个人道德修养和自我约束的表现。
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违规违纪的严重性和后果,心生敬畏之心。
只有当我们实现了认识到违纪行为的危害性和严重性,才能够警醒自己,时刻保持自我警惕。
同时,对于一些常见的违纪行为,例如贪污受贿、挪用公款等,要有深入的了解,了解具体的法律法规,并且要自觉遵守。
其次,言有所戒是指个人在言辞表达中遵守规范和遵循道义。
我们在日常的交流中,尤其是在领导与下属、同事之间的沟通中,应该慎重选择言辞,遵循公共道德和职业道德。
一个言谈举止端正的人不仅会获得他人的尊重,更重要的是能够保持自己的良好形象。
当我们面对一些敏感话题时,要时刻提醒自己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和态度,不发表激烈和冲动的言论,而是冷静地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最后,行有所止是指个人对自己的行为有明确的底线和止境。
我们应该时刻明确自己的职责范围和社会角色,清晰界定好个人的行为准则。
当我们面临一些诱惑和困境时,要能够坚定立场,明辨是非,遵循正确的价值观,有必要时放弃一些可能带来短暂享受但有损于自己道德底线的行为。
总结来说,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是做一个遵纪守法的人应该具备的品质。
这些品质不仅是个人素质的体现,更是维护社会秩序和促进社会发展的基石。
只有每个人都能自觉遵守纪律和法律,做到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社会才能更加和谐稳定。
我们每个人都应当努力培养和坚守这些品质,为社会的繁荣与进步做出应有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2)班“心有规则,行有规范”主题班会活动教案
教育目标:
1、认知目标: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努力去改正自己身上尚存的坏习惯。
2、能力目标:让学生能反省自己的行为习惯,提高自我批评、自我更正的能力。
3、情感目标:师生之间交流更坦诚、流畅。
教学重点:
1、认识到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的重要性。
2、反省自身,并改正坏行为习惯。
活动过程:
同学们,今天我们大家在这个教室里开展班队活动,我想,咱们开学已经两个星期了,我不知道大家对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是否有更新的了解,又是否落实到行动中了.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举办一次班队活动.
一、下面我们进行第一个活动——《是对是错》.
判断:(10)分 1、不满13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这是交通规则规定的.(╳)2、不入二厅是指不入游戏厅和舞厅.( √ )3、评三好生只需思想品德好和主课好就行了..( )体检时要做到;(1)不能弄虚作假(2)不嘻嘻哈哈.( )
二、答题竞赛:(全体同学参与)
选择题
1,教师走进教室,班长( A) ,教师检查纪律后答坐下.(A) 喊"起立""敬礼"
(B)喊"敬礼" "起立" (C)什么也不喊
2,进老师办公室或居室,要(C) .(A) 喊"报告"允许后进入 (B)轻敲门,允许后进入(C)喊"报告"或轻敲门,允许后进入
3,评"三好生"的条件有(C ).(A) 思想好,学习好,与同学关系好(B)学习好,与同学关系好,能为班级争荣誉(C)学习好,身体好,思想好
4, 不满( B)周岁的孩子,不能在道路上骑车.(A)11周岁 (B)12周岁 (C)13周岁
5,与同学发生摩擦时(B) .(A) 与他吵一架 (B)耐心地交谈,化解矛盾 (C)不理对方
6, 下课后,值日生要负责擦黑板,整理教室,( A) .(A)开窗 (B)清扫 (C)倒垃圾
三、创设情景,引入主题:
这个时候,随意请几位同学到前排来排成一排,让全体同学来评判一下他们的仪容仪表是否符合文明行为规范,然后让同学们发表各自的看法。
请同学起来回答(部分):有的同学可能会说
1:他们的仪容仪表基本上不符合规范,有的同学的内衣比外衣长,拉链没有拉好。
2:个别同学的头发偏长,服装不整齐,没有穿校服。
3:有的同学带首鉓。
4:有的同学接受同学的检查时还说粗话。
这些行为都是不规范的。
四、看一看,学一学
1、出示高年级学生出操、上课、排队的图片,让学生看看。
2、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们在干什么?
3、你们觉得他们的行为好不好?好在哪里?
4、你准备向他们学习什么呢?请你们说一说。
五、辩一辩,说一说
1、在语文课堂上,老师叫小朋友写口算,军军却在折纸飞机。
2、下课后,军军和几个同学在操场上玩开飞机(纸飞机)的游戏。
“零零零”上课铃声响了,同学们进教室了,军军还在玩。
3、我们来辩一辩:军军这样做好吗?不好在哪里?
六、学习的行为规范在我心
1、出示图片:眼睛——看
2、出示图片:耳朵——听
3、出示图片:要发言先举手。
4、出示图片:看书、写字的坐姿。
七、总结:我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小学生行为规范教育时刻不忘记。